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员

2024-10-06

新闻评论员(共12篇)

新闻评论员 篇1

摘要:2010年以来, 随着国内诸多新闻频道的改版, 许多电视新闻节目一改传统的播音员主导模式, 纷纷引入了新闻评论员。作为一种新的尝试, 评论员使电视新闻变得更加丰满充实, 然而这一制度背后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本文试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的《新闻2100》为例对此加以分析。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员,《新闻2100》,问题,对策

电视新闻评论早已有之。在电视新闻播报的同时, 通过连线评论员的方式将与消息相关的观点呈现出来, 或者由新闻节目加上短评、述评等, 这种模式就是电视新闻评论制度。而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 评论员已经逐渐成为新闻节目的固定角色。在播报完某条新闻后, 往往会以提问和连线的方式请进评论员, 他们拥有一个完整的时段, 能够用比较充裕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换句话说, 新闻评论已经拥有与资讯播报几乎同等重要的地位。

2011年元旦,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全新改版, 在晚间21点的《新闻2100》中, 福建新闻频道首次引入了新闻观察员 (即新闻评论员) , 该栏目在要闻之后设置了“今日话题”的环节, 旨在通过对当日发生的某一重点新闻事件的分析评论达到“搜罗热点、纵深解读”的目的。

在这一环节中, 首先有一个新闻话题的背景短片, 其后由主持人对该话题做一个概括并提出核心问题, 紧接着新闻观察员被引入, 开始他们的评论。在观察员评论的过程中主持人会有一些提示性和修正性的语言, 但不会对新闻观察员的评论产生过多的干扰。

以上这一模式也是目前国内各新闻节目最常采用的。毫无疑问, 新闻评论员带来的是以往新闻节目中所较为缺失的观点和意见, 通过评论员这一角色, 新闻节目整合了资讯和观点, 在以往即时传播的基础上实现即时评论。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 这一模式也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在近半年的改版后, 《新闻2100》的新闻观察员制度已经面临发展的瓶颈, 单调乏味的评论几乎取代了改版之初的新鲜感, 总结来看, 这一制度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新闻评论员的定位偏差

无论何种媒体, 新闻评论员所扮演的都是观点提供者的角色。与一般的新闻资讯播报不同, 新闻评论员必须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更多地考虑媒体特性和受众反应。然而实际的情况是, 电视新闻评论员制度尚不成熟, 很多电视新闻机构对于评论员的储备和培养不够充分, 甚至将“专家”和“评论员”的角色混淆。

具体来说, 《新闻2100》的新闻评论员队伍社会角色多样化, 有的是社会学者, 有的是高校教师, 有的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在《新闻2100》改版之后, 出于资源共享的考量, 《新闻追追追》的评论员队伍便直接为前者所用。这样的做法当然有合理的一面, 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两个节目的定位存在着显著差异, 前者注重营造众人讨论的气氛, 现场嘉宾多是某些社会群体的代表, 他们的言论较为活跃;而在《新闻2100》中, 这种活跃的、非正式的讨论显然不能照搬移植。因此, 《新闻追追追》的嘉宾和《新闻2100》的新闻观察员并不能等同视之, 新闻观察员应该要更具媒体经验。

所谓媒体经验不是简单的工作经历, 它要求的是新闻观察员“必须具有新闻记者的素质以及准确表情达意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1]目前看来, 《新闻2100》的话题大多与社会热点相关, 且较具争议性。新闻观察员必须要对这些热点话题的各方面都有宏观认识, 在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个观点, 为广大观众提供一个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方向。高水平的评论需要对社会热点和媒体运作有充分认识, 这绝非一般的专家学者所能够胜任。

举例来说, 2011年4月26日的节目讨论的是“申领驾照捐器官”的话题, 现场请到的观察员中, 李跃平的身份是卫生政策专家, 他所说的内容几乎也都围绕器官捐献现状和相关政策展开。[2]无可厚非, 新闻评论员大多会挑选自己熟悉的领域发表意见, 而当天的话题也恰好与他们从事的行业相关, 但这些背景知识介绍完全可以在评论开始前的短片中完成, 没必要让专家到现场以评论者的角色再来表述。这样一来, 新闻评论环节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就变成了背景介绍和知识普及, 真正应该呈现的意见和观点却被压缩。

可以看出, 在实际的操作中, 新闻评论员的角色并没有被真正厘清。制作方或许认为评论员所具备的社会身份越多就越能代表广泛的民意, 就能够实现多角度的观点呈现, 但事实上, 真正优秀的新闻评论员不需要代表广泛的民意, 而是能够以丰富的阅历和精辟的见解的到观众认同, 甚至最终成为意见领袖。显然, 《新闻2100》对于新闻评论员的定位存在着误区。

二、话题选择的同质化

福建新闻频道早先关注的都是福建本土新闻, 对民生新闻的重视使其获得了该地区观众的好评。2011年的改版使得新闻频道在关注面上有了扩展, 各档新闻节目都提升了国内要闻的关注度, 这当然是一个值得鼓励的方向, 但与此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福建新闻频道缺乏遍布全国的采访网络, 这导致《新闻2100》播出的新闻部分来自于友台, 甚至讨论的话题也是如此, 这等同于丧失了对讨论话题的控制权。

诚然, 一天之中受到普遍关注的新闻话题并不多, 新闻评论可能就围绕着少数话题展开,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评论就一定会同质化。一个话题可以有多个切入角度和评论方式, 而这一切的关键是评论员, 福建新闻频道在评论员方面的实力显然不及央视这样的大台, 因此话题选择的创新就可以成为避免同质化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目前的情况是, 《新闻2100》主要依据网络等手段来判断那些话题是普遍关注的, 是值得评论员去说的。这种方法固然能一定程度地了解民众意见, 从而减少传播过程中的隔阂, 但如果这些话题已被其他媒体反复讨论, 《新闻2100》的再次选用就有“炒冷饭”的嫌疑。

受众接受评论观点,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某个事件不是很熟悉, 尤其是不了解自己的看法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 他们需要一个意见领袖来进行引导。”[3]在尚不具有成熟的本土意见领袖的情况下, 《新闻2100》重复的评论必然不能在与其他媒体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更遑论引导受众观点了。

除此之外, 由于频道改版后对于非本土新闻的关注增加, 观众的收视习惯也会有一定的改变。早先有部分观众是为了解本省的民生信息才收看节目, 现在随着改版, 这部分的观众可能会流失。况且“福建新闻频道正面临着央视新闻频道的极大冲击, 而央视已经逐步蚕食了地方台的新闻资源”[4]。在这种情势下, 观众并不缺乏替代的节目, 如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1+1》和央视国际频道的《中国新闻》, 而这些节目恰好又都注重新闻评论, 这无疑将对《新闻2100》产生冲击。除了其他媒体的分流, 《新闻2100》之后播出的《新闻追追追》也不容忽视。《新闻追追追》也是以言论观点为主, 甚至选题有时也与《新闻2100》一样, 但其节目气氛比较活泼, 观众也更易接受。相比之下, 《新闻2100》的评论过于呆板, 较难吸引观众。

三、互动的缺失

福建新闻频道的各档节目几乎都有观众互动, 短信平台、微博互动在《现场》等节目中都已广泛应用。但是在《新闻2100》的评论环节, 观众互动却明显弱化, 有的仅仅只是末尾的一句“如果还有哪些见解, 可以发送短信与我们互动”。

毫无疑问, 互动对评论的最终效果起着重要影响。然而现状是然而现状是评论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后, 却无法得到即时反馈。于是新闻评论员只能在点评之前大致猜测可能引起的后续反应, 只能从自身的角度去考虑论点和论据的严密性。久而久之, 媒体和受众之间对于新闻事件的观点和态度会产生偏差, 甚至于这种偏差可能使评论员的观点严重背离受众的需求, 最终导致观点的传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在媒体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 一个新闻传播机构如果忽视反馈渠道, 受众就很有可能会关注其他媒体。在电视与网络相互竞争的环境下, 电视评论员如果不能和受众有良好互动, 那么千千万万的“网络评论员”就会取而代之。更可怕的是, 现在的网络已经进入了web2.0时代, 微博的兴起使即时点评成为主流, 网络媒介已然威胁着现实意见领袖的地位, 传统的“意见源”极易被一条简单精辟的评论取代。

另外, 互动缺失也与前文所述的选题问题有关。正是由于参与互动的观众意见没有及时有效表达, 观众对于评论环节的参与程度不高, 更不可能在选题上对节目制作方所帮助。显然, 观众感兴趣的话题理应成为首选, 但因为互动渠道的不畅, 选题是否真的符合观众口味也就无从判断了。

由此可见, 选题的不合适导致评论的乏味沉闷, 评论的差强人意导致观众参与程度不高, 观众对节目的反应冷淡导致选题失去参考依据。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 《新闻2100》的评论环节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四、新闻评论员模式的进一步改革

新闻评论员模式是一项值得鼓励的创新,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因此新闻评论员模式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改革。

首先, 要明确新闻评论员的定位, 并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新闻评论员。《新闻2100》因其节目定位和舆论环境不同于央视的同类节目, 所以很难能够像央视那样邀请影响力大的新闻评论员, 这就决定了新闻频道必须对现有的新闻观察员队伍的水平进行一番提升。

新闻评论员的核心任务就是提供观点, 这应成为一以贯之的原则。节目制作方可以在实际的新闻制作过程中与评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 让新闻观察员逐步熟悉舆论环境和媒体传播方式, 让他们的评论能够更符合受众的视听习惯, 能够真正言之有物, 切中肯綮。

对新闻观察员进行精简。在现有队伍中挑选一两位评论有力, 观众较为认可的新闻观察员, 着力将其培养成为专业的新闻评论者甚至是本土意见领袖, 从而真正掌握新闻言论的主动权。

其次, 选题向本土和民生回归。福建新闻频道的改版固然将观众的视野放大, 但同时对本省新闻的关注却弱化,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事实上, 远程的资讯对多数观众而言仅是资讯, 有更多的文化消费成分, 而近距离资讯则关乎其切身利害。”[4]如果新闻话题能够更加贴近受众, 那么在新闻接近性原则作用下省内的观众会更易接受与之相关的新闻评论, 而不至于产生“此事与我无关”的心理。

除了引导现有受众关注以外, 选择省内新闻作为话题也有利于避免重复评论。2011年4月底, 福州电视台的《新闻110》栏目新设的“微评”就是评论身边小事的典型例子。毕竟央视关注的是全国性的重要新闻, 并且拥有强大的评论员队伍, 与央视竞争有些不切实际, 但福建新闻频道若能做好“小新闻”的评论, 就有可能走出一条新路, 做出自己的特色。

最后, 充分利用受众与节目之间的互动。新闻频道的另一档节目《现场》拥有很好的互动机制, 这也是该档节目收视率高的原因之一。《新闻2100》可以在评论环节引入这一机制, 变单方面的评论员输出为双方面的互动。一来评论员可以迅速调整自己的评论, 二来能够改变该环节过于死板的氛围。

当然开放观众互动可能会出现意见干扰, 由于互动过程中受众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 主持人必须在直播过程中协调受众和评论员双方, 并且恰当发挥“把关人”作用, 保证互动的有序进行。

随着各新闻频道对言论的重视, 新闻评论员制度必然会被大量采用。在纷繁的意见评论中, 做出自己的特色, 做出自己的品牌是当下竞争的关键所在。新闻评论员制度的引入是一个好的开端, 但更需要积累经验不断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引领舆论、拓宽影响。

参考文献

[1]叶子.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76.[1]叶子.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76.

[2]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2100 (网络视频文件) [OL].http://vod.fjtv.net/folder70/folder71/.[2]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2100 (网络视频文件) [OL].http://vod.fjtv.net/folder70/folder71/.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98.[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98.

[4]郑坚敏.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电视专业频道的发展探索——以福建电视新闻频道为例[J].东南传播, 2011 (1) :2-4.[4]郑坚敏.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电视专业频道的发展探索——以福建电视新闻频道为例[J].东南传播, 2011 (1) :2-4.

新闻评论员 篇2

班级:学号:专业班级:姓名:

Exam advanced,student feel anxiety

The Management Class Exam had been advanced from 13th to 6th today.It means many students could lose more than half part of time to review.My roommates expressd that they were under a lot of pressure.Two weeks before,the Management Class teacher tell my roommates the exam would be hold on 13th.So my roommates decided to begin review until the saturday before the exam.But then,there were only 4 days berofe exam and no weekends.The Management Class required student to remember many knowledge and definition.So students should pay more energy to the review.But we are just in mid-term.They have many other courses to study.So they only prepared a week of time to review.It could be enough without the changement of the exam time.‘I have to review overnight!’one of my roommates said, ‘There are too many knowledge points to remember.But I have only 4 days.’I can feel his anxiety.But not all the student were in trouble.Some of them study hard in normal times.These student can pass the exam without so much review.Even through the time is limited.But the students do the review as hard as they can.I believe they will pass the exam successfully.(Zhang Zheng, Nov,2)

The Lead:

Who—my roommates

What—under a lot of pressure

Where—in the school

When—these days before exam

Why—the exam was advanced

How—need to prepare for the exam in a short time

The body: para.2--para.5

[键入文字]

班级:学号:专业班级:姓名:

评论新闻与“新闻点评” 篇3

新闻评论在写作实践中日益克服"空洞"、"枯燥"、"板起面孔训人"的痼疾的同时,也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小型化趋势。除了"本报评论员"还能就一些具有方向性的问题作指导性的长篇大论外,受众在纸质媒体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小型评论,"大小并举,中小为主",评论专栏小型化,言简意赅,短小精悍,成为纸质媒体评论的大势所趋,这其中尤以《人民日报》的名牌栏目《今日谈》最为突出。这种变化的动因归结为各种媒体之间争夺受众的竞争。在大众传媒进入争夺眼球(营销)的时代,长篇大论、空洞无物的评论很难受人青睐。

2.新闻化趋势。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最基本的表达手段,缺一不可,也无法相互取代。在传统的新闻业务中,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也是分而述之,虽然评论离不开新闻,但新闻与评论分而述之的时候还是占大多数。从目前媒体的表现和发展趋势来讲,评论的新闻化趋势已越来越明显,新闻和评论正从相互独立、分离,而逐步走向互相结合甚至相互糅合。

3.群众化趋势。这包括三个方面:(1)是写作群体突破编辑群体的局限,受众可以拿起笔来就某一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简洁明了的看法,代表的不再是"本报和编辑部"的意见。(2)是描述方式上向生动形象转变,抛弃了严肃抽象的说教。(3)是评论内容更为社会化,以吸引受众的视线,表现为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关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只要能给受众以启发、以思考,皆可述而评之。

在诸多新闻评论体裁中,专栏性小言论是最普遍和最受受众欢迎的,它的小型化、新闻性和群众性特点迎合了迅速传递新闻信息和意见的社会需要,"新闻性的专栏小言论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新闻改革的推进而兴起的一种小型化专栏评论"②。新闻性的小言论,其本质是一事一议,并独立成篇,简要概述一件新闻事实然后作出作者自己的评述。随着社会经济和新闻改革的发展,站在时代前沿的新闻工作者感到,单纯一事一议似乎有些单薄,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一种以"媒体观点"、"品评新闻"、"传媒重点"为栏目的把新闻事实摘要和简评糅合在一起的新闻评论体裁--新闻点评开始走进纸质传媒的版面。

新闻点评是把新闻与评论糅合在一起,兼具新闻文摘和新闻短评两种特色的一种崭新的新闻评论体裁。点即点击新闻,评即简评,其形式是新闻事实+观点。这种新闻评论体裁多以专栏形式出现,如《人民日报》的《社会多棱镜》、《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书业时事点评》、《光明日报》的《观者有心》、《中国青年报》的《百姓的语录》等等。专栏中大多有三篇以上的稿件,形成一个集束。当然,也有的把同类新闻事实合并,作为论述的材料。点评文章《明天的钱今天赚》③就属此类,它把"深圳市罗湖区发布消费警示--终身消费卡陷阱多"、"广东某度假山庄推销会员证,说是优惠,而无优惠"和"因买健身终身消费卡而上当受骗(商家人去楼空)"三个先后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了同题集中,并加评论指出:承诺能不能兑现,只能走着瞧,而对企业来说,则是"明天的钱今天赚了"。此种评论方式因新闻事件的集中,而比传统的新闻言论更具震撼力。

新闻点评在纸质媒体中多以专栏形式出现,所以它比小言论更具信息量大、易于同题集中的优点,同时它还可以以点击新闻的形式弥补媒体自身新闻信息量的不足。2002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社会多棱镜》中四条点评稿的消息来源都是其他媒体已刊发的消息。

新闻点评这种文体,一经面世即为受众所欢迎,笔者曾从1998年在就职的《徐州广播电视报》上先后开办过两个新闻点评专栏--"看到就说"和"新闻点评",分别采取新闻摘要加评论和把新闻事实糅合在一起写作两种方式,均引起了读者的兴趣,读者对此类栏目表示欢迎。

新闻点评特别是专栏类的小言论,其功能就是以较短的篇幅就受众所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引起受众的注意和思考,以较为理性的方式引导社会舆论。

由小言论发展而来的新闻点评兼具了文摘和言论两种作用,通俗地讲,也就是简要地告诉人们一个新近发生的事实,形成文摘,然后就新闻事件本身所内含的意义生发开去,作或惊叹、或赞赏、或批评的点评,借以丰富媒体的信息量,引导社会舆论。

新闻点评是就媒体已发布的新闻进行有的放矢的点评。因此,在理论上,凡是能以摘要的形式摘发的新闻,受众感兴趣,作者又有话要说,即可作为新闻点评的题材,而就笔者所接触的新闻点评稿件分析,纳入点评作者视野的大多以社会文化新闻为主。笔者认为,新闻点评的题材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新闻性。新闻点评点评的是新闻,新闻价值不大的事件不能引起受众足够的注意力,因此也就没有点评的必要。这里面新闻性既是时效性,又有一定的方向性和耐读性,要使点评作者有话可说,也就是邹韬奋所说的"最该说几句话的事情"。

二是群众性。新闻点评是纸质媒体面对大众"说话"的一种方式,"说话"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人们对所点评的新闻是否有共同兴趣。新闻与受众的生活有所关联,受众才对其有探知的欲望,也才会由"听"者变为"说"者,达到新闻点评群众性互动的传播效果。

三是可集纳性。新闻点评的素材要根据栏目的需要有所选择,无章法的堆积形成不了一个持续的有影响的专栏。可集纳性要求稿件能同题集中,同类集中,就某一社会问题或就某类新闻作集纳点评。

新闻点评是新闻评论百花园里的一枝新葩,是否亮丽,需写作者的精心浇灌和培植。那么新闻点评在写作中有什么要求呢?新闻点评无论采取文摘加评论的形式,还是把新闻和评论糅合在一起,都可以借鉴文摘新闻和小言论的写作方式,要言简意赅和一针见血。首先,言简意赅就是对点评的新闻要用最短的文字叙述出来,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人民日报·社会多棱镜》栏目刊发的点评稿《"星火"发明难"燎原"成果亟待变产品》,文摘部分如下:"据《解放日报》报道:'星火杯'创造发明竞赛日前揭晓,令人担忧的是,许多项目最后可能被束之高阁。这项群众性创造发明竞赛已举办了12届。据统计,往届获奖项目实现产业化的不到20%,有关人士认为,这是知识资源的严重浪费,长此以往,会挫伤群众参与创造发明的热情。"短短一百多字,叙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新闻事实。其次,一针见血就是要对新闻所蕴含的"该说的话"直截了当地说出。上例《"星火"发明难"燎原"》一文的点评如下:"举办创造发明竞赛,评奖不是终极目标,还得让'无形'变'有形',让智慧化为产品。唯有广开思路,让成果尽快转化为实用的产品,'星火'才能真正'燎原'。"点评就是要着其一点而评之,决不拖泥带水,可以托事喻理,针砭时弊,也可以提醒疏通,激励推动。篇幅上可以是一段短论,也可以是一句话评论,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如"?""!"等。

新闻体裁是伴随着新闻事业的诞生和发展,逐步得到丰富和发展的,由消息、通讯到各种体裁的新闻报道形式,由证论而到各种各样的新闻评论和杂文,其中渗透了一代代前行者的创造性劳动。新闻点评正沿着其他纸质媒体新闻报道形式所走过的路不断走向成熟。可以预期,新闻点评因其融合了文摘和小言论两个传统报道形式的优点,同时又兼具了新闻性、群众性以及大信息量等特点,将被越来越多的纸质传媒所采用。

参考文献:

①邵华泽,《新闻评论概要》,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②胡文龙,《小言论写作方法系列谈》,新华出版社,1998年 。

新闻评论员 篇4

一、内涵区别辨析

假新闻、失实新闻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假新闻与失实新闻在本质上有无区别, 至今并没有达成共识。一些新闻理论教材对假新闻与失实新闻不进行区分, 笼而统之将它们一并归入“虚假新闻”或“失实新闻”类。也有学者认为假新闻与失实新闻在内涵上有清晰的区别, 假新闻是在性质上相对 (真实) 新闻存在的一个概念, 描述的是在形式上、姿态上完全具备新闻的特征, 但实质上没有新闻本质特性 (真实性) 的“新闻”;相对假新闻而言, 失实新闻在性质上还属于新闻范畴, 它是对一定新闻事实“残缺”、“偏离”、“片面”反映报道而成的新闻。 (1) 也就是说, 假新闻实质不是新闻, 只是一个概念、一种新闻现象;而失实新闻本质上还是新闻, 只是有一定程度的失真。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记协颁布的相关行政条文来分析, 如《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 (1999年) 、《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 (2009年) 中第五条“严格审核转载内容是防止虚假、失实报道扩大传播的重要环节”和第六条“完善问责制度是遏制虚假、失实报道的重要手段”、《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 (2011年) 中第一条“严禁编发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和第三条“完善虚假失实报道责任追究制度”等均对“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进行并列行文, 把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看作两个不同的事物, 从中可看出国家行政主管机构倾向二者是有所区别的。

慎重地把假新闻与失实新闻进行区别, 还“得益”于新闻反转现象的出现。近几年, “反转新闻”层出不穷, 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于是假新闻、新闻失实、新闻职业道德等话题再次被大量提起。纵观目前的相关研究, 大多数研究把“反转新闻”混同于假新闻或新闻失实, 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无不同?有观点认为“反转新闻”与纯粹的假新闻有所区别, 从本质上来说, 反转新闻应属于失实新闻, 因为它依附于真实发生的事件之上, 却由于记者对事件的歪曲解读或不深入调查而造成人们对事件真相的误解 (2) 。那么这样把“反转新闻”直接归属于失实新闻, 是不是说明“反转新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新闻”?从反转新闻的起点来看, 一般源于失实报道;从反转新闻的发展看, 有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共同推动。发展到后来吸引舆论眼球的, 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戏剧性反转以及公众态度的逆转 (3) 。正如学者江汉超指出, 在新闻学上, 并无“反转新闻”一说。所谓的“反转新闻”不过是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现象, 即媒体开始报出新闻事件一方的声音, 隔过一段时间报出了另一方截然不同的说辞与解释, 导致舆论逆转 (4) 。从《新闻记者》杂志盘点的“2015年虚假新闻典型案例” (5) 和人民日报刊登的“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 (6) 对同一事件的标题来分析:“2015年虚假新闻典型案例”中的标题为“利辛女子为救女童被狗咬成重伤”, 标题仅告诉了受众主要发生的“事实”;而“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中的标题为“女子被狗咬伤谎称救人骗捐”, 标题不仅反映“女子被狗咬伤”主要事实, 还包括“救人——谎称救人骗捐”的舆情反转内容。可见“反转新闻”的内涵与外延更深广, 它不仅涉及失实报道, 还包括整个事件演变过程, 特别是相关舆论的逆转与平息。确切地说, “反转新闻”应该称为“舆情反转事件”。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清醒地认识到:失实新闻本质上还是新闻, 而“反转新闻”实质同假新闻一样, 只是一种新闻现象, 或一种事件。我们也可以把“反转新闻”视同失实新闻依托新媒体出现的新形态、新变种, 只不过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基因突变。

二、危害比较辨析

按照杨保军教授的区别方法, 主要事实是捏造的新闻归类为假新闻, 主要事实是真实的、只是局部失实的新闻归类为失实新闻 (7) 。一般认为, 假新闻失实严重甚至完全失实, 对受众的误导更明显, 其危害应大于失实新闻。那么“反转新闻”与假新闻之间, 危害孰轻孰重?二者之间的危害无法进行绝对的比较, 仅从传播内容对受众的影响来看, 新闻学上按照新闻与读者的关系, 分为硬新闻与软新闻。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8) 。因此, 有学者认为, 软性假新闻很少能使公众集体产生恐慌、质疑、不满, 从而对媒体公信力产生动摇;而硬性假新闻才是对媒体公信力造成损害的主要因素 (9) 。基于此思路, 将“2015年虚假新闻典型案例”与“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舆情反转典型事件”9条中有7条是社会新闻, 属于软新闻, 另2条也不是纯粹的硬新闻;而“虚假新闻典型案例”12条中仅3条属于软新闻, 9条属于硬新闻, 硬性假新闻比例高达75%。从上述意义看, 目前由于硬性假新闻明显多于由硬性失实新闻引起的舆情反转事件, 假新闻对受众的危害整体上大于“反转新闻”。

但是, 我们不能据此忽视反转新闻的危害, 甚至出现“反转有益说”、“反转宽容说”等论调。尽管目前对新闻反转持“有害说”者占绝大多数, 但舆论场上仍有另类声音:一是认为剧情越反转越接近真相, 反转带来的舆论场对话行为, 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即“反转有益说”。二是在“反转有益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对待新闻的反转应给予足够的宽容” (10) , 即“反转宽容说”。这些说法看似合情合理, 但还有待商榷。如果说真相的接近要靠舆情的反转, 要靠公众的关注与对话辩论, 那么在这个“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 专业媒体和职业记者的存在价值何在?核查事实来源、探寻真相不正是新闻业与其他从事信息传播的机构、个人的标志性区别吗?“反转宽容说”的理由之一是因客观原因造成的新闻反转, 均非记者责任, 也非记者所能控制, 则应给予足够的宽容。诚然, 面对自媒体时代的复杂传播环境, 记者获取事实真相的难度增加, 新闻失实有时情有可原, 记者的责任应减轻甚至免责。但有这样的开脱或挡箭牌,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底线更令人担忧?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如何保证?对公众情感的伤害、社会价值观的误导如何弥补?面对新媒体日益复杂的传播环境, 新闻媒体工作者更需要提高自身的本领, 迎难而上, 而不是反而有借口降低工作标准。

“反转新闻”相比假新闻, 涉及的层面更复杂, 我们不能一叶障目, 片面夸大其危害也不能随意缩小其危害。从传播内容看, 假新闻对受众的危害暂时大于反转新闻;而从传播的广度与受众参与的深度看, “反转新闻”对受众情感的伤害与行为的误导更大。如此比较有助于深刻地认识其危害, 深刻地认识其危害比绝对地量化二者的危害, 意义更深远。

三、治理对策辨析

新闻界对假新闻、失实新闻的治理历来重视, 相关部门采取自律与他律两手抓来治理。一方面加强马克思新闻观和新闻职业道德专题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治理办法, 加大了处罚力度, 如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开通报15家媒体刊登虚假失实报道的查办情况, 涉事媒体被警告和罚款, 多名涉事人员被警告、通报批评、调离岗位, 甚至列入新闻采编不良从业行为记录, 5年内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但是, 新闻打假年年喊, 虚假新闻却久治不愈。因为“其根源早已超出了新闻界, 至少不是由单一的新闻界内部原因造成的”。因此, 虚假失实新闻和“舆情反转事件”的治理,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进行系统的标本兼治。首先, 应注重源头的“疏”与“堵”。宏观上的“源头”是社会不良情绪。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93.4%的受访者认为如今的人情绪化问题严重。反转新闻的发生一定程度是社会情绪在舆情事件上的集中反映, 社会需要建立让人发泄不满和合理诉求权利的常规机制, 使不良情绪得到一定的疏导。微观上的“源头”是虚假失实信息的首发者, 需要从媒介素养、把关制度、技术控制等方面多管齐下, “堵住”不负责任的信息传播, 其难点是自媒体首发者的控制。其次采取分类治理。比较2015年度虚假新闻和舆情反转典型事件的首发源头可知, 年度虚假新闻大都来自传统媒体或传统媒体下属的新媒体部门, 且大都受到相关部门较明确较严厉的处罚;而“九大舆情反转典型事件”中有5条首发源头是自媒体, 目前未见对自媒体首发者的处理。笔者认为, 不管是假新闻的首发者还是舆情反转事件的首发者, 不管是职业媒体人还是非职业媒体人, 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相关部门可对涉及到的多元主体进行分类考量, 评估其危害程度后进行分类处罚。最后, 行业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对各类涉事者的处罚力度。不管是职业新闻人还是非职业新闻人, 一旦违规, 记入诚信档案, 使之受到长久性影响, 让“崇真恶假”的价值观深入人心。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虽然虚假失实新闻是顽疾, 新闻反转现象在自媒体时代也难以绝迹, 但仍希望新闻反转、假新闻、新闻失实能少些, 再少些!

参考文献

[1]杨保军.认清假新闻的真面目[J].新闻记者, 2011 (2)

新闻发布会新闻通稿 篇5

——第十届中国〃秦皇岛国际葡萄酒节将于9

月19日至21日在北戴河举办

本报讯 “产业协同,合作共赢,开创东方葡萄酒新纪元” ——第十届中国〃秦皇岛国际葡萄酒节将于2009年9月19日至21日在秦皇岛北戴河隆重举行。此次酒节是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河北省人民政府、华夏酒报等共同主办,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和相关机构共同承办的又一届葡萄酒盛会。

第十届中国〃秦皇岛国际葡萄酒节将邀请国家相关部委领导、河北省政府领导、国际著名葡萄酒产区所在国驻华使馆官员,国内商界名流和社会知名人士,葡萄酒行业专家学者、葡萄酒生产商、配套商、经销商以及上百家国内外主流媒体参加。

本届酒节内容包括:第十届中国〃秦皇岛国际葡萄酒节开幕式、秦皇岛2009国际葡萄酒展览会、秦皇岛葡萄酒产区招商推介会、秦皇岛葡萄酒文化之旅,以及与华夏酒报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葡萄酒经济年会暨秦皇岛国际葡萄酒产业发展峰会等五项主题活动。

秦皇岛是中国唯一以古代帝王尊号而得名的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海滨夏都和能源输出港,更是奥运之城和中国干 红葡萄酒之城,有着独具特色的葡萄酒文化。秦皇岛有着400多年的葡萄种植历史,处于世界公认的北纬39°附近的酿酒葡萄黄金种植带。现有葡萄酒生产企业62家,原酒生产能力约20万吨。秦皇岛昌黎是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诞生地,拥有中国第一个通过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的葡萄酒产区。

2008年底,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秦皇岛葡萄酒产业集聚区是河北省首批确定的32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中唯一葡萄酒产业聚集区,同时,《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确定秦皇岛昌黎葡萄酒文化休闲聚集区作为七大产业聚集区之一,将规划建设具有休闲旅游功能的葡萄酒庄园30家以上,成为国内一流的葡萄酒庄园聚集区和葡萄酒文化体验地。

为全面推进秦皇岛市葡萄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5月,秦皇岛市制定了葡萄酒产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要求以“生态为本、聚焦高端、文贸并举、集群发展”为原则,明确了“实施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产区区位、旅游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树立产区地理标志高端品牌形象”的总体思路,以及“1-3-4-7”的空间布局。即规划建设1个葡萄酒生态经济圈、3条纵深产业带、4大功能区、7个产业集群,提出把建设生态产业经济圈、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推广葡萄酒文化、发展葡萄酒专业市场、优 化工业化酿酒产业集群作为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为秦皇岛市的葡萄酒产业的战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新的动力。

该规划以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中心,注重将葡萄酒产业发展与秦皇岛市作为旅游城市的定位相结合,利用葡萄酒产业贯穿一、二、三产的特性,从种植、加工、酿造、贸易、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全面发展葡萄酒产业,包括建设葡萄酒庄园聚集区,发展葡萄酒文化旅游和葡萄酒地产等,进而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带动秦皇岛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升级,使秦皇岛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的旅游、休闲、会展、文化中心,形成产业和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

让新闻更好地回到新闻 篇6

2008年极端的沉痛与喜悦交织在一起,这是一个大国崛起的阵痛。年度主持人要架得住这一年重要事件的气场。白岩松以大气沉稳的中国面孔,在严肃平和中讲述着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黄升民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

搜狐娱乐网友提问:生活中的白岩松也很严谨、严肃吗?你有没有心烦,压力特大的时候?你都采用怎样的方式减压?

白岩松:我每天都在烦恼,而且似乎年龄越增长,烦恼越多,生活的,工作的都有。压力和烦恼是必须要付出的成本,慢慢就习惯了。

面对压力,听听音乐,玩乐的音乐,或者是很悲剧的音乐、摇滚乐发泄一下,各种音乐都好。看看书,去跟别人对话就不一定那么孤独了。另外每周去找两三个特别想吃的东西,比如在杭州开车跑到很远的山上吃农家菜,因为人这一辈子每天能够把握的幸福就是吃了。每一个城市都有我的美食地图。

作为一个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白岩松身上集中了夸张的赞誉和过分的贬损,对此他从不回应。“你有拿我娱乐的权利,我有不参与的权利。25岁时,我给了自己9个字——关注人,说人话,像个人。做到这9个字,我用了15年的时间。2008年40岁时,我给了自己12个字——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捍卫常识就是当别人因为各种因素都在喊1+1=3的时候,要有勇气说1+1=2,哪怕被骂;建设理性就是不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有一个长远目标;寻找信仰非常简单。我和大家一样,似乎得到了很多东西,但是缺乏幸福感,所以我总在寻找照亮自己心灵的东西。希望这12个字能贯穿我的一生。”

关于获奖

“如果2008年没有那么多让我们难忘甚至不愿意见其发生的事情,获得这个奖项的心情会更轻松。毕竟有了地震、雨雪冰冻灾害,所以获得任何一个奖项,都不会让我有轻松的心情。话说回来,这也是新闻人的职责所在。如果2008整个年份歌舞升平、风调雨顺,我宁愿不获奖。”

新闻使命

从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至今,16年里白岩松赶上了三次中国电视新闻的变革:第一次是改变观众的收看习惯。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的开播,改变了中国观众早间不看电视的习惯。白岩松在这个舞台上从一名报纸编辑转型成一名电视新闻记者;第二次是报道形式的变革。1997年香港回归的电视直播报道是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次现场直播报道,其间白岩松从一个电视新闻记者成长为新闻直播节目的评论员。现在,传播形式已呈融合之势,白岩松对此有独到看法——

“未来的媒体是嫁接的,各种媒体的边界变得模糊,这是我做《新闻1+1》时的感受,通过这个栏目,我们把来自报纸、网络的话题、意见、各界声音汇总到电视屏幕上,一个小时候节目又会出现在网络上。我们已意识到这是一个网络、电视、平面媒体融杂在一起,只不过是在电视上直播的栏目。我一直关注媒体的变化,关注硬件厂商的动作,最后发现他们致力于把电脑、电视、手机融合成一个媒体终端。但是,媒体归根到底还是内容为王。

随着社会的演进,尤其是民主进程的推进,再加上传媒科技的发展,当下需要新的变革,就像1993年那样。尤其是当前的中国电视新闻领域还是一片空地,竞争并不是非常激烈,有太多时段被无效占用。新闻节目的创新非常重要,娱乐节目可以学些别人的节目模式,但新闻不同,新闻节目的形式不会太复杂,关键在于内容创新,在于如何更准确地把握文化和价值观。

16年前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让新闻人回到了该做的事情上,说人话,办人事,关注人,做到这些就已经赢得掌声了,真可谓在一片空地上仙人掌也是绿色植物。从去年开始,有了新的挑战,要确立新的目标。仅有舆论监督、仅有‘新闻是新闻’已远远不够。要让‘新闻更好地回到新闻’,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在中国的民主进程中,在中国向大国发展的道路上,在大国精神、国民气质的塑造上,媒体该做些什么。这已不是简单的舆论监督命题。”

娱乐的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对白岩松的评价非常独特:“他深入有趣地评论国际关系,‘把爱和恨放在一边,先去了解’;以乐观坚强地语气讲述汶川地震的威力;在春晚舞台上以中规中矩的表现与横空出世的小沈阳相映成趣。” 把白岩松和小沈阳放在一起,的确“相映成趣”。作为一名大多数时候显得颇为“担当”和“严肃”的新闻人,白岩松如何看待愈演愈烈的娱乐潮——

“目前娱乐节目数量多很正常,因为人们需要快乐。严肃的、舆论监督的、更理性的节目肯定是少数,在全世界都是如此,但是必须要有。

大家应该娱乐,不要让娱乐承担太多意义,笑才是最大的意义。但是,大家应该注意到,现在来自民间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观点越来越明确,不管是通过网络还是报纸,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大家要意识到中国正在发生着何种变化,然后做出与之相应的节目,否则就落后于时代的需求了。”

天花板

参加大量的直播节目是白岩松工作的常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他总是手拿话筒奋战在镜头前。白岩松曾经同时担任《时空连线》、《中国周刊》、《新闻会客厅》三个栏目的制片人,这让他异常忙碌。即使是在辞去所有制片人工作后的现在,他一周七天中有五天要参加直播节目,另外一天则要录制一档周播栏目。于是,白岩松发烧的时候主持节目、脑子晕的时候主持节目、手术第二天主持节目、带着石膏主持十七大开幕式……《新周刊》主笔胡赳赳评价白岩松:“他坚持严肃性与思考力,没有在时间的磨砺中失去质疑的勇气。”白岩松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地位——

“如果仅仅是我一个人走那么远的话,不仅越走越孤单,而且越走越危险。如果一群人一起走的话,就蛮好。

现在面临一个天花板,我正尝试突破这层天花板。白岩松说如果不能突破这层天花板,等新人成长起来,至多也只能达到和他现今一样的高度。在新人成长起来前,如果我能突破这层天花板,意味着他们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开播一年左右的《新闻1+1》的尝试,发现‘突破’不像想象中那般悲观。一年前创办《新闻1+1》时没有想象到会取得今天的反响——预估的困难是存在的,但尝试内容创新和突破的回报比想象中大得多。原因在于——我们正处于一个变化中的中国。”

新闻评论员 篇7

众所周知, 假新闻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 对社会, 国家和个人产生了严重的恶劣影响。

1、对社会的影响

新闻报道的失真的具体表现为“虚假信息、不对称信息、信息缺失或遗漏、滞后信息等四种类型”。并且“出现这四类情况的信息一般都是重大的硬新闻”。因为硬新闻本身的对社会的重要的影响力, 所以虚假新闻会对我们社会产生巨大危害。

假新闻对社会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假新闻造成社会动荡, 影响市场运作。二是假新闻使国家声誉受损。

2、对媒介的影响

假新闻损害媒介公信力。“把容易引起公众轰动的批评性、娱乐性假新闻比作烈性毒药的话, 正面报道中的假新闻就如同慢性毒药, 它在慢慢侵害传媒的肌体, 其危害更不容忽视。”目前, 假新闻传播范围越来越广, 涉及媒介越来越多, 就整个中国媒界而言, 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严重损害了媒介的公信力。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网友的抱怨:现在的报纸不能相信, 没有新闻也编些假新闻出来混淆视听。受众对大众媒介公信力的质疑, 很大程度上来自假新闻的泛滥。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是一种短视行为, 无异于自毁根基, 媒体将失去发展的基础。

3、对大众的影响

(1) 虚假新闻传播谬论, 扰乱人心。受众通过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认识世界, 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 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 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 加工和报道, 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像人们所提示的环境。假新闻传递给受众的象征环境是虚假的, 但是受众仍通过这一虚假环境认识真实世界, 这一矛盾, 对受众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2) 虚假新闻侵犯人权, 伤害无辜。“假新闻不但严重损害媒体的声誉和形象, 也会给有关当事人带来形象、声誉、心理甚至人身的损害。”

二、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1、拟态环境下的媒介

媒体, 为受众所提供的新闻信息, 所构成的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本身, 而是与现实环境并存的拷贝世界或象征世界——拟态环境。

人们总是习惯于接受和理解来自全球四海的各种媒介信息, 生存于大大超出自身可以亲身感受的现实环境的另一种环境即“拟态环境”中。这种环境不是人们实实在在可以亲身感觉到的事件或直接听到的观点本身, 而是关于它们的复制符号或摹写。由于大众传播的及时性及图文并茂的特点, 人们便心甘情愿地将传媒所营造的信息环境作为自己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

2、媒体“把关人”的存在——假新闻的产生

正是由于媒体在客观环境与受众的环境认知间, 构筑了拟态环境这样的存在, 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 遮蔽了人们直接接触客观环境的可能性。而作为链接客观环境与受众环境认知的媒体, 则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

假新闻产生的具体原因:作为“把关人”存在的媒体从业者及媒体组织, 在为受众构筑信息环境的过程中, 从自身媒体组织的立场和方针出发, 对新闻信息进行“把关”, 假新闻便诞生于此环节中。假新闻的生产, 同样遵循新闻生产的环节:采集——加工——发布——反馈。在新闻生产的整个环节中, 媒体从业者或媒体组织, 在以下环节, 主动或被动地创造出假新闻。

(1) 新闻采集环节

①同样“被拟态”的媒体。

在新闻工作中, 由于记者无法在第一时间观察到所有新闻事件, 因而必须借助消息来源的讲述来获取新闻素材。

②信息来源主体多元化的诉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利益的分化, 在一起新闻事件中, 消息来源更加丰富多样化, 不同主体往往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③假新闻信息来源的5种类型。

假新闻的产生, 目前消息来源上的差错大致可以归纳为5种类型:“编造消息源”、“来源境外媒体”、“匿名消息来源”、“单一消息源”和“来源网络的消息源”。

(2) 新闻“加工”环节

新闻报道的失实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做技术性失实, 指新闻报道者没有弄虚作假的利益追求与主观动机, 而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未能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对其进行如实报道产生的失实。还有一类就是蓄意性失实, 它是在主观上故意违背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准确、公正的准则, 不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 采用夸大、歪曲或掩盖客观事实的某些要素, 甚至捏造“事实”, 杜撰情节、煽情鼓吹等非常规的表现手段, 制造轰动效应, 为谋求媒体或个人的私利不惜损害公众与他人利益的恶意报道行为。

①技术性失实:

媒体工作者媒介素养的缺失。随着传媒分工的细化, 报道内容的深化, 大量未受过新闻专业训练的人员进入新闻采编行业, 他们中有部分人因新闻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缺乏, 为新闻工作造成了各种隐患。另外, 一部分新闻工作者也存在私心作祟的情况, 为了一己私利, 发布甚至编造虚假新闻, 给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②蓄意性失实:

眼球效益, 过度追求轰动性、趣味性。这是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 这是一个媒体追逐眼球效益的时代。媒体工作者媒介素养的缺失, 很大程度上, 是一种技术性失实;而为了争夺受众眼球, 主动创造新闻、拔高新闻, 则是蓄意性失实的炒作。

在面对拥有500亿份报纸、1266万小时广播节目、1636万小时电视节目的传播格局, 媒体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赢得最广泛的受众, 轰动性、趣味性的新闻, 无疑是聚集受众眼球的神兵利器。而作为“新近发生的事情的报道”的一般新闻, 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于是, 对新闻进行主动添枝加叶的加工, 注入耸人听闻的新奇元素, 将事件“包装”成为“新闻”, 假新闻便由此产生。

(3) 新闻发布环节:时间就是金钱VS核实与查证的缺失

及时性, 新闻的一大特征。在这个追求注意力经济的时代, 在这个分秒必争“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 新闻发布的及时性、“首播”是各媒体所争相争夺的。

假新闻在新闻发布环节中的产生, 来源于这种首播权的争夺, 来源于因为争夺而缺失的对新闻的核实与查证环节。在有限的新闻生产时间里, 记者又面临着“挣工分”与“抢新闻”的巨大压力, 因此这个如此重要的环节往往被疏忽甚至抛弃了。

(4) 假新闻产生的根源——受控的媒体

诚如前文“把关”过程的实质中所述, 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 其中虽然也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 但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下, 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及其结果, 在总体上时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而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并非独立自发、自然而然的, 任何传播都必然处在一种控制的网络中而受到制约。

①政治控制。

政治控制最集中地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于管理上。也就是说, 政治控制主要是政府控制。在一切控制形态中, 政府控制无疑是作用最大的、效果最明显的控制。

②经济控制。

如果说政治控制室最重要的控制形态, 那么经济控制就是最根本的控制形态。媒体, 当它从政府拨款的运营模式走向市场化经营的运营模式时, 面对市场经济, 它不得不对自身所面对的经济环境进行考量。在今时今日的注意力经济时代, 让媒体不得不在作为意识形态工具之外, 还赢得受众, 获得眼球, 从而保障媒体自身的生存与运营。

③受众控制。

来自受众方面的控制也是不容忽略的。它同来自政治方面的控制和来自经济方面的控制一样, 都会对传播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 新闻传播归根到底是面向受众的, 所以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无所作为的, 它使传播在相当程度上得听命于受众。作为产业运营的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正如同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④自我控制。

以上列举的控制形态, 指的都是外部因素对传播活动的制约, 是一种“他律”;自我控制则是传播者对自身主动施加的约束, 是一种“自律”。自我控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媒体从业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将假新闻产生的原因进行如下表述:

三、假新闻的规避

假新闻的产生, 源自于媒体“把关人”的存在。因而, 在寻求规避假新闻的路径时, 从媒体“把关人”着眼, 依靠立法保障, 新闻组织的约束以及媒体、媒体工作者的自律, 从而构造杜绝假新闻的机制体系。

1、立法保障——强化法律、法规约束机制, 适应媒介生态新变化

法律法规体系的建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新闻传媒发展, 而是要让行为人认可、接受与其相关的规范并遵照执行, 维护新闻传播正常秩序, 保障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也只有不断完善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形成一整套严密的规范体系, 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虚假新闻、防范传媒公信力流失, 这是杜绝虚假新闻、确保媒体长久公信力的外在力量。

2、新闻组织约束——加强新闻传媒与社会互动, 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新闻公评人制度”是欧美国家新闻机构自我检视的常见做法, 多由传媒机构聘请准专业人士专门负责接受和调查公众关于新闻报道准确、公正、平衡以及品位方面的投诉, 并向有关部门或人员提供改进建议。其角色定位相当于受众在媒体中的代表, 其职能目标是希望藉由媒体自我监督, 加强与受众的联系, 增进他们的信任。

3、媒体、媒体工作者的自律

(1) 个人出发:媒体工作者——培养新闻从业者的伦理自主性, 建构诚信传播体系

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新闻从业者必须坚守的职业底线, 一旦碰触这一底线, 就失去了作为记者的职业资格。针对上述严重违背新闻传播职业操守的现象, 应参照全社会现阶段的道德准则, 为新闻从业者提供具有普遍认同的道德律令, 建构诚信传播体系。

(2) 集体出发:媒体——规范新闻生产流程, 完善传媒机构内部管理

在信息来源方面, 针对目前情况, 新闻单位对社会自然来稿、线人报料及互联网信息的使用应有足够的警惕和相关管理规定, 记者编辑应认真采访核实, 慎重报道, 防止和杜绝虚假新闻传播。记者编辑在采集、制作和传播新闻信息时, 必须对新闻事实进行调查和核实, 严禁夸大其词、耸人听闻, 对报道角度、分寸和时机等严格把关, 确保将新闻真实性贯穿到采编工作各个环节。

四、结语

假新闻并没有随着假新闻的评选、批判和改正而消失, 对于假新闻我们依然要保持警惕, 时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这才是真正的新闻人所应该坚守的。

参考文献

[1]易程何.基于公信力视角的政府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 2009.

[2]李铁锤.对软性新闻是损害媒介公信力主因的质疑[J].传媒, 2011 (12) .

[3]孙喜文.正面报道中的假新闻[J].新闻采编, 2009 (2) .

[4]陆地.假新闻的成因, 危害与治理[J].新闻记者, 2011 (03) .

没有新闻的新闻写作 篇8

那么奥斯威辛为什么没有新闻, 论者多认为奥斯威辛集中营作为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杀人工厂”, 有关报道已经够多了, “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 奥斯威辛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笔者认为,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不只是这么简单。

没有新闻, 作者还要去写, 并且一写就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大奖。作者为什么还要去写呢?文中写道:“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 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 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种“使命感”是什么?“一种不安的心情”又是什么?我认为这才是解答作者为什么要写的关键, 也是奥斯威辛为什么没有新闻的关键。

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 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并及时发出警报。”罗森塔尔来到奥斯威辛看到了什么呢?“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 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 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 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好一派和平温馨的景象, 因而作者感到了“可怕”, 可怕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有些人已开始淡忘这段血腥的历史了。所以作者说:“在布热金卡, 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 不该有光亮, 不该有碧绿的草地, 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作者的使命感让他看到了平静的海面下隐藏的浅滩暗礁, 并及时发出警告, “一种不安的心情”也就是人们对历史的淡忘,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 作者说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是指人们开始忘记德国纳粹在奥斯威辛犯下的滔天罪行了, 作者还要写就是要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 “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 但我们绝不能屈服, 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牢记历史, 才能不重蹈历史覆辙。

新闻评论员 篇9

另一组数据表明, 有34%未成年人收看电视的目的是了解国内外新闻大事, 获取新闻资讯 (见表二 (2) ) 。

两组数据的巨大反差, 一方面说明少儿电视新闻可开发的前景巨大, 另一方面结合目前少儿电视新闻发展的现状, 也可以发现其存在着诸多问题。

1、克隆成人新闻。联播版的新闻主持人、“良好运行态势”之类成人化的解说词, 在少儿电视新闻节目中频频出现, 这种成人式的新闻模式无形中拉大了节目与孩子的距离。

2、缺失儿童声音。节目制作中, 由于缺乏平等交流, 成人编导始终占据主动话语权, 儿童在节目中经常按照大人的意思, 说大人要说的话, 做大人喜欢做的样子, 成了大人的“传声筒”。

3、重教育轻娱乐。由于成人的传统思维, 要么认为儿童啥都不懂, 要么认为学生就要多学一点, 把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变成了孩子的第二课堂, 忽视了儿童对娱乐的需求。

这三个主要问题基本上都是由于“少儿本位”的缺失而造成的。要做出孩子喜欢的少儿新闻节目, 必须坚持一切从少儿的角度出发, 也就是要“说孩子的新闻、让孩子说新闻、为孩子说新闻”。这不仅指少儿电视新闻反映对象主要是少儿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以少儿的视角去表现少儿世界和少儿眼中的成人世界。

一、说孩子的新闻

牢牢把握孩子的注意力, 选择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接近孩子生活的话题, 容易使孩子找到群体归依感和认同感, 也就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

1、内容上表现为“孩子的新闻”

“孩子的新闻”, 一是指孩子感兴趣的“新近发生的事实”, 二是指传播的新闻必须得到孩子的认同。这就要求新闻选题要从孩子的心理诉求从发, 立足于孩子, 报道与他们年龄相适应, 成长经历相关联的新闻, 满足孩子娱乐需求、信息需求、社会实用的需求。凡是来自孩子提供的线索, 经常都会成为福建少儿《大嘴巴喋报》拍摄的首选题材。像《福州动物园搬新家》, 《鸟语林来了一个新客人》, 《QQ上的鬼叫》等这些来自孩子的新闻, 播出后也经常成为孩子之间津津乐道的谈资。

2、必须是孩子看得懂的新闻

根据皮亚杰 (Jean Piqget, 1896~1980) 的心理发展观, 儿童认知发展的起点是感知, 以后逐渐发展表象或形象思维, 12岁的儿童才具初步的逻辑思维, 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3) 。这就是说, 少儿的思维特点是直接的、感性的和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少儿电视新闻应该以现场为主, 重视图像与同期声, 解说为辅。

儿童新闻中用图像和同期声能说清楚的就不用解说词, 像离孩子生活较近的课外活动, 只要有主持人在现场, 基本上后期的配音都不需要了, 像校运会、四驱车比赛等事件性新闻, 由于现场感特别强, 孩子很容易被电视的氛围所感染, 能取得不错的传播效果。

对于离孩子实际生活较远而孩子又关注的新闻, 用图像显示, 能更好地反映事物特点。央视曾播过一条关于20世纪中国灭绝动物的新闻。新闻镜头从北京麋鹿苑世界动物灭绝墓碑前的多米诺骨牌切入, 每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上是一种已灭绝的中国特有动物。在新闻的最后画面再次一一展示上述已灭绝的动物, 不加解说, 但叠上灭绝动物的名称、灭绝年代的字幕, 同时配上倾诉的音乐, 就是一首已灭绝动物的挽歌, 画面具有强烈情感冲击力, 直撞儿童的心灵。 (4)

当然, 少儿电视新闻也少不了解说词, 解说词一定要符合少儿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 应采用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语言, 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 说孩子想听的, 说孩子听得懂的。例如在安理会就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举行辩论期间, 儿童新闻是这样报道的:“今天联合国安理会搞了一次辩论。安理会是由15个国家组成的一个俱乐部。它工作的目的是防止打仗, 争取用和平的办法解决国家之间的问题。美国一直怀疑伊拉克这个国家有一些可怕的武器, 这种武器可以一次杀害很多人。美国说伊拉克必须销毁这些武器, 不然就要对伊拉克不客气了。”这样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背景解释, 使得孩子们也可以听懂本来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新闻。 (5)

二、让孩子说新闻

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是少儿电视新闻必须坚持的方向。除了把握导向外, 少儿电视新闻的采编播全程尽可能由孩子来完成, 以充分展示孩子的视角, 最大限度地接近少儿受众。

1、让孩子参与制作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表明:虽然儿童正处在发展中, 但他们仍具有独立的人格, 所以他们的意见应该得到尊重, 并且儿童在表达自己需要时是最有发言权的。 (6) 让少儿写少儿的故事, 让少儿拍少儿的生活, 让少儿评少儿的表现, 正成为国际少儿电视的新理念, 这也应该是少儿电视新闻努力的方向。福建少儿频道《大嘴巴喋报》中, 小记者们可以收集全省小朋友的话题去北京采访奥运, 可以和国民党中常委洪秀柱阿姨一边游戏一边拉家常, 而编导叔叔阿姨们只能给他们打下手。每月的节目评分, 更是让孩子们把“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口号变成了现实。让孩子参与新闻制作,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 融入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满足孩子独立性和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 也容易被同龄的受众所关注。

2、孩子要真正说话

首先, 大人要让孩子说话。大多数的少儿电视新闻栏目都培养了一批小主持、小记者, 但是小主持、小记者说的话、采访的内容很多都是事先被编导定好的, 缺乏童真童趣, 儿童电视新闻节目成了大人与孩子合演的一台双簧戏。因此, 要让孩子真正说话, 大人就要尽可能地减少干预, 除了原则性问题外, 要放手让孩子去说、去做。

其次, 孩子自己要说真话。孩子由于受到成人世界的影响, 很多孩子在电视前说套话、官话、和自己年龄不相符合的话。有的小主持人时常蹦出一两句”你有没有文化”、“有毛病的”的话来, 有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接受采访时, 还会冒出“内涵”、“文化底蕴”、“民族精神”等词语, 这些语言明显与少儿的年龄不符。因此, 要让孩子说真话, 编导要营造宽松的环境, 让孩子回归本性;要让孩子有话可说, 谈论孩子熟悉的事物;要采访多数孩子的代表, 不要放大个例。另外, 也要通过网络、电话等其它途径, 让更多儿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

第三, 要让孩子发出有力的声音。孩子的声音之所以很微弱,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的声音很少被社会关注。在社会上, 有关儿童的事项, 有时也很少征求儿童的意见。少儿电视新闻要放大孩子的声音、经历来教育社会, 影响社会。《大嘴巴喋报》对患脑瘤的外口学校同学的系列报道, 感动了企业家, 解决了医疗费用;对动物园搬新家接连3个月的报道, 让许多同学的建议被动物园采纳。传播孩子的见解、观点, 放大孩子的呼声, 在影响孩子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社会。

三、为孩子说新闻

由于孩子的生理、心理和智力实际情况, 少儿电视新闻不可能完全交给儿童去完成, 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成人的协助。因此成人记者、编辑的业务素质决定着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成败。

1、树立“少儿本位”观念

所谓“少儿本位”, 就是将少儿看作独立于成人的个体, 尊重他们, 满足他们的需求。成人编导一切工作要“孩子第一”, 服从于“为少儿”, 完全尊重孩子的选择, 做孩子的帮手。从成人制作到孩子参与再到以孩子为主, 《大嘴巴喋报》这几年的节目制作模式一直在变, 而这些变化都是来自孩子的意见。从创办之初就建立儿童评片制度, 把栏目的定位、内容、形式、风格都交给了孩子, 孩子们就是栏目的智囊团、顾问。“要用轻松的幽默的方式为说新闻”、“要用各种方式讲好每个故事”, 编导们在谦虚接受孩子意见的同时, 孩子也在接受栏目, 而栏目对孩子影响也越来越大。

2、加强业务综合素质

目前全国院校还没有开设少儿电视新闻专业, 当前的从业者基本上都属于“自学成才”, 能熟悉与少儿电视新闻实践极为相关的电视新闻、少儿心理、少儿教育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稀缺。人才是做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关键, 对现在的少儿电视新闻工作者要适时进行在岗培训, 不断增强他们的理论基础, 以适应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者队伍专业化的进程。

虽然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还处在起步阶段, 存在不少问题与困难, 但是做出让孩子们喜爱的少儿电视新闻是电视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少儿电视新闻从业者要保持一颗鲜活的童心, 为少儿撑起一片天空, 让他们发出强有力的声音。这种声音不仅改变着他们自己, 也将改变世界。

参考文献

[1][2]黄会林、杨越明、董宁宁、崔莉、张雨茗、李晓燕:《2008年度未成年人电视媒体收视行为调研报告》, 《现代传播 (双月刊) 》, 2009年第1期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4]沈晓静:《论儿童电视节目的信息传播手段及语用策略》, 《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9卷第1期

[5]郭景:《荷兰, 晚饭前放儿童新闻联播》, 《环球时报》, 2003年7月16日第22版

新闻评论员 篇10

假新闻现象一直存在, 并且不止被媒体重视, 媒体会互相纠错;被受众重视, 特别是网络受众会自行揭示假新闻;被国内学者的研究。但是这么一个一直以来被各界广泛关注, 并明文要求避免的现象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这就说明, 这一现象还是有值得探讨的必要性的。那么, 假新闻现在的特征是什么, 发生了什么变化?新闻客观性与假新闻之间有没有联系?是如何联系的?应该如何应对具有新特征的假新闻?

一、引言

1. 文献梳理

到现在, 关于假新闻研究的专门著作几乎没有, 更多的是散见于报刊杂志的关于虚假新闻现象的文章。在知网中, 关键词键入“假新闻”, 搜出了1280条信息, 其中研究生论文8篇, 期刊刊载1272篇, 足见大家很关注假新闻这一现象。

期刊中, 2009年共有119篇文章, 2008年131篇, 2007年160篇, 2006年82篇, 2005年94篇, 2004年74篇, 2003年89篇, 2003年之前527篇。也就是说, 从2005年开始有关假新闻的文章激增, 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发表于新闻专业期刊, 而是发表于非专业期刊, 如《西部大开发》、《中国纺织》、《晚霞》等。

这些文章主要阐述的问题集中于于假新闻的成因和对策两个方面的研究上。这类文章是假新闻研究的主要方面。如吴谷平, 《警惕, 虚假新闻愈演愈烈——析虚假新闻在当前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载于《新闻记者》2005年第10期;郑保卫, 《呼唤新闻良知, 杜绝虚假新闻——浅谈虚假新闻与道德误区》, 载于《新闻界》2001年第2期。

可以说, 这些文章主要是提出假新闻的成因和对策, 而且是从宏观层面提出解决方案, 可操作性强的不多。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试图找出目前假新闻的特征, 而不仅仅是分析它的成因, 只有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假新闻的变化, 才能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本文选取2009年《新闻记者》评选出的十大假新闻为样本, 采用内容分析法具体分析目前假新闻的特征及其变化。

本文也未拘泥于传统的研究模式, 本文的着重点在于对假新闻现有新特征结论的得出, 以及站在新闻客观性的角度如何应对假新闻, 以这样的角度透视假新闻的生产模式, 保证建议的可操作性, 因而省略了假新闻的生成原因。这是因为, 这部分各种研究众多, 且结论几乎大同小易, 主流的观点是媒体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为假新闻泛滥提供了温床。

3. 相关概念

3.1.假新闻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新闻界用“假新闻”来描述非真实的新闻。假新闻是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源的“新闻”, 即假新闻依据的“新闻事实”是想象、臆造、捏造的产物, 是通过想象思维虚构的“事实”。“在其‘纯粹’的形式中, 假新闻完全不包括一点事实”。因此, 假新闻的根本特性是新闻事实源的虚假性。[1]可以简单地说, 以虚构出的新闻事实为本源的“新闻”就是假新闻。

本论文中谈到的假新闻, 均指广义上的假新闻范畴, 即违背了客观事实的报道。假新闻包括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 二者的共同之处即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前者属于“造假”, 报道的是子虚乌有的东西, 整体事实不真实;后者属于“失真”, 与事实的原貌不相吻合, 或部分事实不真实, 或细节不真实, 或本质不真实等。

3.2.客观性

客观性, 已经在新闻界内成为公认的标准, 各种教科书上对此都有涉及。客观性要求对事实进行准确的报道, 同时, 它禁止在报道中公开地采取某种立场。客观性的要求是全面地、中立地、平衡地报道争议的问题, 让受众了解各方面的意见, 以便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

但是, 绝对的客观是不可能达到的, 许多西方新闻工作者已经认识到, 客观性是值得追求但永远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新闻界普遍认为, 这种解释应该而且也可以采取一种客观的形式, 这种构造应该而且也可以采取一种专业所允许的规则, 从而使主观意志与客观事实的冲击降到最低限度。于是, 客观性从一种信念变为一种程式, 变为一种对新闻事实的处理常规。[2]

客观性是西方发展起来的, 但是传到中国后, 中国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本土化, 中国将西方谈论客观性时所强调的“真实”、“平衡”、“公正”换成了“倾向性”和“立场”。

也就是说, 中西对于客观性的认定不同, 但是都有一个共同认识, 媒体不能脱离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来谈新闻的客观性。客观性原则作为一种职业理念和行业规范, 在新闻业有一定的通用性。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客观性开看假新闻, 虽然对客观性的讨论还在继续, 但是客观性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报道模式。

客观性能较好的解决媒介与社会各个方面, 特别是媒介与政府和人民的关系。而假新闻正使媒介与受众的关系面临考验, 从这个意义上, 可以从客观性出发探讨假新闻。

二、分析《新闻记者》2009年十大假新闻

1. 样本的选取

《新闻记者》从2001年开始与人民网传媒频道,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推出“中国十大假新闻”评选活动, 至今已经9年了, 在广大受众、媒体从业者、大众传媒中都引起了较大反响。这个结论的得出是因为, 很多与假新闻相关的论文中, 都会提到《新闻记者》评选的假新闻, 如《如何根治造假新闻》。

《新闻记者》是上海新闻学会会刊, 是一本新闻学专业期刊, 它在评选时所设定的假新闻的条件更具专业眼光, 所评出的假新闻更有代表性, 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出当年假新闻的一些特点, 从而为相应得选取应对措施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2. 具体的分析

2.1从稿件来源看

从2009年十大假新闻中, 可以看出媒体的稿件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社会自由撰稿人或通讯员的稿件, 二是记者稿件;三是编辑引用或者转载来源不详的稿件。

根据以上表格, 可以看出, 大半假新闻是记者所为, 其次为编辑, 最后才是外来投稿人。稿件来源, 即新闻稿件的采集, 把关人是记者, 除此之外, 自由撰稿人或外来投稿人与记者他们是第一重新闻把关人;稿件到受众的手中, 还要经过编辑的把关。

经过以上统计, 造假的源头是专业的把关人, 记者和编辑。在2009年, 记者的6篇假新闻报道中, 《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电影促进法及电影分级制度将出台?》属于故意造假, 《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女黑老大包养16个年轻男子供自己玩乐》、《奥巴马送金正日i Phone和苹果电脑》、《陈永贵之子陈明亮涉赌涉毒被刑拘》是道听途说, 《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国考最热岗位报录比超4700:1》是采写失误。分析结果是, 在6篇记者造假新闻中, 记者道听途说造成的假新闻最多, 有4篇。记者失误的主观动机值得假新闻预防思考。

编辑造假主要源于转载网上新闻。在编辑为假新闻主要责任人的2篇新闻中, 都是编辑直接采用网上的文章或图片, 没有经过任何求证, 以讹传讹。

2.2从发布媒体看

传统媒体现在都有自己的网站, 纸媒体上的信息, 都会发布在网站上, 在网站上查阅。从表中可以看出, 传统媒体仍旧是假新闻的制造大户, 但是很多新媒体, 如网络会大量引用或转载假新闻, 如《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一文, 虽然由《华西都市报》首先刊登, 但是随后有许多权威新闻网站如凤凰网、央视网、中国网都转载此文, 都标明来源于《青岛晨报》, 尽管世界上并没有《青岛晨报》这张报纸。

虽然, 地方媒体造假比中央媒体多, 但是中央媒体也会出现假新闻。相对而言, 商业媒体, 也即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媒体更易出现假新闻。

2.3从报道题材看

通过以上表格, 可以看出假新闻以社会假新闻为主, 这可能与造假者迎合受众的“求新求异”心理有关。总体来看, 这次的假新闻都是受众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信息。比如, 《国考最热岗位报录比超4700:1》, 是受众比较关心的信息, 但是因为记者采访时将时间弄错, 是去年的时间, 因此一篇假新闻就产生了。《奥巴马送金正日i Phone和苹果电脑》, 是国际上的事情, 这种包含政治性信息的一些消遣性的新闻, 也出现了假新闻。

2.4从消息来源看

稿件中称有明确消息源的, 也是值得怀疑的。如《杨振宁证实夫人翁帆怀孕3个月》, 杨振宁先生向新闻媒体证实, 明确说杨振宁是消息来源, 但是事后证明并不是。《奥巴马送金正日i Phone和苹果电脑》一文中, “据英国《卫报》10日消息, ”确实是来自《卫报》, 但是原文来自于《卫报》一个恶搞专栏。《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稿件中, 消息来源为“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 ”但实际上仅仅是某专家在一次专题讨论会上称, 国外一家研究机构估计的数据。

现在的记者编辑已经认识到要增加报道的可信度, 就必须有明确的消息来源, 以此来使受众相信自己的报道是真实的。因此, 在消息来源上开始造假。

3. 当前假新闻的特征

3.1政治性的花边新闻出现假新闻

虽然假新闻更易出现在文化新闻、社会新闻等与受众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领域。但是在政治性、比较严肃的报道中, 假新闻少, 而软新闻出现假新闻的可能性更大。如今年的假新闻《奥巴马送金正日i Phone和苹果电脑》。

3.2假新闻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互相转载

传统媒体上的假新闻, 被网络媒体不加核实, 随意转载;网络上的假新闻, 也被传统媒体没有严加把关, 随之转载。如《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 最早刊登在《华西都市报》上, 但是随后被新闻网站如凤凰网、央视网、中国网转载;《女黑老大包养16个年轻男子供自己玩乐》, 首先是在《时代周报》的网络版2009年9月24日被刊出, 随后《时代周报》的报纸2009年9月28日转载了自己网络上的这一假新闻。

3.3隐性假新闻增多

隐性假新闻是指应当明确消息来源但却故意含糊或捏造新闻来源, 造成部分要素失实的新闻报道。[3]之所以称其为隐性, 是因为它介于假新闻与新闻之间, 常常以“真新闻”的面目出现, 受众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一般比较难以识别, 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假新闻的造假技巧越来越高, 更多的是真中有假, 假中有真, 让人莫辩真假, 假新闻让你更加难以辨别。比如权威信息源未必权威, 新闻媒体不能过于相信权威信息源, 而应尽力独立采访, 查明真相。

3.4假新闻对要素进行强化或忽视

在假新闻的文本中, 可以发现假新闻对信息进行过滤、选择, 使得一部分信息被强化了, 而另一部分信息被刻意忽视。假新闻追求新闻的显著性和反常性, 不顾新闻的真实性, 名人、新奇已经成为假新闻的要素之一。如《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就是利用了受众的猎奇心理, 在标题上吸引受众眼球。

三、用客观性应对假新闻

1. 记者编辑要正确报道事实

新闻必须报道事实, 把SWIH交待清楚, 严格核对事实, 重要事实尽可能通过两个以上不相干来源证实。要注意细节的准确:重要的数据、人名、地名、机构名等, 要有核对者表示正确无误的记号。如《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 编辑采用了社会自由撰稿人的稿件, 但是没有进行核对。在文中, 我军赴索马里水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舰队遭到不明身份潜艇的跟踪, 我军舰与之斗智斗勇, 最终成功逼其浮出水面逃走。该报道并未指出潜艇的国籍, 这就是事实不清楚, 如果编辑认真核对相关细节, 估计这篇假新闻也不会出炉。

2. 注意交待可靠的新闻来源

路透社在其采编人员手册中明确规定“路透社的每篇报道都应清楚明确的交待新闻来源。”法新社也有类似的规定:“通讯社的消息都要说明来源。来源要尽可能准确。评论、判断、估价核对事件的描述都要有来源。任何稿件都不能例外。”为什么交待新闻来源这么重要呢?路透社这样解释:交待新闻来源“一是为了使用户能对报道的可信性做出自己的判断, 二是为了在报道受到质疑时保护我们的声誉。”[4]

显然, 在西方媒体看来。交待消息来源一方面可以表明新闻事实是有根据的, 并非凭空捏造, 从而增加新闻的可信性;另一方面则可以证明这些事实及蕴含其中的观点是由别人提供的, 记者不过是转述而己, 是否可信由读者自己判断。现在的假新闻也意识到消息来源的重要性, 但是这些消息来源都是记者自己编撰的, 目的是为了增加新闻的可信度。与路透社解释自己交代新闻来源的第二点不同, 那些假新闻在报道受到质疑时不是维护媒体的声誉, 而是使媒体的声誉更加受损。

编辑看到报道中出现前后不一致的事实或者未明确交代消息来源的有争议的说法, 编辑应该提出质疑。如果发现消息来源有问题时, 值班编辑必须与新闻作者沟通。如《人民政协报》刊发的《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 提到消息来源, “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 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 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人民政协报》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机关报, 是唯一的全国性统一战线报纸。在这个假新闻被发现后, 新闻出版总署点名批评了该报, 使得该报的声誉不能说没有受到影响。

3. 将事实与价值分开

新闻客观性的基本主张是对事实进行准确的报道, 同时禁止在报道中公开采取立场。客观性, 主张将客观事实与主观意见区别开来。其主要假定是, 新闻事实是客观的, 对每个接受者都同样有效;个人意见是主观的, 对他人而言缺乏合法性。

新闻工作者的职责, 就是向公众提供这种“客观的事实”。比如2009年的假新闻《杨振宁证实夫人翁帆怀孕3个月》一文, 文中也有作者的判断, “这件事情的出现, 引起的震动不亚于我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具备了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将作者的主观判断强加于虚假的事实。

4. 国家、受众、媒体监督, 防止假新闻

4.1国家与受众的他律

2009年2月20日,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分别对刊登有关我护航编队假新闻的《华西都市报》、《青岛早报》给予警告、罚款3万元等行政处罚, 将造假者列入新闻从业不良行为记录数据库, 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与此同时, 新闻出版总署还印发《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 要求各地新闻出版单位采取8项措施, 制止虚假报道, 切实维护新闻单位的公信力。11月, 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又查处4家转载引用虚假报道的报纸, 并将采取三大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 规范报刊采编活动。新闻出版部门对《人民政协报》刊登虚假新闻提出严厉批评, 下达警示通知书, 并责成报社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

国家采取即时揭露, 及时制止, 严厉处罚的做法, 可以起到相当有效的震慑遏制作用, 使媒体刊登假新闻的成本加大, 从侧面保证媒体积极维护新闻客观性, 预防假新闻的出现。

由《半岛都市报》刊发的《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一稿, 并不是由媒体首先发现是假新闻的, 而是由报纸的读者发现的。青岛崂山市民在网上投诉:“我是一名青岛崂山市民, 在崂山生活了20年, 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崂山有个叫龙王庙的地方。《半岛都市报》记者为什么要捏造假新闻陷害我们崂山, 给我们崂山抹黑, 给我们崂山人抹黑, 给青岛抹黑?”

4.2媒体自律

媒体对虚假新闻的调查情况和处罚程序缺乏透明度。作为大众传媒, 不仅应当对自己刊发虚假新闻的行为及时纠正, 而且更应当向全社会公开对虚假新闻的调查过程、具体的处罚程序等全部信息, 包括给予责任人公开说话的权利和空间。虚假新闻的处罚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对蓄意造假者, 应当采取严惩不贷的做法, 清除出新闻行业;一是对职业能力欠佳、新闻素养不够者造成的无心之过, 则需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而不能简单地开除了之。[5]无论哪种做法, 都应当坚持做到处罚信息透明公开。

《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一经发现是假新闻的第三天, 2009年2月18日, 《半岛都市报》发表《致歉声明及解聘公告》:“2月15日, 本报在A3版刊登了《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一稿, 后经查证, 该稿系本报记者栾磊剽窃加工《知音》杂志励志刊2009年第4期2月版《1死5伤!花心老板紧急‘裁减’二奶酿惨祸》一文而成, 该记者的做法严重违反了本报关于采编队伍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 损害了报纸公信力, 误导了广大读者。经本报编委会和采编队伍作风建设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研究, 决定对记者栾磊给予解聘处理, 自即日起, 栾磊不得再以《半岛都市报》记者名义从事任何采访活动。”

李希光教授曾指出:“在饥肠辘辘的中国商业化媒体环境里, 中国的记者正在变成一个整天为生活奔波劳碌的人。”“中国的下一代新闻记者正在变成新闻民工, 连一些基本的权利都缺乏。”[6]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 人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媒体的主力军新闻从业者们对自己的生存状况不满意, 如何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新闻从业者如何维护新闻客观性, 与假新闻决裂。

四、小结

假新闻现象一直存在, 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很多研究中已经对假新闻存在的原因给予了阐述, 本文未对原因进行论述, 着重于通过《新闻记者》2009年的十大假新闻, 观察假新闻的最新特征, 期望从新闻客观性的角度对假新闻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假新闻的存在有体制层面上和操作层面上两方面原因, 虽然本文力图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但是体制层面上的因素依然会制约具体的操作, 要破除假新闻这一现象, 必须从两方面共同着手。因此, 假新闻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本文的研究局限性在于对体制层面上的建议没有具体阐述, 只关注了具体操作层面上的途径。但是仍然希望对解决假新闻有一些帮助。

摘要:新闻的真实性被认为是新闻的生命, 与此相对的假新闻是在缩短新闻的生命, 且假新闻这一现象一直存在。本文跳出以往分析假新闻的框架, 分析假新闻的原因与对策, 希望通过选取《新闻记者》2009年十大假新闻为样本, 试图得出现在假新闻的特征, 以新闻客观性的视角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假新闻的策略。

关键词:客观性,假新闻,自律,他律

参考文献

[1][美]利昂·纳尔逊·弗林特著.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M].萧严,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33.

[2]郭镇之.舆论监督、客观性与新闻专业主义[J].电视研究, 2000, (3) .

[3]潘新.隐性假新闻的成因及规避对策[J].东南传播, 2009, (10) .

[4]唐润华.全面认识和大胆借鉴客观报道手法[J].国际新闻界, 1997, (4) .

[5]李韧.虚假新闻处罚中存在的问题[J].新闻记者, 2008, (1) .

[6]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5:48.

金庸的新闻活动和新闻理念 篇11

金庸的报业活动

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的一个世家望族查家,原名查良镛,从1946年11月在杭州开始报业生涯,查良镛早期曾在上海《大公报》工作,后来作为该报特派记者到香港做编辑、翻译,1955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因报道一篇比武的新闻,查良镛遇见了改变后来整个命运的武侠小说,于是以金庸的笔名开始创作,没想到一炮打红。金庸在《书剑恩仇录》成功之后,又在短短的3年内连续创作了《碧血剑》、《雪山飞狐》和《射雕英雄传》,一时间风靡全港。

金庸在大公报干了十几年,有办报的经验,还是写文章和武侠小说的高手。后来和浙江老乡沈宝新在香港不期而遇,注定二人要开创一番辉煌的事业。沈宝新有丰富的出版印刷经验,懂得财务和经营管理,1959年,35岁的金庸用全部稿费积蓄做本,投身商海,开始实践心中更大的报人理想,打造他的报业新天地,于是《明报》创立了。金庸前后有两支笔,一支是写武侠小说的“世界第一侠笔”,另一支是写社评的“香港第一健笔”。香港市民既喜欢看他的武侠小说,也喜欢他犀利的文风社评。尤其是与离开的大公报的反击笔仗,更让金庸名声大振,报纸销路大开。金庸写武侠小说,最初只是为了赚钱,后来就是为了支撑《明报》事业。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期,金庸还试图在武侠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在社评之外,能够更感性地表达出自己的政治取向和对现实社会的看法。于是,便有了政治寓言的《笑傲江湖》和社会问题小说《鹿鼎记》。

金庸的新闻自由观

金庸的大半生都没有离开新闻界,《明报》成全了他,使他成为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报人,在两岸三地尤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金庸信奉一句格言:“事实是神圣的,评论是自由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他办的《明报》恪守客观、独立和公正的原则,也就是追求新闻自由的理想。

早在1960年5月20日,金庸就在《明报创刊周年感言》社评中说:“……在政治上我们力求中立,决不对左派或右派作任何不公平的偏袒。……本报自始至终要信守‘明辨是非’之信条……本报不接受任何方面的经济支援。”1969年5月20日,他发表《创刊十年,亦喜亦忧》社评,再次表示:“我们相信读者,所喜欢《明报》‘客观报道,客观评论’的作风,赞同我们‘明辨是非’的辦报方针。”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即在有关香港前途问题的争论中,金庸除了提出媒体私器论外,他还表达了“对新闻传媒作为政党‘喉舌’与‘工具’的理解”,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传播媒介“全然谈不上什么‘真实报道,公正评论’”,“并用大量事实痛斥了西方所鼓吹的‘新闻自由’、‘人权大于主权’的极端荒谬性”。金庸的文人论政“事实不可以歪曲,评论大可自由”,如果说《明报》在创办初期是以金庸武侠小说来吸引目光的话,到了1960年以后则进入了以政论赢天下的查良镛时代。最典型的就是在1960年中国大陆政治变局下查良镛对《明报》进行的转型改造,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查良镛政论,特别是对1962年“难民潮”事件的报道评论,使得《明报》开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定位,从一份“小市民报章”,提升到一份以文人论政赢天下、为知识分子接受的报章,迅速成为一份备受知识分子尊敬、在香港公信力最高的报纸。

观20余载金庸之政论,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其文人论政。金庸一介书生,一无资本,二无党派背景,赤手空拳办《明报》,所凭借的就是他那支笔,以及他“文人办报”的理念。1962年,金庸在《明报》开设了有着浓厚书生色彩的《自由谈》栏目,以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相标榜,其最初作为《自由谈》座右铭的“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进而成了《明报》的报训。

金庸的报业经营理念从办报初期的10万元注册资金到现在的资产高达数十亿元,兼营出版、旅游、印刷以至地产的多元化企业明报集团,其报业经营理念有着许多可资借鉴之处。

“一份报纸办得好不好,一看记者的采写水平,二看报纸的销售量。优秀的人才才是办好一张报纸的关键,这就要求记者和编辑要拥有独立的精神和独到的见解。”金庸对于人才的重视可以说是其成功做大做强《明报》的核心所在。金庸的理想是把《明报》办成全世界最好的中文报纸。在《明报》发展后期,特别是上市以后,其开始不断地改革报社,积极开展资本的扩张和业务的多元化运作,在创办了《明报》、《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明报晚报》一系列报纸杂志外,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1987年成立翠明假期,经营美加、澳洲及欧洲的高级旅游业务,使得明报集团的业务多元化,抗风险能力得以不断加强。

1968年,他办了《明报周刊》,周刊本是报纸为激发读者的兴趣,作为附赠品送给读者的,但金庸却大胆地提出,“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周刊的内容装潢加以改革后,可以定价发行。许多人表示反对,以为这样会失去读者。金庸却说:“我们可以加多一些彩色,内容走较适合家庭妇女们看的软性文章路线,我想是会有销路的。”这样,《明报周刊》便出笼了。不出数载发行量即达到30万份,执香港娱乐周刊市场之牛耳。

金庸的大半生都没有离开新闻界,在创立《明报》的时候,他就提出了“公正、善良、独立”的办报宗旨,即要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而不是下三烂的讲金钱的报纸,不屈服于商业利益或者权力,从而打造报纸的公信力所在。

与此同时,他也承认新闻完全、彻底自由是不可能的,那种报纸只可能在一个理想国度才会有,是一种空想。新闻肯定会带有倾向,但是新闻的事实必须准确。

金庸的新闻主张

金庸认为新闻传媒工作是要为民众服务的,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担负着极重要的职责。金庸还着重提出了“新闻道德”问题。他说,做新闻工作的,首先要做一个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人,凡是说大话、假话、空话都会对社会有害,对自己也有害。其次,作为一个记者,对于道听途说的东西不能不负责任、轻率地发表出来,一定要调查实际情况。记者手中的笔是最有力的武器,要用好它。还有,不能因为个人的利益去伤害别人,也不能弄虚作假,为了钱财而违反新闻道德。金庸的新闻道德思想和新闻理念,对今天的新闻记者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角度与新闻立场辨析 篇12

众所周知, 新闻角度是新闻传播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所选择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客观事实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 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新闻立场则是新闻报道指向的利益目标人群, 是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处的特定位置和所持的基本态度的体现。新闻传播者的出身背景、阶层地位、利益诉求、价值取向等因素决定了具体的立场。新闻角度是基于客观事实而产生的, 是不断变化的, 是表达新闻的技巧和手段。新闻立场则是新闻传播者主观意愿的体现, 是相对固定的, 是传播新闻的初衷和目的。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混淆这种差异的结果对于报道本身来说就是失实, 对于社会效果来说就是误导。

这则采访记的主要内容是郑雁雄以十八大代表的身份就基层组织建设、征地拆迁、区域发展三个话题发表意见和建议, 核心是如何更好地执政为民。郑雁雄的谈话内容以十八大报告为基调, 意见是铺垫, 建议是重点。第一个话题, 他从党代表的角度谈了镇一级的党委政府和村镇两级干部队伍建设以及镇一级的人大机构和党支部对村民委员会监督机制的顶层设计存在的盲区。第二个话题, 他以乌坎事件政府方重要代表的角度谈了转变观念, 尊重农民需求, 抓住农民最关心的环节。最后一个话题, 他从地方一把手的角度谈了发展思路、个人意愿和未来设想。这也是正文表达出来的新闻角度。

因为是采访记, 新闻立场只能从记者的提问和标题中体现出来。由于提问是互动过程中记者作为主导方所做的话题选择, 所以立场表现得含蓄而隐晦。而标题则是记者对谈话内容认识和评价, 所以立场表现得直接而明显。在南都首发稿中, 《农村矛盾多是因制度不健全》和《刁官害得人家变刁民》, 这两个一级标题作为因果关系配合《建议赋权镇人大监督村委会》这个以点带面的主标题, 关注公权顶层设计, 体现了记者超越“官、民”的“平等、客观”立场。这是媒体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在逻辑上也是说得通的。因为, 人民的立场不是具体的个人和集团的诉求, 党和政府的立场也不是某个官员、机关的作为。在具体行政行为中, “官、民”诉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是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宏观上, “官、民”的诉求是趋同的, 终极都是对人类真、善、美、好的不懈追求, 这才是立场问题。新闻传播者作为社会的反映者和引领者, 所选择的立场只要是站在对真、善、美、好的终极追求上, 就是正确的。

但《重庆晨报》和搜狐网将主标题重新编辑, 这篇采访记的新闻角度和立场发生了混淆。造成这种混淆的源头是原文中郑雁雄说的“没有天生的刁民, 只有刁官, 害得人家变成刁民”这句话。在现代法治社会中, 群体事件中, 只有合法和非法之分, “刁民”与“刁官”仅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褒贬。《重庆晨报》所拟的《刁官让人变刁民》这个标题, 问题有两处一是“害和让”的区别。害更多体现的是实际动作, 让则更多体现的是诱发动因。二是“人家和人”的区别, 人家是具体的人, 人则是泛指。这样就曲解了被采访者的原意, 是明显的失实。在社会效果上来说, 是为刁民寻找存在的理由。编辑的立场完全站在为私利对抗公权的“刁民”一方, 而不是材料取舍的角度问题了。搜狐网所拟的题目《没有天生的刁民只有刁官》则是赤裸裸的断章取义。单纯分析这句话, 则是一个不完整的病句。要么是“没有天生的刁民, 只有天生的刁官”, 要么是“没有刁民, 只有刁官”, 但不论是哪种语义在逻辑和现实中都是说不通的。这不仅仅是语文水平问题, 更多地表现了编辑坚持“官民”对立分明的对抗立场, 而且完全与新闻角度无关的新说辞。历史多次证明, 坚持这种立场的最终结果就是撕裂社会乃至使社会崩溃。

新颖的角度可以使报道更具显著性、趣味性, 正确的立场可以使主题更鲜明、观点更有力。但客观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原则。新闻发布者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选择自己独特的角度, 表达公众认可的立场, 来彰显新闻的功能和社会责任。而不能在新闻中脱离事实的属性和涵义, 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选择臆测的角度, 坚持狭隘的立场, 最终导致社会整体误判。

上一篇:医学与英语下一篇:问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