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说明

2024-09-13

教材说明(通用5篇)

教材说明 篇1

2012年6月28日至7月1日, 笔者荣幸地参加了由“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北师大出版社、新世纪小学数学”三部门联合在北京举办的“北师大新教材培训者培训”会议。聆听了国内外数学家、课标课程研制专家对于新课标、新教材的精湛解读。经过几番培训、研究下来, 笔者对新教材感触颇多!北师大2012年版一年级新教材相对2007年版旧教材来说, 无论从课标理念落实、教材内容编排、内容呈现方式、课时结构设计、练习编排体例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现将上述几个方面试做一个说明, 希望对使用北师大版教材地区的教师有所帮助, 不妥之处也敬请商榷!

一、新课标理念的落实

北师大2012年版一年级新教材更加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 密切联系生活,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新教材更进一步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 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 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二、编排体系的变化

(一) 新旧教材目录对比

(二) 单元板块的变化

1.“可爱的校园”从“生活中的数”板块中剥离出来单独作为准备课。

2.2007年版教材“加减法 (二) ”有“整理与复习 (二) ”对应, 2012年版教材有实际配备内容但没有单独板块目录。

3.2007年版教材的“大家来锻炼”“迎新年”在2012年版教材中以“数学好玩”板块内容呈现, 体现“综合与实践”知识内容。

4.“统计与概率”单元目录删除, 但书中有相关内容, 总复习练习中也按“统计与概率”做小标题 (第100页) 。

5. 原教材9个单元14个板块、104个页码。新教材8个单元12个板块、100个页码。

三、单元名称、内容的变化

1. 单元名称改变但单元实质内容没有发生变化。如《加减法》改成《加与减》, 但主要内容还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20以内数加减运算;《认识物体》改成《认识图形》, 但主要内容还是简单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几何物体形状, 初步感知因物体形状、大小不同而带来的一些物体简单特性 (比如:几个组合物体怎么摆, 什么样形状的物体易于滚动等) 。

2. 单元名称没变但内容发生改变。如《加与减 (二) 》 (单元名称稍作改变) 中删去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移入一下;《认识钟表》第2课时“不到几时”“几时刚过”删去, 降低了课时难度。《比较》这一单元内容中原来的“比多少”在《比较》这一单元体系内, 现教材把“比多少”分为2课时“快乐午餐”“动物乐园”放在单元之前做铺垫课, 单元内容里只剩下“比大小多少 (这里的多少是一种定性比较) ”“比高矮长短”“比轻重”。这主要是因为原教材“比多少”是两节课连在一起没有断开, 教师在上课时很难把握, 而且“比多少”是一种简单的定量比较, 要用数字刻画, 甚至要用“>、<、=”符号表示, 而“比大小多少”“比高矮长短”“比轻重”在本单元里是一种简单的定性比较。

3. 板块名称及内容均有所改变。如“综合与运用”类型的《数学好玩》替代原先的《大家来锻炼》《迎新年》。这个板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第1课时有类似以“分类问题”为载体, 第2课时有类似以“几何问题”“简单运算”为载体, 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是知识点复习课。而是要着重于“说清方法规则、动手完成任务、体会愉悦心情”。一年级只要求能“按问题完成任务”就行, 不要拔高上升到做“小课题”的地步!

四、课时结构及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

1. 新教材的课时安排及课时结构更为合理, 一般明确一个知识点, 2页1课时 (见下图) 。

有“试一试”内容的3页2课时, “试一试”可为单独一课时, 配备如下练习内容。

2. 课时内容呈现方式上有巨大的变化。用“问题串”的形式“串起”相关教学内容, 使教师更能理清教学脉络、把握教学节奏。以“跳绳”一课为例, 见下图。

原教材就是一幅情境图, 上什么?怎么上?上到什么程度?教师心里一点没底。现在的课时内容编排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 使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过程的实施更为明确, 教师的教学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与“拐杖”。情境的引入及教学的铺垫也更为科学合理, 既有“生活味”又有“数学味”。

“问题串”的类型有“步步深入”的, 也有“地位并列”的。

“问题串”内容的编排更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可接受程度,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的数学意义上的理解。比如下图课例从实物—图形 (图片) —数字的过程就揭示了从具体的、丰富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过程。

3. 难点问题课时增加, 有些难度较大的内容移入下一学期学习。比如第11~13页“6、7、8、9、10”等数字的认识教学, 第1课时主要学习“6、7”, 后面“试一试”主要学习“8、9、10”;第34~37页“6、7加法”的学习更是明确地断为2课时;第38~40页的“8、9加法”学习也用“试一试”来断为2课时, 这样的课时编排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练习的时间, 易于使学生巩固新知。 (下图为“6、7”教学的课时内容开头)

五、练习编排体例及内容的变化

1. 新教材练习的设计及配备内容更加丰富, 科学性及合理性增强。总的练习难度配备比为7∶2∶1。即70%为基本练习, 20%的简单变式练习题目涉及“问题、情境、方式方法”等方面, 10%的稍难题。其中许多课时练习后面的“?”往往不作为课堂练习而作为拓展练习使用。

2.“试一试”作为“3页2课时”的第2课时内容, 配套练习大多在“练一练”中的1~2题或1~3题直接配套使用;后面的练习反而与第1课时配套或是综合练习。

3. 总复习的习题编排设计内容丰富、条理清楚。按“数与代数”“常见的量”“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领域以块状形式呈现, 题目针对性加强。同时新教材练习的课时数增加, 训练的题量也有所增加, 避免了老教材中因练习量少或练习不配套而产生的知识点“讲不清、练不够”的问题。

六、存在的问题

首先, 新版教材有大量的文字阅读内容,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会有很多的障碍。

其次, 有的课时内容编排还不尽如人意。比如“比多少”这一内容从“比较”中分出来放在“生活中的数”后面感觉有点生硬。而且“比多少”中的第2课时内容——“动物乐园”在1课时要讲清楚“>、<、=”这些内容也非易事, 况且此内容后续没有铺垫, 一直要到第75页的“加与减 (二) ”的第2课时出现一个比较“12○14”时才用上“>、<、=”的内容, 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巩固!

还有个别题例 (如书中第45页的前门下车问题……) 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还有待于商榷。

当然, 任何教材的出炉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这一切都希望在教材的使用及后续的修改中得到重视及改变!

总的来说, 北师大新版教材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也考虑到了全国教材使用区的不同省情及教师的配备情况。教材课时内容设计虽然呈现了比较清晰的脉络和教学过程, 但还是希望教师在使用教材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学情, 使得自己的教及学生的学更有合理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材说明 篇2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因此,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帮助儿童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坐在第几组第几个。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儿童体验空间方位。

儿童对空间方位的表征至少有三种形式:(1)自我中心的表征。即用主体自身与目标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标明目标物的具体位置。如儿童背靠着物体,说物体在他的后面。(2)自然标志的表征。即用环境中的其他物体与目标物之间的关系来标明目标物的具体位置,如茶几在沙发的前面,电视在茶几的前面。(3)去自我中心的表征,利用一些抽象的形式来描述目标物的位置,如用地图来描述目标物的位置。而一年级(6~7岁)儿童正处在前运算阶段的末期,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思维的支配,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情景和活动来进行。例如,要确定一个站在对面的人的左右,开始儿童需要真正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才能确定,以后才能逐步想象自己处在那人的位置上,以此确定其左右。教材根据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创设了适合学生又便于操作的情景,使他们一方面亲身体验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方位,另一方面又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根据研究,儿童在掌握空间方位的过程中,首先把不同的方位与自己身体的一定部位相对应,建立起以下的联系: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脸,后面是背,右面是右手,左面是左手。儿童最早分出的是垂直轴的上边的方向,这是由儿童身体的垂直位置决定的。儿童对垂直轴下边的方向的区分和对水平面两对方向(前和后,左和右)的区分则要晚些,其中对左、右的区分则比较困难一些,研究表明,儿童一般在7~9岁左右,不仅能以自

教材说明 篇3

一、说明文教材选编篇目及所占比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旧版(2001版)和新版(2013版),所选课文总篇目都是169篇,说明文选编也都是15篇,说明文所占总篇目比重均为8.9%。两个版本中相同的篇目高达13篇,具体如下:

《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除了相同的这13篇以外,旧版选取了《山市》和《你一定会听见的》,而新版则选取了《河中石兽》和《落日的幻觉》,略有不同。

二、初中语文教材说明文选编特点

(一)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就整套书而言,讲究由易到难,层层推进。七年级(上册)只是了解、接触说明文,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科学精神。然而八年级(上册)首先要求注意抓住事物特征,要理清说明顺序。其次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再次周密的语言。最后要求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从所选篇目数来看,新版和旧版教科书都是15篇,没有增减。从说明文所占比例来看,都是8.9%。从所选篇目内容来看,大部分内容没有变动,只有两篇进行了替换。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是适用于智力快速发展的中学生,说明文选编过少,不利于中学生了解领会说明文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其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说明文选编过多,又可能挫伤中学生学习说明文的锐气,经常学习说明文,让中学生会觉得没有新意,反而助长学生的叛逆心理。

(三)选文安排过于集中,外国说明文所占比例不大。

新版语文教材选录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九年级没有选编说明文。在初中学段三年中,有两年时间初中生会接触、学习说明文,可以使中学生很好地了解、领会说明文的基本特点,但说明文集中于系统性较强的单元中,且在九年级整个学年里都没有涉猎说明文,不利于初中生说明文知识的巩固。

新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占到初中总说明文的6.6%,比重显得薄弱。本人觉得这样选取外国说明文的态度是可取的,初中阶段对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此阶段中学生对说明文的了解还很薄弱,没有对说明文形成自己的基本认知,盲目地接触太多的外国说明文,有可能会引起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偏向,采取稳定、保守的态度对待外国说明文是有道理的。

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说明文要求

在课程标准中对说明文的要求提出了: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不难看出,在初中阶段对处于智力发育期的初中生来说在说明文方面要求并不是很高,只是了解领会为主,不要求掌握。反映在初中说明文教学上,首先要使学生懂得说明文是准确的知识传递,生动的语言结合的产物,从而在生活中养成这种科学的探究精神。其次,要让学生多观察、多练习,逐步学会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正确而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养成良好的说明文写作习惯,掌握基本的说明文写作技巧。

四、初中阶段说明文教学策略

根据上述对人教版教材中初中阶段说明文选编实际、说明文选编特点及课程标准对初中说明文教学要求的分析,对说明文教学策略的探索如下:

(一)着眼于教材整体,熟悉教材,系统规划,稳步推进。

放眼于整套教材,对说明文教学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根据说明文单元难度的层次性,逐步进行说明文教学。比如,在七年级上册刚接触说明文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灌输说明文独特文体,以区别于之前接触的记叙文,要先入为主,确立说明文的特殊地位,使学生对其进行整体认知。立足于系统地整体规划,对九年级没有选编说明文进行转化处理。为了巩固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说明文知识,并为其在更高学段能够更好地学习说明文,结合九年级整个学年没有选编说明文的实际,可将学习说明文课文进行转化处理。例如,进行适量的说明文阅读训练和说明文写作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学习内容。

(二)单篇教学要把握选文整体,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

传统的说明文教学特别重视知识性和科学性,教学中总是将说明文分解为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淡化了文章的整体性,使课堂变得程式化,十分死板。因此,教学说明文必须把握选文的整体性,不能过分地强调具体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当然不过分强调不表示不讲,因为做必要的技巧分析是在实际教学中绕不开的,不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在八年级上册的说明文教学中就要由整体分散到部分,让学生去掌握学习说明文的具体方法,具体去把握说明顺序,品味说明文准确凝练的语言,寻找事物特征,进而培养其严谨的科学精神。

在说明文教学中,整体感知,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把所思所想灵活表达,做到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将科学性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摘要:说明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题,研究说明文在人教版教材中的选材情况,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说明文选编结构情况,促进说明文教学的改进,帮助学生读懂说明文,学好说明文。

微教材及编写说明 篇4

XXXX 微教材

主编XX(注:主编人数为1-2人)

更新次数XX 时间XX(注:请在此处填写的为计划更新的次数与时

间)

(若有微教材电子版,请在此处放置微教材电子版二维码,若没有电子版可不提供二维码)

主编单位:XXXX 认证编码(此处暂且不填)

微教材编写说明

(填写要求:

第一段:分析微教材在教学和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第二段:简要说明微教材编写相关情况,如参与者、企业支持情况、引入新内容情况、拟采取的教学改革计划、更新预期等

内容请用仿宋三号字体,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3磅)

微教材使用说明

(填写要求:

第一段:描述微教材适用对象、使用场景等 第二段:描述微教材使用方法 第三段:说明微教材使用注意事项

内容请用仿宋三号字体,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3磅)

教学点说明

(填写要求:

第一段:简述本教材所包含教学点的形成过程及教学点在教学、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描述本教材所包含教学点对应的职业岗位活动情况

内容请用仿宋三号字体,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3磅)

微教材同步教学实施说明

(填写要求:

第一段:说明本教材的同步教学计划

第二段:说明本教材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同步教学方 案设计

内容请用仿宋三号字体,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3磅)

一、线上(或线下)教学内容

二、线上(或线下)教学内容

(该部分填写说明:

1.若精品课为线上模式,则该部分只需填写“微教材线上教学教材内容”,若精品课为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则需要填写“微教材线上教学教材内容”和“微教材线下教学内容”。二者先后顺序依据教学需要由教师自行确定。

2.无论线上或者线下教学内容,每部分均须包括习题(或测试题)的内容。

3.微教材所对应的视频课资源二维码须在“线上教学内容”中提供,其余数字教学资源如PPT、教学课件等资源由教学根据教学需要确定是否形成对应的二维码放到本教材中。

4.内容请用仿宋三号字体,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3磅)开发者简介

(请在此处简要介绍微教材开发成员。请用仿宋三号字体,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系列微教材列表

(请在此处填写与本教材相关的系列微教材列表内容,请用仿宋三号字体,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

本教材适于读者说明 1.主要阅读对象

2.拓展阅读对象

(请在此处填写本教材适于读者的说明,请用仿宋三号字体,格式为首行缩进2字符)

教材说明 篇5

一、教材分析

作为“直线的方程”的最后一节内容的“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学生在学习了直线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由平面几何的几何度量关系过渡到解析几何的代数计算的完整范例,为后面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圆锥曲线奠定了基础.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探究与应用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直线方程和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相关知识.能力基础:学生对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验,但对代数式的化简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简单应用;会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探究方法,渗透数形结合、转化化归等思想,提高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合作意识.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简单应用.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四、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学生是知识意义主动的建构者,“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自主构建新知,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特点,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学习方法:利用导学案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

五、课例习题设计

本节课教材直接给出了求点P(x1,y1)到直线l:Ax+By+C=0(A2+B2≠0)的距离公式的一种推导方法,并且运算化简技巧较强,学生理解和接受难度较大,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调整引例充实内容,将公式的推导过程分三个层次完成:

第一层次特例引路,启发思维.在回顾初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中的垂线段的长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求点P(1,2)到直线l:x-2y+2=0的距离.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代表展示、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可能利用直线关系转化为两点距离或者利用构造三角形、构造目标函数等方法,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教材直接呈现求点P(x1,y1)到直线l:Ax+By+C=0(A2+B2≠0)的距离,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代数式的运算能力要求较高.问题1是具体化的问题,起到了“垫脚石”的作用.可以实现以下目的:(1)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2)为公式的推导做了铺垫,完成对教学难点的初步突破;(3)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来体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提高合作意识.

第二层次顺藤摸瓜,推导公式.问题2:求点P(x1,y1)到直线l:Ax+By+C=0(A2+B2≠0)的距离.学生分小组合作进行公式推导.因为有问题1的引路,会有多数学生选择求垂足坐标的方法,但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数学生并不能得到最后结果,因此教师屏幕展示这种方法的推导过程.

解:设直线m的方程为Bx-Ay+D=0.

将P(x1,y1)代入得D=Ay1-Bx1,m的方程为Bx-Ay+Ay1-Bx1=0.

联立m与l方程得

(2)可以不求垂足P0的坐标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目标式和已知式的特点,提出整体代换的思想.即可将x1-x0和y1-y0分别视为一个整体.构造关于x1-x0和y1-y0的两个方程式:

然后让学生完成后续推导过程,体会一下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的方法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灵活分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思考问题:(1)此公式对应的直线方程是什么形式?(2)公式结构特点是什么?(3)点P在直线l上时成立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思考回答,使学生理解公式适用的范围,把握公式的形式特点.

以上三个层次的探究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逐步突破了教学难点.为了逐步完成教学目标,在公式的应用环节,设计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和灵活应用两个层次的题目,对教材例题进行了巧妙的改编,并补充了相应的巩固练习.

例1求点P(1,-1)到直线l:x-2y+2=0的距离.

巩固练习1.求点P(-1,2)到以下直线的距离.

(1)l:2x+y=5;(2)l:y=2x+1;(3)l:x=-2.

2. 点P(4,m)到直线3x-4y-1=0的距离为3,求m的值.

3. 在x轴上求与直线3x+4y-5=0的距离等于5的点的坐标.

为了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例题是公式推导环节中的引例,学生直接套用公式求解,体验应用公式解题时的简捷性,并以此规范解题步骤,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求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步骤,渗透算法思想.

巩固练习题组1是教材习题的改编.需要先化为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再套用公式,第(3)题也可数形结合解决.此题组由学生独立完成后回答交流.巩固练习2、3是逆用公式的题目,公式中有点的坐标、直线方程的系数及距离等6个量,可知五求一.小组合作后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拨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此阶段的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公式结构及使用公式应注意的问题,熟练运用公式.

例2探究两平行直线l1:Ax+By+C1=0,l2:Ax+By+C2=0(C1≠C2)之间的距离公式,并给出证明.

巩固练习1.求两直线l1:2x+y+1=0,l2:2x+y-3=0的距离.

2.求两直线l1:2x+y+1=0,l2:4x+2y-6=0的距离.

首先,在小组合作探究后学生黑板板演,其余学生在导学案上完成.引导学生分析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的特点,然后进行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将教材中的例题2将平行线间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既是对点到直线距离的灵活运用,又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中的类比、转化的思想.巩固练习1让学生直接套用公式,而第2题必须注意应用公式时应先化简,有梯度的让学生构建出新知的正确使用过程.

六、设计特色

1. 本节课的设计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通过由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探究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和感悟中经历了公式的形成及巩固过程,感受到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2. 通过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钻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上一篇:卧薪尝胆下一篇:认识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