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解题方法与技巧

2024-09-28

电功率解题方法与技巧(共12篇)

电功率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1

摘要:高考试卷中选择题是重要的题型, 同时主要是以基础题的形式出现的, 主要用于考查学生的“双基”。高考化学选择题所占的比例还是较高的, 同时难度也较低, 因此是拿分的重点, 选择题的答题效果对于总分有较大的影响。高考试卷中选择题的题设条件以及选项都是命题者精心设计的, 命题者会采用各种形式为答题者布下陷阱, 如果学生没能正确掌握知识或者对于知识的运用不够全面, 就很容易陷入陷阱。

关键词:高考化学,选择题,解题技巧

通过对今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 现在的选择题也开始加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考查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于知识面的涉及很广, 而当中的一些基础题也成为了学生得分的重点。目前高考化学选择题的主要考点有: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关概念分析、原子结构、周期表和周期律、化学键及晶体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化学、电解质溶液 (p H计算、盐类水解) 、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简单计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 这些类型的选择题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考查, 还能够对一些较高层次的能力进行考查。

化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有很多, 但是这些方法有很多的共同, 如认真审题、深入分析问题、寻找题干等。学生要想做好化学选择题可以从以下方法入手:首先是要多练习勤思考, 在平时练习过程中不要光想着正确答案, 完成一道题后还对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关键点等进行巩固复习, 充分掌握题目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定律、化学性质等内容;其次是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时间的控制, 要做到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的解题, 因为考试的时间是固定的, 学生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以免耽误后面的答题;再次是用好化学错题本, 在平时练习中要将一些经常做错的题目以及典型的题目记录下来, 从未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弄清该题做错的原因、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等。下面主要根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易错的选择题归纳分析, 总结一些解题的最佳思路。

一、选择题“陷阱”回避策略

(一) 正确理解基本概念避开“陷阱”

对于一些考查概念性的选择题, 因为这些题型会运用概念设置“陷阱”, 要想做好这类的选择题, 学生一定要掌握好每一个概念, 对于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不能模糊。

例1.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 在 (1) 锰; (2) 二氧化锰; (3) 高锰酸钾中, 可以做催化剂的是 () 。

A. (1) (2) B. (1) (2) (3) C. (2) D. (2) (3)

本题就要求学生对催化剂的概念充分理解, 催化剂的最重要特征是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但是在作用的过程中其化学性质和质量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二) 灵活运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避开“陷阱”

能否灵活运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对于学生做好选择题有很大的影响, 在解这类题目时学生一定要遵循“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

例2.把6mol铜粉投入含8mol硝酸和2mol硫酸的稀溶液中, 则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 。

A.2 mol B.3 mol C.4 mol D.5 mol

(三) 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避开“陷阱”

任何人都有固定的思维模式, 这是人的固有弱点, 这一弱点经常会被命题者利用, 他们在命题过程中会采用跳粱换柱的方法或者隐藏信息的方法为学生设置解题“陷阱”。

例3.100g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约为 () 。

A.6.02×1023 B.4×6.02×1023 C.4.11×6.02×1023D.4

(四) 正确运用语法知识避开“陷阱”

善于分析语法对于提升化学选择题的解题也有一定的帮助。例4.能证明胶体微粒比溶液中电解质微粒大的操作是 () 。A.丁达尔现象B.布朗运动C.渗析D.电泳现象二、抓住题目的特有条件, 因题制宜地分析、推理、估算、寻求解题地最佳思路

(一) 抓特例, 否定做答;抓实质, 肯定做答

例5.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 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二) 抓数据特点, 避惑解答

1. 多数据的迷惑性。

为了对学生的解题形成干扰, 命题者经常会在题目中设置很多的多疑数据, 这些多余的数据会对学生的解题思维产生影响。解这类选择题的关键是审题过程中能够去伪存真, 善于抓住关键数据, 不受其他数据的干扰。

例6、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 经分析知其中含水7.62%, 含K2CO3为2.38%, 取1g此样品加入到46.0m L3.65%的盐酸 (密度为1g/cm3) 中, 过量的酸再用7.0%的KOH溶液中和至中性, 最后将其加热蒸发, 所得固体的质量是:

A、1.07g B、3.43g C、4.0g D、4.5g

2. 少数据的迷惑性。

通过例6可以看出, 学生要善于抓住不同化学式之间的某些特征 (如通式、原子个数之比和量的关系、混合物组成成分之间的定量关系等) , 并灵活、巧妙地将它们进行变形或拆分转化, 解这类的选择题就会变的非常容易。

3. 无数据的迷惑性。

有的题目中并没有出现数据, 这样的题目会给学生无从下手的感觉。但是通过仔细审题可以发现, 这种题目所给的数据并不少, 但是这些数据都是隐藏的。解这类选择题一定要借助借助守恒法、设一法、差量法等方法。

例7、有一块铁铝合金, 溶于足量盐酸中, 再用足量KOH溶液处理, 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 使之完全变成红色粉末, 经称量, 该红色粉末和原合金质量恰好相等, 则合金中铝的含量为 () 。

A.70%B.52.4%C.47.6%D.30%

4. 扰数据迷惑性。

有的题目中会给出一系列的数据, 如果学生过于专注这些数据就会陷入繁琐的计算中, 而如果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能够抓住题目的题干以及关键数据并总结选择题的规律, 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锻炼学生做好选择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同时对于学生提升高考成绩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提升学生化学选择题的阶梯技巧其核心就是提升学生审题、抓住关键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等能力。

电功率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2

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读题、思考的习惯,心里着急,匆匆一看,就开始解题,结果常常是漏掉了一些信息,花了很长时间解不出来,还找不到原因,想快却慢了。很多时候学生问问题的时候,老师和他一起读题,读到一半时,他说:“老师,我会了。”所以,在实际解题时,应特别注意,审题要认真、仔细。

画图是一个翻译的过程。读题时,若能根据题义,把对数学(或其他学科)语言的理解,画成分析图,就使题目变得形象、直观。这样就把解题时的抽象思维,变成了形象思维,从而降低了解题难度。有些题目,只要分析图一画出来,其中的关系就变得一目了然。尤其是对于几何题,包括解析几何题,若不会画图,有时简直是无从下手。

初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3

[关键词]解题方法;解题技巧

阅读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考中,它的高难度、低得分和极强的主观性已为历年语文高考的实践所证明。我觉得要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阅读中注意使用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阅读理解解题方法

1.总体性设疑。总体性设疑当在阅读课文之初提出,意在了解课文的全貌,究竟写了些什么。如读《羚羊木雕》,作为读者的我们,我们到底是纯真的朋友重要还是金钱地位重要呢,如果在两者下选择一种的话,你怎么选择,你宁可作为羚羊木雕文中的大人,还是愿意作为羚羊木雕文中的小主人公呢?这是羚羊木雕读后感的第二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假如我是羚羊木雕中小主人公我会怎么办?如果我是万芳我又该怎么办?这是很发人深省的问题。书读完之后,一定会有较深的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结构层次的划分,定会有帮助。

2.思考性设疑。思考性设疑,一般在课文读完之后,为了深入理解课文,探究课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往往需要提出一些问题来思考。如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可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认为三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那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与百草园的乐趣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相同点如:都是儿童之乐,表现儿童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享受,对自由欢乐的追求……不同点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只能暂借片刻逍遥。

3.寻根性设疑。寻根性设疑,多在探寻作者写作的目的和背景。例如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就此问题,可以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能证明观点的句子,加以分析。

4.赏析性设疑。对某些名篇佳作进行欣赏、品评,分析它妙在何处,巧在哪里,从而加深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学习其中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欣赏能力。比如朱自清对《春》中的“春”的描写,读起来为什么那么有吸引力?带着这个疑问去钻研文章,便会发现:作者写“春”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而且融情于景,倾爱于“春”,使情景交融,使感情得到了净化,使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景物显得更加妩媚多情,使“春”更加令人喜爱。

二、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1.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审题。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2.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答题

(1)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2)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 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 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3)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 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 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 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 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 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4)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5)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相信看完以上内容后,学生们将对语文阅读会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事实上阅读并不像人们所想象那样简单无用,阅读结合思考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主动性的了解并由此引发思考,这对初中学生解答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作文题等带来许多便利。正如文章开头所言,语文阅读的终极目的还是让学生在今后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并使他们成为独立的人。

高考政治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4

一、选择题解题的一般方法

排除法是高考政治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排除法一般分两步:第一步, 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题肢 (逆向选择题除外) ;第二步, 排除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的题肢。

1. 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题肢

除逆向选择题外, 题肢本身说法错误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不符合课本基本理论, 不符合现实客观情况, 说法绝对化或片面性等。判断题肢说法是否正确, 一要准确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二要注意对一些易混易错知识的区分和判断。

例1【2015年新课标卷Ⅱ第14题】2015年5月,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按照存款保险制度规定, 成员银行交纳保费形成保险基金, 当成员银行破产清算时, 使用银行保险基金按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偿付。这一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 () 。

①防范金融风险, 稳定金融秩序

②增强银行信用, 推动银行平等竞争

③促进利率市场化, 增加银行收益

④降低银行经营风险, 提高其竞争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点: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 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表现在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稳定金融秩序;增强银行信用, 推动银行平等竞争, 故选①②。这一制度与利率市场化和银行收益无关, 排除③。实施这一制度可以防范金融风险, 但不会降低银行经营风险, ④不选。

2. 排除本身说法正确, 但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题肢

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题肢一般难度不大, 难度较大的是排除本身说法正确, 但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题肢。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题肢一般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 把握题干要求的知识范围。题干要求回答经济意义, 就要排除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哲学意义;题干要求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怎么办, 就要排除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方面采取的措施;题干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回答问题, 就不能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回答问题;题干要求从辩证法方面回答问题, 就不能从唯物论、认识论方面回答问题。

第二, 把握题干的主体。经济生活的主体主要有国家、企业、劳动者、消费者等, 政治生活的主体主要有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政协、公民等, 文化生活的主体主要有国家、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个人等, 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一定要弄清题干要求的主体是谁。

第三, 把握题干的指向。在存在辩证关系的选择题中, 要分析题干体现的是哪一个方面的关系, 比如, 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中, 要分析题干体现的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还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 要分析题干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四, 注意把握题干材料的主旨。把握题干材料的主旨, 就是认真分析材料, 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侧重点、关键点;然后依干求肢, 选出符合题干主旨的题肢, 排除不符合题干主旨的题肢。

例2【2015年新课标卷Ⅱ第17题】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2014年12月,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正式成立, 负责管辖审理跨行政区划的民商事、行政和资源诉讼案件。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旨在 () 。

①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②排除地方对司法活动的干扰

③提升司法公信力

④推动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本题考点: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意义。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有利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排除地方对司法活动的干扰, 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C。①④材料没有体现。

二、组合式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二二式”组合选择题是目前高考命题中出现较多的一种选择题命题形式, 特别是新课标卷, 组合选择题一般以“二二式”形式出现。

解答“二二式”组合选择题可以分两步:第一步, “缩小范围”, 在认真审读题干、明确题干指向的基础上, 从自己最熟悉的题肢入手, 在①②③④四个题肢中, 确定一个明显不选的题肢或明显应该选择的题肢, 据此而缩小选择范围;第二步, “比较判断”, 经初步排除或初步判断后, 一般剩下两个选项, 认定两个选项中的相同题肢为应选题肢, 再对相异题肢进行比较和判断, 看哪一个题肢更符合题干要求即可。

例3【2015年新课标卷Ⅱ第21题】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 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看,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 () 。

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

④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本题考点:量变和质变、矛盾的特殊性等知识。我国经济呈现出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 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①当选。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故选②。③中“已经解决”说法错误, 一些问题仍然存在。④中“已经形成”与实际不符。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与方法 篇5

1、“看菜吃饭”,根据题目分值“踩点”

不管是语文阅读理解题还是文科类的科目如政治、人文地理部分、历史大题,都是要根据题目的分数去提炼要点,阅卷老师在改卷的时候都是根据这些要点来给分的。

一般来说,超过2分的题,答案往往有两个对应的分值点,比如:4分的题一般来说要答两个点,8分的题可能就要答四个点,当然并不是一定的,也有8分的题只要答两点的,所以还是要结合题目来。

2、依文解题,在文中进行“淘金”

试卷出题人是依文设题,而我们在答题时就要依文解题,碰到那种截取了文章中的一句话,然后提出问题的题目,就要去这句话所对应的段落中去筛选信息,简要总结一下,结合一些套路,后面黄小将会讲到,看能把总结出来的信息分成几点。

如果题目没有规定不能使用原文句子回答问题,答题时就可以利用原文中和题目有关的句子,结合上自己的话去解题。

3、剖析文字,提炼答案

大多数题目都不能会让我们能够在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而是需要我们根据题意要求,去文中寻找相关信息,有的题目答案可能并不只是分布在一段文字中,你可能需要在全文中寻找,并对原文中出现的一些句子进行改造、组合、压缩、变换,从而提炼出答案。

4、答题规范和套路要牢记

答题时要用语文的专业术语和书面语,不要用口语去表述答案。遵循一些固有的套路,在解“某个句子或者某段话在段落中或者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之类的问题时,要注意这几个点。

结构方面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自然、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等。内容主旨方面的作用:强化、深化、升华、画龙点睛等。情节方面的作用:留下悬念、做出铺垫、造成反差等。

修辞方法的作用:夸张,加强了气势;比喻、拟人使得文字生动形象;对比,凸显了某某的特点等等。相关写作手法的作用:欲扬先抑、欲擒故纵、象征、虚实结合、寓褒于贬等等。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会利用其它题目的答案信息

在答题时充分利用本题的题干信息,充分利用其它题目的答案信息,有一些先出现的小问题还可以为解答后边出现的大问题提供答案基础或思考线索,甚至有时小问题本身就是后边大问题所求答案的一部分。

6、答案字数要“达标”

题目答案除了我们上述的规范之外,还要注意答案的字数达标,就是要在语义准确、文字精炼的前提下,尽量多答几个要点,“盐多不坏菜”,能用词组答的不用词,能用句子答的不用词组。

因为既然不超过字数,答的多一点,离完备的答案就越近,因为不能保证自己所答的要点一定是对的,那还不如多答几个要点。不然,如果答少了,可能就会遗落要点,造成失分。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模板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语文阅读题的答题方法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电功率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6

关键词:数学解题;思想;方法;技巧一、数形结合思想

1.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特点、主要途径恩格斯曾说过:“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直观,使数量关的精确刻划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得到解决。

2.数形结合的途径

(1)形转化为数: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要在“形”中觅“数”,根据图形特征寻找数量关系。(在初中数学解决动态几何题一般都会涉及到此法) (2)数转化为形:根据数(式)的结构特征,构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几何图形,用几何的方法解决代数问题。(3)数形结合:用形探究数,用数研究形,互相结合使问题得到解决。

3.在中学数学解题中常用到的数形结合的几个重要内容

(1)运用数形结合研究函数(2)利用数形结合解决函数问题 (3)利用数形结合解决方程或不等式问题

二、化归与转化思想

1.化归原理与转化著名的数学家,莫斯科大学教授C.A.雅洁卡娅曾在一次向数学奥林匹克参赛者发表《什么叫解题》的演讲时提出:“解题就是把要解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数学的解题过程,就是从未知向已知、从复杂到简单的化归转换过程。

数学解题中的化归原则把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的手段,归结成一类已解决或易解决的问题而求得原问题的解得一种数学思维方法。按照这些原则进行数学操作,转化过程省时省力,有如顺水推舟,经常渗透转化思想,可以提高解题的水平和能力。

化归原理的模式:

2.使用“化归原理”解题时应注意

(1)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较熟悉的问题,“化归”在使新问题向熟悉问题、简单问題的转化,否则“化归”就无意义。(2)在“化归”的过程中,有些化归转化并不等价,因而要确保问题解的正确性应作适当的整理与论证。

3.中化归思想与解题技巧

三角函数与代数的转化(2)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转化(3)常量与变量间的转化(4)特殊与一般的转化(5)利用公式的变形转化 (6)整体的转化 (7)无限与有限间的转化

三、分类讨论思想

1.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问题具有明显的逻辑性、综合性、探索性,能训练人思维的条理性和概括性。在许多数学问题中,由于它们所研究的对象的属性不尽相同,因而就导致问题的求解结果有所不同。

2.在使用分类讨论思想求解数学问题时必须注意的几点:

(1)在进行分类讨论时,对所讨论的问题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2)在进行分类讨论时,对有层次的讨论问题,要做到不能错位。

3.在解题中分类讨论思想及常见方法

(1)因图形的位置不确定而引起的分类讨论(2)因图像的不同而引起的分类讨论(3)在数学解题中,由于有字母系数的参与而引起的讨论。(4)因公式的分段而引起的讨论。 (5)在实施运算的过程中引起的讨论。(6)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概念是分类进行定义的。

四、函数、方程思想

函数与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方程f(x)=0的解就是函数y=f(x)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函数y=f(x)也可以看作二元方程f(x)-y=0通过方程进行研究。

1.函数思想与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实际问题→数学问题→代数问题→方程问题。求值问题是通过解方程来实现的……等等;不等式问题也与方程是近亲,密切相关。

2.函数、方程思想之间相互联系在中学数学中,很多函数的问题需要用方程的知识和方法来支持,很多方程的问题需要用函数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对于函数y=f(x),当y=0时,就转化为方程f(x)=0,也可以把函数y=f(x)看作二元方程y-f(x)=0,函数与方程可相互转化。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较,它有较高的地位和层次。数学知识是数学内容,可以用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的减退,将来可能忘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种数学意识,只能够领会和运用,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受用一阵子,而是受用一辈子,即使数学知识忘记了,数学思想方法也还是对你起作用。参考文献:

[1] 王瑞华.浅谈数学猜想[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0年01期

[2] 戴林.如何从数学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05期

[3] 李光伟.例谈数学中的“零”[J]. 初中生辅导 2004年24期

[4] 李志鸿.通过反思提高数学解题能力[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08年10期

[5] 张学蕊.谈数学例题的学习[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03期

浅议高考阅读理解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7

一、江苏省近5年高考阅读理解题分析

1.2009-2013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的阅读理解题类型统计。

【2009年】体裁:议论文1篇, 记叙文1篇, 说明文2篇。题材:女性喜欢交谈, 幼儿园小朋友“刁难”老师, 公共汽车票, 土壤的知识。

【2010年】体裁:议论文1篇, 说明文3篇。题材:人对狼的态度, 英文姓/名, 美加旅游交税对比, 中国高铁环亚洲计划。

【2011年】体裁:议论文1篇, 说明文3篇。题材:人性本善, 发明创造, 招收成员海报, 深海风力发电。

【2012年】体裁:议论文4篇。题材:一个人在荒岛, 美国农业老年化, 药品危害, 文学作品。

【2013年】体裁:说明文1篇, 议论文2篇, 人物传记1篇。题材:公园传单, 辩证地看待排队行为, 生物生态, 马克·吐温和他的6本书。

5年的阅读理解题中推理判断题量分别为:7, 7, 4, 5, 8;事实细节题为6, 7, 8, 8, 4;主旨大意题为1, 1, 1, 2, 3;词义猜测题为1, 0, 2, 0, 0。

2.数据统计分析。

(1) 体裁方面:议论文和说明文占主体地位, 阅读理解偏重于对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考查。还可看出议论文的体裁正在高考阅读理解中凸显其地位, 议论文已成为主要的考查体裁。

(2) 题材方面:涉及的范围较广, 从对各种话题、事物的阐述, 到对各类问题的议论, 从中国国内的主题到国外现象的说明和议论, 每一篇都是新鲜的内容。可见阅读理解越来越具有灵活性, 是能力测试题。

(3) 设题方面:推理判断题和事实细节题比重很大, 主旨大意题和词义猜测题比重相对很小。阅读理解题还是突出对于文章的具体内容、细节的理解, 主要是考查学生寻找信息、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二、阅读理解的解题策略

1.破解细节理解题。细节理解题一般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和事实进行提问, 命题人通常通过对文章细节加以改写, 来考查学生准确理解细节的能力。细节理解题难度不大, 只要考生做题时细心, 就不会失分。

(1) 细节理解题的出题特点。这类题中的干扰情况有改变句子的时态或语态;近义词、反义词的变化, 表现在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以迷惑考生;主语或谓语的改变, 把原来A做的事改成B做的;文不对题或无中生有, 即根据主观想象错误地推断出一个结论, 与原文内容毫不相干。

(2) 破解细节理解题的策略。根据细节理解题的特点, 笔者建议的方法为寻找所需信息, 如年代、数字、人名等, 把握住关键词, 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 还要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 千万不能张冠李戴, 错误理解选项或原文。

2.巧解推理判断题。推理判断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直接陈述的观点或描述的事实的基础上, 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 得出符合作者意愿的结论, 即根据作者暗示的内容, 推断出合理的结论。

(1) 推理判断题的出题特点。要了解题干中常用的词, 如infer, learnfrom。判断题干扰项的典型特点为错误推理, 鱼目混珠, 还有一种是没有进行推理, 选项只是重复了原文中已经呈现出的事实, 没有经过推理。

(2) 巧解推理判断题的策略。①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原文, 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提示和线索进行推理判断。利用正向推理或逆向思维去推断出该句话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同时还要理清前后句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对比关系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②明确作者的 写作意图, 体会词义色彩, 利用文章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褒贬之意, 进行合理正确的推理判断。③最关键的是千万不能用自己的观点来进行推断, 否则容易出错。④遇到推断文章出处的题时, 要分析文章的结构及内容, 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揣摩出文章的类型或出处。这时排除法也是必须配合使用的方法。

3.明晰主旨大意题。主旨大意题通常分为两种:选出文章最佳标题和概括文章或段落大意。

根据其出题特点, 考试时可利用略读或跳读法找中心句、主题句。抓住文章的首段与末段及段落的首句和末句, 顺着其提供的主要线索, 就能归纳出文章的大意了。要了解文章标题的特点, 那就是必须涵盖全文的意思, 并且简洁明了、新颖醒目, 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

电功率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8

数列是高中数学试题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数列知识是高中数学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但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对数列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不够,导致在解题的时候总是出现相关的问题.事实上,数列解题与其他的数学知识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解题的时候同样存在着解题技巧.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与方法,才能够快速解数列试题.

一、数列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性

在高中数学知识系统中,数列可以说是一个单独的知识模块.数列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知识背景的角度来说,数列知识是数学知识与教学的一个融合点.数学试题中的综合性解题思路与技巧都来源于数列.根据数列的知识体系,研究分析数列中的不等式、函数以及相关方程,并有效地将其结合在一起,对学生后期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大学数学中的极限与数列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数列是离散数学的一种,同时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函数.学生在高中阶段掌握数列知识,可为其后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数列试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分析数列试题构成,综合分析来说,数列试题考查多体现在基本概念和通项公式与方法.学生在学习数列的时候,应当重视这两方面知识内容的掌握.

首先,基本概念.数列试题在考查基本概念的时候,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通项与公式和性质.

第一,通项与公式的运用.分析这类题目,可发现这其中并没有任何的技巧可言.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只要利用相关的公式将其直接带入进行计算便可.如,设{an}为等差数列,求前n项和.从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就可了解到,解题的时候只要结合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项求和公式,求出数列的首项与公差.根据题目已有的条件,将结果带入到等差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就能够求出等差数列Sn的数值.实际上,这一类题目,并没有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技巧,只要学生熟记数列的基本概念,且教师重视课堂知识的传递,而不是知识的积累,就能够帮助学生将此类题目顺利解答出.

第二,性质的考查.分析近几年高考的数列试题,就可发现,试题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变化的方法来掌握数列性质,继而掌握数列知识内容.如,已知等差数列{an}中,存在a3+a7=37,求a2+a4+a6+a8=?在学习等差和等比数列的时候,就了解数列有这么一个性质,如果m+n=p+q,那么就可得出am+an=ap+aq(am·an=ap·aq).根据题意就能够得出3+4=2+5=1+6,由此便可将其应用到题目中,这样就可得出a2+a4+a6+a8=2(a3+a7)=2×37=74.这一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列问题的综合理解与掌握.但是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知识的推理,加深学生对性质的了解和掌握.

其次,对通项公式与方法的考查.从最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可了解到数列的相关问题是重点考查的问题,而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重点讲解数列求和的相关问题,而这其实也是高考数列重点考查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在解答数列试题的时候,最常用的仍旧是这么几种方法.

第二,分组法求和.在数列试题中,有部分数列并不是等差数列,同时也不是等比数列.但是如果将其拆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就会发现是等比数列或等比数列的组合.对于这类试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分组求和方法,将其拆分成容易求和的数列,分别求和后,再合并求和.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列试题解答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对提高解题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有效的解题方法有利于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因而,讲解数列解题方法和技巧显得非常重要.

摘要:在高中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数列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要想在高中数学考试中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就需要掌握必要的数列解题思路与解题技巧.本文就高中数学数列试题解题方法与技巧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试题,解题方法

参考文献

[1]曹辉.高中数学数列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3(18):789.

电功率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9

对于三角恒等变形, 公式繁多, 技巧性强, 如能掌握恒等变换的常见解题方法与技巧, 学习起来并不困难.下面介绍三角恒等变换的几种常见解题技巧.

1.切弦互化

在三角恒等变形中, 当三角函数的种类比较多时, 常常把正切化为正弦、余弦, 这有利于沟通等式两边或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辩证的, 有时也将正弦、余弦化为正切来进行恒等变形.

例1 求证:cos2α1tanα2-tanα2=14sin2α.

分析 等式左边有正切函数和余弦函数, 而等式右边只有正弦, 故可以采用切化弦来化简等式左边.

解 左边=cos2αcosα2sinα2-sinα2cosα2=cos2αcos2α2-sin2α2sinα2cosα2=cos2α2cosαsinα=12sinαcosα

右边=14×2sinαcosα=12sinαcosα,

即左边=右边, 所以原等式成立.

评注 要实现切化弦, 除了利用同角商数关系外, 还可以利用半角公式tanα2=sinα1+cosα=1-cosαsinα来化简.

2.化 角

将题中的倍角、半角、和 (差) 角化为单角, 或者确定某一种角作为基本量, 将其他形式的角化为这种形式的角, 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例2 已知cos (π4+x) =35, 求sin2x的值.

分析 本题不能直接求出角2x, 故需要凑角, 即π2+2x=2× (π4+x) , 利用二倍角公式求出cos (π2+2x) , 再利用诱导公式求出sin2x即可.

cos (π2+2x) =2cos2 (π4+x) -1=2× (35) 2-1=-725sin2x=-cos (π2+2x) =725.

评注 解三角函数问题, 变角是一种常用手段.常用方法有:将所求角拆 (合) 成已知角、特殊角.如2α= (α-β) + (α+β) , 或与已知角有互余、互补关系的角.又如所求角为2x, 已知角π4+x的2倍为π2+2x, 由诱导公式得sin2x=

.

3.幂的升降

在三角恒等变形中, 常根据三角式的次数的差异, 运用公式sin2α=1-cos2α2cos2α=1+cos2α2进行幂的升降.

例3 求sin220°+cos250°+sin20°·cos50°的值.

分析 前两项降幂, 后一项利用积化和差公式, 这样可以出现特殊角, 便于求值.

=1-cos40°2+1+cos100°2+12[sin70°+sin (-30°) ]=34+12 (cos100°-cos40°) +12sin70°=34+12× (-2) sin70°sin30°+12sin70°=34-12×sin70°+12sin70°=34.

评注 这里还可以先把第一项降幂, 后两项的公因子cos50°提出来, 再作化简也可以出现特殊角.

4.“1”的妙用

在三角恒等变形中, 巧妙地进行1的代换常能起到化难为易、化隐为显的作用.

例4 已知tanθ=12, 求sinθcosθ-12-sin2θ的值.

分析 利用“1=sin2θ+cos2θ”, 可以将待求式变为sinθ, cosθ的二次齐次式, 将该式同除以cos2θ后, 可变为关于tanθ的分式.

解 ∵sin2θ+cos2θ=1,

=sinθcosθ-sin2θ-cos2θ2sin2θ+2cos2θ-sin2θ=sinθcosθ-sin2θ-cos2θsin2θ+2cos2θ=tanθ-tan2θ-1tan2θ+2 (cos2θ) .

tanθ=12上式=12- (12) 2-1 (12) 2+2=-13.

评注 当分子分母都是关于sinθ, cosθ的齐次式或可化为齐次式时, 可把原式化为只含有tanθ的表达式, 然后可求其值.

以上是三角恒等变形中几种常见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如能熟练掌握, 可使问题解决起来更具有方向性, 更易于解决实际问题.

电功率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选择题,解题方法,技巧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求解法、取特殊值、代入验证法、筛选排除法、数形结合法、实验操作法等,要准确迅速的求解,必须根据题目特点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直接求解法

不管备选答案,从已知条件出发,运用概念、法则、公式与定理等,进行运算或推理,求出结果,做出选择。

例1: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12,分别以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为圆心的三个圆两两相外切,则这三个圆的半径为()

A.3,4,5B.2,3,10C.4,5,6D.1,4,7

解析:三个圆的半径由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而定,由勾股定理得两直角边为5和12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为13,设两两相外切的三个圆半径为r1,r2,r3,根据两圆外切圆心距等于两半径之和得:r1+r2=5,r1+r3=12,r2+r3=13,解方程组得:r1=2,r2=3,r3=10,选择答案B。

点评:用勾股定理求得直角三角形斜边后,利用两圆外切时圆心距为两圆半径之和得三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取特殊值法

对于一个命题,如果符合条件的全部情况都成立,那么对于符合条件的特殊情况必定也成立,这样的问题可以用取特殊值的方法解决。如当所给的条件中含有字母,且不易直接判断计算时,可以取字母符合条件的特殊值,将繁杂的字母算式转化为简单的数字计算,从而得到答案。

解析:可从巧取特值的角度出发,把其中的一个未知数设为0,则可以暂时隐去这个未知数,而就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来分解因式,达到化二元为一元的目的。令y=0,得:x2+2x-3=(x+3)(x-1);令x=0,得:-8y2+14y-3=(-2y+3)(4y-1)。将两次得到的系数1,1;-2,4。十字交叉相乘,即:1×4+(-2)×1正好等于原式中xy项的系数。因此,x2+2xy-8y2+2x+14y-3=(x-2y+3)(x+4y-1)。选择答案D。

点评:在解答选择时,如果题目字母符合赋予特殊值的条件,赋予其特殊值,可简化计算,提高解题效率,节约解题时间。

三、代入验证法

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进行验证,看得到的结果是否满足题目的要求,若不满足就排除,如果满足,它就是应选择的正确答案。

例3:二次函数的顶点为(-2,3)且过点(0,11),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解析:因为备选答案中所给的四个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0,11),所以只需将点(-2,3)的坐标逐一代入备选答案中只有B选项成立,故选择答案B。

点评:备选答案中的四个函数当=0时y的值均为11,即四个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0,11),只需验证顶点坐标(-2,3)满足哪个函数就行。

四、筛选排除法

对于正确答案有且只有一个的选择题,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理、演算,把不正确的选项通过筛选一一排除,最后剩下一个选项必是正确的。在筛选排除过程中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

例4:当k>0、b<0时,函数的图象通过()

A.1.2.3象限B.1.3.4象限C.2.3.4象限D.1.3.4象限

解析:若图象过1.2.3象限,则k>0,b>0与条件不符;若图象过1.2.4象限,则k<0,b>0不符:若图象过2.3.4象限,则k<0,b<0不符:若图象过1.3.4象限,则k>0,b<0与条件相符,故选D。

点评:本题的另一种解法更为简便,即根据直线与、轴的截距来判断函数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的位置,k>0直线与轴正半轴相交,b<0直线与轴负半轴相交,画出直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的大致图象,所以函数图象过1.3.4象限,选择答案D。

五、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解答与图形图象有关的选择题时,根据已知条件准确地画出图形图象,通过观察与比较,发现图形图象的特征,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六、实验操作法

由题设提供文字、图形、图象的信息或提供操作的指向,一般有折纸、剪纸画图等,通过实验操作得出正确选项。

例6:把一个半圆形纸片连续对折两次后,用剪刀剪去弓形部分,展开后得到一个五边形,半圆直径与另外两边的夹角分别为()

A.75°,75°B.60°,60°C.67.5°,67.5°D.65°,65°

解析:把半圆形纸片两次对折剪裁后,得到的五边形除半圆直径外的其余四条边都相等(剪裁时弓形的弦长),进而可想到若把另一个和它全等的五边形拼在一起就可得到一个正八边形,因为(8-2)×180°÷8=135°,而展开后的五边形恰好是正八边形的一半,半圆直径与另外两边的夹角恰好是正八边形内角的一半,所以选择答案C。

点评:圆形纸片通过三次对折剪裁后,得到的多边形是正八边形。解题的关键是把通过实际折纸与剪裁的操作后得到的有四边相等的五边形,通过联想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动手操作翻转(反转)图形后得到正八边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电功率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11

【关键词】选择题方法小题不能大做特值

中图分类号:G633.6

数学选择题是数学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选择题十小题占五十分。高考选择题注重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结合,渗透了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了利用基础知识考能力的新导向。因此选择题成为拉开考生的时间差、分数差的加大区分度的必要题型,而考生往往难以把握好这一部分的得分。下面就选择题的解题和方法技巧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题型一:直接法

就是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

例1、设F1、F2为双曲线 -y2=1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满足∠F1PF2=90o,则△F1PF2的面积是()

A.1B. /2C.2D.

解∵|PF1|-|PF2|=±2a=±4,∴|PF1|2+|PF2|2-2|PF1|·|PF2|=16,

∵∠F1PF2=90o,∴ = |PF1|·|PF2|= (|PF1|2+|PF2|2-16).

又∵|PF1|2+|PF2|2=(2c)2=20.∴ =1,选A.

题型二:筛选法(也叫排除法、淘汰法)

就是充分运用选择题中单选题的特征,即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择支这一信息,从选择支入手,根据题设条件与各选择支的关系,通过分析、推理、计算、判断,对选择支进行筛选,将其中与题设相矛盾的干扰支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结论的方法。

例2、若x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则函数y=sinx+cosx的值域是()

A.(1, B.(0, C.[ , ] D.( ,

解析:因 为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故 ,由此可得y=sinx+cosx>1,排除B,C,D,故应选A。

题型三:特例法

(1)特殊值

例3.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项和为(C)

A.130B.170C.210D.260

解析:特殊化法。结论中不含m,故本题结论的正确性与m取值无关,可对m取特殊值,如m=1,则a1=S1=30,又a1+a2=S2=100∴a2=70,∴等差数列的公差d=a2–a1=40,于是a3=a2+d=110,故应选C

(2)特殊函数

例4、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为减函数,设a+b≤0,给出下列不等式:①f(a)·f(-a)≤0;②f(b)·f(-b)≥0;③f(a)+f(b)≤f(-a)+f(-b);④f(a)+f(b)≥f(-a)+f(-b)。其中正确的不等式序号是()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取f(x)=-x,逐项检查可知①④正确。故选B。

(3)特殊数列

例5、已知等差数列 满足 ,则有: ( )

A、 B、 C、 D、

解析:取满足题意的特殊数列 ,则 ,故选C。

(4)特殊点

例6、设函数 ,则其反函数 的图像是 ()

A、 B、 C、 D、

解析:由函数 ,可令x=0,得y=2;令x=4,得y=4,则特殊点(2,0)及(4,4)都应在反函数f-1(x)的图像上,观察得A、C。又因反函数f-1(x)的定义域为 ,故选C。

题型四: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思考,也就是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达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例7:当 时, ,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22)(B)(22,1)(C)(1,2)(D)(2,2)

【解析】设 ,作图∵当 时, ,

∴在 时, 的图象在 的图象上方。

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 。∴ 单调递减。

∴由 时, 得 ,解得 。

∴要使 时, ,必须 。∴a的取值范围是(22,1)。故选B。

题型五:代入验证法:

通过对试题的观察、分析、确定,将各选择支逐个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或适当选取特殊值进行检验、或采取其他验证手段,以判断选择支正误的方法(当题干提供的信息太少、或结论是一些具体的计算数字时,用这种方法较为方便的)。

题型六:推理分析法

不同的选择题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某些选择题的条件与结论或结论与结论(即选择支)之间存在一些特殊关系,即抓住题中的位置特征、数值特征、结构特征进行推理分析,得出结论。推理分析法包括:逻辑分析法、特征分析法

①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四个选择支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析,达到否定谬误支,肯定正确支的方法,称为逻辑分析法。

②特征分析法:根據信息,抓住数值特征、结构特征、位置特征(比如:定点、定线、拐点)进行大跨度、短思维链的推理、判断的方法,称为特征分析法。它体现了对知识的数、形、结构的深刻认识与状态把握,直觉、联想、猜想是思维的联结点。

总之,选择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熟练、基本计算的准确、基本方法的运用、考虑问题的严谨、解题速度的快捷等方面。在解选择题时不宜“小题大作”,不宜繁算、死算。我们应该充分挖掘题目的“个性”,寻求简便解法,充分利用选择支的暗示作用,迅速地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样不但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取正确答案,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为后续解题节省时间。

参考文献:

电功率解题方法与技巧 篇12

(一) 全局着眼, 整体代入

评注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分母的特征“对等性”及条件式abc=1的整体效应, 将其中两个分式的分母与另外一个分式的分母拼凑统一, 此时很容易发现结果中分子分母是同一个代数式, 故而使问题得以求解.

(二) 以退为进, 升幂代入

解由已知可得x2=2-2x,

评注本题的突破点在于将转化为“x2=2-2x”, 然后升幂代入.由于, 这样, 升幂代入可以避免繁杂的公式, 使运算更为简捷.

(三) 主客倒置, 逆反代入

例3若, 则x5+2x4-17x3-x2+18x-16的值是.

解由已知得, 两边平方后已知未知倒置得16=x2+2x, 则

原式=x5+2x4-17x3-x2+18x- (x2+2x) =x5+2x4-17x3-2x2+16x=x5+2x4-17x3-2x2+ (x2+2x) x=x5+2x4-16x=x5+2x4- (x2+2x) x3=0.

评注本题初看很麻烦, 若将条件式直接代入求解实属不易, 但若将条件式通过移项, 再两边同时平方, 再移项得16=x2+2x, 然后以此为突破口, 打破常规, 将已知数字“16”用未知量x2+2x代入, 即主客倒置, 逆反代入, 步步抵消, 最后会使问题很容易得以求解.

(四) 避繁就简, 约简代入

例4已知x2-5x-2000=0, 则的值是 ()

A.2001 B.2002 C.2003 D.2004

∵x2-5x-2000=0, ∴原式=2000+4=2004.

评注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避开繁琐的立方运算, 而将所求解的代数式作以适当整理, 则不难发现分子, 分母便可以约分, 使式子化简, 再将条件式x2-5x-2000=0代入, 故而得以求解.

(五) 分类凑整, 零值代入

评注本题的解题思想是整体代入求值, 需要凑整, 零值代入, 即充分利用条件式a+b+c=0.认真观察所求代数式, 不难发现该式具有较强的对应性, 要凑“0”, 只需添项再减项即可, 从而使问题得以求解.

(六) 打破常规, 倒数代入

解将已知条件求倒数得

评注仔细观察本题的条件式及所求的代数式, 不难发现它们具有类似的结构特征, 即倒数后均能得到.为此, 大胆尝试, 打破常规, 倒数代入, 从而使问题得以求解.

摘要:代数式求值问题繁杂多样, 但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能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上一篇:普通化学下一篇:麻醉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