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度牙槽骨吸收

2024-10-21

中重度牙槽骨吸收(共4篇)

中重度牙槽骨吸收 篇1

老年患者的口腔随着年龄出现唾液减少, 黏膜萎缩弹性降低, 神经肌肉功能的协调性下降等增龄性变化, 这就造成了不利于全口义齿的内环境[1]。而重度下颌牙牙槽嵴吸收的患者, 牙槽嵴变低平、变窄, 常规方法修复往往会产生固位稳定不良, 反复压痛的现象, 为了固位和稳定, 以往常采取传统非解剖式人工牙修复, 虽然减少了侧向力引起的不稳定, 但咀嚼效率大打折扣, 患者不满意导致修复失败。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采用线性合型尝试修复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的病例, 并与传统的非解剖合型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2012年就诊于本科的27例全口义齿修复患者, 其中女性16例, 男性11例, 年龄为67~82岁。纳入标准: (1) 根据Atwood、Cawood等[2]的牙槽嵴分类法, Ⅲ度和Ⅳ度属牙槽嵴重度和极重度吸收组, 本研究选取其中的三度和四度患者。 (2) 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良好, 无口颌系统疾病, 并能配合完成实验。

1.2 方法

修复材料采用贺利氏新配方藻酸盐印模材制取初次印模, DMG硅橡胶印模材取终印光固化型暂基托材料制作暂基托与临时托盘。修复方法采用二次印模法, 用成品托盘与藻酸盐制取初印模, 制作个别托盘, DMG硅橡胶取终印模, 确定水平及垂直颌位关系, 送技工室完成上合架。

第一副义齿技工室选用非解剖合人工牙常规排上下颌牙, 上下人工牙为平面接触, 义齿牙合平面也为平面式接触, 无牙合曲线。

第二副义齿根据线性合型排列人工牙, 线性牙合型设计为单颌颊尖刃状牙, 后牙咬合接触的刃状颊尖排列成一条直线, 对颌为平面牙, 调合, 制作蜡型, 试戴, 在口内调整咬合合适后注塑加工完成, 初戴;1周后调合, 戴入。同一医师完成所有临床操作, 技工操作也均由同一技师完成。

1.3 三个月后, 参考李超宏等[3]

设计的全口义齿满意度调查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包括美观程度、语音功能、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舒适性5项内容。各项内容从高到低分10级, 最好10分, 最差0分, ≥6分为满意。记录患者对两种牙合型义齿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软件对两组满意度评分进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可以看到咀嚼效率、舒适度, 线性合型明显高于非解剖合型P<0.05。语音功能、美观程度以及固位功能没有明显差别。

3 讨论

3.1 线性牙合型的特点

它综合了解剖式牙合和非解剖牙合的优点, 是适用于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牙合患者的一种改良牙合型。设计特点之一是前牙有0.15 mm的微小开合来消除前伸合干扰[4], 特点之二是后牙的接触关系为刃状颊尖排列成一条直线, 与对颌后牙平面接触, 舌侧可以承托和挤压食物, 刃状颊尖的切碎作用发挥咀嚼功能。线性合总义齿咀嚼食物主要是上下切咬而不是左右研磨。研究中发现线性合义齿需要患者有一段时间适应期来适应新的咀嚼方式。

3.2线性牙合型的适应证

线性牙合显著增加了义齿的稳定性, 所以适用于剩余牙槽嵴低平、上下颌弓关系严重不协调或者颌位关系不稳定的患者。对于牙槽嵴吸收严重患者。因为其咬合功能状态下良好的固位稳定性, 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支持组织的健康。全口无牙颌患者往往上下颌吸收不协调, 上颌吸收较多, 下颌吸收较少。对于这种上下颌弓关系极不协调的无牙颌患者, 线性牙合全口的前牙排列位置可适当偏离牙槽嵴顶, 接近于正常的位置, 从而恢复患者的美观和发音, 同时有利口周肌的协调, 以及有助于咀嚼功能的发挥。但本研究中仍有部分患者的线性合义齿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这部分患者的牙槽嵴都属于Ⅳ度牙槽嵴吸收严重的病例, 针对这部分病例, 作者建议采用种植修复来解决上述问题。

3.3 线性牙合型的固位稳定

对于牙槽嵴严重吸收病例, 固位稳定往往是个难点, 线性牙合与传统的修复方式相比, 提高了义齿的固位和稳定。线性合提高了义齿的固位稳定的原因如下: (1) 在前伸运动以及侧方运动时义齿没有明显的前伸及侧方干扰, 这就增加了义齿的稳定性。 (2) 线性牙合只有刃状颊尖排列成一条直线, 与对颌后牙平面接触, 减小了接触面积, 有助于减轻支持组织的压力。邓敏等的研究发现, 线性牙合全口义齿在使用3个月后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的满意率均会高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本研究中所采纳的病例中, 多数患者曾经用传统方法行全口义齿修复, 固位稳定较差, 非解剖式合型和线性合型都提高了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且满意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4 线性牙合型的咀嚼效率

线性合仅单牙合后牙颊尖呈刃状与对颌接触, 减少了合接触面积, 是不是相应的咀嚼效率也会减少呢?但实验证明线性合咀嚼效率并没有明显减少, 徐军等[3]对线性牙合和解剖式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比较研究发现, 如果仅计算单次咀嚼, 线性牙合总义齿的咀嚼效率低于解剖式牙合总义齿, 但当同样的咀嚼时间, 两者咀嚼效率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甚至在咀嚼一些特定食物时, 线性合义齿的咀嚼效率可能更高。探究原因: (1) 是因为线性牙合的侧向力降低增加了义齿在功能状态下的稳定性, 从而更有利于咀嚼功能的发挥。 (2) 是线性牙合刃状牙尖的切割能力较强, 对于如纤维性的蔬菜和肉类等的韧性食物有较强的咀嚼能力。因此, 对于牙槽嵴状况良好的病例, 线性合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而对于刃状、低平及凹陷状剩余牙槽嵴的无牙颌患者, 往往发现患者戴用一段时间适应了此种咀嚼方式后, 咀嚼效率会大幅提高。线性牙合的良好稳定性有助于补偿其功能性接触面积不足对咀嚼效果的影响。患者对义齿的满意度主要集中在固位稳定和咀嚼效率两方面, 从本研究病例发现线性合很好的解决了固位稳定和咀嚼效率的问题,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综合满意度。证明线性合在牙槽嵴严重吸收的临床病例中, 可以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引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线性合型在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择27例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为其制作线性合型全口义齿和非解剖合型全口义齿患者使用3个月后检测其咀嚼效率并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与传统的非解剖合型对比, 线性合型的咀嚼效率和满意度高于非解剖合型。结论 对牙槽峙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应用线性合型全口义齿可以取得较好的综合满意度

关键词:牙槽嵴重度吸收,全口义齿,线性合型,咀嚼效能

参考文献

[1]邓敏.线性牙合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的自体对比研究.广西医科大学, 2009.

[2]徐军.疑难总义齿修复的牙合学要点.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2, 37 (1) :72-73.

[3]徐军, 张苹.线性牙合总义齿咀嚼效能的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1, 36 (1) :30-33.

[4]苏晓晖, 邓敏.线性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自体对比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6 (1) :36-38.

牙槽骨吸收的影响因素 篇2

关键词:牙槽嵴吸收,雌激素,应力,骨移植材料

1 雌激素与牙槽骨吸收的关系

雌激素缺乏是导致口腔剩余牙槽嵴吸收的主要原因之一。黄海玲等[1]对去卵巢大鼠的研究发现,切除卵巢后的大鼠与未切除组相比骨密度和骨钙、骨磷明显降低,骨组织呈骨质疏松的病理改变;当皮下注射葛根素25 mg/kg,1次/天+雌二醇100 mg/kg,2次/周干预10周和20周后骨密度和骨钙、骨磷与未切除卵巢组无明显差异。大量研究表明其影响骨代谢主要是通过下列3种途径:(1)通过成骨和破骨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对骨密度有直接作用,增加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在牙槽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可检测到雌激素受体(ER)的存在。雌激素可通过ER介导的非基因组机制增强多种细胞(包括成骨细胞)的抗凋亡能力,且可直接抑制成骨细胞许多促凋亡基因表达。其机制可能至少一部分是由雌激素通过ER直接抑制成骨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转录,从而促进间质细胞成骨分化,促进成熟成骨细胞的成骨功能[2,3,4]。(2)通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等增加钙的吸收,降低骨钙丢失,间接抗骨质疏松。李晓红[5]等研究发现雌激素能减少拔牙窝周围IL-16的表达抑制LPS诱导的多种促炎因子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C)的分泌从而抑制牙槽骨骨吸收。(3)通过骨保护因子作用机制和细胞凋亡机制,发挥抗骨吸收作用。研究[6,7]发现雌激素能增加OPG在PDLC的表达,且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形式,从而发挥抗骨吸收作用。

2 应力与牙槽骨吸收的关系

牙槽骨的组织结构与身体其他骨相似,其生长发育依赖于牙的功能性刺激。当牙齿存在时,牙槽嵴通过合理排列的骨小梁而感受应力,牙齿缺失后,剩余牙槽嵴承受应力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不做义齿修复或修复后的义齿产生的咀嚼压力低于正常牙合力,牙槽嵴会发生废用性萎缩,而不良义齿修复产生的咀嚼压力大于正常牙合力时又可造成剩余牙槽嵴的创伤性吸收。应力对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力的分布、频度及持续时间等。力的方向及分布是造成创伤性骨吸收的主要因素。垂直于牙槽嵴的力比其他侧向力所造成的应力集中要小,更利于减缓牙槽嵴的吸收;而不良义齿修复后所导致的个别区域应力集中会加速该区牙槽嵴的吸收。另外,从戴用全口义齿的患者可以看出:下颌的剩余牙槽嵴吸收率较上颌严重,这也与力的分布有关。因为上颌义齿的承托面积约比下颌义齿大一倍,这种单位所受之力的差别就导致了剩余牙槽嵴收率的差别。

许多研究表明机械应力导致骨吸收的两个主要途径是:一是机械应力导致骨组织微损伤,然后引起破骨细胞的分化、活化导致骨吸收;二是机械应力引起骨细胞、成骨细胞的凋亡加速,破骨细胞的凋亡减缓,破坏了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平衡,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其微观机制是应力作用于骨组织的感受器,其基因表达水平及活性发生改变,并释放一系列的细胞因子、蛋白激酶等,并通过缝隙连接和旁分泌形式将相应的电化学信号传给效应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进一步分泌一些细胞因子,通过膜接触机制、介导机制引起破骨细胞分化、活化,导致骨吸收[8]。

3 骨移植材料与牙槽骨吸收的关系

拔牙后的患者,牙槽嵴失去了生理性的刺激,常常发生牙槽嵴的吸收。可通过在拔牙窝内植入骨移植材料来预防牙槽嵴的吸收。理想的骨移植材料应具备以下特点:(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起到新生骨的支架作用,为引导骨再生提供空间;(3)缓慢降解,能够完全被新骨取代,为引导骨再生提供时间;(4)能够促进血运重建;(5)能够诱导移植材料表面的纤维结缔组织,形成良好的软组织封闭,并有利于牙槽嵴顶的骨性封闭。具备这些特点的骨移植材料具有良好的诱导骨形成的功能从而减少了牙槽嵴的吸收。

传统的植骨材料,按照来源可以分为自体骨、异体骨种如健康捐献者的新鲜冷冻骨和骨髓、冻干骨、脱矿冻干骨等。异种骨一般是对动物骨经过特殊处理后,只剩下骨的无机成分支架结构,Bio-ossm骨粉是较常见的牙周骨移植材料[9],它是将有机成分从牛的松质骨中彻底去除,而骨小梁结构和内部空隙被保存留下来。骨替代品为非骨的移植材料,有磷酸钙生物材料,如羟基磷灰石(HA)及纳米晶羟基磷灰石(nanocrystallinehydroxyapatite,NHA)[10,11]现应用较多,其晶体结构及理化性能均与人骨的无机结构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也发现单纯应用HA存在着缺乏骨诱导性和颗粒性材料成形困难的缺陷。因此常与其他材料联合应用,刘冰[12]等对活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聚乳酸材料的研究证实AnHAC/PLA可早期修复拔牙创,减少牙槽嵴的吸收。目前研究较多的新型材料如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复合辛伐他汀,复合氰基丙烯酸酯-BMP生物胶,骨髓基质细胞/活性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BMSCs/A-PCPC复合物)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13,14,15]等也可减少牙槽嵴的吸收。

除了上述因素外,系统性疾病糖尿病可加速牙槽骨的吸收。牙槽骨吸收的主要机制为:血糖升高时,人唾液中的糖分也增加,因此有利于口腔内细菌的滋生。另外,糖尿病患者体内免疫状态不正常,机体对细菌的抵抗能力下降,口腔内的牙龈及牙周组织易发生感染,临床表现为慢性炎症、齿槽溢脓、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16]。患者缺牙的原因如因牙周炎而缺牙患者要比因外伤而缺牙患者的牙槽骨的吸收严重[17]。

中重度牙槽骨吸收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项研究的研究资料为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牙周创伤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的患者, 其中, 男性患者为62例, 女性患者为38例, 其年龄为20~42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32.5岁。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100例患者分成两组, 即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分别由50例牙周创伤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患者组成,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已经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的患者在治疗之前均要进行较为详细的牙周检查与X线检查, 以确定患者在手术之前的牙周状况, 并为其进行最为科学、有效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完上述的基本检查之后, 直接进行固定托槽的正畸治疗。而治疗组的患者则在基础的检查进行之后, 先进行嵴上环切术, 以切断患者牙槽嵴顶的纤维, 其具体的手术方式如下:在手术之前, 先要为患者进行口腔的含漱消毒, 并于术中和术后密切注视患者的出血情况, 女性患者则应该尽量避免在其月经期间进行此手术治疗。手术之后对于有需要的患者则可以让其服用抗生素, 同时, 要求患者保持口腔的卫生与清洁, 坚持用生理盐水漱口等。在为患者进行手术之后的第2周为其进行必要的正畸治疗[3]。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治疗组的50例患者中, 显效的为32例, 有效的为16例, 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 而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 显效的为27例, 有效的为15例, 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 对比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的数据统计请见表1。

3 讨论

咬合创伤是现代牙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会对患者的牙周、牙髓以及牙间周等造成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患者的这种牙齿咬合创伤既有原发性的、也有继发性的, 其中, 原发性的咬合创伤主要是指患者在牙周病变出现之前, 便已经存在着咬合创伤了, 例如, 前牙闭锁、前牙深覆等, 这些咬合创伤作为即将要发生的牙周病变的协同因素而存在着;而所谓的继发性的咬合创伤则主要是指患者出现了牙周病变的疾病之后, 其牙槽骨持续的吸收, 导致患者牙周的支持组织严重损坏, 牙齿出现了病理性移位[4,5], 而牙齿的这种病理性移位则导致了继发性咬合创伤的出现。无论患者所患上的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咬合创伤, 均可以在控制牙周炎症之后, 对其进行正畸的治疗, 以进一步的维护患者的牙周健康。

如果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发现的较为及时, 那么该项疾病的治疗并不困难。只需要通过正畸治疗的方式来移动患者的牙齿, 有效的解除其咬合的创伤, 从而达到最终治疗的目的。而如果放任病情出现发展的话, 则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牙槽骨吸收的症状, 而这种由于病理改变而导致的牙槽骨吸收对其进行必要的修复性治疗以及齿位的固定均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牙槽骨吸收将会导致患者牙槽骨表面的降低以及粘膜的变薄, 可以使患者出现牙痛、甚至是牙齿脱落等现象, 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咀嚼困难等临床症状[6], 为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上述的这种牙周创伤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的临床症状, 可以通过正畸来得到较好的治疗。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 一般均认为正畸是为了美观而进行的一种牙齿矫正技术, 其实, 正畸除了会让患者的牙齿更为整齐、更为美观之外, 还包括矫正牙齿的异位及畸形。通过对患者牙齿的正畸治疗, 能够有效的解决因咬合创伤或是牙齿异位、牙槽骨吸收等原因而为患者带来的不便, 并有效的阻止患者的牙龈进一步恶化、恢复患者口颌的正常功能。在现代的口腔医学中, 正畸治疗最基本的目标主要为:协调、稳定及美观。在为患者进行正畸治疗之前, 应该先对其进行必要的X射线检查, 之后再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在治疗的过程中, 应该协调好上下弓的排列、间距差以及接触的受力面积等, 此外, 在治疗时, 应该叮嘱患者时刻保持口腔清洁以及矫治的效果, 以有效的防止错畸形的复发。

本项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 对于牙周创伤所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的患者而言, 先运用嵴上环切术, 再进行正畸治疗非常的安全、有效,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两种正畸治疗方式对于牙周创伤致切牙异位伴牙槽骨吸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牙周创伤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 即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分别由50例牙周创伤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的患者组成, 治疗组的患者运用先进行嵴上环切术, 再进行正畸治疗的方式来治疗, 而对照组的患者则运用单纯固定托槽的正畸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治疗组的50例患者中, 显效的为32例, 有效的为16例, 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 对比P<0.05, 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先进行嵴上环切术, 再进行正畸治疗的方式来治疗牙周创伤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的患者不仅非常的安全和可靠, 且具有相当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牙周创伤,切牙移位,牙槽骨吸收,正畸治疗方式,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唐棠.牙周创伤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的正畸治疗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2, 24 (1) :10-11.

[2]聂向真, 张洁, 李伟奇, 等.成人牙周创伤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的正畸治疗[J].医学临床研究, 2011, 28 (2) :296-297.

[3]胡友德.牙周炎和牙合创伤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 2008, 19 (5) :121.

[4]陈键钢.牙齿易位的正畸治疗[J].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1, 34 (3) :317-318.

[5]贾涵, 朱辛奕, 包健康.成人牙周病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0, 31 (4) :213-214.

中重度牙槽骨吸收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5月至2010年3月来塘沽口腔医院就诊的中老年病人17例。纳入标准: (1) 无系统性疾病, 无口干症等口腔系统疾患; (2) 肯氏Ⅰ类牙列缺损, 可伴有前牙部分缺失; (3) 最少保留5颗基牙且最后基牙只能为尖牙或双尖牙, 前牙余留牙松动度<Ⅰ度, 牙槽骨吸收程度除最后基牙牙槽骨水平吸收在牙根的颈1/3以内其余基牙牙槽骨吸收可在根长的1/3~2/3之间。患者修复前接受牙周系统治疗和口腔卫生宣教, 保证进行义齿修复时牙龈基本无炎症, 牙周探诊深度 (PD) ≤3mm, 菌斑指数 (PL I) ≤2。选用德国cm公司提供的冠外栓体栓道式和球帽式半精密附着体, 钴铬合金德国Vita瓷粉, 松风塑钢牙。

1.2 方法和步骤

对伸长基牙进行根管治疗改变冠根比例, 中间牙周病基牙经系统牙周治疗后牙周袋不能超过3mm, 且牙槽骨吸收最低不能超过根长的2/3, 否则需要拔除。在末端基牙预备时, 舌侧的预备量在全冠的基础上增加0.5mm, 具体操作同。附着体类型采用半精密栓体栓道式附着体修复9例、半精密球帽式附着体修复8例, 修复完成后对于有修复后疼痛、不适的患者于初次戴牙后2周内复查调改。对于冠外精密附着体的龈端基底面、舌侧支撑臂及带状卡环等难清洁的部位, 可以用间隙刷或小刷头牙刷进行清洁, 抑制菌斑形成, 减少致病菌数量, 提高刷牙的效率。用洗必泰每日含漱1次每次3min。

2 随访和评价

于戴义齿后1、3、6个月进行牙周复查及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调使之无早接触和干扰, 后每半年复查1次, 患者对义齿的感觉较好, 舒适美观, 异物感少, 发音清晰, 咀嚼有力, 无翘动、摆动、旋转和下沉等现象。

3 讨论

3.1 固定夹板的应用

患者游离缺失通常会伴有余留基牙不同程度的牙体松动, 或者是伴有前牙的部分缺失, 当然也有游离缺失而前牙牙周状况良好, 前牙没有部分缺失的, 这样的病例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它们可以通过双端冠外附着体选择双侧最后2颗基牙来进行修复, 不用破坏前面健康基牙。本文研究的病例前牙及前磨牙保留的基牙最少在5颗以上, 4颗基牙建议做套筒冠或者覆盖义齿, 如果5颗以上基牙做套筒冠, 摘除义齿后会前牙区有金属内冠暴露影响美观再有就是套筒冠义齿的费用要比附着体的费用要高。本文病例所选基牙均经过完善的牙周治疗, 松动度控制在1°左右, 最少保留5颗基牙且最后基牙只能为尖牙或双尖牙, 前牙余留牙松动度<Ⅰ度, 牙槽骨吸收程度除最后基牙牙槽骨水平吸收在牙根的颈1/3以内, 其余基牙牙槽骨吸收可在根长的1/3~2/3之间。本文通过将余留基牙通过烤瓷联冠以固定夹板的形式加以固定, 对牙槽骨吸收基牙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如果基牙的冠根比不佳或牙周膜面积减少时, 在受到非轴向载荷时, 会产生杠杆作用。一些生物机械因素如载荷的传递、杠杆作用、扭力和屈曲都会在修复体和牙周支持组织上产生应力集中对其存在潜在性的损害。固定夹板修复后可克服由其产生的应力问题, 减小作用在基牙和支持组织上的应力。

3.2 附着体的应用

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1], 远中缺少可支持的天然牙, 且双侧后牙区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咀嚼压力, 因此游离义齿的支持形式为基牙和剩余牙槽嵴共同支持, 由于二者组织差异性, 基牙提供了相对不动的支持, 而牙槽嵴粘膜具有相对的可移动性。受力后二者产生的移动性大小不一致, 粘膜的移动性远大于基牙。这使得义齿在行使功能时, 容易发生旋转、下沉等不稳定现象, 易对基牙产生不利的扭力, 引起基牙松动, 牙槽嵴不均匀吸收, 或者两者相互促进, 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使得基牙松动脱落, 修复失败。对于用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端缺失, 其基本的设计原则是尽量分散力, 使基牙与缺牙区牙槽嵴受力均匀, 因此如何减少基牙及牙槽嵴的受力, 防止基牙松动及牙槽嵴的吸收, 一直受到关注。冠外附着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应力缓冲作用。通过安放弹簧、橡胶垫圈、铰链或是阴阳构件之间的空隙来实现应力缓冲, 尤其针对游离端义齿下沉, 冠外附着体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垂直向运动, 避免了基牙受到较大的扭力、侧向力和旋转力, 保护了基牙牙周组织。应用附着体, 通过基牙和牙体预备, 降低了牙体高度, 改变了冠根比例采用了联合固位形式, 发挥了夹板固定作用。这些均使轴向受力加大, 侧向损伤力减少, 利于基牙保健, 尤其是牙周病患牙, 松动度明显改善。本文共制作附着体17例, 主要是栓体栓道式附着体和球帽式附着体, 在最低颌龈距离为3.5mm时选择球帽式附着体, 其他情况下随机选择无差别, 修复后无显著差别, 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相对来说上颌附着体比下颌附着体效果要好一些因为上颌牙根要比下颌牙根要粗壮, 对颌是天然牙的咀嚼效率同对颌是义齿的咀嚼效率无显著差别。

摘要:冠外半精密附着体在肯氏Ⅰ类伴余留基牙牙槽骨吸收是通过改变牙槽骨吸收患牙的冠根比例制作烤瓷联冠同时起到了牙周夹板的作用, 并且利用2种不同的的冠外半精密附着体同时修复了游离缺失牙,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临床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冠外半精密附着体,牙槽骨吸收,数字化X线片

参考文献

上一篇:自由联合下一篇:超临界CO2萃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