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雷灾

2024-10-03

农村雷灾(共7篇)

农村雷灾 篇1

0 引言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属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0.2天, 为雷暴多发区, 平均每年发生雷击事故百余起, 雷电灾害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损失, 防雷减灾任务紧迫、形势严峻。2008年5月27日, 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学校宿舍遭雷击导致室内所有管灯及院内8台摄像头被击坏,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3万元。2009年7月2日, 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东奈曼营子村一民宅因雷击发生火灾, 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因为农村防雷知识和设施的欠缺, 所以导致了农村防雷电形势严峻, 因此要提高农村的雷电灾害防护水平非常必要。

1 农村雷电灾害不断发生的原因

主要是在农村还达不到依法防雷电、防雷减灾教育体系没有建立、农民文水平低下、自己不能解读防雷电技术, 因此造成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 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农村缺少防雷电科普知识, 常把雷电理解为“老天爷发怒”把雷击迷信的认为是天意。在很多的雷击致死事件当中, 有一大部分是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防雷电知识, 不正确的选择避雨地点而造成的伤亡。同时, 雷雨季节也正是农忙季节, 在野外耕种的农民因为缺乏防雷知识, 没能正确躲避雷击。死伤人员都是因为在田间劳作或在没有防雷装置的亭子、简易大棚、大树下面避雨不当, 或是在野外雷雨下奔跑、骑自行车所造成的;

2) 在农村住宅发生雷击的事例中发现, 农村住宅防雷装置不健全, 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和标准化施工, 也没有接受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的设计技术参考和施工质量跟踪检测等服务。确切的说本地农村住宅根本就没有安装任何防雷装置。很多农民在屋顶还放置了太阳能热水器、卫星信号电视接收天线 (俗称“大锅”) 、不锈钢装饰物等金属构件。本人调查发现并不象有些资料里说的那样“绝大部分没有做接地处理”, 而是“全部均未做接地处理”。这些金属物就成为雷电青睐的对象, 存在严重的雷击隐患;

3) 农村供电线路、通讯线路布置比较混乱, 雷击隐患非常大。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 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家用电器也是越来越先进, 液晶电视机、电脑、高档音响、冰箱、洗衣机等很快进入农村家庭, 但是因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规范, 家庭电源线、有线电视线 (卫星天线) 、电话线等线缆都是采用线杆架空支撑起来的, 穿过农田通过墙体直接架入室内。一旦遭遇雷电击中线缆或者击中附近地方, 雷电流以及感应电流就很快畅通无阻的通过架空线缆冲进屋内, 殃及所有的家用电器乃至人的生命。

2 农村防雷适用技术, 解决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原因

最可靠的还是要向农村推广农民极容易接受的、简单的、经济有效的合适技术, 按照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与雷电学分析原理, 参考国家防雷技术规范的要求, 制订了以下符合农村实际的防雷技术措施。

1) 建设房屋选择地址时, 尽量不能选在地形的最高点、附近有潮湿地、地下有金属矿区、太靠近高压电线和铁塔等很容易遭到雷击的地点;

2) 建设房屋时, 房屋上中下左右的钢筋要绑扎或焊接成为通路, 经过柱内钢筋或用镀锌圆钢可靠连接到地下地网中, 没有地网的可设人工地网;

3) 在房屋顶层安装卫星天线、太阳能热水器的一定要有直击雷防护装置将其完全保护。不然要增加避雷针作为保护。同时也要把天线、太阳能热水器以及支架等金属构件一定要与防雷装置做符合通流要求的可靠连接;

4) 对架空引入房间内的电源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等, 在进出房间同时, 没有金属屏蔽的要在屋外穿钢管埋地引入, 钢管在进户处与房屋基础内的主钢筋可靠焊接。电力线与其它线路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有条件的也可在设备端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源或信号SPD;

5) 雷暴接近时, 要选择低洼地带躲避, 千万不要处于地势的最高点。如果感到毛发竖立, 皮肤伴有轻微的疼痛, 这就是雷电快要击中你的先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 应马上丢下全身的金属物并立即蹲下来, 身体往前倾, 把两手放在膝盖上, 抱成一团, 千万不能躺在地上;

6) 雷雨到来时, 人们要抓紧及时离开空旷的地点, 离开山顶、山尖、建筑物的高端、水田和大江河流水陆交界的地方。不要到凉风亭、简易棚等没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里边避雨, 不能靠近大树、电线杆、大铁塔等地方, 更不能接打手机, 应立即把手机关机。

3 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思考

1)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雷知识。作为防雷中心更应该高度重视, 充分关注农村防雷电意识, 大力推进更要切实加强农村雷电防御法规知识的宣传。通辽局开辟了《气象与生活》电视节目, 日前, 内蒙古通辽市气象局以市电视台各栏目改版为契机, 主动与电视台协商, 在原有栏目的基础上, 新增《气象与生活》栏目, 并于2010年4月12日正式开播。加强防雷科普的宣传教育, 向农民群众传授简易的防雷常识;

2) 要加大力度, 落实防雷政策, 对农村的规范建设, 把防雷的工作任务放在第一位, 大力推向农村。首先对农村小型企业和个人的建筑物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审核、严格验收、严格执行防雷政策法规, 从基本上强化防雷安全意识;二是要对建成的建筑物定期检查;三是要把农村防雷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四是要加强农村防雷行政执法工作;

3) 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通辽局组织全市防雷业务人员赴辽宁、山东等地气象部门进行考察, 通过考察和比较, 找出不足, 吸取了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为全市防雷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思路。2009年市气象部门投资27万元, 在库伦旗、扎鲁特旗、奈曼旗、科尔沁区的四所中小学完成了“校园防雷样板工程”项目建设。市政府将气象局纳入小组成员单位后, 为校园防雷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同时也意味着市气象部门肩负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当然非主观原因也很多, 具体包括:

1) 施工单位比较强调工艺, 审核方强调定额, 产生工程量的差异;

2) 施工单位对图纸的理解, 特别是工程变更单, 由于施工单位直接参与了工程实施过程, 对实际情况了解的比较深, 审核人员不能盯着工地的没有一个地方, 这样会产生计算上差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S].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0.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l6-2008[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分析农村雷灾成因及防雷适用技术 篇2

1 农村雷灾的发生原因

雷电灾害是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它多发生在雨季, 并且多发生在山地和者平原地区, 这些地方一是云层的集结地, 比较能积累比较厉害的电荷产生强大电流;二是比较平坦无遮掩的地方, 人们便成了最高点, 成了雷电寻找的目标。土默特左旗它身处能蒙古高原, 一部分巍峨的山地和一部分坦荡的平原组成了我们美丽可爱的土默特左旗。也正是这样, 当雷季来临的时候, 这里的人们苦不堪言, 每年时有事故发生, 成为人们眼中的一块心病。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气象局的一员, 我努力探究雷灾成因, 为保护我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1.1 特定的地理环境是改变不了的客观原因, 是不可抗力

因为山区和平原是发生雷灾可能性最大的地方。土默特左旗的地理特征很明显, 它是由山地和平原组成的, 是容易发生雷电的地方, 更是雷灾容易发生的地方。云层会集结在山地上方, 凝聚巨大能量;平原耕作便于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进行生产, 但是村民在这些空旷的土地上 (或者山地上) 进行长时间的耕作, 肯定遇到一些雷雨天的时候, 遇到这种天气的时候, 村民有的选择继续耕种, 有的也只有选择回家, 这时候又没有什么安着避雷设备的建筑进行躲避, 也根本就找不到什么躲避雷电的地方, 但不管怎么样, 他们都会成为在这片土地上的制高点, 当云层释放能量产生雷电的时候便成了雷电的目标, 使得一些悲剧就此发生了。

1.2 在农村建筑上忽略了对避雷设施的考虑

在农村的房屋建设, 自始至终都不会有建筑方案的制定, 质量的检测等等, 不会跟城市接轨。农村的房屋都是由农民组成的瓦匠团进行建造的, 在设计建造房屋的时候, 根本就不会涉及避雷领域, 建造的房屋也就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不会存在太多的构想。

近几年来, 家电下乡活动愈演愈烈, 使得家里有点钱的人们家家户户都能用上现代化电器, 然而就是这些电器成为了很多雷击事件的主要元凶。例如, 有些人们认识到雷雨天气不能看电视, 这一点非常好, 可是有的村民在雷雨来的时候, 慌乱之际用手去拔电视天线, 就演成了触电身亡的悲剧了。还有的村民在雷雨天气去开冰箱, 雷电顺着电线传导下来, 在次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在农村的学校有些非常落后的地方避雷设备比较简陋或者没有, 在雷雨天气, 被雷击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万一被击中的话, 就会发生十分严重的后果。尤其是教室, 如果被击中, 这样祖国的花朵就会受到摧残, 祖国未来的明天就会显得阴霾重重。

2 农村避雷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技术

由于在农村避雷意识和技术的缺乏是导致农村频频发生雷击事件的主要原因,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并且聚集在一起, 一旦发生雷击事件造成的损失必然不可挽回。所以, 要重点加强农村安全防雷技术的应用, 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生安全。

2.1 避雷知识的普及是避雷技术实施的垫脚石

在农村, 对新概念新意识新潮流接受的比较慢, 尤其在偏远落后的地方。如果一上来就进行避雷技术的实施, 就会让村民很难理解, 就会和村民发生冲突, 造成不必要的矛盾。所以在避雷技术普及实施的时候, 必须先进行避雷知识的讲授, 让人民群众明白避雷技术的重要性, 并且强化雷电的形成以及它的严重危害的讲述, 最好能配合幻灯片等媒体设备, 增加群众的好奇吸引力, 能够更好的传授避雷知识。有了良好的避雷意识与避雷知识的普及, 才能使民众更好的接受避雷技术, 才能减少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2.2 在雷雨天气将家用电源断开

现在农村的房屋越来越多使用钢筋混凝土制的构架, 而且现在农村的用电量也不断增加, 这样电线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加。我们知道, 在雷雨天气电线是比较容易导致雷击灾难的, 所以, 一定要注意用电的安全, 在雷雨天气时一定要将家用电源断开连接。我们, 可以在屋顶钢筋网与外部建立连接, 通过墙内的钢筋来引导入地。总之不管怎么引导, 只要将雷电引到大地, 这个大导体上就安全了。金属电器比如冰箱有三根线, 零线, 火线, 地线。其中所说的地线, 就是讲插座里面的除去零线, 火线插头剩下的那个头儿, 连线后接地, 使产生的其他非安全电, 比如说静电或者雷电通过条线引入地下, 完成非安全电的引导。

2.3 家用避雷针技术的安全使用

在农村比较普遍的通常就是家用安全避雷针。就是在屋顶的一个最高的角上修上一根避雷针, 这根针接上电线线与地相连, 这样即使有电通过的时候, 电会被引导入地, 就会很有效的保护了房屋的安全。

我们现在农村的建筑也不断出现了高层楼房, 这样在雷雨天就加大了出现雷击的概率, 在安装家用避雷针的时候, 要注意将避雷针放置在屋顶无障碍处, 在有室外天线的位置要特别注意, 一定要将避雷针安置在距离天线1米之外的位置, 保障避雷针在引流雷电的时候, 不至于将电流引导室内。

2.4 室外防雷技术措施

避免室外安全事故的发生的措施, 可以在耕作的边缘地区建造一些简易的可拆迁移动的避雷场所。可以帮助在雷雨季节到来时, 农民们来不及躲避的避难场所。这种场所可以拆迁, 简单易行的, 在非雷雨季的时候可以拆除, 在雷雨季来临的时候可以安装的那种避雷移动房。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生活愈加富裕了, 房子的建设显得越加美观舒适, 在这种情况, 我们也得跟上对避雷意识的认知, 保证安全住房。意识跟上了, 行为也必须做到位。更何况避雷设备的成本又不高, 而且简单易行, 操作方便。所以, 我们有必要安装避雷设备, 只有这样才能安全生活, 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宋洁.当前农村雷灾成因及防雷适用技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2]王薇.分析农村雷灾成因及防雷适用的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 2007.

[3]张利.现代化农村雷灾成因及防雷创新[J].北方经贸, 2010.

农村雷灾 篇3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成因,防御措施,辽宁普兰店

根据对普兰店地区历年雷电灾害记录进行统计发现, 广大农村地区的雷击受灾约占总数的70%, 尤其雷击造成人身伤亡的事件大多发生在在农村。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自然条件影响, 目前的农村地区无法完全按照规范建设有效的防雷设施, 农村成为雷电防护的薄弱环节。基于此, 分析当前普兰店地区农村雷电防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农村雷灾成因分析

由于普兰店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有的地形、地势等原因, 导致该地区的雷电灾害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春夏季受到冷涡、高空槽等天气系统影响, 强对流天气频繁, 导致雷暴较多, 雷灾也比较多, 人员伤亡较重。

农村地区的范围很大, 普通的农民必要的防雷知识以及防雷的思维意识都比较缺乏, 经常在没有雷电防护的情况下进行农事活动, 农民居住的房屋基础设施差, 同时对于农村地区防雷减灾的行政力量比较薄弱, 综合上述原因导致农村雷击灾害时常发生。

1.1 农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加大雷击事故发生的概率

第一, 农村建房选址时喜欢选在高坡或者视野比较开阔的的水体附近, 然而依山建设的建筑物设立在迎风面, 气流抬升, 非常容易形成较强的对流天气;而建设在水体旁边的房屋由于水的电阻率小, 土壤的导电能力较强, 非常容易形成雷云放点, 因此这些地方往往是雷电最易发生的区域, 遭雷击风险较大[1]。第二, 农村房屋大多数采用砖混结构和泥木结构, 几乎很少事先安装直防直击雷的设施。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导致屋面缺少必要防护, 经常会有屋顶被雷电击中, 轻则对房体造成损伤, 重则造成屋顶击穿。与此同时, 由于缺少感应雷的防护, 一旦遇到雷击大量电荷无法顺利传导到地下, 直接导致建筑物内的人员和财产面临巨大威胁。第三, 很多农民在自家房顶架设诸如电视接收天线、水箱、太阳能热水器等, 这些设施往往没有接地装置, 遇到雷击有非常大的可能性造成人员伤亡的惨剧。第四, 农村地区的住户往往居住分散, 很多电话线、电源线、有线电视线甚至晾衣绳等明线都成为了把雷电引入室内的元凶。这些线路大多是由旷野农田中的支撑物引入, 暴露在空旷的农田上遭到闪击后会将闪电引入室内, 造成损失[2,3]。

1.2 农业生产的作业环境增加了务农人员遭到雷击的几率

第一, 由于农事活动的需要, 农民的生产场地多在农田、湖泊等水体的附近。在农田和野地里, 由于劳动工具多为金属制品, 与潮湿的土壤结合到一起将会成为雷电袭击的有利目标。第二, 在田间地头工作的农民遇到雷雨天气时, 时常存有侥幸心理, 在缺乏必要雷电防护措施的简易亭子或大树下避雨, 在雷电击中这些避雨场所的时候, 避雨的人往往会受到侧击雷的伤害。

2 农村防雷工作存在的困难

农村地区防雷工作要想开展起来复杂程度高, 难度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其不可能像城市一样普遍安装规范的雷电防护装置。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很多地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 动员当地政府或者居民投资安装动辄上万元的雷电防护装置并不现实。二是宣传教育力度不足, 广大农村居民普遍缺少雷电防护的必要知识, 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和机会十分有限, 很难形成强烈的雷电自我防范意识。三是农村的防雷设施建设基础薄弱。农村地区老旧建筑物长期累积的线路老化、布置不规范等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防雷装置的安装和布设。

3 雷电防护措施

雷电防护的最终目标是减少甚至于避免雷击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雷电防护措施需要很强的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才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实践效果。针对普兰店市农村地区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3.1 技术措施

一是利用改造升级旧村舍或盖新房的机会, 增设防雷装置。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充当防雷装置, 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同时也能达到很好的防雷效果。二是利用雷电流向突出物体和低电阻物体放电的规律, 经过科学计算, 在周边安装一定数量的避雷装置, 并要能够保证这些装置有很好的接地引下线和符合规范的电阻值。普兰店市的一些乡镇采用该方法已经取得显著效果。安波镇是相对而言雷击灾害比较严重的区域。经过气象局和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 制定防雷方案, 在一些容易遭雷击的区域安装很多防雷装置, 把直击雷引入大地, 使之由年年受雷电灾害威胁的地区变成了安全区。三是建立雷电防护场所, 在工作场所附近根据科学计算和设计设立防雷亭。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建筑物, 诸如亭、棚子、庙宇等, 为其装备防雷装置, 使其成为既能避雨又能避雷的场所。

3.2 制度教育措施

一是在雷电多发季节加强雷电预警工作, 指导农事生产活动, 坚决杜绝在雷雨天气下的作业。二是加强农村建设规划的雷击风险评估, 避免雷电重灾区的产生。三是加大宣传力度, 开展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的管理宣传工作[4,5]。四是加强制度建设, 形成监管有力的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制度。

4 结语

随着东北地区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 农民对安全生产知识有着迫切的需求, 对气象灾害尤其是雷击灾害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村的雷电防护工作必然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梅卫群, 江燕如.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M].3版.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8.

[2]何树洲.农村雷电防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 2016 (6) :212.

[3]马林, 王正华, 石伟光, 等.铜陵地区电梯的雷电防护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6 (8) :221-222.

[4]秦春明, 秦泉, 刘辉, 等.玛纳斯河流域雷暴气候特征及防雷应用[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6) :43-46.

移动基站雷灾原因及对策 篇4

近年来移动通信事业发展迅速, 移动基站数量连年增加, 分布区域越来越广, 很多通信基站设立在条件较差的民用建筑、旷野和山地上, 造成雷击事故呈上升趋势。雷击造成损坏的原因是多样的, 除了基站本身的建设特点 (高耸、孤立、旷野等) 和自然条件影响雷击的频率与程度之外, 防雷基础设施不足以及防雷工程施工的缺陷也是影响防雷工作的重要原因。近两年来的资料统计, 嘉兴地区移动通信基站因雷击致基站年受损率约为5%。2010年本人参加了多起移动通信基站的雷击事故调查鉴定, 从调查结果来看, 移动基站遭雷击致损有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1 雷灾原因分析

造成雷灾的原因有其偶然性, 因雷击事件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但又有其必然性, 雷电灾害总是在防护薄弱环节造成损害, 经调查发现遭受雷击损坏的移动通信基站不同程度的存在防雷漏洞, 致使雷害有机可乘。

1.1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制度存在漏洞

移动通信基站在选址时从未做过雷击风险预评估, 规划建设时, 其建设施工图纸没有进行相关的防雷图纸审核, 施工过程中未对防雷工程进行跟踪检测, 竣工后也不做相应的防雷设施竣工验收就投入使用, 埋下了雷击隐患[1]。投入使用后多数移动通信基站不做防雷定期检测, 进行检测的基站对防雷设施检测机构提出的整改意见不够重视, 存在问题不及时整改, 致使雷击隐患长期存在。一旦通信基站遭受雷击, 长期带病运行的基站必然受损。

1.2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不规范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应遵循的防雷规范既有国家规范又有行业规范, 但由于各种因素很多情况下没按规范建设施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1 电源、通信线路进线不按规范施工

这是我们在定期检测检测和雷灾调查中我们发现最主要和突出的问题。典型的电源、通信线路引入不按规范施工有以下几种:1) 将电力电缆绑扎在基站铁塔上再引入机房;2) 线路未做终端杆, 吊线 (钢绞线) 和光缆架空进入基站并捆绑在铁塔上, 然后将光缆引入机房;3) 将吊线终结在终端杆上, 光缆架空进入基站捆绑在铁塔上 (或机房墙壁上) , 光缆预留圈捆绑在机房顶避雷带上 (或馈线走线架上) 再引入机房;4) 将光缆与电力电缆捆绑在一起架空进入基站, 从同一进线窗口引入机房。上述4种不规范的线路引入, 都是造成雷电波侵入的主要主要原因。YD 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2]规定“进入移动通信基站的低压电力电缆宜从地下引入机房, 其长度不宜小于50m。电力电缆在进入机房交流屏处应加装避雷器, 从屏内引出的零线不作重复接地。”YD/T 5098-2001《通信局 (站) 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3]规定“出入通信局 (站) 的电力电缆 (线) 、通信缆线应采用金属护套电缆或敷设在金属管内。”调查多个遭受雷击的通信基站, 无一按规范规定引入电力或通信电缆。

1.2.2 电涌保护器级间配合不当

按照规范[4]的要求, 检测中发现移动通信基站开关电源设备已经安装C级通流能力40kA的SPD (设备供应商配置) , 绝大部分是以DEHN guard385和OBO V20-C为主, 个别直流屏还配有D级SPD, 基站总配电箱或者总配电屏缺少多级保护中的B级SPD保护, 还有在同一个机房, 在安装B级SPD的位置, 用C级代替B级SPD, 不能达到能量的配合。检测中发现不少基站安装开关电源内部C级浪涌保护器的通流容量已经是40kA的量级了, 再在配电箱B级SPD安装的位置, 安装一个40kA的C级SPD, 两级都是通流容量的C级SPD根本谈的上能量的配合, 无法取得有效地防护效果。

1.2.3 电涌保护器选型存在问题

由于间隙型雷电电流保护器其残压太高, 两级保护器之间的去耦距离要求大于10m (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太小, 难以满足去耦距离要求) , 动作时间较慢, 有火花气体放出, 间隙型没有遥信监控接口, 不适合移动通信基站机房使用, 因此在选择上不采用间隙型雷电电流保护器, 应使用氧化锌限压型SPD, 在实际检测中, 基站里的B级保护器存在大量的间隙型SPD, 建议参照YD5098-2005中关于基站各级电源浪涌保护器最大通流量的选型内容进行整改。

1.2.4 电涌保护器的安装不规范

此处指的不规范主要指电涌保护器安装过程中线材、线材走向及接地线的处理不当。各级电涌保护器的安装用线材尽量保证按规范施工, 同时尽量采用截面积大的多股铜线施工。施工中线材走向尽量要保持平直, 少走弯路, 尤其避免急弯。接地线最长不得超过0.5m。这是为了当雷电电涌侵入时, 接地线的冲击暂态分布电感量尽量小。有时施工很难保证接地线小于0.5m, 可以沿最短路径接到配电盘 (箱、柜) 的外壳上。而各种外壳在雷电电涌时的冲击暂态分布电感量是很小的,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实际检测中我们发现移动通信基站各级电涌保护器的安装很少能够完全达到此要求。有的甚至把接地线沿室内桥架跨过半个机房再接地或缠绕成螺旋线圈后接地, 这是极其错误的方法。

1.2.5 等电位连接不规范

做好等电位连接, 其目的在于减小基站内各金属部件及各 (信息) 系统相互间的电位差, 避免因高电位而造成设备损坏。不仅基站内部的金属部件及 (信息) 系统, 包括进入基站的金属部件及 (信息) 系统, 均应在入户端作等电位连接, YD5098-2005有详细的章节进行规定, 但实际检测中发现室外的汇流铜排、接地干线被盗、被剪, 这些防雷隐患都是我们检测人员先于通信公司的维护巡查人员发现, 及时告知维修。机房里开关柜、收发机柜、综合机柜等在检测中也经常发现施工人员遗漏接地措施。

1.2.6 光缆线接地连接不合适

地处山地的移动通信基站其通信光缆往往是架空引入的, 光缆在引入光电转换柜之后在柜体接地按照规范是没有错误的, 但在实际中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光缆加强筋一般均为硬度很大的钢丝, 而接地连接处提供的是不锈钢连接座, 通过不绣钢自攻钉压紧。这种钢性连接不容易接牢, 而且连接面小, 中间缝隙大, 因此接触电阻大。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在两种钢性材料间加一种柔性导电物如铝或锌等;二是光缆引入基站后一般有剩余, 多数情况下盘绕后存于光电转换柜内, 这就增大了雷电沿加强筋侵入后电磁偶合的机率, 造成电磁能向热能的转换以至烧毁光缆。

2 防雷对策

1) 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前应先做雷击风险预评估后再科学施工, 从源头上切断雷灾的侵入;

2) 严格执行国家与行业相关技术规范, 并在施工过程中请防雷设施检测机构进行跟踪检测;

3) 做好外部防雷的同时认真做好基站内部防雷工作, 并在投入使用前进行请主管部门进行防雷竣工验收;

4) 对所有通信基站每年进行定期检测, 针对检测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

5) 移动通信公司应加强和气象、电力等部门的横向沟通合作, 采纳合理建议。

3 结论

本文以移动通信基站的定期检测和雷击灾害调查鉴定为基础, 结合国家、行业现行规范对移动通信基站遭受雷灾原因进行分析, 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与维护、安全运行具有参考意义, 同时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检测是一项既繁琐又重要的工作, 对基站的安全使用、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有必须加以重视。

摘要:通过近几年对嘉兴地区100个移动通信基站的定期检测及雷击事故调查发现, 有些基站在选址、建设、定期检测等各个环节上存在雷电防护方面的漏洞, 致使每年有约5%的基站遭受雷击。本文以通信基站雷击事故调查为基础, 以国家及行业规范为准则, 对通信基站的雷灾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可行的防雷对策。

关键词:通信基站,雷灾调查,雷灾原因

参考文献

[1]机械工业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年版)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

[2]信息产业部.通信局 (站) 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68—2005[M].北京:中国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6.

[3]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通信局 (站) 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YD/T5098-2001.

移动基站雷灾分析与应对建议 篇5

2015年6月23日00时至24日00时, 内江市资中县在这24小时里共发生了雷电闪击348次。而这348次的雷电闪击对资中区域内8个移动通信基站造成了雷灾。其中太平、太平水厂、瓦店子、马鞍和马鞍山水厂五个基站为LTE主控板受损;太平基站塔顶避雷器同时受损;八合站交流引入线和配电箱受损;建华站开关电源受损;板粟站GPS天线受损。本文就受灾情况进行实地勘察并分析致灾原因。

二、现场勘查与分析

1、五个4G基站电源浪涌保护不合理

太平、太平水厂、瓦店子、马鞍和马鞍山水厂五个基站受损的都是4G的LTE主控板。有的是与2G共用机房, 有的是简易无机房基站。与2G共用机房一般采用两级电源浪涌保护器, 简易无机房基站则只采用了一级模块式的电源浪涌保护器。五个基站供电均是架空线引入, 如图1所示。

根据《通信局 (站) 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之“9.2.1通信局 (站) 交流电源系统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应采用多级保护、逐级限压的方式”的规定, 显然上述移动基站的电源浪涌保护不合理是造成雷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4G基站为了缩小基站设备的体积, 减轻设备重量, 减少基站主要设备的功耗, 节约机房占地面积, 灵活扩容, 降低造价, 扩大基站的使用及覆盖范围, 采用分布式基站。分布式基站将小微波射频和中频基带设备分布的模式应用到基站通信系统, 将基带设备与射频设备分开设置, 分布式基站天馈线与以往基站来讲, 显而易见, 从基站到铁塔上的馈线数目明显减少。随着技术的演变, 从防雷的角度, 表面看来简单多了, BBU和RRU的分开设置, 上铁塔的缆线减少了, 但由于各类线缆上塔, 又引入了新的防雷接地问题, 特别是各类缆线的拉远及供电方式带来的防雷问题, 以及室外一体化UPS供电、室外一体化直流供电设备的防雷接地问题。

另一个方面, 上塔线缆由于与原有基站相比大大的减小了数量, 因此雷击时原先分配多根缆线上的雷电流, 此时可能集中在几根线缆上, 相对而言, 对于3G基站馈线系统承受的雷电流增加了, 所处环境更加严酷。

分布式基站设备及天馈系统, 由于用光缆代替了射频、中频电缆, 控制电缆, 射频电缆仅剩下RRU到天线的几米线, 因此原有基站射频电缆的雷电保护问题解决了, 此时除GPS以外, 仅剩下了电源线拉远的防雷保护问题。

为了防止直流 (交流) 馈电两端设备遭受雷击时损坏, 需要安装电源浪涌保护器, 但在一条馈电线上, 仅用一级电源浪涌保护器, 从限压型电源浪涌保护器雷击后的残压特性分析, 将雷电浪涌降到设备允许的电压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必须安装两级电源浪涌保护器, 才能做到多级保护, 逐级限压的目的。根据《通信局 (站) 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之“9.2.2在使用多级保护时, 各级防雷器之间应保持不小于5m的退耦距离或增设退耦器件”的规定, 由于两级电源浪涌保护器之间需要有一定的距离要求, 要达到保护的效果, 必须采用串联多级电源浪涌保护器。

2、接地体腐蚀导致接地电阻增大泄流不畅

还有的基站第一级汇流排95mm2铜电缆与地网扁钢在地下用螺栓联接, 叉从第一级汇流排用35mm2铜电缆连至4G的LTE设备端。这样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的接地体一起埋在潮湿的土壤中, 通常在这两个接地极之间就可以测出电位差。这是由于两种材料的“电极电位”不同而产生的, 表1列出了几种金属材料的电极电位值。

从表1可以看出, 铜的电极电位是+0.337v, 而铁的电极电位是-0.44v。所以铜与铁用螺杆直接连在一起时, 在连接处必有一个接触电阻,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接触电阻将逐渐增大, 这样通过接触电阻而形成电极, 可测得其电位差为0.337- (-0.44) =0.777v, 且铜为正极, 铁为负极。这样就有一电流从铜电缆经接触电阻流向扁钢, 则土壤中电子由铁流向铜, 这个电流使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而成为正离子。这一过程将加速扁钢在土壤中的腐蚀, 从而直接影响地网的使用寿命和泄流质量。这样将加大第一级汇流排的接地电阻值, 当第一级电源浪涌保护器工作有雷电流经第一级汇流排入地时, 由于其入地点接地电阻增大而泄流不畅, 势必通过连至35mm2铜电缆4G的LTE设备反击而造成LTE设备损坏。

3应对措施及建议

1、机房电源2-3级防护

机房电源是最重要的部分, 一定要有2-3级的防护。因此对于损坏了的电源浪涌保护器一定要及时更换, 根据《通信局 (站) 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之”规定, 简易无机房基站则应采用串联型电源浪涌保护器。

2、汇流排与地网扁钢联接处预防电化腐蚀

第一级汇流排95mm2铜电缆与地网扁钢的联接最好放在地面上, 若一定要放在地下, 为了预防不同金属材料间的电化腐蚀, 在不同金属材料间加入如图2所示的ZTD-JT-1铜铁接头。也可采用化学放热焊接, 放热焊接是一种高效率, 高质量的金属连接方法, 是通过铝热反应所产生的高温, 使金属之间完全熔融, 以达到高质量的熔接效果。而且能实现不同金属的有效联结。焊接过程是在石墨模具內进行, 整个放热反应过程只需短短的几秒钟时间。

反应方程式为:3Cu2O+2Al=6Cu+Al2O3+Q

化学放热焊接特点是:

连接器为纯度较高的金属铜 (≧97%) , 耐腐蚀性强;

连接器以金属形式连接, 不松脱, 且抗拉性超过被焊材料本身;

连接器的载流能力大于导线的载流能力;

连接处能经受多次大浪涌电流冲击而不退化;

应用范围广, 可用于铜与铜、铜与钢、钢与镀锌扁钢等各种金属材料之间的焊接。

但应注意, 采用放热焊接时, 一定要注意石墨模具的预热和被焊材料的预热和表面氧化物的清理, 否则将影响其焊接质量。

不管采用铜铁接头还是化学放热焊接, 其接头部分都应刷涂沥青清漆防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地网长期有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雷灾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御措施 篇6

1 农村雷电灾害现状

农村是雷灾的多发区, 也是防雷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农村的雷灾发生比例占总的雷灾发生总数的80%, 雷灾导致农村居民的电视、电话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造成人员伤亡。许多数据表明, 雷电灾害无论是从量上还是从危害程度上来说, 都是让人们触目惊心的。由此可见, 农村是雷灾防御中的盲点, 想要彻底解决雷灾的发生, 就必须让广大农村居民首先了解雷电的有关知识, 增强他们的防雷意识, 强化防雷措施, 这才能促进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农村地区雷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2.1 临时搭建房屋没有任何防雷设施

在农村地区, 大多房子都是靠农民自己动手搭建的, 基本属于不合格的违章建筑。由于农村的确缺乏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监督, 从而导致了农村房屋建设部科学, 防雷设施不被重视等问题。并且农村居民对防雷的意识也比较薄弱, 绝大多数都存在着侥幸心理, 不把防雷当成事情来重视, 不愿意花钱安装防雷设备, 或者人为的留下雷灾隐患。这样就会极大程度的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居民建造房子都喜欢往高处建, 完全忽略了建楼的质量, 天面大多选择钢筋混凝土面, 这样极可能引发雷灾。

2.2 在屋顶安装金属线

有些住户, 习惯在自己屋顶安装铁皮水箱、太阳能热水器、或者一些电视电缆、电源线等, 这些都是引发雷灾事故的主要因素。例如, 2008年6月, 市藤县某户人家由于其邻居家的9m电视电线被雷击中, 使电视天线和支架被毁坏, 瞬间造成5台电视机被烧毁, 感应雷通过电源线串入他家, 把站在电灯下的住户击倒, 经过抢救才得以生还。

2.3 防雷设备不合格

部分居民遭受雷击, 造成引下线断接卡处冒火、多部电视机、电话机、卫星电视接收机、日光灯等被击坏。通过工作人员进行勘察得知, 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防雷设备不合格, 雷面没有网避雷带网络, 引下线偏低, 卫星接收器没有收到保护, 基座未接地, 电源线和信号线没有任何的电压保护措施。

2.4 在雷灾发生时期, 运用不正当的避雷方式

由于农村居民的防雷意识淡薄, 在雷灾发生时期无法做出正确的防雷措施, 造成雷击事件的发生。例如, 2002年8月7日中午1时30分左右, 广东三水市乐平镇海洲水闸发生雷击事故, 事故中一人当场死亡, 一人重伤送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时, 天气闷热且开始打雷, 但尚未下雨, 该镇三江高岗村范氏两兄弟 (兄19岁, 弟16岁) 从菜地耕作回来, 驾驶摩托车途径海洲水闸旧鱼苗场时停车避雨 (未下车) , 即遭到雷击。由于事故发生地带四周较为空旷平坦, 路两旁为鱼塘, 当事人在此环境中成为了雷击目标, 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3 农村雷电灾害预防措施

由于农村地区地域广阔, 山地多平原少, 是雷电灾害发生的主要地区, 所以它具有发生频率多, 范围广、危害大的特征。由于受到地域、经济和思想观念的影响, 使防雷工作很难正常的开展下去。因此, 笔者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一些完善的措施。

3.1 加大宣传, 提高农民的防雷意识

农村要全面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制度一套完整的宣传方法。比如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方法大力宣传雷灾的预防措施, 在容易引发雷灾的地区、景点挂出警示牌, 提醒人们注意雷雨天气雷灾的防范, 在田间也选择性的安装一些防雷设备, 确保农民的安全。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安排一些工作人员、专家去雷灾多发的地区讲课, 传授他们一些防雷技巧和知识。对一些典型的实例要说明具体方法, 如何进行自我防范, 特别是在野外作业遇到雷雨时应如何防护, 在发生雷击事件以后应如何抢救等措施。

3.2 加强建筑物防直击措施

长期以来, 农村地区防雷工作在管理上面基本处于空白, 大多数农村房屋防雷设备基本处于老化, 甚至没有任何的防雷设备。因此, 为了确保农村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全面加强建筑物的防直击雷措施是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 防雷措施的实施对象主要包括学校、变电站、临时施工单位等。在一些落后的地区,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 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动员全社会的参与, 从而确保农村的防雷措施不留死角。

3.3 完善雷电的监测和预警

建立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 可以全面加强农村居民的防雷意识, 提前做好雷电预防。充分利用电视、电话、网络和广播等设备, 向农村居民通报雷电预警信息, 实现“村村通电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网络”的建设过程, 通过同步安装防雷设备, 有效的减少了农村田地把雷电引入室内的可能性, 极大程度的保证了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人群经常活动的场所建设有防雷设备的供避雨、防雷和休息的简易亭子, 还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防雷设备的安装, 确保学生和老师的生命安全。

4 结语

近年来, 由于农村雷电灾害的发生受到了自然、社会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 使农村地区雷击事故呈现逐年增长的现象, 给农村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创伤, 造成了国家的经济负担。因此, 我们应从导致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中吸取一定的经验教训, 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雷电预防措施, 从而有效的减轻和避免雷电灾害给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带来的危害。

摘要:在雷电多发季节, 农村雷电灾害频繁的出现, 对农村的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农村雷电灾害应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因此, 全面开展雷电灾害的预防工作是现今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农村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了一些防范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雷灾事故,原因,防御措施

参考文献

[1]赵建吉, 韦丽英.广西农村雷灾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御措施[M].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09) :28~30.

电子信息系统雷灾事故分析及对策 篇7

1调查现场基本情况

雷电灾害发生时间:2009年6月26日16时50分; 发生地点:嘉兴市行政中心;天气状况:阵雨、雷暴。

2雷电灾害基本情况

市行政中心广场西侧高杆灯顶端遭受雷击,据目击者称其“形如火龙一般,直接打在灯杆顶部,并伴有巨大声响”此次雷击造成市行政中心安防系统及广场电子屏多台设备损坏,楼宇自动控制系统(BAS)所有控制模块遭损坏,并导致控制系统瘫痪。经工作人员排查后发现:安防系统11台智能快速球摄机损坏,其中5台为全损毁,6台为控制线路损毁、AD矩阵32路报警接口全损毁、AD矩阵64路控制器发生接口部分损毁、广场西大屏数字式视频光端机全损毁、5对250米4米束红外探测器全损毁;楼宇自控系统1-6号楼共计51块Honeywell DDC智能自控模块损坏;广场电子显示屏2块图形卡通信接口损毁、2块控制卡损坏、9块DC5V/40A电源模块损毁,此次雷击共导致直接经济损失65.901 4万元。雷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3雷击灾害原因分析

3.1天气因素

天气因素是造成此次雷电灾害的首要原因,据浙江省闪电定位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6月26日全省共发生地闪(云地之间的闪电)27885次,为雷电定位系统建成以来日地闪次数最多的一天。

其中,嘉兴地区的落雷平均密度最高,达到0.64次/km²。

3.2雷击类型

雷电灾害主要由雷电的3种形式产生,即:直击雷、 闪电感应、闪电电涌侵入。直击雷即为当闪击直接击于建(构)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外部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闪电感应是指指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雷电静电感应或雷电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产生火花放电。闪电电涌侵入是指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即闪电电涌,可能沿管线侵入屋内, 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3.2.1直击雷

根据现场勘察情况,接受雷击的高杆灯地处空旷的市民广场,其高度远高于周围其他物体,且顶端设有避雷针,在接受雷击的同时,保护了周围建筑物等免受直击雷损害,经现场测试,高杆灯灯塔为全金属体,并已做良好接地,接地电阻值为0.8Ω,符合规范标准。现场图片如下:

市行政中心办公楼在6月23日经嘉兴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检测,其外部防雷设施符合规范要求,能够满足防御直击雷要求,且在此次雷击中受到损坏的电子显示屏、架空智能快速球摄机无直击雷产生的破裂,烧毁等状况,据此可以判断:直击雷不是造成此次行政中心雷电灾害的主要原因。

3.2.2闪电感应

通过调查发现,遭受雷击损坏的智能快速球摄机、 广场西大屏数字式视频光端机、250米4米束红外探测器、控制广场音乐喷泉的DDC智能自控模块、广场电子显示屏控制卡、DC5V/40A电源模块均为弱电系统的控制模块或低电平电源模块,在对部分损毁模块拆开后发现,其电子线路板无烧痕、灼痕或线路烧毁情况,如图4所示。

因此,可以判断,造成这些控制模块及电源模块损坏的非雷电直击线路产生过电流入侵所致,又由于受损设备多分布于雷击点附近的室外,而位于行政中心内部同样设备基本完好,其不同之处在于室内设备及线路受到建筑物空间屏蔽措施保护,而室外设备则直接裸露在空间电磁场环境中,据此可以判断,智能快速球摄机、 广场西大屏数字式视频光端机、250米四米束红外探测器、控制广场音乐喷泉的DDC智能自控模块、广场电子显示屏控制卡、DC5V/40A电源模块是由于雷击瞬间产生的闪电感应在受损设备的信号线路及电源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导致设备损坏,由于闪电感应产生的过电压具有瞬时的特性,且为波形传导,不会出现类似于雷电直击线路导致的严重烧毁设备等事故,故对强电设备的危害程度较低,而对于弱电系统及低电平的电源设备具有更大的危害,且由于雷电电磁脉冲在空间传遍,因此, 危害范围较直击雷更大。

3.2.3闪电电涌侵入

经现场勘察发现,此次雷击除造成室外设备损毁外, 通过信号线路与室外设备相连的室内AD矩阵32路报警接口全损毁、AD矩阵64路控制器发生接口及楼宇自控系统室内控制模块也发生损毁,调查中还发现,发生损毁的终端设备均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等金属导体作为传输介质,而采用光纤作为传输线的终端设备均未遭到损坏,据此可以判断AD矩阵32路报警接口、AD矩阵64路控制器发生接口损毁为闪电感应在室外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沿信号线路侵入室内所致;而对于楼宇控制系统的失效则应为:当室外音乐喷泉的DDC智能自控模块由于信号线路上闪电感应受到损毁时,过电压波会沿着控制线路总线进入整个控制系统,导致其他室内部分DDC智能自控模块信号控制损坏,又由于市行政中心的Honeywell楼宇自控个系统采用共享总线型拓扑结构, 本身存在通信介质或中间某一接口点出现故障,整个网络随即瘫痪的缺点,因此,闪电感应产生的闪电电涌侵入导致整个系统瘫痪。据此可以判断,闪电电涌侵入是导致此次行政中心雷电灾害的另一主要原因。

4结论

经现场勘察、测试、对受损设备进行分析并结合嘉兴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得出结论:此次嘉兴市行政中心雷电灾害所造成的设备及系统损坏是由雷电闪击市民广场高杆灯而产生的闪电感应及在线路上感应出的过电压波侵入所引起的,并无直击雷方面产生的破坏。

5防雷措施改进建议

5.1直击雷防护

对行政中心的建筑物及市民广场国旗、高杆灯塔等直击雷防护措施进行定期检测,对检测存在问题的进行认真整改,并在市民广场高杆灯塔、国旗杆等高大金属物附近设立“雷雨天请勿靠近”等警示字样,防止因直击雷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5.2闪电感应防护

1)采取屏蔽措施,对于室外控制模块等弱电设备,应尽量将其设置在金属屏蔽箱中,并对屏蔽箱进行接地,对于室外敷设的信号线路和电源线路应全程穿金属套管埋地敷设,在设备端线路进出屏蔽箱处应将金属管与屏蔽箱相连,在进入建筑物处将金属管与防闪电感应接地端子相连。对于全程穿金属套管有困难的应至少在室外设备接线端及线路进入建筑物端各穿金属套管敷设15m。

2)综合布线,在线路敷设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大的感应回路,降低雷电电磁感应在线路回路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

5.3闪电电涌侵入防护

由于市行政中心建造年份为2000年,设计之初在闪电电涌侵入的防护方面未作强制性的要求,因此导致此方面防护力度不足。

1)安装浪涌保护器,安装浪涌保护器的目的在于用分流(限流)技术将雷电过电压(脉冲)能量分流疏导至大地,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电源部分的浪涌保护器防护,电源线路是雷电侵入的主要通道之一,对于高压部分,供电部门有专用的高压避雷装置,而线对线的过压则无法控制。因此,对380V低压线路应进行过电压保护,按国家规范要求应分为3部分:建议总配电房加装浪涌保护器,作为一级保护;在楼层配电箱间加装浪涌保护器,作为二级保护;在所有重要的、精密的设备前端对地加装浪涌保护器,作为三级保护;信号部分的防护,信号线是雷电波入侵的另一个主要途径,因此,要求对进出信息中心控制机房的不同信号线(控制信号、语音信号、视频信号等)应加装相应的信号浪涌保护器,在安装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信号的传输方式、物理接口、阻抗特性、信号电平等各项数据参数,选择安装适配的浪涌保护器。在实际工程中浪涌保护器的质量、性能的好坏及安装工艺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防护的效果,因此,在安装的过程中应选择有相应施工资质的公司来负责。

2)采用光缆,由于光缆的传输介质为非导体,不会成为雷电波入侵的通道,因此在信号传输中采用光缆作为传输介质能够极大降低雷电波入侵造成室内设备损坏的概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光缆的金属护套和金属加强芯能够成为闪电电涌侵入的通道,因此在进入设备之前,应把金属加强芯和护套做接地处理,并在光端机处安装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以达到更好的防雷目的。

6防护效果

嘉兴市行政中心在遭受此次雷击损坏后,在电源、 信号等线路上合理增设了浪涌保护器,并对原引入室内的普通信号线路全部换成光缆,同时进行了埋地穿管屏蔽处理。截至目前已安全运行了多年,在此期间嘉兴地区多次出现强雷暴天气,造成电子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损坏时有发生,由于嘉兴市行政中心已经采取了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各项电子系统均安然无恙。

7结论

本次针对嘉兴市行政中心雷击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采取的相应整改措施经实践检验是正确、有效的,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同时也证明了在信息化建筑物中除做好外部防雷外,内部防雷工作也非常重要,屏蔽、合理布线及等电位连接等措施在电子信息系统防雷保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加以重视,防患于未然,以减少雷电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3]《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QX/T103-2009中国气象局,2009.

[3]梅卫群,江燕如.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气象出版社,2004.

上一篇:汽车电子的美好未来下一篇:泰勒公式及其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