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导则论文

2024-10-08

建设导则论文(精选9篇)

建设导则论文 篇1

为指导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信息化建设,依据《住房公积金基础数据标准》、《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标准规范,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了《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导则》。《导则》要求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应满足规范性、实用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的要求。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应符合国家、地方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公积金中心在系统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未来五年业务发展,配置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经济、实用的基础设施;在系统升级改造中,应注意保护既有投资成果,避免重复建设、过度投资。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标准规范,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安排专业人员或专业机构,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公积金中心信息系统可根据住房公积金业务发展的变化,及时增加相应的系统功能,满足业务管理和服务的需求。

建设导则论文 篇2

晋建村字[2005]122号

各市建设局(建委、规划局):

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城乡统筹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省政府《山西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建设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和《村镇规划标准》,结合我省村庄建设的需要,我厅制定了《山西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在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时参照执行,并将执行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

山西省建设厅 二○○五年五月八日

山西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指导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省政府《山西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建设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和《村镇规划标准》,制定《山西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1.2 适用范围

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村庄(不含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和历史文化名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管理。1.3 基本任务

 村庄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在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所确定的村庄等级规模、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村庄的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规划范围和界限,统筹安排村庄建设的各项用地和空间布局,综合协调村民住宅与各类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的关系,为村庄居民提供符合当地实际、与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和生 活环境。

1.4 规划依据

1.4.1 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4.2 乡镇总体规划(含乡镇域村镇体系规划)。1.4.3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4.4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1.5 规划范围

1.5.1 村庄建设规划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编制,进行迁村并点的,按照调整后的行政村人口划定村庄建设规划范围。对具有一定规模而规划中不计划撤并的自然村,也可单独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1.5.2 本导则所称行政村,是指按照行政建制依法设立村民委员会的村庄。

1.5.3 本导则所称自然村,是指没有设立村民委员会,隶属于其他村庄村民委员会领导的村庄。

1.6 规划原则

1.6.1 引导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在行政村集中居住,鼓励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村人口到城镇居住,推进城市化进程。

1.6.2 以规模大、区位好、基础设施配套的现有村庄进行整治、扩建为主,以新建村庄为辅,集中改建或新建的村庄应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1.6.3 保护农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集约用地和合理用地。1.6.4 村庄建设用地应避开山洪、风口、滑坡、泥石流、洪水淹没、地震断裂带和地下采空区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段,避开自然保护区、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埋藏区。

1.6.5 村庄建设用地应避免铁路、重要公路和高压输电线路穿越,避免沿公路进行布局。1.6.6 充分考虑丘陵、平原、水网等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灵活布置,突出地方特色。

1.6.7 公共设施应集中布局,基础设施满足农民生活、生产需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住宅建设应尊重地方民俗风情和生活生产习惯。1.7 规划期限 村庄建设规划的期限远期为10年,近期为5年。对规划期限已过,或明显不适应发展要求的村庄建设规划,应及时进行调整和修编。1.8 规划审批 村庄建设规划应当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2 村庄布局

2.1村庄布点原则

2.1.1 体现集约用地、集中建设、集聚发展的原则。

2.1.2 符合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镇(乡)总体规划的村庄布局要求。2.1.3 有利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组织,适应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2.1.4 与镇(乡)域范围内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与当地基础设施水平相适应。2.2 村庄等级 根据国家《村镇规划标准》,按照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确定的村庄职能,可分为中心村和基层村。中心村,是指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中,设有兼为周围村庄服务的公共设施的行政村。基层村,是指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中,中心村以外的行政村。2.3 村庄规模 2.3.1 根据国家《村镇规划标准》,按照村庄人口规模的不同,可分为特大型村、大型村、中型村和小型村等四个等级。其中:特大型村为1000人以上,大型村为600——1000人,中型村为200——600人,小型村为200人以下。

2.3.2 新规划建设的村庄应尽可能超过1000人,对原有200人以下的行政村和自然村要积极引导撤并。

2.4 现有村庄

2.4.1 应妥善处理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的关系,积极推进旧区改造和整治,合理延续原有村庄的空间格局,有序建设新区。

2.4.2 旧区改造,应重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对现有建筑进行质量评价,确定保护、整饰、拆除的建筑,注意保护原有村庄的社会网络和空间格局;加强村庄绿化和环境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提高村庄居住环境质量。

2.4.3 新区建设,应与原有村庄在社会网络、道路系统、空间形态等方面良好衔接;在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有机协调;在原有村庄基础上沿1—2个方向集中建设,避免无序蔓延,尽量形成团块状紧凑布局的形态;选择发展方向应考虑交通条件、土地供给、农业生产等因素;统筹安排新、旧区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5 新建村庄

 新建村庄,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用地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清新优美,充分体现浓郁乡风民情和时代特征。2.6 撤并村庄

 对规划撤并的村庄,除危房维修以外,应停止所有集体和个人的建设活动,提出搬迁建设的计划。2.7村庄用地布局原则  2.7.1 全面综合地安排村庄各类建设用地。2.7.2 宜集中紧凑建设,避免无序扩张。

2.7.3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挖掘地方文化内涵,体现地 方特色。

2.7.4 新、旧街区有机衔接,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2.8 村庄建设用地布局 2.8.1 居住建筑用地布局,应本着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有适宜的卫生条件和建筑条件;应布置在大气污染源的常年最小风向频率的下风侧以及水污染源的上游;与生产劳动地点联系方便,又不互相干扰。

2.8.2 公共建筑用地布局,除教育和医疗保健机构应独立选址外,其他公共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体现集聚规模、使用方便、节约用地、保持特色的原则,形成公共活动中心;商业金融和集贸设施宜设在村庄入口附近或交通方便地段;学校宜设在阳光充足、环境安静的地段。2.8.3 生产建筑用地布局,应根据其对生活环境的影响状况进行布局,一类工业用地可选择在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用地附近,二、三类工业用地可选择在常年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侧及河流的下游。

2.9 村庄建设用地标准 2.9.1村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按以下标准控制:山区或丘陵地区的村庄,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130—150平方米;平原地区的村庄,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120—140平方米。2.9.2村庄规划中的居住建筑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共绿地等四类建设用地之和要占到70—90%。其中,居住建筑用地占52—62%;公共设施用地占6—12%,道路广场用地占9—16%;公共绿用地占4—8%。

3 住 宅

3.1 住宅规划设计原则

3.1.1 住宅应以双拼式、联排式为主,积极引导多层住宅楼的建设,限制建设独立式住宅。3.1.2 住宅组团应避免单

一、呆板的布局方式,应结合地形,灵活布局,空间围合丰富,户型设计多样。3.1.3住宅设计应遵循适用、经济、安全、美观、保温、节能的原则,积极推广新型建筑材料和地方建筑材料,并符合工程质量要求。

3.1.4 住宅建筑风格应适合农村特点,体现地方特色。对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原有住宅应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3.2 住宅建设标准

3.2.1 宅基地标准,山区或丘陵地区村庄建设住宅的,每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180平方米;平原地区村庄建设住宅的,每户不得超过130平方米;特殊情况经县有关部门批准,每户不得超过200平方米。

3.2.2 住宅主楼基底面积应不大于宅基地面积的50%。

3.2.3 住宅的朝向和日照间距应符合《山西省村镇居住建筑日照间距技术规定》要求。3.2.4 住宅层高不宜超过3米,其中底层层高可酌情增加,但不应超过3.4 米。3.3 不同地形住宅规划设计要求

3.3.1 山地丘陵地形住宅规划设计,应选择向阳的南、东南、西南向且通风好的坡面,必须避开滑坡、冲沟地带。建筑群体组合宜适应地形的变化,布置形式灵活多样,宜形成随地形陡缓曲直而变化的自由式和行列式布局。住宅建筑应结合地形,形式多样;竖向处理可采用筑台、错层、叠落、分层入口等手法。

3.3.2 滨水地形住宅规划设计,应处理好河流与道路的关系,道路宜平行或垂直于河流走向,使住宅建设用地比较完整;住宅建筑群体的组合及其环境布置,应结合水体环境进行规划建设,应充分考虑住宅区的防洪安全。3.3.3平坦地形住宅规划设计,因受限制和影响的条件较少,住宅设计及其群体的布局,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多样。3.4 住宅平面设计

3.4.1 住宅平面分区及其功能应本着方便农民生活进行合理布局。

3.4.2 各功能空间应减少干扰,功能分区明确,实现“三分离”,即寝居分离、食寝分离、人畜分离。

3.4.3 应为住户提供适宜的室外生活空间。3.5

住宅立面设计

3.5.1 住宅立面应统一协调,突出地方特色。3.5.2 外墙材料立足于就地取材,因材设计。3.5.3 色彩应与当地环境协调,体现乡土气息。

4 公共设施

4.1 公共设施类型

4.1.1 公益服务型公共设施,是指文化教育、行政办公、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4.1.2 商业服务型公共设施,是指商业贸易、餐饮服务、副食加工、理发洗浴、物业管理等公共设施。

4.2 公共设施布置原则

4.2.1 公共设施的配套水平与村庄人口规模相适应,并应与村庄住宅同步规划、建设和使用。

4.2.2 公益型公共设施宜集中布置,形成村庄公共活动中心。

4.2.3 应结合村庄公共设施中心或村口布置公共活动场地,满足村庄交往活动的需求。4.2.4 小学校应按县(市、区)教育部门有关规划进行布点。4.3

公共设施配套指标

4.3.1 公共设施配套指标按每千人1000—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计算。

4.3.2 公益型公共建筑项目,一般应设置村委会办公场所和托儿所、幼儿园、文化站、老年活动室、敬老院、卫生站、文化宣传栏和相应的运动场地。

4.3.3

公益型公共建筑建设规模,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建筑面积控制指标为:村委会为200—500平方米,托儿所、幼儿园为600—1800平方米,文化站为200—800平方米,老年活动室为100—200平方米,敬老院为200—500平方米,卫生站为50—100平方米,运动场地为600~1000平方米,文化宣传栏长度大于10米。

4.3.4

商业服务型公共设施建筑项目,可根据市场需求及村庄实际设置。商业服务型公共建筑建设规模参照下表执行。

村庄规模(人)100~300 300~1000 1000以上

≥200 ≥300 建筑面积(平方米)≥100

4.4 公共设施的布置方式

4.4.1 公共设施应参照合理服务半径,结合现状,根据自然地形,进行灵活布局,体现地方特色。

4.4.2 公共建筑的排列,可根据实际情况沿街、沿广场,进行点群自由式等方式布置。

5 基础设施

5.1

道路交通规划 5.1.1 村庄道路等级

村庄内部道路分为主干路、干路、支路、巷路等四级。5.1.2 村庄道路宽度 村庄主干路路面宽度为10—14米,建筑控制红线16—20米;村庄干路路面宽度为8—10米,建筑控制红线12—16米;村庄支路路面宽度为6—8米,建筑控制红线10—12 米;村庄巷路路面宽度为3.5米。5.1.3 村庄道路系统 村庄主干路及干路的间距宜为300米左右。根据村庄规模的不同,应具体选择与村庄规模相适应的道路等级系统。道路的组织形式与断面宽度也要因地制宜的确定。5.1.4 村庄道路的坡度,不宜小于3‰,不宜大于8%。5.1.5 村庄道路照明 村庄主干路和干路应当规划路灯照明设施。5.1.6 村庄停车场 村庄农机具及停车位,应按每户1—2个停车位的标准配置,结合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采取分散和集中灵活布局。5.2 给水工程规划

5.2.1 给水工程规划包括用水量预测、水质标准、供水水源、供水站、输配水管网布置等。5.2.2用水量应包括生活、消防、绿化、管网漏水量和未预见水量。综合用水指标选取80—160升/人·日,水质应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水源应与区域供水、农村改水相衔接。

5.2.3 输配水管网的布置,与道路规划相结合。

5.2.4 在水量保证的情况下,可充分利于自然水体作为村庄的消防用水,或设置消防水池安排消防用水。

5.3

排水工程规划

5.3.1 排水工程规划包括排水体制、排水量预测、排水管渠布置、污水处理方式等。5.3.2 村庄排水体制一般采用合流制,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分流制。

5.3.3 排水量应包括污水量和雨水量。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75—90%计算。雨水量参考邻近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5.3.4 布置排水管渠时,雨水应充分利用地面径流和沟渠排放;污水应通过管道或暗渠排放,雨水污水管、渠应按重力流设计。

5.3.5 污水排放前,应采用化粪池、沼气池等方法进行处理。5.4

供电工程规划

5.4.1 供电工程规划包括确定用电指标,预测用电负荷,确定供电电源点的位置、主变容量、电压等级及供电范围,确定村庄的配电电压等级、层次及配网接线方式,预留配电站的位置,确定规模容量。

5.4.2 供电电源的确定和变电站站址的选择应以乡镇供电规划为依据,并符合建站条件,线路进出方便和接近负荷中心。

5.4.3 确定中低压主干电力线路敷设方式、线路走向及位置。

5.4.4 配电设施应保障村庄道路照明、公共设施照明和夜间应急照明的需求。5.5

邮政电信工程规划

5.5.1 电信工程规划包括确定固定电话主线需求量及移动电话用户数量,预留邮政服务网点和建设移动基站的位置。

5.5.2 邮政、电信设施的布点应结合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预留,相对集中建设。5.5.3 确定乡镇——村主干通信线路和村庄内的敷设方式、具体走向、位置。5.6

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有线电视、广播网根据村庄建设的要求应尽量全面覆盖。有线广播电视管线原则上与村庄通信管线统一规划,联合建设。村庄道路规划建设时应考虑广电通道位置。5.7 能源利用规划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积极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等,利用清洁型能源。5.8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5.8.1 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式,积极鼓励农户利用有机垃圾作为有机肥料,实行有机垃圾资源化。有条件的村庄应指定专人定期清扫、收集垃圾,集中堆放和处理。

5.8.2 结合农村改水改厕,逐步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的覆盖率,推广水冲式卫生公厕。5.9 防灾减灾工程规划 5.9.1 消防规划 消防按规范设置消防道,主要建筑物、公共场所应设置消防设施。5.9.2 防洪工程规划 村庄按照一般不低于20年一遇的标准,安排各类防洪工程设施。5.9.3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村庄建设规划要提出本村庄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措施。5.9.4 地震灾害防治规划 根据地震设防标准与防御目标,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和工程抗震措施。

6 景观绿化

6.1 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原则 6.1.1 重点加强村口与公共活动中心的景观环境建设,营造标志性景观效果。6.1.2 合理利用特殊地形,形成地方特色。

6.1.3 结合民俗民风,展示地方文化,体现乡土气息。6.2 建筑风貌规划

6.2.1 根据村庄整体风貌特色、居民生活习惯、地形与外部环境条件、传统文化等因素,确定建筑风格及建筑群组合方式。

6.2.2 村庄建筑风格应整体协调统一,新建建筑应注重与原有建筑风貌的协调,并能体现地方特色。

6.2.3 住宅应以坡屋顶为主,尽量运用地方建筑材料,形成较鲜明的地方特色,单栋住宅长度不宜超过50米。

6.2.4 各类公共建筑除满足功能要求和方便人的活动外,必须与村庄环境相协调,注重特色空间的营造。

6.3 绿化系统规划

6.3.1 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基础,尽量在劣地、坡地、洼地布置绿化,植物配置宜选用具有地方特色、易生长、抗病害、生态效应好的品种。

6.3.2 加强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的结合、绿地布置与水面的结合。6.3.3 绿地建设重点宜结合村口与公共活动中心及沿主要道路布置。

6.3.4 有条件的村庄可设置农民公园,或在公共绿地中适当集中布置桌椅、儿童活动设施、健身设施、小品建筑等,丰富农民生活。6.4 河道景观规划 尽量保留现有河道水系,并加以整治和疏通,河道设计应满足防洪和排水要求。6.5 村口景观设计

6.5.1 村口建筑应精心设计、构思新颖,体现地方特色与标志性。村口风貌应自然、亲切、宜人。

6.5.2 有条件的村庄村口应通过门楼、小品配置、植物造景与建筑空间营造等手段突出景观效果。

6.6 环境设施小品设计

6.6.1 环境设施小品,主要包括场地铺装、围栏、花坛、园灯、座椅、雕塑、宣传栏、废物箱等。

6.6.2 场地铺装,形式应简洁,选材因地制宜,利于排水。6.6.3 围栏设计,应美观大方,宜采用通透式。6.6.4;路灯、指示牌、废物箱等各类小品,主要布置于道路两侧或公共空间,风格应统一协调,尺度要适宜,结合环境场所要求,采用不同的手法与风格,营造丰富的村庄环境。

7 村庄竖向规划

7.1 村庄竖向规划的内容 村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建筑室外地坪规划标高等内容。

7.2 村庄竖向规划的原则

7.2.1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

7.2.2 各种场地的适宜坡度:广场0.3—3.0%,停车场0.2—0.5%,运动场0.2—0.5 %。7.2.3 满足排水管沟的设置要求。

7.2.4 有利于建筑布置与空间环境的设计。

7.2.5 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村庄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

7.2.6 建筑基地的标高应与道路标高相协调,宜高于或等于邻近道路的中心标高。

8 附 则

8.1 各市、县(市、区)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导则》制定实施细则。8.2 本《导则》由山西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附件:山西省村庄建设规划基础资料和规划成果要求

一、基础资料收集

 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应对村庄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规划需收集以下基础资料: 

1、乡镇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对本规划的要求。

2、本村庄土地利用现状,用地分类至小类。

3、本村庄现状人口和规划人口规模。

4、本村庄建筑物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

5、本村庄公共设施规模和分布。

6、本村庄基础设施及管网现状。

7、本村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风景名胜等资料。

8、本村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

9、本地区建设工程等造价资料。

10、本村庄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1:1000。

二、规划成果要求

村庄建设规划,主要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图纸两部分。

(一)规划说明书要求 不同规模的村庄、不同建设类型的村庄,可以按照下列规划成果要求对规划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

1、概述 (1)规划工作背景与过程简述。(2)现状的自然与经济社会条件。地理位置、人口与面积、与周围村镇和城市的关系、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风景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遗产与民俗风情、村庄住宅建设情况等。(3)主要问题。用地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建筑形式与村民住宅、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环境卫生与村容村貌、对外交通联系等方面的主要问题。

2、规划总则 (1)规划依据。(2)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3)规划目标。(4)规划范围。(5)规划期限。

3、村庄建设环境与场地分析 (1)分析村庄自然环境条件、建设条件,确定编制规划的主要制约因素,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2)村庄建设用地的评定。(3)建设用地选择。

4、村庄建筑质量评价 确定保护、保留、整治、改造的建筑。

5、人口与用地发展指标选择和规模预测。

6、规划布局 对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化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生产建筑用地等进行合理布局。

7、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按照《村镇规划标准》有关规定和乡镇总体规划、本《导则》的要求,确定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规模及用地安排。

8、基础设施规划 确定道路交通系统、给水排水、供电电信、广播电视、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防灾减灾规划及竖向规划。

9、景观环境规划 (1)建筑风貌规划。(2)绿地系统规划。(3)河道景观规划。(4)村口景观方案。(5)环境设施小品方案。

10、住宅、主要公共建筑的标准 对规划所需的工程规模、投资额进行估算,对资金来源做出分析。主要公共建筑和绿化、广场工程等所需投资应单独列出。

11、用地平衡表 列出现状和规划的各类建设用地的数量、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及人均用地面积等指标。

(二)规划图纸的要求 村庄建设规划图纸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

1、村庄现状及位置图 村庄现状及位置图,比例为1:500~1:1000,标明地形地貌、道路、工程管线及各类用地性质及范围。另在现状图的空白处标明村庄在乡镇域的位置、所在行政村的范围以及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比例尺根据乡镇范围的大小而定。

2、建筑质量评价图 比例尺同上,评价建筑质量,确定保护、保留、整治、改造建筑范围。

3、规划总平面图 比例尺同上,标明规划建筑、绿地、道路、广场、停车场、河湖水面等的位置和范围;确定各类用地性质、范围。

4、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管线规划图 比例尺同上,标明道路走向、红线位置、横断面、道路交叉点座标和标高,停车场等交通设施用地界限;标明各类市政公用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及管线的走向、管径、主要控制点标高,以及有关设施和构筑物位置、规模。

5、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及竖向规划图

建设导则论文 篇3

1 总则

1.0.1为了规范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 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 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成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非成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标准另行制定。

1.0.3公共租赁住房以满足住房困难家庭的阶段性需求为导向, 坚持安全、环保、实用和经济原则, 合理选择实用的建设技术和建筑工程材料, 达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1.0.4公共租赁住房设计、施工应当逐步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

2 规划与单体建筑设计

2.1 规划设计

2.1.1 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应当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 选址宜在地质条件安全可靠、交通便利、市政配套齐全或产业功能聚集区域。

2.1.2 为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兼顾规模和经济效益, 公共租赁住房可适当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2.1.3 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北京市城市建设节约用地标准》的规定, 适当提高托幼、小学、社区医疗卫生等配套标准, 配置洗衣房、食堂、文化活动室等便民设施, 适当在地上安排运动健身器械区和残疾人助力车、小型三轮车及自行车停车位, 方便居民使用。

2.1.4 公共租赁住房机动车位按照不低于经济适用住房标准设置, 每户自行车位不应少于2辆, 宜利用地下空间集中设置停车库。

2.1.5 公共租赁住房绿化景观应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 立体与平面结合, 观赏与功能结合;小区景观和绿化应采用节水设施, 提高用水效率。

2.1.6 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应当布局合理、空间紧凑、利用充分, 根据需求确定合理的规划户型比例。

2.2 建筑设计

2.2.1 公共租赁住房户型设计面积标准如下表2.2.1-1

2.2.2 层高应为2.7m。

2.2.3 厨房应当配备灶台、洗菜盆、操作台, 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宜采用厨房整体式橱柜。单面布置厨具或双面布置厨具时, 操作净空不小于0.9米。

2.2.4 卫生间应配备洗面盆、盥洗镜、坐便器、淋浴喷头、排风扇等必要设施设备。

2.2.5 户内应预留洗衣机位置, 并设置上、下水管线。

2.2.6 阳台宜采用封闭式, 应配备晾晒衣物的设施。

2.2.7 户内应预留分体空调的外墙预留孔, 具备冷凝水集中排放和室外机安装条件。

2.2.8 不采暖楼梯间户门应有保温措施, 当传热系数小于2.0W/m2时, 不得设计落地窗、外飘窗。

2.3 结构设计

2.3.1 应当逐步采用工业化程度、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建筑部品、产品, 提高部品化率, 减少现场加工材料所造成的浪费和污染。公共租赁住房可以采用六类预制部品:第一类为非砌筑类型的建筑内、外墙板;第二类为满足建筑装饰用的制品;第三类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 包括楼梯、叠合楼板、阳台、雨蓬等;第四类为预制主体结构构件, 包括预制梁、柱及承重墙等;第五类为钢结构和轻型钢结构用的构配件;第六类为其他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加工、现场安装条件的建筑部品。

2.3.2 高层建筑应优先采用轻质高强材料, 减小结构自重和材料用量;设计方案中应提高高强钢材使用率, 降低钢材消耗量。

2.4 设备设计

2.4.1 生活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需加压供水时, 应当选用既节能、又保障用户水压稳定的给水加压设备。

注1:上表所称“左右”是指根据不同平面和结构类型上下浮动不超过5%。注2:设计户型应以中小套型为主, 适当配置大套型。注3:单居套型可参照《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进行设计。

2.4.2 公共租赁住房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并优先考虑集中制热分户供热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当太阳能热水系统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时, 可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辅助技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凡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设分户计量装置。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应采用支管或立管循环方式, 减少热水系统的无效冷水量。

2.4.3 公共租赁住房应采取集中供热方式供暖:供暖热源优先选择城市热力网, 或采用清洁能源的集中供热方式;锅炉房供热出口、热力站换热器的二次水出口以及各楼栋供热入口均应配置热量计量装置, 户内应设置温控装置, 并应设置分户热量计量或分配装置。

2.4.4 公共租赁住房在市政中水输配水管线覆盖范围内的建设项目, 应优先使用市政中水;没有市政中水的, 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小区, 应配套设计、建设中水系统。

2.4.5 公共租赁住房室外景观和绿化用水应使用中水或收集处理后的雨水, 景观水系统应采用循环处理方式;应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和节水设施, 推广雨水收集、处理、利用技术, 小区内道路、场地的竖向设计和材料选择应利于雨水收集和综合利用;屋顶或地表雨水经收集处理后, 用于绿化、回补地下水、景观补水或作为中水系统的补充;采用节水设备和器具、利用再生水资源, 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4.6生活水、中水、燃气等计量应使用IC卡技术, 实现计量付费一体化。

2.4.7公共租赁住房应当采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和配件, 其节水性能指标须达到《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和《用水器具节水技术条件》DB11/343-2006的要求。

2.5 电气设计

2.5.1 每套住宅设独立的预付费式

电度表 (或采用IC卡技术, 实现计量付费一体化) , 电表箱安装在楼内公共区域。

2.5.2 用电指标见表2.5.2-1

2.5.3 在公共区域内配备可视监控系统。

2.5.4 弱电设计标准见表2.5.4-1

2.6 室内外装修设计标准

2.6.1 公共租赁住房室内按照环保、耐用、经济的原则, 装修一次到位。装修标准不低于表2.6.1-1标准。

2.6.2 公共租赁住房室内装修保修期原则上不少于5年。

2.6.3 室外装修风格应当与小区其他住房协调融合。

3 附则

3.0.1本导则未尽事宜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公共租赁住房建安成本在样本采集完成后由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3.0.2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在建项目应当参照本导则执行。

建设导则论文 篇4

技术导则

延安市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导则

一、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延安城市规划区内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及改造。

二、标准引用规范性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导则的条款。其引用文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但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67-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6-1999(2003修订版)《住宅设计规范》 GB50180-93(2002年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0386-2005 《住宅建筑规范》 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DL/T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电力工业部第8号令《供电营业规则》

三、术语

(一)配(变)电站

指10kV及以下交流电源经电力变压器变压后对用电设备供电的设备及其配套构筑物。

(二)开关站(开闭所)

指只安装有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设备及其配套建筑物,俗称开闭所;可与配(变)电站合建。

(三)环网柜

泛指以负荷开关或断路器为主开关的装在钢板金属柜体内的一组供电单元。

(四)电缆分支箱

指用于电缆线路的接入和接出,作为电缆线路的多路分支,起输入和分配电能作用的电力设备,简称分支箱。

(五)配电变压器

指将10kV电压等级变压成为400V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简称配变。

(六)箱式变电站

指把配变、高压设备、低压设备装在一个箱体内的组合配电设备,简称箱变。

(七)公用变电站

指为新建住宅区内终端用户直接服务,由供电部门直接管理的配(变)电站,所供负荷一般为住宅居民生活用电、电梯、消防、水泵、公共照明等,简称公变。

(八)专用变电站

指为新建住宅区内公共用户服务,由产权委托人自行负责管理的配(变)电站,简称专变。

(九)电能计量装置

电能计量装置指包含各种类型计量表计(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电能计量柜(箱)等。

四、总则

(一)为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要,结合我市城市经济发展和配电网现状,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经济、实用、适度超前的原则,特制定本导则。

(二)本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住宅区的供配电设施建设均应执行本导则;改建、扩建的住宅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应参照本导则。

(三)住宅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应符合我市电力发展及城市发展规划,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与住宅区详规设计同步。住宅区总体规划应包含住宅区供配电系统及电力通道的规划设计,应视住宅区建设规模及容量大小配套建设相适应的10kV配(变)电站用房及电力通道,并在合适位置设置便民购电服务用房、自动购电终端点。

(四)建筑面积在30万m2以上住宅区,应先做该项目电力规

划设计,再行施工图设计。

(五)住宅区供配电方案的制定,应根据负荷性质和容量,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和便于管理的原则,以缩短低压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质量为目标,满足居民生活水平增长对用电的需求。

(六)住宅区内供配电设施应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以简化设计、施工,缩短建设周期,方便运行维护,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七)住宅区供配电设备的选型应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采用运行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维护方便、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型的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及不合格的产品。

(八)住宅区内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从美化环境、提高供电可靠性出发,均采用地下电缆线路。

(九)住宅区供电采用公用变电站或公用变电站与专用变电站相结合的形式。居民用电采用公用变电站一户一表供电,应使用预付费及远程抄表方式,由供电企业抄表、维护到户,其供配电设施由供电企业管理。

(十)住宅区公用设施用电采用公用变电站220/380V供电的,住宅区范围内公共设施用电计量装置应设在公变配电室,计量装置以下部分的维护管理由产权委托人自行负责管理。

住宅区公用设施用电采用专变供电的,专变电源由住宅区开关站(开闭所)提供10kV电源,计量装置应设在双方约定处,维护管理由产权委托人自行负责管理。

(十一)住宅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除执行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

家、行业及地方的相关标准规范。

五、供配电系统

(一)经营性用房申报原则

1、用电容量在100kVA以下,由公变供电;容量在100kVA(含)以上,应单独设计专变供电。

2、经营性用房由用户单独向供电部门申报立户。

(二)用电负荷标准

1、标准住宅建筑。

标准住宅建筑指经规划建设部门批准、由开发公司开发建设或企事业单位建设的居民住宅。

(1)每户建筑面积在60㎡(含)以下的,电气设计的设备容量不低于4kW,入户导线采用不小于10mm2的铜芯塑料线.(2)每户建筑面积60㎡-90㎡(含)的,电气设计的设备容量不低于6kW,入户导线采用不小于10mm2的铜芯塑料线。

(3)每户建筑面积90㎡-120㎡(含)的,电气设计的设备容量不低于8kW,入户导线采用不小于10mm2的铜芯塑料线。

(4)每户建筑面积120㎡-150㎡(含)的,电气设计的设备容量不低于10kW,入户导线采用不小于10mm2的铜芯塑料线。

(5)每户建筑面积超过150㎡(含)的,电气设计的设备容量不低于12kW,入户导线采用不小于的16mm2铜芯塑料线。

(6)公建设施、办公用房供电基本容量标准,原则不低于40W/㎡。容量高于最低配置容量的新建住宅项目由建设单位与供电部门双

方约定配置标准。

2、住宅区变压器容量配置应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需要系数法计算,并满足7-10年居民生活用电发展的需求。

(三)高压供电方式

高压供电方式,需根据住宅小区规模及负荷情况采取供电方式。

(四)低压供电方式

1、公建设施供电的低压线路,不得与住宅供电的低压线路共用一路。

2、多层住宅低压供电,以住宅楼单元为供电单元,采用经低压电缆分接箱向各单元放射式供电。

3、小高层住宅,视用电负荷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向楼层供电。

4、高层住宅,宜采用分区树干式供电;向高层住宅供电的垂直干线,宜采用插接母线式,并根据负荷要求分段供电。

5、别墅区,以别墅为供电单元,采用放射式的方式供电。

(五)无功补偿

无功补偿遵循就地补偿的原则,采用低压电容器,电容器安装在配(变)电站的低压侧,经补偿后cosΦ不低于0.92。

六、配(变)电站

(一)站址选择

1、站址选择应遵循密布点、短半径、均衡分布的原则,应深入或接近负荷中心,在住宅区内合理布置。单独建造时外形、颜色、门、7

窗、通风孔要与环境总体协调,户外箱变宜布置在住宅区道路旁或绿化带中并满足对周围环境隔声的要求。

2、为满足住宅区负荷要求及供电质量,有条件时建筑面积每2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内,应设置不少于一处公用配(变)电站的位置。

3、总建筑面积在3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区应至少设置一个开关站,由其向区域内配(变)电站供电。10kV线路正常运行方式下的解合环点宜设在独立开关站内。当地形条件受到限制时,在满足电气相关要求和防火要求的情况下,也可进入公建设施。

4、住宅区公用配(变)电站宜采用地上布置,可采用户外箱变。在地下室布置配(变)电站时,不宜布置在建筑物最底层。

(二)配电变压器选择

住宅小区公用箱变的单台容量宜采用315~1000kVA,高层住宅的公用配变采用室内布置时,标准可适当提高,但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1250kVA;专用配变的单台容量不宜超过1600kVA。配电变压器的选择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三)主接线

1、根据住宅区负荷容量及地理位置的不同,住宅区内10kV供电接线方式可分别采用单辐射和单环网、双环网运行接线方式(主结线见附录图A-

1、A-

2、A-3)。

2、开关站、环网单元采用环网(开环运行)接线时,每路出线所带配变不应超过2级。电缆T接箱可接在开关站、环网单元开关出线后,其出线回路数不宜大于4回。

3、住宅区公用变电站10kV侧宜采用终端型接线(负荷开关配电操机构),0.4kV侧采用单母线接线。(主结线见附录图B)

4、住宅区专用变电站

(1)专用变电站变压器总容量在1250kVA及以上时,其10kV主控制应采用断路器并装设微机保护。

(2)住宅区内由开关站以放射式向分配(变)电站供电时,分配(变)电站的电源进线开关宜采用能带负荷操作的开关电器;当有继电保护要求时,应采用断路器。

(3)配(变)电站电压为10kV及0.4kV的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四)配(变)电站形式和布置 1、10kV箱变采用户外式的,应充分考虑箱变的检修通道和运输通道,围栏的范围应考虑操作时的通道和箱变内设备更换所需的空间。

2、配(变)电站与建筑相结合时,应留人员进出通道和设备进出通道;当无法满足要求时,配(变)电站应设在地面。

3、配(变)电站与建筑相结合时,其位置应尽量避免与居民住宅直接为邻。建筑内与其无关的管道(包括上、下水管道及消防设施)不能通过配(变)电站。

4、为避免电缆的迂回,避免占用主干电缆通道,高低压电缆通道应根据规划及最终电缆数量确定建设规模,一次建成。公用变电站、专用变电站的电缆应分层或分侧敷设。

5、配(变)电站的选址应能保证其GPRS数据的正常通讯,以满足远程自动抄表功能。开关站及配(变)电站实施远方终端数据采集、保证信息传送上传至开关站或配(变)电站及调度管理部门。智能电度表能通过RS-485接口采集全部数据,终端能同时支持不少于两种规约的电表接入。

七、公变低压配电系统

(一)低压线路末端电压降应≤4%,且供电半径不应超过250m。

(二)为公用设施供电的低压电缆应与为住宅供电的低压电缆分层或分侧敷设,并做吊牌标示。住宅供电低压照明线路宜采用等截面的铜芯交联电缆。

(三)低压电缆分接可采用电缆分接箱;如在电缆竖井内,宜选用封闭式低压插接母线或预分支电缆;分层集中装表的表前主干线宜采用单芯铜芯交联电缆。

(四)楼内低压线路设计标准应满足每户电气设计容量及国家相关标准。

(五)低压配电系统应实行区域供电模式,并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不得跨区域供电。

(六)对于树干式供电系统的低压配电回路,各受电端均应装设带保护的开关电器。

八、配电装置防雷与接地保护

(一)防雷 1、10kV架空线的柱上负荷开关(含断路器),应设置避雷器。

2、10kV电缆网与10kV架空线连接部位应设置避雷器。

(二)接地 1、10kV避雷器独立应设置独立接地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10Ω,避雷装置与变压器低压中性线共同接地,其接地电阻应≤4Ω,应增加防过电压及过电流保护装置。

2、公用变电站的低压系统,采用“TN-C-S”或“TN-S”接地方式。

九、计量装置

(一)住宅区内的配(变)电站安装总电能计量装置,对电能进行分级计量与统计。

(二)居民住宅用电实施由供电部门直供直抄,采用一户一表。电能表的选用应与抄表收费方式相适应,采用能满足集抄预付费及阶梯电价的智能电表。

(三)住宅区内不同电价分类的用电负荷,应设计计量表安装位置。

(四)住宅区内各类计量柜(箱)应按国家和电力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制造,其封闭性能应满足防窃电功能。

(五)电能表原则上应集中安装。

十、配电自动化要求

建设导则论文 篇5

导则编制背景

“十二五”计划实施后, 国家正式启动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 至今已步入第三个年头。2010年底, 国家提出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 并要求五年内完成此项计划。据有关部门统计, 2011年共建成约1132万套, 2012年共建设约730多万套, 2013年计划建设600多万套, 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房等, 自2012年起, 过半以上的建设工作重点及目标已投向公共租赁住房, 其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公共租赁住房智能化系统建设导则》及《公共租赁住宅智能化系统设计图集》主要针对新建公共租赁住房, 可能会在今明两年迎来一个建设高潮期。

导则出台的现实意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房地产处处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住房保障委员会秘书长赵路兴

从长远的目标来看, 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过程中, 最大的难点及困惑并不凸显在规划设计和施工中, 而在于长期的运维管理中。针对转租、转包的一些不良行为, 运维资金长期达不到平衡, 租金不能按期收回等问题, 在这一时期推出建筑智能化导则具有现实意义。如果我们将导则尽快完善, 或许明年就可以将一些实际的建设意见及施工方案提供给各地方政府, 对政府管理部门、运营管理企业起到引领作用。与此同时, 导则与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战略同步, 可推动该战略的可持续性发展, 为城市结构的转型奠定基础。

行之有效, 经济合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规划发展处处长 刘美霞

就目前来说, 智能化建设缺乏相关统一的可行性技术支撑, 如何让更多居民享受智能化建筑及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智能化建设效果, 这给我们编制导则提出了难题。与商品房相比, 保障性住房所选用的技术、产品要相对成熟, 要适合人群居住, 价格要合理, 并且要具有一定的技术前瞻性, 可以确保几年内不被淘汰, 这对导则编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从居民需求的角度分析, 智能化的建设对居民的工作、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各位专家、学者需要发挥最大的智慧和才能来完善这个课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在行业中承担着新技术的基础应用和引导行业发展的责任, 促进中心愿意与各方共同制定导则, 在未来住宅产业化试点城市、住宅产业化基地、绿色建筑等平台下进行推广。

各方详细探讨导则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公忠

清华大学张公忠教授从导则的概述、智能化建设参考标准、智能化系统应用细则归类等方面对《公共租赁住房智能化系统建设导则》进行介绍说明;随后, 浙江达峰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根据导则的技术要求, 提出了公共租赁住房的智能化系统的解决方案, 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技术交流。各参会代表就智能化系统产品的适用性、经济性及居住人员管理系统所涵盖的内容、身份识别系统和防高空抛物监控系统该选择何种产品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结束语

建设导则论文 篇6

主编参编技术导则手册

1、编制《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 (试行)

2008年5月18日, 张军副院长组织相关技术人员,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紧急研究和编制《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 (试行) 。其中《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规划》由城镇规划院和国家住宅工程中心负责编制, 《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房屋建设技术》由标准院、建筑院和结构院等部门联合国内钢结构房屋生产厂商共同研究制定。经过连续两个昼夜不间断的工作, 《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于5月20日凌晨编制完成, 20日上午通过专家组审查后提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1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施行。

《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包括建设规划和建设导则, 充分分析了灾区的地理环境、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等问题, 是地震灾区建设过渡安置房的技术规范文件, 本导则将为灾民转移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参与《四川地区地震灾后重建实用技术手册》编写

5 月16日上午, 科技部召开抗震救灾会议, 针对地震灾情成立农村建筑专家组, 由我院科技管理部李宏副主任任组长, 组织、协调我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共同编写《四川地区地震灾后重建实用技术手册》 (村镇建设部分) , 供灾区相关部门及技术人员抗震救灾使用。院集团也相应成立院科技抗震救灾工作组, 由张军副院长任组长, 领导我院的科技抗震救灾工作。

5 月16日下午, 科技部农村司魏勤芳处长来我院进一步说明《实用技术手册》的编写要求。在明确任务之后, 各专业小组随即开展工作。经过近40个小时的努力工作, 共筛选出74项用于村镇灾后重建的实用技术, 涵盖村镇规划、房屋建筑、检测加固、民居拯救、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垃圾处理等七个方面。

3、城建院参与《地震灾区环境卫生工作手册》的编写

5 月16日至19日, 城建院徐海云同志还参加了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组织编写的《地震灾区环境卫生工作手册》中“生活垃圾处理部分”的编写工作。目前两本手册已经印刷完成, 紧急送往灾区指导工作。

5 月16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召开了“四川地震灾区废墟清理及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方案”第一次讨论会。会后, 城建院立刻落实会议精神, 迅速召集有关专业人员进行了研究讨论, 于5月17日完成专题报告并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5月20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召开第二次“四川地震灾区废墟清理及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方案”讨论会, 会后城建院参与并完成了技术方案框架内容的修改完善工作。“四川地震灾区废墟清理及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方案”的实施将有效地指导四川地震灾区进行废墟清理工作, 更加科学、规范、有序地处理建筑垃圾。

4、编制《低成本灾后移民过渡安置样板房建设组织实施方案》

5 月19日晚, 我院接到科技部的命令——在成都、德阳和绵阳三市的所属县分别建设临时安置房的试点工程, 要求我院为技术依托单位组织专家和生产单位。院科技管理部李宏副主任连夜联系技术人员和厂家, 并编制了《低成本灾后移民过渡安置样板房建设组织实施方案》, 经科技部领导批准后实施。由李宏、丁杰、申林、姜兆黎参加的专家组于5月20日启程飞赴灾区。

另5月20日, 城镇规划院赵挥、侯智衡和冯新刚参加建设部专家组启程飞赴灾区。截止5月20日, 院集团及员工共向地震灾区捐款180万元。

华北院:承担燃气具调配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1次会议精神,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做出重要部署, 要求用3个月时间在四川地震重灾区建设100万套过渡安置房。其中, 第一批25万套, 6月份就要完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北院承担对过渡安置房的重要配套设施——燃气供应系统的组织调配工作。

5 月23日上午, 华北院党委书记曹开朗、院长徐强、副院长李建勋及有关领导召开紧急会议, 研究落实上级下达的任务, 为地震中遭遇困境的500万灾区人民献爱心, 让他们尽早住上舒适的过渡安置房。

接到任务后, 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启立即与生产配套燃气设施的国内著名生产企业高层联系, 落实燃气灶具、液化气钢瓶、液化气调压器和燃气胶管的供货厂家, 确保地震灾区群众及时用上优质产品。所有生产企业均表示, 坚决支持这项救灾行动, 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华北院领导班子要求, 要把这项任务作为院里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决完成任务, 同时燃气检测中心还要做好有关救灾燃气具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抽查工作, 确保各类产品的质量。此外, 华北院还决定免收相关的检测费和质量监督费等费用, 目前一切工作已经按要求有序进行。

院集团承诺:免费为北川中学进行规划和设计

5 月26日上午, 我院召开“赴灾区归来人员座谈会”。黄宏祥书记首先代表集团领导班子向奔赴四川灾区执行任务的广大工程技术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向为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技术支持的广大设计科研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建设部科技司梁俊强处长出席会议并介绍了当前有关过渡安置房的建设情况, 对我院及时快速编制完成《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 (试行) 表示感谢。张军副院长主持座谈会并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组织院内专家及时准确修编《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技术导则》 (试行) ;二是参与灾后重建工作的各个单位要认真总结前期工作;三是院各单位要提前作好准备,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全面参加灾后重建工作。座谈会上, 黄宏祥书记代表院集团承诺:集中院内优势技术力量, 免费为北川中学进行规划和设计, 再为灾区献上一份爱心。

驻渝机构:免费为重建梁平小学提供技术支持

2013年ISO导则最新动态 篇7

2013年5月13~17日, ISO中央秘书处在瑞士日内瓦ISO总部举办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 ISO秘书周培训课程, 内容包括ISO体系、政策、标准制修订、标准化工作在线平台及信息技术工具等。参与人员了解到ISO/IEC导则第1部分ISO综合补充文件最新版对结对政策、CD阶段、联络等内容都做了较大调整。

ISO/IEC导则第1部分ISO综合补充文件–ISO程序 (ISO/IEC Directives Part 1 Consolidated ISO Supplement–Procedures specific to ISO) (第4版, 2013年, 以下简称新版文件) 基于ISO/IEC导则第1部分 (第10版, 2013年) 编写。ISO综合补充文件包括ISO/IEC导则第1部分和ISO程序。该版本与前一版本 (第3版, 2012年) 相比, 调整了1.7、1.8.3 (新增) 、1.9.2、1.12.1、1.15.1、1.17、2.1.2、2.1.6.2、2.3、2.4.8、2.5、2.9、附录A、SC、SF、SL、SR、SS (新增) 及参考文献。

2 结对模式调整

2012年ISO/IEC导则新增了结对模式, 2013最新版在结对模式中又增加了召集人联合召集人的相关规定, 至此结对模式已包括P成员结对、主席副主席、秘书处联合秘书处、召集人联合召集人四项内容。在新版文件中, 这四项内容均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

(1) 新版文件P成员结对强调主导方及被结对方都应为P成员, 包括通过P成员结对方式, 被结对方成为P成员。 (见1.7参与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的工作)

(2) 副主席模式做了较大调整。“鼓励委员会在发达国家成员体和发展中国家成员体之间建立主席/副主席制的结对模式 (每个委员会仅限一个副主席职位) 。根据双方的协议决定主导方 (主席) 和被结对方 (副主席) 。基于委员会立场, 副主席必须是P成员 (即, 不论是否通过结对方式的P成员) 。本规定同样适用于主席和副主席的任命及定义。应由主席和副主席之间的双方协议描述职责, 接下来通知委员会成员及CEO办公室。” (见1.8.3副主席 (结对) )

(3) 秘书处联合秘书处也相应做了大幅调整。“鼓励委员会在发达国家成员体和发展中国家成员体之间建立秘书处/联合秘书处结对模式 (每个委员会仅限一个联合秘书处) 。根据双方协议确定主导方 (秘书处) 和被结对方 (联合秘书处) 。基于委员会立场, 联合秘书处必须由具备P成员资格的成员体承担 (本身为P成员或通过结对模式成为P成员) 。本规定同样适用于秘书处、联合秘书处的设置和秘书、联合秘书的任命。应由双方协议描述职责, 接下来通知委员会成员及CEO办公室。 (见1.9.2职责) ”

(4) 新版文件在结对中增加了召集人联合召集人的条款。“鼓励委员会在发达国家成员体和发展中国家成员体之间建立召集人/联合召集人结对模式 (每个工作组仅限一个联合召集人) 。根据双方协议确定主导方 (召集人) 和被结对方 (联合召集人) 。基于委员会立场, 召集人和联合召集人必须来自具备P成员资格的成员体 (本身为P成员或通过结对模式成为P成员) 。本规定同样适用于召集人和联合召集人的任命, 接下来通知其上一级委员会及CEO办公室。

注:联合召集人仅在结对模式以及联合工作组中设立-见1.12.6。” (见1.12工作组的1.12.1) 。

ISO为了吸纳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将鼓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使用P成员结对方式实现ISO国际标准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可以选择直接成为P成员或者通过P成员结对方式成为P成员,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建议和立场通过多种渠道向相关的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或ISO中央秘书处传达, 也有利于发达国家更广泛地争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减少目前有些委员会中少数国家成员体控制决策权、处事不公的情况。

主席副主席、秘书处联合秘书处、召集人联合召集人的设置将培养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事国际标准化工作的人员担任副主席、联合秘书、联合召集人。目前, 我国已通过结对模式担任了多个联合召集人, 今后应更好地利用结对模式更多地担任副主席、联合秘书等, 进一步提升我国在ISO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话语权。

3 联络的相关内容调整

新版文件对联络这一内容作了多项明确调整, 对联络申请方申请建立内部联络更加开放, 对申请外部联络重新作出明确的资格审核条件及建立规定。

(1) 新增“委员会可通过建立内部联络的决议。委员会在接收到内部联络请求后不能拒绝该请求, 委员会也不需要在接收到请求之后, 通过一项决议证明其接受请求。 (见1.15.1两个技术委员会之间的联络关系) ”

(2) 新版文件的第1.17节作了大幅调整, 其中1.17.1无更新, 1.17的剩余部分只适用于IEC, 而在ISO中, 1.17的剩余部分全部做了调整 (见1.17与其他组织的联络) 。

3.1 大幅修改了联络申请方的选举资格。 (见1.17.3选举资格)

3.1.1 A类联络和B类联络的选举资格 (见1.17.3. 1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

当一个组织申请成为一个ISO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的联络成员, 中央秘书处将向其所在的国家的国家成员体核实。如果国家成员体不认可该组织已符合选举资格条件, 将由TMB决定其是否具有选举资格。

中央秘书处也将确认该组织是否符合下列选举资格的条款:

——非盈利;

——合法实体—向中央秘书处提交其章程副本;

——基于向全球或较为广泛的地区开放会员制;

——通过其活动及会员性质说明该组织已具备制定国际标准的专业能力或有权推进其实践和应用;

——拥有与利益相关方协定及协商一致的程序, 能推进其向ISO提交的标准项目 (见ISO联络组织指南—与利益相关方紧密联系及建立协商一致) 。

2.1.2工作组中D类联络的选举资格 (见1.17.3.2工作组 (D类联络) )

当一个组织申请成为一个工作组的联络成员, 中央秘书处将向其所在的国家的国家成员体核实。如果国家成员体不认可该组织已符合选举资格条件, 将由TMB决定其是否具有选举资格。中央秘书处也将确认该组织是否符合下列选举资格的条款:

——非盈利;

——合法实体—向中央秘书处提交其章程副本;

——基于向全球或较为广泛的地区开放会员制;

——通过其活动及会员性质说明该组织已具备制定国际标准的专业能力或有权推进其实践和应用;

——拥有与利益相关方协定及协商一致的程序, 能推进其向ISO提交的标准项目 (见ISO联络组织指南—与利益相关方紧密联系及建立协商一致) 。

3.2 建立联络的重要规定 (见1.17.4建立联络 (A、B、D类联络) )

批准建立A、B、D类联络需要投票的P成员中2/3同意。

委员会在开发工作项之初紧急征集各组织参与。在特定工作项开发阶段, 一项D类联络申请提交较晚, 尽管其较晚参与工作组工作, P成员也应考虑该组织加入的问题。

3.3 联络组织的权利和义务 (见1.17.5权利和义务)

3.3.1 A类联络和B类联络的权利和义务 (见1.17.5.1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 (A类联络和B类联络) )

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应尽可能地对每一个文件寻求具备联络状态的对该项工作有兴趣的组织完全的正式的支持。

联络组织的意见宜与成员体建议同等对待。不宜假定联络组织拒绝完全的支持即代表坚持性的反对立场。若委员会认为反对意见是坚持性的反对意见, 建议委员会参考2.5.6中的进一步的指导说明。

3.3.2 D类联络的的权利和义务 (见1.17.5.2工作组 (D类联络) )

D类联络组织有权以全权成员身份参与工作组、维护组、项目组的工作 (见1.12.1) , 但不能承担项目负责人或召集人。

D类联络组织的专家由该组织任命, 以该组织的官方代表身份参与工作。 (接到委员会明确邀请, 只可以参加委员会全会。若接到委员会邀请, 仅以观察员身份参会。)

3.4 联络身份的转变 (见1.17.6项目委员会转变为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时联络身份的延续)

项目委员会转变为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时, 新的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应通过一项决议, 批准哪些A、B类联络延续。该项决议的批准需要投票的P成员的2/3多数赞成。

新版文件之所以大幅调整联络的相关内容, 考虑到联络组织的标准目前已成为ISO国际标准或其他出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联络组织的管理特别是申请建立联络关系的资格审核需要慎重考量, 确保联络组织的各项提案能在ISO工作程序的框架下有效推进, 减少与联络组织之间的知识产权、专利等纠纷, 实现ISO近年来提倡的“更简洁、更快速、更优质”的工作准则。

4 CD阶段调整

新版文件中规定CD阶段可以跳过。

(1) 新增“委员会如果选择跳过CD (见2.5委员会阶段) , 征求意见稿 (DIS) 已完成, 征求意见就绪 (见2.6征求意见阶段) , 则起草阶段结束。” (见2.4.8)

(2) 新增“委员会可以选择跳过CD阶段, 并符合附录SS中的内容。 (见附录SS (规范性附录) 选择使用CD阶段-委员会指南)

任何图形符号应提交到ISO中负责图形符号注册的相关委员会 (见附录SH) 。” (见2.5.1)

至此, 可以跳过的阶段包括提案阶段NP (新工作项提案) 、起草阶段WD (工作组草案) 、委员会阶段CD (委员会草案) 、批准阶段FDIS (最终国际标准草案) 。这一系列措施将进一步加速ISO国际标准或其他出版物的出版流程, 使ISO成果能紧跟全球产业发展和标准化需求, 同时为了确保不以标准质量下降为代价, 新版文件对可选择跳过的阶段的前提条件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完全符合ISO新时代“更简洁、更快速、更优质”的理念。我国持有的标准化工作成果可以充分利用以上规定快速推进其国际化的过程, 同时也需快速适应新规定, 调整国内技术归口的工作流程, 加速国内应对其他国家国际提案的评议和决策。

5 其他更新

(1) 新增“注在ISO中, TMB仅批准了第一个战略业务规划, 委员会负责落实定期更新及修订。” (见2.1.2战略业务规划)

(2) 在“2003年9月1日及以后批准的项目, 如果已超过DIS (40.00阶段) 或FDIS (50.00阶段) 的目标日期, 委员会应决定接下来的六个月内选择下列措施中的一种:”中新增f) 工作项撤销-如果委员会不能提出解决方案。 (见2.1.6.2项目自动撤销 (及恢复) )

今后, 特别是对于我国承担秘书处和项目负责人的单位和人员需对辖内的标准项目的状态和目标日期严格管控, 谨防由于工作疏忽或者项目进度严重滞后导致的标准项目自动撤销等严重后果, 即使项目推进不顺利, 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继续后续程序、直接降档出版、提交延期申请等措施解决。

(3) 新增“委员会可在两次系统化复审之间的任何时间通过决议, 启动一项标准的修订或修改单的编写。

启动一项标准的修订或启动修改单编写的程序见条款2.3.1” (见2.9标准维护2.9.1介绍)

由于ISO每年将集中开展两次系统化复审, 通常委员会的秘书处希望复审结果可以在委员会年会上公布, 因此需按照整个标准复审流程的总时间、选择较为合适的ISO集中开展的系统化复审时间、该委员会的年会时间计算标准复审的启动时间, 以最理想的启动时间启动标准复审。

(4) 国际标准复审投票结果中选项1中, 将“某项工作注册为批准的工作项 (阶段20.00) ”修改为“某项工作注册为批准的工作项 (阶段10.99) ”, 并同时在本节中将其他20.00修改为10.99。

新增“必须开展专家征集工作。但对所需的积极P成员的最小数量没有限制。”修改相关内容为“委员会批准之后没有立刻启动编写修改单或修订标准的工作时, 建议首先将项目注册为预备工作项, 将标准注册为审核确认。当在阶段10.99最终提交注册时, 先前的系统化复审结果应作为参考, 委员会必须通过一项决议 (启动一项标准的修订或启动修改单编写的程序见条款2.3.1) ” (见2.9.3.2国际标准投票结果解释选项1:确认 (无技术修改保留) ) 。

附录A指南新增一节A.8指南转变为ISO国际标准的程序 (内容略) 。

附录SC战略业务规划 (规范性附录) 修改了SC.3战略业务规划制定流程 (内容略) 。

附录SF主办会议 (规范性附录) 修改了SF.1谁可以主办ISO会议 (内容略) , 将SF.10的“ISO会议磁带记录”修改为“ISO会议记录”。

附录SL管理系统标准提案 (规范性附录) 新增一节SL.9管理系统标准中使用的高级结构、一致的核心内容、通用术语及核心定义 (内容略) 。

附录SR意图限制交付物目的或使用的声明 (规范性附录) 新增一节SR.4与合格评定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相关的信息, 原SR.4顺延为SR.5。

新增附录SS选择使用CD阶段-委员会指南 (规范性附录) (内容略) 。

参考文献修改。

6 结语

2012年以来, ISO导则第1部分ISO综合补充文件–ISO程序在结对模式、流程简化等方面做出了诸多调整, ISO也希望通过各项调整和新的举措更加符合ISO“更简洁、更快速、更优质”的理念。这些改变给予了发展中国家更多机会, 应始终紧密跟踪ISO最新动态, 帮助我国标准化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和快速适应ISO的变化。

摘要:自ISO提出“更简洁、更快速、更优质”的理念以来, ISO/IEC导则第1部分ISO综合补充文件每年都发布新版文件, 通过研究分析, 新文件在加速标准制定流程、鼓励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以及推进ISO标准全球化方面做出大幅调整。介绍了2013年第10版文件的新调整, 包括结对政策、CD阶段、联络等, 并对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城市设计导则的再认识 篇8

导则的释义

“设计导则”一词由design guideline和design guidance翻译而来,也有学者将其译为“设计指南”、“指导纲要”、“设计指引”。Design guideline一词常见于美国,而design guidance在英国较常用,由于产生背景的差异,二者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根据美国规划协会2006年颁布的《规划与城市设计标准》,urban design guideline是“提供一般性的规划政策(planning policies)和实施规章(implementing regulations)之间的联系(1)”。在英国,design guidance通常指“为开发项目的实施提供指导,使之与地方政府或其他组织的为维护地方特色所制定的设计政策保持一致的文件(2)”。

美国和英国对设计导则的解释虽然略有不同,但是都指出导则是对上一层次规划和设计政策的进一步解释,以有效推进下一阶段具体行动的实施。一般而言,政策更倾向于设计目的和原则的表述,而导则则是对如何实现目标或原则的深入说明。John Punter和Matthew Carmona针对设计政策与设计导则的关系图解(图1)指出:理想的设计目标陈述应针对地区范围;设计政策应主要是设计目标的基本陈述(即为了得到什么),偶尔是设计原则的陈述(即目标和所期望的空间形态之间的联系);设计导则对于绩效性内容的强调甚于规定性内容(在英国,政府十分反对设计政策中的规定性内容)。他们进一步指出,当涉及细节问题时,特别是这些问题在政府的建议之外时,最好以导则而非政策的形式加以说明。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将导则的关键原则在政策中加以强调,并注意各导则之间的联系。

在我国,单从词义来看,导则是标准文件的一种。“标准文件”是一个通用术语,包括标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法规、导则等,有强制性、推荐性、指导性之分。强制性的标准文件就是法规;针对工作原则、方法或概念等提出的推荐性、指导性的标准文件则一般称为导则,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对于“城市设计导则”而言,虽然在我国应用广泛,却仍未有统一的解释,各方对它的理解与阐释可谓五花八门,在实践运用中难免令人困惑。

西方国家将城市设计管理的依据划分为“政策”和“导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易于理解与执行,并在其基础上还可以对导则的具体类型作进一步细化。

根据我国实践开展的情况,从广义上讲,可将所有由设计文件转译过来的城市设计导控规则统称为“城市设计导则”。与城市设计的实践类型对应,导则可以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导则、专题城市设计导则和局部城市设计导则三种类型。从狭义上讲,导控规则可分为城市设计政策和城市设计导则,二者的划分以导则合法化后所获得的法律规范作用大小为依据。“政策”广义上是一个覆盖面广泛的概念,包括管理部门提出的法令、措施、条例、计划、方案、规划或项目,所以公共政策包括了法律法规;狭义的公共政策以政府的规章为主要形式,比法律法规更有可变性,不如其规范、严格和精确。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主要是指狭义上的公共政策。

城市设计成果审批有四种批复方式—市人大立法批复、市政府批复、市规划局批复、市规划局纪要及其他形式批复,前两种方式批复后的城市设计成果将分别体现为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即经过这两种方式批复的总体城市设计导则、专题设计导则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局部城市设计导则均可称作“城市设计政策”,具备较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方式批复的城市设计导则则可作为对上一层次规划设计政策作出进一步解释的指导性文件,起到补充、完善规划设计政策的作用。

导则的本质与作用

导则具有引导和控制的双重作用,其内涵是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的内在统一。

城市设计导则包括规定性和绩效性两种类型。规定性导则试图为下一层次的具体工程项目提出明确限定,这一限定通过易于衡量的内容(如建筑高度、后退红线距离等)得以体现,要求严格遵守;绩效性导则则提供获得良好城市空间可能的处理方式,主要体现为品质、活力等较难评价的内容。相较而言,绩效性导则并不构成严格的限制和约束,给予具体工程项目设计更大的灵活性;规定性导则是一种有约束力的控制,易于遵循与评价,同时也是一种消极的控制,容易引发对城市设计导控作用的质疑。这些质疑主要体现为对建筑外观、细节等控制内容的争议,反映出导则编制易陷入细节和外观的控制而忽略导则与设计目标本身的联系。但是,“极力反对城市设计导控显然是可疑的,那些鼓吹城市空间建设应该完全依靠公民责任、市场或专业运作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将信仰置于理性之上,而这种所谓的信仰如若没有约束,则必然成为个体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工具(3)”。问题在于,导则的“度”该如何把握?

把握“度”的关键在于确定应该控制哪些要素,以及要素应该采用规定性还是绩效性的导则来表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导控有度的框架,为下一层次的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David W.Chapman和P.J.Larkham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他们根据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层级理论,将城市设计的内容与要素概念化为一个金字塔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公平性—一种更为基本的需要—比细部设计更接近于底部,从而强调了公平的重要性。“如果努力解决公平的问题,那么纯粹的美学标准作为问题则显得缺乏意义,甚至在开发过程中就可能被解决(4)”,因此需要重新思考导则控制内容与要素的优先原则,从金字塔的底层开始,强调对公共利益的保护,而非从金字塔顶端由细节向下进行工作(图2)。对于金字塔下部的要素应偏重于控制,导则以规定性表述为主;对于金字塔上部的要素应偏重于引导,导则以绩效性表述为主。以此为基础,针对不同地段,导则控制的“度”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在历史保护区,美学上的控制十分重要,这方面的导则可能更多采用规定性而非绩效性的表达,而在新区建设中就应适当鼓励多样化的创新。

此外,导则还应该与市场机制联系起来,以建构一个激励系统,主要包括两种促进开发的基本方式。第一种关注具体开发项目的触媒影响,通过建筑、建筑综合体的设置或公共领域的改善来有效改变地区特色以吸引预期的开发;第二种则与法规联系在一起,通过奖励建造某些功能或设施的开发机构获得政府所希望的城市空间。这需要认识城市开发的市场本质、明确公众的真正需求,并将其中的利益关系通过导则表述加以平衡和协调。激励系统的设置同样需要把握好“度”,其目标是为了获得非市场所能提供的公共空间,从而将公共空间的获得与资金投入的可行性结合起来。综上所述,导则并非必然带来更多的限制与约束,其本质是为了通过规定性和绩效性内容的有度协调来平衡利益关系、保护公共利益的实现。

在这一前提下,导则体现出结果和过程两方面的作用。就结果而言,导则对城市空间建设的作用在于:(1)确定和设计公共领域;(2)指定或限制土地使用和建筑形式;(3)鼓励特定的开发模式;(4)保护既存的城市环境;(5)指定公共艺术的类型和位置。就过程而言,导则的作用则体现在:(1)承上启下,导则为上一层次的规划与设计的目标和原则作出进一步解释与说明,并为下一步规划与设计奠定基础;(2)明确标准,导则为实现成功开发和获得高品质城市空间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与方法,同时也成为评价建设项目的依据,在设计评审中发挥作用;(3)促进合作,通过适当的公众参与,导则为参与城市设计的各方提供了一个对话和协商的平台,有利于其达成共识;(4)教育大众,好的导则能够成为政府部门、专业人员、开发机构和公众认识城市设计价值的“教材”,有助于大众素质的提高。

导则的编制与表达

导则由设计文件转译而来,意味着导则的编制必须在深入分析地段特色且形成设计目标、概念、方案的基础上,建立起城市空间结构与其自身所承载的活动之间合理的对应关系,并明确该地段空间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据此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导则。也就是说,,导则应该是个案式的,而非泛泛无差别的规则。

因此,在设计目标与具体的导则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十分关键,“任何政策、导则或设计,如果不能被明确地看作是对一个或更多的城市设计目标的回应,都不会为好的城市设计带来任何贡献。同样,任何政策、导则或设计如果不能就开发形态的一个或更多方面作出清晰表述,便会流于晦涩而不能产生任何效果(5)”。对此,英国环境部出版的《经由设计—规划系统中的城市设计》一书中尝试将目标与具体的空间形态要素联系起来(图3)。书中指出,设计政策和设计导则有效性的关键是在具体的文脉背景下使开发形态达到城市设计的目标。目标是概括性的,因此在目标和具体形态要素之间建立联系有助于鼓励导则编制者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可避免导则的叙述过于空泛,从而将目标与具体地段的开发有机联系起来。

目标与导则的联系应该进一步体现在导则的编制中,对此胥瓦尼指出,城市设计导则应该包含下列部分:(1)导则的目的与目标;(2)所涵盖的主要与次要课题;(3)应用;(4)应用的范例。虽然有些城市将其中有些内容合并,但这四个部分实际上都非常重要。西方国家的导则编制大多包含了这四个部分,如旧金山总体城市设计的导则基于一系列目标,这些目标被转化为政策与原则并对特殊之处加以注释。

编制导则最后的问题在于通过何种表达方式使其能够吸引相应的使用者并且便于人们理解和应用,导则表达的明确程度对导则的执行有着很大影响。作为一种规则,导则的表达应该体现三个特点—透明、一致和简单。“透明”意味着导则对所有使用者都是同样的事情,且每个人都对导则所表述的内容有相同的理解;“一致”则表示导则的描述与所要达到的目标相一致,并恰如其分地加以表达;“简单”就是指导则的表述应该尽可能简洁、直接,避免过于复杂的描述可能带来的模糊和歧义。

一般而言,导则通过文字和图表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表达。图示是导则的突出特点,利用三维化、视觉化的手段,导则应该能够形象地说明未来开发中建议和不建议采用的做法,从而引导实现好的设计并避免失误。如多伦多市的高层建筑导则中就将高层建筑的体量关系与风环境结合起来,用图示的手段说明,为高层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十分形象的指导(附录1)。

针对不同类型、层次的城市设计,导则的表达应该有所区别。对于总体城市设计和专题城市设计而言,由于编制完成的导则单独成册,其表达应该能够体现一定的独立性。在这方面,英国设计指导手册的编制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附录2)。对于局部城市设计,其导则最终应该与法定规划相结合以获得良好的操作性,因此其表达要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相一致,对于后者无法纳入又十分重要的部分,应该作为其附件,以分图图则的方式发挥作用。

这里要强调的是,导则的编制与表达并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的范式。各城市有着不同的体制及背景,导则的编制与表达应该与城市背景相一致。地方政府可根据自身规划体系的运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导则编制标准以便于规划管理,标准不宜过于古板而使导则沦为体现标准化而非表现地方特色的产物。

结语

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建设的导控很大程度上以城市设计导则为依据的。作为城市设计由设计语言转译为管理语言的主要成果,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导控作用得以发挥的媒介,它将对未来城市空间的美好预期与日常的规划管理联系起来,其作用效果直接影响城市空间的品质。因此,深入理解城市设计导则的本质与作用,通过导则的编制及表达有效地将设计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对促进我国城市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作为城市设计由设计语言转译为管理语言的主要成果,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导控作用得以发挥的媒介,它将对未来城市空间的美好预期与日常的规划管理联系起来,其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空间的品质。本文从释义、本质与作用、编制与表达等方面对城市设计导则进行深入研究与论述,以期为促进我国城市设计的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导则,城市设计实施

参考文献

[1]John Punter,Matthew Carmona.The Design Dimension of Planning:Theory,Content and Best Practice for Design Policies.E&FN SPON,1997

[2]孙施文,王富海.城市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政策概论.城市规划汇刊,2000(6)

[3]扈万泰,姜彤.加强城市设计工作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城市规划.2008(2)

[4]Jon Lang.Urban Design:The American Experience.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94

建设导则论文 篇9

本文将就城市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导则的编制进行分析研究, 以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旅游度假区为例, 研究在景观环境与开放空间为设计主体的项目中, 如何通过制定景观设计导则来规范、引导景观环境空间的设计与建设实施。

1 景观设计导则的界定及作用

参考王建国对于城市设计的研究[2], 可以认为景观设计导则是一套规范城市景观设计的指引性文件, 旨在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设计引导, 同时为政府部门或经营管理部门提供一套管理操作的技术依据。导则以条文、表格和必要的说明性图件构成, 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景观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原则, 确定主要的设计原则与控制指引, 对重要开放空间提出必要的设计指导与控制引导的原则、措施。

在各省市已发布的设计导则中, 均有针对于城市景观及开放空间的专门章节和内容, 作为针对建筑体块以外的开放空间及相关界面的控制性规定。而对于旅游度假区这一类以景观开放空间为设计主体、依赖于景观特色和意向、对景观风貌与环境品质要求高的地区, 景观设计也需要更为专项的城市设计策略, 来进行引导和控制。

2 景观设计导则的控制要素与内容

关于景观设计导则的控制要素与内容, 目前还没有通用的标准。实践中, 可以参考各省市的城市设计导则中关于公共开放空间控制要素的内容。

例如, 《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 (试行) 》中将景观设计导则的控制分为片区、地段、地块3个层面, 控制要素涵盖空间景观结构、开敞空间系统、景观设计、开敞空间及环境设计6个主要方面[3]。

而《北京城市设计导则》则将城市设计中需考量的要素分为公共空间设计要素与建筑设计要素两大类, 其中的公共空间设计要素包括基本类、交通类、环境类和设施类4个类别的24个要素[4]。

此外,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发布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就对绿化种植景观、道路景观、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庇护性景观、模拟化景观、高视点景观、照明景观9个方面, 进行了细化的景观设计指引与控制。

综合以上规范的要求及各类专项研究, 我们可以将景观设计导则划分为片区层面的总体控制与场地层面的要素控制两个层面。其中, 片区层面强调整体空间构架与形象特色的控制与塑造, 需要明确区块内开放空间的结构体系、分类, 提出主要的景观轴线、节点与空间属性;而场地层面则需要对包括街道景观、绿地、广场、水体等要素进行类型化的标准控制 (即“通则”) 与细化的设计要求与引导 (即“细则”) , 如表1所示。

通过对以上要素的规范和标准, 可以实现对景观及开放空间的空间布局与环境品质的基本控制。

3 案例———固城湖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导则[7]

3.1 项目概况

固城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南京市高淳区, 毗邻固城湖, 总占地面积约为600hm2。现状为连片的蟹塘, 生态基底良好。规划依托“堤、水、林、田”资源, 以现代滨水田园文化为开发理念, 打造运动康体、休闲度假为主题, 以滨湖湿地休闲、水上体育赛事体验、人居和谐的田园风光为载体的水上体验度假旅游综合体。

由于整个度假区的建设实施与市场密切相关, 其中的项目可能按地块由不同投资与实施主体分期建设, 因此制定一套依托于控规层面的设计导则, 对于保证度假区统一的环境品质和实施的灵活性很有必要。最终的设计导则分为建筑设计导则和景观设计导则两个部分, 其中景观设计导则对于固城湖旅游度假区的开放空间制定了多层次的引导与控制内容。

3.2 景观设计导则的编制框架

首先, 从规划度假区总体层面, 对景观空间的结构体系进行界定与分类。

其次, 将地块层面的景观设计导则分8个方面进行编制:街道景观、公共绿地、广场、水体景观、植栽、铺装、城市家具及灯光照明设计导则 (由奥雅纳灯光照明团队负责编制) 。其中, 街道景观、公共绿地、广场、水体景观4个章节, 对公共地界空间中的景观设计进行控制。而栽植、铺装、城市家具及灯光照明设计则涵盖了所有的公共地界空间与非公共地界空间中的景观设计内容。 (如图1所示)

对于8个方面的景观导则内容, 分为总则、细则与图则3个层次。针对特定的景观系统, 总则部分在旅游度假区总体层面进行结构控制, 并提出通用性的要求。之后, 对于每类景观进行分类, 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内容与要素。最后, 将控制内容叠加于空间, 从而得出具体的景观设计图则。

3.3 具体控制内容

从规划度假区总体层面, 整个度假区的景观开放空间以永圣湖与滨湖公园为核心, 生态湿地与水系河道形成生态骨架, 街道景观构建绿色廊道网络。 (如图2所示)

对于8个控制类别, 具体内容如下:

3.3.1 街道景观。

首先, 确定旅游度假区街道景观设计的通则。主要内容包括:创造连续的景观意象, 提供舒适、安全、多样体验的步行环境。结合建筑退后范围作整体景观设计, 保证公共与半公共及私人空间的连贯。尽可能采用本土、易于管理维护的植物和材料, 有利于保育自然环境。街道铺面应尽可能采用可渗透材料, 增加雨水渗透, 减少雨水径流,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使铺面略高于植栽区。设置生态边沟、雨水花园与雨水滞留池, 促进雨水自然下渗, 净化水质。

其次, 将街道按照功能与道路等级分为主干道街道、门户街道、环湖慢道、堤旁路、支路景观5类, 制定相应的设计导则, 创造街道景观个性。具体要素包括:a.控制性要素:包括道路红线宽度、人行道宽度、道路两侧生态边沟宽度、道路公共绿地宽度及建筑后退红线宽度;b.引导性要素:植栽布局、树种建议、铺地建议等。 (如图3所示)

3.3.2 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中的景观设计通则包括:结合旅游区空间架构体系和周边用地功能开展设计, 创造具有层次、多样化、可以反映地区特征的公共绿地空间。满足各开放空间的不同功能, 提供完备的户外设施。鼓励连续步道与自行车道贯穿公共绿地系统, 提供安全、舒适、多样的游赏体验。尽可能采用本土、易于维护的植物和材料, 维护和保育生态环境。

公共绿地空间按功能可分为:滨湖公园、堤花园、生态净化湿地、滨河绿带四类。

对公共绿地景观的控制规范一般包括:功能、特征、重要景观元素、游径设置、植栽、铺地等方面内容。此外, 针对各类公共绿地空间的特征, 对于座椅和休憩场所的设置间距, 湿地和生态敏感区域中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措施均有特别的规范与指引。

3.3.3 广场。

广场空间按功能分为:旅游游憩广场、停车场与交通集散广场、入口转盘广场。

广场景观设计通则包括:结合旅游区交通组织、人流集散功能设置广场, 并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设计风格宜现代、简洁, 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铺装尽可能采用可渗透性材料, 如透水混凝土、石料板材、彩色混凝土、预制砌块等。

栽植方面, 选择集中成片绿地占广场总面积的比例与绿化覆盖率2个指标来控制广场中的绿化。街道家具方面, 设置喷泉、水池、座椅、花坛、雕塑等可供娱乐、观赏、休憩的设施, 提倡可体验的雕塑, 让游人参与互动。

3.3.4 水体景观。

水体景观分为湖体及河道两部分。总体来看, 面状的湖体和线性公共游船河道均为塑造景区特色的重要元素。河道水体设计需满足基本的水利要求。结合开放空间和河岸两侧公共绿地进行设计控制, 创造符合不同活动分区特征的多样化亲水感受。建议采用湿地植物净化和设置河岸植物过滤带等措施, 保证进入湖体及河道的水质。

驳岸处理是水体景观的另一个关键要素。结合永圣湖以及河道所经地区的环境特征与功能要求, 将规划区的驳岸划分为5种类型:滨水广场和码头驳岸、游船河道驳岸、生活运动休闲驳岸、沙滩驳岸和湿地驳岸。分别对驳岸的空间结构、材料、入水坡度、水滨绿带宽度进行引导性控制。

3.3.5 栽植。

旅游度假区的植栽总体原则包括:营造与度假区景观配合的自然环境, 选择丰富季相变化的植物种类, 适当配置芳香植物。植林率原则上控制在70%以上, 而其中60%用于种植乔木, 常绿与落叶乔木比1:1~1:2, 乔、灌、草和湿地植物多层次的丰富搭配, 建立合理的生态群落, 增强生态性。乡土物种比例达85%以上, 提高生态稳定性, 减少维护成本。增加物种多样性, 布置多种类型栽植群落, 吸引昆虫和鸟类, 维护生物链体系。避免种植产生过敏源较高的物种。

3.3.6 铺装。

旅游度假区铺地总体原则包括:铺地的材质与质量应满足所有人群安全使用的要求;铺装材料宜选用可渗透性材料, 注重节能与环境可循环利用;地面铺装的材料、质地、色彩和拼装图等应有助于体现地块的完整性和个性, 与空间中其他服务设施要素综合考虑。

铺地按照材料分为6类。石材建议用于入口广场或环湖景区次要道路铺地等区域。砖石宜采用可透水的彩砖、砌块材料, 可用于主要广场节点、转盘广场、景点内次要道路等景观节点。木质栈道、木桩等木制材料可营造亲切自然的氛围, 用于湿地相关的道路和场地铺装。嵌草主要用于生态停车场地面, 与生态透水砖石配合使用。砂石可用于主要场地局部需要精雕细琢的部分。推荐景区内道路以及场地使用可透水的面状材料。

3.3.7 城市家具。

旅游度假区城市家具设置的总体原则包括:设施种类齐全, 满足游客旅游活动需要。尝试采用当地可回收性材料。家具风格统一, 并体现度假区特色与高淳当地文化。

城市家具可分为4类。公共休闲家具主要包括休息座椅、健身娱乐设施、电话亭、公共饮水器、邮筒、售报亭、照明灯具等。交通通行家具包括路灯、交通指示灯、交通指示牌、路标、人行天桥、候车亭、路障、自行车停放设施、加油站、无障碍设施等。公共卫生家具主要包括垃圾桶 (烟灰皿) 和公共厕所。信息系统家具主要包括户外广告、信息张贴栏、布告栏、导向牌等。艺术美化家具包括花坛、雕塑、喷泉、叠水瀑布、地面艺术铺装、装饰照明、景观小品等。

对于城市家具的控制性要求为:公厕间距不大于500m, 垃圾箱间距不大于150m。

3.3.8 城市家具及灯光照明。

景观照明导则包含了5方面原则:创造一个印象深刻的舒适环境与参观者体验, 促进对设施的使用。协助路线寻找并帮助游客在度假区中辨识方向。创造不同区域间的连续性与协调性。控制来自活跃度较高的区域对邻近区域以及夜晚天空的光污染及光逸散。节约能源。

根据人的活动强度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程度, 将规划区划分为4个照明分区, 包括:活跃的公共区域、服务与居住区、开敞空间和环境保护区。对于分区内的道路、地标、建筑与景观照明分别进行了亮度、色温与灯具选择方面的指导。通过恰当的照明, 保证道路与人行道照度, 保障公共空间夜间使用安全, 同时突出滨湖景致。生态湿地采用低照度照明, 避免对自然系统的干扰。在邻近自然保护区域的界面设置过渡区域, 避免光溢散到保护区域。

4 结语

景观设计导则作为针对公共开放空间的专类城市设计, 控制内容涉及景观结构、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地面铺装等多类要素。对于核心开放空间以及对于空间品质要求特别高的地区, 如:城市公园、广场、旅游度假区等, 需要建立有效的设计规则和管理策略, 以实现对景观品质的引导。

不同属性的公共空间有其特殊的关键控制要素, 设计导则也需要有所侧重。如高密度的城市建成环境中需要特别注重对于道路交通组织、人行及过街通道、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控制与引导。此外, 随着生态与可持续设计趋于普遍化, 多个与景观空间相关的生态控制要素, 包括可渗透铺装、雨水收集等方面的控制原则、设计策略和指标, 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仅以旅游度假区为例, 对景观设计导则的分类控制进行了探索。对不同类别的公共空间开展更为精细化的导控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摘要:以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旅游度假区为例, 探索在景观环境与开放空间为设计主体的项目中, 如何通过制定景观设计导则来规范、引导景观环境空间的设计与建设实施。以期在保证实施主体与分期灵活性的基础上, 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统一、高质量的景观环境效果。

关键词: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导则

参考文献

[1] 王曙光等.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要素研究及应用[J].城市规划学刊2008, z (1)

[2] 王建国.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 陈振羽等.从项目实践看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J].城市规, 2000 (4)

上一篇:乡镇财政对策下一篇:校企合作特色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