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胜地

2024-10-20

旅游胜地(精选12篇)

旅游胜地 篇1

摘要: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需要县域旅游协同发展。当前,桂林县域旅游发展不均衡,如何挖掘各县旅游的特色,实现各县协调发展,是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旅游欠发达的灌阳县为例,从资源角度分析,探索县域旅游转型升级有效路径。

一、县域旅游均衡发展是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重要保障

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为桂林旅游“二次创业”赢得了利好机遇,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到2020年,桂林基本完成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建成“世界一流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1]。

实现该目标,县域旅游均衡发展是重要保障。当前,桂林形成了“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空间系统[2],系统外的其他县旅游发展缓慢,全市旅游呈现失衡状态,因此,必须探索旅游发展新路径,实现县域旅游产品转型升级。

二、桂林市县域旅游转型、升级途径探索

县域旅游升级,需要更多差异化、特色化产品。以下以灌阳县为例,通过深入挖掘资源,找出特色,为桂林市县域旅游产品的升级转型提供思路。

(一)灌阳县概况

灌阳县位于桂林市东北角,距市区约159km,与湖南道县、江永交界,经济欠发达。该县地理位置偏僻,可进入性差,自然风光不突出,旅游发展滞后,是桂北旅游的“真空地带”,旅游发展难度较大。

(二)灌阳自然资源极具地方特色

1. 喀斯特地貌景观多样而奇特

灌阳属石灰岩地区,经多次构造运动,保留了发育初期的石芽(石林)、溶沟、漏斗,桂林地区到中后期发育的落水洞、溶蚀盆地、峰丛、孤峰、干谷、盲谷,以及溶洞等各种地貌类型,俨然是一座天然的喀斯特景观博物馆,其他县区不具备如此完整的景观。

文市镇的石林景区,占地5km2,具有双层结构、剑状峰顶、造型奇特等特点,该石林填补“大桂林旅游圈”没有石林的空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千家峒景区溶洞发育有奇特的钟乳丝,是石钟乳初期雏形,为该洞一绝;同时,洞内还发育有类似黄龙的“石梯田”、鹅管、石笋、石幔等造型奇特的景物,为游人提供了集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的景观。

2. 具有乡野风光的灌江风景

灌江是湘江一级支流,自南向北纵贯全县,于全州汇入湘江。“灌江三峡”风光位于县城以北约1km的官塘至水车水库大坝处,有“小三峡”之美誉,全长17.5km,流域面积1441km2,水面最宽201m,最窄处40m,两岸风光旖旎,美如诗画。江面碧波荡漾,奇山秀水美不胜收,待杜鹃花开,更是绚丽如霞。灌江是具有秀丽风光的处女河,与漓江相比具有十足的“乡野”特点,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3. 岭南地区的北国风光、冰雪景观

灌阳位于都庞岭西麓,海洋山东麓,都庞岭山脉呈东北—西南向,延绵百余里,其主要山峰多在1000m以上;海洋山脉呈南北向,从全州入境延伸至县西南部的洞井瑶族乡,在此处与都庞岭余脉连在一起,形成东西南三面山脉环绕,北向开口的“U”型山区,整个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冬季冷气易进滞出,造成长时间低温天气,春季气温回升缓慢,因而冬季可降雪,形成冰雪景观,并出现“雪淞、雨淞、雾凇”等岭南少有的北国风景,该景观对南方客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4. 垂直植物带谱明显

灌阳境内都庞岭、海洋山,山体海拔多在1000m以上,垂直落差较大,随着海拔的上升,光热水等条件发生明显变化,植物种类也随之变化,呈现明显的植物垂直带谱分布,为开发科普游打下了物质基础。

5. 原始森林、峡谷飞瀑、高山草地等景色各异

都庞岭千家洞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一处原始森林,都庞岭为五岭之一,由花岗岩岩体组成,山体雄伟高大,其主峰韭菜岭海拔2009.3m(华南第三峰);这里森林茂密、气侯宜人,瀑布、溪流、湖泊形式变化多样,高山草地,景观奇特,是开展户外探险旅游的好去处。

(三)灌阳县历史文化独具特色

1. 古道文化具有世界级的旅游开发价值

近些年,“文化线路”引起了遗产界的高度重视。古代,横贯中国南北的大动脉经过灌阳,为当地发展“文化线路游”提供了条件,该线路为“中原——过长江——入湘江——溯灌江——经恭城下漓江(或贺江)——入西江——到合浦、徐闻——出海至东南亚等国”。另外,灌阳西临湘桂古道,东靠潇贺古道,连接潇贺古道与湘桂古道的陆上交通也经过灌阳,灌阳处在桂北交通的十字路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里遗留了大量的古迹,如舜帝南巡(舜帝庙遗址)、楚国平百越、秦始皇平定岭南、“海上丝绸之路过灌阳”、汉人南迁、少数民族的迁徙(这里是瑶族发祥地)、元军围剿千家峒、太平天国(升平天国遗址)、抗日战争、红军三过灌阳。

总之,“北达中原、南入南海”的地理格局,为灌阳承接南北、东西方军事、经济贸易、文化传播提供了基础。以此开展文化线路游,符合未来旅游发展趋势。

2. 灌阳是世界瑶族的发祥地

千家峒是瑶族发祥地,是灌阳发展瑶文化游的先决条件。瑶族是山地民族,受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影响,其文化独具特色,即便瑶族各支系之间,其文化也多有不同[3,4]。瑶族文化丰富而多彩,为我们打造多样化的旅游景区创造了条件。

因此,将千家峒打造成“民族圣山”,展示多彩文化,开展“瑶族圣地游”、“瑶族寻根问祖游”、“五彩瑶族文化游”,是符合资源本身的特点。

3. 唐景崧故里、桂剧文化是不可替代的人文资源

唐景崧,灌阳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在越南打败法军入侵,成为“抗法英雄”,在台湾抵抗日军侵略,深受东南亚、台湾等地人民的景仰,针对这部分游客,推出“唐景崧故里游”,将吸引一大批客人前来游览。此外,唐景崧还创办了桂剧,是该地区主要剧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桂剧文化资源对周边客人有极强的吸引力,游客来到灌阳月岭村(桂剧发源地),可欣赏正宗桂剧。这些资源具有垄断性,是发展旅游的重要素材。

4. 红军三过灌阳,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

1931—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北上,第六军团西征和第一方面军长征,曾三过灌阳。1934年,中央红军循红六军团西征故道,由湖南道县进入灌阳,在全州、兴安间强渡湘江,为确保红军主力顺利度过湘江,中央派红五师在进入县城的交通要道,阻截桂系部队,发生了著名的新圩阻击战,红五师全部壮烈牺牲,是我军历史上一次惨烈的战争。依此发展红色旅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灌阳旅游发展思路

通过资源分析,灌阳拥有自己的特色,可打造成以“古道文化”为基础,“瑶族文化、桂剧文化”为辅助,“红色文化”为点缀,“河流、喀斯特景观、高山、峡谷、植被、瀑布”为背景的“山水文化体验之旅”。景点建设方面,应优先发展千家峒景区、红色遗址地(酒海井、新圩阻击战)、月岭古民居、文市石林等,利用灌江水道,将县城与灌阳北部联通,形成水路、陆路环形交通网,将资源充分展示出来。

另外,待桂林1小时交通圈建成,可进入性大大增强,将极大促进该地旅游发展。

三、总结

由上可知,对资源认识越清晰,其特色就越明显,差异性越突出,市场吸引力就越强[5]。

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资源特色。通过深入分析,找出不同县(区)的资源特色,结合市场,开发差异化产品,提升旅游品质和价值。使全市旅游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处处都是亮点,县域旅游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 0 1 2-2020)》,2012年11月

[2]陆林等,《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系统空间演化模式及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12,32(9)1066-1074

[3]奉恒高主编,《瑶族通史(全三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4](日)竹村卓二著,金省萍,朱桂昌译《瑶族的历史和文化》(华南东南亚山地民族的社会人类学研究)(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5]吴尔娜、王向阳,《深挖桂北文化内涵在开发桂北旅游资源中的重要意义》[J],集团经济研究,2007(21).

旅游胜地 篇2

它们就这样玩耍着,忽然,小猴看见不远处有两根红色的柱子,便一蹦一跳地跑过去了,急得小熊在后面追:“小猴!你去哪?等等我!”小猴好像没听见似的,一下子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小熊找呀找,终于发现在不远处的两根红色的柱子上,好像有谁在上面干什么,看起来很像小猴,便喊一声:“小猴,是你吗?”叫了半天,也没听见回应。小熊想:“这是小猴吗?如果是的话,它为什么不理会我呢?还是去看一下吧,万一是小猴那就错过了机会。”于是,小熊走过去,一看,果然是小猴,它把两只脚环绕在一根柱子上,手里拿着它过生日的时候小熊送的毛笔,在另一根柱子上写到道:“孙小圣到此一游。”小熊看了,马上说:“小猴,你别写了,快下来!”

小猴马上从柱子上滑下来问:“有什么事这么着急?”小熊说:“看你还乐着呢!你怎么可以乱涂乱画呢?被别人看见了怎么办?何况这里还是旅游胜地,不可以这样的!”小猴听了,把头低下来:“我做错了,但是我觉得好玩,没料到会这样。”小熊听了,气也消了,说:“知错就好,以后不要这样做了。”

小鸟在天空中叫了起来,太阳笑了,它们都为小猴知错就改而表示赞许。

新疆:打造中国旅游胜地 篇3

新疆是一部地理、历史、风情、人文的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新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新疆公路目前已达到34579公里,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7条国道干线为骨干,连接甘肃、青海、南接两藏,西出中亚南亚各国,并与境内68条省道公路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新疆铁路已开通了15列乌鲁木齐对国内直达旅客列车和乌鲁木齐一阿拉木图的国际列车,是亚欧两大洲的重要国际干线;新疆乌鲁木齐机场是中国八大国际空港之一,区内有12个机场,经营69条航线,特别是像喀纳斯和那拉提两个机场,完全是为旅游景区服务的。

新疆通讯的条件和内地是同步的。新疆的接待条件,这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乌鲁木齐市已有五星级的酒店10家,这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新疆近年来还拿出专项资金5000万元,其他配套资金5000万元,用两年的时间,使3A级以上景区的旅游厕所和重点公路上的旅游厕所旧貌换新颜。

新疆的景区景点熠熠生辉。人间仙境喀纳斯,能让你领略到“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伊犁那拉提草原秀美纯净,让你感受天高地阔,回归自然的愉悦;吐鲁番葡萄沟流光溢彩,你不仅能尝到中国最甜的瓜果,还能感知到历史的厚重;在荣获中国最佳资源保护十大风景名胜区的天山天池,你会看到与长白山天池不一样的西部风光;在南部重镇喀什,你能欣赏到最质朴、最纯真、最具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在克孜尔千佛洞,你仿佛听到鸠摩罗什的诵经声仍在山中回荡;在和田,你不仅会对享誉世界的和田玉爱不释手,还会身不由己地探知于阗古国的历史钩沉;在戈壁明珠石河子,你在叹服先辈们把戈壁变绿洲的豪迈后,一定会对这里的红色游景点倍加欣赏……

还有新疆的咽喉哈密、天下第一州巴音郭楞、山花之城塔城、中国西部第一门户博尔塔拉等等,都是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独具特质的景区景点正以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

著名小说里的旅游胜地 篇4

The Sun Also Rises by Ernest Hemingway:Paris to Pamplona, France and Spain

Jake Barnes enjoys some dissolute Parisian pavement life with his friends before hopping on a train bound for Spain.

You can mimic this with a few glasses of pastis in the Latin quarter before heading to Gare d’Austerlitz for an overnight journey from Paris to Irun or Hendaye on the French-Spanish border, where you will be able to get a connection to Pamplona.

★The trip:From Paris to Pamplona on the Lunéa sleeper train.

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从法国巴黎到西班牙潘普洛纳

在匆忙跳上开往西班牙的列车前, 杰克·巴恩斯喜欢和朋友们享受放荡的巴黎街头生活。

你可以效仿一下, 在拉丁区喝几杯法国茴香酒, 然后一头钻进奥斯特里兹火车站, 开始从巴黎到法西交接的伊伦或昂代等地进行夜间旅行, 那里你会感受到潘普洛纳的风情。

★旅途:坐着Lunéa卧铺列车从巴黎到潘普洛纳。

Norwegian Wood by Haruki Murakami:Tonomine Highlands, Japan

Head for the Tonomine Highlands in Hyogo prefecture near Kobe, where the wind-swept silver grass makes for an atmospheric backdrop to the tortured love story of Toru and Naoko.

Despite its name, which was inspired by a Beatles song, this novel unfolds in 1960s Japan.Grieving for their mutual friend who has killed himself, Toru and Naoko fall in love but their relationship becomes complicated.

Taking time out from their heartbreak, they get back to nature.

★The trip:From Tokyo’s campus life to the wild highlands outside Kobe.

村上春树的《挪威森林》:日本砥峰高原

前往神户旁边的兵库县砥峰高原, 那里阵阵秋风卷扫着银色的枯叶, 勾勒出渡边和直子纠结的爱情氛围。

尽管挪威森林这个名字来源于披头士乐队的歌曲, 小说讲述的故事则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共同的朋友自杀而亡, 追悼亡友的时候, 渡边和直子陷入了复杂而曲折的恋情。

逐步从心碎的爱情中走出来后, 他们复归自然。

★旅途:从东京校园生活到神户郊外的荒野高原。

Anna Karenina by Leo Tolstoy:St.Petersburg to Moscow, Russia

Unhappily married Anna first encounters the charismatic Count Vronsky as she steps off a train from St.Petersburg to Moscow.

The couple are eventually consumed by their passion for each other but the train journey between the two Russian cities remains a motif in the novel, symboliz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Russia’s rural muzhiks and the decadent, cruel, high society in Moscow at the end of the19th century.

★The trip:Take an overnight train like Anna, or cut the journey to around four hours on the Sapsan express train.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琳娜》:俄罗斯: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

婚姻不幸的安娜在走下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的列车的那一刻, 邂逅了迷人的渥伦斯基伯爵。

两人最终耗尽了对彼此的感情, 但是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的列车却成了小说的主题, 它象征着19世纪末俄罗斯底层农民和颓败、残酷的上层社会的隔阂。

★旅途:像安娜一样坐夜间火车, 或缩短行程乘坐4小时左右的萨普桑特快。

The Pickwick Papers by Charles Dickens:Cobham to Bristol, United Kingdom

For a taste of old England before the railways were built, follow the route taken by Samuel Pickwick and his three fellow Pickwickians, who visit various towns in England during the 1820s.

The band of eccentric gentlemen stop off at coaching inns, several of which are still in business, such as the The Leather Bottle Inn in Cobham, the Royal Hop Pole in Tewkesbury and the Bush Tavern on Bristol’s Corn Street.

★The trip:You won’t be able to ride in a horse-drawn coach like Pickwick, but many of the locations are on the mainline railway.

查尔斯·狄更斯的《匹克威客外传》:从英国科伯姆到布里斯托尔

想要品读铁路修建前的老英格兰风味, 就跟随曾在19世纪20年代游览过许许多多英格兰小镇的塞缪尔·匹克威客和他的三个朋友的路线吧。

这伙古怪的绅士们曾在一些旅馆歇脚, 那些旅馆有的现在仍然营业, 比如科伯姆的The leather Bottle Inn, 图克斯伯里的Royal Hop Pole和布里斯托尔玉米街上的Bush Tavern。

国庆旅游胜地 篇5

去喀纳斯来一场徒步,蜿蜒婀娜的河水由碧绿变成蔚蓝,色彩浓郁的白桦林,隐约可见童话般的小木屋。

白巴哈则被金黄的海浪包围。金黄的道路、金黄的丛林、金黄的山坡,图瓦人的笑容在暖阳下愈发明媚。五彩滩,自带滤镜的浓郁色彩,仿佛上帝遗失在人间的调色盘。

打卡《卧虎藏龙》的取景地魔鬼城,这里是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每当狂风吹过怪石就会发出鬼哭狼嚎。还有旅食家最爱的香甜水果、诱人手抓饭和地道烧烤。

自驾的朋友可以去中国最美公路“独库公路”,在这条路上穿行而过,荒莽、狂野、沧桑、震撼冲击灵魂。但是公路会因天气状况封闭,去年是10月17日进入封闭期。有出行计划的朋友注意留意交通运输部门的官方信息哦!

四川阿坝:莲宝叶则

莲宝叶则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巴颜额拉山南段支脉。在四川阿坝县和青海久治县、班玛县之间,是藏区著名的神山之一。仙境太遥远,人间不值得,魔界可以有,莲宝叶则让这三者完美共存。

莲宝叶则汉语意为“尊严的玉石之峰”,群峰突立,山势陡峻,犬牙交错。这里的山布满阳刚之气,冷峻的绝壁泛着金属般的光泽连成一道巨大而威严的石墙。

与之相称的则是柔美的湖泊,数量众多,宛若天上星星洒落人间。漫步其中,解锁四大神仙湖泊。鳞次栉比的寺院建筑在蓝天映衬下显得特别神圣,简单的生活,单纯的信仰,尘世的嘈杂与烦恼与这里无关。

菲律宾:薄荷岛

提起菲律宾,长滩岛是许多人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地点。其实菲律宾还有个薄荷岛,这是还未被中国游客开垦的土地!人少景美!

丛林里有世界最小的猴,海洋中有世界最大的鱼,岛上有亚洲第一座教堂,媲美亚马逊的热带雨林和河流,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原景,以及海中的大断层和昙花一现的月牙沙滩。

薄荷岛玩法十分多样,你可以去巴里卡萨感受跳岛体验,跟着老船长邂逅海豚。去打卡哈利波特电影中的巧克力山,在丛林间与菲律宾国宝眼镜猴零距离接触,还有薄荷岛的特色美食鲜花沙拉不要错过!

南非

南非,去过一次如同周游世界。它有非洲最原始的粗犷,澳洲绝美的海岸线,欧洲精致的酒庄。不同种族人们在这生活,各色的自然景观,被称为“彩虹之国”。

南非南部游览区以开普敦为主,开普敦给人一种很欧洲的感觉——整洁的街道、各色教堂、餐厅里多样的法国、荷兰、葡萄牙料理等等,宛若非洲的欧洲角。

你可以在波卡普街区穿梭,漫步在童话般的街巷,一切都是那么梦幻浪漫。前往被称为“上帝的餐桌”的桌山,坐360度旋转缆车和徒步登山都可。

来南非,怎能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们呢?西蒙镇有憨态可掬的斑点企鹅,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可爱至极。海豹岛则趴满了慵懒的海豹。还可以去赫曼努斯小镇观鲸,这里可是全世界最适合观赏南露脊鲸的地方之一。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东欧在人们印象中充满了风情与神秘,老司机行李箱为大家推荐两个冷门目的地——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两者都位于巴尔干半岛上,景美人少,国庆节去也不会人山人海!

罗马尼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地形多样,有平原、山地、丘陵和森林。罗马尼亚是农业大国,素有 “欧洲谷仓”之称。

罗马尼亚是吸血鬼的故乡,吸血鬼小说《德古拉》就是以布朗城堡为背景。城堡陈列着不同时代的武器。有罗马尼亚盔甲和火枪,还有中世纪的长矛。

踩在木板上传来吱吱声,伴着外面的乌鸦叫声,倒是有点刺激与紧张。或许下一秒,德古拉伯爵就会降临。

与罗马尼亚毗邻的是一个花园般的国家——保加利亚。它是欧洲大陆最古老的国度,这里的街道散发玫瑰的清香,在这里人们摇头Yes点头No。

国庆去旅游虽然没有玫瑰节,但可以去传说中的莫斯利安小镇,在天然氧吧中品味自制酸奶,寻找人类长寿的秘诀。或是去首都索菲亚,感受独特的巴尔干风情,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内的雕像和壁画绝对让你叹为观止。

或是去Buzludzha山顶的“冰峰纪念碑”,感受来自“外太空”的神奇建筑,仿佛置身于科幻小说。

爱尔兰

你可能没去过爱尔兰,但你一定看过穿短裙男人的照片。爱尔兰是个美丽的国度,旅游资源丰富,虽然今年7月1日对中国开放五年多次签,但并没其它西欧国家热门,人少,景美,小众说的就是它!

来爱尔兰,可以感受建筑的厚重底蕴:漫步三一学院,在爱尔兰最古老的图书馆一览千年前在羊皮上制作的圣经。日落时分,和你爱的人携手走过半便士桥上,祈祷爱情长长久久。

绝美的自然风光千万不能错过。如战斧般屹立在大西洋海岸的莫赫悬崖,是欧洲最高的悬崖,奇伟的悬崖与熠熠生辉的海面营造出如末世般的奇幻感,你准备好开启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了吗?

9月底去还可以参加爱尔兰最古老的美食节“高威牡蛎节”。这时的牡蛎肥美鲜甜,饱满多汁。甚至有人将其形容为“一场与海洋的深吻”。一口黑啤、一口牡蛎,感受到爱尔兰式的幸福!

旅游胜地 篇6

摘 要:桂林音乐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能为桂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搭建平台,探索音乐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如下:明确政府定位,转变政府职能;提升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队伍建设与管理;以市场为导向,着力于桂林当地音乐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合理布局桂林市音乐旅游资源。促进城市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使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达到共赢,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文化效益。

关键词:音乐旅游;国际旅游胜地;桂林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094-02

广西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是桂林市的主导产业,利用音乐作为旅游景区的传播媒介,可以发展旅游景点的特色文化。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将桂林打造成为国际旅游胜地。

一、桂林市音乐旅游资源的概括

桂林市的音乐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特色的有《梦幻漓江》《山水间》《象山传奇》《印象刘三姐》《漓水·古越》等表演,还有文场曲艺、桂剧传统戏剧、民俗婚庆、节庆演出。其中《梦幻漓江》《山水间》属于室内乐,《象山传奇》《印象刘三姐》《漓水·古越》属于音乐与山水结合的实景剧。文场曲艺、桂剧传统戏剧、民俗婚庆、节庆演出则属于桂林市当地的传统音乐。另外桂林市区以及旅游景区的商业中心地带还有音乐休闲的娱乐资源。

桂林市音乐旅游资源分布的位置大致如下:《梦幻漓江》《山水间》等室内音乐旅游资源以交通为主导,集中在市区中心地带。《象山传奇》位于象鼻山公园,《印象刘三姐》《漓水·古越》则位于阳朔。这些山水实景剧都以旅游景点为主导,集中在自然风光秀美的旅游景区。桂林的传统音乐有文场曲艺、桂剧传统戏剧、桂林渔鼓、民俗婚庆、节庆演出等。多分布在县城、乡镇。音乐休闲旅游资源则依托于商业中心布局。

桂林室内演出的音乐特点主要是以演员和舞台特效的结合来诠释桂林的音乐旅游资源。《梦幻漓江》通过不同的场景和主题鲜明的脉络:通过现代声、光、电舞台效果的运用;采用芭蕾与杂技这种亚洲首创的完美组合来充分展现漓江的历史变迁。山水景观和人文情韵,从古至今地表现桂林这片神奇土地的传奇色彩和那令人惊叹的美丽。《山水间》以桂林地域文化为根,以一位骑自行车的“自由行游客”角色为引线串联全剧,将桂林群峰、秀水、神仙之奇和生活之趣揉入跌宕起伏的剧情,以神奇的艺术手法打造出“旅游舞台剧”。桂林市的室内音乐主要突出了桂林当地的旅游特色。

《象山传奇》主要是以象山为背景的大型实景演出。《象山传奇》实景演绎是2013年桂林市委市政府落实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精神,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开篇巨作,是旅游企业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创举。桂林第一个以自然山水实景观光和文化科技体验游相结合的主题景区,演绎流传了千百年的象山传奇,颠覆了桂林山水观光游览的传统模式。

桂林的传统音乐文场曲艺、桂剧传统戏剧、桂林渔鼓、民俗婚庆、节庆演出等。桂林文场:主要流布在桂林市及柳州部分市县。广西文场是一种清唱剧类型的曲艺形式,简称文场。广西文场较有影响的是桂林文场。桂林渔鼓又名广西渔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性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之一。桂林的节庆演出有很多,如秀峰区三月三民歌歌圩节、阳朔渔火节、阳朔福利民俗文化旅游节等,这些节庆演出大都是依托桂林的风俗习惯而衍生的音乐旅游资源。

桂林市的音乐休闲旅游资源也较为丰富,例如市中心、步行街、阳朔的音乐休闲酒吧可供游客休闲娱乐。酒吧文化在中国不过十几年的历史,但是它发展迅速,可以称得上是适时而生。多年前在茶馆和酒楼听传统戏曲是当时大众最为重要的文化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大众对音乐取向的变换和选择也是必然。

二、音乐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不准确

历史上音乐旅游资源开发商业特征并不明显,所演奏的基本上是原生态传统音乐,而且以不收取报酬的义务演出居多。现在的桂林音乐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经营的项目之一,音乐旅游资源已全面推向文化市场,为了获取丰厚的经济效益,与同类型的音乐旅游资源竞争,就要力求使音乐旅游资源适应旅游者的需要,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因此开发此项目的负责人在选择音乐旅游资源时,会注重资源的多样化,则忽视了其原本的姿态。甚至还夹杂着通俗性及现代流行音乐。音乐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当符合当地的文化背景,当地的传统音乐应居于主导地位,而开发者则担心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音乐会不受游客们的喜爱,造成传统音乐精华的流失及異化甚至到消亡。

(二)宣传、营销方式过于单一

桂林市音乐旅游资源的宣传与营销大多依托于当地的旅行社,旅行社大多是考虑游客的需求为主,而音乐旅游资源不太为游客所熟知,所以造成音乐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效果不够理想。在媒体融和时代,音乐旅游资源没有很好地发挥网络、广播、电台、报纸等大众传媒的作用。许多人来到桂林只会想到山水,却不知道桂林有太多的音乐旅游资源值得大家参观欣赏。

(三)创意不够

桂林音乐旅游资源就整体来说注重形态,忽视神韵,忽视了文化内涵。由于桂林市原本是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文化发展区域,在规划开发这些由历史遗址和文物古迹为主的音乐旅游资源时,往往忽视了孕育这些文化的神奇美丽的自然山水风光,缺乏纯真烂漫的童话人格精神和神奇魔幻的艺术表现手法,所以缺乏情趣,有些枯燥。

(四)定价不科学与恶性竞争

近年来,一大批依托于音乐旅游资源开发的桂林旅游景点落地开花,很多项目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把公开的销售门票价格抬到很高但是却把对旅行社的内部销售价格压得很低,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价标准,不少游客因为不合理的价位而错过了观赏节目。

三、国际旅游胜地视野下桂林市音乐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对策

(一)明确政府定位,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应遵循“市场化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原则,节庆旅游应逐渐淡化政府色彩,演出旅游市场应逐步规范化管理,指导相关部门和企业合理定价、有序竞争。政府推动主要体现在发展战略规划、市场行为监管、公共产品供给、传播方式的更新,提高音乐旅游市场开发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另外,要创造良好的市场开发环境和公共交通条件,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尽可能避免多头管理的现象,为音乐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新闻媒体要大力配合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做好招商招展及配套服务工作,节庆地点要在展务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安、交通、卫生、旅游、工商、技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展会期问的社会治安、消防安全、交通疏导、卫生防疫、食品安全等工作,不断优化音乐旅游业发展环境,提升音乐旅游业的服务水平。

(二)提升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队伍的素质

游客欣赏音乐旅游资源需要从业人员的讲解与分析,更需要展现音乐旅游资源的演员和工作人员的专业与认真,导游的解说是否精彩、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旅游景点的游客评价通过口碑传播影响着旅游景点的评价。桂林部分景点的导游在进行景点解说中植入音乐元素、插入有关音乐的话题,这也要求从业人员对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与掌握。桂林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导游员的教育和素质作为全局工作之首,将桂林旅游业发展中的不足一一改善。桂林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认识导游作用、关心导游成长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并在桂林旅游学校的院、系,以及职业培训所使用的相关教材中充实这一内容,以加强学生对导游职业认识的教育。申请将导游列入国家职称系列,由人事厅、劳动部来承办导游职称的取得,而不是仅仅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来处理。不断提高导游员的政治素质,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导游员要关心政治,自觉参加政治学习,自觉做到不断提高政治修养。

(三)以市场为导向,着力于桂林当地音乐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桂林音乐元素的开发应该有机融入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去充分发挥音乐在旅游中的特殊作用。旅游有三个系统环节:一是出发点;二是中介机构(包括交通、居住、饮食);三是目的地(即景点)。

要将桂林音乐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将音乐元素充分渗透到中介机构及目的地这两个环节之中。如:在宾馆餐厅、咖啡厅、休闲茶吧、酒吧或城市的小吃街,桂林市十字街和阳朔县西街完美地根据游客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设置相关的背景音乐,引导游客欣赏音乐作品,将音乐与美食、美酒有机结合;将制作好的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乐器、不同地方特色纪念品和不同形式、不同体裁(声乐、器乐曲、交响曲、风光音乐片等)的音像制品(包括录音带、CD、VCD)在交通工具(火车、飞机等)及景点设置的音乐茶座上播放;建立独具特色的音乐博物馆,音乐实景剧等音乐旅游产品;依据具体条件开发音乐主题酒店或音乐主题客房,在客房内配备MTV、CD播放器等音乐设备,设置配套音乐小吧,这些能保護桂林商业化冲击下的音乐元素。

(四)合理布局桂林市音乐旅游资源

整体上来说,桂林市以及各个区县音乐旅游资源空间密度分布不均衡,桂林市音乐表演场所使用缺乏系统的规划,缺乏依托高等学校音乐学院、科研机构的音乐旅游资源依赖体,建议合理规划,通盘考虑音乐旅游资源优化调整分布发展方案。充分利用高等学校音乐学院、科研机构的音乐旅游资源,使桂林市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发展。

旅游胜地 篇7

黑山共和国-赏万花筒的千般姿态-品南亚得里亚海的原始之美

“黑色的”高山、碧蓝的大海、绿色的草地、壮观的峡谷、美丽的湖泊。

小国家, 大风景–黑山, 一个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一个等待游客探索的天堂。

游客可以在美丽的沙滩与峡湾度假, 游览迷人的海滨历史古城……既可以住温馨的私人旅馆, 也可以住豪华的国际五星级酒店;既能品尝美味的黑山特色食物, 也能享用丰盛的国际菜肴。

沿专门的徒步线路游览, 走过浓密的高山森林与绿草茵茵的平原;骑山地自行车穿越辽阔的高原;游览河水湍急、地势险峻的塔拉河大峡谷 (欧洲最深的峡谷) ;探索壮观的海湾和野兽出没的溪谷 (这里还可能住着小精灵、小仙女哦) ……

国家公园是喜欢大自然的游客最喜欢去的地方。黑山已经拥有四个著名的国家公园, 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增加两个。戈拉森林国家公园拥有美丽的原始森林, 游客可以沿林间小道徒步探索, 而斯库台湖则是欧洲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我们采取各项措施, 为打造黑山宪法中所谓的“生态国家”而努力。黑山越来越多的土地也将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受法律保护!

黑山的历史遗迹既有早期的殖民建筑, 也有洛夫琴山上的涅古什陵墓……黑山拥有厚重的历史, 各国侵略者在这里留下了印迹, 罗马建筑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而哈普斯堡王朝的堡垒也仍高耸于科托峡湾。沿亚得里亚海岸向南, 游客便来到迷人的中世纪小城布德瓦, 抵达乌尔齐尼最长的海滩:诸多景点等待你来探索。历史古都采蒂涅位于布德瓦以北, 游客可以到奥斯卓修道院游览。古往今来, 这里一直是产生奇迹的地方。

当然, 游客还应该认识一下黑山的高山人民。在复杂的历史条件下, 他们学会了用各种方式来反抗入侵者, 用热情的心欢迎友善的客人。在黑山旅行时, 一定要去参观高山上的村庄, 与当地人民交谈。

黑山是哪些人钟爱的旅游目的地呢?他们必定是喜欢阳光、海滩;喜欢冒险、探索;喜欢追求热闹的日/夜生活;钟情于大自然;想要得到灵感的人。事实上, 黑山是每一个人心目中的理想目的地。

黑山致力于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亚得里亚地区旅游

去年, 黑山的入境游游客数量达到120万, 比2008年增加了2%, 而在停留时间上却下降了4%。

黑山旅游部长Predrag Nenezic先生说道:“目前, 黑山重点投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酒店业, 吸引更多新老游客来美丽的黑山旅游。”去年夏季展开的一项游客调查问卷显示, 90%的游客均表示愿意再次回到黑山旅游, 而在旅游项目方面, 这些游客更倾向于海滨度假与徒步游览。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 黑山以单独展馆形式参加。黑山国家馆位于世博园C片区的第二欧洲联合馆内, 目前, 参观黑山国家馆的游客人数已经超过130万。

在“2010明日旅业”大奖评选中, 黑山被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 (WTTC) 提名, 与博茨瓦纳、中国黄山共同竞争“旅游目的地管理”奖项。对此, Nenezic部长表示:“这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肯定。”

黑山20%以上的国土面积为国家或国际保护区, 并实施一系列措施来进行目的地的生态管理。1991年, 黑山在宪法宣誓成为世界首个生态国家.此后, 黑山政府颁布并实施了诸多关于发展可持续旅游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教学规划, 并成立了可持续发展部际办公室。在黑山, 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被广泛应用在旅游业中, 它也是黑山的整体发展国策。旅游业是黑山经济繁荣的主要动力, 占国内GDP的21%。

远景-寻找潜在开发商前去亚得里亚地区投资

在黑山山区、海滨建造豪华度假村、精品酒店、环保度假屋, 创造黑山建筑新时代

今年, 黑山为前来度假的游客准备了多重惊喜。

黑山沿海地区增添了几家新酒店, 另外, 著名的度假海岛“Sveti Stefan”也于今年夏天重新对游客开放。“Sveti Stefan”由豪华酒店集团Aman集团经营。该酒店集团还管理着另一家豪华酒店“Villa Milocer”, 酒店坐落在美丽的海湾, 曾经是黑山国王的夏宫。

在黑山, 徒步或骑自行车旅行是十分受人们欢迎的度假项目。黑山拥有四季常青的森林、清澈的高山湖泊和险峻的大峡谷, 为游客创造了丰富的旅游活动。

黑山拥有29家四星级精品酒店。这些酒店分布在全国各地, 提供“飞机+驾车游览项目”, 带领游客探索美丽的大自然。此外, 黑山也有私人旅馆, 属于三四星级酒店范畴, 为游客提供“床+自行车游览项目”。

黑山政府一如继往地增加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 支持旅游业发展:投入巨资铺设公路, 修建可再生能源与市政供水系统。据统计, 在过去四年中, 黑山政府已经拨款40多亿欧元进行各项设施建设。

黑山旅游部长Nenezic先生一再强调:“旅游业无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 (WTTC) 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黑山, 五分之一的就业者从事旅游相关工作。

埃及Orascom集团计划在黑山开发酒店休闲度假区项目, 该项目还包括科托峡湾Lustica岛上的一个18洞高尔夫球场。如果这个项目得以成功实施, 那么黑山旅游从业者的比率还将进一步增加。该项目预计花费十年, 分几个阶段进行, 总投资高达11亿欧元, 将创造10, 000个就业岗位。

目前已经展开的项目包括“黑山港”项目。黑山港一旦建成, 它将成为欧洲最豪华的港口码头之一。为此, 加拿大商人Peter Munk已经投资了4亿欧元, 届时, 这里将建造800个车位的停车场、一个高尔夫球场和一栋商务大厦。

旅游胜地 篇8

世界上最古老的雕塑,有着奇趣的外貌,但是从背面看起来竟然有些扭扭捏捏。

在纽约港,她每年迎接无数的外来移民,一脸坚毅,不苟言笑。但是,几乎没有人发现,其实自由女神大人还盘着发髻。

尽管这座102岁的古老雕塑看起来有点小,但是它每年吸引着近百万的游客到这里参观。如果你怀疑这个数字或者从未听说过,只看一眼这张背面照,有多少人正在为拍照片。

从照片上看,它像是沙漠里的神秘堡垒,没人意识到它实际上是在注视开罗。

关于印坎古城,我们脑海中普遍存在的是华纳·比丘(Huayna picchu),从不同角度来看,他仍然令人震惊。

从正面看思想家,从背面看绿巨人。

通常坐落在悬崖之上,从这里望过去,就知道为什么古希腊人选择在这里建立城堡。

旅游胜地 篇9

有人将信息技术对于世界的改变和当年电的发现应用相提并论。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并不是仅仅提高某个行业的水平,而是对于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水平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014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从国家层面上肯定了互联网的作用。也为我国的经济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互联网+”强调的不仅是线上线下的互动,而是要打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壁障,让互联网像电力一样无所不在、无处不在。“互联网+”的提出不仅仅对互联网产业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其他传统行业突破创新与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2 “互联网+旅游”的概念及性质

2.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2.1.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仅从字面理解而言,“互联网+”就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包含移动互联网)的相加。然而对于“互联网+”的概念的理解显然不应该停留于此。“互联网+”在国内的首倡者马化腾认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1]”

还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2]。”

2.1.2 “互联网+”性质

由以上两个“互联网+”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具有如下性质:

1)“互联网+”具有“高覆盖性”。第一代互联网由门户、社交、游戏和搜索组成。当时的互联网对使用者的要求较高,因此第一代互联网用户普遍文化水平较高,属于小众人群。第一代互联网以“用户浏览量”作为衡量网站是否成功的标准。第二代互联网讲究线上线下的结合,主要是利用其方便快捷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率。在这个阶段互联网开始服务于第三产业。而到了“互联网+”时代(第三代互联网),互联网将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渗透到各行各业,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

2)“互联网+”是平台产业的一个新阶段。互联网通讯平台凭借自己的方便快捷和低廉的价格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互联网安全技术的提高让互联网金融平台得以瓜分传统的金融平台的市场。而GIS的技术使得平台产业扩张到物流领域。新的技术带来新的平台,在未来,平台产业的不断发展会带来一个大平台阶段。不同平台之间无障碍的交流将成为“互联网+”的新特性。

3)互联网平台有助于中小企业发展。这是因为:①“互联网+”的到来将产生许多新的业态、新的产业,能够提供很多新的机会;②根据“长尾理论”,小众需求的总数十分可观,甚至超过大众需求。大企业往往追求大的市场,而无法照顾小众需求。这就为小众需求的生存留下了足够的空间;③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对市场新的需求变化反应迅速。互联网能够更好的传递消费者需求的动态。相对扩大了中小企业灵活的优势。

4)“互联网+”可以广泛运用于公共服务事业当中,惠及民生。通过互联网平台组成智慧城市平台,提升人们生活质量。

5)“互联网+”有利于发展共享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高效地管理资源的新方式。

6)“互联网+”提升创新力。“互联网+”是人类“意识”集中的平台,也是科学技术集中的平台,是金融资本集中的平台,是各种劳动力资源集中的平台。这种跨越空间国界,跨越种族文化地聚集不仅仅能够产生创意,而且可以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最短时间的实现创意。只有实现了的创意才是创新,把好的想法物化,才是生产力的进步。

2.2 “互联网+旅游”概念与性质

2.2.1 “互联网+旅游”概念

“互联网+旅游”继承了“互联网+”的大部分属性,不但同样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而且以新技术的普及为行业突破的契机。但旅游行业的特殊性使得“互联网+旅游”与其他的“互联网+传统行业”相比更加的复杂。

本文认为,“互联网+旅游”就是以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为旅游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快速、透明、公正的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发挥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和旅游生产要素、刺激、保护旅游行业创新的平台。

2.2.2 “互联网+旅游”性质

1)互联网对于旅游行业的渗透是全方面的,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旅游的宣传、销售、景区管理方面体现互联网的作用。

2)“互联网+旅游”继承了“互联网+”管理资源的属性。由于旅游产品位于产业链的下游,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因此从资源管理后的收益看,旅游业可以得到更多的益处。

3)“互联网+旅游”能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平台可以吸引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包括生产者。传统的旅游平台,比如旅行社,它组合各旅游子产品成为单一的旅游产品总成(线路)一次销售给旅游者。但由于受到地域和行业的限制,效率低下。这些成本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抬高了旅游产品的价格,让不少人由于囊中羞涩而不得不放弃旅游这种休闲方式。互联网旅游平台削减了传统平台的成本,同时减少了旅游产品生产过程当中的许多中间环节,是有机组织旅游业各个子产品的有力武器。它减少了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许多不必要环节,以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沟通效率的方式,既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便宜、丰富、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也为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宣传营销手段和管理方式。

4)“互联网+旅游”是未来旅游创新的有力保障。人们常说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将一个人同全世界联系在一起。在互联网上可以了解全世界的创意与想法,这是“互联网+旅游”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对于旅游地和旅游开发者而言,筛选信息,汲取好的创意,再将其形成旅游产品,就能够形成旅游业的创新。

综上所述,“互联网+旅游”从形式上看是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能够沟通信息、资本、资源的平台,从功能上看,是为了达到比传统方式更好地分享旅游经历、支付旅游支出、发现及保护旅游资源、管理旅游景区、销售旅游产品、投资旅游项目、沟通旅游者等目的。

2.3 当前互联网与旅游合作存在的不足

目前的“互联网+旅游”对于旅游行业的影响并没有体现出“互联网+”的强大能量。并没发挥“互联网+旅游”通过创新“扬弃”整个行业固有模式、固有思维的能力。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初级的“互联网+旅游”模式仅仅停留于节约资源,而没有管理资源,更谈不上资源的创新利用。

2.3.1 当前“互联网+旅游”没有获得应有的广度

旅游活动要围绕六大要素展开,且六大要素缺一不可。然而目前的旅游平台,往往难以兼顾这六大要素,个别网站虽然六要素齐备,但是其中总有几个要素不能在渠道、资源上获得充分保障。

2.3.2 当前“互联网+旅游”没有取得应有的深度

旅游行业的深度,指的是旅游产品对于多彩绚烂的文化的理解力,利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这种能力的强弱关乎一个旅游企业的收入,也是整个旅游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被游客承认的重要因素,从国家角度看,是国家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2.3.3 当前“互联网+旅游”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高度

从平台产业的发展历程看,但凡较为成熟的平台产业往往呈现出“寡头”的状态。比如实时通讯平台在国内仅有QQ和微信较为成功,支付平台仅有支付宝、微信支付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而现在的旅游平台看似“繁花锦簇”、“百花齐放”,实际上这种虚假的繁荣是“互联网+旅游”平台不成熟的表现。

2.3.4 当前“互联网+旅游”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

新的事物的出现往往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互联网+旅游”平台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团结更多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为旅游业所用,但是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投机取巧的工具。互联网与旅游相互结合后可能产生的效益越大,对不法分子的吸引就越大,因此加强法制管理,加强旅游相关法律法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才可以维护“互联网+旅游”的健康发展。

3 “互联网+旅游”是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3.1 创意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主旋律

在解决如何发展“互联网+旅游”问题之前,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发展“互联网+旅游”的问题。

近年来,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了旅游产品的主力,“文化是其属性,旅游是其功能。[3]”而消费这些旅游产品的游客也是事实上的文化产品消费者。“创意旅游与文化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即创意本位,都将文化作为旅游产品的主要内容[4]”。由于创意产业在价值链上处于文化产业上游[5],相对文化旅游而言,创意旅游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种性质决定了文化旅游的产品当中,文化创意的成分将会不断的扩大。

3.2 创意旅游发展致使旅游产业生产关系改变

根据本杰明的“艺术生产理论”,艺术创作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会转变为大量复制的文化生产,而这种生产同样由生产者、消费者、产品等要素构成,同样受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的制约。

许多文化产业园都有所谓的大师工作室,或者请艺术家进场。一些旅游行业的公司为了更好的发掘旅游资源,开展文化旅游,会重金聘请“文化圈”的学者、专家作为顾问。甚至于,这些专家顾问在学习了旅游产品的经营方法后成立自己的旅游开发公司。这些都是艺术家在生产关系当中获得一定地位的另一种表现。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文化学者被引入生产关系是有利于文化产业生产力发展的。

如前文所说,当文化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发展为创意旅游。这种旅游产业的升级使得原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而创意人才的加入可以补强文化旅游开发的班底,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有助于提高文创旅游的生产力。

3.3 文创人才短缺制约旅游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创意人才荒,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我国的创意产业起步晚,创意人才的培养才初见端倪。其次,“创意人才是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如设计)为手段的‘专精人才’,这些人才很难嫁接和替代。[6]”第三,国内较为出色的创意人才集中于北上广,这样的相对集中加重了创意人才的紧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端人才无法在朝夕之间培养出来。创意人才的缺口如果想要通过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填补显然无法跟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速度。利用互联网的创新能力填补创意旅游人才方面的空白是一个在短期内缓解创意人才短缺的有效办法。

3.4 “互联网+旅游”可以缓解创意旅游高级人才短缺问题

在日常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创意,普通人所缺乏的往往是把自己的创意实现的能力和精力。互联网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不同的网民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发布到互联网上,这些思想又不断地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思想。景区的开发者如果可以将互联网当中有助于开发景区的创意、想法提取出来,和自己的创意思维碰撞擦出火花,点燃了高一层次的创意(可能是多次的反复),再将创意商品化,就可以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

4 旅游亟需“众筹”募资模式

“互联网+旅游”除了给旅游行业以创新源泉外,还为旅游提供了创新的融资方式———众筹。

4.1 “众筹”概念的由来

美国为了防止近年来愈发猖獗的金融诈骗,颁布了《萨班斯法案》和《多得弗兰克法案》。但是法案的颁布却导致金融管控过于严格,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难度大增。无法获得资本市场融资让中小企业一度萎靡不振,对美国的经济活力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学者迈克尔 · 莎莉文在2006年组建了名为“Fundavlog”的融资平台,目的是为具有一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小企业或个人进行融资。在该平台的创建过程当中,第一次提出了众筹(Crowdfunding)这概念。迈克尔·莎莉文本人将其定义为:“众筹描述的是群体性的合作,人们通过互联网汇集资金,以支持由他人或组织发起的项目。”

不久《企业振兴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在2012年4月5日颁布,该法案“旨在通过放松金融监管要求鼓励新兴成长型企业融资,以实现加快经济复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目标。[7]”其中有关众筹的部分占据了该法案40% 的篇幅,这使得众筹融资模式真正走上历史舞台,也肯定了众筹模式对于创新型产业的作用。

4.2 “众筹”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有学者认为,“众筹”是:“创意者或小微企业等项目发起人(筹资人)在通过中介机构(众筹平台)身份审核后,在众筹平台的网站上建立属于自己的页面,用来向公众(出资人)介绍项目情况,并向公众募集小额资金或寻求其他物质支持。[8]”

众筹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有以下几大优点:①众筹模式依托于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②众筹模式募资的对象为广大网民,分担了融资风险;③为民间的限制资本创造了新的投资渠道;④是一种创新的“金融脱媒”方式;⑤众筹(特别是众筹募资模式发展初期)主要服务于一些中小型公司以及个人创业者。此外,众筹在实践当中还被作为一种营销宣传方式。

目前众筹主要有四种回报方式,预购模式、股权模式、低价模式以及精神回报(通常为公益性项目)。

4.3 旅游与众筹融资模式结合的必要性

随着淘宝、京东等知名网购平台推出众筹网页,众筹慢慢地得到普及。目前已经有个别的旅游项目尝试了众筹的融资模式,并且募得了资金。本文认为众筹模式有和旅游结合的必要性,原因如下:

4.3.1 中小景区、休闲项目融资困难

2008年以来,五一长假被取消,但是假期的总天数不减反增,许多“小长假”(三到五天)的出现让二三线城市周边的休闲、旅游项目的需求量增加。在需求的刺激下,二三线城市周边的休闲和旅游项目拥有了一个能够整合、发展,形成规模或产业的机会。但是二三线城市周边的休闲、旅游资源的持有者却未必在资本上能够满足再建设的要求。

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主要为银行借贷、天使投资、VC及PE。这几种传统的融资方式通常不适用于规模较小的旅游开发公司,会产生融资困难、融资周期长等问题。而对于很多旅游项目而言,时间就是金钱,一个好的项目创意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融资成功,也许就不再适合社会环境而胎死腹中,或者被其他公司抢先开发。

4.3.2 众筹者与旅游者的心理需求相似

众筹作为一种新的理财方式、融资方式,吸引的是那些愿意感受创新产品的年轻人。众筹者参与众筹的目的有三:首先是寻求商品的物质价值。其次,众筹者可以获得对于预售商品强烈的感知价值,获得一种尝鲜的体验。第三,获得众筹的参与体验。在众筹的过程当中,众筹者以众筹网站为平台,搭建众筹的社交门户,通过社交门户享受“社区福利[9]”。“众筹产生新的社交互动,激励公众参与项目融资,为众筹者提供与有相似兴趣和理想的人组成的社区进行连通的感觉这是一种归属感和受人尊重与需要的体现[10]”

旅游者外出旅游往往有寻求一种心理体验的目的,也很可能是为了通过旅游活动获得他人尊敬。旅游者和众筹者的心理需求有所重合,这为旅游和众筹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潜意识基础。

4.3.3 众筹的募资是否成功为旅游企业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参考

对于一些创意符合市场需求的众筹项目来说,常常在众筹的有效时间内获得大大超越预期的投资。而对于一些缺乏市场的项目而言,众筹的失败会促使融资商对自己的项目进行审视,作出放弃或是改进项目的决定。这样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项目由于创意方面有问题而引起失败。

4.3.4 众筹融资还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和宣传手段

获得众筹融资往往等于获得了投资者对于自己旅游产品的好感。众筹面向广大网友募资,可以在一个相当广的范围内为自己的旅游产品进行宣传。

5 “互联网+旅游”平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5.1 “互联网+旅游”的现状

回顾平台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借用《三国演义》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来形容。这里的“合”,指的是由于不同网络平台的竞争的结果往往是赢家通吃[11]导致了同类型平台的融合以及网络平台的跨产业融合[12]特性。而这里的“分”,指的是在一定领域内的平台产业成熟后,为了争取优质客户群体而提供更加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互联网+旅游”平台的发展也会在这“合”与“分”中不断地前进。

目前“互联网+旅游”已经初见雏形。旅游众筹的出现是大众消费旅游到大众建设旅游转变的一个标志。目前的“互联网+旅游”由以下四个平台构建而成:众筹平台、景区管理平台、自媒体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1互联网与旅游作用关系示意图所示。

自媒体平台承担的主要是宣传和沟通的功能,第三方支付平台是资金流能够快速方便的在各个平台和平台用户之间流转的保障。景区管理平台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景区信息,与游客相互沟通,而众筹平台则负责景区建设的融资,并且众筹平台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宣传自身,沟通众筹者。当众筹结束后,众筹平台还要把众筹的结果反馈给景区投资者。众筹者即是景区的建设者,也可以成为景区的消费者。通常为景区投资的众筹者还会对自己投资的景区抱有好感,成为口碑营销的一大助力。

5.2 “互联网+旅游”所面临的风险与问题

在上文所述的“互联网+旅游”的模式中共有四大平台,这其中第三方支付平台、景区管理平台、自媒体平台都已经进入了一个较为成熟稳定的阶段。而众筹平台于2012年才在国内出现,距今不过短短数年,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5.2.1 众筹平台在“互联网+旅游”的运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1)法律风险。由于众筹的金融模式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短,众筹容易在法律上陷入非法集资的尴尬境地。梁清华[13]将中国众筹的法律困境概括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众筹在民事上没有合法的法律地位,处于无法可依的灰色地带”。其次“刑法上对非法集资定性不准确,处理手段不符合法律逻辑,没有为面向公众的合法的集资行为留下空间”。第三,众筹缺乏监管机制,当众筹的商业流程未能够顺利执行,出现争执的时候,法律才采用追溯的方式判断此次众筹是否是非法集资。“这种追溯式的调整方式使得法律的可预测性、确定性丧失殆尽。目前的监管机制实际上处于监管不足与惩治过度同时存在的矛盾状态”。

2)信用风险。众筹的优势之一就是其无须抵押。这在方便了许多小企业的同时也会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目前众筹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①众筹的发起者及其创意缺乏审核制度。由于目前我国没有建立信用记录的制度,与国外的众筹模式相比,我国的众筹平台审核融资者的成本要高许多,且效果难以评估;②融资者募资成功之后,资金流向缺乏监管,资金用途不受到法律制约;③众筹平台缺乏监管;④募资成功后,对于众筹者的回报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3)知识产权风险。对于旅游行业而言,一个好的创意所带来的商业价值有时候是难以估量的。而众筹作为一种互联网行为,很多时候就必须要把自己的创意毫无保留或是部分保留地公之于众。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对于尚未实现的创意并不保护,因此这些被公开的创意就存在被窃取的风险。

4)经营风险。旅游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旅游景区的开发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开发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旅游景区,景区项目的开发者是否有从业经验,能否在创意策划起始阶段就将各种情况考虑周全,在初始阶段就把各种不确定因素扼杀在摇篮里,是一个景区开发成本控制的关键。同时景区在众筹平台上的融资人是否拥有一个优秀、团结、高效、有能量的团队也是景区顺利建设的重要保障。

5.2.2 “互联网+旅游”发展面临的难点

除了以上风险外,“互联网+旅游”要真正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以下难点:

1)项目创意激励机制缺失。网民对于发布创意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激励机制。景区作为创意的获利方应该积极地联系创意的提供者。一方面是对创意进一步了解,另一方面可以把最终旅游产品的一次体验机会作为回报提供给发布创意的网民,以此来不断地激励网友参与到旅游产业的创新当中。但是目前企业与网友之间的良性互动还没有建立,这种创意生态圈的建立既需要通过人情维系,也必须有物质奖励浇筑。

2)创意产业的高风险性。文化产业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是高风险伴随高效益。而在这样一个中外交流愈发频繁的时代,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要面临全球竞争,与之竞争的不仅仅是国外的文化产品,甚至有国外文化产业中以国内文化为基础开发的文化产品。

3)信息冗余。信息大爆炸时代,面对着海量的信息,要从中发现具有闪光点的想法和创意,以目前的技术而言还需要依赖于企业自身对于文化的理解能力。

5.3 对策与建议

5.3.1 提高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旅游产品由有形的和无形的两个部分组成,旅游产品作为体验经济的产物,人们真正购买的是旅游的体验,是一种服务。“只有旅游服务———这一旅游经营管理服务人员以旅游资源、设施、设备为物质基础向旅游者提供的服务性劳动———才能最终满足消费者获得一次完整旅游经历和体验的需求,它是旅游者的直接消费对象。所以,我们认为旅游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构成要素。[14]”而游客消费服务的过程也是其消费文化、消费创意的过程。从我国现行的法律看,创意并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只有先行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才可以为法律的完善提供先决条件。

提高知识产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树立公民的创意创新意识的过程。从国家层面而言,国家应该通过宣传相关的理念和法律提高公民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树立公民保护知识产权的道德取向。从公司及个人的角度看,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贯穿于创意价值链的四个阶段:创意构思、创意作品的制造、创意产品的传播与销售、创意产品的交换与销售[15]。

5.3.2 建立健全创意产业的法律制度

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如何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信息时代知识的传播速度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科学技术的高低往往以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表现出来。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的核心价值[16],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基础,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创意产业化的保障。

《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创意产业之父霍金斯将“创意产业”定义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从创意产业的定义来看,创意产业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创意。而产生经济效益的前提是该创意受到法律的保护。

然而,从现实角度看,许多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创意是不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的。长期以来,由于许多国家坚持“版权只保护创意的表达,而不保护创意本身”的法律原则———也就是所谓的“创意/表达两分法原则”,创意并不为法律所保护。张费微认为:“立法者不是只在表述法律,他们是在从实践经验和习惯中提炼出具备合理性的制度,是在创造制度。法律不仅仅是理性选择的产物,它更大层面上是社会需求的产物。[17]”

笔者认为阻碍创意产业成为知识产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原因在于创意的数量众多,创意的价值评判困难。在过去这几乎是不可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信息时代,通过网络知识产权中介体系已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创意卫士”是一款比较接近于保护创意的软件。“威客”的设计作品在未中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创意卫士”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留档、封存。在未来如果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犯可以据此作为证据索赔。但是由于创意目前不在我国的法律保护范围内,因此“创意卫士”并没有将创意作为保护对象,而是保护原创商标。目前国外已经有人在从事开发创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其原理是给每个注册的创意一个编号和简介(编号为软件官方授予,简介由用户自己编写),如果要想了解完整的创意则需要输入验证码,这样,如果观看过创意的用户在未来“山寨”了原创创意的用户的创意,软件的记录就会成为一个有利证据。

5.3.3 引入保险业保障多方利益

尽管众筹模式具有分担融资风险的特性,对于融资方的审核也具有减少融资风险的作用。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无法完全规避和防范。众筹三方应该在对众筹的初期就对众筹进行投保,减少众筹失败后带来的经济损失。

5.3.4 发展众筹平台

“互联网+旅游”平台在起步期应该由支付平台、自媒体平台、景区管理平台、众筹平台四大平台组成。其中众筹平台“资历”最浅,不为广大消费者熟知。要推广众筹的融资方式首先应该尽快配套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制度。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募资人和众筹平台,保护众筹参与者的利益不被损害。这是众筹模式能否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其次,先期试水众筹平台的项目应该尽量具备如下性质:①规模宜小不宜大,大规模的投资常常将众筹的周期拉长,容易增加不稳定因素;②旅游常常需要同地方资源相结合,而有一些资源带有独特性。这就让一些创意也具有了独特性。这一类的创意在众筹上不容易被山寨,被剽窃创意的风险也较小;③盈利性与公益性并重。众筹最初由网络募捐演化而来。参与众筹的人通常并不以获取利益为主要目的。在满足盈利性的同时增加项目的公益性可以增加众筹的成功率;④参与众筹的项目以宣传为主要目的,以融资为次要目的;⑤要积极推广众筹方式。可以举办创意大赛之类活动,为获得比赛前几名的众筹项目提供额外的奖励。

5.4 “互联网+旅游”平台的构建

“互联网+旅游”由多个网络平台组合而成,在这种不同平台之间组合在众筹模式初期起到了“借鸡生蛋”的效果。但是随着众筹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这种多平台合作的模式不利于“互联网+旅游”的管理。

为了不断的提高平台自身的服务质量,适应平台发展中后期愈发激烈的竞争。这四个平台不断地整合、演变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如前文所述客户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了决定平台是否成功的关键,而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又是留住客户的必须。因此,某个平台在发展的后期往往从服务于某个产业的用户转变为服务该产业链的用户,以保证平台的专业性,保证较高的用户质量和用户数量。换言之,平台在产业链当中与上下游的产业相互融合,与关联性较小的产业相分离。

基于以上理由,“互联网+旅游”平台应该不会涉及到支付功能和自媒体功能。因为:①这两个功能与“互联网+旅游”平台的主要功能相差甚远。②支付平台和自媒体平台的成本过大,投资这两个平台要与已经成规模的同类型平台竞争,竞争压力大。③“互联网+旅游”可以同支付平台和自媒体、社交平台共存。

综上所述,理想的“互联网+旅游”要能够实现旅游创意的发布与认证、旅游创意、旅游策划的销售、旅游项目募资、众筹回报的给付、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营销推广、景区和景点的管理、游客意见的反馈等功能。具体工作方式如图2“互联网+旅游”平台运营方式示意图所示。

图2中资金流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支付中介,信息流可以在“互联网+旅游”平台内完成,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完成。

创意发布者通过“互联网+旅游”平台获得创意的知识产权并且发布自己的创意。景区开发者从“互联网+旅游”上购买该创意,创意发布者获得相应的回报。

而后景区投资者对该创意募资,如果募资失败则改进创意或者放弃创意。募资成功则建设景区。在景区运营后根据协议支付众筹者相应的报酬。同时,景区可以通过“互联网+旅游”平台宣传自己的旅游产品。

游客来到景区后,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比如二维码)获取“互联网+旅游”当中的景区管理平台,从而获得更多的景区实时咨询,也可以进行投诉建议。景区可以通过“互联网+旅游”对景区游客进行管理。

6 结语

“互联网+旅游”是传统的旅游行业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通过提高行业整体效率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除此以外,“互联网+旅游”平台让大众参与景区创意与开发,吸引社会闲散资本,这是传统旅游无法做到的。而智力支持、资本支持恰恰是我国当前旅游产业的两大掣肘。

旅游胜地 篇10

自20世纪以来, 中国旅游市场迅速发展, 红色旅游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学者们对红色旅游的研究也迈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现在旅游市场面临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经济最大化的双重要求, 迫切需要有一条和谐发展的道路, 在外部环境和自身成长需求的双重因素驱动下, 共生理论被学者从生物学领域引入到旅游的行业, 与红色旅游的结合更是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评价旅游共生发展的研究还是比较少, 所以本文通过对红色旅游、红色旅游共生及红色旅游共生绩效的发展和机理进行述评, 以期能够为其他学者提供一个参考。

2 概念

2.1 红色旅游

根据2004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纲要》对红色旅游进行定义, 认为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 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 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此概念对红色旅游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包括旅游活动、活动特点、吸引物旅游影响、旅游的意义等方面, 受到研究红色旅游学者广为认同。很多学者在提出此类概念时, 都是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深化, 扩充。如张勇刚和游细斌提出红色旅游是指以“追求人类民主、独立公平的正义事业的各国革命党的纪念地、纪念物, 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历史遗迹为吸引物, 组织接待各国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旅游活动”[1]。

2.2 红色旅游共生

“共生” (Symbiosis) 被德国真菌生物学家安东.德贝里首次在1879年提出, 再由范明特·布克纳发展完善, 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共生理论。20世纪之后, 共生理论逐渐被引入到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共生概念有一种普遍的说法———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 协同与合作是共生的本质, 通过合作性竞争实现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2]。旅游共生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 旅游地区内和区际间出于对整个 (或局部) 市场的预期目标和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而采取的一种合作的经营方式[3], 它的基本内涵是指各个旅游共生单元, 包括产业内产业外等, 在旅游市场这一共生界面中共同发展, 寻求各方的共存和互惠共赢, 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根本目的是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使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红色旅游共生的概念在学术界还没有人正式提出, 作者根据前人的研究提出自己的想法, 红色旅游共生是指在红色旅游市场环境下, 红色旅游地区内和区际间为促进整个 (或局部) 的发展, 实现市场总体目标, 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使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合作的经营方式。

2.3 红色旅游绩效

“绩效”一词来源于管理学, 其解释包括“成绩;成效”[4]、“功业;成绩”、“效果;功用”[5]。在我国学术研究中, “绩效”基本都以组合词形式出现, 包括管理绩效、工作绩效、生态绩效、绩效考核等[6]。随着旅游研究的发展, 相关的“绩效”问题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一些研究者并未对“绩效”进行严格的概念界定, 认为绩效主要指效果、成效。另外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对“绩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是只是少量的从研究空间上来概括。结合相关研究, 作者认为“绩效”应为“成绩、效果”之意, 是对过去某个时间段针对某一问题在采取一定措施后所表现出的结果或效果。

红色旅游绩效的概念还没有被正式提出, 但是学者根据自身研究的不同, 对不同的红色旅游绩效进行了阐述, 如李亚钦提出红色旅游景区组织绩效是指红色旅游景区在一定的时期内达到特定发展目标的程度以及所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7]。方世敏和曹红春提出红色旅游经营管理的绩效, 是指在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过程中, 所取得的满足社会各种需求的有效产出, 它主要是运用数学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 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 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 按照一定的程序, 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 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有效产出做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8]。

3 发展历程

3.1 红色旅游

通过对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的整理, 截止至2013年底。以“红色旅游”为关键字搜索出7661篇文献, 如表1所示, 反映学术界对红色旅游研究的规律。红色旅游研究以2005年为界, 此前研究红色旅游的成果非常少, 自2005年起, 人们对研究红色旅游进入了一个发展期, 甚至没有很明显的起步期, 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段。2000年以前都是非常少的, 研究成果寥寥无几, 到2001~2004年才有所增多, 到2005年红色旅游的研究迅速升温, 每年都是到达600篇以上的数量。

本文根据学者对红色旅游研究的成果数量和内容对红色旅游发展进行分段研究, 并提出了每段的特征。

3.1.1 萌芽时期 (1984~1999年)

在这个阶段, 学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还没有正式提出, 只有少许几个在研究其他行业中提到红色旅游这个词, 没有对红色旅游内涵进行研究, 又或者在研究旅游资源中有提到这类文化旅游, 如李坚诚在研究井冈山市和宁冈县的旅游开发中就提出了“再现红色政权革命胜迹, 开发绿色天地自然风光”的理念[9]。

3.1.2 过渡时期 (2000~2004年)

2000年之后, “红色旅游”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张敏和诸新民在中国旅游报正式提出红色旅游这个概念, 这是学术界第一次有人提出红色旅游一词, 此后人们开始关注红色旅游的发展。这个阶段, 学者们纷纷对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过渡时期, 以江西红色旅游区的研究为主, 研究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发展也展开了序幕。

3.1.3 发展时期 (2005~2013年)

2005年后红色旅游研究进入了高潮, 在这个阶段, 学者们继续对红色旅游进行深入的研究, 与过渡时期的简单探索相比, 发展阶段学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内容更加的丰富, 涉及的行业也较多, 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 研究红色旅游的现状和问题, 如余凤龙、陆林、陈志永和李育等对红色旅游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认为红色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 红色旅游的发展大有前途, 但是又存在许多的问题, 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10]。第二, 怎么样进行红色旅游的发展, 提出了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如王亚娟和黄远水对在红色旅游发展之初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归纳, 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1]。第三, 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 发展阶段学者认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红色旅游发展的文化就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有些学者对整个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 有些学者针对不同的地区发展形势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探讨, 如毕剑通过对我国大量红色旅游实例、事例的分析和总结, 概括出我国红色旅游开发的几种常见模式:红绿结合模式、红古结合模式、红色演出模式、博物馆模式、旅游节庆模式、红色主题公园模式、体验参与模式[12]。第三, 红色旅游的产品和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想法, 如何开发红色旅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研究红色旅游的过程中, 学者也对红色旅游的资源的开发和产品的设计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如戴欣欣对井冈山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包括开发原则、开发方式、红色旅游产品创新开发途径、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体系等4个方面[13]。

3.2 红色旅游共生

以“红色旅游”+“共生”为关键词,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搜索, 笔者发现学者对红色旅游共生的研究从2004~2013年底, 仅仅只有21篇, 数量很少, 如表2。目前红色旅游研究虽然较多, 但是共生的理念引入旅游研究时间较短, 红色旅游与共生概念的结合也只是处于萌芽的阶段。

本文根据学者对红色旅游共生研究的成果数量和内容对萌芽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2004~2009年期间, 学者们只是在对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提到了共生的一词, 认为可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和谐共生的发展, 如杨效忠和王庆斌等在研究皖西红色旅游发展中就提出独立型、共生型和依托型三类A级红色景区创建模式, 梳理了红色旅游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资源的保护方式和保护体系[14]。但是没有对红色旅游概念进行阐述, 2010年后, 共生的理念被广泛的运用到旅游行业, 红色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也继续发展, 共生已经在旅游界进行了明显的阐述, 但是红色旅游共生的机理还是没有明确的研究, 但是在旅游共生研究的基础上, 红色旅游共生的研究也有其自身的成果, 有些学者利用共生理念对红色旅游的资源整合、区域的构建、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如何海斌和王荣林利用共生理论, 分析长治市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行性, 提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的三个层面, 即同质共生层、异质共生层与外部竞合层[15];叶甬渝结合自然界的共生理论分析川渝两地红色旅游共生的条件, 并基于共生理论提出发展川渝两地红色旅游共生的对策[16];高科和刘海洋通过对共生理论和红色旅游的研究回顾, 从产业、区域、产品、管理、利益、文化等6个方面构建了红色旅游的共生发展模式, 并提出了吉林省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路径[17]。

3.3 红色旅游绩效

以“红色旅游”+“绩效”为关键词,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搜索, 作者发现学者对红色旅游绩效的研究从2007~2013年底, 仅仅只有16篇, 数量很少, 如表3。红色旅游与绩效的研究处于萌芽的阶段。

本文根据学者对红色旅游绩效研究的成果数量和内容对萌芽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这个阶段主要以研究湘潭为主, 学者们对红色旅游绩效进行探讨, 曹红春在研究国内外关于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文献的基础上, 试图将服务质量理论应用到红色旅游景区中, 通过实证研究, 探讨期望服务水平、感知服务绩效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与景区顾客即游客满意度的关系, 并构建研究模型, 从而为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者制定措施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建议、对策[18];邹艳基于功能视角, 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和层次分析法, 从绩效评价出发, 对红色旅游节事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19];阎友兵和殷建立基于社区居民视角, 从政治、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含有13个测量指标的红色旅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各指标权重, 并对韶山展开实证分析[20]。

4 旅游共生的研究内容

26年来, 我国旅游共生研究内容丰富, 多样, 本文通过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后整理得出, 至今为止我国对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内容大概可以归纳为理论研究、热点问题讨论以及个案研究3个方面。

4.1 旅游共生的理论研究

4.1.1 关于旅游共生的内涵

对共生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和定义, 是研究共生问题的基础之一。共生理论 (Symbiosis Theory) 最先发展于生物学领域, 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对共生进行明确的定义:共生是相互性活体营养性联系, 是一起生活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物质联系。200多年前, 经济学家也发现现实经济中也存在共生的现象, 时至今日, 共生理论的研究也渗透到其他各领域, 但不同的领域对共生的界定也不同。就旅游行业而言, 由于迄今为止学者们在实际研究中运用“共生”概念的目的各有不同, 所以“共生”一词的定义众说纷纭, 但目前学者们对“共生”的定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共生的“三要素” (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 对旅游“共生”进行界定, 认为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 通过共生介质和共生界面形成的具有一定形式的关系, 如《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 (吴泓、顾朝林, 2004) 、《闽台旅游合作的共生模式研究》 (张健华、陈秋华、余建辉, 2008) 等。二是认为共生内涵包括同质共生和异质共生两个层面, 如《共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钟俊, 2001)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互动型红色旅游区的构建》 (黄细嘉、邹晓瑛, 2010) 等。

4.1.2 关于共生的“三要素”

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是共生的三个基本的要素, 学者们对旅游共生的探究都是从这三个要素着手。班倩倩 (2013) 对长江三峡旅游景区共生空间结构的要素进行了阐述, 从共生单元, 共生模式, 共生度三个方面进行了适用性研究的分析[21]。唐仲霞、马耀峰和魏颖 (2012) 对青海和西藏两个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进行研究[22]。陈玉涛 (2011) 对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的共生模式进行探索。[23]。孙长青和孙冬玲 (2012) 选取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的旅游资源、人均GDP、人均旅游产出、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四个参数作为共生单元的质参量, 选取理念、活动、视觉三个参数作为共生单元的象参量, 对其进行共生单元的定性、定量分析[24]。黄细嘉和邹晓瑛 (2010) 以江西南昌地区为例, 研究城乡互动型红色旅游区的理想共生模式, 对构建互动合作共生模式的城乡红色旅游区进行探讨[25]。共生研究发展至今, 学者们对共生模式的相关研究是最多的, 共生单元的研究没有单独的研究, 许多成果也只是作为一些模式研究中的一部分或者是其他研究竞合机制中的一部分, 单纯研究共生环境几乎是没有, 仅仅少数只是在文章中有所提及, 如朱德亮和张瑾 (2012) 在研究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中, 以无锡影视基地为例分析了旅游开发的共生环境[26]。

4.2 旅游共生研究的热点问题

有关近年来旅游共生研究的热点问题, 作者通过近期学者对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发现, 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内容复杂, 多样, 杂乱, 研究的热点较多, 如区域旅游、乡村旅游、旅游共生空间结构、旅游共生机制、古村落旅游共生、利益相关者共生、旅游与环境共生等都是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近期学者对旅游共生的研究成果, 选择目前几个比较热点的问题进行分析, 如下所示:

4.2.1 区域旅游共生问题

目前区域旅游对产业发展的融合和对经济的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不断得到强化, 因此区域旅游在学术界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自20世纪80年代学者引入共生理论, 作为旅游同质共生研究类型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一直是旅游研究的重点, 近期学者们对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探讨较多。王东红 (2009) 打破前人仅从经济学角度诠释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惯例, 在共生理论的视角下对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进行了探讨研究[27]。在探讨如何实现区域旅游发展、区域旅游共生均衡的最理想状态, 袁尧青和文红 (2011) 认为其措施与途径主要有:强化区域旅游共生单元合理分工;整合区域旅游共生单元品牌与形象, 共拓市场, 提高整体吸引力;加强共同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激发区域旅游发展创新, 强化区域旅游整合机制;完善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网络, 完善旅游发展调控机制。为了解决由于“政区分割”产生的旅游发展问题[28]。张慧霞和刘斯文 (2006) 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为例, 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点、线、面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促进该地区旅游共同发展[29]。

4.2.2 乡村旅游共生问题

现在人口从乡村涌入城市成为一种趋势, 导致我国城市人口众多, 虽然城市资源丰富但是毕竟人均占有资源较少, 为了减轻城市压力, 也为了提高农村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乡村旅游成为现在人们关注的热点, 但是如何发展乡村旅游, 学者们煞费苦心寻求多种解决之道, 如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近几年研究者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共生”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邹统钎, 陈序桄 (2006) 考虑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 针对外来经营者和本土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提出乡村社区和外来企业“双赢”的经营者共生模式, 主要包括共享机制、协调机制、一体化机制[30]。易开刚和俞富强 (2010) 基于共生视角, 针对“农家乐”经营不规范、卫生不达标、服务质量欠缺等问题, 对“农家乐”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 提出“股份+合作社”式的“农家乐”新型经营模式。

4.2.3 旅游共生空间结构的问题

班倩倩 (2013) 以旅游景区和节点城市为基本共生单元, 以水陆空交通网络为共生界面, 对旅游共生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 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长江三峡旅游景区共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分为4个阶段:发展初期 (1992~1997) 、发展期 (1997~2003) 、成长期 (2003~2009) 、后三峡旅游时代 (2009年以后) , 此外对旅游共生空间结构形成原因进行探索, 认为主要有自然演化, 发展干预两个因素。陈志军 (2008) 分析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理论及区域旅游系统的内部形态结构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并将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划分为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和扩展模式4种类型。牟红和雷子珺 (2013) 对旅游共生的空间结构成因有类似的想法,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原生轴、共生廊、构造带、基底圈在内的长江三峡旅游共生空间时序结构, 并根据空间共生要求, 以强化共生边界为目的, 构建了长江三峡“点-轴-圈-网”的旅游共生空间要素结构[31]。

4.2.4 古村落旅游共生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而非物质遗产大部分都存在于一些偏远的古村落群中, 所以有关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赵红莉 (2013) 为了解决下梅古村落旅游发展存在的资金短缺、开发商与村民利益冲突等问题, 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出共生模式来实现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并提出一体化共生是古村落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的理想组织模式[32]。毛长义、张述林和田万顷 (2012) 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开发各类型古镇旅游, 根据现实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提炼出3种基于区域共生的古镇旅游发展驱动模式, 即城市居民游憩需求驱动下的“古镇-城市”共生模式、旅游热点 (线) 带动下的“古镇 (村) -景区”共生模式和旅游良性竞合下的“古镇 (村) -古镇 (村) ”共生模式, 然后探究各类型古镇与区域的共生特征、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和驱动策略。以重庆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为例, 通过区域特征、区域格局分析, 分成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渝东南等3种空间类型, 从区域共生视角分别深入探讨了各类古镇旅游驱动发展对策[33]。刘仕瑶 (2012) 明确的提出近年我国的古村落是旅游开发的热点, 还以贵州青岩古镇为例,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对当前古村落旅游开发所面临的矛盾进行探讨, 并提出了建立保护式开发的途径, 以促进旅游开发与古村落保护的共生。

4.3 旅游共生的个案研究

旅游共生研究中利用共生理论分析案例的文章占了论文数量的很大部分,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王金伟和王士君 (2010) 以汶川地震后的四川为例, 构建包括产业共生、区域共生、管理共生、利益共生、文化共生和环境共生6个方面的黑色旅游共生模式[34]。郭文和王丽 (2008) 在理论界所公认的“无锡模式”一体化共生的基础上, 对依托管理主体的特殊性、区位及选址市场优越性、影视与旅游产业融合性及文化同存的“四位一体共生”运营模式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管理共生、产业共生、区域共生和文化共生4个方面[35]。杨桂华 (2005) 利用共生理论构建包括生态旅游的主体-生态旅游者、客体-生态旅游资源、媒体-生态旅游业和载体-生态旅游环境4个方面在内的生态旅游四维目标模式。邹统钎和陈序桄 (2006) 从共生理论入手, 将乡村旅游目的地当地经营者及外来经营者纳入共生单元范畴, 基于共生理论研究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之“经营者共生”战略。在此基础上, 结合北京怀柔区北宅村的情况, 以鹅和鸭农庄为例, 对“分工共生”和“合作共生”两种经营者共生模式进行深入探讨[36]。

5 结语

与爱相关:追寻浪漫旅游胜地 篇11

推荐理由:

这里海水澄碧、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水天一色。海湾沙滩上大小百来块石头耸立,包括“天涯”、“海角”和“南天一柱”巨石,这里便是海南著名的“天涯海角”。

海南“天涯海角”的由来据说是与一段爱情故事有关

一对热恋的青年男女分别来自两个世仇的家族,两人发誓不管到天涯海角也要永远在一起。在其族人的追赶下,逃到此地。后来两人跳进大海,化成两块巨石,永远相视相对。人们在此石头上刻下“天涯”“海角”来纪念他们的坚贞爱情故事。

斯人已去,可是他们生死相随的坚贞却感动着恋爱的人,到天涯海角,让爱永远相随。

印度

推荐理由:

抛开泰姬陵三百多年的历史、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最佳的建筑艺术和富丽堂皇的风格,她背后的故事可能更加让人感动。作为一代帝王,沙杰汗煞费苦心地为自己的宠妃建造了如此宏伟、壮丽的陵墓,足见他对宠妃的爱有多么深。

只可惜在泰姬陵建成不久,沙杰汗便被儿子废除了王位,囚禁在阿格拉城堡,只能远望泰姬陵,思念着他的宠妃。抑郁而亡之后,他与宠妃一起被葬在泰姬陵,也算是得偿所愿。直到今天人们依然被这座爱情纪念碑所感动,也依然感慨于一代君王的爱情故事。

希腊

推荐理由:

爱琴海的美丽与浪漫早已闻名于世。而关于她名称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一说是源于古爱琴城;一说是一位名叫爱琴的亚马逊女王,她葬身于海中;还有一说是源于忒修斯王子的父王爱琴斯,他误以为忒修斯死了,心碎地跳海自尽了。

人们来到爱琴海,品着咖啡美酒,听着美丽的传说,伴随着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蓝色是爱琴海的海水与天空相辉映的基调。在阳光的照射下,透出些许安静与闲适,浪漫的气息弥漫整个海岛。

爱琴海又被誉为“葡萄酒色之海”,因为在春夏二季,爱琴海的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呈现一种晶莹剔透的颜色,清澈中泛着灿烂的金色,到了夕阳落下的时候,海水就会变成绛紫色,便如杯中的葡萄酒。

人们说,和爱人一起在爱琴海看夕阳,是对爱情最好的见证。

法国

推荐理由:

不去普罗旺斯你便不算真正到过法国,因为法国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国家,因寄语为“等待爱情”而被誉为世界上最浪漫的花朵之一的薰衣草的故乡正是普罗旺斯。

在法国普罗旺斯,有一个关于薰衣草的浪漫传说:据说放一小袋干掉了的薰衣草在身上,你的梦中情人就会寻着花香找到你;当你和情人分离时,可以藏一小枝薰衣草在情人的书里,当你们下次相聚时,看看薰衣草的颜色,闻闻薰衣草的香味,就可以知道你的情人爱你有多深……

在普罗旺斯茂盛的薰衣草田,那种纯粹的紫色在阳光下绽放,犹如打开了浪漫的密码,让你不知不觉沉醉其中,沉静的思恋、深藏于心的爱恋、甜蜜的渴望与期盼在这一刻交织。在爱情花开的地方,等待你的爱情。

巴厘岛

推荐理由:

蔡依林的歌里面唱到:

叮当听着礼堂的钟声,

我们在上帝和亲友面前见证,

这对男女现在就要结为夫妻,

不要忘了这一切是多么的神圣。

教堂能成为见证爱情的好地方源于它的神圣。巴厘岛情人崖附近的玻璃教堂更是将爱情的浪漫与教堂的神圣充分结合。整个教堂除了屋顶和结构柱是白色的以外,其他全是透明玻璃,犹如镶嵌在蓝色海洋上的明珠,蓝色与透明的结合,美得纯粹、圣洁、典雅。

在这样一个地方举行婚礼或者是被心爱的人告白,是每一个女孩子的梦想,瞬间的美丽将变成永恒。

越南

推荐理由:

越南河内最吸引人的风光,莫过于沙坝区市镇中心的周末市集——“恋爱市集”,这里是青年男女的恋爱天堂。在“恋爱市集”中,如果小伙子看上了哪个女孩儿,只要过去拉住她的手,若女孩子没有拒绝他,两人就可以另外找个安静的地方深谈:假如女孩子不愿意,只要把手轻轻缩回去,小伙子就明白了,只好再去寻找自己心中的理想对象,而这些女孩儿也继续守在这里,等待着自己心目中白马王子的到来。在好的时光,出去见见这个世界吧,也许在陌生的街角,你就会遇见梦中的TA。

塔希提

推荐理由:

美国作家詹姆斯·A·米切纳曾称波拉波拉岛是世界社会群岛中“最美丽的岛屿”。他的小说《南太平洋故事》就是以这个岛屿作为背景的,后来还根据小说改编拍成了一部音乐片。2005年,富比士将之评选为最性感的小岛之一。

波拉波拉岛面积其实并不大,只有10公里长、4公里宽,环岛1周32公里,由一个主岛与周围环礁所组成。主岛与环礁之间有大片浅水区,湖水清冽如酒,澄澈的蓝色如梦如幻,色彩斑斓的活珊瑚与热带鱼将它变成了一幅幅流动的画。岸边的沙柔白如雪,游客或与海水亲密接触,或躺在顶级饭店的阳伞下惬意的感受闲适,伴着赤道的微风与明媚的阳光,无怪乎被人称为“地球上的热带天堂”。与心爱的人一起享受天堂般的美景,心情也会随风起舞。

墨尔本

推荐理由:

单看酒庄的名字,就让你充满期待。从1854年起就伫立在亚拉河谷地区的优伶酒庄以它无与伦比的风光与风格各异的套房赢得了游客们的喜欢,历经岁月的变迁却正如它盛产的美酒般愈久愈醇香。

这里有明火壁炉、玫瑰花园、绿草如茵、雪杉林立。这里的河流套房舒适精致,这里的枫叶套房浪漫典雅,这里的亚拉套房让你独享私人空间。

在伴着玫瑰与雪杉的大草坪上举行婚礼,以蓝天与亚拉河为证,许下一生一世的诺言,是每个女人的梦想。

庄园还有供客人乘坐的热气球。热气球缓缓升起,亚拉河谷就在你脚下蜿蜒盘旋,酒庄红的玫瑰、紫的葡萄、绿的草与树,一派郁郁葱葱尽收眼底。其实,在热气球上举行婚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伴随着微风,两个人烙下爱的印记,留下一段永恒的浪漫。

美国

推荐理由:

从未有一个地方能拥有如此激情、甜蜜的颜色——红色的岩石、红色的建筑,这是大自然和人类共同赋予的景色。

小镇的建筑物与地貌相应,全部是红色的,就连麦当劳也为了它将自己变成独一无二的颜色,被金黄色的树叶子掩盖的小路两边也全部是红色的高山。

赛多纳的热情让你不由自主地便许下爱的承诺。

英国

推荐理由:

2010年有一部英剧风靡全球,他便是——《唐顿庄园》。剧目中唐顿庄园浑然天成的静谧、精致和优雅,让人们产生了对罗曼蒂克生活的幻想。但其实想要参观“唐顿庄园”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电视剧的拍摄地就是科茨沃尔德的海克利尔城堡,而英格兰西南部的小村庄水上伯顿是科茨沃尔德旅游的首选。

旅游胜地 篇12

现代旅游不管是国内或是国外, 至少有三大理论是滞后于实践发展的。即旅游商品的理论、旅游文化的理论和生态旅游的理论, 可以说这是现在旅游理论的三大盲点。旅游商品问题是旅游市场的核心问题, 即旅游者购买什么与旅游业出卖什么的问题;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即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文化精神追求的问题;生态旅游的根本问题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 即旅游者在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中开展旅游活动的问题, 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态, 更不是到偏僻的地方、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去旅游的问题。可是这三大问题在旅游理论学术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或错误, 以至造成旅游实践的混乱, 或导致盲目的旅游实践。这对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是不利的。所以这是急需旅游学术理论界深入研讨的。

(一) 旅游商品问题

旅游有市场问题, 当然就有旅游商品和旅游商品交换问题。可是什么是旅游商品呢?旅游商品的科学概念应怎样表述呢?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都没有解决好。现在普遍都认为旅游工艺品、旅游购物品是旅游商品, 其理由是因为它是旅游者购买的, 是在旅游市场出卖的。我国某学院的旅游权威XX院长还认为国外都是这么说的。这种观点, 在我国和国外迄今为止一直居于统治的权威地位, 所以我国旅游学术理论界和政府的有关文件, 都是基于这一认识去表述旅游商品概念的。

那么又该怎样表述旅游商品的科学概念呢?其实道理很简单, 事物的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表述。事物的本质属性不同, 就应该有不同的相应的科学概念的表述。旅游工艺品、旅游购物品最根本的属性是出卖所有权的物质商品, 它和其它物质商品一样, 都是物质商品。如果说, 因为它的出卖地点和购买者起了变化, 它的物质商品的根本性质也随着变化, 这是不可能的事。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 它违背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决定事物科学概念的准则。属性是事物的根本特性, 它是由该事物形成的要素, 即成分、结构、性质、功能所决定的。一般物质形成的要素是指有形的实体、实体构成的成分、性质和功能, 以及实体的结构、形态等。事物组成的要素不同, 其根本性质也就不同, 而旅游购物品或旅游工艺品的属性是指为了出卖使用价值所有权而生产的社会劳动物品, 所以它们也是一般的物质商品, 而且不可能随着购买者和出卖地点的变化而改变其根本性质。

那么旅游商品的概念是什么呢?这也要从其属性上去探索去理解。旅游是人们外出旅行游览的活动, 它的目的是追求文化精神的需求和享受。旅游商品则是为了满足旅游者观赏游览的需求而出卖的商品, 这种商品就与物质商品的属性不一样了。它们形成的要素是暂时提供观赏权、美和美学功能的暂时享受权, 如景区景点等实体;提供物质实体的暂时使用权如宾馆的住宿设施;提供陪同游客游览观赏的服务如导游服务。所以, 旅游商品的构成、性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不一样, 它所出卖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只是为旅游者暂时提供有形实体的观赏或使用权的暂时使用;只是提供无形服务的享受;只是提供旅游活动的组织安排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的筹划和组织服务工作。所以它是不出卖所有权这样的一种特殊商品。如果一定要定义一下, 我的《旅游商品学》中是这样表述的, “旅游商品是指商品提供者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暂时出卖观赏权、体验权、使用权、享受权, 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形的旅游物质实体和某些无形社会人文资源与各种无形服务享受的总和。”国内第一本《旅游商品学》从2002年出版以来多次印刷, 后又出了修订本, 许多大学都已用作教材。可是至今我国政府、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 尚未就旅游商品与旅游商品学教材等有关理论问题组织全国研讨, 求得统一认识, 更没有把旅游商品学正式列入旅游专业作为必修的教材。一个如此巨大的旅游市场, 到底什么是它交换出卖的商品?一个对其商品概念至今还没有科学统一理论的旅游朝阳产业, 又如何去发展该行业商品交换的实践。这种商品交换的实践, 只能是盲目的实践, 这样的盲点理论和盲目的实践又如何去策划开发旅游商品呢?又如何培养旅游商品的旅游专业人才呢?

(二) 旅游文化问题

关于旅游文化学的著作和教材, 全国出版大约不到10本, 这些著作都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如果没有这些著作问世, 那旅游文化学仍属空白, 但其中还是有不少问题有待深入研讨的, 作为一门新兴科学著作的问世, 不断研讨、不断完善也是必然的过程。

如文化与旅游文化的概念、区别何在?已出版的一部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关于旅游文化的教材, 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当作“旅游历史文化”;把宗教文化当作“旅游宗教文化”;把民俗文化当作“旅游民俗文化”, 总之, 都在社会人文文化中的各种文化类型的前面, 加上“旅游”二字就认为其性质便会发生根本变化而成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了。人类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等, 都早在现代旅游, 甚至早在古代旅游萌芽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怎么能因此而变成了旅游文化的组成内容了呢?这是没有分清楚旅游文化与文化科学概念所造成的混乱。没有深入研究旅游文化的科学内涵, 没有搞清楚旅游文化的科学结构, 没有搞清楚社会人文的各类文化内容与旅游文化的关系, 同时也没有搞清楚旅游文化只是在文化这一大类中的一种门类文化。这一门类文化中又包含着自然旅游资源文化和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人类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等在旅游文化体系中只是作为一种社会人文旅游资源的身份出现的, 旅游资源文化是资源本身固有的文化, 并不因为以旅游资源的身份出现就变成了旅游文化或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的文化内涵对旅游者产生学习、欣赏、观赏、享受的吸引力, 它本身的文化性质是不可能转变为旅游文化性质的。旅游文化是人类在其长期旅游实践基础上, 就其文化精神层面进行的实践总结和本质的科学阐述。

那么旅游文化的内容又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在国内已出版的《旅游文化学》著作中, 有的虽然指出包含了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和介体文化, 这是正确的。但却未对其做出科学定义和深入阐述, 有的《旅游文化学》中就根本没有提出这些内容, 所以旅游文化学的主要内容还是有待深入研讨的, 特别是旅游客体文化的科学概念及其形成和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的科学概念及其形成, 是值得研讨的, 因为文化是一种社会人文现象, 而自然界本身早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 那么它们的文化又是从哪里来的, 这里有个“人化”和“附会文化”的问题, 在我国已出版的旅游文化学的几本著作中, 基本上未见论述到这一点。旅游文化的内容中还有没有其他内容呢?如审美文化可否视为旅游文化学组成的重要内容呢?

再如旅游文化学的结构体系也有待深入研究。可否包括:文化与旅游文化概论;旅游文化的主要内容: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审美文化、另外从资源的角度看有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 但却不能因此而成为旅游文化;最后则是旅游文化的建设和管理等。当然这个结构框架只是作为参考, 仍然有待深入研讨。今年九月南开大学出版社出了我的《旅游文化学》, 这是我对这一课题就上述内容的论述和结构体系进行探讨的尝试, 有待同志们批评指正。总之, 旅游文化这一课题是急需进行理论探讨的, 同时作为一门科学著作的形成, 不断研讨不断完善, 也是必然的。特别是需要我们创建的是像旅游文化学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我的《旅游文化学》一书虽然已经出版, 但也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 仍然需要全国专家深入探讨, 才能使这门学科建设得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三) 生态旅游问题

关于生态旅游这个问题, 国内外定义可能已达百种之多。但普遍公认的概念, 是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去到生态环境优美、很少破坏或没有被破坏的偏远的负氧离子含量高的地方去的旅游。这种概念只是从旅游的去处, 从旅游地的角度去界定生态旅游, 而未从生态旅游的本质和目的是保护生态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界定, 这在近百种定义中, 明确地鲜明地持这种观点的几乎很少, 有的也只是随便地或无足轻重地提到要保护生态而已。可见不从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和保护生态的根本目的去界定是难以做出本质的科学表述的。

这种概念的另一层含义是把生态旅游看作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态, 认为只有到环境优美的地方去的旅游才可称之为生态旅游, 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难道其他传统旅游, 如观光旅游、民俗旅游、宗教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探险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等类型的旅游, 都不存在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了吗?可见, 生态旅游不是一种独立的旅游形态。它是一切旅游形态、一切类型的旅游都应包含保护生态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职责和行为规范, 而不应该从旅游的去处和旅游地的角度去界定生态旅游的科学概念。所以我在我的两篇论文和在全国生态专业委员第3届年会上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生态旅游是指旅游商品的供求双方共同关于保护生态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理念、职责和行为规范。”所以简单地说生态旅游是旅游供求双方的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职责和行为规范。

由于把生态旅游只是片面地界定为去到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去的旅游, 于是就会产生两种负面影响:一是传统的观光旅游、民俗旅游、休闲旅游等等一切旅游形态的旅游都与生态旅游无缘, 似乎都没有生态旅游本质属性要求所规定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了, 自然更没有保护的职责和保获的行为规范了;二是现在“生态”成为了新鲜时髦的名词, 于是无形中导向人们面向偏远的生态环境地去开发旅游项目, 导向人们涌向偏远生态环境去旅游。而旅游活动、旅游开发、旅游项目也是有污染有破坏的, 长久下去, 将来这些地方的生态破坏了, 又到哪里去开发生态旅游?恐怕若干年后, 生态环境优美而又没有被破坏的地方也就难以找寻了。可见, 这两种负面影响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两种后果的后果则只会造成倡导这样的生态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完全相悖。可见如何科学地界定生态旅游、如何科学地规范生态旅游, 也实在是当务之急。

旅游商品、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既是旅游的前沿理论问题, 也是实实在在的实践问题, 而且, 应该说这不但是中国旅游理论学术界的问题, 也是世界旅游理论学术界的问题。如果不尽快求得理论认识上的统一, 旅游发展将继续失去理论方向的指引, 不但中国的旅游实践, 恐怕世界旅游实践的发展也将无所适从。对于这三大理论问题, 可以说是旅游理论的三大盲点。我们应立即组织研讨, 尽管还有各种各样的观点, 但我们应该不管它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 不管它是权威人士的还是非权威人士的论述, 我们只管它科学与否, 只看它是不是真理, 是不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科学论述。而且应摆脱国外理论的羁绊自行独立地研究。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对真理认识的研讨和统一, 只会有益于对实践的指导, 只会促进实践的发展。对上述三大理论盲点认识上的研讨和统一, 不但有益于指导中国的旅游实践, 也将影响和促进世界旅游实践的发展。

鉴于以上论述, 可否建议组织全国的大研讨, 或者召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共同研讨这三个理论课题, 形成共识, 最后组织编写这三个课题的全国统一的专业教材, 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实践的发展和世界旅游实践的发展。

摘要:剖析学术界关于旅游商品、旅游文化和生态旅游传统观点的不足之处;论述三大前沿传统理论的盲点给旅游实践造成的负面影响。

上一篇:实验技能测试下一篇:公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