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训练

2024-09-24

说理训练(精选9篇)

说理训练 篇1

在职高思想政治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 而不注重用理论来指导学生行为的训练, 从而使得我们的理论枯糙、空洞、乏味, 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 最终导致我们未完成教育教学的目标:将理论转化为学生的信念。

在教学中, 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呢?下面谈一谈笔者在职高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一、科学的理论对学生的行为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一)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看, 他们的思想健康成长需要接受正确理论的浇灌。在调查问卷中, 学生回答:

1. 对“每个公民都应对社会尽责”这句话说说你的看法:

A.我要做到 (39.3%)

B.这是对国家干部说的 (9.6%)

C.如果社会对我负责, 我也对社会负责, 并且还需根据个人自愿 (51.1%)

2. 你认为在当今世界形势下, 社会主义制度是否还有其优越性?

A.有 (48.9%) B.无 (13.1%) C.不清楚 (38%)

通过以上问卷, 我们能看出此时的职高生一方面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 求知欲旺盛, 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但由于社会生活经验不足, 又缺乏必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所以他们往往对各种错误的东西缺乏分辨能力, 因此, 对他们进行理论常识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 不仅应该使学生“懂”, 而且还应该使他们会“用”科学的概念和原理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说明实际的问题, 调节自己的行为, 开展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 共同探索新时代职高生的人生道路……这些都要有理论知识作为基础。

(二) 从人的认识运动规律来看, 自觉的行为需要科学理论的武装。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科学的概念和原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 同时又能促进人类继续认识新事物。就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构成来看, “知、情、意、行”四要素中, “知”是第一要素, 只有通过教学渠道, 把科学的社会意识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个人意识, 才有可能使学生把个人意识提高到社会所要求的高度上来, 形成学生本人的正确道德观念和崇高的信念, 并能自觉地付之于行为实践中。

因此, 为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信仰, 就要加强说理教育, 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学生的头脑,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真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和信念。

二、将知识转化为行为是理论转化为信念的前提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 虽然职高学生往往是“知之而后行”, 好像知是行的起点。但是, 从整个人类认识的过程来说, “实践—认识—实践”, 无论是什么人, “行”都是认识的最终目的。知而不行, 只讲而不做的现象是常有的, 这就是言与行的脱节。如果我们只抓说理教育而不抓行为训练, 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 相反还可能导致学生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恶习。

只有“行”才是检验知与不知的客观标准。孔子说, 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只有在学生的行为实践中才能看出他是真知还是假知, 只有行才能衡量出一个人的思想觉悟的真正高低, 也只有行才是一个人将书本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并逐步形成为巩固的思想信仰的根本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道德准则, 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 只有当他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 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总之, 在教育学生形成信仰的过程中, 在进行理论灌输的同时, 抓好行为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在学习“人的价值在于贡献”一课之前, 笔者进行了调查问卷。

1.你认为目前社会上还有没有“雷锋”式的人物?

A.有 (52.4%)

B.没有 (5.7%)

C.很少, 几乎没有 (41.9%)

2.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却有难事, 你是否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A.愿意 (42.45%) B.不愿意 (5.24%) C.看心情 (32.31%)

从学生的答案中, 可以看出他们对人生的价值何在存在着众多的迷惑。而学完这一课之后, 笔者立即在学生中开展了一个自觉为他人做一件好事的活动, 明确要求人人参加, 然后回到课堂中汇报自己的体会感受。结果, 大部分学生能以“做一件事”当做重要课外作业来认真完成, 从点滴小事做起, 身体力行。有的在学校里打扫公共场所, 有的帮教师打扫办公室, 有的在放学路上主动扶老携幼, 为他人排忧解难。他们真诚地用学过的做人标准对照自己, 自觉地克服思想深处患得患失的毛病, 在这之前, 许多学生曾对为别人做好事, 常常不屑一顾, 或者认为小事一桩, “有失身份”, 或者担心自己做了好事别人会品头论足“难为情”, 怕遭别人讥讽挖苦“假积极”, 所以即使是举手之劳的事, 也不愿去做或不敢去做, 而在这次教学活动实践中, 学生思想感情上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开始不怕别人议论、不计较个人得失, 反而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这种效果在任何一堂单纯理论课上都是不能达到的, 只有通过亲身实践, 以自己的行动得到了社会和他人的正确评价之后才能产生。

说理训练 篇2

星期五下午,我回到家,妈妈对我说:“嘉濠,你现在写作业,不要趁机在房里玩耍,妈妈现在出去买菜,待会儿就回来。”我不由自主地回到我的房间,我拿出作业准备开始写作业,我又拿出笔盒,只见我的黑笔怎么会没水,我写来写去也写不出。我灵机一动,把笔芯放在地上,再拿一把“菜刀”切成两段,突然大事不妙,笔芯里的墨洒了出来,满地都是墨水,连“菜刀”也沾满了墨,我不知如何办,我绝望地想:糟透了!妈妈肯定会“棍子打猪肉”的!我把“菜刀”放回原处,我开始写作业了。

“叮当,叮当”哦!原来是妈妈回来了,妈妈说:“嘉濠,给你的作业给我看。”我支支吾吾地说:“我……我才写了一……一点点。”妈妈暴跳如雷,我的眼泪不禁的掉了,妈妈又问:“那你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干啥?”“我……我在……在搞我的笔……芯。”“你弄你的笔芯干啥?”“因为笔芯没有水了,所……以。”“呜――”妈妈比我想的更糟。我只好认错,来龙去脉地说了一遍过程。突然妈妈对我说:“嘉濠,只要你说实话,我都会放过你的,但只可以用一次!”我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诚实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件事令我难忘!

说理训练 篇3

一、注意诗歌中形与神的结合

此类诗歌中形与神的关系其实就是所描绘的物象和所要表达的哲理之间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所在, 它是借助形象的表达而生发出来的。那么, 我们就应该由形悟神, 探求诗中包涵的意蕴, 来理解其所表达的哲理美。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诗中的颈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 诗人描绘了如下景象:沉舟之畔, 千帆竞发;枯树前头, 万木争荣。虽然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但在对景物的描绘中有时不止有情还有哲理。诗人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绘向我们阐释了: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着, 旧的事物必然会被新的事物所代替。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本意为送别, 诗人通过对小草这个意象的描绘来诉说别情, 但也让人们联想到生命存在的真谛———生生不息, 无穷无尽。

二、注意诗歌中情与理的结合

诗人的情感和想要表达的理趣实际上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他们借抒情而言志, 情中有理, 理中带情。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叹道:“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这几句词本是诗人来宽慰自己的, 但其中却富含理趣, 他用亘古不变的宇宙规律来说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其实自古已然, 而这个世界上本来也就没有所谓十全十美的事物。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抒发了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情感。若是知心好友, 纵然是远隔千山万水, 情感都不会淡漠。相类似的情理结合的诗句其实比比皆是, 《琵琶行》 (白居易) 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鹊桥仙》 (秦观) 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等等。

三、注意诗歌中论与理的结合

一般说来, 诗中的议论是和对形象地描述相结合的, 并且这样的议论往往使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 所以显得比较隐晦, 不是那么的明显。我们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的议论便蕴含了我们平时所说的“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和“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多种答案”的哲理。而这种哲理则是通过对“庐山”的比喻来表现的。我们再来看这样一首绝句“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小松》) 诗作完美地将哲理融入到诗情中, 其比喻手法的运用更是显而易见。我们稍作分析, 便可明了诗人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人才之所以会被扼杀, 是因为在其尚未崭露头角前就已经被那些没有远识的人否定了。

为自己说理 篇4

上中学时,我经常到一个好友家玩,在一个星期天下午,我骑着一辆破旧永久牌上绣的大自行车又去找他玩,刚到他家大门前时听见他姐姐在院中歇斯底里的在大叫。既然人家在吵架,我只好掉转车头回家了,正在这时好友打开了大门,他看见了掉头要走的我,便急忙喊我停下并快步上前拉住我要跟他回去,于是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到他家去。

原来是他在上海打工的爸爸回来了(那时打工的人不太多),给他姐姐买了一辆飞鸽牌小型轻便水红色的自行车,正是这辆自行车惹的祸。大约在一个月前,好友的爸爸通过电话说要回家,并承诺给他们姊妹们各买一大件礼物,其中好友的姐姐当时要的是一辆蓝色轻便自行车,可是好友爸爸带回的却是水红色的,和之前好友姐姐要的颜色不同。好友的姐姐便十分不满意,坚决要求退回去。这可让好友爸爸为难了,这车是从上海托运过来的,再返回去很麻烦,另外好友爸爸转到合肥一公司工作了,如果到上海处理退货还得再次去上海。好友姐姐大声斥责为什么说定要蓝色的却给买个红色的,她所有的同学骑的自行车都是蓝色的,骑红色的自行车太难看,必须退回去,即使砸毁她也不愿意要。

好友的爸爸像是犯了大错的孩子低头不语,任凭好友姐姐埋怨,好在我的到场,好友姐姐的声音明显比我在大门前听的要小的多,但是嘟哝着嘴仍在左右埋怨,也在唠叨的好友却拉着我不让我走,我当时也十分尴尬,坐在板凳上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好友妈妈说道:“你们爸爸刚从上海回来,很辛苦了,还是等等再说吧”。又过转脸问我是怎么来的,我红着脸指着门前的破旧自行车说道:“我是骑自行车来的”。好友妈妈看了看我的自行车对他们姊妹们说:“你们原来的自行车都比这辆好上几倍,人家都能骑,你们换了一辆新的怎么还挑三拣四”。

其实我怎么不喜欢新的呢,可是条件不允许,就是这辆破自行车还是家人共同的一件大型家用交通工具,我平时都是步行上下学的,只是今天暂时闲着我才骑出来的。我倒是期望我能够有一辆属于我的自行车,不管是新是旧。期望归期望,我也没有因在没有自行车方面发过脾气,再想一想即使我发脾气我也不可能有属于自己的一辆自行车。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能看到在同一种事情当中不同人有不同的态度,其实这些看似普通的事情中反映出的不同态度体现的是什么一种心态呢?

最近几年我们北方连年春旱,老百姓刚过完春节便忙着抗旱,抱着凉凉的水管哆嗦着浇麦,光靠人工浇地是不可能从根本解决旱情的,老百姓天天翘首望天,希望能够下场透地雨。今年4月份中旬,总算下了一场小雨,稍微缓解一下旱情。也是那天我上QQ空间时,发现一个好友埋怨道:“为什么要下雨,老天爷真作孽,这么冷,我的衣服都湿了”!后面还有一个跟着的评论为:“是啊,我都冻死了,老天真差劲”!我看后也生气的跟了一段话:“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是啊,由于不同人境遇的不同做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或是结论,并且敢于在大众之下晾晒自己独到的个人观点,来一个我是流氓我有理的说法。

为自己说理辩解的背后隐藏的是些什么,我有时很是迷茫,无法深知,但我认为,如果我们在对待别人向对待自己一样,从对方考虑,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认真分析别人的处境与身受,也许许多个人观点便消失殆尽,对别人指责也会销声匿迹,我想这也是所谓的无私吧!

巧用比喻为说理添彩 篇5

一、喻体选择

明确喻理的基础上,最紧要是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选择恰当而贴切的喻体。

喻体通常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这样能化深奥为浅易,让人容易明白乐于接受。其实,人生道理、社会认识大多可以和自然界的风云雷电、日月星辰、雨露霜雪、花鸟虫鱼、名山大川等景物联系起来,日常生活中不妨多观察积累些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写作时能信手拈来。此外哲理诗、写景散文都是阅读过程中易于积累喻体的活水源头。

如要论证“学会适应环境”的观点,我们可以联想到自然界中善于伪装的“高手”———变色龙、枯叶蝶、竹节虫;论证“保持自我”,可以联想到不傲不卑、高洁绝俗的“四君子”———梅兰竹菊。

当然,有比较就有鉴别,所以选择喻体还要在常见的基础上,力求新颖。

二、喻理结合

选准喻体之后,更重要的是比喻和说理的结合,以避免形同虚设甚至离题偏题的现象。我们可以选择先喻再理或者先理再喻两种方式。

示例1:不难看出,灵感与功夫,犹如星空与大地,一个象征着智慧与灵气的神秘无形,一个喻示着付出与汗水的触手可及。二者看似远隔千里,实则唇亡齿寒,不可缺一。二者结合,不知创造出了多少伟大的功业与事迹。

分析:先理后喻,比喻说理贴切。先把“灵感”比喻为“星空”,把“功夫”比喻成“大地”,然后指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进一步揭示出这种缺一不可、紧密结合的关系。关系型作文,有时候很难说清二者的关系,选择比喻说理常常会让人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示例2:训练有素的骏马,懂得驰骋之道,可脱了缰绳放纵了心,肆意狂奔的结果也只能是坠崖后的粉身碎骨。马尚如此,何况于人?人的危险不在于肉体受损,而在于精神的沉沦,完全的自由即完全的不自由。站在方格的边界,你以为是在探索“格”的最大限度吗?不,那已经出格了,因为你的心出格了。

分析:先喻后理。用马脱缰驰骋会坠崖而亡,比喻人如果没有“格”的限制、完全自由也会同样面临危险。

比喻说理不是简单的摆出比喻,而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有效分析出相似点,促进读者思考,使抽象的道理深入浅出。这样,比喻就不是空架子。另外,在对喻体的表述、说理论证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论点关键词,防止离题偏题。

三、多喻升格

如果能连续运用两个以上的比喻来进行说理,那么既能丰富文章的内容、充实论证,又能彰显文采。《劝学》最为鲜明的特色,就在于妙喻连连,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明晓具体。不妨模仿《劝学》里的一本多喻和正反设喻,打造自己的一到两段富有特色的段落。

示例1:孩子也一样,学习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还得穿衣吃饭,还要面对人情世故,这些方面仅仅依靠学校里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正如一只雄鹰长久地待在鸡群里,它就不再是一只鹰,而是变成了一只鸡;一只老虎被圈养在动物园里给游人观看,它就不再是百兽之王,而只是一个道具。

分析:运用老鹰和老虎两个比喻,形象贴切地揭示出“教育孩子仅靠学校里的学习”的危害。

示例2:在贫瘠的土壤里,种子照样可以发芽;巍峨的高山挡住方向,小溪绕道而行;困难重重的溯流里,鲑鱼照样勇往直前回到生长的地方。面对人生的困难,我们万物之灵的人类更应勇敢,不能因为不能选择事情而灰心绝望,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创造条件来改变不足。困难不可怕,困境可突围,而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则是我们的自由。

分析:连用三个比喻,构成排比,形象论证了人类面临困境应当勇往直前的观点。

《劝学》第三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时,更是运用多组比喻,正反对照,形象说理,让人叹服不已。

四、结语

著名作家梁实秋先生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文中回忆:“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何等经济,何等手腕!”

说理充分让人信服 篇6

别让电池污染环境

一天,我在街道的一个拐角处发现了两节电池。这两节电池已经在腐烂,连表面的那层锌皮都已经烂了。锌皮的破烂处有许多白色的结晶,电池里面的化学物质(电解质)已经流出来了。我想:是谁乱丢电池?于是我把它捡了起来。

记得科学老师给我们说过,废旧电池对土壤、对水源、对动植物、对人类都有危害。它伤害地球,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甚至可以致癌。所以,我们不能乱丢电池,要好好地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好好地保护地球。否则,我们就是自己害自己。

现在,不少城市都设立了废旧电池回收箱。我想,我们也可以这样做,再也不能让废旧电池无家可归了。据说,废旧电池还能进行再利用呢!如果我们把旧电池集中收集起来,废旧利用,既节能,又环保,该多好啊!

[名师诊断]

小作者从发现两节旧电池写起,谈电池危害、谈回收利用,很有条理。但读过之后,旧电池的危害并没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小作者对旧电池的危害没有谈深谈透,理由不充分,不足以引起读者的警觉。

[处方配药]

本文的主要意图是谈电池的危害、谈电池对环境的破坏,警醒人们保护生存环境。要想自己的观点被人接受,让人信服,习作必须阐述出充分的理由,如电池有什么有毒物质,怎样渗进土壤和水里,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动植物吸收这些有毒物质后有什么变化,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它怎样威胁人类健康,会伤害人体哪些.器官,让人得什么病……说理中要有数据、有事实、有科学依据。只有这样,读者才能真正认识到电池的危害,从而产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病愈出院]

别让电池污染环境

湖北省沙洋县刘集小学六年级刘思颖

一天,我在街道的拐角处发现了两节电池。这两节电池已经“发胖”了,连表面的锌皮都已经腐烂、胀破,白色的结晶连同电解质已经外泄。(开门见山,点出关注的事物——电池。)我想:是谁乱丢电池?于是我把它捡了起来。

记得科学老师给我们讲过,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可以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运用科学数据进行说明,让人信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入土壤,污染地下水,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说明乱丢电池的危害,有理有据。)

但废电池的危害不是马上能看到的,就好像抽香烟一样,时间长了才能体会到它的害处。日积月累,当看到危害时已经晚了!平时不是有人说“乱扔电池危害不大”吗?我觉得这句话既不对又不负责任。(针对人们习惯思维,进一步深入说明。)电池危害所造成的疾病和对环境的污染是无法想象的,废旧电池里的铅、汞等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啊!(驳斥得有力!)所以,我们决不能乱丢电池。否则,就是自己害自己。

现在,不少城市都设立了废旧电池回收箱。我想我们也可以这样做,再也不能让废旧电池无家可归了。据说,废旧电池还能进行再利用呢!集中收集,废旧利用,既节能,又环保,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两点建议,体现了新时期少年的主人翁精神。)

[回访复查]

修改后的文章细致地叙述了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并针对人们的习惯思维进行驳斥,最后为废旧电池找“家”,实现“既节能,又环保”的目标,条理清楚,有理有据,确能让人认识到电池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产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失为一篇佳作。

[巩固疗效]

原来计算题也要“说理” 篇7

我当时就呆了, 没有想到老师竟然问我这个问题, 而且这种一看就能知道结果的题目, 哪能说出为什么.

老师换了个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来来解这种题目的?”

我想了一会, 脱口而出:“乘法分配律.”

同学们听后都笑了, 老师说:“你再往近处想想.”

我想了半天就是没想出来, 老师等了会, 便让同学来告诉我这个解法的依据.

一个同学说:“这是同类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

老师让我重复一遍, 然后问我:“你能再举一个例子, 说说你对二次根式加减的理解吗?”

老师追问:“算式中1是从哪儿来的呢?”

老师表示了肯定, 说:“以后遇到此类计算题也需要学会说理, 如果实在说不上来, 可以考虑用举例的方法向老师和同学们解释, 善于举例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接着老师又说:“刚才朱海建同学讲的乘法分配律是上位知识, 而合并同类项是从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得来的.相对来说, 合并同类项就属于下位知识,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相对于合并同类项又是下位知识.”

老师最后引用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一句话:“所谓解题智慧, 不是别的, 而是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我把这句话记在课本的首页, 时时激励自己.

判断说理题: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篇8

例题(2014·福建泉州)如图1,在锐角三角形纸片ABC中,AC>BC,点D、E、F分别在边AB、BC、CA上.

(1)已知:DE∥AC,DF∥BC.

①判断

四边形DECF什么形状?

②裁剪

当AC=24 cm,BC=20 cm,∠ACB=45°时,请你探索:如何剪四边形DECF,能使它的面积最大,并证明你的结论;

(2)折叠

请你只用折叠,确定四边形的顶点D,E,C,F,使它为菱形,并说明你的折法和理由.

【思路突破】(1)①由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判断.

②设FC=x cm(0<x<24),则AF=(24-x)cm.过点F作FH⊥BC于点H,则FH=x·sin45°= cm.接下来证明△ADF∽△ABC.由对应线段成比例求出DF的长,然后就能用求二次函数的最值的方式确定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从而确定裁剪线.

(2)由于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故在折叠的时候想到先折出∠BCA的平分线,确定D点,再由CD的垂直平分线确定另外两个顶点E、F.

简答:(1)①平行四边形.

②设FC=x cm(0<x<24),则AF=(24-x)cm.

过点F作FH⊥BC于点H,则FH=x·sin45°= cm.

∵DF∥BC,∴△ADF∽△ABC.

∴当x=12时,四边形DECF面积取得最大值.

即沿三角形中位线DF、DE剪四边形DECF,能使它的面积最大.

(2)先折∠ACB的平分线(使CB落在CA上),压平,折线与AB的交点为D;再折DC的垂直平分线(使点C与D重合),压平,折线与BC,CA的交点分别为E,F.展平后四边形DECF就是菱形.

理由:由CB落在CA上,折线与AB的交点为D,∴∠ACD=∠BCD,

由点C与D重合,折线与BC,AC的交点分别为点E、F,可得:

CF=DF=DE=CE,即四边形DECF为菱形.

《寡人之于国也》的说理艺术 篇9

首先, 孟子的这次说理及时的找准了说理的切入点。《寡人之于国也》开头, 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自己心中的一个疑问:“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尽心”这里是梁惠王说他一方面具有上进心, 另一方面在治国上也付诸了一定行动;“民不加多”是说他的国家并没有因为他的付出而变强。凭借自己的努力怎么就不能使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 这是梁惠王心中的疑问, 但这也是古时诸多有志统治者心中的疑问, 梁惠王在某种程度上是起了代言人的作用, 他的这个问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巧于说理的孟子在和梁惠王的对话中及时把握住说理的切入点, 从而让自己的说理既针对梁惠王, 又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 孟子的这次说理在注重通俗和启发的同时, 还注重激发听者的兴趣, 讲究含蓄。文章第二段孟子针对梁惠王提出的问题, 没有直接分析原因进行回答, 而是讲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展开说理, 让梁惠王自己作了回答。

梁惠王生活的战国时期是一个群雄争霸的时期, 诸侯国之间的纷争主要依靠武力解决。梁惠王就是这个时期一个有上进心的诸侯, 他和《齐桓晋文之事》中的齐宣王有着一样的心思——羡慕齐桓依靠武力建立的霸业。面对梁惠王的提问, 孟子当场就创作了与战争有关的“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 并以“王好战, 请以战喻”引入。因为孟子讲的是梁惠王关心的武力, 这极大的引发了梁惠王的兴趣, 让梁惠王侧耳以听。

孟子在讲完“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后引出了一个问题,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梁惠王在听故事时不自觉的就已经进了孟子的圈套, 他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回答了问题:“不可。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文章由于以说理为主, 自然也就没有描写梁惠王回答完问题后的一脸茫然, 但是可以想象, 梁惠王回答完问题后肯定会产生疑问, 孟子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五十步笑百步”有什么言外之意?“五十步”说的是我吗?五十步和一百步仅仅存在逃得快与慢的区别, 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孟子凭借故事中这个通俗易懂的道理启发梁惠王明白了另一个难懂的道理, 他的用心和其他诸侯王是一样的, 没有真正为百姓着想, 他仅仅就做了一些救助灾民的事情, 从而不可能实现“民加多”的奢望。

然而, 孟子用这个故事只是让梁惠王自己否定了自己的“用心”, 让他明白了他的“用心”是不可能让他的百姓加多的。这个结果中并没有“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的原因。“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孟子讲故事前轻描淡写地提及的一句话:“王好战。”孟子虽然反对战争, 但是这次针对梁惠王他并没有直接尖锐地说出这个结论, 显得比较含蓄, 他只是在下文提及的“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中给了暗示, 好战必然违农时, 必然让百姓无谷可食, 好战才是“民不加多”的本质原因。

上一篇:工业现场总线下一篇:转基因克隆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