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习环节(共12篇)
初中物理学习环节 篇1
一、巧妙导入,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妙导课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真正把学习变成自己的迫切需求, 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的引课要抓住物理现象的有用性和趣味性特点,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景, 缩短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比如, 在学习“压强”内容时, 教师可借助电子白板播放“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图钉帽大尖小、坦克装有履带”等画面;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内容时, 教师可介绍高速行驶的车船引发的交通事故等, 激发学生主动探求“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强烈问题意识。
二、学案预习, 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
导学案是一堂课的线路图, 在新课前发给学生, 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为防止预习走过场, 教师的引导要通过导学案来体现, 如结合教材的前后内容和学生的前认知, 预设一组递进式问题, 引导学生在预习中思考和探索, 初步认识和发现问题。在编写“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节导学案时, 教师可设计这样一组问题:你能找出几个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吗?举例说出常见物体的发声部位?你能设计一个实验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吗?你能举例说明声音能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吗?你能找出声音在空气中以一定速度传播的事实依据吗?你会查表得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吗?等等。学案中也可呈现一组基础性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指导学生预习, 都必须给学生指出明确的方向, 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呈现要具体、明确。
三、合作学习, 推进高效课堂教学
学生通过充分的自学预习, 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理解和掌握, 心中的疑问亟待解决, 这时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扩大了沟通交流, 使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学生之间通过讨论与交流、探究与辩论解决学习问题, 有效地促进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 为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创造发问的机会, 在优生的帮助下达到求知的目的, 优生学习能力也得到更大提升;中等生如鱼得水, 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突出了学生的互动性, 达到了生生互动的目的, 使课堂“活”起来。
由于学习内容不同, 小组学习的形式也就不同。讨论型学习是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形式, 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将每一个人在自学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提出来, 大家共同讨论和解决, 达到共同学习和进步的目的。还可以开展竞赛型小组学习, 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对带有共性的或较难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 然后提出本组的观点和意见, 使课堂思维和创造性始终处于紧张活跃的状态。如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 各小组之间开展“硬币跳高比赛”, 讨论硬币为什么会跳起来?有什么办法使硬币跳得更高?学生通过这些有趣实验, 思维更加活跃。又如, 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 提出为什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 会出现七种颜色的光?让学生看到现象的同时留下思考的问题, 学生兴趣盎然。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指导和问题发现的双重作用。首先, 要引导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学习。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要防止合作学习能者独尊, 弱者失趣, 成绩好的学生侃侃而谈, 甚至包揽了全部合作的内容, 后进生完全成了旁观者。教师要重点关注学习消极的学生和后进生, 培养其合作技能。此外, 要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的问题, 了解学情, 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讨论的难点, 才不会偏离学生的实际。例如, 在学习“声音的音调跟什么因素有关”时, 学生普遍认为用大小不同的力扳动直尺会改变声音的音调, 这是在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教师在小组讨论学习的基础上了解情况后, 及时调整后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使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四、课堂展示, 让课堂“活”起来
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学案或学习成果, 可张扬个性, 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乐趣。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 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情景, 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走上讲台, 把所学、所感、所悟展示出来。可以是学案的展示, 也可以是一个实验的演示;可以是一个知识点形成过程的分析, 也可以是一道练习题的解答等。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评, 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给予鼓励和肯定, 让大多数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课堂展示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物理学习启蒙阶段, 学生对物理学科认识还不全面, 学习方法欠缺, 课堂展示的信心还不足, 教师可以采用串讲式课堂展示方法, 根据导学案的思路, 将问题逐一呈现, 让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作解答式讲解。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把课堂放开, 把课堂或讲台还给学生, 让他们有展示自己风采和体验成功乐趣的机会。
实验探究是课堂展示的重点, 物理重要规律的得出离不开实验, 实验能让学生体验科学家之路,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的实验展示内容包括实验原理与思路、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的分析与结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等。
五、及时反馈, 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课堂达标练习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既是学生学习的压力, 也是学习的动力, 学生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作业, 课堂上必须全身心投入。
课堂作业可以是学生手中的导学案或是同步导学, 可以是精心设计的题目, 但是必须少而精, 做到难易适中, 富有针对性、开放性、创新性, 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六、达标检测, 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教师应注重练习的设计与布置,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 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掌握和巩固所学的内容;周周检测, 便于查缺补漏, 温故而知新, 牢固掌握知识。利用学案中的课堂检测练习进行达标检测。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对本周所学内容进行检测, 测试题中80%的是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 并且是做对率低于60%的习题。
综上所述, 高效构建“六环节”课堂教学, 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 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步骤将会越来越完善, 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使我们的课堂真正达到高效, 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初中物理学习环节 篇2
作者:谭惠琼
来源:《教师·中》2015年第04期
摘 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诗歌的教学却一直被“边缘化”,究竟怎样教?教什么?本文从笔者所在学校的“提出问题—独立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反馈—拓展提高”五环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浅谈四读法,试图能使现代诗歌教学更加简单有效。
关键词: 联结学习理论;条件反射;刺激;反应
现代诗歌的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却一直被“边缘化”。怎样进行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在湖南省常德市第四中学的“提出问题—独立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反馈—拓展提高”五环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我为现代诗歌阅读教学归纳了“四读法”。
一、借助范读,传递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环节,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往往能让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像涓涓细流一样流入学生心田,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尤其是那些选入课本中的文质兼美的现代诗篇,通过老师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范读,把文字转换成有声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就能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意境中,不仅能使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给学生以悦耳流畅的音韵美和均匀有力的节奏美的享受,而且能传递情感,使学生得到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
在《再别康桥》中,回味天才诗人徐志摩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依依别情”; 在《一片槐树叶》中领悟台湾诗人“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绵绵乡愁”。教师抑扬顿挫、极富感情的范读能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情感传递,使学生被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所感染。
二、自由诵读,揣摩情感
诵读诗歌是直接感知诗歌最简单的方式。重视诗歌的朗读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诵读感知诗歌的语言之美,另一方面自由诵读有利于学生发现诵读难点,如轻重音、停顿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自主探究作品内涵,揣摩情感,达到“熟读深思子自知”的境界。正因为如此,诵读应该贯穿于现代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关键词句,更是应该反复诵读。
如余光中的《乡愁》,句式均匀整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在指导学生自由诵读时,在读准字音节奏的基础上,应该提示学生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揣摩每一节诗中 “小小”“窄
龙源期刊网 http:// 窄”“矮矮”“浅浅” 等叠词的朗读方式,从中体会诗人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以“小”衬“大”的浓烈的思乡之情。
三、感悟品读,升华情感
如果说诵读诗歌让学生初步感知了现代诗歌的音韵美,让学生“知其然”,那么品读诗歌则是让学生 “知其所以然”。品读诗歌的关键在于品味诗歌的语言,要善于抓住“诗眼”,即关键的词语,了解其丰富的含义,不仅了解字面上的意义,还要了解字里的内在含义,即所谓“言外之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中关键词语的丰富内涵,在“独立学习”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删除”或“增加”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感悟。
四、想象美读,入情入境
每一篇诗作都是客观世界在诗人心中的再现,或多或少地打上了诗人自身思想感情的烙印,所以要理解诗人的感情,感悟诗歌的内涵,品味诗情画意,这中间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想象和联想。在“拓展提高”环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如《一片槐树叶》的结尾部分这样写道:“故园哟,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诗歌没有对这个“诗人归来”的场景作具体描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在苍翠的老槐树下,槐花纷飞的朦胧场景,并以一段古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有意留下想象的空白,让学生想象、思索、玩味。此时学生想象的翅膀已展开,以诗句内容为依据,大胆想象诗人回到故国站在故国的老槐树下的情景,体会诗人当时的激动心情,入情入境地品味诗意,这时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枝一叶总关情”,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新课标明确提出的“体验”“领悟”“品味”的教学目标其实都与“情”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五环节”教学模式之下,通过“范读—诵读—品读—想读”这四个步骤,在诵读中品味情感,在诵读中升华情感,就能使现代诗歌教学更加简单有效。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学习环节 篇3
1.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可以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尤其高一学生,物理学科入门很重要,教师要掌握学生探究新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快乐学习。例如,教师可以以普通的生活现象、物理现象开始引入课堂,也可以以物理现象讨论为形式组织课堂。总之,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将学生留在课堂,引发学生学生思考,继续深入探讨。
2.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物质存在性和物质规律性,其中直观的观察可以使学生了解物理世界丰富感性的知识,激发他们对物理奥秘的探索。而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了学生的性格特征,也与教师的培养有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观察物理现象的条件,指导他们的观察方法,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的兴趣和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敏锐性、深刻性、精确性,逐步形成较强的观察能力。如,在讲滑轮时,教师预先让学生观察生活、生产中的滑輪现象,并能简单分析省力原理,最后教师在课堂中按理论讲述,可收到最佳效果。
3.对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学习进入高等级阶段的表现。而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物理的概念和原理很多具有抽象性,如何与感性知识、直观物理现象、物理原理相结合,进行抽象思维的建立是物理教师长期的任务。
二、物理概念的教学处理
1.情境概念教学法
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要想法让学生用简单对比来理解,情景设置就是最合理的。比如,在讲解“速度和速率”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大家联想运动会比赛的场景,百米直跑和绕圈长跑来对比,就很清晰地让学生感知了两个概念的不同。
2.逻辑推理概念教学法
讲解依然是教师的重要功能,在物理概念学习中,教师要利用各种适宜的方法,其中理论推导是很重要的方法。具体做法向学生阐明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循序渐进地逐步渗透,环环相扣。
三、物理习题教学处理
物理习题练习是逐步运用物理原理的关键环节。在物理习题课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应该精选题目,题目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灵活性。题目最后有实验性和实践性。其次是通过学生回答或板演,教师发现学生解题错误,现场讲评。还有就是把题目进行延伸,追求多解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以利于学生提炼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学习环节 篇4
关键词:教学环节,优化课堂,课堂提问,课堂效率
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强调“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理念,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掌握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物理知识,通过学习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基于这个目的,新课程教学应在吸收借鉴传统物理教学优秀成果的前提下,抓好教学的关键环节,放开思路,拓宽途径,不断创新,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探究,让探究活动成为物理课堂的主旋律,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环节的关键点在于教师的思维创新,要通过自身的创新思维引发学生对物理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学生刚接触物理课时往往有一种新鲜感,但这种新鲜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兴趣,教师必须通过精彩的课堂强化学生的这种情绪,并不断将其引入深层次。所以教师从登上讲台就要制造一种气氛,从引言开始就不断深化学生的这种兴趣,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的教学思想就不能受条条框框的束缚,要敢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凭借知识优势,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对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善于点拨,给学生提供思路,让学生自己去钻研解决。这样的引导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思想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浓厚,化新鲜感为刻苦学习的动力。
教学的关键环节除了常规的教师讲授过程,就是提问过程。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是课堂中最重要的互动过程,也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方式,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要不断研究新课程理念,掌握理念的精髓,研究教材的同时,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和个性特征,使教学提问的效果落到实处。首先,教师设置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必须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的提问。初中生年龄比较小,他们思维活跃,争强好胜,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因此教师提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征,加强提问的目的性和广泛性。其次,教师的提问要讲究策略,因为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后面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探究过程,影响到探究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在有疑之处,并注意层层推进,灵活转换思维方式,变换提出问题角度。再次,教师要善于创造提出问题的情境,因为物理学科的特征,教材多为陈述性表达,如果教师的提问也过于叙述化,那么是很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的,因此教师要学会创设问题情景,通过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思考状态,激发其探究兴趣。
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有趣味的问题易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提问中要着重引发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提问后全神贯注地认真思考,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去解决问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并能保持较长时间对问题的关注,可以最大程度地激活思维,从而强化其思维素质,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做到生动有趣、难易适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遵循前面提到的三项原则的基础上重视创设丰富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教学中非常讲究的一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投入思考。初中物理课堂创设问题情境要多渠道、多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可资借助的素材,用源于学生生活的问题和有意义的提问,用生活经验形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教给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充分调动手脑功能,通过物理实验解决问题。
教学环节的丰富多彩会激发学生的兴趣,精致多样的提问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教师还要学会引发课堂“争论”。课堂争论也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思维碰撞的过程,只有碰撞才能激发火花,有争论的课堂才是思辨性的课堂,才是探究式的课堂。探究能力是学生深入学习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首先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自我碰撞,同时要教给学生学会“自我碰撞”的概念,引导学生针对学习中的问题深入思考,敢于探究和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我们知道,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往往理解的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因为要在“争论”中取胜,必须调动自身所有的积极性和所有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点,在学生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之间制造“矛盾”,在学生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上设计问题,引起学生争论,在争论中澄清错误认识,强化理解记忆,锤炼思维素质,提升水平。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物理实验,实验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手段,是学生掌握知识,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手段,必须高度重视。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因为教学手段的单一性和教学体系封闭性,加之条件的限制,很多老师并不特别注意物理实验,导致物理教学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其才能的发展。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个体化学习的支持,而物理实验教学最能凸显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做学生实验课的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和服务者,抛弃陈旧落后的“口头式”“黑板式”的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正确引导学生能动手、会思考,并且学会质疑提问题,通过自身的实验过程发现、总结而解决问题,真正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物理课本中各章节的知识点好比闪光的珍珠,章节导语就是串起这些珍珠的精线。因此,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深入研究章节导语,以章节导语为纲,纲举才能目张。教师要下功夫研究教材,深入理解导语蕴含的知识结构,精心谋划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教师要有意识地从章节导语中寻找教与学的关节点,给学生一个深入学习有效的抓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目的地研究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实施方法和策略,会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章节导语这把钥匙,引导学生开启学习的大门,使学生透彻理解教材,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这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初中体育“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篇5
“以学定教,少教多学,自主学习”是“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注重营造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倡导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初中体育“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学习某项运动技能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简单地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提出掌握技能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参考意见与练习方法,让学生带着对解决问题的探究去独立或小组协作进行探索、试练,教师适时提示、启发引导,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的交流,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特点 :学生自主、课堂开放、民主平等、生动活泼、教学相长。
二、基本环节
1、导入,明确目标
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包括创建学习情境(问题情境、练习情境、故事情境等),整理学练旧知识,为学生探究做好铺垫,明确学练内容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明确探索方向中激发学习动机,为下一环节的探究学习做好心理准备。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阶梯性。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实际出发,设计高质量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运用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引导他们以高度的注意力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例如:在双手胸前投篮的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假如我们改变双手胸前传球的出手角度、传球的弧度,并且瞄准一个标志会是怎样的呢?又如,在学习鱼跃前滚翻时,教师可向学生设问,“鱼跃前滚翻与前滚翻有什么区别?“等等。创设这样的问题,可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去体会、去领悟。
2、自学,分配任务
此环节可以真正使教师从“演员”、“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导演”、”伴奏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而非塑造学生,是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寻找规律,而不是给真理,给规律,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不教自教 ”的举措。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根据学练目标和上一环节中的问题,紧密结合新学内容,以个体或小组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边想边练、互学助练;并且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互学助练、主动探索,摸索快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发现他人的优点长处和缺点,强化自己的优点和矫正不足,认真总结经验,发现规律。而教师则巡回于学生之间,认真观察和记录学生的探究过程,并相机指导。
3、展示、质疑、点拨
这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体现多维人际互动的重要环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过程,是教学中的发生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影响过程,它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学生自主学练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采取学生示范、讨论、争论等方法,充分获取学生自主学练的反馈信息,让学生充分显示思维过程、暴露存在问题,以便教师在随后的解疑释难中更具针对性,帮助学生解决在学练中存在的问题。
4、巩固、达标、反馈
这一环节是知识、技能巩固强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上一环节交流的结果,进行反复的思考和体验练习,进一步体会动作的要点和方法,并让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与评价,从而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总结、预习、导新
此环节是对前几个环节的发展和升华。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紧紧围绕学练目标,设计一些能兼顾到全体学生学情且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学练,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同时在学练过程中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之功效。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布置作业,此环节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下一课时上课质量。导新作业一定要解读,教师要简单明了地说明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下课时展示什么、怎样展示。
初中物理学习环节 篇6
【关键词】合作学习 英语教学 尝试
在普遍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备教辅改练评、环环相扣、节节紧凑、辛辛苦苦、 忙忙碌碌;而学生却抱怨着又苦又累,怨老师讲的太呆板、太不了解学生,不愿学习、厌学成风。再看教学效果,老师学生都说:“教材没学好、能力没培养、考试不理想。”在教材、大纲、考纲非个人能力能改变的情况下,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有没有一种办法去扭转一下这个局面呢?我们的老师能否多发挥点主动性、自主性,走出现有的桎梏?我们的学生能否多发挥点主体性、积极性,使我们的课堂更有趣,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在我们的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学习应该是一种明智之举。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引入小组活动,由此引发了对合作学习的探讨。
一、合作学习在英语听写教学中的尝试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 winkins)指出:“若没有语言和语法,尚可传达一点点信息,若无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而英语学不好的学生往往是因为这一关过不好而渐失信心。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时需要做大量的听写练习,听写是训练听力和写作技能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可由教师读、学生写,然后分组交叉批改,合作小组之间进行竞赛。初中阶段这种练习多数在课堂内进行。每次听写时总会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要允许他们课后有重新听写的机会,由合作学习小组内成绩较好的组员帮助他们听写。如果经过课后的复习重新听写得满分,教师仍然可以认可他们的成绩以资鼓励,因为他们经过努力进步了。
二、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尝试
《标准》在五级的“目标描述”中特别要求:“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口语学习不同与书面学习,它更依賴集体行为,要求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直接进行交流。合作伙伴活动或合作小组活动最大的特色在于能够把班级全体学生同时调动起来,开展口语交流与互动。这种活动简便易行,但可以灵活多变,不断推陈出新。在处理会话时,可视会话内容把学生分成2—3人或4-6人一组。先根据现成的对话进行操练,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优生带动差生,尤其是组长,根据组员的水平分配角色,自编、自演。
三、合作学习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在教学阅读内容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寻找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预习的收获、问题和学习方法;小组成员一起讨论预习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全班交流的内容。教师或参与、或点拨,在动态中组织学生学习。
教师还可以在授课后组织学习小组拓展学习。比如,在教学(Go for it)Unit10 SectionB3a后,让他们想象自己组曾经去过某个国家,并形成travel diary。为了完成好任务,组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既提高了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发挥好导学作用,以“与学生一起探究”的姿态组织和指导活动,并要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四、合作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尝试
1.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其写作的内在动力。教师在创设和谐的学习气氛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与每个单元主题有关的话题,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共同参与讨论,从中启迪写作灵感。比如,在教学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下 Unit9SectionB3c时,教师可以要求4人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写作训练:基础较薄弱的A只要能写出一些表示过去的动词词组并标上不同的时间即可;比A稍好的B可以用较熟悉的一般现在时写一篇文章,让 C配合A用现在进行时写出对应的句子;D则用一般过去时写一篇文章。写作之前小组成员相互沟通,以保证整个事件的一致性;写作之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换并提出修改意见。小组各成员在吸收他人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修改。
2.英语教师批改作文可以自批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比如,按“好、中、差”搭配的原则3-4个学生组成一个互批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篇作文,先由个人找出文中的好句和错误,接着在小组内部交流讨论。然后把小组公认的好句在全班大声朗读,这既是对习作者的鼓励,也是对其他同学的示范。教师把挑选出来的好句集中起来,归纳总结,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交流并诵记、吸收。教师对学生有争议或拿不定主意的地方要注意引导、启发,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对语篇结构的修改尤其要重视指导。最后经过学生精心评改后的作文,教师要求学生再写一篇类似题材或内容的作文,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正如布鲁纳所说,“教师需要具备一系列的策略才能满足课程、教学和评价对其的要求,因为没有一种策略在任何时候都适应于所有学生”。所以,教学是一门永远有缺憾的艺术,教学的创新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6)7.
初中物理学习环节 篇7
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 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引入小组活动, 由此引发了对合作学习的探讨。
一、合作学习在英语听写教学中的尝试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d·awinkins) 指出:“若没有语言和语法, 尚可传达一点点信息, 若无词汇, 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而英语学不好的学生往往是因为这一关过不好而渐失信心。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时需要做大量的听写练习, 听写是训练听力和写作技能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可由教师读、学生写, 然后分组交叉批改, 合作小组之间进行竞赛。初中阶段这种练习多数在课堂内进行。每次听写时总会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要允许他们课后有重新听写的机会, 由合作学习小组内成绩较好的组员帮助他们听写。如果经过课后的复习重新听写得满分, 教师仍然可以认可他们的成绩以资鼓励, 因为他们经过努力进步了。
二、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尝试
《标准》在五级的“目标描述”中特别要求:“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 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 参与讨论;能与他人沟通信息, 合作完成任务”。
口语学习不同与书面学习, 它更依赖集体行为, 要求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直接进行交流。合作伙伴活动或合作小组活动最大的特色在于能够把班级全体学生同时调动起来, 开展口语交流与互动。这种活动简便易行, 但可以灵活多变, 不断推陈出新。在处理会话时, 可视会话内容把学生分成2—3人或4-6人一组。先根据现成的对话进行操练, 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 优生带动差生, 尤其是组长, 根据组员的水平分配角色, 自编、自演。
三、合作学习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在教学阅读内容前, 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预习课文, 寻找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课堂上,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预习的收获、问题和学习方法;小组成员一起讨论预习出现的问题, 并准备全班交流的内容。教师或参与、或点拨, 在动态中组织学生学习。
教师还可以在授课后组织学习小组拓展学习。比如, 在教学 (Go for it) Unit10 Section B3a后, 让他们想象自己组曾经去过某个国家, 并形成travel diary。为了完成好任务, 组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 既提高了学习能力, 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小组交流时, 教师要发挥好导学作用, 以“与学生一起探究”的姿态组织和指导活动, 并要适时引进竞争机制, 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四、合作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尝试
1.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激发其写作的内在动力。教师在创设和谐的学习气氛的同时, 给学生提供与每个单元主题有关的话题, 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鼓励他们共同参与讨论, 从中启迪写作灵感。比如, 在教学新目标 (Go for it) 七年级下Unit9Section B3时, 教师可以要求4人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写作训练:基础较薄弱的A只要能写出一些表示过去的动词词组并标上不同的时间即可;比A稍好的B可以用较熟悉的一般现在时写一篇文章, 让C配合A用现在进行时写出对应的句子;D则用一般过去时写一篇文章。写作之前小组成员相互沟通, 以保证整个事件的一致性;写作之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换并提出修改意见。小组各成员在吸收他人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修改。
2.英语教师批改作文可以自批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 又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比如, 按“好、中、差”搭配的原则3-4个学生组成一个互批小组, 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篇作文, 先由个人找出文中的好句和错误, 接着在小组内部交流讨论。然后把小组公认的好句在全班大声朗读, 这既是对习作者的鼓励, 也是对其他同学的示范。教师把挑选出来的好句集中起来, 归纳总结, 印发给学生, 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交流并诵记、吸收。教师对学生有争议或拿不定主意的地方要注意引导、启发, 不要急于给出答案, 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对语篇结构的修改尤其要重视指导。最后经过学生精心评改后的作文, 教师要求学生再写一篇类似题材或内容的作文, 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正如布鲁纳所说, “教师需要具备一系列的策略才能满足课程、教学和评价对其的要求, 因为没有一种策略在任何时候都适应于所有学生”。所以, 教学是一门永远有缺憾的艺术, 教学的创新永无止境。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学生自主探索, 主动获取, 进行合作学习。本文就合作学习在英语听写、口语、阅读与写作等教学环节中的尝试及实施合作学习策略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教学,尝试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 2000 (6) 7.
初中物理学习环节 篇8
一、巧用课堂小结, 归纳方法, 提高综合技能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素材, 学生可模仿与学习文本结构特点与写作技巧, 得到阅读方法与技能, 从而丰富与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语文素养。但与数理化等学科相比, 语文中的技能与方法并非显而易见或集中呈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在阅读与探究文本时, 师生不但要分析文本结构特点, 还需分析文本的表达内容以及语言形式等知识, 因而在理解文本时, 学生是较为零散的理解。而若想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 教师则需在课堂小结中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使其系统而清晰地认识所学知识。如引导学生梳理与归纳课文的写作方法或者所含的阅读方法, 从而构建与完善原有认知结构, 学会迁移知识, 灵活运用, 为今后写作与阅读奠定坚实基础。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后, 教师可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结构, 把握文本脉络, 加深记忆。
然后要求学生分组由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等画面中各选一幅进行品析。教师可为学生点拨赏析要求:在品析时, 需注意理清所描写的景物顺序、景色特点、写景角度、写作手法、语言表达、修辞手段, 然后重点赏析自己认为描绘得最精彩的语句, 把握关键字词, 发挥丰富想象与联想, 说说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当学生讨论回答之后, 教师可点评与补充, 并进行小结:这几幅图画均抓住了景物本身特点, 并根据一定的顺序, 利用总体轮廓与局部描绘的不同写作手法与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 运用形象生动、明快简洁的语言, 描绘出大地回春与生机勃发的美好景象, 同时赞美了春的活力以及其给人的希望与力量, 抒发了朱自清对春的喜爱之情。这对我们的写景作文是很有指导作用的, 我们需要用心感受、领悟。
二、巧用课堂小结, 理解文本, 升华思想情感
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生生以及生本的对话过程, 通过这些对话可让学生碰撞思维, 点燃智慧火花, 拨动情感心弦, 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 与作者以及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深入文本, 抓住文本内涵, 感悟思想情感, 学会感悟生活与人生, 全面而健康成长。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若随着教学结束, 但学生思维却没有得到碰撞, 学生未进行巩固与归纳, 这就制约了学习价值的发挥, 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而如果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中, 积极诱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总结归纳知识, 利用吟咏诵读等方式来加深文本理解, 亦或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来表述自己的认识, 表达自己的情感, 则有助于强化文本认知,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
如教学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一文时, 在课堂小结环节, 教师可引导学生细细感悟文中“父母的心”。学生紧扣如下情境, 使用两句话来总结文中父母的心理活动。
过渡:文章结尾中写道“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 那么他们团聚之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呢, 这让读者为之担忧, 担心他们是否可度过这艰难岁月, 担心他们是否会“饿死在一起”。于是, 读起来总感觉有缕哀怨的情调, 形成一种伤感情绪。在课文中, 川端康成不管是泼墨挥洒浓浓亲情, 还是轻点丹青流露淡淡哀怨, 总会拨动读者心弦, 使其产生情感共鸣, 这就是作者创作魅力所在。请设想下这一家人在团聚之后会有何遭遇, 为本文续写一个故事。这样, 通过课堂小结, 可深化知识, 升华情感。
三、巧用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学会知识迁移
初中物理学习环节 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案导学,六环自主,教法尝试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 伴随着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的大胆尝试, “导学案”以其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而被广大教师接受。我校在前两年学习洋思教学法的基础上, 经过实践和探索, 创立了适合我校校情和学情的“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法”。以下是笔者在历史教学中, 对该教学法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并积累和总结出了自己的点滴感受, 供同仁们借鉴参考。
一、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法的基本操做程序
以《中国历史》八上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为例。导入新课后:
(一) 呈现目标, 明确任务。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探究: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2.中共一大召开时间、地点、代表人物、内容,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3.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 体会其精神;4.从中共一大的召开, 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问题的设计既有对重要知识点的概括, 又有分析评价的能力要求, 同时, 历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析体会五四精神, 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 合作预习, 问题导向。
小组讨论、同伴合作学习, 解决学案上设计的相关问题:对 (一) 中的1和2两个问题列成表格, 让学生通过填表完成相关要点的学习, 对 (一) 中的3和4两个问题可用填空和简答的形式让学生完成,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 生问师答, 定向释疑。
学生对学习中看到或想到的问题向老师质疑, 师生共同释疑: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中国也是战胜国, 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中国虽然是战胜国, 但当时的北洋政府外受帝国主义的欺压, 内有政治经济的危机, 所以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了。2.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 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因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所以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至此, 将整堂课推向了高潮, 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又开启了他们智慧的闸门, 使学生不但能发现问题, 而且善于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
(四) 盘点收获, 拓展提升:
在学生质疑问难、师生民主讨论答疑的基础上, 教师及时总结归纳, 小结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全面的、系统的认识。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巩固记忆, 这时有学生提出新问题:为什么把每年的5月4日称为青年节呢?由于五四运动是爱国的青年学生首先发起的, 为了纪念弘扬他们的这种爱国精神, 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为青年节了。这样,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起到了陶冶情操, 升华感情的作用。
(五) 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学生通过做学案习题, 巩固和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六) 小组评价, 师生反思。
本课学习, 学生兴趣浓厚, 积极性高, 对爱国学生的五四精神能畅所欲言, 并产生感情共鸣。在生问师答, 定向释疑时, 提出的问题独到、新颖, 很有吸引力。其他同学包括提出问题的同学均能积极思考, 认真作答。之, 本节课运用了“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法”后, 是令人满意的一堂课, 以后应发扬并不断创新。
二、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法的特点
(一) 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所以,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个人思考与同伴合作学习相结合。
个人思考探索是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的基础, 而同伴合作学习则是个人思考探索的拓展和深化, 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 还为了培养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
(三) 教师教案的导学性、开放性。
为了适应学生的自主学习, 我们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教案”, 用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 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 教师在课堂上就少讲、精讲甚至不讲, 学生在学习中不易理解的问题, 在“生问师答, 定向释疑”环节中提出, 师生共同解决, 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而且“导学案”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探索发现新的问题, 提出新的思考, 又能促进教师的教学。这就是“盘点收获, 拓展提升”所要达到的目的。
(四) 学习信息及时反馈。
在教学活动中, 通过盘点收获, 拓展提升;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小组评价, 师生反思等环节, 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以便随时给予学生必要的辅导和点拨, 以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
三、运用导学案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法应注意的误区
(一) 导学案内容决不可以随意设计。
首先, 导学案中创设的问题不应是对教材现有知识点的简单分解, 更不是依据教材内容布设的问题阵, 而应当循序渐进, 前后呼应。其次, 导学案中创设的问题要有思维深度和广度, 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读教材、学教材的肤浅层面。所谓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要将历史与现实密切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的发展脉络, 获得丰厚而深沉的人生启迪。第三, 导学案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味、有情感、有意义, 能激活学生的反省精神和探求渴望。
(二) 导学案决不能代替教师的指导。
导学案虽然重在“导”, 引导学生去自学、去合作、去探究。但是, 实施导学案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轻松了, 相反要想使导学案在打造高效课堂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教师就要做大量的幕后工作。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及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 教师还需不断尝试、探索和创新, 力争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 导学案各环节教学中决不能平均用时, 而应张弛有度, 主次分明。
简单来说, 在“呈现目标、明确任务”“小组评价, 师生反思”这两个环节大约共用五六分钟, 在“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环节用时五六分钟, 而在二、三、四几个环节占用时间相应多一些, 因为这几个环节是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主体部分, 是学生获得真知、陶冶情操、感情升华的关键所在。
当然, 课程改革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只要我们放开思维, 在探索中学会创新, 学会反思, 大胆挑战, 在教改工作中鼓足前进的勇气, 不断更新观念和教法, 就一定能推动教改工作继续向前发展, 并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6月.
初中物理学习环节 篇10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语法课上,很多教师在语法巩固环节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完成大量的习题,然后再一一讲解。这一题海战术的方式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的语法点,但是长此以往,却无法有效地起到学生参与到语法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相关语法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过的相关的语法知识,并能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课堂活动中去,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语一般过去时的教学为例,并从语法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探讨在巩固环节教师可以采取的相关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运用一般过去时进行造句。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语法课上,对于一般过去时的教学,很多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如填空练习、选择题等。然而,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充分享受语法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将语法学习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运用一般过去时来造句。这样,学生便可以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思维,并能够运用目标语法点畅所欲言,远比做机械性的练习效果要好。当然,在造句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了一些困难或者有一些错误,教师应该及时地帮助学生进行纠正,从而使得他们注意到语言表达过程中的时态问题,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二、引导学生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照片上的生活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照片是记录生活,能带给人们对于过去的记忆的重要媒介。在教学一般过去时的巩固环节时,为了能够使得学生真正地将语法学习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他们明白英语语法就在他们身边,而不仅仅是那些干巴巴的语法知识点,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照片这一重要的记录生活的媒介,并引导学生运用一般过去时来描述照片上的生活场景。在巩固环节,教师可以事先要求学生每人自带一张自己愿意和其他同学分享的照片,所带的照片要能够反映一定的生活场景。然后,在课堂上这样来引导学生:“Boys and girls,I am sure everyone has a picture that you want to share with other students.Now,it is your show time.Please show your pictures to us and tell us what happened on your pictures with the simple past tense.”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活跃初中英语语法课堂的气氛,而且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巩固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可谓一举多得。
三、引导学生运用一般过去时讲述自己过去的一段经历,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为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一般过去式的用法,并将语法学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一般过去时讲述自己过去的一段经历,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的用法,即描述过去的某一时间所发生的动作。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还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有自我思考的机会,从而增进了学生们之间的了解。再者,当学生讲述完自己的一段过去经历之后,教师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其他学生就这些生活经历进行评论。
四、结语
初中物理学习环节 篇11
一、提出问题
问题提出过程中,既可以基于教育教学目标,又可以高于教学目标。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否则将缺乏讨论价值。如:在酸的性质及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是什么?稀盐酸和稀硫酸有何共同的化学性质?以这两个问题为基础,独立学习盐酸和硫酸的性质。自主学习过程中,应当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标记,对疑难问题做好讨论准备。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增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独立学习
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五环节教学要求,从阅读学习开始。在教材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勾点圈画并做旁批。阅读时勾点圈画,实际上是搜索信息、总结重点和加深理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当指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让他们学会如何进行批注。独立学习是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当激励学生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去思考。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鼓励勤动脑、带问题读书的学生,培养其质疑、析疑习惯。
三、合作交流
初中化学合作交流环节,是即学生独立学习后,根据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分组后合作交流。分组情况会影响甚至决定交流效果,因此分组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水平等因素。首先,分组后小组成员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成员间相互讨论加以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小组、老师提出。其次,适时点拨。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老师应当实时进行巡视,既要发现好的方法,又要及时发现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分配好时间。初中化学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应当安排好时间,给学生留出合理的时间完成任务。比如,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中,练习提高部分共计四道题目,前三道题目为基础题,大部分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最后一道题目对知识的综合应用,难度偏大一些,即“如何对硫酸厂排污水含硫酸情况进行检测,列举至少六种方法”。本题不仅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检验,而且还考查了学生对硫酸特性的把握情况。实验发现,超过六成的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多数学生只能列出四种方法。对于该道题目,建议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学生不仅可以答出六种检验方法,而且还补充了几种硫酸检验方法。学生在合作交流以后,感受到了集体力量的伟大,同时也极大的鼓舞了他们解决难题的信心。此外,在合作交流环节,应当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高效合作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要求。
四、展示反馈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探略 篇12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四环节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由此可见古人对阅读的情有独钟,也充分体现了阅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非凡。从现实角度来讲,阅读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益处:它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它如同润滑剂,让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变得不再苦闷和彷徨。阅读的人内心是宁静的,它可以给人以置身闹市却宁静如深潭的境界。总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的意义是非凡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实际意义,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修养,进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众所周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阅读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语言知识。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感。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意识加强了,语文素质和修养也就自然提高了。随着国家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强调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得以加强,自主学习意识也就得到不断提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至关重要。这是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取知识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国家素质教育呈现实效的具体体现。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在长期的被动学习过程中,个性发展和主动性受到极大的压制,这不利于国家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环节”提出的历史背景
自国家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以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合作、和谐的关系。这原本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认真贯彻实行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而是习惯性采用传统的低效的教学模式。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定性思维的影响。俗话说:一个人最难改变的就是习惯。所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习惯了某一种固定的教学方式,要想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而对于新型的教学模式又不太熟悉的情况下,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够认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备课不认真、准备不充分的情况。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使得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而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无法驾驭活泼的课堂。推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环节”,就是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提出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环节”的提出,有利于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充分准备,提高备课质量,并唤醒教师的觉醒,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性,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性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充满阳光和活力的学习环境。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环节”内容
阅读教学的研究是及其复杂的,如果不慎,往往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泥潭,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阅读教学的“四环节”。如下:
1.自主阅读环节
自主阅读环节,也就是预习环节,这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大概了解文章内容,识记生字词,并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进行学生自主阅读的环节,主要是为扫清阅读障碍,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对于学生下阶段的阅读是比较有益的。同时,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惑,提高了学生的质疑精神。
2.合作交流环节
合作交流是继自主阅读环节之后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沟通,提出自己的见解,了解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相互交流解决对方存在的问题。在这个环节,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和思考空间,并注意倾听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有利于解决学生阅读存在的实际困难。
3.释疑导讲环节
释疑导讲是整个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进行相应的解读。教师要认真分析文章的结构、内容、字句特点,并充分解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样,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于自己前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并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和了解。
4.系统总结环节
这是阅读教学的最终阶段,也是最有意义的阶段。系统总结的内容和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充分解决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在总结的基础上予以拓展延伸,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初中物理学习环节】推荐阅读:
论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环节12-16
如何学好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08-31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08-26
初中物理学习09-17
物理实验初中物理教学12-14
初中物理合作学习07-28
复习初中物理05-10
学好初中物理05-12
初中物理力学06-10
乡镇初中物理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