“三农”电视

2024-11-18

“三农”电视(共7篇)

“三农”电视 篇1

周口广播电视台自2010 年创办电视栏目 《乡村服务社》以来,把发展作为服务之基,把服务作为发展之旨,实现了“两翼共赢”,受到当地农民的信赖和称赞。 2014 年,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一书以《电视小栏目乡村大作为》为题向全国推介该电视栏目。 当前,在网络媒体和卫星电视的挤压下,地市级电视台面临收视率下滑、 经营创收难等严峻挑战。 那么,《乡村服务社》栏目生存和发展的秘诀何在

一、困境倒逼创新突围

近年来,地市级电视台普遍遇到发展困境。 它们除像卫星电视等大台一样,面临节目同质化、影视剧雷同、千台一面等问题外,自身具有的地域性优势也越来越不明显, 影响力每况愈下, 广告创收日渐艰难,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 如何沿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拓展电视事业,破解地市级电视台广告依赖症,发展地市级电视产业? 周口广播电视台一直在思考,希望能够找到突围之路。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 地上无山, 地下无矿,一马平川,1.07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了110多万人,其中农民就有800 余万,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 做农民喜欢看的报道,有效服务“三农”是当地媒体的重要任务。 但是为农节目成本高效率低,做起来难度大,也很难做好。 对于这一点,周口广播电视台的领导深有感触。 周口广播电视台曾经开办过《乡村》电视栏目,由于对服务“三农”、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内容涉及少, 广大农民朋友并不把它当成与自己有关系的节目, 更谈不上参与的热情,出现节目在“上”农民在“下”、互不相接的尴尬局面,栏目影响力小,生存困难。

如何有效服务“三农”,做到电视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 当时业界出现了一些新颖的为农节目,有的电视台尝试与企业联合树品牌的“分账营销”运作模式,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鼓励和推广。 周口广播电视台组织精干力量外出考察学习, 邀请专家研讨,开始了为农节目的创新探索。

在认真研究学习新的为农节目的基础上, 周口广播电视台扬长避短,确立了“换跑道竞争,换模式发展”的新思路,决定探索一条栏目与公司融合、节目与经营相接的新路子,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010 年4 月,周口广播电视台把原有的 《乡村 》栏目改版为《乡村服务社》,定位为一档全心全意服务“三农”的节目,依托电视节目在全市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乡村服务社站点,站点负责人称为社长。 栏目组设立热线电话,农民有了困难和问题,或向社长反映,或拨打热线电话,记者会立即赶到现场帮助排忧解难,提供全方位服务。 乡村服务社站点架起了电视节目与农民之间联系的桥梁。

农产品卖难、农业技术缺乏、假劣农资坑农、文化生活单一, 这些困扰农民生产生活的难题亟待破解。 《乡村服务社》栏目充分利用电视信号覆盖千家万户这一优势,把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迅速传播出去,传递农产品销售信息、传播农业技术知识、推广好农资、展示农村文化,为农民提供贴心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三农”,让农民买到货真价实的农资,2011 年2 月, 周口广播电视台以栏目品牌入股,北京快道联盟以资本入股,共同成立周口乡村服务社农资有限公司,采取“栏目+公司”的模式,在乡村服务社站点进行农资直销, 把产品由厂家直销给农民。 这样,农民既放心又能得到实惠,双方之间建立起了信任。

至此,乡村服务社由《乡村服务社》电视栏目、周口乡村服务社农资有限公司两部分构成, 栏目和公司两位一体,双轮驱动,独立核算,利润分成,共同发展。 电视台负责栏目的建设、社长站点的信息收集及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等, 按进货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红利,一季一结算。 农资公司为独立法人,自负盈亏,负责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及社长队伍组建、培训。 公司备有10 辆专车, 免费统一配送指定厂家生产的“春暖”牌产品,由乡村服务社各基层网点销售给社员和群众。

乡村服务社这种“虚拟屏幕+实体终端”的媒企合作、融合发展模式建立后,通过栏目带动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反哺栏目,形成良性循环。 《乡村服务社》栏目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涵盖政策宣传、物流配送、困难帮扶等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经营收入也连年翻番。

面对生存压力, 周口广播电视台从原来单一的广告经营模式中走出来,利用城市台的贴近性优势,立足服务“三农”,以《乡村服务社》为平台,探索出一种媒体与公司共同经营的“栏目+公司”的电视产业链模式,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村头田间排忧解难

就电视而言,谁赢得了观众,谁就赢得了发展、赢得了希望和未来。 在一群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年轻记者的努力下,在设备没有增加、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短短一年时间内,《乡村服务社》栏目由原来的每周两期、 每期15 分钟迅速扩展到45 分钟日播,其发展速度之快、生产能力之强,在地方电视台中独树一帜。 栏目坚持“三贴近”,践行“走转改”,以服务“三农”、引导生活、传播文明、传递信息为目标,突出服务性、实用性、及时性和娱乐性,赢得了农民观众的青睐。

《乡村服务社》栏目设立了以 “1890”(谐音 “一拨就灵”) 为尾号的两部热线电话,24 小时受理群众的服务需求,并成立了专家服务团。 农民如果有了困难和问题,只要拨打热线电话,就会有记者或技术专家及时赶到现场帮助排忧解难。 坚持多板块运作,从刚开始的4 个板块逐步增加到20 多个板块,包括“记者进农家”“‘三农’大讲堂”“乡村大擂台”“致富招招鲜”等,做到了“三农”工作全覆盖,全方位为农民服务。

《乡村服务社》栏目成立时,曾有人议论和质疑,觉得台里没人才、 没条件、 没能力打造这档精品栏目。 周口广播电视台领导班子决定重新招聘制片人、记者和主持人,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不足26 岁的新的节目制作和服务团队。 栏目组一线记者24 人,分为7 个小组,每天直接到乡村农户、田间地头访谈取景,搜集素材,制作节目。 这些年轻的记者凭着服务“三农”的一腔热血,奔波在乡间大地上,活跃在电视荧屏中。

《乡村服务社》栏目的记者把自己定位为义工,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足迹遍及周口的每个村落,帮助广大农民解决了诸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记者真正“沉到底”,接到了“地气”,“捞到”了鲜活的第一手材料,是全天候的“走、转、改”。《乡村服务社》栏目每期都会有不少于10 位普通百姓登上荧幕,让农民群众走上电视荧屏唱主角。

“把电视融入群众生活中,点亮自己,照亮别人,传递正能量,做有思想、有灵魂、有担当的媒体人。 ”周口广播电视台领导这样阐述《乡村服务社》的栏目宗旨。 《乡村服务社》栏目组的记者时刻不忘这一宗旨,用镜头记录传递爱心,帮助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做一个有道德的媒体人。

《乡村服务社 》栏目组的 “帮忙娘子军”“维权兄弟连”在周口知名度颇高。 “帮忙娘子军”由5 名女记者组成, 主要帮助农民解决急需解决的困难;“维权兄弟连” 由5 名男记者组成, 主要帮助农民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维护权益。 二者既分工又合作,共同为农民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

“为农民排忧解难”“情系‘三农’解民忧,政策到户办实事”……在《乡村服务社》栏目记者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群众赠送的锦旗, 每面锦旗背后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都饱含着受助群众浓浓的感激之情。

5 年来,《乡村服务社》 栏目记者行程60 多万公里,足迹踏遍周口的大部分村庄,接听来电、接待来访18 万人次,播出稿件1.3 万多篇,累计制作节目时长超4.5 万分钟,人均每天节目生产量远远超过全国同行平均水平,创造了电视节目生产高效率的奇迹。《乡村服务社 》栏目的快速成长被业界人士誉为 “周口速度”。

三、一村一社“五站合一”

乡村服务社按照“一村一社”设立基层站点,每个基层社设社长1 名,由有文化、懂经营、热心为农民服务的村民当社长, 社长代表电视台服务基层群众。 凡购买基层站点统一商标产品并登记入册的用户即为乡村服务社社员。 每个乡村服务社站点都集“ 信息发布站、 农技服务站、 爱心帮扶站、 文化活动站、农资代购站”于一身。

信息发布站: 社长负责搜集村民生产生活信息传递给《乡村服务社》栏目,栏目组记者根据掌握的信息走村入户,不仅完成采访节目,还要帮助解决农民反映的问题。 《乡村服务社》栏目及时传递农产品供求信息,并与当地农产品市场、超市等销售企业联姻,帮助农民发展订单农业、直供超市和农产品加工物流业,着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2010 年9 月,西华县西夏镇村民几百亩大棚芹菜丰收后出现了卖菜难问题。 《乡村服务社》栏目记者当晚就播报有关信息,并主动与全市各大超市、农贸市场联系,多方寻求解决办法,200 万斤芹菜两日内销售一空。 5 年来,乡村服务社帮助农民销售萝卜白菜1 亿斤、小香瓜1500 多万斤、芹菜2600 多万斤、西红柿2500 多万斤、山药600 多万斤、西瓜3000 多万斤,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提供供求信息12000 多条, 受到农民群众和企业的欢迎。

农技服务站:有了乡村服务社之后,农民群众有了技术难题不用再为找不到专家而犯愁。 《乡村服务社》栏目聘请了省、市农业、畜牧、医疗、法律等方面的30 多名专家组成专家义务服务团,配备有专门车辆。 接到社长反映的问题后,有关专家会迅速赶到现场把技术知识传授给农民。 栏目组还把这些技术知识印制成册分发到社点供群众参考学习, 做成节目在《乡村服务社》栏目播出,方便农民掌握和运用。 每年两次对社长进行技术培训,让社长变成技术员,扩大辐射面。 2010 年7 月,西华县红花镇农民石业民的果树生病了,他晚上试着给栏目组打了个电话。 第二天一大早栏目组记者便带着农业技术专家来到他家,现场传授防治方法。 石业民不出家门,轻松地解决了果树生病问题。 5 年来,乡村服务社开展技术指导1700 多场次,先后有80 名专家参与。

爱心帮扶站: 乡村服务社大力开展慈善公益活动,通过社长渠道让许多人得到帮助。 《乡村服务社》启动了“春暖2012 爱心轮椅”公益活动,寻找最需要轮椅的人,帮他们圆梦,成为春暖系列公益活动的起点。 商水县袁老乡张桥村双腿截肢的张前伟给《乡村服务社》打来求助电话,记者为他解决了轮椅问题,还主动联系一家医院给他免费安装了假肢, 如今他行动自如,已经能外出打工。 春暖公益活动还延伸出回家之路、春蕾行动、圆梦行动、爱心照片等一系列公益活动。 截至2015 年8 月,春暖系列公益活动吸引400 多名爱心人士和30 家企业积极参与,先后救助困难家庭3500 多户, 发放爱心轮椅800 多台,让280 名贫困学子顺利进入大学校门,帮助300 名失散人员找到了家。 持续开展的春暖系列公益活动,在热心市民和困难群众之间牵起了一条帮扶的纽带,让越来越多的人得到温暖和帮助。

文化活动站:大量年轻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农民文化生活贫乏,缺乏生活乐趣。 为此,《乡村服务社》栏目以社点为单位,定期组织附近农民开展粮王大赛、蔬菜瓜果大赛、文艺节目演出、技术知识培训等经验交流和技术培训活动;把“乡村好人”搬上栏目,展示农村新楷模,传递农村新风尚;自导自演的《乡村文艺人》栏目,让人们重新见到了消失多年的大鼓书、坠子等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2013 年在西华县西华营镇庞集行政村开办“农民春晚”,很多农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参与和观看演出。 村民程秀亭说:“演出那天人山人海,演员一唱完,下面都是掌声。 ”5年来,《乡村服务社》共播出文艺节目近千期,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资代购站: 乡村服务社的社长都是农资公司产品的代理商, 肩负着产品的终端销售和技术跟进指导职能。 不少农民当社长,就是为了乡亲们不被假农资坑害。 淮阳县大连乡大朱村70 多岁的朱汝秀是第一批加入乡村服务社的社长,他说:“农村假化肥、假种子坑害人的事多。 我当时了解到当社长就是为农民服务,把好化肥、好种子送到农民手中。 这几年对化肥、种子试用后,都说质量不错,价格合理。 只要社员多打粮食,我赚不赚钱都中。 ”乡村服务社形成了上下贯通的农资销售渠道, 产品由生产厂家直达农户,保证了质量,降低了价格,农民坐在家中就可轻松得到实惠, 而商家在不降低利润的情况下实现了产品销售, 利用市场化的手段遏制了假农资的嚣张气焰,商家和农民双双受益。

“五站合一”的乡村服务社站点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据不完全统计,5 年来,栏目组接到求助电话122000 多个, 接到热线短信留言32000 余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4000 多件,专家服务团为农民服务18000 余人次。 5 年时间,周口建成乡村服务社站点600 多个,社员40 万户,覆盖全市1800 多个行政村。 如今,乡村服务社的站点已经走出了周口市,近到周边的驻马店市、许昌市、商丘市,远到安徽界首市,而且还在不断壮大中。

四、效益凸显多方共赢

周口广播电视台 《乡村服务社》 栏目的创新探索,让农民得到全方位服务,媒体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企业开拓了市场,实现了农民、媒体、企业等多方共赢的局面,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乡村服务社》是一档农民喜欢的电视栏目。 周口广播电视台倡导 “做有用的电视”,《乡村服务社》栏目把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作为宗旨, 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帮助广大农民解决了诸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改变了农村需求与电视服务脱节的状况。 这种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电视栏目,备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和追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也高,都把《乡村服务社》栏目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

《乡村服务社》让媒体走出了依赖广告的发展困局。 《乡村服务社》栏目根植“三农”、服务“三农”,为老百姓着想,办老百姓喜爱的电视,接了地气,得了真气,强了元气,有了底气。 周口市广播电视台通过栏目与企业合作, 收益连年翻番,2011 年创收36 万元,2012 年创收128 万元,2013 年实现收入180 万元,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乡村服务社》栏目探索出一条电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突破了“为广告生、为广告死”,依赖广告生存的发展瓶颈。

《乡村服务社》让企业拓展了销售渠道。 乡村服务社农资有限公司的农资销售连年翻番,2011 年公司销售额700 多万元,2012 年达到2560 多万元,2013 年实现4700 多万元。 由于《乡村服务社》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观众转变成会员和消费者,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宣传和销售渠道, 吸引一百多家农资、种子、家电、汽车、食品等商家登门签订合作协议。

《乡村服务社》独创的专家义务服务模式引领电视媒体发展方向。 从2010 年6 月乡村服务社以“栏目+实体终端”的模式运行以来,许多农业和媒体专家对其进行了考察研究。 一位农业专家称赞《乡村服务社》独创了目前最先进、功能最全的“三农”服务平台。 一位传媒专家称赞《乡村服务社》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电视媒体在经营上由传统媒体广告模式向产业模式转变的新路子, 破解了地方电视台在发展中普遍遇到的瓶颈问题。

《乡村服务社》吸引业界关注、考察和学习。 2011年,《乡村服务社》栏目被国家广电总局作为服务“三农”的先进典型向全国电视台推荐,同年又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评为“2011 中国十大创新栏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3 年中宣部《决策参考》刊登《周口广播电视台创新发展模式调查》,肯定了《乡村服务社》栏目的发展之路。 2013 年农业部在第7 期《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论坛 》上介绍了乡村服务社的经验。 《中国发展模式创新与农业现代化》一书将《乡村服务社》的经验与启示收录其中。 《今日河南》一书对乡村服务社做了重点推荐。 河南、山东、河北、安徽、黑龙江等地近60 家省、市、县级电视台纷纷前来考察学习。

五、启示与思考

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和实践, 周口广播电视台的《乡村服务社》已逐渐融入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当中,赢得了农民朋友的高度信赖。 《乡村服务社》“栏目+实体终端”的运作模式使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节目,而是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生产经营网络,在服务“三农”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其经验和做法对于探索新闻宣传事业和产业发展实现有机统一,尤其是对于地市级电视台破解目前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难题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启示一:立足本土、准确定位是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之基。 相对于中央电视台和省台来说,地市级电视台与当地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距离普通百姓最近,最能及时了解和反映普通老百姓身边的事和他们的迫切愿望。 因此,地市级电视台要“弯下腰”“俯下身”,立足地域优势,强化地方特色,从策划定位到报道角度的把握、从内容编排到播放形式的选择,都要从当地普通百姓的实际需求和收视习惯出发,切实制作出适口对路、百姓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符合本地实际的真正“本土化”的媒体。

启示二: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是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之本。 地市级电视台要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切实反映普通百姓的疾苦和呼声。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赢得市场、拥有受众、求得发展。 谁能面向群众、扎根基层,谁就能够真正受到群众欢迎、得到群众支持,并在主动服务中实现自身发展和超越。《乡村服务社》记者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下基层,深入到群众之中,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反映群众诉求,“两脚沾满泥,浑身都淌汗”,换来“心连心”,赢得“鱼水情”,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的作用,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实践者。

启示三:勇于改革、不断创新是地市级电视台的动力之源。 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哪里有改革创新,哪里就有发展。 当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新兴媒体蓬勃兴起, 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改革创新无疑是提升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地方电视台要积极适应科技发展趋势、 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和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特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注重内涵式发展,在不断提高传媒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推进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着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频道、品牌栏目,形成差异化优势,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三农”电视 篇2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三农问题;新闻报道;原则;措施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关注民生的报道也成为们基层电视台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看惯了领导活动开会新闻的观众也把口味换到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师。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的关注“三农”工作,反映出群众在农业、农村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节目办鲜活,让我们身边的群众喜欢看。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涉农报道呢?

一、县级电视台进行“三农”新闻报道的原则

1、以人为本,立足本土,做到“三贴近”。对于县级电视台来讲,面对的受众主要是当地群众和广大农民,因此宣传新农村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是县级电视台应有的责任,这就需要基层新闻工作者紧紧围绕千村万户的广大人民群众,在“贴村贴户的情感,为村为户的内容,宜村宜户的形式”上做文章,努力使新闻报道做到“三贴近”,更好的发挥县级电视台区位优势。

2、从农民的视角选题报道新闻。县级电视台报道三农问题,从选材上来看,最重要的是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到乡村进行认真调研,与村干部、村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农民朋友的所思、所想、所需,真正能够从三农的基本问题出发,真正做到服务农民群众,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方面具有一定的引导和建议的作用。在报道方式上力求短、新、快,努力形成以大量的各类农业知识,产供销信息及致富典型经验介绍构成的“信息流”,我台创办的《致富宝典》栏目,定期向农民群众提供种种勤劳致富的途径,提高了我台在广大农民中的形象,也发挥我台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3、新闻形式上让农民喜闻乐见。县级电视台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受众是要立足农民,要在农民受众的角度上做好文章。因此在栏目设置方面,一定要在选题的深入性以及实用性、难易程度上下功夫,使内容上贴近农民,形式上适应农民,不要采用国语严肃和高深的形式来做新闻节目,应该把“播”新闻转化为“说”新闻,多采用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我台创办的栏目《话说馆陶》,充分挖掘县域内文化资源,馆陶黑陶、驴皮影、秧歌表演等民间艺术,展现在老百姓面前。

二、县级电视台做好“三农”新闻报道的措施

近年来,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三农”新闻报道,引起了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在逐渐认识到了电视新闻中农民角色的缺少的现状后,县级电视台新闻工作者也在努力地朝着这个方向寻求突破发展,研究电视新闻中农村的新闻报道。

1、了解农村新闻的传播特性。县级电视台要做好农村新闻报道,首先就要清楚地认识到农村新闻能够吸引受众所必须具有的电视新闻的特色,“三农”电视新闻报道需要满足一下要求:

(1)服务性与实用性。现在不少渴望致富的农民因缺乏科学技术、致富信息而找不到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县级电视台在制作“三农”新闻时必须在实用性上下功夫。比如及时提供市场信息、聘请涉农部门专业人士通过电视讲座等方式,指导农民科学种养,增加收入。从县级电视台的报道来看,这些都需要我们主动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满足农民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季节、不同生活条件的需要,强化服务和实用功能。

(2)宣传性和娱乐型。在三农新闻报道中,要把握宣传原则,多报道一些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发生在农民身边的、具体的、生动的新闻,尽量采用故事化、生活化的报道方式,把生动、平实的信息传达给群众。也可开设栏目适当增加娱乐类的内容,运用本地的曲艺节目,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歌唱建设新农村的新人新事新风尚,这样才会寓教于乐,轻松活泼,吸引观众。

(3)地域性和亲民性。在县级电视台的报道视角上,增强地域色彩,让农民参与到新闻节目中,让他们走向屏幕成为节目的主题,这样可以缩短传播与农民群众的距离,而且增强了宣传的可信度,“三农”新闻报道自然就容易做到“三贴近”。

2、把握报道好“三农”电视新闻的基本策略。对农村“三农”新闻的认识仍在不断的探索当中,县级电视台制作此类新闻,关注农村的发展,关注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引起了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对一些实践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报道本土化的新闻。从电视“三农”新闻的发展空间来看,县级电视台报道三农最大的优势是贴近性,农业生产怎么调整、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等新鲜事,这些都是农民茶余饭后关心的话题。县级电视台新闻大多在这方面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自身的优势。由于是在某个特定的区域,新闻报道在反应农民的生活、生产实际的时候就具有贴近性。同时对于受众来说,在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时候,受众往往关注的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鲜事,从这一条上看,实现了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因素,拉近了县级电视台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也必然会提高县级电视台的收视率。

(2)新闻报道要贴近三农。从以往的新闻报道中我们也看到,虽然县级电视是离农民受众最近的,但是因为一些县级电视台新闻工作者,往往不注重调查研究,使三农新闻报道浮于表面,根本不能深入地了解到农民群众的需要,报道的内容农民看不懂、用不上、留不住。贴近三农,就是要反映三农工作中的问题,要注重农民对节目意见的反馈,“三农”新闻的真正优势是在于它能够反映民意,对于来自最基层的农民受众的反馈意见的重视是三农新闻报道成功的关键。一定要贴近农民,真实地反映他们的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呼声、愿望、要求,用农民的思想、语言、风格来表现农村,只有利用好县级电视台与农民受众的贴近性,就能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怀农民的最好体现。

(3)注重农村的舆论宣传。县级电视台“三农”新闻报道,在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原则上,仍然要发挥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的职能,要大力宣传我们党在三农方面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宣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宣传十八大以来农村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要让农民看到信心、看到力量、看到希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面向农村的一些政策必然要不断地进行一定的调整,新调整后政策有时会跟农民的利益发生一些冲突。因此,县级电视台在做好“三农”新闻的监督性报道时,要在树立大局意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区位的传播优势,积极地通过对党和政府的政策解读来疏导受众的情绪,达到凝聚民心、形成合力的效果,保证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贯彻落实。

总之,农民群众是发展农村的生产力,是建设农村的主体力量,在整个涉农新闻宣传中,我们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农为本、做到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只要我们真正提高了对三农工作的认识,勇于为三农说话,加强为三农服务,带着感情去从事三农新闻宣传工作,关注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创造,辩证地看待三农问题,已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三农宣传工作,我们的三农宣传就能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创出新局面。

新时期电视媒体与“三农”宣传 篇3

受众分析:农民状况的变化

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业, 更没有新农村。但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大批农民走向城市, 农民群体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如果把农民群体看成一盆水, 那么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就是一团烈火, 在不断地给它加热。那些年纪较轻、受教育程度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的“分子”, 受热的速度相对较快, 从而不断向城市“蒸发”, 向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蒸发”。老年人和妇女由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等方面的原因, 留在农村的相对比较多。

以江苏省为例。2004年江苏全省有53.89%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出劳动力和未外出劳动力在年龄、文化程度、培训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6.02岁, 平均受教育程度为7.79年, 而未外出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44.28岁, 平均受教育程度为4.57年。 (1) 现在, 很多村庄中几乎找不到50岁以下的从事农业生产的男性劳动力。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其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状况很难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

当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些积极的因素也在农民群体、农村社会中逐步显现出来。“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全社会乃至全球更加自由地流动, 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 劳动力可以流动, 农民可以进城打工, 城里人可以下乡投资……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可以投向最有效益的地区和项目。” (2)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农村出现了有别于传统农民的新型农民。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从传统农民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农民, 主要包括规模种植养殖户和农民经纪人, 其中有一部分人还到城市发展过。他们的知识水平相对较高, 眼界开阔, 思想灵活, 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市场经济意识。懂得要根据市场需求, 来确定种植养殖的品种和规模;懂得新技术对发展生产的重要性;懂得怎样去和市场打交道, 并从中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还有必要加强对这部分人的教育、培训、引导, 才能使他们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另一部分人来自城市甚至国外。他们具有相对较高的知识水平和雄厚的资本技术积累, 能够更加理性宏观地看待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走势, 知道如何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浪潮中去, 在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他们从城市转入农村, 从非农产业转入农业产业, 应当被算作是新型农民。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纵深推进,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 农村这个大舞台对城市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这部分人正在迅速增加。

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离不开包括上述两部分人在内的新型农民。因此, 新时期电视媒体“三农”宣传必然要从单一面向农村向城乡并重甚至侧重面向城市转变。

媒介分析:“三农”电视节目现状

据统计, 目前, 在全国和省级电视台中开办农业节目的不到20家, 市县级台更是寥寥无几, 而且全国几乎没有独立的农业专业频道。在近400家已注册的各级电视媒介中, 开办有农业电视节目的只占4%。在全国电视节目年播出总量的1000多万小时中, 农业节目尚不超过1%。 (3)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市场原因。目前大部分商品消费尤其是高档、大额的消费, 基本上还是在城市中进行。出于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各级电视台必然倾向于把城市居民定位为主要的目标受众, 因而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电视媒体总是倾向于睡在城市这张床上, 满足于城市化生存, 而不愿意农村化生存。与此同时, 目前可以以无线方式收看的电视频道很少, 一般只有五六个。大部分电视频道都是通过有线传输, 农村居民要花钱才能收看, 收看的积极性自然会降低。更不用说很多地方的农村目前还没有通上有线电视。

另一方面, 各级电视台所掌握的资源差别很大, 宣传功能强弱悬殊。市级以下电视台接近基层, 拥有大量的“三农”节目资源, 但却苦于没有充足的人才、资金, 无力开发这座富矿。中央台、省台有足够雄厚的实力, 但却对基层资源鞭长莫及。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观众, “三农”节目大都追求一种普适性, 因此宏观的理念、模式等方面的东西讲得比较多, 微观的有针对性的东西相对就少了。

即使是目前这么少的对农节目, 受到方言和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影响, 其播出效果还要再打折扣。不少人因为听不懂普通话根本不看电视。加之信息也是一种特定意义上的“公共产品”, 按照“集体行动的逻辑”, 由于“信息垄断”和“搭便车”双重心理的作用, 农户几乎没有动力去获取信息并进行信息的传播。 (4)

这样, 电视媒体中面向农村的“三农”宣传与面向城市的“三农”宣传都不足, 也就不奇怪了。

对策分析:以创新求发展

梁漱溟当年曾经说过:“乡村建设之所求, 就在于培养起乡村力量, 更无其他。力量一在人的知能, 二在物质。” (5) 按照今天的理解, 乡村力量当指“三农”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内生动力主要由人才、技术、资本构成。当前农村缺少的正是人才、技术、资本。城市里蓄积着大量这样的资源, 却没有动力向农村流动。因此, 电视媒体必须跳出“农”字束缚, 坚持以人为本, 城乡统筹, 在宣传的内容、对象、宣传方式、经营理念等方面进行转变, 致力于推动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在对谁宣传问题上, 坚持面向农民、兼顾市民。一方面, 坚持把对农村、农民的宣传作为主体。改变农村现状,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农民。我们在对农宣传中, 要不断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宣传推广力度, 加大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宣传力度, 从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引导, 促使农民崇尚科学, 掌握技术, 改造农村。

另一方面, 积极尝试加强对市民的“三农”宣传。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 发展现代农业, 并不能仅仅依靠传统农民, 还应该重视推动城市人才、资本、技术向农村流动。因此, 在做好针对农民的宣传的同时, 必须把城市居民纳入目标受众范围, 积极探索搞好对市民开展“三农”宣传的新方法、新途径。要加大观光农业的宣传力度, 打造观光农业品牌, 引导市民到农村去消费。加大对到农村创业的市民典型的宣传力度, 告诉人们农村天地广阔, 是投资创业的大舞台, 从而引导城市资本、人才、技术向农村流动。

在宣传什么这个问题上, 坚持重点突出、全面覆盖。一是坚持全面覆盖, 讲究宣传的计划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对照这样的要求, “三农”宣传工作面广量大,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因此, 宣传过程中必须讲究计划性, 必须充实“三农”报道力量, 因时制宜地搞好题材策划, 形成阶段性的某一方面工作宣传攻势, 以期收到好的宣传效果。

二是坚持抓重点, 加大典型宣传力度。任何一项宣传工作, 都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三农”宣传也是如此。近年来, 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致富、农村环境建设的先进典型。在“三农”宣传中, 必须注重搞好典型宣传, 用典型带动农民学习新技术、弘扬新风尚、创造新业绩。

三是坚持抓热点, 强化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年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新的方针政策不断出台, 随之经常出现农业税减免、村委会直选、种粮补贴这样的阶段性热点。为此, 必须注重加强对这些热点的关注和宣传, 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告诉农民和市民。告诉农民有利于促进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减少农村矛盾, 促进农村和谐;告诉市民有利于增强他们对到农村创业投资的兴趣, 促进资本、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

在怎样宣传问题上, 坚持贴近基层, 塑创特色。这方面央视农业频道的《每日农经》、《致富经》等栏目是典范。他们致力于告诉老百姓有关“三农”方面最新鲜的事实, 坚持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去影响老百姓, 充分体现了新闻的接近性和趣味性, 也体现了三贴近原则的要求。这些栏目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因此长盛不衰, 一直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因此, 电视“三农”报道必须强调要有体温, 做到“软些, 软些, 再软些”。即使是面上的情况报道, 也要求小切口, 从具体的人物和故事切入, 挖掘、讲述故事, 增强“三农”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媒介选择问题上, 应该以中央台和省台为龙头, 以市县电视台为主阵地。上世纪90年代, 日本普遍建立社区广播, 其目的就是“为了缩小中心城市与地方的信息差距, 弥补信息失衡的缺陷。日本长期存在着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偏重于中央的情况”。 (6) 就我国现实条件来看, 要扭转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信息供给严重失衡的局面, 就必须改革体制机制, 科学整合资源, 形成宣传合力。县级台最接近基层干群, 最容易采集到最基层的新人、新事的信息。建立在信息资源基础上的节目内容, 往往就是老百姓身边甚至是自己的故事, 因此也最容易为本区域的受众所接受和欢迎。区域化的分众传播作为一种刚性需求, 完全可以借鉴日本社区的广播经验, 充分发挥县级电视台的功能来加以满足。县级电视台应该立足于自身的资源条件, 围绕受众需求, 实行区域化定位, 精准、及时地提供信息, 满足不同区域受众的特殊需求, 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坚持个性化生存, 充分挖掘地方“特产”, 丰富荧屏广播。实施差别化竞争,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节目形式上不拘一格, 大胆创新。中央台和省台则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 在政策导向上把好舵、创新创优上带好头的同时, 善于采集传播基层信息精华形成精品。

在理念创新问题上, 要注重城乡统筹, 力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尽管“三农”援助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 意味着将损失一定的效率, 但必须如此, 否则将形成强大的政治压力, 统治者不可能无视这种要求解决困难产生的压力。 (7) 因此, 政府、电视台都必须高度重视做好“三农”宣传工作。政府要统筹城乡发展。采取切实有效的支农惠农政策,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消费, 培育发展农村市场。为电视下乡营造一张舒适温暖的大床, 使它们适应农村化生存。同时直接加大财政对“三农”宣传投入的力度, 为“三农”宣传埋单。各级电视台作为公益性宣传机构, 必须担负起公共服务职能, 主动去适应农村这张大床, 尽快改变“三农”宣传不足的现状。事实上, 这种眼前的效益上的“损失”, 换来的将是越来越好的农村市场, 这个市场十分广阔, 是现实的新增长点。

综上所述, 现阶段我国农民的现状, 决定了电视媒体必须跳出“农”字束缚, 以更加宽广的眼界选择全新的宣传策略, 加强城乡之间的信息沟通, 促进城乡之间资金、人才、技术的交流, 促进城乡工农良性互动, 协调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正勤、钟甫宁:《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关系研究——基于江苏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业经济问题》 (月刊) , 2006 (8) 。

[2]李杰忠:《论社会发展的动力平衡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1) 。

[3]张燕:《电视农业节目的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今传媒》, 2009 (5) 。

[4]熊吉峰:《转型期我国小农决策中的意识障碍及其消除路径》, 《调研世界》, 第24页。

[5]梁漱溟:《梁漱溟学术精华录》,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88年版, 第495页。

[6]李立:《日本社区广播——贴近民众的媒体》, 《视听界》, 2005 (5) 。

“三农”电视 篇4

这是胡锦涛、温家宝自2003年执政以来的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九个一号文件,一以贯之,全与”三农””有关。九个主题,从农业生产力、农民收入、农业基本建设开始,到建设新农村、水利改革到这一次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几乎已涵盖了所有与农业、农民、农村有关的”三农”课题。这与1980年代也曾连续出现五个与农业有关的中央一号文件,不但相互辉映,且重视程度犹有过之。这样的现象,既反映了”三农”问题已成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主要的阶段性问题,也折射了”三农”问题迄今尚未获得根本性的改善与解决。

这就值得做进一步更深入的省思了。为什么长期以来,在政策上持续重视,在资源上不断投入,”三农”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困难?是不是在过去所有与”三农”有关的一号文件所触及的课题之外,还有一些误区或盲点未被发现或正视?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从改革开放迄今三十多年来中国产业发展的轨迹中去作一些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改革,农业是作为第一步领先于工业及服务业开始启动的。1979年,在工业还未开始进行四个特区实验之前,农业发展就废除了人民公社,采取包产到户及联产承包责任制,其结果是立即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释放了农业的生产力。短短五六年时间,到1984年,数以亿计的老百姓基本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了。这六年,堪称是中国农业发展成果最突出的阶段。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几个特区设置5年来的成效,对特区模式产生了信心,于是作出了开放沿海14个城市的重大决定。自此开始,中国的以城市为重心的工业改革开始提速。

城市工业改革的 成效也是立即而且明显的。城市地产与工业领域就业快速增加,资金蜂拥而入,出口大幅狂增,所得明显上升。恰恰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原本快速发展的农业,增长出现了减缓,新、老问题同时呈现,这也就是1980年代连续5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大背景。

难道工业的快速发展与农业或”三农”问题的出现存在着某种关联?正是如此,而且恰恰是因果关系。

就理论而言,或者就全球范围中的经验来看,工业部门的生产力与竞争力都大于而且远大于农业部门,因此只要工业出现,农业就很快变为弱势产业,其必然的发展逻辑是,所有资源与要素,无论土地、资本、劳动力,都会持续从弱势的农业部门流向强势的工业部门,农、工两业因之此消彼长。此等竞争效应除极少例外,普遍发生在几乎所有国家。

该如何面对此等形势?尊重市场机制,自由竞争,优胜劣汰?NO!理由?只要看美、德、法、日这些所有高科技的工业发达国家就知道了。这些强调市场经济的国家,没有一个不违反所谓市场经济的原则对它们自己的““三农”“给予尽可能最大的补贴,目的就在于让它们的农业在强势工业的竞争下能维持住一个足够大的规模,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环境生态、生活风俗,以及一切附着于”“三农”“之上的有形与无形的价值。

中国祖先有神农氏,三千年历史“以农立国“,那是因为未曾有工业革命。近两百年,全球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时代,发达国家已明白必须”以国立农“,期待发达国家的发展哲学与战略思维能够给中国的”三农”政策一些有用的启示。

新“三农”电视节目传播的思考 篇5

回看乡村社会发展:现在“农民”的含义发生了变化, 老“三农”指农业、农村、农民。就连过去的农业大学, 都是以农业技术学科为主;而新“三农”囊括了生物经济、农民工 (长期生活在城里和城乡两地的人) 、留守人员 (老人、小孩) 。老“三农”电视节目集中在科学技术的扩散、示范人物宣传等方面。如何推广新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任务, 科学技术的扩散具有一定的饱和度, 已经不符合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而过去观众对偶像的崇拜是个人励志型的, 现在部分受众崇拜的是消费型的偶像, 消费型主要指穿着、家居布置、生活起居等。

目前乡村电视节目面临的现状:重技术, 忽略媒介类型的选择, 重说服教育, 模糊情感诉求或逐渐以娱乐化、商业化取代情感诉求。

“三农”的核心发生了变化, 其文化结构也发生了段裂。由此就需要当代电视从业人员从“三农”电视节目向乡村电视节目转变。新“三农”节目的定位就要从如何与农民、农民工打交道, 如何满足他们的技术需求;怎么定位节目、怎么定位受众群等方面去思考。

一、多报道与乡村社会有关事件或与乡村相关事件

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曾播出一条片子——《深圳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调查》, 记者亲赴深圳和坠落员工的家乡, 调查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 请心理专家从心理的角度来解析这一事件背后存在的心理因素和社会问题。其中有农民工亲属、农民工、企业、专家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作为当时社会焦点事件, 这期节目有分寸地报道了一个备受关注、尚无定论、涉及新生代农民工和企业用工制度等主客观原因错综复杂的热点话题。凸显“现场”, 正视“矛盾”, 不功利, 不偏激, 做出有力量有劲道的监督类节目。

煤矿透水事件的报道中——《直击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关注最多的是被困矿工的家属, 包括深入到矿工家中去采访。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视角, 记者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式, 一方面奔走在王家岭矿难救援现场, 搜索一切可以发回的新闻素材, 争取早一点进入第一现场, 另一方面走进被困矿工的家和住地, 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所以, 当各大节目还在报道矿难救援现场的时候, 反映迅速的乡村节目已经赶到了矿工的家里。同样, 在抗震救灾报道中, 当别人报道救援的时候, 有的媒体触角已经伸向了灾后的防疫和农业的恢复, 这是具有三农特色的新闻现场。

近两年农业节目的突发事件报道一直在提速, 对于突发事件和热点话题, 都有专家点评, 通过高端、权威解读增强新闻性, 占领新闻评论的高点。不可否认省级台和新闻频道、凤凰卫视这样的新闻大台相比还有距离, 当省台做不到最快的时候, 还可以做到两点, 一是集成已有素材, 做一个好的“二传手”, 二是寻找能够直达人心的第二落点。深度报道在事发三四天后推出全景式、纵深式专题报道, 阐述背景, 分析原因, 探寻解决办法。农业节目对重大突发事件从过去的“不失语”到现在的“先声夺人”, 时效性、影响力大大增强。用事实说话, 用真诚说话, 这是农业节目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二、涉农经济类节目贴近市场, 贴近民生, 用经济的眼光关注“三农”热点

涉农经济类节目是乡村电视节目的又一个突破口, 百姓的菜篮子, 农民的“钱袋子”。对农产品市场和农资市场进行持续深入的报道, 从农产品卖难, 到“疯了的”绿豆、大蒜, 滞销的延边苹果梨, 再到运输过程中的绿色通道、商品包装等;对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调查、分析、支招, 体现了节目独特的经济视角和服务性, 其中很多报道, 引起了当地的强烈反响, 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卖难问题, 受到了当地政府、相关部委的感谢和表扬。

三、从知识关注到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

现在有很多“访谈”“情感”“心理咨询”节目都逐渐关注到了这一点。

一方面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他们对生活、情感、人权等方面的关注度及渴望也在逐渐增强。另一方面户籍、就业、福利和保障, 还有别人看待他们的眼光, 这给他们贴上了一个无形的标签:农民工——当了工人的农民, 但依然是个农民。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犯罪率和自杀率的提高。面对这些尖锐的问题, 社会、政府、企业、媒体、家庭乃至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都应该给出自己的答案。

对农电视节目与“三农”档案 篇6

一、“三农”档案材料是对农电视节目的素材源泉

作为电视媒体, 关注“三农”责无旁贷, 它也应当成为服务“三农”最有效、最直接、最广泛的传媒之一。对农电视节目是以广大农民朋友为固定收视人群和服务对象的特定节目, 要办好办活对农电视节目, 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和农民交朋友, 让农民成为节目的主人。而这些让农村受众觉得“有用、可学、受益”的“三贴近”对农电视节目的取材都离不开“三农”档案的支持。

首先, “三农”档案其记录的生产生活原始资料, 都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 是农业和农村落实上级政策、研究制订工作措施的依据, 是农民群众增产创收的信息资源, 是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凭证。如自十六大以来, 一方面, “三农”问题纳入了政府工作重心, 政府接连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扶农政策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 形成了“三农”档案。而另一方面, 由于地域偏远及信息传递方式单一等因素的制约, 导致很多农民对国家的政策不了解, 国家对农政策的落实受到了严重影响。作为对农电视节目, 为了让农民更快地了解相关政策法规, 指导农民更好地抓好产业结构调整,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就要了解和掌握现行文件中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 并把政策内容通过对农电视节目, 转化成农民看得懂、听得懂的图像和语言, 运用这种农民通俗易懂的形式, 把农民渴望了解的各种惠农政策、致富信息送到田间村头, 传播给农民。

再有, 科技信息是农业电视节目中必须涉及的元素, 它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三农”档案中的科技档案。因为这些农业科技档案完整地记载了农业科技工作者们的科技成果以及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等, 可以帮助农民朋友最大限度地继承前人的劳动成果, 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和损失, 具有很强的参考和继承性。对农电视栏目通过将这部分实用性强的档案收集成电视素材, 构思、制作成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对农电视节目。许多农民正是通过这些对农电视节目学到了新品种介绍、新技术推广、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新农药的使用方法、科学种田的技术信息等。这种贴近百姓, 符合农民口味的好形式, 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和赞扬。

二、对农电视节目对“三农”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1. 基层“三农”档案的建设工作应常抓不懈。

对农电视节目的取材既然大都来自“三农”档案, 那我们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档案体系来加强建设管理“三农”档案, 以满足对农电视节目的取材需要。但目前, “三农”档案事业的发展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 制约“三农”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源在于各级领导干部, 尤其是乡镇村级基层干部的档案意识不强, 他们只注意到眼前的利益, 看不到档案工作带来的长期效益, 意识不到档案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考虑农村社会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内在需求因素, 建档缺乏动力和自觉性, 各行政村只是把建“三农”档案当做上面布置的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而根本没有把档案工作当成一个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手段来看待。往往只是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档案检查才突击把一些上级普发的文件、财务收支凭证等材料找一个临时的办公地点, 组成所谓的“三农”档案, 待检查组一走一切又恢复如常。这样做也给对农电视节目的取材带来了局限性, 有时甚至是无材可取。所以说, “三农”档案的建设应该因地制宜, 建设一个适合当地政治、经济和人文特色的档案网络, 上级档案指导部门的同志到基层指导的时候, 不能太过于要求形式, 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 加大农村档案建设重要性和效益性的宣传, 要指导基层干部把农村档案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

2. 基层“三农”档案应丰富收集门类, 更好地为对农电视节目提供节目素材。

制约对农电视节目取材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农”档案的收集范围过于狭窄、过于老套。农村基层档案工作者应以民生档案为突破口, 逐步培植农村社会对档案工作的内在需求。各级档案部门在指导农村建档工作中, 要引导农村档案机构重点关注和收集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档案材料, 如土地承包、山林承包、土地征用、土地流转的档案材料, 农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体系方面材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障方面档案材料,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就业、维护务工农民合法权益方面档案材料, 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工子女上学方面档案材料, 农田水利、林业、畜业、商品粮基地档案, 各种农业补贴专项资金运作情况材料, 科技示范户、专业户等档案材料, 农村自治管理、民主管理、村务公开材料, 招商引资、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各种示范区、试验区档案资料等。以这些民生档案为对农电视节目取材的切入点, 让群众通过对农电视节目提高对节目取材源头———档案价值的认知度, 使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档案给他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便利。

三、以对农电视节目为纽带, 提升“三农”档案的品格和地位

对农电视节目与“三农”档案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 “三农”档案是对农电视节目的素材源泉, 保证了对农电视节目的真实性、时效性和效益性。另一方面, “三农”档案通过对农电视节目这个宣传平台也走出库房高阁、走进普通农民的身边,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实际效果提升了档案工作在领导和群众心中的地位。因此, 基层档案工作者在档案利用的同时, 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促使档案利用效果的最大化。

1. 做好查 (借) 阅登记, 了解预期利用效果。

查 (借) 阅登记制度是在档案利用时的最基础工作, 但我们往往在执行登记制度的时候, 出于档案安全考虑, 只对查阅人单位、姓名、证件、审批人作了详细的记录, 而利用目的记录不是特别详细, 大多都写成工作需要、工作参考等简单的字语。这样我们在查 (借) 阅档案的同时就无法了解这些档案会用在哪些地方、大概会取得什么预期效果, 利用者对档案利用结束后, 我们就失去了档案信息利用统计和反馈的机会。因此, 在查 (借) 阅档案工作中, 基层档案查询人员就要逐项登记清楚, 有目的地作些深层次了解, 以利于日后的调查、统计和分析。

2. 深入档案实际利用效益跟踪调查, 做好统计分析。

基层档案工作者在档案利用的工作中, 不应该老是被动地坐在办公室等待利用者来查询, 还应该主动走出去, 通过档案利用者最初在查 (借) 阅档案登记时填写的利用目的一项和其他信息的线索, 以发放回收档案利用反馈调查表, 实地调研以及电话查询的方式, 对档案利用效果展开跟踪调查, 并最终把详细记录有档案利用单位、利用人、利用时间、利用案卷名称的利用效果统计分析报告和利用效果实例编研成册, 送到领导和群众的手中, 用事实来说话, 用档案利用的实际作用和价值来争得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支持, 提高档案工作在群众心里的地位, 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档案、利用档案。

3. 通过对农电视节目中档案利用的效果分析, 提高“三农”档案质量。

由于我们在档案取材初期作了详细的记录, 后期又作了翔实的跟踪调查、收集档案利用实际效益, 因此, 对农电视节目播出后, 我们通过了解对农电视节目中哪些栏目农民喜欢看, 哪些栏目让农民朋友受了益, 可以分析出哪类档案利用效果好、利用频率高, 哪些档案我们缺失, 这样我们就可以总结经验, 在下次档案收集、组卷以及鉴定销毁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并以此来促进“三农”档案的质量, 使档案也能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丹红.农业科技档案为农村服务的方法与形式[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8) .

[2]王庆芳.关于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实践的探讨[J].管理观察, 2008 (18) .

“三农”电视 篇7

坚定信心——近年来全省金融服务“三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 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同时,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 经过全省金融部门的积极努力, “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基本实现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网点全覆盖, 形成了鼓励资金投入“三农”的有效机制, 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 法人治理和资产质量显著改善, 2010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较2005年末增长2.3倍和2.12倍。农业银行积极按照“三农事业部”模式开展机构改革试点, 支农力度明显加大。农业发展银行努力扩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设立, 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形成。

形成了鼓励信贷资金投入“三农”的有效机制。全省财政金融部门加强配合, 贯彻财政部关于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办法, 2009年共向县域金融机构兑现涉农贷款奖励4.8亿元人民币;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开办费和经营费用进行补贴, 分担政策性保险费用, 在全国首创了“贷免扶补”创业就业贷款模式, 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评价。人民银行对涉农贷款比例达标的农村信用社执行低一个百分点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相关政策协调配合, 形成了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发展和扩大“三农”投入的有效机制。2010年, 全省涉农贷款比年初增加696.1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75%, 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3.37个百分点。

农村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由多部门联动、人民银行牵头推动的林权抵押贷款加快发展, 2010年末贷款余额48.5亿元人民币, 比上年增长超过1倍。金融机构强化创新理念, 推出了橡胶、核桃、甘蔗等经济林果收益权抵押贷款等品种;在小额信贷基础上联合公司和农业专业合作社, 形成“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等信贷服务模式, 开发了失地农民、巾帼科技示范户贷款等特定对象信贷产品, 扩大担保抵押物范围取得实质性突破。保险企业试点开办了森林保险、甘蔗保险, 2010年全省参保政策性森林火灾保险的森林面积达1.28亿亩, 投入保费5110.8万元人民币, 试点工作分散了林业信贷风险, 促进了林权抵押贷款的快速发展。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近年来, 各级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积极推动“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2008年农业银行以发行“金穗惠农卡”、农村信用社以发行“金碧惠农卡”为契机, 积极推动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农民及时、方便地获得信用贷款支持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农户信贷风险。2010年末, 全省农村信用社已为677.01万户农户建立了纸质信用信息档案, 占农户总数的76%, 其中71.6万户农户拥有了电子信用档案。全省农户贷款余额938.30亿元人民币, 占全省各项贷款余额的8.9%。

农村支付系统便利化水平提升。在人民银行的积极推动下, 2010年末, 全省农村地区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比例达61.57%, 较2008年末提高17.4个百分点。目前, 在金融服务不健全地区共建成65个“惠农支付服务业务”点, 利用特约商户刷卡机具实现农户就地取现、转账、缴费、查询、消费功能。开展农产品收购非现金结算试点, 2010年在红河、楚雄、玉溪三州市90%以上的烤烟收购点实现了电子结算。全省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所有网点均开通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业务”, 农村地区人均持有银行卡达到0.54张, 农村支付环境明显改善, 农户用卡意识显著提高。

总体来看,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 全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在试点的基础上积累了经验, 在全省全面推进金融服务“三农”“一个创新、两个建设”工作的时机已经成熟, 也为今后的工作开展坚定了信心。

充分认识——开展工作意义重大

“一个创新、两个建设”是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发展各种微型金融服务, 建立普惠性的农村金融体系。为落实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 丰富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 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于2010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 (银发[2010]198号) 。针对农户信用信息与评价应用不充分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银发[2009]129号) , 要求各地探索适合当地农村地区特点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 建立农户电子信用档案, 推动建立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针对农村支付覆盖不足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 (银发[2009]224号) , 提出要建设覆盖所有涉农金融机构的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系统, 力争到2012年, 农村地区银行机构能够以电子方式办理跨行支付业务, 农村地区新增发卡量及交易量较2009年增长20%。可见, “一个创新、两个建设”是基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提出的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针对性措施, 是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一个创新、两个建设”是促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升的有效手段。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是针对当前国内农村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围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这一中心任务开展的三项具体工作。其中, 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开发一批符合云南农村实际、适合涉农企业和农户需求的信贷、保险产品, 开展农产品期货交易服务, 通过丰富农村金融产品, 带动更多资金投向农村;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着重完善农村支付体系, 解决当前农村边远乡村农户取款、汇款、领取政府补贴存在的困难, 提高农村支付环节的效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是建立农村信用信息收集、评价和应用系统, 让取得信用评级后的集体和个人更容易获得信贷支持, 增强农村地区诚信意识。三项工作目标一致, 相辅相成, 因此, 有必要把三项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推进, 加快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改善的进程。

“一个创新、两个建设”是迅速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的重要途径。云南省有3000万人生活在农村, 当前全省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仍然薄弱, 突出表现在:一是金融产品较少, 信贷产品仍局限于传统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和存单质押贷款, 林权抵押贷款仅覆盖46%的县, 土地经营权等新的抵押方式还没有取得突破;二是金融服务方式较为单一, 主要提供基本的存取款、汇款、财产保险等服务, 投资理财产品、政策性保险业务开展不足;三是农户信用信息评价共享机制建设滞后, 各涉农金融机构农户信用档案相互独立, 2010年农村信用社89%的农户信用信息档案还是纸质的, 政府评定的信用乡镇33个, 占全省行政乡镇数量的2%;四是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 全省边远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密度低、往来交通费用高, 导致农户享受金融服务的成本远高于城市, 增加了农民负担。全面推进“一个创新、两个建设”工作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全省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不足, 对提升全省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更好地促进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明确目标——三方面工作确保按期完成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实施意见》 (云政办发[2011]40号) 为指导, 大力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形成一批符合云南“三农”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三农”, 实现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 增量和占比高于上年的“三个高于”目标。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2011年在昆明市、曲靖市、红河州及西双版纳州各县 (市) 试点上线运行州县两级联网的农户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价共享系统, 其他州 (市) 各选择1个县 (市) 试点运行, 力争到2012年, 各试点县 (市) 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信用等级评价建档面不低于50%, 信用农户不低于已评级农户的40%, 农村信用社对信用农户的贷款授信面不低于60%, 农户融资难问题明显缓解, “守信受益、失信惩戒”机制初步建立。在试点的基础上, 在全省全面推广农户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价共享系统。

上一篇:客户信息风险下一篇:教学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