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幸福出发》

2024-09-15

《向幸福出发》(精选7篇)

《向幸福出发》 篇1

我是一位教育的行者, 怀揣教育的理想, 追求理想的教育, 鲜花与掌声, 质疑和挫折, 三十年勉力前行, 不变的是一位教育者的思考、探索、实践与坚持。

追求美好幸福生活是人之天性, 教育最本真意义应缘于这一人之天性。撩开裹挟在教育身上的层层面纱, 教育的本质功能应该是培养人们理解幸福, 追求幸福, 引领人们迈向幸福之境。而现实中教育未必如此单纯, 社会的浮躁时不时总在篡改甚至扭曲着教育的本质, 学生的苦恼, 教师的烦闷, 家长的焦虑……这令人担忧。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碰撞中, 一个新的、不容回避的命题直抵我的灵魂深处——幸福教育, 让师生为幸福而生活、让教育为师生幸福而生存、让幸福永远为教育、师生而生长。为此, 我将身体力行。

幸福教育不应是牺牲今天去追求明天。而今, 中小学生睡眠普遍不足, 锻炼无法保证, 周末时间多被剥夺, 考试竞争日趋激烈, 学业负担层层加码……日前, 媒体披露某重点中学学生不堪补课压力集体烧书以及某学校升旗仪式主讲学生调换讲稿“讨伐教育”等事件, 足以折射出学生普遍对当前学习生活的焦虑、烦躁、抵制。

以人为本的教育, 就要尊重人生每一个阶段的幸福, 不能拿学生青春赌明天。当然,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努力学习、勤奋学习永远是需要倡导的, 但要建立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之上。

人们总是认为, 教育的一切负面反应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但我认为, 考试是社会公平公正的不二砝码, 考试与教育不是对立的, 考试本身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不敢想像, 完全拒绝考试的教育会是什么状态。问题的关键在于改进考试评价机制, 考试要为师生科学、宽松、幸福的教与学创造空间、留有余地, 要为教育教学发挥科学的指挥引导作用。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提高教学效率,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优化教学过程, 倡导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 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要尊重学生身心特点及学习规律, 深入学生心灵进行理想、信念、情感、价值的对话、交流、沟通, 让学生获取身心的愉悦与幸福。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像沈从文先生那样, 课堂上能够让学生与自己一道以欣赏者的姿态, 真正进入课文意境, 去领略、感受、体味;如果理科教师能够把书本的抽象科学知识引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让学生亲身经历, 主动思考、实践、创造……我想, 这样的课堂就是在生成幸福。

幸福教育的主体应该有教师, 应该让播种幸福的人幸福起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明显改善之后, 其幸福度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层面, 个人人格是否得到充分尊重, 自身价值是否得到充分体现, 这些需要学校创造更人文、更科学的管理环境。教师要成为教育事业的主人, 首先要成为学校的主人, 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要真正做到尊重教师, 凸显教师的主人翁地位。教师在履职过程中如果不能受到充分尊重, 就不会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职业幸福感。我们要善于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让教师共享公平与阳光, 让教师充分感受平等与尊严。要人尽其才, 创造条件, 搭建平台, 让每一位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实现自我价值, 体验职业成就感。要善于从细处着眼着手, 创设丰富载体, 营造温馨、友善、和谐的校园小环境, 让校园成为全体教师依靠、依恋的幸福家园。

幸福教育更需要人们对教育规律的充分理解、尊重和敬畏。从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到普通民众, 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是有目共睹的, 教育事业有了更充足的物质支撑, 幸福教育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 社会在给予教育高度重视的同时, 关于教育的话题也从来没有减少过。有时, 一些未必科学的社会教育话语强行挤压甚至扭曲教育, 如:因为害怕安全问题而因噎废食, 一些学校体育课取消了应有的项目;有的教师因害怕社会的质问, 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不敢放手教育管理而选择明哲保身。此外, 还有社会方方面面一些有违教育特点与规律的管理方式生硬地折腾教育。多年来, 教育去行政化的社会呼声越来越高, 其实, 去行政化不只是取消学校行政级别那么简单, 要“去”的更应是根植于心的行政等级观念和不尊重教育规律的管理运作方式, 媒体披露的“五道杆”少年、“绿领巾”事件、社会权力介入班干部选配导致班长“一正五副”现象等都是对教育本质的扭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应拒绝轰轰烈烈, 风风火火, 教育需要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对教育多一分理解与宽容, 对教育规律多一份敬畏和尊重, 教育也会因此而幸福。

“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 幸福教育发于细微、成于体验。“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 让我们善待每人每事, 善为一言一行, 卸下包袱, 担起责任, 向幸福出发。

《向幸福出发》 篇2

她,叫徐梦婷,年仅9岁,有着童真的笑容和年龄,却遭遇了有时连成年人也无法接受的现实:妈妈失踪,爸爸猝死,奶奶骨折,爷爷离世,年幼的她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生活的大山……

她面对着苦难的生活,从不喊苦也从不喊累,依旧十分乐观。尤其可贵的是,徐梦婷非常热爱学习以及知识和学习的渴求。刻苦努力的她成绩优异,一直担任班长,获得的奖状多得数不清。但她却从不骄傲,始终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她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有人曾问:如果给你三天光明,你打算怎样度过?

第一天仔细看看钢琴。第二天好好看看爸爸妈妈。第三天看看这美丽的世界。

大家看了上面的文字,大家一定会觉得这位主人公的理想未免太平淡、太渺小了。但是当你读过这位杰出青年的故事,你们定会改变你们的初衷。

他,是一个盲人,但酷爱弹奏钢琴的他却从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因看不见乐谱,看不见指挥的手势,所以他每天坚持练琴300遍,不练够300遍,就决不罢休。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七小时又悄然过去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呐!幼小的手指在不停地敲打着,斑斑血迹染红了琴键,生命的乐章在黑暗中奏响!

常言道:梅花香自苦寒来。小孙岩的不懈努力终于迎来了回报:8岁得特等奖;10岁得一等奖,捧回了“维金斯”金杯,11岁……12岁……一个个奇迹绽放出生命的辉煌!

今天,我要再次深深地呼唤:苦难,他必定是一笔财富。只要你勤奋好学,自强不息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向幸福出发 篇3

曾经有一个寓言:小狮子问母狮子:“妈妈,幸福在哪里?”母狮子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狮子不断追着尾巴跑,但始终咬不到。母狮子笑道:“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只要你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与其说人类幸福来自偶尔出现的鸿运,不如说来自日常点滴所获。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

一个幸福的人不是由于他拥有的多,而是由于他计较的少,懂得发现和寻找,且具有博大的胸襟、雍容典雅的风度。人所处的环境不同 ,但凡福祸相依,苦乐参半,只要从容处世,看淡得失,积极努力地发掘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幸福的感觉就会接踵而至……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也不在梦里,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每一天的努力里,每一分钟的爱里,每一秒钟的期待里。幸福有时像空气,无处不在,我们只是习惯了它的存在而不自知。正如你现在一家和睦地坐在一起愉快地吃着晚饭就是幸福;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人是幸福;工作顺心,家人身体健康,这也是幸福……

幸福真的是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灵去体会定能感觉得到。而有些幸福,也是需要我们去争取,去把握的。

幸福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对于女人来说,幸福是一种心态,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更是一种智慧。

向世界,出发! 篇4

如果你喜欢跳舞又喜欢旅行,

有什么比去到一个大街小巷都弥漫着舞蹈之乡更棒?

在这个日子里,收拾好行李,带上你的舞鞋, 向世界,出发。

1 INDIA度孟买Mambai印度舞

《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结尾部分的舞蹈跳得激动人心,虽然那不是纯正的印度舞,但是它证明了-个道理:没有舞蹈的电影就不是印度电影,而不爱印度舞的人就不是印度人。带有宗教意义的印度舞对当地人来说不仅是艺术,更代表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用首饰、眼神、身体曲线来诠释七情六欲和世间万物。发展到现在,印度舞更以华丽的服装首饰隆重的化妆和妩媚又俏丽的动作继续吸引着人们在印度,大部分的舞蹈老师都在孟买的宝莱坞授课有许多舞蹈教室也开在宝莱坞的核心地区,使得孟买成为印度的舞蹈重镇。宝莱坞的舞蹈融合了古老印度舞和影视印度舞的精华,孟买作为印度电影的诞生地,每天都有新的电影在宝莱坞开拍,新的舞步在排练,你随时都有可能在街角看到沙鲁克·汗和,卡林娜·卡珀在跳着类似《阿育王》的舞蹈段落。这种新旧交汇的印度舞非常适合女性练习,有专家指出,练习印度舞能增加女性荷尔蒙的分泌,从而让人魅力大增。从香港到孟买不到六个小时的飞机航程,只需要花上一次烫发的时间就能学最正宗的印度舞,有什么比到宝莱坞亲自感受最新最热辣的舞蹈氛围更有趣?

(●如何去:国内许多网站都可以订到孟买的机票,但大部分都要从香港中转,所以先到香港玩几天再去孟买也是个好办法。注意要提前订孟买的酒店,这样下飞机的时候就有酒店的车来接。在印度国内的旅行则可以坐火车。 ●景点:印度孟买素有“东方洛杉矶”之称,在宝莱坞以外,世界上最大、最密集的红灯区之一卡马提普拉也是一景,不过需要注意安全。除了学舞,你不可以忘记以下这些景点:代表了印度建筑艺术最高水准的泰姬陵、佛教圣地圣迹、王舍城、 那兰陀寺、石窟神庙等。 ●美食:咖喱土豆、咖喱虾、咖喱鸡 ●特产:香料、舞蹈配饰、披肩 ●语言:印度语(但官方语言为英语,所以大部分人都会听说英语) ●货币:卢比(1元人民币约合7卢比) ●怎样在印度学舞蹈:Trans Indus公司有为期两周的学舞团,其中5天以舞蹈课为主,有私人舞蹈老师授课。在整个旅行中,你会参观到孟买的一个电影工作室 (据说还将和宝莱坞的一位明星一起吃午餐)。另外,你还将参观不少印度的著名景点。价钱在1968英镑左右,含机票和陆上交通费用以及舞蹈课、观光的费用。 ●联系方式:www.transindus.com)

2SPAIN西班牙安达卢西亚Andalusia弗拉明戈

记得一位西班牙威士忌公司的驻华代表在和我谈宣传推广活动的时候,还特地希望我推荐几位弗拉明戈的舞者在他们产品发布会上表演,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只有和斗牛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弗拉明戈才能代表西班牙”,可想而知,西班牙是怎样一个舞蹈之邦。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是名副其实的弗拉明戈之乡。这是一个古老的区域,作为西班牙第二大区,它的领土面积比比利时、荷兰、丹麦、奥地利或瑞士的面积都要大,但就在如此大的一块地方,弗拉明戈却无处不在。弗拉明戈实际上是一种艺术的集合,其中包括舞、唱、乐器,在这里面,西班牙吉他不可或缺,演奏者划出一串令人惊异的音符,与此同时演唱者吼出一段歌曲。舞蹈中的男性最注重脚的动作,而女性更注重手、腕、臂等部位的动作,“舞蹈者常常情不自禁地一面踏地一面捻手指发声,再加上歌声、拍手声、舞蹈者手中的响板声气氛十分热烈”。在夏秋两季(8月份除外),安达卢西亚的各种娱乐场所都会有持续演出周,包括大量的弗拉明戈歌舞。弗拉明戈舞是安达卢西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程度胜过旅游娱乐业。演出周期间,从周一到周五,安达卢西亚的各个城镇都有资深学者演讲、弗拉明戈歌舞艺术家们的表演,作为游客,你可以进入到这些演出里,也可以参加舞蹈培训班。

(●如何去:没有从中国直达塞维利亚的飞机,大部分人都是先从北京到巴黎,然后再转机到塞维利亚,往返机票费用大约为5000元人民币左右。另外也可以坐中国直达马德里的飞机,而西班牙国内的交通很便利,每天有15班高速火车往返于马德里和塞维利亚之间。 ●景点:西班牙的美术馆、博物馆、教堂很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普拉多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圣家赎罪堂等都值得观看。每年的三月到十月是西班牙的斗牛季节,周末都有斗牛表演,表演结束后,场外还会有烤牛肉出售。 ●美食:海鲜、塔巴(Tapa)、烤牛肉、德里沙拉 ●特产:本土设计师的时装、皮革 ●语言:西班牙语(也有许多人会听说英语) ●货币:欧元(1欧元约合9.7元人民币) ●怎样在西班牙学舞蹈:可以到欧洲或塞维利亚后随西班牙国家旅行社一起出行, 住所可以在网上选订(www.andalucia. org),在行程内会有专门的弗拉明戈歌舞课程,由专业老师教授。学舞可选择安东尼奥工作室,它位于西班牙西南部赫雷斯市,是安达卢西亚一个新的弗拉明戈歌舞中心。(它是安达卢西亚7个弗拉明戈歌舞中心之一,而这7个歌舞中心就是弗拉明戈歌舞的发源地。) ●联系方式:www.tourspain.co.uk)

3IRELAND爱尔兰都柏林Dublin踢踏舞

1997年,《大河之舞》(River dance)获得格莱美最佳音乐剧专辑奖,又重新把爱尔兰踢踏舞带到了世人面前。踢踏舞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被百老汇所占据,甚至让人们忘记了踢踏舞盛行的另一地方爱尔兰——这个国家可不仅仅拥有“海盗”和咖啡。有别于百老汇踢踏舞的轻松随意,爱尔兰踢踏舞以纯正、力量、整齐和音乐节奏著称,舞者在跳舞时多数没有上半身动作,双手自然下垂,贴紧胯部,下半身双脚总是保持交叉的姿势。大部分舞蹈家都聚集在爱尔兰的“黑池”都柏林(都柏林的爱尔兰语意思为黑色的池塘),它是爱尔兰岛上最大的城市,全国乃至全球的踢踏舞比赛都在这里举行,你能很容易就找到优秀的老师来对你的舞技进行指导。在爱尔兰,踢踏舞和爱尔兰传统音乐密不可分,踢踏舞表演往往和音乐节共生,最值得一看的毫无疑问是全爱尔兰音乐节,多达25万人在八月齐聚奥法力郡,有1万多名表演者参加音乐会、爱尔兰舞蹈会、游行和庆典。另外,费克尔国际音乐节也是爱尔兰比较大的音乐节,当地人说,“过去人们在家里跳舞,现在大家都去东克莱尔郡美丽风景区的舞厅和俱乐部”。如果你选择年末去爱尔兰,利默尼里克的希安娜音乐节是你感受踢踏舞最好的选择,该音乐节主要展现爱尔兰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如何去:中国有直飞都柏林,往返5000元人民币。旅店可以在网上事先预定,会便宜不少。 景点:风光秀丽是爱尔兰最大的卖点,香 、基拉尔尼湖、完美的海岸线等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欧洲气息,另外都柏林圣三一学院、都柏林城堡也值得一去。除界爱尔兰风笛节(爱尔兰最大的民族音节),不时在爱尔兰国内公映的《舞 《舞之魂》《大河舞》都是踢踏舞爱好者不可错过的。 ●美食:乳酪、爱尔兰黑幕熏鲑传统爱尔兰炖羊锅、各式甜点 ●特产:踢踏舞鞋、踢踏舞服装(世界上最优秀的踢踏舞装备之一),此外,咖啡和啤酒都是不得不买的手信语言:爱尔兰语和英语 ●币:欧爱尔兰旅游局的文官方网站能为你定制在爱尔兰的旅踢踏舞的世界冠军大赛每年都在复活的时候于爱尔兰举行,这个时候可联系游局帮你安排机票、住宿和门票,更可到所推荐的舞蹈学校去学习踢踏舞。 ●联系方式:www.discoverireland.com/cn/ t-ireland)

4 ARGENTINA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阿根廷探戈

每年夏天,国际探戈舞锦标赛都在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这个时候,仿佛整个城市都更加热辣起来。比赛分为两个类别:舞台探戈和沙龙探戈。沙龙探戈舞是从酒吧、沙龙兴起的,舞蹈风格比较轻松,注重节奏和韵律:而舞台探戈要求更复杂的动作编排,例如旋转和托举等,在舞者的服装和化妆上要求也更高。而这两部分结合街头探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阿根廷探戈文化。和弗拉明戈一样,阿根廷探戈是集乐器、舞蹈、歌唱和诗歌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探戈音乐节奏明快,独特的切分音是它鲜明的特点。和体育舞蹈标准舞的探戈不同,阿根廷探戈甚至可以归入“拉丁舞”,它诞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码头区,一开始并不是男女对舞,而是男性的独舞或双人舞,女子加入探戈行列后,人们更加懂得了这种舞蹈的乐趣。布宜诺斯艾利斯除了是世界上同性恋最多的城市之一,还是探戈文化最深入的城市,据说在这里看一场探戈舞表演,“容易得像上餐厅吃饭一样”。除了老百姓在街头的自娱自乐,许多老牌子或上档次的餐馆都会在晚上的某些时段安排免费的探戈舞表演,甚至有不少是探戈舞主题酒吧,能经常看到酒吧老板亲自上阵表演舞蹈。“流行了一百多年的探戈,又成了一种新的时尚。”

(●如何去:有直飞航班,中国到阿根廷的飞机来回大约需6000元人民币。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有地铁和公共汽车,到处都是汽车站,目的地的地标都很清楚。 ●景点:大部分人都认为探戈的发祥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博卡区(码头区),那里以探戈为主题的绘画、雕塑、服饰到处都是, 还有很多精彩的探戈表演。阿根廷湖是一个坐落于阿根廷南部圣克鲁斯省的冰川湖,为阿根廷最引人入胜的旅游景点。伊瓜苏瀑布和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的最南端的陆地火地岛都是必游之地。 ●美食:牛肋骨扒、阿根廷饺子、披萨、馅饼 ●特产:皮衣、马黛茶、足球 ●语言:西班牙语 ●货币:阿根廷比索(1元人民币约合0.548阿根廷比索) ●怎样在阿根廷学舞蹈:要想感受地道的探戈,现在Scott Dunn公司为你们提供专门的探戈舞之旅。你可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的皇家丹迪酒店住上一个星期,此酒店由阿根廷著名探戈舞者Hector Villalba建立,整个酒店都为探戈舞而设,到处都是探戈舞的油画,15个舞蹈室外和舞池都用1925年的木地板铺设。 你每天可以选择到舞蹈教室上几节探戈舞课,再到餐馆里边吃饭边欣赏一场探戈舞表演,价钱大约在1299英镑左右,含机票和陆上交通、舞蹈课、观光的费用。 ●联系方式: www.scottdunn.com)

5EGYPT埃及开罗Cairo肚皮舞

一听到肚皮舞,你会想到什么?神秘、古老、女性化、诱人、性感、华丽……是的,而这一切都起源于埃及的开罗。许多人都觉得肚皮舞是中东的一种独特的舞蹈,但是在开罗,肚皮舞是当地人的一种文化和生活习惯。传说肚皮舞诞生于一名临盆的女性,为了顺利生产,随着音乐节奏,她把身体重点集中在腹部学蛇似的摆动。虽然这个传说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肚皮舞的舞蹈技巧。在埃及人看来,”东方舞(埃及人对肚皮舞的称呼)是埃及的国粹,其余国家的舞者永远跳不过埃及的舞者,因为他们只会做动作而没有投入感情。”换言之,真正的肚皮舞不只是扭动身体,而是要理解这个古埃及墓中壁画上就描绘过的舞蹈背后的文化。每年都会有不少舞蹈爱好者到开罗“朝圣”,最好的时机是适逢当地举行肚皮舞比赛和嘉年华的月份(年中和年末),此时除了各地高水平肚皮舞者外,更大“卡司”的是埃及的肚皮舞明星们的隆重登场,还有他们所办的舞蹈培训,吸引了世界各国的肚皮舞迷。此外数十家制作肚皮舞服装的作坊、肚皮舞剧场,令埃及成为全球肚皮舞者的首选之地。

向幸福出发作文 篇5

向幸福出发

向幸福出发 向幸福出发

孙靖康

幸福,是沙漠中的一杯水,为我解除口渴的烦恼;幸福,是黑暗中的一盏灯,为我照亮前行的道路;幸福,是寒冬里的一把火,为我驱走心中的寒意。

“起来,起来,快起来,要不然你又迟到了……”一声怒吼优秀作文 ,我被唠叨的老妈叫醒。“我再睡一会儿,就一会儿。”“快起来,都几点了,还躺在被窝里……”我睁开朦胧的双眼,看到母亲那愤怒的面孔。

“我很难受,还想躺一会儿。”我的母亲一摸我的额头,热的都有些烫手。“哎呀,怎么这么热,快夹上体温计,看看发没发烧。”我迷迷糊糊的夹上了体温计。过了五分钟,我妈回来,看了看体温计说:“39.1摄氏度,哎呀,真发烧了,赶快起来吃上药。”吃什么药呀,我心里很是不情愿。“快点吃上药吧,别烧坏了你的身体……”我妈一边端着水一边拿着药,小心翼翼地给我喂药,额头上浸满了汗珠。我一上午就在被窝中度过的,心里想:怎么这么慢,我还要出去玩儿呢。我刚要起来,被我老妈教训了一顿:“玩什么玩,你现在发烧,等烧退了再出去……”我心中有些烦了,狠狠地用被子蒙住了头,满心的.不愉快。

向快乐出发 篇6

张发老师的教学主张是“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这八个字写起来容易,要做到却很难。快乐学习是现在很多老师面临的难题,老师们希望教学快乐,希望能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获得知识,然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根深蒂固,使得快乐学习犹如“海市蜃楼”。可是张发老师却带着他的快乐学习,给前来听课的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又意味深长的课。

有人说,七十有余的张发老师心理年龄不过十七岁,否则他怎能带来如此轻松愉快的教学?

因为有爱,所以精彩

“同学们知道我从哪里来吗?”

“马来西亚!”

来自南宁市江南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睁着好奇的眼睛看着这位来自马来西亚的老师,他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课堂呢?只见他把双手背在身后,笑容可掬地问孩子们:“你们想听故事吗?我从马来西亚带来了故事。”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

“今天我就给你们讲一个猴子和鳄鱼的故事。从前,有一只小猴子,住在树上,他没有朋友,很孤单,他常常想,我要是有个朋友就好了……”

故事讲完后,孩子们被猴子的机灵逗乐了。这时,张发老师拿起桌上“猴子”的卡片问道:“这个是什么呀?”孩子们齐声回答:“猴子。”接着张发老师继续提问,猴子都喜欢吃些什么呢?这时孩子们的天性显现出来了,七嘴八舌地说,香蕉、桃子、玉米、西瓜……张发老师适时补充道,马来西亚的猴子还喜欢吃椰子!“香蕉、桃子和椰子都叫做什么呀?”孩子们的思路被张发老师打开,都齐声回答:“水果。”接着,张发老师又拿出“蝴蝶”和“小牛”的卡片,分别问了孩子们相似的问题,启发孩子们对这些小动物的认知,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孩子们在张发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走进了兴趣盎然的课堂。突然,张发老师拿出了一张与其他内容不一样的卡片,那是一片彩霞。张发老师问,这是什么呀?学生回答:“彩霞”。随后他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彩霞以及彩霞出现的时间、样子等。把日常生活知识穿插在看似无意的问答当中,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互动过程中收获了知识。

学完了小动物和彩霞,张发老师该教孩子们读儿歌了。

儿歌很短,张发老师先做示范。只见他边念儿歌边比划,生动又形象的样子把在座的学生和老师们逗得哈哈大笑。“小猴子挠背,小牛长着角,小蝴蝶闪动着美丽的翅膀,太阳公公闪着光芒,动笔画一画,就成了云彩……”完全想像不到台上的这位老师已年过七旬,这本应是颐享天年的年纪,却在孩子们面前手舞足蹈,脸上的表情像个七岁的孩子,纯真又活泼。唱了一首生动可爱的儿歌后,张发老师笑着问大家:“你们可以这样读吗?跟着张老师的手势,大家一起读!”

“太阳公公爱画画,

看见蝴蝶画红花,

看见小牛画青草,

看见小猴画西瓜,

他在天空画一画,

白云变成了彩霞。”

在笑声的海洋里,张发老师并没有忘记教学,他的教学特别关注儿童的语言发展。当孩子们把儿歌读过几遍之后,他就开始指导孩子们认识生字了。他从桌上拿起写着“爱”的卡片,让孩子们认字,并造句。拿起“蝴蝶”的卡片让孩子们用它来造句,还引导他们配上动作。孩子们从“蝴蝶爱花朵”到“蝴蝶喜欢在开满花朵的花园里飞”,很快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潜能被不断激发出来,造的句子一句比一句长,一句比一句精彩。造句教学其实是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考查了学生对生字、词的运用能力。一年级的孩子需要的是语言的训练,通过从短到长的造句,慢慢引发孩子熟悉语言。这不就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吗?

课堂上,孩子们纯真的回答常常让人捧腹大笑,张发老师耐心而又巧妙地加以引导,不禁让人赞叹他的教学艺术,而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源于他那颗了解儿童,喜爱儿童的心。

尽管这是张发老师和孩子们第一次见面,但是孩子们和他融洽的互动像是认识了很久。张发老师的教学处处都为孩子们着想,每一个提问都经过巧妙的设计和安排,看似随意的提问都能够培养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从语言到动作,甚至还有音乐和舞蹈。如《太阳公公爱画画》这首儿歌,经过张发老师自己配曲,变得朗朗上口。他不但亲自示范,还要求孩子们分组表演。在张发老师的眼里,所有的孩子表现都一样好。

张发老师的课是快乐的,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是快乐的,老师也是快乐的。爱与快乐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教学过程,他从不讲大道理,只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精巧的课堂设计,结合自身丰富的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对语文、对生活的热爱。

做睿智教师,育快乐儿童

“我希望我的老师和学生们可以回归童心,能快乐地学习。”在谈及快乐学习时,张发老师这样说。快乐学习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保持一颗童心,把自己也当成孩子,才能了解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会知道要教给孩子是什么。张发老师曾经说过:“只会讲的教师是平庸的,只会分析的教师是良好的;只会论证的教师是优越的,只有能使学生领悟的教师才是伟大的。”

张发老师一再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除去严色”,这里的“严”指的就是教师的严肃和刻板。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保证他的威严而总是严肃又刻板的,试问哪个孩子会喜欢这样的老师呢?因此,小学教师就应该是快乐的,应该是拥有童真的,那样他所教的孩子才会是快乐的。保持童真的方法除了丢掉刻板和严肃之外,还需要尽可能的接触儿童文学,了解儿童世界。从张发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就能看出,他的教学设计与孩子们进行了充分的互动,通过儿歌、舞蹈、文学等多重手段,让孩子们体味到了学习的乐趣。因为他涉猎了很多儿童文学,因此他可以自如地带着孩子们遨游在多彩的世界里,培养他们独创的想象力,并让孩子们在过程中享受快乐。

一位资深语文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评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优不优秀,还要看他的儿童文学素养深不深。”张发老师在推动华语幼儿文学方面不遗余力,出版有多套儿童图书,填补了马来西亚幼儿华语儿童文学的空白,被喻为马来西亚华语儿童文学的先驱。他也因此被人形容为“笔底春风吹出桃红李白”的教育工作者,一位离不开孩子的作家。张发老师作为一名马来西亚籍华人,他对华文的热爱是深沉的,他一直致力于华文的传播和教学,他不仅把中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带到马来西亚,近年来,他开始把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带给中国,和国内的众多老师一起分享、研究、改进,推动着国内语文教学的改革。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樊发稼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张发老师:“年红先生(张发的笔名,下同)既倾力于承认文学,又为创作儿童文学乐此不彼;儿歌是所谓‘小儿科中的小儿科’,是被有些人视为壮夫不为的雕虫小技,但年红先生却怀着一颗弥足珍贵的爱心,以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一丝不苟地写出了这么多的优质儿歌。这怎能不让我肃然起敬呢!”

世界儿童文学评论家王泉根教授给他的评语是:“走近年红,就走近一个丰饶的马华文学世界,走近了一片色泽亮丽的儿童天地!”

由于张发老师在华语文学领域的突出表现,他先后获得了“首相敦拉萨文学奖”“儿童文学优秀奖”等数十个奖项。而最令他感到自豪的是2002年获得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奖”和2005年荣获得的马来西亚教育届最高荣誉“全国模范教师”,因为这两个奖项的获得,标志着马来西亚政府对他华文写作与华文教育的认可。

纵观张发老师走过的路程,他热爱华语,宣传华语,推广华语,教授华语,为孩子们创造出了一片色泽亮丽的儿童华语文学天地,这些已经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他的快乐教学还会在华语儿童文学的世界里谱写出新的篇章。

张发,笔名年红,马来西亚人,儿童文学家。己出版的作品达130多部,有些被译成马来文、韩文、日文、英文和蒙古文。自2004年起,他经常应邀到中国各大省市做专题演讲和上教学展示课。中国中央电视台曾特制一小时的节目《华人世界》介绍他的事迹。同时,他还担任马来西亚儒商协会理会长、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副主席、马来西亚翻译与创作协会副主席和教总常务理事兼出版主任等职务。

(责编欧金昌)

向火星出发! 篇7

小图表:

NASA火星探索50年大事记

1965年 水手4号 第一个成功飞抵火星的探测器,并回传了第一张火星表面的照片。

1971年 水手9号 第一个成功的火星轨道探测器。

1976年 海盗1号 第一个成功登陆火星的探测器。

1996年 火星探路者号 第一台成功漫游火星的火星车。

2004年 勇气号和机遇号 第二、第三台火星漫游车在火星着陆。

2012年 好奇号 第四台火星漫游车登陆火星。

正文:

2015年,人类探索太空的事业可谓捷报频传。先是7月14日,经过9年多的长途跋涉,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留下人类首例造访冥王星的印记;然后是7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迄今为止与地球最为相像的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这颗距离我们1400光年的宜居行星有望成为另一个“地球”;再然后是9月28日,NASA公布了有关火星的“重大发现”: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火星地表存在液态水。面对这个新发现,全球的影迷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NASA只是在为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制造声势而已。

这部电影就是10月2日在美国上映,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火星救援》。在距离电影上映前4天宣告“火星有水”的大发现,NASA的“用意”也是煞费苦心,不过这一举动的反响倒是不错,难怪有人戏称这是史上最霸气的电影营销。

对全世界影迷而言,老雷是影史首屈一指的类型片大师。他在电影的多种类型上进行了广泛并坚定的探索,深厚的造诣和娴熟的技艺成就了非凡的电影事业。无论是类型跨度还是深度他老人家都做到了战绩彪炳,为电影类型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在史诗片和科幻片上,老雷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但整体而言他执导的科幻片更经典。从《异形》到《银翼杀手》,再到《普罗米修斯》,老雷的每一部科幻作品总能让影迷津津乐道。

这次的《火星救援》和之前的三部科幻电影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科学的真实性达到了最高峰。影片的真实感和临场感甚至让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经典太空电影《阿波罗13号》都倍感汗颜。

《火星救援》的真实感从何而来?

在《星际穿越》制作过程中,克里斯托弗·诺兰不仅向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请教,而且还为剧组成员推荐了经典的太空电影,可以说专家和经典成为诺兰创作过程中的左膀右臂。而再现了影史最真实的火星之旅的《火星救援》,并没有在拍摄时引入所谓的专家,导演也没有向任何成员推荐什么经典片目。对太空电影烂熟于心的马特·达蒙表示,他也没有像扮演《星际穿越》中曼恩博士那样为获取灵感求助于过去的火星电影。

老雷和他的团队有自己的定海神针,那就是《火星救援》的原著(同名简体中文版译本已出,译林出版社)。航天界认为安迪·威尔创作的《火星救援》原著中呈现的技术细节扎实、靠谱,值得老雷他们信赖。何况拍摄中如果真的遇到什么状况,影片参与方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会积极伸出援助之手。

原著作者安迪·威尔在1972年出生于一个科学家庭,父亲是微粒子物理学家,母亲是工程师。他从小在科学方面天赋异禀,15岁即被美国国家科学实验室聘用,之后成为专职软件工程师。他热爱相对论物理、轨道力学和宇宙飞船,是不折不扣的骨灰级技术宅男。某日,他心血来潮,从《鲁滨逊漂流记》得到启发,设想宇航员流落到了火星。于是他开始进行层出不穷的问题预设,经过不断思考、搜索和计算,反复解题、构思情节和丰满细节,同时辅以安迪·威尔式的独特幽默,最后终于成就了这部惊世骇俗的“火星生存指南”。

《火星救援》搬上大银幕可以说是一场伟大的科普行为,太空电影的神话不仅在延续,而且还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火星,开始议论火星,开始憧憬在那颗星球的生活。《火星救援》的票房已经成功超越《角斗士》,缔造了老雷导演生涯的北美(2亿1300万美元)和全球(4亿8600万美元)的市场新高。《火星救援》目前在内地的票房达到了5700万人民币,预计首周即可轻松刷新之前《普罗米修斯》在华的票房纪录。在颁奖季方面,《火星救援》也是雄心勃勃,希望有机会去角逐每一个奖项。

人类为何钟情火星?

火星(Mars)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距离太阳第四近,和我们地球相隔较近。人类古代就有对火星的记载,罗马神话中称它为战神,我国古书称为荧惑。火星表面是红色的,因为它的地表岩石中大量是赤铁矿(氧化铁),故又被称作红色星球。

火星上的一天几乎和地球一样长,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规律也与地球上相似,由于它的自转轴稍有倾斜,所以也有四季。很久之前的火星要比现在更像我们地球,如今的火星虽然空气稀薄,但毕竟还有大气,又有河流冲刷留下的痕迹,而且极冠(火星的两极地区)还有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对于人类,火星魅力是非凡的。从很早开始,人类就希望在其它星球上发现同类,其中最能激发我们想象力的就是火星。

像《火星救援》中所展示的,对人类而言,这颗红色星球的生存环境还是太恶劣了:首先,火星上的大气压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基本上和暴露在外太空没啥区别;其次,天气极寒,日平均气温是零下50摄氏度;第三,火星的大气基本上全是二氧化碳;第四,火星没有像地球那样强大的磁场,无法阻挡大部分太阳辐射;第五,在一般情况下,火星上没有液态水,它们会以冰的形态存在;第六,火星没有任何生命形态,自然也不会有我们要吃的食物。

但无论如何从长期来看,火星依旧是一个可供人类移居的星球,其开发价值毋容置疑。光凭这一点,火星就打败了其它星球,成为人类最钟情的行星。1957年,第一个人造卫星苏联的“斯普特尼克1号”上天。在人类有能力摆脱地球引力三年后,人类就迫不及待将目光转向了火星。1960年10月10日,苏联的火星1A号升空,尽管任务以失败告终,但它依旧宣告地球人已经开启了探索火星的漫漫征程。

nlc202309030932

人类对火星的好奇心和征服欲,也体现在电影方面。从1918年,电影人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展现自己对那片神秘土地的想象开始,火星电影几乎走过100年的历程。在这段历史中,电影人镜头下的火星电影是与现实科学一同演变发展的。

从科幻到写实 电影人对火星的最初探索

人类对火星的好奇心和征服欲,也体现在电影方面。在很多电影人心目中,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最值得留影的星球,有关火星和火星人的电影一直就是电影诞生以来,特别是科幻电影的重要分支。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绝大部分的电影中,火星和火星人并没有什么交集,一般情况是火星人出现在地球,地球人在火星。马特·达蒙曾表示很难找到对他有启发性的火星电影,而且他也不认为火星电影有足够的数量可以将其支撑为一种电影类型。不可否认,影史上火星电影仅有30部左右,其中精品确实不多,要说没有也成立,但真正的火星电影《火星救援》却进一步巩固了它在太空电影中亚类型的地位。在火星电影出现的早期,人类对这颗星球几乎一无所知。在知识的局限下,这些电影就像是凭空捏造出的神话故事。

1918年的霍格·梅德森拍摄的丹麦电影《火星之旅》是最早有关火星的电影长片,其整体风格继承了乔治·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1924年,苏联也推出了《火星女王艾莉塔》,而好莱坞直到1930年才迎来他们第一部和火星相关的电影《五十年后之世界》。当时人们对火星的认知十分匮乏,早期电影中的火星和地球并没有什么区别,这也是这些火星电影的最大软肋。随着冷战时代的到来,美苏两大阵营展开军备竞赛。50年代的美国催生了一批B级科幻片,其中也有一部分发生在火星上。50年代早中期好莱坞生产的主要是相对严肃的太空类题材,例如《火箭飞船 X-M》、《飞行到火星》和《征服太空》;50年代后期则出现了超自然的怪兽,比如《外星恶客》和《星战毁灭计划》。由于当时缺乏一定的太空知识,导致这一批火星电影很多地方漏洞百出,滑稽可笑。

1958年,NASA成立,同年,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政府职权全部转移到了这家新成立的部门,美国的太空探索任务就此开启。大家可能对喷气推进实验室(简称JPL)比较陌生,但其实这个部门在太空探索领域拥有着大咖的地位。在一些太空电影中比如《火星救援》曾提到过这个地方。JPL是美国研发无人飞行探测器,进行太空探索的中心,其前身是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实验室,由钱学森的老师、被誉为现代航天之父的冯·卡门创建。目前JPL的探测器已经成功飞越八大行星和冥王星,不断刷新人类探索宇宙的新边缘。

纵观NASA探索火星的这50年,好莱坞的火星电影极少直接讲述现实世界中人类的火星探索经历,唯一的一次是IMAX科教片《漫游火星》,影片讲述的是勇气号和机遇号漫游火星的故事。在NASA助力下,人类的太空知识突飞猛进,太空电影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人类梦想进入太空,飞向火星,而火星电影顺理成章归入太空电影旗下。但是截止目前还没有太多国家染指这类题材,仅有美国、英国、日本和西班牙等国家有过相关的作品。因此我们也可以按照国家将火星电影划分为NASA类和非NASA类。

正是航天时代的到来,太空电影也呈现出偏写实和偏虚构这两大类风格迥异的类型,火星电影也在后面的发展中朝着这两大方向割裂。有些电影的火星元素虚构性更强(更有甚者在是完全超现实的火星),比如超级英雄类的《守望者》,改编自电子游戏的《毁灭战士》以及改编自科幻小说的《全面回忆》和《异星战场》,还有改编自恐怖故事的《火星幽灵》。不过,我们后面谈到的火星电影还是以现实风格为主,起码创作人员的出发点有着一定的写实成分。虚幻类的火星电影我们暂且不作讨论。在时间轴上,火星电影也可以按照人类对火星的不同开发时段,分为探索期、改造期和占据期等。电影人最初在电影中实现了登陆火星的梦想,却不满足于此,随着时间的推进开始着手对火星的征服。而这一内容的实现,同样是以科学发展为基础。

上一篇:美国的深空探测下一篇:问题及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