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角度

2024-11-14

实践角度(精选12篇)

实践角度 篇1

美的问题关乎人的问题, 欲想弄清楚美的问题必先弄清楚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自十九世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得到了科学合理的解释, 也为以后的许多学者专家研究美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从从实践的角度谈美的问题, 主要观点是人通过实践改造自身, 确证自己为美的存在物。本文将通过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自我确证的命题阐述美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确证。

一、劳动会创造美

马克思提出了要在人类社会的基础上, 从人们的社会关系中考虑人的基本问题, 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人, 通过实践创造一个世界。”“人是一种自我意识的物种存在。” (1) 这些观点与论断, 对人的基本问题、美的基本问题尤其重要, 特别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客观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改造自然的过程就是劳动的过程, 即实践。“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认为美感作为人的一种特别的感觉是物质和精神交互生成的。但使物质和精神得到统一的不是其他什么东西, 而是人的实践。” (2) 人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 长期的改造自身的生活环境, 不断的创造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造的动物, 在这种相互改造的同时, 人不仅创造了大量的、丰富的物质财产同时也使人的内涵不断的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曾说:“劳动作为人的规定描述了人的自由本性, 这不仅表现在人 (自由的) 与动物 (不自由的) 的区分之中……”这就是人区分动物的根本特点, 人们就是通过人的自身的特点, 以实践为中介, 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觉的改造世界, 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劳动实践创造的美的一个方面。人在实践即劳动的过程中, 实现了理想到现实的转变, 使人看到了自身无限的可能性, 也显示了人的聪明, 果敢, 坚韧等品质, 人开始关注并体验自身显现出来的力量美和品格的魅力, 从而产生精神上的愉悦感。劳动也会产生一定的劳动成果, 即人的劳动的对象化的成果, 也会让我们有审美的体验。当我们伫立于万里长城, 当我们徜徉卢浮宫艺术殿堂, 当我们享受现代化电子产品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时候, 我们的内心会产生对眼前的建筑、艺术品、电子产品产生赞美, 惊叹, 喜爱的审美感受, 同时也会对其创造者或是设计者的智慧和劳动精神产生敬佩之感, 这就是劳动之于我们的美的体验。“人类的社会生产都具有社会的性质, 都不只是个体生命的实现, 还是人的本质的实现。” (3) 所以不仅能享受自己的生命实践带来的美感, 我们也能享受别人的产品, 从别人的生命实现中感受到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美是自然人化的一个结果, 也是人类在社会时间活动中改造自然的结果。

二、人的自我确证

从“劳动创造美”的角度出发, 就难免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只要人在实践;或是只要人们进行劳动, 那他们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都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然而并不是这样的, 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费劲心机的做坏事, 创造出对社会有害而无力的事情, 他们的劳动实践我们是不认可的, 也是不会教我们产生美感的。“美感不是源于感觉和它所属的精神自身, 而是与之相对的物质世界。” (2)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物质性的世界是美自身的所在, 也是美的根源。但事实上不是一切物质性的世界都是具有美感的。

马克思在谈到共产主义实现的时候提到“自我确证”这个词。马克思写到“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 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美的存在物 (亦即这样一种存在物, 它把美当做自己的本质来对待, 或者说把自己本身当做美的存在物来对待) 的自我确证。”他还说;“正是通过对象世界的改造, 人才实际上确证了自己是美的存在物。”这个确证不是自身对自己的认同, 不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而是在进行物质创造或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来证明人高于动物的一切属性。人的自我确证来自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然化在马克思其实也就是“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结果并不都是美的,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普遍性, 不是美的创造活动的特殊性。只有被确证了的劳动创造或是实践才会激起审美热情, 所以“自我确证”更接近对“美”的解释。

三、美来自确证的劳动实践

人的审美意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它的根源也只能从生产活动这一人类基本实践中探求。人不仅通过思维, 而且也通过一切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当人能够在客观世界中直观自己本身, 感到愉快喜悦快活的审美感受时, 审美意识也就开始产生了。“原始艺术史提供的材料充分证明了人类的审美意识直接产生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 为生产实践所决定和制约。” (4) 所以, 只有在客观上通过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创造出来的美的对象, 才可能在主观上相应地形成反映这一对象的特殊的能力和特殊的感受。人的审美和创造美的实践证实了:美是在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确证。要在自然物上实现人的目的, 体现人的一切, 故而在自然与事物上确证人的一切, 不是由上帝或老天来确证人的一切而是由认识, 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人类来确证自身的一切。

马克思的自我确证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也是人的实践过程, 尤其是物质生产的过程。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自我确证, 要确证人的生命活动与动物生命活动的区别, 人的生产与动物生产的区别, 所以歪曲和否定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是不美的, 是丑的。所以“人们把有丑恶行为的人斥之为兽, 斥之为没人性, 斥之为兽性。” (5) 人类的实践确证着美好的生活, 美好的人生, 美好的人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动物是不自觉的, 没有意识的, 仅仅是出于本能的活动, 而人的生命是自由的自觉的, 劳动作为人的规定, 使人朝着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人走近;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 确证着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美也确证了劳动产品和积极向上的力量。因为不是所有的人的力量对象化产物都是美的, 只有体现了自我确证了的人的力量对象化的对象才会激起人们的审美感觉, 才具有审美价值, 只有符合真、善、美的要求、符合社会和人类的需要, 符合人类前进和发展的目标、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的自我确证的对象才会使人产生美感, 才会让人体会到真正的美。这种真正的美人需要人类不断的创造和追求, 因为“唯有美才会使全世界幸福”。 (6)

结语

当今的社会, 美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探索, 但是美在人们心中的概念却越来越淡薄, 尤其是实践美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人重视。人们把生活和生产实践看作是生计谋生的手段, 而没有将其看做是是美感的来源, 更有一部分无视社会无视人民的利益的人, 他们丝毫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汗颜, 这是典型的对美的无视和扭曲, 马克思的“自我确证”这个词让笔者产生一种顿悟, 一种对“美”的顿悟和对生产实践活动的顿悟, 也是一种对生活和人生的顿悟。

摘要:关于美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有很多不同版本的说法。有“游戏说”“巫术说”“模仿说”“实践说”, 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后, 作为关于美的学说的四大派别之一的“实践派”成了主流, 对人们对美的认识从马克思实践观的角度出发谈论美, 阐述美不仅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更来源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确证。

关键词:实践,审美,自我确证,劳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四十二卷) [Z]P96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P50—51.

[2]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 P152——151.

[3]陈望衡.境外谈美.花山文艺出版社, P.

[4]王朝闻.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 P75.

[5]王青山.探寻美的本质.教育与职业, 2004年第二十六期.

[6]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24页.

实践角度 篇2

感性直观与实践之间有联系,但更有本质区别.忽视这些区别,一味强调实践的感性性质和形式,就有把实践降低为感性直观、把实践论降低为感觉论的可能.

作 者:杨高举  作者单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湖北,十堰,442002 刊 名: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STITUTE 年,卷(期):2002 16(4) 分类号:B023 关键词:感性直观   实践   区别  

实践角度 篇3

关键词:双基教学;数学教育;改革

我国中学数学双基教学产生的影响是举世瞩目的,它的成功引起了美国人的恐慌而由此催生了一场“数学战争”,为了提高本国中学生的数学能力,英国化学皇家学会也不惜悬赏重金征解几个中学数学问题,由此可见欧美国家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关注.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应重新审视和定位数学“双基”教学,防止在“双基”教学上故步自封,墨守成规而缺乏活力与创造性.

从学科特点的发展看“双基”和“双基”教学

1. 数学中的“双基”教学概念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被中学数学教学称之为“双基”. 近50年来,双基概念在各个时期的课程和教材教法改革中不断地变化和赋予新的内涵.“双基”教学始终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中,为数学教学立足和发展之根本,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兴起,“双基”已不仅局限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演练,超越这个基本层面以上的还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为基础形成更高、更强的数学活动能力和生成其他必备能力的基础. 虽然目前“双基”概念没有统一的认识结果和界定,但根据《数学教学大纲》中的数学“双基”及已有的大量关于“双基”的文献综述,我们一般可以认为数学基础知识是指中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它包括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概括为知识、方法、思想三方面. 数学基本技能还指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推理、加工数据,绘制图表等技能操作,数学基础教育重在夯实基础,紧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个关键问题,以发展数学能力和提高全民族的数学素养为最终取向. 当前课堂教学特别是高三课堂教学中,大量存在误解“双基”教学的一些做法,认为“灌”式教学和“题海战术”就是打好基础的真理,背离了“双基”教学的宗旨和目标,忽视了数学的人文价值及德育功能,展示不出数学的活力和数学美,让数学的学习成了“呆板、枯燥”的代名词,这样的“双基”教学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2. “双基”教学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从感官上了解基础知识,认识某些数学概念、法则、定义是较容易的.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浅认识”,而真正理解概念,认清某个概念与其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的纵向比较,与概念自身相似的定义、推论等的横向联系,确定它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 对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概念:函数、向量、空间的角及距离、圆锥曲线定义、随机性、极限与导数和一般与特殊、等价转化、数形结合等一些基本数学思想,要植根于学生头脑中,必须循环往复,逐步加深,多次疏理,通过问题解决方式寻找“双基”的固着点,通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双基”的数学本质和内核,在不断重复的学习中加深、巩固,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例如对函数定义域的学习与认识可分为下面三个阶段的接触达到一个完整的认识. 第一阶段,定义域是函数三要素之一,求定义域有些哪些基本题型?求定义域要注意什么?在求函数值域、考查单调性、判断奇偶性、求反函数等方面要树立定义域优先的意识,防止出错;第二阶段,学习三角函数时运用数形结合法求定义域,加深对定义域解法的新认识;第三阶段学习导函数讨论单调性、最值时再次回顾和加深对定义域的学习,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定义域概念的知识结构就较为完备了.

3. “双基”教学要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和思维的发展过程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主体意识. 教学设计应尽可能接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构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再生过程,暴露思维的原始发生和发展过程,渗透思维方法于知识体系中,让“双基”教学变得纯朴和耐人寻味一些. 在数学“双基”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分注重结论或强调将某些题型进行归纳或总结而忽略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连续过程的作法,只能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新和大胆的设想. 因此“双基”教学中应力求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教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孕育他们的创新精神,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的本质,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方法、思想,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 下面这段笔者亲历的课堂例题教学实践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探究问题过程进行了诠释.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人教社高中数学教材第一册(上)(必修)第117页例4):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1220,由此可以确定其前n项和的公式吗?

题目出示以后,师生共同读题,教师指出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很快有学生说已经解决了.

学生1:由S10=310,S20=1220,联立得10a1+45d=310,20a1+190d=1 220, 解得a1=4,d=6.

所以Sn=4n+×6=3n2+n,可以确定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

教师:你为什么想到要这么解?通项能确定吗?

学生1:从公式Sn=na1+d结构看,要确定Sn,只需确定两个关键量a1和d,所以想到解方程组求出a1和d,由an=a1+(n-1)d知通项可以确定.

接着,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评价,点拨和延伸.

教师:回答得很好,本题的解法用到了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方程思想.要确定一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和它的前n项和,只需知道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就行了. 若知等差数列{an}中的任意两项al和am是否可以确定这个数列的通项及前n项和公式呢?

学生群:行,由al=a1+(l-1)d,am=a1+(m-1)d 一样可以求出a1,d.

教师:以后学习等比数列也可用这种方法处理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的问题,试问此题还有别的解法吗?

不久,学生又自主探究出以下几种解法.

学生2:我利用方程组的思想又得到了另两种解法.

解法1:由S10==310,S20==1 220 ?摇?摇?摇?摇 得a1+a10=62,a1+a20=122. 所以,a20-a10=10d=60,即d=6,代入第一式得a1=4,可得Sn=3n2+n.

解法2:设可确定Sn,因{an}为等差数列,则Sn具有An2+Bn的形式,于是S10=100A+10B=310,S20=400A+20B=1 220,可得A=3,B=1, 所以Sn=3n2+n.

教师:很不错,再一次印证了数列解题中方程法的重要性.

学生3:因Sn=na1+d,所以=a1+(n-1),从而构成等差数列,设此数列公差为d,则d===3. 所以=+(n-10)d=31+(n-10)×3=3n+1,即Sn=3n2+n.

教师:嗯,思维新颖,运用了整体思想解题,我们以后可以把结论“若数列{an}成等差,则也成等差”作为一个性质用在解题中.

学生4:由等差数列性质知,S10,S20-S10,S30-S20,S40-S30,…,S10n-S10(n-1),…构成等差数列,此数列公差d=(S20-S10)-S10=600,所以S10n=S10+(S20-S10)+(S30-S20)+…+(S10n-S10(n-1))=nS10+d=310n+×600=300n2+10n.令t=10n(n∈N+),则St=300×2+t=3t2+t(t∈N+),

即Sn=3n2+n.

教师: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思想,我们要从上述四位同学的解法中去体会例题的解法和数学思想,要学会总结和善于归纳. 课本提供了这样一个典型的例题,同学们还可以继续探究其解法,你还能提出几个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吗?

一阵思考之后……

学生5:已知等差数列{an}前n项的和为x,前2n项和为y,求它的前3n项之和.

学生6:已知等差数列{an}前n项的和为x,紧接其后的2n项和为y,求紧接其后的3n项的和.

学生7:已知等差数列{an}前p项的和为x,前q项的和为y,求它的前p+q项的和.

学生的思维一直延续着,活跃着,主体意识非常强烈,学生解题探索过程和思维过程在教师的导引下暴露无遗,在关键之处要适当给予点拨,让学生揭示数学本质,理解数学方法和思想,并把学生思维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数学教育改革中“双基”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新课标教材中的“双基”教学既要做到尊重,又要做到超越

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中“双基”教学仍然脱离不了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出发,围绕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这个目标,加强新旧教材的整合,既要做到尊重以往教材中的精华,又要去其糟粕实现突破与超越. 教学内容应具有可读性、趣味性、操作性,情境创设开放、大胆,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对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思想的认识,对教材中已实践和沉淀了几十年的东西应该保留下来,而立体几何的改革更应倾向于引入空间向量,降低空间想象的难度,一步一步地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双基”教学应放眼世界,教材编写中应体现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及核心数学思想、方法、概念的内涵,借鉴世界数学强国的教育实践,去粗取精,因地制宜,洋为中用.同时应举全国数学教育工作者之力,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因新教材中的“双基”教学对执教者而言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诸如“双基”中的核心概念教学中课时分配、章节知识过渡及增设和删减内容的合理性方面都值得考究和探讨.

2. 构建大众数学的“双基”教学,加强参与教学与合作教学

数学改革中面临着怎样处理数学知识的严谨性、系统性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性;数学的实用性、生活化与数学的思维性;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被动学习与自主学习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难题.构建主义以为,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活动的过程,“双基”教学也离不开一个成长过程,数学“双基”是一种动态的,在创新中不断成长,逐步走向成熟的存在形态. 新课标强调的不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的严谨性和完备性,而是以发展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为目的,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双基”教学应让所有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数学思考,动手实践、探索的活动中来,真正实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具有合作意识,当然这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态度,教学方式引导及教学研究等密切相关.

3. 注重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提倡数学实验,使“双基”教学时代化,生活化

实践角度 篇4

1、工作面状况

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煤矿 (北区) 工作面, 可采长度为1677m, 面长272.8m。工作面工业储量211.8万t, 预计回采率为95%, 可采储量201.2万t。位于北一11-2煤采区, F226断层东侧, 南面为1723 (1) 工作面实体, 西至北区11-2煤工广保护煤柱线、北一11-2采区回风大巷、北一11-2采区胶带机大巷、北一11-2采区轨道大巷等系统巷道, 东至北一采区边界线, 下伏的17248、17258工作面均已回采完毕。地层:工作面为一近东倾向的近单斜构造, 煤层的产状变化不大, 为78~100∠0.5°~4.5°, 平均倾角3°。

煤层:1722 (1) 工作面位于F216断层南部和F226断层东部, 处于F226断层和F216断层上盘;预计面内11-2煤平均厚3.4m, 局部含有一层泥岩夹矸, 单层夹矸厚为0~0.4m。在构造发育带煤层厚度变薄, 最薄处厚度仅1.4m。受采动影响, 顶板破碎, 局部有破顶现象, 最大处破顶板2.2m。直接顶底板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 较松软。

构造:根据地面三维地震勘探和轨运顺实测资料, 该面断层发育:工作面回采范围内运顺揭露断层8条;轨顺揭露断层12条;切眼揭露断层1条, 三维地震时间剖面显示工作面内赋存1条断层, 总计22条。其中落差大于等于1.0m的断层有11条;落差大于等于3.0m的2条, 断层发育密度为48条/km2, 断层对该面回采有较大影响的有6条。

在工作面外侧局部防水煤柱高度42.9~108.3m。影响该工作面掘进的充水因素主要为11-2煤顶板砂岩裂隙水、新生界含水层水、断层水、五10和封闭不良钻孔17248瓦斯1号孔、17248瓦斯2号孔导水。

综合相关资料, 预计本工作面回采期间顶板砂岩正常涌水量为10~15m3/h, 最大涌水量为50m3/h。

2、煤层作业布置

1722 (1) 综采工作面位于北一采区11-2煤层浅部采区的第二块段, 设计可采长度1677m, 工作面切眼长272.8m。工作面轨运顺巷道设计断面及支护形式如下:

运顺:净宽×净高=4.8×3.2m锚梁网+锚索支护

净宽×净高=5.0×3.63m U型棚支护

轨顺:净宽×净高=4.8×3.2m锚梁网+锚索支护

净宽×净高=5.0×3.63m U型棚支护

液压支架型号:过渡支架ZZG10800/18/38, 中间支架ZZ10800/18/38, 主要技术参数:端头支架采高范围为1.8~3.8m;中间支架采高范围为1.8~3.8m;两种支架推移千斤顶最大行程均为0.8m;初撑力为9008k N;工作阻力为10800k N;支架强度为1.39~1.5MPa;支架支护宽度为1.43~1.60m。采煤方法:本面采用后退式倾斜长壁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法。采高:初放期间采高控制在3.0m以内, 正常回采期间, 煤层厚度小于3.6m时一次采全高, 煤层厚度大于3.6m时, 留底煤跟顶回采, 采高控制在3.6m以内。

3、煤层灌浆

现北区工业广场有一个地面灌浆站总容量120m3, 3个搅拌池, 配3台泥浆搅拌机, 搅拌机制浆能力13.6m3/h。采用Φ219mm灌浆钻孔到风井下口, 井下灌浆干管为Φ159mm高压钢管, 工作面顺槽为Φ108mm高压钢管。

一、灌浆系统

(1) 1722 (1) 轨顺灌浆系统:地面灌浆站→灌浆钻孔 (总管管径Φ219×10) →北一采区2#回风石门 (管径Φ159×8) →西二2#回风石门 (管径Φ159×8) →北一11-2采区-480m~-420m回风上山 (管径Φ159×8) →北一11-2煤采区南翼盘区回风大巷 (管径Φ108×8) →北一11-2煤皮回1#联巷 (管径Φ108×8) →北一11-2煤采区北翼盘区胶带机巷 (管径Φ108×8) →1722 (1) 轨顺外段 (管径Φ108×8) →1721 (1) 轨顺 (管径Φ108×8) →1722 (1) 轨顺切眼口 (管径Φ108×8) 。

(2) 1722 (1) 运顺灌浆系统:地面灌浆站→灌浆钻孔 (总管管径Φ219×10) →北一采区2#回风石门 (管径Φ159×8) →西二2#回风石门 (管径Φ159×8) →北一11-2采区-480m~-420m回风上山 (管径Φ159×8) →→北一11-2煤采区南翼盘区回风大巷 (管径Φ108×8) →北一11-2煤皮回1#联巷→北一11-2煤采区北翼盘区胶带机巷 (管径Φ108×8) →1722 (1) 运顺 (管径Φ108×8) →1722 (1) 运顺收作线以里80m (管径Φ108×8) 。

二、灌浆方法

在初采初放期间、断层带附近预埋灌浆管路对工作面上隅角进行交叉、连续注浆的方式注浆;正常生产期间在生产结束后对三角进行集中灌浆。工作面洒浆, 沿1722 (1) 工作面布置洒浆管路。管路用Φ51mm高压软管与轨顺Φ108mm灌浆支管连接。灌浆管路固定于工作面电缆槽侧面的联杆上, 每次随链板机前移。灌浆管路每隔5架留设一个Φ51mm的三通及球阀, 通过一根长10m的Φ51mm高压软管伸入支架后方进行灌浆。原则上每班必须对工作面支架后方采空区灌浆一次。

4、效果

灌浆防灭火利用不燃性固体材料根据不同比例与水配合制成浆体, 之后利用高度差或泥浆泵送至可能发生自燃的地点, 浆体中的固体物沉淀下来, 水则流到巷道中排出。其灭火原理利用浆体将碎煤包裹隔绝空气接触, 固体物充填在浮煤和冒落的矸石缝隙之间形成再生顶板, 加强了严密性和减少漏风, 这种防火措施有着较好的效果, 在煤层开采防火中是一项重要的防火措施, 防火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和利用。

参考文献

[1]聂海旭, 等.煤层灌浆封孔器的研究[J].中州煤炭, 2011 (01) .

[2]王平洋, 韩剑.煤层灌浆压裂消突技术探析[J].中州煤炭, 2011 (03) .

实践角度 篇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总结中国近代以来“落后就要挨打”的悲惨命运和建国以来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的教训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从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勾画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蓝图。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并通过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确立了坚实的精神支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实现了发展布局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向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个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辟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谈得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前,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解决好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问题。制度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和路径;科技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的技术支撑和手段保证;文化创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实践角度 篇6

在国家内部治理中,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发达国家开始逐步转变国家治理思路和方式以适应世界的变化。新兴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而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使得个人、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可以在世界舞台上发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一方面全球治理可以用来解释世界面临的以上诸多变化,另一方面全球治理理论的发展也可以为全球问题的解决等提供新的思路。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并进发展的。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去探究全球治理的发展路径,这是目前鲜少被论及的。但是全球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主导的社会责任运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将全球治理某些议题落到实地并开始产生积极效果。这也是在全球治理中企业区别于其他主体的优势和特点所在:企业商业思维的引入有助于某些全球性问题的改进和解决,弥补个人和非政府组织在参与过程中的缺陷;其履责能力提升意味着所关注的社会责任领域已经带来了积极的改变;跨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企业的范畴,与外交和国际政治直接产生了关联。而全球治理理论可以让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整个国际议题和国际实践的大框架里,让履责主体更好地认识国际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以采取正确的行动策略。

一、全球治理的价值与企业社会责任

有学者认为全球治理价值是指全球治理的倡导者们在全球范围内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在讨论治理价值时通常会引入善治(good governance)的概念,并提出其应该具有正当性、合法性、正义等内涵。但其仍然有较大争议。本文不会就此深入讨论。首先要明确的是公司语境下的价值不完全等同于国际政治语境下的价值,也有别于国际治理所追求的价值。由跨国公司推动的企业社会责任,成功地让企业的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等跨越国境,并随着新市场的运营和开拓在另一个国家产生影响。

此外,本土化经营也是跨国公司的一大特点。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的价值理念等也经历了调整的过程,实践中多数跨国公司的案例证明这一过程是成功的。跨国企业价值传播渠道可以为全球治理价值的树立所借鉴。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本身便传递了丰富的价值取向,并且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和丰富,在多个国际政治会议和外交场合,企业家们发表的宣言都体现出了对全球问题的关切,这是一种商界共同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引领。

二、全球治理的规则与企业社会责任

全球治理的规则是指全球治理依什么而治。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结合起来,但是这对于国际政治和国际法都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问题。现实中很多领域的治理规则都是不完善的,相较之下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则体系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不同层级上,从全球、区域到双边和一个国家内部,均已有相应的宣言、原则、指引、指南、法律等。虽然严格来说其中多数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公司在实践中却充分地遵守或引用、借鉴区域或国际性文件。

企业社会责任规则体系的另一个特点在于企业在实践中的一致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层面上的规则发展,而这样的发展能否最终推动各国达成合意,赋予其法律则有待观察。国际法的效力来源是国际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此前的讨论多是围绕国家政府进行讨论,而公司在国际交往中对这些宣言、原则、指引等的自觉遵守也为认识全球治理规则的效力来源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三、全球治理的主体与企业社会责任

治理(governance)区别于统治(government)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主体的多元化,超越了传统的国家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全球治理认可个人、社区、企业、非政府组织、社会精英等在解决全球问题中的重要角色并积极探索他们与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合作、协调、互动和共同参与。

跨国企业通常被视为全球治理的主体之一,全球化时代在传统的只有政府参与的事务和国际政治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企业的身影,而许多国际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企业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或创新。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成熟或完善的机制让企业充分纳入全球治理中,企业社会责任证明企业正逐步提高参与全球某些议题的能力和影响力。企业社会责任为全球治理主体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利益相关方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全球治理其他主体重合的,如个人、社区、非政府组织等,不同的是履责主体利益相关方是以企业为主导的机制。全球治理则是尽力弱化某些传统的主导地位,为参与方提供可以平等对话和协商的机会和平台。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企业也为其他主体提供了进行能力建设的机会。

四、全球治理的客体与企业社会责任

全球治理的客体(或对象)是指已经影响或者将要影响全人类的跨国性问题,单一国家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解决,需要多国共同努力。目前各国学者提出的需要通过全球治理机制加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主要类别有全球安全、生态环境、国际经济、跨国犯罪、基本人权等等。除了跨国性之外,另一个共同点是都在逐步接纳新的参与者,例如在全球安全领域传统上是完全由国家主导,但是有些非政府组织成功地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这也给企业的参与提供了空间。

再者,企业社会责任自身的一些原则便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与全球治理客体有诸多重合;还有一部分全球性问题的起源与企业有着密切的关联,需要企业在超过社会责任范畴之外作出积极的努力。企业在某些社会责任领域取得的成就已经推动了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而企业只有将一些跨国性的社会责任活动纳入全球治理框架中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果。

五、全球治理的效果与企业社会责任

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数代人的共同努力,现在全球治理远远落后于全球性问题的发展速度。在这个过程中对全球治理的效果也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有国际规制的有效性、治理结构的稳固性、或是全球问题的缓解程度等。欧盟在区域治理和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领域治理中都是目前值得关注的范式,但是企业社会责任是区别这两者的另一种治理角度。如果我们再回到企业本身去看,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责任是切切实实做出的努力和改变,只有这样的实践积少成多,才能由涓涓细流最终酝酿澎湃的巨浪,促成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结语

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治理能否成为全球治理中的一个范式还有待观察和分析,但是诸多从业者在这个领域的工作已经使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而公司的跨国活动逐步扩大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影响力,让其与全球治理产生了积极的交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趋势正在加强。但是企业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从本质上是不能取代国家政府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而且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无法脱离公司自身的运营和发展。在这样前提下,全球治理可以为企业社会责任国际化提供一个有效的探索路径,企业社会责任则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和切实的改变,只有这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可以相得益彰。(作者为澳门大学国际法硕士)

实践角度 篇7

在校园中, 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 很容易造成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脱节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走出教室, 走出校园进行实践, 去更多地了解社会状况, 运用并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更多的大学也对社会实践愈加重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选择也更加丰富多彩, 从原来单一的模式拓展到了不同的层次。但随着社会实践种类的愈加丰富, 学生如何通过社会实践实现更大的价值变成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索。

一高校社会实践的现状

1. 自身对社会实践认识不足

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态度不够端正。学生只是简单地去完成任务, 为了完成实践而去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没有发挥自身的主动性, 只是听从安排, 到上车的时间就上车, 该参观的时候就下车参观, 走马观花, 实践结束了自身也没有太多的收获和感受。在实践成果展示方面, 学生普遍出现不愿意写实践报告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还是因为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够高, 对实践的感受也只是到此一游而已, 本来就是略带勉强的事情, 还有附加的额外作业, 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抵触心理。

2. 实践内容与专业关联度不高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提升在校大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有效途径, 更是大学生提升自己个人能力的好机会。在校大学生很希望知道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现实社会中的哪些领域, 并在社会实践中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但是有的实践组织者在实践内容的选择上并没有考虑学生这一需求, 仅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组织实践, 而忽视社会实践内容应与专业相关联。社会实践内容与专业关联度不高, 导致学生对实践失去兴趣, 从而使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开展实践。

3. 实践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各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大多以参观考察、社会调研、公益劳动等形式开展。在这些实践形式中, 并没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需求。虽然目前社会实践形式有一定的成效, 但仍然存在效率低、收获少的问题。只有丰富实践内容, 让实践多样化, 发挥自身特色, 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社会实践作用发挥到最大。

二大学生需要从社会实践中获得什么

在一份由问道网网友组织的关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调查及改善建议”的问卷调查中, 几乎所有同学都认为, 大学生在学习阶段进行社会实践是十分有必要的, 有利于培养和进一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而且面对种种考验, 他们也对自己的社会实践充满信心和期待。

1. 提前了解社会

在大学校园这个象牙塔中, 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基本上是断开的, 在学校里简单的三点一线的生活, 与社会中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有很大的差别。利用暑期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 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了解社会的好机会。

2. 将专业知识付诸实践

在一份问卷调查中, 近60%的同学希望实践活动与本专业相联系。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是特别了解, 在上课学习知识的时候理解得不会很深刻, 即使期末考试的分数很高, 也只是理论知识掌握好了, 但并不太清楚自己的专业知识到底能够运用到社会上的哪些方面。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 也能够更好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现代社会倡导专业性, 然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对自己的专业有很好的认识, 很多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的某些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是十分希望自己平时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用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累积处理问题的经验。

3. 锻炼和提高自己

暑期社会实践时间长, 学生能够利用这个时间去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去增长自己的见识, 提高与他人沟通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面对未来更有信心。

三完善社会实践的解决对策

1. 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针对性不强, 实践后成果不明显是现如今大学生的主要问题。在社会实践中, 我们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实践、实践之后要做什么?”如果能解答这三个问题, 即可突显社会实践的意义。首先, 通过建立合理的考核奖励制度, 对有积极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表彰, 大力支持学生自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就是加强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性的一个措施。与此同时, 组织者也要事先思考: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如何调动参与者的积极主动性, 使大学生们实际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这样才能充分体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而让参与者们在锻炼自身的同时又体验了社会生活、施展了自己的才华。走马观花地完成任务只是教条地完成了社会实践, 是无法令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有所成长、有所收获的。而主动参与也能让学生们发挥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主体作用。以学院赴上海的社会实践团为例, 从前期策划到开展实践都由整个实践团小组自主完成, 同学们在前期自己联系感兴趣的和专业相关的企业单位, 并安排好整体行程, 在这之中, 团队指导老师只负责指导和建议, 并不会参与整体活动方案的策划。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开拓思维, 还能够充分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社会实践活动也能更积极地完成。在活动结束后, 学生主动对实践成果进行整理并制作了视频和展板进行展示, 将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 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

2. 在社会实践内容上体现专业性

社会实践的专业化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中的经历更加紧密地结合。学校应创造良好的环境,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现阶段的暑期社会实践一般都是由一到两名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带队, 少有专业老师参与其中。在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中, 可以让专业老师带队指导, 在与其他企业单位进行交流时可以对学生给予帮助而不至于出现由于学生专业知识不够导致的冷场现象。学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也能够在对专业知识不清楚的地方及时向老师询问并得到解答。

3. 强化实践基地建设, 拓宽发展空间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去开展实践, 大大挫伤了其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学校创造条件, 建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 主动加强与适合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各个社会部门与单位的协商协作, 为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和实践活动提供便利, 实现彼此的互惠互利, 长期稳定共赢发展。其次, 要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积极开拓社会实践市场, 使得社会实践基地不仅为大学生锻炼自我提供场所, 更可以借助实践之机充分展示自我, 创造就业机会。

社会实践是学生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的重要条件, 它能够使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片面的理论。实践可以很好地解决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脱节的问题,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 才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社会实践更好地开展, 使学生们的收获最大化。高校要不断探索社会实践新模式, 为大学生提供更适合其能力培养和自主发展的全新舞台,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讨论了目前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实践角度 篇8

关键词:和谐校园,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身体素质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办学的规模也日趋扩大。与此同时,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随之而来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甚至影响到了高职院校教育的健康发展。体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很容易忽略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导致体育教学很难发挥其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和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因此,要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出发,进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实践,使之更加适应现代高职教学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1 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高素质建设人才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推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和谐校园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它一方面表现为校园内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相处;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谐校园应当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放四大特征。

2 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的边缘化

目前,由于受现实主义教育观的影响,很多的高职院校片面地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就是以“学技能、练技术”为主,体育课作为教学课程中的一门“副科”,是可有可无的,开展体育教学无非就是让学生打打球、做做操就可以了。在部分高职院校中既没有建立健全合理的体育教学体系,也没有配套齐全的体育教学设备。许多的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的意义认识程度不够,不能充分意识到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认知、情感和人格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仅仅关注体育考试的通过率,只注重对一部分有体育天赋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却往往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使高职体育教学呈现出边缘化的状态。

3 和谐校园角度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落实,新课程标准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那么,基于和谐校园角度下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我们应该根据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民主、人文、开放”这四大特征来进行。

3 . 1要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也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的模式就是教师进行独自的理论讲解和身体示范,学生只是被动的进行模仿和练习。在整个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表现的比较紧张和疏远,体育课显得教条而呆板,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激情与活力,体育课堂的气氛显得异常单调和沉闷,使得学生对体育课难以提起兴趣。这样一来不利于学生对于体育动作的学习和掌握,学生的体育技能很难得到快速地提升,体育教学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和谐校园建设要求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之间建立起“和谐的”教学关系。要做到这一点, 体育教师就必须要从高职学生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探索和创新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同时,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师还应该注重对课程进行优化设置。在开展体育教学之前,要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策划,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满足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不同需要。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多样性和新颖性,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增强体育教学的效果。同时,还要通过开展体育教学,积极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每堂体育课上,教师都要力求做到为学生保留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学生们进行自由支配,开展自主活动。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还应当在遵循基础全面、能力优势和兴趣引导的原则下,积极的帮助学生发掘自己所擅长的运动项目,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育特长的发展。

3 . 2打造民主的师生关系

只有亲其师,才能够信其道。在和谐校园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民主的。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努力实现自己角色的转变,由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俯下身子来用心聆听学生的需求和心声,发扬民主精神,与学生之间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学生之间树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多开展合作和互动活动,对于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要不失时机的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通过体育学习获得快乐和满足,从而建立起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还能够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体育技能。

3 . 3体育教学与人文素质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体育教学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环境、教学、实践等多个途径来实现的。通过开展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方面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在学生之间开展团队合作和体育竞技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主体意识、竞争意识以及自我意识,使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同时,通过体育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要强化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的培养,首先应当从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入手。因为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体育教师要在思想上提高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把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培养计划纳入到体育教学计划当中,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3 . 4构建开放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它可以促使在全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形成积极开展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因此,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要积极推行开放的教学理念,彻底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要摒弃单一的课程观、禁锢的教材观和机械的学习观,实现体育教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多维互动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建立起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能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教学的出发点,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和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机会,还要着力提高学生与今后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加强自我体育锻炼。

4 结语

实践角度 篇9

一、新闻导语存在的问题

目前, 在新闻领域的确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新闻报道, 其导语写得非常精彩, 但是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受形式束缚过多。现在从事新闻工作的大多是科班出身, 他们受过正规的新闻写作训练, 理论素养很高, 这是他们的优势, 但是同时, 他们往往很容易受到形式的束缚, 不太容易突破条条框框。

第二, 拖沓冗长。在写导语的时候很多新闻工作者往往有着急于把新闻事件告诉读者的欲望和冲动, 往往在导语中把整个新闻事件都和盘托出, 这样读者就没有了再看下去的欲望, 而且求全会导致导语的拖沓冗长。

第三, 把新闻点淹没在大段文字材料中。

第四, 缺乏新意。

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 记者要在第一时间发出新闻稿件, 而且导语也要写得吸引眼球, 震撼人心, 的确有很大难度, 大部分记者写出的导语往往缺乏新意。

二、新时期写好新闻导语的方法

(一) 摆脱形式束缚, 从制造悬念入手

关于导语, 传统的新闻教材有很多种写法。例如, 直接引语式、并列式、叙述式、举例式、提问式、对比式等等, 这常常让初入道的记者们无所适从。其实从实践上来讲, 新闻导语没有严格固定的招式, 导语只有一个中心任务, 即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 吸引人往下看。围绕这一个目的, 形式选择则可以非常自由。

一则关于儿童溺水的事件, 重庆时报是这样报道的:昨天凌晨4时许, 大渡口松青路一个闲置工地被哭喊声充斥, 在消防员的探射灯照耀下, 一名男孩尸体缓缓被打捞出水面, 等候在水坑边的家长哭晕厥过去。约10小时前, 这名叫林林的11岁男孩在该工地水坑戏水时溺水身亡。

重庆时报的导语让读者没有再往下阅读的兴趣, 因为这本身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溺水事件, 这样的事件每年不知会发生多少起, 对这样的平常事件如果不设悬念, 读者是很难有阅读欲望的。

如果这样来写:“昨日凌晨3点多, 3名蛙人在大渡口一工地水坑中摸索。警方在周围拉起警戒线, 围观人群已疏散至安全地带。突然, 蛙人在水底碰到了一个软绵绵的东西, 在探照灯的照射下, 他看清这是一个人——一个一动不动的男孩!当孩子被捞出水面, 一旁的母亲顿时发出撕心的哭声。10个小时前, 他从这里下水洗澡, 周围没有警示标志。这片工地按规划该在2007年动工, 至今没有任何动静”。

这条导语, 由三个小段构成:第一段, 读者会产生悬念, 凌晨蛙人在水下捞什么呢?警方还拉警戒线是为什么呢?疏散围观人群是为什么?这样吸引读者往下看。第二段, 蛙人突然碰到一个软绵绵的东西, 在凌晨黑暗的水下, 好吓人啊, 这把读者情绪调动到一个紧张的高点, 接着才交代这是一个男孩, “10个小时前, 他从这里下水洗澡”都在水下10小时了, 且“一动不动”, 当然不可能是活人了, 不仅点明了孩子死了, 也点明了是因为什么而死, 且打了个伏笔“周围没有警示标志”。如果仅到这里就停止, 还不足以给出读者阅读的理由, 于是紧接着第三个段落, 交代出需要探究的背景。这个导语层层设悬, 吸引读者一步步往下看, 欲罢不能。

(二) 突出重点

还以上面的溺水儿童为例, 重庆商报是这样报道的:

“我的儿呀, 你啷个这么狠心地抛下娘哟……”昨日凌晨3点多, 在大渡口区八桥镇鑫瑞小区旁一块闲置工地的水坑边, 年轻的妈妈廖小红看到被打捞起来的儿子尸体, 哭得死去活来。前天下午5点左右, 她11岁的儿子徐林放学后, 和四五名同学到离家不远的工地水坑去洗澡, 不慎溺水身亡。据悉, 徐林和同学洗澡的工地水坑, 最深处达5米左右, 但周围没有任何警示标志。

重庆商报的导语细致得就是一篇消息了, 大而全, 什么要素都包括进去了, 这样的导语读者把所有的细节都写完了, 读者还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吗?因此, 记者的导语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一定要有焦点重心, 不能面面俱到, 不加选择地端给读者。

(三) 力求新颖生动

新闻导语要力求新颖生动, 切忌平淡无奇, 我们以重庆商报《谁喝麻谁付钱老白干灌死力哥》的导语为例:

“他们说哪个喝麻了, 哪个给钱!”昨日, 肖家湾老菜市场口, 众人回忆4名力哥前晚赌酒经过, 不禁为如今躺在太平间的陈某叹息, 说他为31元菜钱赌输掉命太不划算了。目前大坪派出所已介入调查。

这条新闻采用的直接引语式导语, 直接引语式导语在报纸中通常是较少运用的, 因为引语一定要是报道中最强有力的语句, 能为报道定下基调的语句, 这种精彩的语句通常不容易出现。而整条导语似乎在平淡地叙述一件普普通通的故事, 没有跌宕起伏, 也没有悬念丛生, 因而无法吸引读者的眼球。

如果把导语改为下面的:

“为省31元菜钱, 却进了太平间。

“哪个喝麻了, 哪个给菜钱!”前晚, 4名力哥买了4瓶江津老白干, 在肖家湾菜市口一大排档处就着花生、回锅肉, 划拳输掉的就喝下一整碗。他们从晚8点喝到凌晨, 直到43岁的陈某趴下, 有人说, 他喝了近1公斤白酒。”

这个导语的第一句非常新颖, 它把非常少的31块钱和人的最宝贵的生命放在了一起, 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其次, 在细节的描写上都是突出了最能吸引人的也是最独特新颖的地方。例如, 时间之长, 从8点到凌晨;喝酒之多, 近1公斤白酒;下酒菜之少, 花生和回锅肉等;地点之普通, 大排档, 这些都是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颖之处。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 人们每天都被铺天盖地的新闻消息、各种信息所包围, 一个刚刚发生的事件会在几秒钟之内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传到各个角度,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 在这种大环境下, 作为一个职业记者如果不能在导语上力求新颖生动, 其写出的新闻报道会很快无声无息地淹没在大量的同类报道中。因此, 新闻导语要力求新颖生动, 构思巧妙, 最忌平淡无奇。要巧于开篇, 注意构思谋篇的新奇, 表达上的生动形象。

(四) 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正像新闻报道一样, 新闻导语的写作也会随着时代的变革而不断向前发展。现在,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的时代, 电脑、网络、通信卫星、信息高速公路等高科技手段不断被应用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预示着多媒体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因此, 在新闻的写作模式也要发生重大的变革, 导语写作也是如此。我们以手机为例, 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非常大, 生活节奏也非常快。因而手机网民的数量非常庞大。和电脑相比, 手机屏幕小, 因此导语的首要条件就是短而精。

三、结论

新闻导语的写作对于整篇新闻的质量非常重要, 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 分析了在新闻导语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例如, 过于注重形式, 拖沓冗长, 缺乏新意, 没有新闻点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提出了摆脱形式束缚, 从制造悬念入手突出重点、力求新颖生动、与时俱进等等。希望能进一步促进新闻导语写作的发展。

摘要:导语是新闻的要旨, 对新闻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好的新闻导语能起到吸引读者, 激发读者阅读欲望的作用, 所以说好的导语是成功的一半。本文先总结了在新闻导语写作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然后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 从编辑实践的角度分析了记者写好导语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编辑实践,记者,新闻导语

参考文献

[1]赵金铭.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J].安徽文学, 2012 (2) :114.

[2]刘佳.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J].新闻传播, 2013 (2) :173.

[3]徐补生.新闻导语的特点与写作[J].新闻采编, 2004 (03) .

[4]孙景春, 于爱泳.新闻导语写作谈[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3) .

实践角度 篇10

1和谐农业相关学科理论基础

1.1哲学角度

1.1.1科学发展观理论

在和谐农业建设的过程中, 个人、群体是和谐农业建设的主体, 是基本的建设力量[3],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 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因此, 要发展和谐农业, 就是要使农村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立足于人, 服务于人的发展, 和谐农业的思想, 实质上是科学发展观逻辑演展的表现, 即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在社会发展战略上的本质体现。

1.1.2唯物史观的运用与体现

和谐农业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一种目标状态, 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阶段性延伸的必经阶段, 这是我们在过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科学认识, 因此, 我们应在正确判断和科学认识和谐农业的前提下, 能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并能根据国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因地制宜, 与时俱进, 对和谐农业建设的相应因素进行创造性补充、修改和发展 [3], 由此可见, 和谐农业其内涵就是要求我们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 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 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最终回归实践, 达到历史和现实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从而推进和谐农业建设的步伐。

1.2系统学角度的等级系统理论

所谓等级系统理论, 就是通过将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等级式的不同层次来对其加以深入认识和分析的方法论要求。在我国,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同时, 作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规划之导向的和谐农业建设, 具有远比小康社会要丰富、更为复杂的目标体系, 它一改以往以经济指标为主的单一考量指标, 因此, 在和谐农业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刀切, 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要力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使整个社会日益成为一个全面进步的、更高等级的和谐系统, 由此可见, 在和谐农业建设过程中, 我们应尊循等级系统理论, 通过由无序到有序、由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由低级系统到高级系统的不断演化, 不同层次社会系统的历史发展才得以实现, 和谐农业建设才能有序进行[4]。

1.3管理学角度的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是一种综合的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管理方式。它是在一个组织中由上级管理人员、下级管理人员, 以及员工一起来共同制定组织目标, 并把其具体化展开到组织的每个部门、每个层次、每个成员那儿, 与组织内部每个单位、部门、层次和成员的责任成果相互密切联系, 明确地规定每个单位、部门、层次和成员的贡献和奖励报酬等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因此, 我们在和谐农业建设过程中, 应处理好政府、企业、农民之间的关系, 应明确各自的权利与责任, 执行目标管理, 才能有效调动各个成员的积极性, 从而推动和谐农业建设的进程。

1.4经济学角度的公共产品理论

按照微观经济学理论, 社会产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两大类, 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这样一种产品, 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 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与私人产品相比较, 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基本特性。因此, 在和谐农业建设过程中, 由于其非竞争性往往导致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 最终使全体成员的利益受损;其非排他性又会使人产生“搭便车”心理, 没有人愿意提供公共产品, 最终结果是谁也享受不到公共产品。由此可见, 要实现和谐农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我们应根据公

共产品理论, 采取相关措施, 避免造成这种现象, 如通过政府管制和政府买单, 同时, 建立相关补偿机制, 使其能够象私人产品一样得到有效的激励[5]。

2和谐农业在农村的实践问题分析——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和谐农业也逐渐发展, 但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 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 分析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今后和谐农业发展指明方向。

2.1城乡文化素质差异较大

2004年, 莆田市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最大, 分别为35.13%及41.04%, 比2003年提高0.1个及2.97个百分点;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口的比重为10.75%, 比2003年降低2.29个百分点, 但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只有2.35%, 比2003年年下降0.88个百分点 (见表1) , 这反映出莆田市在高等教育、引进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能够担负起和谐农业建设任务的合格人才远远不够,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莆田市的产业层次较低, 能够吸引较高学历人才的高新技术产业还未形成支柱产业, 输送出去的莆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人数比重较低, 而流入人口大多属于劳动密度型或劳动强度高的手工从业人员,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 抓紧培养、引进技术管理专业、生态农业专业等方面人才已成为莆田市和谐农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另一方面, 随着城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城镇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 城镇人口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多, 而农村教育资源越来越薄弱, 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也不断吸引着更多的乡村有高文化素质人口的迁移, 导致乡村人口的文化素质随之下降 (见表2) , 从而造成知识贫富严重分化, 严重影响了莆田市和谐农业建设的整体进程[6]。

2.2人口流动日趋频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本调查年度内离开莆田市半年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6.6%, 比2004年上升0.1个百分点;从户口登记状况的人口来看, 属第一种人 (本地户籍人口) 占82.74%, 比2004年下降1.38个百分点;属第二、三种人 (外来流动人口) 占14.45%, 比2004年上升0.16个百分点, 说明莆田市人口流动日趋频繁, 且属于人口净流出地区, 这一方面导致人才流失, 一方面不利于和谐农业建设的持续性。

2.3耕地生产力普遍衰退

据莆田市农业区划办调查, 仅莆田市第一次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期间, 全市一级耕地就减少了约2 165公顷, 三级耕地则增加了约409公顷。现阶段, 莆田市农业用地中, 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91.8% ;低产园地占园地总面积的13.8% ;低产林地占林地总面积的12.6%;低产水面占淡水养殖水面的87.7% 。造成莆田市耕地生产力普遍衰退的主要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农村有机肥投入量不断减少, 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利益的趋动, 盲目追求产量, 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 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这种在农业用地中突出存在着的“重用轻养”、“只用不养”的短期行为, 甚至是掠夺性经营, 导致耕地生产力普遍衰退, 严重影响了农业用地的生产能力, 不利于和谐农业建设的深入进行。

2.4党群干群关系也存在一定问题

在莆田,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还偏薄弱, 党支部、村委会组织群众的一些活动, 缺少必要的经费, 村干部补贴不多, 相当多的精力还要用在自家发展上, 影响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积极评价, 因此有时很难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 有些村官与乡镇干部一起催粮收款, 方法简单粗暴, 引起群众反感, 要改变原来的印象, 还有待时日[7], 这些都严重影响和谐农业建设的进程。

2.5产业结构单一,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 且分布不均

据调查, 莆田市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的种植业, 每年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一些自然灾害, 农业减产减收是很平常的事, 有的农民辛辛苦苦忙一年甚至还赔钱, 一些农村除了种植业以外, 其他的如养殖业、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十分缓慢, 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比较滞后, 而且主要分布在涵江区和秀屿区 (见表3) [8], 由于这种单一型经济结构的制约, 使农民很难脱贫致富, 加之多年来种植结构单调, 粮食亩产低下, 而且受到国家粮食收购价格的影响和冲击, 如果不及时调整农村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加大力气发展非粮产业, 农民收入低、生活困难的现状不仅难以改善, 而且还会继续恶化, 对我国和谐农业的构建造成很大阻碍[9]。

2.6环境污染现象仍比较严重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工业的发展, 尤其是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在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的同时, 废气、废水、废渣等废物的大量任意排放使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由城市到乡村的蔓延, 在一些地区, 环境问题已经反过来影响本地经济的发展, 和谐农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3构建和谐农业今后的突破方向

3.1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农村

3.1.1在农业层次上

建立种植、养殖、水产、园艺、林业、副业、加工业、废物利用转化、再生资源转化等的农业网络化体系, 促进物流、能流、货币流、信息流的畅通, 实现人与生物在小尺度的生境内和谐共生, 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全方位地发展。

3.1.2在农田的层次上

应充分发挥莆田气候及水土优势, 综合运用各种高新及生态技术, 选育良种, 间种、套种、轮种、混种, 池塘混养, 基塘系统等分层多级利用空间、时间及营养生态学,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养地用地相结合, 长效速效相结合;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饲料添加剂, 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作肥料或者用于造田;应用生物防治、生境调控和遗传工程等综合防治有害生物, 保护农田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

3.1.3在农村层次上

应着重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支柱企业为主体, 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 大力发展各种无污染、低环境影响的绿色食品、纸业、药业、饲料业、肥料业及生物质制品的生产、加工, 实现种植-养殖-加工-贸易-条龙, 并创造出自己的名优特品牌。同时还应在节能 (秸秆还田) 、 清洁能源 (沼气) 、生态交通、生态人居以及人口控制、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同步做好配套建设[10]。

3.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打造富裕农村

农民的致富关键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协调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满足广大农民的致富愿望, 实现农村的和谐持续发展。一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二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农产品市场;三是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力度, 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3.3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加强农民综合培训教育

和谐农业建设要顺利进行, 人才是关键, 因此, 要发展和谐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必须加强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农业科技、文化素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综合培训教育, 尤其要面向城乡劳动力的市场需求, 围绕农民转岗就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使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2]。具体来讲, 一是县 (市) 农牧业局要因地制宜, 举办一些培训班, 使农民能够掌握一种或几种养殖或栽培技术;二是继续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使农民了解、掌握和应用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三是县 (市) 和乡 (镇) 力争开通互联网, 及时向农民提供产供销信息;四是对青年农民进行学历教育, 目前莆田市许多中专学校的生源不足, 充分利用这部分剩余的教育资源, 对偏远山区的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和中专学历教育, 使他们在家务农或出外打工时具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同时, 普及市场经济知识, 更新经营观念, 增强风险意识, 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从而有效推动和谐农业的发展[9]。

3.4进一步推行民主法治, 建设平安农村

首先要强化法制宣传教育, 通过“送法下乡”、“法制文艺”、“法律知识竞赛”等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努力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的法律素质, 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理念。其次, 实行村务公开, 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 增强工作公开性和透明度。第三是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7]。

3.5因地制宜, 不搞一刀切

莆田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尤其在山区, 还比较落后, 因此, 应根据各地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发展之路, 绝不能搞“一刀切”, 同时在和谐农业建设过程中, 不仅要强调产业之间的循环合作, 更要强调经济与自然之间的循环合作, 要结合各地的成功经验, 取长补短, 从整体上确保农业的和谐与持续发展[11]。

摘要: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发展和谐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并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 指出当前和谐农业实践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今后和谐农业发展应重点突破的方向, 为和谐农业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和谐农业,科学发展观,公共产品,循环经济,生态村

参考文献

[1]刘兴仁.关于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 (3) :14-15.

[2]殷宝莲.建立和谐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J].西部开发, 2007 (6) :30-32.

[3]李晓.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机制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06X) :133-134.

[4]王瑛, 高静文.社会系统论是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6, 3 (1) :122-127.

[5]黄立洪.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 (3) :7-9.

[6]黄国强.我市人口受教育程度状况简析[R].莆田市统计局, 2005-08-18.

[7]邱峰, 赵奇.构建和谐农村的现实意义及面临的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 2006 (5) :51-54.

[8]林巍.2005年度莆田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R].莆田统计信息网, 2006-08-04.

[9]曹明贵.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开展对山区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 :62-65.

[10]齐建国.发展现代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道路”[J].前线, 2007 (10) :20-21.

实践角度 篇11

[关键词] 教学;实践;数学文化;新课程;探索;渗透

前言

广义地来说,很多知识都能形成一种封闭的体系,有了理论支撑的体系而形成的就是完整的知识文化. 数学就符合了这样的特性,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又有各种公理化的支撑,因此数学渐渐成为一种特立独行的文化. 从表现形式来说,数学往往是形式化的,因此数学新课程要求从感性认知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感性的理解,进而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对知识本质的认知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结合今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来看,笔者觉得:初中数学中“形式化的结果”依旧比较常见,而“非形式化的数学”往往能使学生理解、记忆,但一定程度上却破坏了数学的规律和本质. 依照以往的传统来说,我们不能说初中数学中的“形式化”完全不符合初中生的认知.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西南师大为首的多名教授曾提出“淡化形式”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其用意很明确:淡化(对初中生而言)不等同于否定,只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程度的形式化来教学.

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怎样突破这种形式化呢?也即是如何将数学知识完美地融入学生的内在体系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对课堂而言,感受知识—触摸例题—渗透文化;

(2)对学生而言,感受不等—理性归纳—渗透文化;

(3)对教师而言,创新设计—情感目标—小结反思.

从上述三方面进行渗透,既有数学知识的传递,又有数学文化与美的渗透和传承,体现了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美的熏陶.

渗透

案例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生活中的不等式”,内容在教材基础上精心设计和改编.

1.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从一系列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到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并充分认识不等关系的存在与应用,进而更深层次地从理性角度建立不等观念.

2. 地位作用

“生活中的不等式”是本章的基础,这即是不等关系在本章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不等关系的相关素材,可用数学观点进行观察、归纳、抽象,完成量与量比较的过程,感受用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把这些不等关系表示出来,即感受建立不等式数学模型的过程,此外,笔者还努力培养学生更深层次地从理性角度建立不等观念. 另外,笔者认为从知识和文化角度而言,还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感知:

(1)认识不等关系的存在与价值;

(2)感受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3)了解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性质;

(4)建立不等观念进而培养意识.

3. 学情分析

学生能用实数基本理论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思维较活跃,但将实际问题处理为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学生特点,整堂课应以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为主线,突出“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课堂设计,使学生的思维品质螺旋上升.

4. 过程简介

(1)创设情境

人文层面案例:NBA球星科比和麦迪都是身高测量值为198 cm的人,他们的身高是否真的完全一样呢?

历史层面案例:我们的祖先已经懂得利用杠杆原理从井中取水,把它们用在生活实践中,体现了不等思想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意图:从不同层面感受不等关系,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并了解“相等是相对的、不等是绝对的”.

(2)两个问题(教材例题1、2,略)

(3)课堂评价

练习1 ?摇用不等式表示:(1)a是负数;(2)x与5的和大于2;(3) x与a的差小于2;(4)x与y的差是非负数.

练习2?摇 用不等式表示:(自编)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f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p应不少于2.3%.

意图:让学生动手参与,亲身体会,并适时检查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不等关系的能力.

(4)文化渗透

经典案例:北师大张英伯教授讲述“之江饭店测电阻”——解决问题不难,难的是有没有不等的意识.

某电工在之江饭店发现由地下室通向6层楼的三根导线的电阻不同. 如何测量?一根一根测量做不到,于是联想到联立方程. 在6层楼上把x与y,y与z,z与x分别连接上,得到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x+y=a,y+z=b,z+x=c,解之,即得x,y,z.

正如清代学者袁枚说:“学如箭镞,才如弓弩,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解这样的不等式不难,难的是在“看不见数学”的地方发现数学,具有良好的数学意识,这样的拓展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触动.

意图:用经典的案例启示学生,方程不难解、不等式不难证,难的是在看不见数学的地方发现数学、在实际问题中发现不等关系的眼光,启发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意识.

(5)课堂小结

①学会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②掌握不等式性质及简单的证明;

③教师补充:在生活中挖掘数学元素,用数学的眼光感受生活.

古人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意图:整堂课以“寻隐者不遇”结束,目的是唤醒学生像追寻“师”一样不断进山寻找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探求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欣赏数学的真善美.

5. 文化探索

本课是笔者设计展示的一节课,期间将教师对不等关系的理解,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多元融合达到了极为紧密的地步,通过这些探究(既来源课本又高于课本),使学生在整堂课兴趣盎然. 本堂课的融合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1)从知识技能上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背景,通过具体情境建立不等观念,并能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即体验数学中的生活.

(2)从情感目标上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鼓励学生用数学观点进行观察、归纳、抽象,使学生感受数学、走进数学、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通过对富有生活化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顽强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性,体会数学的真善美,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欣赏数学思考背后的人文情景.

思考

通过本节课的尝试,结合笔者的一些亲身体验,笔者始终认为:初中数学教学要与时俱进地改革,尤其在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形态多行化的今天,教师要多读课外书,以扩充自己的知识,把初中数学教材内容教授得丰富而圆满,既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还能将数学美进行有机渗透,这些方方面面的多元融合,正是一个教师追求的教学境界. 从本课中,笔者感受到:

(1)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应围绕生活中的数学展开,以情境问题开始,以生活问题结束,始终坚持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设计原则. 笔者采用“感性认知”“理性归纳”“思维提升”三步走,让学生的思维呈现螺旋式上升.

(2)教师对概念类课程的设计以“问题新颖化、课堂情趣化”为基调,逐步渗透一些数学文化,就数学教学而言,应通过数学教学过程中展示的数学美,使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和欣赏提高到文化层面,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喜欢数学、热爱生活的目的.

实践角度 篇12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两大瓶颈:一是校内基地数量不足, 环境、设施、设备、文化与产业界差距较大, 难以满足学生技能技术培养和职业素养形成的需要;二是学生在校外的实训实习多为参观或简单劳动, 校外基地不具备系统的人才培养功能, 其教学组织可控性差,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存在问题主要如下:

1.目前专业的实验实训教材普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基础理论分量过大, 应用技能比例过小, 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育的特征与要求。

2.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实践教学开展起来, 但是由于缺少理论性依据和实证性研究, 实践教学的过程、教学是否达到培养目标值得商榷。

3.实践教学内容不够完善, 实践教学方法偏向传统, 达不到实践要求的深度。在校内, 是简单的理论讲解或操作演示;在企业, 对学生没有 (或者只有部分) 进行跟踪指导, 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培养的学生能和企业要求实现无缝对接也就是句空话。

4.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实践教学管理不科学。《全国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状况调研报告》的分析数据表明, “学生实践环节缺乏科学指导和考核标准, 毕业实习组织管理水平和指导水平不高, 学生毕业实习前缺乏清晰的、明确的操作性强的任务书, 实习过程中与企业负责实习指导的管理人员沟通不多, 实习结束后普遍只有实习鉴定, 而没有具体的实习单位意见跟综调查, 考核标准不清晰”。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重点专业, 根据学校关于“厚基础、强素质、重技能”的总体要求, 结合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规格目标 (包括知识、素养、能力三层次) , 以“职业人”的规格要求, 创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解决就业岗位和学习知识能力的“零距离”结合问题, 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做如下改革创新:

1.按照社会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即以社会需求确定职业岗位, 以职业岗位确定职业能力, 以职业能力确定课程领域,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结合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 按“仓储管理、商品配送、运输调度、货代和报送、物流市场开发、采购、客服、物流信息管理”8个物流管理重点岗位, 分析得到46个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 由此形成了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对照, 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每个学习领域的能力要素及主要教学内容;在学院“平台+模块, 学做合一、多证融合”的课程体系理念的指导下, 形成物流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岗位能力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引进典型物流企业的全套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和物理沙盘, 建设现代物流综合实训中心、3D仿真模拟实验室、市场营销实训室、ERP综合实训室等, 以支持物流专业学生的专项技能与综合技能实训, 将信息系统平台和仿真性实训环境按照物流管理业务流程进行模块集成, 形成由现代新技术构建成的虚拟生产性教学平台, 在平台上实施“案例驱动、单据流转、场景模拟、软件操作、信息处理、技能训练”新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模拟仿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熟悉物流企业或相关企业的物流工作的工作流程, 知道做什么, 应该怎样做。

2.改革顶岗实习过程。具体是把假期社会实践进行教学化安排, 第一学年的两个实习学期分别安排专业认知、仓储配送教学实践、物流运输教学实践、国际货代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 学生在师傅带领下熟悉相关物流业务操作, 养成勤奋执业的劳动观念和优良的职业道德。

从第二学年开始, 安排学生到有人才需求意向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通过顶岗实习, 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将校内学习与未来就业相衔接, 提升胜任就业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 做好就业衔接与准备过程的培养。学生完成了生产顶岗实习学期以后, 对生产顶岗实习学期的收获和体会, 以书面形式按计划要求进行总结。

对于顶岗实习的质量跟踪, 学校按以下流程进行考核:首先学生本人的工作日志记录;其次是每周一份必须提交的实习总结报告, 主要包括:目前工作内容及目前学习情况, 并描述与工作相关事务, 自我省思检讨与工作环境中发生的对话点滴或当时工作新的体会;最后, 在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顶岗实习指导老师考核基础上, 给出学生工作学期的总成绩, 并记录成绩总表。这样, 一方面对于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有更好的实习经历和经验, 便于他们应对企业的面试要求, 另一方面学生在生产顶岗实习学期属于带薪实习, 期间略有报酬, 实习所在企业根据各自付出的劳动, 给付相应的报酬。

3.课证融合、课赛结合、改革毕业设计。课证融合即将职业证书课程化, 将职业道德和素质的培养渗透在学生在校的课程学习和各种学习活动中去。这样, 既把理论教学生动化, 又让学生有更高的兴趣学习理论 (本校要求学生必须持双证毕业, 即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资格证) , 这样他们在企业的顶岗实习正好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也拉进了与实际的距离, 不至于在就业时显得脱节。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团队积极探索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职业技能大赛相结合, 提倡跨专业合作:从2008年开始探索将授课内容与各专业的职业技能大赛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以赛促教、以教促赛。目前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教师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学生技能、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

在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中, 学校实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由1名校内专职教师和1名校外企业名师共同对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的制度, 毕业设计选题从实习岗位和实践过程中寻找, 毕业设计全过程实行集体指导、综合考核、校内外教师与专家共同答辩, 企业指导教师全过程参与质量控制的方式。从实习计划安排、实习指导、专业素质引导、学生心理辅导到实习评价小结全过程参与, 这种做法提高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兼顾了学校、企业与学生的利益, 得到校外实习企业的好评, 也改变了以往学生抄袭和拿来主义现象。

4.不断完善“四位一体、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 使职业认知、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个环节形成相互链接的闭环系统。该模式着重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专职教师的积极性, 让教师不仅肩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及考核责任, 同时肩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核心能力等育人的考核责任;赋予企业兼职教师的权力和义务, 让他们不仅进行岗位技能指导, 同时肩负其他方面的多项考核与监督;在项目教学过程中, 许多项目任务由学生小组 (或虚拟企业) 独立完成, 让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相互监督, 实施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 更有利于在人才培养的知识水平、职业素养 (含职业道德) 、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公正评价, 同时也是一种能力、责任心和素质训练。

摘要:随着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扩大, 高职院校培养规模膨胀, 业界和学界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究, 始终没有停止过。本文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思路。

关键词:物流实践教学,顶岗实习,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生存主义下一篇:时尚时尚最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