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寡头

2024-10-26

垄断寡头(精选8篇)

垄断寡头 篇1

一、培育寡头垄断市场的意义

目前,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存在着很多缺陷, 现实中也已暴露出很多问题, 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

首先,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 事务所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 导致审计效率下降, 不能适应审计服务这种特殊市场的要求。我国证券市场上频繁爆发的审计失败事件就是其突出表现。因为对于一般行业而言, 消费者会根据商品质量给自己带来的效用以及产品的价格决定是否会购买这件商品, 政府或者行业协会都会颁布产品标准。因此, 充分竞争会使得消费者能够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高质量的商品, 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但是, 审计质量的最后结果体现为一份审计报告, 绝大多数公众难以据此判断审计质量的高低。因此, 这种审计市场结构甚至有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逐渐使质量高的事务所退出市场。

其次, 当前审计市场的竞争结构导致竞争变得过于复杂, 审计机构和专业人员可能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争取客户, 在风险防范和审计质量上做出不得已的让步, 使审计独立性受到损害。

再次, 由于审计服务的质量难以确定, 在分散型市场中, 市场本身无法淘汰那些独立性低、质量差的审计服务, 势必造成审计行业的混乱, 审计的总体质量下降, 公众对会计师的信任程度降低,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审计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 同时具有无差别性, 即审计业务均为按审计准则执行的法定审计, 各家事务所在同一领域进行竞争, 因此构造寡头垄断的审计市场结构是十分有益的。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 审计市场高度集中, 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容易形成共谋。事务所通过非合作博弈达成一种隐性契约, 不再担心客户流失对其声誉的损害, 从而可以在员工素质的提高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以更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通过提高市场集中来构造寡头垄断的审计市场结构, 为事务所培育对其业务拓展至关重要的良好声誉和品牌创造了条件。应该指出的是, 寡头垄断不是完全垄断, 并没有扼杀必要的竞争, 只是提升了竞争的层次和水平, 即几家“寡头”事务所之间在审计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深度上进行竞争。我国多位学者通过对中国审计市场的研究, 认为有必要在我国构造寡头垄断的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 大力培育较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 形成规模经济性。这不仅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也有利于在会计服务业进一步增强与实力雄厚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的能力。

二、培育寡头垄断审计市场结构的可行性

针对当前我国审计市场的现状, 培育寡头垄断的审计市场同样也是可行的。实际上, 在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日本, 审计市场格局与当前我国一样, 一批小所分散在全国各地, 影响了审计, 特别是证券上市公司审计的质量, 投资者和公众对此反应强烈。同时, 这些小会计公司在与打进日本审计市场的美国“八大”会计公司竞争时, 势单力薄。为从根本上扭转此局面, 大藏省于1974年对《公认会计师法》进行了修订, 规定设立审计法人并赋予其审计证券上市公司的资格。此举促使众多事务所合并, 很快形成了十几家大型事务所。现在已发展为“四大”控制证券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市场形态。因此, 我们也同样可以借鉴邻国的经验, 培育寡头垄断的审计市场在我国是完全可行的。

三、培育寡头垄断审计市场的途径

(一) 培育理性的投资者

1、培育理性的机构投资者。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是指那些以其所能利用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各类股票和债券投资的金融中介机构, 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不同, 他们更注重投资而不是投机, 因而对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更高。资本市场发达国家的实践就是证明了, 机构投资者力量雄厚, 影响很大, 不仅是资本市场发展最强有力的推动因素, 也是会计信息需求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主要特点是持有较多的股份, 拥有雄厚的物质实力, 对资源配置影响作用大。他们精通专业知识, 投资经验丰富, 信息资料齐备, 分析手段先进, 所有投资决策者都基于对上市公司的深入分析和宏观经济的详细研究, 投资行为十分理性。而且他们一般采取稳定的投资战略, 注重资本的长期增长, 多采取长期的投资行为。因此, 与个人投资者相比, 机构投资者对会计信息有着更强劲的需求动力, 只有当机构投资者成为证券市场主体时, 才能形成有效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

从现状来看, 我国机构投资者仍然种类较少、缺乏规模优势;机构投资者也多以短期投资为主, 因而更偏好于流动性需求;机构持股比例相对市场总股本很小, 难以发挥影响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要使机构投资者有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 就必须使其对于公司治理机制有切身的利害关系。这就需要丰富目前机构投资者的种类, 培养具有长期投资倾向的稳定投资者。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与共同基金是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三类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其中, 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均属于相对较为长期的投资者, 他们在推动公司治理机构的完善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种类较少, 对流动性需求的偏好导致机构投资者偏好于短期投资, 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股价的波动, 而非公司业绩。证券投资基金入市时间短, 发展规模小, 具有长期投资倾向的机构投资者如社会保障基金、保险基金等也不过刚刚进入股市, 尚不具备影响公司治理的能力。今后, 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应当成为关注的焦点。

2、教育和引导中小投资者。目前, 在我国投资者群体中, 中小投资者等弱势信息需求主体占到绝大多数, 但这些投资者普遍素质不高, 多数投资者不具备起码的会计专业知识, 在信息获取和自我利益保护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一方面他们没有权力要求上市公司向其专门提供信息;另一方面他们没有信息收集和甄别能力, 同时也不能通过特别合同等形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当然也就不可能对财务信息披露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他们在投资行为上以获得短期交易收入为主, 不注重长期效益。从境外成熟市场的经验看, 全面深入的投资者教育, 有利于提高个人投资者素质, 引导其树立投资理念, 增强法制意识, 提高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投资者信心, 巩固市场发展的微观基础, 还可以使投资者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有利于提高理性决策水平, 帮助投资者利用和处理财务信息资源, 让投资者懂得根据真实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 为高质量审计培育需求市场。

在现阶段, 我国投资者教育要注意的问题应集中在技能和法律意识方面:首先, 教育内容重点放在市场基础知识、法律法规、投资风险和权利保护等方面, 以达到尽快提升中小投资者素质的目的, 同时要有效整合各种资源,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推动投资者教育制度的完善, 尽快推动投资者教育向普通教育的深入, 使更多公民接受正规的投资者教育;其次, 要加强投资者教育的法制化程度, 鼓励广大中小投资者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 利用法律手段向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争取自身的权益, 及时将违法违规行为向监管机构举报, 使监管机构能尽快查处不法行为, 维护市场秩序。

(二)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严格控制新增事务所数量。

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有其内在规律, 除受市场规则的约束外, 还要求事务所的规模和数量应与经济总量相适应。目前仍在不断增长的事务所数量, 只能说明市场资源的配置不是趋于合理而是趋于分散, 市场竞争不是趋于规模竞争而是趋于恶性竞争, 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速度与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是趋于适应而是趋于更不协调。因此, 尽快提高行业准入条件, 严格控制事务所数量, 是当前行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也是提高行业执业资质和审计质量的重要之策。按现行规定, 会计师事务所进入门槛较低, 在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被“业外人士”称为挣钱的行业的情况下, 使得更多的事务所进入该行业, 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结构的不合理性。因此, 应该从注册资本和股东人数两个方面来提高事务所的准入门槛, 从而达到控制事务所的数量。

(三) 鼓励和监督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

为了培育寡头垄断的审计市场, 政府可以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鼓励现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要实现该目标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依靠事务所的自我积累, 提高其留存收益率, 从而具有更多的资金来添置事务所的“硬件”, 强化“软件”建设, 增强事务所的综合实力;二是兼并与联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措施要确保会计师事务所能在平等、自愿、协商的基础上自主选择适宜的合并、重组对象, 而决不能实行政府强制联合。否则, 将会严重影响事务所以后的和谐运作与进一步扩展。因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毕竟是人力资本高度密集型的服务业, 从业人员之间是否彼此信任、彼此之间是否存在较强的凝聚力是决定事务所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同时, 政府的相关部门也要监督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推进过程。因为合并本身并不是目的, 而是寻求发展的途径, 事务所之间通过兼并联合, 不仅要实现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的跨地区流动,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更要以此为契机, 致力于形成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可以要求合并各方制定并提交共同的发展战略, 尤其是包括业务类型、服务区域、客户面向等在内的市场战略, 设计出相应的内部治理机制, 特别要建立起有效的质量控制和审计风险防范系统, 对那些合并后质量控制下降, 甚至出现审计失败的事务所要严惩, 防止事务所在兼并联合过程中一味贪大求快, 为资格而战, 而陷入做大不做强、更做不久的被动局面。

(四) 完善市场的退出和合并机制。

我国目前审计市场上缺乏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 应通过政府强制性的措施完善相应的市场退出机制, 使规模小、执业质量低、各方面不符合要求的会计师事务所退出现有审计市场。退出机制不仅仅可以实现淘汰一些质量不高的会计师事务所, 还可以为其他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更多的客户资源和人力资源, 从而间接地促进整个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的发展, 将更有利于培育寡头的垄断审计市场。

在市场机制下, 要想使我国审计市场达到寡头垄断型市场, 事务所之间的合并是必然选择。合并是使审计市场迅速扩大的最佳方法。目前, 国内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竞争激烈, 抗风险能力弱, 业务素质偏低, 单靠各自的实力, 很难在短期内做到业务水平的迅速提高, 也没有条件为从业人员提供科学、系统的业务培训。而通过事务所之间的合并, 可以迅速解决这些难题, 并可以在合并后充分发挥在某些行业领域或业务领域内的优势, 发展特色经营, 实现科学管理。通过合并, 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实现强强联合, 出现一批可以与国际会计公司竞争的大型集团公司。如果能采取适当措施, 鼓励和支持以执业质量高、信誉好、规模大的事务所为“龙头”的集团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联合体, 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该类事务所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能力, 而且将对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带来划时代的飞跃。

垄断寡头 篇2

关键词:快递行业;寡头结构;利弊;可行性建议

一、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来,我国快递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如图1.1,快递业务量由2005年的2.28803亿件左右增长到2013年的92亿件左右,年均增长率约为436.66%。目前,我国快递行业业务量居世界第二[1]。

与此同时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也从2005年的24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76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95.45%。截止2015年底,中国快递业务收入占GDP比例达到0.408%,同比增长约27.1%。

(二)我国快递行业竞争激烈

从1985年中邮速递EMS成立以来,我国快递行业迅速发展,随着民营快递企业和外资快递企业的加入,我国快递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如表1),为抢占市场份额,快递企业普遍采取“低价揽收”的策略进行恶性竞争,致使快递行业的单价逐年下降,2014年比2010年降低约40.49%。(如图1.2)。

二、我国快递业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据国外快递资料显示,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快递市场的发展均走向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或显现出寡头趋势[2]。因同行业市场发展的趋同性,结合中国快递行业发展历史及现状,我国快递业也可能会向寡头垄断市场发展,我国快递业符合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特征主要有:

(一)市场上大厂商的数目少

按贝恩分类法对我国快递业市场集中度进行分析,前四位的市场占有率达72%,趋近于寡头垄断市场。此外,我国快递业目前处于较成熟的发展阶段,已经历了企业数目由少到多再到少的过程,处于较稳定的、几家大企业相互制衡的状态。

(二)产品的差别程度弱

快递业业务的同质性决定了各企业提供的相关服务差异程度较弱,所以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流动性影响较大。

(三)厂商进入市场难度大

一方面,随着快递业市场范围的扩展,行业的约束性固定成本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快递行业中已有少数快递企业逐渐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有较大优势,新企业进入难以抢占市场并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快递业的进入壁垒逐渐提高。

(四)少数厂商对价格的控制能力

随着少数快递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成本降低,在预测行情和信息决策上有显著优势。因此在各个快递企业收集行业价格信息,降低外部不确定性的过程中,少数大企业的定价成为调整价格主要参考对象。由此,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对整个行业价格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

上述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趋势的特征显现出其走向寡头结构的可能性,另结合我国快递业现状与国外快递业的演进历程分析,可得出我国快递业正处于向寡头结构发展的阶段。

三、我国快递业向寡头垄断市场发展趋势

我国快递市场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快递市场,但也存在服务质量差、科学技术运用率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问题。在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导下,随着行业法规的完善,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快递行业的服务也将逐渐规范化。在此背景下,我们将对快递业向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发展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一)我国快递业市场集中度分析——已达寡头垄断结构

利用厂商集中度系数来分析目前国内快递市场结构。厂商集中度系数计算公式:

CRn=∑(Xi)n /∑(Xi)N

其中,n代表产业市场中规模最大前几位企业数目;

N代表产业市场中的企业总数;

Xi代表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规模[3]。

用厂商集中度计算公式计算2010年到2014年我国快递行业市场集中度结果如图3.2所示,我国快递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中,CR8只是略有跌幅,但是CR4却呈现大幅的下跌。

由图1.1可知,我国快递行业的揽件数量和业务收入逐年增长,整个快递业务急剧扩大,在此背景下,由图3.1可知,前四位企业中只有EMS的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同时,CR8的基本持平说明前八位的快递企业的业务收入在不断的增长,因此,CR4集中度的下降主要由EMS的市场占有率骤降造成的,整个快递市场的集中度在整个快递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兼并潮流的兴起的背景下呈现为一定的增长。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贝恩(Bain,1959)的划分,某产业四厂商集中度(CR4)在30%以上、八厂商集中度(CR8)在40%以上就属于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由此可见,我国快递行业寡头竞争结构明显,但由于企业数量众多,现阶段的低价竞争为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寡头竞争结构在此过程中将进一步增强。

(二)国内快递业兼并潮流兴起

如表2,国内快递行业近几年来兼并激烈,2009年以前,行业内的兼并主要是国际快递巨头渗透的结果,但是自2010年邮政法规对快递行业放宽之后,我国快递行业的兼并潮流开始兴起,并逐步发展。

(三)促进国内快递业兼并政策的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一章第五条指出,“经营者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4]。”

201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地提出“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整合中小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快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上述表明,当前国家支持快递企业在遵守国家反垄断法的前提下,运用更市场化的手段进行兼并重组,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快递产业综合竞争实力。

四、针对我国快递业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评价及应对对策

(一)我国快递业形成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优势

1、行业层面

(1)形成规模经济。形成寡头结构后,优势快递企业可利用大规模的运输、派送体系,降低空车率,使服务平均成本下降,企业规模报酬递增,进而通过扩大市场范围,完善服务网络,以提高生产效率[5]。

(2)促进技术创新和运用。快递行业的服务差别较小,企业之间竞争度高。在此环境下,一方面,寡头快递企业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将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差异化。另一方面,寡头企业的市场支配地位和技术壁垒使其开发的新技术被效仿的可能性减小,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综上所述,寡头结构化将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更新。

(3)稳定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寡头结构市场条件下,厂商数目较少,企业间实力相对均衡,因此更容易达到纳什均衡的稳定状态。同时,在寡头垄断条件下,消费者需求曲线凹向原点的拐折特性也使得恶性竞价不容易产生,利于促进国内市场稳定和有序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也助于提升我国快递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2、消费者层面

(1)增加消费者剩余。寡头垄断行业的高价格不一定是一种合谋的或反竞争的结果,而有可能是通过提高行业管理效率实现的。法国杜皮特注意到:与单一价格相比,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者在采取价格歧视时,垄断者的利润和消费者剩余都会因此而增加。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作为研究寡头垄断市场的先知,他甚至意识到: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相比,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更具有一般性。由此可见,垄断寡头不一定会利用定价优势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2)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形成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后,行业内企业竞争压力减小。因此,寡头垄断企业将在服务质量提升上加大投资。现阶段,快递行业的整体投诉率较高,快递行业寡头结构形成后,行业的进入壁垒提高,行业的整体责任意识和承担能力也将增强,消费者权益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二)我国快递业形成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弊端

1、行业层面

(1)行业技术创新可能受阻。寡头垄断厂商缺乏市场竞争压力,因而也缺乏实现成本最小化的积极性,技术开发和设备更新后劲不足,表现为企业内部X一非效率,使整个行业的科技创新受到阻滞。

(2)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提高。快递行业形成寡头市场结构后,进入壁垒提高,新企业进入困难,最终导致行业活力不足,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快递行业固定资本投入较大,因而退出壁垒较高,在企业退出行业时,由于沉没成本难以收回,将导致行业内资源浪费。

(3)形成利益集团。寡头结构下的快递企业有相互勾结成利益集团的可能性。寡头勾结下的企业利用自己庞大的资金和社交网络影响政府决策,不利于政府决策的公平性和协调性,阻碍社会的协调发展。

2、消费者层面

(1)信息不对称影响消费者维权。在寡头市场上,寡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受时间、精力、能力等限制,单个消费者信息搜寻成本高、速度慢、效果差。快递市场形成寡头结构后,消费者将仅参与服务的投件和收件过程,在快件运输和分拣过程中,消费者若权益受损,将难以及时维权。

(2)市场供给不足。根据古诺模型,如果寡头垄断市场内有n个厂商,则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所以寡头垄断市场会导致供给不足,形成市场空余,无法有效满足费者需求。

(三)针对我国快递业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对策

1、对正面影响的加强与促进

(1)大力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国家应制定政策以促进全国市场统一,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以提高效率和降低配送成本,促进快递业和电商的发展,充分释放潜在消费力。

(2)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针对快递行业与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国家应继续推出相关扶持政策,使快递行业与制造业、网络零售业、民航业等密切相关的行业形成联动链条,扩宽快递企业的经营思路和服务领域,从而促进产业双赢和多赢的良性循环[6]。

(3)完善兼并法律政策。政府应制定实施以提高快递市场集中度为导向的政策,完善政府的兼并法律政策,规范快递企业之间的兼并行为,促进快递市场的集中度的提高。

2、对负面影响的约束与规范

(1)有法可依。我国现阶段针对快递行业的法律较少,在寡头结构的快递市场中,更需要完善相应的行业法律,我国的《反垄断法》等法律由于出台时间短,仍需要进行修订完善,以便做到有法可依。

(2)转变执法观念。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些负面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国法律的执行效率,同时,作为一个没有反垄断传统的国家,客观来看,我国反垄断执法经验不足,更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人员应当转变执法思维,对快递寡头企业的联合垄断、高价服务等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促进快递行业的规范发展。

(3)展开企业间合作。在寡头结构状态下,企业较少,因而在乡镇、农村及偏远地区的运输方面,企业间可以展开广泛合作,如联合运输配送,共享网点、代理点等。这不仅可以扩展市场,完善服务体系,还可以节约大量固定成本,减少沉没成本的产生。

五、小结

我国快递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市场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市场已达寡头垄断结构,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行业业务同质化严重,导致“低价揽收”等恶性竞争行为。在国家出台相应整顿与兼并方针的背景下,我国快递市场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秩序化,同时,在市场淘汰机制的作用下,我国快递市场的寡头垄断结构将进一步加强,届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规制措施,扬长避短,维护消费者权益与快递市场的良性竞争,促进快递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快递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志清.广发证券.快递行业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之三:俯瞰神州——解读中国快递的今世今生[R].2012-8.

[2]杨志清.广发证券.快递行业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之二:他山之石——回顾美国快递的百年变迁[R].2012-8.

[3]贾瑞峰,商丽景.中国快递业市场集中度研究[J].物流技术,2013(7):322-324.

[4]刘继峰.反垄断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5]杨志清.广发证券.快递行业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之五:仰望星空——探寻中国特色的未来之路[R].2012-8.

[6]季彤.快递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12(3).

注释:

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分析 篇3

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 西方国家的许多重要行业都被少数几家厂商所控制。寡头垄断市场的极限是双头市场, 整个行业被两家厂商所控制。寡头垄断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厂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任何一家厂商的价格和产量变化都会影响到寡头垄断市场上其他厂商的销售量和利润。任何一家厂商对自己的价格和产量的决策, 都是在充分考虑了相互影响的条件下作出的。

2 寡头垄断厂商不一定存在产品差别

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可以是同质的, 也可以是有差别的。前者有时被称为纯粹寡头垄断, 后者则被称为有差别的寡头垄断。寡头结构一方面促进了这个市场整体的标准化, 另一方面又让各个厂商面临无差别竞争的境地。这种竞争存在于价格和非价格竞争之间。非价格竞争分为广告竞争和品质竞争。对寡头厂商来讲, 品质仅仅停留于对改善技术以及系统的质量而不解决同质性问题, 那么, 厂商的竞争往往就侧重于价格和广告两个领域。

在纯粹寡头行业中, 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没有差别, 在差别寡头行业中, 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纯粹寡头的产品同质, 不会引起消费者对某一厂商产品的偏好, 因而各寡头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共同市场需求曲线, 它表示市场价格是市场总产量的函数。

3 寡头垄断厂商的价格和产量决定是复杂问题

在西方经济学中, 还没有一个寡头市场模型可以对寡头市场的价格和产量决定作出一般的理论总结。寡头厂商的价格和产量决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寡头市场上, 每个厂商的产量都在全行业的总产量中占一个较大份额, 从而每个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变动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以至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正因为如此, 每个寡头厂商在采取某项行动之前, 必须首先要推测或掌握自己这一行动对其他厂商的影响以及其他厂商可能作出的反应, 然后才能考虑在这些反应方式前提下采取最有利的行动。寡头厂商们的行为之间这种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使得寡头理论复杂化。

4 寡头垄断市场进出一个行业比较困难

寡头垄断市场存在明显的进入障碍。这是少数厂商能够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必要条件, 也可以说是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存在的原因。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是这些行业存在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实际上, 垄断竞争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依存性, 而在寡头垄断市场中, 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是被明确认识到的, 某一家厂商降低价格或扩大销售量, 其他企业都会受到显著影响, 从而作出相应的对策。这就使得任何一家企业作出某项决策的时候都必须考虑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并对这种反应作出估计。所以, 单个厂商很难对产量与价格问题给出像其他市场结构那样确切而肯定的答案。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垄断者提供的只是平淡的生活、低劣的质量以及不文明的服务。关于垄断的一种普遍的抱怨是, 垄断者很少注意产品的质量。当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垄断了电话设备时, 许多年以来消费者不得不满足于不甚清晰的通话质量, 一旦竞争者进入该行业, 电话的颜色、式样和辅助设备的种类就有了急剧的增加。很明显, 寡头垄断会抬高价格, 损害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经济福利, 但寡头垄断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对经济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参考文献

垄断寡头 篇4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个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这几个企业被称为寡头企业。由于市场中这类企业数量极少, 它们之间的决策会相互影响, 任何一家企业的决策结构都取决于对手的反应, 因此,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 企业间的竞争就更加激烈。而在市场运行中, 这种竞争包括价格竞争和非价格方面的竞争。价格竞争往往由于其形式过于明显, 极其容易引起较大的波动, 商家在运用时都极为谨慎, 尽量不用或少用。因此, 以广告、技术研发、并购和战略投资行为等为手段的非价格竞争逐渐受到青睐, 而且,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 广告竞争已成为现代市场的主要手段, 在寡头市场上, 广告策略也经常被寡头企业所使用。

为方便分析, 本文假定市场上只有两家厂商, 他们在价格和产量上形成共谋, 且广告水平直接影响着销售收益。假设两寡头厂商只有两种选择:做/不做广告, 那么, 这个一次博弈的结果如下:

显然, 无论对厂商A还是B, 做广告都是其占优策略, 因为做广告的收益始终大于不做广告的收益, 那么, 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就是 (做广告, 做广告) 。然而, 这只是一次静态博弈的结果, 现实中, 两寡头厂商会进行长期的反复博弈。

对于两寡头厂商的重复博弈过程, 杨勇 (2006) 在其寡占市场下的广告成因探究一文中引入了后一阶段收益折算成当前收益的贴现系数这一变量来加以阐释:令δ=1/ (1+r) 为贴现系数, 即未来一元钱的现值。其中, r是某一阶段的市场利率。他假定双方选择如下策略: (1) 开始选择不做广告; (2) 不做广告直到另一方选择做广告, 然后一直做广告。这样, 我们就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不等式, 来比较两种选择的收益, 令下面的不等式成立:

求解上述不等式可得≥1/2, 即当≥1/2时, 两寡头厂商都选择不做广告会获得更大的收益, 而≥1/2是个相对宽松的条件, 只要r≤1就可以实现。因此, (不做广告, 不做广告) 成了每一个博弈阶段的均衡结果。这就走出了一次博弈的困境。

现在的问题是, 既然双方都选择不做广告是占优策略, 那么为什么现今社会广告的发展趋势愈来愈强劲, 为什么这些厂商还要不惜重金投资广告?这就让我们联想到了广告的作用。

二、广告的壁垒效应及厂商投资广告的动机分析

(一) 广告策略有利于形成进入壁垒

寡头垄断市场上厂商的定价和市场出清远低于完全竞争市场, 这决定了他们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 因此, 必然会有潜在竞争者想要进入该市场, 而广告恰是垄断厂商阻止第三方进入的一个有效手段。广告是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产品差异化信息的一个强有力手段, 它能够为商家创造忠诚、稳定的商标偏好, 使厂商占据一定的市场需求份额。这对准备新进入的厂商来说无疑是一道进入时必须跨越的壁垒。因此,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广告的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二) 广告策略有利于形成产品差异化壁垒

产品差异化使得不同企业的产品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从而这个企业在市场上就更具有竞争力, 垄断性也就越强。这种产品间的差异包括真实差异与假性差异。真实差异是指产品间存在的客观差异, 包括产品质量、生产工艺、技术以及使用的原材料等实质差异。而假性差异则是由于厂商的广告宣传, 是消费者在心里上认同产品差异的存在, 事实上, 产品本身可能并无实质性差异, 这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真正决定消费者最终购买行为的是其心理预期。通过广告宣传, 可以创造一种产品差异化的假象, 诱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从而形成产品差异化壁垒。

(三) 广告策略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壁垒

规模经济是指, 在既定条件下厂商在特定区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平均成本递减, 那么, 就存在规模经济。广告的规模经济一方面体现在, 广告的促销作用带动产品的大量生产, 从而降低平均成本;另一方面, 企业大规模投资与广告时, 也会从媒体获得一定的折扣, 从而使得平均总成本降低, 形成规模经济。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广告的壁垒效应能够帮助厂商提高自己的销售量, 增强自身的垄断优势, 从而阻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 这也就是为什么双寡头垄断厂商要违背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解, 而选择做广告。广告壁垒的形成机制可以通过下面的二阶段斯坦伯格模型的解释。

三、广告壁垒的形成机制

(一) 模型构建

在此, 沿用前文假设:在位两个寡头企业控制着市场, 他们在价格和广告上形成串谋。因此, 我们可以将二者看成一个整体, 设为厂商1, 潜在进入者为厂商2, 构建二阶段的斯坦伯格模型如下:

令两厂商面临相同的线性反需求函数:

式中, Xai为厂商i的广告水平, β为厂商单位广告带来的平均需求, βXai就是厂商i的产量水平。那么, 该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其中成本Ci由生产成本Ci P和广告成本Ci A构成, 即Ci=Ci P+Ci A, 这样利润函数可以进一步改写成:

因为两厂商进行的是一个二阶段博弈, 所以厂商1须考虑到厂商2对其广告水平Xa1将做出的反应。厂商2的反应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这就要满足:=0, 解得:

将 (c) 式代入 (b) 式得:

由得:

也就是说, 当潜在进入厂商的市场渗透成本并没有比在位企业低时, 在位寡头企业可以抢先进行广告投资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 此时, 在位厂商的最优广告投放量为:

(二) 模型结果分析

通过上面的模型分析, 我们知道, 在位的双寡头厂商可以联合起来抢先进行广告投资获取先动优势, 以增加潜在竞争者的进入成本, 从而使他们放弃进入。此外, 广告为厂商带来的商誉是一个存量, 这就会产生商誉折旧的问题, 因此, 寡头厂商不能通过一次性广告投入就做到一劳永逸, 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广告投资。从这一层面来看, 广告不单单是寡头厂商争夺市场份额的一个工具, 而且是在位寡头阻止新厂商进入, 从而形成进入壁垒的一个长期投资行为。

在位厂商如何通过广告维护自身垄断地位

上述广告的壁垒效应以及广告壁垒的形成机制表明, 广告是在位寡头厂商阻止新厂商进入的一个有效手段, 那么双寡头厂商应怎样维护这种广告带来的壁垒效应呢?对此, 笔者在此给出两点拙见。

第一, 在广告战上要注重对市场整体的广告宣传, 注意加强商标意识、专利意识和创新意识, 充分加强广告宣传的系统性, 杜绝零敲碎打的广告行为。此外, 厂商还要充分维护和利用先前广告累计形成的企业商誉、以及由此带来的消费者偏好和忠诚度优势, 借此创造自身产品的主观差异化优势, 形成品牌效应, 加强进入壁垒。

第二, 在位的双寡头厂商可以强强联合, 增加广告投资规模, 宣传自身品牌, 当广告投入达到规模经济后, 就可以降低产品的平均成本, 创造价格竞争优势。使欲新进入该行业的厂商被迫承担一定的机会成本, 当他们觉得新进入这个行业无利可图时, 便会主动放弃进入的决策。这样, 在位厂商就能够有效地维护自身垄断地位。

结语

本文通过构建二阶段的斯坦伯格模型, 分析了双寡头垄断市场下, 广告壁垒的形成机制, 对广告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并对寡头厂商进行广告宣传的动机做了深入分析。但是, 本文是在假设市场上只有两家寡头企业的前提下进行的分析, 面对复杂的市场结构以及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广告行为的解释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摘要:寡头垄断是广泛存在于各大行业中的一种市场结构, 而广告作为新时代的产物, 能够通过传递产品差异化信息来增强其他厂商的进入壁垒, 因此, 也是各大厂商最常采用的一种非价格竞争手段。寡头企业实施广告策略, 更能有效地阻断其他潜在竞争者的进入, 巩固自身垄断地位。为此, 利用微观经济学的斯坦伯格模型, 对双寡头垄断厂商的广告行为动机及广告的壁垒效应加以阐释, 就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双寡头垄断,广告策略,动机,进入壁垒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39-40.

[2]臧旭恒, 林平, 等.现代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473-477.

[3]斯蒂芬.马丁.高级产业经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4]史东辉.产业组织学[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205-210.

[5]杨丽洁.广告的壁垒效应即对策[J].辽宁财政学院学报, 2006, 8 (9) .

[6]郭文慧, 高文晶.广告策略对竞争壁垒形成作用以及企业应对策略分析[J].商业现代化, 2010, (18) .

[7]杨勇.寡占市场下广告的成因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06, 20 (3) .

[8]任方旭, 等.寡头垄断市场下的广告竞争策略研究[J].河南科学, 2002, 20 (3) .

垄断寡头 篇5

后金融危机时代, 大量中国企业抓住有利时机, 加快了对外扩张和国际化的步伐, 海外并购正逐渐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升价值的重要手段。2010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全年交易金额约380亿美元。截至2010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 (包括企业并购、新建子公司等方式) 已超过2700亿美元, 其中海外并购金额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2002—2009年, 中国企业对外并购金额年均增长速度高达66%。而仅2011年2月, 几家企业公布的跨国并购计划规模已经超过100亿美元[2]。在这样的宏观大背景下, 烟台万华也加入了收购的热潮, 尝试选择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完成欧洲的战略布局。

烟台万华是中国第一个目前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聚氨酯工业基地, 主要从事MDI为主的异氰酸酯系列产品、芳香多胺系列产品、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是亚太地区最大的MDI制造企业, 目前产品质量和单位消耗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匈牙利博苏化学是全球八大聚氨酯企业之一, 也是中欧区域唯一的MDI生产企业, 公司主要资产为MDI, TDI与PVC生产装置。2008年5月,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博苏化学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资金链断裂, 急需债务重组, 打算出售股权。欧美业内竞争对手由于受欧盟反垄断法的限制不能对其收购, 业外公司又因无法与其产生协同效应因而也没有收购意愿, 这为万华收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10年5月, 万华和博苏化学之间经过一场激烈的收购与反收购大战后, 2011年1月31日, 万华斥资12.6亿欧元成功并购博苏化学公司签字仪式正式举行, 收购不仅节省了投资使万华在海外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 而且大大缩短了万华欧美建厂的进程, 一举成为世界前三位的MDI生产商和欧洲最大的MDI供应商。

二、寡头垄断厂商并购的经济效应分析

并购虽然有一些出于政治目的, 但其本身是一种经济行为, 所以对并购行为的研究离不开成本——收益的分析原则, 万华的行业性质属于寡头垄断厂商, 以下分情况讨论寡头垄断厂商并购行为的经济效应。

寡头垄断企业之间行为的相互依存性, 导致任一企业决策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而, 除非对其竞争对手的反应做出某种特定假设, 否则难以进行一般分析。鉴于目前万华并购后的实际情况, 本部分的分析建立在短期分析的假设之上, 即短期内各寡头企业都不会对此并购行为作出产品的价格及产量的调整。以下分析并购前厂商的成本——收益情况。 (图1)

厂商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是d, 平均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曲线分别是AC、MC、MR。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 厂商会选择MC=MR时决定的价格和产量进行生产, 即厂商会选择 (P0, Q0) 进行生产, 此时, 厂商的平均成本为P1, 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DP0A的面积, 厂商的利润为四边形P0P1AC的面积。当企业并购后, 其成本和市场需求状况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反应在图形中即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并购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进行分情况讨论。

(一) 并购后企业市场需求扩大且成本下降的情况。

企业实行跨国并购后, 如果由于规模报酬的原理, 实现了规模经济, 则会减少相关成本, 对应的成本曲线会下降到AC1, MC1的位置;同时由于并购企业扩大了原有市场, 市场需求增加, 则需求曲线右移到d1的位置。则新的社会福利情况如图2所示:

此时, 厂商依然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会选择 (P0’, Q0’) 进行生产, 相应地, 厂商的平均成本为P 1’, 消费者剩余D’P0’A’的面积及厂商的利润四边形P0’P1’A’C’的面积均比并购前增加。由此可见,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跨国并购后, 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即在没人福利受损的同时使社会福利——消费者剩余和厂商利润得到了提高, 这表明并购成功。

(二) 并购后企业市场需求扩大但成本上升的情况。

企业实施跨国并购以后, 如果由于政治、文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再加上并购后的各种文化、组织、制度、战略、技术、生产、市场、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整合, 导致并购后的成本曲线不像预期那样下降, 反而上升, 则成本曲线会向上移动, 如移至AC2, MC2的位置;在此依然假设市场规模扩大, 市场需求增加, 则需求曲线右移至d2。则新的均衡情况如图3所示:

厂商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会选择 (P 0’’, Q 0’’) 进行生产, 此时商品价格上涨, 这样对消费者不利, 消费者剩余下降, 生产者利润由原来的P 0 P 1 C A的面积变为P0’’A’’C’’P1’’的面积。这时需要比较二者的大小:

如果面积P0’’A’’C’’P1’’>面积P0P1CA, 表明并购企业还是有利可图的, 但是因为成本过高, 其他寡头垄断企业会处于竞争的相对有利地位, 因此, 这样导致价格上升的并购并不是成功的, 很多并购失败的企业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如果面积P0’’A’’C’’P1’’<面积P0P1CA, 那么就表示并购后厂商利润没有提高, 从经济角度考虑这是失败的并购, 因为没有厂商在利润受损的情况下坚持并购, 所以该现象不会长期存在。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如果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后, 成功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那么厂商就会实现帕累托改进但是因为并购后的效应充满了不确定性, 并购后成本反而上升的话, 不仅消费者的福利会受到损失, 还会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 这样的并购就不能算成功。

万华-博苏化学因为高昂的收购贷款的压力, 以及并购后面对的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 以及中国员工对新公司、新市场的适应、整合问题, 目前处于亏损生产阶段即TVC

参考文献

[1]普化水道会计师事务所, 2010年中国并购交易报告

[2]商务部统计数据

[3]段爱群.跨国并购原理与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 1999

[4][美]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5][英]约翰.伊特韦尔 (JohnEatwell)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

[6]林康.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1

垄断寡头 篇6

在现代商业中, 企业研发投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研发创新已成为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Caloghirou (2003) 指出, 由多家企业、以从事合作研发为初衷而建立起的组织已逐步影响所有产业。实证研究表明, 这些组织提高了投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显著降低了产品的边际成本 (Benfratello和Sembenelli, 2002) , 同时也影响了产品市场的竞争 (Vonortas, 2000)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实行完全竞争、不合作机制, 实际很多情况下各企业在某些领域合作, 在另外一些领域保持竞争关系, 而本文也将在这一方面进行阐述。

鉴于研发具有其特殊的公共性质, 即不管如何保密, 部分新技术仍会流向企业竞争对手, 而这将减少竞争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 且很多时候这种技术外溢是大量的 (Bloom, 2007) , 可以将市场机制分为以下三种 (Claude D’Aspremont, Alexis Jacquemin, AER, 2012) :在第一种竞争机制下, 企业双方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产品销售市场都保持着竞争关系, 没有任何合作关系存在, 同时也不存在任何技术溢出;第二种机制可以称为“后期竞争市场机制”, 企业在前期研发中共享基本信息, 保持合作关系 (也可理解为完全技术溢出) , 而在后期产品定位和销售市场上处于竞争关系;第三种机制是企业在第二种机制前提下做进一步的延伸合作, 在产品销售市场上实施类似的政策及计划, 这种机制的判断一般取决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 在该种机制下, 各企业可以共享所有研发成果, 并同时控制整个产品流程以挽回其对研发投资的成本。

企业投资于合作研发的动机主要取决于两个外部效应 (Kamien, 1992) :竞争优势外部效应和联合收益外部效应。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外溢。竞争优势外部效应指的是企业研发对竞争企业产品成本削减的影响。通过技术外溢每家企业都能无偿获取竞争企业研发成果。联合收益外部效应意味着技术外溢加强了其竞争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地位, 一方面降低了自身的利润, 但同时增加了竞争企业的利润, 这样导致的联合收益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 这取决于技术外溢的规模。

可以预见的是在后两种机制下, 产品研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重复研发, 因为减少了该产品的研发投入, 而这也是公司为何联合研发的主要动机之一 (Hernan, 2003) 。为简化模型, 本文拟设定仅存在两家企业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 同时考虑企业预期收入以及整个社会福利, 考察技术外溢对这两者的影响。

2 模型

考虑市场上仅有两家企业生产同类产品, 其整体满足反需求函数, 以、表示两家企业分别的产量, 则为社会总产量。为企业的成本函数, 其中, 为本企业的研发投入, 为竞争企业的研发投入。并假设是线性的, , 。

假设产品初始边际成本为, 从而。研发投资将导致产品成本的下降, 而竞争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也将导致本企业产品成本的削减, 因而实际有效研发投资可以定义为:。其中, 为技术外溢效应, 。

由实际有效研发投资所引起的成本削减可以定义为 (Kamien, 1992) , 且其投资回报递减, 即, 且 (Adams和Griliches, 1996;Madsen, 2007) 。根据Amir (2008) 指出:研发投资遵循以下原则, 在总研发投资固定的条件下, 不管处于何种外溢效应水平, 家企业独立研发所导致的成本削减都低于只有一家企业研发所导致的结果, 即:

基于上述条件, 作如下设定 (Amir, 2000) :

其中, 代表研发过程的有效性, 即越小, 研发越高效。则其实际成本函数为:

易见, 由于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 企业可以无偿获取竞争企业的部分技术, 从而导致自身产品成本的削减。基于其研发选择, 企业采用不同的研发水平策略和产品策略。下文将分析在三种不同竞争机制下企业间的博弈。

(1) 企业在产品研发和销售市场均采取竞争策略。企业的利润可以定义为:

由于企业在产品销售市场选择竞争策略, 从而根据纳什均衡, 即:

可得均衡产量:

故其均衡利润可以记为:

考虑企业在产品研发依旧采取竞争策略, 则其均衡解满足, 且

得:

(2) 在第二种竞争机制下, 企业在前期研发选择合作, 而在后期销售市场保持竞争, 则在研发过程中, 企业追求联合收益最高, 即:

上述解对应了在企业就前期研发达成合作意向的基础上最终市场均衡状态, 对比两种情形, 可以看出, 在技术外溢相对较大的时候, 即时, 企业在研发合作阶段会提高其研发投入, 即。同样的, 当技术外溢因子时, 即满足:

研发合作也将导致社会总生产力的增加, 即。对企业利润作比较同样可以得到类似结论, 当外溢效应时, 研发合作将导致企业利润更大。而当外溢效应相对较小时, 即各企业技术保密及壁垒较强时, 往往不选择合作研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产品成本 () 会增加, 但各企业利润会较大。

(3) 第三种竞争机制下, 企业在前期研发和后期销售均采取合作决策, 等同于市场上一家企业的垄断。由于在销售市场上也采取合作机制, 则其联合收益为:

考虑前期研发的合作, 考虑其联合收益最大化, 则有

比较和, 易见由于, , 即当企业全面合作时生产量会减少, 社会供应降低;同时易见, 即企业在全面合作的机制下会增加对研发的投入, 从而进一步削减产品成本;而利润方面, 明显的, 基于在前期研发和后期销售市场都采取合作策略, 企业为追逐更高的利润将为削减成本而增加对研发的投入, 同时减少一定的供应量以期许更高的利润率, 从而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3 福利经济学

上面三种机制下, 均没有从社会福利阐释哪种机制更有效。越多的合作尽管增加了利润, 但同时却降低了社会供应, 而将更多的资金投入企业产品的研发。同时, 如果技术外溢效应足够小, 将导致研发上更多的浪费。基于上述讨论, 需要一个更为有效的标准。在此, 定义社会福利 (其中, 表示消费者剩余) :

给定, 则有效均衡产量为:

又有效研发投入满足一阶条件, 从而可得:

可见, , 。比较于上述三种竞争机制, 最大化社会福利不仅需要增加产量, 同时还要求更多的研发投入。

综上所述, 最显而易见的结论是当技术外溢效应较为明显时, 即, 前期研发合作 (不包括后期产品销售合作) 将会导致研发投入和产品产量增加, 即和。而当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时, 情况恰恰相反, 在这种情形下企业选择研发不合作更为有利。

进一步, 分别考虑前期研发和后期产品销售因素, 技术外溢效应的明显与否依旧影响着企业决策。对于较大的外溢因子, 即, 当企业全面合作时所导致的研发投入将最为接近于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即有。考虑产品产量, 在此外溢效应较为明显的情形下, , 即全面合作反而会导致产品供应量的降低, 而只选择前期研发合作、后期销售竞争机制将更接近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

当面临较不明显的技术外溢效应时对于研发水平而言, 最优的仍是全面合作, 而对于社会供应量而言, 最优的将是第一种竞争机制, 即在前期和后期都选择竞争策略。

上述模型表明多家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时, 研发合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从而进一步改善技术与产品;同时还能增加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然而, 若要进一步分析、计算上述各机制的子博弈均衡解, 本文的分析还是较为片面的, 需要进一步更为严谨、全面的分析。

参考文献

[1]Amir, R.Modelling imperfectly appropriable R&D via spillov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0 (18) .

[2]Amir, R., Jim, J.Y.and Troege, M.On sdditive spillovers and returns to scale in R&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8 (26) .

[3]Benfratello, L.and Sembenelli, A.Research joint ventures and firm level performance[J].Research Policy, 2002 (31) .

[4]Caloghirou, Y., Ioannides, S.and Vonoratas, N.S.Research Joint Ventures[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2003 (17) .

[5]Claude D&apos;Aspremont and Alexis, J.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8 (78) .

[6]Hernan, R., Marin, P.L.and Siotis, G.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of Research Joint Venture Formation[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3 (51) .

[7]Jeroen, H.and Jan, V.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and Investments in Cooperative R&D[J].The B.E.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Policy, 2011 (11) .

[8]Kamien, M., Muller, E.and Zang, I.Research joint ventures and R&D cartel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

[9]Kotaro Suzumura.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an Oligopoly with Spillover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

垄断寡头 篇7

目前很多商品都可以同时通过现货市场和期货合同市场进行交易,2种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表述为:由于期货市场的作用,企业的竞争范围仅限于总需求中未在期货市场上销售的部分,从而面对1个弹性更大的剩余需求曲线,因此期货市场的存在使得现货市场的竞争性更强[1,2]。然而近期有学者提出,期货市场的存在可能会降低现货市场的竞争程度,其原因之一是企业可以在期货市场上购进电能,以使得自身在现货市场上交易的频率更高,从而降低其剩余需求弹性[3];原因之二是由于合同的存在增加了竞争者之间相互共谋的可能性[4,5,6]。

根据国际上期货市场运营经验,大部分期货合同的持续时间都相当于多个现货市场的交易期,例如,在英国燃气市场2004年12月3日的交易中,执行期在一个月以上的合同交易量占到总交易量的三分之二,而在电力交易市场上,上述比例高达90%;加州葡萄生产商的平均合同期限长度为3年半,其中有1半的供应商签订了超过1年的合同[7];在英国金属交易市场上,购售合同的时间期限同样可以从1天到数年不等[8]。

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研究期货合同对寡头电力市场竞争性的2种影响因素——退出共谋所带来的收益减少,以及随之而来的损失补偿,研究其在不同的合同期限下如何相互作用。第1个因素叫做“损失效应”,第2个因素叫做“补偿效应”。

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文献针对期货合同期限进行过研究,在Allaz和Vila的研究中,表示期货交易发生时间的参数N(即期货交易发生在第几轮)是可变的,但所有的交易都采用一个固定的期限。所研究的合同都发生在同一轮交易中,但允许合同期限重复多个现货交易期。因此,本文的模型即AV模型的无限重复,且只考虑N=l的情况,同时在现货市场上以价格竞争替代数量竞争。Liski and Montero研究了合同交易时间参数NV随现货交易周期变化的短期合同,即合同在生效前可能经过多轮交易,但尽管如此,最终生效的期限仅有一个现货周期。本文的模型考虑了各种不同期限的合同,且在每2轮合同交易之间有α个现货周期,较以上各种已有模型的更具普遍性。

1 模型建立

1.1 市场机制

本文假设不同的企业在现货市场上以重复报价的形式进行竞争,其主要机制如下:

(1)在第1个现货交易周期之前存在1轮期货交易,且不占用现货交易时间。在此轮期货交易中,企业可以提交1份合同(明确数量、价格以及期限),该合同规定了买方(卖方)在一系列现货交易期内以1定的价格购买(出售)一定电量的义务,合同期限被定义为该协议持续的现货周期数。当上述合同期满时,下1轮合同交易开始。

(2)假设形成共谋的厂商以某种策略维持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每增加1份期货合同都会减少现货市场的需求量,即减少退出共谋时所获得的短期收益,从而使得共谋更加容易维持。

(3)损失效应。厂商退出共谋时所遭受的损失主要取决于期货合同的期限,当某1厂商退出时,受到的损失为,自退出共谋的现货交易期开始,之后所有现货交易期的价格都将是竞争形成的,而且从下1轮合同交易起,所有出售的合同也都是同一价格。上述损失将立即影响到现货市场的收益情况,但是退出共谋的厂商仍将从已有合同中获得收益,直到下1轮合同交易开始。

(4)补偿效应。厂商在某1时段退出协议时,将不能获得该时段及该合同期内其竞争对手通过合同交易的电量,而另一方面,对手也不能获得该厂商在此时段前通过合同获得的交易量。这样便减轻了退出共谋所遭受的损失,而且合同持续的现货周期越长,由退出共谋所带来的损失就越少,或者说,期货合同交易成了合同执行期内的“保障”,对退出共谋遭受的损失有所补偿。

1.2 基本参数

在本章的模型中,考虑2家厂商,生产同样质量的电能产品,具有相同的边际成本c,并且没有容量限制。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在现货市场或期货合同市场销售其产品,2家厂商的折现率均为i。

(1)时间

t代表现货市场的时段,对于每个现货周期内的各时段(t=1,2,3,…),2家厂商都在现货市场上重复价格竞争。与现货市场并存的还有期货合同市场,期货市场在现货周期之前的某1时点进行,不需要占用特定时间段。以n表示期货合同所持续的现货周期数(n>0),则期货市场上成交合同的期限都能以现货周期数来表示。当1轮期货交易达成并执行完成之后,将会有下1轮期货交易继续进行,达成交易的合同又将持续执行n个现货周期。

(2)需求

设每个时段的需求函数均为D(p),是价格p的持续递减函数,该需求既可以通过现货市场上销售的电量来满足,也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上的合同约定来实现——当计算现货市场剩余需求量的时候,期货市场上的合同交易量将被抽出。

(3)期货合同市场

在每轮期货交易中,2家厂商同时确定他们将要在期货市场上销售的电量(这些电量按照要求必须等额分配到每个现货周期执行),当电量交割执行完成后进行支付,以避免对现货和合同销售使用不同的折现率。为方便计算,在本文模型中以期货交易量占厂商总产出的比例来表示交易量的大小,而不是期货市场交易的绝对电量,因此,定义r∈[0,1]为期货市场交易量占厂商在期货和现货市场上销售总量的比例。另外,本文模型中的r和n都是由外部因素决定,而合同电量和合同价格则是由市场内部因素确定。

(4)禁止套利

假设只有在期货合同价格等于现货市场价格预期的情况下,购买者才会接受期货合同,也就是说,在给定的折现率和合同销售量下,当且仅当卖方可以在现货市场上保持与期货合同相同的价格pc时,他们才能在期货市场上形成合同交易。在每轮交易结束的时候(即合同执行前的现货周期),各厂商的合同签订情况将对所有参与者公开。

(5)现货市场

在每个现货交易周期,所有的厂商都同时在现货市场上报价,价格较低的厂商获得现货市场的份额——即市场总需求减去各厂商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量。如果2家或多家厂商报价相同,那么市场份额在这些厂商之间平均分配。假设市场交易遵循定量分配原则。

(6)利润方程

总利润由等式π(p)=(p-c)D (p)表示,并假设该方程为单峰值曲线,有且仅有1个最大值π(pm)。以方程πm(=π(pm))表示1个垄断企业在每个现货时段的收益,方程πm(=πT(pm))表示由每个共谋厂商在价格pc时获得的收益,而πd则表示厂商在脱离共谋时段的收益(综合考虑其现货和期货合同的电量)。

2 共谋均衡分析

假设厂商之间会试图通过一定的策略形成共谋关系,具体方式如下:

在第1个期货交易周期,2家厂商会各自提交在价格pc卖出r'D (p')/2的报价,其中D(pc)/2为在价格pc下平均分配市场份额时所提供的产出水平。在2家厂商都遵守共谋均衡的情况下,那么他们会在每个现货时段提交价格pc32并且与另1家厂商平均分配现货市场。如果在任一时刻,发现有1家厂商在某个期货或现货时段中存在脱离共谋行为,那么在接下来的时段中,2家厂商都将以其边际成本c报价,并且违约行为发生后的每个期货交易时段,在二者总销售量不超过该价格所对应需求D(c)的情况下,2家企业将自由选择合约交易量。

现在要研究的是在上述策略下,2家厂商之间是否能够维持共谋关系,而不会出现脱离共谋的行为。一般来说,1家厂商可能通过以下2种行为脱离共谋:在期货交易中增加合约的销售量或在现货交易中降低现货价格。

2.1 期货市场共谋

在期货交易中脱离共谋不可能获得最佳收益,因为合同信息都是透明的,即买家和其他厂商都可以看出脱离共谋厂商的策略,因此一旦有厂商在期货交易中执行脱离共谋的策略,那么接下来的所有现货交易时段价格都将变为c。并且在了解上述策略之后,市场上的购买者都不会以高于c的价格从脱离共谋的厂商手中购买期货,从而使得脱离共谋所获得的收益为0。因此,任何1个共谋收益高于0的厂商组合都将在期货交易中维持共谋,避免脱离情况发生。由上述分析得出结论:在期货交易中脱离共谋不可能获得最佳收益。

2.2 现货市场共谋

得出上述结论后,只需关注在现货市场上脱离共谋的行为。

(1)损失效应。

假如没有期货合同,那么以任意pc∈(c,pm)脱离共谋的厂商所获得的最大收益都等于pc-ε。设定在现货时段t开始交易时,由于上1轮期货交易中成交的1部分期货开始执行,那么在现货市场上就已经具备了rD(pc)的供给量,因此这并不是本文模型中的最优违约收益。原因如下:如果现货市场上剩余的需求量过低,那么pc将高于该需求下的垄断价格,从而使得垄断价格下的收益小于共谋收益。

定义pRm为剩余需求的垄断价格,由以下公式确定:

那么最优脱离价格定义为:

在最优脱离价格下的现货市场收益为:

厂商执行脱离策略时所处现货时段的总收益等于:

在脱离共谋的现货时段,厂商会因此遭受一定的损失,具体方式为:厂商将在现货市场上以价格c出售电量,并且在接下来所有的合约交易中以此价格来提供期货合同。其结果将导致随后所有的现货利益都等于零。

(2)补偿效应

然而除此之外,在当前已签订的期货合同到期前,厂商仍旧可以以共谋价格pc执行合约。在下1个合约交易开始之前,该部分电量及其价格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厂商脱离共谋的最佳时机成为了影响脱离共谋所获收益的另1关键因素。在任何现货市场阶段,维持共谋所获得的总收益现值永远等于πd/(1+i)。这包括了远期销售收益rπc和现货市场销售收入(1-r)πc。而在脱离共谋的情况下,总收益的现值取决于下次合约交易开始前的现货市场期剩余期。设自脱离共谋的现货时段开始,到下一轮合同交易前还剩余T∈{1,2,…,n}个现货时段。可以计算出脱离共谋之后第2个现货时段到下个合同期开始前的总收益现值,折算到违约期,即为。再考虑脱离共谋所处现货时段的收益,可得脱离共谋带来的总收益为:

于是可以得出:若厂商正好在合同交易结束后的现货时段脱离共谋,那么脱离共谋所获得的收益最大。

证明:从式(5)可以得出,当T取最大的可能值时,即当T=n时,违约收益现值达到最大。由于维持共谋的收益与时间无关,因此要获取脱离共谋的最大收益就相当于选择脱离共谋的最佳时机。

2.3 均衡状态

以上所论述的合作共谋,只要未出现参与方单方面脱离共谋的动机,这将是1个可以维持的博弈均衡。收益损失过程(即价格回归到边际成本)需要达到博弈均衡,因此需要找到使得脱离共谋对任何参与厂商都不利的条件。在式(5)中,令T=n,这个条件可以由下式表示:

不等式(6)右边第1部分给出了脱离共谋的收益,其中包括现货市场剩余需求的收益和该现货时段内的合同收益。不等式右边第2部分给出了该厂商将要获得的自脱离合约的现货时段起至下1个合同交易期前的合同销售的利润。

那么式(6)则可以写成:

由此,做出如下定义:

当h (r,n,i,pc)=0时达到均衡状态,将均衡状态下的i定义为均衡折算系数,以i表示。于是有:

当且仅当i≥i(r,n,pc)(i为使h(r,n,i,pc)=0的折算系数)时,上述的触发战略达到完美博弈均衡。

证明:当折算系数满足不等式(7)时,任何共谋都是可以维持的,也就是说h(r,n,i,pc)≥0。同时还可以得出:

这就意味着只要当折扣系数大于i时,就有h>0,即满足不等式(6),这样就使得共谋得以维持。

以上给出了维持共谋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但却没有给出这个均衡的特征。以下部分将针对此问题进行研究,首先着眼于均衡折算系数与合同期限之间的相互影响,其次着眼于合作共谋下可以维持的价格。

3 合同期限与均衡折算系数

期货合同的期限之所以会对均衡折算系数(即共谋刚好得以维持时的折算系数)产生影响,主要有2方面因素在产生相互对立的作用。第1个是有利于共谋的影响因素,即不等式(6)中的变量πd(损失效应);第2个是有利于竞争的影响因素,即不等式(6)中的式子(1-in/1-i)rπc(补偿效应)。

现在来研究均衡折算系数i是如何随着合同期限的长度n与合约数量r的变化而变化。

hi=nin-1rπc+πsd,这显然是高于边际成本的有利价格。同样因为有i<1,hn=rπrcinLn(i)<0。由隐函数存在定理得出di/dn=-hn/hi。

由以上的不等式可以得出结论:均衡折算系数i随着合约期限的增长而严格递增(di/dn>0),即合约期限越长,厂商维持共谋就越困难。

其基本原理可解释为:在只持续1个现货时段的合同交易中,参与厂商知道在脱离共谋后的所有时段其收益将会持续为零。但是,如果合约持续超过1个现货时段(n>1),并且厂商在合约交易后的第1个现货交易时段脱离共谋,那么他将会以约定的期货价格出售部分供给量,直到下1轮期货交易开始。这减低了厂商遭受损失的严重程度——合同量越多并且持续的时期越长,厂商的收益损失就会越小。

因此,合约期限越长,厂商受到的补偿效应就越明显,进而增大其脱离共谋的诱惑,使得共谋难以维持。

4 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期货合同对厂商脱离共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使脱离共谋者收益减少的损失效应,以及减少脱离共谋者损失的补偿效应;其次建立了共谋状态下的均衡模型,用于模拟厂商脱离共谋时的损失效应与补偿效应的综合作用结果,并找出可以维持共谋的均衡状态,以及该均衡状态下的折算系数;最后通过分析合同期限对均衡折算系数的影响,进而得出合同期限对共谋均衡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表明,合同的期限与均衡折算系数为正相关,即合同期限越长,均衡折算系数越大,又由于只有折算系数高于均衡水平才能够维持共谋,因此均衡折算系数越大,维持共谋越困难,也就是说,合同期限越长,共谋的维持就越困难。由此可见,在设计期货合约市场时,应充分考虑对合同期限的规定,鼓励厂商签订期限较长的合同,这样对于降低厂商之间的合作共谋,降低市场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摘要:研究了在寡头垄断电力期货市场上,期货合同的期限如何对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共谋产生影响。通过对期货合同作用的分析表明,合同对共谋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而是2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使脱离共谋者收入减少的收益损失效应,以及减少脱离共谋者损失的保护效应。建立了厂商共谋状态下的均衡模型,并且以均衡折现率来描述共谋均衡状态,通过分析合同期限与均衡折现率的关系,得出合同期限对市场共谋均衡的影响。研究表明,合同期限越长,厂商之间维持共谋就越困难,市场的竞争性也就越高。

关键词:期货合同,共谋,寡头垄断,折现率

参考文献

[1]ABREU D.Extremal Equilibria of Oligopolistic Supergames [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86,39(1 ):191-225.

[2]ALLAZ B,Vila J-LCournot Competition,Forward Markets and Efficienc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93,59(1 ): 1-16.

[3]MAHENC P,SALANIE F.Softening Competition through Forward Trading[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004,116 (2):282-293.

[4]FERREIRA J L.Strategic Interaction between Futures and Spot Markets[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003,118 (1):141-151

[5]LISKI M,MONTERO J-P.Forward Trading and Collusion in Oligopol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006,131(1): 212-230.

[6]曾鸣,韩英豪,张怡.基于输电阻塞的发电商市场及电力市场效率分析[J].陕西电力,2009,37(2):6-11.

[7]GOODHUE R E,HEIEN D M,LEE H.Contract Usage in the California Winegrape Economy[J].ARE Update,2000, 23(3):267-282.

垄断寡头 篇8

专利许可已经成为企业实施专利战略中的核心部分,它是专利权人利用专利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非专利权人获得专利技术的重要来源。专利权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实施专利许可,产业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分析已经找到一些可能导致企业将专利技术许可给其他组织的因素,如增加需求[1]和促进共谋[2]。Chesbrough[3]发现在高新技术行业中专利许可对于企业的竞争战略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专利许可将技术转让给其他企业,或从拥有专利的企业获得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商业活动的效率。Arora等[4]认为专利技术持有者之间的竞争产生了战略性专利许可的动机。Filson等[5]认为大的市场领导者还可以通过专利许可获取最新技术以便在现有产品市场中保持其领导者地位或者进入新一代产品研发。Kollmer等[6]认为新的企业可以利用专利许可技术作为一种商业化途径,而自身组织完备的企业则可以利用专利许可技术来研发自己的新技术。

目前,专利许可方面的文献关注的主要是创新者在开发和拥有专利技术后的许可行为。Katz等[7]分析了一个外部创新者的最优专利许可数量。Kamien等[8]研究一个外部创新企业将一种成本节约型专利技术许可给一个低劣生产技术的弱势企业,发现固定费用专利许可模式优于按产量提成的专利许可模式。霍沛军等[9,10,11]分析了存在成本优势的寡占者作为内部创新企业针对进行技术开发的潜在进入者开发技术成功与否的最优许可策略。Wang[12]针对同质产品双寡头市场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一种非激变创新,按产量提成专利许可模式优于固定专利许可模式;Wang[13]进一步将同质产品双寡头市场模型的结果推广到异质产品双寡头市场,发现当产品不完全替代时,在按产量提成专利技术许可模式下专利拥有企业可能还会许可一种激变创新专利技术。Cuihong[14]认为对于差异化产品市场中存在模仿的情况下,若专利信息披露促进了模仿,则低单位费率高固定费用许可模式可以防止模仿。Watanabe等[15]研究了一个外部创新企业会与多少个被许可企业谈判,以及可以获得多少收益。Kabiraj[16]研究在许可对象非对称情况下一个外部创新企业的最优许可策略。Sen[17]认为在专利许可对象数量只能为整数的情况下,按产量提成的许可为最优许可模式。Filippini[18]认为若专利权人是市场上的Stackelberg领导者,可以在产出市场上作出产能和产出的承诺,那么专利权人利润最大化的许可是按产量提成的专利许可模式,且最优许可费率应该高于专利技术使得成本降低的比例,并随竞争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Boivin等[19]则认为向竞争者许可专利意味着在市场中引入竞争。钟德强等[20]将异质产品双寡头市场模型扩展到异质产品多寡头市场模型,研究技术创新程度与产品市场竞争(产品替代性程度和在位企业数量)对参与市场竞争的两个专利技术创新企业实施专利许可策略的影响。王怀祖等[21]考虑间接网络外部性,研究发现从属专利的不兼容性会促使基础专利展开许可费价格的竞争。纪光兵等[22]考虑成本不对称的古诺竞争,发现专利许可模式与成本差异程度有关。苏平等[23]考虑了竞争性企业对专利技术研发投资的选择和许可策略,对市场中双寡头企业的研究发现,是否实施专利许可依赖于新产品市场需求的一个阈值,当需求高于此阈值时,专利拥有方企业会以按产量提成的方式许可专利。

专利许可已经成为业界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对于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企业以及技术特征较为明显的行业更是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技术含量日益提高,企业间的专利许可将会成为未来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对专利许可进行理论研究很有必要,研究结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引导相关实践。在以往的文献研究中,大多都研究在双寡头市场模型中如何实施专利许可的问题,没有考虑竞争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对专利权人实施专利许可策略的影响,也忽略了专利许可策略如何影响市场总利润以及社会福利的问题。本文针对三寡头的垄断市场,考虑竞争能力较强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的可能性,研究专利技术创新企业作为市场的生产商(即内部创新企业),当面对不同竞争能力的两个在位企业时,其专利许可策略以及各种情形下的市场总利润和社会福利。

2 问题描述与假设

Shane[24]发现居于市场主导地位的企业更有可能也更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市场主导型创新企业的专利许可行为更具有普遍意义。因此本文建立了一个由3个企业参与的寡头垄断模型,考虑竞争能力较强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的可能性,分析内部创新企业的专利许可策略及其对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的影响。3个竞争企业分别是企业1、企业2和企业3,企业1首先取得一项技术突破并获得专利。假设:(1)各企业都是风险中性的;(2)企业1和企业2都拥有补充性资产,竞争能力较强,企业3没有补充性资产,竞争能力较弱(补充性资产是指将创新技术进行商业化过程中所必需的制造能力、销售能力、售后服务能力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学习、相互协作能力与创新技术相结合的能力);(3)新产品技术发展不存在障碍,企业2拥有投资研发新技术、生产与专利产品效用完全相同的替代产品的能力,而企业3不具有相关的技术研发能力,若不能得到专利许可将无法进入产品市场;(4)在企业3不进入专利产品市场的情况下,企业2会投资研发新技术进入市场参与竞争;(5)产品的市场需求不确定,市场的逆需求函数为P=α-i∑qi,(i=1,2,3),q1、q2和q3分别为企业1、企业2和企业3的产量。

由于企业1和企业2是竞争能力相当的两个企业,并且企业2可以通过投资独立研发取得新技术生产完全替代产品,因此企业1不能够对企业2实施不允许讨价还价的专利许可策略,研究表明企业1与企业2的许可协议要能够达成则只能实施固定费用专利许可模式[25]。Shapiro[26]发现在双寡头垄断市场中,若只能实施固定费用专利许可模式,那么专利权人会倾向于不许可其专利。因此基于上述结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1和企业2之间的专利许可协议将无法达成,企业2会对产品的市场需求作出正确判断之后再考虑是否投资自行研发新技术生产完全替代产品。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存在3种情形:(1)内部创新企业1不对外许可专利,企业2投资进行研发,取得新技术生产专利产品的完全替代产品;(2)内部创新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同时企业2投资进行研发,取得新技术生产专利产品的完全替代产品;(3)内部创新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在企业1引入企业3参与竞争的情况下,企业2因为无利可图不再投资研发新技术,因此企业1通过专利许可策略将原竞争能力较强的企业2阻止在相关产品市场之外。假设各企业生产单位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分别为c1、c2和c3=c1+γ,其中γ为企业1向企业3许可专利时收取的单位许可费。

3 模型及分析

3.1 企业1不对外许可专利,企业2进入市场

如果企业1不发放专利许可,企业2投资J研发取得新技术生产与专利产品效用完全相同的替代产品,形成双寡头垄断市场。企业1和企业2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令一阶条件,由二阶条件可知存在纳什均衡解[27],求解产量的纳什均衡解,得两个企业的均衡产量分别为:

进一步可求得两个企业的均衡利润分别为:

3.2 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企业2进入市场

如果企业1发放专利许可给企业3,考虑同时获得固定许可费F和按产量提成的单位许可费γ的情形,由于企业3没有补充性资产,假设企业3将获得的专利技术进行商业化需要投入的成本为C,同时企业2投资J研发取得新技术生产与专利产品效用完全相同的替代产品,形成三企业寡头垄断市场。各企业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可以解得各企业的均衡产量分别为:

均衡利润分别为:

企业1与企业3之间的许可协议要达成,被许可企业3的收益应该大于等于零,由等式(15)当企业3的收益为零时,可以解得内部创新企业1可收取的最大固定费用为;将Fmax带入等式(13)后,用新得到的π*1对γ求导,求解纳什均衡解,企业1获取最大收益时的单位许可费γ=0,即企业1的最优专利许可策略为固定费用专利许可,此情形下企业1和企业2所获得的利润分别记为:

3.3 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企业2不进入市场

如果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企业1引入企业3参与市场竞争,企业2在对产品市场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因为无利可图不会投资研发参与市场竞争。考虑对企业3同时收取固定许可费F和按产量提成的单位许可费γ,假设企业3将获得的专利技术进行商业化所需要投入成本为C,形成只包含企业1和企业3的双寡头垄断市场。其利润函数分别为:

求解两个企业的纳什均衡产量分别为:

均衡利润分别为:

由于本文假设当产品市场中除了企业1以外无其他企业参与竞争的情况下,企业2会投资研发获得新技术生产完全替代产品,因此只有当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之后,若企业2通过投资研发新技术无利可图时,企业1才能够通过专利许可策略将企业2阻止在产品市场之外。企业2要能够被阻止在竞争市场之外,即企业2若进入相关产品市场所能够获得的利润将小于等于零,由等式(14)可求解得到满足该条件下时企业1可收取的最大单位许可费为。企业1与企业3要达成专利许可协议,被许可企业3所获得的收益至少为零,由等式(15),将γmax代入可求解得到企业1可收取的最大固定许可费为。因此,当企业1通过发放专利许可给企业3的条件为:

时,企业1可从市场中获取最大收益。

3.4 专利许可策略的选择

命题1:当时,相对于不发放专利许可,企业1会更倾向于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同时企业2投资研发新技术参与市场竞争。

证明:由等式(5)及等式(16)进行比较可知,只有当时,相对于不实施专利许可下企业2投资研发获得新技术生产完全替代产品进入市场的情形,当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同时企业2投资研发新技术参与市场竞争时,企业1通过实施专利许可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在收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企业1更倾向于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而非不发放专利许可。

命题2:当时,企业1会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并能够阻止企业2进入市场。

证明:当时,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由3.2的分析可知,在此条件下,若企业2投资研发新技术进入市场其收益为零,因为企业2是风险中性的,所以企业2在对市场作出正确评估判断的基础上不会投资研发新技术。当市场中只有企业1和企业3时,由3.3中的分析可知,时,企业1在最佳许可策略下时γmax=0,所以有c3=c1=c2,这说明企业1通过专利许可策略引入了与企业2生产能力相同的企业3,企业1与企业3之间的专利许可协议要能够达成,企业3所支出的费用必然要低于企业2要进入市场所需的研发投资额,即。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企业1发放专利许可给企业3不仅能够获得与不发放专利许可时同等的利润,而且还可以额外获得企业3支付的固定费用,因此企业1会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并能够阻止企业2参与市场竞争。

需要注意的是:时,企业1通过专利许可策略引入企业3,而c3=c1=c2,实际上是通过专利许可使企业3替代了企业2的位置,在后续的产品市场竞争中,企业1面对企业3时与不实施专利许可面对企业2时的竞争格局是一样的。由命题2,企业1与企业3之间的许可协议要能够达成,需满足,但若企业1改变专利许可策略,转而将其专利许可给企业2,只要对企业2收取的固定费用略小于其投资研发新技术的费用,企业1与企业2之间的许可协议就能够达成,很明显,企业1可以从企业2那里得到更高的专利许可费,因此在此情况下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实际上并非其最优决策。

4 c1=c2条件下的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比较分析

∏Ⅰ代表企业1不实施专利许可策略下的市场总利润;∏Ⅱ代表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并且企业2进入市场时的市场总利润;∏Ⅲ代表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并且企业2不进入市场时的市场总利润。由上述分析有:

命题3:(1)时,即企业2投入研发的成本高于企业3获得专利许可后将其商业化所需投入的成本时,;(2)J<C时,即企业2投入研发的成本低于企业3获得专利许可后将其商业化所需投入的成本时,

SWⅠ代表企业1不实施专利许可策略下的社会福利;SWⅡ代表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并且企业2进入市场时的社会福利;SWⅢ代表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并且企业2不进入市场时的社会福利。

命题4:(1)时,即企业2投入研发的成本高于企业3获得专利许可后将其商业化所需投入的成本时,;(2)时,即企业2投入研发的成本低于企业3获得专利许可后将其商业化所需投入的成本时,

证明:社会福利由厂商剩余及消费者剩余两部分构成。厂商剩余为市场中各企业的利润总和,社会福利的计算公式为:

,由上述3.1—3.3中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到:
因此,当时,;当时,。证毕。

5 结语

本文针对三寡头的垄断市场,考虑竞争能力较强的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的可能性,研究专利技术创新企业作为市场的生产商(即内部创新企业)在面对不同竞争能力的两个在位企业时,其专利许可策略以及各种情形下的市场总利润和社会福利。在内部创新企业与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的边际成本相同的情况下,研究结果表明:当内部创新企业通过专利许可引入弱势企业参与竞争,但不能阻止原竞争能力较强的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时,内部创新企业的这种专利许可行为会降低产品市场上的总利润及社会福利。但是当弱势企业将专利技术商业化所需投入成本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内部创新企业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倾向于将专利许可给弱势企业。当内部创新企业通过专利许可引入弱势企业参与竞争,同时阻止原竞争能力较强的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时,专利许可行为对产品市场上的总利润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由弱势企业将专利技术商业化所需投入成本与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研发新技术所需投资额的大小决定。当弱势企业将专利技术商业化投入成本小于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的研发投资额时,专利许可将对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当弱势企业将专利技术商业化投入成本大于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的研发投资额时,专利许可将对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产生消极影响。但无论何种情况下,当内部创新企业通过专利许可引入弱势企业参与竞争,并不能阻止原竞争能力较强的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时,这种专利许可行为下的产品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都是最低的,除非有其他激励机制的存在,否则,内部创新企业不会主动作出使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专利许可策略。本文的研究对某些企业的专利许可行为从理论上作出了解释,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专利许可对产品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的影响。

当今,专利许可策略已经成为企业创新决策中的重要战略,专利许可受到来自企业界和学界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为了分析简便,本文假定在三寡头的垄断市场中,竞争能力较强的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但若考虑存在多企业的寡头竞争或者完全竞争市场以及新技术研发成功的随机性将更加符合实际,这些都可能成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摘要:针对三寡头垄断市场,考虑竞争能力较强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的可能性,对内部创新企业面对不同竞争能力的两个在位企业时的专利许可问题进行博弈分析。在内部创新企业与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的边际成本相同的情况下,研究表明:当专利许可不能阻止竞争能力较强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时,将降低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反之,专利许可对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由弱势企业将专利技术商业化所需投入成本与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研发新技术所需投资额的大小共同决定。

上一篇:大学校长的领导力下一篇:声乐演唱中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