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堂课

2024-10-30

评价一堂课(共12篇)

评价一堂课 篇1

一堂好课是师生为了实现学习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交流和合作,产生交互作用,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割裂开来。

一、学生维度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1. 学生的学习时间有多少?

是否有“话语权”?首先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每节课是否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其次,要看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空间有多大,学生是否有提问权,教师是否让学生在预习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是否有评议权,有机会对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感受,提出意见、表扬或建议。

2. 学生的参与度有多高?

因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因此,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泛,要看教师是否在确定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班级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

3. 学生的参与品质和效果如何?

(1)学生的参与品质要高。评价时,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情绪饱满,是否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热情是否高涨;要看课堂上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学生能否很好地与他人沟通,是否善于倾听,能否理解他人的发言并及时抓住重点;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和独创性;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等。

(2)学生的参与效果要好。评价时,要看学生是否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满怀热情地参与教师围绕学习目标设计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发言,顺利完成预设的学习目标,并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要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并感到轻松。

二、教师维度

教师的引导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艺术的把握,能适时因势利导,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教转化为学,以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1. 是否因材施教?

要看教师是否采取区别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态度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使其有长足的进步,能否做到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引领学生自我控制的合理结合,能否随时调整和校正教学进程。

2. 是否突出学习的“主体”?

要看教师是否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依据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和特长开展教学,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猜测、大胆质疑,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

3. 教学内容如何?

要看课堂讲授的内容是否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是否论证严谨、论据可靠、逻辑性强、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的讲授在服从于实现学习目标要求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要、理解能力和理解程度。

4. 如何激励学生?

要把教师在课堂上是否鼓励学生思考、探索、质疑等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评价。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随意否定学生的看法,应引导他们去讨论、交流、合作,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是否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通过认知冲突、问题意识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上获得了新的感悟,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5. 如何处理教材?

要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领会如何,看知识的传授是否科学、准确,看教师用什么样的思路去改造教材,在处理教材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点,还要看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条件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处理教材,对内容的增减是否有道理,各环节内容与时间的安排是否妥当。

6. 课堂结构如何?

要看课堂结构的主线是否清晰。例如:课的导入能否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及主动探究的欲望,教师是否突出教学重点、化解难点,实现学生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当学生对新知识基本掌握后,教师能否创设巩固应用的情境,利用课堂练习、小组比赛等,让学生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达到巩固、应用和迁移的目的。

另外,还要看教师各个教学环节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尤其是教师是否占用时间过多、留给学生活动的时间过少,违反了高效课堂的原则。也要看教师能否密切注意课堂上的各种信息反馈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或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变生疏为熟悉,以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

7. 教法是否合适?

要看教师能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来驾驭课堂,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能否灵活运用讲授、讨论、练习、实验等各种教法,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能否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体现。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一堂好课是师生为了实现学习目标, 围绕教学内容, 共同参与, 通过对话、沟通、交流和合作, 产生交互作用, 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文章分别从学生的维度和教师的维度阐述了如何评价一堂课。

关键词:评价,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顾志跃.如何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周勇.说课、听课与评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评价一堂课 篇2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既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控不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研究,还可以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对美术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一般可以从教案设计,教学过程方法,教学基本素养,教学效果这四个方面进行评定。

一、教案设计评价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宜

教学目标是依据美术课程目标和教材,通过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教学要求,它决定着上课的方向。美术教育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素质的重点。美术教学目标应包括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形象思维,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德育,美育的渗透以及学法的指导。

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和认识规律,切合学生实际。

(2)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发展。培养开拓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3)教材组织有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教学板块设计合理,以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为原则,适合学生学习。

二、教学过程方法的评价

(1)课堂结构严谨,教学思路清晰。

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的组成形式,包括内容的安排,时间的分配,教学的步骤,师生的活动,信息的传递等因素。教师设计教学要设计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活动过程时间,体现创造性,艺术性。

(2)教学方法恰当,灵活,富有启发性。能体现课型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要根据美术课课型特点,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应具有审美性、趣味性、直观性、富有启发性。

(3)学生的参与度高。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通过善导、激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想象和创造以及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参与度的高低是衡量一堂课成败的重要尺度。

(4)师生双边活动配合良好,双方积极性高。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师生从心理到情感密切联系、合作,使教与学和谐同步发展。(5)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师应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用电脑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勇于创新和实践。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直观化和生动化。

三、教学基本素养的评价

1、教学组织

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是一项基本素质,它主要表现在〈1〉教学准备充分完备〈2〉教学环节紧凑〈3〉教学节奏适度〈4〉具有应变能力。

2、教学民主

评价教师的教学民主,主要看两方面:一看教态。教师的教态需亲切,自然,能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是否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语言应做到<1>语言清晰,流利,生动有趣<2>表达能力强,具有感染力

4、板书设计新颖合理,重点突出,书写工整。

板书,板画是教学内容直观体现,又是突出教学重点,落实教学要求的艺术创造。

四、教学效果的评价

(1)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主动参与,教师在与学生双向交流活动中,自然生动地进行教学反馈,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2)教学目标达成,能力得到培养,既教书又育人。学生多样性、创造性的作业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成功感和自信心、发展健康的人格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以上我们从教案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素养,教学效果这四个评价标准来评价一堂课,这些评价标准是课堂教学中共有的较为统一的标准。事实上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点,我们愿教师在此评价基础上改革创新,百花齐放。

如何评价一节音乐课

如何评价一堂小学音乐课呢?曾听过无数节中小学音乐课,还曾聆听专家评价对一堂音乐课的评价,综合各方面,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一堂音乐课.评价一堂音乐课的质量,可从七个方面入手:

一、评价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对课堂教学的作用至关重要.评价音乐教师的素质,首先应看教师的艺术修养如何.具体的说就是看教师能否在课堂上富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娴熟而又合乎逻辑地弹好钢琴伴奏,以恰当的形象动作表现音乐等.其次,应看教师的授课能力如何.具体就是看教师有无严密、准确的传授知识能力,清晰、流畅的语言讲授能力以及进行器乐教学的能力等.第三,应评价教师有无端庄、朴素的仪表,亲切、和霭的教态,机敏的应变能力等.这些因素常常会成为影响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二、评价教学思想的先进性

教学思想,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一、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符合《音乐课程课标》理念,符合音乐学科特点,并联系学生实际,落实在教学全过程.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关注情感、能力、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整合.二、评“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把握《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教法.2、熟练必要的示范,创设适宜的情境.3、围绕教学,多渠道有效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三、评“教学内容”

1、生动、形象,富有美感,有利于学生的音乐审美学习和文化学习.2、陶冶学生性情和高尚情操,有利于学生音乐创造与实践等多种能力的发展.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贴近学生实际,难易适度.四、评“教学过程”

1、体现音乐审美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感受、表现与创造兴趣,发展其能力.教学民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面向全体,因材施教.2、师生互动,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选择的机会,教学生动,气氛活跃.3、教学方式多样化,有启发性和激励性,指导及时、灵活、有效,立足学生发展.4、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有特色.5、充分体现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地位.五、评“学生发展”

1、音乐学习兴趣浓厚,能感受和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有初步的音乐审美评价能力.2、大胆想象、思维活跃,获得相应的审美经验和多种音乐技能.3、获得美感体验,合作分享,乐于表现,有艺术创新的意识和初步能力,突出个性.4、自我调节学习情绪,较长时间保持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习过程保持愉悦,时有成功的感受,学习愿望增强.5、全员、全方位参与学习活动(认知、行为、情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6、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友好分工与合作.课堂气氛民主、和谐、活跃.六、评“教师素养”

1、有良好的音乐素质及综合修养,理念先进,教法出新,示范娴熟.2、教态自然大方,举止得体,有亲和力,富有激情.3、语言规范、准确、有感染力,教学应变能力强.七、评“教学效果”

1、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2、学生学习兴趣浓厚.3、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增强,掌握更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怎样评价一节体育课

在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实验过程中,在教学观摩和展示活动中,教师经常问:怎样评价一节体育课?现在没有任何权威机构下达这方面的规定和评价标准,只能根据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个人看法,与老师们共同探讨,或者是提供参考。

一、课的设计

1.课的设计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形式新颖,有创造性,有特色,情景、导入设置合理;从学生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和情趣。

例如:万泉小学王芳老师的课,内容是滚动和玩纸游戏,她设计的课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要把课堂教学和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情感带动教学、以音乐陶冶学生、以动作感染学生、以语言调动学生。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启发兴趣、激发情感、激情绽放、体验成功、激情反馈5个步骤,合情合理。再如:王芳老师的另一节课,内容是投掷轻物体和游戏喜迎奥运圣火,她设计了“我为奥运添光彩”,教学步骤分为喜迎奥运、为国争光、欢庆胜利。让学生始终置身于参与奥运的活动中,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2.课时计划清楚明了,书写清洁、工整、规范,无论采用何种表达形式,栏目中都要突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练习方法以及教学的组织方法,运动负荷的预计等,所设栏目应该全面。

例如:牡丹园小学王玉强老师的教案,书写清楚、明了,所设栏目比较全,有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课的部分、课的内容、时间、次数、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指导方法、教学要求、目标体现、器材、场地、运动心理负荷(应增加课后反思或小结,心理负荷不好测量,心理应去掉)。再如:万泉小学刘维军老师的教案,包括教材内容、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顺序、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目标反馈、器材、运动负荷等。

又如:中关村一小邓广玉老师的教案,包括教材内容、课的目标、课的顺序、练习时间、次数、指导与练习法、教育内容、器材、场地布置、预计运动负荷、课后小结等。

另外,唐家岭小学魏玉战老师、亮甲店小学李连琴老师、清华附小吴军潮老师他们的教案格式都比较全面。

二、课的目标

1.课的目标的制定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能体现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三维健康观的总目标。不仅要重视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技能方面的目标,同时还要重视体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贯彻这些思想和这些目标。在一节课中不要求面面具到,把主要的2~3个目标写出来就可以了。

例如:有的老师在5个方面都提出目标,大可不必,有些目标属于终极目标,象使学生达到身体健康这样的目标,是通过长期体育锻炼获得的,很难在一节课中完成;有些目标很难检测,如心理健康目标,无法评估,也不必提出具体目标要求。

2.课的目标制订得确切、合理、科学,符合实际,并且与《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的目标和水平目标相吻合。

例如:教材内容是“比比谁跳得远”,而目标却是:学习急行跳远动作(提法欠具体);培养身体正确姿势(欠准确,与主题的关系不紧密);提高与改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用词不准确,态度不宜用提高,而用端正较好)。

例如:教材内容是小篮球运球和游戏春播秋收(邓广玉老师),课的3条目标订得比较准确,符合实际:初步学习小篮球运球动作和春播秋收游戏,提高学生参与运球和游戏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和协调性,提高奔跑能力;增强勇于展示自我的愿望,培养友好交往,激发运动兴趣,挖掘潜能,体现合作、互助意识。

3.目标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既不过高,又不偏低,通过努力,多数学生能够达到或完成课的目标。

目标用语要准确,在学习某项运动技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对于新授课通常使用“学习”“了解、理解”“初步掌握”等词语;对于复习课通常使用“进一步掌握某某技能,达到某某要求”“进一步巩固某某技能,达到某某程度”等词语;对于提高课通常使用“熟练掌握”“巩固提高”“达到某要求”等词语,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例如:教材是各种姿势起动的快速跑和多人合作跑游戏,目标(教学任务)是这样订的: 运动参与: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行为,乐于探究学习和展示动作。(具有—要求较高,应该培养;乐于—应是能够)运动技能:各种姿势起动进行快速跑。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提高协调性。

心理健康: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提高合作能力。对活动中失败、挫折等进行合理调控。(充分展现—不是多数学生能作到的;合理调控—通过努力也很难达到)

社会适应: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具有团结合作精神,知道在集体性活动中积极进取,与他人合作。(建立和谐—可能性比较小;具有—期望值比较大)

再如:教材内容是武术基本动作的冲拳、推掌、手型变换。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要点(武术基本动作很多,掌握哪些动作的要点?);如一年级教材内容是投掷轻物,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自然挥臂向前上方投掷轻物的动作方法(掌握

要求就高了,了解就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如一年级教材小篮球拍球、拍球走,提出的3条目标是:熟悉球性,体验拍球、运球的感觉,和篮球交朋友,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通过拍球、拍球走发展全身协调能力及灵敏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最后一条的前半句要求过高,后半句与第一条重复,因此第三条可以删去)。如一年级滚动教材,在目标中提出提高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大胆创新品质。(综合能力、大胆创新显然要求高了)。

三、课的内容

1.课的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和相应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锻炼、生活、社会等实际。

例如:全国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有一节投掷课,教师启发学生“同学们看过电影或电视剧八路军叔叔打日本鬼子的情境吗?你们想不想成为打鬼子的英雄?”于是设计出打飞机、炸碉堡、炸坦克、的教学情境和内容,这就脱离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锻炼实际。而相反的呼啦圈、七彩球、飞纸镖、飞纸盘、小足球、小篮球、竹竿舞以及各种游戏却是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

2.课的内容选择给学生留有适当发展的空间和余地,给学生留有充分展示自我、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较多的事例,如让学生看图学习动作或纠正错误动作;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展示的机会等。

3.课的内容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即突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突出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突出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的教育;突出了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突出了坚毅、果敢、顽强等意志品质的教育;突出了敢于拼搏、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精神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李连琴老师在勇敢者之路游戏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教育、规则(遵守纪律)教育;赵忠军老师在队列练习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张志刚老师在保卫祖国、苦练杀敌本领游戏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张继军老师在集体登岛游戏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芦宾老师在我为奥运添光彩游戏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王玉强老师在耍球游戏中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克服困难和意志品质教育。举不胜举。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不是在一节课中面面俱到,要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不能枯燥地说教。

4.课的内容的选择注意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所选教材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比较喜欢,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例如:秦志军老师选择的拍球内容、王玉强老师选择的小足球内容、王芳老师选择的滚翻和创意玩纸内容、吴军潮老师选择的快速跑和多人合作跑内容、李连琴老师选择的武术基本动作内容、张东、魏玉战和赵忠军三位老师选择的跳远和投掷内容等等,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有较强吸引力的内容。

5.课的内容利于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身体的全面发展,教材搭配科学合理。教材选择符合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具有一定运动负荷。

单一教材内容的课较之过去有所增多,但总的趋势还是一项主教材另外一个游戏的课居多,有的老师考虑得比较全面,如果主教材是发展下肢的,辅助教材或者游戏就侧重发展上肢。但是有的教师考虑的欠全面,主教材发展了下肢,辅助教材或游戏仍然是发展下肢,反而增加了下肢的负担,容易产生疲劳,对增强体能不利。

从总体情况看,运动负荷都比较偏低,也不利于增强体质。

四、教与学法和课的组织

1.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学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够激励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了学生的学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场景较多,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如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有一节课是“体能综合练习”,先进行背人跑接力比赛、2人2足跳接力比赛、抬人接力比赛、3人5足跑接力比赛,然后各组讨论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学生创造出抱腰拔河、跳山羊(跳背)、钻山洞、搭桥(盘腿跳)、猫捉老鼠(老鹰抓小鸡)等活动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与创造精神;江苏镇江江滨实验小学二年级的“快乐藤铃球”,让学生自创玩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安徽马钢四村小学的“多彩呼啦圈”,学生创造出用人和呼啦圈结成火车、抛圈、跳圈、钻山洞、奥运五环等活动方法发挥了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山东威海文登实验小学三年级的武术“喜游花果山”,通过山大王(教师)带领小猴子们(学生)习武——手型、步型,让学生分组创编动作组合(包括掌、拳、勾、马步、弓步、并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中关村一小邓广玉老师在春播秋收游戏中,让各组搭建粮仓,启发学生的思维。这些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能够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区别对待。

例如:在跳远教学中让学生自选助跑距离和起跳点;投掷教学中让学生自选起掷点和投掷高度;快速跑教学中让学生自选起动动作做快速起跑。另外,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辅导、启发、纠正动作。所有这些都是今年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在教学展示中见到的。3.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方法得当;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富有情趣;讲解语言精练、生动、重点突出;动作示范正确、优美、吸引力强;教学手势规范、准确、有号召力;能够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而且效果较好。

例如王芳老师的情境导入,语言富有引导性、激励性,以此调动学生情绪,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实效性强,放松活动形式活泼,适合儿童的特点;李连琴老师的动作示范规范、优美,一招一势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秦志军老师的教学方法得当,一环紧扣一环,逐步深入,符合学生特点。

4.课的组织生动活泼,规范严谨,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既放得开,又收得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江苏南通永兴小学的球趣,教师组织严谨、形式活泼,首先让学生自创羊角球的玩法,(学生创造出抛、踢、坐跳、垫球、引导顶球),请学生谈感想,并让学生展示坐跳,针对出现的问题,让学生看图进行模仿练习,找出错误(摔倒)的原因。然后教师示范,引出正确的动作要领,学生再进行创编练习。最后进行接力比赛,教师参与学生活动。整节课既有放,又有收,收放时机恰当,学生在紧张活泼的气氛中学习技能,效果很好。

五、教学评价

1.确立积极向上的评价思想,改变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发展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努力向上和进步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

例如:安徽蚌埠淮上区王小沟小学五年级的课“挑战体能”,分三组对抗(跳绳5次、俯卧撑4次、跨过凳子、侧上举哑铃3次、单脚跨过小河,跑到对面第一个人画第一笔返回,第二人做同样的练习,画第二笔返回,依次进行,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练习内容的顺序由各组自行决定。)教师在评价的时候,评出优胜奖、最佳创作奖、团结协作奖。这种评价对于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增强自信心是行之有效的。

李连琴老师注意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练习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效果也是很明显的。2.重视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不足和失误;用肯定的语言和表情鼓励学生在体育练习中的点滴成绩和进步;用赞许的目光和神态去欣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并给以充分肯定和赞扬。

例如:重庆江北洋河花园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单跳双落”,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分别示范,让学生比较动作的不同之处,教师给以评价,通过利用泡沫板让学生分组设计小桥,教师给以评价,通过游戏蹋石过河,教师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是在学生练习中进行,充分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教师既肯定学生的成绩,又指出存在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说好。

3.评价方法简便实用,注意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的结合,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结合,预先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兼顾学生的参与态度、进步幅度、创新意识和运动能力。

以上谈了评价体育课的5点意见,都是从正面说的,也都是比较理想的意见。反过来讲,什么样的课不能称为好课呢?我认为:

1.学生不欢迎、不喜欢的体育课不能称为好课;2.不学习技术技能、没有运动负荷的课不能称为好课;3.放羊课不能称为好课;4.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略教师主导作用的课不能称为好课。

如何评价品德与社会课?

一堂好的《品德与社会课》评价标准有很多,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听课评课的一些反思,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点:

1、要活学活用教材,不能照本宣科。

2、要体现自主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上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交流,解决具体问题。

3、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学生才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有效。

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小品表演,小组合作交流,讲故事等。

4、要注意思想教育的渗透。每一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这是品德课所担负的一种责任。

一、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1、目的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2、功能

诊断与调节功能:通过评价了解课程实施的情况,判断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水平,了解学习的成就、问题与需要,并对课程下一步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强化与教育功能: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和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评价内容

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如下:

1、学习态度。

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三、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1、评价方式

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强调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主体,不仅有教师、同学和自己,还可以有家长和社会力量的参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才能对学生作出较全面的、准确的评价。

2、评价方法

本课程倡导的评价方法有: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怎样去评价一节科学课

对一堂课学科的评价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分析:

1、教什么?

2、怎么教?

3、教学效果。

4、教师素质。

1、教什么?----教学目标确定是否合适。

设计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本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核心概念。找到了要解决的问题,教学目标也就明确了。这是一节好课的前提。

2、怎么教?----①方法是否合适?

②过程是否流畅?

制定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在这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组织教学,及时调控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教学效果?----①教学气氛是否活跃?

②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教学气氛活跃不等于热闹,这里的活跃是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有目的的进行学习,也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究,积极思考,进行思维加工,最后归纳总结,达成教学目标。

4、教师素质?----①基本素质(说、写、应变能力等)

教师基本素质包括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板书是否规范,字写得如何,课堂应变能力是否强。还包括教师本人的科学素养怎么样,表现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时课堂气氛是否宽松,老师和学生思维是否活跃。

科学课最常用的方法观察、实验和讨论。一堂好的观察和实验课,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有充足的结构材料;

2、教师对实验方法步骤心里要非常明确;

3、做观察、实验记录。

4、组织学生交流。

怎样评价一节语文课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主要指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是否明确,需要传授哪些知识。进行哪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十分明确、具体。

如,对一节阅读课的评估,主要看读、写训练是否落实;是否既能紧扣语言文字来理解内容,又能根据内容来体会语言文字的作用;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同时,又能时时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一夜工作》的片断,这段教学紧扣课文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很好地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起来。

对一堂阅读课的评估,往往只侧重在学生的回答漂亮不漂亮上,对学生读得如何,课文读得熟不熟,读得好不好往往重视不够,至于课堂上是否动动笔,练一练,就不大注意了。对于加强笔头练习的做法,评课时一要给予肯定,二是加强学习。

二、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

理解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基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主要包括对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正确理解,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正确理解。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明确教学要求,把握重点、难点,这是正确理解教材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要求要定准,重点、难点要找准,这是教师钻研教材的基本功。对词、句的理解,是指要抓住重点词和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是指能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观点。如《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它渗透了事物是相对的观点(老牛认为很浅的水,松鼠却认为很深),讲礼貌的观点(小马对长辈很有礼貌),关心他人的观点(松鼠见小马要过河,生怕它被淹死,便赶忙阻止)等。假若全课的教学,把着眼点主要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上述几个观点或其中某个观点上,就容易偏离了课文的中心。因为本课的中心集中表现在老马对小马所说的话里: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教师教一篇课文,要根据课文的中心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低、中年级语文教学不要求学生概括中心思想,但教师要能明确课文的中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理解体现中心的重点词和句。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理解,是指分清段落层次,明确写作特点。段落层次分得清,有利于指导学生分段和理清思路;写作特点明确,有利于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读学写。

三、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

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教材的处理,主要始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包含以下方面。

1.看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是否合理。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要求学生掌握语法、修辞之类的知识(只要求学生部分地在实际中运用),如果教学中向学生讲授主语、谓语、拟人、比喻等语法、修辞知识,显然违背了大纲的要求,即 “超纲”。教学大纲规定六年制三年级 “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如果教学时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这也不符合大纲的规定,即 “越位”。2.看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突出。就语文课来说,所谓重点、难点,一是课文本身的重点、难点,指对突出课文中心起关键作用的内容和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二是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指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进行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过程中,选择一两项着重进行训练。

3.看是否善于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既符合教材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思路。

教学既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又考虑学生的实际。首先,教学思路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的。其次,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主要指 “学”的一方出现了新情况,如学生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应纳入教学中解决;原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却比较容易得以解决,就不必多费功夫),调整教学设计,使之更加适合教学的需要。

四、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正确的教学思想

分析一节语文课,当然要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主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体现了正确的思想。表现在以下方面。1.看教师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看一节语文课是否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主要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结合得怎样。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一看教师是否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二看是否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学习;三看是否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出结论的过程;四看是否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朝着 “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方向努力。

2.看课堂上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语文实践活动。主要指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把大量的、有层次的语言文字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看教师如何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主要看教师是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特别要看教师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看教师是否讲求实效。讲求实效,就是要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毫无实效的走过场,也反对看似热热闹闹、生动活泼,实际上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上收效不大的现象。

五、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艺术如何

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语言基本功。要求能够流畅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规范,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讲课通俗易懂,并能及时发现、纠正学生说话中的语病;

(2)朗读基本功。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方面可为学生示范;(3)板书基本功。要求写字正确、工整、熟练。

(4)教态。要求教态自然、亲切,感情饱满,举止端庄。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语言艺术。如,说话是否得体,语言是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等;

(2)启发诱导的艺术。如,是否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否善于点拨、相机诱导等;(3)驾驭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如,是否善于使用引人入胜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环节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是否善于巧妙地处理课堂的偶发事件等。

怎么评价一节数学课

1.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当前的教学任务,正确确定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以下方面获得发展.(1)基础知识;(2)基本技能;(3)数学能力;(4)理性精神.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准确而没有歧义,使目标成为评价教、学结果的依据.2.教学内容

(1)正确分析所教内容各部分知识的本质地位及与相关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包括知识的本质及其深层结构的分析);

(2)对如何选择、运用与知识本质紧密相关的典型材料的分析;

(3)对如何从学生的现状出发重新组织教材,将学过的知识自然融入新情境,以旧引新,以新强旧的分析;

(4)对如何围绕数学知识的本质及逻辑关系,有计划地设置问题,使学生得到数学思维训练的分析。3.教学过程

(1)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和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注重层次、结构、张驰有序,循序渐进;注重新旧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

(2)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系列”,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数学本质,建立相关知识体系。

(3)精心设计练习,有计划地设置练习中的思维障碍,使练习具有合适的梯度,提高训练效率。(4)恰当运用反馈调节机制.4.教学资源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更好地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信息技术的使用注意遵循必要性、有效性、平衡性、实践性等等.5.教学效果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6.教师专业素养 数学素养、教学素养、基本功:(1)语言:正确、通俗、简练、感染力.(2)板书:字、式、图的正确性、工整性、美感性,设计系统、醒目.(3)教态:自然大方、和蔼亲切、富有激情与活力.(4)有较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二、语言表达准确,课堂指令清晰

课堂教学指令清晰是好的数学课的一个标准。一堂好课应当是课堂教学节奏明快、师生配合积极默契的课。当然这样的课一定是有经验的老师上的。一位老师无法发出明晰的课堂指令,那么师生默契的配合无从谈起。如果一堂课老师不断地发出模糊不清的众多指令,“东一耙子,西一扫帚”,那么久而久之老师的“课堂指令”就慢慢变成 “课堂纸令”——无人遵从的一纸空文了。老师的课堂指令“要求明确、时限清楚、落实到位”,那么这种老师所主持的课堂(主持课而不是上课,上课有上讲台居高临下的感觉)就一定是师生配合默契的课堂,在这种课堂上,师生的思维活动一定是活跃的。语言表达准确,课堂指令清晰,这是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当前教师必须追求的目标。

三、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都知道,每一节课都应当是有针对性的,特别是数学课尤其特殊,不同的知识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没有一个适合任何学生的教材和教案。教师设计一节具体的课时,都应当把它当做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什么是重点,难点如何突破,要渗透哪一类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是探索和发现,是采用直观教学,还是组织学生讨论,都要设计好,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兑现。人们常常提起“有效学习”,我觉得这个提法不够确切,因为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可以称得上是 “有效学习”。既然称得上学习,怎么会无效呢?关键是学习效率的高低之别。要想做到高效,一堂课目标必须明确、重点必须突出。目标明确是指:这节课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通过哪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课堂上的情感体验等;重点突出是指:这节课哪个知识点最重要,重点设计教学过程。每节课只能有一到两个重点,如果一节课的重点有三个以上,那就无所谓重点可言了。一些老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是有所顾虑,总认为什么都要老师讲,讲了就心宽安理得,没有讲就不踏实,实际上,有些知识的巩固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练习、测试等形式来实现。如果一堂课什么都要讲得那么细,那么“清楚”,那学生就“不清楚”了。因为,老师所能占用的课堂时间是很有限的,更多的课堂时间应当还给学生去学习、去讨论、去思考。

四、创设良好氛围,体现宽松和谐

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讲课首先得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在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以后,促使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进一块石子,在水面上形成波纹,能够与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幽默的语言,和蔼的态度,手势和表情也是不可缺少的。上板着面孔的课,教师在说“单口相声”,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更谈不上能力培养了。任何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从不放弃任何一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调整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机会。哪怕是课前一句“请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的穿着与往常有什么不同”的无聊话语,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起到调整课堂气氛的作用。如果在一节课上能够响起哪怕是一次的笑声、掌声都可以算是好课,要是有欢呼声那就更可以算是好课了。因为,你的这节课至少给予学生一次体验快乐的机会。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

五、关注学习过程,亲历成功体验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授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而后再让学生去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答有关的习题,其潜在的假设是: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而现在倡导的教学理念,正好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因为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甚至可能还要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作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

判断一堂课是否好课,主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而非老师的课堂表演。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把“听课”改为“看课”。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要有意识地多安排部分学生个体表现的机会,尽量多地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要知道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来说,一次课堂上个体表现的机会也许就会有助于树立孩子的学习信心;一次成功的课堂体验经历,就可能帮助孩子获得学习信心。如果一堂课上,能有一两位学生得到个性张扬的机会,并得到老师、同学发自内心的掌声与赞叹声,你能说比老师多讲一道题目效果差吗?让孩子的欲望得到满足的课就是好课。

六、保留教学时间,注重思考反思

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思考:“我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或研究的这些问题)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有人甚至将一个人是否具有反思习惯作为一个人是否聪慧的指标。由此可见,在评课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七、巧设课堂结尾,思维意犹未尽

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使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常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一堂好课不是讲完了就完了,而是词已尽意无穷。这样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堂好的数学课究竟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会有更多更新的标准产生,但不变的永远是教与学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什么时候这对矛盾关系处理好了,这堂课必将是一堂好课。

如何评价一节小学英语课

一、看老师

㈠在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1、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挥了老师的指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关注学生差异,尽量照顾到每一层次的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尽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2、是否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所学知识。

3、是否为学生设置语言运用的真实情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让学生运用语言做事情。

4、是否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㈡教师的基本素质

1、仪表是否端庄大方,精神焕发,充满自信,有活力,深深的吸引着学生。

2、教态是否亲切自然,和蔼可亲,有亲和力。

3、语言是否清楚流畅,富有感染力。

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与差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课堂上英语语言应努力做到规范性,启发性,流畅性,简洁性,生动性,情感性,丰富性,充实性和愉悦性。

4、板书是否整洁大方。板书要清楚,字迹要美观大方,安排合理,一目了然,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如:正中是标题及所学重点句型,单词,两侧是挂图及复习内容)㈢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全过程

1、在教学的导入部分中,greet/song/chant/have a vision的运用和选择,是否使复习铺垫句有针对性。复习内容要与新知识学习有所联系,为新知识学习操练做好铺垫。复习铺垫是否有针对性,复习内容要与新知识学习有所联系,为新知识学习操练做好铺垫。

2、新知识的呈现是否巧妙自然,有逻辑性,一环紧扣一环。应体现出第一环节是第二环节的支柱,第二环节是第一环节的逐步发展。

3、是否准确把握教材,课堂教学内容目标内容定位准确。要找准,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一切活动都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展开。

4、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有条理性,层次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5、是否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课堂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要有它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操练要到位,要保证课堂练习的数量和时间(输入量要够)而且讲究练的方法,提高练的质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懂,熟,会。

6、是否挖掘了德育因素。根据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注意: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教师语言的引领,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悟出来。)

7、课堂提问是否有效。要根据教学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如:导入新课的提问,过渡内容的提问,突出重点的提问,化解难点的提问。并做到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有趣味性。

8、课堂教学节奏是否有度。①整体流程——做到起伏有致(“起”是思维活跃,“伏”情绪平稳)②教学内容——收展有度(“展”展开,拓宽,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围绕教学重点,对教学内容展开任务学习,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收”对知识进行及时小结,并升为理性理解。)③师生语言——变化有致。(容易处,快节奏。重点处,慢节奏。语调,抑扬顿挫,有高有低富有感染力。)④学生思维——张弛有变(“张”精神饱满,积极动口、动手、动脑投入竞赛,合作学习中。“弛”放松,课堂气氛活跃。)⑤教学活动——动静结合(“动”指朗读,对话,游戏,有声有色的教学。“静”指听,写,思考问题。)⑥教学容量——疏密相间(教学内容的数量、容量要合适)

9、是否进行了多角度的评价。口头表扬,体态语言,奖励制度,师生评,小组评。通过评价起到激励作用,使学生充满自信。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①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②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③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④多一些全面,少一些片面。⑤多一些创造,少一些模仿。⑥多一些设问,少一些直述。⑦多一些为什么,少一些是什么。⑧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⑨多一些有效教学,少一些无效训练。

10、看教学活动是否虎头蛇尾.总结是教学重点的深化过程,教学中不可以缺少,总结可以多样化.

二、看学生

1、师生间,生生间是否有互动。

2、学生参与活动是否积极主动,情绪高昂。

3、学生回答的问题是否有创造性,向生活实际延伸。

三、看结果

1、看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目标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有成功感。

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3

一、课堂导入的重要

记得在托班时,我上了人生的第一堂公开课——托班语言游戏“它们怎么叫?”当时的自己经过几天的思考后,愉快并骄傲地把自己的思维禁锢在了“骰子”上,并坚持把“骰子”带入游戏中,并将其“提升”为道具。(即在一个正方形盒子的每面粘上不同的图案,让孩子抛的小游戏。)课开始了,我把骰子藏在身后,“宝贝们,你们猜猜老师今天带什么来了?”孩子们开始沸腾,议论纷纷,我便想要把这沸点燃到最高。我“突”地拿出骰子,一脸兴奋地说:“看!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骰子!”孩子们对“骰子”根本不感兴趣,只是我一人激动地对着大眼瞪小眼的孩子们介绍传说中的“骰子”。

我这堂课导入得并不成功,“骰子”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常见,也不熟悉,孩子们并不感兴趣,更别说想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了。可如果不叫“骰子”,叫做“小魔盒”或者“神奇的魔方”应该都会有更好的效果。而我却因为一个不成功的导入,使得我后来的课堂气氛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学前期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心理具有不稳定性,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同时也易厌倦。情绪的波动也很大,如果有一件兴奋的事,他一上午甚至一天都会很兴奋。反之则可能一天都无精打采。上课也是同样的,孩子的兴奋点很低,如果一下被调动起来会“潜力十足”,如果没有,那后面便又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来调动,效果也不一定会很好。可见好的导入活动对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教育活动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精彩的导入是一节成功的课的开始。

二、设计问题要巧妙

学龄前儿童,尤其是托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非常短的,通常只有十分钟左右,甚至不到。那么如何在上课时间内让孩子的注意力不分散,思维跟着老师转?提问是个关键。

1、问题要精

记得刚开始上“分享阅读”时,我一心只想着让孩子观察得更细致一些,于是针对一幅画便会不断地提出问题,有的甚至和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关系,我只想着这个应该知道,那个应该会……于是一大堆有的没的问题接连而至。终于有一天,在我提出一大堆问题时,一个小男孩很无奈地走上来,拍着我的衣服说:“好啦好啦……”

于是我开始精简我的问题,只拣重要的问,并且语言表达要清晰,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明白你想表达的是什么,确保每一句话,特别是重要的话,都能送到学生的耳朵里。然后,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回答。

2、问题要层层递进

孩子的理解能力并不强,所以老师的问题一定要清晰、明了。要带着孩子,思维一步步递进。

在上《最好的礼物》这节课时,孩子们对礼物要送的合适这一点并不理解。于是老师的提问就更要清晰、明确、引导孩子了解故事的内容。像是书中的一幅图,画的是兔子的两根手指上套了双很小的手套,旁边站着一只小老鼠。根据画面,孩子并不容易明白小老鼠送兔子的手套太小了,不适合它。于是,我提出了这样一系列问题:(1)、“图中有哪些小动物?”(2)、“兔宝宝手指上戴的是什么?”(3)、“你认为手套是谁送的?”(4)、“手套小吗?”(5)、“兔宝宝戴着好看吗?”“你认为谁戴会好看?”通过这些问题让孩子一点点理解画面的内容。如果左一条问题,右一条问题,不仅孩子会糊涂,老师也可能会被自己绕进去。

三、不容忽视的结尾

一堂课的结尾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儿童,一个精彩的结尾会让他们意犹未尽。

刚开始上课时,我并不在乎结尾的好坏,自己最常用的结尾便是“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把这(首歌、个故事、游戏……)说给爸爸妈妈听。”说得自己都厌烦了,总觉得一堂课虎头蛇尾的结束了。本来高涨的气氛一下结了冰……

后来才渐渐地知道结尾可以那么多样化。像是户外游戏活动时,老师可以结合上课的内容,如:小蝴蝶们飞累了吧?快和我一起飞回教室休息吧。上音乐课时则可以带着孩子在熟悉歌曲的同时,一起边唱边跳,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整堂课。美术课,则可以让孩子们欣赏别人和自己的作品,一起说一说自己画画时、手工时的想法,对别人作品的意见、看法等。诸如此类,等等。

曾看过一堂《抬花轿》的音乐课,课中一直以抬花轿为线索,创编了各式舞蹈动作,新奇有趣。课的后半段,教师在“花轿”中加入了新郎、新娘,让整个舞蹈更生动有趣。在结尾时教师大喊了一声:“把新郎、新娘抬回家咯!”这堂课便热热闹闹地结束了,让人觉得既有趣又不做作,十分自然。其实,结尾并不用那么的花哨,只要恰如其分就好。

怎样评价一堂音乐鉴赏课 篇4

首先,一堂好的音乐鉴赏课必须突出以音乐为本体的特点。无论是哪种鉴赏形式,课堂时间的安排中必须要有至少三分之二时间量的音乐出现,这是音乐鉴赏课以音乐为本体的根本体现。如果一节课中连基本的音乐音响都无法保证,那又何谈音乐课呢?一些教师不遗余力地试图用语言文字、图案色彩等各种非音乐的手段去给学生解释音乐、分析音乐,尽管语言组织得非常完美,图片准备得非常充分,但音乐毕竟是非语义的艺术,背离了音乐的本体,而把精力投注在音乐之外的东西上面,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二,一堂好的音乐鉴赏课必须要教学目标清晰。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每一位教师都认同一堂课必须要有教学目标,但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把教参中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并且生搬硬套上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维目标。教参中教学目标的设定遵循的是普遍性原则,而我们面对的学生却是层次各异,如果单纯的照搬,势必会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多时候根本无法完成太多的目标,如果一味的强求,反而会造成课堂教学内容的罗列与堆砌,给人食哽在喉,难以下咽的感觉。如果在目标设定时能相对集中些,哪怕就一个点去极致地完成,课堂的效果也会很好,印象也会更深刻。

第三,一堂好的音乐鉴赏课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反映。在新课程理念中,对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已经达成共识,但很多教师还只是停留在理念认识上而没有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完全按着自己既定的教学方案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在鉴赏感受、分析问题、参与体验、拓展探究等环节,只顾自己的环节进行而全然不顾学生在情感、思想甚至肢体参与上的实际反映。特别是当出现学生的反应与教师设计不一致的时,作为课堂教学引领者的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和挖掘学生的表现,形成好的课堂生成,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学生硬往自己既定的内容上拖拽。殊不知,“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在音乐鉴赏中更为适用。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反映,切实突出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课堂生成,才能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进音乐,而不是带着音乐走近学生。

第四,一堂好的音乐鉴赏课必须教学方法适中。随着教学手段的日益丰富,如今的音乐课堂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很多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都给人以很“炫”的感觉。是否方法越多越好、越新越好、越奇越好呢?也不尽然。以多媒体的使用为例,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可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产生强烈的新鲜好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的学习中来。但是音乐课毕竟不同于其它课程,她更强调的是作为人的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在有情感体验,有心灵参与的学习中增加音乐素养的音乐课才是一堂成功的课。而多媒体课件恰恰存在着内容的程式化、环节的程式化,甚至是思考练习答案程式化的不足。在一系列程式化的教学中,学生能有多少人性化的东西可以接受和展示?能感受到多少音乐对心灵的碰撞和启迪呢?在这种表面华丽多彩的课中传递的音乐知识又有多少能被学生接受并成为他们今后音乐实践中的有用能力呢?此外,大量变幻的影像强烈刺激视觉,势必会冲淡听觉的感知比重,而这也恰恰违背了音乐是听觉艺术这一特性。因此,教学方法的使用必须遵循一个度,这个度的把握就是要紧紧扣住前面提到的课堂教学目标,通过音乐的手段用最直接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引领学生去鉴赏音乐。

第五,一堂好的音乐鉴赏课必须语言恰当。语言表述是一堂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无论是课前的组织导入、课中的讲解评价、课后的小结反思等都离不开语言。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要注意艺术性、合理性和恰当性,要从师生两个方面分别加以强调。作为教师,语言要契合音乐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情感感召力,在语气语调上也要有丰富的变化,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共鸣,同时要力求简洁准确,避免语言使用的随意性造成学生鉴赏音乐的阻碍。对于学生,教师要尽量引导其用音乐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不能只单单停留在用一些模糊的文学语言甚至不规范的生活化语言来表达陈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第六,一堂好的音乐鉴赏课必须合理拓展。随着《课标》的贯彻执行,课堂教学拓展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在深度和广度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到一堂课上的拓展探究,必须紧扣课堂教学目标,做适时、适度、适宜的拓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达到的高度,避免空泛的、低质量的伪拓展。如果在课堂中生硬地加入不合时宜的拓展探究,非但起不到良好的鉴赏音乐的促进作用,反而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

总之,一堂音乐鉴赏课的好坏,关键看是否紧扣音乐、紧扣目标、紧扣学生,用科学理性的眼光去分析鉴赏音乐鉴赏课,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从他人课堂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来提升我们自己的教学水平。

摘要: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堂好的音乐鉴赏课应该具备以下特质,即必须突出以音乐为本体的特点、必须要教学目标清晰、时刻关注学生的反映、教学方法适中、语言恰当、合理拓展。

对基础会计一堂课的教学评价 篇5

余础础 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会计学

杨苡荃老师为会计高考10级的同学们讲授的是基础会计这门课程,该课程选用的是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第二版教材,主编李海波。该教材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听取杨苡荃老师讲授了该书第四章第四节“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以后,我深有体会,获益良多。教学评价是推动教学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下是我从六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评价,并谈谈我的体会与收获: 第一: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 1.教学思想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会计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会计学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2.教学目标

①、对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提出明确、具体、符合教材内容的要求。杨老师在这堂课上,对学生提出了几点具体要求:(1)能够掌握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个重要账户。了解每个账户的性质、内容及其结构。(2)能够进行产品生产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②制定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落实,着眼于提高素质,坚持教书育人。

③培养学生课外探索精神,主动搜索相关资料,在弄清基础生产过程流程及相应账户的结构内容的同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将理论运用于时间。第二: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正确,容量适当,重点突出,难点处理恰当,并注意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运用能力的培养。

1、教学过程的展开始终围绕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统一,活动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形式活泼有趣,组织有序。杨老师用富有激情的教学风格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热烈。

2、课堂结构主次分明,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3、面向大多数,并能针对个别学生差异因材施教。掌握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程度并对少数后进的同学进行相应的提点。

4、教师能有效指导学生活动,能恰当处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失误或错误。

5、善于应用实际案例,从多角度剖析,让学生积极参与,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关系融洽,人人参与。第三: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使用恰当、灵活、有实效,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合理使用实物、图片、挂图等教具或多媒体视听等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3、适当使用一些会计账务处理的练习题,在做题目的同时进行重难点的再次强调和梳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

4、引入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有生动形象的事例,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5、注意保护学生心灵。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没有用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学生的正确回答。而是在教学中则运用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

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一系列充满爱心、智慧的话都一一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第四:教师基本功

1、发音准确、清晰、生动,富有启发性,逻辑性强,表达能力强,易于被学生接受。

2、熟练使用教具,教态自然,得体、大方,教学艺术高,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要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

4、言语幽默。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它打破了课堂内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它不仅提高了教学语言的品位,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幽默是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知识、才能长期积累的结果。诙谐幽默的评价语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教学过程,使教学信息的传导风趣而高雅。

第五:教学效果

1、面向全体学生,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课堂的基本知识。2学生能达到基本的教学预定目标。

体育是一堂课 篇6

刘翔的运动生涯,尤其是过去4 年,很难说仅仅讲述了他自己,也折射出选手对体育的态度,公众对体育的态度,媒体对体育的态度……况味不同,引人唏嘘。

不该承受之重

2008 年8 月18 日,110 米栏预赛第一枪,刘翔退赛。整个国家为之震惊,很多人当即哭了起来,像是正承受着巨大的哀伤。在空前的错愕之后,各种谩骂、指责铺天盖地,觉得刘翔欺骗了整个世界。

一个人的奥运成败成了天大的事,对于这样的场景,李宁再熟悉不过。

汉城(今韩国首尔)奥运会上,曾在洛杉矶奥运会豪取3 金2 银1 铜的李宁颗粒无收,甚至在吊环比赛中出现致命失误。回国的飞机上,金牌选手坐在头等舱,降落之后面对鲜花与欢呼,直到所有的人都下了飞机,李宁才和跳高名将朱建华仓皇离开。随后,颇具时代特色的谴责随之而来,对他的批评包括谈恋爱耽误训练、动作失误居然还在微笑……

刘翔应该感谢社会的进步,他听到的宽慰远多于当年的体操王子,失望的民众也只是骂骂而已。

刘翔团队的助理教练曹靖在8 月18 日把自己灌醉了,然后大哭一场。“过去4 年,我一个边缘人,都感受到压力大得难以承受,可想而知,孙海平和刘翔的处境。”

据报道,退赛第二天,刘学根去运动员公寓看儿子,刘翔正趴在那里接受按摩。看见父亲进来,刘翔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又脸朝地面趴下了。刘学根没跟他说话,隔了一会儿,忽然发现儿子头下的地板湿了,眼泪正吧嗒吧嗒往下掉。

几天后,刘翔在网上碰到少年时的好友冯霖毅。刘翔称自己在家人、教练中还算心情较好的,并开玩笑说,若是硬挺下来,跟腱将彻底撕裂,有可能会去参加接下来的残奥会。

自2008 年以来,刘翔在命运起伏间证明了自己内心的强大,这是优秀运动员必备的素质。无论刘翔、李宁,还是一度想轻生的高敏、陈跃玲,他们最终挺了过来。

他们被体育塑造

观摩过刘翔训练的人大多有一个印象:他不是那种表现得很刻苦的人,偶尔会在训练课上偷个懒,耍个滑。一方面,这与刘翔内紧外松的行事风格有关,另一方面,投身漫长的专业训练带有太多被动的成分,很难让人真正兴奋。

在中国,没有几个运动员是因为热爱而坚持下来。新华社知名体育记者杨明在20 世纪70 年代是专业撑杆跳高选手,打破过全国少年纪录,他说自己和周围伙伴搞体育的目的是逃避插队,而且“吃得饱”;而王军霞、陈跃玲持续忍受魔鬼训练的重要原因是,教练把她们因从事体育运动而获得的城市户口锁了起来,她们无处可逃。

但刘翔告诉我们,在残酷之外,体育还是赋予了从事它的人们一些珍贵的品质,比如对艰险与极限的挑战,比如超常的勇敢与坚忍。

面对网络上恶意的诋毁、多家赞助商终止了合同的现状,尽管经历了不止一次的内心挣扎,但刘翔注定不是那种会因此而放弃的人。

在好友张玮看来,这种不服输的劲头是一种天性。“如果不做运动员,马上可以享受最安逸的生活,但是他还是选择几乎没有任何娱乐的体育。他其实耗费了大好的光阴,但就是想证明自己。”就像是动手术还是保守治疗,尽管很排斥,刘翔还是选择了动手术,无论怎样,他还想跑下去。

2009 年9 月20 日,刘翔复出,13 秒15 的成绩几乎超出所有人的预期。舆论风头瞬间改变,一面倒地赞誉“王者归来”。

28 岁,对于田径项目上的黄种人而言,能维持运动生命已属不易,刘翔却启动了一项重大技术改进,把起跑后的8 步上栏改为7 步,这个决定就像是否开刀一样面临风险,但刘翔很决绝,他想要的是突破那个最好的自己。

8 改7 之后的第一战,刘翔获得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的冠军,2012 年更是在超风速的情况下平了12 秒87的世界纪录。经历过大喜大悲的刘翔,也更多地体现了体育精神的包容与友善。大邱田径世锦赛上,头号对手罗伯斯横向挥动手臂触碰到刘翔,一个很难判定有意还是无意的动作,使得刘翔失去重心而丢掉几乎到手的冠军。在赛后的第一时间及随后接受采访时,刘翔认为罗伯斯是无意的,看上去毫无怨尤。

挑战伤病,挑战新技术,自我激励,摒弃狭隘的胜负观,这是4 年里刘翔的故事,残酷的体育体制有时会压抑人,扭曲人,但是体育本身的力量,也可以塑造人。一代一代中国选手如刘翔一样,在近乎磨难的专业训练中,与从事的项目爱恨交织,并实现着自我成长。

在运动的世界反思

2008 年前后杨明看了揭露国际奥委会内幕的《五环贵族》一书,结合自己采访的所见所闻,他对于把奥林匹克神圣化这件事情心中存疑。奥运会不过就是一个体育庙会,为什么被我们拔高到那个地位?为什么国际奥委会高官会受到元首级的款待?我们是否在享受体育?

无论退役的还是现役的运动员,眼界打开后,一直没有停止对自己从事事业意义的追问,没有放弃对体育真义的思索。

CCTV 著名主持人、节目制片人张斌在工作中会接触大量的优秀运动员,能感觉到他们对运动的感情很复杂,竞技体育既成就了他们,又让他们丧失了其他机会。

2012 年年初,天王级羽毛球选手林丹在明知自己仅仅是提名而非获奖的情况下,远赴英国出席了被称为“体坛奥斯卡”的劳伦斯奖颁奖典礼。他此行的目的是长长见识。归来后林丹对记者表示:“感慨万千。只有参与过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国际舞台。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有些并不具备全球性,可能别人承認你是世界冠军,也承认中国体育很棒,但并不代表我们身处在最抢眼的位置。”

民众观念悄然改变

不过,改变还是悄然进行着,一方面,中国人渐渐不需要以某个人的竞技成绩来增强自豪感,另一方面,中国人尤其年轻一代与世界潮流的进一步融合,自然也包括接受更丰富的体育观念。

25 岁的邱焱目前在北京一家公关公司工作。亚特兰大奥运会让邱焱发现,除了足球之外,还有许多精彩有趣的体育项目。他是受家人影响关注体育的,但兴奋点悄然转移着,看奥运会的目的,由最初的为中国选手助威,演变成欣赏各种精彩的赛事。“奥运会最大的魅力就是体育本身的魅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邱焱深有感悟。

广州亚运会期间,杨明写了一篇题为《“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的评论,被广泛转载,反响巨大。当时他感觉,约一半的评论是否定他的,“但從那之后,质疑体育体制的声音越来越多了。”

在CCTV 体育频道,张斌和他的团队尽可能传播一些竞技之外的体育理念,他觉得中国社会的发展到了这一步。杨明在新华社则发现,最近同事们私下聊天时常会捎带品评几句唯金牌论的弊端,而不再只是关注谁是金牌得主。

民间体育待推动

敖铭曾是知名体育媒体人,先后在新浪体育、搜狐体育担任负责人,2008 年5 月,他辞去令许多人羡慕的工作,创办了加油中国体育社区,主要精力用于组织全国范围的业余足球联赛,让民间足球爱好者也有一个梦想可以追逐。

但敖铭很快发现,自己错误判断了形势。全民健身的热潮并没有到来,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应配套的政策。作为唯一一个全国运营的业余足球联赛,加油中国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依靠卖足球装备筹措经费。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卢元镇在自己微博里写道:“竞技体育应是大众的而不是小众的,不能用天才论、选材学和唯金牌论把大多数青少年隔绝在门外。我提出过竞技体育应该理直气壮地进入学校,提出过普通民众不仅可以有健身的权利,也应有参加竞技的权利。”

金牌战略调低了嗓门

北京奥运会上,刘翔离开天坛公寓进驻奥运村的那个下午,CCTV 破天荒动用了直升飞机航拍。可以说,是媒体和公众的合力,把刘翔推到了代言中国的神坛之上。奥运期间,很多媒体习惯于热炒谁是第一金,不断强化金牌的重要性及不同金牌间的差异。

如今,奥运金牌已经越来越难以刺激公众的神经,不过,外界的松弛无法改变奥运争光体系的内部。伦敦奥运备战期间,CCTV 田径专项记者冬日娜前往上海莘庄训练场探营,她被拦在外面很长时间,要知道,她是与孙海平、刘翔关系最密切的媒体人之一。给人的感觉是,伦敦奥运会的备战如临大敌,甚至比2008 年更严厉。

但迫于公众对金牌战略越来越清醒的认识,体育总局的做法也在调整,杨明的感觉是,这次出征前中国代表团比以往低调,没那么群情激昂地喊口号。

反向修复,正当其时

敖铭家旁边的小学有一个操场,他想带儿子跑两圈,测一下成绩,看门老头说什么也不让进。那块场地只在周末以收费的形式对外出租。

敖铭也期盼着更丰富、更真实的体育生活出现在身边:“如果我们的奥运代表队成员都来自普通民众,比如田径队里有铁路工人,游泳队里有大学生……那么,我可以为他们欢呼。”

许多退役、现役运动员、媒体人、学者都在不同场合表达了一个意思:单一价值取向的体育思维应该结束了。

评价一堂课 篇7

一、评价结果的剖析

听完这位教师的“完美”自述, 但是评委们对这样的课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结果。一种认为, 这堂课非常成功, 不愧为“精彩”。理由是课前准备充分, 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非常到位, 讲解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 “演技”高超娴熟, 对课程进程的把握简直是水到渠成, 学生回答问题的错误率低, 说明达到了良好的互动和教学效果。另一种认为, 这样的课充其量只能说是“精彩”, 不能说成功, 甚至没有价值。两者评价为啥反差如此之大?这是因为前者评课观点深深跟植于传统教学观, 而后者是基于新课程理念的评价观。笔者下面就以新课程的视野对这堂课做一下剖析, 探讨一下这位教师经历和感受的问题所在, 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1、违背了“以学论教”的教学理念。

在教师的经历和感受 (1) 至 (7) 中, 大都以教师教的成败来论课的优劣, 属于“以教论教”的范畴:课前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 目的是为了很好地展示自己, 以我为主容易忽略学生的参与;内容的烂熟更增添了表演的自信心;整个课堂教学进程应该是开放的, 具有不可预知性, 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先的部署有条不紊、毫无差错地进行;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说明学生缺乏一定的主体性;多媒体的过多使用, 易使多媒体成了表演的工具和舞台的道具;时间掐了太巧, 不可能给学生留有一定量的及时反刍消化的时间, 教师也不可能及时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反馈信息。因此, 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不能再一味地锁定在教师身上, 而应更关注学生主体。要“以学论教”和“以教促学”, 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改变单边的“我讲你听、我做你看、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不良局面, 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凡为教, 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之教学最高境界。

2、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论是课堂内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可为什么在课后有些学生问这问那?在实践课上碰到的情况会更多, 说明了学生们在一些课上尤其理论课上多属被动的接受知识。究其原因, 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没有明显残缺的条件下, 一方面说明教学理念和方法出现了问题, 没有提供给学生思考、讨论与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也反映师生关系可能不够融洽, 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没有营造好宽松、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 在“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情境下,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充分开启和解放学生的脑、眼、耳、口、鼻、手等感官, 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自主去建构知识, 形成综合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鲜有体现。

上面这位教师教学方式显然主要采取了“授受式”的单向信息传递教学模式, 偶尔体现的“启发式”双向传递教学模式也过于简单和流于形式, 目的还是为了“授之于鱼”, 而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多维互动学习方式鲜有体现, 学生“渔”的本领也难以形成。试问:学生在这种过分注重教师“演技”的氛围熏陶中, 长期缺失方法与行为的指导和训练, 如何能达成世界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 学会与人相处”的终身目标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最终还是源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更。教学方式不变, 再精品的课程也只能变成庸品课程, 只能为教学披上华丽的外衣。

4、教师角色的单一。

教师的角色不能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多元化。除了常规的管理者、组织者等角色外, 更重要的是要扮好学生朋友、引路人和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促进者等角色, 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点拨, 遇到挫折时予以激励, 与全体学生一道参与讨论和探究, 充当学生知情意行生成的“催化剂”。

5、学习达成状态过分注重知识本位。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应试教育的根基还是扎扎实实。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 为了争夺升学率容易导致分数“军备竞赛”, 重点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来论教学的好坏, 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优劣的标准。这当然与我国甄别和选拔人才的体制有关, 也与这种评价方法易于衡量且易做到公正、公平有关。但“高分低能”的事例也多不胜数。职业学校培养的不是理论型而是应用型的人才, 在追求学生成绩的同时, 更应注重能力的养成和训练。这就要求在评课时, 要注重课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同时更要关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二、评价结果的反思

上述两种评价结果的分歧, 实质上是传统评价观和新课程评价观的部分观念冲突所致。笔者认为, 应该辩证的看待问题, 全盘否定传统评价观肯定不妥, 也不符合文化传承的习惯, 我们也不能死抱传统评价观裹足不前。新课程评价理念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 而且经过国内外学者的论证和实践检验, 它应该比传统评价观更具有旺盛生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全面地接受和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 了解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 从思想上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 并以此作为考量上课优劣的指南。教师在发挥传统“演技”优势的条件下, 要尽量缩减“演出”时间, 完成好“导演”和“演员”的双重角色, 精心设计互动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 让学生达到“愤”“悱”状态,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舞台。有了课堂舞台的锻炼, 也会大大地缩短融入社会这一大舞台的时间。只有这样, 我国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才会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新课标下如何评价一堂高中英语课 篇8

一、教学评价的目的———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那么教学评价应当和教师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评价, 体验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喜悦与失误的教训,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 热爱学习。

二、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教师是否能够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真正的统一起来, 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 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的目标, 同时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1. 语言知识技能的运用。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及这四项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根据高中学生的交际需要和认知发展水平, 高中英语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的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听讲、回答问题、小组活动等教学方式, 全面了解学生所学语言知识情况。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 是否能提高和保持兴趣, 通过观察、提问、谈话等方式, 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兴趣的变化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共创情景, 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 能否发现文章中的一些的新的知识点和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 学生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作出判断的能力, 能否利用新学到的知识解决、解释某些问题。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 是否注重了学习的概括能力和讨论、发表自己见解能力的培养。

三、评学生学习状态

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生能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 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 对学习保持较长的注意力, 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能否面向全体学生, 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和情感投入,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查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生能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能否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 倾听别人的意见, 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共同解决问题。

四、评教学策略

教师能否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自学、合作和交流, 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教师能否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 学生的学习境界是否高, 学习效果是否好;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是否具有发展性和鼓励性。教师能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及时给予有价值的反馈, 发挥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反思提高的作用。是否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 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否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和纠正。

评价一堂课 篇9

一、对一段英语公开课视频的观察与思考

(一) 观察对象与方法

1. 观察对象

观察的目的是考察一位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使用情况。笔者搜集了一个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录像片段 (http://v.youku.com/v show/id XMj I0NDk2MjQ0.html) , 内容为牛津版初中英语8A unit 6 reading 2部分。该录像能够满足观察目的。

2. 观察方法

观察这段视频采用的是间接观察的方法。它的好处是能够带着研究目的反复观察并修正观察结果, 尽可能做到观察的客观性。不足之处在于, 因为是公开课, 镜头基本上对准的是教师, 而无法正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行为。鉴于笔者主要考察的是教师评价语言的使用情况, 因此学生的举止神态可以暂时忽略。另外一个不足的地方是, 笔者对在场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 因此也可能会影响教师评价语言使用策略的提出。具体在观察的过程中, 采用了事件取样法, 把规定性事件的出现与否和如何出现作为记录的标准, 有利于对观察结果作分析。

(二) 观察过程与数据统计

1. 明确观察对象

此次观察针对的是教师的评价语言, 具体而言是指教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的评判。本文试图用语言的分类、语言的性质和说话的内容三大维度来考察该教师的课堂表现。

2. 分析统计数据

这段视频总长为40分46秒, 有效时间长40分26秒。采用纸和笔统计记录了相关的数据。

(三) 解释观察结果

总共观察这个录像三次, 第一次掌握大概的信息, 第二次重点做记录, 第三次对存疑的地方进行了纠正, 并最终统计结果。总体而言, 这位女教师上课时比较严肃, 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下面从观察的维度逐一进行分析。

1. 语言的分类

主要根据语言的分类, 即口头语言、神态 (面部表情) 和肢体动作来进行划分。这位教师的授课风格比较传统。因为是阅读课, 她将学生引入课堂话题并就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上的疏通, 最后给学生任务, 巩固课堂所学内容。纵观整堂课, 她自己讲的东西很少, 自己起引导作用, 共提问学生达55次之多, 而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了学生。教师在提问和评价学生回答时表情也比较严肃, 可以用“不苟言笑”来形容。如果教师将有声语言和神情、体态等无声语言有机结合, 将能更为深刻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能更大程度上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 调动学生前所未有的积极性, 课堂自然会充满活力。在这方面, 该教师需要有所注意。当然录像观察法的局限性也会不可避免地影响观察的结果。

2. 语言的性质

语言的性质主要分为五种, 即判断式、表扬式、鼓励式、讲析式和提示性或发散式。判断式评价的优点是给学生明确的答案, 有某些情况下, 一个明确正误的评价可能要胜过其他表扬和鼓励。在明确答案之后, 学生一般渴望教师的表扬, 适度的表扬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非常重要。鼓励式的评价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避免学生因为答错而尴尬。讲析式评价则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全面的分析, 指出值得肯定和应该改进之处, 显得更客观、公正。提示性或发散式评价主要是对前面的回答进行肯定, 同时引出后面的话题, 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视频中, 该教师96%以上的评价是判断式的, 其中部分结合了其他评价方法。结合她的口头语言可以看出, 她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基本上都是在表示答案的“对”或“不对”, 然后迅速转入其他的教学安排, 较少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或亲切的表情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或表扬。学生的回答也出奇地正确, 整堂课没有出现学生回答完全错误的情况。回答不够全面的情况仅出现了一次, 因此教师也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补充说明。

3. 语言的内容

该教师评价的口头语言用得最多的是yeah, 表示对学生答案的同意, 而且重复一次学生的答案, 强化了该答案的正确性;用到较多的口头语言还有good和good job, 表示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表扬。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本文在分类的时候把单个的yeah、yes、OK和uh-huh归为表示同意而没有赋予其他感情色彩, 所以可以理解为判断式的评价;另外, 该教师还用到了一些诸如“Oh, really?”及“Anything else?”来表示对学生回答的怀疑或提示。通过分析, 笔者认为该教师的口头语言内容比较单一, 没有体现出她对课堂评价语言所隐含信息的深层次发掘。

二、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使用策略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各种学习行为和结果必须做出评价和反应, 学生在教师的评价和反应的影响下又会产生新的学习行为和结果。教师的评价起着判断、鼓励和激励等作用, 因此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普遍存在一定的焦虑感和不自信, 因此如何合适而巧妙地运用课堂评价语显得尤为重要。

(一) 口头语言和神态、动作的结合

初中学生年龄偏小, 心理尚未达到成熟, 对教师的印象直接影响着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精心呵护学生, 避免让学生有被忽视感。教师的面部表情是感情的“晴雨表”, 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心理学家认为, 感情表达=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 可见教师的面部表情起着多大的作用。另外, 肢体语言能起到丰富口头语言的作用, 更能感染学生。因此, 教师一个有力的手势、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往往会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具体来讲,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恰当而自然地使用口头语言, 同时结合神态及肢体动作。神态和动作要自然, 因为太刻意会显得矫情, 而一点都不注意, 显得无趣呆板。如果能适当地展现, 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 学生的求知欲迅速提高。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教师可以上身前倾, 表现出关心的样子,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耐心, 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放松, 更利于正确回答。再如, 学生回答不上来时, 教师可以用鼓励和期待的目光来注视学生, 从而化解学生的紧张或羞怯。

(二) 采用多种类型的评价语言

前文已经比较过判断式、表扬式、鼓励式、讲析式和发散式这五种评价语言类型, 它们各自有适用之处。但是如何才能恰当地使用呢?笔者认为, 这需要教师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

教师应该理解学生急切表达自我的愿望, 但不能一味鼓励不冷静的回答。此时就可以运用讲析式的策略, 先肯定他们回答中的可取之处, 引出可改进之处, 这样, 一来更注重思考的过程而不仅是结果, 督促学生再思考, 二来给学生“台阶”下, 激励学生下次思考全面后再作答, 这样既避免了学生产生挫败感, 又能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

不管教师采用哪一种方法, 一定应该把握的原则是更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更有效地达到本节课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

(三) 丰富口头语的内容

视频中该教师的口头语较为简单、单一, 很少注意复杂感情的表达, 这一方面反映了该教师平实的教学风格, 但另一方面对每个回答都是简单的肯定或表扬, 评价语言不够多样和丰富, 评价就会显得只是敷衍而不是真心实意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教师应掌握丰富的评价类词汇, 例如表示赞扬时, well done和great就比简单的good和very good更能表达强烈的赞美之情, 而good boy/girl和good job则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 congratulation和wonderful则显出惊喜的情绪而更具个性, 其中蕴含的感情更能激励学生。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灵活地运用这些词汇,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何上好一堂课 篇10

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首先要熟悉每一位学生。只有熟悉学生, 才能准确地把握这个学生的优点, 以及存在的不足, 才能够备好课, 才能够组织好教学, 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的教育理论、教育法提倡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

其次, 还要学会倾听。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 当他们做错事的时候, 不能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 而要去倾听。倾听是尊重理解对方的具体体现。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 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 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在倾听中师生理解沟通, 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学会调解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做学生的表率。特别是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 心情不好时, 就必须控制好自己, 不能把不愉快的情绪发泄给学生, 不能把坏情绪带进课堂,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 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 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

教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要把自己对人生、对生活深沉的爱和理解传授给学生, 要把自己最真实、最健康、最阳光、最富有激情的东西展现给学生, 感染他们, 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对生活、对学习的热爱和激情, 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

在课堂教学方面, 首先, 要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因为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只有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 才能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 才能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 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教学思想, 才能体会教材所蕴含的教学理念, 最终上好每一堂课。

课堂教学活动还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 对课堂的掌握, 都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新课标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 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到了上课的时候, 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 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 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

一定要重视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与能力, 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过程中, 要体现充分教师的主导地位, 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中来获取知识, 进而通过实践和运用转化成能力。

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 对教案的熟悉, 也是必不可少的。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 将教材所设置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动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种直观手段, 化静为动, 化无声为有声, 化难为易,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将其引入特定的情境, 在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竞争性等各种活动中获得乐趣, 增长知识。

教学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教师进行兴趣培养的重要策略。心理学者告诉我们,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 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 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 努力做到根据自己和学生实际, 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使教学设计更具形象性, 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抓住了学生认知的特点, 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达到理想的教学的效果。

我能做到有计划、有意识地设计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一堂丝瓜课 篇11

母亲闲不住,不顾奔波劳累之苦,走进厨房,给我们炒丝瓜。两大盘绿油油的丝瓜端上桌,大大调动了我和妻子的胃口,我们都吃了很多。

见我们爱吃,母亲格外高兴,给我们讲述丝瓜的来历。她说老家院子里种满了丝瓜,种子是四婶给的,几个侄子媳妇经常帮着侍弄,浇水、施肥,用木棍搭建篱墙,让丝瓜顺着往上爬,丝瓜是左邻右舍共同的劳动成果呢!现在丝瓜成熟了,像棉线槌一样,密密麻麻地垂着,左邻右舍都摘了回家炒,一到吃中饭时,家家户户都飘着炒丝瓜的香味。母亲兴奋得满脸通红,她说,看着邻里之间相处得那么和谐,她打心眼里高兴。

吃完饭,母亲站到防盗门前,隔着猫眼往外看,我以为母亲对我们的高级防盗门好奇,就没理会。过了好大一会儿,母亲回来,疑惑地说:“对门住的什么人家?怎么不见动静?我想送几根丝瓜去。”妻子马上阻止母亲:“您可别去,对门好像是做生意的,整天开着奔驰出出进进,钱多得很,平时见了面只打个招呼,不知道人家能不能看得起我们小工人,还是别拿几根丝瓜现寒碜了。”母亲有些不高兴,批评我们:“处邻居不用管穷富,再富也不能巴结他,再穷也不能踩贱他,送给他几根丝瓜,跟送几根金条一样,都是送的一份情意。”我听母亲说得有理,就建议母亲找个合适的时机送过去,或许,几根丝瓜,可以让我们的邻里关系变得融洽呢!

下午我休班,我在阳台上摆了两把椅子,陪母亲唠家常。坐在阳台上,俯视一楼的院子,看得一清二楚。我们正聊着,一楼小院的门开了,他家的女主人推车进了小院。我一向对这个女人没有好感,处邻居一年多来,很少和她说话。母亲看了一会儿,却笑吟吟地说:“你这个邻居慈眉善目的,真不错,一会儿我也给她送几根丝瓜去!”我觉得母亲以貌取人的做法完全背离了对这个女人的真实评判,就给她讲述了我们和这个女人之间发生的一件不愉快的事。刚搬到这里的几天,我和妻子没来得及去买拖鞋,白天夜里都穿着皮鞋在房里穿梭,可能是妻子又细又尖的高跟鞋敲在地板上的声音惊扰了她,有一天她敲开了我家的门,怒气冲冲地数落了我们一顿,说“当当当”的走路声像锥子一样刺着她的神经,让她寝食难安,说没见过我们这样的邻居,一点都不为他人着想。我陪着笑想解释缘由,她却一甩头径自下楼去了。从此,我便认定了她是个尖酸刻薄之人,不可理喻,从此见了面就形同陌路。母亲听完,批评了我一顿:“你们有错在先,还这样记恨人家。人都是怕敬的,只要多找机会跟她解释,我不信她不给面子。百万买屋,千万买邻,处好邻里关系,比啥都重要。你们这样互不往来,有啥意思啊!”母亲正说着,楼下女人抱着孩子走到院子里,孩子大约一岁多的样子,正在蹒跚学步,母亲恍然大悟的样子,对我说:“我明白了,你们搬来的时候,她可能刚生了孩子,孩子缠着,休息不好,还要受你们的干扰,人又不是铁打的,当然恼火了,她不是故意找你们的茬儿。趁她在家,我送几根丝瓜去。”

母亲挑了六根大大的丝瓜,下楼去了。从阳台上,我看到母亲敲开门时女人满脸惊愕,继而在母亲的解释里绽开灿烂的笑容,接着她又跑进屋里,拿出两个大大的芒果,往母亲怀里塞,母亲不要,她扯着母亲的胳膊,追了很远,最终,母亲没有拗过她,抱着芒果笑吟吟地回来了。

晚上,听到对门有动静,母亲赶紧抱起挑好的六根丝瓜,叩响了厚实的防盗门,我跟着母亲,走进了他家宫殿一样的客厅。母亲对男主人说:“结得邻居好,犹如捡大宝。我儿子年轻,有的是力气,有用得着他的地方,尽管说。要是有冒犯你们的地方,也烦您多担待。”母亲一席话,说得男主人连连点头,脸上乐开了花。

昨天上午,我下班回家,发现丝瓜又少了许多,母亲说从一楼到四楼的人家都送了几根。吃饭时,母亲又给我们讲述了处好邻居的重要性,她列举了很多俗语,“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有酒有肉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久住邻居为一族,一家有事百家忧”,“与邻为友,世代无忧”。我知道母亲喜欢在家乡居住的原因了,多年来,她一直和邻居处得很好,从没和邻居发生过矛盾,没因什么鸡毛蒜皮的事红过脸,这当然源于母亲尊老爱幼、吃亏在先、为他人着想的品质,而这样的相处给母亲带来了快乐,左邻右舍一家亲的和谐,让她感到幸福,让她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尊重。

母亲用丝瓜给我上了一堂处世课,我相信按照母亲说的去做,一定能把邻里关系处好,把人生这本书读好。

一堂习作课 篇12

“给我。”

“老师,给我。”

“别争了,这本书给我。”

李老师话音刚落,全班同学纷纷举手,争着要这本书。顿时教室里热闹非凡。

望着同学们那争吵的场面,李老师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满意地说:“大家的思想境界都很高,大家都要这本书,那我把这本书发给谁呢?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个巧妙的办法。”

“老师,将那本书插在好书中间,按学号挨次发,发到谁就归谁。”一个同学想了个主意。

“对,这个办法好。”全班同学齐声赞同。

“好,就这么办。”于是,李老师便将那本书插在一叠好书之中,开始发了起来。

那本书终于发到一位女同学手中,可这位女同学还没接稳,就被她的同桌抢去了。紧接着,前后左右的同学都离开座位来争着换那本书,而这位女同学双手按住书,伏在桌子上就是不让。

李老师见此情景笑了笑说:“同学们都归位吧,这本书就给这位女同学吧。”接着他又提高了嗓音说:“从今天这件小事中,我看到了同学们团结友爱,先人后己的好思想,这位女同学争换坏书,不计较个人得失,精神可嘉,我建议我们全体同学为她鼓掌。”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那位换书的女同学兴奋得满脸通红。

“今天的这件小事,给我们大家都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今天的作文课,老师就让你们写刚才发生的这件事,好不好?”

“好!”同学们齐声答应。

这是李老师在为学生创设的写作情境,真是绝妙的设计,全班同学都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聚精会神地开始作文……

上一篇:亚甲基蓝染料下一篇:预算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