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精选12篇)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篇1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教育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内部的自我质量保障是核心,外部的质量保障也必不可少。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教育和专业人才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20世纪末,高等教育专业认证作为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以及人才国际化的重要保障被引入我国[1,2]。
医学类专业认证最早开始于2006年。《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于2004年初步制定,2008年颁布,并于2006年首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截至2012年底,有7所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普遍认为,专业认证很好地促进了现代医学教育观念的传播与更新,促进了内外结合、多元主体参与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模式的构建与完善,促进了医学院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整体的发展[3,4]。鉴于此,本文对《标准》的有关内涵进行剖析,对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进行探讨。
1 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标准》提出,“应积极开展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对生物医学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应包括体现这些生物医学内容的整合课程等形式的课程”[5]。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强调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很少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教授时间相距较远,前期知识容易遗忘,需要重复讲授的内容较多;教学时数过多,教师、学生负担较重,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很少;前期教学不是以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和解决临床医疗问题为主要目的,学习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医疗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课程模式之一。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按照“形态→功能→疾病→药物治疗(药理)”的认知规律,将组织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按系统重组为若干个模块,采用模块式教学,如心血管系统模块: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宏观和微观结构,包括解剖学和组织学)→正常功能(生理)→异常结构(病理)→异常功能的形成(病理生理)→治疗(药理)。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按照系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授课学时,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克服的困难是:缺乏合适的优秀教材;需要打破现有以学科划分的教学单元—教研室,增加了教学准备和组织管理的难度;需要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6,7,8,9,10]。
2 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标准》要求,医学毕业生“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5]。
现行五年制临床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周学时为20~30,平均每天4~6学时,再加上学生的业余活动,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只需要被动的接受,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居于较次要地位。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力求涵盖书本的全部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有限学习时间,很少留给学生自学时间。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显然,这与当前医疗行业对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与《标准》的要求、与人才国际化的要求都是不适应的。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提是要给学生学习时间。因此,必须修改课程计划,减少讲授学习,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可以结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进行,减少不同学科间重复内容的讲授。修改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由教师讲授。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放任不管,而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设定学习目标和灵活的考核方式,教师做好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启发式教学
《标准》要求,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于教学方法,鼓励应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启发式教学模式[5]。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有一致的要求。
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从古到今,在各行各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不例外。然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只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还要有创新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医生也不只是凭经验、依赖实验室检测结果为患者诊治疾病,还要具有与患者、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以及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际,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良好的医患沟通在患者身心恢复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当前,主要的教学改革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资源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等[11,12,13]。这些模式各有特点,但共同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院校、不同学科可根据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 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认证的关键在于专业教学是否满足学生毕业后进入该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否符合该专业资格证书或执照的申请条件。《临床专业标准》教育计划要求具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课程计划中明确实践教学环节。对医学基础课的要求是“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量的生物医学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5]。
显然,基础医学主要是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打基础,一方面,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要从事基础医学教学、科研工作。而培养实践能力,满足工作要求的主要办法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在基础医学实践教学中,通常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应该不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同时要注重基础学科之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内容上的密切联系。因为一个实践问题的解决,往往涉及到多个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的知识。近年来,打破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学科界限,设立机能实验学就是很好的尝试。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这三个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因此,既要合理设置不同类型实验的比例,又要打破学科界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5 加强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标准》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提倡教师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5]。这说明,《标准》要求学生多参加各种与医学有关的科研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除在教学实验中安排设计性实验外,还应鼓励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申请有关基础医学的学生科研项目,或参加基础医学教师的科研活动,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思维、方法和道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专业人才。但在参加科研活动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关注科研过程,关注科研能力的训练,而不是结果,毕竟学生的精力、基础有限,而且学习重点并不在于此。当然,对于学生的科研也应该有激励机制,否则,学生缺乏兴趣,培养目标难以实验。
总之,专业认证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经之路。现行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吸收国内外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建立新的课程体系,采用启发式教学,优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临床医学教育发展道路,通过常规化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国际化医疗人才[14]。
摘要: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中有关基础医学教育教学要求的内涵和意义,提出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科研五个方面的改革思路。以期保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培养国际化实用型医学人才。
关键词:专业认证,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国际化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篇2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临床医学学制层次最复杂的国家,有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学制3年~8年不等,甚至还有多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培养途径的混乱和规格的多样导致我国医生质量参差。未来,临床医学教育将逐步与国际接轨是必然 趋势,厘清当前现状并尝试构建改革框架成为当务之急。关键词:医学教育,教育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R-0
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9)10-0064-03 The Tentative Plan for Chinese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WU Yin-xin,HUANG Zi-jie.The Public Health Col-lege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zhou350004, China
Abstract:China has the most complex clinical medicine educational system in the world with specialties, undergraduate, graduate education, and even various forms of non-diploma education.Chaotic ways and non-uniform specifications of cultivating led to doctors of uneven quality.The future, clinical education will gradually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o clarify the current status quo and try to build framework for reform is a top priority.Key Words:medic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 1 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现状
1.1 学制与学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有3个层次,即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专科教育为3年制(无学位),本科教育为5年制(授临床医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有7年制(本硕连读,授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和8年制(本硕博连读,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另外,还有纯粹的研究生教育(硕士或博士),学习年限为2年~4年。其中,学士学位不设专业学位,硕士、博士学位则分“科学学位”(侧重学术科研)和“专业学位”(侧重临床实践)。
1.2 培养途径我国高中毕业生根据高考成绩和填报的志愿可能就读3年制高职专科,也可能就读5年制本科、7年制硕士或8年制博士。大专文凭的学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学习2年~3年后获学士学位。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获得者也可继续深造,通过考取上一级学位的研究生,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实际上,学位的攻读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专科毕业生也可直接报考硕士研究生。另外,我国还可以通过非学历教育获得相应学位,如大专业余、本科业余、同等学历研究生等形式。我国并不严格限制非临床医学专业出身的人员报考临床医学类研究生,只是这类人员按照现行法律无法取得临床执业医师资格。
1.3 毕业后的身份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无论学习年限的长短,培养目标的高低,获得学位的级别和类型的区别,任何一个临床医学生毕业后默定的身份都是专科医生,在相同的职业活动中有相同的职业称谓。对于全科医生的培养,我国当前主要采用在职转岗培训的模式,即对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执业医师,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进行岗位培训,经省统一组织考试合格,获全科医师岗位培 2 存在的问题
2.1 入学门槛低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医生质量的鱼龙混杂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许多医学院校将精英教育性质的临床医学专业也进行大规模的扩招。《2006中国卫生人力报告》显示,我国普通高等医药卫生类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从2001年的7万人飞速增加到2005年的22万人[1],增幅达两倍之多。大规模的扩招不仅造成医学生素质水平的下降,也使得医疗人力市场供给过剩。据统计,2005年全国应届医药卫生毕业人数约52万人,而同年卫生机
构录用医药卫生毕业生仅12万人左右[1]。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许多医学生毕业后放弃与医疗相关的行业另寻出路,人才浪费严重。此外,医学研究生的报考不受其原先专业的限制,可以跨学位、跨专业深造,造成不同途径医师培养质量的鱼龙混杂。
2.2 医学教育的唯学位错误倾向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的学习年限长短差异过大。短学制的理科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等素质类课程偏少,即使是医学基础课程也是“短、平、快”,发展后劲有限。对临床医学3年制专科、2年制全日制专科起点升本科和5年制本科的课程体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专科与“专升本”两个层次相加的课程时数高于本科,但由于内容重复性高,实际课程深度依然低于本科,根本不能达到与五年制本科教育相同的水平[2]。专家建议取消这种低水平、无意义、不断重复且浪费教育资源的“专升本”教育模式。而且,从专科到“专升本”再到本科、研究生,为了追求学历和学位,许多医学生不断应付各级入学考试、重复相同的医学课程,造成学生时间和精力、学校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2.3 不同学制不同面向反映卫生服务的不公平与多数发达国家采取制定相关法规引导卫生医务工作者下社区甚至偏远农村地区服务的方式不同,我国教育行政部门是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医学教育学制来解决毕业生的服务面向问题,“培养3年制的毕业生面向农村,培养高学历的人才面向城市”,这首先导致农村与城市人口在享有平等的医学人力资源上存在不公平。其次,我国临床医学生,无论所受高等医学教育的层次和形式,毕业后默定的身份都是专科医生,理所当然倾向选择城市的高等级医院就业,导致国家对卫生人力资源失去调控。2.4 目前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尴尬
2.4.1 转岗培训不是长久之计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培养要求差别较大,掌握知识的偏重也不同。时下,我国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仍在继续办学,这些专科层次的毕业生未来也将成为接受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对象。参加培训的人员原来接受普通医学教育的程度有很大差异,从本科到专科、中专及中专以下都有,基础知识及业务水平悬殊,以此为基础培训的全科医生其转型后的服务能力仍难以取得广大社区居民的信任。而且当前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对改变基层医疗单位学历层次低的情况收效甚微[3]。因此,从长远看,对3年制培养出来的专科医生进行改造不是长久之计,未来的发展需要从根本上去改变现有的学制来配合对全科医生的需要。
2.4.2 国情决定了追求高水准全科医生的不可行英美等国的全科医学是毕业后的专科职业训练之一,他们的全科医生是高质量的初级卫生保健的提供者。但此种模式并不适应我国当前的形势。首先,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类比专科医生的培养,以毕业后的全科医学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投入与产出不对等的不合理性。如果经过研究生层次培养的全科医学毕业生只能面向基层的医疗机构就业,而同样研究生层次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却可以在大城市高等级医院工作,相似的教育投入换来不对等的回报,这不符合教育经济学的思维,也不符合人性的选择。其次,虽然目前有部分医学院校在进行全科医学的硕士(如复旦大学医学院[4])甚至博士(如首都医科大学[5])的招生,但是这些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被各级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全科医学诊室或一些卫生管理部门录用,根本不愿意也不可能下到基层就业。因此,在当前我国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紧缺的情况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通过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的形式来培养所谓真正合格的全科医师。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3.1 简化多层次的医学学制建议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的改革分两阶段实施: 3.1.1 过渡阶段第一,在扩大8年制试点的同时,逐渐取消7年制临床医学办学层次。截至2005年,我国共有10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试办8年制医学教育,各试办学校也按照教育部的明确规定,最迟于2005年停止了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6-7]。第二,逐步取消3年制医学专科,完全取消的时间点可由教育部组织专家根据我国的经济、教育、人口等各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与预计,然后进一步发展8年制医学教育。第三,改“专升本”层次为通科医
生培训,消化已经存在的大中专临床医学毕业生。贸然撤销“专升本”层次的教育或许并不妥当,考虑到3年制停办后也还有成千上万的医学专科学历者热切期待有机会接受再教育以提高学历学位,建议将“专升本”转变为本科层次的临床医学(通科医生)培养,不失为一个可以接受的过渡形式,第四,转变5年制临床医学的培养方向仅为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通科医生,但允许通科医生通过考取临床医学的博士进而转向从事专科工作。
3.1.2 成熟阶段
当8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在学制中占据主体,5年制培养模式逐渐边缘化,我国就基本上形成了只设博士层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实现学生在进入住院医师培训时全科/专科分流的培养模式。届时,8年制医学生的招生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高考直接招生。在学期间设置淘汰机制,如在第二学年末淘汰部分不感兴趣或不适合学医的学生分流至其他专业,避免高考的一考定位。
(2)从其他专业的1年~2年级学生中选拔适合学医的转入8年制。四川大学2008年临床医学(八年制)的招生就是采用“直接招收”与“转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形式,它将少部分招生名额分给参加招生试点的学院,待学生入校1年~2年后,从试点学院中按照既定名额择优选拔有学医志向的学生转专业进入8年制培养[8]。
(3)从综合性大学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中选要讲授必要的人文知识,但重点是精神和观念的引导。医学院校目前设置了许多医学人文类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等,这些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人文思想的发展过程。“但人文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树立和强化人文信念。”[6]因此,教学中应把引导学生树立关爱人、关爱生命、尊重人的观念作为重点。
3.2 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医学生应认识到沟通在医学职业中的重要意义,医学生要学会与人交往,特别是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使他们充分参与治疗计划,掌握与患者、家属、同事沟通的方法、技巧,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医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医学生应熟悉医学发展规律,了解医学知识学习的特点,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和技巧,努力提高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应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和个人知识能力的局限性,不断追求卓越。具备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医学生应认识到创新思维在人才成长中的重要性,适应新世纪医学生发展要求,有敢于怀疑、敢于分析批判的精神,有运用科学思维对事物进行研究的态度,学会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科研思维、科研能力的方法。
医学生的领导力培养。医学生应认识到,每一项医疗实践都是一个需要很多人合作的活动,而医生在实践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如何能够调动集体中每个人的积极性,密切配合,是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实践活动的关键,特别是新世纪科学发展越快,分工越细,越要合作。因此,医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合作能力,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医学生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学会克服不良情绪,保持良好情绪和心态,能够适时缓解压力,学会自我激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会合理控制自己的行为,提高学习、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明杰,宋文波.当今医学缺少的是什么-论医学中的人文[J].医学与哲学,2003,24(12):12.[2] 郭永松.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6):12-14.[3] 孙英梅,岩磊,张 甦,等.现代医学教育中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伦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篇3
关键词:循证医学 临床医学教育
循证医学是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派生于临床流行病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循证医学伴随着其理念和原则的实现,医学的相关体系将发生巨大的变革,将向着更科学,更理性化的方向迈进。新型医学人才及时掌握的原则和方法,积极适应这一变革,是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临床经验、临床决策)以及患者价值观(关注,期望,需求)的结合。EBM是运用最新、最有力的科研信息,指导临床医生采用最适宜的诊断方法、最精确的预后估计和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病人。EBM强调医师应认真地深思熟虑地将目前所得到的最佳证据,用于对每一个患者进行健康服务时的决策。使提供的医疗服务建立在目前所能获得的证据基础上。加拿大国际著名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tt,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临床研究的证据,同时结合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意愿和价值,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患者的处理措施”。EBM的实质是要临床医师应认真,多角度思考,从获取的各种客观信息来诊治病人,使临床治疗决策科学化。循证医学的兴起,标志着临床医学从经验医学进入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遵循EBM的原理和方法,无疑会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医学事业的发展。
EBM旨在将经验医学上升到遵循证据的医学科学,被誉为21世纪的临床医学。九十年代EBM的迅速兴起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大力发展。1993年成立了国际性的协作组织——国际Cochrane协作网,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EBM的教育和研究。该学科对医学教育、临床医疗实践和医疗卫生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EBM的应用领域已从最初的临床医学,扩展到医学教育、医疗卫生决策、医疗保险、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心理学、药学、卫生经济学和医疗服务购买等诸多领域。EBM的概念已被医学界的主流思潮、病人和各级政府广泛接受。开展EBM的教育和实践必将对医疗卫生保健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EBM在医学教育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EBM继承发扬了自然科学实验与理性的传统,同时体现了现代医学对患者个人价值观的重视,正以更为理性、客观的指导思想逐渐渗透到医学的诸多领域,从基础医学研究到临床工作,从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因此,在医学教育中积极引入EBM这门新课程是医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临床医疗实践一直承袭着传统的发展模式,即以经验和推理为主的信息传递模式。这种传统模式有碍于当今医学的整体发展,主要体现在:①在医学教育中,教学内容陈旧,与医学研究的发展相距甚大;采取死板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人的主观能动性被遏制,自我发展受限;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单一,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②由于长期墨守成规的教育方式,医学生在医学研究中表现出明显的主观性、片面性和盲从性,缺乏创新和挑战精神。③在临床实践中,医务工作者知识滞后,对医疗决策的盲目、主观性,使有限的医疗资源被无形地浪费。由此可见,现代医学迫切需要冲破旧的传统模式,寻求一种以证据求决策的思维理念和实施原则;而循EBM正是实现这种理念与原则的新兴科学。
EBM这一新生事物的兴起,反映了新世纪世界医学发展趋势,直接涉及到临床医学模式的改变,并由此影响到临床医学教学,同时这也正符合培养临床医学高素质医师和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因此EBM向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临床医师必须具有系统陈述归纳问题的技能、文献检索和批判性评价的技能以及将文献报道信息应用到处理病人的问题中去的技能。所以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培训医学生的上述技能。
三、EBM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EBM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是树立一种理念,即以实证为依据开展实践工作,从指导思想上重视系统研究的结论,批判性地接受新的研究成果,客观地看待权威意见。这部分内容是与某些传统医学理念相悖的,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对推动医学的进步有着重大意义。第二是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实践方法,即保持强烈的好奇心,认真分析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信息资料,并加以科学的评价筛选。这种将所学知识与思考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对医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1—2]。
EBM模式取代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临床医疗模式决定了临床医学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和方法。传统的灌输式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与EBM的基本精神相背,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引进并形成循证医学教育模式,是循证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著名教育家Paul Lengrand的终身教育思想认为,教育不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毫无疑问,EBM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EBM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医务工作者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自我教育的过程,只有掌握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育技巧和方法,才能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将循证医学思想引入医学临床教育,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缺陷与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EBM重在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主动参与者。②从机械学习转变为最优化学习。循证医学强调寻找最佳研究证据,将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评价、综合、应用所得证据,使学生在有限时间与无限知识的矛盾中实现学习的最优化。③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索。循证医学更注重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调动,将在教学中营造出教、学互动的气氛,彻底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地位,使整个学习过程从获取知识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④从短期学习转变为终身教育。循证医学更适宜终身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从而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接受知识更新的挑战。因此,将EBM引入医学临床教育,不仅能培养医学生主动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对其正确医学观的树立及今后临床实践行为的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3]。
四、如何实施循证医学教育
EBM给现代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学生坚定的循证理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进行文献检索、筛选最佳方法结合实践进行应用的技能。这些素质和能力的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实施基础医学和专业医学教育的同时大力倡导EBM,并在继续医学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加以灌输和强化。
1、师资队伍:传授医学生学习方法。传统的医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多注重为记忆学习法,学生希望尽可能多的吸收知识。循证医学要求我们指导医学生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最有用和最急需的知识,以实现学习的优化。
根据EBM的特点以及高素质临床医学应具备的条件,结合教学特点确定教师的筛选原则:对教师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具有教学意识和高度的教学责任感。(2)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表达准确,操作规范。(3) 具有一定的临床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基础,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能自觉地不断更新和学习专业知识,拥有善于归纳、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4) 在传授知识中,要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索。培养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科学的本质和价值是发现真实现象和规律,客观地认识事物是科学发展之本。培养以科学证据进行医学实践为理念的现代医学人才,是克服主观意识、摆脱虚假现象、提高科研和临床实践质量的有力保证。对于新入学的医学生,及时开展EBM教育,介绍EBM的思想和原则,从思想上建立起对经验医学的缺陷和EBM的优势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发展的双重性,既不能盲目肯定,也不能盲目否定前人的实践经验,为规范医学生的职业行为打下基础。要使学生从基础课的学习开始,逐步掌握科学地提出问题,寻找可靠证据,科学评价事物,选择最佳应用方法的能力。
3、在医学教育中实践循证医学:强调EBM和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式的学习方式,也称为“病例学习”方式,基本步骤包括:(1)通过对病人的病史、体征、各种检查发现并提出有关疾病预防、诊断、预后、治疗、病因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2)按照解决问题的需要检索现有的相关证据。(3)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EBM评价文献的原则,严格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临床价值。(4)运用研究证据并结合临床专业知识及病人的选择指导医疗决策。(5)评价实践的效果和效益[4]。
4、临床医学生要加强专业英语学习:EBM要求临床医疗实践必须从世界范围收取最新信息资料,如果没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对专业英语掌握甚少,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国际交流,就不能分享国际协作网取得的研究成果,就不可能加快EBM的前进步伐
5、培养学生坚定的循证理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进行文献检索、筛选最佳方法结合实践进行应用的技能。这些素质和能力的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实施基础医学和专业医学教育的同时大力倡导EBM,并在继续医学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加以灌输和强化。
参考文献:
[1] White R, Taylor S. Nursing practice should be informed by the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but should all first-level nurses be competent at research appraisal and utilization[J].Nurse Educ Today, 2002, 22(3): 220-224.
[2] Howe A. Twelve tips for community-based medical education[J]. Med Teach, 2002, 24(1): 9-12.
[3] 林新宏,上官辉,黎宏. 循证医学与医学教育改革[J].医学与哲学,2002,23(4):19-22.
[4] Hatala R,Guyatt G.Evaluating the teaching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JAMA,2002,288(9):1110-1112.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篇4
1 客观自评, 合理定位, 突出地方特色
1.1 存在的问题
地方性医学院校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为地方培养合格医药卫生技术人才的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目前, 国内地方性医学院校管理运行体制多样, 层次不齐, 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部分甚至缺乏临床医学本科培养的经验, 缺乏综合性大学管理模式下临床医学培养经验。许多地方性医学院校在新的形势下对自身实际、发展环境、发展趋势等认识不足, 容易受到综合性大学总体发展水平和培养理念的影响, 甚至受到理、工、文等其他学科的影响, 缺乏客观自评和调查分析, 没有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需要, 定位不清。在临床医学教育方面, 表现为培养理念和发展思路不清晰, 培养目标不明确[1], 专业方向单一, 没有各自特色和专业倾向, 重复培养和不均衡培养, 院校之间出现了不必要的竞争, 发展不协调, 不利于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总体良好发展格局的形成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1.2 改革思路与发展策略
各级地方性医学院校应该汲取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把握时代需要和国家政策, 积极开展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策略研究。必须从学校性质、管理运行机制、自身师资力量、办学水平、所处地区、学生来源和去向、临床医学专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客观自评,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定位。作为地方性医学院校,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倾向于“培养多元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有别于部属院校的“研究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 必须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 真正紧贴当地实际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需要, 突出地方特色和 (或) 民族特色, 这是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保持发展优势和获得支持的首要保证[2,3]。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可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临床医学教育的投资积极性, 弥补综合性大学临床医学教育投入不足, 又可以促使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更积极更主动地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科技和医疗水平及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调整办学方向。有利于建立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 避免临床医学教育与地方医疗卫生事业需求相脱节[3], 也有利于地方性临床医学院校自身培养特色的形成, 避免和部属院校以及其他地方性医学院校竞争, 更有利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总体上良好发展格局的形成。
2 以市场为主导, 以就业为第一价值取向, 彰显时代特色
2.1 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属于“计划模式”, 人才培养成本较低, 有一定优势。但是在招生人数、招生地区、学制、专业方向、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发展就业等方面缺乏客观调查分析, 考评机制不合理, 缺乏监督机制。随着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 部分医学院校引入了市场调查和学生就业理念, 但是受传统模式的影响, 大部分院校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 目前已经造成了学校培养和市场需求不平衡、省市地区不平衡、城市和农村不平衡、专业方向之间不平衡等现象, 影响了毕业生的合理就业, 影响了临床医学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和快速发展。地方性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如何适应我国各地区新形势下医疗卫生事业实际发展需要, 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2.2 改革思路与发展策略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以市场为主导、以就业为第一价值取向的特点[4], 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活力, 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肯定与认可。众所周知, 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作为一所高校主要培养什么类型的学生, 主要从事什么专业的学科研究和主要提供什么样的社会服务, 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来确定[5]。针对这个问题, 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 作为发展规划课题和教学研究课题设立科研基金, 经常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到卫生行政单位、人才市场、用人单位、教学基层、街道社区进行调研, 充分听取各层次单位和个人对学校临床医学教育的意见与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学科发展优势, 本着以“学生和就业为中心”的原则, 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造就一批“医德高尚、基础知识扎实、临床技能突出、适应能力强、有一定创新精神”, 有志服务于各级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各级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以市场为主导、以就业为第一价值取向, 在临床医学专业招生人数、招生地区、学制、专业方向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 要根据地方需要、学校实际、发展趋势,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彰显时代特色。可以这样说, 学生就业是地方性高校存在的基础, 特色则是地方性高校快速发展的保证。
3 革新教学方式, 构建新型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
3.1 存在的问题
综合性大学的管理模式为地方性医学院校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生存空间与环境, 学分制和本科生导师制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6]。但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 许多地方性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后, 临床医学本科生实施学分制和本科生导师制尚处起步阶段, 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 没有成功的实施经验可以借鉴[6]。有学者通过调研, 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高等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 学生对目前的本科生导师制效果并不认同, 收益不大[7]。主要表现为部分导师对职责不清楚, 导致带教过程方向不明确;部分学生对导师制认识不充分, 把导师的指导当成负担, 以至于师生沟通不良;导师的指导内容与学生需求不完全一致;导师带教人数过多, 师生双方都不够主动, 见面时间间隔太长;导师责、权、利不均衡, 导师的积极性偏低, 缺乏完善的导师绩效评价体系[7]。更有甚者, 许多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后, 由于各种原因, 医学院校的教学方式被其他文科、理科、工科院校所“同化”, 忽视了临床医学教育的客观规律, 放弃了“严进严出”的考核标准, 导致毕业生“高分低能”, 甚至“低分低能”, 无形之中延长了毕业生的临床培养周期, 增加了人才培养成本, 造成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不满。
3.2 改革思路与发展策略
无论是从职业教育、中国传统医学还是从科学发现来看, 师徒制都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而师徒制最大的特点就是“手把手”教学、个体化教学、现场和实物教学[8]。临床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应用性较强, 十分适合“师徒式”教学, 学分制和本科生导师制为“师徒式”教学奠定了基础。但是, 临床医学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专业越分越细, 这就对导师制和师徒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性医学院校要牢记培养目标和定位, 以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主线,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 以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基础,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 淡化课程意识, 适当进行课程整合或重组,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学习和时间浪费。引入职业技术教育元素和师徒制教学, 完善目前的本科生导师制, 构建新型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新型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要求导师对学生在思想生活、专业选课、学年规划、临床思维培养、临床技能培训、学位论文、科研方法、考研和就业等方面全方位指导和“师徒”式教学。加强制度建设, 明确导师的责、权、利关系, 提高本科生导师的待遇。尽量选择责任心强、临床和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 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 在不同专业的导师内作“双向选择”。例如, 妇幼医学方向的学生主要倾向于由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作导师, 以此类推。集体授课的基础上, 在不同导师的指导下, 采取分散式、个体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导师和学生分别填写指导记录和学习记录, 开展双向评价。学院加强监管, 定期检查和考评, 列入教师和学生年度考核指标, 采取奖惩制度, 年终总结, 不断完善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允许老师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 鼓励老师尽量采用现场和实物教学, 利用教学模型、病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医院见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临床意识, 为临床实践奠定基础。鼓励老师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争取做到边学边消化、现场掌握, 毕业后就能上岗, 快速承担临床医疗工作。
4 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4.1 存在的问题
地方性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后普遍存在重科研而轻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形式而轻实效、重医学专业教育而轻医学人文教育、重传统道德而轻职业态度和价值的现象[1,9,10], 对临床医学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造成了不良影响, 学生毕业后无法快速承担临床医疗工作, 无法适应社会环境和医疗环境的变化。所以,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而言, 纳入综合性大学的管理模式, 既是机遇, 更是挑战。另外, 教学医院选择标准不严, 缺乏制度建设和有力监管, 教学医院普遍存在重医疗而轻教学的现象, 见习实习流于形式。其三, 由于医患关系紧张、患者法律意识增强以及医院的自我保护意识等, 限制了学生实习期间自主操作的机会。这些综合因素造成了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下降, 与临床医学教育的客观规律格格不入, 地方性医学院校教管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4.2 改革思路与发展策略
临床医学既具有自然属性, 又具有社会属性, 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地方性医学院校既要抢抓机遇, 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又要积极规避其他学科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任何时期和任何环境下都必须始终坚持高标准和高要求培养目标, 时刻牢记医学的神圣性和临床医学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学校既要注重专业教育, 重视学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养, 又不能忽视医学人文教育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和医疗环境的变化, 能够熟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尤其是医患关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高低主要取决于临床实习、见习效果的好坏, 院校教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见习和实习, 不要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通过加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附属医院、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学生见习、实习提供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平台。学校在加强教学医院的建设的同时, 同时加强对教学医院的监管, 确保教学医院坚决贯彻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严格按照各科实习大纲的要求, 重视学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养, 加强出科考核的监管。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前提下, 适当增加学生自主操作的机会, 尤其是要加强学生的“三基”培训。例如内科实习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一定量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开医嘱、常见诊疗技术等。外科实习必须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一定量的治疗操作和常见手术, 包括清创、换药、包扎、止血、缝合、拆线、穿脱隔离衣、无菌技术等。加强临床教师的培训培养和继续再教育工作, 建立一支医、教、研、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尤其应该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法, 重视临床医生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带教医生待遇, 奖惩分明, 吸引更多的德高医精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
综上所述, 面对新形势, 地方性医学院校应该根据临床医学的学科特点, 适当引入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元素, 客观自评, 合理定位, 突出地方特色, 以市场为主导, 以就业为第一价值取向, 彰显时代特色, 不断革新教学方式, 构建新型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 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多元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佟凤芝, 刘希龙, 刘明开, 等.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9, 3 (3) :17-23.
[2]肖纯凌.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9 (9) :33-34.
[3]姚华英.立足海峡西岸建设构建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福建高教研究, 2009, 5 (5) :34-36.
[4]纪望平, 周清华.中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其走向[J].理论纵横, 2007, 6 (5) :26-27.
[5]陈小虎, 屈华昌, 邵渡.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2 (2) :58-60.
[6]王健, 孙琳.学分制下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探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3 (1) :97-100.
[7]戴琴, 张翠华, 周厚秀.医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1 (1) :27-29.
[8]张卫民.职业教育呼唤师徒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8, 2 (2) :13-15.
[9]吴云, 戴洁, 王松灵.国内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4 (4) :27-35.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篇5
纵观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2]。为了培养出国际通用的高水平临床医学人才,桂林医学院从起开始试行培养一部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这些五年制的临床医学课程已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也改革为以器官系统为模块的整合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科的重组与融合,但由于我国医学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与发达国家不同,这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与发达国家培养的医学人才还有一定差距,仍然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临床医学高端人才。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有限;课程设置的目标及内容的国际化程度较低,缺乏将最新科研成果及国际前沿进展引入教学的高端课程。这就需要我们改革五年制医学生培养模式,积极推动并且优化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课程的国际化进程,真正实现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篇6
临床医学教育循证医学思维方法应用效果循证医学(EBM)是指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其意义为根据目前所获得的研究证据并集合医师多年的工作经验,在考虑到患者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下,将这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循证医学思维在临床医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的同时,能够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将其加入临床医学教育中能够加深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印象,进而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
一、现阶段临床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滞后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制约,目前仍有许多高校临床医学教学以传授体育知识及技术为主,仍采取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并且教师没有在课后进行指导,导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临床医学业教育的原则相违背,也是造成高校医学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低的重要原因。“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仍存在,导致临床医学教学效率下降,这导致临床医学教学失去了其严谨、科学的特征,致使学生对临床医学教学的积极性下降,使得临床医学教学效率受到影响,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临床医学教学方法滞后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临床医学教学都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没有结合社会对高校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没有结合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进行,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考核,都是由学校统一制定教学任务和方案,没有联合实际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导致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没有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教学方法单一、死板,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被动进行社会实践,导致学生对临床医学学习的积极性下降,无法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任务,同时也无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内容不合适
就现阶段高校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分析,存在“广、浅、旧”的问题。第一,高校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广,学生必须学习大量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第二,由于教学内容广且多,导致无法深入学习,致使学生对于这些医学知识一知半解,无法深入探究的观念,并且滞后于临床医学研究,导致与实际临床医学不相符。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缺乏教师的指导;并且在课程安排方面相对比较独立,课程之间无法实现有效衔接。实验室教学过于简单,学生无法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长。
二、临床医学教育中循证医学思维方法的应用优势
循证医学思维方法主张结合科学研究、工作经验以及患者医院等因素的统一,提倡科研与经验相结合,鼓励学生要多于学习医学知识,通过实践来认知社会,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循证医学思维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双向交流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因材施教。例如在分析循证医学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首先要提出循证问题:根据护临床诊疗经验、搜寻相关文献,结合患者的各方面差异,提出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例如,如何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如何控制并发症的出现?如何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然后寻找循证支持。在搜寻相关文献及资料后,找到上述提出问题的形成原因和干预措施,为自身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最后进行循证观察与应用。根据患者的特征制定不同的观察方案,并制定相应的观察方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保持患者的满意度。循证医学思维方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实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有助于教师的实践教学开展以及学生的临床实践。
三、提升临床医学教育效果的相关措施
1.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
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主观看法和认知。在现阶段高校临床医学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导致教学活动仍以简单的知识传输和技能教学为主,没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尤其对提升学生的理性与感性、认知与情感、智力与心理等方面缺乏针对性计划、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内容滞后,缺乏连贯性和衔接性。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提高教学的信息化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临床医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临床医学教学效率。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临床医学教学的信息化,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观看人体的内部结构,进而加深学生对生理结构的认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临床医学教学的效率。工学结合能够实现理论联合实际,这就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医学相结合,通过应用教学、实践一体化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提升教育团队的专业素质
指导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授课经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实践经验、较好的沟通能力、强烈的责任心、较高的道德修养。学校可以通过聘请医院主治医师、医学专家对学校教育队伍进行授课,鼓励教师参与临床医学实践,进而增加自身的医学实践经验;鼓励教师进入医院进行锻炼或与医院合作,致力于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4.建立完善的教学监督体系
通过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实现对教学组织、教学计划、教学实施以及实践教学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对教育情况进行监督,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例如绩效考核奖惩机制、团队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的有效性,积极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循证医学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现阶段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或者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树立良好的医学观念。
参考文献:
[1]李峻,董碧蓉.循证医学对临床实践和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03):147-150.
[2]陈虹.循证医学教育理论在临床教学医院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6,(02):99-100.
[3]陈进,李静,李幼平.循证医学教学——高等医学创新教育实践[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04):273-276.
[4]张静,仇玉兰,穆永成.在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中实施循证医学教学的比较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08):995-998.
[5]王博,杨智君,王兴朝.血管神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教育初探[J].中国卒中杂志,2015,(10):906-908.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篇7
20世纪80年代末全科医学引入我国,1993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1996年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相继开始全科医疗与全科医学教育试点工作,部分省市分别成立全科医学分会。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医学院校要面向农村,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并可以采取走向招生、走向培养等多种形式,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2000年卫生部又印发了《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卫科教发[2000]第34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了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目标,即到2000年构建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到2005年初步建立起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以适应卫生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以下简称《农村卫生工作决定》)又提出:到2010年,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
《决定》与《意见》均已实施十年,《农村卫生工作决定》也已近十年,但我国全科医师现状令人堪忧,全科医学教育的“不作为”不容忽视。在2009年8月13日召开的“全国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上,由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小组提交的常规监测报告显示,目前全国从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总数达到46.2万人,比2年前足足增加了20万。但令人遗憾的是,46.2万人中真正注册全科医学专业从业者仅有6321人,占近1.4%,其中还包括部分地区初级或非全科医学专业的中高级技术资格人员。2010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561号,以下简称《规划通知》)指出: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我国约有6万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的执业(助理)医师,仅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3.5%,远低于国际上30%—60%的平均水平,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基层,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更为短缺,仍有部分乡镇卫生院无执业医师。我国有近6亿的城镇人口数,按每5000名居民配备1名全科医师的低限标准计算,至少需要12万名全科医师,但目前已通过人事部和卫生部资格考试的全科主治医师仅有9826人,且多集中在东部地区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2) 可见我国乡镇、社区医院卫生队伍的现状与《决定》、《意见》、《农村卫生工作决定》的要求相差甚远,中小城市的乡镇和社区医院全科医师十分匮乏(许多乡镇医院甚至没有全科医师),远远不能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的目标还只是“海市蜃楼”。“新农合”制度已经普及,乡镇和社区医院硬件设施明显改善,但由于没有建立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农村居民和在社区医院看病的城镇居民接受的仍然是低级的医疗卫生服务。初级医疗卫生服务得不到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没有起到“健康看门人”的作用,大量的病人仍然流向城市医院,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仍然没有明显缓解。
二、从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看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作为”
从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七省(市)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基本情况专项调查统计数据来看(详见下表),江西、重庆、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南七省(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职称等方面普遍偏低,素质还不能适应基层医卫需求。从第一本科学历占卫技人员的比例看,七省(市)平均为7.00%,而第一中专学历占卫技人员的比例平均为60.10%;从高级职称占卫技人员的比例看,七省(市)平均仅为6.37%,而无职称的卫技人员比例平均高达12.96%;另外从年龄结构看,七省(市)30岁以下卫技人员所占比例平均为34.12%,50岁以上的平均占16.15%。
实际上,我国乡镇、社区医院医生“学历低、职称低、专业水平低”现象较普遍。卫生部2009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在我国村级卫生组织中,中专及以下和没有学历的人员比例高达90%(主要是以前的“赤脚医生”,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统计,这些医生大约有100万),我国56.7%的乡村医生不具备考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如在湖南省怀化市有一些管辖几万乡村居民的乡镇卫生院仅有1—2名医生具备外科或内科执业助理医生资格,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出台以后,这些不具备考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医生看病就是违法,不看病则没有其他医生看病,又是见死不救,这是他们所面临“两难”的实际问题。国家对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组织这种执业状况没有明确的态度。近年来出台的农村医生培养方案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因这些人基础太差,两年的学习时间短,并且难以保障参加全部的学习,其学习效果是令人怀疑的。(2)我国乡镇医院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不足23%,在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45.9%的从医人员只有中专学历,本科学历的仅占12%,而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比例不到3.5%。(3)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仅为30%左右,与国外50%—80%的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从以上七省(市)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基本情况专项调查及卫生部2009年公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不高,基层医生难以取得城乡居民的信任。而要根本解决这一历史难题,神圣使命唯有落在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作为”上。原因有五:一是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培养的学生不愿到乡镇、社区医院工作;二是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社区医院“缺医少药”问题;三是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医卫人才;四是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培养的学生在就业观上已经由原来的“苦”去基层转变为“乐”去基层;五是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在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可塑性和拓展空间。
三、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在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的“应为”
(一)国家政策要求
2009年2月20日,教育部与卫生部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指出:医学类专业以修业年限五年制为主体,现阶段适量保留三年制,控制长学制医学教育;根据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逐步提高医学教育办学层次,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并适应中国国情的医学学位体系;高等学校要加强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的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全科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培养学科带头人;鼓励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中建设为本地区服务的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积极推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培训补偿机制,在5—10年内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全科医师。
2009年3月1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改革意见》)强调: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完善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教育,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加大医学教育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社区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采取定向免费培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农村培养实用的医疗卫生人才,造就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合格医生。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2009年3月18日国务院在印发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以下简称《方案通知》)中提出要重点抓好的五项改革之一,其中提出:制定并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招聘执业医师计划,用三年时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16万人次和137万人次;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三年内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三年内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基本实现城市每万名居民有1—2名全科医生,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是2010年3月25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561号,以下简称《规划通知》)中提出的一项具体目标,同时并强调:要深化面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本专科医学类专业教育要开设全科医学必修课程,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要建设区域性全科医学培训基地,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培养、培训平台,各高等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带头人培养。
2010年6月2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1198号,以下简称《意见通知》)中要求: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免费医学生分5年制本科和3年制专科两种,以5年制本科为主,3年制专科主要面向乡镇卫生院以下的医疗卫生岗位;培养专业主要是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培养工作主要由举办医学教育的地方高等学校承担;免费医学生按全科发展方向培养,承担培养任务院校要对其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突出临床能力培养。
国家近两年连续出台了《若干意见》、《改革意见》、《方案通知》、《规划通知》、《意见通知》等重大决策和重要政策,充分说明党和国家把医药卫生事业提到“十分重大的民生问题”的高度,凸显了党和国家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高度重视,对老百姓基本医疗健康的殷切关怀,同时也给我们洞察新医改特别是全科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从以上有关政策要求可以看出: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在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的“应为”关键体现在全科医师的人才培养上。
(二)办学实践支撑
从学生就业面向来看,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培养的医学人才主要面向基层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这与全科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定位是非常吻合的。《湖南日报》2010年5月4日讯:日前,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行毕业生招聘会,200多家用人单位到校选材,提供的岗位达3000多个,基层医疗机构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麻阳、洪江、通道等13个县市提供的1200个乡镇卫生院岗位,一上午就有600多人前往应聘;近年来,怀化医专针对县、乡等一些医疗机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实际,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从大学一年级起,就给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教育学生摆正就业心态,鼓励学生到基层工作锻炼;学校与省卫生厅签订协议,每年为农村定向培养一批中医药人才,还与怀化周边五省的县级卫生局和乡镇卫生院建立长期、稳定的毕业生供求市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人数由2006年的509人,提高到现在的800人。在日前举行的邵阳市2010届医学类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来自长沙、广州、深圳、上海等地126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岗位3000多个;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613名大中专应届毕业生,1083人当场签约,实现一次性就业41.5%,至此,该校毕业生签约总人数达到2095人,签约率超过80%。 (3)
从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与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来看,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基本雷同,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基本上是以五年制本科教育为模板进行压缩,很难凸显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培养特色,所培养的学生在思想道德、职业精神、知识技能等方面完全是五年制教育的翻版,唯一明显的区别恐怕只有培养时间。2008年9月16日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参照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研究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规定了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育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而且将其作为该专业教育质量监控及教学工作自我评价的主要依据。《标准》指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虽然我国没有制定专门的临床医学专科教育标准,但是按照惯例一般都是参照本科教育标准来实施教育的,就如同我国有《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而没有《高等学校专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一样。
从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办学经验来看,长年开办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老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完全有优势有能力开办全科医学教育,为基层培养全科医师,而且,事实上已经有一部分专科层次的医学院校已经在临床医学专业下开设了全科医学方向,如山东省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吉林省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另外,个别办学历史悠久的专科层次的医学院校由于遵循高等教育和医学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内涵建设为抓手、以提高质量为主题的办学思路,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科研水平不断进步,社会声誉明显提升,目前学校在师资队伍、办学基本条件、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基本达到教育部关于设置医学本科院校的要求,这其中,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就是典型代表。
四、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在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的“可为”
要将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在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的“作为”由“应为”蜕变为“可为”,必须找准“创新理念”、“改革学制”、“整合资源”三个着力点,在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及现代医学发展规律前提下,以创新全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全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创新理念
开办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的医学高校要站在“对人人健康极端负责”的高度,树立起“全科医学教育”理念,具体表现为将全科医学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基本课程之中,加大全科医学多元投入力度,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相应的理论教学和社区临床实践,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编制与之相适应的全科医学培训教材,发挥学校在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全科医学知识培训等方面的职能和优势,提升全科医学教育质量,使全科医师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护人。
(二)改革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广义上的学制概念。而从狭义上讲,学制是指修业年限。本文所称学制,是针对狭义的定义即修业年限而言的。学制的长度决定了教育计划、教育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乃至学校规模、师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而学制的质量则关系到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而在此基础上,医学教育学制的选择主要受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需要,医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以及国际医学教育特别是学制改革与发展趋势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版《世界医学院校指南》报道,世界各国医学教育学制3年至8年不等,其中主流学制为6—8年的长学制。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着3、4、5、6、7、8等多种学制。鉴于我国基层医卫人员特别是全科医师的匮乏,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与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雷同,以及成熟医专在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中积累的宝贵办学经验等原因,我认为在我国专科层次医学院校开办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学制应该以4年为主,前2年在学校接受基础课学习,后2年在教学医院进行临床课学习。
(三)整合资源
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全社会提供连续、综合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为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师,我国已颁布实施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等一系列办法和规范,但是对各医学高校在全科医学知识教育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指导性意见和办法,这就需要开办全科医学知识教育的高校特别是目前仍为专科层次的学校有机整合组织机构、教学资源等,如成立全科医学系(部),构建学校、社区、医院联动网络,构筑学校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全科医学知识培训的“立交桥”机制等,特别是要整合好校内与校外课程体系,整合好校内与校外师资队伍,整合好校内与校外教学条件。
注释
1[1]本文的“专科教育”仅指“专科层次教育”.
2[2]http://www.yeeju.com/group/coverage/5393.
3[3]http://epaper.voc.com.cn/hnrb/html/2010-05/05/content_203981.htm.
4[4]王道俊, 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114.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篇8
关键词:全科医学,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 看病贵、看病难是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医疗卫生的发展不能够适应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 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密切相关, 农村和城市社区仍然缺医少药。为此,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并做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 培养全科医师”的决策。卫生部在当前形势下即时出台了《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的指导性意见, 指出“在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 发展全科医学教育, 培养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科医师等有关专业卫生技术和治理人员, 是改革卫生服务体系,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是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需要;是改革医学教育, 适应卫生工作发展的需要。”特别强调了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1]。
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 它是在西方通科医生长期实践逐渐演化而来的、具有独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知识和技能体系[2]。1969年, 美国家庭医疗委员会的成立, 标志着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1984年, 美国家庭医疗委员会将家庭医学定义为:一种整合生物医学、行为医学及社会科学的专科, 其知识和技能的核心源于传统的开业医师和以家庭为范围的独特领域, 而不是以病人的年龄、性别或器官系统的疾病来分科。1993年11月,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 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我国学者将全科医学定义为:一个面向社区和家庭, 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种健康问题/疾病[3,4,5]。全科医学的概念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 并将个体健康和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全科医学的产生与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群的预期寿命不断增加, 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逐渐进入老龄社会,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同时, 疾病谱和死因谱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慢性退行性疾病以教育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的疾病逐渐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由于以上这些原因, 全科医学学科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如在英国, 全科医师人数占医生总数近50%;美国平均每人每年看病2.59次, 其中0.83次是找家庭医生, 占1/3[6]。随着时代的发展, 全科医学在我国也逐渐得到重视, 特别是近年来医疗卫生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以基层和社区为基础的全科医学模式成为今后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主要方向, 然而, 我们目前的医学教育模式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
目前, 广州医科大学包括眼科学在内的各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基本沿袭了过去多年来的“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 过于注重基本理论、内容多而全、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存在培养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等缺点。在新形势下, 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即时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性高素质新型医学人才。
1 方法
1.1 方案部署和实施计划
制定目标:通过对广州市社区及农村医学人才的现状调查, 制订出适应社区医学人才培养的眼科学教学培养计划, 确定课程体系改革内容和改革目标。
阶段实施:对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目标分阶段进行, 尤其是课程体系有机组合和社区医疗实践教学相结合。
局部试点:选择部分班级先试点开展, 在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开展, 选择条件较好的社区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和建设。
稳步推进:用两年左右时间, 逐步开展。通过各种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反馈, 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改变情况。
1.2 课程教学实验的实施方案
实施对象及分组:广州医学院本科3年级预防医学班32人为全科医学模式培养组, 按教学改革设计方案施行新的方法教学;选取同年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约198人为传统教学组进行对照, 按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施教。
全科医学模式下教学大纲的修订: (1) 以眼科学为试点课程进行新的课程设置:理论课:改变以前大课讲授以眼部解剖、生理以及病理生理等基础知识介绍为重点的授课方式, 增加临床常见病、眼与全身病以及眼科急症等方面的内容。实验课:增加眼科检查法、眼科急症处理等内容。 (2) 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总学时维持36学时不变, 压缩理论课时间, 增加实验课和见习课时间, 使理论教学和实践课比例为1∶1。
考核评估:学习结束后分教改组和传统组进行考核评估。理论知识考核:主要通过书面笔试进行。操作能力考查:现场抽考指定项目。综合能力和实战能力考核:选定典型病例 (3个以上) 现场进行诊病, 并提出治疗方案。考查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分析总结:对比分析两组的考核结果, 比较教学改革组和传统教学组学生理论水平、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差异, 总结教学改革的成果。
2 结果
两个组230位学生参加了这次研究, 32位实验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 由于所学内容像眼科急诊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 比较贴近实际生活, 有较强的实用性, 学生普遍感兴趣。考核评估结果, 理论考试, 全科医学模式组平均81.3分, 传统教学模式组平均82.6分;操作能力考评,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全科医学组平均93.5分, 传统组平均78.6分;综合应用能力考核, 全科医学组平均89.4, 传统组平均76.1, 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总成绩全科医学组显著领先于传统教学组。
3 讨论
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是学院体现办学思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途径。学院的办学思想包含了面向基层的内容,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下得去、用得上”。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面向基层”鲜明特色的办学方向。全科医学教育所培养的全科医师是基本医疗服务的承担者, 其服务的对象主要在社区、在基层, 这与我们的办学特色高度符合。随着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深入,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要更多的全科医师。开展全科医学教育, 为学院实现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新的途径。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应以此为契机, 与时俱进, 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直到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方面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教学改革工作, 使教学合乎于社会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全面实现学院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 充分体现“面向基层”的办学特色[7]。
目前作者所在院校包括眼科学在内的各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基本沿袭了过去多年来的“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 过于注重基本理论、内容多而全、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存在培养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等缺点。在新形势下, 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即时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性高素质新型医学人才[8]。
根据目前国家大力推广全科医学教育的社会背景, 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进行临床医学的课程改革, 先深入社会基层调查, 了解社会需求情况, 经过总体的部署和有针对性的目标设计, 对临床眼科学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探索, 主要对理论课的内容以及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并对课程的考核评价进行必要的补充。经过课程改革实践可以看出, 学生的理论基础并未削弱, 而实际操作能力大大加强, 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 达到了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
总之, 全科医学教育是未来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全面推进还需要整体的布局和循序渐进的过程[9]。临床眼科学仅仅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小的科目, 全面的教学改革还需要其他许多课程的同步跟进和配合, 这样才能到达整个教学改革的目标, 不过眼科学课程改革探索的成功, 可以为其他课程提供很好的帮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孟群, 解江林, 吴沛新, 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现状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 2006, 9 (3) :175-176.
[2]梁万年.全科医学概论 (第二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1-35.
[3]杨华, 祝善珠.中英美全科医学运行模式的比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6, 4 (3) :177.
[4]余海.全科医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启迪[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3, 1 (1) :3-5.
[5]祝丽玲, 张艺濛, 王佐卿, 等.国外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院管理, 2012, 32 (3) :69-70.
[6]胡丹, 江洪涛.借鉴国外全科医学教育经验, 推进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发展[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2, 32 (1) :154-157.
[7]迟宓宓.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 2003, 6 (5) :383-385.
[8]孙荣国, 李宁秀, 陈大义, 等.我国医学生全科医学规范化教育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14) :2676-2678.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篇9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教育体系,医患矛盾
近年来, 医生受到人身伤害的恶性事件频发, 昭示着医患之间的矛盾已异常尖锐。人们开始反思, 是什么让本是“同盟军”的医生和患者同室操戈?医疗有时是治愈, 经常是帮助, 却总是抚慰。唯有在医学教育中深植人文精神, 手术刀才会闪出温暖的光芒。医学的结构就如“人”字一样, 一边是技术的医学, 一边是人文的医学。目前, 设置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医学院校数量较少, 通晓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医学人才缺乏, 不少医学生对人文社科类课程不重视, 更显示出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迫切性。医学人文教育由此成为医学界和教育界最关注的问题。
1 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
医学的本质是使患者减轻痛苦、增加快乐。医学面对的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生不仅要治疗患者各种身体上的疾病, 还要关注其精神健康, 减轻其心灵痛苦。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能够深入研究社会的需要、个人的要求, 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 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生理与心理、医生与患者等各方面的关系, 在医学实践中更好地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关心患者、帮助患者, 以此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无论技术如何发展, 人道原则、人本立场、人性光辉永远是医学的价值皈依与职业操守。人文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 其内涵包括3方面: (1) 传授人文科学知识, 包括文、史、哲、艺术等, 起着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促进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这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 (2) 加强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责任意识教育[1]。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才能关心世界、关心人类、关心社会, 才能爱国家、民族和人民。 (3) 培养高尚的人格。人文教育是人格养成的基础。高层次人才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 以“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宗旨的医学人才更应如此。医学人文教育是一般人文教育在医学这一特殊领域中的应用。一方面, 它不可能游离于一般人文教育的本质内涵之外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 由于医学的特殊性, 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比在其他领域更加重要。因此, 我们所理解的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在一般人文教育的基础上, 在将医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基础上, 将人文精神与医学相结合。其核心是尊重一切与医疗有关的人的价值。
2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
不能否认, 在医学院校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医学人文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从总体上看并不乐观。尤其是从我国医疗行业现状来看, 医学人文教育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医学人文学科薄弱与医疗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矛盾、医学人文教育发展滞后与社会对医学人才要求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两对基本矛盾引发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只重视专业教育, 忽视人文教育
有些院校仅以就业为导向, 认为只要把专业知识教好, 学生就可以顺利就业, 而人文教育则是可有可无的。
2.2 医学人文学术研究缺少深度
目前, 医学人文学术研究很少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 因而难以对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大的影响, 进入操作层面的更少。同样, 医学人文教育更多的是纸上谈兵, 理论脱离实际。在现今使用的教材中, 我们可以发现两种倾向, 一种是只讲大道理、唱高调, 不考虑实际情况, 让人望而生畏;另一种是只谈所谓国际关注的重大医学伦理问题, 忽视了我国基本国情, 脱离实际。
2.3 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研究表明, 与实际需要相比, 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仍然偏少, 且大部分还是选修课。虽然根据有关规定各校都开设了政治理论课程, 但从全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满足21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角度来看, 这些课程大多存在如下问题: (1) 主要以政治教育的形式出现, 虽然课时不少, 但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较多, 教学效果有限。 (2) 课程缺乏系统性或只考虑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了课程的整体性, 与专业教育缺少必要的联系。 (3) 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式为主, 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4) 课程设置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只强调政治教育和导向功能, 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 课程设置面过窄, 内容过于单一[2]。 (5) 大多数医学院校对人文社科类课程不够重视, 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最小等。凡此种种都削弱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也有违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
2.4 医学人文教育脱离临床
一段时间以来, 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与医院临床实际严重脱节。在不少医生和医学生眼中, 医德教育在实际医疗工作中作用不大。于是, 学生不爱学, 教师也不爱教。
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 医学生接受的是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技术和价值观。学校环境塑造了学生, 强调专业能力与临床技巧而忽视人文素质, 背离了医学的目的。具体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 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 忽视人文教育, 致使学生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程设置中, 人文社科课程门类偏少、学时比重偏低;在教学过程中, 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熏陶, 致使学生缺少对医学本质的理解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 缺乏良好的人文环境。
3.1 加强人文教育是实现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人在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要学习、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还应当注重社会人文知识的学习,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否则, 将不可能全面发展。对于医学生来讲, 要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 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就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前提下, 加强人文素质修养, 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 以此为将来从事工作与实现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基础。
3.2 加强人文教育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
近年来, 我国发生了多起患者或其家属打砸医院、殴打甚至杀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2005年10月1日, 新华社报道称:医患关系紧张主因在医务人员。其中所说的根本措施———解决“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属于制度因素, 但是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医患之间的沟通是每个医生能够做到而未做到的。提高医务人员人文素质需要从源头上抓起, 从医学生人文教育抓起[3]。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医学生对人性、情谊的感知, 让他们能够以了解人的整体性、尊重人的尊严及追求人的完整性作为基点来解除患者痛苦。唯有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才能使其在将来的医疗实践中主动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关心患者的生活环境,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 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患者, 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3.3 加强人文教育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人才培养由培养只懂医学专业知识的单一型医生向培养掌握治疗、康复、保健等卫生服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转化。要求医学生 (医生) 不仅懂得医学知识, 而且掌握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掌握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 还有对人性的关怀、对他人的同情心等人文情怀;不仅关注疾病, 而且关注有思想感情的患者, 充满爱心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医学教育必须重视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使其既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又有高尚的医德修养和美的情感, 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 实现医学的最大价值, 满足患者需要。让医学科学充满人文关怀, 这才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医学教育理念。
4 提高医学人文教育水平的策略
4.1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1) 积极探索医学人文教育形式, 构建与专业教育相适应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 加强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 建立开放式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在课程建设中要注重内涵而不是一味地增加课时, 要借鉴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 结合自身特点尝试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模式, 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要将人文教育的内容与专业课程和各个阶段的实践相结合,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2) 学校应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人文课程纳入医学教育体系中,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包括3个层面: (1) 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科类课程, 主要有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心理学等。 (2) 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 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 (3) 由多学科融合形成的综合课程, 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3个层面课程相互联系, 第一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50%~60%, 主要是让医学生树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态度, 树立科学世界观, 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品位。第二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20%~25%, 使学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 引导其重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第三层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10%~15%[4], 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中,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要从工具性转向人文性, 课堂应该是体现人格尊严并不断提升人格尊严内涵的地方, 是实现人之自由的场所, 是学生在认知、交往和审美等活动中丰富自己生命意义的地方。
(3) 要根据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高要求,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做到“三结合”, 即师生结合、教学科研结合、课堂与社会实际结合。具体要求是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师生互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教学内容上结合研究成果, 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关注各种与医学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关的社会问题, 使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既脚踏实地又有前瞻创新性, 既探索研究又解决现实问题, 克服过去医学人文教育内容教条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弊病。
4.2 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
要以科学求真的精神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医学人文教育同医学教育一样, 有许多问题要研究, 如教育的形式与效果、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课程如何设置、如何把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研究以找到其中的规律。
4.3 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具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形态。具体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学校传统、校风、学风、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主要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对医学生人文素质产生作用。具体表现在: (1) 校园文化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人文知识不会被束之高阁, 而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生存土壤, 从而得到应用与发展。课堂知识与校园文化相通融合, 两者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进而达到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 (2) 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直接参与到人文活动中来, 学校举办的艺术活动以及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深了对人文知识的理解, 特别是一些艺术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提高审美能力。
4.4 发挥教学医院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医院是医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 临床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水平。因为临床教学不是课堂上的理论的教学, 而是在病床边的具有感性、形象等特征的教学, 临床带教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医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力。近年来, 部分教学医院只重视专业技能培养, 没有把人文教育列入教育计划, 临床带教教师忙于医疗工作, 无暇顾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 医生对检查设备的过度依赖, 淡化了医患接触, 对患者重疾病治疗、轻人文关怀, 从而损害了医生队伍的整体形象, 也对医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5]。在这种情况下, 首先, 教学医院的管理者要真正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规定, 变制度约束为习惯养成, 使制度管理体现高层次人文关怀。其次, 医生作为医院的核心与支柱, 全身心投入工作, 医院管理者应给予其人文关怀。再次, 临床带教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时刻牢记自己的教师职责, 处处体现对患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6]。
参考文献
[1]杨晓煜, 黄燕芳.医学教育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融[J].医学与社会, 2002 (5) :56-57.
[2]张培林.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医学与社会, 1999 (4) :47-50.
[3]张大庆.制约我国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原因的探究[J].医学与哲学, 2001 (8) :10-13.
[4]吴萍, 王晨, 张欢, 等.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现况调查和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9) :1-3.
[5]郭永松, 吕世亭.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医学与哲学, 2000 (5) :51-54.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篇10
医学是一门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学科。随着21世纪疾病谱、死因谱的改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医学教育的目标也有了新的认识。
美国的医学教育非常重视与社会需求、社会现状、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实用性和超前性[1]。美国医学院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AAMC)提出了21世纪医生的一系列培养目标:(1)品格方面要求医生富有爱心和同情心,能够尽心尽力为病人服务,帮助他们治愈疾病,减少痛苦,使他们保持身体健康;致力于工作、学习、修养和科学事业,并且更多地为社会服务;注重伦理和道德相结合,具有镇静、谦恭和自知之明的品格。(2)知识方面要求医生学识渊博,在这一方面提出了6条具体培养目标。(3)临床技能方面要求医生技术精湛,对此提了11条具体可操作的培养目标。(4)职业态度方面要求医生秉承利他主义精神,提出7条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目标,同时要求医生尽职尽责,并提出6条有关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
德国现行医学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培养富有造福人类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医学人才,关心病人更关心人类健康的社会活动家和掌握扎实自然科学知识又勇于进行医学实践的学者。德国医学教育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课程的讲授基本上由教授承担,且注重培养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此外,学校尤其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2]。
1999年6月9日,经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 of NewYork,CMB)批准资助,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成立了。该委员会制定了本科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GMER),提出了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7个领域内容,共60条标准。7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为:(1)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2)医学科学基础知识;(3)沟通技能;(4)临床技能;(5)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6)信息管理;(7)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2008年我国颁布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提出了关爱病人、加强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树立成本观念、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等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具有整体观念的知识目标以及包括表达、沟通、合作、运用信息技术、经济核算等能力在内的技能目标。
医学教育目标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2 医学本科教育双导师制
围绕国家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各医学院校竞相开展医学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和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也在联合探索一种新型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双导师制。双导师制就是在本科医学生在校期间为其配备两种类型的指导教师。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阶段,以指导学生学习和科研基础训练的学校教师为第一导师,即基础导师;在临床课程学习、见习和实习阶段,以指导学生实践的临床带教教师为第二导师,即临床导师。这种双导师制对实现医学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探索。
双导师制有利于新时期医学教育目标的实现。(1)在实现职业素质目标方面,双导师制有利于医学生深刻领会关爱病人的使命,始终坚持以预防疾病、减轻和驱除病人的病痛为己任,认识到提供临终关怀是医生的职责;有利于医学生意识到与病人及其家属交流的重要性,尽早掌握沟通技巧,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掌握与团队成员沟通的能力;有利于医学生直接感受到科研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起一种有益于医学发展的批判性思维;最终有利于医学生建立终身学习、追求卓越、愿为发展祖国的卫生事业和维护人类身心健康而奋斗终身的强大理想信念。(2)在实现知识目标方面,有利于医学生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学等知识以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有助于医学生理解诊断学以及各门临床课程的实际意义,建立临床思维。(3)在实现技能目标方面,能为医学生提供早接触临床的机会,使其逐步熟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疾病诊疗、抢救流程,让见习、实习更顺利。
此外,要顺利开展双导师制,就要掌握“90后”医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对带教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3“90后”医学生心理特点
“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比较复杂,他们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又受到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某些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影响。与其他年代的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表现出更为独特的心理特征[4],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行为特点。“90后”大学生在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他们渴望独立,但因缺乏磨炼而具有较强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叛逆且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特立独行、个性张扬,缺乏集体感和团队精神。
(2)情感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历的增多,人们的自我调节能力本应不断增强,但越来越多的“90后”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情感表达。“90后”大学生情感强烈,外显而又张扬,具有情绪化、隐蔽性差的特点。
(3)认知特点。“90后”大学生在明辨是非、判断善恶美丑时常常逆向而行。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更趋于功利化,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趋利避害。他们的平均智商高,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富有创造性。
聪明的“90后”都希望有一技之长,但有些学生对学习没兴趣。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应该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强、计算机技术熟练等优势,同时注意培养其情绪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关爱精神。
不同年级医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5]。一年级新生普遍存在对环境、学习和人际交往不适应现象。大多数学生依旧保留中学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此时学校开设的课程多、课时长,加之大一仅仅开设公共基础课,未涉及专业与临床课程,很多学生会感到迷茫,于是产生了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困惑、厌学等不良情绪,导致成绩不理想,进而产生焦虑、自卑心理。到了二、三年级,学生开始深入学习专业课程与临床课程,且课程种类多、课时紧、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有些学生还未完全掌握医学学习方法,未能理解各专业课程与临床工作的关系,就要进行英语四、六级及各类证书考试,容易产生疲惫心理,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到了四、五年级,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学生开始进入临床见习与实习阶段,这就要求他们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在临床实习、见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带教教师要求严格、带教教师工作忙碌没时间向学生仔细讲解每个病例、学生未得到病人的信任与尊重等。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会对临床见习、实习产生恐惧、自卑、失望心理。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在此阶段陷入“就业还是考研”的困惑中,导致实习不认真。
因此,针对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不同教学方案尤为关键。
4 教师素质要求
如何让学生从大一入校到毕业都能接触临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对每一位临床带教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为了让学生在双导师制下实现医学教育目标,医学院校对带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对人文素质的高要求。要求临床带教教师具备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哲学知识以及人文精神。(2)对科学精神的高要求。科学精神的要义是尊重客观事实及规律,具有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崇尚并坚持真理,积极探索未知世界。医生只有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并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采取正确治疗措施。(3)对职业技能的高要求。临床带教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做到言传身教。(4)对其他职业素养的高要求。带教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具备时刻把工作、病人放在首位的职业操守,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只有具备以上素质,带教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学生。
5 教学内容的改进
为了实现医学教育目标,医学院校可以在双导师制运行机制下,结合现有教学条件,在基础与临床教学工作中进行一些新的尝试。比如,在基础教学阶段,加入管理学、伦理学、法学、信息技术等选修课;在每学期的临床带教中,引导、带领、监督学生完成一定的医患沟通案例,案例数量随年级递增,并进行量化考核;在每学期临床带教结束时,让学生寻找并总结临床病人身上出现的与本学期基础课相关的知识点,并提交小论文;每年安排专家进行职业素养、科研思维培养的讲座[6]。
通过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带教教师素质,改进教学内容,医学本科教育双导师制将会在实现医学教育目标上探索出一条新的、有益的道路。
摘要:医学教育目标的转变带动教学方式的创新,医学本科教育双导师制是实现医学教育目标的一种探索。在实践双导师制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大学生,特别是“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提高带教教师素质,并在教学内容上有所改进。
关键词:教育目标,双导师制,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Irby,David M Wilkerson,Lu Ann.Educational Innovations in Academic Medicine and Environmental Trends[J].J Gen Intern Med,2006,18(5):370-376.
[2]Chenot,Jean-Franois.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in Germany[J].German Medical Science,2009(7):2.
[3]吴云,戴洁,王松灵.国内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4):27-28,35.
[4]尹凯丰,于钦明.“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成长成才规律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2):136-137.
[5]孙晓楠.不同学年医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3):46-48.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篇11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育;标准化病人;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R4
1.临床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随着医疗改革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环境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临床医学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医患之间处于一种极不信任的状态,医患关系发生了本质转变,医疗纠纷增加,医务工作者被推到了患者的对立面,出于种种原因也被众多媒体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顶峰。
随着医疗法规的完善,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全民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被强化,《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医疗法规明确了患者具有知情权、同意权、隐私权。患者拥有自主选择和隐私保护的权利,有权拒绝成为教学的对象,有权利拒绝配合教学工作。近年来随着各高校的扩招,每年来到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医学生越来越多,临床医学生缺少临床实践动手机会,缺少与患者进行面对面地接触交流,使得医学生本应该掌握的临床技能不能得到锻炼,使教学工作难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使我国目前临床医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挑战。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滞后,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基础理论也许较扎实,但却缺乏创新、实践、更新知识的能力。[1]我国医学教育的课堂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较大,对比国外独立的小组讨论和病例研讨次数相对较少,刻板的试卷答题形式评价学习效果加剧了学生的重理论,轻实践倾向,致使了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明显缺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快速适应临床工作。我们需要对医学生增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增加动手能力的锻炼,需要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风范、具备良好医德医风、掌握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综合性复合型医学人才,以适应现代医学诊疗模式的转向发展,适应现代医学高水平、全球化的发展要求。
2.标准化病人教学方式的概述
面对以上问题,临床医学教育领域目前正在努力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使用标准化病人进行临床医学教学的训练模式。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又称为模拟病人(Simulate Patients)。 标准化病人是指经过一定培训的正常人,同意扮演某一类疾病的病人,在学生临床学习或训练时充当模拟病人。标准化病人不仅可以用来训练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3.标准化病人教学方式的优势
为了缓解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目前在临床教学中,引进了标准化病人训练考核模式,让医学生进行问诊查体和体格检查等方面的训练。在一定程度,让学生早期了解了系统的问诊内容及问诊技巧,促进了医患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医学生更早的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思维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标准化病人作为教学评估者,可以客观公正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指导,更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如标准化病人克服了以往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学考核中很难及时找到的具有很强针对性病例的问题,每个考生都可以面对同样的患者和问题,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标准化病人按照统一标准,对参加考试的学生做出准确的评判,确保考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这是以往任何临床评估手段都无法达到的;另外标准化病人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医学考试中涉及道德和伦理方面的问题,以满足了教学要求。[2]
标准化病人是目前国外医学院校十分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标准化病人需要的经费投入较大,训练培训周期较长,现在国内有部分医学院校从我国国情出发,尝试培养临床教师作为标准化病人对学生进行训练,临床教师拥有富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和医学知识,当其作为标准化病人施教时,主要是为了训练和考核医学生进行各项基本临床实践的技能。这样做可减少培训时间,降低培训费用,教师标准化病人不是真正的病人,但通过自身已经具有的临床医学知识,在模拟的真实临床场景中,临床教师能够按照事先准备好的病例剧本非常逼真地扮演临床中能够遇到的各类患者,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真正面对着患者一样。为缓解临床教学病例不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标准化病人教学方式的不足
标准化病人教学方式在的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标准化病人培训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较高,培训周期较长。临床教师作为标准化病人虽然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临床教师的本职工作为医疗,其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全力投入教学过程中造成教学不能连贯,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标准化病人均为正常人,本身并无无阳性体征,因此只能完成最为基础的临床训练;有时标准化病人过于配合导致学生在训练时过分顺利,反而在面对真正病人的复杂情况时无所适从。另外,标准化病人只能模仿疾病的主观部分,难以准确模拟疾病的客观表现,能模仿的疾病和症状有限,标准化病人扮演的都是典型病人,而临床所遇病人的症状体征并不都是典型的等等,因此任何时候标准化病人都不能代替真正的病人和教师指导的床旁教学。
总之,将标准化病人教学方式引入临床教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临床教学资源严重缺乏的矛盾,有利于临床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标准化病人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教学手段,为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项符合发展现状的补充途径。随着医学教育界对标准化病人的认识和研究的不断加深,其一定能够在以后的临床医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勇芝,唐德燊,李果明:《标准化病人在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26卷第6期,第676页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 篇12
关键词:医疗改革,教学医院,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随着近年来各种医疗改革制度、措施陆续出台,我国医疗体制正逐步走向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模式。从深层次上看,医疗制度的改革不仅是规范了医疗市场及从业主体的行为,同时也对医疗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作为我国医疗服务的中坚力量及临床医学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大学附属医院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新常态下,大学附属医院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才有可能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把医院建成一流的临床教学医院。
1 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临床医学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4]:首先,诊治行为的不断规范使医生不能随意地去使用药物及高档检查等,加上病人对诊疗行为有知情权的认识,对医学生或低年资医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病人自主择医使患者就医时倾向于知名或资深医生,使得青年医生失去更多临床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再次,医疗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医保制度的改革,打破了既往计划经济下条块分割现象,在增加病人自主选择性的同时使医院之间的竞争明显增强,大家都在使用各种方法来争夺医疗市场,争取更多的病人,使得大学附属医院无暇顾及医学生及年轻医生的培养;最后,医疗改革使得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甚至诊治方案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因此医院和临床医生在日常医疗和教学活动中必须顾及病人的选择权、知情权、隐私权等一些有关权利,这也给临床医学教育带来很多影响。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医疗和临床教育的关系,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医疗纠纷甚至是法律纠纷。
2 针对问题,加强临床医学教育
针对临床医学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临床医学教育:一是在平常就应严格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特别是带教老师的医疗行为,言传身教,对医学生及年轻医生起到模范榜样作用的同时培养其良好医德,同时要教会学生和青年医生正确处理各种诊疗措施和治疗经济学等之间的利害关系,明确可为或可不为的依据,使其学到如何制定正确的、合情合理的和科学的诊疗方案[3,5]。二是加强资深医生带教制度,高年资医生在完成好医疗任务的同时,要认真负责地带教,不仅是传授医学知识,还应提高年轻医师处理沟通社会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时要避免和正确处理好一些因教学引起的不必要的医患矛盾和纠纷。三是提高竞争意识,在医疗教育中应逐步强化竞争意识,使得每一位医生都能意识到当前市场竞争的残酷与激烈,只有不断地完善与充实自我,提高个人医疗水平,才能够使自己所在的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四是培养法律意识,目前我国医疗事业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滞后于目前医疗形势的改变,患者的利益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保护,但对医生权益的重视和保护还不够,为了确保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学正确、合理、合法地开展,应提高临床医生的法律意识,在尊重和保护病人的合法利益的同时还应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好医疗和教育的关系,取得病员或家属的配合,以便更好地开展临床医学教育和教学工作。
3 经验分享
课程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外科学教学则是临床课教学的“重头戏”[6,7]。我们教研室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现介绍如下:
3.1 加强组织领导,搞好课程教学监控
从管理学角度看,要对某一事物实施有效地控制,需要三个基本前提条件:计划,即组织机构和纠偏措施。为了把外科学教学工作搞好,我室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采取了“两组、两会、三通知”的方法,始终把握着教研室课程教学的大方向,促进了外科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两组”即教学组和教学评估小组。教学组在每教学年度开始时组成,其人员由外科各科室抽调,虽然有一定的变动性,但始终把握着提高教学质量这个大方向。教学组由组长、副组长、教学助理、教学秘书组成,在人员搭配上既有高级职称,也有中级和初级职称者,这样,既保持了教学队伍的延续性,又有利于培养年轻师资力量。教学组在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工作,主要负责课程的计划、讲座、见习和考核的安排等,同时要分析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实施有效地纠偏措施。教学评估小组由医教部组织教研室有教学经验的老教授参加,负责课程教学的跟踪听课、查课,对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向医教部反馈信息,以此信息作为评选优秀教师的一项依据。
“两会”即召开教学联席会和教学研讨会,进行教学情况小结,反馈学生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使教学工作健康的发展。教学联席会在开课前召开,教学组成员、全体学生及队干部参加,会上着重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而教学研讨会则是将这些意见及建议予以总结,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指导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三通知”。我院的教学工作实行的是“一票否决制”,一旦发生迟到、误课等教学事故,则失去了年底评选先进教研室的机会。为避免教学事故,我们实行教师授课前一个月、一周及一天三次通知制度,有效地避免了教学事故的发生。
3.2 搞好“两个优化”,改革课程微观结构
为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思想贯穿到每门课程的教学中去,我们适时地把教学改革向课程微观结构的更深层次推进,努力实现“两个优化”,即搞好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过程的优化。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实行了“把握主线,侧重有关,注重实践”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思路。
把握主线,即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的选择应贴近临床实际,以学生第一任岗位需要为主线。侧重有关,即专业课程教学必须精选内容,侧重有关知识的传授。注重实践,即专业课程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相应的实践技能。因此我们在授课当中穿插了专业讲座、病案讨论、见习等内容,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优化课程教学过程。课程教学过程的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上。我们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采取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三个结合”。
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学手段改革的方向。为了搞好计算机辅助教学,我们研制了部分适应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学软件,如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及专业知识网页等。学生反映: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容易理解了,同时,增大了传授知识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三个结合”即:教与学结合,教师讲与学生讲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
教与学结合。改变过去单纯的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从注重传授知识、能力向注重培养整体素质转变,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以学为主,学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某些章节的教学中,除重点、难点问题由教师讲解外,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以学为主,学教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唱“主角”,有利于克服“以教代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教师讲与学生讲结合。教学是教与学双边的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主活动,搞好这一活动的关键是怎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参与的条件,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在病案讨论过程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这种做法,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了他们的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心理素质等。
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内打基础,课外出特长,这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一个基本方法。把活动引入课堂,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在课外开展兴趣活动小组,把课内的知识引向课外,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的库存量。
3.3 把好“三关”,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高
在院校教育中,教师是一个关键因素。为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科室采取了把好“三关”的方法。把好“三关”,即把好教师选调关,业务培养关和课堂教学关。
把好教师选调关。每教学年在开课之前,抽调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的教师授课,同时每位教师的授课内容相对固定,使其在教学工作中有一“传统优势项目”。
把好业务培养关。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在知识更新非常快的当今显得更为重要。老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新教师需要不断拓宽知识面,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知识等诸方面,不断学习提高,才能保证高科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渗透和有机结合。我们定期组织年轻教师听课、学习教学经验,有效地贯彻了“传、帮、带”的思想主线,实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锻炼了年轻师资力量,使教学队伍保持了延续性。
把好课堂教学关。课堂教学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的,而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为此,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抓了教案的编写,教研室通过开展检查、示范展览和讲评教案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案编写的质量,为上好一堂课打良好基础。二是抓好课堂教学实施。要求教师以纲施教,结合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提问、讲解、归纳、演示、讨论等教学形式上好每一堂课。三是开展教学法研究活动。分别采取集体备课、新教师试讲、老教师指导和观摩老教师示范教学等方法,来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附属医院不仅是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主体,也是培养未来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殿堂。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如何同时做好医疗及教学工作是每个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难题。本课题总结多年的外科学教学工作经验,与同道一起分享、探讨,以期使大学附属医院的教学朝着规范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培养优秀医学人才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钟玉萍,史志兵.浅谈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9):199-200.
[2]张岩波,段志光,王斌全,等.适应社会需求的临床医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4,3:235-238.
[3]林黎娟.诊治规范化与临床医学教育[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0):121.
[4]焦秀贞,韩桂玉.浅谈医务礼仪在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05-306.
[5]杨金福,廖达光,蒋先镇,等.医学临床学院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外医疗,2010,21:140-141.
[6]朱倩男,凌立君,黄华兴等.加强外科学基础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8):173-177.
【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推荐阅读:
临床医学专科教育10-16
人文教育下的临床医学10-30
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08-27
医学临床实习帮助--医学口诀08-27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09-14
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医学09-27
临床医学中医学课程11-07
医学临床10-14
医学临床08-24
临床骨科医学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