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2024-09-17

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通用12篇)

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篇1

央视综合频道“状元360”是以职业技能竞技为表现核心, 以活动化推广为宣传模式进行的。每年五一期间的“劳动榜样”年度评比, 春节前后的“状元贺岁”迎新春, 夏秋季节的“中国超级钳工争霸赛”等一系列知名节目深受电视观众喜爱, 选手们精湛的技艺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那些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技术能手究竟如何工作?那些看似平常的行业里面又有怎样的秘密?技术能手、能工巧匠到底有多少出神入化的工作技巧?栏目为各行各业的高手提供一个交流、比拼职业技能的媒介平台, 成为观众了解这些行业的一个特殊窗口, 进而引导各行各业的人不断提高职业技能、进行自我创新。由此也不由得我们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一些联想。

2010年7月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0年—2020年) 》。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制定八项切实可行的措施, 这是今后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

过去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累了一些丰富的实践经验, 计划经济时期基本上是政府主导, 企业配合, 全面开展, 形式灵活多样。如今我国已经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 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 必须实行部门联手、社会联动, 上下统一、形成合力。因此, 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加速三个转变:即从部门主导向适应市场需求转变, 从社会化综合培养向社会化培养和企业自主培养相结合转变, 从自发型培养向有组织、有计划、有序的培养转变, 构建社会化的培养方式。

北京市人社局统计信息表明, 高技能人才短缺。2011年全市有487万技能人才, 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仅有223万人, 其中七成以上都是初、中级技工, 高级工仅两成多, 技师和高级技师更少。通过对未来几年本市技工人才需求的调查发现, 缺口至少有60万人, 其中高级技工缺口13万人左右。一方面技校招生日渐困难, 招生人数逐年降低;另一方面技工需求很热, 技校学生在二年级基本上就被一抢而空了。这就说明目前高级技能人才缺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全国的普遍现象, 媒体曾经报道过深圳某企业不惜高薪聘请高级技术工人, 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切实提高认识, 加大力度, 全面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 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让“状元360”节目中精湛技艺的技术人才成为全体劳动者追求的目标。

面对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局面, 全国企业间高技能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 各地企业采取多种措施抢夺高技能人才, 政策五花八门, 手段不断更新, 激励措施相继出台。例如一些企业建立健全了高技能人才岗位工资制度和高技能人才津贴补贴制度, 对在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工作中贡献突出者增加工资, 增加津贴, 发放补贴, 并对高技能人才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予以重奖。对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与本企业聘请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相应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还有一些企业建立了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制度和奖励制度。对在技能岗位工作并掌握高超技能、做出突出贡献的骨干技能人才, 允许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评等等。上海市出台了“允许高技能人才延迟退休”等7项新制度。允许高级技师领取养老金年龄适当延迟, 对企业在聘的高级技能人才, 在企业需要、本人愿意且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 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 可适当延迟领取养老金。建立突出贡献技师政府特殊津贴制度, 对为企业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给予一次性政府特殊津贴。对符合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行业紧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外省市引进, 对于45周岁以下、获得过国家级或省市级技能人才表彰的技师、高级技师, 将为其办理落户。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精神激励, 提高其社会地位;鼓励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等人才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在内部分配中重点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经费投入。这些措施表明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已经是迫在眉睫的紧迫任务。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以归结为企业培养、院校培养、校企联合培养三种模式。一是企业培养模式。基本通过企业内培训机构培养, 开展企业技术比武与技能竞赛、技能大赛、技能比赛、技术比武和技能月等项活动, 为高技能人才选拔和展示技能成果提供平台搭建舞台、以师带徒、课题攻关等形式。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具体学制模式主要招收初高中毕业生, 通过在校学习培养高级技工/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校企合作培养一是简单合作, 主要是订单式培养。二是建立由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由学校、企业共同参与, 企业对学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提供需求服务, 企业与学校共同研究培养目标, 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三是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 形成联动, 优势互补, 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科研攻关、课程开发和专业设置, 经企业认可后实施教学, 或企业提供培训课题或课程计划, 委托学校具体实施。企业可以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 依托大型骨干企业 (集团) 、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 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篇2

近些年来,湖南省株洲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把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工作来抓,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龙头‛,以‚技能月‛活动为载体,加大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从而使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步入快车道,职业技能培训事业实现新跨越。2009年,株洲市技能人才总量已达到14万人,约占城镇就业人员的20%;近3年来,全市累计实现培训各类人员30万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训3.4万人,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构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新突破

株洲市是一座与共和国一同成长起来的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技能人才的培训对株洲市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株洲市不断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现已初步构建起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由技师学院、高级技校、中级技校、社会力量办学、企业职工培训、校企联合等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较为完善的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体系。目前,株洲市有技校10所,其中技师学院一所、高级技校5所、国家级和省级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1家,人才小高地3个。全市共有民办职业培训机构81家,其中市区38家。2009年确定了19家再就业培训定点单位、71家农民工培训定点机构。同时,以高技能人才评价为重点,加快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目前,全市设立了34个职业技能鉴定所,配备考评员2000余人,职业技能鉴定覆盖面不断扩大,鉴定质量稳步提升,鉴定规模逐年增长,31588人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具有高级技能以上水平的技能人才总量占到技能人才总量的25%。

一方面,株洲市在各个行业、企业、各大中专院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引导企业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导企业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紧贴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综合运用实际操作法、典型作业法、综合评价法和技能竞赛法等多种形式,对企业职工技能水平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价,推进技能人才更好更快成长。也使企业职工技能鉴定工作紧贴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突出操作性和实践性。

另一方面,株洲市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选拔技能人才。近3年来,举办了各系统、各行业、各类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20余场,对获得名次者颁发不同层次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在2009年举办了株洲市产业工人技能竞赛,吸引了全市10万名产业工人参加各类初赛、选拔赛和决赛,竞赛工种涵盖了14个社会通用工种和行业特有工种,共有1174名选手经过层层选拔参加全市决赛,共有108名选手获奖并取得不同层次的职业资格证书。

营造技能人才成长环境迈出新步伐 2008年,株洲市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株洲市技能大师评选表彰管理办法》。首次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健全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积极组织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使株洲市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指导和引导下,全市各部门、各行业、各用人单位通过设立各种荣誉称号,调整提高技能人才津贴标准和退休待遇,改革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等方式,激励和鞭策技能人才快速成长。同时,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通过报刊、网络、宣传栏、板报、巡回演讲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培养技能人才的新政策、新举措、新经验,以及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2008年,株洲市评选表彰了10名首届株洲市技能大师,每人重奖两万元。2009年,株洲市开展了以‚技能创造财富、技能改变人生‛为主题,以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大师巡回演讲等6大主题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技能月‛活动,全市有20多万名企业职工和职业技工院校学生参加,评选表彰了20名技术能手并对他们进行了奖励。此外,还印发了《株洲市技能大师风采录》、《株洲市技能月活动集锦》等宣传画册。今年5月,株洲市市委、市政府将‚技能月‛活动形成一种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在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技能月‛活动的通知》的文件中明确规定:每年5月份在全市集中开展‚技能月‛活动。

今年5月份举办的第二届株洲市‚技能月‛活动,以‚培养技能人才、服务 ‘三大战役’(城市提质、园区攻坚、旅游升温)‛为主题,开展了以‚实施园区攻坚,高技能人才培养带动计划‛、‚10大公共服务行业、10大岗位技能明星评比表彰活动‛、‚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3大主题性活动。此届‚技能月‛活动中,株洲市依托技师学院、高级技校、高职院校等高技能人才定点培训机构,培养各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1800名;实施‚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对‚5115‛工程中科技含量较高的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等5家企业,授予‚株洲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牌匾;评选表彰了10位公共服务行业岗位技能明星。在首届大学生作品上千份,有21份作品进入决赛并获奖。

拓宽职业技能培训渠道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株洲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把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理念贯穿于职业培训的始终,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和服务内容,着力构建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体系,每年培训各类人员10万人次以上,以培训促就业,以培训促发展。

——增强针对性,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广泛宣传失业人员培训政策,送培训政策上门;利用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收集培训信息上门;鼓励各类培训定点机构,把培训教室搬到企业、街道、社区,送培训服务上门。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特点,开设市场急需的电脑、烹饪、营销等专业,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年培训一万人次以上。

——统筹城乡培训,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开展‚培训下乡、服务农村‛活动,在乡(镇)、村建立培训基地,把教室搬到田间地头,实行‚对口培训‛。与企业联合招工、联合培训,实行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在工业园区建立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训,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万人次以上。

——提升技能,知道开展企业职工培训。通过高技能人才培训,带动企业职工培训;通过‚技能提升计划‛,提升企业农民工技能素质;通过困难企业特岗职工培训,稳定职工队伍,每年培训4万次以上。

——分类指导,开展弱势群体培训。实施‚技能扶贫计划‛,对贫困农民家庭子女开展扶贫培训,‚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开展‚落实培训政策,温暖失足青年‛活动,帮助刑释解教人员重拾信心,回归社会,每年培训一万人次以上。

——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进创业培训。株洲市以被确定为创建国家级创业培训,实施创业培训‚走进社区、走进军营、走进校园、走进乡村‛计划。近3年来,株洲市为80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培训,创业成功率达30%以上,带动了10000余名下岗事业人员再就业;为18000多名大学生进行GYB培训,在此基础上为2000多名大学生进行SYB培训;首创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现已培训2000多人。

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篇3

新的一年,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切实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持续落实“三改一抓一构建”和“六路并进”的职业教育工作思路,以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为抓手,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为突破口,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第一,要办有活力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办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现代职业教育要体现“现代”这个关键词,一定是与现代技术进步和现代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因此,要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就要办有吸引力、有活力的职业教育,就要在改革上狠下功夫。一是改革办学体制。在职业院校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推动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合作办学等,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引企入校、办校进厂、订单培养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推进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三是改革财政投入制度。在所有公办职业院校实行按专业大类、在校生规模和就业状况核定财政拨款的办法,调动办学积极性。四是改革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加快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五是改革管理体制。扩大办学自主权,探索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提高办学活力。

第二,要办有质量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和作用,是打开青年成功成才大门的金钥匙。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实现中国质量向中国品牌的转变,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客观上要求我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办有质量的职业教育。如何办有质量的职业教育呢?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支持建设10所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100所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特色职业院校。围绕这些目标,主要实施好“四项计划”:一是实施品牌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计划,重点建设300个左右品牌示范专业点和500个左右特色专业点。二是实施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重点建设500个左右的综合实训基地,其中100个左右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三是实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建立“双师型”教师长效补进机制,评审认定500名左右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和100个左右由企业、职业院校的高技能人才领衔的技能名师工作室,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实施信息化建设计划,建设职业教育云服务平台和标准化数字校园,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第三,要办有保障的职业教育。河南是一个拥有过亿人口的省份,要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变成人才资源优势,必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办好有保障的职业教育。一是实行普惠性的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全部免除学费,保证让所有愿意上职业学校的孩子,都能顺利接受职业教育。二是提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要求每个县(市)政府重点办好1所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的职教中心,每个省辖市重点办好2至3所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示范性职业院校,省直有关部门要重点办好条件好、质量高、规模在5000人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为每位愿意上职业学校的孩子提供上学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

第四,要办互通式的职业教育。要加快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中高职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完善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制度,开展“3+4”中职与应用技术类型本科贯通试点,探索应用技术类型本科与高职专科联合开展“3+2”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加快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开放兼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对今后我省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都已经作了明确部署和安排,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就一定会开创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助推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

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篇4

校企合作是根据校企各自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等优势条件, 本着互惠互利、互助共赢的原则, 在优势互补基础上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 培养符合职业岗位需求、具有创新素质与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在煤炭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 煤炭职业院校担负着重要工作。在当前形势下, 要开创煤炭行业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解决煤炭企业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 应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和抓手, 充分发挥煤炭行业的主体作用, 寻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突破口, 满足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1]。

1 煤炭职业院校加快推进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1 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职业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实习、就业难等问题, 通过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可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研究开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全面推行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解决近年来招生困难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双重困境。而煤炭企业对一线技术人才的需求, 是职业学院的生存之本。职业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能进一步检验学校教学效果, 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解决校企之间人才供需矛盾, 同时还能获得企业丰厚的资金支持,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办学质量。

1.2 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和生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但相比其他行业, 煤炭行业生产环境差、职工待遇不高、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问题直接造成煤矿企业一线技能人才大量流失。可以说, 人才短缺是目前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校企合作可以充实企业的技术力量, 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 为企业逐步建立起资料信息库, 推动企业的技术发展和产品研发, 提升技术水平和员工业务水平。例如, 学生毕业后可以按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充实到煤炭生产第一线, 缓解煤炭企业实用性人才紧缺现状, 同时也缩短了毕业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 实现企业、学员和学校的三方共赢。

2 煤炭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实施准则和人才培养模式

2.1 校企合作实施准则

(1) 共商培养协议, 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融合。校企合作中,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协议, 形成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实习设计的良性合作机制, 通过组建“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 建设实训基地, 制定运行和合作制度, 保障校企合作的长效性和持续性。并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 使教学内容始终贴近学生, 贴近实际, 贴近现场。当然, 教学内容既要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 又要注重职业素质的提高, 实现教学模式与工作现场的融合, 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融合, 课程体系与岗位需求的融合, 即企业需要什么工种的高技能人才, 学校就开设什么专业;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企业就提供改革和创新的机会和条件[2]。

(2) 理论教学与一线生产对接, 学业与就业耦合。校企合作有利于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为此, 坚持“学校即职场, 学习即生活”理念, 理论教学与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交替进行, 做到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强化教学的实际功效;建立学业与就业耦合机制, 在专家、教师、企业人员指导下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 联合企业开设“订单班”, 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拔、施教、管理学生, 并按照企业一线的发展趋势, 改革教学方式, 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瓶颈障碍, 达到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的目的[3]。

2.2 人才培养模式

2.2.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通过寻找最佳结合点, 使学校人才供给与煤炭企业人才需求在完善成熟的合作平台上对接, 这种培养特别强调人才的岗位针对性, 强调以企业需求定计划, 定专业, 定课程, 采用“职业分析———教学设计”的思路安排教学, 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包括“学前订单”培养和“学中订单”培养。所谓“学前订单”培养是指煤炭职业院校在招生时就与企业共同确定招录标准, 对学生进行面试和考核, 入学后按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的毕业生将全部被企业录用。“学中订单”培养是指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后, 学校根据企业需要组织学生选择专业, 由企业考核确定录用, 而后按照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进行教学, 最终达到企业用人标准的要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产学结合、按需办学的特点, 有的放矢地为煤炭企业培养人才。煤炭企业从而与学校合作建立起融企业需求、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实践能力等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长期合作机制, 这必将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2.2 工学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在师资配置、技术支持、办学条件等方面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 采取学生与员工相结合、教师与师傅相结合、教室与车间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按照企业技术要求实行人才培养。工学结合包含工和学两个方面,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由知识体系转向工作体系, 实现抽象知识向岗位实用技能的转化。这一教学模式分为校内培养模式和分散型培养模式。校内培养模式是通过开发、利用学校内部的资源, 创办与专业对口的车间, 学校自主经营[4]。在这一模式下, 学校组织相关教师以企业实际生产岗位的重要案例为主线编制教材, 教师按照企业技术的要求、工作岗位流程授课, 即把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融入到生产性实训环节。工学结合分散型培养模式则是把学生分散在多个不同的企业里实习, 并非成群结队地安排在某一个企业。这种分散安排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又使学生获得实惠。

3 煤炭职业院校加快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思路

3.1 围绕校企合作, 加大学校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力度

实践证明, 校企合作是企业回报社会, 承担责任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学校的办学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之间存在差异, 目前校企合作的层次还比较低, 稳定性还比较差。在现有体制和制度的框架下, 校企合作双方的权责不明确, 合作项目的吸引力不足, 合作的效能还没有充分得到发挥。为此, 在政府指导下, 学校管理机构应首先构建稳定长效的校企合作组织平台, 增设相应的校企合作管理部门, 在人员配备、经费预算、工作考核等方面予以实质性支持;深化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力度, 力争在办学模式上取得突破, 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其次, 共建校企合作共同体, 建立规范有序的合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例如对校企合作的具体运作实行项目制管理, 所有合作均以项目为载体;共建开放式校企合作二级学院, 推行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 合作共赢。

3.2 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 互惠互利, 实现校企一体

加强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无论是站在学校的角度, 还是企业的角度, 哪一方都希望合作模式对自己有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 在校企合作中往往出现趋利现象;学校希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 应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 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 最终实现校企一体。对于企业而言, 企业应意识到校企合作能提高企业的参与意识、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企业利用学校的资源培养所需的人才, 例如将企业员工的技能提高、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交由学校来做, 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责任感, 还可以充实企业的技术力量, 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 推动企业的技术发展和产品研发水平的提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学校而言, 企业参与学校课程的设计, 把学校的学历教育与企业的市场培训相结合, 可以使课程安排更系统科学, 更能适应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

当前, 煤炭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十分迫切, 要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紧密对接:专业设置与企业工种要求对接;教学与企业生产经营对接;学校招生与煤炭行业用人需求对接;学生毕业与企业招工对接。对接模式如果能长期运行下去, 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毕业生出路将有很大益处。

3.3 依托行业、企业支持, 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

3.3.1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一般有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内实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等。从许多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可以看出,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并不难, 难的是建成后的稳定运行和作用发挥。为此, 学校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 加强煤炭专业实训车间建设, 为各实习车间配备数量充足、技术先进的设施设备, 满足专业教学发展的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 重点在大型煤炭企业建设实习基地, 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建立适合校企双方的基地管理制度和评估指标体系, 把能否满足人才培养的实践需求作为衡量共建实训基地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定期进行评估。

3.3.2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教师参与企业合作机制和一线实践制度。每年有计划地组织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轮流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 了解煤矿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 优化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赋予教师在校企合作中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力, 保证教师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如采用绩效工资制, 给予教师待遇上的保障, 鼓励教师在校企合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 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 使学生真正接受“双师型”教育。

3.3.3 完善知识能力并重的教学体系

在全面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 煤炭职业院校应逐步扩大高技能人才培养比例, 形成中高级工、预备技师、技师到高级技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和适应企业不同层次需求的人才储备库。教学计划应具有灵活性, 根据煤炭职业岗位要求, 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 强调岗位工作经历和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考核方式, 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实训为一体, 进一步完善社会通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

3.3.4 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校企合作的成功运行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远远不够, 甚至无法实现, 必须由政府负责建立规范的校企合作体制和制度, 避免其无序发展。教育主管部门也应主导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 对校企合作的绩效进行全面评估, 激发企业、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欲望和积极性。一方面, 对校企合作成果突出的职业院校在资金分配、重大项目上给予支持和奖励。校企合作项目的启动、开展都需要资金支持, 由于企业愿意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的比较少, 这就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的配套经费, 否则职业院校的资金负担会更重。另一方面, 表彰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效果良好的企业, 允许其适当提高员工培训经费的提取比例, 在技术更新改造、综合实力评估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因为在企业与学校共同负责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企业参与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更具权威性, 更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对于那些主动参与校企合作、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的企业更应给予政策性照顾和扶持, 最终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校企合作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先锋, 张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强煤炭高技能人才培养[J].中国培训, 2007 (12)

[2]姚晓云.煤炭行业技能人才现状及其培养和发展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3]薛华, 高迎慧, 汪澜.煤炭行业紧缺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 2010 (27)

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篇5

人才总量不足,青年人力资源素质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青年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近两年来,工厂团委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按照团省市委统一部署,紧扣经济发展大局和企业改革发展实际,通过开展“型号成功我成材主题活动”、“导师带徒”、青工技能培训、青年岗位能手技能大赛、“青年创新创效成果大赛”、先进操作法现场推广演示会、企业青年素质、状况调查等活动,扎实开展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有效地提高了青工整体技术水平,为企业发展积累了青年后备技术人才大军,在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抓思想认识,明确提高青工技能素质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源是企业长远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培养造就青年人才大军是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引导青年投身建设一流航空企业的宏伟目标,为企业长远发展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队伍,成为了新时期企业团组织的新课题、新任务。根据团中央、团省市委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意见,结合我厂发展实际,我们感到全面振兴青工技能对于团结动员广大青年职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企业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立足本职、提高技能,充分发挥生力军、突击队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先后以研讨会、座谈会、团干部培训等形式,深入进行学习推动,使大家对青年人力资源开发,青工技能提升的目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一是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提高青工技能,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青年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人力资源,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技能青年人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大力弘扬企业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推动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满足青年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岗位成才的根本需要,实现青年的根本利益。当前,由于一些南方同类企业待遇较高,我厂人才流失也较为严重。这种情况下,大力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青年人才,也是落实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开发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动员、引导、激励广大青年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和素质,与时俱进,不断实现自身的持续进步和发展,必将会企业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二是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提高青工技能,是共青团组织服务企业、服务青年的具体体现。服务企业经济发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是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技能振兴等活动,切实帮助青年职工提高劳动技能,增强职业素养,能够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提高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竞争力;有助于提高青年自身技能储备,增强青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可以说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开发青年人力资源的过程既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推动青年人全面发展的过程,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迎合了青年学习和成才的基本需求,实现了青年的根本利益。三是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提高青工技能,是与时俱进创新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的有益探索。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全面提高青工的技能素质,是在继承和整合共青团以往开展的青年创新创效、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抓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有效举措。

为汽修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 篇6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规划教材,就是应势而生的。其中由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王世震教授主审、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孙志春教授主编的《汽车拆装与调整》,聚集了一批精干的专业作者队伍,紧跟汽车维修服务市场的发展和高职教育的需要,强调课程实践性和行业发展现状,打破了传统照本宣科的知识体系,根据汽车维修企业作业项目统计,选取常见汽车拆装与调整的作业项目,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更快地融入到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实践中。

通观本教材,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一、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组织内容,保持教材的实用性

经过对现有相近教材的深入调研,本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上,选择具体车型作为描述的载体。而现有大多数高职教材仍然沿用大学本科教育的教材编写模式,以汽车各部分结构为主线展开全书内容,比如介绍离合器时,首先讲到各种形式离合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然后是各种形式操纵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因为离合器和操纵机构各种形式的都有,容易导致读者形成误区。本教材则吸取其经验,选择以具体车型为载体,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产生上述误区,以桑塔纳2000GSi车型为例,介绍了搭载膜片弹簧式离合器和液压操纵系统,一目了然。

本教材以上海大众-桑塔纳车型为例,系统地介绍了汽车整车(发动机和底盘)各部分的拆装步骤、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注重汽车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对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步骤实行任务驱动,在了解发动机和底盘的构造原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汽车拆装工具和检测仪器的正确使用、分析,进一步巩固发动机和底盘的构造知识,从而掌握对整车进行拆解、调整、装配的操作技能。该车型的市场保有率非常高,选择它为载体的目的就是让教材内容更加贴近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实际,满足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市场需求,从而方便学生就业,达到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结合高职教育特色搭建结构,保证教材的科学性

本教材分7章,各章相对独立,自成一项实训任务,如:第二章发动机总成的就车拆装,第三章发动机的分解组装,第四章传动系统的拆装与调整等。各章又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各实训任务均为汽车维修过程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操作项目,充分体现了汽车拆装的实用性,使学生在汽车拆装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实操技能。

为突出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每一项实操任务之前都列出了学习目标、考核标准、教学建议,任务之后还有拓展阅读和复习思考。

三、考虑汽车行业特点开发资源,保障教材的先进性

汽车维修互联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资信传递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能在第一时间全面、快速地将资信迅速地传到全球。从国际汽车维修行业看,维修企业技术资料查询、故障检测诊断和技术培训网络化已相当普及。

而本教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注重加强与网络教学环境的结合,在每章的拓展阅读中都提到一些优秀的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网站,以备读者自行查阅更多相关知识,加深内容的学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网络教学的开展提供优越的物质基础,不断丰富的相关课程教学网站上的内容,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教材的编写与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同步进行。立体化教材网站现处于建设过程中,该网站能够帮助读者实现在线学习、虚拟实训、教学资源和在线测试等功能。在线学习可提供每个能力模块对应的知识模块,虚拟实训则提供一个网上进行虚拟实训的环境,教学资源中提供大量的教学课件、图片、动画和视频资源。通过在线测试,则可以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总之,由山东大学出版社与天津交通职业学院、黄冈职业学院、山东省四所示范院校及企业共同开发以技能训练任务驱动的《汽车拆装与调整》这部教材,针对高职教育培养汽车维修服务、销售、定损、管理等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按照汽车维修企业岗位工作标准编写的,是一本适用于汽修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优秀教材。

(作者单位系山东大学出版社)

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篇7

根据国外经济转型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 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转型的完成, 新兴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随着广东经济的不断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越高, 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是迫切, 而广东的职业教育已明显滞后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进程。因此, 解决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在这一进程中, 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全省的职业教育, 使之跟上全省发展的步伐, 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与社会协调一致地发展, 是摆在广东面前的新任务。

第一, 转变观念, 准确定位。职业教育同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 是教育与经济的现实交汇点。一方面, 我们要以长远的战略的眼光看待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 转变观念, 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是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协调和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谋生就业, 更是现代化社会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 惟有人的全面发展, 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二, 加大投入, 扩大规模。技能人才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和高级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重是衡量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指标。政府应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象抓经济那样抓职业教育, 逐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质量, 使广东技能人才的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 以适应广东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第三, 锐意改革, 坚持创新。改革创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职业教育必需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并以此为指导, 不断调整和革新教育的目的、方向和内容, 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走出一条广东特色的改革和创新之路。

第四, 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广东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不强, 尤其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师资严重不足, 这是制约广东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 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加大引进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师到职业院校任教的力度, 加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交流,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

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篇8

一、何谓创新型技能人才

所谓技能人才指的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一线岗位上从事技术含量较大、劳动复杂程度较高的工作, 即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创新能力, 又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的人员。技能人才可以划分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等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指的是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高技能人才又可划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2]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提升竞争力, 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之一;是技能人才中的最高层次, 是技能人才中的核心群体。高技能人才是河北省技能人才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优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技能人才不仅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而且再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强, 是推动技术进步不可忽视的力量。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 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 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是技术创新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是河北省的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提升的人力资源保证, 是增强河北省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强省的重要举措。本文所指的创新型技能人才指的就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二、河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河北省技能人才的现状。

1.河北省技能人才总量状况。

河北省2003年共有工人209.5万人, 其中技术工人有104.69万人, 技术工人占工人总数的50%;2004年工人总数为210.8万人, 技术工人占工人总数的50.4%, 共有106.29万人;2005年工人总数下降到199.1万人, 技术工人数量为103.2万人, 占到工人总数的51.74%。从该组数据可以看出, 河北省技术工人数占工人总数的比例基本维持在50%以上, 技术工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基本保持在1.55%左右, 具体到高技能人才, 这个比例就更小了。这说明河北省的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总量是不足的。

2.河北省技能人才的结构状况。

河北省2005年末, 共有技能人才103.2万人, 其中有高级技师7, 398人, 占技能人才总量的0.72%, 技师34, 722人, 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37%;高级工有223, 632人, 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1.70%, 中级工有372, 399人, 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6.15%, 初级工有224, 604人, 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1.81%, 无等级的人员共有167, 457人, 占技能人员总量的16.25%。则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为25.79%。由此可以看出, 高级技师和技师占技能工人的比重仅为4.09%, 与河北省经济社会建设发展要求还有一段很长的差距。其中高技能人才的内部结构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的比例为1∶4.68∶30.14。这个比例与国际上关于专业技术人才的最佳比例为1∶3∶5相距甚远。说明技能人才队伍的内部结构是不合理的。

(二) 河北省创新型技能人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1.河北省的创新型技能人才总量不足, 供不应求。

据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一份调查中显示, 河北省目前技能人才的培养尚不能满足现有企业的需求, “曹妃甸”等重大项目的投产, 技能人才, 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从总体上看, 全省企业现有技能人才存量不足。对秦皇岛、唐山、石家庄、邯郸技能人才基本情况抽样调查显示, 在被调查的911个用人单位中, 技能人才缺口2, 339人。其中, 高级技师缺口159人, 技师缺口367人, 高级工缺口501人, 占缺口总数的43.9%。据了解, “十一五”期间, 河北省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总量将以每年20%至25%的比例持续高速增长, 但目前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2006年劳动力市场高级技师供求比例为1∶3.13, 在装备制造、冶金煤炭、建材建筑、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制药技术、纺织服装、商贸服务、现代物流等重要产业中, 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2.高技能人才的结构不合理。

首先, 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的比例不合理, 高级技师和技师的数量远远低于合理结构要求的数量。其次, 从重大项目建设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看, 很多重大项目建设的用人单位往往缺乏对各类技能人才的需求预测, 重大项目集群没有形成统一的需求信息平台;培养技能人才的学校和机构往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采集用工需求信息等。这样由于技能人才的供求信息不公开、不对称, 很容易导致培养的技能人才结构性不足和结构性过剩, 造成结构性的不合理。

三、加快建设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的对策

(一) 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高技能人才对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经济的提升有很重要的作用, 要依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导河北省“十一五”期间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把这项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 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要按照当地政府的部署, 根据《意见》的总体要求, 结合当地实际, 制订实施方案, 明确目标任务, 确保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二) 创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

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自身的培养来达到一种满足需求的状况。所以要创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 提高高技能人才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 形成以学校培养为基础、企业培训为主体、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网络;要坚持技能人才基础培养与提高培训并重、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与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并重、后备技能人才培养与在职职工培训并重, 促进技能人才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1.注重职业技术学校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要以河北省的职业技术学校为主, 加大资金上的投入, 按照面向市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层次的要求, 加快建成一批规模大、质量高、品牌优的重点技工学校和高级技工学校。

2.加大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

高技能人才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所以企业应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培训, 使之开阔视野, 提高技能, 提高创新性思维。但企业都对培训后高技能人才能否留下的问题有所顾虑, 所以一般不愿意进行培训, 这就要求政府创新企业培训模式, 采用政府补贴, 企业共同出资或者是企业单独出资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可以让员工到政府重点建设的学校参加培训, 或者请本领域的高端人才做指导等。使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训形成一种制度化的工作, 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

3.政府从宏观上进行调控, 以使高技能人才的结构合理。

由于人才的结构不合理, 不符合产业结构发展的要求, 必然会对产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所以政府应从宏观上进行调控, 对符合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的主导产业重点支持, 同时也加大对其高技能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因为技能人才的培养有自己固有的周期, 所以政府要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共享平台, 使得职业技术类院校能根据企业的需求实行订单式的培养, 以解决技能人才结构性不足和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4.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引智工程, 打造人才高地。

对于不能通过自身培养来满足的高技能人才, 应该通过建立引智平台来引进。我们应提高对急需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的需要来引进紧缺人才。另外还要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适当地引入院士等高级人才, 打造技能人才的高地。

(三) 完善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

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要具有操作性和可实践性, 要根据国家制定的评价标准,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以工作业绩为重点, 以职业技能鉴定、竞赛和人才评选为方式, 兼顾品德、知识等综合要素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1.不拘一格降人才。

选拔高技能人才, 要重能力、重业绩, 不拘一格, 可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技术交流、精湛技艺展示、先进操作方法演示以及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项目的推广等活动, 为优秀技术工人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凡是对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中取得突出成绩, 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重大经济效益的技术工人, 均可破格申报技师资格。

2.完善技能人才社会化考评制度。

按照“统一标准、自主申报、考评结合、企业聘任”的原则, 对符合技术和高级技师申报条件者, 不受区域、身份、年龄、所有制限制, 均可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要不断改进技师鉴定、评审的方式和程序, 采取严谨科学的评审办法, 保证考评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要采取技师社会化考评与企业内技师考评相结合的办法,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进行技师的鉴定、评审和聘用。

3.实现职业技能鉴定数量和质量同步增长。

不断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制, 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标准, 积极探索适合企业职工、职业学校毕业生和社会从业人员不同特点的鉴定模式。要加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力度, 落实就业准入制度, 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规模, 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范围。

4.通过开展职业竞赛活动选拔人才。

各有关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各地、各行业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指导企业开展群众性的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由省劳动保障部门按照职业特点, 每年组织一次较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对取得优异成绩者, 按有关规定晋升技术等级, 给予奖励。

总之, 各级各部门还可以创新人才的培养, 引进激励评价机制, 大力打造适合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河北的经济建设增加动力。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人才发展蓝皮书[M].2006年

[2].安之.我省重大项目建设缺高技能人才.[EB/OL] (2005-11-29) http://www.heb.chinanews.com.cn/news/kjws/2005-11-29/1714.html

[3].缓解高技能人才短缺河北省将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EB/OL] (2007-04-02) http://www.hbfzweb.com/html/200704/02/083618215.htm

[4].关于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EB/OL] (2005-03-11) http://www.51labour.com/lawcenter/lawshow-41246-2.html

[5].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R].2004

[6].胡平.走校企合作之路, 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

[7].芮丽红.以导师带徒为载体, 加速技能人才培养[J].中国培训, 2007, 1

[8].王民先.重视和加强技能人才创新工作[J].中国劳动, 2007, 2

[9].曹兴炳.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J].四川劳动保障, 2004, 6

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 篇9

企业要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要建立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及表彰激励等机制, 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现人才强企战略。

企业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一线岗位上, 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 有精湛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在关键工作环节发挥作用的人员, 主要包括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高级技师) 、二级 (技师) 和三级 (高级工) 的技能劳动者。高技能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是企业生产建设的核心骨干。

然而长期以来, 企业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 高技能人才主要靠自然成长, 周期长, 效果差, 高技能人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因此, 加快培养一支掌握精湛技艺和高超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是企业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当务之急。那么企业如何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一、转变人才观念, 充分认识高技能人才队伍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 企业高层领导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有高学历, 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是人才, 因此忽略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领导应首先破除传统的人才观和用人观, 把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对待, 充分认识技能型人才在企业生产、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根据高技能人才个人特长因才使用, 并给予相应待遇和工作环境, 焕发一线工人奋发向上的精神, 激发创造力。

第二, 转变职工自身认识上的误区。要转变工人认为只要有力气能干活就行, 不需要什么技术, 解决技术问题靠专业技术人员的观念, 树立为企业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 立足于在操作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作用。

第三, 转变企业人才培养的误区。企业不仅要注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还应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企业人才建设的总体规划, 确定合理的技能人才结构, 制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

二、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推动引导下, 通过舆论宣传, 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首先, 要改变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不够重视甚至于缺失的状况, 需要有国家政策的推动与引导。2006年4月至2008年6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继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通知》、《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指导意见》, 这些高技能人才工作文件的出台, 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评价工作, 促进了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其次, 要改变对人才与轻视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 需要有舆论的宣传。通过舆论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 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 提高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 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加快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

改变高技能人才主要靠自然成长的方式, 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是突破“瓶颈”的首要措施。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首先应进行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 确定合理的技能人才梯次结构, 并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学习资源, 在此基础上, 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 建立高技能人才常态培养机制, 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①导师带徒。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 必须作为“导师”参加导师带徒培训,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后备力量;②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培养。对文化、专业基础好的技能人才, 通过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培养, 提高创新、创造能力;③技能鉴定培训。参加技能鉴定的技术工人必须进行1~2个月的鉴定前培训;④实践培养。结合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项目引进, 组织技术工人参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并通过研发攻关等活动, 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⑤成立企业技师协会, 为技能人才交流提供平台。

四、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发现人才的良好机制

首先, 企业应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支持和鼓励技术工人参加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和社会化考评, 并根据国家职业标准, 组织参加鉴定的技术工人进行理论与技能的培训。

其次, 要完善高技能人才考评办法。企业可以通过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相结合、专家认定和企业认可相结合, 完善高技能人才考评办法,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 细化职业技能考核认定标准, 使企业认定与高技能人才社会化考评有效对接。对在技能岗位工作并掌握高超技能、作出重大贡献的骨干人才, 企业可以允许他们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

第三, 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企业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营造员工之间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使竞赛成为企业常态化选拔和发现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在职业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技能人才, 按有关规定直接晋升职业资格或优先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

第四, 建立首席技师选拔和培养制度, 拓展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发挥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

五、突出激励, 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使用与成长的激励机制

企业应建立高技能人才使用和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完善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办法。

一是, 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术革新、技术项目攻关、解决技术难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完善高技能人才聘任办法, 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 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倾斜, 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二是, 建立高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津贴政策;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 对在竞赛中表现优秀的技能人才, 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并按有关规定直接晋升职业资格。

三是, 完善高技能人才社会保障制度。企业除了对高技能人才实行薪酬激励机制和特殊奖励政策外, 应积极为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和补充医疗保险, 从社会保障方面激励高技能人才的成长。

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篇10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把培养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

“技能师徒制”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技能传授, 还包括教师对教师的技能传授, 学生对学生的技能传授, 学生对教师的技能传授。这种不带偏见的技能师徒制跨越了年龄、学历, “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

二、“技能师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探索

(一) 在技能竞赛项目中推行“技能师徒制”。

普通教育看高考, 职业教育看技能大赛。在技能竞赛项目中, 为了出好成绩, 教师带的学生不是很多, 一个项目4-6人左右。在人数少的情况下, 师傅和徒弟的角色非常明显。我校推行“技能师徒制”, 采用师傅传授本领, 学生跟着学习。长时间的接触和交流, 普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变成了师徒之间的友情, 彼此都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二) 在专业实训中推行“技能师徒制”。

面对30个以上的学生进行专业实训教学, 可以说1名教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我校教师先在学生中选择8位左右较为优秀的学生, 给8位学生先传授技能。再由8位担任学生技能师傅的角色给实训小组长传授技能, 再由实训小组长给实训组内的成员传授技能。这种学生给学生当师傅, 学生给学生当徒弟的课堂教学模式, 能够充分发挥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学习, 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 在教师中推行“技能师徒制”。

如今, 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每年都有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院校也开展了诸如青蓝工程、教师三年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措施去推进师资建设。可以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师们的学习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论文写作、课题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教师整体的技能水平提高步伐却很缓慢, 在技能竞赛赛场上虽然可以看到90后老师的身影, 但是也能见到70后老师的身影。职业院校很多上工考实训课的老师还是老面孔。技能传承的速度缓慢。

推行“技能师徒制”, 能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由校级以上名师为引领, 选拔有培养潜力的教师进入技能名师工作室学习和研究, 加大培养力度, 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技能名师定期重点结对指导2—3名青年教师, 签订有培养责任书, 并能经常进行沟通交流, 做到有主题、有时间、有记录、有效果。我校对技能名师及其结对徒弟有明确的考核要求, 2年为1个建设周期, 教师师傅在2年之内必须认真辅导教师徒弟, 才能在2年后考核及格, 颁发证书。教师徒弟在2年之内必须能够独立指导2个以上专业实训或参加市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

(四) 在学生中推行“技能师徒制”。

在技能集训队中, 高一年级的学生队员指导着低一级的学生队员。高一级的集训队员有着丰富的参赛经验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师让他们担任学生师傅的角色, 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而促进技能集训队团队建设, 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步伐。

在专业实训课中, 往往1个专业教师上课很吃力, 这个时候高年级的技能集训队员就可以辅助参与教学, 协助专业教师培养更多的技能学生师傅和徒弟。在我院经常可以看到下午第三、第四节课有很多学生在实训室里面做实验, 一批又一批技能学生师傅在带领着技能徒弟成长着。

(五) 让学生去指导教师。让学生去指导教师, 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 但是确实是一个值得去推广的一种做法。

我校很多新进教师, 刚从大学毕业, 技能水平不高。而我校培养的高年级集训队学生, 大都技能水平高超。因此让学生师傅去指导教师徒弟也是可行的。

三、“技能师徒制”的成效

(一) 技能竞赛出成绩。

近几年我校非常重视技能竞赛, 在技能集训队中推行了“技能师徒制”, 在201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 我院获得单片机项目省级学生组第一名, 教师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学生获得了保送本科的机会。教师也获得了“省五一创新能手”、“省青年岗位能手”的称号。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 担任师傅和徒弟的角色, 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二) 专业实训出效果。

我校在专业实训中推行了“技能师徒制”后, 效果非常好。专业实训老师的授课压力极大的减轻了, 教师不用再忙来忙去的帮学生一个一个答疑解惑, 学生师傅能够指导学生徒弟进行实训。教师则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安全和教学设计上, 引导好学生师傅去指导好学生徒弟。

(三) 师资培养见成效。

我校在教师培养机制方面推行“技能师徒制”, 一大批年轻教师在职教事业上建功立业。截止2015年4月我院共有省级以上技术能手3人, 市级以上高技能人才10人, 区级以上高技能领军人才12人。市级名师吴玢老师培养教师徒弟程曦浩在省级竞赛中获得单片机项目第一名, 荣获“省五一创新能手”、“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四) 学生素质得提高。

通过技能社团的形式, 越来越多的学生远离了网吧, 投入到技能学习当中。越来越多的学生担任起学生师傅的角色, 责任感得到增强。学生师傅在指导学生徒弟技能时, 也能体会到作为一名专业教师的辛苦, 学会感恩。在我院在实训室里到处可以看到学生身穿工装服, 规范操作的身影。通过“技能师徒制”, 学生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懂得了担当。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鼓励一线岗位技术能手带徒传承技艺的背景下。我校推行“技能师徒制”, 建立校级以上“名师工作室”和学生“技能社团”, 在技能竞赛、专业实训、社团建设中以师带徒, 培养出一批高技能人才, 企业满意度提升。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技能师徒制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篇11

一、新时期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定位

1.研究型大学应回归人才培养本位

现代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教育和研究机构,肩负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诸多使命。作为教育机构,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是大学传承知识、创新知识、服务社会的首要使命,也是这一过程的必然归宿。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最初使命,也是大学承担的根本任务。随着近代以来实用主义思潮的泛滥,加上科技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对大学在直接服务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也造成了对大学人才培养职能作用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消解。很多研究型大学用学术追求替代了大学的教育任务,大学“己经忘记了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存储地,这些大学是成功的,但他们忘记了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十几岁的人成长为二十几岁的人,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毕业时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

作为大学,怎么正确认识自己的根本使命和任务?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指出,大学的使命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具备行为和思想上一切优良品行的绅士”。蔡元培先生也曾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所以,就大学而言,其最终价值取向应是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要培养优秀人才,最迫切的是要让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职能定位,真正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上来。

2.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应回归基础性地位

本科教育教学在研究型大学发展过程中处于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基础,也是大学学科发展的学术基础,是大学形成“名校”声誉的品牌基础。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一所大学也就失去了它的发展基础。康奈尔大学校长鲁兹曾说过,“公众是通过本科教育直接认识大学的,研究型大学的成败与否完全系于本科教育”。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不同类型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定位是培养专门人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的不断变革,新时期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必须重新定位。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无疑是精英教育,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精英教育则被研究生教育所取代。因此,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和非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所承担任务的差异显著: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基础性、以全方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非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则更侧重于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概而言之,本科教育基础化、研究生教育精英化,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必然。

从国际经验看,尽管当前对大学排名的指标看法不一,但卓越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一方面,科学研究需要优质的本科教育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研究生教育提供的创造型人才的支撑;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学富于创造性的科研环境又是精英人才培养与成长的摇篮。因此,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学与科研以及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之间的和谐发展、共融共进。稳固而优质的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存在的基石,研究型大学更应该强化而不是弱化本科教育,这是研究型大学保持精英教育地位的需要。

3.现代研究型大学必须正确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要注重人才培养,而“人才”,即为“人”与“才”的统一。“成人”,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具有健康的体魄、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样,无论他们在哪行哪业,都能从容做人,做正直、有担当的人。“成才”,就是培养学生掌握专门甚至精深的科学知识,锻炼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自己的行业能够发光发热。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对专业教育非常重视。但仅有专业知识、而无道德修养和强健身心的人是不能称之为人才的。要培养学生“成人”,我们在注重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健康身心的锤炼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我国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我们不仅需要大批的专门人才,更需要知识丰富、人格健全、品格高尚的完整人。由“人才”之谓可见,我们推崇的应该是先“成人”,再“成才”。研究型大学需基于高端人才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更应该为提高国民素质打基础,也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所以在对学生实施“成才”教育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对学生进行“成人”的教育。

二、武汉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

为进一步探讨武汉大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和目标,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我们于2015年4月至10月组织了全校范围内的“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活动。本次大讨论活动以“全面提升武汉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全体教师、学生和管理干部参与,通过学习交流、专题报告、座谈调研、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讨论方式,对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教学内涵建设与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文化营造与建设、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等方面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和专门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座谈会,并根据学生反馈意见整理了8个系列专题。通过这次深入的“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活动,学校对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若干问题达成共识,明确提出“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办学理念,并坚持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

为了深入厘清学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全面规划本科教育改革的具体路径,更是为了促使大学回归人才培养本位,在“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的基础上,学校召开了“2015年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体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学院书记院长、职能部门负责人、本科教学管理人员近300人参加会议,形成了以《武汉大学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为主体文件,以学生发展、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与绩效激励、本科生学习考核评价、质量保障等8个具体实施办法的本科教育改革系列文件,并结合学校“十三五”规划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具体改革思路如下。

1.明确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办学理念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是大学应该坚持的最基本的办学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的功能得以扩展和延伸。但不变的是,大学始终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无论提升科研水平、拓展社会服务多么重要,本科教育始终是研究型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应定位于为高端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武汉大学以“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作为基本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深入推动教学内涵建设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以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拔尖创新人才。

2.明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武汉大学作为一所学科齐全、科研实力雄厚、面向国际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面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任务,必须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必须培养一流的人才。通过本次“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和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学校上下形成了共识,确立了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即坚持以“创造、创新、创业”为核心,培养具有坚定民族精神和开阔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格健全、知识宽厚、能力全面、能够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国家脊梁和领袖人才。

3.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责。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需求的重要保障,对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尚未得到有效激发;教育教学工作仍以“管理”为主线,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制度约束而非发展支持,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成长成才需求。因此,从观念到体制,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意义重大。武汉大学进一步明确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坚持学生第一、注重学生参与、助推学生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

4.坚持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

“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是本科教育阶段的两个基本任务,研究型大学需基于高端人才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在对学生实施“成才”教育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学生进行“成人”的教育。武汉大学通过加强通识教育、体育、艺术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来实现“成人”和“成才”的有机融合。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正确处理“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的关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开阔视野、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国家脊梁和领袖人才。

艺术教育以美通真,以美养善,以美促创,促进专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机融合,有助于养成博雅精神、高雅情趣,有助于提高艺术鉴赏力、增强幸福感、激发想象力,有助于培植创造性思维能力,更能和谐人性、灵化精神、成就美好人生。

体育教育不仅可以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运动专项技术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规则意识,提高学生调节自我身心变化的能力,更可用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

通过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三结合,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5.激发“教”与“学”的双重动力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要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双重主体地位,就要激发“教”与“学”的双重动力,既让教师提高教学热情,愿意在本科教学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又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愿意下工夫去探索新知。

武汉大学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和绩效激励,科学设置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内容,不断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标准和方式,着力加强考核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与绩效激励;建立科学的本科生学习考核评价体系,全面运用丰富的评价指标,科学灵活的评价方式,积极有力的学业奖励措施,灵敏有效的学业预警机制,形成浓郁的珞珈学风,努力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教学文化,真正促进高等学校师德师风、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

6.构建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

质量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生命线,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完善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和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我国高等学校经过世纪之交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何持续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难题,武汉大学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为此,学校希望通过建立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稳步提高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在构建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方面,学校提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学生整体提高的本科教育质量观;完善学校、学院(系)、教学督导团三位一体,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全员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突出广大师生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对本科教育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服务,不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三、武汉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

2016年是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武汉大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办学理念,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继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大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1.优化专业设置,推进大类培养

大类招生和培养有利于厚基础、宽口径和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一系列改革,是学校进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武汉大学积极推进大类招生和培养,从2002年起学校就开始按大类招生;2015年依托专家对全校所有专业进行了评估,针对评估结果为c类的专业采取了停招、归并等措施,共整合了20个本科专业。“弘毅学堂”作为我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试验区,也积极推进大类招生和培养改革。“弘毅学堂”理科班将在2016年实施理科大类培养模式,力图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经过一年多的通识教育后,学生在对自身兴趣和专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后,再根据学生兴趣与综合能力进行专业教育。

2.强化通识教育,推动“成人教育”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贯彻落实“成人”教育理念,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武汉大学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推动“成人教育”。学校成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和通识教育委员会工作组,做好顶层设计,重构通识教育体系,围绕“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等四大模块建设具有武汉大学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并重点建设50门左右的核心通识课程。

学校将邀请学术造诣深厚、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海内外知名人士为本科生开设“通识教育大讲堂”系列讲座,帮助学生开阔学科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艺术涵养和综合素质,打造具有武汉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讲座品牌。进一步加强通识课程教师队伍建设,遴选一批具有通识教育理念的优秀教师,组建跨学院(系)、跨学科的教学团队。

3.加强实践教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作为国家首批开展“创业教育”的9所试点高校之一、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0所试点高校之一、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学校,以及全国首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武汉大学不断出新招、出实招,打出了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的组合拳。

2015年学校专门成立了创业学院,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2016年,为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又组建了武汉大学大学生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中心,为全校各专业学生提供训练与创新平台。同时,不断加强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丰富和完善创业教育内容,组织编写了《创业导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等教材,开设了8门创新创业通识选修课程以及丰富的与创业相关的专业和实践、实训课程,方便不同专业、不同创新创业需求的学生学习和实践。近年来,武汉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突出,在首届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3项金奖,获奖数居全国第一。

4.完善教学工作考核评价,积极引导教师投入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对于强化教师教学工作职责与职业认同感、引导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学校出台了《武汉大学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武汉大学关于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与绩效激励的实施意见》《武汉大学关于完善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健全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和绩效激励制度,将教学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和职务晋升的基本依据。

为激励更多教师投入人才培养工作,学校对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的两位指导教师单列指标,给予破格晋升一级职务的特别奖励,并形成制度。这一举措极大激励了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制定制度,对指导其他赛事成绩突出者,可适当放宽其他职务晋升条件,单列指标,破格晋升职务。对于在校级及以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教师,可单列指标,适当放宽其职务晋升条件,破格晋升职务。此外,增加教学型教师的评聘指标。

此外,为了激励有教学专长的青年教师潜心育人,在原有的“351人才计划”中增设教学岗位,针对“珞珈特聘教授”和“珞珈青年学者”两个层次,除了大幅度提高待遇外,还将提供配套经费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5.提高教学为主型教师待遇,加大教学工作绩效奖励力度

教师教学工作绩效激励是促进大学回归人才培养本位的重要手段。武汉大学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教师教学工作绩效奖励,提高教学为主型教师待遇。

我校完善了校院(系)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明晰了校院(系)两级事权和责权,推动管理中心下移,调动学院(系)办学积极性,增强学院(系)的办学自主权和办学活力;大幅提升教学为主型教师的劳酬,特别是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课酬标准,2015年学校公共基础课的课酬标准普遍上涨30%。同时,增设“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含研究生基础课教学),用于奖励本科课堂教学和研究生基础课课堂教学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每年评选人数不超过200人,每人奖励3万元;优化“武汉大学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评选方案,加大奖励力度;增设“学科竞赛项目指导与教学竞赛奖”,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的教师及参加教学竞赛获奖的教师进行奖励;修订《武汉大学事业发展奖励办法》和《武汉大学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加大教学奖励。这在全校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 篇12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到新型的教学模式相当重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精神, 引导学生自己参与到物理实验之中亲自动手,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的步骤, 从而有效的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 并且教育学生将实验运用与生活中紧密结合, 让学生将学习变成一种提高兴趣的方式.

二、在实验中转变

1. 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促进科学探究性转变

从前, 基于传统教学观, 成绩优秀的学生到处都是, 但是, 拥有创造性思维同创新精神的学生真的是屈指可数.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归结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并不多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是单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而需要很多的实践机会和自己对于知识体系构建自己的框架的一种领悟, 那么, 初中物理动手实验则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生通过实验的不同方面来开发自己的思维, 研究实验的目的和精髓, 得出是实验的结论.这样的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充分条件.例如, 在苏教版关于总电阻的课堂教学中, 首先,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根据欧姆定律设计电路, 并且测量各个电阻的数值,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最后通过自身测试和计算得出R串=R1+R2的规律.最后, 教师通过和串联电路进行比较也得出同样的欧姆定律的结论.那么, 对于学生最后发现结果和得出结论过程中, 学生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操作, 设计电路的实际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促进教师单纯演示性实验向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实验转变

初中学生的年龄具有符合他们年龄段的认知能力:就是对于可以直观接触到, 观察到和动手操作性强的事物具有很新鲜接受的特点.教师应该把演示性实验发展成为学生的自己探索性实验, 达到对于不同年龄段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索性实验对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更提供了广阔的大脑思考活动的空间, 通过对于学生的分组合作类型的实验, 也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对于实验的需求和探索的欲望.

探究式实验作为物理实验的一种基本形式, 不同于传统的实验模式.其目的是主要培养学生在操作物理实验之中所获得的感官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并且激发学生对于探索性实验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培养学生对待问题理性分析的逻辑思维.从实验内容的选取, 到实验解决的过程和结论的得出, 对于实验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实验时良好的运用学生自己的创新思维.通过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 并且观察实验的现象, 运用的数据, 实验中出现的临时问题的解决, 都提高了学生探究式实验的技巧.同时, 将实验结果与实际生活所结合, 既培养了实验的灵活多样, 又提高了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

3. 以传统实验为基础改革学生创新能力

在物理教学实验中, 常常会遇到一些实验现象不是很突出, 操作的步骤较为复杂.遇见这类问题时, 教师应先给予学生实验的不足的可能性, 给学生提供心理准备, 再着手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和提高来优化实验的效果.给出最佳设计实验步骤的方案.对于学生不只依靠书本教材的指导, 勇于批判, 独异于人的创新精神应给与适当的鼓励.

例如, 对于测试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 首先完成测试固体石头和液态盐水的密度测试, 紧接着让学生进行牛奶密度的测量.在实验一开始学生一定继续运用测量石头和盐水密度的方法, 然后发现牛奶和盐水的密度有所出入, 同时, 在量筒中牛奶的残余, 导致不能全部进行密度的测量, 那么牛奶的体积就会有所偏差, 实验的结果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 学生进而思考, 为了实验的结果更加的精确,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操作, 在实验完毕后, 学生各自探讨并给出自己的操作步骤, 指出了实验存在的误差之处;同时也找出了正确的测量方法, 即是先通过天平测出牛奶的总质量, 再将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 然后继续测量出量筒中残余牛奶的质量, 通过对于数据的精确记录和计算, 有效的降低了在实验中的误差.

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实践

初中物理实验并不单单只局限于课堂教学, 同时教师也应当开展社会实践性调查.教师可以针对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和一些有关的物理现象进行社会的调查, 比如, 关系到废水污水的利用和回收, 尾气的排放问题, 如何设计环保节水型实验进行走访.同时, 学生对于实践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欠缺的, 教师在组织学生调查时, 对于学生的要求要适当降低, 关于调查结果, 也应给予学生指导, 让学生做出相对合适的调查问卷或者报告.将物理活动与教学课堂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动手实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正坤.中小学教改实验指导[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0.

[2]钟启泉等编著.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结合与发展下一篇:肾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