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

2024-09-25

专业汉语(精选12篇)

专业汉语 篇1

自1985年对外汉语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至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本科对外汉语专业。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比,对外汉语专业更注重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本专业要求毕业生在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相应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出更高水平的对外汉语人才一直是本专业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理论教学探索

“教学活动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从根本上来说,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的授课教师更应认清培养任务,对授课方式做出新的探索。

1借助多媒体设备高效教学

现代汉语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如果课堂上单凭教师的口头讲授,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多种效果融合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因此,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达到更为良好的课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语音”这一章讲授语音的属性时,我们需要学生了解,由于其发音器官状况的不同或发音方法的改变,人在发音时会形成不同的音色。因此有的人音色粗重,有的人音色尖细;有的人音色沙哑,有的人音色清脆。这部分知识并不难,但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效果势必不好。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音频媒介,向学生播放他们熟悉且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语音特色的广告,比如“七匹狼”男装的广告是“与狼共舞,尽显英雄本色”,粗重的男音透出一种稳健的风格,非常适合男装类产品的品牌表现;而“强生”婴儿产品的广告词“从第一次到每一次”细柔的女声流露出浓浓的母爱与温存,是非常适合母婴用品的语音音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不同音色的声音在实际言语交际中的运用,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再比如,“文字”这一章的知识在现代汉语课程体系中是重在了解、鉴赏的内容。我们在讲“汉字的形体演变”的时候,如果只是向学生讲述“甲金篆隶草楷行”,哪一个时期产生了哪种字体,各种字体有哪些特点,课堂气氛往往会死板、沉闷。但如果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或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可以把以往静态的课堂教学形式动态化,把抽象的教材形象化,使学生的多种感知器官共同参与认识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2选取适切有趣语例生动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现代汉语课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选取有趣的、贴近生活的语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共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语法时,我们常说“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而这“结构规则”到底是指什么呢?这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我们可以选取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进行讲解。“语音”、“词汇”和“语法”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下象棋一样,如果光有棋盘、棋子,还是不能游戏,还需要有对弈双方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在这里,语言和词汇就像是象棋中的棋盘、棋子,而语法就相当于游戏规则。听到这里,学生都会对这部分的内容产生很直观的印象。

3注重与其它语言学科之间的联系

现代汉语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学科,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步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语言学类课程。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学科关系异常紧密。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绪论》中说:“在语言学各个部门中,汉语史首先要和现代汉语取得密切联系。因为汉语史主要是建立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的基础上的。”

例如,古今汉语都有名词作状语的情况。现代汉语能充当状语的名词,一般是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如:今天我休息。咱们北京见。但在古汉语里,除了表示时、地的名词可以作状语外,普通名词也经常直接作状语。如: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马中锡《中山狼传》)

通过古今汉语的对比,不但有助于学生对现代汉语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从历时的角度使学生认识到汉语的发展演变。

其次,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积淀,这就要求现代汉语教师在讲课中也应有意识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授“汉字起源”的学说时,其中一个重要的学术观点就是“结绳说”,认为汉字是在先民结绳记事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可以从这个知识点引发开去,向学生介绍“结”这个文化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知道,从原始社会至今,“结”一直作为一个文化意象深深存在于中国人心中。在汉语中,许多具有向心性聚合的要事几乎都用“结”字作喻,如结义、结拜、结盟、团结等等;“结”是事物的开始,有始就有终,于是便有了“结果”、“结局”、“结束”;在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就有多么千变万化,像“同心结”、“结发夫妻”等等,都是从“结”中引申出来的。

这样的引申不但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有助于学生相关知识的积累,为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践教学探索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其整个专业培养目标中占据着很大比重。但由于学时安排、教师精力以及学校硬件等条件的影响,许多学校都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

1结合讲授知识设置实践环节

教师可以定期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与本课程相关的活动,如语言规范化知识竞赛、社会用字用语调查、地方方言调查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授“绪论”部分方言知识的时候,由于大学班级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遍布于各个方言区,因此授课教师可以把实践环节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结合书本及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分析自己的家乡话在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与普通话的差异,并把思考所得的结论与其他同学交流,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解“词汇”一章“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校园流行新词的使用情况,阐述词汇的发展变化。通过分小组调查、提交调查报告的方式,得出学习结论。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把现代汉语课从单一、枯燥、抽象中解脱出来,把学生从被动听讲拉到主动参与中来,从而使现代汉语课更丰富、更鲜活、更具体,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听课状态,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

2结合本科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展示,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综合考查。

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可以将讲授知识与指导论文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可以为毕业论文的写作积累素材,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布置调查报告及小论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感兴趣的语言现象,考察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尝试用相关的语言理论进行解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认真点拨,有针对性地布置阅读书目,指导学生形成书面材料。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随着语言知识学习的深入,不断深化完善自己的论文,为今后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合本专业实习

一直以来,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实习都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一些内陆城市,留学生数量有限。如何解决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一直是本专业教师不断努力解决的难题。而像英、美等接收留学生较多的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

为了促进留学生尽快融入当地社会,英、美等国会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学生都“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和学习。笔者认为,若本学校有在读的外国留学生,可以将他们带入本科生的现代汉语课堂,让留学生与本土学生一同学习、交流,促进不同文化的交融,加强互相之间的了解和联系。在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的同时,更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习机会。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应紧密结合对外汉语专业特色,在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开拓创新。教师在课堂上应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选取鲜活的语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改进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7.

[2]程伟民.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2).

[3]汪国胜.关于现代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1).

[4]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专业汉语 篇2

一、20xx年9月,进入韶关学院团委机关报《粤北大学生报》宣传部担任干事;

二、20xx年10月,加入韶关学院中文系舞蹈队和中文系学生会文娱部;

三、20xx年秋,加入韶关学院中文系义教队。并在韶关市大塘路银山小学进行“义教”(义工性质);

四、20xx年11月,在韶关市诺亚方舟市场调查公司担任调查员;

五、20xx年11月,组织负责韶关学院第23届校运会中文系啦啦队,任啦啦队长;

六、20xx年12月,参加韶关学院第四十五期建党对象培训并结业;

七、20xx年3月,参与创建韶关学院中文系首个文学沙龙――“百舸”沙龙,并参与编辑出版月刊《百舸》;

八、20xx年5月,到广东省韶关市北江中学见习;

九、20xx年9月6日至20xx年10月29日在广东省南雄市黎口中学开展实习工作,成绩优秀。在校期间所获证书:A、广东省计算机等级考试非计算机专业Ⅰ级;B、普通话贰级乙等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D、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士学位证中国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在校期间所获奖励:

一、20xx年12月,获“出版《运动会快报》先进个人”称号;

二、20xx年12月,参演系舞蹈队舞蹈《碧血黄花》在韶关学院20xx年迎新晚会上演出,并获二等奖;

三、20xx年12月,主演小品《卖担架》获中文系20xx年迎新晚会二等奖;

四、20xx年3月,被聘为中文系舞蹈协会会长、团总支文娱委员;参加“韶关市十大杰出青年表彰大会”诗歌朗诵;

五、20xx年4月,获“韶关学院02至优秀团员”称号;

六、20xx年11月,组织负责中文系校运会“啦啦队”,任啦啦队长,在韶关学院第23届校运会上,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七、20xx年12月,主演舞蹈《炎黄颂》获中文系20xx年迎新晚会一等奖;

八、20xx年12月,获“韶关学院03至‘艺术活动积极分子’和‘社团工作积极分子’”称号;

专业汉语 篇3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古代汉语》课程 实践教学

近年来,由于经济政治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国际影响迅速扩大,国外了解、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需求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孔子学院建设和汉语国际推广有力推动了世界范围“汉语热”的持续升温,由此促进了国内对外汉语专业(2013年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1983年试办,1985年正式设立,至今已走过三十个年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超过400多所。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系统掌握语言学和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有扎实的汉语基础和较高的英语水平,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有较全面的了解,具备良好的文史素养和英汉双语教学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机构胜任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和在外事、外贸、新闻出版等企事业单位胜任汉英双语工作及其他相关职业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背景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未来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培养向外国学生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使者的使命,但现在国内该专业课程建设几乎都是“中文加外语加教学法”这种简单的模式。古代汉语属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但该专业古代汉语的课程目标等同于纯中文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即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更进一步只是培养学生将来教学中学语文文言文的能力。国内不少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有识之士都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等同于纯中文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应该有该专业自身的实践性、师范性和促进对外交流的实用性特点。

尽管纯中文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建设,国内已做了不少尝试和探索,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相继推出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武汉大学也从甲金篆文鉴识、繁简字转换、学音韵听方音证古音、读古书看古注、脱离古人句读为古书加标点、学训诂为古书加今注、文言教学、古典诗词吟诵、对联创作与展出等方面展开《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但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未来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特点的古代汉语课程建设,特别是实践课程建设及具体的实践方法,目前国内鲜有人探索。

基于以上思考和语言教学理论、实践教学理论,我们在《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探索,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帮助学生提高未来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中需要的实际教学能力等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根据古代汉语课程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同时根据我校教学实际,我们把具体实施方式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部分。

(一)课堂实践。课堂实践包括课堂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

1.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实践指按照教材《古代漢語》(1-4冊,王力主編)中的文选顺序和学生学号顺序,训练学生课下独立准备教案、讲稿及多媒体课件,课上进行实际教学,教师补充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态等方面予以综合讲评,以此既帮助学生实现古代汉语课程文选的学习目标,又有效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概括教材、语言表达及以后实习和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讲授文选(中高级汉语水平的班级)和中国文化的能力。

2.科研实践。古代汉语课程的科研训练指根据古代汉语教学大纲要求和本专业特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古代汉语课程知识解决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科研实践,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初步尝试,激发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选题可以是教师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的,也可以是学生在古代汉语听课或阅读过程中及汉语国际教育见习、实习过程中因为对某一个方面某一个点感兴趣而自己拟定的。

(二)课外实践。课外实践包括校内课外实践和校外课外实践。

1.校内课外实践。校内课外实践主要指结合课内古代汉语通论的学习内容和文选进行校内实践。古代汉语课上系统讲授文字音韵训诂知识,同时精讲部分文选;学生课下结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以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6冊,上、中、下三编各分两冊)为依托,每周深入读懂一篇(主要为先秦部分)古诗文,以此培养古代汉语知识素养及阅读古书的能力。同时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每周熟读5篇、背诵5篇古诗文(篇目由学生任选,但要求每周不一样),这样一个学年下来,40多个周次,学生脑海里可积累400多篇古诗文,古代汉语语感迅速提高。

2.校外课外实践。校外课外实践主要指利用桂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利用桂林名胜古迹和文化景点中繁体字甚多的特点,指导学生结合古代汉语课程所学的汉字造字原理和繁简字知识,以桂林市各主要景点为考察对象,对繁体字在景点或碑刻中的使用情况和中外游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以后的工作对象是外国留学生,留学生来中国不但学汉语,更希望了解中国文化,希望多进行一些文化考察,旅游景点是他们了解考察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对繁体字的认知情况做深入调查分析,既调查已开发的主要景点,又特别注意调查有文化意蕴但未得到重视和开发的景点,并在此基础上做一些繁转简的工作,在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或编写《桂林旅游景点碑帖用字繁简对照手册》,或建立大学生创新网站(刊录各个景点的繁简对照,或每个学生最新的调查报告),或从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交流一些识繁写简的知识。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

我们进行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对该课程教学产生了较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习实践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论文选题思路拓展等方面。古代汉语是中华文化之根,有了很好的古代汉语基础,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传播中国文化的的兴趣更浓厚,实习中向外国学生解释中国汉字的理据和字源等更深入浅出;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实践,学生轮流讲课,搜集资料、分析概括教材、语言表达等初步教学能力在还未见习和实习之时已初步具备;另外,古代汉语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初步尝试,鼓励学生参与校外课外实践,大大激发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拓展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思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力,主編.古代漢語(1-4冊).中華書局,1999,5校訂重排本.

[2]周秉钧.古汉语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第1版).

[3]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6冊,上、中、下三編各分兩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06(2002年6月).

专业汉语 篇4

现有古代汉语教学存在空缺

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同时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所以很多高校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的教学模式直接照搬过来, 运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于是两个专业的古代汉语课选用同样的教材,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完全一致。这种做法看似没有问题, 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古代汉语的相关知识。但深入探究起来就会发现这种模式存在很大的空缺, 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 掌握古代汉语的相关理论知识仅是第一步, 还有第二步, 即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用于指导其对外汉语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讲, 目前古代汉语的教学是不完整的, 现有教学模式仅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教学任务, 第二阶段的教学任务是空白的。长此以往, 不但不利于古代汉语学科的发展, 还不利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古代汉语教学模式现有空缺产生的原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古代汉语教学模式存在空缺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产生、发展的历程是有一定关系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本科) 的前身是对外汉语专业, 它是教育部在全国设立的培养对外汉语事业专门人才的本科专业。1981年, 对外汉语专业率先在全国招收了第一届本科学生。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文化和外语知识、技能, 并掌握一定语言教学理论、技能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及从事外事工作和其他工作的专门人才。2013年教育部将各大高校原有本科“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三个专业统一整合称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本科)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法的相关知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 无论从专业建设还是从学科发展等方面都很不成熟, 目前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一般都是以原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或外语专业为依托, 借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或英语专业的原有师资, 增设其他课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绝大多数语言、文学类课程都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致, 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纲要等, 由于课程名称相同, 所以很多院校直接把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语言、文学类课程授课模式直接照搬照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仅是古代汉语课, 其他各类语言类课程也一样, 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没有作区分。

古代汉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任何专业课程的设置、安排都是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的, 从这个角度上讲,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古代汉语课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绝不应完全一致。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 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以及文化、宣传方面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注重汉英 (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 则以下有关用语作相应调整) 双语教学, 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 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 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在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基础上侧重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 可以说它的要求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要求更高。所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绝不能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完全相同, 应立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身的特点, 从教学目标的设定, 到教学内容的安排, 再到教学方法的实施, 最后到教学评价体系的考核都应作出相应调整和更新。

1.教学目标

虽然国内各大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本科) 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全相同, 但主要的培养方向是一致的, 即培养具有熟练的, 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也就是说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应不仅具备相应的汉语言文化知识, 还需具备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汉语教学的能力。所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应不仅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音韵、词汇、训诂、语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还应在此基础上有更深层的教学目标, 即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能力。

2.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安排,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把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话, 那么教学内容的讲授上就要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所区别。其教学内容应包含两方面:一是古代汉语本体知识的传授;二是语言分析和语言教学能力。从目前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现状看, 本体知识的传授已基本完成, 而第二方面的教学内容则属于空缺状态, 所以对语言分析和语言教学能力的培养, 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教学急需完成的教学内容。具体来说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汉语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则, 并能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

3.教学方法

以往的古代汉语课侧重理论教学, 实践内容很少, 要想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就应该在教学时增加实践内容,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讲解后, 把讲台交给学生,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语言现象, 解答语言问题, 指导教学实践。

(1) 充分运用网络电子古籍查询系统

古代汉语是文言语言, 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古代文献典籍, 其课程的可操作性、实践性一直是令古代汉语教师头疼的问题。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 充分利用各大网站的电子资源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比如, 网络上已出现《广韵》电子查询系统, 那么在讲授古代汉语音韵学知识时, 就可以让学生动手查阅《广韵》。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查阅古籍, 了解古书注解方面的知识, 还能让学生将音韵学理论应用于实践。

(2) 在“读”、“背”、“译”的基础上增加“听”、“写”

以往古代汉语常见的教学流程就是先读, 读完翻译, 翻译完再背诵。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会觉得很枯燥, 并且也没有体现出应用性, 但如果在此基础上增加“听”、“写”环节, 效果可能就大不相同了。“听”, 不是听教师读, 而是在课堂上将与教学相关的戏曲内容穿插进来, 如京戏《卧龙吊孝》中诸葛亮唱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公既死亮虽生无弓之箭”。这个句子中“既”的用法就是古代汉语第一册书中时间副词一节讲的“已经”的含义。通过对戏曲内容的穿插, 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能对所学理论知识点进行巩固, 还能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而这正是汉语国际教学专业文化教学的目标, 这样, 就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写”指的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些文言文章, 比如文言自传等。这样“读”“译”“背”“听”“写”就融为一体, 多感官刺激, 多方位练习。

(3) 在“共时”的基础上, 侧重“历时”

目前的古代汉语教学在时空维度上呈现单一化、平面化的特点, 必须打破这一局面,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语言教学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在“共时”平面的基础上, 侧重对“历时”平面的考查, 注重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方言, 三者之间的继承性。这样就解决了古代汉语和当下社会脱节的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汉语的实用性, 并在此基础上解决自己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并在实践中用所学理论指导对外汉语的教学。

(4)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要想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必须让学生进行实践锻炼, 这可以通过建立实践基地的方式解决。当然如果实践基地是教学基地就最好不过了, 不过即使学生无法教学, 那也可以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建立其他实践基地。比如,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里面存有很多古代器皿, 器皿上有很多的古文字, 讲完“六书”理论后可以让学生试着分析这些汉字。此外, 还可以让学生当一天的博物馆讲解员, 讲解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认知古汉字, 还能增加传统文化知识, 更锻炼了其口头表达能力。

4.教学评价多样化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生变化的同时, 以往以闭卷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就存在明显的缺陷和弊端, 闭卷考试只能检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 却无法反映应用的能力和教学的能力, 更无法反映出学生的学术和科研能力。所以教学评价应以多样化为原则, 让学生提交一份调查报告、给留学生讲一节课等都可以。

古代汉语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作为一门传统的课程, 如何与时俱进, 适应当今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古代汉语课更应有自己的特色, 为专业的人才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黄亮.应用型本科院校古代汉语教学问题及对策[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教育科学) , 2011, (6) .

[2]张道升.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的古代汉语课程建设[J].焦作大学学报, 2013, (3) .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简介 篇5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指对外国人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其涉及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与文化学

目前全国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大学越来越多,不同学校亦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有的对外汉语专业侧重汉语理论研究,有的则侧重语言学的理论的研究,如语法研究等等。目前开设有此专业的高校名单可参考百度提供的信息。

由于“汉语热”,开设本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各学校良莠不齐,很多学校实际上没有开办这个专业的实力。因此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

对于应届生而言,报考时尽量关注学校是否和国家汉办有志愿者合作项目,若有,学生有机会去境外的孔子学院积累实际经验,并获得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

对于成人而言,通过参考及学习高校对外汉语专业一些课程、参加TCSL培训获得教学知识以及“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亦是一个好方法。

在此推荐以下学校,他们的对外汉语专业都比较不错。其中北京语言大学是我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最著名的高校,是专门承担 对外汉语教学的大学,在我国最早设立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学校的老师大都在国外从事过汉语教学工作。在北方的大学还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方则有:华东师范学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

专业必修课: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学、语用学、第二语言教学概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形式逻辑、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纲、写作、英语精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报刊、英语泛读、英语写作等。

专业选修课:语音学、现代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分析方法、语义学、汉语修辞学、社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语言应用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专题、汉语言文字学系列专题、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列专题、语言与文化专题、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论著导读、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学科研究方法、普通心理学、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文化要籍导读、宗教与文化、英美文学、西方文明史、英语翻译、英语专题讨论、外贸英语、第二外语、社科文献检索等。

专科: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大学英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本科:大学英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育心理学、英语阅读、文字学、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语言学概论、英汉汉英翻译、英语写作、外国文学史、形式逻辑、中国古代文学史、古代汉语、中外文化

交流史、中国文化要籍导读、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化概论等

如何提高小学汉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篇6

关键词:小学汉语教师;专业素质;汉语教学;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61-01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汉语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小学汉语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呢?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探讨与分析。

一、小学汉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小学汉语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小学汉语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来说就好比丝丝春雨,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一位小学汉语教师都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应当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教育事业心和使命感;更应当具有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品质。作为一名小学汉语教师,首先要热爱汉语,对汉语有一种特殊的感知,要有饱满的情绪,欣赏要有浓厚的兴趣,只有教师本身受感动,才能引导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其次,要热爱汉语教育事业。实践表明,许多成功的小学汉语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不畏艰辛,不计得失,勤于耕耘,因此成绩卓著,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缺乏对事业的责任感,那么他就失去了动力,也不可能胜任培育下一代的责任。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小学汉语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小学汉语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当然,这种爱并不是顺从、溺爱,小学汉语教师的爱体现在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信任、尊重、期望和正确的评价上,它要求小学汉语教师彻底抛弃只教书不教人,以师为中心的旧观念,而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所以,小学汉语教师要热爱汉语、热爱汉语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才能使自己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迅速进入角色,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爱学和会学的能力。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是“言传身教”,示范性极强。对于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小学汉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教育家都主张和倡导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而且身体力行。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西汉时期教育家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在近代,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师应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教师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否则,教师不仅丧失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资格。

二、小学汉语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体系

改革小学汉语语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是从形式与实质上激活小学汉语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成为许多学者探讨的重要问题。

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目的是希望学生们通过能够将汉语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畅通无阻的交流,对文章融会贯通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者个人,都是将教学重点集中于“听、说、读、写”四大方面。教学者更注重的是学生在考试中对汉语学习的理解、运用能力。

在众多的语言教学中汉语可以算上是较难的一个语种。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不仅很难做到对名词单复数、动词主谓宾关系等规则的熟练掌握,还不易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汉语发音最难的就是它的声调,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经常性的朗读,才能做好汉语的正确发音。学生在朗读教学中也就能更好的理解词汇、句型、语法等方面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语言体系,并促进语感的形成。

汉语教学也注重“听说读写”四大体系的训练。通常,学生在学习中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述主要体现的是“说”与“写”,而“听”和“读”常常是基于学生对汉语课堂知识理解之上。朗读过程中学生们既可以练习口语发音,还有助于学生们在反复朗读中,调动思维,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艺术美。在汉语教学中,教学者课堂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而且更要重视学生的口语、朗读方面的技能发展。

无论是朗读还是“听、说、阅读、写”,作为汉语学习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它们每一部分的能力发展都能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口语教学与朗读教学又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有互补的关系。

总之,小学汉语教师应当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小学汉语教学水平,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

参考文献:

[1] 镕红珍.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J].小学语文教学.2000:6.

[2] 张永强.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N].伊犁日报(汉).2009.

[3] 胡江霞.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引领[D].华中师范大学,2009.

专业汉语 篇7

长期以来, 在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a.课程教学目标不清, 大多以知识为本位, 以满堂灌输为教学方式, 侧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讲解, 忽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对学生理解、分析、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提高, 最后导致本末倒置。b.课程所用教材内容陈旧, 尤其是其中的用例, 很多与现实脱节, 学生在学习时提不起兴趣, 如果教师不根据专业特点对内容进行删减补充, 而是按部就班讲解的话,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c.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传统现代汉语课以板书为主, 由于课时有限, 主要采取老师讲理论、学生记理论、偶尔练一练的方法, 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总结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 在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上需要重新设立课程目标, 改革原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进而探讨出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1 设立课程教学目标

1982年, 教育部颁布的现代汉语课教学大纲规定,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所以, 总的来看, 在这门课上知识和能力应该是并重的, 更确切地说, 知识是为了提高能力服务的。我们要帮助学生促进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精讲多练, 实行启发式教学。通过这门课的学习, 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分析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汉语知识进行教学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 提高运用现代汉语的水平, 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或其他文字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2.1 改革课程内容

课程教学目标决定了课程教学的内容。首先, 在安排课程内容的时候要注意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性, 注意古今语言、中外语言和方言间的比较分析, 让学生自己通过比较发现其中的异同及规律,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 在选取用例时要注意联系实际,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或学生身边之事,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其次, 注意课时的分配, 突出重点内容。设计教案时, 有些章节浅显易懂, 没有必要费时耗力地去讲解, 可以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 之后采取提问的形式考核,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最后, 走出书本局限,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搜集社会上各种语言现象, 写出一篇论文、调查报告或开一次小型座谈会。同时, 利用校内留学生资源, 让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主要以辅导留学生的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搜集留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出现的偏误, 并加以分析总结, 最后以报告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做汇报, 模拟课堂教学, 从而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正用到教学中去。

2.2 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汉语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讲课的方法和艺术。一部出色的教材, 如果讲得不好, 效果不会理想;比较一般的教材, 如果教师对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补充, 又讲得精彩, 必会使学生受益良多。”[1]目前现代汉语课在学生心目中枯燥乏味的原因主要是教学内容死板, 教学方法单一。在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中, 我们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注重理论知识与语言实际的联系,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为一体。

2.2.1 程序式教学。

授课之初, 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在课下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 这样一方面可以对教材的内容有个初步了解, 以便在学习或听课过程中对老师提到的概念有一种认知感, 进而产生一种成就感, 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也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个系统全面的把握,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使各个章节脱节。

2.2.2 逆序式教学。

教学时, 各个章节的设计没必要完全按照教材的顺序, 按部就班, 必要时可以把后面的内容提前, 从而让学生有更好的理解。

2.2.3 特例式教学。

任何事情总有例外, 语言规律也是如此。我们在讲清一般规律的同时, 要把那些不合规律的事实拿出来, 然后加以分析, 找出其不合规律的原因, 从而对所学知识有个更深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2.4 比较式教学。

通过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以及中外语言的对比, 让学生对语言理论有更全面的了解。

2.2.5 答疑式教学。

重要章节讲完以后要给学生布置练习, 然后安排适当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对有代表性的问题, 组织课堂讨论, 让大家各抒己见,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6 实践式教学。

定期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 开展与本课程相关的活动, 如演讲比赛、语言规范化知识竞赛、社会用字用语调查、地方方言调查等活动, 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应用, 可以把现代汉语课从单一、枯燥、抽象中解脱出来, 把学生从被动听讲拉到主动参与中来, 从而使现代汉语课更丰富、更鲜活、更具体, 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听课状态, 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 为今后走上讲台,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

3 教学手段的创新

21世纪, 人类社会进入了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时代, 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各个学科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了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 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 现代汉语课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各种信息技术是一种必然趋势。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针对现代汉语课用例多、书写耗时的特点, 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制作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集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于一体, 适当辅以板书, 这样可以使重点明了, 难点突出, 同时在每章节后面附上配套练习, 让学生实行自我检测, 更好地把握所学知识,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结束语

现代汉语课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 在教学中我们要时刻以全新理念为指导, 面向全体学生, 讲究教学方法, 尽量使学生乐于学习。最后, 需要强调的是, 作为现代汉语课的教师, 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以外, 还应该把教学和科研紧密地结合起来, 以科研促教学, 及时吸收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 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带进课堂教学, 丰富课程内容, 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

摘要:在高校, 对外汉语专业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 它是为培养国内外高级对外汉语人才而设立的, 应用性很强, 同时它又是一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 融多种知识于一体, 涉及语言、文学和文化等很多方面。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 注重课程的联系性,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真正从本专业的特点出发, 改革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 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不断丰富课堂内容, 让学生由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学习,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激发学习热情, 为以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做准备。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邵敬敏.现代汉语教学方法改革刍议[J].语文建设, 1993, (9) :20-21.

[2]张雪涛.现代汉语教学改革论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05, (3) :124-129.

专业汉语 篇8

一、河北北方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状调查

以河北北方学院为例,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市,经济处于河北省的倒数位置,于2013年开始正式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课题组对其118名本科在校生进行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环境、师资水平、实践教学等,结果如下。

第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您高考的第一志愿吗?调查结果:5%的学生是听说该专业好,以后可以出国,所以选择该专业为第一志愿。其余学生都是服从调剂。

第二,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满意吗?调查结果:33%的学生满意;45%的学生一般;22%的学生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一是对该专业无兴趣;二是认为课程过于理论,缺乏实践;三是认为过于偏重中文,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差别甚微。

第三,您觉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哪些课程应该强化,哪些课程应该弱化?调查结果:分别有35%、55%、40%、30%的学生选择强化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中外汉化、英语口语及听力等方面的课程;75%的学生选择弱化古代汉语、文学等方面的课程。

第四,您对学校提供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环境满意吗?调查结果:65%的学生较满意;35%的学生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校图书馆缺乏该专业的教辅用书,查阅不到相关资料。

第五,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师资满意吗?调查结果:75%的学生比较满意;25%的学生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本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较少,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不够。

第六,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满意吗?调查结果:98%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如剪纸、武术等没有开设;二是课堂学习时间过多,真正参与留学生课堂教学、与留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基本为零。

第七,如果现在给你转专业的机会,你会毫不犹豫地转到其他专业吗?调查结果:23%的学生选择会;45%的学生选择需要考虑一下;32%的学生选择不会。选择会的学生一是对该专业毫无兴趣,尤其英语是其短板;二是考虑到今后就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无法找到适合的工作,而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多看重实践教学环节,而这点正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所欠缺的。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议

针对问卷内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时应该重点考虑如下问题。

1. 提高专业设置区分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本质上存在区别。汉语言文学专业重在文学、针对中国人的汉语教学,而汉语国际教育重在汉语推广、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两者在教学模式上存在不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至今仍属于新兴专业,在专业设置上多少会受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响。为此,在专业设置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该有其特色。

2. 加大汉语及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比重,增加实践类课程。

对外汉语教学使教学对象更加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针对特定对象的教学方法。实践类课程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现实的需要,应全面培养不但掌握汉语知识、了解中国文化,而且熟练汉语教学的人才。北方学院拥有大批来华学医的留学生,针对这些留学生,在课程设置中可以专门开设医学汉语的课程。除此之外,也可以开设商务汉语、旅游汉语等课程针对留学生不同的需求。

3. 地区和学校应加大扶持力度。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需要地方政府和学校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更好地推动专业的发展和深入。2022年,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奥运会,这对北方学院来说是一个契机,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更是一个助推器,届时大量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将有施展才华的场所。

4.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健全双师型教师的聘用制度,同时,建立和完善校校合作及校企共建制度,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利平台。张家口离北京只有200多公里,在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时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北京的高校、汉语教学机构建立合作。

5. 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仿真)的教学实践环境,以真实鲜活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切实感受汉语教学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实践素养,把课堂上的专业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做到学以致用。北方学院拥有河北省最多的留学生,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和留学生互动,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水平。

6. 定期聘请业内专家和高校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

增加学生的信息来源,使其更多了解专业的相关信息、发展前景,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动力。

三、结语

专业汉语 篇9

对外汉语教学是研究汉语教学的科学, 汉语语言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1]目前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开设的汉语类基础课程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在培养方案中都被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现代汉语”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和修辞等, 对汉语事实和规律进行描写。[2]“古代汉语”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文选、常用词和古代汉语通论。[3]作为汉语的共时研究课程, 它们从微观上给对外汉语教学打下汉语知识的基础。而目前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汉语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 即没有体现对外汉语专业特色的, 不能很好地适应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主要表现为:

(一) 教学内容方面

在大多数高校, 汉语类课程的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程测试等方面忽视了对外汉语专业和中文专业的差异, 对两个专业没有做出区分, 学时相同, 教学内容也都完全相同, 有的老师甚至在不同的专业使用同一套教案。两个专业的学科体系和从业后对专业素质要求存在着诸多差异, 因此目前的教学现状不能很好地满足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程不只是“主干基础课, 是语言学概论的选修课, 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必修课” (马庆株, 2003) [4], 更是本专业其他课程如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等的必要基础, 更注重养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

(二) 教材编写方面

《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 多是本体语法研究, 没有体现出教学语法的特点, 对语言事实和规律的研究不够细化。无论是王力的《古代汉语》还是郭锡良的《古代汉语》, 从教材内容上, 均由文选、通论、常用词三部分构成, 也缺乏对外汉语的针对性。最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 (张博) 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突出了对外汉语专业性。

(三) 教学方法方面

传统的语言类课程的教学采取的是以讲授法为主,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不能顾及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也不利于因材施教。对外汉语专业的汉语类课程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汉语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分析能力, 对汉语字、词、语法进行讲解教学的能力。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对对外汉语专业的汉语类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目前学术界大多数是从中文专业教育出发, 为了适应中学语文教学需求, 而探讨对汉语类课程改革的研究。关于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探讨比较集中, 如邢福义、汪国胜 (1997) 、冯艳 (2004) 、张雪涛 (2005) 、郜峰 (2005) 、刘桂芳, 李海兴 (2006) 等。而对古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探讨, 根据我们掌握的文献来看, 比较少, 如吴义江 (2004) 。综合来谈汉语类课程改革的仅有2007年黄建荣等的“以人为本——探索高师中文专业汉语类课程实践教学新路”。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探讨汉语类基础课改革的研究也比较少, 我们仅发现两篇文献:孙春颖 (2006) 的“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和郭智辉 (2007) 的“谈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教材建设”。因此我们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课程改革的讨论就很有必要。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二、教学改革

(一) 修订教学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 对外汉语专业汉语类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立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培养学生从事汉语教学的能力。我们分别制订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现代汉语的教学目标应包括:

1. 系统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及语用的基

本规则, 运用汉语知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包括知识讲授、适当举例、设计练习、设计测试等。

2. 具有较高的汉语普通话能力, 并具有教授和推广普通话的能力。

3. 能辨识学生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偏误, 并具有纠正和分析的能力。

4. 能够了解不同语言的共同特点和差异, 熟知汉语作为第

二语言学习有哪些优点, 更重要的是熟悉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现代汉语的教学目标应包括:

1.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 能够阅读文言文。

2.培养学生能运用古代汉语知识独立讲解中国古代作品的能力。

(二) 设置选修课程

为了突出对外汉语专业特色, 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 我们一方面精简了对汉语言本体进行研究的课程, 压缩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课程的课时量。另一方面增开与其相关的学科知识深化课和相应的选修课, 如分别开设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汉语语音教学研究”、“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汉语史”等拓展性课程, 丰富汉语本体和汉语教学研究的知识, 对汉语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有更细化深度的理解。

(三) 改革教学内容

1. 立足于汉语教学

我们还必须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时的重点和难点及文化语用规则等内容纳入教学范围。如现代汉语的语音部分中的“zh、ch、sh、r”、“j、q、x”声母、“ü”和儿化音等, 都是外国人在语音学习阶段的难点。在教学中, 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能准确说出每一个辅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并且学会用手势模拟舌位、画图等方法来说明元音的发音, 能详细说明儿化音的发音方法及规律。这比对中文专业的要求要高。再如词汇部分的教学, 重视汉语语素、汉字、词的关系教学, 让学生了解语素在参与构词中的作用, 掌握利用语素义理解复合词的词义的方法。并结合第二语言学习理论, 让留学生了解逐步感悟汉语词汇的民族特色和汉民族的思维特征以及全面了解汉语词汇的分离性和统一性。汉语重“意合”, 汉语的构词也体现了“意合”的特点[5], 如白雪、冰凉、偏正结构中“的”省略问题。

古代汉语课程应在完成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 注重贯穿古代文化的知识,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 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文化品格。如讲解文选时, 可以选取以古代文化的呈现方式进行教学。在讲解汉字构造部分时, 除了使学生了解许慎的"六书"名称及定义外, 更重要详细讲解每种造字法的特点, 培养学生能区别不同结构的汉字、通过字形辨认汉字的本义以及根据相同部件联想猜测字义的能力。这为以后的汉字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更新教学知识

汉语研究理论和方法迅速发展, 各种流派纷纷出现。所以教师要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 对知识有意识地向外延伸, 引进新的汉语研究理论和方法。如借助语用学的知识, 很容易分析中国人的问候和告别、话题、道歉、请求之类的语言现象, 如果只从修辞的角度去分析, 就很难说明问题。所以教师必须把文化和语用的规则渗透到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中, 既要讲“修辞”又要补充“语用”。另外, 我们及时更换教材中陈旧内容, 如辅音[t][t’][n][l]的发音部位, 《现代汉语》教材多认为是舌尖中音, 根据国际语音学研究的成果, 此组辅音应为舌尖前音。所以教师要及时关注汉语研究的最新成果, 把最新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

王力先生曾经谈到:“本书涉及的语法并不是王力自己的语法, 而是马建忠以及许多语法学法的语法体系。”[6]马建忠建立的汉语语法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汉语教学和研究, 因此, 《古代汉语》延续的语法体系也应该有所更新, 如关于词类划分问题。

(四) 创新教学方法

很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改进高校的现代汉语教学, 但多是从中文专业或面对中心语文教学而谈的。如冯艳 (2004) 、张雪涛 (2005) 。根据专业因需施教, 我们认为, 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可以采用讨论式、例证式、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1. 讨论式教学

我们建议学生将几种现代汉语教材放在一起比较, 找出各种教材在相同问题上的不同阐释, 自己更认同哪一种看法, 从而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如实词和虚词的内部分类问题, 副词的归属问题等。在讲解语法时, 我们可以收集提供一些留学生的偏误句子, 让学生试着纠正, 并找出偏误的原因, 比较汉语与外语的差异, 加深对汉语特点的记忆, 在讨论中学会运用汉语语法知识来解决教学问题。学生能够把分析句子的方法运用到解决专业实际问题上来, 对语言学的兴趣自然就提上来了。

《古代汉语》 (王力, 1999) 中选取了大量的文选, 我们无法也不必全部讲解。教师有选择性地讲解一些重要篇目, 有些文选可以通过让学生课下自学、课上讨论交流的方法处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也以培养学生的古文讲解能力。

2. 例证式教学

例句是留学生理解汉语知识的最佳途径。作为汉语教师必须具有恰当举例说明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要贯穿例句教学的原则。如讲授句子分析法时, 教师可以先介绍分析句子的几种方法, 再给出大量例句, 让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句子分析, 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各种句子分析法适用的情形。现代汉语教师也可就某些知识点让学生自己举例句, 应多从口语中去寻找, 也可以到词典中去搜集相应的例句, 因为词典的例句一般比较简单容易, 方便留学生理解。要尽量避免使用文学作品中的例句。

古代汉语教学一个特点就是例句繁多, 因此教师在使用这些例句时要注意介绍每一个古书例句背后的历史故事, 即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见闻, 对于汉语教学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讲解有帮助。

3. 实践性教学

我们设计了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一方面包括课堂实践活动。如现代汉语在讲语音辨正时, 让学生先对照自己的方言, 了解容易出现错误或缺陷的声、韵、调, 然后以小组形式互相听音、辨音、纠错。另外播放一些外国人的录音, 让学生听辨留学生的语音偏误, 提出纠正方法。另一方面包括课外实践活动。如设计方言语音调查、汉字书写调查、流行词语调查等, 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写出实践报告。通过语言实践,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训练了专业能力, 为以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些调查报告也为他们的毕业论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引导学生思考及解决语言问题, 学生将所学的汉语知识应用于实践, 获得满足感, 进而产生学习兴趣, 也为以后从事语言研究做了一点准备。

古代汉语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安排就更为重要。针对学生一般认为古代汉语离现实较为遥远, 不太实用的心理, 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每年暑假在我国会举办“汉语桥”比赛, 比赛内容中有一方面是对古代语言和文化知识了解程度的考察。我们收集了近几年的比赛题目, 在古代汉语课堂上让学生上台进行解读。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提高古代汉语教学能力, 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小结

专业汉语 篇10

现代汉语课程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必修课, 兼有工具、理论和实践三方面的性质。目前, 现代汉语选用的大多是中文系的教材, 不少教师在教法上也是重复“走老路”, 未能针对对外汉语专业特点而加以改革与创新, 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 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亟待走出一条新路, 既要体现对外汉语专业特点, 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 如何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呢?

我们认为, 实施研究性教学, 是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 研究性教学已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研究性教学的界定

随着世界形势的急剧变化, 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各国高校普遍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目标, 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在新世纪到来之际, 我国也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对于高校的使命与责任, 其强调指出:“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 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1]实施研究性教学, 正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什么是研究性教学呢?研究性教学并非指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手段, 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各个教学环节上的体现, 它是作为一种范畴而存在的。其实, 教学即研究, 教师不是现成知识的“搬运工”, 而是要教给学生研究的方法。所以, 研究性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探索新知,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三、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施途径

在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中实施研究性教学, 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 以及将来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具有深远的意义。具体实施途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 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长期以来, 社会上不少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 以为“只要会说汉语, 就能教外国人学汉语”, 这种看法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一部分学生, 其表现是不注重研究与把握汉语的特点, 不愿意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对此, 我们积极采取对策, 帮助学生转变观念:一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与扮演的角色, 即将来能否成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教师以及外向型、复合型的人才;二是让学生体验到对外汉语教学的挑战性和成就感, 即通过见习观摩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对外汉语教学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需随时解答留学生提出的各种“防不胜防”的问题,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那种成功解答各种“难题”后的快乐。这样, 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明确学习目标, 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 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鼓励大胆质疑, 师生互动共同解答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汉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他们大胆质疑, 善于发现问题, 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或看法。发现问题之后, 教师可采取师生互动方式, 通过组织课堂讨论或课外活动等形式共同解决问题。以《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 [2]中出现的案例来具体说明。

例1:在学习词汇章节“单义词” (上册p236) 时, 学生对教材中所举个别例词产生了怀疑 (并非都是单义词) , 于是查词典, 发现问题不止一处。

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

煤, 鸟, 懂, 摁, 瓢, 溅, 瞟, 虹, 锡, 扛, 菠萝, 蜻蜓, 蚯蚓, 葡萄, 垃圾, 马虎, 匍匐, 琵琶———以上是单纯词

明晰, 清凉, 落笔, 送别, 塑料, 期求, 凄惨, 关碍, 大凡, 红火, 切忌, 木偶, 花眼, 期刊, 毛豆, 华侨, 清高, 核武器, 马蹄表, 前后脚儿———以上是合成词。

问题1:上述所举单纯词中, “鸟”、“懂”、“锡”、“扛”、“菠萝”、“葡萄”、“垃圾”、“匍匐”等在《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以下简称《现汉》) [3]中都有两个义项, 它们仍算是单义词吗?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师生讨论后, 形成一致意见如下:对于上述存在问题的几个例词, 要客观地分析并加以分类区别。它们实际上可分为四类:A.一个义项是本义, 另一义项是“姓”, 如“鸟”、“懂”、“锡”等;B.一个义项是植物本身, 另一义项是植物的果实, 如“菠萝”、“葡萄”等;C.原为单义项, 现新增了派生义项, 如“扛”、“垃圾”等;D.原本就是双义项, 因编者不察而误选作单义词, 如“匍匐”。对于A类, 另一义项为“姓”的, 究竟算不算是多义项, 目前学界存在不同意见, 故此类有争议的例词不适合在教材中出现;对于B类, 植物本身与植物的果实是否要分别予以立项, 即是否要作为多义项来处理, 学界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故这类词也不适合作为教材中的例词;对于C类, 原本为单义词, 但在词义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新义, 吸收了方言、口语义, 或派生出比喻义, 故这类词在现阶段已不适合作为单义词举例了, 教材应予以删除;对于D类, 例词本来早就为多义项, 故教材也应及时将其删除。

问题2:上述所举合成词中, “清高”、“前后脚儿”在《现汉》 (第5版) 中都有两个义项, 它们还算是单义词吗?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师生讨论后, 形成一致意见如下:“清高”原为单义词 (指人品纯洁高尚, 不同流合污) , 色彩义为褒义, 后在词义发展演变过程中, 逐渐产生了新义 (指人孤高, 不合群) , 为贬义色彩;“前后脚儿”本是单义词, 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离去或到来的时间很接近, 现发展为多义词, 其另一义项是指两件事情相继发生 (强调相隔的时间不长) 。鉴于此, 教材中应删除这两个例词。

师生心得:词义发展演变过程中会产生新义, 因此, 我们应动态地看待词的义项, 要将历时与共时很好地结合起来。

例2:在自学“标点符号”部分 (下册p148) 后, 学生发现了几处问题。

问题1:表格中“破折号”、“省略号”、“引号”等标号有位置说明, 而“括号”、“书名号”却无位置说明, 该做法是否妥当?应如何处理?

师生讨论后, 形成一致意见如下:括号、书名号也是标号, 书写时也是要占居一定的位置, 所以它们在表格中无位置说明的做法是不妥当的。至于括号、书名号的位置说明, 我们不妨表述为左、右 (符号) 各占一格, 居中。

问题2:表格中“引号”的位置说明为“居右上角”、“居左上角”, 该说法是否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该如何表述?

师生讨论后, 形成一致意见如下:该说法的确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由于我们平常看引号的位置是以被引用文字作为参照, 即左引号在被引用文字的左上角, 占一格, 而右引号在被引用文字的右上角, 占一格;而表格中引号的位置说明却是以引号本身所占居的字位为视角, 即左引号居所占字位的右上角, 占一格, 右引号居所占字位的左上角, 占一格。所以, 表格中引号位置说明不妨表述为左 (符号) 占一格, 居字位右上角;右 (符号) 占一格, 居字位左上角。此外, 有学生还就表格中的间隔号没有标明要占一格提出看法, 还有学生就破折号、省略号等标号的位置说明中“居中”放在“占两格”之前提出商榷。综合学生的意见, 我们拟将上述表格改作如下:

心得:要学会于平常处发现问题, 撰文或表述时一定要注意普遍性, 保持体例的一致;同时要注意行文中的逻辑关系, 避免语序混乱。

例3:在学习语法章节“短语”时, 教师要求学生联系前面“词汇”章节中关于短语的论述, 前后比较后学生发现了关于“自由短语”存在两种定义 (见画线部分) 。

a.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 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与之相对的叫自由短语, 自由短语是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 (如“看报”、“撰写论文”等) , 自由短语一般就称为“短语”。 (上册p219)

b.按短语构成要素是否凝固来分类, 可分固定短语和临时短语 (非固定短语) , 在词汇一章举例谈过固定短语。短语可以从意义上分出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还可以按它的成句能力来分。能加句调独立成句的叫自由短语, 不能加句调独立成句的叫不自由短语, 又叫黏着短语, 例如“态度的恶劣”等。 (下册p44)

问题:上述两段文字中, 都有关于自由短语的定义, 而两种定义却大相径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师生讨论后, 形成一致意见如下:原来自由短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临时组合的短语, 即a中所下的定义, 与此相对的是固定短语;二是能独立成句的短语 (这是结构主义所用的“自由”) , 即b中所下的定义, 与此相对的是黏着短语。所以, 作为教材, 在使用自由短语这个术语时, 应作必要的交代, 让读者明白其两层含义。

心得:学习知识一定要注意前后的联系, 于比较中可能会发现问题。遇到问题时, 不能想当然地简单去否定或肯定, 需要查考相关资料, 并进行认真思考, 以证实是否存在问题。

(三) 联系社会实际, 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汉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 如专题研究、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见习观摩、听讲座报告、模拟课堂等, 这样不仅可以拓展与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及创新能力。当然,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并非是追求活动形式上的花哨或活动内容的新奇, 而是要紧紧围绕学生能力培养这个中心, 即一切语言实践活动必须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组织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必须要有计划、分阶段来实施, 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比如, 学习了“现代汉语的特点”内容之后, 教师可组织学生走访不同语言背景的留学生, 让他们通过亲身感受来具体说明现代汉语不同于其本族语言的特点, 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现代汉语特点的进一步了解, 而且可熟悉中外语言的差异, 以便将来有针对性地从事对外汉语各要素教学。

(四) 鼓励参与科研,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让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可有效地培养其创新能力。具体做法是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与独立申报科研课题相结合。一方面, 要求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 以全面熟悉科研工作的流程及主要方法。例如, 我们曾邀请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省社科课题“江苏老地名研究”, 让他们收集江苏境内街道巷路及园林古迹等老地名, 分析命名的一般规律, 并充分挖掘地名语词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使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另一方面, 鼓励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课题, 培养他们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例如, 有学生以《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地位之研究———以日本、印尼留学生为例》为题, 成功地申报了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课题, 并顺利结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该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等方式, 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的地位进行了研究, 对如何提高汉字教学效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四、余论

实施研究性教学并非是全盘否定现代汉语传统的教学模式, 而是积极探索与对外汉语专业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发展, 很多教学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诸如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等, 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并需要花大力气进行探索与实践。

摘要:研究性教学是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具体途径有: (1) 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2) 鼓励大胆质疑, 师生互动共同解答; (3) 联系社会实际, 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4) 鼓励参与科研,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研究性教学,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姚启和.9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大潮丛书.高等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48.

[2]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专业汉语 篇11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教学重点

(一)文学的文化载体作用

汉语国际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对外汉语教学,另一方面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华文化。因此,中华文化的学习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国故论衡·文学总略》中说:“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1]中国传统的文学定义,取其广义的“文学”内涵,包括一切与文献有关的学问。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经”指儒家经典;“史”指中国古代史书;“子”指诸子散文;“集”指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专著。

现代将“文学”归属于语言艺术范畴。因此,中国古典文学中只有“集”部才可勉强符合现代的文学定义。尤其,在中国先秦诸子散文和《春秋左传》、《战国策》等史书的教授中,显然突出了文学作为中国历史和哲学思想(即文化之一部)的载体功能。

文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便是中国现代社会和思想的发展,在从五四文学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最直观表现是中国白话文学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现代文学不仅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更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激烈变革。

外国文学同样携带着本国独特的文化思潮,它一方面为中国读者展现世界各国文化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影响着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化的发展。透过他国文学看到的不仅仅是外国作家的情绪和文字的艺术,还呈现出区别于中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变迁。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讲授的关键,不应落在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史的梳理上,而应重点强调文学中的文化因子。通过文学作品的讲解,梳理文化的发展,在掌握文化基础后,文学还应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从而达到文学课审美教育的目的。

(二)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余虹将文学定义为:“文学是一门艺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以感受、想象、虚构为特征的审美艺术。”[2]首先,文学是意识形态的集合体,它通过适当的文学体裁表现出作家“美”的体验,在阅读中传递给读者。传播的后果,一方面读者感受到文学艺术中的“美”;另一方面为阅读文学艺术的读者,创造出新的“美”感,改变读者的思想,影响读者的生活。文学艺术是蕴含着审美意识的物质载体,文学阅读是审美意识的传播过程,文学讲授就是将阅读过程提升到审美教育的境界。

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是大学生。大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外,还应该建立“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除了在文学中挖掘文化因子以外,还要通过文学艺术培养“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从而树立“美”的追求。因此,现代大学教育中广泛开设文学课的目的,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作为以传播中华文化为本职的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很高的鉴赏能力,涉猎广泛的世界“美”。在了解他国文化的“美”的基础上宣传中华文化的“美”,是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美”是真实心灵的释放。在文学课中,无论是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歌还是奇幻惊悚的波德莱尔诗歌,都被称作“美”的代表。对于李白诗歌的崇高美,学生容易接受,但法国波德莱尔的死亡美,学生则难以理解和感受。文学课的学习目的是带领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区别中外审美差异,从而更好的了解以审美为基础的文化差异。

(三)文学对汉字发展的承载

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将“文学”定义为:“它诚然被视为美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散文、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样式。”[3]语言是文学的媒介,文学是通过语言反映作家审美观、展示审美体验的艺术。从历时性的角度看,随着文化的发展,文学也在变化着,结成文学的文字自然跟随着文学的变迁不断演变。因此,在学习文学的过程中,同时积累了文字的演变知识。

汉字作为中国独创的文字,是中国文学的主要载体。汉字在历史流传中不断演变。它不仅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字形变化,还经历着字意义的变化。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假借字和通假字等造字方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常出现。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强调,用白话文书写新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开始了对古典文学的反叛。中国现代作家们大胆改革旧文学,建立新的文学观。在这场轰轰烈烈地文学改革中,汉字也经历了历史的洗礼。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受到世界流行文化的巨大冲击,在文学机体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作为细胞的汉字也经历过分裂和重组。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课是汉字课,汉字的发展演变,是汉字讲授中的基本知识点。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须以中国文学为基础,感受汉字的发展过程,掌握各时期汉字的发展规律,才能够顺利地将汉字传播到世界各国。

“文学既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和文化现象,又是独特的艺术现象和审美现象;它既植根于广泛的文化结构之中,……又依存于特定的语言形态,关联着人类的情感、心智与形象,有突出的审美品格和审美属性。”[4]依靠汉字传播的中国文学,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内涵,艺术化的表达着中华民族“美”的情感。文学与文化、汉字和美育的关系,是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教学中,必须体现的课程重点。

二、文学教学改革

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其他民族理解中华文化,从而建立良好的国际交流环境,是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所在。然而,过度甚至于夸大中华文化,给他国文化带来巨大压力,是传播中遇到的困难。美国认定中华文化具有文化侵略性,强行关闭孔子学院事件,为汉语国际教育敲响了警钟。因此,中国国家汉语办公室强调,汉语国际教学中应将中华文化与他国文化公平对待,以强调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之一部分。为此,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学教学中,应借鉴比较文学的方法,将中华文化与他国文化对比,既突出个性,又显现共性。从而,建构世界文化圈下的中华文化特征。

(一)比较文学的介入

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5]比较文学在文学课中的应运是必然趋势。文学的传统教授是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三部分。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受到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影响,文学的三部分便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交汇、碰撞。然而,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始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在教授过程中很难发生关系,这便需要比较文学的介入。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中西文学的相同与差异,透视中西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作为文化载体的中西文学,在共通的文化平台上强调突出各自的个性,从而加深文化的相互了解。

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跨文化交际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因此,在文学课的教授中,应用开放性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将独立的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文化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理解异文化的能力,训练学生与异文化的交流能力,教授学生在异文化环境中传播中华文化的方法。

(二)文学文化学的引导

“所谓对文学的文化学认识,是指对文学的性质、活动过程及其特征、活动的功能等作文化阐释,它构成文化学的一个分支:文学文化学。”[6]对于重视文化教育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文学活动反映的文化现象是学习的重点。然而,在普通的文学教学中,教师只是引领学生阅读文学文本,带领学生参与到文本的解读过程中。这便将文学与文化完全割裂,僵硬地单方面传播文学,与文化传播保持距离,加深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对文学课学习的困惑和误解。

文学文化学强调文学活动对文化的建构作用,建构的过程由作家、作品和读者共同参与完成。作为特殊读者的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与文学作品的交往中探寻文化根源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这势必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挖掘文学背后潜藏着的文化精神和时代价值便成为教学主题。

文学文化学以文学追求的自由精神价值为研究主体。对自由的向往便是对“美”的追求,而文学作品通过塑造带给读者美感的形象、讲述美的故事、抒发美的情感,构筑读者的精神事实,并肯定这种获得是美的,从而积累人的审美体验。在文学讲授传播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次文学活动,作家情感和文化通过文学传递到课堂,教师作为接受中介,利用个人分析干预学生接受的想象,从而达到教授文化的目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功能。

(三)汉字文化学的借鉴

“宏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的起源、演变、构形等基本规律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微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自身所携带的,通过构意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信息。”[7]汉字构成汉语,汉语联结成为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在层层组合的过程中最终与文化产生了联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为对外汉语教学输出人才。把汉字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演变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文学课的教授得到实现。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文本解读及文学史讲解中,需要教师关注重点汉字的古今演变。在中国现代文学文本分析中,文化变迁影响下的汉字演变规律,应该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在中国软实力不断提升的今天,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在这种世界环境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参与培养此类专业人才的教师及教学方法更加受到重视。作为本专业必修课的文学课,一直难以直接参与到汉语国际的教学中,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中被边缘化。本文划出文学课中文化、美育、汉字演变的教学重点,并以比较文学、文学文化学和汉字文化学研究方法的介入,提出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的些许建议,希冀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注释:

[1]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选自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2.

[2]余虹。文学知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蔡江浓.原始文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5]曹顺庆.比较文学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6]畅广元.文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建构活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7]王立军.有关汉字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

专业汉语 篇12

(1) 拥有一支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高级职称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59%, 有多名教授、博士。这些教师有的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实际工作和理论教学工作, 有的从事会计业务工作及会计基础理论教学工作, 既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又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

(2) 拥有《大学教育》、《中学教学参考》、《小学教学参考》、《创新作文》4个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 同时拥有独立核算的财务。这几个刊物的编辑部可直接作为编辑出版专业学生长期稳固的实习基地;财务部门则可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会计核算实训、毕业实习等。良好的师资和办学资源, 为毕业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奠定了良好的智力和能力基础。

1、汉语 (编辑出版)

(普通专科, 文史类)

培养目标:通过系统学习, 学生能够在政治思想、知识水平、编辑出版、教学和科研能力等方面, 达到国家规定的专科毕业水平, 能胜任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工作。

就业方向:在教育部门从事教学以及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在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文员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文学欣赏、应用写作、实用编辑学、校对学、印刷学、网络编辑与出版、书店管理、书刊市场运作、办公自动化等。

2、会计

(普通专科, 文理兼招)

培养目标:掌握会计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从事各种会计实际工作, 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和会计理论基础, 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分析、解决会计业务和技术问题能力以及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

就业方向: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具备管理、营销、贸易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不仅能在国内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 而且能从事涉外跨国企业的会计实务。

主要课程:管理学、会计学、经济法、财务会计、计算机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国际会计、企业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国际贸易。

地址: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

咨询电话:0771—5860192, 5860895

上一篇:波动状态转移下一篇:嵌入式学科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