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红叶杨栽培技术(共6篇)
中华红叶杨栽培技术 篇1
中华红叶杨是河南省虞城苗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程相军先生培育出来的2025杨芽变新品种。该品种从2000年发现到2006年栽培试验, 已通过河南省林木新品种审定和国家林木新品种保护, 已经具备完整的知识产权。中国林科院卢孟柱博士称, 中华红叶杨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美国俄勒冈州杨树专家在山东泰安绿博会上见到该品种时大为惊讶, 称赞该品种为“稀世珍品、世界一绝”。
1 形态特征
中华红叶杨从展叶期到初夏, 叶片颜色紫红鲜艳, 亮丽别致, 有光泽, 色感表现极佳, 叶脉、叶柄始终为红色, 是彩叶树种红色叶类中的珍品。叶片颜色春夏秋三季多变, 从发芽到6月中旬为紫红色, 6月中旬~7月中旬紫绿色, 7月中旬~10月上旬为褐绿色, 10月份以后逐渐变为黄色或桔黄色。顶稍及新发侧顶端枝始终为紫红色, 而且其侧枝多, 夏季每个侧枝顶端呈现鲜花状, 若加以修剪, 效果更为突出。该杨和丰富多变的叶色变化相搭配, 更能充满生机, 提高观赏价值。中华红叶杨杆形通直圆满, 与2025杨相近。在速生性上, 当年的扦插苗木生长高度可达3 m, 地径粗度可达3.50 cm左右;平茬苗木生长高度一般可达4.30 m以上, 地径粗度4.50 cm左右, 和69杨、中林46杨相比, 红叶杨的高生长量稍弱于69杨和中林46杨, 粗生长量比69杨、中林46杨、2026杨要高。通过测定, 中华红叶杨扦插苗木年生长高度在3 m~4 m之间, 间节长3 cm~5 cm之间, 叶面宽度在12 cm~23 cm之间, 叶面长度在12 cm~25 cm之间;平茬苗木年生长高度在4 m~5 m之间, 节间长3 cm~6 cm, 叶面宽在12 cm~15cm之间, 叶面长度在12 cm~25 cm之间。而且当年扦插的小苗高度在60 cm时就开始发侧枝, 在整个生长季节里, 一般能发出4个~7个, 比中林46杨多3个~5个, 比69杨多2个~3个。当年平茬的小苗木, 高度在40 cm时就开始发侧枝, 在整个生长季节里, 一般能发出7个~13个侧枝, 比中林46杨多4个~9个, 比69杨多2个~5个。在夏季, 侧枝的顶端就如同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若加以修剪, 侧枝更多, 叶面更靓。而且中华红叶杨发芽早, 落叶晚, 这一特点让春天的“红花”开得更早, 秋天的“黄花”落得更晚, 延长了美化时间。目前还难以找到除中华红叶杨以外的一个既是高大乔木又如此速生的彩叶树种, 中华红叶杨的出现填补了彩叶树种的空白。
2 适生范围
中华红叶杨的适生范围和中林46杨、69杨、2025杨一样, 在山西省太原市以南地区都可以引进栽培。
3 雄性不飞絮
中华红叶杨是从雄性植株芽变所得, 从遗传角度来说, 也应为雄株, 在绿化上不会形成飞絮对空气的污染, 可在城市中广泛种植。中华红叶杨作为彩叶树种, 必将提升杨树作为绿化树种的档次。
4 繁育技术
4.1 扦插育苗
1) 育苗地选择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具备灌溉条件和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
2) 整地一般犁地在春秋两季进行, 以秋季更好。耕地深度, 一般土壤条件下25 cm~35 cm为宜。结合犁地, 再施入经过充分腐熟的一定数量的农家肥。翌年3月份耙地前, 每公顷再施入钾肥300 kg, 氮肥150 kg~300 kg, 硫酸亚铁225 kg。
3) 做床做床在扦插前进行。床多采用低床, 宽2 m、长10 m左右, 埂高20 cm, 多采用南北走向。要求做到埂直、床平。这项工作要在春季苗木扦插前进行。
4) 截制插穗插穗的粗度以0.80 cm~2 cm为宜, 长度10 cm~15cm, 上切口距芽1 cm~1.50 cm, 下切口距芽0.50 cm, 切口平滑, 避免劈裂, 要注意保护好芽体不被损坏。插穗要按粗细分级, 每50根为一捆。
5) 插穗贮藏对于越冬的插穗, 采用室外湿沙贮藏法贮藏。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背阴处挖沟, 沟宽1 m, 深0.60 m~0.80 m, 长度以接穗数量而定。其基本要求是:避免插穗接触土壤;扦穗平放或直立, 层间用湿沙隔离。湿沙的含水量为60%, 确定的方法是用手用力握之, 流不出水来, 松手后沙团不能散开。注意每隔一定距离 (1m~1.50 m) 立秸秆束作为通气孔。早春在气温回升时 (即在2月份) , 要注意做到勤检查, 防止插穗发热失去生活力。
6) 扦插插穗在扦插前最好用水浸泡, 用流水或容器浸泡均可。浸泡时间一般为10 h~36 h。
A.扦插时间硬枝扦插多在春季进行, 也可以在秋季扦插。春插宜早, 一般在腋芽萌动前进行;秋插在土壤冻结前进行。
B.扦插方法扦插有直插和斜插两种, 以直插为佳。扦插深度以地上部分露1个芽为宜。插时, 可将插穗全部插入土中, 上端与地面相平, 周围踩实, 浇水后插穗最上端的1个芽自然露出地面。秋季扦插时, 要注意插穗上面覆土或采用覆膜措施。
C.扦插密度扦插密度一般为每667 m3为3万株~3.75万株。
7) 扦插苗木的苗期管理从扦插到展叶、生根一般需要15 d~30 d。这个时间内, 插穗靠自身养份和吸收地下水份来维持生长发育, 切不可缺水, 但浇水次数也不宜多, 以免降低地温, 影响生长。疏松土壤很重要, 它既能保护生根所需的氧气, 又能提高地温, 为幼苗生长提供良好的适生条件。5月中旬, 苗木开始进入速生期, 在此阶段是苗木需要养份最多的时候, 需追施化肥2次~3次, 每次追施的数量为每公顷225kg左右, 追施后应及时浇透水和松土、锄草。每次追施间隔时间为30 d, 施肥比例应以氮肥为主, 磷肥和钾肥适量, 最后施肥时间不应晚于8月上旬。在生长阶段, 由于中华红叶杨侧枝繁多, 影响主干生长, 所以应该及时将多余幼芽除去。
4.2 嫁接育苗
为了加快育苗速度, 迅速繁殖苗木, 可采用嫁接育苗技术。为提高接穗利用率, 可以适当采用芽接。
1) 砧木选择以一年生2025杨为最佳。
2) 嫁接时期一般春季嫁接成活率最高, 每年3月~4月, 选取芽眼饱满的接穗, 用带木质部的芽眼进行嵌芽嫁接。
3) 嫁接苗木管理
A.清除萌蘖嫁接后, 砧木接口下部芽常常会萌发, 必须经常检查, 及时清除萌蘖, 以免影响接芽生长。
B.补接嫁接20 d以后, 要认真检查接穗是否成活, 如果没有成活, 要及时进行补接。
C.适时解绑、绑扶接芽成活以后, 要及时将绑条割断, 以免出现缢痕影响今后生长。当嫁接苗木主干长至20 cm高时, 应及时进行绑扶, 以防被风吹断。
D.肥水管理嫁接的苗木成活后, 要及时追肥, 并结合施肥进行浇水。浇水或者降水以后, 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5 对病虫害的抗性
5.1 对天牛有一定的抗性
同一地块通过检测只有2%的中华红叶杨发现天牛虫孔, 而69杨、46杨分别为5%和4%。
5.2 抗叶斑锈病
通过对中华红叶杨和2026杨、2025杨、中林46杨在同一地块进行观测, 每年8月上旬, 2026杨、2025杨和中林46杨都大面积出现叶斑锈病, 而中华红叶杨叶面上却没有或极少, 也很少扩散。
5.3 抗螨虫
每年的4月下旬~7月下旬, 是三瘿一螨对美洲黑杨树种的危害期, 而中华红叶杨却没有或者很少。
6 中华红叶杨前景展望
6.1 作为彩色树种, 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 对园林绿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即品种多样、色彩搭配和谐、观赏性强。彩叶树种已是园林绿化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是世界上杨树人工林最多的国家, 杨树是“三北”地区重要的绿化树种。作为彩叶树种的中华红叶杨也具备杨树生长快、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的特点, 是其他彩叶树种所无法比拟的。中华红叶杨既可广泛用于园林及通道绿化, 又可用作草坪点缀, 园林置景。中华红叶杨栽植容易, 属彩叶高大乔木, 同时又是速生树种, 因此在通道绿化中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是其他树种无法比拟的。靓丽的红叶、美丽的景观, 可以形成“人在车中座、车在画中游”的境界, 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愉快。
6.2 作为用材树种, 前景广阔
中华红叶杨作为2025杨的芽变品种, 生长速度快, 抗性强, 可用于营造速生丰产林, 为我国提供丰富的木材和造纸、胶合板生产原材料。它又是城乡接合部大环境绿化美化难得的良种。它不仅有很高的经济潜力, 还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随着城市园林、道路、绿化建设力度的加大, 中华红叶杨不仅集绿化、美化、净化多种功能于一体, 而且作为速生树种, 可为生产使用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道路、公路绿化上, 它既能提高绿化的观赏性, 还可美化道路环境, 丰富道路景观, 提高行车质量, 还可以防风、防沙、防止水土流失, 起到保护路基的作用。目前北京市首都机场路、南信高速公路、徐州市楚王陵景区、丹东市经济开发区和伊宁市园林风景区都有广泛栽植。山西省已在运城、临汾、长治、太原、吕梁等地引种栽培, 但以芮城县圣天湖为最多, 育苗面积达到了千亩以上。
摘要:中华红叶杨是一个新培育的彩叶杨树新品种。本文介绍了中华红叶杨的形态特征、适生范围、繁育技术以及对病虫害的抗性等特征, 并对中华红叶杨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华红叶杨,栽培,技术
中华红叶杨扦插育苗技术 篇2
关键词:中华红叶杨,扦插,育苗技术
红叶杨是一个彩叶新品种, 又称变色杨。红叶杨叶面颜色三季四变, 一般正常年份在3月20日前后展叶, 叶片呈玫瑰红色, 可持续到6月下旬, 7—8月变为紫绿色, 9月为暗绿色, 10月变为杏黄或金黄色, 树干7月底以前为紫红色。叶柄、叶脉和新梢始终为红色, 色泽亮丽诱人, 观赏价值颇高, 是彩叶树种红叶类中的珍品, 可在城市绿化中广泛地种植[1]。
1 整地做床
选择较肥沃的土壤深耕30~40 cm, 施有机肥30 t/hm2, 同时用辛拌磷45 kg/hm2消灭地下害虫。起垄做畦前要先将苗圃地规划成10 m×10 m的方格, 每个方格都用宽0.6 m、高10 cm的步道隔开, 以方便后期灌水[2]。畦面在规划好的方格内做成宽0.5 m、长10 m、高10 cm的高床, 畦间距为50 cm, 要求畦内整平、埂直, 以利于排灌和覆盖地膜。覆盖地膜时要求用宽70 cm的地膜覆盖2层, 比单膜覆盖保温、保墒, 有利于提高发芽率和生长率, 同时还能抑制杂草生长, 覆盖双膜不仅可以比单膜提高20%的生长量, 还可以节约管理费用7 500元/hm2。
2 插穗采集及贮藏
中华红叶杨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都可采种条, 选用一年生苗木上高1.5~3.0 m、无病虫害的种条。采条后如果不能及时扦插, 要整条贮藏以防失水, 贮藏方法分常规窑藏和冷库贮藏2种。用冷库贮藏 (存放蔬菜或苹果的气调库) , 效果好, 管理方便。具体方法:在冷库中要放插条的一角洒足水, 将插条靠角落立放整齐即可, 冷库中的温度和湿度可自动调节, 插条可安全存放半年左右[3,4]。
3 扦插前种条处理
最好的扦插时间是3月下旬至4月中旬, 扦插前将所贮藏的1.5~3.0 m的种条在芽上端1.0~1.5 cm处截成10~15 cm的插穗, 每个插穗保留3~4个芽, 切口要平滑, 勿使表皮和木质部劈裂, 勿碰伤叶芽, 不仅扦插成活率高, 而且苗木生长粗壮, 根系发育良好。剪完的插穗要按照粗细程度 (粗、中、细) , 每50根包扎1捆, 便于扦插管理。将剪好的插穗及时装入编织袋内封好口, 完全放入流动的河水中连续浸泡7~10 d后立即扦插。
插穗的粗度以0.8~2.0 cm为宜, 在这个区间的插穗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和充足的水分, 有利于插穗生根和幼苗生长。但是过粗的插穗 (直径2 cm以上) , 剪条和扦插较难, 且多为基部种条, 芽小, 发育不完全, 扦插成活率低。若插穗直径小于0.6 cm, 因养分和水分不足, 幼苗生长不良, 扦插成活率低[1,2]。
4 扦插
扦插前在畦圃内按株行距30 cm×30 cm用木棍先将之前所覆的双层地膜刺一个洞, 扦插密度6万株/hm2左右, 把大小一致的插穗统一分级扦插, 将插穗垂直插入土中, 分清上下端, 勿倒插, 插穗进土端不能有地膜, 否则不能生根, 插穗上端与地面平, 扦插后全面漫灌, 浇透水。
5 苗期管理
5.1 灌溉
培育壮苗要加强苗期管理, 及时灌水, 采取漫灌, 一次灌透, 细流侧灌。全年适时灌水4~6次, 每15 d灌水1次, 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注意雨季排水。
5.2 查苗放苗
扦插后经常检查, 以免地膜出现破裂现象。插穗出芽顶膜时, 于9:00以前或17:00以后破膜放芽, 然后用湿润疏松的土盖住破口周围, 芽上覆土1~2 cm即可[1,2]。
5.3 追肥
每月中耕锄草2遍, 以保持土壤疏松、干净无杂草。当苗木进入速生期, 6—7月追施氮肥2~3次, 每次施尿素150~225 kg/hm2。开沟施肥后及时灌水, 生长后期 (8月上旬) 适量追施磷、钾肥, 以促进苗木充分木质化, 增强抗寒能力, 以利于安全越冬。
5.4 及时摘芽修枝
当新苗长到6~10 cm时, 此时枝条尚未木质化, 选择一个健壮萌条培养成主干, 其余的全部摘除, 避免过度消耗水分和养分。应于立秋前及时抹除苗木主茎上抽出的部分侧枝, 以免影响主干生长, 另留部分侧枝可抑制苗梢徒长。
5.5 封土
中华红叶杨幼苗长到0.5~1.0 m时, 结合松土进行根部封土 (10~15 cm) , 以防止苗木倒伏和促进幼苗二次生根[1,2]。
5.6 病虫害防治
从5月中旬起每隔20 d喷洒1次40%氧化乐果800倍液, 以防治瘿螨类危害。
参考文献
[1]宋效法.中华红叶杨育苗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11, 17 (14) :311-312.
[2]郭志英, 赵素英, 赵红彬, 等.中华红叶杨的扦插繁殖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 2011, 27 (10) :118-119.
[3]马绍刚, 赵耸, 卜鹏图, 等.沈阳地区红叶杨扦插育苗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 2011 (3) :59-60.
中华红叶杨栽培技术 篇3
1 中华红叶杨的基本生理特性概述
1.1 中华红叶杨的发芽期早, 落叶期晚, 整个成熟周期很长
中华红叶杨在如黄河流域等高种植面积区域内, 其发芽时间多为3月下旬, 一直持续到11月下旬左右才开始落叶, 整个成熟周期维持8个月左右, 彩化时间很长。
1.2 中华红叶杨叶色变化多
中华红叶杨成熟期贯穿春、夏、秋3个季节, 并且随着季节的变化其叶色也会发生改变。一般来说是由展叶期的紫红色到成熟期的浅红色再到落叶期的橘黄色, 色泽鲜艳美丽, 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1.3 中华红叶杨的生长能力强
中华红叶杨是经由2025芽变种栽培成功的新育苗, 对许多病虫害如:叶斑锈病、天牛等都具有较高的天然防护作用。并且其枝叶茂盛, 枝干牢固, 能够很好的抵御低温、洪涝等自然灾害, 显现出来的生命力十分旺盛。
2 中华红叶杨的主要繁育技术
2.1 扦插繁殖
2.1.1 嫩枝扦插繁殖。
此种方法多适用于5月下旬到7月下旬这一时间段, 采用自动淋雾喷雾设备进行作业。具体操作步骤中首先要待其枝条成长到10~15cm时, 将整条枝条与萌条相分离。插穗需要保持在8~10cm之间、保留有4、5个叶片并且用清水浸泡约24h, 这样才能够保证枝条生长的正常。另外栽培中所选用的土壤最好是腐殖质土, 并用足量的水置于阳畦内之后才能放入装好土壤的容器。嫩枝扦插繁殖也需要控制好温度方面的问题, 一般来说以白天25℃, 夜晚18℃为最佳, 相对而言湿度应该控制在90%及其以上。
2.1.2 硬枝扦插繁殖。
与嫩枝扦插繁殖不同, 这种方法多应用在2~3月中的栽培扦插工作中。值得相关工作人员注意的是扦插前插穗需要先在活水体中浸泡7~10d或是选用100~200mg/g量且较低浓度的NAA溶液浸泡12~24h, 这两种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有效地提高通过硬枝扦插繁殖方式繁殖出的育种有更高的生根率。
2.2 嫁接繁殖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嫁接繁殖中华红叶杨的地区多采用的是“一条鞭”芽接法。这种芽接法以其特有的操作简便、繁殖量大、存活率高等特点已成为最普遍的嫁接繁殖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培育时, 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要点。
(1) 嫁接芽应该选用生长在一年以上且无病害、无机体性损伤的饱满芽。 (2) “一条鞭”嫁接芽法的具体操作时间依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状况是有所不同的。总的来说为确保嫁接当年能够愈合且接芽后不致萌芽, 8~9月份为最佳时期。 (3) 嫁接过程中, 第一个中华红叶杨的嫁接苗要安排在砧木距离地面约6cm处, 之间间隔约20cm安排嫁接一新芽, 并且在这一过程要注意所有的芽不能嫁接在同一个方向。 (4) 为了保证并提高芽接的存活率, 处理的芽片需要足够长, 一般以2.5cm左右为宜, 并且芽接工作最好能够在阴天执行。
3 中华红叶杨在园林中的应用
3.1 孤植
由于中华红叶杨枝叶繁茂并且色泽明亮, 在城市美化中可以作为中心景观来引导视线, 以大面积的色调来衬托出其高大优美的形象。
3.2 丛植
将中华红叶杨丛植栽培可以起到特有的美观作用。利用中华红叶杨不同季节中色彩的变化将其置于前景位置, 以浅色系建筑物或是乔木作为背景与其相呼应, 可以起到很好的美观较果。
3.3 群植
中华红叶杨有着立地成景的优势, 将其进行大规模的成批栽培, 可以达到林中景、景中林的效果。并且大批的中华红叶杨也会营造出辉煌的气势效果, 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3.4 模纹花坛与彩篱
将色彩鲜亮的中华红叶杨与一些同样色泽鲜亮且耐修剪的彩叶系植物相搭配的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日常道路景观中, 成为整个城市园林绿化、美化中的一幅幅美丽花案。
总而言之, 中华红叶杨是栽培技术跟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而研制成功的珍贵产物, 其栽培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因地制宜的选择最佳的繁殖技术与方案, 并且不断发明研究新的繁殖与培育方式, 使中华红叶杨能够长久且更好的为整个园林绿化与美化工作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国生, 祝建刚, 赵明, 杨逍虎.沙地柏在张掖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繁育技术[J].防护林科技, 2006 (2)
中华红叶杨的繁育及应用 篇4
1 中华红叶杨作为绿化树种,有其独特的优势
1.1 树形好
枝干通直挺拔、高大丰满。
1.2 叶片颜色随季节呈现多种变化,更具欣赏性
从展叶至6月下旬叶面颜色为鲜红色,随着季节的变化,逐渐变为紫红色、暗红色、紫青色,但叶柄、叶脉和嫩梢始终为红色,落叶期叶面变为黄色或桔黄色,同一树种展现出不同的风景。
1.3 雄性无飞絮
中华红叶杨是从雄性植株芽变所得,为雄株,不会形成飞絮对空气造成污染。当春季万物复苏、杨絮满天的时候,中华红叶杨却保持着一份清爽的姿态。
1.4 生长期长
表现出发芽早、封顶晚、落叶晚的习性。红叶杨发芽时间为3月底至4月初,早46杨6~9天,早69杨3~5天;红叶杨封顶时间是9月中下旬,分别比46杨、69杨、2025杨晚20~30天、13~18天和5~7天;红叶杨的落叶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比46杨晚60天左右,比69杨晚20天左右,与2025杨差别不大。
1.5 生长速度快,树干高大
中华红叶杨与2025杨特性相近,但生长速度更快,为高大乔木,当年扦插可达5m地径粗度达4cm,由于生长速度特别快,成材早,被农民称之为真正的“五年抱”,其长速优于现有的速生杨。
1.6 抗虫抗病
抗天牛危害,高抗瘦螨害虫和叶斑锈病。
1.7 适应范围广,抗逆性强
中华红叶杨适于在各种土壤中生长而颜色少有变化。由于根系发达,活力强,根扎得深,其抗逆性也非常强,40℃的高温也不停止生长,冬天冰天雪地冻不死,水浸15天都淹不死,抗旱能力强,因此,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
2 中华红叶杨应用广泛
2.1 可作为用材树种
红叶杨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适合营造丰产速生林。其木质优良,是造纸及板材的好原料。红叶杨根深叶茂,树干高大,抗风力强,适合建设农田防护林和农场间作林。
2.2 可用于园林绿化
中华红叶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彩叶树种中红色叶类的珍品,能达到“立地成景”的效果。彩叶植物因在生长季节内能呈现出鲜艳的色彩而备受人们的欢迎,还具有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孤植、丛植、群植或作模纹花坛。
应用时应注意要符合其生物学特性。中华红叶杨要求全光照才能体现其色彩美,一旦处于半阴或全阴的环境中,叶片将恢复绿色,失去彩叶效果;与色彩反差较大的背景植物或建筑物进行搭配,才能获得最佳观赏效果;还要注意与四周环境之间的协调性,比如在建筑物前或立交桥下,为了与环境相适应,经常将其修剪成圆形、直线形、拱形或波浪形等造型;并要经常修剪。
3 中华红叶杨的繁殖方法
3.1 扦插育苗
3.1.1 整地做床。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具备灌溉条件和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施足农家肥和速效肥。将床做成宽2m,长10m左右,高20cm,要求做到埂直、床平。此项工作在春季扦插前进行。
3.1.2 剪截插穗。插穗粗度以0.8~2cm为宜,长度10~15cm,上切口距芽1~1.5cm,下切口距芽0.5cm,切口要平滑,避免劈裂,注意保护芽体不被损坏。
3.1.3 扦插时间。插穗在扦插前用流水浸泡10~36小时。硬枝扦插多在春季宜早进行,一般在腋芽萌动前;也可秋插,秋插在土壤冻结前进行。
3.1.4 扦插方法。有直插和斜插2种,以直插为佳。扦插深度以地上部露出1个芽为宜。先将插穗全部插入土中,上端与地面相平,周围踩实,浇水后插穗最上端的1个芽会自然露出地面。秋季扦插时,要给插穗上面覆土或覆膜。密度为4000株/667m2。
3.2 嫁接育苗
3.2.1 砧木选择。以1年生2025杨、中林46杨为佳。
3.2.2 嫁接时期。一般春季嫁接成活率最高。每年3、4月 (5月下旬至7月也可) ,取芽眼饱满的接穗,用带木质部的芽眼进行嵌芽接,没用完的接穗要及时用湿沙贮藏于阴凉通风处备用。秋季芽接成活后,因生长期较短,可“闷芽”越冬至翌年。第2年芽萌发前剪去上部的砧木进行正常管护。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求接穗枝条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嫁接要避开雨天,防止雨水渗入影响成活。其它管理与一般嫁接苗相同。
3.3 无土快繁育苗
3.3.1 育苗基质与河沙的准备。无土育苗基质由矿物质和营养物质组成,具有质地疏松、通气、透水和保水性能好等特点。常与干净河沙混合均匀,按重量配比为1∶8~9,按体积配比为1∶1,河沙要求干净无污染。
3.3.2 做床。苗床所处位置要阳光充足,取水方便。平整地面后做床,床面宽120~130cm (过宽不便操作) ,床高10cm左右,床面四周走道宽40~50cm。床底铺农膜,防止根系穿过苗床,膜上平铺混合搅拌的育苗基质,厚度为10cm,然后加足水,用木板条抹平床面后即可进行扦插。
3.3.3 种芽处理。种条剪成3~5cm长,放入生物助长剂强的纳米863水溶液中浸泡8小时,更换新的纳米863水溶液2小时后,继续浸泡8小时,再次换纳米863水溶液2小时后,浸泡8小时,对红叶杨有脱毒、催芽、激活的作用。行距10cm,株距5cm,将种苗稍微倾斜扦插至芽眼上,当红叶杨长到5~7cm高时,浇灌促根剂,浇时切忌碰到叶片。育苗四季均可进行,春、夏、秋无需加温供暖,也能正常生长。
中华红叶杨栽培技术 篇5
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对土壤污染元素具有特殊的忍耐和吸收富集特性,将植物收获并进行妥善处理后将重金属从土体中去除的生态修复技术。该种方法具有费用低、不破坏场地结构、不造成地下水的二次污染等优点,是物理、化学修复方法所无法比拟的[3]。
杨树(Populus)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最多的树种。它的速生丰产性能和较高的生物量可以将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城乡绿化、防护林和短周期工业人工林生产有机结合,发挥出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4]。因此,本研究选用速生杨——中华红叶杨(Populus×euramericana)为材料,研究杨树在镉胁迫下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选用速生杨中华红叶杨(Populus 2025(Populus×euramericana))。选取直径1.5 cm的一年生枝条,截成18~20 cm的插条。试验所用仪器为:烘箱、研磨机(IKA-Werke GMBH&CO.KG,Germany)、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Leeman Labs Inc.,New Hampshire,USA)等。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Hoagland营养液+Cd2+50μmoL/L(A)、Hoagland营养液+Cd2+100μmoL/L(B)、Hoagland营养液+Cd2+500μmoL/L(C),以Hoagland营养液中不添加Cd2+为对照(CK)。营养液pH值为5.5。
1.3 试验方法
在进行不同处理前,先将枝条置于1/2 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28 d,再选取长势一致、健壮的枝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在整个处理周期中及时补充蒸腾散失的水分,并用气泵对营养液进行通气。处理40 d后收获。收获时分别用蒸馏水和去离子水将植株洗净,去掉腐烂的根系和叶片表面的污渍及树脂。将植株分别分为新生枝条(幼叶、老叶、茎)、插条(树皮、木材部分)和根6个部分。将样品放置于45℃烘箱中烘4 d,80℃烘2 d,105℃烘干至恒重。将烘干后的样品放入研磨机研磨至粉末状后放入干燥瓶中贮存,用于消解分析。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每隔10 d观察1次,记录植株生长状况。选用HNO3-HClO4湿法消解[5]对Cd2+进行分析。用10%硝酸溶液溶解样品,样品定容至25 mL容量瓶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Cd2+在各器官中的积累量。
1.5 数据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igmaplot 8.0软件进行处理,选用平均值和标准误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镉处理对杨树生长的影响
对照植株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新生枝条粗壮有韧性,茎尖分泌树脂旺盛,叶片生长良好,叶片颜色、厚度及形态均正常。镉对中华红叶杨枝条生长的影响因其浓度和处理时间的不同而异。处理A经过20 d后枝条生长与CK基本一致;处理B经过10 d后,杨树枝条生长出现抑制现象;处理C经过10 d后对枝条的生长抑制明显,茎尖出现失水干枯现象,叶片变黄掉落现象严重。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植株根系生长正常,根粗壮侧生根旺盛。处理A杨树根系生长与CK根系生长基本一致;在处理B、处理C的浓度下,镉对植株根系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显著,处理20 d后,杨树植株根系生长与CK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系颜色开始发灰,根尖出现大量坏死的情况;处理C经过20 d后,镉的毒害现象更为明显,大部分根尖坏死,根变软缺乏韧性,侧根分支量较少且新生侧根生长呈现短而粗的现象。经过40 d后,处理C枝条全部死亡。
2.2 不同处理下各器官镉的积累
由表1可知,镉处理40 d后,中华红叶杨无性系植株不同器官中的镉积累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高而显著增加。根系是镉进入植株体内的最初器官,对镉有明显的束缚作用。在对杨树无性系插条各部位镉积累量分析后发现,根系中的镉浓度最高,高于地上各器官镉总含量,60%的镉积累在根部;而木材镉积累量最低,树皮积累镉的含量为木材的19倍;镉在幼叶和老叶中的富集分布前者高于后者。镉在茎、树皮和木材部分富集规律为:树皮>茎>木材部分。
注:同列不同小、大写字母分别表示5%、1%水平上差异显著。处理C 40 d后插条死亡,无相应数据。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红叶杨具有较强积累镉的能力,镉浓度为100~500μmoL/L对中华红叶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中华红叶杨对镉的富集作用表现在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镉主要积累在根部;幼叶中的富集量高于老叶;镉的富集水平为:树皮>茎>木材部分。其可为研究人员科学利用杨树修复镉污染提供有价值的借鉴。镉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徐爱春等[6]研究指出,植物体内镉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出现植物根、茎生长缓慢,叶片变黄及出现斑点,植株矮小、生物量下降等毒害症状。该研究发现,杨树无性插枝的根长和枝条生长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枝条对镉胁迫更为敏感,这与NIKOLIC et al[7]的结论相一致。根部是镉吸收和积累的主要器官,过量的镉会抑制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影响根部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镉伤害核仁,抑制RNA合成及RNAase、核糖核酸酶的活性,进而阻碍植物根系细胞正常分裂,导致根部变短变粗甚至死亡[8,9]。陈吉美[10]指出,镉能显著抑制细胞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加速活性氧的释放,引起氧化胁迫并造成膜质过氧化,进而损伤膜结构。根部细胞膜结构的损伤造成根部对水分和养分吸收的抑制,不能为地上部分的正常生长吸收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引起一系列生理代谢紊乱,如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合能力下降和一些代谢相关酶的活性改变,从而使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也受到了抑制[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摘要: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下对中华红叶杨生长的影响以及杨树对镉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镉浓度100500μmoL/L对中华红叶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中华红叶杨对镉的富集作用表现在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镉主要积累在根部;幼叶中的富集量高于老叶;杨树各部位镉的富集水平为:树皮>茎>木材部分。
红叶杨苗木繁育及造林技术 篇6
1 苗木繁育
1.1 短穗扦插
整个扦插在钢架塑模大棚中进行。大棚长40 m, 宽6.2m, 插前施入腐熟的鸡粪500 kg, 过磷酸钙30 kg, 细致整地, 做苗床宽1.5 m, 床高20 cm, 步道沟宽40 cm左右。苗床用1%高锰酸钾喷雾消毒。苗木调回后, 立即浸入河水中3 d以上, 然后将苗木捞起剪成穗条 (根部可栽植作采穗圃) , 将穗条放入0.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30 min后剪成5~8 cm的2芽短插穗, 上部平剪口, 距上芽5 mm左右, 下部呈马耳形斜剪口, 剪口在下芽的背面。上剪口用石蜡封闭, 然后放入配制好的生根剂溶液中浸泡10~15 min, 于大棚中用竹片引洞扦插, 扦插深度以刚见到上芽为好, 密度8 cm×10 cm, 扦插结束立即喷透水, 此时恰好露出上芽。喷水后在苗床上覆盖地膜保温, 并覆盖大棚裙膜。整个大棚扦插2万余株。至3月上中旬插穗展叶达50%以上时揭去地膜, 视苗床干湿度适度进行喷水, 并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害发生。当幼苗达4~6片叶、苗高10 cm以上时, 停止供水并揭开裙膜炼苗7~10 d, 然后移栽到苗圃地继续培育, 株行距40 cm×80 cm, 栽后立即喷透水定根, 栽后10~15 d要保持苗床湿润, 防止因苗床太干导致幼苗脱水死亡[1,2]。后期管理以除草为主, 适度追肥, 病虫害极少时可以不防治。扦插中发现插穗以上中部最好, 基部次之;顶部发叶最慢, 可能是由于中上部芽较为饱满, 储存的营养物质多, 而顶芽中存有抑制萌发的物质, 需要较长积温才能消除。
1.2 嫁接育苗
采用早春扦插的2025杨作砧木时, 可于6—7月当砧木地径达0.8~1.0 cm时开始进行嵌芽接。在红叶杨采穗圃采集接穗, 立即剪去叶片, 保留叶柄, 放入装有清水的水桶中, 将接穗削成马耳形, 略带木质部, 将砧木距地面8~10 cm处的光滑面削成与接穗大小相似的面, 将接穗插入砧木并绑紧不留缝隙, 露出接穗上的芽, 然后在接穗上方保留2~3片叶进行第1次剪砧, 剪除多余的萌蘖, 抹除砧木上除接芽以外的芽2~3次, 保留叶片, 待接芽成活并长叶后解绑, 并距接芽上方1~2 cm处进行第2次剪砧。注意第2次剪砧不可过早, 否则易导致接芽不能进行光合自养而死亡。嫁接时要注意避开雨天, 但因为有叶片的阻挡, 小雨天、高温时节嫁接仍然能保持很高的成活率。
1.3 1叶1芽扦插
将红叶杨剪穗后的根段冬季栽入大棚中作采穗圃, 株行距0.8 m×1.0 m, 大棚中重施基肥, 扣棚保温, 促使加快萌芽与生长。每株选留2~4根穗条培养, 当5—6月穗条长60cm以上半木质化时即可采条繁殖。
将消毒后的轻砂土装入营养钵中, 摆放到大棚苗床上, 大棚中安装自动喷雾设施, 用电子控制仪自动控制喷雾时间与间隔。从采穗圃中剪取红叶杨穗条放入盛水桶中, 提到靠近大棚的庇荫处用修枝剪剪成1叶1芽短插穗, 上剪口平剪, 剪口距芽应不少于5 mm, 下部斜剪, 剪切前需对修剪工具进行消毒处理。由于红叶杨叶片较大, 应将数张叶片整齐地叠放在一起用剪刀剪为原叶片1/3~1/2大小, 这样扦插后插穗不易倒伏, 另外扦插时叶片应保持同一方向, 不应相互遮蔽, 以免叶片不能充分接收雾滴而影响喷雾效果。1叶1芽繁殖成功的关键是保持叶面不脱水, 特别是扦插前期或气温较高的白天更要保持短的喷雾间隔期, 随着根系的形成, 可延长喷雾间隔期。夏季大棚中温度较高, 需覆盖50%遮阳网进行遮荫, 并打开裙膜通风。但通风会对喷雾效果产生影响, 大棚四周会有少量营养钵因缺水造成死苗。据观察, 生根较快、长势较好的还是半木质化中上部穗条, 因其营养高、活性好, 这与冬季扦插表现一致。而且试验用嫩梢扦插也能成活。幼苗生根长叶后可进行根外追肥, 每7 d追施1次。当苗木长成4~6片叶后, 将营养钵喷透水运到大田脱钵移栽继续培养 (喷透水后脱钵时不松散) , 成活率很高。25~30 d可培育1批小苗。
快繁技术的核心是水分的控制与管理[3,4]。插穗通过自身叶片进行光合自养, 为芽、茎、切口的发育源源不断地提供碳水化合物、内源激素及其他生根促进物。要保证叶片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需安装大棚、动力泵、供水管道、微喷头、电磁阀、止回阀、过滤器、电子育苗控制仪等组成自动喷雾控制系统。喷雾效果要达到叶面有干有湿, 干不萎蔫, 湿不烂根的效果。根据苗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以及温度、湿度、光照等灵活设置育苗控制仪的喷雾时间及间隔。一般喷雾时间设置为10~15 s (选择喷雾时间长短需加上水在水管中的运行时间) , 间隔时间设置:夏季晴天中午2~5 min, 早晚5~10 min, 夜间20~30 min。苗木生根、新叶长成后逐渐延长喷雾的间隔时间。
由于快繁技术的关键是生根问题, 因而基质的无菌与透气性很重要。本苗圃第1期使用香菇废料、沙、土各1/3配成营养土装钵扦插红叶杨, 10 d后发现插穗半木质化的髓心出现腐烂, 插穗逐渐死亡, 造成了很大损失。并且全部用香菇废料装钵试验的也发生同样问题, 而用粗沙、细沙、沙性土装钵试验扦插的发根正常, 未出现腐烂。分析原因是袋装香菇废料未充分腐熟所致, 因此生产中要确保基质完全腐熟。
2 造林
用挖机深翻土壤, 采用插干造林方法, 设计株行距5 m×6 m。在苗圃地选取3.5 m大苗, 用快刀贴地砍取苗木, 用修枝剪剪去侧枝, 每10株成1捆, 运至造林地后立即放入河水中浸泡, 浸泡时以全部没入河水中为好。栽植时用钢钎引定植孔, 再用快刀将苗木基部切削成马耳形光滑切口, 随即插入定植孔, 深度60 cm左右。并且要用钢钎将苗木周围土壤靠近苗木挤一下, 使苗木与土壤密切接触, 不留缝隙, 以防止苗木基部水分蒸发散失, 影响生根与成活。
红叶杨插干造林的主要技术关键:一是苗木的浸泡时间要在24 h以上, 浸泡时以流动的水最好。笔者将苗木在河沟中浸泡从12月至翌年3月中旬, 历时逾3个月后栽植效果很好, 主要原因是当水温低于苗木发芽起始温度时, 水中的含氧量能满足苗木微弱的呼吸作用, 不会影响苗木的正常生命活动。二是注重栽植深度。扦插较深, 一方面可扩展根系吸收范围, 另一方面有利于苗木稳固, 增强其抗风性。一般苗越高、土壤越疏松越宜深栽, 但栽植深度不宜少于50cm。三是栽植要紧实。苗木与土壤密接不留空隙, 有利于苗干保持水分及快速生根。此外, 东至地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区, 秋季落叶后土壤未上冻之前在不是很干旱的情况下栽植能延长根系形成时间, 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 效果会更好。红叶杨是速生树种, 特别要注重创造促进苗木快速生长的条件, 比如采取除草、松土、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修枝等技术手段, 集约经营, 才能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
3 结语
1叶1芽扦插繁殖速度最快, 效果最好, 成本最低。2007年运用此法成功繁殖苗木3批次, 移栽面积2 hm2, 培育苗木6万余株, 成活率达98%以上。此法打破了过去每年只能繁殖1代苗木的惯例。1叶1芽快繁的技术核心是叶片与基质的水分管理, 一方面要保证叶片的正常光合、呼吸作用, 避免叶片过干萎蔫或过湿糜烂;另一方面要保持基质疏松透气无菌或少菌, 利于根原基的形成及根系生长发育。运用插干方式造林栽植红叶杨是利用红叶杨易生根的特性而采取的造林方法。同时, 能大大减少造林投资成本。插干造林要注意把握苗木浸泡、栽植等关键环节。根据对二年生造林情况观测, 红叶杨与皖林1号杨的高生长、胸径生长基本相当。红叶杨彩叶美观, 可作为园林绿化树种应用。红叶杨生长速度快, 耐水淹, 抗虫抗病性强, 材质好, 也是东至县优良的杨树用材林替代品种, 适宜在东至县及周边地区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霞, 赵海滨, 王妍, 等.中华红叶杨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8) :182, 184.
[2]赵天雪, 肖国栋, 相培应, 等.中华红叶杨在河西地区引种试验初报[J].甘肃林业科技, 2009 (4) :48.
[3]林建峰.长治市红叶杨栽培与繁殖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 2009, 25 (12) :106-107.
【中华红叶杨栽培技术】推荐阅读:
红叶题诗09-03
红叶作文600字06-12
题红叶唐诗鉴赏07-05
秋山红叶的阅读答案07-11
《远山红叶》观后感10-13
光雾山风景区红叶讲解词06-15
描写香山红叶的作文500字09-24
红叶谷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11-07
中华鳖人工孵化技术09-19
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