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动力模型

2024-10-21

创新动力模型(共12篇)

创新动力模型 篇1

1 引言

2006年以来,科技部、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实施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该项工作的核心是推进我国创新型企业的建设。通过数年的建设实践,对创新型企业进行评价成了政府主管部门面临的重要决策工作。

当代著名创新研究学者野中郁次郎明确指出:创新型企业的本质就是持续创新(德鲁克,1999)。然而,企业要想将持续创新进行下去,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企业,必须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创新动力(向刚,2006)。所以,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成为创新型企业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

近年来,许多学者注意到了创新动力的重要性,致力于创新动力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项保华(1994)从内在需要和外在激励方面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许小东(2002)分别从技术创新的初期、早期、中期、后期不同阶段对技术创新的动力及动力机制进行剖析。

以上创新动力研究文献基本上仅针对企业一般性技术创新的动力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推动创新型企业实现持续创新需要的强大而持久的持续创新动力没有予以关注。笔者在十余年的企业持续创新研究过程中,认识到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企业持续创新实现机制的第一要素,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向刚,汪应洛,2004),明确了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基本概念,要素构成及其相互作用(向刚,汪应洛,2004)。然而,由于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要素在定量测度方面较为困难,限于笔者自己当时的研究条件,未能进一步完成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研究工作。总体来说,目前对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方面的研究还极少阐述,后续研究(段云龙,向刚,2008)的评价指标在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方面较为初步,不能直接用于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创新动力评价。

根据创新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基于笔者已有的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研究基础,我们在云南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开展了“基于持续创新动力、能力、绩效的创新型企业评价研究”,限于篇幅,本文仅讨论: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

2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要素构成及评价指标分析

基于企业持续创新理论(向刚,2006),本文把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动力分为三个要素:企业家及其领导班子持续创新精神和持续创新意识;企业家及其经营团队骨干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企业持续创新文化建设。下面对上述三个要素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阐述:

2.1 企业家及其领导班子持续创新精神和持续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以人(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及一切相关者)为核心的由技术、市场、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环境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创作性动态系统,即创新的人本特征和系统特征,人本特征决定了企业家和企业员工的持续创新精神和持续创新意识是创新的最核心来源[1]。然而企业家及其领导班子持续创新精神和持续创新意识却是很难定量化的指标,经过与政府主管部门管理专家的反复讨论,最后决定用企业推动自主科技创新的长远战略目标及规划的制定;创新战略与重大项目的有效决策机制的建立;近年来持续实施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组织体制创新等创新项目数三个指标来具体评价该项要素。

2.2 企业家及其经营团队骨干员工激励机制

物质利益驱动是推动企业家持续创新的来源和最终归宿,要把企业家及其经营团队骨干员工的利益同企业的长期经济效益联系起来,但是企业家及其经营骨干员工的激励又不同于一般员工的激励,他们承担着创新带来的风险和未来一切的不确定性后果,而且他们不仅追求经济上的利益,还要求精神上的满足,所以赋予他们公司期权、股权兼顾了这两方面的因素,是对他们最好的激励,也是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的进行最有效、最持久的激励方法。所以该要素具体体现在企业家及其经营团队骨干员工期权、股权的持有制度建立及实施;科技创新带头人知识产权分享、奖励制度建立及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及实施三方面,可用以上三个指标来具体评价该要素。

2.3 企业持续创新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 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物质文化环境等[2]。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对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企业进行持续创新的重要资源。有利于持续创新的企业文化可以将企业家精神发张广大,并且充分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实现其把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推动企业持续创新的进行。该要素具体体现在企业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精神或企业创新文化体系的建立;职工合理化建议及被采纳情况(近三年的每百名员工年均提出合理化建议数及企业采用的合理化建议数);企业鼓励职工创新活动的制度的建立及实施情况三方面,可用这三个指标来具体评价该项要素。

3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面分析的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要素的特点,本着系统性、科学性、以人为本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

3.2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指标的有效性测试

2009年4月我课题组制定了《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调查表》,把持续创新动力作为其中一个一级指标,企业家及其领导班子持续创新精神和持续创新意识、企业家及其经营团队骨干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企业持续创新文化建设作为动力的二级指标计入其中,发放到云南省第一、第二、第三批共63家创新型企业,共回收调查问卷54份,有效问卷52份,总有效问卷占总调查问卷的82.5%。此次调查采用五分制李克特量表对评价指标重要性进行打分,分别为1-表示极不重要,2-表示不重要,3-表示一般,4-表示较重要,5-表示非常重要。结果显示:持续创新动力指标排名最高。企业家及其经营团队持续创新精神及意识得分最高为4.88分;企业家及其经营团队骨干员工的激励机制的建立其次排名第二,分数为4.73分;企业持续创新文化建设情况稍微靠后一点为4.23分。但总体来说分数都是比较高的,企业对指标重要性的认可也可以作为指标权重分配的来源之一。三者的方差分别为0.11、0.20、0.43,方差显示了企业对评价要素的一致性认可程度,几个方差都小于0.5,说明企业都一致认为动力是建设创新型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推动要素,并且动力的各二级指标的有效性较好。

3.3 权重体系构建

设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各一级指标权重表示为Ri(i=1,2,3)且undefined

设该指标下属的二级指标权重为Rij(i=1,2,3;j=1,2,3)且undefined

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析分析法,根据专家评价结果,并通过两两比较及参考企业的调查问卷表各指标的得分情况,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如下:

3.4 测评标准的构建及计算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本文构建了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体系测评标准如下:

根据上述指标的测评标准,得出各个指标的模糊评价数,再乘以各指标的权重,即为该指标的最终的得分。用公式表示为undefined,即

undefined

根据各创新型企业的各个指标得分算出最终该企业的动力总得分,最终得分区间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0-2]、[3,4]、[5,6]、[7-8]、[9-10],对应的评价结果为持续创新动力弱、较弱、一般、强、很强。所对应的区间即是该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创新动力相应的评价结果。

归纳以上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体系和模糊测评标准,而得到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模型的实际应用举例

运用上面的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模型我们对云南省第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持续创新动力评价。

根据云南白药集团提供的资料,我们得出云南白药集团的动力评价得分为:

根据之前我们确定的模糊集,可以得出:云南白药集团的持续创新动力为“强”。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从前面的得分情况我们看出云南白药在长远战略目标及规划、创新项目及重大项目的有效决策机制、期权股权激励几个方面的得分相对较少,建议企业以后要从这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持续创新动力。

5 结论

对创新型试点企业进行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是评价该试点企业是否达到创新型企业的重要标准之一,必须纳入评价体系,本文通过对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模型的构建,根据评价结果把企业的持续创新动力分为很强、强、一般、较弱、弱五个等级,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得分,找出自己动力不足的原因,想方设法提高动力,以达到企业持续创新的目的。所以对创新型企业进行持续创新动力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向刚.企业持续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徐静美,等.培育企业持续创新文化推进持续创新企业建设;[J].经济理论研究,2007(4):37-38.

[3]向刚,汪应洛.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4(6):108-114.

[4]向刚,汪应洛.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要素构成与评价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4(12):137-142.

[5]孙冰.基于多视角赋权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决策,2007(1):50-52.

[6]向刚,李兴宽,章胜平.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6):122-124.

创新动力模型 篇2

一、比赛规则

(一)比赛类型:比留空时间

1.学生根据图纸要求,在赛前独立完成装配、调试及放飞。为提高飞行成绩,在不改变模型飞机的几何尺寸和橡筋长度的前提下,参赛学生可以对模型进行任意创新改造。可以在机身上加配重物来调节橡筋飞机,可以在机翼上加固翼缘(主机翼不得改变)。

2.比赛前评委应对模型进行检查,做好标记。选手比赛顺序按秩序册进行,不得更改。三次点名不到场作弃权处理。

3.如果比赛场地风速过大,(场地有测定风速的标准)选手根椐自己的情况可要求评委暂停比赛,也可继续比赛。

4.竞赛放飞时在指定区域进行可以助跑或跳跃,以模型飞机出手开始记时到模型飞机着陆为止。比赛采以留空时间长为优胜,成绩保留到秒后二位。竞赛飞行共进行二轮,以成绩较好的一轮评定名次,如遇成绩相同则以另一轮的成绩评定。

5.裁判发出“预备,放”选手须立刻放飞模型离手,十秒钟内没有放飞则该轮成绩为0分。参赛选手独立完成,其它人不得帮忙。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停止计时或成绩无效: 1.模型上的主体部件掉落停止计时。

2.遇到模型飞出视野或掉落在建筑物体、或其它物体上面,停止计时。3.一人一机,不得借给他用,否则双方成绩均无效。

二、工作人员安排

1.各类比赛裁判

2.现场纪律和卫生维持人员

三、奖励设置

每学段取前10名,发证书,参加学校积分。水火箭30米定点打靶比赛细则

一、提供的材料包括:水火箭发射架,打气筒,橡皮塞。

二、比赛规则:

1、比赛用水火箭须事先制作完成,现场不允许再做调试,最多准备2个火箭。

2、发射顺序栽判协调指挥以提高比赛效率,如有抢发则视为犯规,后果严重如影响他人比赛者取消其比赛成绩。

3、每轮比赛时间为5分钟。5分钟之内由裁判员统一倒计时发令,运动员分批发射模型火箭。水火箭起飞即为正式飞行。未起飞者成绩均记为0环。

4、运动员按照规则要求发射水火箭,起飞线距靶心为0环,水火箭正常降落到以靶心为圆心、半径为3米的圆内(即有效区域)为有效飞行,以水火箭头锥顶部所在位置为该轮比赛成绩,(水火箭落地后如有滑行,则以滑行停止后水火箭的头锥位置为准)单位为环,水火箭解体、或未降落到有效区域以内,均为发射失败,成绩均记为0环。

5、比赛暂定为一轮,成绩环数多者领先。如环数相同,则进行附加赛。

6、如遇特殊情况,栽判将临时将比赛轮次改为一轮。

7、场地设置:见附件

三、工作人员安排

1.各类比赛裁判

2.现场纪律和卫生维持人员

四、奖励方法:

每学段取前10名,发证书,参加学校积分。

五、场地设置:

都匀市城乡小学纸飞机比赛活动方案

1998年,肯·布莱克布恩折叠的纸飞机在空中保持了27.6秒,创手掷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间最长的纪录;1985年,托尼·弗莱特创下飞行距离193英尺(58.82米)的世界纪录,这个数据比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距离(36米)还要长。我们都有聪明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那就一起加入纸飞机爱好者的行列,向世界纪录发起挑战吧!

一、活动目的

丰富校园生活,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活动项目

手掷纸飞机留空时间比赛

三、比赛规则

1.由组织者提供A4打印纸一张,各队在5分钟内现场制作一架纸飞机,在每架纸飞机上写上队名,每架飞机只能参加一次比赛。

2.纸张只能折叠,不能撕裂、粘贴、切割、装订、悬挂重物或填装其他物品。制成的纸飞机必须是典型的飞机造型,至少有双翼,是否符合典型飞机造型由裁判确定。

3.选手必须在指定区域内投掷。投掷时,双脚在任何时候不能越线或踩线,且至少要有一只脚没有离地,否则成绩无效。

4.每队在每个类别的比赛中有3次飞行机会,以最好成绩计算。若成绩相同参看其他轮次成绩好坏决定名次,若仍然相同可加赛决定。

5.留空时间比赛从离手开始计时,到飞机着陆止终止计时。如在飞行中碰到了树、线、建筑等其他障碍物,留空记时结束。

6.各队比赛结束后必须做好卫生工作,若乱扔纸飞机或其他废弃物,将取消比赛成绩,并扣班级竞赛分。

四、工作人员安排 1.各类比赛裁判

2.现场纪律和卫生维持人员

五、奖励设置

莲藕片热风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篇3

关键词:莲藕;热风;干燥特性;动力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TS255.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247-04

收稿日期:2014-03-21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3)3082]。

作者简介:江宁(1983—),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助研,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Tel:(025)84391570;E-mail:jn19831109@163.com。

通信作者:刘春泉,硕士,研究员,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及产业化开发研究。Tel:(025)84390188;E-mail:liuchunquan2009@163.com。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别称荷藕、莲菜等,为睡莲科莲属多年生大型宿根水生草本植物[1],原产中国和印度,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以肥嫩根状茎供食用,是我国极重要的水生蔬菜。莲藕含有淀粉、膳食纤维、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营养丰富,同时又含有少量生物碱、黄酮类、鞣质等功能性成分,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止渴、健脾开胃等药用价值,广受消费者喜爱[2-3]。莲藕采收后,易氧化褐变、失水干缩以及腐烂变质,不耐贮运,干制可有效延长其贮藏期限,且便于运输。

我国每年有大量的脱水藕片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美国等国家,而脱水藕片所采用的干燥技术即为热风干燥。热风干燥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国内外的研究报道也较多,段振华等建立了罗非鱼片热风干燥水分比与干燥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4];诸爱士等分析了瓠瓜的热风干燥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干燥动力学模型[5];刘坤等研究了红枣的热风干燥特性,并建立了薄层干燥数学模型[6];Kaleta等对苹果的热风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干燥模型[7];Doymaz建立了猕猴桃热风干燥数学模型,并研究其有效扩散系数[8];Kaleemullah等研究了红辣椒的薄层热风干燥模型,并计算了有效扩散系数[9]。

本试验研究了热风干燥对莲藕片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建立了莲藕片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用以描述莲藕片热风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以期为莲藕热风干燥工艺的研究和生产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美人红”莲藕:于2012年5月由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天禾食品有限公司特供。莲藕肉质肥嫩,色泽洁白,无明显机械伤。

1.2仪器与设备

DHG-9073B5-Ⅲ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FA2104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公司)。

1.3试验方法

1.3.1原料预处理将莲藕洗净、去皮后,用不锈钢刀切分成5~6 mm厚的薄片,立即浸于0.2%柠檬酸和1%氯化钠组成的护色剂中护色,0.5 h后取出,于沸水中烫漂3 min,流动水冷却至常温后,置于2%的麦芽糊精溶液中浸渍1 h,取出沥干,置于-18 ℃左右的冰箱中,冻藏备用。

1.3.2热风干燥打开鼓风干燥箱,将试验温度分别调至50、60、70 ℃,待温度稳定10 min后,将解冻后的莲藕片50、100、200 g均匀铺成薄层,放入干燥箱内。干燥开始一段时间内莲藕片水分变化较大,在0~1 h,每隔10 min测定1次水分含量;1~2 h,每隔20 min测定1次水分含量;2 h之后水分变化量较小,每隔30 min测定1次水分含量。换算为干基含水率,直到干基含水率≤13%为止。

1.4薄层干燥数学模型

果蔬干燥常用的薄层干燥数学模型如表1所示。

表1应用于干燥曲线的薄层干燥数学模型

模型名称方程表达式线型表达式指数模型MR=exp(-kt)ln(MR)=-kt单项扩散模型MR=Aexp(-kt)ln(MR)=lnA-ktPage 方程MR=exp(-ktN)ln[-ln(MR)]=lnk+Nlnt注:水分比MR=(Mt-Me)/(M0-Me);t表示干燥时间,min;Mt表示t时刻物料含水率(干基),%;Me表示平衡含水率(干基),%;M0表示初始含水率(干基),%;A、k、N表示待定系数。

由于平衡含湿量Me资料很少,并且相对于Mt和M0较小,因此把上述的水分比MR简化为MR=Mt/M0。

1.5试验指标计算

1.5.1水分含量采用GB 5009.3—2010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10],各时期水分含量通过定时取样、迅速称重后烘干,并计算湿基和干基含水率。湿基含水率(%)=(mt-ms)/mt×100%;干基含水率(%)=(mt-ms)/ms×100%。式中:mt表示物料t时刻对应的质量,g;ms表示绝干物料质量,g。

1.5.2干燥速率干燥速率(g/min)=Δm/Δt,式中:Δm表示失水质量,g;Δt表示相邻2次测量的时间间隔,min。

1.5.3有效扩散系数扩散系数反映物料在一定干燥条件下的脱水能力,因为降速干燥过程受内部扩散的控制,所以物料的内部水分扩散系数是果蔬干燥过程数学模型中的主要参数。Fick扩散方程经常用来描述生物产品降速阶段的干燥特性。本试验采用下式计算莲藕片的有效扩散系数。

nlc202309040104

ln(MR)=ln8π2-π2Defft4L2;

斜率=-π2Deff4L2。

式中:Deff是有效扩散系数,m2/s;L为物料层厚度的一半,m。

1.6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分析软件对表1中各干燥方程的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著性水平为P≤0.05。

2结果与分析

2.1莲藕片薄层热风干燥特性分析

2.1.1装载量对莲藕片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由图1可知,在热风温度恒定在60 ℃的条件下,随着装载量的降低,干燥时间缩短。在装载量为50 g时,干燥180 min,莲藕片水分含量就已经降到13%(干基)以下;而装载量为200 g时,水分含量降到13%以下,需要干燥300 min以上。这可能是由于装载量越低,单位质量水分所吸收的热能越高,汽化所需时间缩短,达到目标含水率所需的时间也随之缩短。

由图2可以看出,热风温度设定为60 ℃,在装载量为200 g时,莲藕片的热风干燥过程分为加速、恒速、降速3个阶段,基本符合传统的干燥速率曲线变化规律,但加速阶段与恒速阶段均较短,干燥的大部分时间在恒速阶段;装载量为50 g和100 g时,莲藕片的热风干燥过程只分为加速和降速2个阶段。装载量越高,相同干基含水率所对应的干燥速率越大。

2.1.2干燥温度对莲藕片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由图3可知,在装载量为100 g时,热风温度越高,干燥相同时间物料的含水率就越低。当热风温度为70 ℃时,干基含水率降至13%以下需150 min,而当热风温度为50 ℃时,则需300 min以上。这是由于热风温度越高,传热动力越大,蒸发速率快,要达到一定含水率所需的时间就越短。

由图4可以看出,当装载量为100 g时,在热风温度50、60、70 ℃的条件下,莲藕片的干燥过程在升速阶段后均不经恒速阶段直接进入降速阶段。热风温度越高,相同干基含水率所对应干燥速率越大。这与张建军等对不同热风温度下辣椒的干燥特性进行研究后所得结论[11]一致。

2.2莲藕片热风干燥动力学

2.2.1莲藕片热风干燥模型的选择根据干燥特性试验数据,分别绘制不同装载量和热风温度下的-ln(MR)-t曲线和ln[-ln(MR)]-lnt曲线,如图5至图8所示。从图5和图7中明显可以看出,-ln(MR)与t呈非线性,从图6和图8中可以看出,ln[-ln(MR)]与lnt呈线性,由此可见莲藕片的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满足Page方程,可以选择 Page 模型作为莲藕片热风干燥的动力学模型。

2.2.2莲藕片热风干燥方程拟合采用SPSS 20.0分析软件对不同装载量和热风温度下对应的ln[-ln(MR)]与lnt值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干燥常数lnk和N值,相关系数R均在0.95以上,表明方程与实际操作参数拟合度良好。令:

lnk=a+bX1+cX2;

N=d+eX1+fX2。

式中:X1表示装载量,g;X2表示热风温度,℃;a、b、c、d、e、f表示待定系数。

利用SPSS 20.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拟合,求得方程各待定系数,即可得出lnk和N的回归方程为:

lnk=-3.969-0.0041 8X1+0.019 3X2;

N=0.764-0.000 126X1+0.002 55X2。

2个方程的P值分别为0.001和0.000,均小于0.05,故可认为干燥lnk和N与变量装载量及热风温度的线性关系成立。因此,莲藕片热风干燥方程为MR=exp(-ktN),式中,k=exp(-3.969-0.0041 8X1+0.019 3X2),N=0.764-0000 126X1+0.0025 5X2。

2.2.3莲藕片热风干燥模型方程验证为进一步验证莲藕片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选取试验中的1组数据进行验证。试验条件为:热风温度70 ℃,装载量200 g。将该组试验值与模型的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见图9。从图9可以看出,Page方程预测曲线与实际值拟合良好,表明Page方程能较准确地描述莲藕片热风干燥过程。

2.3莲藕片热风干燥条件下的有效扩散系数

在不同的热风干燥条件下所得的-ln(MR)-t的关系图中,采用Excel软件对干燥曲线添加线性趋势线,从趋势线方程中即可读出其斜率。由下式:

斜率=π2Deff4L2

即可求出不同干燥条件下莲藕片的有效扩散系数Deff值(表2)。

表2热风干燥条件下莲藕片有效扩散系数值的比较

装载量

(g)热风温度

(℃)扩散系数Deff

(×10-7 m2/s)50501.90550602.34150703.516100501.297100601.915100702.766200500.831200601.287200701.712

由公式计算得出莲藕片分别在装载量50、100、200 g,热风温度50、60、70 ℃的条件下的有效扩散系数Deff值,如表2所示。莲藕片热风干燥条件下的扩散系数大约在0.831×10-7 ~3.516×10-7 m2/s的范围内。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装载量的降低和热风温度的升高,有效扩散系数增大。这可能是由于装载量越低,鼓风干燥箱体中水分含量越低,单位水分含量吸取的热能升高,从而增加了传质推动力,扩散速率加快[9];而温度升高,物料内部水分子运动加剧,扩散速率随之加快[12]。由干燥速率曲线图可以看出,莲藕片的热风干燥过程几乎不存在恒速干燥阶段,而在降速干燥阶段,莲藕片表面的水分汽化速率高于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故干燥速率下降,这说明内部水分扩散为干燥速率的主要控制因素[13]。果蔬的有效扩散系数大小不仅与果蔬本身的组织结构、品种、形状有关,也与干燥方式及其操作条件联系紧密。孟岳成等计算得到了不同热风温度、风速及物料厚度条件下熟化红薯的有效扩散系数,研究表明:随热风温度、风速和红薯厚度的增大,有效扩散系数增大,其范围在5.18×10-10 ~ 2.11×10-9 m2/s之间[14];Simal等发现热风干燥猕猴桃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物料的有效扩散系数增大,热风温度由30 ℃增加到90 ℃时,猕猴桃的有效扩散系数值由3.0×10-10 m2/s增加到17.2×10-10 m2/s[15];Doymaz等得出玉米粒在55~75 ℃热风范围内有效扩散系数值为9.488×10-11~2.716×10-10 m2/s[16];胡庆国在不同的热风温度和风速条件下,得到毛豆的有效扩散系数在0.703×10-9~1.299×10-9 m2/s范围内[17]。本试验中莲藕片的有效扩散系数明显大于上述各例,这可能是由于莲藕片经冷藏、解冻后内部多孔,结构疏松,有利于水分扩散。

nlc202309040104

3结论

(1)莲藕片热风干燥过程在升速阶段后不经恒速阶段直接进入降速阶段。

(2)莲藕片热风干燥过程符合Page模型,模型方程为MR=exp(-ktN),其中,k=exp(-3.969-0.004 18X1+0019 3X2),N=0.764-0.000 126X1+0.002 55X2;R值均大于0.95,P值均小于0.05,说明拟合显著。经验证,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拟合良好。

(3)莲藕片热风干燥条件下的有效扩散系数随装载量的降低和热风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范围在0.831×10-7 ~3.516×10-7 m2/s之间。

参考文献:

[1]王向阳,姜丽佳,王忠英. 莲藕的酶促褐变及其贮藏中褐变的控制[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4):276-280.

[2]Xing Y G,Li X H,Xu Q L,et al. Effects of chitosan-based coating and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on browning and shelf Life of fresh-cut lotus root(Nelumbo nucifera Gaerth)[J]. Innovative Food Scie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2010,11(4):684-689.

[3]刘建学. 全藕粉喷雾干燥工艺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9):229-231.

[4]段振华,冯爱国,向东,等. 罗非鱼片的热风干燥模型及能耗研究[J]. 食品科学,2007,28(7):201-205.

[5]诸爱士,夏凯. 瓠瓜薄层热风干燥动力学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365-369.

[6]刘坤,鲁周民,包 蓉,等. 红枣薄层干燥数学模型研究[J]. 食品科学,2011,32(15):80-83.

[7]Kaleta A,Gornicki K. Evaluation of drying models of apple(var. McIntosh)dried in a convective dry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45(5):891-898.

[8]Doymaz I. Convective air d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in layer carrots[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4,61(3):359-364.

[9]Kaleemullah S,Kailappan R. Modelling of thin-layer drying kinetics of red chillies[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6,76(4):531-537.

[10]GB 5009.3—2010食品中水分的测定[S].

[11]张建军,王海霞,马永昌,等. 辣椒热风干燥特性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3):298-301.

[12]Akpinar E,Midilli A,Bicer Y. Single layer drying behaviour of potato slices in a convective cyclone dryer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3,44(10):1689-1705.

[13]Azzouz S,Guizani A,Jomaa W,et al. Moisture diffusivity and drying kinetic equation of convective drying of grapes[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2,55(4):323-330.

[14]孟岳成,王君,房升,等. 熟化红薯热风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适用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7):387-392.

[15]Simal S,Femenia A,Garau M C,et al. Use of exponential,Pages and diffusional models to simulate the drying kinetics of kiwi fruit[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5,66(3):323-328.

[16]Doymaz I,Pala M. The thin-layer d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rn[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3,60(2):125-130.

[17]胡庆国. 毛豆热风与真空微波联合干燥过程研究[D]. 无锡:江南大学,2006.王俊,李晖,曹逊,等 微波辅助对秸秆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251-253.

创新动力模型 篇4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个人计算机的普及而逐步形成, 诞生于1986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在2011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表示, 2011年互联网产业产值规模达到2660亿元。互联网产业以其高利润回报率和高新技术的特点, 以及庞大的市场潜力, 对电子信息产业甚至实体经济都存在着巨大的拉动作用。

如火如荼的移动互联网, 在给中国IT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 也使其迎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技术是互联网企业的生命线, 面对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 互联网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拥有足够超前的技术, 因此创新成为促进其竞争力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

学术界对技术创新及其模式的研究由来已久, 然而关于互联网技术创新的研究却大多数停留在因素分析的阶段, 缺少系统的动力机制和模型。因此, 本文在对技术创新动力的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动力机制。

2 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外动力模型

互联网企业的外动力因素, 是指存在于互联网各企业外部并对该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一定外部驱动力的因素。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外动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2.1 市场需求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便是市场需求。本文中研究的市场需求不仅包括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需求, 而且包括相关互联网企业在生产发展上的需求。一旦这些市场需求发展到一定规模, 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和收入, 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新的契机, 并鼓励企业进行技创新活动。

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检索效率, 消费者从原来对单一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依赖到逐渐提出细节化的“个性要求”, 与此同时, 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面对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 企业应选择具有弹性的创新模式, 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响应。

2.2 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是市场机制的主要调节因素之一, 它是继市场需求之后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后续动力, 激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以为自己的产品开拓市场, 提高质量, 甚至增加技术创新者的才干。

从竞争的范围来看, 互联网企业面临的威胁不仅来自于同行业之间, 还来自于全球范围内各个跨国公司的不断挑战和竞争。如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就拥有数个竞争对手:雅虎、谷歌、搜狗等。

2.3 科学技术进步

新技术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又一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它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 并不断被应用于新产品的生产和新工序的改进, 称为推动企业不断获取商业利润的又一重要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总会形成新的技术创新浪潮,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新科技成果进入生产领域商品化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使得企业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和心理上的满足, 有且利于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分配更多的社会资源。

2.4 政府激励

创新同时也是一项高风险性的工作, 来自政府适度的支持可以减轻企业的压力, 因此政府的支持可以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政府激励是政府根据国家政治目的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组织、行为、政策以及法律体系的调整, 来影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规模较大、收益较多的技术创新, 一般都得益于政府的激励。

同时, 互联网企业外部各动力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 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具体关系分析如图所示:

(1) 市场需求对其他的外部动力因素的影响。

首先, 市场需求的高涨会促使市场中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数目不断增加, 从而使各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其次, 达到某种新的市场需求常常需要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 因此这种新的市场需求往往会带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再次, 当某一种创新移动产品存在着旺盛的市场需求时, 就会引起政府对于该创新产品的关注。若是企业由于获利较少或风险较大等原因而不愿意对该产品进行开发生产, 政府会采取一定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该类产品的创新, 如贷款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等。

(2) 市场竞争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首先, 当互联网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激烈时, 各企业唯有不断地开发出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或者进行营销创新, 获得企业自身的自主知识产权,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不断获得商业利润。其次, 市场竞争会促进各企业满足不同用户多样化的需求的同时,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并且不断地挖掘出市场的潜在需求。再次, 当市场竞争的强度过大时, 会引发政府对市场结构的适当调节以及对市场竞争的适度干预。

(3)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首先, 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创造市场需求。新型产品和服务的出现, 可以创造出全新的需求理念, 而用户在这种全新的需求理念指引下会产生新的需求。其次, 科学技术能够适当缓解市场竞争的压力。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 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新型产品的生产和新型服务的提出两个方面, 还体现在营销方式的创新上。拥有了新型产品和服务, 并通过营销创新在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可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 从而缓解市场竞争的压力。

(4) 政府支持对其他因素的作用。

首先, 政府会为推动高科技产品创新而进行一定的政府购买行为, 这种行为会刺激市场需求。其次, 政府对某些竞争不规范的市场进行的干预和调整, 会使一些优势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政府对劣势企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 则会相对减弱这些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再次, 政府支持会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会通过各项政策增加对企业和各科研院所的科技经费投入, 调动了这些部门的创新积极性。政府的贷款支持政策可以减轻一些企业面临的资金不足的压力, 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高新技术的优惠政策引导会带来企业新技术研发投入的增加, 使得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不断上升。

摘要:结合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现状, 分析了影响其进行技术创新的外动力因素, 并在对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构建了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动力模型。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吕本富, 张鹏.77种网络经济创新模式[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2]刘康.浅析知识产权保护对互联网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J].中外企业家, 2010, (7) :212-213.

[3]周怀峰.市场需求发展阶段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 (23) :80-83.

[4]曹前有.技术创新主体市场竞争动力论[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7) :455-480.

[5]何宇宁.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6]刘芝.论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社会信息及其作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9.

联合库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篇5

联合库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利用定点订货和准时采购策略与系统动力学建模思想,考虑生产、运输各个环节,建立了供需联合库存建立系统动力学动态模型.从生产时间、长鞭效应、订货三个方面分析了模型,结果表明:联合库存削弱了牛鞭效应带来的信息失真;生产时间与运输时间的`缩短可以有效降低库存成本且进一步削弱了牛鞭效应;订货中,收获、订货周期长短与配送中心库存量没有关联,只影响订货量的大小,即周期越长则订货量越大.

作 者:钟永光 徐学峰 田艳玲 马晓兰 ZHONG Yong-guang XU Xue-feng TIAN Yan-ling MA Xiao-lan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刊 名: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3(2) 分类号:N941.3 F253.4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   联合库存   时间   供应链  

创新动力模型 篇6

关键词 劳动力结构;Markov过程;转移概率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

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间的相互关系的内在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起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力流动转移在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必要条件.因此,对劳动力流动转移的研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区域劳动力结构演进进行建模分析,是杜文忠[1]的推广深入.

2 模型的建立

设L={li1≤i≤α}是国民经济中的α类行业,如按三次产业分类,l1,l2,l3可分别表示国民经济行业中的第一、二、三产业,L也可表示具体行业,如可用l1,l2,l3,l4分别表示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个体在各类产业中任意流动演变.设D={di1≤i≤β}是生产中β类使得劳动个体完全脱离生产劳动活动这一过程的因素,如d1,d2,d3可表示死亡、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完全脱离生产活动的退体等,显然,若劳动力个体脱离研究的区域时,这种状态也应归于集合D.

本文研究具有同等条件的某一劳动群体,如同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群体,同年的复员军人或是年龄相仿、技能相当的农民工群体等,记Z={Z(n),n∈N}是一随时间变化过程,在时刻n,若这一群体中的劳动力个体从事产业li,则记Z(n)=li,在时刻n,若个体由于因素dj而导致永久脱离生产劳动,则记为Z(n)=dj,此时,过程状态将不再发生变化.显然Z是一个随机过程,它描述了劳动力个体从开始从事生产劳动直至完全退出生产活动这一过程.为便于量化计算,定义li=i,1≤i≤α,di=α+i,α≤α+i≤α+β,则E={i1≤i≤α+β}是过程Z的状态空间.显然对于1≤i≤α,α+1≤j≤α+β,i之间互达,i可达j,状态j是吸收态,设劳动力个体最初进入各行业的初始分布为γ={γ1,γ2,…,γα},即γi=P(Z(0)=li),1≤i≤α,设∑αi=1γi=1.即本文不考虑首次就业就失业的平凡情形,设劳动个体在各行业的转移只与当前所在环境有关,转移概率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定义:

Qij=P{Z(n+1)=jZ(n)=i},其中1≤i,j≤α,表示在时刻n从事产业li的个体在下一时刻从事产业lj的概率.

Uiα+j=P{Z(n+1)=α+jZ(n)=i},其中1≤i≤α,1≤j≤β,表示在时刻n从事产业li的个体在下一时刻由于因素dj而永久脱产的概率.

设分块矩阵P具有结构:P=QUOIβ,

其中,Iβ是β×β单位矩阵, U=Uijα×β,Q=Qijα×α,O是零阵.

设P满足如下条件:

条件(ⅰ) ∑α+βj=α+1Uij+∑αj=1Qij=1, 1≤i≤α;

条件(ⅱ) ∑α+βj=α+1Qij>0, 1≤i≤α;

条件(ⅲ) Qn→0,n→+

条件(ⅰ)保证矩阵P是一个随机阵;条件(ⅱ)和条件(ⅲ)保证了过程Z最终将在有限时间内进入集合D,由条件(ⅲ)易知,(I-Q)可逆,定义:=ijα×α=(I-Q)-1=∑

Z={Z(n),n∈N}是一个转移矩阵为P的离散Markov过程,状态空间中,{1,2,…,α}是瞬过态,{α+1,α+2,…,α+β}是吸收态.

3 模型的分析

设τj表示劳动力个体在行业lj上的工作时间,这个量反映了各个行业的从业者的流动特点,体现了各行业的稳定程度.设υ表示个体的整个从事生产劳动过程的时间.它反映了劳动力个体的生产活动过程的强度,是衡量各行业上劳动力个体工作环境与福利、劳动资源利用率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定理1 在如上劳动力结构模型中,从事产业li劳动力个体转移至行业lj,并在行业lj上工作的时间τj的均值及方差为:

Ei(τj)=ij; (1)

Di(τj)=ij(2jj-ij-1);(2)

其中,Ei(•)=E(•Z(0)=li),Di(•)=D(•Z(0)=li),1≤i,j≤α.

证明 对过程Z的第一次转移取条件:

Ei(τj)=δij+∑αk=1QikEk(τj),1≤i,j≤α,

δij为示性函数.(3)

把式(3)改写成矩阵形式:

{Ei(τj)}=Iα+Q{Ei(τj)}.

由条件(ⅲ)可得:

{Ei(τj)}=(Iα-Q)-1=.

显然,Ei(τj)=ij.

对于式(2),注意到:

Ei(τ2j)=∑α+βk=α+1Uikδ2ij+∑αk=1QikEk(τj+δij)2

=∑α+βk=α+1Uikδij+∑αk=1QikEk(τ2j+2τjδij+δ2ij)

=δij+∑αk=1QikEk(τ2j)+2δij∑αk=1QikEk(τj).

将式(3)代入有:

Ei(τ2j)τ=δij+∑αk=1QikEk(τ2j)+2δij(Ei(τj)-δij),

从而,

Di(τj)=Ei(τ2j)-(Ei(τj))2=ij(2jj-ij-1).

证毕

推论1在如上劳动力结构模型中,最初从事产业li的劳动力个体的整个劳动生产过程的总时间υ的均值及方差为:

Ei(υ)=∑αj=1ij;(4)

Di(υ)=∑αk=1ik(2∑αj=1kj-∑αk=1ij+1);1≤i≤α . (5)

证明 注意到:υ=∑αj=1τj,式(4)显然.对于式(5),仿定理1的证明:

Ei(υ2)=∑α+βk=α+1Uik+∑αk=1QikEk(υ2+1)=1+∑β+αk=β+1Qik(Ek(υ2)+2Ek(υ)).

于是,

Di(υ)=Ei(υ2)-(Ei(υ))2=∑αk=1ik(2∑αj=1kj-∑αk=1ij+1).证毕

下面分析在此随机模型下,地区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设r(j)表示行业lj的单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考虑临时性失业,故r(j)>0,设R表示劳动个体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生产总值.G表示这个劳动群体总共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本文假设r(j)、R的取值为正整数,显然,选择合适的生产值计量单位上假设是合理的.

定理2 在如上劳动结构模型中,最初从事行业li的劳动力个体在整个生产活动中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R分布为:

P(R=k)=εi(Q)k-1(I-Qe),1≤i≤α,k∈N,(6)

其中εi表示第i个元素为γi其余元素为0的α阶行向量,e是适当阶数的单位列向量,且

Q*={Q*ij}α×α:Q*ij=1-1-Qijr(i),i=j,

1r(i)Qij,i≠j.

证明 本命题采用构造法证明.r(j)>0表示行业lj的单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而R=∑υn=0r(Z(n))•τZ(n),设Rin表示劳动个体第n次进入行业li所累积的生产总值,于是R=∑αi=1∑τin=1Rin,显然,Rin是一个均值为r(i)1-Qii的随机变量,读者详见钱敏平,龚光鲁[2].

设t0=min {n≥0:Z(n)≠Z(0)};

tk=min {n≥0:Z(t0+t1+…tk-1+n)≠Z(t0+t1+…tk-1)},k≥1,

设E=L∪{0}={1,2,…,α,0},定义过程:ZJ={ZJ(n),n∈N}:

ZJ=ZJ(0)=Z(0),

ZJ(k)=Z(t0+t1+…tk-1),k≥1,

定义矩阵:QJ={QJij}α×α:QJij=Qij1-Qij,i≠j;

0,i=j,

于是,ZJ={ZJ(n),n∈N}是Z的内嵌纯跳过程.

重新构造一(半)Markov过程Z={Z(n),n∈N},Z的状态空间为E,设矩阵

Q*={Q*ij}α×α:Q*ij=1-Qijr(i),i=j.

1-Qiir(i)QJij1-QJii=1r(i)Qij,i≠j,

构造矩阵P*={P*ij}(a+1)×(α+1):P*=QI-Qe01,

于是过程Z具有如下性质:Z是状态空间E上的Markov过程,在状态i∈L上停留的次数是均值为r(i)1-Qii的几何分布,过程停留一段时间后发生转移,过程转移到状态j≠i上的概率为Qij1-Qii,状态0是吸收态,一旦过程进入吸收态,将永远停留在该状态,定义:υZ=inf {n≥0:Z(n)=0},显然,由田乃硕[3]、Neuts[4]可知, υZ服从阶数为α的离散PH分布,记为PHd(γ,Q).又由于R=∑αi=1∑τin=1Rin=υZ,于是:P(R=k)=εi(Q)k-1(I-Q)e.

证毕

推论2 在如上劳动结构模型中,设劳动力个体总数为M,在整个生产活动中最初从事产业li的劳动个体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及整个群体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值为:

EiR=εi(I-Q)-1e; (7)

EG=Mγ(I-Q)-1e.(8)

证明 式(7)由定理2直接可得,注意到G=MR,式(8)显然.

4 数值计算实例

本文给出一个上述模型数值计算的实例,考虑到某一区域,如省、自治区等,某一年度同时从业的一批劳动群体,计50 000人,同时进入三种行业l1,l2,l3,设d1为离退休而退职,设d2表示工伤意外死亡或调离外省以外等其他情况.设劳动力转移矩阵:

P=0.718 90.128 30.144 20.067 70.732 90.088 10.039 00.025 40.831 5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2 50.041 20.034 71.000 00.000 00.006 10.070 10.069 40.000 1.000 0;

劳动力个体的最初分布比例:γ={γ1,γ2,γ3}={0.664,0.118,0.218};l1,l2,l3的单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r1,r2,r3)=105×(0.811 38,1.288 26,1.220 46);于是,在上述劳动力结构模型中:

(ⅰ)劳动力个体转移至各职业工作时间均值与方差(计算结果取小数点两位)为:

{Ei(τj)}=5.113.025.951.774.994.131.451.457.93;{Di(τj)}=21.0117.9953.0813.2119.9044.3311.2710.9255.02;

(ⅱ)整个生产活动过程中,劳动力个体在各职业的总工作时间均值与方差为:

(E1(v),E2(v),E3(v))=(14.09,10.89,10.84);(D1(v),D2(v),D3(v))=(92.09,77.44,77.22);

(ⅲ)劳动力个体及群体在整个生产活动过程中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均值为:

(E1(R),E2(R),E3(R))=105×(15.3591,12.9260,12.7469);EG≈7.3×109.

5 结 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区域劳动力流动转移是在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背景下展开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形式,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利用和转移劳动力,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稀缺的资本,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产业,获得资源重新配置效应,加快经济增长.推动收入增长,特别是在农业收入增长空间受限制的情况下,农民收入的增长更多地是依靠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的增长.增加留在农村人口的人均资源占有水平和生产成果的分享份额,提高农民收入.这也有利于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持续有序的劳动力流动转移可以自动地平抑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缩小城乡差距.同时可以发挥城市人口的聚集效应,创造新兴产业需求及相关部门,特别是繁荣第三产业,增强城市活力.这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途径.劳动力流动转移可使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两个差异”才能自动消失,城乡二元结构才能最终得以解决.正是劳动力流动转移的重要性以及劳动力由流动到迁移转换的特殊作用,因此,研究这一主题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劳动力流动转移的特点,对劳动力流动转移过程的分析,有利于找出决定劳动力流动转移具体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进一步认识中国的体制环境和制度环境及其对劳动力流动转移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城乡统筹政策服务.理论上的意义在于验证流动转移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提出劳动力流动转移的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劳动力流动转移建立劳动力转移模型,以劳动力流动转移的具体相互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劳动力结构演变特点.得出劳动力在整个演变过程中的量化特征及其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这对于分析影响劳动力流动转移的具体因素,进一步认识中国的体制环境和制度环境对劳动力结构演变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制定科学的城乡统筹政策,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杜文忠.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马尔科夫过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6, 36 (12): 108-112.

[2] 钱敏平,龚光鲁.随机过程论 [M].第2版.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3] 田乃硕.休假随机服务系统[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 Neuts M F.Matrix-Geometric Solutions in Stochastic Models[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1.

[5] Snell J L.Finite Markov Chains[M].New Jersey:D.van nostand company,1960.

Stochastic Model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Labor Structure Evolution

TANGSheng-da1,DUWen-zhong2

(1.College of Mathematics,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2.Soft Science Insitution,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ed a Markov process with some absorbing states to describe labor structure model. Using the transition probability of the labor force, the expectation and the variance of the sojourn time in every industry were obtained, to which the individual labor was transferred from the initial industry. The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the per-capita Gross Regional Product (GRP) was also obtained. And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GRP created by the individual and the group respectively were derived. Moreover, a numerical example of the model was given.

创新动力模型 篇7

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信息技术革命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 全球证券交易所逐渐从完全垄断转向自然竞争[1], 交易所创新逐渐成为交易所发展的核心。目前在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 国内有各类交易所几百家, 市场竞争激烈, 交易同质化严重。在此背景下,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创新途径及内容, 必然值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着中国金融业不断发展, 这样的金融创新也将成为一种新潮流, 对我国经济未来转型发展有特殊意义。

1 金融信息交易所现状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是全球金融信息交易领域首创的公司制交易所, 是新华社旗下中经社控股集团独资注册成立的专业交易中介机构。其定位于建设“交易所的交易所”, 着力打造金融数据集成服务、金融信息发布服务和金融产品拓展服务三个平台, 坚持“共融、共享、共赢”的发展模式, 着力构建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间、国内资本市场间及金融与文化领域间三座桥梁。[2]当前,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开展了包括金融信息产品、文化创意产品、新媒体新闻信息产品与广告产品交易服务, 提供债权交易、股权交易、票据交易、艺术品交易、信托理财、研报、路演、安居基金、资产处置、技术专利转让、商务信息咨询和交易所设计等专业服务。开业至今, 其创新性优势以及其因超前创新所带来的不足都表现得十分明显。

1.1 金融信息交易所的优势

金融信息交易所以金融信息为交易标的, 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交易所的创新优势。

1.1.1 强大的金融信息资源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充分发挥新华社遍布海内外的采集网络和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优势, 为交易所提供最新最快的各类金融信息, 并为全社会的金融信息交易活动构建起更公平、更高效的市场化环境和秩序, 使社会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更高效更合理。

1.1.2 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

依托“新华08”[3]

1.2.2 核心竞争力不明显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目前的业务面较广, 却几乎没有突出的业务, 即尚未构建出交易所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目前, 国内交易所迅速发展, 散落于全国各地的交易所已超过300家, 交易品种更是超过百种。诸多交易所中, 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与金融信息交易所在业务上有较大的相关性、相近性, 都沟通起了金融与文化两大产业。这无疑弱化了金融信息交易所在文化交易领域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如何提高自身业务与服务水平、如何强化核心竞争力并与其他交易所开展差异化竞争, 成了当前金融信息交易所亟须考虑的问题。

2 创新动力模型引入

创新是生产力进步的源泉。一个企业或公司,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竞争力, 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需要动力来源。作为金融服务领域的一个创新成果, 金融信息交易所的形成与发展背后必然存在强大的助推力量。由此, 我们引入创新动力模型 (图1) 进行分析, 图中的两个动力既是创新产生的条件, 同时也是检验创新成败的标准。

具体而言, 市场推动力和科技推动力是产生创新的两大主要动力。第一, 科技推动力主要体现在技术新创意的开发中。在与客户的双向交流中产生灵感并深入挖掘, 创新就可能产生于公司企业的研发活动当中, 依靠一定的科学技术支持能将灵感变为现实。第二, 市场推动力主要体现在消费者需求分析中, 这有助于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或原先被忽略的新的细分市场, 由此, 公司才会进行创新, 以扩大自身发展市场。[4]

然而, 这只是一个从整体角度建立起来的简化模型。在实际应用中, 还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对该模型进行细化、完善。特别是在金融服务领域, 各方经济关系与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这就需要对促使创新发展的动力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分析。由此得出更符合金融信息交易所创新发展的创新动力模型改进形式 (图2) 。

金融信息交易所的创新动力来源主要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而科技推动力和市场推动力分别包含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当中。

首先, 内部因素作为核心助推力, 推动创新发展, 这主要包括科技水平、信息来源、主观动力三个方面。第一, 科技水平包含了技术创意研发、技术硬件支持、科技知识及人才运用等, 主要体现在高科技产品及设备的实际应用上。完备的高科技水平能为创新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和设备保障, 是金融信息交易所进行创新所凭借的手段。第二, 信息来源是金融信息交易所进行创新最必不可少的条件。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与诸多国内外交易所保持密切联系, 获得了海量实时金融信息, 在“金融信息就是生产力”[5]的今天, 这无疑使金融信息交易所的创新成果更具有价值。第三, 主观动力。近年来, 虽然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但与欧美地区相比, 我国金融业发展依然相对滞后。为了尽快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 促进金融信息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中的顺利流通;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明确国内金融业的运作规范, 深化金融市场改革, 新华社适时地转换思维, 开创性地以金融信息作为金融交易标的物。由此可见, 创新主体积极发挥能动性, “要创新”成为创新的主观动力来源。

其次, 外部因素是辅助推动力, 主要包括市场推动、政策支持、国际形势三方面的作用。一方面, 市场推动应包含金融信息的供需两方。对金融信息的需求方要求供给方整合提供全面综合的行业及交易信息, 而信息供给方也希望有更大的信息发布平台扩大其金融影响力。双方相互平衡作用, 为金融信息交易所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既能对创新方向起引导作用, 又能通过简化行政程序、提供行政便利等方式鼓励创新发展。正如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开业仪式上说道:“我们将坚持做好‘四个服务’, 完善政策措施, 强化服务保障, 为各类金融机构在京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此外, 国际形势也是重要的创新推手。中国经济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抵挡住了冲击, 但还是暴露出了不少经济、金融领域的缺陷。当前国家实力较量更多的是经济与科技的抗衡, 而要在抗衡中获得优势地位的关键就在于掌握自主创新。因此, 在宏观国际形势影响下, 创新成为众人追捧的潮流。

改进后的创新动力模型更详细、更具体地列出了在金融信息服务领域中能引发创新的诸多因素。通过对该模型的运用, 我们能对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表现出的创新动力有更加明晰的认识。

3 金融信息交易所创新点分析

首先, 在融合国际形势和市场驱动力方面,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公司制组织形式是一个很大的创新。

自199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股票交易所率先由会员制改为公司制至今, 目前, 欧洲大部分的证券交易所都已完成公司化改制, 亚洲和北美地区的证券交易所改制步伐也在加快。[6]可以说, 公司制已然成为目前交易所的主流组织治理特征, 公司制已成为国际潮流。反观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等众多交易所, 名义上实行的是会员制的组织形式, 但实际上是一种行政特征明显的“行政会员性组织” 。[7]这使交易所过多受到政策干预, 弱化了其自身功能, 会员对交易所的重大决策也没有参与权。

交易所进行公司制改革后的优势是明显的。第一, 公司制使交易所的所有权更分散。上市公司、金融机构、股东会员等对公司均有所有权, 这有利于把交易所塑造成一个将交易所的利益和市场参与者的利益统一起来的机构, 降低交易所与会员的利益冲突。股东的分散化也使交易所能更迅速广泛地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并及时做出反应, [8]增强交易所交易的实时性。且所有权分散化使交易所广泛筹集资金变得更加容易可行, 尤其对上市的交易所而言, 资源优化配置更便利。第二, 公司制有助于提高效率。公司制使交易所市场化程度更高, 其在更新设备、创新产品等方面有更大的积极性, 这都有助于显著提高交易效率。

因此,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采用公司制组织形式, 既顺应了国际社会中交易所的公司制改革潮流, 又满足了金融市场上信息供求双方的市场需求, 很好地融合了国际趋势和市场驱动力两个创新动力。资本市场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 交易所作为资本市场的载体, 是资本市场发挥功能的必要环节, 在这种形势下,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公司化组织形式变革, 成为其应对外界的竞争、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最佳选择。[9]

其次,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在创新信息来源、提升自身附加值方面也有独特的创新经验。这通过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与“新华08”[10]

而新华08是新华社自主研发的金融服务平台, 采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 以终端形式为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大中型企业提供信息资讯、市场行情、历史数据、金融模型、分析报告等业务, 为用户参与国内外证券、外汇、股票、黄金、期货和产权市场交易提供交易前信息收集和分析、交易中订单递交和风险管理、交易后清算结算和信息反馈等业务。新华08与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同属于新华社旗下中经社控股集团, 关系十分紧密。作为信息来源方面的创新,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可以方便地利用新华08在实时资讯、研究工具、分析模型、历史数据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提升交易所在信息渠道、分析研究等方面的附加价值。同时, 这也大大降低信息来源成本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利润。同时, 交易所还能借助新华08在政府、企业、银行的终端渠道, 完成对自身的宣传以及提升品牌价值。

除此以外,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主观动力使其在产品架构、产品研发、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有自己的思路, 相关产品和服务也会在不久的将来面世。在政策支持方面, 当前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活动开展与公司运营得到了来自北京市政府等多方在资金、人员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一定程度上为其创新发展解决了硬件难题, 但这还远远不够。在鼓励性的政策导向下, 金融信息交易所的创新动力和积极性才能更加充足。在科技创新方面, 新华社与多家科研机构以及大学等有广泛的合作关系, 如其曾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建设金融信息量子通信验证网, 这一技术的应用更会推动交易所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更大的发展。

4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启示

作为全球金融信息领域首创的公司制交易所,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成功建立与运行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对规范并拓宽我国金融业发展市场、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信息领域的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正视并利用好金融信息交易所在中国经济、金融领域中的作用, 能为中国宏观经济未来调整发展提供更长久的助力。

第一, 提供新型交易平台, 创新开发交易标的, 推动文化、信息产品资产化, 促进文化与金融两大产业的融合。

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金融市场中, 掌握大量及时有效的信息就意味着掌握了成功的机遇。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率先创新地以金融信息为交易标的, 促进交易信息和资本在供需双方之间顺利流动, 并进一步实现双边利益最大化。此外,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成功沟通了金融信息领域与文化产业领域, 并实现了对社会海量金融信息的发现、整合与利用。当前因信息交流不足而存在的产业壁垒阻碍了经济的透明化、公开化发展。“如果没有金融市场的介入, 文化市场的发展缺乏后劲;而若没有文化的参与, 金融市场容易被孤立, 形成‘信息孤岛’。”[3]而金融信息交易所通过实现文化产业、实体产业、资本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 不断降低信息发现和使用成本, 拓宽赢利空间, 有利于开创产业间共同发展、互惠共赢的新格局。

第二, 参与整合全球交易所, 引导中国交易所的公司制改革潮流。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的创新性公司制组织形式当前在我国独树一帜。交易所成为追求赢利的更具竞争力的企业, 加强了金融市场交易权的自由流动, 也在金融信息公开透明化的过程中促进了公平竞争。中国的交易所“迟早是要进行公司化、股份制改革的, 但不宜盲目跟风资本主义社会的步伐, 而应该建立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温和改革方案”。[10]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率先实行公司制的组织形式, 一方面提高了金融信息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也以开拓者的姿态为将其他改制的交易所提供经验和模范。此外, 随着全球各类交易所整合加快, 各地交易所逐步走向全球一体化, 率先完成公司制改革的交易所能更快进入下一步海外扩张阶段, 以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势发展。[11]在这场交易所行业格局的改变过程中, 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集中各路资源, 综合利用自身信息系统优势, 为全球金融信息资源整合和交易所创新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第三, 公开金融信息发布平台, 引领实体消费与金融投资新导向, 创新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举措。

金融信息交易所通过发布海量金融信息, 将成为政府新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与新华08的紧密关系, 意味着金融信息交易所可以借助终端平台向公众发布更有针对性和倾向性的金融信息, 引导消费者投资者关注新兴行业, 从而发现更大的投资机会。政府更可以利用这一特性, 有意识地通过金融信息交易所向公众发布相关产业、行业的利好消息, 引导公众关注国家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使资金不断流向国家经济发展需求最迫切的地方, 以便集社会公众之力, 不断完善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投资环境。这种新型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式作用于广大民众消费、投资心理,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流向, 更易被接受, 也能使社会资本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第四, 提高中国金融实力, 强化国际竞争力和新型综合国力建设, 参与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当前, 金融业不断渗透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对国家发展建设极为重要。各行各业的产品, 尤其是文化产品, 进行金融化、市场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只有积极地参与潮流进程, 中国金融交易市场才不会与国际市场脱轨。而国家部委、金融机构、要素市场、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等各个主体通过金融信息交易所这一平台得以联系, 共同参与到金融化的大浪潮中, 这主要体现在提供或购买交易数据、市场研究报告等金融信息上。集中社会力量与优化整合资本、知识等多项资源, 无疑是新形势下借助金融来强化国家综合实力的要求所在。此外, 由于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定位于“交易所的交易所”, 在全球金融信息领域独创先河, 这有助于中国在国际市场中掌握金融信息标的定价权, 进而提升中国在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设过程中的话语分量, 是我国提升金融信息安全的可控力、增强我国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软实力的重要表现, 同时也为落实国家金融发展战略作出了创新性贡献。

可以看出, 运用改进后的创新动力模型对金融信息交易所进行分析, 能更清晰地梳理出推动金融信息交易所创新的源头所在。把握好科技水平、信息来源、主观动力等内部因素, 以及市场驱动、政策支持、国际形势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作用, 立足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实际国情, 发挥出金融信息交易所在沟通金融信息鸿沟、促进多个产业融合、加快公司组织改革、更新政府调控手段、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中的创新优势, 使金融信息交易所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金融业之崛起, 并进一步在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中发挥重大影响力, 推动中国经济再次腾飞。

参考文献

[1]肖莺.全球证券交易所四大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 2012 (4) :49.

[2]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关于本所[EB/OL]. (2012-05-25) [2013-03-18].http://www.cfiex.com/bensuojieshaolanmu/297.html.

[3]王文帅, 徐蕊, 李延霞.新华社开创交易所新业态, 架起文化产业与金融市场桥梁[EB/OL]. (2010-12-18) [2013-03-12].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12/18/c_13654860.htm.

[4]MBA智库百科.创新动力模型[EB/OL]. (2009-07-01) [2013-03-10].http://wiki.mbalib.com/wiki/%E5%88%9B%E6%96%B0%E5%8A%A8%E5%8A%9B%E6%A8%A1%E5%9E%8B.

[5]王宇, 李延霞.新华时评:填补金融信息鸿沟的创新之举[EB/OL]. (2010-12-18) [2013-03-09].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12/18/c_12894396.htm.

[6]胡坚, 郜全亮.国际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南方金融, 2010 (5) :31-33.

[7]袁秀明.我国证券交易所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金融, 2012 (4) :42.

[8]曹丽.论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化发展趋势[J].河南金融管理, 2002 (6) :32-33.

[9]蒋娅娅.交易所不只是交易平台[N/OL]. (2006-12-14) [2013-03-09].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61214/09161099104.shtml.

[10]邱敏欣.论我国证券交易所组织形式的改革[J].现代商业, 2007 (21) :208-210.

创新动力模型 篇8

1 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相关概念与要素识别

1.1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动力概念

技术创新理论最初是由熊彼特提出来的。技术创新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上的发明和成功, 它的特征是在于第一次商业应用, 一个创新产品只有在被用户使用或获得承认以后, 才算是创新成功[1]。不同的学者对技术创新动力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每种理解都有各自的侧重点。比较典型的有: (1) 集合论[2]:创新主体受到内外部各种因素的推动。 (2) 价值判断论[2]: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目的是获取创新收益。 (3) 心理状态论[2]:从事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的一种心理状态。 (4) 相关因素论[2,3]: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认为技术创新动力是促使创新主体产生创新欲望和要求, 并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一系列因素和条件。

1.2 技术创新动力要素识别

国内学者研究技术创新动力时, 所考虑的因素很多, 而且越来越复杂。全面考虑无可厚非, 但加入过多因素往往会掩盖企业技术创新的原始动力。而且缺少分类研究, 我国企业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动力存在一定的差别。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在理论层面, 缺少实证研究。所以本文针对光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动力进行实证研究来弥补分类研究较少的缺憾。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是创新动机和创新需要。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机在外部环境因素的刺激下得到加强。文中从企业进行创新的内因和外因来进行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识别。

(1) 提升企业市场地位的追求是首要因素。光伏产业属于战略新兴产业[4], 是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而出现的一个产业。因此在这个新兴行业里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 投入大, 风险也比较大。同时光伏产业现阶段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本文主要讨论在成长期阶段, 光伏企业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能够促使企业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的动力应该是该创新能够提升企业市场地位的诱惑。因为我国处于光伏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 这些企业或大或小, 但大多大而不强, 乘着光伏需求旺盛的东风能够大捞一笔, 当产能过剩时只能坐以待毙。即使创新也只能是价值链低端的创新获得的收益与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往往不成正比, 因此即使有利益诱惑这些企业也未必能够进行技术创新, 他们更愿意引进别人的成果。而如果这个创新成果能够使企业获得一个更高的市场地位的时候, 企业就愿意花费成本来进行技术创新。因为这个市场地位的提高意味着企业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

(2) 其次是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战略新兴产业本身就是一个不同于传统产业的一个新领域。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进入这个产业需要具备远见卓识及过人胆识, 敢于冒风险、敢于勇为人先。如无锡尚德施正荣当初带着技术回国艰难创业, 带领尚德辉煌一时。苗连生的远见卓识也是有目共睹, 研发多晶硅技术, 建设研究院等等。只有想要在这个产业一直坚持下去的决心和毅力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技术创新中去。如果只想要分得战略新兴产业的一杯羹而不思进取, 那么这些企业必定会在市场竞争的大浪中洗涤出去的。

(3) 人的因素 (人才和人力) 。我国光伏企业在产业化方面起步较晚, 缺乏本土相关技术人才 (正向推动) 。应该大力培养相关从业人员壮大光伏产业人才队伍。产学研要紧密合作。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力成本 (逆向推动) 也在发生变化人力成本的升高也促使企业开始使用新技术新设备降低成本, 这样也能够推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4) 政策的支持必不可少[5]。从光伏产业的发展史可以看到, 光伏产业最初就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因为新兴产业相较于传统产业不具有成本优势, 竞争力弱,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会迅速的衰落。政策的支持表现在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支持、标杆电价、金太阳工程、特许权招标、建筑光伏补贴等, 提高可再生能源补贴。每次政府政策出台都会引起光伏产业不晓得震荡, 甚至会雨后春笋搬得出现很多企业在政府补贴巨大的诱惑下纷纷上马光伏项目。这样就会导致光伏产业的恶性竞争, 抢占资源现象, 反而不利于那些真正想要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进行创新。因此政策在核准此类信息时应该更加谨慎。

2 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型构建与模型构成分析

2.1 构建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型

基于上述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 构建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型如图1所示[6]。

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分为最为核心的企业提升市场地位的目标、企业家精神、政府政策、人的因素这四大类。企业家精神能够激发创新意识, 而一个企业有了创新意识就能够加速创新的发生。企业对提升市场地位的目标能够更加坚定地帮助企业事实创新项目的展开。而在企业外部政府的政策支持与鼓励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对于战略性性产业更是需要国家和政府来完善各项制度的建设及规范市场环境, 创建一个有序竞争两性竞争的市场环境。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最必不可少的就是人才的作用了。科技人才是创新研发的基础条件, 而人力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基础条件。所以离开了这两类人创新是不可能完成的, 因此这两类人对创新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当创新获得成功的时候, 创新就反过来对推动创新的因素产生新的影响。这样就形成一个动态的良性循环系统, 使创新不断进行。

2.2 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型构成分析

本文针对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型的构成要素, 提出相应的解释指标, 作为定量参考的依据。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及动力要素的解释指标如表1所示。

3 基于随机森林的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型分析

随机森林[9,10,11] (Random Forests) 是一种统计学习理论。它是利用bootstrap重抽样方法从原始样本中抽取多个样本, 对每个bootstrap样本进行决策树建模, 然后组合多棵决策树的预测, 通过投票得出最终预测结果。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证明了RF具有很高的预测准确率, 对异常值和噪声具有很好的容忍度, 且不容易出现过拟合, 可以说RF是一种自然的非线性建模工具。而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型动力要素间的互动就是一种非线性关系, 所以RF能够很好地模拟这种互动机制, 分析结果可信度高。

3.1 方法分析

随机森林分类 (RFC) 是由很多决策树分类模型{h (X, δk) , k=1, …}组成的组合分类模型, 且参数集{δk}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向量, 在给定自变量X下, 每个决策树分类模型都由一般投票权来选择最优的分类结果。RFC的基本思想:首先, 利用bootstrap抽样从原始训练集抽取k个样本, 且每个样本的样本容量都与原始训练集一样;其次, 对k个样本分别建立k个决策树模型, 得到k种分类结果;最后, 根据k种分类结果对每个记录进行投票表决决定其最终分类, 如图2。

在随机森林算法中如果一个对模型预测起到重要作用的特征被噪声干扰, RF算法的预测准确率将明显降低。具体方法阐述如下:首先对随机森林中已经形成的树, 利用袋外数据来测试, 会获得一个袋外数据准确率v1, 然后对袋外数据加入噪声, 通常是改变袋外数据中某特征R的值的大小, 再按第一步操作, 会获得一个袋外数据准确率v2。两次测试得到的准确率之差:v0=v2–v1即为所测试的树中特征R的重要性度量值, 同理可以求出其他特征的重要性度量值。当研究数据的特征非常多时, 就可以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计算特征的重要性, 进行排序。这是随机森林一个非常优良的特性, 本文利用随机森林的这个对特征重要性度量对本文提出的13个方面进行排序。

本文中使用的是Open CV的random tree类, 它是根据Leo Breiman的随机森林方法执行的。在训练时, 通过设置CvRTarams::cal_var_importance, 就可以通过以下函数获得每一个变量的相对重要性。const Cv Mat*CvRTrees::get_var_importance () const;

3.2 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专家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访谈对象是江苏省光伏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高层人员对企业的远景战略以及市场现状能够清晰地把握, 能够很好的回答相关问题, 数据具有可靠性。同时根据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型构成设计调查问卷, 经过整理回收的调查问卷答案及访谈记录, 并将其做定量化处理得到原始数据。

从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来看, 大家一致认为研发人员保持在中等比重会最有利于技术创新, 而研发人员如果过少就算人员素质很高的话, 对技术创新的推动能力也是有限的。这也正印证了企业要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就算内部科研人员不足也要和外界诸如科研院校及其他企业的合作, 加强人员优势来更好的进行技术创新。

将其他数据运用随机森林方法进行处理, 如果要使得随机森林训练的结果比较优良, 必须要对其参数进行仔细的寻找, 即参数的寻优。经过反复的试验, 得到以下随机森林的参数。

按照此参数及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如表3所示。

由分析结果得到, 企业家强烈的创新欲望、预期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政府对光伏企业的补贴、完整的技术链的形成以及对科研人员的物质激励最能够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回到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型中, 可以合理解释这样的现象。企业希望能够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而在新兴技术领域[6]只有提升了自己的技术水平才能取得成本优势及客户优势。而完善的技术链或是在技术链中的重要位置能够快速拉动企业的市场地位的提高。俗话说“一只羊带领一群狼的部队是打不赢一匹狼带领一群羊的部队的”, 这就说明了领导力的重要性。一个强势有主见并且有创新欲望的企业家是最能够鼓舞士气, 带领企业走向创新成功之路的。对研究人员除了要给予精神上的鼓舞, 物质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物质奖励不但能够满足个人在精神上的被认可而且也能够极大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除了这些企业内部的内因外, 外在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的创新动力也是有非常大影响的。尤其是战略新兴产业, 国内市场还不成熟, 同与之相对的传统企业在成本及相关的市场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 这些企业根本不具备成本优势, 从而也就不利于市场的扩大。而没有市场需求拉动的企业是不愿意进行投入巨大的创新研发的。他们更愿意在这个狭小的市场里维持原样, 避免投入到时间不确定、需求不确定的创新中去。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及专家访谈的方法获得批量数据运用随机森林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到企业技术创新最大的技术推动力为得到预期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完整的技术链的形成、企业家强烈的创新欲望、对科研人员的物质激励以及政府对光伏企业的补贴。针对这些要素对企业与政府提出如下建议。

(1) 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校及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的合作。因为这些合作不仅能够互补新知识而且能够这对产业链上新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有利于及时抓住市场机遇。同时能够弥补企业内科研人员不足的劣势。

(2) 企业要重视对科研人员的物质激励。物质激励要遵循适度原则, 按其贡献大小给予奖励, 这样才能够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要注重员工的精神激励, 对员工的优秀表现要不吝赞扬, 有些人更愿意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3) 政府要严格审核光伏企业的成立。由于政府的大力补贴政策使得一些光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但是却形成了量多而不强的局面。究其原因是有些企业的成立就是为了这些补贴而想要获取短期收益。这些企业只是单纯引进生产设备进行低端的加工制造。虽然这些企业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在数量与质量上要予以控制, 否则会扰乱市场环境, 不利于良性竞争环境的形成。

摘要:以光伏企业为例, 提出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 提升企业市场地位的目标、企业家精神、人的因素、政策的支持。并由此构建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型。在专家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使用随机森林法, 分析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权重排序、动力要素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家强烈的创新欲望、预期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政府对光伏企业的补贴、完整技术链的形成以及对科研人员的物质激励是光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最大动力。

关键词: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要素,随机森林,模型

参考文献

[1]厉怒江.关于技术创新动力理论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1993, 11 (1) :67-70

[2]王海燕.企业创新动力研究评述[J].科学管理研究, 2011, 29 (6) :11-14

[3]孙冰.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理论研究评述[J].现代管理科学, 2008 (4) :8-10

[4]王新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及发展对策分析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1, 29 (4) :1-5

[5]杜伟.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基本构成分析及现实启示[J].软科学, 2005, 19 (4) :77-80

[6]李垣, 汪应洛.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构成要素的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 1994, 12 (4) :43-45

[7]孙冰, 王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建构[J].现代管理科学, 2010, 23 (138) :19-22

[8]孙冰, 王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仿真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0, 8 (226) :28-33

[9]LEO BREIMAN.Random Forests[J].Machine Learning, 2001 (1) :45

[10]LIAW A, WIENER M.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by random Forest[J].R News, 2002 (3) :18-22

创业动力模型探究 篇9

理论回顾

1.创业模型

目前, 大多数经典的创业模型都来源于国外学者。本文大致总结出五大经典创业模型 (见下表) , 这些研究成果被后人多次借鉴和应用, 其典范价值历久弥新。

五大经典模型的内容均是在肯定前期研究结论的基础上, 将创业体系更进一步地完善。其中, 机会、组织、资源作为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始终贯穿于整个创业过程, 这对本文的模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创业动力因素

创业的核心问题在于:为什么个体在不确定风险的情况下仍会选择从事创业活动?其内在动力从何而来?对该问题的讨论可以从企业的微观层面、行业的中观层面和国家的宏观层面展开 (林强、姜彦福、张健, 2011) 。综上, 创业驱动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 社会经济因素。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创业水平的基本因素。包括:人力资本, 财务资本, 风险资本, 社会资本, 基础设施, 收入水平等 (Acs et al., 2011, Avdeitchikova, 2009;Naudéet al., 2008) 。Schumpeter (1934) 在其经典之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了创业和社会经济之间的重要关系, 强调创业机会源于经济。Wennekers和Thurik (1999) 通过对创业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产业经济理论、演化经济学及管理理论等多个领域中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 建立了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联系。更多学者认为, 经济发展水平和创业水平之间的关系随具体情况发生改变, 不可一概而论。

(2) 区域因素。研究显示, 区域经济基础、区域文化传统、区域生活条件乃至自然气候, 以及区域的资源禀赋 (Berggren and Dahlstrand 2009) , 都有可能影响当地的创业水平。学者指出, 地域特征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来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的创业收益:一是作用于创业利润和工资报酬;二是直接作用于公司的创业概率。换句话说, 地区创业水平会受到当地资源流动性约束。

(3) 政策因素。对创业有正面影响的政策支持体系一般包括:创业鼓励措施、清除行政阻碍、提供创业服务等 (Li and Matlay, 2006;Caliendo and Kritikos, 2010) 。各项研究结果表明, 政府行为会影响该地区的创业水平。例如, 提高政府支出会导致税收增加, 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但另一方面, 它也可能刺激社会需求, 从而增加企业收入, 以吸引更多的创业活动。

(4) 产业因素。这里所说的产业因素包括:产业多样性、中小企业所占比重, 以及知识密集程度等 (Aoyama, 2009;Braunerhjelm et al., 2010;Audretsch et al., 2010) 。例如, 一个地区的创业水平和当地小企业的比重息息相关。如某地的小企业占比越大, 则这个区域的创业潜力一般越高。因为小企业往往允许员工直接接触和了解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 为潜在创业者提供经验, 从而降低了创业屏障。此外, 知识溢出理论的研究论证:产业多样性能够对新企业的成立带来正面效应。

创业动力模型

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的参考和梳理, 本文进一步探讨创业动力的促发要素和效应机制, 最终构建出创业动力模型 (见下图) 。模型包含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要素, 共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齿轮。具体说, 宏观层面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创业文化, 一方面会直接影响中观层面的动力要素;另一方面, 也会对微观层面产生效应, 并且通过影响创业活动三要素来影响创业水平;中观层面主要包括创业平台和创业中介这两大动力要素, 它们将上下作用于国家的宏观层次和企业的微观层次, 并动态作用于创业活动三要素;微观层面上的创业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创业资源, 其本身就是构成创业活动的资源要素和机会要素、组织要素之间实现三者的动态平衡, 并同时与宏观、中观层面的动力要素产生循环效应, 协调促进创业, 最终界定为基于微观层面的创业动力构成要素。

1.宏观层面的创业动力

(1) 宏观经济环境。该模型中的经济环境指的是, 外部的社会经济状况, 其在各个方面影响着创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第一, 宏观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着微观层面的市场需求, 进而导致相关中小企业的创业机会发生变化。例如,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进而降低了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的需求, 这不仅引发进出口企业的贸易困境, 也提高了进出口行业的进入门槛, 削减了企业的创业机会, 降低了创业水平。第二, 宏观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创业资源的成本价格, 影响着这些资源的可得性。第三, 宏观经济状况也会影响创业活动的组织状态, 包括组织的资本形式、组织结构和制度, 甚至间接作用于组织文化。

(2) 宏观政策环境。第一, 政府为创业者所提供的法律保障和奖励机制, 包括减免税收、社会保障制度、破产法、知识产权保护等等, 这些政策无疑会影响个体的创业决策, 也为其赢得创业机会增强信心。第二, 政府为创业者所提供的资金、信息、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将有助于拓宽创业资源的来源渠道, 从而为创业者排除资金困难, 提供信息服务, 优化技术和管理资源, 与创业者共同承担风险。第三, 通过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成立高新技术园区等政策。一方面, 有助于完善创业组织;另一方面, 对中观层面的行业平台和创业中介机构产生正面影响, 也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

(3) 创业文化。积极的文化氛围是成功创业的精神动力, 不仅能够激发个体的创业意向和信心, 激励个体更好的把握创业机会, 引导其充分合理的利用创业资源, 更能作为一种精神助推力, 在潜移默化中帮助提升个体的创业能力, 对企业组织的完善和优化也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2.中观层面的创业动力

(1) 创业平台。由于创业本身所具有的高风险性, 很多企业在起步阶段就已步履维艰, 谈何在市场大浪淘沙中应对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形下, 被誉为“企业孵化器”的创业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说, 此类创业平台相当于创业过程中的保护伞, 能够为初创企业提供共享性服务, 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大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具体说, 首先, 在该平台中, 个体之间信息对称、起点相当, 有效保障了个体的创业机会;其次, 创业平台所提供的资源包括硬件设备、技术信息、服务管理等, 将有效降低各企业的创业成本, 尤其惠及中小新兴企业;最后, 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往往缺乏组织管理能力, 企业孵化器将通过针对性培育和专业化指导来完善初创企业的组织体系和制度结构, 使其少走弯路, 从而减少创业失败的风险。

(2) 中介机构。中介机构相当于企业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 承载着资源配置、技术转移和服务置换等一系列重要职能。一方面, 中介机构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 为创业企业提供有效服务和有用资源, 如创业中介所提供的咨询业务和代办服务, 为创业者削减创业的尝试风险和时间成本, 更增加了创业者获得创业机会的筹码;另一方面, 中介机构相当于创业资源的储备中心, 提前对各种资源进行统筹管理, 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率。例如, 中介所提供的管理培训经验、技术转让信息和贷款援助, 实现了资本、技术、信息三大创业资源的多元化整合, 降低了资源的搜集成本。

3.微观层面的创业动力

模型中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创业动力, 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微观层面。在这一层面上, 资源要素扮演着重要角色, 并联结机会要素和组织要素, 共同构成一个的网络整体, 动态作用于整个创业过程。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金融资本、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创业者通过对这三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以有效的组织网络作为载体, 将创业机会转化为创业执行力, 从而推进创业进程, 实现成功创业。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微观层面的创业资源从根本上影响着创业活动的促发动力。

(1) 金融资源。即“创业资本”或“风险资本”, 与创业本身高风险的特点密切相关。美国的创业投资协会将其界定为:对具有社会贡献且发展前景的新兴企业所投入的资源。由此可见, 创业资本的实质就是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从而增强创业过程的内在动力。

(2) 技术资源。“技术”这项资源虽然看不见摸不到, 但其作用价值却见于无形、不可小觑。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技术资源的优劣将对整个创业活动的资源配置方式起到关键性作用。一方面, 它是创业过程中各项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的重要保障, 缺乏技术的创业体系必然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 技术资源具有排他性, 高质量的技术资源相当于行业的进入壁垒, 无疑会成为稳固创业进程的一剂良药。因此, 先进技术掌握的越多, 创业的实力就越大。

(3) 信息资源。包括市场信息、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以及竞争者信息等, 其贯穿于创业的全过程, 并且对创业活动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价值。首先, 具备准确性和时效性的信息资源, 是创业者识别和掌握创业机会的先决条件, 学者Shane研究发现, 多数有价值的创业机会主要依赖于不同渠道所接触到的信息, 而非对机会的有意识搜寻;其次, 同时具备信度和效度的信息能够帮助个体理智分析和评价其所挖掘到的创业机会, 从而降低决策成本, 规避不必要的创业风险;最后, 一个具备高度信息感知能力的创业者, 能够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从而在创业过程中构建学习型组织, 助力于创业绩效的提升。由此可见, 创业企业唯有不断的汲取和更新信息资源,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

纵观当前的研究现状, 有关创业动力的系统理论是研究领域的缺失环节。本文通过对一系列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 结合国内外经典理论模型, 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分析创业动力的促发要素及其关联机制, 最终构建出创业动力模型, 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从而实现了该理论体系的动态平衡。在理论上, 该研究结论将创业水平的影响因素纳入到一个层次分明、内容完整的动力系统之中, 以期充实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在实践中, 该模型有助于削减创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 挖掘准创业者的潜在能量, 因而对提升地区创业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经典创业模型的回顾和梳理, 基于创业影响因素的内涵与特征价值, 构建出影响创业水平的创业动力理论模型。该模型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动力要素, 分别是宏观层面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创业文化;中观层面的创业平台和创业中介;微观层面的创业资源因素 (包括金融资本、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 。这些动力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共同构成了影响创业活动的支撑体系和作用机制。

关键词:创业,创业动力,动力模型

参考文献

[1]林强, 姜彦福, 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J].经济研究, 2011 (9) :85-94.

[2]Acs Z., Audretsch D., Braunerhjelm P., Carlsson B.Growth and entrepreneurship[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1:1-12.

[3]Avdeitchikova S.False expectations:Reconsi dering the role of informal venture capital in closing the regional equity gap[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09, 21 (2) :99-130.

[4]NaudéW.Meintjies.Regional determinants of entrepreneurial start-up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2008, 20 (2) :111-124.

[5]Wennekers, S., Thurik, R.Linking 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Growth[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999, 13 (1) :27-56.

[6]Berggren E.Creating an Entrepreneurial Region:Two Waves of Academic Spin-offs from Halmstad University[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9, 17 (8) :1171-1189.

[7]Li Jun, Harry M.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and 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an over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06, 13 (2) :248-262.

[8]Caliendo, M.Start-ups by the unemployed:characteristics, survival and direct employment effect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0, 35 (1) :71-92.

[9]Aoyama Y.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Culture:The Case of Hamamatsu and Kyoto, Japan[J].Regional Studies, 2009, 43 (3) :495-512.

[10]Braun e rhjelm P., Acs Z.J., Audretsch D B., Carlsson B.The missing link:knowledge diffusion and in endogenous growth[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0, 34 (2) :105-125.

港口动力煤价格模型 篇10

关键词:港口动力煤价,价格预测,价格模型,影响因素,近因效应,季节分解,国际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煤价

0 引言

中国煤炭市场的发展是政府的价格管制逐渐松动、市场化程度逐渐加强的过程。最近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自2013年起,将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发改委不再下达年度跨省区煤炭铁路运力配置意向框架。这是煤炭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同时意味着煤炭价格预测能力将越发重要。政府部门需要预测煤炭价格,以出台有针对性的调控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企业需要预测煤炭价格,以合理的制定经营策略、最大化自身的利益。然而煤炭的市场价格受到来自供方、需方在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复杂性不言而喻,因此尽管一些研究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或者专家评判的方法初步确定了这些因素与煤价之间的关联性,但是这些研究缺乏系统性,提出的影响因素繁杂,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不作区别,对煤价的作用机理未能形成统一、清晰的认识;另外,现有研究成果普遍欠缺与中国煤炭市场现实状况的结合,研究结论缺乏说服力和指导性[1,2,3,4]。因此,亟待有研究能够辨识出煤价的真正影响因素,并综合各因素的相互关联和变化情况,发掘出各因素背后的更为深刻的市场、行为以及社会特征。

本文将全面归集出煤价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定量分析这些因素对煤价的影响程度,通过将实证结果与行业内多方实践紧密结合,深刻剖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全面揭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煤炭市场力量演化以及供需双方博弈行为对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一方面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建立研究框架;另一方面为煤炭企业合理预测价格、政府部门能够采取正确措施引导煤炭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为相关信息系统研发提供模型。

1 模型描述

北方七港下水动力煤离岸价(以下称为港口动力煤价)作为煤炭市场价格的风向标,一直以来受到煤炭行业价格预测研究的重点关注[5,6]。港口动力煤价主要受到来自以下5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替代因素:主要指国际市场煤价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

供给因素:包括煤炭的产量和生产成本。

需求因素:包括火力发电量和水泥产量。电力、水泥、工业锅炉等是影响动力煤需求的最主要行业。其中,火力发电耗煤量占动力煤消耗量的1/3以上。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整理得到,建材行业的耗煤量占动力煤消耗量的10%左右,可以用水泥耗煤量代表。因此,本文以火力发电量和水泥产量作为需求因素的代表。

库存因素:包括港口库存与电厂库存。港口库存是较直接的煤炭供应来源,由于火力发电消耗动力煤量最大,电厂库存可以代表用煤企业的整体库存状况。

惯性因素:指上月港口动力煤价。这是由于当期港口动力煤价会受到上月港口动力煤价的影响[7],使港口动力煤价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惯性。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模型I——港口动力煤价是火力发电量、水泥产量、煤炭生产成本、国际市场煤价、煤炭产量、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港口煤炭库存、电厂煤炭库存的函数,如图1所示。

对于该模型还需做几点说明。煤炭的消费量不作为影响因素,是因为消费量代表的实际需求是火力发电量、水泥产量等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影响作用可以被这些模型已有因素所解释。另外,铁路运力一直是煤炭行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虽有所改善,但依然制约着产煤基地煤炭的外销。但是铁路运力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具有较为复杂的关联,很难将其独立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考虑。因此,本文将铁路运力的扩张滞后于煤炭需求的增长作为一个背景假设,不再单独设置铁路运力方面的影响变量。

为便于表述,用字母符号表示图1中的变量,对应关系见表1。

模型I可用式(1)来表示:

HbPricet=f(CoalElecAt,Concretet,CoalCostt,CoalQuantityt,CoalWPricet,OilWPricet,HbInvt-1,EtInvAt-1,HbPricet-1) (1)

2008年9月中旬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全世界经济体的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我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应对危机,我国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较大转变,煤炭价格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于是,本文希望分析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图1显示的各个自变量对港口动力煤价的影响作用发生的变化,将考虑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模型记为模型II。

尽管模型中并未具体量化铁路运力的影响,但是铁路运力对煤炭价格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铁路运力在一年之内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即有些月份运力非常紧张,而另外一些月份则相对缓和。基于此,本文希望分析铁路运力处于不同时期(即将铁路运力的瓶颈作用视作调节变量),图1显示的各个自变量对港口动力煤价的影响作用发生的变化,将考虑淡旺季影响的模型记为模型III。

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1 数据收集

表2展示了针对每个变量所选取的样本及数据来源,其中有如下几点值得说明:

(1) 港口动力煤价。

选用秦皇岛动力煤(5 500大卡)的平仓价格测量港口动力煤价。秦皇岛港是我国北煤南运的最重要的中转港口,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现货交易市场,它的价格可以代表我国北方七港的煤炭价格。5 500大卡动力煤是火力发电最为普遍的一种煤炭,用该类煤炭的价格作为测量指标具有代表性。

(2) 煤炭生产成本。

煤炭生产成本主要包含原材料、燃料、动力、人工成本,折旧、摊销及税费。本文选用山西省每月煤炭生产成本测量煤炭生产成本。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调出省份,山西省的煤炭生产水平是我国煤炭生产水平的代表,因此,山西省的煤炭生产成本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3) 国际市场煤价。

选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煤炭价格测量国际市场煤价。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国,纽卡斯尔港口煤炭现货价格是国际市场煤炭价格的指示灯,先前研究也多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口价格作为研究对象。

(4)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

选用原油均价测量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原油均价是世界银行按月度公布的数据,是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迪拜(Dubai)原油价格和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West Texas Intermediate)原油价格的均值,三者均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基准油价。

(5) 港口煤炭库存。

选用北方七港(秦皇岛港、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京唐港、黄骅港)月末煤炭库存总量测量港口煤炭库存水平。北方七港是我国北煤南运中的重要枢纽,因此,北方七港的煤炭库存水平是我国港口煤炭库存水平的代表。

根据各个变量测量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从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之间的月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

2.2 数据处理

通货膨胀是阻碍价值类数据反映自身真实水平的重要障碍,因此在进行具体的数据处理之前需要将价值类数据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8]。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常用的通货膨胀调整因子。本文选取2005年1月作为通货膨胀的调整基期,利用同比和环比数据计算出2005年1月之后各个月相对于2005年1月份的CPI比例,记作CPI调整因子。

文中涉及到的价值类数据包括港口动力煤价、国内生产总值、煤炭生产成本、国际石油价格、国际市场煤价、港口动力煤价、国内生产总值、煤炭生产成本数据均通过除以每月相应的CPI来得到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数据。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煤价和原油均价均以美元计价,因此按照美国的进行通货膨胀调整。

3 研究结果

3.1 模型I——基本模型

采用基本模型时,港口动力煤价对所有自变量的逐步回归结果见表3。为了消除异方差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对所有变量取自然对数[9]。对回归结果,用方差膨胀因子检验进行变量之间的共线性诊断,用偏自相关图进行自相关诊断[10],用Breusch-Pagan检验进行异方差诊断[9]。对下面的每个回归结果,都进行类似的回归诊断。

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结果是有效的。在模型有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个自变量对港口动力煤价的影响作用。

(1) 上月煤价对当期港口动力煤价显示了较强的解释能力,上月煤价每增加1%,当期港口动力煤价将会提升0.788%。

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出一种在行为实验研究中已经被广泛证实的“近因效应”,即决策者的当期决策会较强地受到最近期结果的影响。煤炭供应链上各方会对当期的煤炭价格形成一定的预期,这种预期的基础除了受到当期经济运行形势影响之外,最近一期的煤价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在煤炭供求关系处于波动状态,市场各方对经济走势无法把握,其中供方在定价中的话语权略高于需方,但煤炭供方尚未出现强有力的领头羊,也未形成供方联盟的情况下,市场各方特别是供方往往更多地以上期价格作为定价参考。现有一些研究甚至将上期价格视为影响煤炭价格的唯一因素。

(2) 在其他4个回归系数显著的自变量中,国际市场煤价对港口动力煤价的影响最强,国际市场煤价每上涨1%,港口动力煤价将上涨0.122%。

伴随着中国煤炭市场逐步开放,国际煤炭直接参与国内煤炭市场竞争,国内动力煤需方,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有了更多的选择渠道,造成国内煤价受到国际市场煤价的强烈影响。

(3) 港口煤炭库存对港口动力煤价的影响居于其次重要的位置,港口煤炭库存每增加1%,港口动力煤价将会下跌0.117%。

港口库存距离需方较近,能够直接影响煤炭产品的有效供给,并传递供给是否充足的信号,因此是我国以“北煤南运”、“西煤东运”为重要特征的煤炭生产、销售、调运格局下分析煤炭价格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4) 煤炭生产成本每增加1%,港口动力煤价将会上涨0.094%。

煤炭市场管制逐渐放松后,煤炭的价格水平会更加充分的反映出全行业平均生产成本水平,因此,煤炭生产成本的提高会带来煤价上涨。

(5) 火力发电量每提高1%,港口动力煤价将会上涨0.080%。

目前,电煤需求在我国煤炭需求中占据最大比例,因此,火力发电量的增加会导致港口动力煤价的提升。

从回归结果还可以看出:

(1) 全国煤炭产量波动几乎不影响港口动力煤价,这应与运输瓶颈以及煤炭的产能过剩有关。

(2) 全国水泥产量对港口动力煤价的影响不显著。这并不是说水泥产量对煤价没有影响,而是因为水泥产量与火力发电量呈较强相关性(相关系数0.65),导致火力发电量的煤价风向标的作用压制了水泥产量的影响作用。因此,只要以火力发电量作为需求的代表即可。

(3) 国际石油价格对港口动力煤价的影响不显著。这是由于国际煤价与国际石油价格呈强相关性(相关系数0.81),国际煤价抑制了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不需再考虑国际石油价格。

3.2 模型II——考虑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模型

为了检验国际金融危机对自变量作用的影响,对比危机发生前后各个自变量的系数变化。以2008年9月为标志,将所有样本分成两部分:2005年1月—2008年9月为危机之前的样本,记为BC;2008年10月—2012年6月为危机发生之后的样本,记为AC。构建回归方程:

式中:i为BC或AC。

表4和表5分别展示了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和之后的样本数据的逐步回归结果。

表6总结了危机发生前后自变量对港口动力煤价影响程度的变化情况。

对比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发生前后,煤炭市场的影响因素已经发生了结构性转变,包括以下方面:

(1) 港口动力煤价已经从向煤炭价值的快速回归转向由供求关系驱动。

金融危机之前,随着煤炭价格管制逐渐放开,港口动力煤价在上涨的过程中对煤炭生产成本的变化非常敏感(煤炭生产成本是除上月港口动力煤价外影响力最强的因素, 煤炭生产成本每上涨1%,港口动力煤价将会增加0.159%)。这是因为2002年至2008年,我国正经历煤炭价格向价值的回归过程,煤炭价格与价值长期背离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国家不断提高矿山安全、环保、劳工福利等标准,促使全行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并通过价格向下游转移。此外,由于动力煤是能源产品中的低等品,缺乏替代产品,并且占据需方的购买支出比例较大,具有吉芬商品的特征,即价格越上涨,需求反而越旺盛,而需求越旺盛,煤价也会继续增加,这进一步放大了煤炭生产成本对煤价的正向影响作用。金融危机之后,港口动力煤价已经明显高于煤炭成本,成本的波动几乎不再影响港口动力煤价,电力需求(即火力发电量)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 国际煤价的影响逐渐增强。

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煤价对港口动力煤价显示出了强劲的影响力,国际市场煤价每上涨1%,可以拉动港口动力煤价上涨0.139%。这与欧美国家煤炭需求下降导致的国际煤价降低、中国煤炭进口量逐渐增加有关。自2009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3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且进口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进口煤从只是对东南沿海地区现货煤炭市场的临时补充,逐步成为稳定的供应者,并向内陆延伸,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3) 港口动力煤价对港口库存的敏感性在降低,对电厂库存的敏感性在增加,供给短缺向需求不足转变。

在金融危机之前,港口动力煤价对港口库存量的敏感性较高。即港口库存量较低,下游用户就会非常紧张,而港口库存稍稍增加,下游用户又会过度放松。这种情况在金融危机之后有所缓解,港口动力煤价对库存波动的敏感性明显下降,这与煤炭供给紧张的情况有所缓解有关。与此同时,电厂库存的影响程度在金融危机后明显增加。电厂库存与港口库存虽然都是存量,但是性质完全不同。港口库存代表的是供给状况,而电厂库存代表的是需求状况。当下游用户开始关注电厂库存时,一方面表明煤炭需求不足,另一方面表明供应来源多样化,他们不再担心煤炭的短缺。因此,港口库存与电厂库存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变化表明,我国的煤炭市场正在逐渐从供给短缺向需求不足转变。

(4) 港口动力煤价的变化不再过度依赖上月煤价。

金融危机之前,市场各方常常依赖上月煤价来制定本月煤价,而在金融危机之后,上月煤价对本月煤价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表明在煤炭供应相对宽松的情况下,供需双方的议价能力相当,市场各方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需求、供给、替代、库存因素给予更多的关注。

3.3 模型III——考虑淡旺季影响模型

铁路一直是我国北煤南运过程中的瓶颈。考虑到电煤消费具有季节性特征,加之我国煤炭运输量平均占到铁路货运量的52%,铁路货运周转量的季节性变化与动力煤市场的淡旺季基本一致,而且在周转量较高时铁路对煤炭运输的瓶颈作用也更为明显。因此,本文按照铁路货运周转量的波动性将样本分为两组,分别表示淡季和旺季,考察各个自变量在不同季节对港口动力煤价的影响作用。模型II显示在金融危机发生后自变量对港口动力煤价的影响作用发生了显著改变,因此,本文还希望考察在危机爆发后,这些自变量在淡旺季的影响作用的变化。

对铁路货运周转量数据进行季节性分解的结果如图2所示[11]。

将周转量的季节成分小于0的样本归为淡季组,而将周转量的季节成分大于0的样本归为旺季组,可见每年的3,4,5,7,8,10,12月是旺季,1,2,6,9,11月是淡季。用上标w和s分别表示整体淡季样本和旺季样本,用上标ACw和ACs分别表示危机发生后的淡季样本和旺季样本。建立回归模型:

式中:i为w, s, Acw或ACs。

表7、表8分别展示了淡季样本、旺季样本的逐步回归结果。

表9、表10分别展示了国际金融危机后淡季样本、旺季样本的逐步回归结果。

针对全样本,对比淡季和旺季各个自变量对港口动力煤价影响程度的变化,结果见表11。

针对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的样本,对比淡季和旺季各个自变量对港口动力煤价影响程度的变化,结果见表12。

表11和表12的对比结果表明:

(1) 旺季的动力煤价格与上月实际价格更加紧密相关。

无论是金融危机前,还是金融危机后,在旺季,上月价格对煤价的影响程度均显著增加,说明旺季时需求增加,供应趋紧,供求平衡暂时被打破,供方定价话语权增强,如前所述,供方更倾向于在上个月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微调来定价。金融危机之后,无论淡旺季本月煤价制定对上月煤价的依存度都有所降低。一方面原因是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速放缓,以五大电力公司为代表的港口动力煤需方对煤价高度敏感,且具有较强的联合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原因是国内港口动力煤的供应份额越来越向晋陕蒙地区的大型煤炭企业集中,同行之间竞争激烈,煤炭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完全寡头竞争格局,供方更在乎自己的市场份额,因此对主要竞争对手如何出价的判断成为定价时不容忽视的考量,上月价格的参照作用逐步减弱。

(2) 金融危机后,电力需求的影响在淡季也非常显著。

从总体来看,火力发电量只在旺季影响煤价,而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无论淡旺季均对港口动力煤价有显著影响,说明下游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力量在增强,煤炭市场正在经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3) 金融危机后,生产成本无论淡旺季都不影响煤价。

从总体来看,煤炭生产成本只在淡季影响煤价,而金融危机后,无论淡旺季都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也印证了煤炭价格由成本驱动向需求拉动的转变。由此可见,现阶段煤炭企业应更加注重成本管理,因为成本的上涨已经不能通过煤价转嫁出去。

(4) 金融危机后,国际煤价在旺季对港口动力煤价的影响更强。

从总体来看,国际煤价在旺季对港口动力煤价无显著影响,而在淡季影响较大。这是因为我国在2009年4月之前,一直是动力煤净出口国,在淡季,动力煤出口量相对旺季较高,而我国出口煤的定价主要以日澳年度长协价格作为参考,因此在淡季反映出国际煤价的显著影响。在金融危机后,我国很快成为动力煤净进口国,主要原因是国际煤价大幅下降,进口煤到达南方港口(如广州港)的到岸价比国内北方港到达南方港口的到岸价有明显优势,刺激需方大量进口,尤其是在旺季,需方为了掌握更高的定价话语权,只要进口煤有一定的性价比,就增加进口量来抑制国内煤价上涨。因此,金融危机后,已经成为常规渠道且极具竞争力的进口煤,其价格在旺季对港口动力煤价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

(5) 港口库存对港口动力煤价的影响始终在旺季更加明显。

在旺季,铁路运力的瓶颈作用造成煤炭供应显得更加紧张,因此煤价对港口库存量的变化更加敏感。然而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无论淡旺季,这种敏感性都出现了下降,尤其淡季下降更为明显,反映出供给短缺已经有所缓解。电厂库存在淡旺季对煤价的影响相当。

4 结论

(1) 通过建立港口动力煤价与其可能影响因素的模型,利用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量化所有因素对动力煤价的影响程度,得出结论:上月港口动力煤价、国际市场煤价、港口煤炭库存、煤炭生产成本、火力发电量对当月港口动力煤价影响最为显著,影响作用依次降低。

(2) 以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为契点将样本数据分为危机前、危机后两组,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金融危机后当月港口动力煤价对上月煤价的依赖程度在减弱,而国际煤价、电厂煤炭库存的影响作用在逐渐增强。通过深入分析发现煤炭生产成本在金融危机前后对煤价影响程度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而提出:港口动力煤价已经由价值回归驱动转变为供需关系驱动,揭示了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行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煤价影响因素作用程度强弱的重要引擎。

(3) 提出用铁路货运周转量的周期性将样本数据分为淡季、旺季两组的方法,并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港口库存和上月煤价都在旺季对当月港口煤价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同时在金融危机后,火力发电量在淡季和国际市场煤价在旺季的影响作用均明显增强。通过深入分析提出:我国煤炭市场正在向买方市场转变,进口煤逐渐成为我国煤炭市场的常规供应渠道,揭示了市场力量的变化及其博弈策略越来越深刻地左右煤价影响因素作用程度的变化方向。

参考文献

[1]邹绍辉,张金锁.我国煤炭价格变动模型实证研究[J].煤炭学报,2010,35(3):525-528.

[2]张华明,赵国浩.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11):2210-2215.

[3]谭章禄,陈广山.我国煤炭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25(10):37-38.

[4]谢守祥,谭清华,宋阳.影响煤炭价格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与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6(22):57-60.

[5]董晓波,张同建,谭章禄,等.市场机制下煤炭价格波动因素经验性解析[J].中国煤炭,2010,36(9):13-17.

[6]祝建梅,聂锐,杨彤,等.中国煤炭市场价格与CPI、PPI关系的统计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0(15):107-109.

[7]丁志华,赵洁,周梅华.基于VEC模型的煤炭价格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2011(3):45-48.

[8]MANKIW N G.Macroeconomics[M].7th Edition.New York,USA:Worth Publishers,2010.

[9]GREENE W H.Econometric Analysis[M].7thEdition.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2011.

[10]SHUMWAY R H,STOFFER D S.Time Series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s:With R Examples[M].3rd Edition.New York,USA:Springer,2010.

创新动力模型 篇11

关键词:LUCC;土地系统;驱动力模型

1.前言

土地系统作为地球大陆系统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桥梁,也为人类-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提供重要作用。因此,在人类因为生存和发展不断改变地球表层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覆被时,LUCC驱动力模型研究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变化机制、土地覆被的变化机制、区域和全球模型三方面的分析,解释土地覆被的时空变化并有助于LUCC预测模型的建立。

2.LUCC驅动力模型的发展历程

引起LUCC的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自然驱动力相对较为稳定,有着累积性效应,人为驱动力则相对较活跃(Lambin等,2001)。目前用来描述人类活动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关系的模型化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基于经验的统计模型,基于过程的动态模型和综合模型(蔺卿等,2005)。

基于经验的统计模型方法是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法,分析主成分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贡献率,从而得出外在原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大小。该方法适用于较复杂区域,收集数据越详细可靠,模型的可信度也越高。易于分辨出外在原因的主次关系,得出主要矛盾关系,可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因此的关系。Bakkera(2005)利用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希腊Lesvos岛的土地弃耕问题是土壤侵蚀引起的。Gobin(2002)利用回归模型分析了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史培军等(2000)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为驱动力。

动态模型在充分研究LUCC驱动力的基础上,通过模拟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模拟LUCC的过程(Lambin等,2001)。根据研究结构不同,动态模型包括:元胞自动机模型(Cellular Automata,CA)、组织基础模型(Agent-based)和系统动力学模型。CA模型是一种时间、空间和状态均离散的格子动力学模型,可以在大尺度上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蔺卿等,2005)。该模型在城市扩张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Fang SF等,2004)。Agent-based模型的研究目标是人类与其活动。它通过模拟个体行为,把社会行为和土地利用方式联系起来的模型。它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状态以达到预定的目标(Woolndge等,1999)。这种模型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认知模型,另一种是人类决策模型。在Agent-based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中的Multi-Agent System模型。该模型可从微观尺度上解释土地利用的变化,为土地利用决策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方案。而系统动力学模型是建立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基础上,以分析反馈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行为为目的的动力学模型。其特点主要是可以从宏观上显示出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考察系统的运行及变化趋势。通常多应用与数据不足的问题中,获得主要信息。

综合模型通过将不同的LUCC驱动力模型整合起来,解决特定问题。其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s,CLUE)模型被应用较多。该模型通过考虑社会经侨和生物物理驱动因子,综合分析多尺度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它的优点是:(1)通过将土地利用系统看做一个整体,能同时对多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竞争关系同时模拟,并做出相应的情景分析(Verburg等,2002)。(2)可分析不同分辨率下各种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驱动因子的选择也更加科学,使假定的因果关系更加合理。

3.目前研究中的问题

虽然几大模型的建立为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首先,统计模型具有简化问题.易应用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因变量的确定及量化问题、自变量问题、案例研究范围问题和假设的因果关系问题。

动态模型中,CA模型在运用时如果不能合理的定义周围环境对异质主体的作用,就容易得到与事实不符的结果。并且由于邻域关系不能反映实际的空间关系,易产生空间导向问题(Parker等,2003)。元胞自动机模型对人类决策的模拟仍然响应较弱,用过对不同的元胞执行多层次的转换规则能改善模型在这方面的模拟能力。Agent-based模型可以从微观尺度上解释土地利用变化的细节,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由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缺乏对空间因素的处理能力,因此限制了其在具有空间概念的土地利用系统中的运用。将该模型与GIS系统结合使用,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蔺卿等,2005)。

4.结论

研究发现,CLUE模型系统在考虑土地利用系统中的社会经济和生物物理驱动因子基础上,能在空间上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解决社会经济因子的空间化问题将使该模型更加完善。(作者单位: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Lambin,EF and Geist,HJ,Global land-useiland-cover changes-What have we learned so far?-IGBP Global Change Newsletter.2001.46:27-30.

[2] LUCC驱动动力模型研究综述

[3] Bakkera M.M.Goversb G.Kosmasc C,Vanackera V,van Oostb K.Rounsevella M.Soil erosion as a driver of land-use change.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5,105 ; 467-481.

[4] Gobm A,Campling P,Feyen J.Logistic modelling to derive agricultural land use determinants:a case study from south-eastern Nigeria.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Cuvmoumeut,2002,89:213-228.

[5] 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地理学报,2000,55(2):151-160.

[6] Fang SF,Gertner GZ,Sun ZL et al,The impact of interactions in spatial simulation of the dynamics of urban sprawl,Landscape and Utban Planning 2004.

[7] Parker.D.C.,Manson,S.M.,Jansseu,M-A.,l-ioffman,M.,Deadman,P.,Multi-aKent systems for thr simulauou of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ee arevue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American Geuaranhers,2003,93(2),314-337.

[8] Woolndge,M..Intelligent Agents.Multiagent Systems:A Modern Approach to Distributed Artificial Intelhgenee.G.Weiss.Cambridge,M.A.,MIT Press,1999.

高职院校教师变革动力模型研究 篇12

高职院校教师在变革中能否走得更远, 除受教师自身因素影响外, 还受到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 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动力关系, 高职院校教师变革动力模型正是这些动力关系的总结和深化。变革动力模型包括变革的阶段划分和每个阶段的动力关系两个基本要素。其中, 动力关系是变革动力模型的主线, 而变革阶段划分是对变革动力关系发展时间阶段特性的归纳。构建高职院校教师变革动力模型, 分析教师在不同变革阶段特有的动力关系, 从动力关系出发研究教师变革的发展阶段, 以推进高职教育变革的顺利实施。

一、高职院校教师变革动力模型的阶段划分

高职院校教师动力模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变革准备阶段

变革准备阶段是高职教育变革的初期阶段, 是指教师开始参加培训, 开始获得高职教育变革的相关信息, 与变革促进者和其他人员以及自己的个人经历、价值观念交流与互动, 为开始变革做好材料和自身准备的阶段。这时教师已经开始体验到环境的改变。

2. 变革推行阶段

变革推行阶段是高职教育变革的实施阶段, 是指教师已经开始实施改革, 已经能够将变革例行化的阶段, 这时教师从行为到能力都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3. 变革拓展阶段

变革拓展阶段是高职教育变革的深化阶段, 是指教师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变革的内容、效果等与相关人员进行互动的阶段。这时教师会在更宽的范围内推动变革的深入。

二、高职院校教师变革动力模型

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 (Kurt·Lewin) 是拓扑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心理张力系统理论”认为, 心理环境是一种能量场, 个体的行为是能量场中没有矢度的力。在研究拓扑心理的过程中, 勒温提出心理张力系统说。勒温假定个体与他所处的环境之间, 存在着一种平衡状态。当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时, 就会在个体的心理结构中产生一种张力, 从而导致力图恢复平衡的心理移动 (勒温认为是一种力的运动) 。张力——移动——平衡, 在程序上等同于需要——活动——缓和。个体每当感到需要时, 就会引起张力状态, 而个体也总是为了恢复平衡或解除张力状态而积极地活动着。因此, 变革目标的设立, 无论是主观或客观的, 均会对教师个体的心理产生张力状态。张力的释放可以为行动提供动力和能量。同时, 目标也具有吸引力或排斥力, 所以个体的行动是在心理张力与目标引 (斥) 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参考勒温·库尔特 (Kurt·Lewin) 提出的“心理张力系统理论”, 分析教师变革中各要素, 这些要素的状态会导致高职院校教师产生不同的个人目标和倾向, 这个目标与变革之间的关系即教师变革动力模型, 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变革要素状态会对高职院校教师产生影响而形成其个人目标。不同的变革目标会使教师产生要改进教学模式、摆脱倦怠等个人目标, 该目标使教师个体心理产生张力, 提供驱动力。若变革目标与个人目标一致, 则会帮助教师释放张力, 产生正向驱动力, 促进变革实现。若变革目标与个人目标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 则会阻碍教师释放张力, 产生负向驱动力 (阻力) , 此时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个体放弃原有目标, 采纳改革, 阻力转化为正向驱动力, 促进改革实现;二是个体坚持原有目标, 教师朝原有目标运动而释放张力, 阻力越来越强, 最终拒绝改革;三是个体部分采纳改革、修正个人目标, 教师对变革进行修正, 变革偏离预定轨道, 此时的驱动力成为变形力。因此, 研究高职院校教师变革动力关系, 即研究高职教育变革各要素对教师产生动力的机制, 只需分析各要素与高职教育变革的发展方向是否一致, 若一致将产生正向驱动力, 若不一致则会产生负向驱动力或变形力。

三、高职院校教师变革各阶段动力关系

变革阶段划分和每个阶段动力关系的结合体构成了高职院校教师变革的动力模型。构成动力关系的要素主要有变革动机、教育理念、工作风格、自我效能感、教学实践、领导、同事、社会因素、结构因素、政策因素等。

1. 变革准备阶段的动力关系

教师在变革准备阶段主要面对的是确认变革具有的引拒值以及产生个体的心理张力系统。变革引拒值取决于教师对变革的认同感, 以教师的教育理念作为评价的基础。变革理念与教师理念一致, 产生正向驱动力, 反之产生负向驱动力。变革动机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张力系统, 内在动机形成较强的正向变革驱动力, 外在动机形成较弱的变革驱动力。变革目标与个体需求之间交互作用为变革提供稳定的正向驱动力。变革准备阶段对教师变革主要影响要素以及其状态所形成的不同驱动力如表1所示。

2. 变革推行阶段的动力关系

变革推行阶段对教师变革主要影响要素以及其状态所形成的不同驱动力如表2所示。

3. 变革拓展阶段的动力关系

变革拓展阶段对教师变革主要影响要素以及其状态所形成的不同驱动力如表3所示。

四、高职院校教师变革动力模型对促进变革的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变革动力模型以变革发展的阶段性为其重要特征, 强调高职教育变革的动态发展特性。从动力模型各阶段的动力关系分析中可以看出, 高职教育变革动力特性取决于变革各要素及其状态, 并强调不同个体在变革不同阶段的影响要素不尽相同、要素状态更是因人而异。高职院校教师变革动力模型着重于刻画教师个体和环境差异导致的教师变革历程和发展轨迹的多样性, 从而反映了高职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当前, 高职教育变革正处于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 从高职院校教师变革动力模型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 重视变革的复杂性

从动力模型可以看到, 教师受到个体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不同的影响因素由于其状态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驱动力, 形成教师不同的变革发展轨迹从而使教师变革具有复杂性、情境性和独特性。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变革的复杂性, 根据教师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其动力作用关系, 对变革中的教师表现获得充分地理解, 并适时给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将变革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相联系

如果高职院校教师把变革与自己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 将会对变革产生强烈而持续的内在动力, 在变革过程中就会主动推进高职教育变革, 从而推动高职教育变革获得成功。因此, 应该帮助教师找到变革与专业发展的契合点, 从而使高职院校教师保持变革的热情和动力。

3. 帮助教师在变革中体验成功

高职教育变革过程是高职院校教师体验变革的内容、效果的阶段过程。必须为教师提供支持, 尽快帮助教师在变革中体验成功, 这样, 教师会在更宽的范围内推动变革的深入。

4. 帮助教师开展广泛的交流

变革涉及对新事物的学习和理解, 而互动交流则是社会学习的基础。因此, 教师需要有合作交流的机会, 以便交流变革的意义, 促进在变革中形成教师变革共同体, 彼此合作、共同进步。

5. 赢得广泛的支持

鼓励高职院校教师影响变革共同体外的教师群体, 使他们认同变革理念, 可以为高职教育变革赢得良好的环境。若能获得教育改革受益者学生与家长的支持, 可以促进教育改革的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吴笑伟.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危机及其干预[J].职教论坛, 2011, (19) .

[2]张德凯.教师变革者角色探析[J].教学与管理, 2004, (8) .

[3]刘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8) .

[4]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大型文化活动下一篇:证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