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出发

2024-06-16

学生出发(共12篇)

学生出发 篇1

前不久, 我们语文教师以《老人与海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6课) 一课为主题, 进行了“同课异构”集体教研活动。在教学研讨过程中, 我关注到了以下两种现象:

一种是体现“工具性”的教学, 体会老人对海鸥深深的爱。

一种是体现“人文性”的教学, 感受老人爱海鸥、海鸥敬老人的深情。

透过这两种教学现象, 不难发现:前者, 无论是理解“老人爱海鸥”、感受“喂海鸥”, 还是体会“海鸥为老人送行”, 都是为了了解课文内容, 目的是掌握知识。后者, 学习是从“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出发的, 为追求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而体验和感悟, 又显得比较务虚。综上所述, 体现“工具”和体现“人文”的语文教学分别是围绕语文教学的知识目标或情感目标而建构的, 这是只利于知识建构或价值观、情感的形成, 但各类教学目标并未达成和谐统一, 仍是一种封闭的、单一的教学设计。备课, 究竟应以什么为基点?笔者认为, 应围绕“学什么”“如何学”来建构备课。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观念, 追求从学生立场出发的备课。

一、从学生的立场出发, 进行文本解读

建构学生需要的语文课堂, 首先要在文本解读上下工夫。一般来说, 文本解读要关注四个主体:编者、作者、教师与学生, 但其目的却只有一个———促进学生学习。因此, 教师解读文本要关注学生的立场, 从学生需要的角度钻研教材。

首先需要对文本资源进行整理, 总体设计教学内容, 充分预设好四个方面:学生已会的、不会的、学生可能提的问题、学生想提却提不出的问题。真正把握文本的教学价值, 做到学生会的不教;学生有困难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的才教。在解读文本时, 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话题, 引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语文实践。如教学《水》一课, 有位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让学生做一名小记者用独特的视角捕捉文本中的特写镜头———“雨天洗澡”“勺水冲凉”, 感受缺水之苦, 体验有水之乐。这样的绝妙处理能有效突破重、难点, 用童心的眼光链接生活, 真是妙哉!这样的处理策略体现了“生活性”“趣味性”“动态性”和“开放性”。

二、从学生需要制订教学目标

“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对学生的认同与自身的完整。”我们需要进行追问, 教学目标对学生有怎样的价值?我们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一步探究应如何制订教学目标的问题。《盘古开天地》一课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出现, 在网上搜索点击, 不同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大同小异:

1. 学习本课10个生字、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浙江的张祖庆老师则是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的:

1.学会课文中“血液”“滋润”“浊”等生字词语, 部分词语能结合语境, 在复述中初步运用。

2.通过想象朗读, 品味语言, 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和故事叙述方式的独特魅力, 感受盘古的创造精神, 激发学生对神话这一特殊文学样式的浓厚兴趣。

3.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抓要点、用自己的话复述神话故事。

4. 读懂“总起———分述”的段落, 并能仿照课文第四段的句式练习说话。

对比一下以上的教学目标, 不难发现, 张老师的教学目标不仅强调了字词掌握, 还标出部分词语结合语境在复述中运用;不仅强调文章结构形式的感知, 而且还追求仿说;不仅要求复述, 而且教给“抓要点”的方法;不仅要求朗读, 而且要求想象、品味语言;不仅要感受盘古的创造精神, 而且要感受神话故事的体裁魅力并让学生产生兴趣。对比之后, 透过张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 我们分明可以看到, 张老师内心十分认同的教学理念就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

基于以上思考, 我对《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二度设计。

1.学习生字, 正确读写并理解“乐谱”“吉祥”“抑扬顿挫”等词语的意思。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

3.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 通过品读、引入资料等方法, 体会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重点句段,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如亲人一般的感情。

这样的教学目标建立在充分站在学生立场和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 将更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 更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 也就更具实效性。

三、从学生的发展预设教学环节

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本课的教学目标, 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预设:首先指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以词串文, 理清文脉, 让学生用上“撮嘴呼唤”“抑扬顿挫”等词语说一说老人与海鸥的事情并概括文意。其次, 以亲情为主线,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对课文进行品读:品味“喂食”, 感受“亲情”, 细读“送别”, 感受“亲情”。最后, 欣赏雕塑, 诗文升华。教师在教学中, 无需预设的太多, 只需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存和认知水平作为起点, 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恰如其分地加以点拨, 让学生在真实地反馈自身的阅读感悟的同时, 进行语言文字的内化和迁移, 有效地落实语言训练, 无声地积淀人文品质, 实现有效发展。

自由和探索是学生的天性和本义, 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 坚守这一本义, 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备课, 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会以学生为主体, 深层地契合学生的特征, 具备学生的底色, 调动学生的激情, 启发学生的思维, 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 使课堂鲜活灵动, 焕发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

学生出发 篇2

那是一个乌云满天的日子,我和往常一样早早地去了学校。因为一件小事我和班长吵了起来。他吵急了,直接动用班长的权力,用教鞭向门口一指,大吼:"你给我出去!有种你别再进这个班!"我一愣,从来没人对我发过这么大的火,骨子里的倔强劲涌了上来,"走就走!谁怕你,你当你是老几!"话音一落,大踏步走出教室,头也不回地跑了下去。

来到操场上我就后悔了,我和班长都有错,何必呢?还是回去道歉吧,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多好!我刚走到教室门口,他就发观了我,似乎得理不饶人:"你不是挺有本事的吗?咋又回来了?"我不想理他,只想回到座位,好好读书,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可是路让他用教鞭挡住了,正色道:"让你进来,那我就出去!"我气急败坏,太伤自尊了,一气之下扭头就走,径直出了校园。

站在校门口看着人来人往,想进校又碍于面子不能进。正当内心的两个"我"激烈斗争之际,校门哎呀哎呀被保安叔叔关上了。

一阵冷风吹来,几片落叶在空中打了个转,飘落到墙角里。几滴冰凉的雨水落在脸上,此时的我像一只离群的大雁,孤零零的

这件事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扰:一位同学吃了一碗老师赠予的"麻辣训面",老师同学校内校外地寻我,爸妈也闻讯赶来

让教学从学生出发 篇3

一、在“郊游”情境中体会分数的产生

任何一个教学情境的创设都是为教学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不能单纯地为了情境而情境。这位老师依照教材,通过学生比较熟悉和喜爱的郊游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到2个苹果、1瓶矿泉水可以用整数“2”和“1”来表示,而“半个”蛋糕就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引发认知冲突,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分数”产生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效的、科学的,也是我们要提倡的。

二、在“直观比较”中感受分数的大小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基本活动经验,鲜明地指出过程也是目标。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活动的体验,但这种体验必须是真实的,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命力。“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分数意义建构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分数的意义。教材上第二个例题是比较■和■的大小,其根本还是结合图示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但是如果一味地把关注点放在“强调分数的比较大小”上,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的,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数学是一门科学,从数学思考上来看,“分数意义”上的比较是更加深入的、理性的,是一种我们努力推崇的科学判断。但是如果抛开了学生,不关注学生的认知,我们的教学何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学时这位老师把对教学重点的关注放在了强调“直观比较”上,摒弃了老师们通常采用的同桌每人“涂其中的一个分数”的节省时间的做法,偏爱让每人分别涂出■和■,再比较大小,这样才会丰富学生自我认知的空间。

三、在“变式练习”中深化分数的意义

一般的巩固练习教学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逐一解答,单纯为了解决问题。本课中为了让学生在快乐、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巩固新知,这位老师则对教材上的练习题进行了改造,练习的变式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变“写分数”为“估分数”

在教学完分数大小的比较后,老师出示了“直条图”,把书上题目中要求的“先填一填,再读一读”改为“先估一估能填哪个分数,再通过动态移一移来验证”。这样的改造更加深化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类比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而此时借助直观图也更加形象的让学生体会出了“一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的规律,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2.变“解决问题”为“问题解决”

教学本题时,老师没有按照书上题目的要求让学生逐一解答3个问题,而是先出示空白的黑板报(把上面的三块内容分别用序号1、2、3表示),要求改为:(1)科学天地大约占整个版面的二分之一。(2)艺术园地大约占整个版面的四分之一。你能帮帮他们按要求把内容放到合适的版面吗?(3)最后一个黄色的版面平均加入“一周之星”和“名人名言”两部分内容,各能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解决”中提高了能力,尤其是最后第3个问题的设计,学生用不同分数表示了3号版面并能作出合理性的解释,学生的思维很活跃。

3.变“感受生活”为“发展想象”

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最后的环节中,很多老师会结合“国旗、巧克力图”等来感受生活中的分数。而这位老师抓住了学生的需求,安排了一道有挑战而又极具想象力的习题——“根据花瓣猜花朵”,即出示一个花瓣,猜猜它会是整朵花的几分之一。这样的练习设计既巩固了分数的意义,又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更为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学生是我们教育永不枯竭的活水之源。只要我们的教学真正地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数学课堂才会演绎精彩,勃发灵动!

(责编罗艳)

endprint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呈现,赋予了我们对本节课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优秀教师都诠释着对本节课的理解,其中不乏朱乐平教授和张齐华老师这些“大家”近乎完美的演绎。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到底该怎样来解读该课的教材呢?前段时间听完一位参加区优质课竞赛的男老师上的这节课,让我眼前一亮。纵观本节课,他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剖析教材,真正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再只是一句口号,整个教学充满了活力,焕发出生命的光环。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郊游”情境中体会分数的产生

任何一个教学情境的创设都是为教学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不能单纯地为了情境而情境。这位老师依照教材,通过学生比较熟悉和喜爱的郊游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到2个苹果、1瓶矿泉水可以用整数“2”和“1”来表示,而“半个”蛋糕就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引发认知冲突,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分数”产生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效的、科学的,也是我们要提倡的。

二、在“直观比较”中感受分数的大小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基本活动经验,鲜明地指出过程也是目标。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活动的体验,但这种体验必须是真实的,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命力。“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分数意义建构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分数的意义。教材上第二个例题是比较■和■的大小,其根本还是结合图示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但是如果一味地把关注点放在“强调分数的比较大小”上,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的,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数学是一门科学,从数学思考上来看,“分数意义”上的比较是更加深入的、理性的,是一种我们努力推崇的科学判断。但是如果抛开了学生,不关注学生的认知,我们的教学何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学时这位老师把对教学重点的关注放在了强调“直观比较”上,摒弃了老师们通常采用的同桌每人“涂其中的一个分数”的节省时间的做法,偏爱让每人分别涂出■和■,再比较大小,这样才会丰富学生自我认知的空间。

三、在“变式练习”中深化分数的意义

一般的巩固练习教学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逐一解答,单纯为了解决问题。本课中为了让学生在快乐、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巩固新知,这位老师则对教材上的练习题进行了改造,练习的变式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变“写分数”为“估分数”

在教学完分数大小的比较后,老师出示了“直条图”,把书上题目中要求的“先填一填,再读一读”改为“先估一估能填哪个分数,再通过动态移一移来验证”。这样的改造更加深化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类比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而此时借助直观图也更加形象的让学生体会出了“一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的规律,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2.变“解决问题”为“问题解决”

教学本题时,老师没有按照书上题目的要求让学生逐一解答3个问题,而是先出示空白的黑板报(把上面的三块内容分别用序号1、2、3表示),要求改为:(1)科学天地大约占整个版面的二分之一。(2)艺术园地大约占整个版面的四分之一。你能帮帮他们按要求把内容放到合适的版面吗?(3)最后一个黄色的版面平均加入“一周之星”和“名人名言”两部分内容,各能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解决”中提高了能力,尤其是最后第3个问题的设计,学生用不同分数表示了3号版面并能作出合理性的解释,学生的思维很活跃。

3.变“感受生活”为“发展想象”

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最后的环节中,很多老师会结合“国旗、巧克力图”等来感受生活中的分数。而这位老师抓住了学生的需求,安排了一道有挑战而又极具想象力的习题——“根据花瓣猜花朵”,即出示一个花瓣,猜猜它会是整朵花的几分之一。这样的练习设计既巩固了分数的意义,又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更为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学生是我们教育永不枯竭的活水之源。只要我们的教学真正地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数学课堂才会演绎精彩,勃发灵动!

(责编罗艳)

endprint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呈现,赋予了我们对本节课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优秀教师都诠释着对本节课的理解,其中不乏朱乐平教授和张齐华老师这些“大家”近乎完美的演绎。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到底该怎样来解读该课的教材呢?前段时间听完一位参加区优质课竞赛的男老师上的这节课,让我眼前一亮。纵观本节课,他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剖析教材,真正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再只是一句口号,整个教学充满了活力,焕发出生命的光环。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郊游”情境中体会分数的产生

任何一个教学情境的创设都是为教学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不能单纯地为了情境而情境。这位老师依照教材,通过学生比较熟悉和喜爱的郊游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到2个苹果、1瓶矿泉水可以用整数“2”和“1”来表示,而“半个”蛋糕就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引发认知冲突,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分数”产生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效的、科学的,也是我们要提倡的。

二、在“直观比较”中感受分数的大小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基本活动经验,鲜明地指出过程也是目标。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活动的体验,但这种体验必须是真实的,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命力。“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分数意义建构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分数的意义。教材上第二个例题是比较■和■的大小,其根本还是结合图示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但是如果一味地把关注点放在“强调分数的比较大小”上,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的,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数学是一门科学,从数学思考上来看,“分数意义”上的比较是更加深入的、理性的,是一种我们努力推崇的科学判断。但是如果抛开了学生,不关注学生的认知,我们的教学何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学时这位老师把对教学重点的关注放在了强调“直观比较”上,摒弃了老师们通常采用的同桌每人“涂其中的一个分数”的节省时间的做法,偏爱让每人分别涂出■和■,再比较大小,这样才会丰富学生自我认知的空间。

三、在“变式练习”中深化分数的意义

一般的巩固练习教学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逐一解答,单纯为了解决问题。本课中为了让学生在快乐、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巩固新知,这位老师则对教材上的练习题进行了改造,练习的变式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变“写分数”为“估分数”

在教学完分数大小的比较后,老师出示了“直条图”,把书上题目中要求的“先填一填,再读一读”改为“先估一估能填哪个分数,再通过动态移一移来验证”。这样的改造更加深化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类比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而此时借助直观图也更加形象的让学生体会出了“一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的规律,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2.变“解决问题”为“问题解决”

教学本题时,老师没有按照书上题目的要求让学生逐一解答3个问题,而是先出示空白的黑板报(把上面的三块内容分别用序号1、2、3表示),要求改为:(1)科学天地大约占整个版面的二分之一。(2)艺术园地大约占整个版面的四分之一。你能帮帮他们按要求把内容放到合适的版面吗?(3)最后一个黄色的版面平均加入“一周之星”和“名人名言”两部分内容,各能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解决”中提高了能力,尤其是最后第3个问题的设计,学生用不同分数表示了3号版面并能作出合理性的解释,学生的思维很活跃。

3.变“感受生活”为“发展想象”

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最后的环节中,很多老师会结合“国旗、巧克力图”等来感受生活中的分数。而这位老师抓住了学生的需求,安排了一道有挑战而又极具想象力的习题——“根据花瓣猜花朵”,即出示一个花瓣,猜猜它会是整朵花的几分之一。这样的练习设计既巩固了分数的意义,又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更为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学生是我们教育永不枯竭的活水之源。只要我们的教学真正地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数学课堂才会演绎精彩,勃发灵动!

(责编罗艳)

一切从注重学生参与出发 篇4

1.在互动中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儿童的学习兴趣对鼓舞和巩固学习动机、激活学习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新课标数学提倡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 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改过去那种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中, 使枯燥的内容变成实用而有趣的知识。

在教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时, 我采用动画片《西游记》中孙悟空金箍棒会变大变小的神奇之处, 学生很自然地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比如, 教学三角形 (梯形) 的面积时, 我用F l a s h动画将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 (梯形) 旋转拼成平行四边;在教学圆的面积时, 我用动画将圆平均切割成多等份, 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动态教学既达到了刺激学生感官的目的, 也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效度。

2.在互动中调控课堂, 激活学生参与教学的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组织教学的得力与否, 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话语不多, 却能够将学生组织管理得井然有序, 保证教学工作有效进行。而有的教师管理学生时, 虽语多声大, 学生却不予理会, 课堂纪律不佳,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7岁~1 2岁的儿童处于形象性表征阶段, 即以形象性思维为主。动的刺激物比静的刺激物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力;新奇的东西比枯燥的东西更易成为注意的对象, 刻板的千篇一律的刺激则很难调动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 因此,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经常变换教学方式, 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使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交替进行。运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手段是吸引和保持学生注意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我在数学教学中, 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 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变化、颜色和声音的变换等手段, 引起学生的注意, 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当课堂上学生有意注意变差的时候, 我经常引进卡通动画引起学生无意注意, 再引出数学问题, 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样做既调控了课堂教学, 又激活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思维。当学生遇到有趣而难解的问题时, 我充分给予他们讨论的空间。在我看来,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的过程, 实际上是信息传递和加工的过程, 也是新信息的获取过程。学生只有想而学之, 并学而用之,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 活跃他们的思维空间, 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的能力, 更好地激活他们的思维。

通过计算机软件, 我们还可以实时控制教学目标信息, 可以在任何时刻让某段文字或某个图形出现, 也可以在任何时刻使其隐去;可以随机作出图像;可以随时干预屏幕上出现的运动对象, 使其像电影定格一样静止在某一画面上, 以对某些需要强调的运动结果进行特写;可以对图形 (或图像) 进行局部放大等等。这些做法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 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 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

3.在互动中增容教学, 拓宽学生参与教学的视野

决定课堂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了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 加快了学生理解的进程, 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 为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另外, 课堂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板书方式、书写速度的影响。利用多媒体功能可以根据需要, 将一些图形、题目或解答过程等预先存储在电脑中, 在课堂上适时地再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 在教《比的意义》后, 我要求学生上网调查人体中有趣的比:拳头滚动一周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 脚底长度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随后告诉学生:假如你是一名侦探, 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 就可估算出罪犯的身高。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新知的探究, 增长见识。在教学《年、月、日》时, 我让孩子们课前上网查阅有关太阳、月亮和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 感知年、月、日的来历, 从中触类旁通地知晓很多天文知识, 开阔视野。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效整合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我们应该注重实践, 选择那些最能够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最容易达成教学目标、最容易突出教学重点、最容易突破教学难点的技术, 选择那些在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最有效的技术, 而非最先进的技术, 从而真正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最佳平台, 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参考文献

[1]尹俊华.教育技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2]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从学生出发 课堂才能真的高效 篇5

——殷都区实验小学数学学习交流材料

上周,我很幸运的被领导通知外出学习。等得知到殷都区学习时我很兴奋,自己真的可以亲眼见证殷都区主体多元的教改特色了。

通过学习、听课,我更深入地认识到了“双向五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把学生的主体性这种内在精神作用于学生多元智能开发上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融合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这一模式的实质是以学生全面和谐、主动活泼发展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坚持学案主导,学生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等原则,把学生预习与教师导学,学生合作与教师参与,学生展示与教师激励,学生探究与教师引领,学生达标与教师测评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

“双向五环”教学模式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点: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也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整个课堂都是由教师进行,从教师导入课堂到知识的讲解,再到学生的达标测试,学生由始至终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虽然以前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大多流于形式,更多的是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流程是否完成、教学时间分配是否恰当,而“双向五环”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关系和以学生为本的师生关系。在模式的构建上,我们把学生的“学”放在前,教师的“导”放在后,教师“教”的行为是由“学”来决定的,以一切立足于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目的,充分体现教学过程是“以学定教、教者亦学、教学相长”的过程。

总之,“双向五环”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质疑、补充,个个展示,人人交流,全员参与,个性张扬,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

下面我就一些细节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这也只是我个人通过学习和殷都教师交流所得,希望对大家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首先是小组建设,因为我们刚接触这样的模式,做起来难免依葫芦画瓢。我特意询问了他们的做法。殷都区教师的做法是先确定组长,能力差不多,在选择同样水平的2号,不光是成绩,还有他们平时的表现。依次安排好3号4号,分号是为了确定学习的对象。(当然这对子也有临时组合的。)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可以做调整,组长、组员都可以变动,那我们的老师可能会问小组文化建设怎么办呢?组名可以不变,口号简短,学生容易记忆,自然也不是问题。

还有这些小组文化不一定非得要在课上展示,因为组名、组号等的制定是为了提高小组凝聚力,让学生明确知道我们是一个小组,有集体荣誉感。

在小组长和组内学习的培训方面,首先要告知小组长在纪律方面要监督,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根本途径之一,再次可以交给方法,发现哪个小组做的好的时候,可以在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过程,其他小组先照着做,等熟练了效率就会提上来。在殷都实验小学,教师对于学生采用“小组捆绑式”评价,课堂上自学、合作、展示、达标等每一个环节,教师或学习小组都要按评价标准,对每一个小组进行评价,小组每一位成员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个小组,一人作业没有完成整组受罚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责任心增强了,高效课堂的“动车组”开动了。“捆绑评价”培养了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增强了每一位学生的责任意识,为了让高效课堂持续发展,老师每周都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学校每月、每学期都对学生的合作小组进行全校性的奖励表彰。这样,促进了学校高效课堂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为激发学生更大的动力,校长还曾组织学生到北京参观学习,“到北京参观学习”成了现在殷都实验小学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小组学习的最大动力。

再者就是我们最关心的双向五环教学模式的使用。

第一环节的学生预习教师导学,我们要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方法的指导是学生预习是否成功的关键。我们的数学课,预习大多放在课上。殷都区教师都有编写的导学案,头天下发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我们可利用黑板提前布置,或利用晚上自习的时间和学生一起预习。

第二环节学生合作教师参与。这是为了解决疑问,能在对子中解决的不在小组内解决。再者合作的目的是确定自己组展示的内容:是易错点、难点、重点或者新生出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重要的是丰富学生合作的内容,指导他们说清楚自己的思维过程(因为…所以我才这样说),和确定由谁来展示什么样的内容。

第三环节学生展示、教师激励和第四环节的学生探究、教师引领是没有那么清楚的界限的。殷都区实验小学的学生展示时,侧身站立,手指黑板,落落大方,讲解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他们为了展示自己最精彩的一面,为了展示能得到同学的肯定,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能看到课堂上学生自学是那样的投入,小组的讨论是那样的热烈,有时甚至争得面耳赤红,预展时为了一句台词、一个环节,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在出谋划策。此时,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我的课堂,我作主”,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兴趣,有一股源于骨子里的动力。无疑,这是学生在真正地自主学习。

这里我还要说一下的是,我们在展示时老记分数,在我们这刚开始是为了激励学生,等一切都熟悉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其实并不一定每节课都做这项工作的。可由我们的学科小组长在一节课结束之后针对组员的表现给一个分数。教师在这两个环节还是适当的要引导,要讲解的,不过一个宗旨,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当学生挖的不够深时,老师的适当引导还是要的。

第五环节学生达标教师测评。就是学生静静的做题,已达到反馈自己学习情况,便于教师掌握学情,及时弥补。当然这测试要分层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这五环在使用的时候要灵活。低年级的同学可将学习目标分解,用“小五环”逐个解决,就是一节课目标少些,完成一个检测一个,一个一个来,我们常说的第一课时就和他们说的“小五环”类似。相对的,还有大五环,这需要两至三节课的时间。一节课的时间可完成一两个环节。

每一个环节在进行时我们都给学生以要求,如自学是要做到“静”“思”,交流时则有序、有效、轻声;展示时:有开始(我们组展示的是),有互动(谁来说说),有层次(提升、拓展的内容),有结束(我们组展示完毕请下一组展示),有质疑(我提问),有补充(倾听的同学都可以)。

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篇6

一、立足课本,选准拓展的“有效点”。

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应用,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往往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在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拓展得好,往往可以事半而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首先要选准拓展的“点”,要立足课本,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以至于活学活用。如教学《香菱学诗》一文时,就可以结合文中所讲的写诗的方法进行应用拓展:

1、给自己的教室撰写一副对联。

2、给自己的宿舍撰写一副对联。

3、针对香菱学诗这件事撰写一副对联。由于拓展的内容与所学内容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学生会很感兴趣,学起来自然轻松愉快。

二、结合学情 ,注重拓展的“达成度”。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每一节语文课,我们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拓展的内容和题材也应适当体现出多样化,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胃口”,借此最大限度地释放他们的学习热情。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做秀,导致课堂达成度低。

如学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后,我就及时抛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样做?从烛之武身上,你看到了什么品质?当今时代,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如何爱国?问题从烛之武入手,引申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思考,同时也便于他们回答。

再如教学“语言表达与应用”专题中的“简明、连贯、得体”这一知识板块后,我就在课堂上安排了这样一个应用拓展的内容:

1、请你以一个青岛人的身份写两份欢迎词,表达对参加奥帆赛的运动员、裁判员和外地游客的欢迎。

2、请你代替青岛市长夏耕专写一份奥帆赛开幕式上的发言稿,表达青岛人民对全体参与奥帆赛的各位来宾的欢迎。

3、你认为作为青岛奥帆赛志愿者,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由于供同学们选择的空间很大,同学们的答案异彩纷呈,甚至有的同学写了好几个答案。

三、找准抓手,把握好拓展的形式。

拓展延伸有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有文本与网络资源的链接,有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但有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忘了语文姓什么?本想借助网络来丰富教学的资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很容易上成如何上网查资料的电脑课;本想通过音乐来感染学生,形象体验文本的情感,也很容易上成音乐欣赏课。史绍典先生说过:“语文就是语文。”我们要牢记语文的“姓氏”,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的什么课。同样,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也不是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什么课的拓展延伸。

总之,日常语文教学中的拓展,是一个灵活机动的教学环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可机械死板地照搬某种模式。要把学生的“学”当成一个标杆,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断修正和衡量自己的教学设计,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从学生角度出发, 改进会计教学 篇7

1. 积极的人生观

要求会计教师用积极的眼光理解和评价学生。在会计课堂上, 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内心蕴藏着积极的资源, 相信每个孩子是可以变化发展的, 相信每个孩子有各自的特长和才能。教师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 才会在教学和辅导中, 对学生充满爱心和热情, 充满积极的期待, 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教师在学生接触会计的第一课时, 就开始书本知识的教育, 忽略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对会计专业课没有兴趣。其实, 我们可以从会计为什么会成为社会中热门行业这一话题入手, 由浅入深, 使教师与学生都有积极的心态。

2. 积极的学习心态

积极的学习心态包括自我意识、动机、情感与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它既有心理活动, 也有精神活动, 这是过去的课堂教学经常忽视的。人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 相互之间紧密相连, 构成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

会计课堂学习动机激发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会计各门课程的心态。从这点出发, 我们提倡以学生的内部动机激发为主、外部动机激发为辅, 因为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具有更为持久的激励作用。一般来说, 会计教师比较擅长于外部动机激发, 而疏于内部动机激发。在会计教学中, 使学生具有内在的动力与信念, 是有意义的会计课堂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学习筹资过程中, 教师可以从老板的角色体验出发, 思考如何取得资金;在生产过程教学时, 可以想像要制造一支笔, 需要些什么;在销售过程中, 我们又将怎样把产品卖出去等等, 让学生思考时涉及具体的业务处理, 这样,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更能适应未来具体会计业务的开展。

3.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在迅速变革的社会里, 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特别是会计这门课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会计不断在完善, 也就要求学生在现在和将来要善于学习, 因为, 不善于学习的人会被社会淘汰。而有效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 即建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会计课堂教学中, 在让会计专业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时候, 作为会计教学, 需要反对的是被动的、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接受式学习, 而需要倡导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学生在课堂不外乎是通过学习获得两种知识经验, 即间接知识经验和直接知识经验, 间接知识经验主要可以通过有意义接受式学习获得, 直接知识经验主要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获得。因此, 多元化的会计学习方式就需要会计教师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教会计要素时, 要反对灌输式教学, 将我们的生活与会计连接, 六要素也就让学生深深记在心里, 让学生感到会计实践就在身边。

4.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 辅助会计课的教学

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把计算机作为教学的工具, 将现代的音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它把许多诸如数据的、文字的、图片的, 甚至是理论的、现象中的环境用形象的、直观的画面来表达, 扩大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比如, 在教学中可以将如何填制凭证、填完凭证由谁进行怎样的审核、审核完怎样登记到账簿中去以及最后的报表填制都反映在屏幕上。使学生对会计有个整体的认识。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清晰、灵活地掌握了知识, 增强了感性认识。

5. 建立和谐的课堂文化

良好的会计课堂本质上就是和谐的会计课堂文化, 这种文化体现了师生的情感交融。和谐的会计课堂文化, 首先是一种学习共同体的文化。“教学相长”用现代教育理念加以诠释就是学习共同体。课堂里不只是学生受到教益, 得到成长, 其实会计教师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成长。它要求教师不要以权威自居, 居高临下, 而是通过角色转换与角色认同, 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种转换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而是从单一的课堂领导者角色向多重角色的转换, 即领导者、组织者、鼓励者、建议者、同伴与朋友等。

和谐的课堂文化需要民主的师生关系。尊重—真诚—理解, 这是人本主义心理辅导的基本精神, 也是建立民主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表现为在会计学习中, 要学会倾听, 因为倾听是理解的一把钥匙。学会倾听要求教师面对学生时, 从眼神、语言、表情和身体姿态各方面, 充满关注和期待, 这对学生是重要的精神力量。心灵交融的课堂意义就在于它能点燃学生和教师智慧的火把。《基础会计》中学习科目与账户时, 多听听学生是如何理解的, 他们举例的同时, 结合本课, 对学生的一些见解认真倾听, 使他们感到, 不只是老师讲, 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 也可以畅所欲言, 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求知欲。

文本细读:要从学生需求出发 篇8

一、文本细读要关注学习基础

《语文学习》2008年第10期刊登了邹兆文老师的《我们的教学离学生的期待有多远──关于〈猫〉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期待视野”的相关度调查》。邹老师设计了一份问卷,在两个班进行了学情调查 :“1读了这篇文章,你最突出的感受(感想)是怎样的? 你能联想到社会生活的哪些现象? 2在内容和写法方面,还有什么疑问吗? 请提出来交流。”收回的113份学生问卷,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文章描写的内容、文章的主题以及社会意义,都有相当的了解。学生们共提出30多个问题,其中较为集中的是前5个问题,例如有38名学生提出 :为什么写三只猫,都是详写呢? 学生对文章的写法有疑惑,表明学生尚不能理解《猫》这篇文章的内涵。同时,邹老师搜集了语文教师的12份教学设计,发现这些教学设计(教案),无一例外,都把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放在课文的内容、主题、社会意义,即学生本已理解的内容,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在12份教案中,只有零星回应。也就是说,学生在预习时已经掌握的东西,课堂里反复讲,而学生的疑惑处,却几乎没有教师关注到。

对此,叶圣陶先生其实早就有过告诫 :“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

让我们看看钱梦龙老师是怎样紧贴学生基础教学的。他教学《死海不死》前,先问同学 :“看过这篇课文吗?”学生说还没有看。“知道死海吗?”学生说知道,地理课学过。于是,钱老师先让学生回忆死海的地理位置、得名原因等地理知识,接着说 :“关于死海,你们知道很多,看来我可以不教了。这篇课文是说明文,说明文同学们在以前接触过不少,如果你们已经知道的东西,老师还要教,那还有劲吗?”于是钱老师就和同学们商量 :关于说明文“有什么是可以不教的”? 有的说,说明的方法如列数字等可以不教 ;有的说,这里有三个死,“死海不死”,以及结尾处“死海真的要死了”,练习题里有这个题目,我们也已经知道了,这个也可以不教。钱老师说,那我们换一个角度 :“哪些知识是需要老师教的?”学生面面相觑,钱老师启发说 :“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是什么文体呀?”学生说 :“说明文。”钱老师进一步延伸 :“本文是说明文中的‘知识小品’。关于知识小品,大家有哪些了解呢?”在交流和探讨中,学生归纳出知识小品的三个特点 :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钱老师说我们这堂课时间有限,只能研究一个方面,于是和学生们确定了重点学习“趣味性”。趣味性讨论得差不多了,钱老师又提出一个他认为是“高难度的问题”,即同学们在阅读课文时可能想不到,但老师在备课时觉得很重要的问题。课文最后一段说,死海数百年后可能干枯,作者推断的依据是什么?在钱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作者分析的方法、数据得出的过程进行了讨论,然后确认作者的这种判断可能是有所疏漏的。最后钱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 :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完成“让死海继续活下去”的写作练习。可以看出,钱老师的教学完全扣住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这既使文本学习的实效性明显增强,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文本细读要立足学生经验

人只对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信息组块相似的信息产生兴趣。现代心理学的“差异原理”指出 :人的知觉和敏感性跟眼前的“图式”与心中熟悉的“图式”之间的联系程度有关。只有那些不是与心中的图式完全雷同和完全无关的图式,即与内在图式具有一定联系性的图式,才能引起人的敏锐的知觉。所以,要想高效解读文本,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信息模块,作为细读课文内容的前提准备和敲击感悟火光的“打火石”。

比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文中提到阿长给“我”买了一本《山海经》:“哥儿,你要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这句话写得非常简略,可以看出阿长是个富有爱心的人,但这种认知明显失之于肤浅和概念化。为使学生获得更加真切深刻的感受,一位教师为这里的“买”设计了一个表演环节 :教师扮演老板,让学生扮演阿长,同时提醒学生,阿长是个不识字的文盲,所以买的过程不能提到“山海经”。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到这本书太难买了。比如,一个扮演者说 :“老板,你这里有没有《三哼经》卖?”老师就说 :“什么三哼经? 我这里《诗经》《金刚经》《佛经》倒是有。”有的学生说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没有办法表达清楚,老板就说 :“你啰啰唆唆半天,我也不知道你到底要买什么东西,你到别家去吧,不要耽误了我做生意。”诸如此类。正是在“为难”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了阿长买书“走遍大街小巷,费尽口舌,看尽白眼”的窘境,而越是这样,就越能让学生鲜明地体会到阿长对“我”的深厚情意。

再如杨绛先生的《老王》的末尾 :“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无疑是理解的难点。有一位教师采用迂回曲折、激发体验的方式巧妙地使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他先问学生 :老王来给“我”送鸡蛋,接待他时,“我”有没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妥当?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学生纷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了不少做得不对的地方,如应该请老王进屋坐坐 :应该请他喝杯茶 ;如果他吸烟应该敬一支烟 :考虑到老王的生活困难,要给他鸡蛋钱也可以,但不能这么直截了当地把钱给他,应该包在那块装鸡蛋的手帕里,或者第二天专程送到他家里去……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杨绛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为什么反倒不如你们做得妥当? 学生经过讨论终于明白 :其实在杨绛心里,对老王更多的是同情,她想到的只是从经济上去帮助老王,而没有考虑到老王的心理需要——他来送鸡蛋更多的是把作者当成亲人一样来感谢她,而不是来乞求施舍的。但这一切,作者都没有注意到,直到几年过去了,作者才慢慢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了文章最后的自责。试想,如果不能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感悟,而是直接针对这句话来进行分析讲解,不管教师怎样解释,学生理解起来都会觉得隔膜艰难。

三、文本细读要搭建理解桥梁

文本细读时,由于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存在着时代、心理、情感、认知等的距离,要想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交流,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从而使学生跨越距离,方便、快捷地走近文本。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在课堂教学的引导过程中,教师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就是看他能否搭建起学生与文本间的这些“桥梁”。搭建起来,突破重难点举重若轻,深入浅出 ;搭建不起来,文本解读强喂硬灌,味同嚼蜡。这些桥梁,有的时候是由浅入深、循循善诱的阶梯式提问,有的时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巧妙切入,有的时候是扣住一篇文本的“文眼”,有的时候是对重点词语的含英咀华,有的时候是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有的时候是引入文本背景作者经历,等等。比如有两个教师教学《蜀相》,一位教师张口便问 :该诗为何不题作“题成都武侯祠”? 满座寂然。怎么回答? 当然就是诗人没有这么做而已。因为《蜀相》就是真的命名为“题成都武侯祠”,也无不可,以地名或古迹为题的怀古诗,在杜甫本人的诗集中就不鲜见。而另一位教师执教《蜀相》,仍在题目上做文章,他问的是 :此诗既定名为“蜀相”,何不干脆叫“孔明”或“诸葛亮”不是来得更为通俗、明白、晓畅? 学生们的眼神很快亮了起来,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慢慢明白诗文命名其实很有讲究 :叫“蜀相”而不叫“诸葛亮”,从语体上说显然更庄重 ;更重要的是,作者以“蜀相”为题,突出了诸葛亮“吏”的身份,“亮”出了作者观照历史人物的政治视角,这显然更切合他身处乱世、渴望圣君贤臣的内心诉求 ;还有学生据杜甫的儒家思想渊源以及“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早年志向,指出“蜀相”这个题目暗含诗圣内心的郁闷与隐痛 :同样才华满腹,一个功成名就,青史垂名,一个却报国无门,功业难就。一个小小的提问的设计,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对于文本解读的深度展开起到了多大的影响! 所以,“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文本细读的顺利、深刻与否,取决于作者的引导艺术。

四、文本细读要突出学习重点

高中语文文本一般都比较长,而教学时间又非常宝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文本细读必须要服务于学习重点。绝不能不顾教学时间,也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硬将个人的细读“研究成果”强加给学生,来故意展示自己的深刻和高明,这既是对学习时间、学习重点的漠视,更是对学生发展、学生需求的漠视。比如,有一位教师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带领学生细读出“山神庙不只是林冲避风雪之所,不只是让陆虞候上演阴谋之所,将三个贼人的头颅结做一处,都摆在山神庙前供桌上,小说是借山神来见证展现善恶之争和惩恶扬善,林冲在此的怒杀实有替天行道的意味”。

课堂上带领学生细读山神庙的作用并不合适。首先山神庙到底有没有这个作用,这是值得讨论的。因为古代,在荒凉的野外,最常见的躲避风雨的地方就是山神庙,林冲不往这里避雪还能往哪里? 正因为山神庙偏僻、安静,处于荒郊野外,所以林冲来避雪了,陆谦、富安等也来避雪了,阴谋揭开,仇人相遇,于是一场忍无可忍、报仇雪恨的厮杀由此展开。可见正是由于山神庙的存在才能推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小说中不是每出现一个环境都是有深意的,对每一处景物、动作、环境进行细读,这固然是好的,但不要硬逼着自己一定要读出深意。其次,即使山神庙真的有这样的深意,课堂上也完全没有必要带领学生细读。因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重点一是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二是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重点一是通过重点二来实现的,所以主要通过分析细节描写来分析林冲的性格 ;通过分析景物描写,体会其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暗示情节,推动发展”等作用。课堂教学只有抓住这两点展开,才能既扣住文本又快捷紧凑,既突破重难点又提高课堂效益。

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篇9

一、了解学生, 明确教学重难点

时下, “生本课堂”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还课堂于学生, 让学生亲历学的过程, 让学生自己思考, 自主质疑, 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答案。

我以学生第一课时提出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两个问题导入我的教学。

围绕“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什么样的?”教学第四自然段时, 我抓住“蓬蓬勃勃”一词, 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樟树的外形蓬蓬勃勃、生命力强。教学第五自然段时, 我先让学生读了描写樟树可贵之处的句子, 让他们通过读、议, 明白樟树具有“香气拒虫”的可贵品质。接下来我出示描写“别的树木容易招虫”的句子:

这一自然段写樟树香气拒虫的可贵之处, 为什么还要写“别的树木容易招虫”呢?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 想一想。

【课件】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 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 繁衍后代, 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1) 谁先说一说, 这段话具体写了什么?

(2) 你是从哪儿看出虫子多的?

(3) 写石榴树上虫子多, 跟樟树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思考。

我刚把问题亮出来, 学生们就高举小手争着回答问题。当时的课堂气氛好极了, 我会心地笑了。

接下来, 我又拓展了大段赞美宋庆龄的语言文字。再问学生:“课文为什么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学生心领神会地告诉我:“因为樟树和宋庆龄一样。”

好极了!我心中暗喜, 告诉他们, 这种写作方法叫借物喻人。然而, 磨课时, 教科室朱主任问了我和备课组教师三个问题:第一, 课后的练习, 解决了几题?第二, 第五自然段描写石榴树部分的内容, 你提出的问题学生会吗?第三, 你拓展的关于宋庆龄的文字, 学生读得懂吗?

三个问题让我从刚才的沾沾自喜中清醒过来, 说白了, 我的这节课看似从学生实际出发,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际上是在我制定了教学内容, 预设了教学目标, 甚至设计了教学话题的前提下, 再演绎所谓的“让学”, 这无疑是虚假的“生本课堂”。

基于这三个问题, 我们备课组的教师积极讨论交流, 各抒己见, 达成以下共识:

1. 关注学生的“现在视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面对文本, 学生不可能是零起点, 文本中有些内容, 学生通过预习、自学, 完全可以自己理解掌握。教师在定位教学内容时, 就要作有针对的调整。如:教学第五自然段描写石榴招虫部分内容时, 学生已经自己读懂, 我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品味樟树的可贵之处。

2. 关注学生的“阅读视野”——学生不知道的是什么?

阅读是一种“视野融合”, 在定位教学内容时, 教师必须考虑教学的“张力”, 考虑学生的“前结构”与文本的距离, 并且通过教学去缩短、消除这种距离感。

对于教学内容的定位, 教师要充分考虑这篇文本学生还不知道什么, 一一罗列出来, 再进行筛选。在学生还不知道的内容中, 哪些内容是他们必须知道的, 哪些是对他们进一步学习文本、提高学习品质和效率起重要作用的。在思考、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再重新定位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突破这个问题, 我们按照上课的教学思路, 设计了一套“课前测试内容”。通过筛选, 最终确定了教学的重点、难点。

3. 关注学生的“期待视野”——学生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教师定位一篇文本的重点教学内容时, 必须从学生角度思考学生学习文本的难点是什么, 以及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什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教学这篇文章, 我们一致认为重点是让学生读懂樟树的可贵之处, 体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感悟宋庆龄的人格魅力。但不去了解宋庆龄, 又怎么能循着文章从树格到人格的思路, 读中悟形, 形中悟神, 把品味语言与感受文意融合在一起呢?通过教师拓展、补充描写宋庆龄的文字和图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拾级而上, 逐渐发现文本的妙处, 时时充满着惊喜。

二、钻研教材, 丰富每个知识点

在明确了文本的教学重点、难点之后, 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尤其对于教学的重点, 除了把握教材本身的内容, 更要多方面搜集资料。应以文本为载体, 使教学内容更丰富, 使这个知识点能让学生全面掌握。

在教完课文后, 我们备课组设计了这样一段说话练习:

【说话练习】下面两种表达方式请你选择其中一种, 自己组织语言说一说。

(1) 宋庆龄这么舍不得樟树是因为……是因为……

(2) 你看, 这两颗樟树的枝干粗壮, 而且伸向四面八方, 伸得远远的, 樟树蓬蓬勃勃的身影, 她怎能舍得!

三、适时引导, 关注学生生成点

把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 他们能学到知识, 却学不到方法, 提高不了学习能力。在这个课堂上, 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只是恰到好处地引导。有了精心打磨的教案, 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机智。

例如, 在读描写樟树外形特点的句子“樟树不高, 但它的枝干粗壮, 而且伸向四面八方, 伸得远远的”时, 学生始终读不出樟树的特点。备课组建议我给学生这样一个提示:能让樟树的枝干再粗壮一些、伸得再远一些吗?在课上, 学生经过我的提醒, 顿时绘声绘色地读起来,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在教学研究的每一个环节中, 都离不开备课组内每一位教师的辛勤付出。针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或问题, 备课组教师在一起商量研究, 不断发现, 不断改进, 最后才有了比较成功的课堂教学。在研究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从学生自主出发谈创新能力培养 篇10

一、从好奇心入手

古今中外许多发明创造都起源于人们的好奇心.好奇心既是人们发明创造必备的心理品质, 同时也是主动观察事物, 积极思考问题的强大内在动力.好奇心、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是密切联系的, 好奇心的发展必然滋生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的意念.因此, 对于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不仅要十分珍重, 尽力呵护, 而且要适时引导其向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转化、发展.

如在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先让学生任意列举几个, 并仔细观察自己列举的数, 与同桌交流.教师迅速作出是否能被2整除的判断, 并让学生进行检验, 在其感到好奇和惊讶之时, 随即告诉学生能被2整除的数是有特征的, 你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妙.这样, 适时地将学生的好奇引向探索、发现.

二、以兴趣为先导

小学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由创造.小学生的创新心向和欲望一般来源于他们浓烈的兴趣.而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 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 发展新的能力.

例如, 学习“体积与体积单位”一课时, 设计以下实验: (1) 出示同样大的两个玻璃杯, 一号杯子里放一个桃, 二号杯子里装满水, 先猜测将二号玻璃杯中的水倒入一号杯, 结果会怎样?利用学生的好奇,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再让学生操作发现杯中有剩水; (2) 出示三个同样大的玻璃杯, 一号杯子里放一个桃, 二号杯子里放一个荔枝, 三号杯子里装满水, 如果将三号玻璃杯中的水倒入一号杯, 再将三号杯子里的水装满倒入二号杯, 猜测三号杯中哪次剩的水多.这时, 学生已兴趣盎然, 蠢蠢欲动, 主动交流猜测结果, 等待实验验证猜测. (3) 出示四个同样大的玻璃杯, 一号杯子里放一个桃, 二号杯子里放一个荔枝, 三号杯子里放一颗樱桃, 四号杯子里装满水, 如果将四号玻璃杯每次装满水并分别倒入一、二、三号杯, 猜测四号杯中哪次剩下的水多.这时, 学生完全以主人翁的态度去思考, 对所猜测的结果非常感兴趣, 教室里已开始沸腾, 学生早已自主学习, 对实验操作加以验证.实验完毕, 师问:“从这三个实验中, 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 轻松归纳出结论: (1) 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2) 不同的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不同; (3)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引出课题:体积与体积单位.“体积”这个涉及三维空间的概念,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是有难度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三个实验把体积这个静止的概念, 借助水的剩余多少不同而动化了, 使学生通过实验真切地感知到“体积”这一概念的内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借助这三个实验留下深刻的记忆, 为学生学习抽象的几何知识开辟了良好的途径.

三、在心理上强化

创新意识不能仅凭兴趣维持, 应成为学生的自觉意向这就必须在相应的氛围内诱发、形成并成为他们的自觉心理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 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

如我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 引导学生从上到下认真观察12÷4=3, 120÷40=3, 1200÷400=3这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各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交流后, 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的、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刘英把手举了起来.我高兴地把她叫了起来, 但她却站在那儿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这时, 其他同学坐不住了:一些调皮的孩子开始讥笑她, 学习好的孩子不耐烦地埋怨她耽误时间.再看刘英, 脸涨得通红, 低着头不时拿眼睛溜着老师和同学.从她胆怯的目光中我可以感觉到她已经失去了信心, 想退却了.可我走过去, 抚摸她的头, 亲切地说:“没关系, 你在课堂上举手, 老师特别高兴.这证明你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了.第一次当着老师和大家的面发言难免紧张, 深呼吸一字一字地把你所观察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 即便是错的, 也没关系, 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当时, 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只见她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地讲出了自己的观点, 居然是对的!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们多给学生关爱、鼓励, 还有什么困难能让学生望而却步呢?只有在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下, 学生才能求知欲旺盛, 思想活跃, 精神饱满, 心情舒畅, 敢想敢说, 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勇于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注意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还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重视他们心理环境的优化, 确保其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有效教学应从学生兴趣出发 篇1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取得教学有效性的秘籍,就是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和爱好,乐于去学。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或感觉,其效果也会明显不同。刚上初中的学生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语文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由厌学变成乐学,相信学生们会得到许多的收获。下面,我就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丰富多彩的情景走进课堂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希望,可以滋生动力。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认真地准备自己的教学,因为老师“教”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这堂课的印象,学习是否认真、积极。因此,我重视我的课,特别是导入的部分,务求开始的时候能够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和心思,让他乐于去听我的这节课。譬如运用故事导入、悬念导入等方法,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讲《童趣》的时候,我会跟学生讲我自己儿时的趣事,顺便让学生回忆以前他们的童年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从而引出这篇课文的内容,学生有了生活的经验,自然听起来有滋有味。在上新闻的时候,我先把一则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投影到屏幕上,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给他们看报纸的评论,使他们对新闻产生兴趣,让他们切实感受什么是新闻以及新闻的价值,这样再进行教学,学生就容易掌握新闻文体特征。有的时候,我让学生来当小老师,来纠错,或者是当场示范,使学生能更好地表现自己,也便于让我们老师看到学生在课堂中所掌握知识的程度。

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做学习的主动者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我们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所讲的内容感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全方位参与学习。只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语文课堂才能生动活泼起来,学生就能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我在讲童话和神话这个单元的时候,由于讲到了想象这个重要因素,我就在讲完课文后,做了这样的一个拓展:让一个学生给出一个情景,让其他同学去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续编故事。同学们的好奇心都被充分激发出来,纷纷踊跃发言,讲出了许多独特的故事,能够很好地理解想象必须遵循的条件,趁此机会,我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什么是想象,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想象来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是用一种夸张的方式来展现的,但是不能过度的夸大,要符合当时的环境,而不是一味地天马行空。学生在讲述例子的同时,我们共同探讨了例子中哪个更好,哪个是有问题的,而且我还趁热打铁,让学生回去写一篇想象作文,同学们都摩拳擦掌,纷纷表示会努力去写,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学生如此乐于去写作文。看来提起学生的兴趣的确非常重要,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 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美。所以,我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喜欢让学生听朗读示范,然后揣摩感受其中的情感。

例如:《春》《济南的冬天》描写了自然界的美,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看着图片,听配乐朗读,谈自己的感受,并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所带来的美,进行美的教育,让学生享受大自然,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如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特别是诗歌,更是要读得滚瓜烂熟,一是要记住诗歌的每个字,应付各种测验考试的需要,更深一层,多读才能够记住诗歌的内容,才能理解诗歌的意思,才能把诗歌运用在自己的文章里。更上一层的是,只有多朗读,诗歌的情感韵味才会逐渐的明白,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诗歌便逐渐有了深刻的内涵,每次的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特别是老师的示范,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冲击。记得在教《望岳》的时候,我放了泰山图片,让去过泰山的同学,来讲自己登山的经历和感受,然后让他们朗读课文,让其他同学感受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霸气。

人们常说语文教师需要一副好口才,要有精彩绝伦的语言,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魅力无穷。精心设计的、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教学语言,能把模糊的形象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讲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能把静态的现象讲得活灵活现。能启发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认为教师的语言可以是饱含激情,可以是悦耳动听,可以是亲切温和可以是……根据课文中不同的内容,使语言或生动形象、或抑扬顿挫、或娓娓动听、或富于音乐美与节奏感,使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我想沉浸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学习效果会是很好的。学生能跟着我声音的高低起伏,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他们也会模仿我的语气,揣摩当中的情感,这也做了一个好的学习榜样。我坚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读熟了,学生才会逐渐体会一篇文章的精彩所在,自然对学习语文就会有更浓厚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标中已充分体现学生的兴趣对有效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要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语文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语文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我想,当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趣,给学生以新鲜感,学生感到学习是没有压力时,一定会有我们意料之外的教育效果,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提高,自然教学就会更有效果。

从学生出发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篇12

传统课堂以完成认识性任务为中心目的;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是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教材研究的重点是放在学生能否掌握教材,以教材为中心认识学生,教学过程的设计重点是按教材逻辑,分解设计一系列问题,在教师心目中甚至在教案上都已有明确答案;教师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于是,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教师教学的出发点不是学生而是教材,忽视了教书育人的对象是人,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学失去意义。

传统教学观忽视学生独立个体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连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主要的认识性任务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实现。[1]为改变这种现状,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推进,提出了各种课堂,其中包括生态课堂、发展课堂等,今天我要谈的是教学有效的根基:从学生出发,使得教学更加有效。

2. 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教学的内涵包括教学有效果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这个结果多指好的;教学有效益即有效用,经济学中把商品作为能够满足人主观愿望的东西,叫做效用;根据“效率是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量”的定义,可知,效率一词是与时间紧密联系的。具体地说教学效率就是指单位教学投入内所获得的教学产出。[1]

绝大多数研究者把有效教学的判断标准定位于教学效果和教学活动效率,教学效果更多地倾向于学生认知目标的实现,教学效率倾向于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应该承认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确实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高效的重要标准。但是,除了重视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之外,加强知识环节的设计,教学似乎还缺点什么。教学活动的纯粹标准在哪里?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2]每个灵魂都是独特的,就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都有自己固有的特点,遗传基因甚至环境造就了他们能力的不同和性格的差异。老师需认清学生们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教学。要从学生的发展情况出发,就要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如果教学只追求每个学生都完全符合规定的教学要求,没关心到学生需求,一刀切,不能包容、关爱学生,很难做到让教学有效果、有效率。

3. 怎样从学生出发实现有效性教学

3.1 让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培养阅读习惯。

老师为了学生在成绩上提高,要求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课业上,课后还得把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课业上。了解目前中小学生情况的人就会发现一直强调减负,可现实又如何?各种“兴趣班”(钢琴、舞蹈、象棋……)比比皆是。他们全部精力都花在功课上,他们没时间用来阅读,没有时间思考,课业上不努力就会“落后”于别人。学校教学里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性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越强越容易适应未来的环境,这种自学能力很大部分是通过学生自己出于兴趣和热情的需要阅读书籍培养出来的。要学生识记书本知识,每堂课都正确地回答问题,抹杀了学生自己的天性,结果使学生学习起来越来越困难。真正减负,就应该让学生有更多自己的时间阅读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被迫记忆一些成人要求的东西。学生有了更多的阅读,能以原有的知识对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思考和比较,才能形成自己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判断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学并不只是教书本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是通过平时自由阅读、自由学习积累的)在课上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才能形成“对话”课堂。

3.2 信任学生是教师有效教学的砝码。

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信任。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容易偏爱,却往往造成其他的“压抑”感。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差异来源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这种自然发展的规律却让学生蒙受巨大压力,老师应以包容、关爱的心对待学生。如果老师加以责备惩罚,就会加重孩子内心的痛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你面对的是儿童是极易受伤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如果认为我们的儿童都是顽强地克服困难的英雄,那就未免想得太天真而且错误了。”[3]对于像嫩叶般的学生应该给予呵护。在学生“表现不够好的时候”应该爱护与宽容,叶子才能茁壮地长大成参天大树。学生才能在你的关心而不是严厉的训斥声中成长,才能信任老师,把你当成人生导师,你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

3.3 以学生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多,学生听得多,效果却不好。原因是讲课不够形象具体,语速过快,学生反应不过来。学生没听懂更别谈唤起情绪体验。在老师不关心学生,无法参与课堂活动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使得整个课堂失去生气。课堂应该顾及学生的立场与情绪,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学生参与课堂,学生情绪高便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课堂。不能用自己的“话语霸权”剥夺学生自主发问的自由,不能用自己的“界定系统”和成人标准限定学生自主想象的空间。[4]我们要构建师生互相倾听心声、对话的课堂,关注孩子内心的需要,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提出了传统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简要介绍了有效教学的涵义及其容易被误解的地方,指出了应该给学生时间阅读、给学生信任、以学生的思维方式授课。

关键词:传统课堂,有效教学,开放课堂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2.

[2]李艳艳.对有效教学研究的审视与反思.《教学与管理》,2008(6).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育科学出版社,1984:315.

上一篇:解读《孔子游春》下一篇:随机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