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认知评价(精选9篇)
就业认知评价 篇1
一、引言
当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劳动生产率已经逐步被知识生产率取代, 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期间出现焦虑情绪, 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大学生弱势群体, 感受到的压力更大。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困境逐年增加, 使得其中一些人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烦躁、失眠等身心不良症状, 若长期持续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 适度焦虑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但是, 如果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将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甚至会引发心理疾病。许多因素都会导致个体焦虑, 认知评价作为个体的一种内在因素, 在焦虑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要的调控作用。另外, 作为外部应对资源之一的社会支持, 与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焦虑水平有着重要的联系。但是在就业这个特定的情境下, 考察社会支持和就业认知评价对焦虑的影响却相对较少。
近年, 发展心理学研究不仅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 而且开始注重发展过程中的内在作用机制。中介作用过程是关于预测变量和结果变量潜在关系内在作用的过程, 中介变量有助于了解某一关系是如何发生或为什么发生, 对干预与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指导意义。目前, 有关就业焦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焦虑的概念、焦虑的状况、焦虑的对策, 很少考虑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认知与焦虑水平、社会支持的关系。基于以上不足,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以河南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探讨研究大学生及其弱势群体的就业焦虑、社会支持系统和就业认知评价的关系, 帮助他们降低就业焦虑感,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提高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郑州大学等6所高校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共发问卷350份, 收回问卷341份, 剔除无效问卷11份, 有效问卷为330份, 其中男生152人, 女生178人, 年龄均在18~25岁, 有效回收率为96.8%, 其中大学生弱势群体问卷104份, 对照组大学生问卷226份。
2. 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大学生就业认知评价问卷是在研究文献基础上, 并根据访谈和开放式量表调查, 形成大学生就业认知评价问卷的正式量表, 对正式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表明,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采用5级计分, “1”表示“完全不符合”, “2”表示“基本不符合”, “3”表示“不确定”, “4”表示“基本符合”, “5”表示“完全符合”。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该问卷共有40个项目, 该量表特质焦虑量表 (T-AI) 的相关系数为0.73~0.86, 状态焦虑量表 (S-AI) 的相关系数为0.16~0.62。对该量表进行效度检验, 发现该量表的一致性、会聚性、区分性和结构性都比较满意。
社会支持问卷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由10个项目组成, 包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等3个维度。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重测信度为0.92, 各条目的一致性为0.89~0.94。
3. 研究程序和分析
将所回收的问卷进行编码处理之后,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5.0 for Windows进行处理、分析。
三、研究结果分析
1. 大学生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和就业认知的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 社会支持和就业认知评价都与就业焦虑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其中, 消极评价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214和0.287, 中性评价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0.202、-0.130和-0.240;就业认知评价总分与特质焦虑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127;就业认知评价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0.152、-0.110和-0.119;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状态焦虑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123和0.142。
2. 大学生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和就业认知评价的回归分析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 大学生状态———特质焦虑、社会支持为因变量, 就业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为预测变量, 结果显示, 就业认知评价对于焦虑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β=-0.325, β=-0.397, β=0.741, 而社会支持没有能够很好地预测大学生的就业焦虑, 它们总共可以解释大学生总变量的18.9%。
四、讨论
1. 大学生焦虑总体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 大学生由于面临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 存在心理焦虑, 弱势群体的特质焦虑显著高于非弱势群体。针对弱势群体大学生而言, 焦虑情绪可能与其就业认知的消极评价、自身特点及特殊环境有关。
2. 大学生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和就业认知评价之间相关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社会支持与焦虑之间呈负相关。这说明,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如果能够获得很好的社会支持, 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充满信心, 在面对挫折与困难的时候, 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研究结果还表明, 大学生的积极认知评价与焦虑呈负相关。这说明, 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 认知起着一定的作用, 大学生对就业所持的态度越积极, 其焦虑就相对较低。
3. 大学生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和就业认知评价之间回归分析
由统计分析结果可知, 就业认知评价对于焦虑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而社会支持并没有对焦虑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这说明社会支持可能是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地对焦虑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社会支持能否缓解大学生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受认知评价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认知水平越高, 就业焦虑水平越低, 在这样的意义上, 可以说学校、社会等在加强社会支持的同时也需要对大学生的就业认知进行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高效地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研究结论及方向
通过研究, 笔者得出以下两个结论:一是社会支持和就业认知评价均与就业焦虑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二是就业认知评价对于焦虑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β=-0.325, β=-0.397, β=0.741。
同时,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还认识到研究水平还相对较低, 今后应在以下4个研究方向努力。
1. 从较大范围地区中选取被试进行研究, 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性质学校大学生求职认知、求职行为、情绪调节特点, 从而更好地为大学生群体服务。
2. 将毕业生情绪反应、求职认知、求职行为、情绪调节作为动态过程。
3. 研究内容上, 需深化大学生特殊群体就业问题的研究。
4. 研究方法上, 不仅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 还可运用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资源, 综合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安雅然.毕业生焦虑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 .
[2]揭水平.大学生就业焦虑因素分析与调适方法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8) .
就业认知评价 篇2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在学习活动和职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职业活动的效率,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职业能力表现在相应的职业活动中。从事同一职业的人们,在相同的条件下,如果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不同,就使他们的职业能力形成差异。
(3)职业能力的构成由于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因此我们可以把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①一般职业能力
主要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与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此外,任何职业岗位的工作都需要与人打交道,因此人际交往能力、与他人良好协作的团队合作能力、生活与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与职业能力相关的、不可缺少的能力。
②专业能力
就业认知评价 篇3
[摘要]非认知能力是一种心理素质,在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品质起着内化、养成的作用。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挑战,其原因从外部环境来说,是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需求不足;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对社会适应性来看,是就业信心和职业规划模糊,缺乏职业方向和就业能动性。从非认知能力入手,挖掘大学生就业潜能,激发大学生职业兴趣,增强大学生就业主动性,合理规划大学生学业生涯,进而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有助于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成长成才。[关键词]非认知能力;就业力;职业规划;大学生;创业[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3.020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也持续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是一项民心工程,关乎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大学生就业,但大学生就业仍很困难,究其原因,除了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毕业生自身有关。笔者多年从事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在实践中发现,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技巧、就业能力,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就业主动性的挖掘、职业兴趣的激发,未能从心理上提高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职场的适应性,使其变“我被就业”为“我要就业”,克服其进入职场的不适应性,使其适合社会的需求。目前,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市场对大学生需求数量和结构、经济结构和增速等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的居多,而从大学生本身的就业能动性和就业动力分析的较少。鉴于此,本文拟引入“非认知能力”概念,通过对非认知能力与大学生就业力之关系的探讨,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的主动性,找到一条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有效途径。一、非认知能力与大学生教育培养非认知能力是相对于认知能力而言的,195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提出,它是指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的虽非智能因素但对智能的发挥或发展有影响的心理素质与能力,包括情动力、注意力、意志力、自评力、调控力等心理素质能力。[1]对于非认知能力对教育与职业的影响,早期研究者S.Bowles等[2]提出在职业发展中非认知能力比认知能力更加重要,认知能力对个体的影响作用仅占大约20%,而非认知能力对个体的影响作用则占到80%。Cunha等[3]从批判的角度,重新审视人力资本中“非认知”与“认知”2类人力资本各自在个人事业成功上所发挥的影响,认为人力资本中的非认知部分可以用来测量许多结果,如教育成就、劳动市场的成果,以及对人生命运有重大影响的风险行为。非认知能力对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大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学习各种知识和经验,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品质,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以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应严格要求,着力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恪守纪律、作风优良的品格,以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固化下来。在大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不仅要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主动面向社会、积极解决实际问题、更加注重协同配合的能力,以使其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大学生,为他们今后顺利就业、走向社会做好铺垫。[4]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在待就业人数连年递增而就业岗位又有限的今天,就业与岗位的不平衡使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下面我们从外部环境和学生自身2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外部环境从外部环境来看,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力有限。我国经济现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逐步淘汰一些落后产能,而新兴产业产能近年来也有过剩的趋势,对大学生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弱,这与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形成强烈反差,使就业矛盾凸显。二是大学生培养学历层次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在应试教育模式,以及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单位招聘需求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只愿意接受本科教育,造成了我国本科生供给太多,职业技术毕业生供给太少,导致能适应就业岗位较多的其他类型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太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同时,由于学历层次的问题,导致我国大学生毕业时更多人去选择就业,而极少人选择创业,这与国外发达国家本科生毕业后多选择创业的情况相差较大[5]。2.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因素从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对社会适应性来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适应能力较低。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角色转换慢,人际沟通能力较差,导致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较差,要想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需要不断提升其自身综合素质,强化其职业角色意识,使其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构建提升个人素质的畅通路径。二是职业规划缺乏定位。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缺乏职业规划能力,对未来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定位,毕业时就业迷茫,对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没有清晰的概念,就业导向缺失。这样即便是找到了一份工作,由于个人定位存在问题,对工作满意度不高,也往往不能坚持下去,频繁更换工作。三是就业主动性较低、自信心不足。如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从小被家长呵护,受挫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在经历几次求职失败后,甚至会丧失求职信心,造成就业主动性降低,有不少学生会选择考研和出国等方式推迟就业。四是求职技能较低。缺乏求职技能是大学生求职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缺乏求职目标,即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地点没有明确的定位。五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求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凸显,如薪酬待遇不高、城市魅力不足、事业平台不佳等,这都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而当他们进入用人单位后,往往要经历实习期,在此阶段他们多被用人单位安排在基层岗位工作,如果缺乏良好的意志力,则很难坚持下去,很多毕业生在实习期就辞职了,更谈不上良好的发展前景了。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就业主动性不够、就业信心不足、沟通能力不强、团队意识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就业动力和意志,我们需从非认知能力入手,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情感、意志、自我评价等内在素质,提高大学生非认知能力,使其与就业技能相互培养、相互促进,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endprint
三、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途径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学业好,还要求大学生有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不仅要求大学生能力强,还要求大学生有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不仅要求大学生在本专业有所建树,还要求大学生有涉猎其他学科的联想意识和创新思维。对大学生进入非认知能力培养,将就业准备、就业技能与大学生的情感力、意志力相结合,会大大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力,切实做好大学生学业生涯教育
学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自我分析、了解社会的基础上,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在校学习的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步骤和具体实施方法的过程。正确制定学业生涯规划并有效执行是个人良好性格的一种体现,表现了一个人的意志力。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意志力的一个较佳的途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等综合能力,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的。科学规划学业生涯并执行到位与学生性格、兴趣、特长等关系密切,即与非认知因素有关。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从入学时抓起,开展从大一到大四分阶段、系统化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择业观;指导学生进行学业生涯的选择与职业生涯的规划,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考虑个人性格特征,制定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在进行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学生的执行情况。
学业生涯规划应贯穿于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要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提高自身的非认知能力,使其在各个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2.激发大学生职业兴趣,提高大学生就业潜力
兴趣是非认知能力的重要内容。就业潜力是指潜在的就业能力和力量,包括职业兴趣、就业主动性等。通过挖掘大学生的就业潜能,助推大学生在对自身科学合理定位的基础上有效就业。
职业兴趣是非认知因素的一种,高校可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在明确职业兴趣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业生涯规划,如工科专业的学生,职业定位可以是研究型岗位,也可以是管理型岗位,如果职业兴趣确定为研究型岗位,学生应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在保证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适当发展其综合素质;如果职业兴趣确定为管理型岗位,那么应在保证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点培养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等,以满足管理岗位要求。
就业主动性表现为大学生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主动就业,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由个人的需要、动机、理想、抱负和价值观等推动。基于此,应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传达主动意识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早准备、早动手,尽早谋划,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主动在求职现场中充分体验简历制作、笔试、面试等环节,增强就业的紧迫感和现场感,从而提高就业成功率。相关调查表明,就业主动性强的学生更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在用人单位进行招聘宣讲时,具备主动性意识的学生会主动向用人单位提供服务或者帮助,此行为表明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主动意识,可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就会占居主动性。
3.提升大学生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是指个体从事某种始创性或开拓性的工作,并能取得成效,它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其已成为大学生除就业外的一种新型现象,并逐渐发展为大学生毕业去向的主流之一。[6]
创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创业品质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其内涵是培养大学生具备坚定的信念、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吃苦精神、勤奋、毅力等品质;创业能力是提高活动效率并保证项目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包括人际交往、管理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创业知识则是指和创业有关的经营与管理知识。其中,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都属于非认知能力。创业教育的途径为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和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以专业设置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开设创业指导课程;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应有效利用学校各种传媒,如广播、校报和橱窗等,宣传大学生创业政策、成功案例等,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可借助成立创业者协会,如成立模拟公司等方式,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其创业素质等。
四、结语
总之,在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因素中,非认知能力对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今天,非认知能力对于大学生就业能起到准备和促进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激发大学生职业兴趣,挖掘大学生的就业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实现大学生充分有效就业。
[参考文献]
[1]
张楚廷.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Bowles S,Ginitis H.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revisited[J].Sociology Education,2002(1):1.
[3]Cunha,Flavio,Heckman,et al.The technology of skill formation[J].American Econcmic Review,2007(2):31.
[4]安士伟,罗楚新.非认知能力培养与大学生日常管理效能的关联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3.
[5]杨丽芳.大学生入学教育与学涯规划[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大学生就业认知调查研究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认知,综合素质,职业规划,求职心态
1 引言
1.1 调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自1998年高校批准扩招以来,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 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与高校大规模的扩招相对应的, 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 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 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调查旨在全面了解目前大学生就业认知的现状, 分析大学生就业认知的优势及不足, 能够及时为毕业生择业、企业用人、学校培育人才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 并为在校大学生大学期间自身学习生活与工作提出相关针对性的建议与意见, 从而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 为创新大学生培养模式打下基础, 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1.2 调查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根据调查目的设计了《***大学大学生就业认知调查问卷》, 对该大学2005级、2006级本科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当场发卷填写, 当场收回。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 回收361份, 回收率90.25%, 其中有效问卷349份。样本覆盖全校14个学院, 48个专业, 分布均匀, 样本容量、样本代表性都能满足统计分析要求。
2 调查信息分析
2.1 大学生就业认知的总体分析
2.1.1 对综合素质的认知
(1) 个性素质。
本调查显示, 约有72.78% 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交往能力”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个性素质。再次是“主动性” (62.32%) 和“处理应激事件的能力” (56.45%) , 这些都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作为一种心理方面的素质, 也占到了53.30%的比例。“学习的意愿” (45.27%) 和“正直、诚实” (44.13%) 的品质也占有相当的比例。然而, “理解、宽容他人” (17.48%) 的个性素质却受到忽视, 只有不到20%的人选择, 位居最后一位。
这说明大学生一方面希望自己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另一方面却又忽视他人的感受, 不愿意理解和宽容他人, 缺乏人际沟通的主动性。
(2) 学术素质。
多数大学生认为“沟通能力”, 也就是听与说的能力, 会被用人单位认为是最重要的学术素质, 高居第一位, 达77.36%的比例。“批判性和分析性思维” (49.86%) 、“数学与逻辑” (44.99%) 和“科学与技术” (40.97%) 也被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学术素质。而“写作” (24.07%) 、“阅读” (21.20%) 和“基本的计算机技能” (21.20%) 等素质被选择的比率却不高。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大学生偏重于内在素质, 而轻看实际操作的技能。实际上, 越是不可直接观察到的素质越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而逐步内化, 越是看似简单是实际操作越是能在短时间内培训以达到效果:内在素质是要靠外在素质长期训练堆积而成的。
(3) 业务素质。
“解决实际问题和决策能力” (64.18%) 、“适应性和灵活性” (57.59%) 、“团队意识” (53.30%) 三项成为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前三项业务素质。“创新、科研能力” (46.31%) 、“组织能力” (41.26%) 、“商务活动能力” (35.24%) 、“计划的安排和调整能力” (29.80%) “工具和技术的应用” (24.07%)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意识” (15.19%) 紧随其后。
不难发现, 大学生更看重能够马上实现就业的业务素质, 相比之下, 长期工作中所应具备的素质却备受冷落。在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当中呈现出一种“有为而学”的功利倾向, 注重成绩而不注重知识, 注重证书而不注重能力, 认为用人单位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 忽略了学习的本质是获取知识。
2.1.2 对职业规划的认知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 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在当前, 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打有准备的仗已经成为多数学生的首选。有16.62%的学生表示“有明确的规划, 并认真执行”。更多的大学生表示“有职业目标以及大概的职业规划, 不够具体”, 占总人数的69.05%。仍有9.74%的大学生选择了到毕业时再做规划, 他们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现在做了职业规划也没有用。另外有4.58%的学生表示“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 更谈不上规划”。
2.1.3 对求职心态的认知
在问及求职过程中的心态如何时, 有68.48%的大学生认为“虽然压力较大, 但只是把工作当成必经的过程, 总会找到工作的”, 也有19.48%的大学生表示“自信, 找到工作不成问题”;仍然有10.60%的同学感到就业压力大, 担心找不到工作。其中, “缺乏工作和实践经验” (65.33%) 成为大学生就业压力最主要的来源, 与整个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来源一致;另一方面, 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多, 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 “社会竞争激烈” (63.61%) 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另一主要因素。另外, 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受到“缺乏求职技巧” (29.80%) 、“专业就业前景不乐观” (28.94%) 、“自我认识不清” (24.93%) 、“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牢” (23.50%) 和“家庭需要” (18.34) 的影响, 感觉就业压力大。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心态呈现出如下特点:受外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感觉到就业压力大, 特别是来自于缺乏工作经验、社会竞争强烈的压力。然而在多方面的压力下, 多数人却显得乐观自信, 坚信能找到工作。
2.2 大学生就业认知的对比分析
2.2.1 大学生与企业对综合素质的不同侧重
大学生最看重的个性素质、学术素质、业务素质分别为“社会交往能力” (72.78%) 、“沟通——听与说” (77.36%) 、“ 解决实际问题和决策能力” (64.18%) , 而企业最看重的个性素质、学术素质、业务素质分别是“正直、诚实” (74.29%) 、“沟通——听与说” (71.43%) 、“解决实际问题和决策能力” (65.71%) 。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大学生和企业在对学术素质和业务素质的看法上达成一致, 均看重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和决策的能力。存在差别的主要在个性素质方面, 企业更看重“德”, 而大学生更看重“才”。
不言而喻, 大学生所看重的人际关系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它这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利益。然而当德与才相遇, 更会体现出“才者, 德之资也;德者, 才之帅也”的道理。
2.2.2 不同年级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不同认识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说很重要, 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 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 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 筹划未来, 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 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在问及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时, 2005级和2006级有了不同的倾向:2006级的大学生有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对于2005级毕业生较少, 但是有明确规划并认真执行的较2005级毕业生多。这说明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当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却有越来越多的同学注意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并且严格执行, 且随着年级的降低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2.2.3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不同求职心态
在对比分析2005级和2006级的求职心态之后可以发现, 虽然大部分人表示“虽然压力较大, 只是把找工作当成必经的过程, 总会找到工作的”, 但由2006级到2005级的变化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曲线变化”:2006级学生感到就业压力大, 心中充满焦虑, 而已步入求职大军的2005级学生却自信可以找到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求职经历, 更多的大学生趋于理性, 恢复平和, 慢慢沉着地应对求职的过程, 比起与的2006级学生更加成熟稳健。
3 结论与建议
3.1 加强综合素质
(1) 提高道德修养。
大学生应自身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思想觉悟。懂得理解和宽容他人, 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自强自律,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 培养坚强的性格;诚实守信, 公正明理, 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自信, 乐于奉献。
(2) 加强理论学习。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球的发展和生存, 大学生首先要由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为将来从事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 这就要求大学生除了要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好外, 还要了解相近领域的知识, 能够触类旁通;最后才是将这些知识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 提高应用能力。
3.2 提早职业规划
首先, 要进行自我评估, 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借助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能力等进行全方位认识, 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弄清楚自己想干什么, 能干什么。
其次, 要了解和分析外部环境。大到宏观的经济状况、国家政策, 小到微观的行业发展、企业信息, 都需要有一定比较深入的了解。
最后, 确定职业目标。结合自我的分析和对外部环境的分析, 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定位。所谓“有志者立长志, 无志者常立志”, 清晰的目标可以成为成功的动力。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 但可以在确定职业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调整, 进而适应形势的变化。
3.3 平衡求职心态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该摆正心态, 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 做到自信而务实;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下, 做到理智而有序。逐步培养积极健康的求职心态, 对就业充满信心, 同时能够冷静思考自身各方面素质, 理性分析并确定职业目标, 并做好充分的求职准备。
低年级学生可以提早参加社会时间、供需见面会等, 以感受求职气氛, 在模拟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提高职业成熟度。
参考文献
[1]王奋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造就就业竞争[J].甘肃高师学报.2003, (04) .
[2]任宏伟, 秦从英, 郭玉洁.基于企业用人观的大学生职业设计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8, (15) .
[3]丁千城.用人之长, 德与才的千年缠绵[J].发现.2008, (05) .
[4]肖伟强.有德无才的危险品[J].人民检查.2006, (08) .
[5]胡志华.毕业生就业心态重要性思考[J].科技信息.2007, (15) .
[6]董顺强.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探讨[J].安徽文学.2008, (10) .
[7]王守涌.高校毕业生择业心态及对策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 (12) .
高职护生职业认知和就业取向调查 篇5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2009级专科护生248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根据相关文献[2,3,4]及护理专家的意见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包括4部分:护生基本信息 (3条) , 职业认知态度 (9条) , 就业取向 (3条) , 就业相关知识 (4条) 。
1.2.2 调查方法
在护生实习前3周进行调查, 由研究者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问卷, 不记名, 学生独立回答, 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248份, 有效回收237份, 有效回收率95.6%。
1.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被调查的护生城市生源73人, 占30.8%;农村生源164人, 占69.2%。表明充当护理行业主力军的为可以吃苦耐劳的农村学生。
2.2 职业认知态度
学生选择该专业的原因:有47.7%的护生是因为喜欢, 17.7%的护生因为家长要求, 21.1%的护生因为容易找工作, 13.5%的护生是随便报考。58.6%的护生毕业后会从事护理工作, 27.0%的护生表示若有机会会选择其他职业, 14.4%的护生表示毕业后不会从事护理工作。对护理职业教育目的30.4%的护生认为其主要为地市医院培养护理人员, 43.9%的护生认为其主要为县级医院培养护理人员, 25.7%的护生认为其为乡镇、社区等基层培养护理人员, 其他情况见表1。
2.3 就业取向
护生就业取向见表2。
2.4 就业培训
对就业培训和指导方面, 42.6%的护生认为非常需要, 47.7%的护生认为需要, 仅有9.7%的护生认为不需要。曾接受过就业培训的护生仅占13.1%。就业信息来源方面, 多数护生是通过家长或亲戚朋友获得的。在有关就业培训知识的选择方面, 更多护生 (34.2%) 希望得到面试技巧方面的指导。
3 讨论
3.1 职业认知及态度
调查发现, 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度一般, 虽毕业后选择从事护理专业的达半数以上, 但有14.4%的护生表示不愿从事护理工作, 27.0%的护生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态度不坚定, 这部分学生持一种观望态度, 随着实习中对护理工作的深入了解, 他们的态度有可能转变为喜欢, 也可能转变为不喜欢, 因此, 促使他们的态度向积极方向转变应成为临床实习前教育和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提示学校在进行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同时, 应着力培养护生对专业的热爱与认同感。调查显示, 护生对护理职业的学科性质、作用、人员素质要求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认为护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从事护理工作, 这与李斌等[5]的研究结果接近。但护生在合格护士的要求和护理职业教育为哪些级别医疗机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认知上还存在一定偏差。多数护生认为只要有良好的护理技能即为合格的护士, 同时也认为护理职业教育主要为地 (市) 级医院培养、输送人才。因此, 在职业中应加强职业认知教育。
3.2 就业取向
83.5%的护生表示会先就业, 主要是现在就业压力较大, 家长和学生都希望多年求学能尽快得到回报。选择自主创业的护生较少, 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学生的创业意识还比较薄弱, 另一方面也源于专业的限制。就业医院方面, 仅有4.2%的护生愿意去乡镇卫生院工作, 低于愿意去城市私立医院的比例, 说明护生在选择工作时会更多地考虑工作地点, 不愿去基层工作。这与张聪等[6]的调查结果一致。但我国的现状是农村缺少专业的医护人员, 且职业教育目的主要是为基层医疗单位输送合格的医护人员。这种选择也与护生在这方面的认知不足有密切关系。另外, 城市的繁华、现代化、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更好的资源等也是吸引护生的重要原因。65.8%的护生希望月薪在1 000~2 000元, 提示护生对薪酬的期望较为理性, 对自身能正确地评价。
3.3 就业指导
90.3%的护生表示需要就业指导, 仅有13.1%的护生表示曾接受过就业指导, 说明我院就业指导工作还需加强。除多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外, 还应注意就业指导内容要贴近护生的需求, 同时结合护生不愿去基层医疗单位的现象, 指导护生将自己的专长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这既有利于个人的就业和发展, 也有利于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雅文, 姜安丽, 李树贞.护士职业态度和测量意义的理论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 (3) :168-169.
[2]黄白桦, 肖春秀.护理大专本科学生职业态度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3, 18 (9) :662-663.
[3]杨爱芳, 王红, 李萌, 等.护理本科生实习前临床护理职业态度调查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23 (6) :31-32.
[4]陈再蓉, 向艳梅.护理专业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3) :19.
[5]李斌, 刘革新.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的调查[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7, 43 (8) :350-352.
就业认知评价 篇6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 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改革的一个共识。推行个性化培养是一个发展大趋势, 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满足个人充分发展的内在要求。正因如此, 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 如何发挥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 对于高校本身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也直接影响到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部分高校在将总学分缩减的同时, 增加选修学分, 有些个性化课程模块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修读。[1]这既为学生自由参加各种学术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也给予了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专业选择的自主权。在增加学生自主性、推行个性化培养的过程中, 必然要求学生对所选择专业的学科性质、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就业前景等问题有较深入的了解, 否则会事与愿违。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熟悉程度及其就业预期, 武汉纺织大学“具有纺织特色的地方院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对本校相关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近几年来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了分析。本文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以下简称国贸专业) 调查的数据及其反映出来的问题为基础进行分析。本项调查预期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第一, 以武汉纺织大学国贸专业为例, 研究高校行业背景对其非行业特色专业的就业影响。武汉纺织大学的校名就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特色, 纺织服装及相关工程类专业在社会上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这个特色可能对非行业特色的专业 (如国贸等经管类专业) 的就业可能产生某种影响。第二, 了解在校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其特色的认知。一是了解在校学生对本专业的一般认知, 二是对本校本专业特色的认知。第三, 了解在校学生对本专业及其特色认知与实际就业差异的原因。
调查情况介绍
1.调查的基本情况
(1) 调查的总体设计与主要目的。整个调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在校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就业预期的问卷调查。这部分设计了11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在校国贸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差异和就业预期。另一部分是利用学校就业数据库中的数据, 对国贸专业已经毕业学生的就业去向进行分类分析, 并与在校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差异和就业预期进行对比。主要目的是分析国贸专业在校学生的专业认知、就业预期与实际情况的差距及其原因。
(2)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专业面向、就业地域面向、预期薪资、学校特色与专业特色认知等四个方面。
2.分析的样本及数据
(1) 专业认知与就业预期调查数据。关于在校学生专业认知和就业预期的问卷调查在国贸专业2011、2010、2009三个年级的在校学生中进行。共发放问卷121分, 收回117份有效问卷, 问卷有效率为96.69%。
(2) 实际就业去向的相关数据。实际就业去向的数据为2011届国贸专业有182名毕业生, 其中数据完全有151名毕业生, 有效数据占82.97%。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就业方向预期与实际就业去向的偏差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国贸专业到贸易公司从事单证员、业务员等相关工作的意愿和到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工作的意愿高达31.28%, 到其他行业工作的意愿为37.44%。但是2011届毕业生直接到贸易公司、金融业、其他行业的比例分别仅为3.31%、2.65%和94.04%。这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虽然到非贸易公司也可能从事单证员、业务员等与贸易相关的工作, 但是, 意愿就业行业与实际就业行业反差如此之大, 很可能表明在校学生对国贸专业的专业面向理解过于狭窄。另一方面, 国贸专业的学生对到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工作意愿与实际差距太大, 这可能表明国贸专业在校学生对金融知识比较感兴趣。这反映出在校学生对国贸专业面向认知不足。
2.就业地域预期与实际就业地域的偏差分析
因学校地处武汉, 考虑到武汉在华中的经济地位和发达程度, 本文将武汉与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并列。从表2中不难看出, 到广东、武汉工作的意愿分别为12.42%和18.95%, 但到这两个地区实际就业占比分别为33.11%和26.49%。到上海与北京工作的意愿高达45.75%, 远远超过了实际就业地区占比 (仅为1.97%) , 这一数据反映出就业地域预期与实际就业去向强烈的反差。另一个反差较强烈的是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占比仅为0.65%, 但实际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占比为12.58%。
从这些数据来看, 在校学生就业的地域意愿仍集中于大中型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 即使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工作也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这与我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的经济战略调整急需大量人才有很大差距。
注:※中西部不含武汉市。
3.预期薪资与实际行业薪酬之间的差距分析
从表3和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国贸专业在校学生预期薪资与实际薪资差距不大。因上海和北京的月工资水平分别为5510元和5430元, 考虑到45.75%的学生愿意到上海与北京等发达地区, 学生预期薪资偏低, 这可能与学生为了更好地发展前景, 宁愿接受相对较低的工资;或是学生已经意识到社会给予新手的薪酬不会太高。但是考虑绝大部分学生不可能到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工作, 作为职场新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薪资仍偏高。
注:实际工资水平=平均工资÷12, 单位:元。数据来源:武汉数据来源于《武汉统计年鉴2011》, 其他数据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1》。
4.学校行业背景与就业方向的差距分析
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 非行业特色专业的学生就业可能受到学校行业背景的影响。从表5中不难看出, 国贸专业到纺织服装行业实际就业人数占比为14.57%在校学生, 低于在校学生认为应该增强国贸专业的纺织服装特色的比例 (为17.24%) 。考虑到武汉纺织大学的行业特色, 到纺织服装等行业工作的国贸专业学生仅为14.57%, 很可能表明学校行业背景对国贸专业的就业没有太大影响, 或者是学校的国贸专业与纺织服装特色联系不是很紧密, 也可能反映出在校学生对学校行业背景对如国贸之类的非行业特色专业的就业影响缺乏认识。
表6反映在校学生确实对学校国贸专业的特色了解很少, 因为有高达54.42%的学生对本校国贸专业的特色仅“了解一点”, 还有28.57%的学生“不了解”。而表7反映出了在校学生对本校国贸专业不了解的原因, 主要是宣传不够。进校前无法通过社会及学校宣传等渠道导致缺乏了解的学生比例为34.13%, 还有43.71%的学生认为进校后学校和学院宣传不够。
本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特色了解不够, 其原因是多方面。目前地方高校主要是在进行规模上的扩张。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 近几年先后合并了湖北对外经贸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其校名也更改过几次, 1999年由武汉纺织工学院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 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合并与更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学校专业特色的认知。
结论与建议
1.从专业面向看, 亟须加强高校在校学生对专业面向的认知与教育
从“宽专业厚基础”的角度来看, 既要强化专业特色, 又要专业面向的多元化。对于国贸专业而言, 既要强化国贸专业区分与如金融学等其他专业的专业特色, 又要强调作为应用经济学大类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与传授, 增加国贸专业学生就业的专业面向优势。同时,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本校相关专业的宣传。对于地方高校而言, 主动加强对学校专业特色的宣传可能比知名高校更为迫切。
2.从就业地域面向看, 高校在校学生应逐步调整工作地域重心
过去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域为“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发展战略的推进, 中西部和东北等地区亟需各种专业人才。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高校在校学生应逐步调整自己未来就业的地域。
3.从就业薪资预期看, 高校毕业生应降低薪酬预期
作为初入职场的新手, 高校毕业生更应看中工作给予自身未来的发展空间, 更应该考虑到就业地域当地薪资情况。
4.从学校发展来看, 学校应着眼于内涵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 “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内涵式发展要求, 完善实施高校‘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2]。作为行业特色较强的地方高校, 只有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着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才可能真正创建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
参考文献
[1]徐高明, 张红霞.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J].福建教育论坛, 2010 (8) :61-66.
就业认知评价 篇7
(一)研究的目的。当今成功学的书泛滥,这种适用类型的书往往得到大众的青睐,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说困难重重,很多人深感迷茫。这些大学生盲目买了很多成功学的书,然后对于到底如何去做,他们并不清楚。
(二)研究的内容。本文通过对成功学与心理学的关系,阐释的现代大学生如何认清自己,才是通往成功的最基本途径。
二、关于成功学与心理学的内涵及关系
(一)成功学的内涵。成功是一门科学,是有很多规律在里面起作用的。成功不可以复制,如果找到成功的规律,便可以作为走向成功路上的借鉴。一块大石头叫一个人扛,非常吃力,拿一台推车,立刻变成非常简单,所以成功是要掌握好方法的,只要找到成功的规律。
(二)心理学的内含。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三)成功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成功学和心理学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成功学放大人性中的欲望,使人进入到一种躁狂的状态;心理学发现人性中的善,让人回归内心的平和。成功学使人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心理学让人明白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
三、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自我认知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情况日益严峻。大学生数量的增多,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及劳动力就业市场形式的严峻,是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现代社会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都被父母保护的很好,毫不知晓社会现实。他们对就业普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能赚大钱,不操心,不辛苦的白领工作,结果毕业后找工作总会给他们沉重大打击,让他们失落和失望。
(二)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层面。1.对自我优点的认知。当代大学生往往不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哪,在工作努力的过程中,不知道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通过自己的长处遭到自己的工作。其一,从人际交往中得知自己的优点。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人非常善于交际,有很多朋友,很多人脉,而有的人则不善言辞。如果你发现你倾向于前者,那么恭喜你,你知道并且成功运用了你的长处。但是如果你属于后者,那么就要思考,你的性格到底是什么。有的人性格很开朗,但是一到公共场合就变得胆切,这一类人你应该锻炼你的口才,卡耐基的演讲与口才你可以去读,或者你要锻炼你的胆量,提高你的自信。那么对于天生内向的人来说,其实你们需要的也是更多去锻炼开口,但是如果实在不擅长,也不必勉强,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其二,在成长经历中发现自己的优点有的人从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钢琴八级,后来高考后由于家人的压力以及各种原因考了一所理工科大学,毕业从事建筑行业。但是这类人清楚的知道,自身优势,还有钢琴,其实这也是针对就业的一项很好的途径。还有的人在上学期间各项体育比赛中成绩优异,这类人就的体育素质好,体校毕业,毕业就可以考虑从事健身行业,即对自己有帮助有造福他人。2.对自我缺点的认知。其一,从失败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一件事情的失败,一定有他失败的原因,到底是自己哪方面的不足导致这件事情的失败,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客观原因,一定有主观原因。分清楚主观原因是什么,没错,这就是你的缺点。知道了你的缺点能够更好的改正和注意,在就业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尽量不选择我们不擅长的。其二,在成功中总结自己的缺点。一件事情的成功,同样也不是偶然,除了有辛勤的汗水,必然也会有机遇,以及你所擅长的东西。那么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那些你觉阻碍你成功的因素,就是你所不擅长的缺点。多多寻找到你的缺点,对各方面都很有力。其三,对自我兴趣的认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喜欢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
总结
无论大学生通过本文,对自己认识的有多么透彻,都应努力去实践,就业在现在看来依然严峻,靠的是学生正确的心理认知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有了正确心里认知的学生未来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昀熙.《伟大的心灵导师,戴尔卡耐基》.管理大师解读.
[2]陈璐.《在逆境中崛起》.科教文汇(下半月刊),2007年1月.
[3]戴尔卡耐基.《人性的优点》.2003年版.
[4]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2003年版.
就业认知评价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武汉市一所医学院校附属护校2009级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护生129人为调查对象, 均为女生, 年龄在16~17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自制问卷, 护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现场答卷, 当场发放调查问卷129份, 以无记名方式当场收回有效问卷129份, 回收率100%。
1.2.2 统计学处理
结果利用SPSS 17.0软件包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见表1、表2、表3)
3 讨论
3.1 心理与精神护理教学后, 护生对心理健康及精神疾病方面的认知有明显的改观
调查显示, 护生通过学习,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生活事件, 认识到心理卫生问题时刻渗透在实际生活中, 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 在遇到挫折时应该及时疏通、宣泄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必要时求助心理医生, 也能够区别精神病和神经病。认识到精神障碍的发生通常只是在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某个点上发生了障碍, 进而可引发一系列相关问题, 而并非精神活动的全部混乱, 对于精神活动的障碍, 不能以正常伦理来判断[2], 并且对于精神病人的异常行为, 如自言自语、伤人毁物等可以理解, 并能够赋予同情和关心。
3.2 心理与精神护理教学后, 护生在能否像接纳正常人一样接纳精神病患者方面, 仍持否定态度
无论教学前后, 虽然有高达83.72%~86.82%的护生会关注心理健康、精神卫生方面的话题, 但仍有78.29%~74.42%的护生表示不能像接纳正常人一样接纳精神病患者, 说明护生的专业知识以及接触经历只是对疾病的危险程度有了更加客观的判断而已。以目前医学水平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治疗, 其危险性是始终存在的, 令人感到恐惧以致逃避也是无法避免的[3]。
3.3 目前社会环境如就业竞争压力及精神健康需求对护生的就业意愿有一定影响
对于就业意愿, 无论教学前后, 愿意成为心理与精神专业护士的原因中以竞争力小, 有生存、就业优势为首要原因, 说明当前的就业形势对护生的就业意向有影响;其次是认为心理与精神卫生是朝阳事业的人数也较多, 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提高, 护生对心理与精神卫生的发展趋势有充分的认识。而不愿意成为心理与精神护理专业护士的原因中, 在教学前为没有自知力、特殊群体难沟通占首位, 然后是职业不好听, 病耻感, 而这两个原因在教学后却降至第5位和第3位, 说明通过系统学习, 加强了护生对精神健康和精神病患者的认识, 也加强了其专业思想和职业意识。而在教学后不愿意成为心理与精神专业护士的原因中占首位的是职业恐惧、风险、压力, 其次是担心自身心理素质不好, 能力有限, 说明教学后护生考虑问题进一步具体化了, 认为要做精神科护士, 需不断加强学习 (如精神科专业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理念、广博的人文知识等) [4]。从总的就业意愿来看, 教学前后的差异相对明显, 即愿意从事心理和精神护理的护生比例由36.43%升至61.24%, 这与管萍的精神科护理教学前后护生认知调查的结果有点不同[4], 考虑可能是因为现阶段我国护理人才需求较大,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就业市场格局的变化, 护生就业问题仍然日趋严峻[5], 由于护生人数猛增, 用人单位的门槛也越抬越高, 激烈的就业竞争造成部分高职护生出现择业心理危机[6], 这对其就业意愿也有影响。
参考文献
[1]龙霖, 谢平, 李泉清.不同教育层次实习护生就业取向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11, 5 (26) :15~17.
[2]刘晨.精神科护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3]俞峻瀚, 肖泽萍.精神疾病病耻感的精神动力学分析及对策[J].上海精神医学, 2005, 17 (6) :353~355.
[4]管萍, 丁倩, 潘大维.《精神科护理》教学前后护生认知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3) :2138~2139.
[5]徐婷婷, 蒋萍, 陈戈.就业指导对实习护生求职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23) :2128~2129.
就业认知评价 篇9
一、因社会心理效应作用导致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 人们在对各种社会生活事件或人进行认知评价的过程中, 往往因一些社会心理效应的作用而产生这样与那样的认知偏差, 致使这些偏差直接妨碍人们对有关认知对象评价的客观真实性。学生往往会因以下社会心理效应作用所导致的认知偏差而影响到他们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真实性。
1. 首因效应作用引起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社会心理学家琼斯 (E.E.Jones) 的实验表明, 人们在对他人进行认知的过程中, 往往会因首次对人及其表现所形成的印象而影响其对人以后的表现的看法与评价。这种现象也往往会发生在学生对教师及其教学认知反映中, 即当学生对老师及其教学形成好或不好的第一印象时, 往往会因此影响到他们对以后教师及教学的看法与评价, 即令是这位教师以后的实际教学与最初相比有显著的不—样, 他们也有可能根据自己对教师教学的最初的印象去评品这位教师及其教学。显然, 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的反映。从客观现实情况来看, 教师及其教学工作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的, 它总要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而且这种变化有的是朝积极的方向进行的, 有的可能是朝消极的方向进行的。因此, 毋庸置疑, 学生因首因效应作用所形成的对教师及其教学的评价显然是一种认知偏差, 它将直接影响到对教师及其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与真实性。
2. 近因效应作用引起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人们不仅因首次印象的作用而影响其对人以后的认知评价, 同时, 社会心理学家安德森 (N.H Anderson) 的研究发现, 在一定条件下, 人们往往因对人最近形成的印象的作用, 而影响到对人以往的认知与评价。这种情况仍然有可能反映在学生对教师及其教学的认知评价中, 即学生也有可能会因受最近教师及其教学表现的好与不好的印象的影响, 对有关教师过去的教学形成相应的好与不好的认知反映, 并因此而失去对教师以往教学评价的客观真实性。显然, 学生因这种近因效应的作用所形成的对教师过去以来的整个认知评价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的反映。因为我们知道,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不断变化而且需要创新的工作, 而在这个过程中, 有时可能会取得成功, 有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 这样就往往容易因教师最近在教学方面的成功或失误而造成学生对教师以往的教学作出或好或不好的评价。诚然, 学生这种忽视教师过去的实际表现, 仅以教师最近在教学方面的一点成功或失误为依据而形成的对教师以往整个教学的认知评价, 将有可能影响到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3. 晕轮效应的作用引起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对他人的认知过程中, 往往因对方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形成非常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而这种印象往往会影响其对对方其他多方面的乃至整体反映, 这种现象叫晕轮效应。尼斯贝德和威尔逊研究发现, 学生往往因对教师某个方面的突出的特点形成深刻而鲜明的印象的作用而导致对教师的其他多方面的一种笼统认知反映。如在学生中往往有可能因某个教师人长得漂亮而对他的教学作出更多的其他方面的肯定评价, 或仅因某个教师因性格内向而表现的某些冷淡有可能对这个教师的教学的其他方面作更多的否定评价。这就表明, 由于晕轮效应的作用, 往往有可能使学生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过程中, 因教师的某一突出优点被扩大而缺点被其忽略掉, 也有可能因教师身上所存在的某一突出弱点而掩盖其对优点的反映。诚然, 这是一种毫无逻辑的主观类推与泛化表现, 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反映, 它往往会因此而掩盖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4. 标签效应作用引起的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在教育实践中, 往往有许多教师被赋予这样与那样的荣誉和头衔, 如“特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讲师”、“教授”、“校长”等, 尽管所赋予的这些荣誉与头衔是社会根据教师以往的实绩所给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所有这些等于说是给教师贴上了这样或那样的标签, 但这些只能说明教师的过去, 并不能反映教师在当前现实中的种种实际表现。而在现实中学生往往因受到这种标签作用的影响, 对教师的教学作出一些与事实不相符的有失偏颇的评价。一般在同等的条件下, 他们更容易对那些被社会赋予更优越地位的教师给予更多的肯定性评价, 而对那些被社会赋予较低地位的教师往往有可能给予较低的评价。一位教授和一位讲师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有基本相同的教学表现,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学生对他俩的评价往往不仅难以做到基本相同, 有时甚至有可能大相径庭。他们通常对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教授的教学评价要比普通的讲师的教学评价高一些。因为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 对有教授头衔的教师更多的是以一种敬佩与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其教学, 因此, 他们更多地注意的是教授教学中的优点, 而对其一些不足他们就不那么注意到。因此, 除非这个教授讲课一塌糊涂, 在许多情况下, 他的讲课恐怕比一般讲师更容易得到学生肯定的评价。而对于只是普通头衔的讲师则刚好相反, 学生更多地会以一种略带轻视甚至挑剔的眼光去认知他的教学, 因此, 他们更多地只是注意到他在教学中的不足, 至于他的一些优点往往难以进入他们的注意范围内, 除非这位讲师的课讲得实在是无可挑剔, 而在通常情况下, 具有讲师头衔的教师比具有教授头衔的教师恐怕更难以得到学生应有的肯定评价的。由此可见, 受教师身上的不同标签的影响作用, 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知出现偏差而使评价结果失真。
5. 刻板印象作用引起的对老师及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与前面的客观标签有所不同的是, 因学生在长期的学校生活实践中所积累的主观经验所形成的对教师刻板印象所导致的认知偏差, 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真实性。实践表明,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生活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关于好教师与好的教学的认知模式和不好的教师与不好的教学的认知模式, 即在他们主观上建立起什么样的教师是好的教师, 什么样的教师是不好的老师, 什么样的教学是好的, 什么样的教学是不好的等认知图式, 他们便用自己所建立起的这种图式及其标准去形成对教师及教学的评价。如果教师及其教学符合他们关于好教师和好教学的认知模式及标准, 他们就给这样的教师与教学予以好的评价;相反, 当教师及其教学符合他们关于不好的教师和教学的认知模式及标准时, 他们就会对这样的教师与教学给予不好的评价。虽然每个学生关于教师及其教学的好坏的模式及标准中不乏一些合理的成分, 但其中更多地折射出学生的一些非理性的东西, 反映了学生个体的一些兴趣、偏好而缺乏应有的客观公正性。因此, 如果学生凭这样的认知模式与标准去评价教师及其教学的优劣, 显然是不科学的。
二、因社会归因问题所导致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认知评价过程, 实际上就是对教师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原因进行判断的过程, 因此, 根据社会心理学所揭示的有关归因原理, 也可以从中发现学生在对教师教学的归因评价中有可能产生的认知偏差。
1. 因非动机性归因失误而导致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这里所指的非动机性归因偏差, 是学生在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归因评价时, 由于加工信息资料及认识上的原因而产生的偏差, 这种非动机性归因失误而导致学生对教师归因评价的偏差主要反映在学生对教师进行教学归因过程中, 由于过于重视教师自身“行为”表现而完全忽视影响教师教学的“场”所造成对教师教学归因的偏差方面。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曾指出, 对他人进行归因中常常太多的根据行为者所表现的行为, 而不大注意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他认为这是一种“行为”吞没“场”的归因偏差。它具体表现在学生对教师教学归因中, 学生往往会过高估计教师自身的行为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而常常忽视或贬低了教师及其行为以外的其他实际上对教学构成重要影响的各种环境条件的作用, 以至于将教学成败的原因完全归属于教师自身。虽然教育学揭示了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但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 而在他的教学活动中具有完全的意志自由。事实上, 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其行为还要受到诸如教材内容、教学设备、场地、时间、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客观地讲, 有些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上述因素的自由度较大, 有些学科的教师在利用上述因素困难较多, 而学生在对教师的教学归因评价中往往会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些对教师教学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更谈不上去考虑不同学科在这些方面所存在的事实上的差异性, 而是更多地甚至完全地根据教师个人的教学表现而论其成败优劣。显然, 这种忽视其他因素对教学影响的作用, 而孤立地凭教师的自身因素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归因评价是缺乏应有的客观合理性。
2. 因动机性归因失误所造成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认知偏差。
一般来讲, 教师与学生之间虽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但却存在一些事实上的利害关系。在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 出于维护自尊和自己某种个人利益的需要, 有些教师往往会将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归属于学生自身, 而学生出于维护自己的颜面而不伤害到自尊则会将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较差的归因于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对同样一件事, 相关的主体会作出绝然相反的归因, 从理论上讲, 这是一种出于自我保护而形成的“自我服务性倾向”所导致的动机性归因偏差。由此不难看出, 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较差的学生, 他们往往有可能将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较差归因于教师的教学, 这就自然会直接影响到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教师应该有一定的责任, 因此, 教师如果将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学生自身的问题, 显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表现。同样, 如果学生将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较差的原因完全归属于教师显然也是极其片面的。这是因为, 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 教师的教学毕竟只是一种外因条件, 只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方面的因素, 而事实上, 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优劣成败往往要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 如果学生仅仅以自己学业的好坏去论教师教学的优劣, 其至将自己学业成绩不理想或较差的原因完全归属于教师的教学问题, 这是有失偏颇的。
综上所述,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与作用, 往往有可能不同程度地造成学生对教师教学反映方面的一些认知偏差, 而且这些导致认知偏差发生的因素大多数在现实中是自觉不自觉的情况下发生的, 因此, 由这些因素的影响和作用的认知偏差在许多情况下是无法有效控制与完全避免的, 因而, 由这些认知偏差所造成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失实或失误也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表明, 学生在对教师及教学的评价中很难做到应有的客观公正性。当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的情况下, 就自然会因此而伤害到教师的自尊和工作积极性, 如果学校将来自学生方面关于教师教学评价的信息作为教师奖惩、晋降等的主要甚至唯一依据, 这对一些教师来讲是很不公平的。有鉴如此, 笔者以为, 有关部门在对教师的管理与决策中, 应审慎使用从学生方面得到的有关教师教学评价结果的信息。否则, 不但不会调动大多数教师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反而有可能使一部分治学严谨、平时严格要求学生, 且实际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受到不应有的伤害;不但不会促进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朝积极方面转化, 反而有可能助长少数教师与部分学生在教与学方面的不正之风, 最终将会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全全, 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