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为先与唯才是举

2024-10-18

以德为先与唯才是举(通用7篇)

以德为先与唯才是举 篇1

引言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将原“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修改为“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新增“以德为先”, 就是强调要把“德”放在首位。这既是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也是新时期选人用人必须坚持的根本标准。在实践中要紧握这一原则和标准, 将原则的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融化到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和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路径上来。

1 选用干部须“以德为先”

1.1 党选干部的原则—“以德为先”

判断一个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准就是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是否把“德”放在首要位置。从党的自身发展来看, 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什么样的人, 对一个政党的兴衰成败通常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九十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一个核心”、“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一个最高理想”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决定了其自身必须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同时也决定了其选用干部具备“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和标准。按照这一要求和标准, 坚持“以德为先”, 严把干部“品德”关, 选拔任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 才能使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群众的人手中, 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相反, 一个品行不端、道德缺失的人, 是不会真心实意地拥护和实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也更谈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样的党员是绝不能提拔重用的。

1.2“以德为先”是身为干部的标准

领导干部具有感召、示范和带动作用。领导干部是否有德, 不仅决定着自身才智发挥和权力行使的目的、方向和效果, 更关系到人民福祉、国家兴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纵观近年来出现的部分高官、领导干部的腐败事件, 其问题绝大多数不是出在“才”上, 而是出在了“德”上:有的丧失信念、言行不一;有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有的放松品德修养, 放弃个人操守, 情趣低下、公德缺失。这些官员自身堕落的丑行, 不仅影响到了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 作为领导干部, 只有品行端正, 具有道德感召力, 才能做到以德服众、以德聚人, 真正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戴。反之, 一个官德失范的领导干部不可能有威信, 也不可能在群众中产生凝聚力。

1.3“以德为先”是群众对干部的要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衡量党员干部的标杆。一个为党负责、为民尽责的干部, 就是一名合格的干部、一名以德为先的干部。“从政当立公仆志, 为官最贵爱民心”。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 最大的“官德”在于亲民、为民、爱民。“做官不为民做主, 不如回家卖红薯”。在我国古代, 民间就有对“为官”的要求。而今,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 群众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要求更高, 对为民排忧解难更为期盼。因此, 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要时刻在心中树立“万事民为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 牢牢把握“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基本工作原则。把对待自己亲人般的感情投入到群众工作当中去, 切实地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基本利益, 使广大群众能够真真正正发自心底地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自身的工作。这既是党的政治立场, 更是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2 身为干部当以“德”为先

古人说:“德乃才之帅, 才乃德之辅”, “立身立业, 必先养德”。由此可见, 德是做人之本、是处事之基、是为政之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仅要认识到养德的重要性, 更要做到做官先做人, 用权先修德, 以“德”为先, 真正为群众谋利造福。

首先要有“为民”之德。这是“官德”修养的核心, 也领导干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每一名干部, 手中执掌的权力来自于群众。吃的是百姓饭, 穿的是百姓衣, 理应“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共产党员最大的道德就是为人民服务”。道理就在于此。因此,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造福人民”为己任, 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 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相反, 那种食民之禄, 却养尊处优, 遇矛盾跑、遇困难绕, 不为民办事, 甚至吃拿卡要的干部, 就是没有基本的“官德”, 也可以说是最大的不道德。

其次要有“务实”之德。这是“官德”修养的基础。实事求是, 是党的生命线。“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务实”之德的最好诠释。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讲的就是作风务实、亲身实践的道理。务实, 理所当然地成为领导干部“官德”的一个基本要求和行为风范。作为领导干部, 就是要脚踏实地、不图虚名、扎扎实实地为民办事;就是要勇于探索、敢于攻坚、善于创新,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尊重客观规律, 从实际出发, 倾听民意、注重实效。总之, 领导干部以务实的作风真干事、干实事、办好事, 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得到群众的认可, 才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反之, 那种好大喜功、哗众取宠、沽名钓誉, 喜欢“包装”和“自我推销”的干部, 自身既脱离了人民群众, 也为人民群众所厌恶。

最后要有“清廉”之德。这是“官德”的内在要求。清廉,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代《官箴》中说,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 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 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 廉生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清廉对为官者的重要性。清廉, 是人民群众对从政为官者最基本的要求, 更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底线。作为党的领导干部,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在思想上始终保持一份清醒, 在行动上始终保持一份理智, 以平和、知足之心对待名利, 以敬畏、淡泊之心对待权力, 以奋发、进取之心对待事业, 始终保持高尚的人格追求和浩然正气。惟有如此, 才能成为一名光明磊落、高风亮节、清正廉明、受群众爱戴的党员干部。

3“以德为先”的实践与把握

在实践中, 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科学运用辩证的方法全面考察干部的“德”, 从而为干部任用提供客观依据。

3.1 立足全面性, 在完善考核体系上下功夫

对于干部“德”的考察, 不能片面的以一时、一事的得失为依据, 而是应该从全局出发用发展、全面、联系的观点有理有据地考察识别干部。因此, 健全考“德”评价体系是关键, 以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一是要明确标准。从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四方面入手, 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突出不同方面考核的侧重点, 健全和完善“四德”考察体系。二是要拓宽范围。通过走访调查, 延伸考察干部在工作时间之外的品德表现, 看其是否遵守党纪条规、是否存在以权、以势压人的现象;是否以权谋私、公款消费, 是否从事黄、赌、毒活动;是否履行公民义务, 家庭关系是否和睦, 邻里是否团结等。三是有始有终。干部的德行考核要常态化, 运用随机考察、跟踪考察的考察机制, 全面、充分、及时地掌握干部在德行方面的表现。

3.2 注重公认性, 在增强考核透明度上下功夫

干部的品德如何, 群众看得最清楚, 也最有发言权。因此, 在考察过程中, 要注重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一是要从制度上保障群众的发言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采用领导考核、同级考核、下级考核与其他人员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通过多渠道听取群众的意见, 全方位了解考察对象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政治素质、廉洁自律等情况, 对考察对象的“德”做出比较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二是要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首先, 要做到干部述职述廉要向群众公开, 让群众有权知道干部的工作实绩, 能够清楚的辨别干部是否言行一致、是否实事求是。其次, 对干部德的考察要公开, 让群众参与干部德的考察, 以求考察结果的客观、公正。此外, 要建立干部违德行为表现举报制度, 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 开辟监督快捷通道, 让广大群众及时向组织人事部门反映干部品德表现。三是要在广纳真言上下功夫。在干部考评的过程中, 要采取无记名秘密填票、当众投票的办法, 严守谈话秘密, 让群众在测评中对组织愿意说真话、能够说真话, 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

3.3 把握规范性, 在严格考核程序上下功夫

一是要完善干部德的考察办法。围绕个人陈述、民意测评、个别谈话、组织考察等方式, 细化考核项目, 辩证地把握干部的“四德”表现情况, 做到考准考实干部的德。

二是要实行日常考察制度。如:建立干部个人“道德档案”, 全面记录其个人的道德表现情况, 确保干部“德”的考核日常化、证据化。三是要加强考察队伍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考“德”队伍是实施好考德工作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严明纪律, 强化考察人员的责任意识, 落实干部考察责任追究制。要通过业务骨干讲课、讲评考察材料、模拟考察、课题研讨、考试等方式加强考察人员的业务培训, 着重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事业心责任感强、严守工作纪律的考“德”队伍, 全面提升考“德”的工作质量。

总之, 在实践中, 我们要真正落实好“以德为先”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和标准, 在德的方面严格把关, 选好、用好干部, 避免“带病”提拔, 减少用人上的失误, 为实现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组织保证。

质量为先 以德为师 篇2

2月2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联邦政府讲话中谈到,数字化生产对德国的繁荣富裕至关重要,德国可以成为“工业4.0”标准的推动者,并在欧洲甚至全球推进这些标准。“工业4.0”是德国政府2010年正式推出的《高技术战略2020》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它强调“智能制造”,因此数字技术在其中至关重要,物联网、数据网等将成为未来工业的基础。

一、穿越历史看德国工业4.0

苦难历史蹉跎岁月

苦难的历史步伐中,德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处于不断摸索的路上。最终历时三个世纪之久,德国经历了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华丽转身。纵观德意志近代历史,德意志民族历经百年的欧洲战争,面临无数次历史性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夹杂着对理性的遵从、背叛与摸索。一次次烈性的神秘体验,将德意志民族带上了与众不同的历史岔道口。激情与理性如两股洪流,在德意志历史的大潮中,共同塑造了德国的民族性格、工业形态和社会风貌。

【工业1.0】

长期的封建割据和战争,阻滞了德国现代化的步伐,大约迟于英国半个多世纪,德国资本主义工业才发展起来。18世纪前后开始缓慢进入机器工业1.0时代,直到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机器大工业才得以确立。普法战争等一系列战争损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德意志统一之后的最初几年,依靠国内人口红利、战争赔款或是对外的侵略掠夺,德国的大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尽管开始比较晚,但耗时很短就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1.0”使经济社会实现了从纯人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向工业以及机械制造生产方式的转型,迅速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

【工业2.0】

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国,建立德意志帝国,到1914年深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之前,德国内部的工业化步伐相对稳健、精力也较为集中在工业发展上。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工业2.0”战略帮助德国实现了电气化。所谓电气化革命,就是在劳动分工基础上,借助电力驱动(继电器、电气自动化控制机械设备生产),实现大规模的产品生产。这次的工业革命成为德国历史上的“工业2.0时代”。在这一次工业革命中,零部件生产实现更为专业化的分工,成功地从产品装备环节独立出来,从而使产品的批量生产更为高效、迅速。

理性回归,发展是时代主流

【工业3.0】

19世纪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德国对原材料和海外商品市场的需求也骤增,威廉二世要求与其他老牌殖民国家共同瓜分地球上“阳光下的土地”。德国与英国、俄国等老牌殖民地国家的矛盾也因此开始变得尖锐。20世纪初期到中期,德意志的理性再次被激情所挟持,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德国、欧洲乃至世界都带入了战争的阴霾之中。

理性思考、自我反省与批判贯穿于德国历史之中。德国对历史的彻底反思,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更为战后自身的恢复与发展赢得了足够的信任与和平的国际环境。当战争的硝烟散去,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世界工业进步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大,德国追赶的节奏也同样迅速。战后,德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有着综合性的原因。外部因素诸如得益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内部原因则是德国原本发达的工业体系,同时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优秀劳动力都是支撑其经济快速恢复的软实力。1950年到1970年在校大学生从10万跃升40多万。20世纪初至70年代,“工业3.0”在升级了“工业2.0”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为大幅度地解放了人力劳动,机器替代了脑力和体力两个层面上的部分工作。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效率、质量、分工合理化程度、设备精良程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和突破。二战后的理性反思使德意志民族更加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在秉承德意志民族传统的同时,德国社会的理性与激情各归其位。这一时期的德国贯彻长期以来的“社会市场经济”,秉持从传统中挖掘精髓的发展理念,兼具与时俱进的激情,积极探索改革的路径,提出创新性的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工业4.0】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德国进入了“工业4.0”时代。

“工业4.0”战略是在2013年提出的,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称,试图在制造业内将生产工艺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软件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探索一种与时俱进的工业发展模式。相比1.0、2.0和3.0,“工业4.0”时代通过应用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使生产更为智能。在一些科幻片里,人类常常会忧心忡忡,担心机器人将统治世界。“工业4.0”时代让这种担忧似乎变得更为“紧迫”。在机器与机器对话的新时代,人类似乎变得更加孤单了。

“工业4.0”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三个环节,试图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使人力在这三个环节中被大大地解放出来。其中,智能工厂指的是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智能生产指的是整个企业生产中实现人机互动、3D等高技术应用和管理智能化;智能物流指的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务联网三网连接,实现高效率物流匹配。

二、科技革命与标准化

“工业4.0”计划并没有传闻中那么神秘和顺利。“工业4.0”这一概念更多情况下被认为是对传统制造业的颠覆,将为德国经济发展,甚至欧洲经济走出萧条做出贡献。默克尔将“工业4.0”概括为数字科技、工业产品、物流共通。

然而,以数字科技为核心的信息物理系统的应用并非德国的强项。德国没有美国的科技水平先进,也没有中国的巨大互联网经济市场。

所以,真正实现“工业4.0”的蓝图,德国需要考虑的问题还很多,如:怎样有效地运用无线网将生产环节的数据壁垒打通,如何快速学习成为信息物理系统领域领先的供应商。截至目前“工业4.0”计划在德国本土却显得比较低调。不少企业和普通人对其的理解大概是逐步地将科技融入生活、融入细节、融入创新。这一计划更像是德国努力描绘的一幅未来图景,是一个理性、分步骤实施的计划。那么,为什么要推动“工业4.0”呢?发展而非战争是世界的主流,在未来世界中保持国家的经济活力和相对竞争优势,成为德国及世界各国目前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首先,这体现了德国的危机意识。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形势,诸如欧元区经济不景气、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德国开始认真反思未来经济增长的新源头将是什么。特别是近年来看到中国等新兴国家机械工业的高速发展,2013年德国占到全球机械出口的16%,中国占到了11%,分别位列全球第一位和第三位。而“工业4.0”就是追求制造业领域内更高的质量、更精的设计、更新的创意。其次,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数量减少、成本骤升,且制造业对新生代劳动力的吸引力低。

通过人口红利维系国际竞争力早已不再是可行的选择,推动产业升级是很多国家不可回避的命题。而推进信息化、更彻底地替代人手劳作的“工业4.0”,可以克服德国劳动力紧缺的短板,维持制造业作为第一大产业部门的长期优势。

最后,“工业4.0”秉持了理性、严谨和标准化的传统,用更高的标准化引领信息技术和工业的深度结合。工业领域内的竞争很多时候也是围绕国际标准化程度的竞争,换句话说就是,借助科技实力将本国技术的标准化水平提高到国际最先进水平。位于瑞士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等相关国际机构是各国交涉标准化的重要场所。科技革命提供了一个新的比拼标准化的历史契机。在新能源等重要领域内,占据先发优势的关键就落在了争得国际领先的标准化水平上。尽管“工业4.0”还处在一个蓝图构建的起步阶段,但美、德等传统世界工业强国都高度重视其竞争内容,积极构建信息物理空间,重视其在国家整体发展规划中的宏观布局,部署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目标,并为此积极推动研究进展。美国专门组建了“国家制造创新网络中心”,德国也正在大力向企业和社会推进创新“工业4.0”的具体落实。目前“工业4.0”仍主要适合大型企业,比如汽车制造商。因为汽车制造业的分工已经非常细了,可能需要在某些工序上安装传感器和控制器,把不同的程序通过网络结合起来,对汽车制造商而言,走到工业4.0这个阶段,应该说是水到渠成。但工业4.0对中小企业来说还有和很多讨论的空间。

海尔工业4.0,全流程互联,谋求“全球冰箱行业效率最高”

模块化制造方式的建立,为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熟悉冰箱行业的人都知道,一条生产线大约生产上百种型号的冰箱,如果不按照批次生产,传统企业根本无法运转。“100多种型号,按照每种型号准备10个门体的话,大概需要放置1000多个门体。如果不是大批量生产,现场可能会非常混乱,要么需要时找不到合适的门,要么身边的门不是需要的那个”。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番场景:

工人只需将一个个冰箱门体随机放在吊笼里,生产线就能根据用户订制的型号自动检索;在冰箱外壳下线车间,两台德国制造的六轴机器人将两个冰箱U壳从生产线上取下来,放到U壳自动配送生产线的托盘上,整个过程用时仅15秒;在门体智能配送线上,一台无人操控的自动运输小车哼着欢快的歌来回穿梭,前方遇有阻碍,还能自动停车……这种智能化的生产流程,完全颠覆了传统制造模式。

产品批次的变更也变得非常智能。传统工厂每变更一个批次的产品,生产线都要停下来更换模具。但在这里,即便相邻的是两个不同产品,模具也能自动切换。“生产完这个型号的产品,系统马上会知道下一个产品型号是什么样的,并且能在生产节拍之内自动进行伺服换模。”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海尔工厂的特征是,前端连接供应商,后端连接用户,实现了全流程的互联。在这里,自动化不仅是高自动化(用机器代替人工),更关注满足用户对制造全流程的体验,建立了白电行业引领的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自由交互的自动化社区——在工厂生产线上有1万多个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工厂不仅所有的设备都可以互相对话,还实现了设备与产品、与用户的互联互通。用户信息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每一个操作工位,每个工位及时了解到反馈信息后,可以迅速对产品做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海尔全球先进的技术工艺和高度集成的自动化设备,不仅解决了传统制造业的用工难、成本高、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还实现了单线产能提升一倍、单位面积产出提升一倍,线体长度缩小一半、配送距离缩短一半,推动海尔工厂率先成为全球冰箱行业效率最高的工厂。

目前,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增加值总量都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中国工业质量指标很多位于世界中下游,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分别排在第50位左右。大家知道,中国制造业现在面临西方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制造业,在加速制造业的回归和“再工业”,后面是一些比中国更低劳动力生产成本在承接制造业的转移。

以德为先与唯才是举 篇3

一、“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教育理念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导向价值

大学校园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 也是其综合素质形成的关键性场所。大学校园文化附属于学校这个载体, 是大学精神的体现, 它涵盖了“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传统风气、生活方式、心理氛围、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学校制度、物质环境等因素”, 对身处其中的学生起着主要的导向作用。大学校园活动以学生较容易接触和乐于接受的形式, 体现着校园文化特色, 是针对大学生所开展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等第二课堂活动, 它涵盖了学术、科技、体育、文艺、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志愿服务、社团风采等诸多活动形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 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品质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等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应该以何为引导, 发挥其在大学生中的积极性作用呢?本文认为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应该坚持“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为导向, 发挥其在校园活动中的导向价值。

1.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德为先”——引导大学生成为道德规范的践行者和示范者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育的灵魂, “离开‘育人’无以言‘教书’, 离开德育谈教育无异于缘木求鱼”, 良好的德育水平关系到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把道德列为做人的根本, 他说:“没有道德的人, 学问本领愈大, 就能为非作恶愈大。”由此可见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 “以德为先”正是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核心和灵魂, 以高尚的道德规范来指导学生的言行, 明辨是非, 知晓荣辱。将“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贯穿到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以其为引导, 在活动中渗透思想,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 形成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利于构建具有时代精神和高雅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内涵丰富的道德精神, 实现人“德”的培养, 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人才。

2.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学为上”——引导大学生成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过硬型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育人是大学的首要功能, 学习是在校大学生的第一要务,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一方面要加强道德素质教育, 另一方面要紧密围绕学生的学习, 以学风建设为核心, 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开展学习型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活动这个第二课堂, 从侧面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专业。“以学为上”教育思想, 正是教育学生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擅长自我学习, 并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通过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增长才干、增强竞争的实力。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学为上”, 在活动中结合专业特色, 突出专业优势, 体现专业培养要求, 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端正学习态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将学习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把教学的第一课堂和活动的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实现大学教学目的, 实现人“才”的培养。

大学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将“以德为先”“以学为上”两者有机结合, 在其导向下, 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丰富多彩, 健康向上的活动, 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价值观和人生观, 使学生在主动性参与的过程中接受德育的熏陶, 培养对专业的爱好, 既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爱国爱校、奋发向上的精神, 同时又通过刻苦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 达到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目标。

二、“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导向下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途径

“实践是一切价值的根本源泉和根本途径”, 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学生形成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正是以实践的形式承载和体现着校园文化的内涵, 也传承和发展着校园文化的内涵, 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教育影响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造成教育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在于, 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 而处于这种年龄期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大学生第一课堂外的教育手段, 避开了直接说教、带有训导和灌输色彩的教育方式, 而是以学生最为常见和乐于接受的活动, 对大学生进行间接性的、渗透性的教育, 使学生不仅是活动的主体, 也是受活动教育的客体, 它是通过情感陶冶, 寓教于乐,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锻炼、熏陶和教育。那么, 大学应如何在“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导向下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达到引导学生、培育学生的目的呢?本文认为可有以下实践途径:

1.强化思想引导, 使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成为“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的传播载体

“‘校园生活’是真实的, 是校园文化的缩影, 同时也是基础性的、本源的, 滋养着每个人未来成长的各种潜能, 陶冶人的情操, 为个体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品质提供了主要的操练场所。”面对各类新现象、新事物、新思潮,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应坚持“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为导向, 加强对活动的思想引导, 使活动成为“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的传播载体, 这就要求活动要把握正确的思想方向, 着眼于青年学生的现实需要, 着眼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培养过程, 在活动中要强化思想引导,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科学发展观, 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引导其坚定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并注重以传统节日、重大事件等为契机, 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紧贴实际、紧贴生活、紧贴学生的主题教育活动, 增强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通过活动陶冶情操,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品质, 达到“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的要求和目的。

2.紧扣人才培养目标, 依托多种形式, 践行“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种类繁多, 涵盖了学术交流、科技创新、体育文艺、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社团风采等诸多活动形态, 以其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 广受学生的喜爱。在“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导向下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应以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宗旨和最终目标, 活动与国家、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 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发挥各类活动不同的教育功能, 在活动中践行“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全面素质。如: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 开展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活动, 通过专业技能大赛、说课大赛等多种形式, 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奋发向上, 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 加强对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形式的扶持和正确引导, 通过开展各类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学术科技性、创新性、文体性的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巩固专业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培养爱心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挥学生会、团支部等依托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 增强大学生团结互助和民主协作精神,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形式多样、品类繁多、内容广泛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承载着道德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诸多功能。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坚持“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为导向, 可以使学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 成为“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的身体力行者和思想受益者,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良好道德素质的熏陶, 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自豪感, 成为专业硬、德行高的大学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美似乎在打开人对世界的看法。经过长期美的陶冶, 会在不知不觉之中, 突然使人感到不良的、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让美把恶与丑挤出去, 这是教育的规律性之一。”“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正是以它独有的“美”感化着身在其中的学生, 使青年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 掌握扎实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德才兼备”型人才。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形式多样性、内容知识性、主题广泛性、参与自由性等特点,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教育理念为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提出了新的导向, 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思潮,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应积极践行“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 引导大学生成为既具备良好道德素质, 又掌握扎实知识技能的“德才兼备”型人才。

关键词:“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大学校园文化活动,途径

参考文献

[1]睦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 (2) :12·

[2]檀传宝·德育之重[N]·光明日报, 2005-06-01·

[3]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

[4]幸小涛·“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理念的内涵与价值审视[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9 (3) .

才德兼备,以德为先 篇4

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对任人唯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他们将能不能得天下、能不能治天下的关键,正确地归结为能不能尊贤用贤。古人的智慧还不限于此,他们明白,贤人不是抽象的,贤人是有标准的。他们在指出用贤重要性的同时,也在不断探讨贤人需要具备的素质条件,以及应如何掌握这些素质条件之间的辩证关系等等。

古人在论述人才的素质条件时,从先秦开始,就已注意从品德和才能两个大的方面来考虑问题了,并相继提出了“既知(智)且仁”、“才行俱兼”(“行”在这里是品行的意思)、“才行兼备”、“才德兼优”等概念。不仅如此,古人还非常明确,并相当科学地论述了“德”与“才”之间的关系,先后提出了“德”为“才之帅”,用人以“德行为先”(“德行”即道德品行)、“德行为首”、“以德为本”等概念。这些概念与我们现在关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提法,完全是一个意思。

战国末期的荀子(约前313—前238)对用人标准有过这样的论述:“对那些虽然才智出众而品德不好的人,决不可重用;对品德虽好但缺乏才智的人,也不可重用;那些既有才智而且品德又好的人,才是君主之宝啊,他们能辅佐君主成就王霸之业。”a这段话已经把德才兼备的用人思想表达得十分清楚,其中“既有才智而且品德又好”(原文是“既知且仁”),应该就是“德才兼备”这一概念的源头。

好的思想一旦产生,就会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先秦时期提出的正确用人标准,秦汉之后得以继续发展,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运用德才兼备的标准来衡量用人得失。

唐贞观二年(628),唐太宗对身边大臣说过一段有关用人的话,堪称精辟,他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理。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b最后这句话讲的是任用标准,唐太宗认为用人应以德行和学识二者为主要依据,这与“德才兼备”的精神完全一致。

宋代对于德才标准的认识,已经相当全面和辩证,其中尤以司马光的论述为最佳;司马光的论述又以对德才关系的论述为最善。司马光认为,首先要弄清才与德是不同的,由于人们弄不清二者的区别,不论是有德还是有才,一律认作贤人,所以在用人上往往失误。司马光的认识可谓深刻,这种德才不分、以才代德的认识误区现在也还存在,所谓“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就是一种表现。既然德、才不能混淆,那么什么是才,什么是德呢?司马光认为:“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a聪慧、明察、刚强、坚毅这一类素质属于“才”,心术端正、诚实正直、中庸适度(不走极端)、宽和仁爱这一类素质属于“德”。对于德、才之间的关系,司马光有一句非常经典的概括:“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b意思是:才是德的依托,德是才的统帅。讲得可谓深刻而辩证。司马光又说:“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其次经术,其次政事,其次艺能。”c就是说,选拔人才应当首先看他的行为品德,其次看他的学识理论,再次是看他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最后看他的文学水平等。司马光指出当时选拔人才只重文辞的做法是不对的。在距今九百多年以前的时代,司马光能对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讲得这样深透,特别是明确提出了“德”为“才之帅”、用人以“德行为先”的思想,不能不令人叹服。

金世宗是金代一位比较英明的君主,有“小尧舜”之誉,史称其“知吏治之得失”。他曾对宰相们说:“一个人如果有干事的能力,固然是难得的人才,但是不如德行好的人更为优秀。”d

元朝初年,由于很多蒙古贵族大臣崇武轻文,讨厌儒士,所以几十年内未开科举。仁宗即位后,才命令程钜夫等几位大臣研究出台了科举办法。仁宗在诏书里说:“选拔人才‘宜以德行为首’,考试应该以经学理论水平为先,文字水平次之。文章浮华无实,我是不取的。”从诏书里可以看出,元代统治者也是懂得“才德兼备,以德为首”这一用人原则的。有意思的是,元代在选拔吏员(主要是机关文书辅助工作人员)工作中对“才德兼备”的运用和把握更有特色。自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以来,各代录用官员主要通过科举考试进行,极少再从吏员中选拔。但元代和明初(受元代影响)则将选拔吏员作为录用官员的一条重要途径。此外,元代高级机关的吏员也多从基层机关的吏员中选拔。当然,儒士也是官员和高级吏员的来源之一。当时吏和儒是互不服气的,吏指儒为不识时务之书生,儒诋吏为不通古今之俗子。大臣郑介夫上书建议:“儒不通吏,则为腐儒;吏不通儒,则为俗吏。必儒吏兼通,而后可以莅政临民。”a必须是儒吏兼通者才能做官。皇帝认为讲得有理,采纳了这一建议。所以元代规定,选拔吏员“以品行纯正恭谨,儒吏兼通者为最好;有才学,办事机敏麻利,行政事务程序娴熟者次之”b。儒士们学的是“四书五经”,如只会讲“仁义礼智信”,却不会实际办事,未免酸腐;吏员们对机关运行、行政事务娴熟,打点上下关系游刃有余,却不知古今盛衰兴败的经验教训,不懂为政以德的道理,未免油滑。强调儒吏兼通,又以品行纯正恭谨为优,实际也是“才德兼备,以德为首”精神的很好体现。

“才德兼备,德行为先”的原则,应当贯彻到官吏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但最主要的是体现在选拔录用和选拔晋升两个环节上。如何才能选拔到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选拔录用,历代统治者绞尽脑汁,不断寻找最佳办法。科举考试应该说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它较好地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精神。但究竟考什么,怎么考,才能较好地贯彻“才德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这又是一大难题。唐朝时注重考诗赋,宋代王安石变法后,改考“经义”(“四书五经”理论),明代为了阅卷方便,规定了经义论文的格式,没想到后来演变成了“八股文”。这样一来,就难免会出现一些高分低能的问题,锐意求治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为此思考过,探讨过。洪武三年(1370),他对中书省的大臣们说:“我设立科举考试为的是求取天下贤才,一定要得到通晓经书、行为端正、才学与本质相一致的人才,加以任用。现在有关部门录取的大多是青年后生,看他们的文章像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但等到试用他们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人却很少……现在全国各地的科举应该暂时停止,另外命令有关部门考察推举贤才,必以德行为本,而文章次之,这样可能会使天下的学者懂得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使读书人的风气回到务实上来。”a实际上朱元璋也没找到比科举更好的选拔录用办法,停了几年科举之后,只好又恢复。但从朱元璋这段话里看,他在用人上的指导思想还是相当清楚的。他说“一定要得到通晓经书、行为端正、才学与本质相一致的人才,加以任用”,这正是“才德兼备”的要求;他又说考察推荐人才,“必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这也正是“以德为先”的思想。

康乾盛世的缔造者康熙皇帝,非常重视用人,在用人标准上也是把握得比较好的。他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a又说“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才艺为末”,“论才则必以德为本”b。

在德才关系上,古人为什么特别强调以德为先呢?有才能、能办事、会办事不就够了吗?古人认为,若用人重才轻德,极易造成用人失误。有德无才者,固难当大任;而有才无德者,其才足以济其奸,结果是百姓受害,国家遭殃。对这方面的道理,从先秦到明清很多思想家、政治家,包括孔子、董仲舒、司马光、唐太宗、明太祖、康熙帝等都有论述。其中魏徵和唐太宗讲的就很有代表性,魏徵说:“如果知道此人本心是善的,然后用他,假设这人不能办成事,只是才力不及,酿不成大害。误用恶人,让他勉强去做事,就会造成极大危害。”c唐太宗则进一步说:“近来见吏部选拔官员,只是看他们能说会写就用,而不去全面了解他们是否有好的品行。结果有的任职几年以后,罪恶行径开始暴露出来,虽予判刑重罚,然而百姓已深受其害,这损失却是无法挽回的。”d

总之,古人关于用人标准的基本观点包括两方面,一是才德兼备,二是以德为先。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理解古人关于用人标准的基本观点时,要注意把“才德兼备”和“德行为先”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把握,“德行为先”是以“才德兼备”为前提的,并不是强调德就可以忽略才的。

浅论“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篇5

我党历来重视选拔干部, 始终坚持“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 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赋予它新的含义。早在我党的初创时期和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 “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就是我党选人用人的标准。毛主席反对“任人唯亲”, 提出“任人唯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平建设时期, 我党提出培养接班人要“又红又专”, 它首先强调“红”, 如果不“红”, 用陈毅的话来说, 就会是“飞行员学会了本领就把飞机开到国外去了”。在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又提出干部必须“四化”, 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干部“四化”首要的就是“革命化”。按当时在中央工作的习仲勋的说法, 叫做“首要要看本人的思想品德”。正是沿着这条“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的选拔干部的基本原则, 我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培养出成千上万的优秀干部和有用人才, 最终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建立了新中国。

2008年, 胡锦涛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 明确提出“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去年6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则进一步强调, 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 为民服务, 勤政务实, 敢于担当, 清政廉洁”。这二十个字言简意赅, 内涵丰富, 是对“以德为先”的诠释, 也是我党新时期选拔干部“以德为先”具体量化的新标准。

“德”的本意是道德品质。“德”字会意, 含有“要遵从一定的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意思。儒家认为:“德”包括礼、义、仁、智、信和忠、孝, 等等。习近平提出的“以德为先”的二十字, 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理解“德”的内涵和“德”与“才”的辨证与统一的关系。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什么样的人该用, 什么样的人重用, 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古人云:“不患位之不尊, 而患德之不崇。”孔子曰:“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 而众星拱之。”《战国策》里说:“德不厚者, 不可以使民。”所以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选人用人机制, 纯洁政府权利, 也是国之所需, 民之所盼。

我认为, 习总书记提出的“以德为先”的二十字中, “信念坚定”为最主要的特征。因为“信念坚定”是检验是否是好干部的核心和灵魂, 因为它着力解决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有了它, 才能为好干部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这一“观”的首先解决, 已由我党的初创时期到现在的成千上万的革命者的努力奋斗, 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的事实一再证明。因为有了远大目标和理想信念才有了革命的思想和行动;因为人们追求真理, 追求自由和幸福。如果接受了革命的真理, 心中有了远大目标, 就会为我们的事业奉献一切。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重庆解放前夕牺牲在白公馆、渣滓洞的几百个革命先烈。因为他们明明知道新中国就要建立。譬如王朴, 他家原在重庆江北、巴县有一千四百多石谷子, 又做猪鬃生意, 是一个富家子弟。而他一旦接受了马列主义, 信念坚定, 为了革命不仅自己无私奉献, 视死如归, 而且用“剩余价值”的革命理论教育母亲, 让她认识什么是剥削, 还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宽广心怀、高尚品质影响母亲, 让母亲也为革命尽力。王朴于1948年4月被捕至他一年后牺牲, 其母亲金永华先后将田产变卖加上自己的私房钱将近两千两黄金交给地下党组织, 给了川东地下党极大的支持与帮助。

同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如设在重庆红岩村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 他们艰苦奋斗, 不怕牺牲, 战斗在敌人心脏。当时的重庆是蒋介石的陪都, 也是国民党的中央所在地。街面繁华, 餐馆林立, 戏院众多, 入夜灯红酒绿。若是迷恋享乐, 意志稍不坚定, 就很容易消沉、堕落、腐化。然而他们出污泥而不染, 抵御住各种诱惑。在红岩村南方局领导下的经济战线上的同志为了给党筹集经费, 经手的货币成千上万, 自身却两袖清风。出现了清贫富翁的卢绪章 (创办广大华行) , 倾其所有一次性交给党一百万美元作活动经费。节衣缩食的肖林 (做生意为党上交资金约合当时的黄金十二万两) 。还有“宁亏自己, 不损组织”的王辉。王辉在1943年返回延安时, 发现所携带的大后方的捐款经费少了一万元法币, 就主动承担责任, 每日工余纺纱织布, 历时数月, 用其所得补上了一万元法币。后经南方局查明, 这个差错是由于捐赠者交钱时漏交了一万所致。这些同志, 都是首先解决了“坚定信念”的革命者:愿意舍去一切去壮大革命事业。

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 时代的最大特征已从上世纪的“战争、革命”转为本世纪的“和平、发展”时代, 对于“坚定信念”的检验内容应有发展变化, 也没有过去那么及时和集中, 而“以德为先”的“德”又内向隐蔽不好考量, 往往会让人“走眼”。怎么办呢?我们现在就可用习近平提出的二十字来考量, 即“以德为先”的能否“坚定信念”, 就看你能不能经得起“为民服务, 勤政务实, 敢于担当, 清政廉洁”这后十六个字的检验、选拔。这样一来, 考核“德”就有了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

现代语文教学如何以德为先 篇6

关键词:中语文,德育教育,以德为先

古人讲:“立志、立功、立德, 立德者为上。”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的道德素养在人生追求与奋斗目标中所占的首要地位。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 为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在中国古代教育中, 德育居于首位, 所谓“夏曰校, 殷曰序, 周曰庠, 学则三代共之, 皆所以明人伦也”。

语文德育的途径无外乎几种:课堂教学熏陶, 课外活动感染, 人文情感教育等。在此基础上要拓展语文德育的空间, 就得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文明产物, 采取尽可能新颖、多样而有效的方法进行资源整合, 使其获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一、课堂教学熏陶

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 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 它们互相融合, 互相渗透, 脱离了教材, 谈品德, 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 没有德育的教学, 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 落实教学目标, 德育智育结合, 文道结合是必要的, 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 这一点更是关键, 在教学中, 我通过介绍写作背景, 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欣赏, 归纳总结等方式,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 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 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 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 个别隐蔽的, 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 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 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 语文学科的德育, 材料虽然丰富, 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 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 在启发学生多向度思维的同时, 应该坚守德育的底线, 并且向更高的层次攀伸。这便是孔子“尽善”思想的当代图解。

下面以讲解课文《论语七则》为例。

《论语》很多篇章都讲的人生修养。文人学士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讲究“仁、义、礼、智、信、温、廉、恭、俭、让”, 孝敬父母, 善待他人, 重德重才, 为人师表, 例如《论语学而第一》, 讲的是一个人若想立身处世, 必须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在《里仁第四》中讲, 一个人首先要有仁德之心, 要严格要求自己, 积极向善, 宽厚待人。做到言而有信, 不虚伪诈欺。又比如常说的“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曾子一日三省吾身, 经常反省自己, 今天的人恐怕很少能这样, 就是别人指出缺点, 他也未必愿意听。这正是今天为人所缺失的。

我在讲授这一课的时候, 重点不是孔子的聪明智慧, 也不是他弟子的优异表现, 而是设计出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发言:

1、“安贫乐道”思想是否适应我们现今的社会?

安贫乐道, 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 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 收入多少、职位高低, 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现代社会的普遍观念教育我们要去征服生活, 在生活的“激流”中搏击、奋发, 而孔子所崇尚的是“安贫乐道”的思想, 两者是否有矛盾的地方, 该怎么理解呢?

2、《论语》中的损者三友, 就是谄媚拍马的朋友, 两面派的朋友, 还有那些夸夸其谈的朋友。

这样的朋友可千万不能交, 否则我们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是, 好人坏人都不会写在脸上, 我们怎样才能交到好朋友而远离坏朋友呢?

3、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朋友是好朋友, 还需要知道怎样与朋友相处好。

好朋友是不是就意味着要打成一片?我们经常说, 谁跟谁好得穿一条裤子, 这是朋友相处的恰当距离吗?

通过不断的追问和引导, 使学生的眼界得以扩展, 思想境界有了本质的提高。许多经典篇目在“尽善”的教学思想引导下, 对学生德育的完成应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课外活动感染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 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 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 收集简报, 做手抄报, 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技能, 提高学生的素质, 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 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如古典诗歌朗诵, 让学生们既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 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 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 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各地的民俗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蕴涵的朴素的道德精神深入国民的骨髓。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地方民俗文化考察, 研究和宣扬民俗文化, 认识其中积极进步的一面, 造成一种热爱民族传统的风气。中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历史悠久, 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这是各地区特有的语文德育资源, 值得善加利用。

三、人文情感教育

在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今天, 对人性的思索己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如何培养学生的人

文情怀, 是教育者无可逃避的课题。担负着塑造人类灵魂重任的教师必须“取法其上”,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信仰缺失是造成许多人生悲剧的原因, 生理已经发育成熟的学生, 心理层面还需要充满爱心的老师加以积极的引导。卓越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言:“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 这一点往往超出了人们通常的认识。”

在德育过程中, 动之以情, 既是晓之以理的继续, 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 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 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是提高德育效果的保证。语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就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 我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 巧妙的教学手段, 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 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 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 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激发培养学生的真挚情感,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 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 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①《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秦训刚、晏渝生主编, 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教以德为首,德以情为先 篇7

关爱学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班主任要热爱所有的学生,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真情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化学生。

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不少老师把这一教育过程简单化了,以为对学生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语重心长地提几点要求就是进行了情感教育。其实,这是不够的。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担任07届高三(2)班主任时,我刚接班就听有些老师说,女生陈某与邻班的张某关系比较密切。我想,作为一个新班主任不能毫无根据地就与学生谈这一敏感问题,等观察观察再说。过了一段时间,果然发现这个女生与邻班的一个男生有意无意地在一起聊天。其中有一次,我还碰到她跟那位男生一同回家。自此之后,女生一看见我就有不自在的感觉,我想是时候打破这一局面了。但是我并未与她谈及男女生关系问题,而是找她了解高一、高二时的学习情况及家庭情况,并问她对班级有什么建议和设想。这一谈拉近了距离,过了一段时间,她主动找我,告诉我,她只是对这男生有一定好感,愿意与他谈论课外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我看得出,她像所有中学生一样忌讳说这是早恋,因此,我尽可能回避这两个字:“我能理解你,因为我也有过中学时代,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作为中学生主要的精力要放在学习上,你要学会对诱惑说不,就像面对商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根据自己的财力,要分清主次,该放弃的必须放弃。我觉得你是个有能力的学生,我相信明白人不做糊涂事。”事后,我又找了邻班的男生,跟他谈了我的看法。他们心悦诚服的接受了劝告。如今这两名同学都已考入了重点大学。

精心选择把握有利时机,以情育人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育契机是经常的,大量出现的,但跟机遇一样,它是不规则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要求班主任要有敏锐的“眼”,善于发现,要有迅急的“心”,善于捕捉,善于思考,要有勤快的“嘴”,善于鼓动。新学年的开始,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如果利用好了,对整个学期的工作都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学期伊始,学生在心灵上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希望一切重新开始,希望自己在新的学期经过努力,赢得班主任的好感和信任。特别是换了班主任的时候,不管这个学生原来成绩多么糟糕、思想多么落后,他都会萌发出一种“一切重新开始”的向上心理。我每接新班级,跟全体学生讲的第一句话就是:“不管你们自己或者别人是怎样看待这个班集体的,在我眼里你们是优秀的,尽管过去曾有过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了,最后一定能成功。我们中有的学生以前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对我来说,一切都从今天开始。”这对于那些失望的、或者曾经犯过错误的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种“平反”,更是一种激励,一句话就能让他们看到希望,感受到期待,重燃信心,帮助学生塑造全新的“自我”。

创设道德情境,以情动人

在德育中,教师应以非理性的心理形式,即主体的欲望、情绪、情感、意象等来表现理性的内容,应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如在班会课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大学生张华,面对跌落粪池的老农,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泰坦尼克号上的一员,你又会怎么做?面对行凶抢劫的歹徒,面对奄奄一息的溺水者,面对违法乱纪的亲朋好友……这样的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有的对其他同学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种学习真正参与了教育和自我教育,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总之,德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完成德育任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与学生多沟通,尽量包容学生的过错与缺点,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从内心深处了解、关心他们。而教师的责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以情动人,最终做到知、情、行的统一。

上一篇:陶瓷雕塑艺术语言下一篇:酒精的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