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角度

2024-12-06

翻译角度(精选12篇)

翻译角度 篇1

1. 引言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交流行为。不同类别的文体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 对翻译的要求和翻译的策略的选择也各不相同。西方传统上把文本分为两大类, 实用类与文学类, 中国大致上也是如此。广告文体是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性应用文体。里奇在《广告英语》中说道:作为一种文学文体, 广告翻译既不同于普通的文学翻译, 追求最自然、最贴切的对等, 又不同于一般的科技文体翻译, 强调语义的对等, 而是介乎两者之间。以德国学者为代表的功能翻译理论对非文学类型的翻译研究确有独到之处, 认为:只要一种译本成功地达到了原广告预先没定的目的, 使其具有同样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也就是实现了广告本身的各种功能, 我们就认为它是成功的。

2.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是由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于1971年创始的。在当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 赖斯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她虽然未能脱离传统译论的影响, 仍旧坚持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 但同时发现等值在具体翻译实践中有时很难实现, 因此也不应该去努力追求。赖斯把文本功能作为评价译文的一个标准, 认为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译文的功能特征而非对等原则, 即应该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一种新的模式, 从原文和译文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此后, 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彻底摆脱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 他根据行为学的理论, 提出了翻译的目的论 (Skopos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 意指“目的”) 。其主要概念是:“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 (Nord, 2001:27, 笔者译翻译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翻译策略与具体的翻译方法。翻译行为可能有多个目的, 译者可以对其排序, 并根据具体情景做出选择。20世纪80年代, 在弗米尔“目的论”的基础上, 加斯塔·赫兹·曼塔利提出了翻译行动论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 该理论把翻译视为一种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动。这种行动所涉及的参与者有:行动的发起者、委托者、原文产生者、译文产生者、译文使用者及译文接受者翻译行动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因此, 译文的形式并非照搬原文模式, 而是取决于是否在译语文化中合理地为其目的和功能服务。

1997年德国学者克里斯蒂安·诺德出版了《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 不但详细讲述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思想, 而且针对该理论的不足, 同时也是回应一些人的批评, 提出了“功能+忠诚”原则。忠诚原则是诺德对功能翻译理论的一大贡献。根据这一模式, 即使有功能和忠诚两原则相互冲突的情况, 但重要的正是它们的结合。功能是指使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中以预期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因素。忠诚是指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和发起人之间的多边关系。忠诚不仅限制了针对某一特定原文的译文的合理功能范围, 而且使得译者及其委托人翻译任务之间的协调成为必要。有批评家怀疑功能翻译理论使译者有权按照自己或委托人的意愿, 对任何原文进行任何改动。“功能+忠诚”模式不仅有效回答了批评家的这一质疑, 而且同时兼顾了翻译中所涉及其他三方 (翻译发起者、译文接受者和原文作者) 的合法利益, 而译者正是三方利益有冲突时的协调者。如此一方面既不会把目的普遍化, 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激进功能主义。这样的译文在完成译语情景中交际功能的同时, 又符合参与各方的意愿。

总之, 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以翻译目的或功能为核心, 同时兼顾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和发起人之间的多边关系的理论。它从新的视角对翻译行为作了诠释, 对于如何评价翻译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笔者试图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对广告的翻译做一简要分析。

3. 功能翻译理论对广告翻译的启示

广告是跨国界、跨文化的商品营销宣传形式, 广告将本国的商品和厂商的声誉向国际推广。广告就其制作目的而言, 主要是宣传产品, 传播某一信息或观念, 引导和感召人们去采取某种行动。

英美现代广告学认为广告的功能在于:提供信息 (Information) 、争取顾客 (Persuasion) 、保持需求 (Maintenance) 、扩大市场 (Creating Mass Market) 和确保质量 (Quality) 。一般认为劝诱功能和信息功能是广告最主要的功能, 而信息功能从属于劝诱功能。因为广告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提供信息, 而是希望通过提供信息实现劝诱功能, 达到争取更多顾客的真正目的。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 广告在语言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语言上引人入胜, 说服力强;修辞手段的运用也别具一格, 如语意双关等, 使人感到幽默中见智慧;广告语言在形式上也极具鲜明特色, 或行文工整, 或节奏感强, 或耳目一新, 可以收到耐人寻味、经久不忘的效果

因此, 广告翻译应是以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和功能为中心, 以译文读者为目标, 以目的语言、文化为取向, 由译者灵活地采用翻译策略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4. 广告的翻译方法

陈小慰认为:“删减和改译在非文学类语篇 (尤其是‘呼唤鼓动’类语篇, 如广告、旅游宣传资料) 的翻译中常常是必须借助的手段, 否则可能会对实现译文预期目的不利。”

在广告的翻译实践中, 译者其实是在从事一种再创作, 在这种再创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两种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要实现广告翻译的目的, 帮助该商品在目的语国家打开市场, 译者应尽可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挖掘出商品表征与译语文化上共同的特征, 尽可能向译语文化贴近。具体实践中可采用谐音取义法、改译法、增删法和音译或直译加注法等四种方法。

4.1 谐音取义法

这种译法是在翻译时尽量选用与原广告词谐音而又有褒义 (或新意) 的词, 能够充分展示出商品的特色。谐音取义法是一种理想的翻译广告的方法, 易于联想和记忆。以下几例是运用谐音取义法的范例:

例1:coca-cola汉译名“可口可乐”

coca和cola原为两种植物的名称, 它们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原名coca-cola给人提供了产品的原料以及功效方面的信息。译名“可口可乐”给人带来美好的联想:“可口”让人感觉味道好, “可乐”则表示“可以带来快乐”。此外, 汉译名与原商标词发音相近, 节奏相符, 保留了其形式上的美感。

例2:safeguard汉译名“舒肤佳”

safeguard意为“保安, 保护”, 若意译, 很难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汉译名“舒肤佳”这一译名在读音、音节方面都与原语相近, 按粤语发音更有这种效果。“肤”字表示该商品的用途, “舒”给人以滑爽舒服的感觉, 而“佳”表明它的功能效果好, 整个译名向顾客传递了用了之后皮肤会感到舒服的信息, 易引发消费者尝试欲购的消费心理, 堪称妙译。

4.2 改译法

要实现广告翻译效果和功能, 译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和语篇结构。这要求译者翻译过程中以目的原则为指导, 以实现目标文本在译语文化中的功能为目的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如改译法。

例1:

译文:Women diseases?All you need is‘Enwell’Jie Er Yin.

这是经过改译而成情感性广告, 原广告是一则介绍一种女性用品“洁尔阴”的产品功能的叙事性广告, 如果直译成英语就会显得冗长枯燥。而这则译文经过大胆地改译转移了广告的主题, 简化了原文, 使广告目标受众更具体, 更能吸引女性读者的注意。

例2:中华啤酒, 确实不错!

译文:Zhonghua Beer, 闇I'm really impressed!

这则广告若直译成“Zhonghua Beer isindeed wonderful!”虽然意思没错, 但是它只是陈述了一个客观事实。因此这则广告经过改译, 译文中广告翻译者以第一人称的身份介绍茶品, 好像是一名顾客在向别人谈自己的感受, 对广告受众的感染力和可信度要高得多, 交际功能也更强, 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3 增删法

汉、英民族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导致两种语言表达上有较大差异。汉语在对景物进行描述时, 讲究情景交融, 用词含蓄, 文笔优美, 主观色彩较浓;而英语描写景物时, 则注重写实, 客观具体自然, 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语言的使用性。根据翻译功能理论, 翻译行为要以其翻译目的和功能为标准, 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对一些中外文化相差甚远的词汇, 有时可采用其他方法, 对原文进行恰当的增删, 甚至调整原文的结构、风格, 将原文译成符合英语习惯及思维方式的译文也是可以的。

例如:满树金花, 芳香四溢的金桂;洁白如雪, 香气扑鼻的银桂;红里透黄, 花多味浓的紫砂桂;竞相开放, 争妍媲美。进入桂花园, 阵阵桂花花香扑鼻而来。

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of their blossoms.

大量使用平行对偶结构是汉语旅游文体行文用字的习惯。这则广告中的原文即采用这种形式, 作者使用优美的语言意在说明公园内有各种稀奇名贵的桂花。但在翻译成英文时, 要结合英语国家的语言表达习惯, 以便通过译文能较好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实现原文的功能。为此, 译者打破原文的束缚, 对不符合英语国家人民习惯的汉语表达方式进行适当的增删, 突出信息内容的表达, 使译文更易被海外游客接受。

4.4 音译或直译加注法

音译法是目前我国翻译广告中的中文商标时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即按照原商标词的发音, 尽可能找到与其发音相近的译名。音译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保留原商标词的音韵之美, 体现商品中的异国情调或正宗特色, 有时按汉语拼音的变体或外国商标的拼音化形式进行翻译。如“飞亚达” (钟表) 的英文商标为“Fiyta”;乔士 (服装) 英译为“Choose”, 寓意为明智的“选择”;“四通” (电脑) 的英文商标“Stone”, 寓意为“坚如磐石”, 充分体现了“四通人”甘做中国电脑的铺路石, 创世界名牌的坚忍不拔的精神;Intel (电脑) 音译为“英特尔”, 简短好记;Kodak, 本身是一个杜撰的英语词汇, 无任何实际的意义, 译为“柯达”, 体现了原名“注意语音表现”的创意。

直译加注法主要用于富有文化内涵的广告词的翻译, 通过括号注释、同位语 (从句) 、定语从句等方式对直译进一步做出解释, 释义有助于外国顾客理解与接受中国文化, 从而使译文取得理想的效果。例如:菜肴名称大多可借助原料和烹饪法译出, 如熏鱼 (smoked fish) , 红烧肉 (braised pork with brown sauce) 等。但部分源于历史典故或民间传说的菜名, 其名称既不反映原料, 也不反映烹饪法, 只能借助直译加注的方法。如:“大救驾”可译为Dajiujia (ShouxianCounty’s kernel pas—try) ;“佛跳墙”可译为Fotiaoqiang (assorted meat and vegetables cooked in embers) 。再如中国有一道名菜叫“霸王别姬”, 此名出自历史典故, 实则用“别”和“姬”分别暗指“鳖”和“鸡”两种动物。如把它直译为“The King Bids Farewell To His Concubine”, 尽管有效传递了一种历史文化, 但会令外国顾客费解, 他们如不是对中国饮食文化有所了解, 就算知道这是一道菜名, 也无法在它与“乌骨鸡炖鳖”之间产生联想。因此不妨加注为“stewed turtle with black-boned chicken”, 更能引起外国游客的食欲, 起到菜谱翻译的主要功能。

5. 结语

广告的成功翻译将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有利于商品为更多国家的众多消费者所接受。广告翻译应是以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和功能为中心, 以译文读者为目标, 以目的语言、文化为取向, 由译者灵活地采用翻译策略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可以运用功能派翻译理论,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 自由选用各种翻译方法, 译出能够完美体现商品内涵, 传递商品神韵又能兼顾消费者文化风俗习惯的佳作。

摘要: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在广告的翻译实践中, 译者其实是在从事一种再创作。要实现广告翻译的目的, 译者可以运用功能派翻译理论做指导, 在对广告原文正确理解基础上, 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译出既能完美体现商品内涵, 传递商品神韵, 又能兼顾消费者文化习俗的佳作。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广告翻译,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Nord Christi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5]陈小尉.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J].中国翻译, 2000, (4) .

[6]陈小尉.试论译文功能理论在应用文翻译中的指导作用[J].上海科技翻译, 1996, (3) .

翻译角度 篇2

从译者思维角度看翻译过程

在传统译论中,翻译过程一般被描述成直线式的文字转换过程.本文作者将心理学中有关人类思维的相关知识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翻译过程的本质和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体,以语言为转换媒介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出在翻译研究中关注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

作 者:贺晓丽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9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33)分类号:H3关键词:思维 翻译过程 译者主体性

翻译角度 篇3

【关键词】《边城》 目的论 金译本 戴译本

一、引言

《边城》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到目前为止,已有四种英译本,分别是1936 年项美丽和邵洵美的英译本、1947 年金隄和白英的英译本(以下简称金译)、1981 年戴乃迭的英译本(以下简称戴译)、2009年金介甫的英译本。

二、目的论的基本理论

目的论在德国功能学派在翻译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的”(skopos)意思“目的”(aim, purpose)和“功能”(function).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弗米尔将“目的”这个术语引入了翻译理论。在翻译过程中,有很多种目的。目的论中认为最重要的目的是所译文本的交流目的。翻译行为的目的会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在目的论中有三条规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是指译者应该以想要的方式对目标语言和文化进行翻译。连贯原则是指译文必须有可读性和接受性,能使读者容易地读懂和接受。忠实原则是指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本。忠实的程度和形式由翻译目的决定。在三条原则中,目的原则是最重要的。目的论给了译者更多的自由,使他们可以根据翻译目的,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翻译目的论认为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都是一种实践行为,都有一定的翻译目的,翻译要受到各种各样的目的的制约。作为译者,要视不同的目的决定采取何种翻译行动。

三、目的论在《边城》英译本中的应用

从目的论角度出发,本文通过金译和戴译的比较分析来阐述目的论对于文本翻译的影响。

1.翻译目的,预期读者和委托人的不同。翻译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通常是由译文的发起人决定的,有时也由译者参与决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总要为译文做预期读者群的设定,这样才能确定自己翻译的风格和策略。

根据不同的读者群设想,译者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金译本是为了西方读者学习,了解中国文化提供资料,而戴译本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让西方读者真正的了解中国文化。再加上一个是受雇于自己,一个是受雇于官方出版社,所以两种译本的风格截然不同。

2.翻译策略的不同。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不同的翻译策略。金译本的翻译目的和戴译本的翻译目的不相同,很自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就不同。

(1)不同的地名翻译。金译本采用的是威妥玛式拼音法,如四川(Szechuan)、湖南(Hunan)、秀山(Hsiushan Mountain)。戴译本采用了拼音系统,如四川(Sichuan)、湖南(Hunan)、秀山(Mount Xiu)。之所以出现地名译法的不同,是因为金译本的时期,威妥玛式拼音方式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占主流地位,位于金译本为了能易于读者接受,更好的达到交际目的,就采用这种方法。而戴译本采用的拼音系统,也是由于官方的限制。所以当个人主体性和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译者的主体性就要受到“赞助人”这一隐形因素的操控。

(2)选词的不同。戴译本更倾向于原文,更忠实于原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也服务于“赞助人”的目的,而金译本就相对显得很自由,其目的就是为了愉悦广大的文学爱好者,为了有效的与目的语读者更好的交流。

在下面的例句中:

1)“老伯伯,你翠翠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

金译本:“Old uncle, you know——Green Jade is very attractive.”

戴译本:“Uncle, your Emerald grown into a fine girl, a regualr Guan Yin.”

* The Goddess of Mercy

“观音”是中国佛教里的救世主,在湘西地区人们常用“观音”来描叙女性美。对于“观音”的翻译,戴乃迭采用了直译加脚注的方式,一方面给读者以陌生感,一方面也普及了中国文化。而金译本则采用了省译法,为了不影响读者的阅读性,金只是译为“Green Jade is very attractive.”,只是赞美翠翠的美,虽然不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但是我个人觉得少了“观音”所给予人们的那种圣洁的美感。

四、结论

通过对金译本和戴译本的简要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目的论在翻译文本中的影响和作用。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预期读者,不同的参与人和委托人,都会产生不同的翻译目的,进而产生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考虑影响翻译过程的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这样才能使翻译质量更加改善。

参考文献:

[1]程莹.近五年沈从文《边城》研究综述[D].华中师范大学,2007,(8).

从文化角度谈翻译 篇4

一、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指的是所处地域、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跨文化交际学表明,特定的生长环境使人们养成了特定的思维定势。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寒风吹,对人对畜都不好)。英国人喜欢“西风”。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过一首诗《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 诗的最后一行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 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 西风, 假如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中华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生活环境的不同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 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 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平淡无奇, 毫无意义。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 耕牛与人们朝夕相处,受到中国人的爱戴和赞誉,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忠厚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有老黄牛精神。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与中国不同, 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因此在英美文化中马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所以汉语有“力大如牛”, 英语则说As strong as a horse ; 汉语讲“像牛一样勤劳”, 英语则为work like a horse。

二、风俗文化

风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受民族心理状态的支配。民族风俗是丰富多彩的,它构成了习语的底蕴,是习语赖于生存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是出自民俗。汉语习语“小菜一碟”和英语习语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都表示一件事情很容易。在这种意义下,汉语的“小菜”与英语的“蛋糕”都含有“容易的事情”的意思。但是在习语中,两个民族对同意思想的表达采用的形式完全不同,这与两国的饮食习惯有关系。蛋糕是英国饮食文化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食品,英国人在生活中经常使用,所以他们就用a piece of cake 表示容易做到的事情。在中国,蛋糕是近百年才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一种比较高档的食品,一般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吃到。而小菜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重要的地位,吃一碟小菜对中国人来说易如反掌,因此我们常用“小菜一碟”来形容一件事情很容易。再如Apple-pie是美国百姓的传统食品。有的妇女习惯在每周开始时,先烤制7个苹果馅饼,然后把它们依次排放在食品架上。星期一吃第一格的饼,星期二吃第二格的。照此类推,有条不紊。因此apple-pie order(苹果派的次序)又成为整齐而有序的代名词。

正因为这种饮食风俗习惯的不同,汉英在表达同一种源于饮食文化的意义时,采用完全不同的形式。

三、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指的是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它们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如“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汉语反映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恭敬不如从命”;有关幸福的谚语如:“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Nature does nothing in vain.(造物主无所不能);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In the right church,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

四、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不同的历史渊源使各民族间形成了相互不同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 只有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法, 才能使原语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现, 故该句可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 Geliang, the mastermind. 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杞人忧天”、“名落孙山”、“叶公好龙”、“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来自莎士比亚的作品。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五、结语

翻译既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精通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

摘要: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宗教等文化背景。在翻译中应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文化侧面比较与分析中西方翻译之间存在的差异,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

参考文献

[1]王宁.文化研究语境下的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

[2]王佐良.翻译:思考与笔试[M].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7.

[3]张宁英.英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4]朱耀先.谈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7(4).

[5]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篇5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重新诠释玛格丽特的人生悲剧根源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看句式转换在《青铜女像》译本中的应用 对《愤怒的葡萄》中圣经原型的分析 《麦田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苔丝人生悲剧的研究 从弗洛姆的社会过滤理论看中国诗词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中英数字习语的翻译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抽彩》女主角的命运 浅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 网络语言特色分析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从浪漫主义角度剖析《海上钢琴师》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达洛卫夫人》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 愤怒的尊严——浅析《愤怒的葡萄》中失土农民的抗争历程 从美国核心价值观分析美国家庭学校产生的必然性 Posi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Reading Strategies i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论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 浅析《愤怒的葡萄》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On the Differ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从目的论看林语堂《浮生六记》翻译中增译法的运用 《呼啸山庄》中哥特式风格的表现 英语谚语的民族性及其艺术特色 外交辞令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从文化差异比较研究中美家庭教育 《宠儿》的非线性叙事模式 多媒体技术在早期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看美国梦 《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 教师身势语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An Analysis on the Tree Image on Sethe’s Back in Beloved 《威尼斯商人》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论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基督教对美国黑奴的精神救赎 从《在路上》解读“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与主题 不可避免的命运—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后现代分析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It be Adj of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语义的构式语法研究 守望何物--《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困惑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反思《夜访吸血鬼》中的同性恋现象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 广播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 从清教理想主义角度解读《红字》中的和谐思想 从《劝导》主人公形象看奥斯丁创作思想新特点 《珍妮姑娘》主人公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动机对中学英语学习的影响 On the Anti-traditional Factors of Feminism Translation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调查 从模糊语分析广告语 American Individualism as Shown in Forrest Gump 论东西方死亡观之差异 The Study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tive Language on 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化妆品说明书特征及其汉译技巧(日语系毕业论文)关于中日赞赏语的比较研究 The Heroism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 礼貌用语中的语用失误 以迪士尼为例分析美国文化在全球扩展这一趋势对其本身影响近年来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简析 从生态视野解读狼图腾 灰姑娘文学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研究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 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主宰还是学生为中心 高中英语听前活动设计探究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中英文数字文化对比及其翻译 汉语被动句的英译 存在主义视角下浅析《太阳照常升起》中杰克和布莱特的爱情 英汉“拉”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的对比分析 语境适应论下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 广告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广告翻译策略 南北战争新思想在女性中的体现——浅析《小妇人》 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 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死亡意象 自然观的演变——《自然》与《走出去思考》之对比分析 论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美国梦的文化观察 中美篮球背后的青年文化 《人鼠之间》中两主人公乔治和雷尼的对比分析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 《喧嚣与骚动》的创作技巧研究 《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的一代”人物分析

《老人与海》的家园意识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谈归化与异化翻译的融合--以谚语翻译为例

澳大利亚传记文学中的土著文化:以《我的位置》为例

从合作性原则看品牌代言中广告语的使用

王熙凤和斯嘉丽的比较

《一位女士的画像》伊莎贝尔婚姻悲剧的原因分析

矛盾的女性意识: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汀的婚恋观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及研究

Hip-Hop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中美时间观文化对比研究

企业文化构建的话语分析路径

试分析《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模式

《嘉莉妹妹》之女主人公新女性形象分析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分析

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

从礼貌原则角度分析电影《暮光之城》中的对白

Analyses of the Morels’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

美国黑人英语的句法特征

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之体裁分析

试论电子商务英语的特点和翻译

《名利场》中女性命运对比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

试论盖茨比对其梦想生活的追求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象征手法的解析

《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

The Interpretation to Captain Ahab in Moby Dick through Abnormal Psychology

《麦田守望者》成长主题解析

英汉心理使役动词的对比研究

从翻译美学角度谈汽车商标词的汉译

英语听力理解障碍及应对策略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透过好莱坞校园电影解析美国青少年的特点

浅析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bout Vacant Words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劳伦斯与安妮宝贝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从《到灯塔去》解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思想

论《简爱》对《灰姑娘》的继承与颠覆

《名利场》中男性与女性形象解析

“适者生存”——浅析飘的主题

131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Unreliable Narration – The Approach to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英语报刊新闻标题的特点及解读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olor Term and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理智与情感》的现实主义特征

论弗罗斯特诗歌中自然意象对意境的构建

语法翻译法视角下的中学生英语家教辅导

汉英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浅析《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特色

澳大利亚传记文学中的土著文化:以《我的位置》为例

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从《老人与海》中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

女孩与玫瑰—《秘密花园》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从冲突到融合——从文化的角度看《喜福会》

汉英习语翻译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

浅谈互动模式下的英语文化教学

151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

152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153 隐喻视角下的方位词研究--以方位词in和up为例

154 当女人成为男人--试析《紫色》中西莉的性向转变

155 维多利亚时代的乡村图景——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展现的威塞克斯农业社会 156 英文电影中俚语的翻译策略

157 女权主义评论视角下的《金色笔记本》

158 A Brief Study of Schema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glish Reading

159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

160 模糊限制语在求职中的应用研究

161 从文化差异角度来分析习语的翻译

162 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

163 经典英语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和文化态度

164 论《可爱的骨头》中的多重象征

165 中英评论性文章的写作风格的对比分析

166 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时间观对比研究

167 庞德对李白诗的误读——《华夏集》诗学探微

168 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169 浅析《到灯塔去》中女性主义思想在两位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

170 “黑人会飞”——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神话研究

17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反叛和自我救赎

172 The Tragic Life of Blanch and its Cause in 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

173 英语商业广告以及公益广告的语言特点比较

174 从翻译目的论看归化异化的互补性

175 Analysis on Paul Morel’s Life Pass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rence’s Unconscious 176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Satan in Paradise Lost

177 由中国的圣诞节“热”来看中美文化的冲突及融合178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

179 《白鲸》主人公埃哈伯人物形象分析

180 浅谈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差异

181 英汉“批评”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及词化模式分析

182 从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183 《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184 思维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85 浅析哈利波特中的女巫形象

186 从唯美主义的角度论《道林.格蕾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

187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Flower Image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188 中西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

189 中英称谓语的差异

190 从日常交际礼貌用语失误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91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192 关于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调查报告

193 《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194 论《等待戈多》中的等待

195 教师在英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196 苔丝形象浅析

197 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198 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

199 Th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and Alexandra Ripley’s Scarlett

从出版角度谈文学翻译质量 篇6

【关键词】文学翻译质量;出版;翻译人才;引进书结构

【作者单位】赵舒静,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世纪90年代以来,批评文学翻译质量的文章常见诸报端,如北大教授把孟子译成“门修斯”、清华译者将蒋介石翻成“常凯申”的事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再如,2010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得火热,唯独优秀文学翻译奖尴尬空缺,《北京青年报》不得不用“呈现颓势”评价当时的文学翻译状况。若干现象叠加在一起,一些媒体和读者便得出了悲观的结论:文学翻译质量每况愈下,译者水平一代不如一代。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一、文学翻译水平下滑的“非质量”原因

中肯地说,文学翻译质量尽管有待改进的空间的确很大,但若综合考量,并没有证据表明当前文学翻译水平有显著下滑的态势。给媒体和读者造成负面印象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质量”和“非质量”两类,“非质量”的原因表现如下。

1.文学译作数量大幅上升

近年来文学翻译作品数量大幅上升,当今读者接触到的新译作数量和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前后相比已经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概念。众所周知,引进版文学类图书一直都是图书消费市场上的活跃因子,2013年我国共引进图书近858万册,光文学艺术类就占了1/5以上。总量增加后,接触到劣质译作的概率也随之增加。逮住一批不尽如人意的例子,就殃及更多其实还可以的文本,有片面夸大之嫌。把关注焦点投射在劣质译作绝对数量之上的纵向比较,本身就不太合理,更何况这样的比较还时常夹杂另一问题:拿新作品的新译本和经过历史沉淀、再版修订多次的经典译本做比较,是否有失公允?

2.读者水平显著提高

高等教育普及之后,读者文化水平显著提高,外国文学爱好中不乏外语好手,因此,译作被纠错的概率直线上升——豆瓣上甚至活跃着一批专门“找茬”的民间翻译高手。当然,互联网也在其中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今天发现的错误,明天就传遍大街小巷。有人说翻译是“徒劳的工作”,因为不管审核多少遍,修改多少回,总有讹误或欠缺,只是从前不易被发现,或者发现后也不具备大规模传播的渠道,而如今随着互联网的火速扩散,难逃读者的火眼金睛。不过,这对出版社而言倒不尽是坏事。完整的出版链条上有作者、译者、出版社、发行渠道、读者等几个核心环节,而出版质量的把关长期以来都过于仰仗上游的力量——作者和译者的职业道德操守、出版社的社会责任感、上级机关的质检抽查;而读者处于半缺位状态,抒发不同意见的方式至多就是拒绝购买。图书出版市场化运作后,读者的位置一下子拔高了,反馈的手段既迅速又直接。译者和出版社不再是高高在上、传道授业的角色,而必须经常与读者交流切磋,接受或反驳他们的批评和质疑。

3.读者需求明显变化

与读者水平提高所对应的是,读者的需求已不同于以往。换作西洋文学刚传入中国的年代,读者甚至能接受不谙外文的林纾用“听留学生口述后改编改写”的方式进行翻译。这种对文化引进曾起到惊人推动作用的翻译方式放在今天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读者认可的——他们不能接受译者对原作的删节、篡改或二度创作,也不再满足于听一个自圆其说的好故事。几十年前倘若将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直译为“穷得像教堂的老鼠”而不是“一贫如洗”,肯定有人指责“翻译腔浓”“不接地气”“不考虑目标语国家的语言文化习惯”。而现在谁都不感违和了,因为语言和文化都在接纳新的血液,变得愈发宽容和活跃。翻译的归化、异化之争想必不会有定论,但译者功力的强弱时常体现在如何兼顾这南北两极:如果说以前的读者更需要译者以接地气的方式理顺故事、传达思想,那么现在的读者更倾向于译文不要丢失原语的文化意象。昨天还被骂为“不伦不类”,遭到质量投诉的译法,今天就已被普遍接受,没准不远的将来,谁都知道“下猫下狗”就是“瓢泼大雨”在英文中的表达,谁都适应带着些微翻译腔的英文长句而不需要译者切割成更符合国人口味的短句。从这个角度而言,译者翻译一本书如果什么文化意象也没有传递,什么佶屈聱牙、拗口艰涩的词汇都没有,每个可能造成理解障碍的地方都“本土化”处理,每个句子都停留在当下读者的“舒适辖域”内,反倒没有多大的意思了。当然把握火候是技术活,料下得过猛必然导致可读性下降。

4.个体阅读习惯差异大

好与不好的判断难免有主观的成分在内。举个简单的例子,有读者抱怨三个字就能说清楚的“环颈雉”不该拖沓地译成“颈部有色环的雉鸡”。但其实原文采用的就是描述性的语言,而非物种学名,所以译文保留了表述上的特点,说来并不算讹误,但读者认为这属于表达不当。有些现代和后现代文学作品故意避开或破坏传统的叙事模式,你越习惯什么,它就越不给你看什么,读者适应起来尚需时日,否则就很容易将语言颠三倒四和情节前后不搭全都怪罪到译者头上。意识流部分几页连成一片没有标点,引文和对话完全不用引号隔开造成费解……哪怕是这些最小的“逆大众传统阅读体验而行”的实验做法都有可能遭吐槽、被投诉。此外,文学翻译中常有译注,但有的读者坚持认为这种做法破坏了阅读的连贯性,是译者“无中生有”。

以上这些都属于比较极端的案例,无非是想说明:什么样的译文才算好?很多时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常常会受到个人好恶、个体阅读习惯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来网络上流行将外文的大白话译成文采斐然的古汉语,常博得叫好声一片——为数不少的读者把最唯美的语言界定为最优秀的翻译,认准了“雅”才是译者实力的体现,却不知道或不介意译者在追求“雅”的同时悄悄牺牲一部分的“信”和“达”。这并非一个好的趋势,如果把翻译行为比作射击,所谓的“胜过原文”“比原文更有文采”“译出了原文未有的意境”其实就是译过头,和译不到位一样,都应判作脱靶。

造成翻译出版物“质量下滑”印象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无法找到理由开脱的质量硬伤,而这些硬伤往往是翻译态度所致,甚至还没到谈论翻译水平的地步。比如懒得考据、望文生义,将Guatemala(危地马拉)译成“关特玛拉”,将巴黎塞纳河畔的water sprays(供游人消暑的喷水龙头)译成“浪花”,将in economic terms(用经济学术语来说)译为“按经济来衡量”;而将may paradoxically prolong the life of some by narrowcasting in minority tongues(某些小语种也可能得益于小范围定制播放服务而延长了寿命)译成“也会似是而非地以少数人的口口相传延长寿命”,基本可以判定译者自己既没看懂也没查证就下笔交差了。劣中之劣当属打着“编译”“译述”“节译”的幌子肆意篡改原文,或是用“中译中”的手段抄袭剽窃。责任编辑很难察觉后者,因为文章已经改头换面,唯独被侵权者才会发现斟酌许久、只属于自己的独特表达(甚至是误译)竟会数度遭人撞车——2014年豆瓣上吵得沸沸扬扬的“庞某抄袭案”就是靠被侵权者自己发现的。举证难、判定难、惩罚难,让此类行为屡禁不止。回头看当年烜赫一时的“卡内基/卡耐基成功学”书籍,闹哄哄数百品种,多数都是利益驱动下靠“中译中”手法易容后的产物。

二、文学翻译出版现状和问题

从出版角度谈文学翻译质量,首先,绕不开的坎儿就是优秀翻译人才的匮乏。资深编辑、翻译家苏福忠曾一语道破:“如今,几乎没有人能以翻译文学作品为生。人们翻译这类作品只是出于对这一行的热爱,而且基本上都是在业余时间从事翻译工作。”在有些国家,译文的稿酬甚至高于写作,因为写作可以自由发挥,翻译却是“戴着脚镣舞蹈”。中国大陆出版社文学翻译的普遍稿酬是50元—80元/千字,一本20万字左右的图书,翻译连同数轮修改润色往往要耗去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税后收入却难达万元。尽管低收入绝不该和低质量画等号,但不可否认的是,出版界目前的翻译稿酬养不起专业人才,请不动一流的译者。文学翻译成了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占用时间长,报酬低微,也不算作科研成果。外语功底扎实、出版经验丰富的高手有许多条比当“译书匠”更具性价比的出路,不愿在文学翻译上投入精力。

其次,较之译作的质量,译作结构失衡的问题或许更应该引起重视。引进书中,文学类图书占据绝对优势,工业技术和前沿学科资源的引进则相对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引进数量有限,质量诟病更多。编辑在物色高端科技著作的译者时常遇到这样的尴尬:不少人语言过关却不具备专业知识,不少人具备专业背景却缺乏语言功底,为数不多的复合型人才根本不屑于从事翻译工作。当然,出版社不太愿提及的是其自身也缺乏相应的审校力量,有些单位借口文责自负,索性放弃了对译文质量的审核与把关,催生了一批劣质译作;其余一些继续打“安全牌”,出版专业要求低一些、受众面广一些的文学类译作。

此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和出版责任也是劣质译作的助推力。傅雷翻译《约翰·克里斯多夫》用了5年时间,瑞典汉学家陈安娜翻译莫言的《生死疲劳》用了6年时间,萧乾和夫人文洁若合译《尤利西斯》尚且用了4年时间。这些例子略显极端,翻译时间长的很大原因是原作难度较高,但好的译文势必需要充足的时间字斟句酌,就算是一般难度的文学图书,再快也需要半年的翻译和出版时间。可有些出版社为了迅速占领市场,甚至能在某些名人去世后一两周内就推出其传记的译本。劣质译作不少出自缺乏翻译出版资质的单位,其中也包括一部分与民营公司或独立工作室“协作策划”“协作出版”的:有的为了抢占先机,多人分译却不统稿,一个专有名词多个译法,读者看了云里雾里,甚至无法将前后的人物关联起来;有的根本没有外语编辑,索性放水;有的将稿件外包给特约编辑后不再把关;有的直接采用港台未经校订的译本,甚至将他人的译本改头换面就重新出版。上述现象究其根源,就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错位,而这些领域法规的缺失以及监管不到位,也是造成文学翻译质量问题老生常谈却无明显改观的一个因素。

无论是提高译者待遇、积累优秀译者资源,还是调整引进书的结构,或是实行专家呼吁已久的翻译质量问责制度,如果没有政策的扶持和法规的监管,一味依赖宣传和倡导提高译者职业道德和出版职业道德、依赖市场自身的调节,那么恐怕短期内很难突破现状。

[1] 李景端. 翻译编辑谈翻译[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2] 黄昱宁. 让理论“照进”实践——浅谈我国文学翻译出版的现状和趋势[J]. 编辑学刊,2013(1).

[3] 孙晓青,车忱. 畅销书翻译质量堪忧[J]. 编辑之友,2013(5).

[4] 韩蕊聪. 中国文学翻译理论发展简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 林克难. 实用翻译问题到底出在哪儿[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旅游英语翻译 篇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和稳定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的解放, 已经有不少国人去过或者打算到国外游览参观, 同时也有大量外国游客远道而来。与以往的旅游者不同, 现阶段以及未来的旅游者不仅满足于度假或观赏自然风光, 而是更加期望在旅游活动中得到精神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翻译旅游资料, 有利于更好地从语言、文化、交际角度诠释景点内涵, 加深游客理解,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满足广大游客的心理需求。大力发展旅游英语翻译势在必行。

一、生态翻译学基本观点

生态翻译学, 顾名思义, 是一种生态学的翻译观, 将生物学里“生态”的观念引入翻译学中。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为该学科的创始人, 他以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理为基石, 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适中尚和”的经典智慧为依归, 提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并在此基础上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

生态翻译学理论具体阐述论证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本体的解释功能。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 以“翻译的适应与选择”为主题, 以“译者中心论”为依托, 对翻译本体做出了符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解读。具体观点如下:翻译实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翻译原则是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方法是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文的评价标准是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等, 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二、用“三维转换”的方法点评旅游翻译

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 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 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一理论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翻译实践中, 指导译者翻译行为, 以期达成“最佳翻译”。

(一)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转换, 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

英语动词常有时态、语态的变化, 要与主语在人称和数上一致, 其使用非常精准, 而名词、形容词和介词使用较多, 因此英语表达行为常常是静态多于动态。英语旅游文本注重景点的静态细描, 大量使用名词和介词, 汉语动词使用频繁, 常有兼动式和连动式, 表达行为常常动态多于静态。相应地, 汉语旅游文本注重游客阅读之后的主观感受, 动词和形容词较多。据此, 译者要对英语文本的景点描述做相应调整, 进行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化静为动。如:

例1:For me this landscape was always a magical prospect, the austere countryside stretching away with the sharp definition of an 18th century aquatint across hill and woodland to Mt.Battie outlined against the horizon.

译文:总觉得这里的山野风光格外迷人, 那乡间清新淡雅的原野绵延伸展, 跨过小山, 穿过森林, 一路延伸到遥远地平线上赫然矗立的巴蒂山——简直是一幅轮廓清晰的18世纪蚀刻凹版画!

例中原文across hill and woodland to Mt.Battie outlined against the horizon包含三个介词短语, 译文将across和to均以动词短语形式译出, 分别译为“跨过”、“穿过”和“延伸到”, 从而画面由静转动, 描写生动, 读者如身临其境。

此外, 英语旅游文本的语言风格简洁朴实, 而汉语旅游文本则类似文学作品, 辞藻华丽, 常用四言八句以求音韵和谐、声律对仗。翻译时应调整措辞, 用符合中国人审美情趣和阅读习惯的语言表述出来, 语言过于简约平淡往往达不到旅游翻译的目的。如:

例2:The youngest of Rocky Mountains, the Teton Range is a spectacular sight.Enhanced by glaciers, deep canyons, snowfields, and lakes, the range shoots up suddenly, with no foothills around it.

译文虽为落基山脉中的小字辈, 特顿山却器宇不凡, 它拔地而起, 绝壁凌空, 冰川映雪地, 高峡出平湖, 景色蔚为壮观。

译文中使用了“器宇不凡”、“拔地而起”、“绝壁凌空”、“蔚为壮观”这四个四字结构以及“冰川映雪地, 高峡出平湖”这个对偶句式, 译文朗朗上口, 文采斐然, 诗情画意盎然。

(二)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 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 译者在进行源语语言转换的同时, 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

西方文化强调形式, 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 主张主客分离, 强调摹仿和再现;中国文化具有典型的功能主义特征, 在主客体关系上主张托物言情。英语景物描写讲求直观可感、客观具体, 汉语则讲求情景交融。因此, 译者要对英语文本的景点描述做相应调整, 从文化维转换的角度, 化实为虚。

例3:The clouds float over the mountain and among its peaks and gullies like a sea in which the peaks from time to time appear and disappear, often in the twinkling of a moment, like isolated small islands.The cloud sea is even more splendid at sunrise and sunset.

译文云流动在千峰万壑之中, 浩瀚天际, 壮丽非凡。峰尖浮海, 犹如孤屿, 时隐时现, 似见非见, 瞬息万变, 气象万千。变幻莫测的云海与朝霞、落日相映, 色彩斑斓, 壮美瑰丽。

例中原文只有isolated和splendid两个形容词修饰, 其余均为客观描写, 而译文使用了若干抽象形容词, 将客观描述转为主观感受, 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三)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以外, 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 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旅游景点名称一般包括专名和通名, 其翻译从交际角度讲应遵守约定俗成、简洁达意、传播文化、方便记忆的原则, 常用直译、音译和意译。如Great Barrier Reef翻译为“大堡礁”是直译, 简洁明确。Pyramids译为“埃及金字塔”是意译, 描述了景点的外形特征。Monte Carlo译为“蒙特卡罗”是典型的音译, 已逐步为中国读者所熟悉。

此外, 旅游文本中含有大量专业术语, 在翻译时应注意运用行话, 以便人际交流, 如:whistle-stop tour指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境外旅游模式, 即几日之内连续多国游。又如:ACE tourism探险、文化、生态混合式旅游, one-day sightseeing一日游, business class商务舱。

结论

旅游业的兴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旅游翻译水平的高低更能直接影响国际间的交往。本文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探讨了旅游翻译, 特别是旅游英汉翻译需掌握的方法和技巧, 以期提高旅游翻译水平, 完成“最佳翻译”, 为我国旅游英语翻译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摘要:国际旅游业已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文化旅游时期, 大力发展跨文化旅游翻译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借鉴生态翻译学理论, 基于“三维”转换, 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方面论述旅游英语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以取得原文与译文的最佳等效。

关键词:旅游翻译,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 2008 (6) .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 2011 (2) .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J].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4]刘彦仕.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料的英译[J].外国语文, 2011 (12) .

翻译角度 篇8

当代认知科学普遍认为,隐喻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活动,对我们认识世界有潜在性、深刻的影响,从而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隐喻的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使得语句具有隐喻性,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涉及两种不同事体的思想,它们的并置产生了矛盾,在互动的碰撞中获得统一,主体再结合其他因素便可获得隐喻义。隐喻可以使人们在不同事体之间建立联系,加深对事体的理解。隐喻的运用就是以认知的主体和语境为基础,以此喻彼,引彼喻此;其理解过程主要是在矛盾中找到统一,化异为同,同中得义,这里的“同”是指主体与喻体之间的、适应语境的“相似性”。

隐喻由认知而起,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认知的发展,这就揭示出隐喻在人类认知和推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形成概念、发展知识、进行思维、做出推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汉韩语言的特点

从语言学角度上讲,韩语属于黏着语系,韩语在意思表达上会重复黏着在一起,并且文学作品属于生活语言的一种升华,这也导致了韩语语句复杂性,其特点也往往表现出复句的多次反复出现,一个段落作为一句话进行阐述,甚至一句话包含有几种不同的语义。

而汉语属于孤立语,句型单一,且有规律可循,汉语词语组合主要利用语义的搭配作用,语素组成词,词组组成句子,连接的手段往往是语义的条件,而不是语法成分。只要是语义上合乎事理,能够搭配,可以连接在一起。

正是由于汉语句子的特点,造成了汉语句子的意义主要受语义因素的制约,句子的意义,如果根据上下文可以理解时,语法手段运用就常被忽视。而韩语则需要整体去把握之后,再去分层理解,这也使韩中翻译的时候,译者需要不断地转换思维模式,才能寻找出既不背离原文,又能让本国读者接受的语言。

三、隐喻角度下韩汉语句翻译的实际应用

当我们拿到需要翻译的原文时,需要将其划分为一个概念域,通过对此概念域的充分认知,了解其中语句所表达的思想,然后构建译文的概念域,通过筛选不同的对应单词和语句,两个概念域的并置就类似本体和喻体,也就产生了矛盾,在译者认知思维的进行中,进行互动的碰撞,最终获得统一,最后译者再结合其他因素,最终选择合适的译文,也就产生了隐喻义。

译文1:如果那边是一个人的话,有人让去他看什么东西,也会慢慢发现那些原先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译文1:如果那个时候是一个人的话,让人让我去看什么东西,我也会慢慢去发现那些原先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从上面例子中去分析的话,首先找到的关键词作为原本中的本体存在的“거기엔”,这产生了一个概念域,就是“那边”,而我们在构建译文的概念域时,如果直接去选择“那边”,反而出现了隐喻义的错误产生,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相似性并不是直接翻译出单词时就会产生最大化效果的隐喻义的,我们在这个时候应该充分去认知,首先返回到原文(整个段落,甚至前半部分文章)中去寻找这里的“거기엔”所代表的实际语义,到底是“那边”,还是“那个时候”,了解作者在语句中要表达的思想,再去构建概念域,经上下段落查找,可以看到前文叙述的是三个人一起走路时的事情,而在划线句子中,作者要表达的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的样子,如此进行思维认知,便可很好地去选定概念,从而构建出译文的概念域,最终产生适合的隐喻义。因此,译文1才是最合适的译文。

译文2:“像那时候的兴奋”一样的话像一滴雨一样掉落在我的心头。

译文3:“像那时候的伤心”一样的话又一次像雨水一样掉落到我的心里。

译文4:“像那时候的绝望”一样的话伴着他的声音冲出的水流在我的心里搅起了波浪。

以上3个例句中,可以看出,这是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主人公心里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循序渐进的。此时,在接触的原文后,我们就应该先去把握整个文章部分的剧情发展,进行认知思维的思想把握,寻找到关于“마음”的隐喻项“빗방울”的不断变化,这也自然随着“心境”的变化,导致隐喻项的语义产生的变化,这首先是原文概念域中的隐喻变化,我们在此基础上,再去把握译文概念域的隐喻义变化过程,首先是刚刚产生的心境,应该是“雨滴”一样的变化,然后变化成“雨水”,密度增加,感情的波动程度也加大,最后变成“水流”一样发生了变化,此时的隐喻义也就不在是单纯的词对词的关系变化,还存在着语句与语句,以及整个情节发展部分的矛盾变化,只有将整个剧情都进行了充分的认知把握,才能把握好原文概念域的隐喻变化和译文的概念域变化,从而找出对应的隐喻义。

四、结语

在韩汉文学作品翻译时,译者不仅是做的语言转换的单纯思维活动,还有认知思维模式的转换,在译者首先通过自己的思维能力,努力追寻作者的思维轨迹去分析原本的语言材料,再综合原本的表达方式尽力再现原作思维。

翻译的进行时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创造是透过表意系统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来找出该过程文化中意义是如何被制造与再制造的深层结构。

此时隐喻认知的介入,可以很好的进行认知把握,找出原文概念域和译文概念域中隐喻的发展变化,把握住矛盾变化方向,从而产生有质量的译文。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02-407.

[2]李海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中韩语言转换[J].语文学刊:外语教学研究,2010.

[3]李海英.中国传统具象思维方式与中韩翻译研究[J].语言应用研究,2012.

[4]刘宓庆.翻译教学:实物与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5]吕叔湘.语文常谈[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从体裁角度谈文学语体翻译 篇9

文学语体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 为了传达出原作的美学功能, 应在翻译前准确把握文学语体的基本特征。

首先, 需要指出的是, 文学具有多语体性特征, 翻译时需要注意所译段落的语体, 这是因为作者有时需要用其他语体表现艺术思想, 以达到一定美学目的。

Ядолжен объявитьсеберешение, что, обдумав то тяжелоеположение, вкотороеонапоставиласемью, вседругие выходы будут хужедля обеих сторон, чемвнешшнееstatus quo, и чтотаковоея согласенсоблюдать, но под строгим условиемисполнения с еёстороны моей воли, то естьпрекращения отношенияслюбовником. ( Л. Толстой. 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

应当向自己宣布这样一个决定, 考虑到她使全家陷入的这种困境, 对于双方来说, 所有其他解决办法都不如表面上的维持现状, 并且在她遵从我的意志, 即断绝与其情夫的关系这一严格条件下, 我同意维持此种现状

此段为《安娜·卡列尼娜》中卡列宁的一段独白, 其中画线部分为公文用语, 但此处公文用语的作用不在于体现庄严性, 而是为了表现卡列宁久居官场所形成的伪善性格, 突显其对安娜的冷漠。因此, 在翻译此段时一要按照公文用语风格翻译, 二要辅以浓重的书面语色彩, 秉持这样的翻译策略才能达到作者刻画卡列宁伪善、生硬、冷漠性格形象的美学需求。

其次, 在其他交际领域, 语言主体直接叙说思想感情, 而在文学作品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通过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来表达, 不同人物对人对事的感受、见解和态度交织在一起, 随着情节的发展, 作品的主题思想逐渐体现出来。因此,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 应着重挖掘作品中各种声音, 并将其全部传达出来。

最后, 文学语体的翻译还要注意原作作者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语言风格。每位作家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语言手段。没有独特语言特色的作家不能成为语言艺术家, 因此避免翻译中作家个人语言风格的流失也是文学语体翻译的重要策略。

二、三种文学体裁的文学语体翻译策略

1. 小说的翻译

小说是综合地运用语言的各种表现手段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是由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构成的。翻译小说, 必须重视人物语言与叙述人语言的联系, 即要根据具体环境、情节、人物综合考虑遣词造句, 使翻译和谐统一、相辅相成, 以便达到突出人物性格, 完成审美功能。

2. 剧本的翻译

剧本是文学的一个重要体裁, 是通过台词塑造形象的作品。而剧本除供读者阅读外, 最终目的是要搬上舞台, 通过舞台实践的剧本才真正完成了自己的创作使命。这就是剧本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之处。因此, 翻译剧本必须译好台词, 必须使台词既符合人物性格, 又符合演出要求, 二者不可偏废。

Колесов ( подходит к Тане ) . Девушка, куда выедете, если не секрет?. . . ( У афиши. ) В кино?. . . Нет?Ну, значит, на концерт. . . Тоже нет?. . . Куда же высобрались? Неужели в театр?. . . Все ясно. Куда—выэтого еще сами не знаете. А раз так, то идемте со мной.

Таня. Пристаете?

Колесов. Нет, хочу вас пригласить. . .

Таня ( перебивает ) . Спасибо, но пригласите кого-нибудь другого. . . И вообще у меня нет временис вамиразговаривать.

柯列索夫 ( 走进塔尼娅) : 姑娘, 您想上哪儿去, 如果不是秘密的话? …… ( 站在海报旁) 上电影院? ……不是? 这么说, 是要去听音乐会……也不是? 那您究竟想上哪儿去? 难道是想去剧院? ……全明白了, 连您自己还不知道上哪儿去。既然是这样, 那就跟我一起走吧。

塔尼娅: 您想纠缠我?

柯列索夫: 不, 我想邀请您……

塔尼娅 ( 打断他的话) : 谢谢, 您还是邀请别的什么人好了…再说, 我也没有时间和您磨嘴皮。

大学生柯列索夫与该校校长的女儿塔尼娅都在公交汽车站候车, 两人并不相识。但是, 柯列索夫对塔尼娅却一见钟情, 便上前和她搭讪, 塔尼娅表示不耐烦, 不愿和柯列索夫交谈。译者在最后一句台词中将 раговаривать 译为“磨嘴皮”, 可谓恰到好处, 将当时纠缠不清的舞台气氛生动地衬托了出来。

3. 诗歌的翻译

虽然诗歌翻译也隶属文学翻译, 但它的体裁更具特殊性。翻译诗歌重在神似, 即还原诗的意境, 灵活处理细节。

Струн вещих пламенные звуки

До слуха нашего дошли,

К мечам рванулись наши

рукиИ—лишь оковы обрели.

Но будь покоен, бран! —цепями,

Своей судьбой гордимся мы

И за затворами тюрьмы

В душе смеемся над царями.

Наш скорбный труд не пропадет:

Из искры возгорится пламя,

И просвященный наш народ

Сберется под святое знамя.

Мечи скуем мы из цепей

И пламя вновь зажжем свободы!

Она нагрянет на царей,

И радостно вздохнут народы!

你那琴弦拨出火热的预言,

突然传到我们的耳边,

我们翻身去找寻宝剑,

得到的却只有镣铐和锁链。

但请放心, 歌人!我们自豪,

恰恰因这命运和镣铐,

我们深陷黑暗的牢笼,

心中却将无耻的暴君嘲笑!

我们悲壮的事业不会消亡:

星星之火将迸发出万丈光芒,

觉醒的人民重新集合———

在神圣的旗帜下把战歌高唱。

我们要把镣铐铸成宝剑,

重新燃起自由的火炬,

像电闪雷鸣, 冲击沙皇,

人民扬眉吐气, 心花怒放!

这是19 世纪俄国诗人奥杜耶夫斯基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写得慷慨激昂, 气势磅礴。译诗在造句上简洁明快, 节奏感很强, 选词上注重庄重豪放, 增加了某些修饰语和形象性词语, 如“无耻的暴君”“万丈光芒”“把战歌高唱”“电闪雷鸣”“扬眉吐气”等, 因此, 读起来铿锵有力。

摘要:文学语体是为文学服务的语言变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在文学领域中, 不同体裁形式所使用的语言具有独特的美学功能, 与艺术活动特有的形象思维相联系。因此, 根据不同文学体裁的语言特征应使用相应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学语体,体裁,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吴建.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2]陆持.俄语不同语体的翻译[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 (5) :92—95.

[3]周领顺.翻译的层次性、译者的一致性和原则的可控性——兼论孤立文本文体风格的中介现象[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1) :59—64.

[4]李文戈, 齐瑞峰.苏、俄等值翻译思想及其在不同语体中的体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61—66.

[5]王秉钦.文学翻译与逻辑[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88, (3) :29—35.

翻译角度 篇10

1 医学英语的翻译标准

医学翻译就是医学科学信息的跨文化传播,目的在于介绍国外先进的医学科技经验和技术,使不同国家和民族能够进行医学科技和文化的交流。对于翻译的原则或标准, 不少中外翻译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许渊冲的“三美”说,刘重德的“信、达、切”;泰特勒(Alexander F·Tytler)的三原则“译文应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一致;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美国翻译家奈达(Eugene A·Nida)的“动态对等、功能对等”[1],英国翻译家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语义/交际翻译理论(Semantic/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等等。医学英语属于科技英语的范畴, 根据弗米尔(Hans J·Vermeer)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翻译医学英语同翻译其它文本一样,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2]。阎庆甲认为应把“明确”、“通顺”、“简练”三者作为科技翻译的医学英语特点及翻译标准[3]。韩其顺等则认为“忠实”和“通顺”今天已成为公认的两条翻译标准[4,5]。作为科技英语范畴之一的医学英语,虽有其自身特点,但“忠实”和“通顺”这两条公认的翻译标准仍然是适用的。因此我们可以以“忠实”和“通顺”作为医学英语翻译的基本标准。译文必须概念清楚,数据无误,传达原文的信息内容。同时译文必须规范、通俗易懂,符合译入语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习惯。

2 医学英语特点及其翻译

医学英语作为一门非常有特色的学科,主要描述和讨论医学科学事实,提交医学研究成果,传授医学知识等等。具有其独特的词汇体系和句法特征。如词汇量大,一词多义, 复杂长句多,长句和从句出现频率高,很少使用人称等特点。下面就医学英语的词汇和句式的特点及其翻译作详细阐述。

2.1 词汇特点及翻译

来源于希腊和拉丁语的派生词。据统计,医学术语75%以上来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这些词是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派生词。派生词是用一个现成的词或词根加上另一些本身并不单独存在但有固定意义的词素所构成。它具有词义的单一性和准确性,词的构成显示词的意义,分段式构成易于记忆,词根及词缀潜能巨大等特点[6]。由于派生词是按照规则由词素以一定的方式构成,因而只要理解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就能推断出词的意思。例如:前缀ecto-“外部的”,可构成ectotoxin(外毒素), ecto-genesis(体外发生),ectopia(异位)等等。词根cyto-“细胞”,可构成cytology(细胞学),erythrocyte(红细胞),leucocyte(白细胞)等等。后缀-itis表示“……炎”,如arthritis(关节炎),hepatitis(肝炎),hephritis(肾炎)等等。由此可见,掌握拉丁语及希腊语词缀对于理解、记忆并翻译这些医学术语词汇是极其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在记忆有限词缀的前提下掌握无限专业术语,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及扩大词汇量,从而提高翻译水平。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英语中十分突出的特点。英语中有大量的词既用于日常英语, 又是医学英语中的常用词汇。但在医学英语中,其词义已发生变化,具有一词多义的特点。确定词义很重要,同一单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有不同意义,有时甚至词义相差甚远。因此容易导致理解的错误,也是翻译的一个难点,而衡量是否选准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其表达的意思是否符合医学习惯[7]。如general一词,与另外不同的词搭配可具有不同的词义,所以翻译时必须根据英语的不同搭配关系和有关医学知识来判断词义。例: general check-up普查; general round总查病房; general anesthesia全身麻醉; general peritonitis弥漫性腹膜炎; general hospital综合性医院; general practitioner普通医生。在医学英语中,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在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从一个词或词组的基本意思出发,进一步引申词义,最后选择合适的表达。如果逐词死译,就会使译文晦涩难懂,甚至导致错误。

冠名术语。医学英语中的解剖结构、疾病、手术、临床检验等冠以人名、地名成为冠名术语,如tularemia(土拉菌病)(Tulare是加利福利亚的一个地方,该病就是在此地首先发现)。冠名术语中为数最多的数人名冠名术语,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姓名,后一部分常常为syndrome(综合征),disease(病),test(试验),reagent(试剂),method(法),reaction(反应),operation(手术),instruct(指示剂),treatment(疗法),theory(说)等等。在翻译人名冠名术语时一定要注意准确性、规范性和统一性。我国名词委外国科学家译名委员会提出了“名从主人,约定俗成,服从主科,尊重规范”等原则审定和协调译名。所谓名从主人是指人名冠名术语的人名部分的类型,拼写等应随主人而定,医学冠名术语多以音译为主就是体现了这个原则。典型的例子有“Gram’s method(革兰氏法),照规范译法应为“革兰姆氏法”,为什么没改,沿用至今,这就是“译语从俗”的原则。

2.2 句式特点及翻译

句法是医学英语不同于日常英语的一个主要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频繁使用被动语态和长句子。

频繁使用被动语态。在医学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较多。其原因在于科技文章主要论述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科学论断,并且希望强调和突出所论述的事物,因此谓语动词常采用以客观事物为主体的被动语态。在英语医学文献中,由于人们所关注的是行为的对象,即疾病和患者,而不需要明确行为者本身,即医务和科研人员,所以多用被动语态[8]。但在翻译时,不一定都要译成被动语态。一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处理:①保留被动句式,翻译为“被、由、为、受到、得到、经过”句式。如:例1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process is carried out by certain cells.译为:我们认为这个过程是由某些细胞完成的。例2 The pitfalls in both methods of the operation are well documented.译为:两种手术方法的缺陷已得到充分证实。②如果被动句的主语(即受动者,行为对象)是无生命的事物,而行为者又不具体时,就可以直接译成汉语主动句,这时,一般可以保留原文中的主语,作为汉语主动句中的主语,后面再直接接上谓语。如: 例3 When hepatocytes are transformed into malignant cells, they may secret IGF- and promote malignant hepatocyte proliferation by an autocrine mechanism. 译为:当肝细胞转化为恶性细胞时,可以分泌IGF-Ⅱ并以自分泌的形式刺激肝细胞增殖。例4 In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the majority of the cells continue to be bathed in fluid, spoken of as extracellular or tissue fluid. 译为:在多细胞机体内,大多数细胞一直浸浴在称为细胞外液或组织液的体液之中。③使用“It”引导的句式。由于医学英语只注重客观事实、实验结果或有关理论,而不注重个人的态度和情感。所以,在医学英语中大量使用“It”引导的句式,从而使句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便于理解。It引导的被动语态惯用句型,通常采用如下译法:

It is known that…译为:众所周知……

It is found that…译为:据发现……,有人发现……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译为:普遍认为……

It is estimated that…译为: 据估计……

It has been proved that…译为:已经证明……

It has been illustrated that…译为:据图表所示……

长句的处理。英语中,特别是科技英语文献中句子冗长、结构繁复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医学英语文献出于叙事说理的需要,其长句更是屡见不鲜。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使用了各种各样修饰语;而另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其句子的组织结构的扩展使句子变长,而其内容也随之复杂起来[9]。有些长句,各种成分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意思很难分辨;而且搞清楚各成分的意思之后,各个层次在翻译时如何安排也颇费周折。因此,长句的处理,往往成为翻译中的棘手问题。处理不当,就使得译文晦涩难懂,读来一头雾水。然而,长句的翻译并非全无规律可循。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并理清原文的句法结构,抓住全句的中心内容,弄清句子各层次间的逻辑关系,就能用简洁、通顺的汉语翻译出原文的意思。

例句:Those patients who become asymptomatic with the onset of jaundice and whose diagnosis was not made until they become jaundiced find it curious that they were ambulatory when they felt “terrible” but confined to bed when they feel well.

分析:①句中的主句是Those patients;②主句中的主语those patients后面有两个定语从句修饰,一个是who…jaundice另一个是whose…jaundiced;③其中第二个定语从句中还包含一个由until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④主句的谓语动词find后为复合宾语结构(it是形式宾语,curious是宾语补足语),由that引导的they...well宾语从句说明形式宾语it的具体内容;⑤宾语从句还含有两个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其中第一个状语从句分隔了宾语从句中两个并列的谓语were ambulatory but confined to bed。译文:那些虽有黄疸而无其他症状的病人以及那些在黄疸出现后才被诊断的病人对此都觉得奇怪:即当初他们感到“极不舒服”时,却可以四处走动,而现在感觉良好,却必须卧床休息。

例句:There seems little doubt, therefore, that when a peptic ulcer is in a stage of causing symptoms, direct exposure of it to hydrochloric acid will usually induce typical ulcer pain[10].

分析:①本句含有三处分隔现象:首先,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通常应紧跟与其所修饰的名词doubt之后,但这里被插入语therefore所分隔;其次,同位语从句本身是一个主从复合句型, that没有直接像通常那样直接跟着其主句direct exposure…ulcer pain,而是被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所分隔;再则,句中exposure与其搭配的介词to被后置定语of it所分隔,此处的it指代peptic ulcer;②本句的主句There seems little doubt,而在翻译时语序作了调整,放在句尾,以更符合汉语表达的习惯。译文:因此,在消化性溃疡处于症状期时,如溃疡直接接触到盐酸通常会引起溃疡疼痛,这一点似乎没有什么疑问。

3 结语

综上所述,“忠实”和“通顺”应该是医学英语翻译的基本标准。而要达到这两个标准,译者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了解医学英语的句式特点及深厚的医学专业知识,并辅之以必要的翻译技巧,并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这样才能在翻译时做到应付自如,使译文达到层次分明、文字准确、含义清楚。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Cgarles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Translation[M].Leiden:E.J.Bril.1969:12.

[2]Hans J.Vermeer.A Skopos.Theory of Translation(SomeArgument for and against)[M].Heidelberg:TEXTcon-TEXT-Verlag,1996:104.

[3]阎庆甲.科技英语翻译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版社,1986:1-3.

[4]韩其顺,王学铭.英汉科技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4-33.

[5]黄荣恩.科技英语翻译浅说[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4.

[6]华仲乐,郁正芬.医学英语构词纵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

[7]刘党俊.医学英语汉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0,13(1):13-15.

[8]马会灵.从翻译标准和医学英语的特点论医学英语翻译[J].中国科技信息,2005,5(22):139.

[9]童丹,葛露.浅谈医学英语中长句的分析与理解[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5):43.

从文化角度看当代电影名称翻译 篇11

关键词:文化差异;电影名称; 翻译

一、引言

电影的片名是一部电影内容的凝结或是主旨的体现,是确定整部影片感情基调的点睛之笔。因此,对电影名的翻译不仅仅是将片名的意思翻译出来,更重要的是表达出片名原来要表达的深意。将电影片名中所带有的文化传递给异语观影者,并让观影者想从眼花缭乱的电影中选出自己喜欢的电影实属不易之事。

二、翻译外文电影名时所采取的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对拍摄国家的文化背景作深入的了解才能领会到电影名所要表达的深意。其次,如何对电影名所表达深意用本土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观影者接受、明白,又是对译者的另一种考验。

“语言的文化特征包括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意识、历史传统、习俗信仰、地域风貌等一系列因素。”译者只有在了解电影名所携带的本国文化信息,才能精确传达出电影名所要传递的信息,这里也涉及到了电影名翻译时的忠实性。

例如Seven在中国上映时被译为《七宗罪》,点名了故事的主线和seven的宗教寓意。“七宗罪”应为Seven deadly sins,是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列举出各种恶行的表现。电影以这七宗罪为主线展开,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等都在呼应着电影主题。而如果译者当初这翻译成《七》,中国的观众根本不会想到这其中涉及的文化差异,不仅没有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也会对电影的票房打折扣。

译者在翻译时要有很深的文化功底,尤其是要对片名中的习语及典故有所了解。否则会对影片信息的传达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First Blood 一直被译作《第一滴血》,而在英语习语中,“first blood” 有“首战告捷”的意思。再如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被译作《飞跃杜鹃窝》,而在英语习语中“Cuckoo’s Nest”有“精神病院”的意思,并且电影讲述的正是一个男子在精神病院的遭遇,因此翻译成“精神病院”或“疯人院”会更贴切。否则,这样的翻译不仅没有对电影的宣传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反而还会误导观众。

在对电影名做包含的文化信息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译者在翻译英文电影时若能充分发挥本国语言的优势,利用我们汉语的博大精深,那对电影来说绝对是锦上添花。译者借鉴一些汉语习语典故、大众流行语,采取与中国文化相契合,为大众的所熟悉的语言,不仅可以消除不同文化所带来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还可以加深观众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很多时候,译者会发挥我们四字成语或熟语的优势,如A Walk in the Clouds被译作《云中漫步》,Bathing Beauty被译作《出水芙蓉》。讲述保镖与雇主之间爱情故事的Body Guard被译作《护花倾情》,不仅体现了电影的含义,还利用了中国“护花使者”这一概念,对影片内容很好地加以渲染。

除了四字词语、成语,译者也很好地利用了古代诗句。如电影Lolita讲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养女的畸形戀爱故事。译者将其翻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很好地利用了诗人苏轼的诗句。此诗句本是苏东坡取笑80岁的老友纳了18岁的小妾,其中“梨花”寓发白年老的老友,“海棠”寓正当红颜的新娘。而电影Lolita正是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情节,与这首诗十分吻合,又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可谓翻译的佳作。

三、中国电影“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电影名称翻译问题

中华文化上下有五千年的历史,很多电影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基础进行创作,或者有的电影名是一个成语。有时一个简单的电影名却包含许多,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含义,如何将深层次的文化内容传递出去就对译者提出很大的考验。

翻译不能很好的表达电影名原来的意思,英文翻译无法表达汉语的博大精深。电影《唐伯虎点秋香》被译作Flirting Scholar,在外国人看来就是“正在调情的学者”,中文名字的精华在“点”上,饱含其中的境界,有一种诗情画意之美。但是英文的翻译,说法较为直接,而且用到“flirting”一词,其中的诗情画意之美全部都被抹杀掉,反而表达不出中文名字所要表达的意思。“调情”一词,在中文中的含义并非褒义之词,然而唐伯虎对于秋香的追求,是用尽了他所有的心思和他的才气才能赢得了他最终的幸福,并非调情中的不认真,所以英文的翻译不够全面。

译者没有考虑翻译中的意象在外国文化中的含义,有的翻译会让外国观影者产生歧义。电影《卧虎藏龙》,片名出自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影片进入国际市场后被直译为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Crouch”意为蹲伏,而“Hidden”意为隐藏的。英文直译为“蹲伏着的老虎,隐藏的龙”,翻译过于直白,无法体现汉语中卧虎藏龙的意义。除此之外,在中国文化中,“龙”一直是力量、财富、繁荣及权利的象征,中国的历代帝王都自名为龙,中国人也形容自己是“龙的传人”。但是,在西方,龙被认为是一种体型庞大、长有双翼、利齿尖刺、颜色多样、口中喷火的怪物,是邪恶和暴力的象征,是战争的象征。因此,在西方文化中,龙并不受欢迎。“Hidden Dragon”可能会引起西方观影者的误解。

四、结语

好的电影名称翻译所体现的不仅是译者的翻译技巧,更是在考验译者对两种文化的理解与融合。译者只有将电影名本身所携带的文化与英文电影所要融入的文化相结合,才能做到基于文化方面的信息传递,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丁雪莲.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归化法和异化法的运用. 外语交流. 2012. 总第334期.

[2]方梦之著. 翻译新论与实践Translation Studies and Practice[M] .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5.

[3]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上海外国语学院报,1998(2):12~1 9

[4]李王侠. 外国电影名称翻译的标准[J].电影文学,2013(7)

[5]单迎春. 西方电影文化及其影名翻译策略[J].电影文学,2011(9)

翻译角度 篇12

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意就是用好话说。它是一种令人愉快的、语气和缓的、不得罪人的说法, 是英语和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 文中有大量的委婉语, 涉及死亡、疾病、性事、排泄和人际交往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数量既多而且复杂。

二、翻译伦理

伦理是处理人们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德和准则。翻译是有意识的主观活动, 势必受伦理的影响和支配。西方翻译伦理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由法国文学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安托瓦纳·贝尔曼率先提出, 二十多年来翻译伦理在西方有很大的发展, 在国内也越来越引起各研究先进的关注, 其中集大成者是芬兰学者切斯特曼, 他提出四大伦理模式, 即再现、服务、交际和规范伦理。再现伦理要求译者要再现原文再现作者的意图。服务伦理即要译者忠诚于客户, 完成客户委托的目标。交际伦理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跨文化交流。规范伦理主要是“目标文化当时对翻译的期待, 它要求译者的行为与规范相一致, 不超出其期待”。

三、《红楼梦》英译本中翻译伦理的体现

例一:

凤姐儿听了, 眼圈儿红了半天, 半日方说道:“…这个年纪, 倘或就因这个病上怎么样了, 人还活着有什么趣儿!” (第十一回)

霍译:Xi-feng’s eyes became moist.…she said at last, “but she’s only a child still.If anything should happen to her as a result of this illness, I think all the fun would go out of life!”

“怎么样了”是死亡的委婉语。因凤姐与秦氏关系非常要好, 这么深的感情, 使凤姐自然对“死”字讳莫如深, 用了“If anything should happen”这样模糊委婉的表达。霍译不仅将委婉语译出, 同时并没有忽略人物间的情感关系, 这就很好的准确再现了原文原作者的意图, 遵循了翻译的再现伦理, 更能突显凤姐对秦氏的不忍和怜惜之情。

例二:

“妹妹的名声很不好听, 连老太太、太太们都知道了, 说妹妹在家做女孩子儿就不干净, 又和姐夫有些首尾, ……” (第六十九回)

霍译:“There is a nasty little story going around, my dear, that you weren’t all you should have been before you were married.They say you were much too thick with Cousin Zhen.”

这话是凤姐在无人时和尤二姐说的, 她此时已起了借刀杀人的心思。用这样一个语意含混不清的“weren’t all you should have been”委婉地说法, 充分展示了凤姐花言巧语, 心机极深细的可怕性格, 凤姐既要恶事做绝, 也要好名尽得, 并且都做得滴水不漏。

再现伦理要求译者准确、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这就不只是文本的字面意思, 还应注意到文字背后所隐藏的语体感情色彩、心理想活动和文化背景知识等, 即孙致礼所说的“译者要传达的是原文的全部意义, 不仅是语言层面的意义, 还要重视文化层面的意义”。

例三:

是以巫山之会, 云雨之欢。 (第五回)

霍译:Every act of love, every carnal congress of the sexes

杨译:Thus every sexual transport of cloud and rain is the inevitable climax of love of beauty and desire.

云雨一词典出于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 从此云雨渐渐地被人们所接受, 用来形容男欢女爱既生动形象, 又文雅贴切, 于是“云雨”便成为了古代小说中描写男女房事的常用词语。

在“云雨”的翻译中, 霍译显得非常灵活, 或译为“act of love”或“makes love”, 翻译的清晰明确而又不失委婉, 非常好的传达了原文意思, 完成了中西文化交流, 遵循了交际伦理。而反观杨译, 直接用“sport of cloud and rain”, 用云雨这两个意象来指代性事, 恐怕西方一般读者是不可能理解的, 势必成为原文理解的一大障碍, 违背了交际伦理。交际伦理特别强调的是语言的交际功, 它要求译者作文化的使者, 文化的桥梁, 使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沟通理解成为可能。

四、结语

首先, 译者的伦理观对译作有深刻的影响, 霍克斯的译作主要遵循规范伦理, 对《红楼梦》中委婉语进行了非常成功的翻译。翻译伦理作为一种比较科学的翻译批评方法, 有助于翻译活动和翻译研究的发展。其次, “任何一种单一的翻译模式都难以重视的再现《红楼梦》中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的成功传达无疑是翻译中的难点。当我们进行类似委婉语的文化词的翻译时, 一定要小心谨慎,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摘要:红楼梦中委婉语既多又复杂, 它的翻译常常给译者带来难题。本文从翻译伦理角度对英译本委婉语翻译进行研究, 探讨翻译伦理在译本中的体现, 从而得出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红楼梦,霍译,委婉语,翻译伦理

参考文献

[1]Andrew Chesterman.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 The Translator, 2001 (2) :139-154.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岳麓书院, 1987年。

[3]David Hawkes and John Minford.The story of the stone.London:Penguin Group.1973-1986.

[4]孙致礼:《译者的职责》, 《中国翻译》, 2007 (4) :14-18。

[5]Cao Xueqin, Gao E.A Dream of Red Mansions[M].Yang Xianyi, Gladys Yang, trans.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01.

上一篇:水质水量分析下一篇:我国矿山地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