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教学法

2024-08-06

迁移教学法(共12篇)

迁移教学法 篇1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教育思想, 心理学上称此种现象为迁移.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 可能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正迁移, 也可能是消极的、起干扰作用的负迁移.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迁移, 迁移在数学学习中也是广泛存在的, 如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 利用正迁移, 学生类比这种解法, 即可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但在去分母或未知数系数化为1时, 若分母、系数为负数, 则容易产生负迁移, 因为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 不等号方向要改变.因此, 从数学教学的目的来讲, 在迁移方面, 要追求正迁移, 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工作奠定基础.学习的正迁移量越大, 说明学生通过学习所产生的适应新学习情境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越强, 教学效果也就越好.这样, 学习的正迁移可以看成学生数学能力强弱的较为可靠的指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去诱发正迁移, 抑制负迁移.

一、在概念形成教学中注意迁移的识别功能

教师揭示概念得越深刻, “负迁移”就越不容易发生.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 教师要深入研究概念的本质, 关键的词、句表达准确, 对每个概念引入的意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必须搞清楚.

比如, 沪科版八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指的是,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 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在教学时,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世界中的蜻蜓、雪花、铁路标志、中国人民银行标志, 指出它们的共性, 获取感性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为了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理解, 给出两组习题:第一组是已知对称轴及部分图形画出轴对称图形;第二组是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并画出它的所有对称轴.这样的两组练习, 让学生在变式和比较中活化思维, 强化概念的同时增大后续学习的正向迁移能力.接下来学习等腰三角形性质时, 利用概念的迁移教学, 补充了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指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有一条, 是底边的中垂线;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也是轴对称图形, 其对称轴有三条, 是各边的中垂线.在八下学习特殊四边形中的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时, 及时复习轴对称图形概念, 很快就得出这几种图形的轴对称性, 进而对于正多边形、双曲线、抛物线、圆的轴对称性亦可得出.在判断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时, 结合定义, 不难发现, 它不具有轴对称性, 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 把概念教学放到特定的情境中来考察, 教学中瞻前顾后, 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正迁移.

二、在新旧知识联系中注意迁移的引导功能

桑代克等提出:在两种学习情境中存在的共同之处越多, 越容易发生迁移.教师对教材安排得合理, 能突出新知识与已具备的知识的共同因素, 使学生在心理上觉得新知识并不“陌生”, 甚至觉得有些是自己已掌握了的知识, 就形成了诱发正迁移的良好条件.例如讲授分式加减时, 给出第一组练习, 前两个为同分母分数加减, 后两个为异分母分数加减复习分数的加减运算:, 引入分式加减.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时, 分数分母要找到最小公倍数, 变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同样,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 要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 找到最简公分母.类比推理是数学学习成功迁移的一个有效途径, 此例中, 运用类比, 找到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 使学生顺利地从分数加减迁移到分式加减, 这样既极大地节约教学时间, 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在优化知识结构中注意迁移的储备功能

通过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布鲁纳说过:“获得的知识, 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连载一起, 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沪科版的教材, 每章节后都附有“小结·评价”, 在学完一章后, 适时鼓励学生先独立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 然后与同学们交流提高, 比较综合中重组知识结构, 获得知识的升华.这样既培养了学习数学积极性的, 又提高学生的反思总结归纳能力.例如, 教学“四边形”这一章时, 可以用“集合”的思想, 结合关系图 (如图1) :总结几种特殊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 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整合教学.再如学习完函数知识后, 归纳出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一设 (设解析式) , 二列 (代入已知条件, 列方程和方程组) , 三解 (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 , 四答 (把求得的解代入所设的解析式) .“一设二列三解四答”的八字口诀, 简洁生动, 便于记忆.像这样优化了知识结构, 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不易混淆和遗忘, 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

四、在传授数学思想方法中注意迁移的强化功能

正所谓“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教会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才能一劳永逸.要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更要注重对学生高层次的数学思想的指导, 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抽象概括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等.如沪科版第22章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中课本C组最后一题:求直线x+y=2上与原点距离最近的点的坐标.此题有多种解法, 首先, 从几何角度考虑, 如图2, 就是求点O到直线AB的最短距离, 即垂线段时, 垂足的坐标, 作OP⊥AB于点P, 则点P即为所求.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性质得出P (1, 1) .其次, 也可以用“当两直线垂直时, 斜率为负倒数, 即斜率乘积为-1”, 得出直线OP解析式为y=x, 与x+y=2联立方程组, 求得P (1, 1) .第三, 此题放在二次函数章末, 可以看成是动点问题, 即直线x+y=2上的点和原点距离何时最小, 设直线上的点P (x, y) , 则, 即建立距离和点P横坐标之间的函数关系, 用配方法, 可求得最值, 即当x=1时, OP最小值为2, 则点P (1, 1) .此题注重了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 既可以用代数方法, 又可以用几何方法来解, 若改为求直线2x+y=2上与 (1, 3) 距离最近的点的坐标, 则用第三种方法, 建立函数关系来求解最为简洁.教学中应注重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各类代数、几何知识横向联系, 就会获得很强的知识迁移能力.

五、在纠错释疑中抑制负迁移的产生

一般而言, 练习多发生迁移的机会也多.练习, 就是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在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提出问题安排口答、笔练等多方面的机会让学生进行练习, 促近数学理论的有意义内化, 促进数学技能的形成数学教学更应加强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训练, 并要注意下述几点:要有目标安排练习, 如反例、辨析、变式练习, 强调一题多解, 多题一解, 找出最简洁的解题方法;难度要适宜, 但又要“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同时具有探索性;对练习要及时批改和评讲, 给出完整的思维过程和解答, 订正错误答案, 确实有效抑制负迁移.如在求二次函数最值问题时, 给出例题: (1) 二次函数y=x2-4x+7有最值吗?在何时取得? (2) 当3≤x≤5呢? (3) 当1≤x≤5呢?对于第一问, 学生很快就能由顶点坐标公式得顶点 (2, 3) 或是配方法得出y= (x-2) 2+3, 即当x=2时, y最小值=3.对于 (2) 、 (3) 答案可能都是一样的答案.当x=2时, y最小值=3;x=3;x=5时, y最大值=12.学生会默认为最小值就是 (1) 中所求, 而最大值则会把端点处的自变量值代入, 即当x=1时, y=4, 当x=3时, y=4, 当x=5时, y=12, 都得到x=5时, y最大值=12, 比较函数值中较大者即为最值.出现这样的答案, 是一种思维定势形成的负迁移, 认为最小值都能取到, 而并未考虑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中应结合二次函数图象, 直观形象地给出说明, (2) 中自变量范围是在对称轴x=2的右侧, 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最值就在两个端点处取得, 即当x=3时, y最小值=4;当x=5时, y最大值=12;而 (3) 自变量是在对称轴x=2的两侧, y随着x先减后增, 当x=2时, y最小值=3;x=5时, y最大值=12.数形结合, 得出求二次函数最值的一般方法, 进而有效地抑制负迁移.

参考文献

[1]《数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曹才翰、章建跃,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论数学教学中的迁移》朱华伟, 张景中, 2004年11月第13卷第4期, 数学教育学报.

迁移教学法 篇2

湘教版

二.章节

第一章 第三节

三.学时

1个学时

四.课程标准解读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课标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在此之前,学生必须对人口迁移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包括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分类;进而学生需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运用所学知识,举例分析。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的分类;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2.难点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六.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1.自然增长: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影响全球人口数量变化);

2.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对区域人口数量变化有影响,对全球人口数量变化无影响)。

【人口迁移】

1.概念: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三大要素:两个地区间的移动(需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划界限);居住地变更(旅游、度假、出差、暂时搬迁等不属于)和时间限度(通常为一年)。

2.分类:国际迁移(跨越国家界限)和国内迁移(跨越行政界限)

3.人类迁移历史

(1)国际迁移

19世纪以前:旧大陆(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大陆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等(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2)国内人口迁移

古代: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区;

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有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主要受计划经济和国家政策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有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和工矿区,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思考:人们为什么要进行迁移?

1.推力因素:农村生活困难;就业机会少;升学与升迁机会少;生活质量低;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社会地位低······

2.拉力因素:工作机会多;赚钱机会多;医疗服务相对理想;教育与升迁机会多;休闲机会多;居住舒服;社会地位高······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①气候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口迁移。

②淡水

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③土壤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农业生产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因而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④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一个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人口会发生相应的迁移和流动。

(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距哈尔滨159公里。1960年以前是草原与沼泽。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打出石油,正值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故定名大庆油田。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39万,其中城市面积5505平方公里,人口103万。)

2、经济因素

①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

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

3、政治因素

①政策

国家人口流动政策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②战争

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③政治中心改变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4、社会文化因素

①文化教育的发展

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人口的迁移。

②家庭和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③宗教信仰

促进学习迁移,提高教学效率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迁移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带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两种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还能够非常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促进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完善。久而久之,随着学生迁移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随之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对于我们有效地开展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本文笔者现关于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总结如下。

一、夯实学生数学基础,为迁移能力的培养提供先决条件

如前文所述,迁移能力从本质上讲需要学生在既有的知识基础之上,这也就为我们的迁移能力培养指明了方向,首要工作就是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为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所谓基础的夯实,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指对于学生数学基本概念、公式等等掌握程度的提高,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一味地追求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最为关键的数学基础,导致很多学生虽然迁移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往往迁移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久而久之,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树立迁移的自信心来,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迁移欲望

教学环境和氛围对于学生学习的意义不言而喻,在小学阶段更是如此,再加上数学这门学科较于其他学科,在难度上以及知识量上都明显偏大,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学习数学比较吃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这样的局面严重制约着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因为迁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需要学生自觉自发地进行自我培养,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因此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主动性至关重要。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这样就能够为学生迁移能力的生根、发芽以及开花、结果提供一片沃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入手,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教师的殷切期望,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真正地被点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正确地引导,学生的迁移能力会随着其课堂积极性的不断提高而提高,反过来学生迁移能力的不断提高也会非常有效地作用于学生课堂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进一步提高,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

三、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保驾护航

在对学生迁移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为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以及激发学生内在的迁移欲望之外,也要为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正确地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真正为学生迁移能力的提供保驾护航。这就需要教师一改以往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方式,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以及运用多媒体教学等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自发地进行迁移。如分组合作教学的采用,学生通过组内的协作互助以及组间的竞争讨论,自发运用迁移能力来完成学习任务;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其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让学生积极联想,根据既有知识体系来推导新的知识,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延伸和完善。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对于我们整体的数学课堂教学工作而言至关重要,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促进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完善,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得到非常有效的培养,为学生在现阶段以及未来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迁移教学法 篇4

一从教学目标出发, 整体规划教学内容

教师应分解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进而系统性地掌握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是以物质学习为主线, 前后呼应, 形成螺旋式的前进模式。

如在教学“CO2性质”这一内容时, 我做了如下规划。首先,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或课间谈话时, 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化学物质的名称或一些零散的化学知识, 让学生有一个无意识的感知体验。其次, 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对相关单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这一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的学习。如在CO2的学习中要让学生了解其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同时与其他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 还要能解释CO2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再次, 是知识的内化阶段, 这是在单元学习后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的一个过程, 通过记忆、复述、举例等形式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紧接着, 学生还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通过知识的循环来巩固知识体系, 并积累经验。如在学习“碱与氧化物反应”这一内容时, 要对CO2的性质进行复习回顾。当学生对CO2性质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后, 后面学习SO2、Si O2与碱的反应时就是举一反三的过程, 这也就是知识迁移能力的体现。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站在更高的角度, 对教学内容的实施有一个全局性的规划与掌控。

二将抽象的物质拟人化, 帮助学生理解

长久以来, 教条化的教学思想使西藏地区的初中化学教学也走上了“基础知识+习题”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脱离了生活背景, 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化学思维与生活中的思维方式相隔离, 缺乏知识的体验与感知。生搬硬套的题海战术, 使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对原理的理解, 导致在解题过程中抓不住问题的本质。对此, 我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通过将抽象的物质拟人化的方法, 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

如相同质量的Zn和Mg, 分别与等质量的且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 得到了相同质量的H2, 问什么一定有剩余, 什么一定没有剩余, 什么可能有剩余?拿到这样的题目不少老师觉得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 而学生更是无从下手。其实, 只要我们将其与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类比, 就能很容易理解了。

三通过知识串联, 实现横向迁移

迁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知识、技能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多方整合才能加以实现, 其效果也是通过知识与技能等方式呈现出来。对于入门阶段的化学教学, 枯燥的概念及抽象的原理教学不可避免。因此, 教师在教学化学概念与原理时, 一定要加强和前面知识的横向联系与迁移, 将零散的知识逐渐在学生脑海里串成一个整体。

如金属活动顺序表是初三化学第二学期的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 越容易失去电子, 与酸反应越强烈。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结合了学生第一学期里学过的原子与离子之间的转化, 以此来帮助学生分析金属与酸、盐等反应的实质。学生容易理解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与酸反应时, 能失去电子, 酸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 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失去电子给氢离子。同理, 与盐溶液反应时, 排在前面的金属因为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进而被溶解, 而排在后面的金属因为得到电子成为原子, 进而从溶液中析出。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对金属与酸和盐的反应有了一个更本质的认识。

四总结

总之, 初中阶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时期, 教师应重视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使知识与经验不断整合、改造, 进而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或生活中去, 使其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 这是迁移教学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摘要:初中化学作为学生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入门, 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进而实现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 这一问题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笔者针对西藏地区的教育问题,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就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学生,化学教学,迁移能力,整体规划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语文阅读迁移教学工作总结 篇5

课前迁移:新课之前,引导学生对相关写作背景、文常、人物、事件、情节进行资料收集或是类似文章的阅读了解,这样的课前迁移,必会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对文本的初步认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轻松学习于课堂。我在教《香菱学诗》一文中,指导学生课前拓展阅读《红楼梦》中有关香菱的身世,香菱那惨淡的家境、被拐卖的经历和其悲惨的结局,无不让学生深深触动,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寄予了更多的同情和热情,被香菱苦志学诗的精神而感动,理解人物形象也尤为深刻。

课始迁移:新课伊始,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制造阅读期待,无疑给课堂教学的深入理解作了很好的铺垫,创造绝佳的学习氛围和时机。因此,课始应针对学生知识和生活经验,根据课堂阅读教学目标,积极进行拓展的导入。课始的迁移有:适当补充背景和作者经历、积极创设学习情境、利用相关故事和诗文、铺设新旧知识桥梁等方式。

课中迁移:阅读教学过程中,是教学重点的突破时、教学难点的引导时及教学疑点的生成时,此时适时进行迁移,让学生对内容和文本材料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对比、整合,让相关信息进行渗透和补充,有助于学生深入而准确地理解文本,固化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课中迁移面广且灵活:可抓妙词佳句进行意义延伸或仿写拓展、可对精彩文段进行类比阅读或读写拓展、可对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训练拓展、可对选用事例的换例拓展、可对文章相关情节和场面的想象迁移、可对对话质疑中生成资源的拓展等。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船上遇于勒这一情节时,学生提出疑问“难道于勒没看见他亲哥哥一家吗?”,我顺势引导“于勒看见了吗?”,学生众说纷纭时,我这样迁移“如果于勒认出了亲哥哥并上前相认会怎样?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想象后进行描述”,这在迁移中生成的迁移,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更让学生在描述中深刻领会到菲利浦夫妇的人物形象。

结课迁移:不容质疑的是,在阅读教学结课时,充分利用迁移,会营造阅读教学的又一高潮,让学生在知识层面、语言层面、读写层面、情感层面和思维层面得到强化和升华。鉴于大家的普遍运用,在此不妄加赘述。

课后迁移:一课结束之后,相信学生会有意犹未尽之趣和悬而未决之时,此时教师应有大语文观之理念和强烈的课程意识,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扩展阅读,让阅读向课外、向生活延伸,促进学生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课后迁移可采取扩展阅读方式,如节选课文迁移至整部作品、课文迁移至作者的其它文章等,也可是举办讲座、办手抄报对课文作者的生平生活及情操进行深入了解,对文章风格评论的赏析,或是朗诵作者作品等多种形式。如我在教完《芦花荡》后组织学生阅读《荷花淀》;在学完《杜甫诗三首》后组织学生收集杜甫资料,办“杜甫在我心中”手抄报,学完《爱莲说》组织学生开展“爱莲、爱菊---入世、出世”辩论会等。这些迁移,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对作者、作品的理解,更积累了更多的语文学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使迁移教学充分发挥它的实效性,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出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火花,那就让我们对迁移多一点实在,少一些作秀,多一点思考,少一些盲目吧!

语文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在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更加强调要实施素质教育,从原有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去我们的传统教育,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抹平了学生的个性。

而之所以提倡素质教育,原因在于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学过程切忌整齐划

一、统一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努力把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而且,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产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尤其对于外语教学来说,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要多予以鼓励、肯定,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参,而且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以及具体要实施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多思考如何才能用简练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教学过程后,要及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从中悟出道理,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分析学生的学情,尤其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问以及布置课后作业等环节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相关一些难易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基本都能回答上,从而体验一下成功的滋味。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以及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从层次性出发,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是至关重要的。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加以思考,并适时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最终能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且能够触类旁通。所以,和以往的教师角色不同,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转变。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是导,启发,帮助,指引学生学习,使学生乐学,会学,肯学。教师用自己的巧妙高效的工作开启学生心灵之门,帮助学生建构一生受用无穷的能力乃至生活工作的创造能力。

学 困 生 转 化 案 例

学生:戴佳慧

存在问题: 这学期我任二(1)班的语文,对她的学习成绩我很头疼。她几次的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在50分左右。总而言之,她对学习不感兴趣,课上沉默寡言,不会听讲,经常走神儿。记忆力、观察力、理解能力较差,反映慢,思维比较迟钝,有自卑心理。原因分析与诊断: 因为父母知识水平有限,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辅导,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因此,在上学就像昨天没有学习新的知识一样,又什么都不会了。上课不要求回答问题,学习几乎没有长进。再联系家长,家长则表示无可奈何。只是表示一定会尽全力配合好老师的教育。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在学习方面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帮助几乎是零。

帮教转化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如果通过什么事能唤起他的自信,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并以此为起点,不断积累自信,挖掘潜在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等,同时,父母也能重新认识她,寄希望于她。那么她就有可能渐渐脱离学习困境,在学习上会有所进步的。为了巩固她已有的成绩,我给她吃“小灶”,利用课活的时间,给她创造成功的机会,培养她的自信心,维护她的自尊心,锻炼她的意志,培养她形成一种“不攻克难题不罢休”的劲头。在课堂上,我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比如认生词,刚开始她还没有勇气举手,在鼓励中她慢慢有了表现自己的欲望。然后是读课文,由于识字的局限,虽然读的不成句子,但同学们也会自发的给她鼓掌以此鼓励。从这个事例中我感觉到,不管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教师在对其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1.帮助学困生克服弱点,树立自信心;2.树立学困生在学生中的地位。;3.帮助学困生制定短期目标。教师在与学困生多次沟通、了解的基础上,和他一起制定近期要达到的目标和为达到目标需采取的措施。以前做班主任时,如果遇到学困生犯错误,我会毫不留情地大声训斥。这样做,主要是受传统的以学习成绩定学生好坏思想的左右,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时缺乏耐心和细心。一学期下来,学困生对我敬而远之。在与其他教师探讨转化学困生的方法时,一些教师的话语触动了我的心灵:“对学困生的转化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充满信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学 困 生 转 化 案 例

学生:赵雪 存在问题:

她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的嘲笑她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原因分析与诊断: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帮教转化过程: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 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都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都的老师。为了去除张姣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张静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张姣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张姣同学……”渐渐的,她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她主动冲我笑了一天。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国佳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学习成绩在不断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喜欢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面对她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张姣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放大孩子的优点,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大家给她的善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各项活动的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学困生转化案例: 高帆:

一、师爱。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应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尊重他们,关心他,理解、宽容他:对他热情关怀,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力戒嫌弃或讽刺挖苦;主动接近他,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肯定鼓励他一点一滴的进步,分阶段向他提出恰当的期望。

二、调查。这是转化生进生的基础。通过调查要摸清形成后进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摸清他政治知识方面的缺漏,以便有的放矢地帮助他,对症下药,切实解决他学习中的困难。指导他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环境。这是转化后进生的外因。教师要为后进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密切合作,同时做好后进生周围同学的工作。人人帮助他们,人人关心他们.优等生与他们结对子,让后进生体会到一种集体的温暖。这样就使他处在一个团结向上,勤奋好学的集体中,使他在比、学、赶、帮的良好环境中共同进步。

四、兴趣。这是转化后进生的动力。政治知识充满着趣味性和规律性,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政治知识的趣味性和规律性,不断培养后进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增强其学习好政治的欲望和责任感。

五、方法。这是转化后进生的钥匙,教师的教学应在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后进生缺少正确学习方法的特点,精心设计他能够接受的方法和教学形式。另外根据政治新课标的特点,对他特别抓好三个环节:课前抓好补缺和铺垫;课上抓好训练和反馈;课后加强辅导。并注意运用教具学具让他多动手操作,多动脑筋思考,多动笔记录,给他发言、板演、批改、辅导等方面的优先照顾。

六、能力。这是转化后进生的重点。根据他原有的基础,在转化过程中我着重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特别是培养他的观察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我要他在学知识中长智慧,在转化中发展思维。

七、习惯。这是转化后进生的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不断纠正后进生的不习数学的不良习惯,逐步培养他们努力认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书写工整,自觉验算,自觉预习,自觉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反馈。反馈,这是转化后进生的必要环节。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教师既要发现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又要善于通过观察他们课堂的情绪、发言、作业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知识等方面的问题,即时反馈,及时矫正。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就告诉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偏见,努力帮助后进生发现其自身的“闪光点”,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后进生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首先从自身对他们的态度做起,用爱心感化他们,悉心帮助他们,相信后进生会越来越少。

学困生转化案例

丁跃:

一、学生情况

丁跃是我所任教的七年级1班的一个学生,人很聪明,但是讨厌学习,每天上课经常睡觉,考试常常交白卷。最近经过了解发现,这个学生家庭困难,但虚荣心又特别强,初中时成绩不错,但与班主任合不来,所以经常跟班主任闹矛盾,最后与授课老师的关系也恶化了。进入初中之后,成绩平平,更觉得老师不重视自己,同学瞧不起自己,时间长了,他开始给老师和同学制造一个麻烦,弄得人人都讨厌他,成绩也越来越差。

二、辅导措施

1、做好蔡伟涛的心理辅导,并经常找机会对他的能力表示一些欣赏的意思,有意无意地派他参加一些班级的工作,在别的同学面前表扬他,上课的时候,让他发言,给他“露脸”的机会。

2、让他观察记录优秀刻苦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使这些具体的优秀画面不断在他的脑海中出现,并激发他初中的优秀体验,不断刺激他好学上进的欲望,3、开展一帮一活动,让学优生帮助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分析学习存在问题。让他知道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科目,及时引导他,给他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4、加强对他的要求,对他多鼓励,给他信心;在纪律上进行严格要求,课下布置一些难度不太大是作业给他做。并不断发现他的闪光点,比如他的数学、物理基础较好,以此来鼓励他。

5、与家长联系,做好家校互动。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交流学生学习生活情况,通过家校合力,管理好学生。

三、辅导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改变非常明显。过去见了班主任就跑,现在常常借着到办公室问问题什么的,找机会搭讪,在班里也比原来活跃得多了,慢慢产生了学习兴趣,原来的陋习也改了许多,欠交作业的次数不断减少,思想行为越来越好。学习成绩也慢慢地在提高

四、辅导反思

有人曾说:如果学生天生就是优生,那么教育还有什么作用?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差生往往不是学习差,就是纪律行为差,这些都是老师不愿意看到的,当然也就很少有好感可言,师生的情感也就会沟通得少。

所以及时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多跟他们沟通很重要。创设乐学情境,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是转后的必要措施,后进生一般对学习没有信心而导致厌学,多给他们鼓励很重要。持之以恒给受导学生学习信心,以及做好家校联系也是转后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体育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认为,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体育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本文是我在进行基础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体育活动中充满了可创造性的元素与机会。例如:教学比赛及游戏的规则就是如此。它本来是为了公平地、愉快地进行的,但在具体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修改,既为体育教育的目的服务,又为学生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服务。在进行某种类型的体育技能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课本上列举的部分学练手段对技能锻炼的作用及原理向学生作简要介绍就行了,学生可以据此选择或创造新的适合自身的方法进行锻炼,只要有效果,教师就应该给予鼓励,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从体育学习活动中得到乐趣。

因此,针对新课程教材编注栏中众多的“自我测评”、“自我认识”、“自我阅读”、“想一想”、“看一看”、“读一读”、“试一试”及“学一学”等等。作为教师首先应克服思维定势,提倡发散性思维。让老师和学生总是同处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之中,学做“孩子王”。

二、根据课程目标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际,讨论有效教学内容,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由于课程标准对学生情意和健康方面的要求具体化,我在选择内容上,只要能让学生情思跃动、想象驰骋、运动活跃、生命力得以张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皆来者不拒。正是有了这种种努力,课堂教学综合化的程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如:我在上课时,课一开始,在整齐的队列练习后,打破了过去那种呆板、单

一、成人化和公式化的定位徒手操,模仿操等活动的教学方式,而是设计了随着优美的乐曲声,教师带领着学生以艺体的脚尖步做各种舞蹈的练习,使学生能在美的乐曲伴奏下,在优美的形体舞蹈练习中,感到新鲜,使学生积极活泼进行热身运动。学生在完成强度与密度较大的教学任务后,不采用单调人工的口令徒手操,进行放松运动,结束教学,而是让学生跟随教师在美的旋律声中,做各种轻快的舞步动作和听优美的配乐诗朗诵两脚开立闭目,进入一种轻快的意境,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充分得到松弛,心旷神怡,从而有的消除疲劳,恢复正常心率,轻松愉快地结束教学。

其次,增加体育游戏活动内容。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先让同层次的学生,在可行范围内通过协商,制定出合理的游戏及规则,自己摸索或小组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气氛。同时也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或分组创编体育游戏,由师生共同评价孰优孰劣。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极高,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各层次学生在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方面得到各自相应的提高。

古人常说:排阵无常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培养的问题上,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教学思维上不要须因循定则,蓦然回首间,定会多有收获。

因此,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实践中,要以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扩展了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空间,“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就成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三、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应用示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如果这两者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就不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就是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也是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导作用,通过形、声、色的应用;通过溶入了小新闻、小游戏、小图片、小舞蹈、小竞赛、小奖励、小谜语,发挥了体育教学中愉快教育的功能;通过讨论法、发现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填空教学法、延伸教学法、立体教学法、启发的方式使学生的自觉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密切配合,以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中能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对改进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这些教学方式对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科学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继续深入的进行探讨,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而努力。

体育迁移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过的挺快的,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不知不觉教学也有半年了,经历了一个学期的磨练,我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下小结:

一、创造课堂氛围,激发兴趣

体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体育课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进行,兴趣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让学生们在玩中学,玩中练,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更重要的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来达到体育课以及体育锻炼目标,让学生感到上体育课的乐趣。

二、让多媒体走进课堂

由于旧教学理念的影响,把体育理论知识全部忽略,认为体育课只要学生把老师所教的每个动作学会就够了,甚至一个学期从来不上一节理论知识课,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体育课就单调的,枯燥无味的,重复的练习来锻炼身体就可以了,在这里我要对大家说,那是不对的。体育课不但要练好每个动作,更要丰富的理论知识。所以体育可以不这样上,让多媒体走进课堂,效果更为理想。

三、体育游戏化

根据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玩是人的天性,游戏才是人们的乐园。体育课上“教”与“玩”的程度,体育教师把握得很好的情况下,这堂课就是一堂成功的课,也达到了学中玩、玩中练的最终目的。这时,学生也提高了体育课的兴趣,也使课堂变得生动多姿。学生的劲头更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这样不会让学生感到体育课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厌烦了,体育课也不为是大家认为就是什么跑啊!跳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了。

四、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体育课不像其他课,体育课的活动范围、场地、空间比其他课要大的多,体育教师掌握好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这样效果非常理想。体育课上,教师不参与活动,认为体育课上只有命令和服从,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会影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这样学生对体育课毫无兴趣,那么,以后的体育课也毫无生机。

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学生怕上体育课,体育老师也怕上体育课”,我想这个问题就体现了体育教师教学上出了问题,一个体育教师不能只要上完一节体育课,就可以说教学到位了,一节体育课虽然上完了,学生是否觉得这堂体育课有乐趣呢?是否每堂体育课都有新的感受呢?是否以后喜欢上体育课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体育教师去思考。社会在进步,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上也有创新,每节课依旧是那些知识和方法学生久了就会感到疲倦、厌烦。所以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才能使体育课正真快乐起来

转化学困生心得体会

每个人由于遗传基因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个人努力程度不同,导致我们班内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学困生,对他们的关注,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的首要任务。我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和近阶段的表现,对 他们进行了转化工作,现将几点心得总结如下:

一、对症下药

学困生大都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长期以来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不能认真对待。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自己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关注。在课余休息时间我分别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象朋友一样谈话。在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我了解了他们各自学困的真正原因。陈某是个留守儿童,平时由爷爷奶奶带着,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不识字,对她的学习也放得比较松,基础较弱。郭某是家庭的独生子,家庭的溺爱造成了他缺少吃苦耐劳的品质。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赵某是个聪明的孩子,比较听话,可是学习习惯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稍微有些欠缺,做事毛糙,不求完美。

二、培养自信心。

知道了这些学困生学习不好的原因之后,我首先从他们的听讲习惯抓起。课堂上我随时注意他们的举动,稍有不正我会轻轻的走到他们身边,用不同的体态语言去提醒他们,使他们从心理上感觉到老师在时时刻刻的注意着我,我必须认真听。其次在课堂上我还会为他们专门设计一些学习方法。这样目标定低一些,步子放小一些使他们立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一点点的产生学习的兴趣并在一次次小小的收获中增强自己的上进心。

三、特别关照

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上,为了防止这些同学对学习产生怠倦情绪,我对他们都做了必要的减负。比如我把别人一次完成的作业让他们分两次做,同时又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另外,学困生在进步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我是抓反复,反复抓,耐心细致地、坚持不懈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通过努力,他们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一段时间以来,有了明显效果,他们对学习有了兴趣,不论是从书写上,还是理解上都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充分说明了他们已经有了好的开始。

总之。转变学因生的工作是比较艰苦的事,但只要我们有耐心、有信心,目的是一定能达到的。学困生会改变的。

体育转化学困生的心得体会

在教学活动中,每位教师都曾碰到过“学困生”,而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对“体育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是每位教师都力求解决的问题。通过我自己的经验总结,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转化:

(一)爱心:

案例一:小郭,男生,学习基础差,好动,会时不时的用手动动同学,注意力很难集中,在本学期学习广播体操时,不会做,上课练习时,专门跟老师打马虎眼,还不时影响别人,经过几节课,别的同学都已进步不少,只有他在原地踏步。看到这样的结果,我很生气,很不想理他,但想想自己作为一名老师,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接下来我有空会跟他聊天,聊他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中,我会不时地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笑脸、一个赞许的抚摸。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他变了,变的比以前认真努力了,虽然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还是短,他的广播操还是不怎么熟练,但比起以前已进步了许多,他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影响了他的学习态度。是爱心让我和我的学生走的这么近。

(二)表扬:

案例二:小孟,她是开学后又转来的学生,个子高高的,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在队伍后面拖拖拉拉。刚开始,在我的提示下,她才会注意并做动作,当我看到她某个动作做的好的时候,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并给予鼓励,而后与她私下谈话。“你真棒!”“你做的真好!”“你能教其他同学吗?”这些鼓励赞许的话语随着她的点滴进步不时出现在我的课堂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见到老师时能主动问好了,现在,我也能从我的课上看到她活泼的身影了。

(三)尊重:

案例三:小丁,典型的散漫型学生,不好好排队,随便说话,自制力差,练习时不按老师安排的练习去做,想处处引起别人的注意,常常让你哭笑不得。对待像他这样的学生,我首先用自己的自信去影响他,对于他做出的“出格”事并不一味地挖苦、讽刺,而是以语言暗示他,课中请他当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助手,课后让他与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让他知道体育课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并做一名好学生。在学习向左、向右转时,对他要求两节课掌握,掌握了再以此为切入口,对他进行表扬。让他明确经过努力,我能行。慢慢地让他成为有目标、有自信、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学生。虽然现在他的问题还不小,但我相信在我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他会做的更好。

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他们提供适合自己锻炼和表现的机会,真正有效地转化“体育学困生”。

语文尖子生培养心得体会

一、特长生培养的意义及依据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叶圣陶也曾说过“教会学生自己能读书。”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有一部分学生缺乏阅读方法,尤其是阅读记叙文的方法。老师教什么,学什么,甚至教师教了也不会。有时布置写一篇记叙文,有一部分同学抄袭作文选,甚至是用以前时写的作文来应付。长此下去必会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素质。那么,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在班里开展了运用说、读、写,“培养学生提高阅读记叙文及写作能力实验”活动。

二、培养目的:掌握阅读与写作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提高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能力与水平。着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的过程与步骤:

1、准备阶段③

制订本次实验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课上2分钟说话、3分钟朗读设计实践、写作交流阶段。

2、实践阶段:

开展堂上2分钟说话活动。训练宗旨:通过说话训练,使学生对记叙文的要素进一步加强理解,在活动中展示学生语言交流的口才能力,从而达到锻炼了自己胆量和提高说话技能的目的。具体操作:每课每次2人,开始阶段先由教师出题,如《今天早上我做了些什么》、《今天我遇到了什么难题》,或者同大家讲一则笑话,或者把今天自己所见所闻到的事,按记叙文的几个要素讲出来,最小要讲三个要素。最后一周难度加大,让学生自己定一个题目。

进行3分钟朗读训练:训练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在熟读中掌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并从中认识记叙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记叙的详略。具体操作:每课一人,轮流进行。课前布置学生准备一篇写人或记事的记叙文(或片断),读时要求中心明确读准字音,掌握节奏,读出感情,语言连贯,表情自然,动作得体。

(3)准备积累本

训练目的:不但让学生学会片断描写,还让学生自己学会设计版面的能力。操作过程:每个同学准备好一个积累本,积累好词佳句,及每周做一小练笔。

体育尖子生的培养心得体会

一提到体育特长生,很多人都会皱眉头。因为大多数体育特长生学习习惯差,遇事易冲动,给管理带来很大麻烦。面对体育生我并没有将他们看成“特殊人物”,也同样一直都认为只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理解、信任和尊重学生,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来。以下是我的一点点心得,希望和大家交流。

一、充分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

对于体育特长生而言,父母、教练、任课老师、班级、体育队都会对其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体育老师要努力促成教育合力的统一,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教育因素。首先,要和班主任搞好配合、沟通,营造温暖和谐的集体氛围,保证体育特长生不会游离在班集体之外,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其次,密切关注体育特长生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团体,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发挥其积极正面的作用;再次,体育教师要以积极诚恳的态度,赢得其他任课教师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强化体育特长生的学习动机、纪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引导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充分理解,积极期望。

体育特长生既要上好文化课,又要参加体育训练,相对其他学生而言,他们要付出更多体力和精力,而长期训练和比赛又大量占用了本应该学习文化课的时间。这些客观原因造成大多数体育特长生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习惯不良,甚至在课堂上出现过度疲劳乃至睡觉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其处境给予理解,并针对其学习上的困难给予有效的支持和援助。例如,帮助他们学会科学管理自己有限的业余时间,在完成正常学习任务的同时,争取更多的休息时间,恢复自己的精力和体力。他们一旦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理解和帮助,就会接受老师的教导。

大多数体育特长生直爽、讲义气,要对此加以巧妙利用,鼓励他们将运动场上顽强拼搏的精神迁移到学习上来,指导他们树立合理的目标,循序渐进。因为过高过严的要求,都容易导致体育特长生出现焦虑、失望、挫败感等负面情绪。只有适度的要求和目标,才有利于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强化。

三、一张一弛,灵活有度。古人云:“子不教,父不过。教不严,师之惰。”也即常说“严师出高徒”。可见“严”一直是教育学生的一条准则。做为一个体育老师我觉得应该更多注意到这一点,否则很多事情会适得其反。因此如何严而有格,宽紧相随,张弛有度,要把握好其中火候,是要下一番功夫琢磨的。特别在对待体育生管理问题上更应该值得自己深思。各项要求须符合教育原则,切实可行,方能使学生口服心服,自觉遵守。否则,苛刻、繁杂的条文只会让学生反感和厌恶,终成一纸空文。

四、良师益友,身正为范。

教育家孔子说:“予师之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可见良师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拥有高尚的人品;既要用渊博、幽默、风趣、理性去征服学生,更要用正直、善良、宽厚去震撼学生。体育教师如果能在这两方面赢得学生,那么在管理体育生的过程中自然得心应手。

在课余生活和学生的交往中,则要更像一位益友。益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也!一方面,要尊重、信任、关心、爱护学生,以真心和坦诚来对待学生,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和他们平等地交往,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你是创了值得信赖的朋友;一方面不能把师生关系降级为庸欲的“哥们义气”。热爱学生,但绝不是姑息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无原则地“溺爱”学生。否则,既使学生失去了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久而久之也会使教师本身失去学生的尊重和拥戴,失去了号召力。所以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平等、不过火、不疏远的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是提高训练成绩的关键。

语文迁移教学工作总结

唐中

巧抓教学契机 迁移表达技巧 篇6

[关键词]教学契机 表达技巧 修辞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75

教育要让每个学生获得自己想要的成长和未来,而语文课程承载了这样的教育功能。因此,语文教学要遵循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真实地走进语文课堂,汲取养料,并内化为自身潜能,从而学会运用语文。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抓住语文教学的契机,有效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借用课文文本,开放教学时空,延展教学思维,将表达方法准确地迁移给学生,并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量,从而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表达中。笔者现以《第一朵杏花》为例,谈谈如何抓住语文教学契机,进行迁移表达技巧的训练。

一、紧扣课题质疑,渗透谋篇布局的技巧

巧妙的问题设计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教师针对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及教学的实际需要,设计提纲挈领、简洁明快的问题,可以巧妙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推进教学进度,活跃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整节课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

在《第一朵杏花》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完课题后,自主质疑。我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梳理:①作者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②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是什么时候?③谁想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④他是怎样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的?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课文,阅读文本,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在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时,我引领学生充分把握文章的脉络,触动学生的思维点,创设课堂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而引导学生感受文章谋篇布局的技巧。作者围绕文眼“第一朵杏花”,巧妙地组织材料,选取竺爷爷无数次物候观测中的一幕,即竺爷爷与孩子之间围绕“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进行的两次对话,展现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这样的巧妙渗透,为学生在作文中选取材料、组织材料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令其有样可依,有法可循。

二、咀嚼关键字词,感受遣词造句的技巧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掌握教材的特点,紧扣书后的练习,抓住关键字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与此同时,要引导学生感受其遣词造句的巧妙,学会积累和运用,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

在《第一朵杏花》的教学中,我巧妙地抓住了“顷刻间”一词展开教学。我出示“顷”字,让学生查字典,掌握读音,了解字义,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表示时间快的词语,他们纷纷说出“一瞬间”“刹那间”等字词。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说出表示时间很快的词语,如“立刻”“马上”等,说出表示时间快的四个字的词语,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白驹过隙”等。一个词语,瞬间扩展成几组词语,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增多。继而,我又引导学生把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竺可桢爷爷为什么顷刻间年轻了几十岁,从中读懂了什么。由一个词到几组词,再到句、段、篇、章,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增多,汲取的养料也不断增多。他们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两篇课文,而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色生命场。这样的教学,有效地实现了高效课堂,彰显了语文教学的魅力。

三、感知语句特点,延展修辞方法的妙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立足于“言”,又要着眼于“用”。语文教学的“本真”,就在于利用课堂这个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引领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与探究,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这一理念,在《第一朵杏花》第六自然段的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出示:“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师:同学们,读读这段话,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作者抓住柳梢、小草、河水和杏树的花苞写出了春天的到来。

生2:作者抓住了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师: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生3:写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生4:写出了春天的万物复苏。

师:作者通过什么字眼写活了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生5:作者用“吹绿”“吹青”“吹皱”“吹鼓”这样的动词写活了春天的特点。

生6:作者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生7:作者还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春天的景物特点。

师:同学们善于发现,读出了句子的特点。谁能像作者一样写一写其他季节的特点?试试看。(生自主创作,交流汇报)

生8: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秋风吹走了大雁,吹红了枫林,吹熟了稻谷,吹出了农民的笑脸。

生9: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寒风吹枯了小草,吹冻了小河,吹白了芦花,吹香了墙角的腊梅。

……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把握教学契机,利用课文中所描绘的语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唤醒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独特感受,进行文本延展训练,感受修辞手法的妙用,提高了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利用迁移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篇7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发展, 仅靠十几年在校学得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不能仅教给学生知识, 而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为“迁移”而教.迁移, 又称学习的迁移, 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 动作技能, 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而数学上的迁移是已获得的数学知识, 技能, 数学思想方法等, 对另一数学知识、技能的影响.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 反之称为逆向迁移.而在学习和工作中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 起干扰和抑制作用的称为负迁移.

迁移在数学中无处不在, 横向的有知识技能的迁移、数学方法的迁移、研究范围的迁移、学习态度的迁移, 纵向的有有限与无限的迁移、离散与连续的迁移、低维与高维的迁移等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利用这些迁移理论, 可以优化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数形结合——“数”与“形”的迁移

“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中基本的数学方法之一.所谓数形结合, 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既分析其代数意义, 又揭示其几何直观.数量关系如果能借助于图形性质, 可以使许多抽象的概念和关系直观形象化, 有利于探求解题的途径, 通常称为以形助数;而有些涉及图形的问题如能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 又可以获得严谨的解法, 即所谓以数辅形.这是数形结合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在解题时如果能考虑数形结合, 往往可使解法别开生面.

例1 求x2+x+1-x2-x+1 (xR) 的所有可能值.

分析 本题如果使用代数的方法求解, 运算量显然很大, 但若仔细观察, 对原式稍加变形则可根据其几何意义迅速解出答案.

解 因为x2+x+1-x2-x+1可变形为

(x+12) 2+ (32) 2- (x-12) 2+ (32) 2

其几何意义是点A (x, 0) 到B (-12, -32) C (12, -32) 的距离差, 如图1, 由x∈R, 故这里 (x, 0) 是x轴上的任意点, 即|AB|-|AC|, 又|BC|=1, 故|AB|-|AC|<1, 从而,

x2+x+1-x2-x+1 (-1, 1) .

总结 在本例中, 我们通过对原式的变形, 挖掘其几何意义——两点间的距离, 以“形”助“数”, 实现了正迁移.

例2 求u=2t+4+6-t的最值.

分析 这是一道用常规解法较难求的题, 但运用数形结合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题考察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 运算能力及迁移能力.因此, 能否恰当的将解析几何的知识运用在解题过程中, 正是做好本题的关键.由于等号右端根号内t是同次, 故做简单换元, m=2t+4, 无法转化出一元二次函数求极值.若平方处理式子则会复杂化, 因此该题用常规求极值方法较复杂难解, 注意到两根号同为t的根式, 故可采用两步换元.

解 令x=2t+4, y=6-t, 则x2+2y2=16 (0x4, 0y22) ,

所给函数化为以u为参数的直线族y=-x+u, 它与椭圆x2+2y2=16在第一象限的部分 (包括端点) 有公共点, 如图2, umin=22;相切于第一象限时u最大, 由此解方程组

{y=-x+u, x2+2y2=16,

得3x2-4ux+2u2-16=0, 解Δ=0, 得u=±26, 又直线在第一象限, 故umax=26.

有数无形少直觉, 有形无数难入微, 不管是以数辅形还是以形助数, 都体现了“数”与“形”的互相迁移和互相依存关系.

2 类比归纳——低维与高维的迁移

迁移是产生数学问题的不竭源泉, 而类比往往是问题间相互迁移的桥梁和纽带.数学上有很多结论, 就是通过类比, 得到延伸与推广.比如: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在彼此的中点相交, 类比迁移出平行六面体4条对角线交于一点, 并且互相平分.

2.1 有限→无限

数学归纳法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方法之一, 通过归纳证明, 我们可以从有限推广到无限, 在教学中, 应注重指导学生, 应用归纳的能力来促进学习迁移, 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 利用数学归纳法我们可以得出前n个自然数之和为k=1nk=n (n+1) 2, 并可进一步推出k=1nk (k+1) =n (n+1) (n+2) 3k=1nk (k+1) (k+2) =n (n+1) (n+2) (n+3) 4, 实现了正迁移.

2.2 高层→低层

例3 解下列方程.

() {x+y+z=2, x+2y+3z=6, x3+y3+z3=8; (1) (2) (3) () {xyz=345, 4x+3y=24. (4) (5)

分析 这是两道多元高次方程, 这类方程通常的解法是消元、降次, 将其化简求解.因为学生最早学习的方程都是一元方程, 因此这里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将多元问题简化为一元问题里来解决, 将高次方程降为低次方程来求解, 充分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解 (Ⅰ) (1) ×3- (2) 得

y=-2x, (6)

代入 (1) 得

z=x+2, (7)

把 (6) , (7) 代入 (3) 得

x3+ (-2x) 3+ (x+2) 3=8,

整理得

x (x+1) (x-2) =0,

x=0, -1, 2.

再由 (6) , (7) 即解得原方程的三组根为

{x=0, y=0, z=2, {x=-1, y=2, z=1, {x=2, y=-4, z=4.

(Ⅱ) 设x=3k, 则由 (4) 知y=4k, z=5k, 代入 (5) 得

4×3k+3×4k=24,

解得k=1, 从而

x=3, y=4, z=5.

通过维度上的类比, 留同增异, 由低级到高级, 在原有的“低维”的认知结构基础上达到知识、技能、方法向“高维”的迁移, 易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3 综合概括——形象与抽象的迁移

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引导学生, 对学习的核心和基础内容部分进行抽象和概括,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往往是和形象思维协同运作, 相互迁移,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的.由于抽象思维有形象思维作支持, 从而使解法变得十分简明而巧妙.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的, 而只能是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而获取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实现抽象概念和具体形象的联系和转化, 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实现有效建构.

例4 函数y=f (x) 的图像与直线x=1的公共点共有___个.

分析 这里y=f (x) 只是一个抽象函数, 因此我们无法画出其具体图像, 好象无法通过形象的图形来解决.然而本题考察的函数的基本概念, 通过对函数知识的综合概括, 我们首先应当想到函数是多对一 (或一对一) 的映射, 即函数的象唯一.接下来在头脑中应构建出函数的图形:当x=1在定义域内时, 函数y=f (x) 的图像与直线x=1有唯一公共点;当x=1不在定义域内时, 函数y=f (x) 的图像与直线x=1没有公共点, 故答案应该是0或1个.

例5 设平面内有n条直线 (n≥3) , 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 若用f (n) 表示这n条直线交点的个数, 则f (4) =___, 当n>4时, f (n) =___ (用n表示) .

分析 本题充分考察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这里不仅应用到了函数的知识, 也包含了函数以及不等式的思想.解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对先前学过的函数, 方程及不等式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解 由题意设两条直线l1, l2, 且l1//l2, 第3条直线l3与它们分别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则f (3) =2, 如图3;再增加第4条直线l4, 则它与前3条直线都只能分别相交, 且新增加的3个交点与原有的2个交点各不相同, 则f (4) =5, 如图4;再增加第5条直线l5, 运用上述方法f (5) =9, 如图5;……, 由此猜想f (k-1) + (k-1) =f (k) (k∈N*, k≥3) , 分别取k=3, 4, 5, …, n, 并将各式左右分别相加, 由迭加法得到

f (n) =2+3+4++ (n-1) = (n-2) (n+1) 2 (nΝ*, n3) .

4 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迁移

很多数学的知识都可以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研究, 例如我们由力所作的功出发引出了向量数量积, 由自由落体 (h=12gt2) 中, 时间与下落距离的关系引出函数定义等.而一些物理和化学的内容也需要借助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例如, 在物理学研究双层玻璃窗的隔热功效时, 就是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而且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是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从近年来的高考试卷上不难发现, 数学应用题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数学的应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迁移的规律, 将数学的知识迁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正迁移的能力, 利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语文单元迁移教学探讨 篇8

学习语文是从小学语文开始的, 学好小学语文能让学生拥有更加稳定的语文学习基础, 而且对学生在生活方面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为祖国未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在心理学里, 人之主题通过以前学到的知识或是积累的经验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称为迁移。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迁移现象只有在两种学习之间存在共同因素时才会发生。人们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 通过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使其顺利的解决, 这一过程实际就是知识的迁移。我们在单元教学中就是要寻找“共同因素”并加以利用, 从而促进学生学习。

2 迁移规律的在语文教育中运用的重要性

目前, 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语文的教育。 (1) 因为国家的发展, 使世界人民都认识到了汉语的存在, 而且汉语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因为, 知识经济包括了全部社会成员的生活的环境, 不再是少数科学家钻研的知识, 这就使得语文教育又面临了更多新的要求。自古以来, 语文教育的宗旨就是生产和传播知识。所以, 为了让语文的知识能作为别的学科学习的基础, 增加语文教育的要求力度是必不可少的, 寻找更全面的教育方法, 保证受教育者能在拥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 也具备更好的独立思考能力。语文教育是否成功主要表现在受教育者的一般能力结构是否完善, 即受教育者的表达、思维与自学能力是否完善。这些对受教育者以后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 它要求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不断增强自身能力, 如果不发展语文教育, 可以想见国民的整体素质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 语文教育在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时, 更要将语文素质的教育放在第一位。

3 单元迁移教学的系统构成

3.1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涵盖了具体的教育方法以及五条基本的迁移原则, 具体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指导发现法、分组讨论法、示范导学法、一篇多教法、学科渗透法以及变式比较法等内容。而迁移原则的五条内容则是温故知新、因材施教、思维训练、举一反三、强化机动等原则。

3.2 操作系统

一般来说, 操作系统主要包括六个教学过程, 分别是迁移导向、自读研讨、讲读示范以及写评改、总结测试和课外调节。

3.3 效益系统

效益系统的构成部分主要有课内外迁移、温故知新迁移和自读讲读迁移, 根据迁移的规律, 每个环节呈螺旋式模式递进, 并且每部分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4 进行单元迁移教学的有效策略

4.1 明确迁移方向

小学语文在教学中的迁移方向主要是确定教学的目标, 这一目标可以从系统化和具体化等形式来表现, 明确的迁移方向也能控制和定向单元教学的过程, 由此可见知识迁移的基础和前提就是明确的教学目标。必须注意的是, 不能只是单纯的从语文教材中确定迁移的方向, 也不能只是一味跟从现有的教学目标, 必须科学具体的确定知识迁移方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 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深入确定教学目标, 然后分析全册教材, 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定位与作用, 从而明确单元知识点与能力训练在整个知识体系网络中所对应的各个阶段的目标。只有具备全局意识, 才能从根本上掌握新旧知识, 懂得其中的联系, 从而保证知识成功迁移。在教育语文知识上, 从旧知识点过渡到新知识点的过程也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4.2 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的能力

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在积累知识之后能形成独立的运用体系, 所以, 对于目前的教育来说, 教师工作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传统教育过程中, 强求记忆只是给学生“鱼”, 而掌握学习的方法才是为学生提供“渔”, 这就是单纯学习知识与学习方法的辩证关系。例如图1所示。

在具体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对比, 比较不同的学习内容, 寻找相同的内容特点, 从而让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 拥有新旧知识迁移能力。除此之外, 归纳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 将已经学到的知识总结到一起, 编制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图, 使迁移的知识更具结构化。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受教育者学习方法, 总结规律, 让学生能发现共同因素来学习迁移, 掌握新知识;更要概括新的学习方法, 从学习知识到领悟知识, 然后运用到学习与生活中, 再从中总结新知识, 形成能力。

4.3 探索规律, 举一反三

方法和规律是相辅相成的, 办事只有依据客观规律, 才能发现准确的学习方法, 学到举一反三中的“一”。所以, 我们在教导学生学习举一反三能力时, 应该着重于探索规律。每件事都存在一定的规律,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规律, 掌握学习方法。比如说文章的结构, 张志公先生曾说“起、承、转、合”四个字, 勾勒出古今各种体裁, 各种内容的文章在篇章结构上的一个带有共同性的轮廓。“起、承、转、合”即为文章结构的基本规律, 通过这一规律, 我们能够总结出文章的基本结构形式, 主要有复式结构、横式结构、纵式结构以及纵横交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结构方法, 让他们有划分结构的依据。例如分析记叙文类的文章时, 比较典型的纵式结构有:根据作者认识和感情发展变化安排材料以及以时间的变换安排材料等等, 横式结构则是根据不同材料的性质来进行分类排列的。在分析议论文的时候, 其结构则更为清晰, 通常是以“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呈现的。学生有较强的接受信息能力, 当我们在适当的时机对其加以指导, 学生的认识能力就会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但是, 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只是学到了“一”, 必须经过多次训练才能使其发挥作用。教给方法是为学生“铺路”, 后面就是学生自己开始探索“走路”, 即为“反三”的阶段。让学生学习举一反三就是为了实现我们通常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举例来说, 在同一类型的文章中, 主题思想、题材、表现手法大都相同, 我们只需教导学生掌握一篇, 剩下的就是让学生自己来根据阅读的规律去读这一类型的文章;如果不是一个类型的文章, 但是拥有相近的主题与题材, 在教学过程中, 就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从而总结出结果。如第六册第一单元就采用这样的教法;对于主题、题材、表现手法、文体都不同的文章, , 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些规律方法来解析某一个方面。通过实践得知, 学生通过学习举一反三的方法, 将读书变得更加的灵活生动, 学习效率更快, 触类旁通, 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4 新旧相继, 完成知识的横向迁移

学生通过一篇课文学习方法, 如果不能合理的运用到新的环境中, 那么就不算是真正吸收了这些知识。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新的环境中, 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 这样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 实现了知识迁移。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大部分的方法与知识都是课堂上老师直接讲授的, 其中部分方法可以当堂实现运用与巩固, 但是大部分则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实践的。因此, 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意识, 对于那些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与知识, 不能只是讲授完就行, 应该想办法让学生自己练习一下, 使他们能将知识转变为能力, 完成学习的迁移。

4.5 利用讲读课的开展促进知识纵向迁移

单元教学是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 它能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产生更为积极的指导作用, 但是知识迁移也不能脱离单元教学迁移规律, 这是提高单元迁移教学实际效用的关键。迁移规律中的纵向迁移是根据已经存在的经验和知识, 在学习新事物的基础上更全面的理解其中包含的意义, 并找出新旧知识间的差异、结构顺序与难度区别, 这能保证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单元教学中, 一般会有2~3篇的课文安排在讲读课中, 根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重难点以及知识呈现的规律,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这在自读课中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可见, 讲读课在单元迁移教学中的重要程度, 这是横向知识迁移的重要基础, 也是知识纵向迁移的有效方式。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目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 已经开始运用单元迁移规律, 人们对单元迁移规律的发展也是比较看好的, 这对增加学习效率也是比较有效的。但是, 单元教学在现阶段还不能取代语文教学中的单篇讲解, 因此, 教师在进行单元迁移教学时应注意将单元教学与单篇课文进行有效结合, 增进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发展。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现阶段的教学只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 而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单元迁移法,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进行有效的学习, 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本文首先介绍了迁移规律在语文教育中运用的重要性, 然后介绍了单元迁移教学的系统构成, 最后阐述了进行单元迁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迁移,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秀清.浅谈企业薪酬管理中的常见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01) .

[2]胡良军.浅析电力企业劳动组织优化[J].企业技术开发, 2013 (14) .

语言迁移与外语教学 篇9

语言迁移的研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变化, 不同的研究者对它提出了不同的定义, 有着不同的认识。如今, 人们普遍认为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一迁移的存在, 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 总会受到汉语的影响。学生们熟悉的母语规则体系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常常会出现一些干扰。本文试图以语言迁移的相关理论为依据, 分析影响语言迁移发生的原因, 并探讨一些相关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对外语的掌握。

二、语言迁移的概念

“迁移”本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 它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家看来, 迁移是指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产生作用的这一现象。由此看来, 一个学习会对另一个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一个特有术语, 它指的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 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语言规则来使用目标语的这一现象。语言迁移可称为语际影响或跨语言影响。语言间的异同会产生母语迁移, 它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 是指母语与目标语之间存在着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母语的迁移对目标语的习得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这样会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 是指母语与目标语的语言规则存在一定差异, 母语的语言规则与目标语的使用习惯不相符, 这将会阻碍或干扰第二语言的习得。由于汉语与英语存在于不同的语系, 他们之间的语言模式或语言规则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 因此, 这就造成了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时的很多困难。

三、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

正迁移与负迁移的发生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的影响。这些迁移的发生都是受很多因素所制约的, 如母语与目标语间的语言距离、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环境因素等。

1.语言距离

语言距离是影响语言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是指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距离, 当两者之间的距离越小, 越容易发生语言学习的正迁移。由于汉语与英语处于不同的语系, 两者的知识结构差异较大, 存在着较大的语言距离。因此, 这样的距离或多或少会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负迁移越容易发生, 加大了他们英语学习的难度。相反, 法语与英语之间的距离较小, 学习的难度也较小, 越容易发生正迁移。

2.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任何学习都会受到个人差异的影响。在笔者看来, 这里所谓的个体差异主要包括个人的认知心理差异和语言水平的差异。由于每个人的认知不同, 学习者对上文提到的语言距离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 同时, 这也会造成他们学习动机的不同。语言学习者的认知感觉直接会影响目标语的学习, 他们对本族语和目标语的理解和认识会影响个体是否愿意将先前习得的知识迁移到目标语的学习中。认知心理差异是迁移发生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其次, 个体语言水平的差异也会影响迁移的发生。这里的语言水平指学习者的母语水平。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 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对迁移的发生程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母语语言水平对迁移的影响已经得到很多研究的证实。当语言学习者的母语水平越高, 发生正迁移的几率越大, 较高的母语水平可以促进二语的习得。在教学中, 我们也会发现, 通常情况下, 有较高汉语水平的学生的英语成绩也较好些。

3.社会环境因素

众所周知,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 由此可知, 社会环境对我们的语言学习、语言迁移的发生必然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良好的社会语言环境必将对第二语言学习有积极的作用;相反, 会对二语的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当学习者处于一个正规的、标准的交际情景中, 他们肯定会更容易掌握一种语言, 更快掌握目标语的语言知识、语言规则;如果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适合语言交际, 那么更容易发生语言的负迁移, 糟糕的语言交际环境会使学习者产生很多无法纠正的错误。

总之, 母语与目标语间的相同性和差异性不是唯一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 它还涉及到其他各个方面的因素, 如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语言水平、社会环境等因素。分析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有助于我们在外语教学中找到合适的方法、策略去促进正迁移, 避免负迁移。

四、语言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重视母语在二语学习中的作用

母语的原有认知结构必定会对第二语言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负面的。正是由于母语会对第二语言学习造成一定的干扰, 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 很多时候就出现了避免使用母语的现象。如今很多研究证明, 一定程度的母语环境和学习者的母语能力会帮助学习者的二语学习, 调节他们的认知。对于我们的外语教学, 无法避免的东西, 我们为何不好好地利用它呢?教师可以充分地将母语与目标语, 即汉语与英语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他们的异同之处, 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的错误, 找出英汉的本质区别。然而, 有些汉语的语言规则和英语也会有相同之处。教师可以利用母语当作辅助工具, 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的一些语言规则和思维模式。当然, 母语的使用应该适度, 否则很难达到一个学习第二语言的真实环境。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 教师要合理地使用母语。

2.利用多种教学法, 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从上文的分析中, 我们知道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也会影响语言迁移发生的程度。因此, 教师在外语教学的时候, 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人认知差异和语言水平的差异,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认知和语言水平的差异会使他们对英语的掌握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教师应加强语言结构分析, 区分英汉两者的本质异同, 加强各种各样的练习, 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提供不一样的指导与帮助。同时, 加大语言知识的输入, 确保每位学生能够高效获取相关的语言知识。正如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所表明的, 高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的输入, 即i+1的输入, 可以保证语言的有效输入。不同的学生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外语教师只有灵活地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才会提高教学效果。

3.提供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我们知道, 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语言迁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 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 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可以有效促进正迁移的发生。标准的外语教学课堂是必须的, 教师应具备专业的外语素养, 标准的语音语调、丰富的专业知识, 这样才可以保证语言的输入是标准的。课堂之外,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他们去真实体验以获得一定的语言知识经验。外语的学习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 一定的社会活动是必要的。要想促进学生外语学习的正迁移, 我们必须要保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 语言迁移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它总会影响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迁移的发生程度是受很多因素所制约的, 不管是正迁移还是负迁移的发生, 我们都应该积极面对, 找出它的本质原因, 以此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 找出合适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外语的学习, 尽可能避免负迁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姚梅林, 吴建民.迁移机制与语言迁移[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0 (1) .

激活认知经验巧妙迁移教学 篇10

教师的教学目的, 就是在尊重儿童生活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达到对知识的理性概括。充分激活他们的经验, 从而巧妙的迁移地教学活动中来。

(1) 读写数的经验。数学是生活中用途最为广泛的知识之一, 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常常要用数来说明问题, 欣赏电视节目时常会听到有关数的信息, 儿童并不陌生的打电话也从“拨数”开始。

(2) 认读钟表的经验。学习时分的认识, 离不开钟表及表模型。不妨这样来迁移教学:情境——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电视和广播节目的播出时间;模型——让学生利用钟表或模型给出以上这些时刻;解释——通过不同时刻呈现出位置不同指针的钟面, 让学生解释拨出不同时刻的理由, 这一环节可通过小组活动及全班交流来实现;概括——揭示出以上各个时刻读法的共性, 如时针超过几就是几时多, 分针指到几就是几分, 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拓展——通过活动感受1分钟有多长, 并了解时刻的两种记法。

二、激活已有知识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课本上的习题及生活中的问题) 的过程, 不仅仅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 还能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进一步理解, 这种理解是新知识的“最原始状态”, 是知识与方法迁移的结果, 也是学生多次运用已有知识而获得经验的结果。

(1) 数的计算经验。儿童最初学习计算, 是借助物体来“数”, 例如小棒、画片等, 即逐步加上或减去。当熟练以后, 就会从原始“数”的状态中摆脱出来, 形成技能, 这是2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要达到的理想状态。然而, 仅用这些知识还不能完全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 儿童要在不断的推理过程中, 逐步积累认知经验。

(2) 调动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经验。例如教学“体积”这一概念时, 我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导入, 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了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 课堂教学中我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装上同样多的水, 把一块石头放入其中一个杯中。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面升高了。

师:是不是这个杯中的水增多了?

生:不是。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放进去的石头占了一部分水的空间, 把水挤上来了。

这样一来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物体占有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从而顺其自然地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三、激活已有数学思想方法中获得的经验是儿童实现解决问题需要的基础

儿童学习数学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思想与方法, 也正因如此,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能注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从而使学生获得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1) 猜想—验证。猜想作为一种非逻辑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儿童面对一组数学信息材料、一些数学现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课题时, 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其产生一定的观点, 虽然这些观点带有一定的猜想成分, 也可能是错误的, 但它是儿童思维活动的呈现, 是儿童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儿童说出这些观点, 从而引导其进行验证。

(2) 转化—探索。整数、小数和分数是随着数的认识的不断发展而扩展的, 在逐步深入开展的计算学习中, “转化”是实现知识再升华的枢纽。当儿童初次面对“爸爸钓了两条鱼, 一条0.75千克, 另一条重0.5千克, 两条共重多少千克?”这一小数加法问题时, 自然地会想到要把“0.75+0.5 (千克) ”转化为“750+500 (克) ”来计算, 然后再把1250克转化为1.25千克。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儿童提供探索的材料, 创设一个探索的空间,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揭示其实质。

需要指出的是, 尊重与承认经验是儿童学习的重要资源, 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试想一下, 如果对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不能正确分析, 也就不能较好地设计儿童的探讨研究活动, 教学只能回到“灌输”的老路上去。因而, 分析儿童具有哪些学习新知识的经验, 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 激活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是理性认识的实践基础, 激活已有知识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激活学生已有数学思想方法中获得的经验是儿童实现解决问题需要的基础。

迁移教学法 篇11

关键词:迁移;“题组”教学;化学教学

在教学中,学生遇到的很多难点问题,都是因为受已学知识的干扰,导致其片面地理解问题,找不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出知识点间的异同,科学地迁移,就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迁移能力,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教育心理学中,迁移是指学习者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课题进行分析、概括,将知识从一个问题或情境中迁移到新问题或新情境中。当前一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时就发生正迁移,前一个问题的解决阻碍了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时就发生了负迁移。在教学中,恰当地把不利的负迁移转变为有利的正迁移,能很好地将已学知识和当前的所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难点的突破。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中的实例以“题组”的形式举例说明:

题1 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有什么现象?硝酸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有什么现象?

多数学生认为,两种情况下都产生BaSO3白色沉淀,部分学生认为这两种情况下都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客观事实是硝酸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溶液中发生了反应:

3SO2+2NO3-+2H2O=3SO42-+2NO↑+4H+

SO42-+Ba2+=BaSO4↓

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BaCl2 +H2O+SO2=BaSO3↓+2HCl,显然违背客观事实,在此情况下弱酸不能制强酸,应无明显现象。

题2 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无明显现象,再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以产生沉淀?

A.NaOH溶液 B.Cl2 C.Na2CO3溶液 D.NaCl溶液 E.NH3 F.HNO3溶液 G.FeCl3溶液

多数学生选择了BFG三个选项,只考虑到了BFG这三个选项中的氧化性物质把SO2氧化,进而产生了BaSO4白色沉淀。忽视了C选项中Na2CO3溶液中的CO32-可以直接与Ba2+结合产生了BaCO3白色沉淀。更忽视了AE两选项中的碱性物质加入溶液中可以与SO2反应生成SO32-,与Ba2+结合产生BaSO3白色沉淀。

通过以上题组可以看出,学习迁移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大部分学习迁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困难,需要学生通过主观积极努力才能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地运用正迁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各种实际情境中从多种角度反复应用知识。例如,为了加深对较强酸制较弱酸原理的理解,笔者设计了以下“题组”:

题3 已知Ka1(H2CO3)>Ka(HClO)>Ka2(H2CO3),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向NaClO溶液中通入C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1mol Cl2通入1mol Na2CO3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1mol Cl2通入1.5mol Na2CO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解析:(1)受Ca(ClO)2+CO2+H2O=CaCO3↓+2HClO的影响,学生普遍写成了2ClO-+H2O+CO2=2HClO+CO32-,这说明学生对较强酸制较弱酸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据题目信息Ka1(H2CO3)>K(HClO)>Ka2(H2CO3)分析可知:酸性H2CO3>HClO>HCO3-,产物中不能有CO32-,因为CO32-+HClO=HCO3-+ClO-。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O-+H2O+CO2=HClO+HCO3-。

(2)Cl2与Na2CO3固体不反应,说明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肯定不是Cl2的原因,而是Cl2与水反应的产物与Na2CO3发生了反应。

由已知信息可知酸性:HCl>H2CO3>HClO>HCO3-,因此Cl2与水反应的产物——HCl和HClO,都与Na2CO3反应,且酸性强的HCl先反应。

Cl2+H2O=HCl+HClO HCl+Na2CO3=NaCl+NaHCO3

1mol 1mol 1mol 1mol 1mol 1mol 1mol 1mol

由以上2个反应可知最终产物为1mol HClO,mol NaCl,1molNaHCO,反应的方程式为:

Cl2+H2O+Na2CO3=NaCl+NaHCO3+HClO

同理可分析得出:

(3)2Cl2+2H2O+3CO32-=2Cl-+3HCO3-+ClO-+HClO

题4 若要增大新制饱和氯水中HClO的浓度,可向其中加入()

A.Na2CO3B.Na2SiO3C.NaHCO3

D.NaOHE.NaClOF.NaHSO3

题4依托平衡移动原理,主要还是考查了较强酸制较弱酸原理的应用。Cl2+H2O⇌HCl+HClO,若要增大新制饱和氯水中HClO的浓度,加入的物质需要满足与HCl反应而不与HClO反应的条件,消耗HCl使得平衡正向移动,HClO浓度增大,题目中只有C、E符合条件。Na2CO3,Na2SiO3,NaOH均与HClO反应生成ClO-,使得HClO浓度减小;NaHSO3与H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HClO浓度减小。

高中化学中很多原理性知识都可以采用迁移法来学习,利用迁移法构建有效的思维模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在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作用。平时教学中,教师若能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应用迁移法以“题组”的形式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便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迁移教学 篇12

关键词:迁移,语文教材,其他学科,生活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孔孟教育学派就明确地提出了“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由“博学”始, 至“笃行”终, 就是一个完整的知识迁移过程.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 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语文各项能力的形成由语文基础知识转化而来, 所以中学语文教学要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教学重点, 要实现知识转化, 必须通过迁移, 一切为迁移而教.那么, 怎样才能架设好桥梁, 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呢?本文试图从利用教材例子, 利用其他学科及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等几个方面来剖析知识“迁移”的内涵, 从而论述新世纪语文教学过程的“为迁移而教”的实践意义.

一、利用教材例子, 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主要载体, 语文教学历来是“起始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生学到的知识大都来自教材, 从教材上获取知识与方法, 再运用到实际中去, 要学生具备语文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 关键在于怎么充分利用教材, 发挥每一套教材的作用.

在具体教学某一篇课文时, 教学目标、课文内容、文中插图、课后习题等, 都是我们考虑的范畴.从一定程度上说, 这些都是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载体, 也是“为迁移而教”的主要载体.迁移, 可以从它们开始.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置, 不完全是训练重点的照搬, 也不仅仅是备课的一项内容, 它是举起课文教学的“纲”, “纲”举才能“目”张.明确、具体且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目标利于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形成联想, 促使迁移发生.比如, 七年级第一册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节选) , 前半部分写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在园中的有趣活动, 表现了童年鲁迅天真活泼、热爱自然、喜欢自由的性格和情趣.如果按“教参”所定的教学目标按部就班地分析, 往往使学生对鲁迅笔下有趣的百草园索然无味, 体会不到童年鲁迅天真活泼、热爱自然、喜欢自由的性格和情趣, 更无法培养学生观察景物、描写景物的能力.

课文内容.课文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所在.只要真正把课文学好, 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那就具备了语文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有些教师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思想, 为了应付考试, 想方设法钻研题型和应考策略, 而忽视了对课文内容的钻研与探究.他们照本宣科, 人云亦云, 不敢对“教参”提出异议, 更不敢置疑课文内容.他们没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更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课文, 当学生提出异议或疑问时, 老师便束手无策, 尴尬之余便只能以“不要钻牛角尖”为由搪塞过去, 理不直气不壮地掐断学生一个个标新立异的苗头, 将学生的个性抹杀无遗.这样做, 教师只是一个没有个人声音的“传声筒”.久而久之, 学生丧失了对千篇一律教学模式的兴趣, 课堂变成了一潭死水.我们不妨想想:能否将“话筒”交出来呢?也许你会想:让学生来唱, 走了“调”怎么办?殊不知, 这正是你的习惯思维在作祟.其实.张三唱不准, 李四接着来, 你一句, 他一句, 加起来再点化点化不就行了吗!这样,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文中插图.插图是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或景物而绘制的精美图画, 它们形象生动, 可感性强.有的是对课文内容直观的介绍:《桃花源记》;有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再现:《孔乙己》;有的则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有时, 一幅立意角度和视觉效果俱佳的作品留给读者的印象甚至可以超过课文.如《海燕》的两篇插图, 郑振铎文中的海燕飞舞图: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 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 偶有微风, 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面对这些能不引起一缕两缕的乡愁么?再看高尔基文中的海燕飞翔图:狂风集卷着乌云, 乌云越来越暗, 越来越低, 向海面直压下来,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 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 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教学中让学生读着课文赏图画, 看着图画析文字, 学生加深了对文中“海燕”这一形象的理解.

课后习题.课后习题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课后练习的设计有的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认识, 指导学生阅读全文;有的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 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的练习一设计的四个小题:

(1)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重要意义?

这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同时提高了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利用其他学科, 实现知识的迁移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中学所学各科, 思想政治本身为语文提供了思想材料, 为语文之“义理”、“考据”;数学语言的准确、思维的严谨大可借鉴;而科学为语文提供了丰富的词语, 规范的行文, 又可作为典范的科教说明文;英语可借鉴比照, 以显示汉语的特色.我们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拿来”, 把其他学科中的原理、方法或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1. 利用代数知识解决辞格问题

在教学“借喻”、“借代”这两种修辞格时, 我发现许多同学不能明确辨别区分, 就用代数中的集合概念来分析:

借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是并列的, 用集合的表示方法为:{本体}n{喻体}=图示如下:

本体喻体

例: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鲁迅《故乡》)

借代:本体与代体的关系是种属关系, 用集合的方法表示为:{本体}>{代体},

例: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巧用数学公式, 使作文别具一格

有一位学生把数学公式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来.他的作文标题是《0+0>7+ (-3) 吗?》.公式中, “7”指优点, “-3”指缺点, “7+ (-3) ”指7分长处3分缺点的人才;而“0+0”指既无长处也无缺点的人, 该文表明了对两类人孰优孰劣的不同看法.全文共用了三次公式, 从标题《0+0>7+ (-3) 吗?》到文中的“0+0>7+ (-3) ”, 到文尾结论“7+ (-3) >0+0”, 三次运用, 十分透彻地阐明了如何辩证地看待人才的问题.这位学生把数学与文学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门学科巧妙地迁移运用, 思维开阔, 构思精巧, 别具一格, 使人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问题, 获得新的认识或发现.

3. 教学中渗透音乐, 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孔子说:“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雨果也说过:“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三把, 即数学、文学和音乐.”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语言, 课文是作者真情流露, 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 “披文以入情”, 再加以音乐的魅力, 二者互融互补, 极易使学生心灵的震颤,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学《黄河颂》、《长江之歌》一文时, 先让学生们听音乐, 随着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 学生们感受到了黄河、长江的伟大壮美, 感觉到了歌词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情感.音乐, 一下就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语文教学中我们如果能注重博采众长, 艺海拾贝, 融所学各科于一体, 使作为基础工具学科的语文素质教育五彩缤纷、灿烂夺目.

三、紧密联系生活, 实现知识的迁移

如果说教材是例子, 其他学科是补充, 那么生活就是我们教学的“源”.刘国正先生主张联系学生生活思想实际:“联系生活———一下子把课文拉到了学生身边来了.”他还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件工具.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 不为生活而学语文, 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初中语文课本“说明”写道, 编写本书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 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础训练,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在训练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还是进行思想教育, 都必须“联系生活”为前提.让学生关注我们沸腾的生活、多变的社会、复杂的现实, 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 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正如车尔尼斯夫斯基所说, “美是生活”, 而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艺术之美源于生活.同时, 让他们感受到作文为生活带来的七色阳光, 从而提高学生学会写作与学会生活的能力.

1. 留意观察周围环境

但凡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生活.学生无论走到哪里, 只要留心, 只要注意观察, 生活就会跟到哪里, 正所谓人间处处有生活, 生活处处有语文.古人说处处留心皆学问, 语文教学紧密联系生活也是如此.比如说, 学生到商店去买一件物品, 会从一个角度看到发生在顾客与营业员之间的生活, 这是商业生活;居家休息, 家里来了客人, 学生会从一个特有的视角, 看着客人与家长倾谈, 这也是一种生活, 是一种交际活动;学生随家长逛集贸市场, 会看到那种类繁多的商品, 百人有百样的买卖技巧, 这也是一种生活, 是市场生活;观看一场球赛, 看到的是体育生活;观看一部电影或是一场文艺演出, 这是文化娱乐生活除上述这些而外, 学生接触更多的却是家庭生活.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的关系, 自己与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的关系等, 这种生活学生定然是感受最深的.

2. 作文命题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教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 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比如, 《我第一次做饭》这类作文题目, 它实际上有一个假设的前提, 那就是一定要做过饭, 并且不止一次, 可事实上也许要写这文章的人长这么大就从未做过饭, 这就只能逼迫心地善良的孩子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去胡编乱造, 况且即使真的做了饭, 也不一定真的有什么感想或深刻印象或重大收获.这类题目一出来, 学生的思维就被冻结了, 还怎么能谈得上创新呢?如果把这类题目改为《尝试》就不同了, 因为这个题目的限制条件少, 对学生开放性程度大, 里面包含的子命题多, 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书本和生活是学习语文的两只翅膀, 脱离了生活的语文教学不可腾飞, 我们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分析生活、体悟生活, 使他们尝到“用我眼看世界, 用我手写我心”的甜头和乐趣.

上一篇:油画风景写生中下一篇:激光脉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