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认识(精选5篇)
预算认识 篇1
1 采油企业实施预算管理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1.1 采油企业实施预算管理取得的成效
采油企业通过预算的编制和实行, 一方面, 落实了上级下达的产量和成本任务, 形成了采油矿一级的责任预算;另一方面, 采油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 推行目标成本管理, 把预测的成本指标进行层层分解, 落实到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 把压力纵向传递到班组, 横向传递到科室, 并根据预算的完成情况, 按月进行刚性考核。这种“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的方法, 首先强化了机关 (职能) 部门的经济责任, 改变了过去只考核基层矿和小队, 不考核机关的“对下严、对上松”的不合理现象。另外, 在成本预算管理的实际运作中, 实行了“成本超支, 一票否决”制度, 即把各级生产单位的主管领导作为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根据预算确定的成本指标, 把成本指标的完成情况同领导班子的奖惩任免、职工的奖金挂起钩来。这样, 就把成本控制的责任和压力由上到下传递到各基层操作岗位, 不但使得财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成本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让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甚至岗位工人都时刻不忘采取措施控制成本, 从而实现了全方位和全员的成本控制, 有效抑制了成本的上升势头。
1.2 采油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采油企业的预算管理从理论到方法都有了很大发展, 但随着油田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 渐渐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具体而言,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在观念和认识上不够重视、全面; (2) 预算指标的测算不够科学; (3) 预算控制不够精细; (4) 预算考评指标的动态管理能力较弱; (5) 预算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
2 改进采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突破点
2.1 以强化产量预算为基础, 建立采油企业各油田区块投入产出动态评价模型及年度优化配产机制
从油田企业产量管理体制改革和油藏经营管理总的发展要求来看, 采油企业改变现行的主要按历史产量为主要依据的切块分解方法, 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因素。代之以按动态经济产量配产, 确实是大势所趋。
2.2 以改进预算方法为突破口, 建立并运行采油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机制
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应以改进现行预算方法为突破口。从各级领导、预算管理部门到预算执行单位和人员, 对加强油田成本预算管理必要性的认识应当是一致的。通过预算编制, 能够尽早发现油田未来一年内油气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应将预算不仅仅看作是控制支出的工具, 更是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从油田的行业特性来看, 在油气资源、开发条件以及生产管理水平一定的条件下, 存在这样一条规律:油气产量目标决定实物工作量 (包括实物资产运行数量和生产业务量) , 进而决定成本总耗费。为此, 应加强成本投入与实物工作量指标的关联性研究。此外, 国内外企业界已形成一种认识, 即“没有工程师参与的成本控制不是真正的成本控制”。因此, 新的预算方法中, 应将经济与技术相结合, 利用工程技术方法形成油气生产各环节的成本消耗定额, 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 使工程技术人员熟悉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3 建立采油企业成本动因数据库, 这是新模式应用的关键性基础工作
成本动因也称作成本驱动因素, 是指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和方式。根据成本动因在企业资源流动中所处的位置, 可将其分为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对采油企业而言, 资源成本动因是指油井等油气资产数量、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数量、职工人数等;作业成本动因是指为油气生产而发生的提液量、注水量、井下作业量、油气处理量等。进行成本动因分析, 在管理上有助于采油厂“对症下药”, 实现控制成本的目标。
2.4 建立并运行采油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动态监控机制
采油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动态监控机制主要由采油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预警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反馈控制系统有机构成。采油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预警系统是通过全面系统地采集, 反映采油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执行状况的敏感性指标数据, 抽取采油企业生产经营状态的特征信息, 应用一定的预警方法, 对采油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执行状况优劣进行现状和发展趋势评判, 并以一定的结果显示手段, 及时地发出采油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执行状况的预警信息。所谓过程控制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监督、控制预算的执行。对于采油企业而言, 就是在采油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 对影响采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 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将采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业务量的发生、成本的支出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 消除采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无效或不增值作业的发生, 防止成本的浪费和投资的盲目性。反馈控制是最主要的事后控制方式, 它是将采油企业生产经营的运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 (标准) 进行比较, 发现偏差, 然后采取行动来纠正偏差的控制方式。简言之, 反馈控制就是依据信息的反馈而进行的控制。建立采油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反馈 (事后) 控制系统就是将采油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按旬、月或季进行汇总、分析, 从中发现预算执行的差异, 并进行原因分析, 针对产生差异的原因对预算进行调整或对责任中心的行为进行修正。
2.5 改进预算编制格式并形成分专业系统的全面预算评价机制
根据采油企业成本动因分析, 改进后的成本预算编制项目, 不仅可按费用要素列示, 而且可按成本项目列示。产品成本项目分为直接材料、电费、水费、人工成本、修理费、井下作业费、测试检验费、制造费用等项目。这样分类, 能够体现各项人财物资源的用途和职能, 有利于事前分析用于不同目的的费用支出的构成及其合理性。此外, 以上项目与财务决算报表的产品成本计算项目相近, 有利于预算执行情况的对比分析。另一方面, 改进后的预算编制内容, 不仅包括采油企业的综合成本计划, 而且要求分采油、注水、集输、井下作业等专业系统编制预算。通过对基本生产过程和各项油气资产的细分, 使成本预算编制深入到不同生产环节、不同设备设施等成本动因中, 达到全方位、分专业系统 (生产作业) 控制成本、考评业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祁宾华.油藏经营管理模式下油田开发管理工作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6, (26) .
预算认识 篇2
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管理的变革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涉及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收集处理大量信息,还需要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工作。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引导企业对该项目的艰巨性有充分地认识,明确告知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企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必须协调好各方面工作,全员参与,共同技人项目实施工作中。
1.全面预算管理是“一把手工程”。企业在预算实施过程中,其核心要素是根据预算分配企业资源,以实现企业预算目标。一般情况下,企业资源配置权是最高行政领导人的权力,在全面预算管理项目实施中,一般由企业的最高行政领导人(或其指定委托人)担任预算管理委员会最高领导,所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一把手工程”。再者,从各责任中心角度看,各责任中心负责人是当然的预算项目责任人,各责任中心的预算资源配置和预算考评结果的落实,都要求责任中心的第一负责人负责本责任中心的预算活动。
2.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企业上下一致地理解和支持。全面预算管理更是一项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跟踪、全程控制的系统工程。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前,不仅仅是最高层领导需要对全面预算管理有很好地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各预算责任单位、具体预算责任人对全面预算管理有很好地理解和支持。要弄清为什么做、如何做、遇到问题如何协调解决;只有解决了认识问题,才能上下一致,才能有利于项目的推动。
3.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流程支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并确定预算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为各单位、责任中心的行政主要负责人,以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预算管理机构不仅在编制预算中起作用,而是在预算目标设定、预算目标分解落实、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考评和预算改进等各环节都发挥主导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是要求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落实资源配置。但是,各责任中心为了完成预算目标,会采取各种手段,争夺企业资源;因而,必须有流程和制度来保证资源配置的秩序。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即具有效力,企业各责任中心在生产经营及相关的各项活动中,要严格执行,切实围绕预算开展经营活动。按制度、流程和组织要求实施预算管理,最终形成全员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局面。
4.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分步实现目标,不能一次承载太多内容。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层次、权力分配、成本控制和绩效考评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会影响企业进一步的发展。这时,企业需要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使企业在一个更高的管理水平上发展。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作为企业管理改革的重要工具,可以承载企业变革的主题,如:成本费用控制、绩效管理、风险控制等。但是,全面预算管理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全面预算管理本身并不能解决,如: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精益生产管理和人力资源等,需要企业作为其他管理专题去改进。
浅谈对工程概预算的几点认识 篇3
关键词:工程概预算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24-01
工程概预算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有关定额、指标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行新世纪以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我国每年都会进行大规模的基层工程建设。工程概预算作为提高投资使用效益的重要控制手段,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应该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以通过编制完善的工程概预算来提高工程建设资金的利用率。
1 工程概预算的重要作用
工程概预算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概预算是确定建筑产品价格的重要方法。每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都有一定的建设费用标准,不可能在工程建设中安排无限制的建设资金费用,但是要想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费用,首先应该确定产品计划价格。只有合理确定建筑产品价格,才能合理利用有限的建设费用,把每一分建设资金用到实处,因此,编制完善的工程概预算有助于企业在建设中确定各种建筑产品的价格,从而合理安排建设资金。
(2)工程概预算是控制投资额和办理拨款的依据。在工程建设中,工程概预算中所确定的建设费用就是控制投资的限额。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经过相关程序的批准,建设单位不得随意更改投资总额,从而杜绝有些单位为了谋取自身私利,而造成了建设资金的浪费;另外,工程概预算也是建设单位办理拨款的依据,由于我国很多的建设项目都是由国家进行财政拨款,因此,建设单位只能依据工程概预算来得到国家财政拨款,不能为了自身私利而随意超过概算。如果要更改概预算,其超出的部分必须经由有关各方尤其是上级部门的同意才能做出修改。
2 工程概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建设企业管理者对工程概预算认识不足。众所周知,完善的工程概预算对建筑企业合理安排资金,提高有限资金利用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在我国众多的建设,仍然有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存在着对工程概预算认识不足的现象。企业中建设企业管理者对工程概预算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工程概预算认识不足。由于建筑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认为编制概预算费时费力,从而不太支持企业概预算的编制工作;二是编制的概预算得不到完整的实施。有些建筑企业虽然制定了完善的工程概预算,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却阴奉阳违,随意更改既定的工程概预算,使得既定的工程概预算难以被实现,从而也难以发挥其重要作用。
(2)工程概预算的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目前,工程概预算管理方式相对落后也是制约我国建筑企业编制完善工程概预算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工程概预算的管理方式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国虽然很多的建筑企业为了可以高效的利用建设费用,都编制了工程概预算,但在概预算的管理上却只对工程几个子阶段进行管理,而不是对整个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二是工程概预算的管理需要审计单位、设计单位、建筑单位以及施工单位之间的紧密合作,只有这些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工程概预算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但是在实际管理工程中,各个单位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合作,使得工程概预算偏离实际等情况时有发生。
(3)工程概预算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工程概预算队伍的素质却需要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工程概预算人才数量不足。在我国很多建筑企业中专门从事工程概预算的人才数量是比较缺乏的,编制工程概预算往往是有一些非专业的财务人员来代替;二是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工作对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求其可以掌握一定的法律、经济常识,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编制预算预算的质量和效果,但实际中,我国建筑企业中很多的预算工作人员都难以达到这个标准和要求。
3 提高工程概预算质量和效率的对策
(1)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管理者对工程概预算的认识。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我国建筑企业要想提高工程概预算的编制质量和效率,首先应该在观念上重视工程概预算,在实际工作中将其落实到实处。具体而言:一是提高管理者对工程概预算的认识,认识到完善的工程概预算不仅不会浪费企业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更会提高企业利用企业有限资金的能力,从而帮助企业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建设更高质量的工程;二是编制的工程概预算应该得到切实的贯彻于落实。编制的工程概预算只有得到切实的贯彻于落实,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和影响。
(2)构建科学合理的預算管理体系。为了保证工程概预算可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应该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为此:一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二是对工程概预算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保证整个工程概预算可以得到切实的实施,而不是只是实施其中几个方面的预算;三是加强各个单位与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了提高工程概预算的编制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应该加强施工单位、行政机关、建设单位等多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更好的管理预算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3)提高工程概预算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工程概预算工作人员的素质,具体而言主要有:一是做好工程概预算工程人员的招聘工作,保障有足够的人员来从事工程概预算工作,从而从根本上保障预算编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加强对预算人员的培训工作。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为了使预算人员可以更好的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企业应该加强对预算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例如:笔者所在的企业,每年都会组织预算人员去外地进修或者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预算来企业举办各种座谈会和讲座;三是加强对预算人员的道德教育。预算工作是一项需要细心、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工作,如果在预算编制工程中多算、少算不仅会给预算编制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更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应该加强对预算编制人员的道德教育,提高其责任心。
4 结语
工程概预算作为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对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做好工程概预算工作,从大处讲,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从小处讲,可以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降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窦键.浅谈建筑工程概预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
[2]王莉.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22).
做好高校预算编制工作的几点认识 篇4
一、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这个规矩是什么?对国家来说就是法律, 对单位就是制度。制度是规范个人与组织行为的各种约束和规则, 起着规范、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制度的核心本质就是规则, 通过约束人们的行为而促使个人与组织向同一个目标前进。
高校在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 也必须在国家《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的基础上, 制定一系列符合本部门管理需要的, 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如预算管理办法和相关业务的实施细则。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的组成应包括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岗位工作说明, 还应包含预算的编制形式及依据、编制程序和方法、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预算的调整、预算的分析与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内容。
有了制度, 我们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就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就能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修整预算执行中的不足之处;就能评判学校各部门在参与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好坏优劣, 所以完善和加强单位内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 规范预算管理机制, 对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领导重视与支持
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它的编制、执行、控制、调整、考核各环节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忽略其中任意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到预算管理作用的发挥。
制度有程序与实体之分, 有形式与内容之分, 如何让形式上很完备、程序上很严谨的预算管理制度, 真正体现其内容和实体上的规范与指导作用, 就需要通过制度的执行者来实现。
而学校领导, 包括领导者个人和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部门内部预算的编制、执行、检查与评估的关键。因为目前社会管理中, “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仍然存在,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取得领导的重视, 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部门预算也一样, 只有领导重视和支持, 才能建立和完善内部预算制度, 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计财处作为学校具体执行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 在管理中往往并没有被赋予高于校内其他职能部门的职权, 况且财务内部监督的权威性又不能与政府的外部监督相比较, 有时即使有相应的制度规定, 也很难去执行, 毕竟学校里众多的职能部门分属不同的校领导管理, 都会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单凭财务部门有时很难协调。所以学校领导的重视, 是学校做好预算管理的关键。
三、树立全校全员预算的观念
部门预算的编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校内各部门明确分工, 紧密配合, 相互协调。只有在领导高度重视下, 统一思想认识, 让全校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能意识到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不是财务部门或财务部门几个人的事情, 是事关学校财务运行是否顺利, 学校的各项发展目标能否实现、教职工个人利益能否得到保障的大事。
校内各单位应对本部门预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主管部门要对下一级单位的预算管理负监管责任。因为现在高校人员越来越多, 机构越来越杂, 分工越来越细, 财务部门不可能全面了解与掌握学校各方面的情况, 很多时候, 很多事情, 都要靠相关部门的协助才能完成。
预算编制的基础资料需要学校内部各相关职能部门提供, 如教职工人数、离退休人员数、在学生人数与类别、毕业生人数、招生计划数, 公共水电消耗情况, 房屋设施的维护与维修情况, 设备运行与增减情况, 基本建设情况等。
各职能部门领导、经办人员的重视与否, 提供数据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如何, 直接关系到预算编制的质量。同样, 由于校内各部门存在相对利益差别, 各部门发展目标不一致, 对整个学校当年发展规划和目标很难达到一致共识, 导致各部门争经费现象严重, 此情况下, 更需要学校各个层面树立起重视预算的意识, 树立“有多少钱, 办多少事”的意识, 才能在申报经费预算时, 把本部门需求与学校财力可能结合起来, 不夸大要求, 不争项目, 合理安排各项支出, 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用在最能促进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项目上,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佳的办学效益, 才能自觉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负责, 对预算经费支出的合理性负责。
要达到上面的目的, 财务部门要强化预算管理的宣传与解释工作, 加强与部门之间的沟通知与联系, 这样既可减轻自身的工作量, 又可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与管理水平。
四、做好财务部门的主导工作
财务部门是学校预算管理的组织者和承担者, 其自身人员素质的高低、工作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顺利开展和执行。有了完善的制度建设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其他部门的支持, 并非就能做好学校的预算管理工作了。毕竟相对于全校其他部门来说, 财务管理方面并不是他们的专业, 如何让他们能把掌握的资料整理成符合预算编制要求的东西, 如何在预算中反映各部门的真实需求, 在执行中真正做到自觉、合理, 仍需财务预算部门做出很大的努力。
(一) 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建设, 提升自身修养
财务人员是高校财务管理主体中的主体, 要提高学校预算管理水平, 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面对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财务人员须努力提升职业判断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后者尤为重要, 因为目前高校规模日趋扩大, 学校内部组织结构日趋复杂, 利益主体多元化, 对于不同的利益主体, 财务人员必须采用不同技巧来沟通协调。
(二) 平时要注意预算资料的收集工作, 掌握学校各项收入和支出信息
编制一个好的综合预算, 需要相当多的财务资料和其他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 预算的编制有时间限制, 往往期限较短, 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注重平时资料积累。预算编制前事先要了解国家、学校的经济政策、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计划, 明确学校有哪些收入来源, 影响这些收入的因素有哪些。要掌握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各部门所需经费的来源, 有无新增年度任务等, 要了解该部门历年支出水平、分析支出的结构是否合理等。
(三) 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与程序
首先要及时组织参与预算编制的财务人员, 认真学习学校相关文件, 了解学校发展重点, 在资金的安排上要处理好“吃饭”与发展、一般与重点、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其次在此基础上确定编制原则、编制内容、选择编制方法, 为预算编制做好充分准备。
(四) 对所属各预算部门提出明确的编报要求, 设计出科学、简明的表格体系
如准备预算编制前, 要召开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参加的预算编制会议, 把编制要求详细讲解清楚, 并对申报内容、程序提出统一规范的要求。唯此, 才能使预算编制工作更合理、透明, 才能体现参与性, 才能增强部门理财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为学校的总预算编制奠定基础。
预算认识 篇5
1工程概预算的概念及重要性
1.1工程概预算概念
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有关定额、指标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工程概预算,是对工程项目所需全部建设费用计算成果的统称。在不同阶段,其名称、内容各有不同。总体设计时叫估算;初步设计时叫概算;施工图设计时叫预算;竣工时则叫结算。所以都是“算”,但针对的工程阶段不同,相应地,计算对象和方式也有不同。
1.2工程概预算的重要性
对于基建工程的计划管理,合理节约使用资金,充分发挥投资效能,加强施工管理和经济核算,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设计质量,多快好省地完成建设任务,都有着重要作用。
1.2.1 工程概预算是确定建筑产品价格的重要方法
通过工程概预算的编制, 为每项建设工程确定出全部建设费用, 也就是产品计划价格。只有正确地计算确定出产品价格, 才能使基本建设计划有了较为可靠的编制依据;才可能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合理的比较和选择;才有可能使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建立承发包关系;才可能在基本建设中建立完全的经济核算制。因此它是基本建设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1.2.2 工程概预算是签订承包合同, 推行招标投标的基础
在建设工程中贯彻合同制, 是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通过承发包合同的签订, 可以明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责、权、利,进一步调动其经营管理的积极性。签订承发包合同要以工程概预算为重要依据和必备的附件, 以确定建设单位发包给施工单位的全部工程造价或需要完成的那部分工程价值。工程概预算可以作为招标
工程的标底,是考核标价,指导择优定标的依据, 也是投标单位确定投标报价的基础。
1.2.3 工程概预算是选择评价设计方案优劣的重要尺度
工程概预算是根据各阶段设计依据而编制的, 任何设计要求都要反映到概预算上来。工程概预算可以用对设计的经济效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 选择确定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设计方案。
1.2.4 工程概预算是控制投资额和办理拨款的依据
工程概预算所确定的建设费用, 是控制投资的限额,在生产过程中,未经规定的程序批准,不允许随意突破,以维护国家计划的严肃性,杜绝和减少建设资金的浪费。对建设项目的全部拨款贷款或对单项工程的拨款、贷款的累计总额,不能超过概算,如必须突破总概算,其超出部分经设计单位同意并修改后, 由主管单位报原初步设计批准机关审核。对建安工程, 建设银行则应根据审定的施工图预算和工程进度预支和结算。
1.2.5 工程概预算是加强施工管理和贯彻经济核算的必备条件
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计划, 进行施工准备,组织材料供应和施工力量时,都可以直接利用施工概算所提供的实物指标和货币指标, 来加强施工管理。施工企业是进行独立经营核算的,贯彻经济核算是企业管理的一项根本原则。经审定的预算是建设单位控制建设投资和施工单位确定工程收入的依据, 施工企业必须以它为尺度来考核自己的经营成果。如果没有这个尺度,企业的收入是不确定的,那么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2工程概预算的分类
2.1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指在项目前期决策阶段,根据掌握的资料,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拟建项目投资总额进行分析和预测的文件,它是前期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1)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是主管部门的审批依据,对项目规划有着重要
参考作用;2)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投资决策及评估其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其估算投资额一经批准即作为建设项目的最高限额不得任意突破;3)投资估算对设计概算亦起着控制作用,设计概算投资额不能突破经批准的估算总额;4)投资估算是国家制定中长期基本建设规则,合理安排资金投向,确定投资构成的重要依据。
2.2 设计概算
设计概算是指投资估算的控制下,是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设计图纸),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水平,以及工程量计算规则等,用科学方法逐项计算编制而成的工程费用文件,它是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1)设计概算是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依照规定,年度固定资产计划投资额及其构成必须以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为依据;2)设计概算是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和贷款合同的依据。合同价款的多少以设计概算为依据,且总承包的合同总价不得超过总概算的投资额。
2.3 修正概算
修正概算是指在技术设计阶段,由于工程项目的技术规模、结构、设备类型和数量等内容与初步设计的差异,设计单位根据技术设计图纸对投资进行具体核算,对初步设计概算进行修正而形成的经济文件。主要作用:与设计概算相同。
2.4 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又称设计预算,是指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根据已经批准的施工图纸,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地区人工、材料、机械和设备等预算价格编制的工程造价文件。
3工程概预算存在的问题
3.1 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包括: 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设计和编制工程概预算,以及按照管理权限提请有关单位审批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项目决策时急于上马, 项目并没有进
行充分调研, 广泛讨论可行性实施方案或者方案考虑不完善过于宏观, 造成项目实施时问题暴露,再进行补救,边设计、边施工、边变更。有的甚至重新翻工;使立项批复建设内容与实际应建设内容出入较大, 形成损失浪费,增大工程造价。
3.2 图纸设计实用性不强
在项目进行设计图纸时,有的设计单位未进行实地调查,仅根据建设单位主观意愿、口头描述进行理论设计,有的设计图纸甚至出现结构误差等,在图审时由于时间匆忙又没有审核出来,造成施工图纸与实际不符,形成工程变更。一些施工企业在工程完成后,往往利用变更项,进行高价结算。尤其在装饰工程中,设计时往往在背景墙、地面饰面用材等方面只出效果图,而没有明细图,投标时以暂定价计入,一旦企业中标后,则在这些暂定项目上实行变更处理,导致结算时价格远高于中标的项目,造成超预算投资。
3.3 投资预(概)算编制不全面
目前的情况是,很多项目投资预(概)算过于粗糙,项目内容计算不完整,存在漏算、多算现象,有的对一些关键数据不定死,暂定价目较多,给后期追加预算留有很大的余地,没有编制完整的预(概)算书,更没有施工图预算,建设单位其他费用也没有列入预算,而这些费用都应该在建设项目决算造价范围内。其超预(概)算则不可避免。
3.4 项目招投标不够规范
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项目存在不公开招标或以其他方式规避招标现象。有的应该公开招标的项目以邀请招标或议标的方式来代替;有的将招标范围限定于主体建筑工程,而依法应招标的一些配套附属工程则直接发包;有的施工单位通过招投标中标后,出卖资质,违规挂靠。部分标底编制比较粗糙,暂定价项目较多,留有活口;甚至有些建设单位抛开招标结果另起炉灶,违背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签订合同。有的施工单位想尽办法,不惜一切代价低价中标,具体施工时为了增加造价,想尽各种办法,提出变更项目,由此必然造成超概算投资。
3.5 建设单位随意扩大建设规模, 提高装饰标准
有的建设单位为少交规费少报、漏报项目,小头大尾。有的不能
严格按照批复的概算进行设计、施工,而是随意增加建设项目, 如: 增加大量附属零星工程。有的单位脱离实际,随意提高装饰标准,导致工程项目超面积、超概算。
3.6 工程监理缺位或无监理
由于监理人员的缺位和职责的不到位,有的建设项目工程监理形同虚设,因而形成工程的偷工减料、高估冒算,使隐蔽工程的签证很难核实其真实性, 导致工程造价增加,从而突破概算金额。
4解决概预算中存在的问题措施
4.1 熟悉设计图纸,透彻理解设计意图,正确计算工程量并套用定额
概预算编制人员必须充分熟悉各定额册说明、总说明、章说明、节说明及定额所含工作内容,了解章节及子目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还要熟悉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熟悉设计图纸,反复翻阅直到对图纸有比较透彻的理解为止, 是编好设计概算的第一步。阅读图纸应从设计说明和总平面图开始,例如:采用脚手架类型,各种施工机械的性能与特性,以及建筑工程本身特点及施工中的特殊要求等。
4.2 加强工程概预算审核工作
工程概预算的“编”、“审”分离。是工程造价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发展方向, 是工程投资控制中的两个阶段, 是由不同单位在不同的时间完成的。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与审核工作,虽然都是工程造价工作,委托单位(人)都是一个,采用的依据都相同,但是由于其处的位置、角度和出发点不同,其工作的重心或称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不同的。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工作的重心在“编”,是根据设计文件,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从设计角度对工程可能发生的费用进行工程概预算编制,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概预算的审核工作,工作的中心是“审”。是审核单位(人)站客观的角度或公正的方面。或更高的层面,吸取更多的经验和综合知识,对已经编制完成的工程概预算进行审定核实工作。工作中尤其应该分清“编”、“审”工作的区别。有个别从事多年概预算审查的同志,喜欢自己编制工程概预算,这样一来往往忽略了“审”重要意义,甚至忽略了“审”的重要工作内容,如“编”、“审”的概预算的区别、各类指标的综合分析等重要关键环节,从而失去了审查的意义。
4.3 及时了解、掌握设备材料价格, 客观考虑材料价差因素
建筑工程中的设备及材料费占工程造价比例很大。因此,设备费及材料费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在编制设计概预算时,正确掌握设备材料品种、规格、性能方面的知识,向主要设备及主要材料的供货厂家询价,了解运输方式和运距, 还要进一步明确有关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原则、构成形式和计算公式等。概预算定额表中的设备材料价格反映的是编制年的价格水平, 编制设计概预算使用定额时, 其价格水平是由市场价格来确定的,需要进行价差调整,也就是所说的动态管理问题。建筑工程工期一般为一年左右,有的历经数年。许多工程往往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些材料多次调价而不断调整预算。对工程中必须普遍使用的不宜综合在竣工期调价的材料, 则采取分规格品种和相应的调价期限,按季度公布应调的价差, 竣工结算时与调价系数一次调整
4.4 强化工程概预算的预审制度, 注意审核工作的方式方法
【预算认识】推荐阅读:
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几点认识10-04
预算主管与预算员区别05-09
市预算执行与预算草案的报告05-29
培训预算10-14
内部预算10-16
预算影响05-11
资本预算05-16
预算编审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