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腹泻

2024-09-27

老年性腹泻(共8篇)

老年性腹泻 篇1

腹泻即中医所称“泄泻”, 虽然前贤以大便稀薄而势缓者为泄, 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 但笔者认为二者均为大便稀薄、次数增多, 甚或排泄如水之症, 故二者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临床中不必细分。

年老之人, 脾胃等脏腑功能渐衰, 决定了老年人脾胃病的病理特点:老年腹泻多由老年人脏腑生理功能衰弱, 常因外邪入侵,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等更伤脾胃功能;或因脾胃虚弱, 运化失常而致饮食积滞, 水湿内停, 从而形成本虚标实或虚中夹实之证。其虚在脾, 其实在肠胃。因而其临床用药不可盲目过用寒热, 也不可攻补偏废, 而用药宜平补平泻, 刚柔相济, 寒热相宜, 以扶脾化湿, 恢复其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

1 病因病机

本病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 其病因有感受外邪, 饮食所伤, 以及脾胃功能虚弱而致泄泻。总之, “脾虚湿胜”是本病的关键, 且须二者相兼有之, 缺一不可。即所谓“脾不虚不泄泻, 湿不胜不泄泻”。

1.1 脾虚的原因

1.1.1 脾胃本虚

如前所述, 老年之人脾胃渐衰, 功能减退, 致脾胃虚弱而影响水谷精微的受纳与运化, 故运化无权, 水谷不化, 清浊不分, 混杂而下, 遂致泄泻。

1.1.2 肾阳不足

老年之人, 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 脾失温煦, 运化失常而致泄泻。

1.1.3 肝脾不调

老年之人, 脾胃本虚, 若遇情志影响, 忧思恼怒或精神紧张, 以致肝郁气滞, 横逆乘脾, 肝木克伐脾土太过而致脾胃更虚, 运化失常而成泄泻。

1.2 湿胜的原因

老年之人脾胃本虚, 复感外邪, 其邪以寒湿、暑热为多见。另有饮食所伤, 在此也归入湿胜之列。具体分述如下。

1.2.1 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 湿从阴化, 形成寒湿之证。寒湿困脾, 脾失健运, 升降失调, 清浊不分, 饮食不化, 传导失司, 故大便清稀。

1.2.2 外感暑热, 湿从阳化, 而形成湿热之证, 湿热交织伤及脾胃, 而致脾胃传导失常, 发生泄泻。

1.2.3 另有饮食不节, 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 呆滞脾胃;或饮食不洁, 过食生冷, 损伤脾胃, 而致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 脾胃传导失常, 升降失调, 而成泄泻。

2 治法

由于老年之人的生理特点为脏腑功能渐衰, 故“脾胃虚弱”应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其中“脾虚”为主者, 应以“健脾利湿”为其治法。而以“湿胜”为主者, 应以“利湿燥脾”为其治疗之法。

3 分型辨治

3.1 暴泻

即突发的、急性的腹泻, 其以“湿胜”为主要病机, 故治法以“利湿”为主, 辅以“燥脾”。

3.1.1 寒湿证

症状:大便清稀如水, 一日数次或十数次, 完谷不化, 肠鸣腹痛。腹部喜暖, 喜进热食, 甚或手足不温, 口淡不渴, 小便清利, 舌淡, 苔白腻, 脉沉缓。治法:利湿温中。方药:平胃散合五苓散加减。苍术、厚朴、猪苓、云苓、炮姜、吴萸、白术。方中苍术燥湿健脾, 厚朴除湿散满以消胀, 茯苓, 猪苓渗湿利水, 炮姜、吴萸温中散寒止痛, 白术健脾止泻, 全方合用共奏利湿温中、健脾止泻之效。

3.1.2 湿热证

症状:大便泻下急促, 势如水注, 一日数次至数十次, 肛门灼热, 大便臭秽, 烦热口渴, 小便短赤, 舌苔厚腻, 脉滑数。治法:利湿清热。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黄连、黄芩、葛根、猪苓、茯苓、木通、白术。方中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葛根解肌清热, 升清止泻;猪苓、茯苓、木通共同增强利水渗湿之效;辅以白术健脾燥湿。全方合用, 共奏清热利湿, 健脾止泻之效。

3.1.3 伤食证

症状:腹部胀满疼痛, 拒按, 泻下酸臭, 食后胀重, 脘腹痞满, 食苔厚腻, 脉滑数。治则:消食导滞。方药:保和丸加减。焦山楂、炒神曲、炒莱菔子、半夏、茯苓、陈皮、连翘、槟榔、白术。方中焦山楂、炒神曲, 炒莱菔子消食导滞, 宽中除满为主药;佐以半夏、茯苓, 陈皮祛湿和胃;连翘消食滞之郁热;槟榔消食、行气、导滞, 取“通因通用”之法;辅以白术燥湿健脾。

3.2 久泻

即慢性腹泻, 腹泻日久或其势较缓, 较上述证型程度较轻, 应以“脾虚”为主要病机, 故治法以“健脾利湿”为主。

3.2.1 脾胃虚弱

症状:大便塘泻, 完谷不化, 时轻时重, 稍食难消化之食腹泻次数便增多、症状加重, 食欲不振, 腹胀不适, 面色萎黄, 倦怠乏力, 舌淡苔白, 脉弱。治法:健脾燥湿。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茯苓、白术、炒扁豆、炒山药、莲子肉、砂仁、炒苡仁、干姜、炙甘草。方中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补中, 炒山药、莲子肉健脾固肠止泻, 茯苓、炒扁豆、炒苡仁健脾渗利水湿, 砂仁芳香醒脾、行气化湿, 使补而不滞, 配以干姜温中散寒, 加强止泻之效。

3.2.2 脾肾阳虚

此型腹泻初起多为“五更泻”, 日久白天也大便次数增多, 完谷不化, 腹部喜暖, 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 舌淡苔白, 脉沉细。治法:温补脾肾。方药:四神丸合理中丸 (甚者合金匮肾气丸) 。破故子、吴茱萸、煨肉蔻、五味子、炮姜、人参、炒白术、炙甘草。方中用四神丸温中暖脾、固肠止泻, 合理中丸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全方共奏温补脾肾、固肠止泻之效。

3.2.3 肝脾不调

症状:腹痛则泻, 痛一阵泻一阵, 泻后痛缓, 时发时止, 时轻时重等。治法:平肝健脾, 扶土抑木。方药:痛泻要方加味。炒白术、陈皮、防风、白芍、柴胡、山药、炒扁豆、茯苓。方中炒白术健脾温中、燥湿止泻, 白芍柔肝缓急止痛, 陈皮理气和中, 又助白术健脾祛湿, 防风散肝舒脾, 调畅气机, 同时其升浮之性又能升阳止泻, 加柴胡疏肝理气止痛, 山药、扁豆、茯苓以加强健脾渗湿止泻之效。如有胃灼热吐酸水者则加煅瓦楞、黄连、吴萸等。

总之, 因老年人“脾胃脏腑虚衰”的生理特点, 决定了其腹泻的病理特点。故临床用药一定要注意其本虚标实、虚中夹实或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 不可偏废, 从而调整其脾胃功能, 使其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

摘要:年老之人, 脾胃脏腑功能渐衰, 常因外邪入侵,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等更伤脾胃;或因脾胃虚弱, 运化失常而致饮食积滞, 水湿内停, 更伤脾胃运化功能。总之, 其病理特点是本虚标实或虚中夹实之证。故其临床用药不可盲目过用寒热, 也不可攻补偏废, 而用药宜平补平泻, 刚柔相济, 寒热相宜, 以扶脾化湿, 恢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本文针对老年人的特点, 指出了在“健脾利湿”、“利湿燥脾”的治疗大法中始终应注重对其“脾胃虚弱”的治疗。分型辨治又根据发病时间的长短, 分为暴泻、久泻, 具体分型分述其中, 从而使临床辨证更加直观、明了。并对各种证型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和具体方药。

关键词:老年人,腹泻,脾虚,健脾利湿,燥湿健脾

老年人腹泻背后有“黑手” 篇2

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肝癌并非罕见。肝癌患者的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肠黏膜在有害化学物质的刺激下产生肠毒素,致使大量水分排入肠腔引起腹泻。患者多以为是胃肠道疾病或受凉、食物不洁造成的,因而自选药物服用,以致延误病情。其实,其他一些重症早期也可以表现为慢性腹泻,要引起警惕。

大肠癌 早期直结肠癌由于肿块及其分泌物刺激肠道,可使以往大小便规律的人突然变得大便次数频繁或明显减少、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晨起腹泻等。特别是有黏液血便、脓血便、便中带血呈鲜红色或果酱色等,或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无力时,要高度警惕。

胃癌 腹泻也是胃癌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由胃癌引起的腹泻常伴有上腹部胀痛,且不会出现便秘,同时还会出现轻微的恶心、胃灼热、食欲不振。应尽快接受胃镜检查。

糖尿病 糖尿病引起的腹泻与其导致的胃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有关。腹泻呈顽固性、间歇性,发作时间可为2天至数周;间歇性可为数周至数月。腹泻昼夜均可发生,约有5%的腹泻病人同时伴有脂肪泻(俗称油花样腹泻)。

肺癌 有少数肺癌病例以腹泻为突出表现。由于某些肺癌细胞可产生各种调节肽,进入血液循环后引起类癌综合征,腹泻就是一个突出的症状。

胰腺癌 由于胰腺分泌液不足,部分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患者会出现腹泻。因此,难以解释的上腹不适、反复腹泻、脂肪泻、消化不良、腰背部疼痛,以及非胆结石等引起的黄疸、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症状,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检查。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或患有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家族史等的高危人群,更应警惕。

生长抑素瘤 该病是胰岛细胞分泌大量生长抑素引起糖尿病、胆道结石及消化不良为主的综合征。引起腹泻的原因可能与肿瘤分泌多种激素或激素类物质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 起病可急可缓,症状轻重不等,腹泻是在炎症刺激下,肠蠕动增加所致,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重者排便次数频繁。

甲亢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由于肠道蠕动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大便频繁甚至腹泻,大便一般呈糊状,含较多未消化食物。

甲状腺髓样瘤 约20%~30%的本病患者可发生腹泻;肿瘤切除后腹泻可消失,肿瘤复发或转移后腹泻又再次出现,多并有面、舌等多发神经痛的表现。腹泻的原因是癌组织分泌前列腺素,影响血管收缩的肠肽或5-羟色胺所致的肠蠕动亢进。

过敏性紫癜 早期皮肤损害不明显,有时仅表现为腹泻症状,易被误诊。

肠道菌群失调 多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肠道的正常菌群失调所致,严重者可诱发假膜性肠炎。

因此,老年人有长期或严重腹泻时,千万别想当然,一拖再拖或自服止泻药,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老年肠内营养腹泻影响因素分析 篇3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本研究分2组:

病例组和对照组。所有对象均来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老年医院的住院患者。根据腹泻的判断标准将行EN支持后发生腹泻的老年患者为病例组;未发生腹泻的患者为对照组。病例组92例, 男78例, 女14例, 年龄65~92岁, 平均 (73.32±6.16) 岁, 对照组108例, 男96例, 女12例, 年龄63~86岁, 平均 (73.35±7.43) 岁。排除标准:现患有炎性肠道疾病、结肠癌、肠易激综合征等原有腹泻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EN支持方法:

为避免营养液组成、温度、速度、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所有研究对象均选择应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 (能全力) 、EN输液泵泵入。通过鼻胃管途径持续滴注, 使用恒温器控制温度, 低浓度低速度开始。规范操作, 避免营养液污染。

1.2.2 腹泻判断标准:

根据Hart腹泻计分法 (表1) , 对24 h内每次粪便评分值相加, 得到当天的总分值, 总分≥12分即认为患者存在腹泻。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低蛋白血症

病例组低蛋白血症62例, 血清白蛋白平均为 (28.6±5.3) g/L, 对照组低蛋白血症45例, 血清白蛋白平均为 (33.2±6.8) g/L, 2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2 疾病相关危险因素

病例组合并糖尿病60例, 胆囊结石、胆囊炎48例, 其中31例既往行手术切除, 心功能不全69例, 肺部感染56例, 泌尿系感染38例, 高血压、动脉硬化61例, 脑梗死66例;对照组合并糖尿病35例, 胆囊结石、胆囊炎25例, 心功能不全52例, 肺部感染35例, 泌尿系感染49例, 高血压、动脉硬化66例, 脑梗死47例。其中病例组合并糖尿病、胆囊结石胆囊炎、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脑梗死例数与对照组合并上述并发症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2组合并泌尿系感染、高血压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2.3 药物相关因素

2.3.1 抗生素应用:

病例组合并肺部、胆道及泌尿系感染患者均使用抗生素, 美罗培南5例, 头孢菌素32例, 青霉素类18例, 喹诺酮类13例;对照组合并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 美罗培南1例, 头孢菌素12例, 青霉素类10例, 喹诺酮类5例, 病例组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率有显著差异, 见表2。

2.3.2 非抗生素药物:

病例组合并应激性溃疡应用抑酸药52例, 消化不良、腹胀应用胃肠动力药61例, 对照组使用抑酸药37例, 胃肠动力药40例。2组抑酸药及胃肠动力药使用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见表2。

3 讨论

老年营养支持日益受到重视, 随着EN支持的广泛开展, EN相关并发症亦增多, 其中老年EN腹泻发生率较高, 其腹泻发生的常见原因为营养液高渗, 输入速度快, 量多, 管饲温度及营养液污染, 尚有一些疾病、药物等的复合因素影响腹泻的发生。研究认为老年病人EN相关腹泻的根本原因是肠黏膜萎缩和肠道菌群失调。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 分析营养液之外影响腹泻的因素, 以避免EN腹泻的发生。

3.1 研究表明低蛋白血症 (血清白蛋白<25 g/L) 可引起吸收不良性腹泻[4]。

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 导致小肠黏膜水肿, 吸收障碍, 加重EN腹泻的发生。Brinson等[5]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一理论, 他们试验用富含肽的营养配方而不是标准的EN液配方降低了腹泻。Burns等[6]认为当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时, 低蛋白血症与不同营养物配方的渗透压协同作用, 形成一种易发生腹泻的环境。本研究显示病例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胃肠道水肿, 肠绒毛吸收能力下降, 导致EN时吸收障碍性腹泻发生率增高。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2 疾病相关危险因素

Nguyen等[7]研究显示, 血糖>10 mmol/L时EN不耐受的概率显著增加。Lysy等[8]研究了糖尿病腹泻的危险因素, 结果表明8%~22%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腹泻, 肠道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十二指肠肠壁的显著增厚、管腔变窄, 造成营养物、水、电解质吸收不良而致腹泻;此外糖尿病患者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外分泌性胰腺功能不足等均加重腹泻的发生。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EN的耐受性差, 更易发生腹泻。本研究显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EN患者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易发生腹泻, 与抗生素使用及胆囊切除术后肠道吸收障碍有关[9]。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的老年患者, 饮食差, 肠黏膜细胞增殖下降、萎缩, 绒毛萎缩, 增加了EN腹泻发生的风险。本研究亦显示合并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EN腹泻发生率高。

本研究显示病例组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分析原因可能为: (1) 慢性心功能不全, 胃肠道缺血, 低灌注, 肠黏膜屏障受损, 细菌易位; (2) 肠道淤血, 水肿, 吸收障碍; (3) 进食差, 营养不良, 常合并低蛋白血症, 吸收不良;上述因素均加重肠道对EN的不耐受。

研究认为老年重症肺部感染行EN时易发生腹泻。本研究亦显示并发肺部感染的老年EN患者腹泻发生率较无肺部感染者高, 分析原因可能为: (1) 广谱抗生素应用, 肠道菌群失调; (2) 高分解代谢, 低蛋白血症, 致吸收不良性腹泻; (3) 感染应激致肠黏膜屏障破坏、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血管通透性增加, 促进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EN腹泻的发生。

研究报道脑损伤患者鼻饲EN腹泻发生率高。本研究也显示合并脑梗死老年患者EN腹泻发生率高, 分析病因可能为: (1) 老年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受累, 长期不能进食, 肠道黏膜层绒毛高度及细胞增殖下降, 绒毛萎缩; (2) 脑梗死胃肠黏膜屏障受损, 细菌易位; (3) 长期卧床, 胃肠动力差, 腹胀, 胃肠动力药使用等多重机制造成老年脑梗死患者EN时易发生腹泻。

3.3 药物相关因素

文献报道抗生素是EN药物相关性腹泻常见原因之一[10]。陶应龙等[11]研究发现住院患者EN时腹泻的发生与抗生素使用时间及联合使用抗生素显著相关, 联合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的时间长, 均是导致住院患者EN时腹泻的危险因素。能引起腹泻的常用抗生素有头孢类抗生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林霉素[12]。本次研究显示病例组抗生素使用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分析原因可能为: (1) 抗生素破坏肠道菌群, 导致菌群失调性腹泻。黎介寿[13]研究报告指出抗生素破坏了肠内菌群的自然生态平衡, 使耐药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大量繁殖, 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2) 老年人肠道菌群减少、老化, 肠道菌群的稳定性下降, 合并使用广谱抗生素, 继而引发内源性或外源性腹泻[14]。上述机制均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促进老年EN时腹泻的发生。

研究显示非抗生素药物亦影响EN相关腹泻。本研究病例组合并应激性溃疡应用抑酸药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合并消化不良, 腹胀应用胃肠动力药例数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Nguyen等[15]报道抗酸药和胃动力药引起EN患者发生腹泻原因为应用H2受体阻断药和质子泵抑制药时, 可使胃内p H值升高, 改变消化道环境, 同时细菌繁殖, 引起胃肠内细菌易位, 发生肠源性感染。细菌的增殖、易位加重了EN时腹泻的发生。老年住院患者常合并腹胀, 胃肠道蠕动能力差, 管饲时常使用胃肠动力药, 可致胃肠蠕动过快, 水分吸收障碍加重EN时腹泻的发生。

肠内营养并发腹泻老年人的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9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营养不良病人30例, 其中男17例, 女13例;年龄28岁~82岁, 平均69.3岁;其中轻度营养不良11例, 中度营养不良19例;全部排除严重消化吸收不良、恶性肿瘤及病情严重的代谢疾病。入选标准是全部有腹泻并发症的中轻度营养不良病人, 营养支持方式:胃造瘘9例, 鼻胃管21例;帕金森病2例, 糖尿病病人6例, 昏迷病人9例。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成立营养支持小组, 由营养师和有经验的老年护理人员对护士进行管饲的专业营养知识培训。置管方法:在常规管的基础上将管延长8 cm~10 cm[3], 选用小管径胃管。然后在预先的胃管长度刻度上用胶布缠绕, 绑上棉绳, 或用宽3 cm的胶布进行Y型固定。依据饮食原则及病人饮食习惯, 制定好针对个人的饮食计划, 并制成图片, 然后一边进行营养管饲, 一边讲解食物的营养功能, 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 以增加病人食欲, 促进消化和吸收。管饲体位要选择适当, 一般管饲过程中至少30 min病人处于半坐状态, 即床头抬高大于30°, 以防止食物反流。对于小剂量的管饲, 采用胃肠泵或输液泵进行, 这样可以适当的控制进食速度, 减少反流、呕吐和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合理安排吸痰时间。注意防范吞咽障碍, 进行吞咽训练, 以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训练方法为:对病人进行吞咽咽部的冷刺激, 吸吮感觉训练, 吞咽肌群的训练, 以增强其综合协调能力, 同时指导其做饮水和摄食训练, 每日4次, 每次30 min左右。最后进行出院指导和随访, 对出院病人治疗需要、饮食习惯、经济状况、家庭情况等方面进行精心的随访, 同时督导病人依照医嘱进行自我护理。

1.2.2 对照组

在置管前与病人进行充分的沟通, 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尽量配合。按照管饲的常规操作进行置管, 使用一般胶布固定。管饲量应由少及多, 速度适当, 温度保持在40 ℃左右, 以减少胃肠刺激, 防止呕吐。保持管道的畅通, 在管饲前后使用温开水进行冲洗, 每天6次, 以保证管道的畅通。

1.3 观察指标

记录每次管饲过程中病人的呛咳, 管饲液流出情况, X线进行肺部检查, 观察大便的数量、颜色, 每10 d检测1次血糖和电解质。统计病人的呕吐、反流、血糖紊乱、水电解质紊乱、塞管、脱管、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从结果来看, 观察组并发症远远少于对照组。其主要在于, 首先针对并发症腹泻进行对症治疗, 使得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避免了脱水等危险, 同时延长置管可以使得呛咳、反流和误吸减少, 从而使得反流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得以降低。同时合适的体位也是减少反流和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原因。而且由于护理人员的培训和与病人的充分沟通, 加上固定方法的可靠性, 使得塞管和脱管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 积极的随访和健康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这些综合的因素融合合在一起, 使得综合护理在老年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护理中的效果非常明显,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惠敏, 住院老年病人肠内营养的观察及护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9 (3) .

[2]卢少萍, 徐永能, 张月华, 等.综合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管饲病人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8, 23 (13) :1062.

老年人急性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科治疗住院老年急性腹泻病人54例, 男18例, 女36例;年龄65岁~80岁, 平均73岁。入选标准: (1) 急性腹泻; (2) 年龄≥65岁; (3) 性别不限; (4) 病人依从性好, 经口进食, 能配合治疗和护理。

1.2临床表现病人腹泻次数每天至少3次, 且粪便性状异常;伴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发热、乏力等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甚至出现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休克等并发症, 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2]。

1.3方法收集住院病人的基本资料, 详细询问其近期是否有不洁饮食史、日常饮食习惯、服药史、旅行史和既往史;并记录病人治疗前后各项临床资料, 包括体温、腹泻次数和性状、腹痛、里急后重、恶心呕吐、血常规、粪便常规、粪隐血试验, 以及是否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等症状, 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疗效。

1.4疗效评估[3]临床治愈:病人服药时间在24h~48h, 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 血常规、大便常规检查均正常, 白细胞计数恢复到正常数值范围内;显效:病人服药时间在24h~48h, 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体征等出现明显缓解, 粪便常规及血常规检查等基本恢复正常, 白细胞计数检查出现下降或者在正常范围内;有效:病人服药时间在48h~72h, 腹泻次数减少, 腹泻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 大便常规镜检可见少许白细胞, 数目低于治疗前;无效:病人服药时间为72h, 腹泻次数未减, 腹泻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甚至加重, 大便性状同治疗前, 镜检可见红细胞, 数目不低于治疗前。

1.5结果54例病人中感染性腹泻13例 (其中2例伴冠心病和高血压, 4例伴2型糖尿病) ;病毒性胃肠炎23例 (其中3例伴心绞痛, 5例伴糖尿病, 1例伴胆道疾病) ;其他腹泻18例。54例病人中并发酸中毒5例, 脱水15例, 低钾血症22例。本组54例病人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顺利痊愈出院, 治疗率100%。

2讨论

2.1病情观察老年人由于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不断衰退, 病情的变化极快, 如因腹泻次数过多, 容易导致血容量不足出现休克, 所以老年人腹泻必须尽早明确诊断, 找出病因, 及时诊治。临床中需密切观察其大便的次数、性质、量和气味;评估病人的意识、精神状态和皮肤末梢循环情况, 判断其体液丢失, 评估脱水的程度和性质, 同时还需积极关注病人基础病并予及时抢治。腹泻病人出现脱水情况时, 水样泻病人无论是否有脱水, 均应给与补液治疗;轻度脱水或无严重呕吐者, 不必大量静脉补液;但是病人出现中度或重度脱水时, 应积极予补液治疗, 主要予输注含钠的液体;同时在治疗脱水时, 一定要尽早预防酸中毒的发生, 可以静脉输注碳酸氢钠125 mL或250 mL。老年腹泻病人易出现低血钾, 低钾造成肾功能损害、肾小管性酸中毒, 影响钾的重吸收, 钾的排出量增加[4], 所以出现低血钾时须在短时间内准确无误补充氯化钾, 及时纠正低钾的情况。紧急救治首先选择静脉补钾, 补钾量视病情而定, 一般要在短时间内恢复血钾浓度达到3.0mmol/L;然后可依据病情选择静脉补钾或口服补钾, 直至血钾浓度恢复正常。补钾需注意以下的要点:见尿补钾, 尿量必须在30mL/h以上;严重低血钾时, 钾盐不宜溶于葡萄糖溶液中;伴有酸中毒、血氯过高或肝功能损害时可考虑应用谷氨酸钾;钾离子是致痛因子, 静脉选择宜选粗、直、弹性好的血管, 且最好使用静脉留置针;补钾时需及时监测血钾、心电图等。

2.2药物治疗对于急性腹泻的治疗, 要严格区分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5]。非感染性腹泻病人的治疗, 一般予对症治疗、调节肠道菌群及恢复胃肠道的功能;感染性腹泻的病人, 除对症治疗、调节肠道菌群和恢复胃肠道功能外, 还要适当的使用抗菌药物, 切记不可滥用乱用。但是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普遍存在, 有资料表明, 我国三级医院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 二级医院为80%, 一级医院为90%[6]。然而老年腹泻病人中病毒性胃肠炎居多, 其次是感染性腹泻以及消化不良, 菌痢少见, 所以对于老年急性腹泻的病人, 应采取补液、对症以及肠黏膜保护剂治疗, 抗生素的使用应该适当用于感染性腹泻和菌痢, 但抗生素的使用率应该保持<20%。

2.3饮食护理老年人腹泻病人的饮食护理是为了调整和限制饮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所以对于呕吐腹泻明显者应暂禁食, 使大便排便量减少, 但禁食时间不宜太长, 所以需观察病人大便的性质和量, 听诊肠鸣音, 待大便性质和量明显好转, 肠鸣音不亢进时方可开始进食。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已发生衰退, 给病人提供进食前, 需评估病人的咀嚼功能以及注意食物的粗细搭配, 以免使老人发生呛咳及哽咽。所以老年人腹泻病人的饮食量宜循序渐进, 少量多餐;食物应该质软、易消化、少纤维又富有营养,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发性、产气多及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 同时还须注意维生素、无机盐的补充, 以纠正电解质的紊乱;最后还须注意饮食卫生和习惯。

2.4防跌倒护理年龄≥65岁的老年人是临床护理工作防跌倒评估的重点对象。因为老年人运动系统功能下降, 肌力减退, 关节灵活性减退, 再加上年纪大, 伴随基础疾病复杂, 活动受限, 容易跌倒;同时急性腹泻病人每日频繁排便, 治疗不及时容易出现低血钾、脱水等症状, 病人易感头晕、四肢乏力, 也易增加跌倒的危险。为了防范老年人腹泻病人跌倒的发生, 首先, 入院时管床护士必须对病人进行防跌倒高危评估, 然后重视环境宣教、药物宣教、疾病宣教等相关知识。腹泻严重的病人嘱卧床休息, 协助床边的生活护理, 尤其大小便, 并且要求家属签名防跌倒评估单, 引起家属的重视并配合;然后加强改善病房的安全设施, 设立高危跌倒的警示标识, 为病人提供便利、安全的防跌倒护理措施;最后要求护理人员需要预见性的防跌倒护理, 做好防范措施, 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避免纠纷。预见性护理是指在护理问题发生之前就采取必要的措施, 以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7]。临床实例证明, 预见性护理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为病人服务的意识, 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增加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8]。

2.5基础护理腹泻病人大便常为稀烂便或水样便, 容易刺激肛周皮肤引起潮红、水肿、糜烂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尤其老年人由于其生理及疾病原因, 皮下脂肪和皮下毛细血管减少, 皮肤弹性降低, 厚度变薄, 松弛, 对外界各种刺激的耐受性和伤口愈合能力降低, 某种原因造成老年人腹泻时, 极易发生肛周红肿, 甚至破溃渗出或继发感染[9], 如果护理不及时不恰当, 会给病人带来痛苦, 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 所以我们科室临床上使用3M喷雾膜进行肛周皮肤的护理, 效果很好。嘱咐病人每次在排便后均用温水软毛巾轻擦拭肛周皮肤待干, 禁用市面上的湿纸巾擦拭, 然后喷洒3M喷雾膜, 静待20s, 然后取侧卧位, 双膝屈曲, 上膝盖稍往前, 两膝盖之间垫以软枕保持高度, 使得病人肛周皮肤充分暴露保持干燥。对于细菌性痢疾和感染性腹泻病人要按照消化道传染病的隔离措施做好床边隔离。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操作前后一定要遵照“7步洗手法”进行常规洗手, 同时加强护工和陪护人员的管理, 严格监督考查, 保证操作方法规范化, 避免交叉感染;其他的腹泻病人要求医护人员重视“7步洗手法”, 注意病人的清洁卫生, 保持病房的卫生清洁无异味。

3小结

急性腹泻是消化科常见的临床疾病, 不经及时有效的治疗, 容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机体的调节能力下降、自理能力受限, 发生急性腹泻时很容易出现并发症, 轻者出现肠易激综合征, 重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所以需有效的预防脱水、纠正脱水、合理饮食和合理用药, 认真对待老年人腹泻病人, 使其尽快康复,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摘要:总结54例老年人发生急性腹泻时临床观察和治疗护理, 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和疗效的判断病情的观察、药物治疗、饮食护理和基础护理;强调老年人急性腹泻得到及时的救治, 有效地控制病情, 可使病人尽快恢复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腹泻,老年人,临床观察,护理

参考文献

[1]侯凤琴, 王贵强.陕西省十家医院成人急性腹泻诊治与指南存在的差距[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4, 32 (2) :108-110.

[2]徐震乐, 徐昌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15) :407-408.

[3]朱文锋.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39-41.

[4]严国山, 张艳华.重症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抢救体会[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 4 (2) :32.

[5]李玉玲, 王晓文.成人急性腹泻抗菌药物治疗最佳适应症的探索性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4, 8 (2) :253-256.

[6]刘振声, 金大鹏.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1:314.

[7]张梅, 陈丹.老年脑血管住院病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J].心脑血管防治病, 2009, 2 (1) :77-78.

[8]孙晓敏, 许方蕾, 张丽亚, 等.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 (12) :1389-1391.

老年性腹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8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营养不良病人60例, 其中男 33例, 女 27例;年龄61岁~89岁, 平均72.3岁;轻度营养不良37例, 中度营养不良23例;全部排除严重消化吸收不良、恶性肿瘤及病情严重的代谢疾病;入选标准是全部有腹泻并发症的中轻度营养不良病人;营养支持方式为胃造瘘21例, 鼻胃管39例;帕金森病8例, 糖尿病12例, 昏迷22例。将60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两组病人均实施腹泻对症治疗。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1.2.1.1 观察组护理

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成立营养支持小组, 由营养师和资深护理人员对护士进行管饲的专业营养知识培训。置管方法:在常规置管的基础上将管延长8 cm~10 cm[3], 选用小管径胃管, 然后在预先的胃管长度刻度上用胶布缠绕, 绑上棉绳, 或用宽3 cm的胶布进行“Y”型固定。制订科学、合理的营养计划, 依据饮食原则及病人饮食习惯, 制订针对性的个人饮食计划, 并制成图片, 然后一边进行营养管饲, 一边讲解食物的营养功能, 以增加病人食欲, 促进消化和吸收。管饲体位要选择适当, 一般管饲过程中至少有30 min病人处于半坐状态, 即床头抬高大于30°[4], 以防止食物反流。对于小剂量的管饲, 采用胃肠泵或输液泵进行, 这样可以适当地控制进食速度, 减少反流、呕吐和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合理安排吸痰时间。注意防范吞咽障碍, 进行吞咽训练, 以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训练方法为:对病人进行咽部的冷刺激、吸吮感觉训练、吞咽肌群的训练, 以增强其综合协调能力, 同时指导病人做饮水和摄食训练, 每日4次, 每次30 min。要做好出院指导和随访。对出院的病人进行治疗需要、饮食习惯、经济状况、家庭情况等方面的精心随访, 同时督导病人依照医嘱进行自我护理。

1.2.1.2 对照组护理

在置管前对病人进行充分的解释, 与病人进行沟通, 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以使得其尽量配合。按照管饲的常规操作进行置管, 使用一般胶布固定。管饲量应由少及多, 速度适当, 温度保持在40°左右, 以减少胃肠刺激, 防止呕吐。保持管道畅通, 在管饲前后使用温开水进行冲洗, 每天6次, 以保证管道畅通。

1.2.2 观察指标

记录每次管饲过程中病人呛咳、管饲液流出情况, X线进行肺部检查, 观察大便的数量、颜色, 10 d抽取1次血进行血糖和水电解质检测[5]。统计病人呕吐、反流、血糖紊乱、水电解质紊乱、塞管、脱管、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使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老年人消化系统特殊, 加上身体功能的衰退, 因而老年人的使用管饲后出现的并发症多。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除了腹泻外, 还出现食物反流、呕吐、血糖紊乱、水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等, 血糖和水电解质紊乱会导致营养不平衡, 对病人的预后影响非常大。疏通和重置导管会增加病人的痛苦, 无形中也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6], 提高了医疗成本。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对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 其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原因在于首先针对并发症腹泻进行对症治疗, 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避免脱水等危险, 同时延长置管可使呛咳、反流和误吸减少, 从而使反流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得以降低, 同时合适的体位也是减少反流和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原因。而且由于护理人员的培训和与病人的充分沟通, 加上固定方法的可靠性, 使得塞管和脱管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营养不良并发腹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对症腹泻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腹泻对症治疗和综合营养护理干预, 然后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期间呕吐、反流、血糖紊乱、水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呕吐、反流、血糖紊乱、水电解质紊乱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肠内营养不良并发腹泻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肠内营养,腹泻,并发症,老年人,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杨惠敏.住院老年患者肠内营养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9 (3) :174.

[2]卢少萍, 徐永能, 张月华, 等.综合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管饲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8, 23 (13) :62-64.

[3]王庆华, 栾淑荣, 陈强谱, 等.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10) :74-76.

[4]金玲, 沈小梅, 贾军梅.老年胃肠术后恢复期采用营养处方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 2006, 20 (3A) :618-619.

[5]江浔, 吴德民.老年人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注意事项[J].实用医药杂志, 2007, 24 (5) :578-579.

老年性腹泻 篇7

关键词:整肠生,治疗,老年人慢性腹泻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 高龄老年人口比例增加, 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48亿[1]他们器官随着年龄增长不断老化、衰竭, 尤以肠道明显, 易造成各种腹泻影响营养物质吸收, 关系到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我们于2009年4月~6月在治疗老年性腹泻常规治疗上加用整肠生治疗, 收到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4月~6月我院康复托老科长期卧床腹泻120名老年患者, 其中脑梗瘫痪54人, 老年痴呆38人, 其他运动系统疾病28人。平均年龄81岁, 女性66人, 男性54人。均除外有恶性肠道系统疾病。将12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男性24名, 女性36名, 年龄80岁, 对照组男性30名, 女性30名, 年龄82岁, 两组男、女性别和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腹泻:粪便量明显增多, 其含水量超过200ml, 排便次数增多, 每日超3次, 粪质稀糊或水样, 含有粘液、脓血或大量脂肪颗粒和未消化食物。3周内为急性腹泻, 超过3周为慢性腹泻[2]。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以合理抗生素、补液、吸附剂等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上予以整肠生0.5tid, 疗程10d。

1.4 疗效观察

显效:治疗10d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10d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10d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 计量资料的比较分析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1 两组疗效比较

总有效率包括显效率和好转率。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中均无明显不良反映出现。

3 讨论

腹泻是常见消化道疾病症状之一, 主要是病毒、细菌、食物毒素或化学性毒物、药物作用、肠过敏、全身性疾病等原因造成肠胃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等功能紊乱的结果[3]。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导致营养不良、引起维生素缺乏和贫血、降低身体抵抗力、导致水电解质失调和酸碱平衡紊乱。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危害更大, 长期卧床腹泻患者肠道吸收功能差易造成营养不良, 处于低抵抗力状态易患肺部感染威胁患者生命。近年来老年性腹泻已日益受到人们注意。各种治疗老年人慢性腹泻的方法也不断更新提高。整肠生通用名叫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是肠道活菌中的一种, 在进入肠道后, 对葡萄球菌、酵母菌等致病菌有拮抗作用, 而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消化链球菌有促进生长作用, 从而调整菌群失调达到治疗目的。整肠生可促使机体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杀灭致病菌。此外还可通过夺氧生物效应使肠道缺氧, 有利于大量厌氧菌生长[4,5]。从而达到治疗慢性腹泻的目的。延长患者的生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本组资料显示60名应用整肠生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整肠生在治疗老年人慢性腹泻疗效确切, 使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本组资料由于条件限制没有从药理学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宁宇, 李波.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健康及疾病问题热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报, 2008, 34 (6) :1102-1105.

[2]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445.

[3]柳长明.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老年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 (3) :55.

[4]熊德鑫.现代微生态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 2000:157-160.

老年性腹泻 篇8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腹泻,脑梗死

脑梗死的病因较多,但因急性腹泻引起脑梗死的报道较少见,特别是老年人急性腹泻所致者更少见,临床对此往往认识不足,容易忽视。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0例老年人因急性腹泻后导致脑梗死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因急性腹泻导致脑梗死的老年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66~80岁,平均73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1]。发病方式:急性起病16例,亚急性发作的4例;合并脑动脉粥样硬化8例、高血压病3例、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2例,无中风危险因素4例;既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史3例,脑梗死病史3例。血压情况:平均动脉压5.32~6.5 kPa 2例,6.6~7.8 kPa 3例,8.0~9.3 kPa 5例,9.5~10.5 kPa 5例,11.0 kPa以上5例。从腹泻到发生脑梗死的时间(T):<24 h者3例;24~48 h者5例;48~96 h者12例。

1.2 临床表现

神志模糊伴小便失禁1例,烦躁不安1例,智能障碍2例,运动性失语2例,感觉性失语1例,混合性失语2例,单瘫5例,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5例,视野缺损1例。

1.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升高5例(10.1~13.8×109/L),血红蛋白降低2例(8.5~9.8 g/L),血小板正常;空腹血糖升高6例(8.0~15.0 mmol/L);血肌酐升高6例(126~220 mmol/L);胆固醇升高6例(6.6~7.57 mmol/L),血脂大于4.0 mmol/L者5例,LDL大于6.0 mmol/L者6例。

1.4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提示左侧额颞叶大面积梗死2例,右侧额颞叶梗死3例,左侧颞叶梗死2例,右侧颞叶梗死3例,左侧额叶梗死1例,右侧顶叶梗死3例,左侧顶叶梗死2例,左侧枕叶梗死1例,左侧基底节区梗死2例,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1例。

1.5 治疗

(1)及时补充血容量:常规给予0.9%生理盐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2)提升血压:静滴参脉或生脉,必要时使用升压药。(3)酌情脱水,减轻脑水肿:根据病情需要给予20%甘露醇、甘油果糖或速尿、人血白蛋白等。(4)抑制血小板聚集:肠溶阿司匹林0.1,每日1次或波立维75 mg,1次/d。(5)改善脑细胞营养,保护脑细胞功能:使用生理盐水配制30 mg依达拉奉后静滴,2次/d,胞二磷胆碱1000 mg加入250 ml 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6)控制患者血脂及血糖的水平,防治并发症。

2 结果

20例脑梗死患者均有明显的低血压低灌注状态,且均发生在急性腹泻后,其中16例患者并发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侧支循环不良的危险因素,比例达80%。本组治愈9例,显着进步8例,进步3例,总有效率达100%。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与病因

人体脑血流量的调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脑血流量多少直接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系,但是由于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存在,在一定范围内,血压波动不会引起脑血流量的改变,当血压降低时,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动脉端扩张,降低脑血流阻力而使脑血流量得到相对的稳定;当血压持续下降,降低至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动脉端再也不能扩张时,脑血流随血压降低而逐步降低,当动脉压持续降低直至出现脑缺血症状即导致脑梗死。脑缺血后代谢及临床结局不仅决定于该血管血栓引起的缺血损害本身,而且也决定于脑缺血的部位、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老年人急性腹泻导致脑梗死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1)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老年患者由于高脂血症或糖尿病原因,在血压升高及内皮细胞损伤等情况下,易引起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血液灌注减少;如果血压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MAP低于70 mm Hg或大于180 mm Hg),如当发生急性腹泻引起脱水至血压明显下降时并发低渗性休克时,则易引起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而导致局部脑梗死。腹泻后脱水使全身血压迅速下降,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末梢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减少[3],导致脑梗死发生。(2)炎症反应致血栓形成:遍及全身的炎症也能使某些血液成分发生改变,并且促进动脉的粥样硬化病变,同时削弱斑块表面的稳定性,使之更容易破裂脱落,还可以在一部分斑块的尖端直接促进血栓形成,从而引起或加重急性血管阻塞,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3]。(3)血液流变的变化:高危患者脑血管壁内皮细胞的损伤至胶原的暴露可促使血小板在此处的粘附、积聚并促进自身释放五羟色胺等化学物质,加速血栓的形成;另外此类患者血液流速的减慢也是促进进脑动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导致血液流速的减慢的因素主要是红细胞表面负电荷的降低及脱水后血液黏稠度的增高[4]。(4)侧支循环未建立:大量的研究表明,脑梗死发生的另一条件是当出现低渗性脱水至脑血液供应环障碍而侧支循环未及时建立[5]。本组病例病因均有明确腹泻导致脱水病史,存在侧支循环不良的危险因素有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部分患者有TIA反复发作史,16例合并有侧支循环不良的危险因素占80%。结果提示,老年人急性腹泻合并有侧支循环不良危险因素的患者较容易发生急性低灌注性脑梗死,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3.2 临床特点

回顾性分析本研究对象发现,本病在有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的老年患者中发病率增加,部分患者尚有TIA反复发作史或既往有过脑梗死病史;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前均有明确的以急性或亚急性急性腹泻病史,并发低渗性脱水,造成脑血液灌注下降等病史,患者临床表现则取决于腹泻的程度、低血压持续时间长短、脑梗死病灶的大小,常见表现为单纯性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或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智能减退、视野缺损、大小便失禁等;头颅CT或MRI检查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征,病灶分布有多发也有单发,有双侧也有单侧,有皮质区也有基底节区或分水岭区,腔隙性梗死与大面积较梗死常并存,无明显的特异性。诊断本病需要临床医生把握好病史、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误被腹泻导致的脱水休克症状所掩盖而漏诊,故因对患者进行认真的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早期则进行头颅MRI的检查以免忽略了因CT扫描阴性或CT未显示的小病灶。

3.3 防治

临床必须重视本病的治疗及预防,防治的关键要点在于以下几方面:(1)病因治疗是关键,治疗消化道的原发病,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血压状态及循环血容量不足。(2)脱水剂的使用应注意,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长期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病史,当出现有效血容量不足加上脱水剂的不正确使用,有可能加重肾功能损害导致肾功能不全;若使用20%甘露醇应谨慎,应选用甘油果糖,呋塞米及人血白蛋白等脱水剂为主。(3)脑细胞的保护:根据脑梗死病理损害,药理作用,从本组疗效看,对自由基毒性损伤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能减轻自由基导致的级联反应,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减轻脑水肿与组织损伤,延缓神经元死亡,改善神经功能障碍等治疗作用[6]。

对本病进行预防是必要且应尽早的,而检测血压又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急性腹泻导致低灌注性脑梗死的敏感指标是血压,且从发生脑组织低灌注到导致脑梗死还有一个时间窗,故临床治疗上应注意严密监测血压变化,保证有效血容量,维持血压,避免低血压,对预防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诊断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刘海沿.老年人腹泻导致大面积脑干梗塞1例.哈尔滨: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12(30):20.

[3]刑成名.缺血性脑血管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8- 219,94-95.

[4]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3:634.

[5]方瑞乐,王拥军.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研究.中国卒中杂志,2006(4):246-251.

上一篇:怎样进行说课论文下一篇:文化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