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说明

2024-09-14|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课堂说明(精选6篇)

课堂说明 篇1

新教材施行以来, 阅读课教学已经形成了很成熟的模式,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 教师往往感觉到讲过课文之后学生仍然读不懂课文。究其原因, 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教师做的太多, 学生体验的太少, 普通中学大部分学生不能做到课下很好地预习和复习。我校从去年开始学习借鉴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并在高中进行了尝试。结合杜郎口经验,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 学生六人为一个学习小组, 座位由秧田式改为围坐, 课型为预习课和展示反馈课。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 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为基础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 以“合作”思想为灵魂, 以“小组教学”为重要组织形式, 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 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形成的一个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发展的教学流程。

一、教材: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一册Unit 16 Scientist at Work

本单元的题目是“Scientists at Work”, Franklin’s famous kite experiment是这单元的主课文, 这是一篇关于科学实验的原汁原味的英语科普性文章。

二、重点

读懂原版英语课文, 理解风筝结构及实验原理。

三、难点

1.hair, charge, handkerchief, point等词汇在本课文中新的意义及物理术语。

2.克服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在文中变换造成的理解障碍。

3.非谓语动词的出现增加了课文的难度。

四、教法

围绕Franklin, kite, experiment三个中心词来设计, 任务设计的初衷是调动学生积极阅读。

1.紧扣课文。本课实践性很强, 几个任务将原文结构重新整合, 从易到难。所有汇报任务都用第一人称, 教师设置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克服原文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交换使用造成的阅读障碍。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动手作风筝, 动脑、动口参与具有竞赛性质的课堂活动很感兴趣。有趣的活动弥补了单纯阅读的枯燥, 任务的完成以充分地阅读、透彻理解为基础。

3.符合课堂形式。教师把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形式三者统一,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 对课文内容重新整合, 将课文分成几个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取舍和调整, 体现自己的教学智慧, 提高教学效率。教材是语言知识、语法知识及话题的载体, 但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不是唯一的, 也未必是适合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学生群体的。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对象, 在把握课标, 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 对教材的内容、顺序进行取舍, 添加有助于教学目标实现, 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的材料。

五、教学目标

1.词汇:学习并使用一些与science和scientists有关的词汇及物理术语。

2.语法:进一步了解一词多义现象与合成词的构成, 初步了解分词作状语和分词完成式的用法, 为高二系统学习非谓语动词作准备。

3.阅读:通过自读理解课文, 提高阅读能力。

4.情感:学生动手做风筝, 进行课堂汇报, 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及实践能力.

六、学习任务

阅读过程要完成以下两个基本的教学任务。

任务一:理解课文, 通过查工具书理解不认识的字、词。

任务二:找出不懂的句式, 特别划出有doing的句子, 每组课下作一个风筝。

七、预习课步骤

预习交流, 明确目标, 自主探究, 分组合作。

八、预习提纲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是教学活动的媒介和载体, 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本课我在对课本反复研读, 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教材重新整合, 为学生设计了以下五个预习提纲。

A.I am Benjamin Franklin.

我是富兰克林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

B.How to make the kite? (P4-5)

如何做风筝? (手持根据课文做出的富兰克林的风筝)

C.How I flew my kite? (P2-3)

如何放风筝? (讲述富兰克林实验过程)

D.How the kite worked? (P6)

风筝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P6)

E.some does and don’ts. (P6)

安全提示。 (P6)

九、展示、反馈课步骤

展示、反馈课通过课堂展示, 小组竞赛, 穿插巩固, 达标测评来进行, 展示内容就是预习提纲的反馈, 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 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小组研讨的成果。这样, 每个小组、每个学生必须充分准备每个任务, 以便在全班同学面前大显身手。

十、展示过程

Report 1:I am Benjamin Franklin.

Show some pictures of famous scientist to arouse the students’s interests until Benjamin Franklin’s picture is being shown, the teacher asks a question. (导入激发兴趣) Once American first president George Washington said:"There are only three people I admire most during my life.Do you know who are the three people?" (导入引起悬念)

Benjamin.Franklin (1706-1790)

*printer

*diplomat (外交官)

*statesman (政治家)

*philosopher (哲学家)

*inventor

*scientist

Report 2:How to make the kite? (P4-5)

The way to make Franklin’s kite.

A.Build the frame of the kite by making a small cross of two pieces of light wood.

B.The wood pieces should be just long enough to reach the corner of the handkerchief.

C.Tie the corners of the handkerchief to the points of the cross.

D.Add a tail to the frame and tie a long string to control the kite.

E.Fix a sharp piece of metal, pointing a foot or more above the frame.

F.Fasten a key to the end of the long string.

Report3:How I flew my kite? (P2-3)

In June 1752, I wanted to show that lighting and electricity are the same.I did an experiment.I built a strong kite and waited for bad weather.When the first thunderstorm came, I took my condenser to a shed in the fields where I could do my experiment My son helped me fly the kite.

Report4:

How the kite worked? (P6)

When a_____comes over the kite, the sharp piece of meta will pull the_____from the cloud.The kite and string will____When the kite and the string are wet from the rain, they will____the electricity very well.

Summarize5:some does and don’ts (P6)

Some does and don’ts for safety when doing the kite experiment.

A.Stand inside a door, or under some cover.

B.Take care that the string doesn’t touch the wall or the door.

C.Don’t make the ribbon wet.

十一、教学反思

这节课如果边做风筝边演示制作过程, 效果会更好。这样的课堂形式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 体验到成功。课堂上, 教师看似轻松, 实际在梳理教材,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后最大的感觉是学生说课文不用逐字讲了, 他们已经在预习课文, 实践作风筝, 参与课堂汇报中理解了课文, 由此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和集体意识。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更是高中外语组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教学反思, 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有了提高。

课堂说明 篇2

寻找课文趣点提升课堂趣味――说明文课堂教学心得

南会见

滑县王庄镇第一初级中学河南安阳456400

【摘要】说明文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其原是因为它的文体特征,多次的教学失败或是不如意使我认为,如果每篇课文都找到它的趣点(个人不成熟的命名)或许是改变教学失败不如意一种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不同的课文,我尝试每课都找到一个教学趣点,课堂实际效果基本达到了个人的预期。本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我的教学实践,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说明文趣点趣味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或解说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新的科学知识。说明文在表达上重在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等;在语言上注重科学性、准确性。由于说明文的这种特征,使其显得比较抽象、枯燥。同时人们对说明文本身固有的审美因素和艺术魅力,.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于是产生一种偏见,认为说明文简单抽象,枯燥乏味,缺少美的内涵。教师教起来没有情趣,学生学起来也难以入境。但如果细心体会,几乎每篇说明文都有它吸引人的一面,我暂时称之为趣点,寻找每一课的趣点,可以使比较平淡无味的说明文显得生动有趣。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一些说明文的课堂设计有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不成熟的做法,愿与读者分享其中的收获。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一种文体,但他并不排斥其他表达方式,有的说明文为了达到生动有趣的目的插入了和文章有密切关系的故事,这就可以成为教学的趣点。《死海不死》一课插入了两个传说,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四海咸度高的特征;一个是死海形成的古老常说,是在说明死海形成的科学原因之前增加课文的趣味性。我要求学生复述这两个故事,看谁讲得更吸引人。这个设计对于表现欲很强的学生来说是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引起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复述的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也给课堂增加了趣味。当然不能仅仅看到两个传说的有趣,教师要同时指导这两个传说在文中的作用,

有的事物说明文所说明的对象本身就使的文章生动有趣。《松鼠》一课说明的对象当然是松鼠,这是一种很可爱的小动物,我选择这作为趣点。讲课前我让学生讲讲自己所见过的松鼠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生活习性。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的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或经历,课堂发言的气氛热烈。有的讲它可爱的样子。有的将自己在动物园观看松鼠的经历,有的讲在电视节目中知道的知识。一下子课堂变得热热闹闹,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发言中已经解决了课文中的一些问题。

事理说明文一般更显得枯燥无味,如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做道理的发现者,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一课,我把做活动发现真理作为本课的趣点。课文标题就是本文所讲的一个深刻的道理,但课文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所讲的道理引出的,故事就是一个人在获取声音的发声原理过程中,知识越多越感到自己的无知。我提议做个活动,根据课文中的故事,我在黑板四角写上“未知世界”四个字,要求学生在黑板上逐次把文中的人所获得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写出来,每写完一个,把这些文字用一个圈起来。随着学生在黑板上写的那个人有关声音的知识越多,圈文字的圈就变得越来越大。最后要求学生根据板书的过程和板书的结果总结这个故事所体现的道理。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上讲台的肢体活动也一改学生静态的听说写课堂模式,学生处于一种略微的亢奋状态,在快乐中成功地完成了教学重点。

说明文的语言虽注重科学,准确,但有些文章中的语言堆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鲜明的节奏感,音乐美,在反复朗读中不仅可以是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克服倦意,振作精神。《苏州园林》的某些段落具备这些特点,我就把朗读作为本课的趣点。第二自然段: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第五自然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只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细说。这些段落骈散结合,语言优美,非常适合朗读。我要求学生大声自由度,齐读,当响亮而优美读书声回荡在教室中时,哪里还有沉闷的课堂气氛。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图文声像并茂,利用多媒体资料来辅助教学,可以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课,我搜集整理了一些和课文有关的沙漠图片。当一张张的图片展现在面前时,学生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眼中充满了好奇和兴奋,有的还埋怨老师图片变化得快,注意力被紧紧地吸引了过来。

课堂说明 篇3

说明文逻辑性强,往往以时间顺序(如事物的发展变化)、空间顺序(如建筑结构)、逻辑顺序(如因果、现象与本质)展开。它有特定的结构特点:(1)总体叙述+细节或过程说明+概括评述(总—分—总);(2)现象或变化+细节或原因阐述+引发的后果和相关启示。在文章句意理解方面,学术性强、抽象度高是说明文最大的难点。不少学生表示往往无从下手,缺乏信心和兴趣。因此,着眼于课堂,帮助学生扫除说明文阅读障碍,掌握处理说明文的方法是当务之急。下面以选修6 Unit 4 “Global Warming”阅读文“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为例,谈谈说明文阅读课的活动环节设置。

一、抓住主旨,了解篇章结构

这篇说明文为“总—分—总”的典型结构。因此一进入阅读环节,我让学生通过略读判断文章为说明文,并根据“Introduction-Body-Conclusion”的线索,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匹配来完成对整篇文章结构的联想和预热。接着利用Introduction中的关键句“How has this come about and does it matter?”,提示学生将Body部分又再划分为“Body A:How has this come about?”以及“Body B:Does it matter?”这样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结构有了整体的印象,也初步了解了各段落的主旨大意。

二、理解难句,理清关系

这篇说明文探究了全球升温的原因及其给人类和动物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而Body部分主要就是围绕“原因”和“影响”两个问题展开,因此找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是阅读理解的关键点。但这部分的专业术语多,句子长,使得理解成为了难点。在Body A“原因”部分的细读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观察图表,了解图表说明的对象及呈现的趋势,再大胆判断温度和二氧化碳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我用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画出房子、太阳等直观又生动的图案,引导学生理解并说出化学燃料的过多排放与二氧化碳、温度和温室效应三者的关系。在学生充分阅读Body A“原因”这一部分后,我让他们通过填写训练,完成对几个专业术语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梳理,达到对全球升温原因的理解。

三、总结写作特点,培养解题能力

细读Body B“影响”部分时,由于该部分引用了两位科学家对全球升温影响的两种不同的看法,因此我让学生抓住关键的两组短语“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快速了解两种对立的看法,再抓住这部分文段列数字、打比方和对比的说明文的特点,了解全球升温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文章细节的获取能力。在细读conclusion部分时,针对作者的观点设计问题,以此来考查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

在逐步开展各个环节时,我要求学生做到三点:细读首尾段(尤其是首段),了解文章的主题、作者的主旨;通读全文,注意说明的顺序, 了解文章的结构, 把握文章的脉络;在阅读过程中划出长难句的主干成分(主谓宾)、标出关键词,必要时也可用画草图或结构的方法明确文章说明的事物。

在理解全文以后,我设置了总结环节,让学生回顾并找出每个部分使用的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并总结说明文的特定和典型的写作特点,使学生明白说明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强,层次渐渐推进,正是其可利用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命题类型对应的解题能力。

四、开展多种活动,调动积极性

在warming-up环节,我播放课前剪辑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环境宣传视频,让学生观看后回答“What disasters happened?”等四个问题,引入环境污染、全球升温的主题。在学生细读并理解Body A后,我展示工厂化学燃料排放的图片,深化学生的印象。在post-reading环节展示北极地图,用冰块融化、北极熊无家可归的事实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唤起其环保的强烈意识。学生细读Body B后,我设置情境,请同桌之间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现两位科学家的观点。学习是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动与静、松与弛的结合。联系生活来学习枯燥的教材,能够大大提高阅读效果,让学生不再厌烦晦涩难懂的说明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联想、观察、和逻辑理解等与说明文特点相关所需的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提高说明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4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有效性

我们平时在对说明文教学时, 往往把说明文课堂教学当作了知识的研究和学术研究, 这是导致说明文课堂索然无味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尴尬无味的课堂, 就必须反思, 提高说明文课堂的有效性。如何做到有效性?依我之见, 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说明文教学, 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其教育价值在于: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加工的能力 (说明文最适合做快速阅读训练) 。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的突出问题: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信息 (文章最重要的信息, 也就是事物的特征或原理) 。我曾做过一项实验:让一位初中生默读《奇妙的克隆》第一部分, 然后问她“什么是克隆”, 结果是她回答不出要点, 看着书也答不出。这反映了学生缺乏准确提取文章信息的阅读技能。因此, 说明文教学, 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或事理。例如:《大自然的语言》, 要读懂什么是“物候”?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是什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要读懂花儿有各种颜色的成因。有些教师教读这些课文时, 喜欢在文学性语言上做文章、寻找教学点;但对于说明文来说, 这是第二位的事情。有些教师认为:说明文, 主要给学生讲清楚说明文的种类、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语言就可以了, 至于课文的内容, 学生通过自读是可以理解的。说明文教学如果过多地关注文本内容, 就容易上成常识课、科学课, 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原。——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我们认为, 对于任何文本来说, 如果不能首先读懂它的内容, 不能从内容中得到求知、愉情、启思的收获, 那么探讨写作方法或表达技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怎样写”的问题必须以“写了什么”为基础, 即所谓“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语文课当然不是科学课、常识课, 但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正是训练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读懂那些科学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学完一篇说明文, 对其中的科学知识仍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 就算知道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点, 又怎能代表阅读能力的提高呢?其实, 对许多说明文而言, 弄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并不困难, 比如《大自然的语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说明顺序, 作者已经非常清楚地用“首先”“其次”等提示语、用段首设问句的方式, 点明了写作思路;“举例子”“引用”等说明方法, 学生也很容易辨认。真正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文章介绍的那些科学事理, 学生真的能读明白吗?乃至所举的例子, 究竟在说明什么, 学生理解了吗?

二、说明文教学, 要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 间接培养科学精神

优秀的科普文章, 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技爱好, 历来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之所以说“间接”培养科学精神, 是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素养的训练, 还是要靠理科来完成;语文课上阅读科技文章, 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 来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新课标也体现了这种精神:“阅读科技作品, 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那么, 我们就要思考:科学精神与科学的思想方法, 指什么?有哪些具体内涵?一般说来, 有这样几个要点:注重观察、讲究实证、求真务实、敢于创新。人教版教材在八年级下册, 有相关的知识短文可供参考。

三、说明文教学, 还要注意体会自然与科技中的人文内涵

例如, 阅读建筑说明文 (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北京城的中轴线》《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华世纪坛》《苏州园林》《说屏》等) , 只有读懂了建筑物的人文内涵, 才算真正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因为建筑本身, 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建筑的灵魂, 在于特定的文化精神。介绍科学知识或自然现象的事理说明文, 同样存在人文内涵。例如《向沙漠进军》与《旅鼠之谜》, 思考人类繁衍与保护自然的关系;读《生物入侵者》, 思考全球化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新问题;读《奇妙的克隆》, 思考生物学革命给道德伦理带来的新挑战。

四、文学性语言的品读, 要为理解科学知识服务

有些老师在教说明文时, 喜欢在文学性语言上做文章, 如《看云识天气》对各种云彩的描写, 《大自然的语言》开头三段对四季景象的描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引用、修辞等。我们要提醒的是:这些文学性语言的阅读, 必须服务于科学知识的理解。比如《看云识天气》, 不能孤立地欣赏各种云彩的描写, 而是要把它们所征兆的天气特点弄清楚, 还要梳理出各种云彩的变化顺序。再如教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具体到每一处文学语言, 都可以联系科学知识的说明效果来分析。如设问、间隔反复、排比段, 单单辨认出修辞方法是不够的;倘若问学生:你为什么能快速找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不就可以反过来体会“设问”“反复”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体会“为科学性”服务的含义了吗?在一位老师的课上, 学生通读课文之后, 教师先讲明了“设问”, 接着让学生寻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利用设问句快速跳读课文、寻找和勾画关键信息, 而是仍然从课文第一句慢慢找起, 这当然读不完也找不全, 等到其他同学已经说到第三条原因时, 他才恍悟要利用设问、跳读课文。当时, 教师为什么不加以方法指点呢?她开头讲的“设问”与解读文章、提取信息, 又有什么关系呢?

五、避免学术性教学

说明文阅读复习课堂教学设计详案 篇5

新乡市三中李玲玲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说明文的一些知识。

2、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三、教学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通过练习,探究,再练习,以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说明文基础知识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说明文阅读指导。首先,老师想先了解大家对说明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咱们来一个小型的知识竞答,不用举手,在你听到问题后,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声音把你的答案告诉大家,看谁回答的正确,声音宏亮,准备好了么?

请听题

1、根据说明对象及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

根据说明语言的风格,说明文可以分为:

2、常见的说明顺序:

3、请你说出常见的说明方法:

4、说明文语言突出的特点是:

大屏幕显示答案:

1、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2、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引用

4、准确科学,生动形象

结合课文复习以上知识点。

小评:

过渡:大家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点,还要知道他们是如何体现在中招试题上的,老师通过对近年来中招试卷的分析,将说明文的命题角度大致上划分为六个方面:师读:

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辨别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判断说明顺序

5、理清文章结构

6、综合素质的考查。(学生读)

(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本节课,我们重点复习前三个方面的知识,先看第一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标志,这个命题点其实就是考查大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概括能力,表现在中考试题中,通常情况下,有以下几种出题形式:

例如,在2005年河南中考试卷《钧瓷》中,是这样问的:从全文看,钧瓷与其他瓷器相比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什么?这个出题方式直接问你说明对象的特征,而在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试卷的说明文段《话说海淀》中换了问法,选文第一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 ?无论怎么问,其实都是在考查你对说明对象及特征的把握,想要准确的答出这些题目,老师这里有两个技巧教给你:

1、寻找中心句法

2、抓关键词概括法

要想寻找到中心句,就必须知道什么是中心句。中心句就是能够较为全面的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怎么寻找中心句呢?我们可以通过位置来确定,一般说来,中心句的位置在段首或段末,阅读时要特别注意寻找这两处位置上的句子,看他们能否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过,中心句偶尔也会出现在中间,这种通过寻找中心句来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叫做寻找中心句法。有时,你通读了全文仍未发现这样的句子,此时,你可以寻找本段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将这些词语,重新排列组合,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这就是抓关键

词概括法.大家看例题:

(一)2005年河南中考试题《钧瓷》片段

与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所产名瓷相比,钧瓷最大的特色就是“窑变”。别的瓷,描云是云,画竹是竹。而钧瓷不然,你想让它是什么,它 a ;你不想让它是什么,它 b。钧瓷烧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釉料的配方不同,所用燃料不同,窑内温度不同,窑炉结构、烧制程度不同,都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结果。有美艳绝伦的,也有根本不成器的。即便同用一种釉,同装一个窑,同烧一种燃料,同样三天出窑,烧出来的钧瓷也是境界各异。“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些色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世界。钧瓷周身还往往会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蟹爪纹或蚯蚓走泥纹等各不相同的窑变流纹。甲有的像春花烂漫,有的像冬雪裹枝,有的像高山流瀑,有的像繁星满天……这种流纹的变化是无法事先设计的,所以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说。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多端之美。一个小小的钧瓷窑,简直能烧出缤纷天下。

这个题目是这样设置的:从选文看,钧瓷与其他瓷器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快速阅读文段,说说你使用什么方法答题,答案是什么?

(二)2005广东省中招试题

鼻行动物的另一个特征是什么?它们的四肢作为移动器官,早已失去了其本来功能,其四肢功能已由鼻子取而代之。鼻行动物的后腿有的退化成两条短小的赘物,有的干脆就没有后腿,前腿作为一种把握器官,依然存在,但很少使用。释题:从整个文段来看显然第一句话是中心句,以填空的形式让你概括鼻形动物的特征,看来必须用抓关键词概括法。读题,找关键词,概括,展示答案。

过渡:通过运用这两个技巧,我们更快更准确的把握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接下来,围绕这一特征进行说明,要想把说明对象特征说清楚,需要借助一定的说明方法, 而每个方法在文章中所承担的作用又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复习的第二个问题,辨别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三)、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咱们先共同回忆说明方法的常见作用:

举例子:具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分类别:条理清晰 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加趣味性 列数字:准确,令人信服 作比较:突出强调特点 作引用:增强说服力,引用诗词还可以增强文学色彩 下定义:科学准确的揭示本质特征 画图表:直观形象具体

如何结合语境来分析其作用,看例题

指出文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打比方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外形美观的特点,作引用的方法,有力地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分析思路,打比方(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作用)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具体语境)。作引用(说明方法)有力地(作用)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具体语境)。

强调技巧: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语境,用这个技巧解答着陕西省中考试题中的说明文段《迷雾探踪》。

针对大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雾可以分为雾区温度高于0°C的暖雾和低于0°C的过冷雾。目前一般有三种消暖雾的方法:

一、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如机场跑道等,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

二、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气在凝结核上凝结长成大水滴。

三、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散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查,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下风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后有小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到20米增加到300米。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其中两种方法的作用

释题:这个提出的比较灵活,选择其中两种分析,你要选择你判断最为准确的来做。先写出说明方法,然后举例分析,套用我们的技巧,说明方法+作用+具体语境来做。

供选择的答案:

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

举例分析: ①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简明准确地说明了人工消雾的特点。

②运用分类别的方法将雾分为暖雾和过冷雾,然后分类说明,使文章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③举陕西消雾作业的 实例,具体说明人工消雾法的可操作性。

④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人工消雾的实际效果。

过渡:技巧握在手,做题不用愁

四、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我们一鼓作气,看今天要复习的最后一点是什么?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色。

说明文有的以语言平实见长,有的以语言生动见长,但不管怎样,说明文语言的前提是准确科学。怎样判断它是否准确呢?看它说明的内容,是否符合实情。先看图赵州桥共有5个拱,怎样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出大拱和小拱的位置呢关系呢?看题“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①中的“各”字能否去掉? ② “两肩”能否换成“两侧、两端、两边”等词?

分析思路:“各”是分别的意思(解词),说明大拱的两肩上分别有两个小拱(带词解句)。去掉后,意思就变成了大拱的两肩上共有两个小拱(去词解句),不准确,这个字体向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两肩”说明小拱在大拱之上,如换成两边“”就无法确定小拱的准确位置,“两肩”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换。

得出技巧:解词+带词解句+去词解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用此技巧完成2005年广东省中考说明文段练习

⑤鼻行动物的第三个特征是大部分体表有毛。皮毛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的身上长有硬鳞。它们的皮毛很细,有光泽,很漂亮。足尖、耳朵、头部、鼻端一般都没有毛。

⑤段的开头句和结尾句是否矛盾?为什么?

释题:这题出得更灵活,和刚才的不一样,仔细阅读,发现仍然考的语言的准确性。

答 不矛盾。(1分)开头句“大部分体表有毛”暗含小部分体表没有毛的意思,而结尾句中说“没有毛”的“足尖、耳朵、头部、鼻端”恰恰是小部分体表。(3分)。

小评:虽然题目灵活了,但使用这个技巧依然能够准确地作出题目,请大家牢牢记住这个答题技巧。过渡:当然,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不仅是准确科学,它还表现为生动形活泼,这类题目怎么做,看2005年河南试题中考试题《钧瓷》

与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所产名瓷相比,钧瓷最大的特色就是“窑变”。别的瓷,描云是云,画竹是竹。而钧瓷不然,你想让它是什么,它 a ;你不想让它是什么,它 b。钧瓷烧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釉料的配方不同,所用燃料不同,窑内温度不同,窑炉结构、烧制程度不同,都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结果。有美艳绝伦的,也有根本不成器的。即便同用一种釉,同装一个窑,同烧一种燃料,同样三天出窑,烧出来的钧瓷也是境界各异。“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些色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世界。钧瓷周身还往往会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蟹爪纹或蚯蚓走泥纹等各不相同的窑变流纹。有的像春花烂漫,有的像冬雪裹枝,有的像高山流瀑,有的像繁星满天……这种流纹的变化是无法事先设计的,所以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说。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多端之美。一个小小的钧瓷窑,简直能烧出缤纷天下。但是,这种发展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窑变”的不确定性,恰恰是钧瓷有别于其他类瓷器的地方,也是钧瓷之所以珍贵的地方。

现在,乙由于“窑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所以钧瓷的产量迅猛增长。在神垕(地名,在河南禹州),十块八块钱就能买到一件钧瓷。昔日的皇家宝物,如今满街都是。对于这种变化,有人认为,“窑变”的可控性毁了钧瓷,使得钧瓷身价大降,把高雅的艺术品变成了大路货;另一种看法却认为,让昔日的皇家珍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在普通大众中普及钧瓷,正表明时代的进步,也是钧瓷的幸事,况且,钧瓷的大众化与少量高档钧瓷艺术品的存在并不矛盾

1、请从以上画横线的甲、乙两处句子中任选一处,对其语言特点作具体分析

同样给你技巧:说明方法(修辞方法)+作用+语境分析+指出说明事物的特点

答案: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钧瓷“窑变”色彩与图案的瑰丽多彩、千变万化的特点(答出打比方、生动形象,答出说明的具体内容即可。)

课堂说明 篇6

关键词:中考;说明文;考点;结合

说明文是一种客观地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读者以知识。在表达方式上主要以说明为主,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具有生动准确性。

一、说明对象的特征

中考说明文要考查的不是说明文的概念,一般亦不会考查说明文的表达方式,对于说明对象考查也比较少。因为说明文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一般就是说明为主,除非在说明文中它的某段表达方式很特别。对说明对象考查也很少,因为一般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就是题目,或者在文章的开头语段中,但是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考查就比较多。例如,在2014年湖北咸宁中考语文试题说明文阅读板块《细菌发电前进广阔》一文中就有这样的考题:“细菌发电具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来概括其中两点优势。效率高、无污染、成本低。这个题目考查的就是细菌发电的显著特征,同时也考查了学生搜集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针对这一考点,在说明文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说明文时,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本文说明对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征,学生在浏览全文后,从文章第一自然段就找出了纪念碑特征的词语,巍峨、雄伟、庄严。《凡尔赛宫》《松鼠》也是这一类;与此同时,再让学生对我们学习的《巍巍中山陵》这篇说明文中说明对象的特征进行筛选,学生会发现文章的标题巍巍作为中山陵的定语,起到修饰中山陵的作用,那么中山陵的特点就和巍巍有关,《国宝——大熊猫》也是这一类。此刻,正是为学生指导说明文考点的绝佳时期,让学生思考,一般考查说明对象的特征,我们应该如何下手?因为学生有了老师的指引,大多数学生能够归纳出说明对象的特征:一般就是在文章的题目或是在文章的开头语段中。但这是一般的情况,老师这时再由浅入深,结合有些比较难找的说明对象特征的文章,这就需要学生从文中筛选,务必使游览者站在哪个点上,眼前展现的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运用说明方法是为了把事物说明清楚,或是把事理阐明清楚。所以,理解和分析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制图表等,这类考题找说明方法比较简单,但是一般在中考中不仅仅要求学生只要写出说明方法,更要能够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总结、归类,和学生一起找出内在的规律。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说明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归纳出常见的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答题思路。例如,我在教学《凡尔赛宫》时,老师找出一些句子,让学生说出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200多万,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通过列数字、作比较,具体突出说明了凡尔赛宫在今天的主要地位和价值,使说明更具说服力;“他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凡尔赛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的特征;再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列数字,作比较,具体准确,突出强调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点,使说明更具说服力。通过这样对学生的训练,让学生比较容易发现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答题规律,运用怎样的格式。这样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准确率。

三、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简明、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征。说明文语言的特點是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和生动性,生动活泼的语言一般出现在文艺性说明文中,例如,《松鼠》《松鼠金龟子》《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等,这类文章既讲科学,也讲文学性。在中考中对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也是一个重要考点。如,2015宿迁中考语文试题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一定”能否换成“也许”?请说明理由。答题要点:不能替换,“一定”表示肯定,“也许”表示不确定,文中是一个肯定判断,去掉后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类题型的训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体现出来。例如,《松鼠》这篇文章中,出现了许多表程度的、表范围的、表修饰的、表限制的词语,我们老师要结合具体语段为学生作训练,只有平时的训练积累,才能够在中考答题中出类拔萃。

参考文献: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车间作业调度问题下一篇:CDIO工业设计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