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惩戒

2024-10-22

教育与惩戒(共12篇)

教育与惩戒 篇1

“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才能,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马卡连科如是说。

人类文明史是伴随着人类的教育史发展起来的。大概世上有了教育以后,教育便与惩戒相伴而行,同生共存。教育离不开惩戒,正如教育离不开奖励一样。如果说教育是一张纸,那么,惩戒和奖励就是这张纸的正反两面。惩戒和奖励都是教育者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在《说文》中,对“惩”字的解释是“惩者,以正其心也”。教育的本质就是“正其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缘于此,甚至有外国学者认为,“没有经历过教育惩戒的人,其生命成长是有缺憾的;经历过适当教育惩戒的人,其人格才能健康和谐发展”。在英国,一些学校有专门的惩戒室,而在亚洲和西方少数国家,惩戒教育更是被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列入有关法律制度。如韩国《教育处罚法》中,明确规定对学生的处罚条例,女生可以打小腿5下,男生打小腿10下等。

因此,国内外教育界几乎一致认为,教育惩戒权是教育者拥有的一种权力。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认为:“奖励和惩罚都是教师的专业权力。如果非要强制教师放弃这种权力,我认为最终受害的是学生和社会。”上海市教育法制研究与咨询中心谭晓玉博士认为,“惩罚权是一种权力,而非权利,它是教师用于惩罚违反学校学习、生活规范的学生的权力,针对的是学生违反校规的行为,是基于教师职业地位而拥有的一种强制性权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惩戒在中外各国的校园中都很常见。在我国,由于法律法规的缺陷和模糊,以及社会上一些人对教育的错误认识,造成了对教育惩戒认知上的误区,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家、校之间的矛盾。

然而,惩戒又决然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惩戒和体罚有鲜明的区别。体罚是一种明显带有暴力化倾向,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摧残心灵和肉体的错误教育方式。它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心理、性格等主观因素,不讲究教育方式的科学合理,一意孤行,一味蛮干,只能给受教育者带来伤害和痛苦,造成教育的失败。而惩戒虽然也是通过处罚来警戒受教育者,但它的出发点和归宿,则是出于教师强烈的责任心,来源于对受教育者深沉的爱,体现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无限关怀,追求的是教育方式的适时适度、科学合理。

当然,惩戒也是要适度的。正如教育家卢梭指出,“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众所周知,教育本身就是爱的教育。作为育人者,我们要充满爱心,认真履行教育职责,恰当使用教育惩戒权,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不能将其变质为体罚或变相体罚。这一点,更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关心、理解、支持和配合。

教育与惩戒 篇2

>??两者的冲突与平衡

>摘要: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大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反映了学校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权的现实冲突正在加深,实体规则的缺陷、程序规则的缺乏以及救济渠道的不畅都是导致惩戒权与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权失衡的原因,如何对处于强势地位的学校惩戒权进行规制,实现两者的利益平衡,在理论和实务上都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惩戒权;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权;冲突;平衡

>

>引 子

>近年来,学生诉高校的不当处分案不断出现,仅以比较轰动的案子为例就有如北京科技大学学生田咏认为学校对其退学处理不当而起诉学校;北京大学96届博士毕业生刘燕文诉北大不颁发毕业证书,拒绝授予其博士学位,侵犯了他的权利;湖南外语外贸学院的6名男女学生因同寝睡觉被学校给予开除学籍处分而把学校告上法院;广州暨南大学武某因考试作弊被学校取消获得学士学位资格而将学校诉至广州市中院等等。这些案子发生后,都引起了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极大的关注。“学生状告学校”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社会法制的进步和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敢于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学校惩戒权的强大与学生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权保障的软弱无力,两者之间的冲突正在加剧。

>一、学校的惩戒权与学生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权

>(一) 学校惩戒权的涵义、存在的.客观性、性质界定和法律依据

>惩戒是指法律主体基于特别身份关系,为维持纪律与秩序,对于违反一定义务者所进行的管教措施。这种特别身份关系主要发生在国家机关与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与员工、学校与学生以及家长与子女之间,基于这种特别关系,法律赋予一方有权单方决定对另一方实施惩罚。大学惩戒权是指大学为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或管理上的目的,对于在校学生的行为制定若干规范和准则,并对违反规范或不能达到要求的学生单方施以惩戒的权力。1

>惩戒权之所以存在是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的。其一,维护学校自治的需求。现代学校作为公共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提供者担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专门人才的重任,学校作为一个独立追求学术自由的机构,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和价值去培养自己的学生,为保障学校实现其学术目标和价值目标,法律应该赋予大学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过程中对违规学生进行惩戒的权力,2这也是大学自治的应有之义。其二,维护教学秩序,实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的的需要。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作为一种社会设置,要完成它的社会设置使命,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管理行为,而正常的教学活动秩序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实现,这自然就需要赋予学校管理和规范学生行为的权力:对于学生违反规章制度、有损集体利益、有碍顺利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实施惩戒,从而确保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的的实现。

>传统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法理论认为,学校作为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主要载体,实际上是接受了国家授权代行管理和教育(www.xfhttp

和谐教育:赏识与惩戒的博弈 篇3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赏识教育在一向法度森严的中国教育界受到热捧,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一时间,“棒、棒、棒,你真棒”的口号响遍课堂,然后是“啪、啪、啪”的一阵有规律、有节奏的掌声。渐渐地,老师给予学生的鼓励表扬变得像是在吹捧,学生对机械式的赏识也逐渐麻木了。于是,赏识教育的实效性也就引起我们的反思。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校管理缺乏惩戒条例,处理违规违纪学生往往无法可依。在师道尊严盛行的年代,老师的话成了金科玉律,随便体罚学生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处罚又变成了老师不敢逾越的红线,对于一些严重违纪的学生往往也出现老师不敢管,学校管不了的现象。那么,惩戒就真的是洪水猛兽,它对教育就没有现实的意义了吗?

在现行社会上,人们用名誉、地位、金钱、权力等来赏识和表彰一个人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同时,社会中也存在法院、公安局、监狱等机构,对于触犯法律法规的人要逮捕、审判。我们常说,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赏识与惩戒并举的方法当然也适用于学校教育,因为激励与批评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我们在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同时,决不能回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缺点与错误。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启示。在教育学生和评价学生方面,孔子就践行着赏识与惩戒并举的教育理念。孔子的一个学生鲁国人宰予,口才极好,因为白天在课堂上打瞌睡,被孔子骂作“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而面对同是鲁国人的学生颜回,孔子则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面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可见孔子是深谙教育的奖惩之道的。

当前,在推进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总是处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之中,如何减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促进教育和谐发展,促使教育稳步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好教育的准绳。于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就在赏识与惩戒的博弈中努力寻求突破。

一、有效赏识,令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有这样一个案例,颇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在一节教研课上,老师叫一位学生到黑板上来做五道练习题。做完后,老师一看,前面四题都做错了,怎么办?再看看第五题,老师眼睛一亮,高兴地说:“你真聪明,这一题做对了。”然后重重地在这一题后面打了一个红勾。课后在评议这节课时,当大家提到这个细节的处理,这位老师振振有词地说:“不是说要赏识学生吗?如果我打他四个大叉,这样不就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了吗?”这位老师的话,不禁引起我的反思:适度赏识固然必不可少,可是这样带有夸张式的表扬,对学生来说多少带有一点讽刺的意味。我认为,当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薄弱之时,老师需要做的可能不是急于表扬,而是诚恳地指出其错误,帮助他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难道我们的教育就脆弱到连指出学生的错误都无能为力了吗?这种不当的课堂处置方式,如果不是老师出于对赏识教育的误解,就是对学生的放任、对教学效果的忽视!

怎样才能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呢?我们来看另一个案例,在一次综合实践课上,面对快速测定公园里池塘两边距离这个问题,一个小组内三位同学采取不同的方法,而结果都差不多。此时,老师没有简单评价谁对谁错,而是分别对三者进行了分析:甲同学的方法是用简便的测量工具,参考了池塘边一条小船的长度,用小船的身位去估算,这说明他是一个思维敏捷,追求快捷效益的人,不过这样测量虽然简便,但数值容易出现偏差;乙同学参考了塘边楼房的高度,根据倒影,估计出池塘的宽度,这说明他思维灵活,不拘一格,对新问题充满自信,但这样的结果往往比较主观;而丙同学则采用公式去演算,精确计算塘边两棵植物之间的距离,然后叠加,这样反映出思维严谨,但获取准确数据较慢,效率较低。如果将三人的方法综合应用,并加以检验修订,则会有满意的数据。结果三位同学都欣然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并改进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观察一下这一正一反的两个案例,我们会发现:赏识教育并不是不好,但“过犹不及”,就是说赏识学生要把握好尺度,过分赏识就会走向反面。我们要有理有节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赏识,学生才会乐于接受;同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对学生进行赏识,要选对时机和情境,有的放矢地进行表扬,才会令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有度惩戒,让学生在挫折中进步

教育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惩戒而多用赏识激励,因为赏识激励能使人振奋有为,这是不言而喻的。惩戒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到了学校是否可以完全回避呢?我们该怎样来对待惩戒教育呢?我们同样先来看一个案例。

一个小组值日,其中有一位学生没有参加值日,规定的地方没有打扫人却走了,结果是班务清洁的分数被扣了,小组其他同学也受到连累。老师一怒之下,罚这个学生扫地一个星期。学生家长知道这件事后,给老师打了个电话,不满地说:“老师,你这有点像是体罚学生呀?”老师也理直气壮:“如果大家都不扫地,那学校的清洁卫生谁去搞啊?”家长接着说:“孩子没有扫地,让他补回,或者罚他多扫一天我没意见,但罚扫一个星期,我看对孩子不利啊。”

这个案例很有典型性,就是面对学生违反纪律时,我们老师应持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呢?其实,家长的话也给我们一点启示:惩戒可以,但有个尺度问题。惩戒也是一种教育,但它是一把双刃剑,把握好了,可以教育学生;把握不好呢,则有可能刺伤学生,那就真的成了体罚学生了。

惩戒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挫折,人生需要一点挫折,太顺利了反而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对新时期的学生来说,挫折是成长中的一笔财富,可以使他们心智更成熟、行为更理性、处事更周到。关键的一点是,学校和老师在使用惩戒教育时,必须赢得学生的心。回到之前的案例,我们的老师应事先与这个同学深入交流,弄清楚他没有值日的原因,如果没有特殊理由而不参加值日,就要与他分析此种做法对他个人、同学以及班集体的影响,这样的交流才能上升为具有教育意义的过程;然后要求适度补回,通过有益于集体的服务,将功补过,相信这位同学会更加心悦诚服!

三、有爱施教,使学生感受人文关怀

我们先来分享两个动人的经典教育故事,这两个故事非常有名,绝大多数潜心教书育人的同行想必都耳熟能详,但鉴于其中那些穿越时空的教育情怀和魅力,笔者在此不惧冗繁之嫌,赘述如下。

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中国的陶行知。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 “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第二个故事的主角是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两个教育故事异曲同工,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两位不同国度的教育家,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但相似的情境下,用一种极富人情味的方式保护了孩子,他们的举措成为了中外教育史上人文关怀的典范,也是在学生犯错之后有爱施教的典范!

这两个故事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教师的优秀不在于他头上有多少光环,而在于他心中是否有学生,也就是说有没有一颗宽容和关爱之心:在困局面前能否压住怒火,在僵局面前能否施与博爱。我们教师如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不管是赏识教育还是惩戒教育,必定都能水到渠成。这两个故事也提示我们,赏识与惩戒教育的博弈,不应仅仅只是一种驯化学生的技巧和策略,而应是一种有温度、直抵学生心灵的教育智慧。

著名诗人流沙河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进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光明。”教育信念催生教育智慧,教育智慧焕发教育真情,我们新时期的老师也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情怀乃至教育智慧。对于笔者而言,那就是赏识与惩戒并举的和谐教育:尊重学生而不放纵学生,关爱学生而不溺爱学生。这样,即使我们的学生偏离了成长的正常轨道,也能在我们的引领下迷途知返,而我们的教学工作也能有序地进展,我们的教育热情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西樵第一小学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西樵教育培训基地)

教育与惩戒 篇4

关键词:鞭策,温情教育,鼓励期待

我们注意到:关于“狼爸”的成功案例, 曾在各地高调造势。但是, 它一方面引人羡慕;另一方面也曾受到质疑。事实上, 无论城乡, 也无论素质高低, 甘为“孩奴”和要当权威型家长的, 比比皆是。

“可怜天下父母心”, 孩子几乎是父母的全部寄托, 那么父母俯身孺子甘为牛, 就自然顺理成章, 而由于父母的感召, 子女发愤者也不乏成功案例。但是, 因过分溺爱, 对父母的付出, 子女却往往以为当然, 养成依赖的心而缺失自立能力, 滋生幼稚或娇惯妄为等, 也因此产生了不少问题孩子。

与此相反, 则是搞家长权威、严加管教控制的家长。被称为“狼爸”的萧百佑, 是体罚和痛打, 孩子上了北大, 确实曾引起关注。虽然他的“打”据说主要是在孩子的12岁以前, 但家长至上的权威却是一直占统治地位吧。诚然, 对于孩子的不良品行, 给予适当的惩戒, 也应该是有必要的。但如果动辄严加体罚, 即使有所谓成功者, 也肯定有其他教育因素跟进的。暴力与专制, 也往往滋生自卑或敌视。在敌视中成长, 也能学会争斗;在自卑里生活, 也会失掉自信而怯懦……而有的, 一旦自主意识觉醒, 往往还会有不可理喻的异动。由于过分地支配、干预、控制, 而产生的负面的乃至恶性案例也数不胜数。孩子更需要精神的引领、人格的完善, 需要心灵的呵护, 需要健康成长的环境, 而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尤关紧要。权威型“狼爸”, 也在一定程度上摧残着孩子的心灵, 也会扭曲人格而有碍其健康成长的。

我 (本文第二作者) 的大女儿, 吉大硕士毕业。对于她, 我是动过巴掌的。惩戒小时候骂人有效果;惩戒她不肯对姥姥给予体态语言的孝敬时, 她说没有那种矫揉造作的习惯, 不过在学习上的努力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大学得了国家奖学金、读公费硕士直到留京工作……但一度曾情绪有变, 我深感忧虑。说不通, 便又严厉责备, 但再说, 就是“知道了, 知道了……”我又发送了自以为语重心长的话:“不能因小怨而忘大德, 你应该还是懂得感恩的人。即使智商不足, 后天的勤奋与较好的情商犹可补;倘两者不足, 又不能克己反省, 乃至任性, 则必招烦恼败绩。导师是望之深而操之切, 要理解。至于自己的不尽人意, 理应反省改过,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先前还是很努力的, 更有导师的教导和引领, 拥有的太值得珍惜。要恭谨勤勉, 事师如父母, 忍性修为。我们仍是学生身份, 受批评也是督促之动力。广纳善言与自立、自主、自信, 并不相悖。”

这, 自以为还中肯的话, 不料回复却认为有诅咒味道。真是田丰良谋, 袁绍不用, 兵败而以为取笑乐祸;伍子胥之戒, 夫差以为诅咒;而魏征犯言直谏, 太宗以为忠直, 以之为镜……同是忠言而功效相反, 引人深思。我当时的气愤与无奈是可想而知的, 便闹翻了。但想到南京的“羊爸爸”时锦华, 以温情教育引领孩子进了清华, 温馨平实而独奏其功, 却又辗转反侧。

次日, 我又与之沟通:“我说话态度不好, 原谅老爸。其实, 你已很努力了。”“我不知怎么了, 脾气也渐长。”“你的脾气也是我影响的, 别消极, 成功总会眷顾肯努力的人的。”她不但能正视反省, 还渴望补救了, 也终于与导师融洽了。在导师的指导下, 申请的科研项目也获批准。后来竟看到:“感谢老爸的教导与指引”的字样了。

看来, 又是民主和谐教育有效了, 权威爸爸不如大朋友爸爸管用了, 真叫人困惑!那么, 怎样走出这家长教育的误区呢?我们仅谈几点思考。

一、勇于认错, 仍为父母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在子女面前, 言行失当, 在所难免。倘文过饰非乃至强词夺理, 就有失厚道而引起反感, 不但威信难树, 还会耳濡目染。我们要求子女勇于认错, 为什么自己不能虚怀若谷而认错改错呢?倘能诚恳地认错, 往往就能消融隔阂, 取得信任理解, 以退为进, 何尝不是一种教育智慧或策略呢?曾子尚且“日三省吾身”, 古代帝王亦不乏下罪己诏者, 况我辈乎!

二、“亦父亦友”, “和而不同”

想当爹———处处以爹自居的, 未必当得好;以大朋友相处的, 却往往赢得尊重。即使学问为人能为表率者, 倘板起面孔而盛气凌人, 总是挑剔、抱怨、训责……子女也往往会避而远之或抵触对抗……放下架子, 倾心交谈, 当参谋, 出主意以供参考, 就会峰回路转。而对于原则性问题, 也要有明确态度, 这就是和而不同。悉心关爱而不溺爱, 坚持原则而讲融通, 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 子女就可能敞开心扉, 透露开心与困惑等。给孩子以足够的尊重与自主权、足够的宽容与理解, 这种“亦父亦友”的阳光教育, 有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鼓励期待与鞭策唤醒

讲尊重与平等, 讲鼓励与期待, 并不等于放弃适当的惩戒, 没有惩戒就等于放纵。放纵, 就会滋生任性或野蛮无理等。况且, 孩子总不受批评也不好, 他们需要批评的反思警醒, 需要挫折的感受或历练, 甚至在品行偏离时, 也要适当地惩戒。这是尽父母之责, 也意味着为其走向社会, 积累经历, 这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有时, 开始的严厉即使未充分考虑孩子的情绪, 但也不意味着失败, 正是有必要的鞭策, 才会有深刻反醒, 后面的疏导才水到渠成。

因此, 既要有中肯的批评与有分寸的惩戒, 又要有热诚的鼓励和期待。肯定性的评价, 可使之意气风发、再接再厉;否定性的警示, 也可使之翻然悔悟、自强不息。

其实, 选择教育策略或方法, 都应根据受教育个体的实际而定, 还是要因材施教的。偏执一端, 总不是完美的教育。

要特别强调的是:为人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和支持, 不能只在经济上竭尽全力, 更要在精神上给力。要激励加鞭策的唤醒, 惩戒加温情的感动, 做开明、理智的家长, 鼓励、引领、推动孩子朝着有利于身体、心智健康成长的方向前进。那么, 在温情教育与惩戒之间, 或取乎中庸, 刚柔相济, 或因材施教, 循循诱导, 这才是教育的法宝。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2.

教育惩戒权心得体会 篇5

“之所以称为教育惩戒规则,是指学校等教育场所,对违规违纪的学生进行管教、训导等让学生引以为戒,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规则中令我记忆深刻的条款有很多:

规则第七条,如果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其中第三条: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我觉得身为一名学生,不该有违反学生基本守则的行为。这样不仅伤害了自己,可能还伤害了别人,百害而无一利。第五条: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既然是一名学生,就不该有打骂学生、老师的行为,这样不配当一名学生,我们不但不能打骂学生,还要保护比我们弱小的同学,乐于助人,这是我们新时代小学生该有的一项基本品德。

规则第十二条,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有的行为。其中第一条是“以击打、刺伤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我想说,虽然学生犯了错误,但不能对其造成身体痛苦,这样不仅会给我们学生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有可能造成心理伤害。第五条: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我觉得成绩不代表一切,一个人最重要的应该是品德,成绩不是主要的,如果要我排列,我一定会是品德第一,成绩第二。所以,我赞成老师不能因为学生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惩戒 篇6

【关键词】 学生成长 需要 惩戒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08-011-02

[案例回放]

不交作业:笔者在钓鱼时与两小学生交谈,一个四年级的男生说:“我们语文老师‘好拐’,不过他狠不过我,”“为什么?”男孩很得意的说:“第一天我不交作业他留我,第二天又不交作业被留,我就不回家,老师只好骑车送我。”那男孩又说到不怕老师告状,原因是他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

我不读书:开学后三天,一家长送女儿上学,在操场上,女儿很不耐烦地说:“你再说,我就不读。”家长赶快不作声了。八年级两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不交作业,上课闹堂,顶撞老师,动辄开口以我不读书来要挟老师和家长,一副谁也管不了的架势。老师找他们谈心多次,检讨写了好几份。逃学后总是他们的爷爷奶奶送他们到学校来,好话说了不少,问题一点没解决。

大闹学堂:九年级走读生张某,晚饭时带同学到学生寝室闹事,寝室管理员管不了,只好找到政教主任杨老师,学生张某不服管教与杨顶撞后跑回家搬来家人亲戚大闹学堂,动手打人,并扬言:“我要告你。”……并非个案,乃普遍现象也。

我们正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解放,以至没有任何约束,一些问题学生,恃《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学校胡作非为,影响恶劣,却没有什么有效的惩戒措施,动辄向敢于管理的老师叫嚣“我要告你!”

“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普遍提倡“赏识”教育,强调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惩罚,甚至提出要“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口号,在此背景下教师陷入了一种尴尬、被动的局面。

一、没有惩戒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赏识和惩戒是不可分割的两种必备的教育方式!对犯错误的学生不惩戒,则不能帮助学生建立是非对错的意识界限,也会让学生渐渐丧失责任心等。总之,唯赏识适用是不可取的,这样会造成很多弊端。

赏识教育似乎成为教育者的共识的同时,惩罚教育有被误解和弱化的倾向。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孩子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孩子是“夸”出来的,不少教师不敢惩罚,一味宽容。从学生家长到教育行政部门,从各种媒体到法律法规,无不对惩罚教育口诛笔伐、严厉禁止。要求老师尽量找出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平日里,我们做老师的也就很少批评惩罚学生了,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定性为体罚或变相体罚,只好把他们平时的一些调皮捣蛋现象看成是个性的张扬。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赏识教育”的确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与此同时,我们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连年上升,于是,我们又担心起“接班人”会不会变成“掘墓人”的问题来,从而发出了“救救孩子、救救教育”的呼声,制定了一系列的守则、规范、办法、条例,开展了优化净化育人环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工作。经过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未能补救和修正学生责任心的缺失、道德的滑坡、行为的失范。究其原因,避开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不论,仅就对学生施予最直接影响的学校教育而言,恐怕与惩罚教育的缺位不无关系。

赏识不可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绝不等于“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换句话说,“赏识”其实改变的并非孩子的现实,而只是改变了孩子的心理感觉有些问题。只靠说教很难解决。

二、没有惩戒是教育的缺失

现在的教育,陷入一种误区,对学生只能鼓励、赏识,不能惩戒,即使对问题学生打一下屁股、罚跑步、罚作业、罚站等,都成了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了。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没有惩戒,对教育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但是,家长和相关法律,对教师惩戒或不惩戒学生上,老师们只好面临两难,尽管在老师们的眼里,必要的惩戒也是对孩子的爱。现实里,“体罚学生是违法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后,老师和学校是很被动的(家长带一帮人打闹学堂,对老师人身进行攻击,此时,谁也不敢帮你说话了),“杨不管”、“张不管”、“李不管”就是这样诞生的。

三、适当的惩戒很有必要

驯兽师有两手办法,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拿着动物爱吃的食物,它们做得好的时候给以食物奖励,做得不好的时候给鞭子惩戒,它们因此长记性。试想一下,假如驯兽师手里只有食物而没有鞭子,那是不可以想象的,一旦爆发的兽性或野性,就会对我们人类造成伤害;只有鞭子而没有食物也是不行的,因为它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我没有说学生是动物,事实上,人是动物)!教育孩子,一味的赏识是不现实的,需要适当的惩戒。对问题学生实施必要的惩罚教育,会使他们懂得如何成长和善待他人,只有让出错的学生(或者是出错学生的家长)为其错误受到必要的惩戒,认识到违反规章制度和纪律是要付出代价的,他们的不良行为才能被约束,越早受到这种教育越好。因为,等到他们的性格、品行定型后再难教育了,怕只有到监狱去了。现实中,对有些严重出错的学生谁也没有好的办法,连派出所的同志也只能说,他们还不够格且年龄也没满16岁。是的,他们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罪犯。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肆意地违反纪律却不会受到惩戒,长此以往,当他走上社会后还能老老实实地遵守法律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否借鉴人家的做法,给老师们一些适当的惩罚权力,并在制度上加以限制,以免老师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或身体,并减少或避免许多纠纷。教师惩戒权是教师的教育权力,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因为,一旦流失放弃必要的惩戒对学生放任自流,校园内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学生”。

学校教育惩戒功能缺失与对策研究 篇7

一、学校教育惩戒功能缺失现状

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正常惩戒行为难以得到开展, 教师谈“惩”色变, 社会的各界人士或多或少地在抵制惩戒教育的正常开展。尤其是新闻界人士, 他们或许出于真正关心教育事业, 或者出于增加新闻亮点的原由, 在对反教育性惩戒的影响大肆加以渲染的过程中, 混淆了公众的视听。学生家长也反对学校惩戒学生。当前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普遍, 人人爱子心切。很多家长往往口是心非, 表面上虽然承认学校和教师的惩戒权, 但实际上还是将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物, 丝毫不能容忍他人予以“侵害”。教师合理的惩戒行为受限。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与社会舆论的压力下, 极力倡导教师要珍爱学生、善待学生, 一味地强调教师要对学生多鼓励、多赞扬。这种价值取向无疑限制了教师合理惩戒行为的开展。同时, 还有一些学校在教师实施正当的惩戒教育遭到非议时, 不竭力维护教师的合理教学行为, 反而不惜惩处教师以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教师实施正当惩戒行为的积极性。现在有很多教师遵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对犯错误的学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对惩戒采取不作为的态度, 既赢得学校领导的赞赏, 圆满完成任务, 又避免惹祸上身, 落得清闲。这实际上是教师在社会与学校的夹缝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一种自保性措施, 似乎无可厚非, 但它却给我们的教育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与惩戒教育不作为相对应的行为则是赏识教育的大作为, 表现为廉价的表扬、低层次的表扬与夸张的表扬频繁地使用, 以致赏识教育丧失了基本的激励功能, 甚至适得其反, 引起学生的厌恶。有数据显示, 教师中有57.3%的人对犯错误的学生抱有听之任之的态度。

二、学校教育惩戒功能缺失的归因分析

(一) 对惩戒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

1. 对惩戒教育性质的误解

人们对惩戒教育性质有误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只看见惩戒与体罚或变相体罚具有一定程度的同一性, 将惩戒与体罚或变相体罚相等同, 把教师的惩戒权简单地等同于体罚学生的权力, 否定教师拥有此种权力。如2002年12月28日《中国教育报》上“关于惩戒的认同度”的调查数据显示, 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对象中有7%的教师和35%的学生家长认为惩戒就是体罚;认为惩戒是一种教育, 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认同率相差26%。在本次的调查中, 有16.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惩戒就是体罚, 8.08%的教师对惩戒的理解不清楚。第二, 一部分教师认为惩戒与表扬是互相对立的。惩戒与表扬在实施方式上的显著差异往往导致二者被误解为是对立的。表扬作为积极的教育手段存在, 而惩戒则理所当然地被当做消极的教育手段。从调查来看, 有39.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惩戒与表扬是对立关系。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对惩戒教育性质的误解。

2. 片面夸大惩戒的负面影响

惩戒与奖励一样, 都是教师常用的激励手段。有调查数据显示, 确实存在着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对惩戒的教育作用认识不足, 片面地夸大惩戒教育负面影响的错误观念。如在回答“您认为惩戒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否很有必要?”这个问题时, 有15.4%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 有2.9%的教师持无所谓的态度。总之, 将学生遭受挫折后的不当行为都归因于惩戒教育是不正确和片面的。这种思想的存在, 有悖于辩证唯物主义内外因相互作用的思想。

(二) 教师滥施惩戒, 不当惩戒普遍存在, 强化了惩戒的负面作用

1. 体罚现象屡禁不止

一部分学校的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有增无减, 而且花样也不断翻新, 学生的权益仍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学生人格尊严屡受践踏, 由体罚引起的侵权纠纷和损害赔偿案件屡有发生, 是当今部分中小学中存在的比较严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据“关于体罚范围”的调查数据显示, 在被调查的教师中有40.4%的人认为所在的学校存在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有16.4%的学生承认被教师打骂过, 有15.1%的学生见过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过其他学生。

2. 教师的惩戒行为无固定标准, 惩戒的随意性大

教师在行使自身的惩戒权时缺乏相应的标准, 其惩戒形式的选择往往随意性大, 常常由个人喜好、心情好坏和环境所决定。这种惩戒过程的随意性不仅容易使教师独断专行, 造成对学生权利的侵害, 也使教师的惩戒行为具有较大的不公正性, 对不同的学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另外, 作为行政处罚的一种形式——罚款, 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有关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中, 这种罚款风气已经成为教师惩戒权行使中一个普遍性问题, 上至学校、下至教师个人, 都制订了不同内容的罚款细则, 其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 是否具有科学性就可想而知了。个别教师在行使惩戒权时简单化倾向明显, 以惩代教, 以罚了事。

本应该是讲究方法、追求教育效果的惩戒权的行使在一部分教师手中却变为赤裸裸的惩罚过程, 严重干扰了惩戒教育的正确开展, 更容易引发惩戒中的暴力倾向, 失去了惩戒的教育意义。

(三) 教师正当的惩戒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近几年, 有越来越多的人士关注教育、研究教育。一些人把教育过程出现的问题, 把师生之间的矛盾全部归咎于学校和教师。似乎谁都可以对教师指手画脚、口诛笔伐, 甚至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几乎学校和教师采取的每一种惩戒措施都会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批评, 惩戒已经成为教育“禁区”。

新闻媒体对一些体罚学生的不当事件曝光力度较大, 已经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的极大反响。有些教育行政部门还出台了相关的制度对教师行使正当的惩戒权加以约束。如今, 一些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过度溺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即使教师正常批评学生或对学生实施教育性惩戒, 家长也往往首先出来反对, 动辄还要挟起诉或其他赔偿。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长等方面的压力, 教师哪里还敢惩戒学生, 哪里还有教师在研究和探讨正确的惩戒行为。结果教师放弃了自己手中合理的惩戒权, 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少管少问。许多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抱有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 如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教师中, 有57.3%的教师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持赞同态度。

三、中小学合理实施惩戒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 加强惩戒教育立法, 使教师惩戒权的行使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鉴于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惩戒教育凸显出来的各种问题, 作为实践指导的政策法规不能再对教师惩戒权等问题保持沉默, 一味地回避, 而应明确国家的态度, 将惩戒实施的程序与救济措施等相关问题都用法律、法规及细则的形式确定下来, 一切按章办事。

(二) 促进全社会对惩戒教育的科学性、教育性的公正认识

一般来说, 完全否认中小学教师有惩戒权的不多, 多数人倾向于肯定教师在一定条件下拥有相当的惩戒权, 只是对惩戒权的具体行使有不同理解而已。传统观念的影响使许多教师把惩戒权视为无任何限制的绝对权利, 造成了不少不该发生的悲剧, 也使很多家长和学生对惩戒权存在顾虑, 担心确认其存在会加重惩戒权的肆意行使, 因而必须对其加以恰当引导, 使人们从观念上能了解并接纳惩戒权, 同时对惩戒权的行使予以必要监督。

(三) 更新教育观念, 端正办学思想,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由于受中国“师道尊严”传统观念的影响, 由于教师管理中存在的若干薄弱环节, 有一些师德较差的教师仍旧采用以体罚或变相体罚为主要形式的反教育性惩戒。因此, 加强师德教育, 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就显得十分必要。

只要存在着学校教育, 只要需要教育发挥其在促进儿童社会化方面的职能, 只要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未成年人, 惩戒教育就有继续存在的基础。为此, 笔者特别希望通过研究, 明晰教育性惩戒和反教育性惩戒的边界, 从而使教育惩戒切实发挥育人功能。

教育与惩戒 篇8

新学期开始之后,我再次担任高一级班主任。在我的班级中有这样四位学生,他们经常迟到,上课睡觉,下课打闹,自习还经常以上厕所、去卫生室等各种借口外出,无论干什么都喜欢一起,因此我戏称他们为“四大金刚”。在对他们进行简单了解后,我知道他们在初中阶段都属于“问题学生”,因此从一开始就对他们格外关注,想方设法地教育他们。

我根据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认为对高一新生来说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以保证他们从初中到高中快速顺利地衔接,更重要的是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高中生活及学习的习惯。同时,对高中生还不能随便表扬或批评,因为高中生的独立性已经很强,自主性也得到很大的发展,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事实上他们对自己基本上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能正确评价自己,渴望进步,希望让人刮目相看,希望自己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改正缺点进而取得进步,你的妄加评论会让他们认为老师并不了解他们,也不是真正关心他们,因为老师看不到他们的真正缺点或优点,他们就会认为老师肤浅,从而降低老师的威信,甚至对老师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进而渐渐疏远教师。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是建立在师生和谐相处的基础上的,而这一切必将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

在经过深入观察之后,我知道“四大金刚”中的李刚和刘晓刚是关键性的人物,如果“拿下”他们,则另外两大金刚必然会走上“正轨”,所以我将他们定为这次“战役的突破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第一步“知己知彼”,先通过细致观察及周围同学了解他们,并对他们的优缺点进行彻底的剖析。在分析后,我意识到这两大“金刚”都有很强的独立性,有自己的见解,讲义气、想进步。但是由于他们这个发展时期的动荡性,思想上总是变化不定,即还未“定性”,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同时他们在学习上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奋斗的目标,在面对全新的高中生活时又不知所措,缺乏信心,感觉“无从下手”。第二步制定“战略战术”,有针对性地对他们二人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但总体而言,对他们二人的教育采取以批评、惩罚为主,再寻找时机给予适当的表扬。第三步具体实施,只要发现他们出现问题就罚他们跑步,跑完步再找他们谈话,让他们分析自己的错误,指导他们改正,让他们自己确定改正办法及再次出现此类问题的惩罚办法,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培养他们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在学校开展的秋季运动会中,他们都取得了相对优异的成绩,为班级赢得了荣誉,我趁机找他们谈话,不仅大大表扬了他们,而且从他们的体育特长出发帮他们找到了目标,让他们看到了高中生活和学习的“希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几个学生虽然还是经常出现问题(罚跑也会紧跟其后),但比以前已经大有进步,特别是刘晓刚,行为习惯已经接近一名中等生标准。但李刚存在的问题还相对较大。有一次我抓到李刚上课玩手机,考虑到这段时间的进步,我告诉他手机我暂时替他保管,但必须加倍惩罚跑步。在他跑完之后我们又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这次我采取“怀柔政策”,我告诉他我看到了他的进步,希望他能继续努力,让他认识到我一直都在关注着他、关心着他。以示鼓励,我当场将手机还给了他,让他带回家。慢慢地我感觉李刚和刘晓刚两名同学改变了,他们不再是“问题学生”,其他的两位同学也在他们的影响下发生了较明显的转变。在阶段摸底考试中四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对这样的情形我很意外,也深感欣慰。我又不失时机地找他们谈话,让他们坚信“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现在,我惊奇地发现,他们学习变主动了,任课老师也惊喜地告诉我他们的转变。

这一案例让我明确了新时代下“高中教育中的赏识教育”的科学阐释,应该是“识”之下的“赏罚和谐教育”。何为“赏识教育”?“赏识”一词由“赏”、“识”俩字构成。《说文解字》说:赏“赐有功也。从贝尚声”。识“常也。一曰知也。从言戠声”。《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赏识为:“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因此,“赏识教育”最科学的解释应是“识”之下的“赏”“识”的统一。首先是“识”,即对学生的言行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之后才是“赏”,即针对学生的言行准确作出“赏”,同时还包括“罚”,具体的“赏”、“罚”比例应“因材”而论,让“赏”、“罚”在“识”之下达到“和谐”。因此,我们应该强调的是“识”之下的“赏罚和谐教育”,而非仅强调“赏识教育”,这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尤为明显。

高中阶段约从14、15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前与青少年期相接,后与青年中期相近,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互有交叉,其生物性、社会性发展走向成熟但还未达到成熟,心理发展处于一个动荡期。别林斯基说:“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往往总是不调和的,一个人已经不满足于自然的意识和朴素的感觉,也想知道更多,可是因为他在获得令人满意的知识之前,必须经过千百次的迷误,必须对自己作斗争,所以他也有蹉跌的时候。这一点无论对于个人或是对于人类,都是一个确定不移的法则。”随着自我意识的日益成熟,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观念上、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性、自主性,无论是在个人生活安排上,还是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都开始有自己的见解、主张;他们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并为自己的见解争论不休。高中生不同于初中生,他们的意志更加坚强,无论是在面对困难,还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时,都会想办法克服,并为之不懈努力,甚至会为自己的前途而毅然改掉多年的坏习惯;对家长、教师普遍存在逆反心理与行为,希望被人理解,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对老师的看法及与老师的关系更为复杂,对老师是既尊重又保持一定的距离,往往以表面上的冷眼相对来掩饰其内心深处的敬重与渴望接近的情感,甚至以给老师“出难题”、“找麻烦”的方式来吸引老师对自己的注意力。

惩戒教育之我见 篇9

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 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 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 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惩戒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教会学生为自己的行为和过失承担责任。学生在学校就应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过失担负责任的习惯, 日后才可能为社会承担责任。步入社会后他们才可能尽快适应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 面对荣辱得失才可能坦然应对。

在班级管理中我适当地实施了惩戒教育, 教育效果明显。初一入学时, 由于我班学生绝大部分来自边远村镇, 日常行为习惯较差, 再加上多数家长外出打工, 对学生缺乏必要的管束, 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自私、任性、贪玩好耍、自我控制能力差、对他人缺乏起码的尊重, 没有团队意识的缺陷。经过有针对性地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实施适度的惩戒教育之后, 我班面貌焕然一新, 班风好了, 学风正了;期末统考中的英语、物理成绩无论是平均分还是优生率都居年级前三位;各科教师 (甚至本年级教其他班的教师) 都喜欢在我班上教研课、汇报课。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 从初一开始我就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我班66个学生, 我就根据入学成绩把班上的人分为11组, 每组6人。组长由班上成绩优秀的前11名学生担任。组员由第一名搭配最后一名, 第二名搭配倒数第二名, 以此类推 (每组保证有一名班干部) 。

开学第一天我就利用班会时间把分组竞赛的原因和目的以及实施细则进行了传达。首先, 要让学生明白《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然后, 向全班宣讲根据这两项规定所制定的班规、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和加扣分方案, 我班的加扣分以0.1为单位扣起。班级量化管理加扣分条例有14条, 根据这14条为每个学生制定了一个操行评定加扣分表, 它反映了学生每天在校的上课、自习、作业、清洁、集会、礼仪、寝室、公物、成绩等9个方面的情况, 由班上的一个学生每天做好记载。到每个周五中午时, 班上的11个组长把本周本组的6个成员的加扣分情况抄在家校联系本上 (家长会时我要求家长每周必须认真看孩子的家校联系本, 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以配合学校教育) , 然后汇总起来告知计分的人。下一周的清洁就由得分最少的5个组做, 以此作为对学生的惩戒。每半期对学生进行一次总结, 告知学生, 告知家长。每学期期末时, 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 一等奖5人, 二等奖10人, 三等奖20人。尽管是一张纸, 但看见学生领到奖后的喜悦, 家长的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

由于将分数与做清洁挂钩, 每天每组的组长和班干部会对本组组员的表现很关心, 对其他组违纪学生的表现也很感兴趣。因此, 班上相互检举的情况就比较普遍, 教师办公桌上的小纸条经常可见 (举报违纪) , 下课后主动来给班主任认错的也屡见不鲜。可以说, 每个学生都参与了班级管理, 一定程度上也就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 到初二后, 一部分学生一周的扣分就在0.5左右, 有的甚至在0.3左右。于是, 学生们自觉提出, 每周扣0.3的做一天清洁, 扣0.5的星期五由家长陪同到校一起接受教育。星期五中午, 学生就可以在黑板上看见分数被扣0.3和0.5的学生名单。名单上的学生立刻就心知肚明自己该做什么, 以后该怎么办。这个惩戒制度实行一个月之后, 黑板上就没有类似的名单了。

惩戒要合理适度, 因人而异。我在具体实践中, 对不同性格的学生, 会选择不同的惩戒方式, 切忌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要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惩戒教育, 做到“以制度服人, 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同时也要从尊重和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被惩罚, 也让学生明白惩戒是帮助他改正错误与缺点, 要让他们口服更要让他们心服, 要治标更要治本, 让他们乐意承担犯错后应负的责任和应受的惩罚, 同时承诺以后不再犯。

教育惩戒的概念辨析 篇10

一、惩戒

《辞海》中, 对“惩戒”的解释是“惩治过错, 警戒将来”。《现代汉语词典》对“惩戒”的解释是“通过处罚来警戒”。这是词典对“惩戒”的解释, 以下我整理了一些学者对“惩戒”的解释:向葵花老师认为“惩, 即处罚;戒, 即警戒。惩戒, 即通过处罚来达到警戒的目的。惩只是手段, 戒才是目的。作为同一过程的手段和目的, 惩和戒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所以本文总结, 惩戒就是通过对不合理的行为进行惩治, 以达到警戒的目的, 使受惩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二、教育惩戒

向葵花认为“惩戒教育, 作为一种负向教育, 主要是指通过实施批评、处罚手段使受罚者感到痛苦, 但又不损害其身心健康, 从而使其认识并改正自身过失的一种教育方式。”

本文认为, 教育惩戒, 是指学校或教师通过对学生不合规范的行为实施处罚、批评等否定性措施, 使受惩者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悔意, 对纪律产生敬畏感, 在不损害其身心健康的情况下, 使其改正自身过失, 遵守规范, 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形成。无论是对受惩者还是对其所在的共同体都是一种善意的行为。

三、教育惩戒与体罚的区别

“教育惩戒以惩罚为教育前提, 以惩罚为手段, 以不伤害学生的身体为原则, 以不再出现被惩戒的行为为结果”。由此可见, “教育惩戒”中“惩戒”是作为教育的手段而存在的, 而“教育”则是作为惩戒的目的而存在的。因此, 教育惩戒中的教育和惩戒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彼此依存。

笔者认为, 教育惩戒和体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目的不同。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教育违纪学生, 而体罚的目的有教育违纪学生、惩罚违纪学生但是也有泄私愤的情况。2.原则不同。教育惩戒的原则是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 而体罚没有原则, 不考虑是否会对学生造成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3.教育结果不同。惩戒教育实施后, 会使学生内心发生改变, 产生忏悔之意, 并使受教育者得到警戒从而对规范产生敬畏感, 不再出现被惩戒的行为;体罚也有可能使受教育者不再出现违纪行为, 但是这种改变有可能仅是行为上的改变, 并不能保证其内心真正认识到错误, 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还会造成受教育者身体上的残疾, 使其留下心理阴影, 造成心理扭曲, 带来强烈的抵触情绪等后果。4.实施手段不同。教育惩戒在实施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惩罚手段, 但是体罚主要是采用对被教育者的身体或心理造成痛苦或伤害的手段。

因此, 教育惩戒和体罚是有很大区别的, 教育惩戒是一种合理的教育处罚方式, 是为了让受惩者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进行改正, 从而使受惩者健康发展, 是一种对受惩者满怀关爱的一种处罚方式。而体罚则是对受惩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 是一种泄私愤的教育处罚方式。因此, 教育惩戒是合理的, 而体罚是严令禁止的。

四、惩戒和惩罚的关系

“惩戒”与“惩罚”也是常常混淆的一组词, 这两个词的混淆也影响着对教育惩戒的正确理解。“惩戒”与“惩罚”二者有相同之处, 又有不同之处。

从字面上来说“惩戒”一词是由“惩”和“戒”两个字组成的, “惩”是指惩罚, “戒”是指警戒。由此可见, “惩”是一种手段, “戒”才是真正的目的。正如涂尔干所揭示的:“这种惩罚并不是为了使他人的身体或灵魂吃苦头, 而是在遇到过失时确证过失所否认的规范。”惩戒, 是使违纪学生重新树立起对纪律规范的敬畏感, 从而自觉地遵守纪律规范, 这是惩戒的全部意义之所在。

而“惩罚”一词是由“惩”和“罚”两个字组成, 这种处罚方式, 关注的是违纪学生的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该方式认为, 如果学生犯了错误, 就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果学生犯的错误造成的后果严重, 那么其相应的惩罚也会重;反之亦然。因此, “惩罚”的意义在于告诉违纪学生:对别人造成伤害就是对自己造成伤害, 给别人带来痛苦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从这个角度上说, 惩罚是一种反攻, 是一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简单的报复方式。

由此可见, “惩戒”与“惩罚”的手段有相似之处, 但它们的目的有着本质的区别, 惩戒是为了“戒”, 而惩罚则是为了“罚”。

浅谈惩戒教育 篇11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个人感觉有两大不尽完善的地方:1.没有明确学生违反校规、校纪,触犯法律的处理规定。2.没有惩戒教育。我认为严肃、适当的问责处理是对问题少年儿童的必要教育,是对他们真正的负责,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负责。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过分颂扬了人性好的一面,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忽视了人性的另一面,“人之初,性本恶”,没有客观辩证的论述,违背了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成长规律。现在的孩子简直成了温床里的鲜花,碰不得,摸不得,懒惰,放纵,溺爱,娇宠,打人骂人没有约束,以至于孩子说话做事没有底线。校园凌虐事件屡见不鲜,涉事学生很少被追究问责的,最多被罚写检查,重则罚站,叫家长。学生之间凌辱事情多半是恃强凌弱、以牙还牙,不了了之。发生那么多的校园凌辱事件,不是老师视而不见,不负责任,而是没有处理学生、惩戒学生的“标杆”,把握不好,还被家长找上学校,弄得影响不好。教师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有学生来报告的,对双方当事学生大声呵斥一顿了事,同样的错误还会屡屡发生,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必要的惩戒来管束学生,学生没有悔过之感,没有受到一定的问责处理,还有我们评价学生的体系也出了问题,往往是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一白遮百丑”,家长也是这么认为的,只要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往往没有给孩子的成长划定红线,没有不能踩的高压线,更没有做人的底线。我说,这是人格完善的最大缺失。老祖宗遗训:“从小定八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仍是对的。

下面,我想谈一下惩戒教育的适当运用。现在来看发生在学校里的两起典型“校闹”事件。一起发生在某中学初三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失手打残一名男生,家长闹到学校,由于处理不当,被媒体曝光,结果是涉事教师被开除公职,赔偿所有费用。另一起是发生在师范生实习期间,仲老师他所实习班级中的一名女学生犯错误,被他罚站,写检讨,并要求下午上学一定找她爸来学校谈话。下午她妈妈来到学校,大闹班级,责问老师“找她爸来是什么意思?不说清楚今天没完,你做老师就做不了,想弄我难看,叫我丢人是不是?你有本事,把她爸找出来?”当时,我们几个实习生都感到莫名其妙,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究其原因,是孩子没有爸爸,因为她妈也不知道孩子她爸是谁,后经一名女老师私下沟通,解释纯属一场误会,才来的实习老师不了解情况,没有其他意思,事情的结果以实习仲老师当面赔礼道歉结束。从这两起校闹事件中,我悟出一个道理:老师要想适当惩戒教育学生,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家庭状况,“知己知彼”,方可“有的放矢”。当学生违规犯错时,教师可以用一些幽默、诙谐的语言去调侃孩子,用成语、歇后语、诗词歌赋等语言去“骂”孩子,效果都挺好的。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他的班级都有一套严格的纪律制度。根据我多年从事班主任的经验,班级里可以选一名专职的纪律班长,下设纪律组长,共同协作管理班级的纪律,发挥学生自治能力,学生管理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的好处是既锻炼学生的自觉、自律、自省能力,又节省了老师亲自“操刀上阵”的时间,万一纪律班长管理纪律行为过当,老师有台阶下,学生家长也无奈,这样的纪律制度,只能在理解中执行,在执行中理解,究其实际效果还是挺好的。只靠说服教育,就能解决学校所有的违规违纪问题,这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那种一味强调“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观念是荒谬的。

目前,各级学校在惩戒方面的无力和无能,已造成了严重后果。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家里任性,在校无法无天,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学校无理取闹。由于学校和教师没有适用的法律法规作依据,对问题学生和校闹,往往是为了平息势态,只能采取“忍者为上”的做法,借口爱的名义做出让步,这是教育惩戒制度缺失下的无奈。

最后,我希望尽快建立法治框架下的学校教育惩戒制度,势在必行。

对警示、惩戒教育的认识 篇1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 人作为自然生命体, 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作为有意识的单个人, 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作为社会化的人, 则是个性与社会文化规范的统一。既保留着人类本能欲望和需要的丰富性, 又能能动、和谐地适应社会价值尺度和文化规范 (伦理、道德、法规、法律等) 的要求。教育义不容辞地担当着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使命。如果一个人的个性不能保持独立、完整, 被强大的社会规范所湮没, 那么他就将会变成一个没有个性、缺乏质疑精神、丧失创造力和故步自封的庸人;如果一个人个性发展得不到正确的引导, 或者完全脱离社会文化规范, 那么又将滋生出极端的个人主义, 或者无理性的反社会倾向, 将自己置于社会的对立面, 其强烈和极端行为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否认个性与社会规范的对立, 恣意禁锢、扼杀个性, 或一味迁就、迎合个性, 都不符合辩证法, 也不利于人格的完善, 因此我们既不能湮没个性, 又不容忽视警示和惩戒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教育作用, 在漫长的人生实践中, 不断克服人性的固有弱点, 提升精神境界, 对社会作出全方位的适应。

二、适度的警示、惩戒伴随人的成长

从古代、近代教育来看, 一个人的成长一般来说需要“育”“教”“学”“行”四个过程, 完成从他律到自律。自律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 能够自律这个人才能走向社会, 否则就要受到或大或小的惩戒。

“育”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个过程, 主要靠父母来完成。“育”是会意字, 甲骨文字形像妇女生孩子, 上为“母”, 若头上的装饰, 下为倒着的“子”, 《说文》释“育”为“养子使作善也”, 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养。二是养活。三是让孩子在学业、职业上有所成就, 掌握一定生存技能。四是培养孩子的生活观、人生观, 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并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 使之作善, 或者说“学会做人”, 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父母天经地义地承担了这个责任,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言传身教。从小培养孩子, 使之逐渐形成规则意识、责任意识, 他们才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为这个社会所接纳, 才有施展抱负的空间, 才有成功的可能。让孩子认识规则、了解规则并按规则行事, 有时候看起来像是一种限制,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就像高速公路一样, 只有边界清晰明确, 车才能跑得又快又好。由此而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在表扬、奖励、赏识孩子同时, 也具有不可或缺的教育警示、惩戒权, 我们不应该忽视警示、惩戒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教”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二个过程。“教”为会意字, 左上部为“爻”, 是古代经典著作的内容, 涉及天、地、人有关哲学观念;左下部是孩子的“子”, 即人;右上部像木棒, 右下部为手, 像以手持杖或执鞭, 意为让孩子读古代经典著作, 施行教育、教化, “使识旧事也”。“教”的目的小而言之启迪人性, 大而言之正如《说文解字》所言:“上所施下所效也”“以兴民德”。从“教”的手段而论, “教”的过程使之懂“孝”, 否则就要受到惩戒, 情节轻者予以警示, 情节重者处罚, 再重者刑罚, 以“救其失者也”。惩戒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惩戒。因此“教”的过程具有警示、惩戒性质, “戒尺”可能就是警示、惩戒的工具。我们可以把惩戒当成一种教育, 使之懂得温、良、恭、俭、让而修身, 齐家治国而平天下, 但不能认为教育就是惩戒, 更不能认为惩戒就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应顺从个体成长的规律, 对其进行社会化的启迪, 还人的个性化面目, 使之承担责任, 约束自己, 按规则做事。

“学”是人成长的第三个过程, 是学生主体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开始阶段, 即自律的初期阶段。在许多事情上因为“自然惩戒”的缘故或为达到某种目的, 自我觉悟, 自我促进, 根据个体自身需要去学习, 效法钻研, 获得知识, 以求自我完善。“悬梁刺股”“凿壁偷光”不论是从功利色彩还是从实用主义出发, 均为学习的楷模, “学”带有自我强制性、约束性和目的性。

“行”若处十字路口, 知之而后行, 不会犯方向性错误。知其为而为之, 知其不可为而不为, 养成习惯, 和谐地适应社会价值尺度和文化规范 (伦理、道德、法规、法律等) 的要求, 自然不受惩戒, 欣然自在, 心平气和, 处事顺当。否则就会烦恼丛生, 处处碰壁, “行”的过程实际就是坚持不断自律的过程。

“育”“教”“学”“行”四个过程像接力赛一样实现无缝连接。也就是说, 每一阶段都应当成为下一阶段的基础, 在每一阶段的后期都应当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与下一阶段的前期相联系, 学生主体适应这种变化的过程越短越好, 每一个过程, 都可能受到一定适度的警示或惩戒, 无警示或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教育不能没有适度的警示或惩戒。人难免犯错, 犯错就要受到惩戒, 这样使人知道不该犯错, 尽量少犯错。正如夸美纽斯所言, 在学校教育中无可争议的原则之一就是“犯了过错的人应受到惩戒”, 以防止后果严重的刑罚和自然惩罚, 成为古代、近代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

三、现代教育认为教育的最好方式是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上一篇:低参与现象下一篇:学生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