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女性(精选7篇)
黎族女性 篇1
海南的少数民族黎族,被誉为“文身民族”。在建国以前,岛上女性多文身,其文身的意义与现如今潮流化的含义有所区别,没有自我彰显和寻求与众不同的“浮世表象”, 更多的是在“诉求”和“追寻”某种信仰。
有关海南黎族文身的记载要追溯到西周时期,《礼记·王制》卷十二载:“南方日蛮,雕题交趾。”在《汉书·严助转》 亦有所记载:“越,方外之地,断发文身之民也。”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对文面过程及意义的记录很详细。 其文称:“绣面乃其吉礼,女年将及笄,置酒会亲属,女伴身施针笔,涅为极细虫蛾花卉,而以淡粟纹偏其馀地,谓之绣面女。婢则否。”
文身民族中,男女都存在文身现象。假如文身作为文身民族普遍存在的行为,那究竟是从男性始, 还是从女性始; 其背后的意义又是什么。人类学家理查德·B·李在对原始社会饮食结构进行调查中有可能说明一些问题,原始部族的妇女采集的植物食物在数量上占了主要部分,男人所猎取的肉类食物才占20%到25%,也就是说原始时期的女性在一定程度担任了养家糊口的主要角色。此外台湾高山族中的泰雅人有鲸面、文身的风俗,在其部族中流传一句话:“太初只有女人文面”,而“太初”在道家哲学中代表无形无质, 是比混沌更原始的宇宙状态,就此笔者推断在文身时间上女性有可能要比男性早,更加具有历史性。
黎族女性文身在的部位主要是对面部、手臂、脚及腿部等地方,构成方式由直线、斜线、弧线、园、点状交织而成。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黎族文身者大约有千余人。随着民族不断融合交流,这种黎族特有的妇女文身如今已经很少看到了,且文身女性的年龄都达70岁以上,黎族文身文化终将会成为历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一、黎族妇女文身意义何在
现存黎族女性文身又以海南省昌江县七叉镇重合村最具有代表性,重合村属于美孚方言区,美孚方言黎族女性文身部位相比其他方言区文身女性是最多的,文身式样相比其他方言区而言较为复杂,在面部、颈到胸部、手臂和手背、 小腿前后部以及脚背均有文身纹样。据黎族多位符姓阿婆告知,以前黎族妇女在世不文身者,成年后也难于出嫁,死后祖先不认,成为无家可归的孤魂。黎族人认为女人死后都要回到娘家的祖先身边,如果没有明确的祖传文身标记,将难以让祖先认领。不能进入祖先的群体,意味着成为孤魂野鬼。
而关于黎族文身意义众说纷纭,解释也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大致为:躲避猛兽说法、祖先不识说、逃避权贵和俘虏说、贵贱等级说、生殖崇拜和图腾说等。其中生殖崇拜和图腾说在笔者看来比较有根据。在黎族文身图案中,出现最多的是一种类蛙的纹饰,多文于妇女的脸部,以三角形和菱形框架交织网状于口。在笔者走访的海南省昌江县七叉镇各个黎族村落,均发现类蛙状图案的大皮鼓、类蛙状的纹饰或许是母系氏族社会阶段黎族先民对女性生殖的文化遗存。 蛙是多子动物,腹部鼓胀肥大,体态颇像孕妇,产卵数量巨大,具有较强的生育能力。黎族先辈引发联想试崇拜,蛙因其产卵量大,具有旺盛的繁殖能力,蛙的形象相比其他生物, 从视觉感出发,与孕妇肢体更加相似。黎族人崇拜蛙图腾, 希望借助超自然的能力,将这种旺盛的繁衍能力移植到自己身上。在原始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蛙图腾有着浓厚的女性崇拜意识,表现十分鲜明。
黎族人的图腾崇拜源于对生命力的原始崇拜,随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生也进入的繁盛期。笔者在重合村调查后得知, 黎族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相信某一类动植物与本血缘有着感应关系,把自己崇拜的图腾形象刻画在自己身体的皮肤上,作为特殊的标志,人通过文身的方法使自己所崇拜的图腾神灵常附于自身,而受到其庇护。原始先民无法科学解释男女阴阳交合孕育新生命的原理,认为其中必有神力存在, 所以加以崇拜。特别是原始混沌的思维和传统神话的影响, 给生殖和生命蒙上一层神秘而神圣的色彩。先民由此得以启示,将生殖繁衍的自然行为升华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生存意识,并由此推断出“天地”、“阴阳”等思想观念,朴素地解释了宇宙万物对立统一的客观规律。
二、结语
生存繁衍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也是民间美术的主题内涵。“阴阳相和,化为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思想是人类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的哲学升华,也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哲学基础。
摘要:黎族女性文身背后的涵义诸多,本文以图腾崇拜作为研究对象来对黎族女性文身意义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界定。
关键词:文身,黎族女性,生殖,图腾
参考文献
[1]孙绍先,欧阳洁.黎族女性文化专题研究[M].海口:南方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8.4.
[2]蒋炳钊主编.百越文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9.
[3]王学萍.中国黎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黎族女性 篇2
一、黎族饮食文化
目前黎族人口达131万, 占海南总人口的15%, 分别聚集在五指山、东方、三亚、乐东、琼中、保亭、昌江、白沙、陵水9个市县, 黎族有“ (亻孝) ”、“杞”、“本地”、“美孚”和“赛”五个支系。黎族传统饮食习俗, 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丰富, 并形成特有的饮食文化, 在黎族饮食中, 有独特风味的有以下四种:
(一) 黎族“茅台”山兰酒
1. 特点
山兰酒是黎族的“茅台”, 称之为“biang”。山兰米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 以这种稀有树叶制成的酒饼更含独特悠香。山兰酒除了清醇可口、味美甘甜以外, 还有延年益寿、补气养颜和滋阴补阳的功效。消食去滞, 数饮愈伤生肌, 常饮驻颜长寿。黎家妇女生孩子之后, 都要喝此酒用以滋补养身, 去湿防病。
2. 制作方法
它是用黎族所居山区一种旱糯稻———山兰稻米和黎山特有的植物, 运用自然发酵的办法制成。制作时, 将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 再把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饼”碾至粉状掺入其中, 然后放置在垫满芭蕉叶的锥形竹筐内, 上面也用芭蕉叶封盖。三天后, 朝下的竹筐尖部开始往置于筐下的陶土罐子里滴出浆水, 这就是山兰纯液, 呈乳白色。待山兰纯液滴干后, 竹筐内的酒渣还可再用黎族传统工艺进行酿造, 酿造出来的酒就是山兰白酒。逢贵客共临或重大节庆, 一家开坛举寨飘香。由于酒与糟混在一起, 为了不致喝进糟, 便用竹竿插入坛, 众客齐吸, 古人有“竹竿一吸胜壶觞”的诗句。
(二) 竹筒饭
1. 特点:
米饭软糯, 富含竹子的香味
2. 制作方法:
以山兰稻中的香米为原料, 砍下家种的粉竹或山里长的山竹, 锯成一节一节的竹筒, 然后装进适量的香米和水, 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 放到炭火里烤, 烤至青竹变焦, 饭便熟了。
(三) 南杀
1. 特点:
“南杀”有一种浓郁并独特的气味, 常吃“南杀”可以清除体内毒素和身体内的杂质。特别是黎族砍山栏, 收拾焚烬余杂的劳动时, 灰尘冲天, 吃了“南杀”可排除被吸进肺部的尘埃。
2. 制作方法:
“南杀”是黎家酸菜。“南杀”的腌法:一是将黎语叫做“里嫩” (剥去叶子取其幼茎) 或“芝温” (取其幼茎和叶子) 的野菜, 用冷饭和水冲调, 入坛密封一个月, 让其发酵成为独特气味的酸菜;一是把牛或山鹿的脊椎骨斩碎, 也可将田蟹、小青蛙、蚂蚱和其他小动物切碎, 与半熟的热干饭拌调, 加进量食盐或盐水, 入坛封存, 经过一个月以上甚至一两年时间发酵一取出食用。
(四) 鱼茶
1. 特点:
鱼茶味酸而微咸, 甘香可口, 诱人食欲。吃白沙鱼茶, 一次怯之, 二次适之, 三次瘾之。闻时臭, 吃时香, 咬食时柔软且稍韧, 气爽神清。
鱼茶其实是一种特制的鱼。因食用时要用水冲泡, 喝其水, 食鱼肉, 和泡茶的方法类似, 所以“盗”了茶名。
2. 制作方法:
把鱼的内脏取出, 将鱼洗干净, 切块加盐, 腌上一二个小时。挤干盐水后, 掺入凉米饭、酒曲或炒米搅匀, 再装进没有油渍的坛子里, 加盖密封。夏季放至7-10天即可启盖食用;冬天, 则放半月或一月方可食用。密封过程十分忌沾到油, 否则便会腐烂。
二、推广海南黎族美食
(一) 利用报纸、电影、电视等媒体以及多种机会宣传黎族饮食文化
海南地方政府应当善于发现、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影、小说、摄影、演艺等形式宣传推广黎族饮食文化。
(二) 召开黎族饮食文化展示与招商推介会
黎族在历史上曾经创造出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比如黎锦、竹筒饭、船型屋、打柴舞等等, 有些已经被人们熟知, 但黎族美食不为人们熟悉。相对于云南纳西族、哈尼族等民族文化来说, 黎族文化内容更为丰富, 类型更为多样, 但是, 海南黎族饮食文化之所以没有成功地在旅游市场上树立品牌, 吸引旅游者, 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黎族文化的包装和推销力度有很大关系, 也与黎族自身对待自己饮食文化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海南省政府利用和搭建各种平台, 采取多种方式, 对外积极推荐黎族文化项目。展示和推荐的方式可以多样化, 既可以由省政府召开黎族饮食文化展示与招商推介会, 也可以由各市县推荐黎族饮食文化项目, 省电视台策划黎族饮食文化的展示与宣传节目, 形成“政府做黎族饮食文化项目品牌、企业投资黎族饮食文化产品”的格局。
(三) 民族元素做招牌
海南菜文化的欠缺, 是海南菜发展的软筋, 挖掘、收集、整理海南菜文化史料, 更多地注入海南菜文化元素, "克隆"包装出时髦的新黎菜, 突出品味, 突出情韵, 将使海南旅游更加具有独特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增添国际旅游岛的魅力和吸引力。
文化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灵魂,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饮食文化特色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成功的关键。没有文化的饮食必将失去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个“美味”的海南国际旅游岛, 令人期待。
摘要:本文通过浅析黎族饮食的发展, 挖掘其市场, 宣传其文化, 向世界推广其特色, 使它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亮点。
关键词:黎族,饮食,文化,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南民族学院编辑组《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上、下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出版
【2】周智武海南岛的开发与黎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国科技信息2005 (14)
黎族女性 篇3
关键词:海南,黎族舞蹈,黎族故事,传统文化
黎族传统舞蹈具有古拙、质朴的风格和娱乐健身等特性, 并带有丰富的传统祭祀与节日文化色彩, 极具民族特色。它凝聚着黎族人民的劳动智慧, 体现了黎族同胞百折不饶的顽强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民族性格。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故事》以歌伴舞、以诗为画, 以黎族人民特有的图腾崇拜和宗教文化观念展现了海南黎族先民渡海迁徙、追根溯源的传奇故事, 呈现出一幅祖先们开天辟地、繁衍生息的历史长卷。该剧叙述了黎族祖先数千年寻求文明的辛勤、智慧以及薪火相传的艰辛历程。《黎族故事》还汇聚了大量黎族最原始的传统文化元素, 如黎族的竹木器乐“鼻箫”等打击乐器、黎族民间歌谣“摇篮曲”和“舂米谣”等、黎族民间舞蹈、黎锦纺织与树皮衣等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精彩纷呈地展现了黎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一副海南黎族传统文化与人文风情的全景展示。
一、《黎族故事》体现了海南黎族传统文化内涵
《黎族故事》分为序幕、《黎之源》、《黎之魂》、《黎之韵》、《黎之情》及尾声六个篇章。以“力神开天”拉开了表现黎族祖先“迁徙”和“恩山”的帷幕。剧中有表现黎族同胞天涯相认的“根山”;有开垦家园、祈求风调雨顺的“耕魂”和先民钻木取火、祈求光明的“取火”;有表现黎族特有的吹奏方式如山兰之灵的“鼻箫”;还有表现黎族民俗纺织、巧取树皮做衣的“树皮衣”和“黎锦”艺术等等, 都体现了黎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从纺线、织锦到“黎锦”的出现, 更是凸显了黎族文化的灿烂与神奇。如在“黎锦”一幕中, 一群黎族少女编织出一幅幅色泽斑斓、粗犷夸张的黎锦图案, 仿佛从天堂飘下的云彩, 象征着黎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海南岛流传着许多美好的民间故事传说, 在《黎族故事》中都有一定体现。如“大力神”“甘工鸟”“鹿回头”“夫妻树”等等, 都是黎族同胞祭祀、劳动、娱乐与爱情等生活场景的体现,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也是黎族人民征服自然、生生不息的民族写真。剧中“力神”象征着黎族同胞的保护神;唯美梦幻的“甘弓鸟”让观众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奇幻色彩和别样风味;“鹿回头”尽情展示着黎族男女之间纯真美好、热情奔放的爱情;“夫妻树”则表现两位黎族老人同甘共苦的美好愿望以及生死与共的情感共鸣。还有“船形屋”等原生态文化元素无不透露出浓郁的黎族风情, 给观众呈现出一个个奇异的情感世界, 将黎族古老、神秘、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黎族故事》演绎黎族传统舞蹈的起源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 是海南岛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它有着四千年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也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 主要环绕五指山居住。五指山是黎族最早的发祥地, 五指山地区号称“中国第一热带雨林”, 有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黎族传统舞蹈就是黎族同胞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下, 经过漫长的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积淀而成的, 它是黎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在三亚、东方、乐东、陵水、昌江一带的黎族村寨, 黎族祖先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 都有吉、凶、祸、福。其灵魂既可保护家人又可作祟于家人。因此, 黎族舞蹈受到黎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社交娱乐及生产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有反映祭祀祖宗、祈安求福的“宗教祭祀舞蹈”, 如“捉鬼舞”“五凤舞”等, 祈求祖先的神灵庇佑;有反映风俗习惯的, 如建屋迁宅、结婚生子的“生活习俗舞蹈”, 如“祝福舞”“平安舞”等, 祈求全寨黎民平安顺利、人丁兴旺;有反映农闲娱乐、鸣锣庆丰收的“娱乐喜庆舞蹈”, 如“打柴舞”“猴子舞”等, 模仿各种动物形态, 是黎族人民最喜闻乐见及适合娱乐健身的群众性舞蹈;还有反映生产劳动和收获季节、模仿人们劳动场景的“生产劳动舞蹈”如“舂米舞”“钱串舞”等,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反映黎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政权和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英勇斗争舞蹈”如“双刀钱铃舞”“打曲舞”等等。勤劳智慧的黎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黎族传统舞蹈文化并世代相传。
三、《黎族故事》传承黎族传统舞蹈文化
《黎族故事》是由海南省歌舞团创作并演出的一部大型原创舞蹈诗。在编创手法上, 在保留黎族民间传统舞蹈原有风格特征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并借鉴了现当代舞的表现手法, 结合其他民族、其他舞种的风格特点, 突出了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精神,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该剧编导将传统的原生态舞蹈艺术和现代优美动听的音乐相融合, 运用LED灯光艺术科技给舞台营造出绚丽的3D立体画面效果, 再结合真实布景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剧中融合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以及传统手工技艺等原始道具为一体, 传统的黎族民族服饰绚丽多彩, 结合唯美动人的舞技, 加上梦幻灵动的舞台空间, 仿佛把观众带到了五指山下、回到先民生活的时代, 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黎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黎族故事》无论是“序幕”还是“源”、“魂”、“风”、“情”直到“尾声”, 每一幕都令观众叹为观止, 黎族同胞表达情感的人文情怀得到了尽情诠释。
四、让黎族传统文化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象征
海南岛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 以文化建设为基础和核心。而黎族文化就是海南独有的原生态传统文化、也是海南文化的魅力。因此, 在提升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应大力弘扬黎族传统文化, 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精品, 为国际岛打造美好的文化形象。记得曾经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团队打造的《印象海南岛》, 虽然作品也清晰地呈现了大海、阳光、沙滩、椰树等海南元素, 其中的《红色娘子军》也是享誉海内外的红色经典文化。但如果作品中没有突出“红色娘子军”和“椰树”则可以看作是“印象青岛”“印象北海”等任何一座海滨城市。因此, 《印象海南岛》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的海南印象, 却留给人们太多遗憾!这充分说明其缺少海南的本土文化特征。如果能够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如:黎锦、鼻箫、黎族纹身和“鹿回头”“夫妻树”的爱情故事传说, 再加上黎族“椰壳舞”“打柴舞”等等, 方能凸显海南民族文化的厚重并由此产生情感共鸣。像《印象刘三姐》《云南印象》那样成为贵州和云南的标志, 让人过目不忘。但愿《印象海南岛》在海南国际岛文化建设中重新崛起、再创辉煌。让黎族文化成为国际旅游岛的名片, 让全世界对海南岛留下最深刻的记忆和最美好的印象!
五、结束语
黎族传统舞蹈是海南中国舞蹈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黎族故事”不仅让广大黎族同胞更加了解自己的民族、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引以为豪, 还让更多不熟悉黎族文化的观众也能了解海南黎族社会历史和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海南经济文化与民族旅游的发展,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的加快, 黎族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海南文化的象征。让黎族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文化走出五指山, 让黎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光大, 实现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及良性循环, 文化魅力独特。
参考文献
[1]孙乃反.论黎族舞蹈的起源及其流变[J].大众文艺, 2014 (23) .
黎族舞蹈美感浅析 篇4
黎族先民长期居住在与大陆隔绝的海岛上, 古时候的海南岛是一个“蛮荒”之地。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原始社会, 他们面对不可预测的自然环境的灾难, 海啸、地震、雷光、电火等让他们感到恐惧,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地将这些自然灾难都归咎于“鬼”。于是黎族先民就有了最初的驱逐“鬼魔”的舞蹈形态。《驱鬼舞》《打碗舞》《温娲舞》就是人们偏信于“鬼”的结果。后来“驱鬼”并未消除自然灾难的降临, 他们坚信天上一定有神灵在主宰着世界, 于是他们举办各种祭祀仪式请天上的“神”来治“鬼”, 在“驱鬼”和“请神”的活动中他们或向天空举手伸臂或开胯、踏脚、跺步等, 这就形成黎族舞蹈的雏形——“艺术前的艺术”。黎族舞蹈有其自身的舞蹈语汇及产生的环境因素与发展的社会规律性, 有属于自己的运动形式和表现手法, 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形态。
一、回归自然, 富有原生态韵味。
尽管舞蹈的起源目前有多种理论观点, 但是关于黎族民俗舞蹈起源于劳动和巫术活动是无庸置疑的。这里所指的自然美一方面指舞蹈中的人体形态谐和之美, 二是指大自然环境中的意象被运用到舞蹈场景中的自然之美。人体形态之美是舞蹈艺术孜孜以求的最高艺术宗旨。黎族民俗舞蹈也像中国古典舞蹈那样讲究腰身和手脚所构成的曲线美, 讲究“舞蹈构图中的点、线、面、角、体、形”的协调及腿脚的“闪、起、抬、蹦、撇、钩、落”的虚实结合之美。还原自然并超越自然是人类所有艺术的根本回归, 不管是绘画艺术还是雕刻艺术, 音乐艺术还是舞蹈艺术, 都力求“自然”。大自然的风景在舞蹈家的眼里是一副美丽的图像, 并且在它的秘密深处都蛰居着人类心灵的内涵, 骚动着抒情表达的渴求。黎族歌舞诗《达达瑟》 (黎语意为非常美好) 就是一部极好的诠释大自然的唯美舞作。该剧由海南省歌舞团和海南省民族歌舞团联合创编。全剧由序、上篇、中篇、下篇和尾声五个篇章组成。其中《序》就“以黎族老汉赶鸟的特写镜头作为引线, 在朴实真挚的歌谣、竹器和鸟声中, 表现了大自然的造化所赋予黎族人的独特的生命色调。”在上篇 (有《山兰女》、《摇蓝调》《围猎曲》《牛踩田》等) 中“构建了一组组优美无比的田园小诗篇……”中篇《拜扣与帕曼的三月三》“选择比较浪漫的色彩, 在歌与舞的缠绵交织和意象叠合之中, 传达黎家人浓浓的乡情、人情和恋情, 赞美了大自然赋予人们的美丽性情和气质。”
二、故事性强, 充满生活节奏和趣味。
关于黎族舞蹈的起源我们在前面已经定论, 在此不必累牍。黎族的“艺术前的艺术”往往是形成于生活的。
说到生活化的舞蹈不得不提《打柴舞》 (或称“竹竿舞”, 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舞是黎族文体结合的民间传统舞蹈形式。据传, 此舞原叫“跳柴”, 是黎族古时祭祀祖先和天地的祭祀礼活动。旨在一则告慰天地和先灵, 黎寨玉米、山栏丰收了, 敬请天地神灵回黎寨与村民一起“跳柴”同庆丰收。二则祈望祖先英灵保祜黎寨人丁兴旺, 丰衣足食。所以, 每年农历十月新谷登场至元宵节期间, 家家户户煮新米, 杀鸡宰猪, 人人穿着节日盛装, 到空旷的山地燃起篝火举行“跳柴”祭礼。首先, 由“奥雅” (老人) 主持祭祀天地和祖先的祭祀活动后, 青年人围绕着篝火跳呀!唱呀!有的往篝火堆中添柴;有的从熊熊的篝火上腾跃飞过;有的在地上合击竹竿;人们来回跳跃着, 或唱歌, 寻找伴侣。舞者在竹竿分合的空隙中间穿梭、跳跃、转身、腾飞。动作由慢至快, 敲击竹竿节奏有轻有重, 劈啪!劈啪!劈劈啪啪!劈劈啪!清脆的击竹声响和矫健灵巧的舞姿相映成趣。舞者, 若能前踏后踩, 左跳右转顺利地腾跃或飞穿越过竹竿空隙时, 在场的群众会齐声呼喊:哩!嗬哩!哩!嗬哩!以表示钦佩和赞扬。
三、合理想象, 工于艺术融合。
“想象是人类最高的禀赋之一, 人类因此得以把积累下来的形象和思想综合起来, 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出奇妙的成果。”正是如此, 想像能使舞蹈实现了自然和人物发挥作用, 创造出欣赏和审美群体, 经过舞蹈本体完整地体现艺术之中, 并激发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
黎族神话“鹿回头的传说”由来已久。《鹿回头》该剧的创作源于这个流传已久的“百字传说”。“神话”的原本内容不过百字, 但经过艺术家们的合理想象, 舞台创意, 极大地丰富了该剧的内容, 而且以全新的、不同以往传统模式——人偶同台的形式, 即借用海南临高人偶剧的舞台艺术表现手法, 将人与木偶之间的角色转换作了巧妙处理。《鹿》剧把一个古老而美丽的爱情神话故事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地展现在了狭小的舞台空间, 引起了受众的强烈共鸣。
黎族舞蹈审美意识形态的美绝不仅仅于此, 其美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相辅相成, 相互依存。生活中的美往往流露于“自然”之中, 而自然对象往往被意象化、艺术化、被美化。总之, 美与不美完全在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情绪, 大概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意吧。■
黎族女性 篇5
黎族文化多数沉淀在海南地区, 伴随着国家“文化强国”的战略政策, 从04年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后, 海南省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基本结束, 分别建立了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容。而后申报背景指的是, 当前申遗已经成功, 但只是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了正式身份, 但并不是说非遗保护工作就已经圆满完成了, 后续的保护及传承才是最关键的, 也就是处于后申报时期。有学者认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尚且不充分, 对于活态的保护意识也比较缺乏, 保护意义的认知并不充分。有些学者还认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工作, 目前我国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统一, 整体的协调和引导力度也不够, 整体缺乏工作积极性, 所以也有较大的利益之争。因此前期存在这么多的疑虑, 后申报时期更是像一场硬战, 要求我们既要有所追求, 更要有所坚守。才能够固本溯源并且开拓创新。后申报背景中主要存在这些问题:
(一) 坚守草根文化与利益博弈间的冲突显现
近几年的申遗保护工作多是单边的政府行为, 所以民众参与度并不高, 而规划完整的保护工程到最后可能也会变成众人所忧的政府面子工程博弈之中。相对于比拼入选国家名录的项目数量政治博弈、借项目争取国家投入的经济博弈, 立项后的遗产保护工程却可能只是摆设。传统技艺的遗产在现代纺织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双头剑下被夹攻得遍体鳞伤, 生存空间异常狭窄。而对于传统技艺的申遗主导力量最主要还是归结在政府方面, 此外还需要继承者以及民众组成的团体来自资金上的支持。但目前我国的情况是, 整个社会对于非遗的观念和重视程度不一, 导致国家在抢救性保护资金的落实方面上存在滞后的问题;此外保护的理念也是较为死守, 在传承的力度上远远不够。同时还有些技艺继承人的思想观念太过落后, 认为独门技艺不应外传, 所以死守优秀的文化遗产, 这种草根性的劣质思想导致了本来就缺乏自觉性的原生态继承工作更是脆弱不堪。
(二) 产业继承缺乏载体及创新
当前海南地区黎族的纺染织绣工艺开发尚且还是各自为阵的状态, 总量比较少, 规模也是相当低, 难以在包装或者是载体上取胜, 所以无法成为文化产品, 也没有相应的品牌效应。像黎锦坊这类企业公司, 虽然带有一定的产业化规模, 但其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大, 一旦离开政府的投入就显得举步维艰。所以一般维持生计的都是靠订单, 但是订单的收购价却很高, 量小根本就走不好销路。此外很多继承者以及传统黎族妇女都没有形成产业开发的意识, 只是觉得传统工艺就是有空在家放几套压箱底然后关键场合拿出来用一用, 所以当前黎族文化的产业继承进程堪忧。
(三) 迎合市场的传统工艺严重失真
针对传统技艺对市场的迎合,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传统植物材料被化工材料所取代, 另外是手工艺被机械化所取代。因为市场经济的冲击, 使得较多机构和组织已经开始放弃保留传统技艺的步骤, 逐渐让机器化生产代替手工操作。众多的商业运作模式, 不管是原材料还是产品, 都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可贵。虽然经济利益上得到了提高, 但是本身已经与传统技艺发展本质背道而驰。过度的包装只能使得传统的纺染织绣技艺成为一种无谓的摆设。
此外在信息化时代的今日, 保护手段也未能跟上步伐, 较多普查中心只是停留在普查和录入阶段, 更深层次的分类、鉴定、归档以及整理工作都还没有建立好, 所以专业人才及数据库的保存技术才是真正的关键操作。所以目前针对黎族地区纺染织绣技艺的研究应当从信息化以及数据化的方向出发考虑。
二、 黎族纺染织绣技艺开发对策研究
(一) 扶持继承人以及完善继承人机制
对于继承人的选择必须理清其在家族当中的位置以及所承技艺的精湛与否。继承人的选择一定要去除行政化和官僚化的色彩, 严格执行继承人标准, 同时对继承经费补助要提高额度, 政府要担负起指导管理的责任, 同时监督继承状态。对于继承人的扶持也要多管齐下, 对其活动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 透过短期的规模培训来扩大继承人的数量, 同时还要使得其传人学有所用, 保护好他们的知识产权。还需要建立起文化生态环境, 形成较好的乡土氛围去传承文化。建立多一些民间基金组织, 为文化传承提供物质后援。
(二) 机器化转手艺化的坚守
产业化的开发, 一定要做好手工价值的宣传, 坚守住我们的手工源头, 由于手工艺品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存在, 越是有民族性以及艺术性的东西它就越不容易被瞬息万变的市场所取缔, 若只关注到实用性, 就会降低其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此外还要保护好棉纺织工艺的材料来源, 大力扶植各种原材料行业及加工业, 政府需要规划好用地, 同时积极促进原材料的产业化发展, 形成规范的产业链。还要支持企业与各研发机构进行技术攻关, 形成稳定的产业链。
(三) 与数字技术联姻深化信息发展改革
对传统的工艺数据库进行建立程序, 拓宽其保护的技术手段。利用数字技术搞好现有资料, 并且转化为数字媒介, 同时还要不断开发数字应用技术, 利用互联网的途径来发布以及宣传信息, 使得遗产能够在网上与民众近距离接触。同时透过互联网, 也可以使得更多人去了解这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遗产, 也实现了电商化的推销。此外需要注意的是, 必须不断加强本土文化挖掘, 鼓励建立特色产业来支撑文化遗产的生存。
三、 结语
在海南黎族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后申报时期, 沉淀下来了很多问题与现状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本文就从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在保护以及传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同时还进行对策的拟定以及建议的提出, 旨在提供社会各界更多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依据。
摘要:黎族的纺染织绣技艺属于海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当中的明珠, 特别是在海南申报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过程当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对该黎族传统工艺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环境下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原因进行分析, 同时从保护技艺的主体“继承人”, 到开发技艺的本体产业化发展, 最后再到具体途径:与数字技术联姻这三方面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志军.后申报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忧与思[J].思想战线, 2011 (5) .
[2]王宏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中的”冷”思考[M]郝苏民等.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北各民族在行动.民族出版社, 2006.
[3]高丙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J].江西社会科学, 2007 (3) .
黎族祖先崇拜文化解析 篇6
黎族是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之一, 除少数分布在贵州等省外, 90%以上都聚居在海南岛。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海南黎族人口为127.74万, 主要分布在三亚市、五指山市、东方市以及陵水、保亭、乐东、昌江、白沙、琼中等黎族 (部分苗族) 自治县。黎族自称“赛”, “黎”是他称, 其内部分五个支系, 即哈方言 (哈黎) 、杞方言 (杞黎) 、润方言 (润黎) 、美孚方言 (美孚黎) 、赛方言 (赛黎)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黎族人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特殊的政治、经济形态, 使黎族文化也呈现出古朴和虔诚的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祭祖求鬼活动非常频繁, 如婚娶、丧葬、乔迁移居、驱邪安家、得子还愿、幼儿取名、体弱多病等, 都要请道公念经做法事。祖先鬼, 是最大的鬼, 也是最让人害怕的鬼, 民间流传有“天上怕雷公, 人间怕禁公, 地下怕祖公”的说法。因此, 黎族的祖先崇拜文化不但特点突出, 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人生礼仪中的祖先崇拜
黎族宗教信奉万物有灵, 认为日、月、天、地、山、水、田、木等都有灵魂, 人们对其十分敬畏和崇拜,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人们的认识范围不断扩大, 由自然界的无机物、动物和植物扩大到人类自身, 黎族信仰就从自然崇拜发展到祖先崇拜, 体现了人类发展从对自然的崇拜到对人的尊重与重视。在黎族人的观念中, 人死之后变成鬼, 他们凶恶贪婪, 四处游荡, 人遇到他们灵魂就会被勾走, 轻则生病, 重则死亡。因此, 祖先鬼是最大的鬼, 也是最让人害怕的鬼。为了趋吉避凶、祈祥纳福, 人们不得不借助于通灵的道公举行各种各样的法事活动, 以取悦于鬼魂。纵观黎族人的一生, 从出生到成年, 从结婚成家到年老过世, 无不浸润着祖先崇拜的浓厚印迹。
孩子出生后要向祖先汇报, 孩子生病时要到家族祠堂去改名。过去的黎族少女在月经初潮后就要举行文身仪式开始绣面文身, 否则人们就认为其悖逆了先辈, 死后祖先也不会认她。黎族结婚仪式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请黎道公到家里向祖先汇报, 祈求祖先的庇佑和赐福。最能体现黎族祖先崇拜文化的人生礼仪是其丧葬习俗。黎族普遍认为人死灵魂不灭, 生时附于躯体, 死后独立存在, 或栖附于其他物体, 或游离于村落住所, 或往来于阴阳两界[2]133, 因此鬼是时时在, 处处有的, 人们对其非常惧怕。为了摆脱鬼魂的纠缠, 人们要请来能通灵道公唱经做法事, 帮助亡灵尽快离开家园, 顺利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所以黎族普遍讲究速葬, 一般是人上午过世, 下午就出殡, 很少在家里隔夜。当人们出殡回来时, 丢掉从坟地带的树叶、到亡者家中先洗手、给子孙更改称呼, 与亡灵彻底决裂, 不把鬼魂带回家来。即使是这样, 人们对于亡灵依然放心不下, 怕它伺机回家或者到处徘徊作祟, 于是, 人们不遗余力地通过一系列的丧葬仪式来安抚亡灵。如点亮灯为亡灵照明, 引魂到西方极乐;向六道神灵祭奠, 为亡灵解去平生罪愆;护送亡灵过奈何桥, 到达西天极乐世界;给亡魂封土占地, 划出势力范围, 让其庇佑子孙平安等。
二、岁时节日中的祖先崇拜
在美孚方言黎中, 每年除夕, 各家都要到本宗族祠堂里给祖先牌位、神像 (正常死亡的祖先是牌位, 非正常死亡的祖先是木偶像) 挂红, 意为送新衣;大年初一, 汉道公到各家各户举行“圣跑” (指供奉祭拜祖先神龛的宗教仪式) 、“圣梃” (指供奉祭拜家中已经外嫁的女儿亡灵的宗教仪式) 的祭祖活动, 通过念经做法, 拿肉和糍粑供奉祖先, 然后打筊杯卦给家人看新年运;大年初二, 同宗族各家各户再去祠堂拜祖, 并且从初一到十五, 各家轮流派人到家族祠堂里烧香、倒茶、敲锣、打鼓等活动, 与祖先同欢娱。美孚黎各家各户厅堂墙壁上都设有一个小神台, 家里过世的男性先祖都在此供奉, 另外还供奉家中已经外嫁的女性先祖。每年春节, 各家都会杀一头猪来祭拜神台, 然后将下颚在神台的旁边或者下面挂成一排。在美孚黎的观念中, 神台是连接祖先和家人的桥梁, 是祖先灵魂回来时休息的地方。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发端于美孚黎, 这个根源于祖先崇拜的民俗节日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 尽管事象的内容不断演变和丰富, 缅怀先辈、祭祀祖先的核心内容却一直未曾改变。而润方言黎在春节时有“赶鬼”祭祖习俗, 每当黎明时分, 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一齐出动, 手拿粽粿叶, 先从居家厅堂开始, 边赶边喊:“老人 (指祖灵) 啊, 快快起来梳妆啰, 别家老人早出门了, 你们也赶快起身出门啰!”走出大门口, 燃放鞭炮后继续重复动作, 一直赶到村路口才把粽粿叶扔掉, 又大声喊:“老人啊!快去黎安、桐海 (均属沿海村庄) 吃大鱼、大肉!”仪式才结束。其仪式大意是, 除夕时每个黎家都把祖灵迎接家中过年, 现在大年时间已过, 所有祖灵都得离家外出自行谋生了, 不要留在家中作祟于活人[3]678。
三、日常生活中的祖先崇拜
说祖先的鬼名是黎族最大的禁忌, 因为黎族人普遍认为不慎说出祖先名字, 他就会出来作祟制乱祸害生者。各个村落, 以自己父子血缘男性正常死亡的远祖和祖先构成人们意识上所崇拜的祖先鬼的主干, 本族同一祖先的直系血亲的妇女, 外嫁后正常死亡的也被归入其行列。在日常生活中, 除了岁时节日、人生礼仪中的祭祖活动, 如果有人久病不起、或者霉运连连等, 家人都会举行法事祭拜祖先鬼, 以求得平安。祭祖先鬼时, 杀水牛、黄牛或猪供奉。祭品不同, 念鬼名的方法也不同。杀水牛的念鬼名, 就从最早的一个祖先的鬼名念起;杀黄牛的就从第二个祖先的鬼名念起;杀猪的就从第三个祖先的鬼名念起。祭祖活动的主持者———娘母或者道公, 要把死者的鬼名牢牢记住, 以便代代相传[4]162。时至今日, 在许多地方的黎族社会中, 一块土地如果为某家的先祖所开垦, 其他家户就很自觉地遵守这个没有字据与界碑的约定, 宁可在狭小的空间中坦然生活而不会去侵占。
四、姓名与亲属称谓中的祖先崇拜
黎族人继承祖先姓氏, 以父传子的方式世代相传。在美孚方言中, 每人都有两个名字, 汉名 (又叫学名) 和黎语名字。如在东方市东河镇的西方村, 有六个宗族, 每个宗族都有自己的字派, 字是由本宗族道公倡立, 族内议定通过, 本族人必须严格遵守不可随意更改, 因此每个人的汉名都是根据这个字而取的名。其黎语名字更加简单直接, 如男孩通称“老”, 女孩通称“翁”, 但这个名字又是时时变动的, 如家中有老人去世, 孩子父母与操办丧事的黑公一块商量, 根据亡者与孩子之间特定的辈分关系斟酌变更孩子的称谓。按照风俗, 老爸过世长子负责操办丧事, 其小孩的名字就要更改, 老妈过世老二负责, 其小孩也要改名。“跑” (音) 即爷爷, “走”即奶奶, 那么其原来叫“老福”的孙儿, 叫“翁冲”的孙女, 就会改称为“老便走”、“翁便走”, 意为没有奶奶的孙儿孙女。“帝”是父亲, 假如父亲去世, 其儿女会改称为“老拍帝”、“翁拍帝”, 意为失去父亲的男孩女孩。总之, 家族长辈亲人等的去世,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 都有更改黎名称谓的可能, 同时孩子们对父母亲的称呼也要做相应改呼。同时, 新称谓不能与村里已有的别人的称谓相雷同。所以在美孚方言中, 一听孩子的叫名, 不用问就知道其失去了哪位亲人。
总之, “祖先崇拜对于向来重视血缘关系的黎族来说, 显然具有一种精神纽带的作用, 它召唤和约束着同一祖先的子孙在现世的生活中齐心协力, 彼此关照, 追求幸福”[5]。正是这种特殊的宗教文化情绪, 使黎族社会长期以来带有封闭性和凝聚性的特点, 公众精神得到一定程度的张扬。时至今日, 在美孚黎聚居村落中,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我们曾经做调查的美孚黎村落中, 即使出门两三天, 住处不上锁, 也不会发生盗窃现象, 这在鱼目混杂的现代社会中是很难想象的。
参考文献
[1]邢植朝.黎族文化溯源[M].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3.
[2]符兴恩.黎族——美孚方言[M] (.香港) 银河出版社, 2007.
[3]吕大吉.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黎族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4]广东省编辑组.黎族社会历史调查[M].民族出版社, 2009.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研究 篇7
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 中国的56个民族各个都创造出了拥有自己独特民俗和信仰的本土文化。黎族是中国一支特有的少数民族, 经考古、语言、民族等多方面学者研究, 认为大部分黎族在约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定居海南岛, 与古代“骆越人”有着直接的种族渊源。现今黎族主要聚居地在海南的中南部, 即琼中、保亭、陵水、白沙、昌江、乐东以及东方、五指山和三亚等地。黎族在海南岛这片热土上, 经历了长久的历史沉淀, 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璀璨的文化。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制度, 使他们分为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方言支系。
黎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沉淀, 黎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创造出了独特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各支系都有着古老而深厚的民俗底蕴, 特别是民俗工艺更是独特而珍贵。黎族文化独具一格, 精美的织锦工艺, 还有独特的制陶技术, 都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黎族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工艺成了海南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线。黎族拥有悠久丰富的口头文化, 却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他们的传统工艺作品成为记录黎族历史的“活化石”;传统织锦作品上留下的图案和纹样成为黎族独特的“符号文字”。
一直以来, 海南岛具有特殊的地理和环境特点, 跟大陆隔海相望, 在很大程度上使人们对黎族缺乏直观的了解和研究。近些年, 海南重点发展经济建设, 民俗不再像过去那样发展繁荣, 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黎族这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民俗工艺在经济建设中也开始慢慢淡化。其中, 传统、精美而典雅的黎族织染锦工艺, 古老、朴素而独特的制陶工艺开始慢慢失传, 传统工艺和其拥有的视觉符号开始日渐衰落。直到2006年6月, 海南黎锦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陶艺术被国家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锦和黎陶所传达出的黎族传统文化和工艺开始被认可。申遗的成功, 将黎族民俗文化推到了世人面前, 引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黎族传统文化、民俗工艺、民俗视觉语言符号的关注。
二、黎族传统织锦的工艺流程
海南黎族的传统纺织技术是由世世代代相传而来。从开始的轧棉、弹棉, 然后是纺纱、染色、织布, 最后的刺绣, 最终成为绚丽的黎锦, 要经历一整套系统的工艺流程, 即纺、染、织、绣这四部分工艺。
1. 纺:
纺棉机、弹花弓、纺轮、单锭脚踏纺车等是织锦的主要纺具。第一道工序是采棉, 然后是净棉, 通常是用木质手摇扎花机或者手搓取籽而达到净棉的目的, 第三步是用弹花弓弹花, 最后一步是将弹好的棉花或木棉花丝捻接成一根根线, 再用一节节守管卷筵, 用手捻纺轮织成纺纱或单锭脚踏纺成纺纱。
2. 染:
当地的植物染料是黎锦织锦的主要染料, 其他石头等为辅助染料。植物染料多是野生植物, 少数人会专门栽培。主要的染具有染缸和染棒。蓝、青、绿这些颜色大多是用植物叶片的汁液染制而成, 如木蓝、假蓝靛的茎、叶可染出蓝色, 谷木的树叶染出绿色;黄、紫、红等色彩则是利用植物的花经过加工调制后染制而成, 如苏术的芯材染红色;姜黄的茎块染黄色;棕色、褐色便是利用树跟或树皮切碎后投入少量石灰加水煮而成;而黑色就是用乌墨木的树叶。染色后, 将纱线放在染缸中浸泡数次, 使其能够均匀上色。
3. 织:
黎族的织具有羊角绕线架、“工”字形绕线架、“千”字形绕线架、脚踏织机、踞腰织机。美孚黎地区制造和使用座式脚踏纺织机, 其他地区大多使用原始的踞腰织机。踞腰织机, 简称为爬腰机, 山藤腰带、腰力棍、木刀、于仪经棍、竹梳、竹纬线针、整绒梳等器械组成。织布时, 绑着藤腰带, 用双足踩踏织机经线木棍, 席地就坐织布。具过程是用右手持石纬线木刀, 按织物的强力交替程度, 用左手投维引线, 然后用木刀打紧纬线。织锦过程是用有色棉纱在绕线架上整经、或打地桩整经, 把经纱安装在织机上, 绷紧经平面。根据团花纹系综, 一般16根综, 最多50根综, 然后根据图案花纹提综, 穿梭各种彩色面纱织锦。
4. 绣:
黎族的刺绣有单面绣和双面绣之分。单面绣又根据刺绣载体不同而分成“手绣”和“脚绣”。“手绣”是在棉布上绣出图案花纹。“脚绣”是在距腰织机上织锦之后, 再绣上图案花纹, 以增加美的效果。
三、黎族传统织锦的价值应用
海南黎族传统织锦上的视觉符号, 总是因它独特的装饰性和跨越时代所形成的神秘感而受人赞叹, 但就其本身符号所具有的功能性来说, 最不可忽略的是视觉符号的识别功能和传播功能。
海南黎族传统织锦纹样视觉符号承载着悠久的历史, 它的古朴美感兼备具象和抽象造型的综合, 是古代黎族人民工艺经验的结晶, 也是黎族民族文化的神秘魅力之处。这些方面是建构黎族传统视觉语言符号艺术美的基本元素。以此为审美基点形成的黎族传统织锦视觉符号, 运用到现代设计的图案纹样、色彩组合和装饰布局中, 成为其在现代设计中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可行性依据。
摘要:黎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沉淀, 黎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创造出了独特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各支系都有着古老而深厚的民俗底蕴, 特别是民俗工艺更是独特而珍贵。黎族文化独具一格, 精美的织锦工艺, 还有独特的制陶技术, 都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黎族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工艺成了海南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线。
关键词:黎族,民俗底蕴,传统民俗工艺
参考文献
[1]符桂花.黎族传统织锦[M].海南出版社.2005
[2]王学萍.黎族传统文化[M」.新华出版社.2001
[3]黎锦与黎族服饰[J].中外文化交流.1999
【黎族女性】推荐阅读:
黎族音乐05-22
黎族苗族10-27
海南黎族艺术09-23
海南黎族节庆文化07-21
黎族传统文化09-20
黎族饮食文化旅游07-18
海南黎族人民生活调查报告05-26
黎族文化发展之我见11-08
昌江黎族自治县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05-21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