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延性腹泻

2025-01-06

迁延性腹泻(共7篇)

迁延性腹泻 篇1

在临床上, 慢性迁延性小儿腹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这个疾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关因素是复杂的, 因为具体的医疗条件的限制, 想查找清楚每一个具体的发病原因, 这是非常困难的, 进而使得相关的临床治疗工作变得也非常困难和复杂。现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治疗的58例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的58例均为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治疗的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 男33例, 女25例, 年龄2~24个月。其中迁延性腹泻55例, 慢性腹泻3例。大便性状呈黄稀水便、黄绿色稀便和黏液便, 每天少于5次22例, 每天5~10次21例, 每天多于10次15例。伴随症状:小规则发热18例, 腹胀15例, 脱水13例, 呕吐12例。

1.2 治疗方法

①饮食改善:如果患儿不耐受乳糖, 这个时候就需要将乳类喂养停止下来, 饮食方面要去乳糖化, 如果在进行了持续5天的治疗以后, 仍然没有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水解蛋白配方或其它饮食方案。②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前提条件为:化验大便、脓血便发现白细胞已经超过5个, 而且能够分离出特异病原以及呼吸道等感染的情况。③使用肠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疗法进行治疗:每天3次, 凉开水冲服用药, 每次服用50~70mg/kg的丽珠肠乐, 0.6的乳酶生, 1/2~1包的思密达每天也要口服2~3次。 (4) 补充微量元素与维生素:连服两天维生素A, 每天服用5万单位;如下药物每日口服3次, 连续服用5~7天:10mL/次的维丁胶性钙, 5mL/次的复合维生素B液, 5mg/次的叶酸, 0.1片/次的硫酸亚铁片 (要在餐间服用) , 1mg/kg·d的葡萄糖酸锌, 如果患儿镁含量较低, 需要用25%硫酸镁0.2~0.4mg/kg, 进行肌肉深部的注射, 连续进行5天。 (5) 辅助治疗方法:肠道外营养、输注免疫球蛋白等等。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经治疗后, 大便次数1d内不超过2次, 性状正常;好转:经治疗后, 大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一半以上, 大便性状渐趋正常;无效:经治疗1个疗程, 大便次数和性状无变化者[1]。

2结果

58例患儿中, 大便细菌培养阳性17例 (29.31%) , 肠道感染19例 (32.76%) 。其它病因包括锌缺乏41例 (70.69%) ;乳糖不耐受33例 (56.90%) ;肝损害31例 (53.45%) , 免疫功能低下18例 (31.03%) 。并发感染:轮状病毒 (RV) 感染10例 (17.24%) 、呼吸道感染18例 (31.03%) 。所有患儿给予积极有效的综合性治疗后, 治愈52例 (89.66%) , 好转4例 (6.90%) , 无效2例 (3.45%) , 总有效率为96.55% (56/58) 。

3讨论

多个方面的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发生慢性、迁延性腹泻, 这个问题, 也让诸多的临床儿科医生感到非常头痛。本次研究中, 经过对大便进行细菌培养, 有17例呈阳性, 占所有研究病例中的29.31%。当前, 在临床治疗方面, 抗生素的使用非常普遍, 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控制乳糖酶和碳水化合物的转运, 这样就会造成抗生素导致的相关腹泻, 对此难以根除。按照本次的研究资料, 可以发现, 共有28例是因为发生了并发感染, 而患上了腹泻。具体患病情况为:呼吸道感染引发的有18例, 占比31.03%;轮状病毒感染10例, 占比17.24%。RV感染, 会使得继发性乳糖酶缺少, 造成迁延性腹泻。有医学资料显示[2], 并存肠道外感染也会增大患儿出现慢性迁延性的几率。按照专家的研究发现, 这些情形与患儿发生肠道外感染, 而肠道功能受到影响, 使用了抗生素进行相关治疗等紧密联系。按照本次研究, 相关条件下, 对于枸橼酸杆菌以及肠球菌的检出率较高, 这就是说对于抗生素的使用, 要科学正确, 避免发生严重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 产生迁延性腹泻。在具体的临床治疗中, 如下几点都需要引起注意: (1) 如果没有准确地掌握小儿腹泻的原因, 禁止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可以选择使用微生态制剂[3]; (2) 使用抗生素, 能够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特异病原分离出来, 这个时候要选取药物敏感试验进行相关的确定; (3) 如果感染的发生是因为败血症、肺炎等原因, 这个时候就必须要使用抗生素, 尤其是广谱抗生素中叶, 微生态制剂必须要引进使用, 从而避免因为肠道菌群失调而产生腹泻, 这一较难根治的疾病。

在患上慢性、迁延性腹泻之后, 小儿患者体内的微量元素就会缺乏, 这样腹泻就会加重。按照本次研究资料, 可以发现41例患者体内的锌元素含量都缺少, 占比达70.69%, 这种情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排泄的过多、摄入过少的缘故。如果人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过少, 免疫力就会降低, 这样整个肠道的免疫系统就会受到破坏、刷状缘酶的活性液会受到影响, 感染的几率就会增加[4]。有专家曾经指出, 对于显著治疗小儿短时间内的迁延性腹泻, 补锌效果显著, 即使不能彻底根治, 也可以明显地减轻病情, 所以锌元素对于治疗小儿的迁延性腹泻非常重要。

对于腹泻患儿, 如果没有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原因可能主要是因为肠黏膜上皮细胞受到了损伤, 位于刷状缘上的乳糖酶的活性被降低, 这样就阻止了对乳糖的吸收, 造成了对乳糖的继发性不耐受。本次研究中, 有33例反映有乳糖吸收异常现象, 占据了所有研究案例中的56.90%。通过使用去乳糖奶粉对患儿进行喂养, 可以发现效果非常显著, 大部分患儿在食用了5天的无乳糖奶粉喂养后, 大便就恢复到了正常情况。肠黏膜受损情况下, 在经过5天的无乳糖奶粉喂养后, 没有取得显著效果的患儿, 可以使用炒面、纯米粉进行喂食, 在这样的情况下, 约有53.45%的患儿, 也就是31例的肝酶有升高现象, 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丙肝、乙肝、梅毒等感染, 这个时候就尤其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

总而言之, 引发婴幼儿慢性、迁延性的腹泻原因是多方面的, 具体的治疗过程中, 需要结合具体的病情, 分析具体的病因, 给出有针对性的治疗, 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 对患儿进行治疗, 帮助其病情的恢复。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治疗的58例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给予积极有效的综合性治疗后, 治愈52例 (89.66%) , 好转4例 (6.90%) , 无效2例 (3.45%) , 总有效率为96.55% (56/58) 。结论:多个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发生婴幼儿慢性迁延性腹泻, 在具体治疗过程中, 应该多观察病人的实际情况, 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 分析病因, 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及治疗措施, 多方面入手, 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治疗, 加快患儿康复。

关键词: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7 (8) :634-636.

[2]方鹤松.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难治性腹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 21 (19) :1281-1283.

[3]LUKACIK M, THOMAS RL, ARANDA JV.A meta-analysis ofthe efects oforal zinc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ndpersistent diarrhea[J].Pediattics, 2008, 121 (2) :326-336.

[4]杨海军, 孙梅.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83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09, 27 (10) :930-934.

迁延性腹泻 篇2

关键词:腹泻,小儿,锌缺乏

迁延性、慢性腹泻是6~17个月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在基层医院有由于医疗技术和卫生知识有限, 慢性腹泻的住院患儿仍比较多[1], 小儿慢性腹泻与锌缺乏的关系目前有不少报道, 但系统性分析两者相关性的研究并不多, 本文探讨锌缺乏与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相关性,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于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腹泻患儿135例, 男78例, 女57例, 年龄 (14.32±2.5) 个月, 其中给予锌剂口服的有68例, 男37例, 女31例, 年龄 (12.47±3.4) 个月, 未口服锌剂患儿67例, 男39例, 女28例, 年龄 (13.51±3.01) 个月;另随机选取健康儿童112例, 男61例, 女51例, 年龄 (13.87±2.33) 个月, 各组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诊断标准为:年龄<2岁, 病程>14 d, 粪便呈稀水样或粘液样, 大便镜检:白细胞0~6个/Hp, 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1.2 方法

1.2.1 血锌检查方法

腹泻组患儿于发病后两周采末梢血2 ml, 健康儿童于体检时取血,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血锌值。

1.2.2 治疗方法

腹泻组所有患儿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调节酸碱紊乱, 调节正常肠道菌群、口服思密达止泻及饮食疗法等, 腹泻组中的68例患儿另给予口服锌剂, 饭后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3次/d, 1 mg/ (kg·d) 。

1.3 疗效判断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1998年腹泻病疗效标准[2], 显效:治疗5 d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有效:治疗5 d后大便次数和性状改善, 但未全部消失;无效:治疗5 d后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锌水平的比较

腹泻组患儿血锌水平 (58.38±9.87) μmol/L显著低于健康组 (69.85±10.24) μmol/L,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疗效的比较

68例腹泻患儿经加服锌剂1个疗程后, 患儿病情显著好转, 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82%, 显著高于未口服组 (67.16%)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讨论

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病因比较复杂, 除常见的感染性因素外, 还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低蛋白血症、贫血、乳糖不耐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等有关[3];而早在肠源性肢端皮炎伴发难治性腹泻的患儿治疗中采用口服锌剂可明显改善腹泻症状[4], 表明小儿腹泻与锌缺乏存在密切关系;有大样本统计研究发现对缺锌儿童补充锌剂可明显减少腹泻的发生[5]。表明小儿腹泻与锌缺乏密切相关, 目前, 小儿腹泻与锌的关系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研究将进一步阐释两者的相关性, 探讨腹泻与缺锌的相关性及补充锌剂对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正常人体通过肠道吸收和排出锌以维持体内锌代谢平衡, 但在人慢性腹泻时, 锌与脂肪及磷酸盐结合在肠腔中, 形成不溶解的复合物, 加之场内的液体分泌增加, 导致大量锌随粪便排出;腹泻时肠道上皮细胞脱落, 肠黏膜和微绒毛的破坏导致肠道对锌的吸收不良;进食不足、丢失过多及吸收不良等原因的综合作用下, 小儿腹泻时常常伴发有锌的缺乏, 本研究发现, 135例腹泻患儿平均血锌水平显著低于健康患儿组, 具有统计学差异 (t=8.94, P<0.05) 。而锌剂的缺乏又将加重患儿腹泻, 导致恶心循环[6]。锌剂可促进肠道对水钠的重吸收, 可增强患儿免疫功能、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和上皮细胞及组织的完整性, 可维持多种锌依赖酶如DNA合成酶、氨酰基转移RNA合成酶、胸腺激酶等活性[7], 因此, 合理补充锌剂有利于患儿病情的恢复;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理论, 对135例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中的68例补充锌剂治疗2周后, 腹泻的病情包括大便次数、性状等显著改善, 明显优于未予锌剂治疗组患儿,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7, P<0.05) 。

综上所述, 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时可以补充锌剂, 有助于改善病情, 缩短病程, 该方法简单易行, 患儿容易接受, 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徐樨巍, 王国美, 邱晓红, 等·小儿慢性腹泻病流行病学与病因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9, 24 (2) :112-11.

[2]方鹤松, 魏承毓, 段恕诚, 等.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 13 (6) :384.

[3]江米足·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9, 24 (5) :344.

[4]Fischer WalkerCL, Black RE, Baqui AH.Does age affect the repornse to zinc therapy for diarrhea in Bangladeshi infants.Health Popul Nutr, 2008, 26 (1) :105-109.

[5]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50-551, 1298, 1230.

[6]康春华, 丘小汕, 华莉, 等·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锌水平变化及补锌治疗效果.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 (10) :765-766.

迁延性腹泻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84例,男46例,女38例;年龄2~12个月53例,1~3岁23例,>3岁8例;诊断标准依据《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2],其中迁延性腹泻63例,慢性腹泻21例。大便次数每日均多于5次,大便大多为黏液便;呕吐24例,不规则发热16例,腹胀12例,不同程度脱水36例,伴轻度营养不良20例,中度营养不良4例。实验室检查:大便镜检阴性或脂肪球41例,白细胞(+~++)8例,大便培养有致病菌生长4例;血常规检查血象多正常,血红蛋白轻度下降56例;曾于院外不规则治疗72例。

1.2 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患儿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营养状况、病程及病情轻重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治疗均包括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疗法、纠正代谢紊乱和脱水,加强营养支持、指导饮食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每日元素锌20 mg,年龄小于6个月者每日10 mg口服,疗程10 d。1.3疗效判断标准根据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纪要》疗效判断标准[3],迁延性与慢性腹泻显效:治疗5 d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5 d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5 d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总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治愈时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P<0.05)。2.2两组治疗后止泻时间及总疗程比较治疗组止泻时间(4.3±1.02) d,总疗程(6.1±2.6) d;对照组止泻时间(6.2±1.53) d,总疗程(9.6±3.2) d。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不良反应

本组病例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锌的主要来源为食物中获取,肠道在维持体内锌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胃肠道根据饮食中锌的含量和体内锌的营养状态调整锌的吸收和锌的排泄。由于机体没有一个功能性锌储存,一旦机体从外界摄取不足或排出增加,机体将迅速处于缺锌状态。饮食中缺锌与疾病是儿童缺锌的主要原因,近年研究表明:小儿常见疾病常有锌的缺乏而致发锌、血锌、尿锌均明显低于正常[4],通过补锌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腹泻患儿的缺锌与饮食摄入减少、肠道对锌的吸收不良、粪便中锌的丢失增加有关,迁延性、慢性腹泻更加明显。说明腹泻时间越长对婴幼儿锌代谢的影响越明显[5]。同时,缺锌也是导致反复腹泻的原因之一,锌对小肠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腹泻时由于摄入减少、胃肠道丢失增多导致锌的缺乏,而缺锌又可致腹泻或使腹泻不易恢复,使腹泻与缺锌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病程延长。腹泻患儿通过补锌治疗,使体内锌的水平升高或恢复正常,从而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及肠黏膜的再生,改善肠黏膜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肠黏膜对水和钠的重吸收;增加细胞免疫和升高抗体浓度。所以腹泻病儿补锌能够减少腹泻的持续时问和降低疾病严重程度。本组资料中治疗组无论在总有效率、止泻时间、总疗程等方面均较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锌对迁延性、慢性腹泻的辅助治疗作用。葡萄糖酸锌是有机锌,口服利用率高,对胃肠道刺激性小,价格便宜,是辅助治疗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摘要: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有效性。方法 84例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止泻时间和总疗程方面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迁延性、慢性腹泻病儿口服葡萄糖酸锌治疗可以缩短腹泻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简便易行。

关键词:迁延性,慢性,腹泻,葡萄糖酸锌,小儿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陆华,等.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97.

[2]方鹤松,魏承毓,段恕成,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3]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补充建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4]陈均亚,陈克.急性感染性腹泻小儿血锌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浙江预防医学,2008,20(3):49.

迁延性腹泻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在我科就诊并住院的慢性迁延性腹泻患儿110例,均符合慢性迁延性腹泻诊断标准[1]:年龄3个月—13岁,病程>14天,稀水样便每日4次以上。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2.9岁,平均病程14.6天,每天平均大便次数7.2次;西医治疗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2岁,平均病程15.2天,每天平均大便次数6.8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情况等一般资料间有均衡性,两组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降温、补液、纠正酸中毒及对症治疗,西医治疗组给予思密达口服,其中思密达<1岁,1/3袋/次;1~3岁,1/2袋/次;>3岁,1袋/次,均每日3餐前30min口服。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止泻方”,组方:人参10g、茯苓10g、白术6g、甘草5g、薏苡仁10g、陈皮5g、麦芽10g、黄连3g、马齿苋10g、神曲6g、干姜3g、甘草3g;水煎服,1剂/d,分3~4次口服。治疗1周为1个疗程,可治疗1~2个疗程。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加用推拿疗法:①腹摩法: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将四指罗纹面或掌心置于腹部,采用摩法沿剑突向下至耻骨联合上,重点按揉建里和神阙穴。动作需有节律、轻柔、顺时针方向环旋按摩3 min;②捏脊法:患儿取俯卧位,医者食指和中指自然屈曲,横抵在尾骨上,两手交替沿督脉循行向前推进,随捏随推向上抵至第七颈椎为止,如此反复3遍。在推、捏脊过程中,每推捏3次,须轻轻上提1次,以皮肤微红为宜。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治疗后72h,大便次数≤2次/d,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显效:治疗72h后,大便次数≤2次/d或正常,大便性状基本正常,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有效:大便次数≤4次/d,大便性状改善,症状、体征减轻,未到达显效标准;无效:上述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好转,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在我国属第二位常见多发病,其中慢性迁延性腹泻约占小儿腹泻的19%;慢性迁延性腹泻会影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和继发感染等,是小儿腹泻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2]。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虚弱,易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胃虚寒、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本病多属于中医“久泻”范畴,其病变主要部位在于脾胃。故治疗应当健脾益气、渗湿止泻。婴幼儿慢性迁延性腹泻虽以脾虚为主,但脾虚久泻的基础上往往导致脾肾两虚,邪少虚多,关门不固,滑脱不禁,或者久泻伤阴,导致脾气气阴两虚,此时应采取温补脾肾兼养阴固涩之法则。又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营养需求量相对较多,消化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腹泻,而使病情迁延不愈。

本研究中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适用于急性水样便腹泻及迁延性腹泻,该药能吸附病原,固定毒素,然后随大便排出体外,并能加强胃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肠黏膜的修复,正是由于病原被大量清除,它们对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侵袭以及毒素作用和炎症反应均被有力阻断,使毒素血症或病毒血症得以迅速纠正,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病人的临床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药思密达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止泻方”,党参、茯苓、白术健脾益气止泻治其标;佐薏苡仁、陈皮、麦芽、神曲渗湿兼消食化滞,马齿苋固涩收敛,干姜温胃,甘草和中。且配合腹部按摩,摩腹时以脐为中心,缓慢均匀地按摩,使局部发热,同时刺激上脘、中脘、天枢等穴位,有温阳运脾、温中散寒、调整胃肠运化及传导功能的作用。捏脊疗法则能增强患儿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肠道抗病能力,振奋督脉之阳气,使营卫调和、肺气得到宣发,邪气从表而出,从而达到止泻的目的。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能够收到良好效果,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且价格低廉,无副作用,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

迁延性腹泻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112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62例, 女50例, 年龄5个月~4岁, 平均年龄2.5岁;同时选择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57例, 女43例, 年龄5个月~4岁, 平均年龄2.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提供的标准。锌缺乏病根据北京儿童医院标准, 检测末梢全血锌, 0~1岁<58 μmol/L, 1~2岁<62 μmol/L, 2~3岁<66 μmol/L, 3~5岁<72 μmol/L。

1.3 末梢全血锌检测方法

取手指末梢血, 采用BH5100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

1.4 研究与治疗方法

将观察组11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调节酸碱、电解质紊乱、肠道菌群, 口服思密达止泻及饮食治疗等, 补锌组5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10 ml, 3次/d。

1.5 观察指标

观察迁延性腹泻患儿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末梢全血锌指标, 同时对补锌组与未补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6 疗效判定

参照腹泻病疗效标准, 显效:患儿治疗5 d后大便性状与次数均恢复正常;有效:患儿治疗5 d后大便性状明显改善, 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但临床症状未完全消失;无效:患儿治疗5 d后大便性状及次数无改善或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且进行t检验, 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迁延性腹泻患儿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末梢全血锌指标比较

比较两组儿童末梢全血锌指标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平均血锌水平为 (58.14±9.31) μmol/L, 健康对照组儿童平均血锌水平为 (70.23±11.28) μmol/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观察组患儿补锌组与未补锌组效果比较

迁延性腹泻的112例患儿分别给予补锌与未补锌治疗, 并比较治疗效果显示, 补锌组显效20例, 有效27例, 总有效率为83.93%, 未补锌组显效12例, 有效26例, 总有效率67.86%;补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未补锌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例, %)

注:和对照组比较, *表示P<0.05

3 讨论

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均通过肠道吸收与排除, 当小儿发生迁延性腹泻时[2], 锌元素与磷酸盐及脂肪在肠腔内结合, 形成不溶解的复合物, 再加之腹泻时小儿食欲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进食不足, 而另一方面肠道内的微绒毛与肠黏膜受到破坏[3], 对锌元素的吸收能力大大降低, 体内液体分泌的增加, 导致体内锌元素的大量流失, 因此造成了迁延性腹泻患儿锌缺乏病, 从腹泻患儿与健康对照组血锌含量检测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平均血锌水平为 (58.14±9.31) μmol/L, 健康对照组儿童平均血锌水平为 (70.23±11.28) μmol/L,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观察组患儿血锌含量大大低于健康对照组, 结果提示迁延性腹泻可导致锌缺乏。

锌元素是维持小儿健康发育的重要元素之一, 锌元素的作用是维持人体肠道对水钠的重吸收, 增强儿童的免疫力, 维持肠道组织及上皮细胞的完整性, 同时维持肠道的屏障功能, 对多种锌依赖酶包括胸腺激酶、DNA合成酶等的活性[4], 因此, 对迁延性患儿的治疗应适当补充锌, 可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将观察组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 另一组仅给予对症治疗, 其结果显示, 补锌组显效20例, 有效27例, 总有效率为83.93%, 未补锌组显效12例, 有效26例, 总有效率67.86%;补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未补锌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果提示小儿迁延性腹泻与小儿锌缺乏病密切相关, 一方面迁延性腹泻可影响小儿锌的吸收, 另一方面锌缺乏会导致小儿免疫功能障碍、消化能力下降,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确认了二者的相关性后, 适当补锌有助于改善病情, 提高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迁延性腹泻与小儿锌缺乏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112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组, 同时选择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小儿锌水平;并把观察组分为补锌组及未补锌组,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平均血锌水平为 (58.14±9.31) μmol/L, 健康对照组儿童平均血锌水平为 (70.23±11.28) μmol/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补锌组显效20例, 有效27例, 总有效率为83.93%, 未补锌组显效12例, 有效26例, 总有效率67.86%;补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未补锌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迁延性腹泻可影响小儿锌的吸收, 而锌缺乏会导致小儿免疫功能障碍、消化能力下降,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 在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时除对症治疗外, 应适当补充锌, 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迁延性腹泻,锌缺乏病,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呈祥, 唐景裕, 方肇寅, 等.小儿病毒性腹泻与心肌受损关系的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1) :303.

[2]徐樨巍, 王国美, 邱晓红, 等.小儿慢性腹泻病流行病学与病因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9, 24 (2) :112-115.

[3]康春华, 丘小汕, 华莉, 等.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锌水平变化及补锌治疗效果.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 (10) :765-766.

迁延性腹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迁延性腹泻的婴幼儿2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迁延性腹泻患儿诊断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将他们随机分为三组, 组1, 97例,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散剂散剂;组2, 93例,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口服液;组3, 90例,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枯草杆菌散剂散剂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口服液联合。三组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三组都采用综合治疗, 包括调整饮食, 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根据大便病原及药敏检测结果, 静脉滴注抗生素、抗真菌或抗病毒药, 以及退热、止吐等对症支持措施; 7 d为1个疗程。枯草杆菌散剂散剂服用方法:用低于40℃的水或牛奶冲服, 也可直接服用。二周岁以下:1袋/次, 1~2次/d;二周岁以上:1~2袋/次, 1~2次/d。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服用方法:10 ml/d, 2次/d。记录并比较3组治疗后的止泻时间。对治疗前大便病原检测阳性者在治疗结束后1 周复查, 比较3组阴转率。阴转率= (治疗前阳性数-治疗后阳性数) /治疗前阳性数×100%。

1.3 疗效评定标准

1个疗程结束后依照1998年全国腹泻防治学术研讨会议制定的标准判断疗效。显效:治疗24~48 h后腹泻减至≤2 次/d, 大便外观正常或成形,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48~72 h后腹泻减至<4次/d, 大便为软便,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治疗72 h后, 腹泻与临床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有效率= (显效数+有效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组3总显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均较组1、组2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止泻时间、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阴转率

见表2。组3在止泻时间上与组1、组2无明显差异, 但是在细菌转阴率和病毒转阴率方面较组1、组2都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组1与组3相比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2与组3比较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组1与组3相比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2与组3比较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我国, 小儿腹泻的发生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 居第二位, 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 可造成营养不良, 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腹泻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使正常菌群明显减少已被许多学者证实, 关于腹泻治疗方法较多[1]。而枯草杆菌散是一种复方多维乳酸菌营养剂, 每袋含有高浓缩活菌1.5亿个, 有B族维生素及钙、锌等微量元素。枯草杆菌口服后, 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可在肠道内定居并迅速繁殖, 粪链球菌可分泌促肠活动素、细菌素对肠道内有害细菌有抑制作用, 对多种病原菌如鼠伤寒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等有抗菌作用。枯草杆菌可产生溶菌酶对变形杆菌属、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等有害菌株有抑制作用, 同时可促进双歧分枝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繁殖[2]。

近年来关于锌元素在人体中作用的研究渐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到包括锌在内的一系列微量元素在生命活动, 疾病与健康方面的重要意义。锌元素具有十分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腹泻导致小儿体内缺锌, 而锌的缺乏又加重肠黏膜损伤, 使腹泻迁延不愈:①锌有利于肠黏膜对水和钠的重吸收, 使水和电解质的分泌减少;②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及肠上皮的再生, 改善锌缺乏动物肠黏膜的结构和完整性;③增加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酶水平及活性, 因为锌是多种酶的辅酶;④增强抗感染的免疫机制, 动物研究表明, 锌可提高细胞免疫反应及增加肠道分泌性IgA的分泌。无论是获得性还是先天性缺锌, 缺锌动物都伴有淋巴组织萎缩, 皮肤迟发超敏反应减弱, 胸腺激素活性下降, 抗体形成细胞数量减少, T杀伤细胞活性降低。低锌儿童腹泻和呼吸道感染发病风险增大;⑤维生素A是维持黏膜正常状况的重要物质, 缺乏时可使粘膜抵抗力下降, 易发生感染, 且经久不愈, 严重时引起蛋白质合成障碍, 而这一过程依赖于锌。因此, 补锌有利于此过程的顺利进行, 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3,4]。

研究发现在调整饮食, 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根据大便病原及药敏检测结果, 静脉滴注抗生素、抗真菌或抗病毒药, 以及退热、止吐等对症支持措施基础上, 加用枯草杆菌调节肠道菌群同时补锌促进肠黏膜修复、改善局部免疫状况, 能够有效的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平康, 刘玲玲.肠泰口服液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351例临床观察.山东医药, 2008, 48 (32) :95-96.

[2]布月青, 于爱菊.吗咪爱治疗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74例疗效观察.航空航天医药, 2005, 16 (1) :66-67.

[3]谭绍平.思密达与培菲康联用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12 (23) :47-49.

迁延性腹泻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彭泽县人民医院儿科2013年5—12月收治的迁延性腹泻患儿80例, 患儿均符合该病的诊断标准[3], 病程>2周, 大便>4次/d, 表现为蛋花样或稀水样。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男19例, 女21例。观察组男22例, 女1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有可比性。

注:*为t值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促消化、纠正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 其中包括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补充维生素、维护酸碱平衡等, 同时给予布拉酵母菌散, 1岁以下患儿1次/d, 剂量250mg/次, >1岁的患儿250mg/次, 2次/d, 温水溶解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 10mg/次, 2次/d, 溶解于温水中口服, 饭后服用。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均为15d[4]。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1d和治疗15d后的次日对患儿进行空腹血液检查, 抽取静脉血2ml, 通过细胞仪检查血液中T淋巴细胞水平, 包括CD4+、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的变化, 同时注意记录患儿止泻的时间。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7d, 患儿大便性状恢复正常, 大便次数<1次/d, 发热、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腹胀等现象消失;有效:治疗后7d, 患儿的大便性状有好转趋势, 大便次数<3次/d, 同时各种外在表现也好转;无效:治疗后7d, 以上各种症状没有任何变化和好转趋势, 甚至出现症状加重[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CD4+、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4+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 CD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

3 讨论

小儿迁延性腹泻一般由于小儿急性腹泻未能有效治疗而恶化导致。患儿腹泻后, 肠道中的相关元素分泌减少、含量降低 (如二糖酶和胰酶胆酸) , 直接导致小肠的消化与吸收功能退化, 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流失, 如钙、铁、锌、蛋白质等, 导致小儿营养不良、胃肠黏膜萎缩、肠道菌群紊乱, 从而加重腹泻。

有专家称, 锌和其他维生素的缺少容易影响小肠组织和细胞功能, 小肠功能和幼儿自身的免疫力下降、病原菌等对身体侵害而导致急性腹泻, 长期不愈[6]。相关数据表明, 人体内含有超过200多种锌酶, 锌元素是构成DNA和RNA聚合酶非常关键的成分, 直接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形成。给人体补充锌元素可有利于肠道细胞的活性, 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和防御系统, 此外还能增加肠道内部Ig A的分泌, 有利于降低肠道黏膜分泌水和电解质, 促进钠元素和水分的吸收, 有效缩短腹泻的时间, 对于病情的抑制和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7,8]。

锌元素可提升T淋巴细胞的活性, 改变其细胞的抑制情况, 促进T淋巴细胞中CD4+细胞增殖, 提高细胞的免疫力, 减少CD8+细胞数量, 提高CD4+/CD8+细胞比值, 对促进患儿免疫功能的恢复有很好的效果。

细菌微生物药剂可有效改善患儿肠道菌群的紊乱状态, 形成肠道黏膜防护层, 有效抵御病原菌入侵肠道组织。但是其改善肠道菌群的时间较长, 因此止泻效果并不理想。作为一种非致病性的真菌微生物药剂, 布拉酵母菌散可有效抑制体内致病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中和细菌毒素, 同时释放多种多胺类, 提升肠道的抗感染能力。

综上所述, 锌制剂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营养情况, 尽快达到止泻效果, 提升患儿的自身免疫力。

参考文献

[1] 周方, 李小芹.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病92例临床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 2011, 17 (6) :14-16.

[2] 林志, 杨芳, 郑鑫.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探讨[J].海峡药学, 2011, 23 (7) :133-134.

[3] 王卫平, 沈晓明.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24.

[4] 张健波, 卢金花, 赵果邡.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10) :23-24.

[5] 裴烈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97例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 2012, 18 (8) :26-28.

[6] 曹桂玲, 吴靖.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20) :3129-3130.

[7] 海华, 聂行江.口服锌制剂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 (1) :86-87.

上一篇:数控高速下一篇:工程机械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