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精选12篇)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 篇1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俗话说得好,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首先要有“流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 不一定是音乐方面的特殊人才, 但是, 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 有熟练的技能技巧。只有这样, 才能灵活驾驭课堂, 开展其他音乐课外活动。音乐教师除对本专业的歌唱、演奏、舞蹈、指挥等技能, 还有作曲知识、中外音乐史及重要音乐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乐理论必须掌握外, 对文学、历史、美学、地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边缘学科知识也要有所了解, 音乐教师只有博学多才, 教学时才能运用自如, 才能改变那种迂腐陈旧、形式呆滞的课堂教学模式, 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启迪学生的智慧, 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 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真正胜任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工作。
二、巧妙运用音乐教育教学艺术
高中音乐欣赏课内容繁多, 涉及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 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 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他们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 对不同的乐曲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就抱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不喜欢的就表现出厌烦情绪, 以消极的态度去应付, 不认真听, 不动脑想。鉴于这种情形, 在教学中, 我就先从导语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导语是教师导入新课的语言, 是课堂讲课的第一个环节。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比如在教民歌部分时, 课前就听到有同学说民歌没意思, 土里土气的, 不喜欢听, 没兴趣欣赏。然而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搜集资料, 设计方法。上课一开始, 我就出示了两句乐谱:一句是《沂蒙山》的民歌, 另一句是《十五的月亮》, 先让同学们试唱, 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然后说明《十五的月亮》是以山东民歌为基础, 演变加工而成的。这说明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它在音乐创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后, 教师提出要求, 这节课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几首民歌, 这样, 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 课则上得很顺利。
三、精心传授音乐作品欣赏方法
音乐欣赏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充分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感, 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这就是欣赏音乐的三个阶段:直觉 (感官) 欣赏—感觉 (情感) 欣赏—理智的欣赏。不同体裁的音乐欣赏的要求、方法也不同。对于歌曲的欣赏, 一般可以借助歌词较直观地理解歌曲内容, 达到欣赏的目的。对一些歌词内涵较深或者寓意较朦胧的作品进行欣赏, 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学及文化素养。而对于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国的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作品的欣赏, 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之外, 还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民族习俗、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有充分的了解, 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 篇2
案
高中声乐教学大纲--音乐高考课程的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声乐是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要求学生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学习训练,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能技巧,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打下坚实打基础。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1.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不同流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繁荣我校的声乐教学艺术做出自己的贡献。
2.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反对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
3.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反对千人一面、千人一声。
4.贯彻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选择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来进行声乐训练,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品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5.努力使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为师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舞台演出的机会,提高师生表演的综合能力。6.采用个别课、集体课、小组课和大班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个别课为主。
个别课: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方式。
集体课:由教研组所有老师集体研究解决学生的问题
小组课:由任课教师开展组内的观摩学习与典型辅导。
大班课:讲授有关声乐理论知识及专题讲座。
三、教学时间安排
声乐课开课时间为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上半学年,共两年半的时间,每周授课一课时,共计80课时。
四、教学内容安排
一年级
1.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逐步树立良好的歌唱习惯。
2.初步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作用,逐步训练对气息的控制能力。
3.初步体会喉咙的打开对歌唱的作用,喉咙能基本稳定地进行歌唱。
4.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要求声音干净柔和自然通畅,没有明显的毛病。
5.歌唱音域
上学期在c1___d2左右,下学期在c1___e2、f2左右。
6.第一学年注重基础的训练,不应急于扩大音域,应该追求音质的悦耳动听。
7.培养学生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较好地演唱本年级的作品。
8.加强学生歌唱的听觉训练,逐步树立正确的声乐概念,使学生能较科学地进行演唱。
9.曲目数量
练声曲:4~6首。中国作品:6~8首。外国作品4~6首。
10.考试曲目数量:
中外歌曲任选一首,钢琴正谱伴奏。
11.典型歌曲
二年级
1.学生能基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用于歌唱。
2.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进行过渡声区的训练,适当扩展音域。
3.训练声区的的连接转换,使声区基本统一。
4.声音要求连贯流畅圆润自如。
5.歌唱音域
女高音在c1____#f2、g2左右,男高音在c1___f2、#f2左右,女中音在a____d2、降e2左右,男中音在a____d2、降e2左右。
6.曲目数量
练声曲:4~6首。中国作品:6~10首。外国作品:4~6首。7.考试曲目数量:
中外歌曲各一首,钢琴正谱伴奏。
8.典型歌曲
三年级
1.要求学生对气息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较自如地运用在歌唱之中。
2.进行头声区的训练,扩展音域。使三个声区基本统一,较自如地转换声区。
3.学会运用混合共鸣进行良好的歌唱。
4.重点进行高考曲目的选择确定、加工处理,要求学生能较好地把握声音的技巧,很连贯流畅地演唱作品,较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语言清晰准确。
5.歌唱音域
女高音在c1____g2、a2左右,男高音在c1____g2左右,女中音在a_____e2、f2左右,男中音在a____e2、f2左右。
6.曲目数量
练声曲 :4~6首。中国作品:6~8首。外国作品4~6首。
7.考试曲目
中外歌曲各一首,钢琴正谱伴奏。特别注意:以高考模拟考试的形式,考试分两次进行,各唱两首作品,全面检查学生和教师的准备情况。声乐教学参考曲目
中国部分 高一年级
1.花非花(黄自)
(b~e2)
2.踏雪寻梅(黄自)(b~e2)3.问(黄自)
(d1~e2)
1=D
1=E
1=G
4.买布谣(赵元任)
1=E
(c1~f2)5.长城谣(刘雪庵)
(d1~f2)6.梅娘曲(聂耳)
(d1~e2)7.铁蹄下的歌女(聂耳)
(c1~d2)8.塞外村女(聂耳)
9.二月里来(冼星海)
1=F
1=G
1= F
1=G
1=*E()
(d1~e2)10.渔光曲(任光)
1=G
(d1~e2)11.日落西山(张曙)
(d1~e2)12.清流(贺绿汀)
(e1~e2)13.牧羊姑娘(金砂)
14.牧羊歌(李曦)
15.月之故乡(刘庄、延生)
1=G
1=E
1=F
1=F
1=*E
(d1~f2)
(c1~f2)*b~*e2)
(16.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利其格)
1=F
(b~e2)17.半屏山(魏立、王碧云)
(c1~f2)18.高高太子山(可义)
(d1~f2)19.思乡曲(郑秋枫)
20.大海啊故乡(王立平)
(c1~d2)21.跑马溜溜的山上(康定情歌)(d1~d2)
1=F
1=F
1=F
1=F
b~c2)
1=*E(22.页里麦(新疆民歌)&nbs p;
1=*A
(f1~d2)
高二年级 1.叫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
(b~#f2)2.黄水谣(冼星海)
(b~g2)3.延水谣(郑律成)
(e1~#f2)
1=E
1=E
1=E
4.红豆词(刘雪庵)
1=*G
(*d1~*a2)5.27、阳关三叠(古曲)
(*d1~*a2)6.28、飞蛾(周书坤)
(b~g2)7.29、偶然(李惟宁)
(*e1~g2)8.秋收(张鲁、瞿维)
(g~*e2)9.31、唱支山歌给党听(践耳)
1=*A
1=G
1=*E
1=*E
1=A
(#c1~#F2)10.天下黄河十八湾(桑桐)
1=D
(a~e2)11.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水长
1= 12.茶山新歌(铁珊)
1=*B
13.黄鹤楼(罗斌)
1=*E
14.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杜鸣心)
1=E
(b~d2)15.摇篮曲(施光南)
1=E
(d1~g2)*e1~g2)
(b~#c2)
(16.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施光南)
1=D
(b~d2)17.打起手鼓唱起歌(施光南)
1=E
(b~e2)18.一抹夕阳(施光南)
19.中国的土地(施光南)
20.我爱你塞北的雪(刘锡津)
21.我爱梅园梅(郑秋枫)
22.美丽的孔雀河(郑秋枫)23.长江之歌(王世光)
1=G
1=F 1=*B
1=D
d1~g2)d1~g2)
((24.我和我的祖国(秦咏成)
1=*E
(*b~g2)25.夕阳红(张丕基)
(*b~*e2)26.拾彩贝(樊帆)
(c1~f2)27.在那遥远的地方(青海民歌)
28.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
(a1~f2)29.槐花几时开(四川民歌)
1=*E
1=*A
1=*E
1=F
(f1~f2)
(d1~f2)
1=*E
30.嘎达梅林(内蒙民歌)
1=*E
(*b~*e2)31.牧歌(蒙古民歌)
1=G 32.嘎俄丽泰(哈撒克民歌)
(c1~f2)33.送我一枝玫瑰花(新疆民歌)34.玛依拉(哈撒克)
35.燕子(新疆哈撒克民歌)
36.曲蔓地(新疆民歌)
1=F
1=C
1=E 1=*B
1=*B
f1~g2)f1~g2)
((37.在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民歌)1=*E
(d1~g2)38.三十里铺(陕北民歌)
1=C 39.绣荷包(云南民歌)
40.小河淌水(云南民歌)
(c1~g2)41.想亲娘(云南民歌)
三年级 1.玫瑰三愿(黄自)
(b~*a2)
1=G
1=*E
1=*D
1=*E
(d1~g2)
*d1~*a2)
(2.思乡(黄自)
1=*E
(*e~g2)3.春思曲(黄自)
(c1~g2)4.大江东去(青主)
nbsp;
(e1~e2)5.我住长江头(青主)
6.点绛唇
赋登楼
(d1~g2)
1=F
1=G
&
1=G 1=F
7.思乡曲(夏之秋)
1=E
(e1~#g2)8.黄河怨(冼星海)
(*b~*b2)9.黄河颂(冼星海)
(c1~e2)10.松花江上(张寒晖)
(*e1~g2)11.嘉陵江上(贺绿汀)
12.杨白劳(马可)
1=*A
1=C
1=*E
1=D
1=*D
b~#f2)a~e2)
((13.满江红(古曲)
1=E
(b~#f2)14.桂花开放贵人来(罗宗贤)
1=G
15.岩口滴水(罗宗贤)
1=*B
16.蝶恋花 答李淑一(瞿希贤)
1=*B
17.生活是这样美好(郑秋枫)
1=*E
18.我爱你,中国(郑秋枫)
1=F
19.秋——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e1~b2)
(d1~c3)
(*b~f2)*e1~g2)c1~g2)
((20.美丽的孔雀河(郑秋枫)21.乌夜啼(阿镗)22.驼铃(马俊英)23.我的祖国妈妈(施光南)
1=*E
24.风萧瑟(施光南)
1=*A 25.不幸的人生(施光南)
1=*A 26.祖国,慈祥的母亲(陆在易)
1=G(d1~g2)
(*b~f2)*d1~*a2)
(c1~*b2)
(27.江河万古流(王立平)
1=*E
(*b~f2)28.长城永在我心上(陆祖龙、王晓君)1=*E
(*b~f2)29.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王云之、刘易民)1=G(b~e2)30.我爱你,中华(敖昌群)
1=F
(c1~a2)31.生命的星(徐肇基)
1=*A
(c1~*b2)32.捎个梦儿回故乡(杜鸣心)
1=G 33.乡音、乡情(徐沛东)
1=*E
(*e1~g2)34.大森林的早晨(徐沛东)
1=A
(e1~#g2)35.哦!我的大东北
1=C
(e1~a2)36.二月里见罢到如今(陕北民歌)1=G
(d1~a2)37.小白菜(河北民歌)
1=*A
38.等你到天明(哈撒克民歌)
1=F
39.美丽的孔雀河(郑秋枫)
(*e1~*a2)
(c1~g2)
声乐教学曲目-外国部分 高一年级 睡梦中的女郎(福斯特)
渴望春天(莫扎特)
d1~e2)d1~d2)
1=D
(1=D
(多年以前(贝利)
1=F
(f1~d2)夏天最后一朵玫瑰(爱尔兰民歌)
1=*E
(*e1~*e2)在路旁(巴西民歌)
摇篮曲(勃拉姆斯)
梭罗河(格桑)
不要责备我把妈妈(俄罗斯民歌)虽然你冷酷无情(卡尔达拉)
我多么痛苦
1=F
(d1~f2)1=F
(f1~f2)1=C
(e1~e2)1=F
(d1~f2)1=F
(d1~e2)1=*B
(d1~e2)
高二年级 阿玛丽莉
让我死亡(蒙特威尔地)
胜利啊!胜利
&nb sp;
1=C
围绕着我崇拜的人儿(切斯蒂)(d1~f2)
(d1~e2)
(f1~f2)
(c1~f2)
1=*B
1=*A
1=G 你早知道(托雷利)
1=E
(#c1~#f2)恒河上升起太阳(斯卡拉蒂)
1=*A
(e1~e2)在我的心里(斯卡拉蒂)
紫罗兰(斯卡拉蒂)
别在使我痛苦迷茫(斯卡拉蒂)(#f1~f2)我亲爱的(乔尔达尼)
尼娜(柏戈莱西)()
1=*A
1=*B
1=*B
1=*E
(e1~f2)
(f1~g2)
()
我心里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烧(柏戈莱西)()紫罗兰(斯卡拉蒂)()别在使我痛苦迷茫(斯卡拉蒂)()请告诉我(洛蒂)()多么幸福能赞美你(博诺恩齐尼)()让我痛哭吧(亨德尔)()绿树成荫(亨德尔)()
假如你爱我(柏戈莱西)
1=B
(c1~g2)我怀着满腔热情(格鲁克)()爱情的喜悦(玛尔蒂尼)()理想佳人(托斯蒂)()黎明(雷翁卡伐洛)()舞曲(罗西尼)()小夜曲(德里戈)()小夜曲(托斯蒂)()
悲叹小夜曲(托塞利)()被禁止的音乐(戈斯托尔多尼)()明亮的窗户(佚名)9)玛丽亚!玛丽(卡普阿)()啊我的太阳(卡普阿)()桑塔露齐亚(佚名)()重归苏莲托(库尔蒂斯)()
负心人(卡尔蒂洛)()玛莱卡莱(托斯蒂)()遥远的桑塔露齐亚(马里奥)()请你别望了我(库尔蒂斯)()鳟鱼(舒伯特)()致音乐(舒伯特)()暮春(舒伯特)()
野玫瑰(舒伯特)()小夜曲(舒伯特)()乘着歌声的翅膀(门德尔松)()
北方的星(格林卡)
(e1~g2)你们可知道(莫扎特)
1=*B 三年级 世上没有优丽荻茜怎能活(格鲁克)1=C
(c1~f2)
1=D
你再不要去做情郎(莫扎特)
1=C
(c1~e2)
美丽的时刻即将到来(莫扎特)鞭打我吧(莫扎特)我亲爱的爸爸(普契尼)
主人,请听我说(普契尼)漫步街上(普契尼)人们叫我咪咪(普契尼)
为艺术为爱情(普契尼)
1=*A
1=D
*e1~*a2)
(d1~a2)
(*e1~*b2)
(1=*G
晴朗的一天(普契尼)
1=*G
(*d1~*b2)偷洒一滴泪(唐尼彩蒂)
1=*G
(f1~a2)
母亲教我的歌(德沃夏克)
(f1~g2)
月亮颂(德沃夏克)哈巴涅拉舞曲(比才)索尔维格之歌(格里格)
1=C
我悲伤啊我痛苦(格林卡)哈巴涅拉舞曲(比才)
1=D
论高中音乐欣赏教学 篇3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育;教学
我在上高中音乐欣赏课时,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教材,围绕教学目的,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同学们的鉴赏能力做了一些努力,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逐步趋向成熟
凡事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看法、认识但这些见解、看法、认识不一定完全是正确的。比如他们对一个人是否具有音乐才能往往喜欢这样说:“我没有音乐细胞”、“我没有音乐这方面的才能”。他们的依据就是自己唱歌五音不全,对于乐器一窍不通,于是乎得出以上结论。其实这是他们对音乐才能的片面理*,他们把是否能掌握与表演音乐作品的能力作为一个人是否具有音乐才能的标准,而不知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悟*的能力也是音乐才能的重要能力,而这恰恰是我们高中音乐欣赏的目的所在,主要的就是要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
为此我从《中华爱乐报》上选了“什么是音乐才能”的材料印发给同学们,使他们懂得音乐才能包括多方面,高中音樂欣赏课主要是从听赏的角度发展自己的音乐才能。这种能力,高中同学经过从幼儿园、小学、初中的音乐学习,应该说每个学生都有,只是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而老师的责任就是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有音乐才能,提高自己的音乐才能,树立赵学习的信心。高中生的智力发展,已逐渐摆脱具体形象思维,而代之以抽象思维,这对他们从理性的角度感受、体验、领悟,音乐作品是大有帮助的。
二、高中音乐欣赏课如何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也就是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我认为必须从高中生的实际出发,不能单纯理*“参与”为可见可听的律动、歌唱,面更重要的是发展独立思维能力,每个人都能积极地“动脑筋”。
高中生较初中生有出色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感受和体察别人的情感。而音乐作品则“最完美的表达了人类的普遍情感”(戴里克.柯克)这就使高中生与音乐作品的距离不是太远。高中生有较强的成人意识,你让他们再做拍手、跺脚的律动,显然会引起他们心中的反感,无助于感受、体验、理解音乐,而适得其反,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与思考,灵活变通,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例如,第六单元,二十世纪音乐——现代音乐(P1O6)活动与思考;结合欣赏《水中倒影》,试将你听后的印象作一幅与音乐相应的“印象画”。我在布置作业时,就说喜欢画画的就作画,喜欢舞蹈的用舞蹈语汇,还可以写出自已的感受。这样做,每个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最大的潜能。多用讨论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第七单元,音乐与社会——音乐与生活,我结合本地区的现实生活,请同学们为当地举办的一些大型活动设计背景音乐,用分组讨论办法,各组推出一个代表,讲出自己小组的方案,看看哪一組的方案最恰当。同学们讨论都很热烈。各抒已见,集思广益。有一组方案是这样:用我们江南特有的狮子舞、江南风格的民歌欢迎来宾,融合多国音乐元素可播放日本的《樱花》、意大利的《我的太阳》、奥地利的《蓝色的多蹈河》等等。这样做利用“中学生受同伴群体的影响较大”的学习心理.使每个同学的鉴赏力都有提高。
三、欣赏、分析音乐作品时,有关组成音乐语言的要素讲的不要面面惧到,一次讲一、二个就可以了
也就是突解口要小,面容量要大。仍以音乐与生活这一课为例,音乐要素只讲两个:速度、力度,欣赏了两首进行曲,两首摇篮曲。两首进行曲是《欢迎进行曲》、《婚礼进行曲》,两首摇篮曲是勃拉姆斯的和孟加救国的古老民歌。这些乐曲的旋律,同学们都比较熟悉,有的可说巳达到耳熟能详的程度,但他们只是感官的愉悦,还只是一种感性的欣赏,而我们则应该帮助他们认识音乐语言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从理性的角度来鉴赏音乐作品。
所以在欣赏《欢迎进行曲》时,我请同学们注意乐曲的速度、力度及基本情绪,更仔细一点,速度、力度在乐曲中是否一贯到底?带着问题欣赏。同学们的注意力更集中,欣赏更投入,问题的答案也不难得出。欣赏《婚札进行曲》时,要求与《欢迎进行曲》作比较,都是进行曲,前者因为情绪热烈欢挟。所以速度快,力度强;后者因为场面庄严、隆重,所以速度中等,力度仍强。欣赏两首摄篮曲时,一方面是两首摇篮曲的比较,另一方面与进行曲比较。两首摇篮曲尽管旋律不一样,但由于基本情绪一样,要表现宁静、安样,所以速度、力度都相似,而与进行曲则完全不同,从而得出速度、力度对表达乐曲情绪、塑造音乐形象等方面的作用。
在欣赏《二泉映月》时,让同学们欣赏由二胡和小提琴不同乐器演奏的曲子,来体会音乐要素——音色对表达音乐作品历起的作用,二胡的音色侧重表达旧社会艺人的悲掺情景、凄凉心情,而小提琴的音色则表达了江南水乡旖旎风光。这样分析、比较,提高了同学们鉴赏音乐美的能力。经过一年多的高中音乐欣赏课实践,同学们对音乐艺术的鉴赏力相应提高, 高二(1)一同学写道:“我便不再满足那些随波逐流、只具有短暂生命力的流行歌曲,我开始喜爱上那优雅而蕴藏深刻含义的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另一同学则说:“音乐使我的情操得到了陶冶,减轻了学习所带来的沉重压力,使我的感情变得更为丰富,使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二(4)一同学则说:“上了高中,以为不会再有音乐课了,可没想到仍然有,在课上我欣赏到了世界各地许多名曲,扩大了我的视野。”还有学生认为“音乐课是提高自己欣赏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老师的教导则是我向高处攀登的阶梯。”……
同学们的话语说出对音乐的喜爱,对高中音乐课的欢迎。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努力钻研大纲,钻研教材,想方设法,提高同学们的鉴赏力,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得之见,恳请同行不吝指教。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人文理念 篇4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音乐课程标准》从方法上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在音乐上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基础音乐教育的育人本质,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国民基本音乐素质的要求。毫无疑问,《音乐课程标准》比《音乐教学大纲》更为准确、科学和完善,更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在日常教学和各种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缺乏作为一个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所应具备的人文素养:知识面窄,精神资源匮乏,功利思想严重,人文价值迷失,缺乏理想信念,受挫能力不强,行为出现偏差……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理解“人”的使命与归宿,无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与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一些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主要课程就行了,其他的课差一点无关紧要,忽视人文科学的学习和自身人文内涵的提高。不少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急功近利、无终身学习的思想;缺乏一后的职业岗位进行定位,从而快速确立学习目标———我要学好这门课,练好这项技能。这样,学生就有了“练的理由”。
二、给学生“练的兴趣”
技能训练本身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会感受到规律与技巧,从而将一项技能练习到熟练甚至炉火纯青。但是很多时候,学生会在训练过程中感到枯燥、烦燥,最后放弃。这就是教师要注意的问题,其实,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兴趣。
强烈的学习兴趣来自于自己努力获得回报后的感觉。我认为,不断地让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可以保持学生强烈的练习兴趣。为此,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为其量身定做相应的训练目标,这个目标是要让学生“跳起来可以够得着的”。比如,每次“汉录”课,我都会为每个学生制定一个目标(如以上次课测试成绩为基准,进一步提高要求),下课前都会测验,如果达到这个目标,就给予一次奖励(如平时分加分)。我在“汉录”课上就是这样实施的,结果几乎每名学生上课训练时都异常认真,达到目标时又格外兴奋,甚至在课余时间也有学生以打字相互比成绩为娱乐内容。于是,学生们有了浓厚的“练的兴趣”。
三、给学生“练的方法”
在学生不能达到目标,可能会有些沮丧,多次不能达到目标时,会有放弃的想法。这其实也是正常的,因为每项技能训练都可能在每个人身上出现一个平台期,也就是我们认为的“极限”。当这个“极限”出现时,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帮学生找到成绩难以提高的原因。还是以“汉录”为例,有些学生在练习时达到一个速度后很难再提高,很多时候可能是他的“正确率”不够好,也就是说,降低“错误率”会有效提高速度,教师应对这些学生进行“正确率”的专项训练;但也有些学生不是这样,“正确率”挺好,但成绩很难提高,经过观察,发现是打字的姿势不够合理,手指腾空过高,浪费时间,将其打字时的手指移动方式由“腾空”转变为“滑动”,就大大提高了速度。导致种精益求精、不断攀登高峰的精神;精神空虚,对待学业、对待生活态度消极,毫无动力。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意志薄弱、情感波动较大,稍有不顺,便情绪低落,灰心丧气,缺乏进取精神。在逆境面前,畏缩逃脱;在困难面前,灰心丧志。于是,同学之间相互猜忌、抬杠;个人私心较重、我行我素,做事不考虑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胡思乱想、疑虑重重,不愿检查自身之不足而总是以己之长比别人之短。有的同学由于一时的挫折,抑或由于精神的空虚,破罐破摔,最后一无所长,对社会无所适从。这些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和面对的,当然也包括音乐教师在内。
21世纪的中国学校教育和教学所承担的现实责任,不应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更不应是单纯地强调智力、能力、个性或者别的什么具体的价值。当前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总体趋势和基本理念都是为了人的发展的需要,中国应借鉴世界上基础教育改革较成功的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和现实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新的高度,以知识为基础,关注人性发展为宗旨,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音乐教师如何面对现在和未来?如何面对学科综合和课程改革?音乐教学应该怎样为培养具有全面文化素质的新世“极限”出现原因很多,关键是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之道。只有学生运用正确的“练的方法”,处理好每个训练技巧的细节,训练才会有好的效果。
四、给学生“练的压力”
有些时候,常规的奖惩还不足以让每个学生很能认真地练习,极个别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也不愿吃苦,这样的学生如果不能认真练,不仅自身得不到提高,对其他学生也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这样的学生,要让他们有“练的压力”。那么,什么样的压力才会让这些有点“头痛”的学生练起来呢?我认为,当人在某个方面已经没有退路时,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因此,我对不认真训练的学生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比如练得不认真就加大练习量等措施,很多学生都不愿被罚练,继而认真改过。但也有个别的学生对教师的处罚不以为常,这就要教师发挥处罚的智慧了。比如在“汉录”课上,曾经有个别学生不认真,我发现这个孩子比较贪玩,放学后总是赶紧出去玩,于是就在放学时快速到班把其带到办公室练。几次练下来,他又开始不等我到班就提前溜号,于是我又在其到家后电话通知家长,让家长带他来学校“晚自习”。他不得已就经常“请病假”,干脆不见面,我干脆“上门督导”,最后他终于感到无路可退,认真练了起来,没想到他一认真,成绩还不错。
其实,技能训练还要注重很多方面,比如“训练的科学性”、“练习的时间安排合理性”、“练习中老师的指导”、“训练中应注重职业规范”等,正是因为在上述多个方面认真研究并加以实施,我所带的两届学生“汉字录入”技能训练课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中一名学生曾获“市级计算机技能竞赛汉字录入项目”第一名。在没有额外补课的情况下,所授多个班级学生在年级竞赛中获得单项赛冠军和团体第一名。希望职业学校的每位教师都能认认真真地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加以研究,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练习,靠训练时间来换取训练效果。把学生的技能训练工作做好,应该是职业学校当前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任务,也是值得大家研究的课题。
纪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高中音乐欣赏,仅仅教给学生一些音乐知识、介绍一些音乐作品是远远不够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更应当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现实人生,更贴近生活,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强调品味人生,突出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同时也要反映现实中的人生态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如高中课程改革所说的:“在选择中学习规划人生,确立发展方向。”
二、丰厚的人文理念是新时期人才的必然要求
所谓人文理念,是相对于专业技术教育而言的一种人文科学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气质修养、处世哲学,从而成为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逝者如斯”。时间已把我们带入了21世纪:地处全球各地人们交往的密切超出以往任何时候,各门学科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也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社会亟待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高尚的品格、创新与合作的精神、综合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审美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创新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尤其在提高人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在传授给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应该重视对学生音乐文化的传播。培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并同时具备较为完善的人格,具备一定的人文内涵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今天的音乐教师,重点不在教给学生多少音乐知识技能、多少音乐名作,而在于是否通过教学使学生学到扎实的知识、接触到富于生命力的文化,是否在教学中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及综合的文化素养。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作为一个教师,只把功课教好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坚持教书育人,充分利用一切人文因素,挖掘各种课程和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内涵和美学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思想,完善学生的品格,从而把他们塑造成为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有了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学生才能健康、和谐地发展。所以,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是音乐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丰厚的人文理念是学科综合和音乐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艺术课程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强调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和融合,发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创新精神等多方面的功能,使艺术课程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大大开拓和丰富了教学内容,既有艺术知识技能,又有艺术制作、艺术表演、艺术批评、艺术欣赏等方面的内容,并强调这些内容与日常生活、情感体验、文化背景和科学知识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体验式、探究式、对话式等教学方式,丰富了艺术课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着眼于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艺术教育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创新,使艺术教育的本质真正回归到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层面。
音乐欣赏课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同时注意吸收文学、美术、影视、戏曲、曲艺等姊妹艺术,强调多种艺术的结合,从而大大开阔文化视野,促进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与艺术审美的能力。
社会主义公民最基本的需求是什么?是高水平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公民都需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过去那种强调学科专业化,知识、技能必须全面、系统的教学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培养高水平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提倡学科综合正是为了解决这种不适应,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正因为如此,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都有必要淡化学科体系,强化课程体系。随之而来的是,既然要强化课程体系,提倡学科综合也就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种必然。反之,因循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体制,必将导致实施素质教育的停滞不前。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一大批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关系到我国国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因此,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是每一个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将人文理念融入高中音乐欣赏的思考
1. 正确认识音乐文化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
德国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也是一种文化。”音乐是人类文化中最美好的部分,音乐艺术本身所表现和涉及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诗歌、地理、社会、民族、精神、地域、时代、宗教、伦理、道德、民风、习俗、风格的文化特征,无不打上深深的人文科学的烙印。由此可见音乐文化是一门多元文化,它自身就综合了其他很多学科的知识。因此,我们一定要把音乐作为文化来认识,努力拓展知识面,为学生提供从多方面看待音乐的机会。文学艺术素养会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会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了解音乐背面所凝结的历史、地理、政治等人文知识,特别是理科知识中不断探索的精神有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会促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看待熟悉的问题。
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优势。音乐艺术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是那样的自然、协调、有机。它会在许多方面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及综合素质。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充分地发挥它的优势呢?这不仅不会削弱音乐的内涵,反而能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学习音乐的质量。同时,音乐向其他学科的拓展、延伸,会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其他学科的相关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互补的、强化的关系。试想:一个文化底蕴浅薄的学生,又怎么能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去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呢?
2. 把人文理念充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
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极富人文情怀、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艺术门类,它更多地关注人生,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注人类灵魂的呼声。应当说,音乐艺术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极好的教材。声乐作品中那些优秀的民歌、艺术歌曲,无不隐含着动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音乐欣赏中所呈现出的精妙绝伦的人类灵魂的声音、无尽的人性之美,它们所蕴涵的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以及所负载的人类文明成果充分显示了其鲜明的人文性。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中那些最富美感、最具艺术感染力的亮点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引领他们主动地去感悟美、发现美,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求知态度。
音乐艺术发展的每一时期,都有大量的音乐家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那种对艺术、对人生的热爱与执着,身处逆境依然顽强拼搏、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无一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譬如贝多芬凭借“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的精神,双耳失聪后依然创作不止,终将古典音乐流派推上巅峰。又如大家熟悉的人民音乐家聂耳从小家境贫寒,成功道路充满了曲折和艰辛,可他并没有放弃,也正是他这种坚强、不服输的性格使他成功地为电影《风
如何激活学生课堂情绪
———《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策略
费秋燕
(常熟市谢桥中学,江苏常熟
摘要:《电子线路》是一门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书中的基本概念多、电路图形复杂、动手实践要求较高。对于职校的学生来讲,《电子线路》是一个很难跨越的鸿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职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从多方面总结了《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电子线路》实验法教学EDA电子电路设计任务驱动法生活事例
云儿女》谱写了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这首作品一经问世,就在祖国大地上到处传唱,奏响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时代最强音。聂耳的爱国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力量。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可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毫不退缩,勇敢面对,战胜困难。聂耳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对艺术、对人生那份挚爱和热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鼓舞人心的优秀音乐作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都应该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音乐课以引导学生在更广泛的领域来领悟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乃至世界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关注、了解、思考,这正是我们将人文理念融入高中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出发点和目的,同时也是我们音乐教师为弘扬人类优秀音乐文化传统而应尽之责。
3. 音乐教师尤其需要具备人文理念的思想
20世纪以来,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音乐教学领域的变化和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1993年,美国政府宣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并于1994年3月完成立法程序,该法令首次将艺术(包括音乐、视觉艺术、戏剧与舞蹈)增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从哥伦布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至今才五百多年的历史,美国建国至今也才不过两百多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美国已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仅仅就这一点,难道不值得每一个有思想的人去深思和研究吗?美国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动向,的确值得各国教育决策者和执教者的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对音乐文化的传播,甚至忽视了对自身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音乐是世界人类文化中最美好的部分,音乐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在具有较高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内涵。有的教师说音乐欣赏课最好上,而另一些教师说音乐欣赏课最难上。其实,在这“好上”与“难上”之间确实有着一些辩证关系。对于那些对要讲授的作品非常熟悉的,有着较深刻理解的教师;平时注意积累,掌握大量音像素材的教师;知识广博,并能旁征博引的老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心理的教师;富于激情,语言流畅、幽默的教师来说,音乐欣赏课并不难上,并且也是展示教师才华的绝好机会。对于在以上方面捉襟见肘、难以启齿的教师,欣赏课难上就不足为奇了。
实际上,将人文理念融入高中音乐欣赏课,这种教学难度更大,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更高,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要了解各种音乐文化及相关文化知识的背景和历史渊源。同时,还应注意广泛地摄取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法学、文艺、语言学、历史、文学、诗歌、地理、社会、民族、精神、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电子科学技术不断渗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电子线路知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社会的需求促使职校的学生要双管齐下,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过硬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创新意识。《电子线路》是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的电路工作原理,熟悉各种规律,掌握使用各种仪器设备的技能和技巧,能通过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兴趣,难以理解基础知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教学地域、时代、宗教、伦理、道德、民风、习俗、民俗学,以及其他社会相关姐妹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理论知识,不断丰富人文素质内涵,提高道德修养,发展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以全面促进学生艺术水平的提高。
因此,音乐教师对自身音乐教育的认识水平不提高,工作就缺乏高标准,教学质量就很难得到提高,只有用先进的思想和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形成自己的教育艺术。只有自身具备多元性文化知识,基础牢固,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旁征博引、语言丰富,用自己的教学魅力强烈吸引和感染学生,扩展学生的思路,真正引起学生对优秀作品的兴趣。
音乐专业自身有着庞大的知识系统,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只有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知面宽,课堂上才会做到表述准确、举一反三、游刃有余。要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相适应,教师就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性能力,其中包括自身必须会学习,必须具有丰富的学习经验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对新的有价值的教育信息要有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感受力,要坚持不懈,广开积累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积累各种资料,广泛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知识与经验。要有高远的追求、顽强的意志,有一种攀登不息的精神,形成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才能不怕困难和挫折,做到厚积薄发。
教学应该成为师生在具体的教与学中,感受成长、学会生活、积累经验的过程,通过日常交往、组织活动、科学探索和社会实践的交替与整合,师生共同感受生命、观察世界、体验生活,形成现实的存在感和对未来的预期。教学过程是使人的精神从个体发生走向社会存在和人类的存在,从生物存在经由文化发生走向历史存在的过程。在不断的学习、尝试、批判和自我校正中,师生逐步走向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诸方面的和谐,走向一个具有独立的精神世界、丰富的生存感悟和鲜活的生活历史的人———走向文化的存在和生命的完满。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实施探索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广君.关注当代教学的文化历史使命.教育研究,2008.
[3][法]路易多洛著.黄建华译.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6.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人的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高中音乐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三、教材分析
1、高一年级,以音乐鉴赏为主,本学期实际授课16课时。
四、工作任务:
1、高一年级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班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工作,将作为重点落实。此外还有一些特长生辅导工作。
五、教学目标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理想价值观。基于这种教育理念,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必须面向每一个中小学生。其中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音乐课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为此,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
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高一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培养音乐基础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学二部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体会 篇6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对比鉴赏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其中心内容是借助经典音乐的定义,了解其来源,并剖析其艺术感受,就此展开教学,使得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那么,怎样才能使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得到更好地发展呢?
一、将音乐作品欣赏方式传授给学生
音乐欣赏单靠学生的兴趣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实施深入的理解,对于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可以切实地体会到,这样才可以实现欣赏的目标。对于不一样音乐体裁的音乐欣赏的标准、方法,要准确地掌握。
在欣赏歌曲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歌词对歌曲内容进行直观的理解,进而实现欣赏的目标。对于歌词内涵比较深奥的,或是寓意比较模糊的作品实施欣赏的时候,这对于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素养有较高的要求。针对古代的、少数民族的、外国的艺术歌曲、歌剧等作品在实施赏析的时候,不仅要拥有一定的音乐素质,还应对作品的相关事宜要清楚地掌握,如时代背景、创作目标、民族习惯、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方面进行准确的把握,这样对于作品的内容才可以深入地理解。
对于近代的轻音乐乐曲,其特点是形象单一,这样我们可结合标题进行简单的了解,展开想象,使其感受到乐曲的内容和情绪。比如,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其演奏者是贺绿汀,结合这个曲名,我们就可以对其内容进行简单的了解。针对大型的器乐曲实施理解的时候,首先应该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状况进行了解,此外还有一些没有标题的音乐。对没有标题的音乐作品的赏析,对于时代背景的掌握是一方面。此外,要结合乐曲的说明去进行深入地理解、赏析作品。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此作品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梁祝的凄美爱情故事进行改编的,经过使用民间器乐的表现手法,形成中国人民的特有的欣赏习惯,结合情节的发展顺序,对作品实施概括。在赏析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严格遵照情节顺序:“草桥结拜——同窗三年——一同读书——长亭分别——遭遇逼婚——楼台相遇——抗婚——纵身投坟——化为蝴蝶”,结合这个顺序对乐曲内容进行理解。
二、将音乐教育教学的艺术充分地发挥出来
高中音乐欣赏课内容比较复杂,对于古今中外不同的音乐作品都有所涉及。由于受到知识面的局限,学生对于内容不可能都感兴趣。一般他们会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对于不一样的乐曲有不一样的学习态度。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乐曲欣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态度;反之,则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可先引入导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所这里所说的导语,就是老师导入新课的语言,是开始传授知识的第一道程序。比如,在对民歌部分实施传授的时候,课前的时候老师就听到学生在谈论自己对民歌的感受,有的感觉没意思、很无趣,对这部分欣赏没有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充分的利用好课前的导语,首先是相关资料的收集,教学方法的设计。在课上,老师可首先说出两句乐谱:《沂蒙山》的民歌,《十五的月亮》,让学生试着去尝一下,并探讨一下他们之间的不同点,之后老师讲解,《十五的月亮》主要是在山东民歌的基础发展形成的,经过演变加工而来的,这样教学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三、实施综合体验的方法
音乐欣赏的途径,主要是靠听觉来完成的。然而,其他感官的参与也是比较有效果的。所以,笔者探讨了综合体验方法,此种方法的实施主要是让学生多感官一起融入到音乐学习之中,在参与活动期间理对音乐实施理解。综合体验方法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把握:一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体验活动。可以采用击掌、跺脚、轻击课桌等方法,对音乐的节奏实施模拟。二是经过音乐表演活动来完成体验。比如,引导学生对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仔细的聆听,结合学生自己的认知水平,将音乐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如舞蹈等。在对《少数民族音乐》实施教学的时候,老师可引导学生在不同民族音乐的伴奏下,对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进行学习,这样可使得学生对各民族音乐特点进行很好的把握。三是进行研究性学习体验。比如,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可安排一些“地方民歌”主题研究性学习。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对本地民歌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进行调查,在对音乐资料实施有效搜集的基础上,展开交流活动。
四、可采取对比鉴赏方法
我们所讲的音乐欣赏,主要人们对音乐进行仔细聆听,让乐曲的旋律和节奏美传递给人们,让人可以透过歌曲听到作曲家的内心变化,体会其创作乐曲的实质。在欣赏课中实施对比欣赏法是最常见的方法,对比欣赏的原理是学生对音乐进行聆听、感悟,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去理解歌曲的意思。对比演奏较创作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点,对比演奏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将一首乐曲中的各个部分实施对比。一段曲子之中,乐段的不同其赋予的情感也不同。情感的得来是由作曲家心灵受到震撼所激发的。尤其乐曲中能够凸显作曲家情感的重音和节奏的使用,欣赏者都可以通过这些体会其真实的情感变化。比如,对于《少女的祈祷》这首乐曲的欣赏教学中,老师可引入多媒体设备,在播放音乐的时候,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听觉震撼,老师可指导学生对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进行重点的把握,还有乐曲的重音部分,让他们切实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节奏美和力度美。老师可以选用谈话的方法,组织学生展开探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将各部分所蕴藏的意境与形象进行对比。此外,还有同一首乐曲不同表演形式的对比。
综上所述,在高中实施音乐欣赏课教学,意义重大,要求音乐老师对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要实施不断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潘银红.浅谈优化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J].短章集萃,2013.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体会 篇7
一、将音乐作品欣赏方式传授给学生
音乐欣赏单靠学生的兴趣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实施深入的理解,对于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可以切实地体会到,这样才可以实现欣赏的目标。对于不一样音乐体裁的音乐欣赏的标准、方法,要准确地掌握。
在欣赏歌曲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歌词对歌曲内容进行直观的理解,进而实现欣赏的目标。对于歌词内涵比较深奥的,或是寓意比较模糊的作品实施欣赏的时候,这对于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素养有较高的要求。针对古代的、少数民族的、外国的艺术歌曲、歌剧等作品在实施赏析的时候,不仅要拥有一定的音乐素质,还应对作品的相关事宜要清楚地掌握,如时代背景、创作目标、民族习惯、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方面进行准确的把握,这样对于作品的内容才可以深入地理解。
对于近代的轻音乐乐曲,其特点是形象单一,这样我们可结合标题进行简单的了解,展开想象,使其感受到乐曲的内容和情绪。比如,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其演奏者是贺绿汀,结合这个曲名,我们就可以对其内容进行简单的了解。针对大型的器乐曲实施理解的时候,首先应该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状况进行了解,此外还有一些没有标题的音乐。对没有标题的音乐作品的赏析,对于时代背景的掌握是一方面。此外,要结合乐曲的说明去进行深入地理解、赏析作品。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此作品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梁祝的凄美爱情故事进行改编的,经过使用民间器乐的表现手法,形成中国人民的特有的欣赏习惯,结合情节的发展顺序,对作品实施概括。在赏析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严格遵照情节顺序:“草桥结拜———同窗三年———一同读书———长亭分别———遭遇逼婚———楼台相遇———抗婚———纵身投坟———化为蝴蝶”,结合这个顺序对乐曲内容进行理解。
二、将音乐教育教学的艺术充分地发挥出来
高中音乐欣赏课内容比较复杂,对于古今中外不同的音乐作品都有所涉及。由于受到知识面的局限,学生对于内容不可能都感兴趣。一般他们会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对于不一样的乐曲有不一样的学习态度。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乐曲欣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态度; 反之,则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可先引入导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所这里所说的导语,就是老师导入新课的语言,是开始传授知识的第一道程序。比如,在对民歌部分实施传授的时候,课前的时候老师就听到学生在谈论自己对民歌的感受,有的感觉没意思、很无趣,对这部分欣赏没有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充分的利用好课前的导语,首先是相关资料的收集,教学方法的设计。在课上,老师可首先说出两句乐谱:《沂蒙山》的民歌,《十五的月亮》,让学生试着去尝一下,并探讨一下他们之间的不同点,之后老师讲解,《十五的月亮》主要是在山东民歌的基础发展形成的,经过演变加工而来的,这样教学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三、实施综合体验的方法
音乐欣赏的途径,主要是靠听觉来完成的。然而,其他感官的参与也是比较有效果的。所以,笔者探讨了综合体验方法,此种方法的实施主要是让学生多感官一起融入到音乐学习之中,在参与活动期间理对音乐实施理解。综合体验方法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把握: 一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体验活动。可以采用击掌、跺脚、轻击课桌等方法,对音乐的节奏实施模拟。二是经过音乐表演活动来完成体验。比如,引导学生对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仔细的聆听,结合学生自己的认知水平,将音乐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如舞蹈等。在对《少数民族音乐》实施教学的时候,老师可引导学生在不同民族音乐的伴奏下,对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进行学习,这样可使得学生对各民族音乐特点进行很好的把握。三是进行研究性学习体验。比如,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可安排一些“地方民歌”主题研究性学习。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对本地民歌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进行调查,在对音乐资料实施有效搜集的基础上,展开交流活动。
四、可采取对比鉴赏方法
我们所讲的音乐欣赏,主要人们对音乐进行仔细聆听,让乐曲的旋律和节奏美传递给人们,让人可以透过歌曲听到作曲家的内心变化,体会其创作乐曲的实质。在欣赏课中实施对比欣赏法是最常见的方法,对比欣赏的原理是学生对音乐进行聆听、感悟,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去理解歌曲的意思。对比演奏较创作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点,对比演奏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将一首乐曲中的各个部分实施对比。一段曲子之中,乐段的不同其赋予的情感也不同。情感的得来是由作曲家心灵受到震撼所激发的。尤其乐曲中能够凸显作曲家情感的重音和节奏的使用,欣赏者都可以通过这些体会其真实的情感变化。比如,对于《少女的祈祷》这首乐曲的欣赏教学中,老师可引入多媒体设备,在播放音乐的时候,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听觉震撼,老师可指导学生对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进行重点的把握,还有乐曲的重音部分,让他们切实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节奏美和力度美。老师可以选用谈话的方法,组织学生展开探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将各部分所蕴藏的意境与形象进行对比。此外,还有同一首乐曲不同表演形式的对比。
综上所述,在高中实施音乐欣赏课教学,意义重大,要求音乐老师对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要实施不断的创新。
摘要: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教育系统日趋完善,音乐工作者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为顺应教学改革要求,出台了新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高中音乐教育之中音乐欣赏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围绕高中音乐欣赏课的目前形势展开分析,并探讨了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几点促进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更好发展的方案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探讨 篇8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教学,探索,欣赏能力
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 去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音乐方面的人才。而且高中音乐课程不仅是为学生提高升学考试的一个机会, 更重要的是在音乐环境的影响下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培养自己对音乐的兴趣, 提高自身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塑造, 最终实自身的价值。所以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上, 要充分培养以学生为主导, 去逐渐树立新观念, 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模式, 充分引导学生去探索音乐、去欣赏音乐、去领会音乐中的奥妙, 提升自身修养和能力的提升。
一、改进教学模式, 建立新的教学观念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为主导, 学生直接接受”的教学原则。而这种教学模式不能从根本上去提升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也不能使音乐的内在本质得到弘扬。所以在以后教学模式改革中, 要充分尊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新的教学模式, 充分运用在教学领域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磨练, 也是建立师生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于此同时课堂教学过程中, 更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的轻松、愉悦, 锻炼学生的胆量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 对音乐欣赏上的异同, 使得音乐的内在本质, 得到发挥。这样的教学模式将逐渐步入教学领域中, 最终使得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行去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感悟, 去发现音乐的美、体验音乐的美、创造音乐的美, 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积极引导学生探索音乐, 锻炼学生的欣赏能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帮助学生去更进一步的探索音乐的奥妙, 了解声音的特征, 最终培养创新型的音乐人才。
1、从听的角度探索
对于一个音乐作品而言, 听是音乐欣赏课的关键所在。通过在听的过程中去了解该作品的速度、表达什么样的情绪或喜或悲或忧等等, 只有学生去全神贯注的聆听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变的积极主动。例如去大自然中去聆听风声、雨声、雷电声、流水声、鸟叫声等等;通过生活聆听乐器声、机器声、操练声等等, 都可以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去体会音乐的美妙。
2、从唱的角度去探索
在音乐欣赏课上以听为主, 但唱也是欣赏作品的必要学习阶段。所谓理论联系实践, 在听了之后要充分去练习, 这样不仅可以有利于把握住作品的主题,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3、从想的角度去探索
在欣赏音乐的同时, 要对作品进行联想, 去寻求自己的想象空间, 达到一种欣赏的艺术境界。这也是欣赏音乐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去想象, 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欣赏艺术水平。
4、从说的角度去探索
从哲学角度讲, 要对音乐进行理论上的探索。我们上面的听、唱主要是从音乐的表面想象了解、学习, 只是对欣赏音乐的感性认识, 并没有从理性上去探索。而在想的过程中, 就是对音乐的感知、情感体验和自身的运用抽象的想象空间去理解音乐更深层次内涵, 把握住学习音乐的内在本质。基于上面的总结, 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理论学习和自身体验的感悟、交流, 把心里的感悟说出来, 才能更好的使音乐的更好的作为参考, 为后人所流传、歌颂, 培养出更优秀的音乐人才。
三、探索教学方法, 去积极引导学生
在欣赏音乐的教学中, 最终的目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 “发现音乐的美”、“体验音乐的美”、“创造音乐的美”。把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更高的一个台阶, 为音乐教育的推广和深入更大的去普及在高中教学中。
1、多听一些音乐作品
听, 是音乐欣赏能力的基础阶段。只有通过多听、反复的听一些音乐作品才能把握住音乐的旋律, 感受到音乐节奏、音色, 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意志, 这些都是在多听、反复的学习之上, 才能建立自己独特的音乐细胞。
2、对作品背景的学习
对于有的音乐, 必须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的所处的环境的状态下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我们可以通过对作者的生平、自身的流派、创作意图等等方面, 去深刻的理解音乐的内容。
3、学习一定的乐理知识和乐器知识
除了上述说的几条方法, 还有对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学生学习一定的乐理知识, 并且掌握一定的乐器使用方法。了解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变化和旋律等等, 有了这些感性知识的学习, 能更好的提升音乐的欣赏能力, 提升一种艺术境界。
4、想象能力的提升是欣赏音乐的重要方法
在欣赏音乐的关键是对音乐作品, 进行联想和想象的审美去创作出自己的一套思维方法, 去更好的欣赏音乐, 把握住音乐中“美”的境界, 使学生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 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联想、去抒发自己的见解、与自己的朋友去更好的畅谈, 只有这样才能对作品多方面、多角度的去挖掘作品, 把握住作品的深度和广度艺术效果。充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自身的欣赏能力。
总之, 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 通过去对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去强化高中生对音乐艺术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 把握住音乐中的境界, 充分把音乐与人生结合、做音乐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牛妙艳.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S1) .
[2]欧阳丹.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科综合[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S1) .
[3]赵华.高师《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探索[J].新课程学习 (中学) , 2009, (05) .
[4]王娇丽.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J].新课程 (教育学术版) , 2009, (12) .
[5]张花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法初探[J].青年教师, 2009, (05) .
高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 篇9
一、浅说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 是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及提升学生音乐知识的重要举措, 在高中教学阶段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中音乐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
高中阶段的学生都面临着高考这项艰巨的任务, 学习压力大, 学习任务艰巨繁重。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在于音乐能放松他们的心情, 缓解学生的压力。对即将面对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 在既紧张又封闭的环境里奋战, 一般不会将音乐欣赏课程放在重要的位置。但事实上, 他们这样一心只想学习的心态往往会带来既疲累又乏味的双重压力。有鉴于此, 教师应该将音乐欣赏课应用于学生的学习实践, 帮助学生分散压力。据科学证明, 欣赏到一些动听的音乐后, 人会慢慢地放松心态、心情愉悦。
以“聆听草原放牧”这一课为例, 这一课不仅要求学生要学会音乐审美, 还要学会打节拍。学生在学习压力很大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对音乐的亲身体验释放压力, 通过打节拍的方式, 调节情绪与心情。所以, 即使是对于高三阶段的学生来说, 音乐欣赏课程也是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视的。音乐欣赏课程能够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精神压力, 构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坚持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及音乐欣赏水平。
第二, 从学生的思想方面来看。
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一首意义非凡、韵味深长的曲子。这首曲子倾注了作者的深情, 能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与魅力, 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影响。优美的音乐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 也能让学生将这样的思想、精神应用于学习实践中, 由此可见,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情操, 还能提高学生的学生动机和学习能力。
二、审美是高中音乐欣赏课程的目的
高中音乐欣赏课以审美为重点。审美并不简单地是一种艺术欣赏, 而是通过这种艺术欣赏来培养人的艺术观、审美观、音乐观及欣赏观。在高中教学阶段, 学生音乐审美观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音乐欣赏课程进行的, 欣赏者通过对音乐进行聆听并得到收获。教材的第一单元“音乐与人生”中提到, 音乐审美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纲”, 是高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核心与目的。
所以, 将音乐审美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 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教师在教学中或利用备课时间收集能打动学生的资料并与学生分享, 或通过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之美, 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 达到音乐欣赏课程的目的。
第二, 让学生爱上音乐欣赏。
首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基本兴趣和审美倾向。要想让学生爱上音乐, 就需要清楚学生爱听什么样的音乐、爱玩什么样的音乐, 只有在课堂上展示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 学生才愿意去听、愿意去学、愿意去消化。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圈, 了解学生间交流的内容, 获取有关学生兴趣爱好的信息, 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增强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兴趣。
其次, 准备完善的课程背景资料。如在“聆听草原放牧”的教学过程中, 除了课文内容之外, 还可以结合当地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来让学生爱上音乐欣赏。比如, 教师可以引入蒙古舞蹈、蒙古摔跤等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再次, 将学生的爱好与课堂要求相结合。仅仅满足学生的爱好当然抓不住音乐的精髓, 必须还要有教师的有力引导才行。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欣赏课程中, 包括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 面对复杂多变的音乐知识, 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 把内容真正融入课堂。以古典音乐欣赏为例, 在这个经济日益发展且科技日益发达的21世纪, 很多人音乐的品位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古典音乐可能不会被新时期的年轻人所欣赏。有鉴于此, 教师可以以情动人, 列举很多音乐名人, 讲述他们真实的故事, 讲述他们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教师在讲述的同时将这样的音乐风格完美地灌输到学生的思想里,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的审美观。
三、如何提高高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水平
第一, 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 那么教师必须是流水。高中阶段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 教师必须全方位地发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教师除了要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外, 还要充实相关背景知识, 如历史、地理、天文等,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所以, 在高中阶段, 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学水平、知识储备及运用技能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极其重要。
第二, 合理运用艺术教学手段。
只有教师合理地运用艺术教学手段, 学生才能学以用之。只有教师用音乐的思维进行教学, 才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高中阶段音乐欣赏课程的内容相对偏多, 例如, 在欣赏《长江之歌》时, 歌曲本身就要求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讲解方式, 将音乐的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同时, 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思维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例如, 当教师备课的时候, 就应该思虑周详, 考虑课堂教学应该从什么角度出发学生会喜欢, 或是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有效。再者, 需要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爱好及特点进行教学。学生对不同风格的音乐会有不同的学习态度, 教师教学设计时重点考虑的就是怎样的方式才能带动学生, 并能将学生的音乐能力发挥到极致。
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课程繁多, 但音乐欣赏课程不可或缺, 该课程的开展能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参考文献
[1]赵洪敏.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主体间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13.
[2]郑莉凤.新课程改革下准格尔旗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3]涂婷.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刘卓爽.高中音乐鉴赏教材 (人音版) 使用现状调查与建议[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探讨 篇10
一、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强化聆听
1. 对于好的曲目要完整地听, 有重点地听。
一般情况下, 一些短小的单段体结构的音乐或段落连接紧密的音乐, 如《野蜂飞舞》等, 由于音乐的整体性很强, 很难将其片段拆分, 因此, 提供的应该是相对连贯和完整的曲子。当然, 将作品重点片段的听和完整的听相结合, 能更有效地达到欣赏的目的。例如, 在欣赏《如歌的行板》时, 笔者将“泥瓦匠”的民歌主题先单独进行听、赏并范唱, 用优美的旋律和主题的来历背景激发学生对欣赏全曲的兴趣, 同时也达到了加深作品主题印象的目的。有时也可以在欣赏全曲, 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了整体感受后, 由学生听辨出印象深刻的段落, 这些段落往往也是主题段落, 要求学生记住这段旋律, 而后哼唱或指辨主题谱例, 或画出图谱, 或以语言描绘等, 根据学生的音乐感受再进行重点聆听和分析。这种方式能引导学生用心聆听,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 对于经典乐曲要进行单次听和多次听。
一些现代通俗音乐曲目在课堂上只听一遍就够了, 但一些古典音乐, 如交响乐、协奏曲等署名乐曲, 则需要反复地听。经验表明, 听这类音乐, 第一次听和第二、第三次听会有不同的感受, 过几天再听和今天听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并且, 听辨相同音乐作品的不同演绎的版本又能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 反复聆听经典音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音乐的鉴赏力。
3. 运用课余时间, 在课前或课后听。
对于经典音乐作品, 如果只用一节课的时间去学习, 很难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如果能鼓励学生课前进行了解和初听, 学生则能更快、更容易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同样地, 在课堂上欣赏过的作品, 学生不见得立竿见影地全面消化和理解。如果能建议学生课后主动进行复听, 将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 从而养成自主、积极欣赏音乐的好习惯。
二、对有关知识进行合理讲解, 优化聆听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对于一些基本知识和曲目的时代背景有时需要进行讲解, 但讲解要利用恰当的时机和方式进行, 才能优化教学效果。根据作品的内容, 可合理地采用先听后讲和先讲后听两种不同的方式, 使这两种不同的听讲结合方式发挥各自的优势, 达到良好的效果。
许多音乐作品往往是多义的, 在讲解前先让学生聆听, 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人们对音乐的想象虽各不相同, 但对音乐的情绪有相同的认知。一般不会有人把《伏尔加船夫曲》理解成一首欢快的、令人兴奋愉悦的声乐曲, 或将柴科夫斯基宽广壮丽、气势磅礴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序奏理解成忧郁、晦暗的情绪。因此, 教学中针对无标题性的器乐作品, 可让学生先聆听并发表个人见解后再讲解分析。教师应尊重并鼓励答案的多样化, 而不要随意否定。
对那些特殊性的音乐曲目, 如迪卡斯的《魔法师的弟子》等, 可先对音乐的内容或情节作适当的说明, 引起学生欣赏乐曲的兴趣和注意。欣赏外国声乐曲、歌剧选曲等作品也一样, 在聆听前对标题、歌词、剧情、背景、场面等加以解释, 可以促进学生聆听的愿望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当然, 如果一首三四分钟的乐曲听前却作了15~20分钟的讲解, 把学生一节课中持续注意的时间全都占用了, 则又会把聆听音乐的兴趣抹杀掉。因此, 不管是先听后讲还是先讲后听, 都应把握讲解的适度。
三、开展活动表演, 深化聆听
将聆听和分析、评论、演唱、演奏、表演、创造、描写等活动有机结合, 可进一步促进聆听的效果。
音乐是由音乐要素构成的。充分挖掘作品的音乐要素, 在聆听中分析有关旋律、节奏、和声、音色、速度、力度、调式、调性、曲式等音乐要素, 对于理解作品是很有必要的。要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 针对音乐要素展开思维, 理解作品是用什么样的手段达到表现情感的目的的, 并阐述自己的理解。比如, 在教学中, 笔者有意将速度、力度、情绪、节奏对比幅度极大的《金蛇狂舞》和《二泉映月》进行对比性分析欣赏, 让学生讨论发现音乐要素与表现内容的关系,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让学生在聆听中结合演唱、背唱或演奏音乐的主题旋律等活动, 能使学生加深对主题的印象, 从中发展和积累音乐语汇, 达到理解并喜爱音乐的目的。
将聆听和表演活动相结合, 更能调节课堂气氛,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 教学瓦尔德退费尔的《溜冰圆舞曲》, 可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做自由走步或大幅度的摇摆动作, 这将更有助于体会音乐的形象。又如, 在上《卡门序曲》中, 笔者让学生边听音乐, 边以拍手、跺脚、捻指等方法, 对音乐段落进行归类区分, 从而更直观地理解了回旋曲的结构。在介绍中国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中, 让学生和着音乐, 配上锣鼓等打击乐器的敲打。这种“音乐领、听者和”的形式, 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喧闹欢腾的龙舟竞渡的场面, 从而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在对音乐进行一定量的聆听积累后, 可鼓励学生进行词、曲、表演的创作, 或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等, 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更为全面和完整, 并从中培养其创造力。一个学生在《中国古诗词音乐欣赏》一课中, 听赏了琴歌《阳关三叠》以及古诗词歌曲《满江红》、《天净沙·秋思》、《相见时难别亦难》等作品后, 对古风古韵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极具热情地完成了李清照的《醉花阴》、《相见欢》, 刘禹锡的《陋室铭》等一些诗词歌曲的创作,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古曲的音乐风格把握得十分到位。
正如一位音乐先哲说的那样, 对于音乐我们需要的不是学习而是热爱!毫无疑问, 这种热爱应首先来自于音乐最本源的价值——以音律之美来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听觉感受。聆听是培养音乐热情最为基础而重要的手段。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综合聆听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 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之美, 触摸音乐之魂, 从而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杨清芳.论民歌的艺术魅力及演唱技巧[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 .
[2]秦榕.析歌曲《故乡》及演唱处理[J].渝西学院学报.2006, (1) .
高中音乐教学欣赏浅议 篇11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不仅能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素养,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净化陶冶,还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许多与音乐相关的人文知识。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欣赏关系到学生的文化素养,关系到我们整个民族的人口素质。我们中学音乐教材中选编了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为了较快地改变学生呆板学习的状况,笔者认为教师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音乐作为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在人的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如何使这些名曲进入学生心灵深处,充分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就成了我们音乐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几年来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一下如何进行高中音乐欣赏教学。
一、授课形式灵活机动,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上好一堂音乐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合理组织。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就更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如何开好头,导入新课至关重要,它将对整节课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绝不可轻视。如欣赏《春江花月夜》,先不急着向学生介绍新课内容,而是拿出一幅美丽的山水风景画让他们看。在音乐课上,教师举起的不是音乐课本,而是音乐课中从未出现过的一幅画,无疑把所有的视线都吸引到画上。这样,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就达到了。而后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这幅画:“春天静谧的夜晚,远处群山连绵,一轮圆月挂在当空,几只小船在江面上轻轻荡漾。近处岸边,柳枝、花影在轻轻摇曳。”这么迷人的大自然景色,怎样用音乐来进行描绘呢?从而引出课题——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这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欣赏的内容,引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明确树立新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完善自我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创新意识淡薄,依赖教师和课本,缺乏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不敢对老师的教学内容发表意见和看法,课堂气氛沉闷、呆板。教师辛勤的教学并没有带来轻松、愉快及丰硕的成果,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改革课堂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师在课堂中的形象,创造新颖的课堂和谐气氛。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教师在讨论某一问题时的论点,只是个人观点,每个学生应该都有自己独创的观点,要使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是平等交流、真诚相待,要让学生敢于表述,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要将自己今后的创造发明付诸实施。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点、论点在学生心目中永远是正确的。学生在思考问题前或在提问之前,总是考虑教师讲的是什么观点,自己的观点看法是不是符合教师的观点,而教师有时在评论学生发言时又会流露出一些倾向性,这些都会影响学生选择自主思考时的依据。所以,在改变课堂教学观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完善自我”。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我想,学生在通过音乐欣赏的同时,可以展开自由的想象翅膀去自由联想,并各抒己见,畅谈感受。这样,学生才能走进音乐,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最终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
三、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促进培养欣赏能力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钥匙。教师必须要正确引导、耐心讲授音乐知识,要对乐曲的作者、乐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乐曲的趋势结构等向学生做介绍。但这种理论型的介绍要精而简,抓住乐曲的重点、难点、特点,简洁明了,点到为止。还以《春江花月夜》为例:教师应点明《春江花月夜》原为一首唐诗,后变成一首名为《夕阳箫鼓》的琵琶曲。1925年后经许多音乐家的精雕细刻,成为一首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优美的民族管弦乐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在国际乐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接下来教师再结合《春江花月夜》中所使用的乐器,对照乐器图片,一一讲解民族管弦乐器的外形特征及音色。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比较深入、全面地感受音乐,从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四、深刻体会意境,适当加以引导
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意识和谐的气氛,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空间。创设轻易的手段很多,如讲故事、看图画和音像资料等。教师要善于敏锐地捕捉和收集一切有利于自己教学方面的信息,为己所用,使课堂情境创设灵活丰富而又恰到好处。如《春江花月夜》这首古曲共分十段,内容各不相同,每段都要稍加提示。在“水云深际”中,低胡深厚低沉的音色使人联想水天一色,浊浪推涌;在“洞箫拍岸”中琵琶和古筝的演奏形成江水拍岸、浪花飞溅的景象等等。教师的点拨使学生融入音乐所展现的意境中,调动了学生想象力的参与,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也成功地完成了欣赏的目的。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 篇12
一、培养兴趣是音乐欣赏教学的首要任务
新的课程标准把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这也反映了音乐兴趣的培养在学生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心理学上,兴趣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喜爱并主动接近的情绪。当对接触对象有了兴趣,他们便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对其亲近。音乐语言是人类一种美好的语言形式,它是以美妙的乐音、多样的节奏、多彩的和声表达人类深刻的思想和丰富情感的。对这种非语义性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需要音乐教师耐心地鼓励和引导,并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指导形式,通过对古今中外大量音乐作品的欣赏,才能逐步培养起学生对这种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在积极主动状态下,轻松地欣赏音乐作品。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兴趣是向往和追求的基础,也是发奋努力的源泉。所以,诱导和激发涉世不深的中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兴趣,对他们进一步学好音乐乃至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必须指出的是,在对古今中外大量音乐作品的欣赏教学中,既要让学生了解古代的音乐文明,又要使其了解现代的音乐文化知识;既要引导他们学习和吸收具有异域风情的西方音乐文化,又要引导他们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尤其要注意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水平,使民族音乐文化得到继承弘扬和发展创新。
为了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扩大音乐视野,教师对教材要认真研究,并经常性地将教材进行编排。例如在欣赏《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欢乐颂》)时,给学生讲述音乐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轶事、个性、经历。再用直观欣赏,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引起学生们的兴趣。通过交响乐在音响效果上的丰富多姿,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使学生从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和《欢乐颂》的旋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吸引力,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并通过音乐欣赏学习形成积极进取、不畏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从而大大地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更新观念是搞好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放音乐,学生听,长期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原则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得到落实。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参差不齐,过于依赖课本和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式陈旧,加之师道尊严,师生之间缺乏和谐的合作意识,学生不敢发表意见,始终抱有一种畏惧心理,也不敢尽情地表现自己,课堂上总是充满压抑沉闷的气氛,这样学生思维就呆板,思路狭窄,更谈不上激发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老师辛辛苦苦地组织课堂教学却收效甚微。
要搞好音乐欣赏教学,培养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一定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互帮互学、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在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相似联想、再造想象、创作想象,并各抒己见,畅谈感受,培养和发展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这样,学生才能走进音乐,对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才能实现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最终完善自我。
三、创设优美的课堂情境是搞好音乐欣赏教学的保证
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编入了很多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很多作品都渗透了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教材上的内容,否则学生就会感觉乏味,会影响学习兴趣,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呢?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描绘的情境,创设出形象、生动、逼真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活泼,故事性、可读性强的语言,并借助音乐的感召力,使学生有目的地听,调动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力。在顿挫有致、声情并茂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教师还应创造教学意境,使景深含于情中,震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音乐欣赏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起学生与音乐欣赏课之间的情感,发挥音乐欣赏的强烈感染力。如:高中音乐欣赏《梁祝》,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在传说中已被当作一种时代的悲剧和对落后的封建社会体制的控诉范本,已经超出了个人情感的范畴。作品的内容复杂,意义深刻,单纯用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学生较难把握。可让学生去讨论、去说、去想,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去感受作品,理解作品,领会作品的意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梁祝》的片段,当学生看到山伯思念过度,终究呕血而亡,英台得知后痛哭不已,婚嫁当天,英台哭坟后殉情,化蝶与梁山伯相依相随的画面时,他们的情绪会随着音乐和画面的变化而变化。最后,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曲、说曲,在交流、碰撞中达到正确的认识。
总之,高中的音乐欣赏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所以,音乐欣赏教学就应该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向全面地进行,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张敏.论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 2008:32.
[2]梁侠宾.音乐教学要重视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 2008:34.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推荐阅读: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音乐鉴赏教学反思08-20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探究07-19
高中音乐分层教学09-10
高中音乐有效教学11-29
高中音乐教学欣赏初探08-28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05-19
高中音乐教学研究07-08
高中流行音乐教学09-21
高中音乐理论教学初探05-25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