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堂

2024-11-28

国学课堂(精选12篇)

国学课堂 篇1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立足之本, 发扬和传承是当下社会之需, 但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热情, 了解甚少, 在传承方面有着很大的缺失。国学进课堂,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

但是, 同样也要注意, 传统文化与课堂对接将面临层层挑战。国学进课堂到底怎么讲、怎么学、怎样才能更有效果、见实效, 仍然是一个面临探讨的大问题。凡事都要有个度, 国学教育也是如此, 要因材施教, 因人而教, 来不得千篇一律。但是, 现在的情形却是不容乐观的, 突出的现象是赶鸭子上架, 国学进课堂一刀切, 大有一种形式化的倾向。这主要表现为不分学校、班级的情形怎样, 不管学生的基础如何、爱好与否, 都实行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教材校本, 统一的背诵内容, 统一的考查方式……这样一刀切, 不仅违背了教学规律, 势必还会引起很多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厌学情绪和反感态势。

一、“一刀切”容易助长形式之风

既然国学传承涉及所有的学校、班级、学生, 那就属于搞得好的要搞, 搞不好的也要搞。有些学校为了创成绩、摆面子, 不顾实效, 只是搞一些形式主义, 将国学传承“运动化”。如有学校聚集学生到操场, 穿自制礼服, 戴用一次性纸杯和竹筷做成的发冠, 摇头晃脑齐声朗诵《弟子规》, 被人笑称为“读书顶个杯具”, 还有的学校实质上没有搞国学研习, 却在材料上做文章, 拍摄假材科, 写虚假总结, 虚张声势, 蒙混过关……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却带有很大的普遍性。

如何避免“运动化”的传承国学?笔者认为, 首先要从人或者社会的内在要求出发去学习, 而不是仅仅为了遵从上级指令式的发动、形式化的宣传。“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原理同样适应国学传承, 只有学生从内心需要之, 满心想学之, 才能乐于接受, 才能兴趣盎然, 学而不倦。所以, 教师的引导、教化显得尤其重要;其次应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让学生学其内涵, 理解实质, 学以致用, 提升自我, 而非开展形式化的表面游戏之所为。国学进课堂不能为赶时髦而进, 不能囫囵吞枣、马马虎虎、应付差事。要使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从行为上逐步改变, 让自身的文明素质得到充分提升。只有坚持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有机结合, 才能让文化传承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一刀切”容易给教师造成教学压力

校校普及国学研习, 班班开展国学课程, 明摆着的一个问题是, 那些高深的哲学化的“理论”不可能靠学生自学来完成, 这就需要教师来辅导、来讲解。尤其是乡村中小学本来教师资源就非常紧张, 无形之中又给教师增加了负担。大多数学校认为国学是“语文”范畴, 国学进课堂的重任就义不容辞地落在了语文教师的头上。这让本来就课业繁忙的语文教师苦不堪言。那么, 如何才能确保国学传统真正回归到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中, 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动力和不竭之源?笔者认为一些基础性的问题需要首先解决, 在师资方面, 教材出台、发放后, 谁来讲授课程是个首要问题。国学不仅仅是语文课, 它是多学科的综合体, 语文、哲学、历史甚至乐律等均有涉猎。仅仅靠语文教师担当如此重任, 实有不妥。笔者认为,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要有专职的国学教师。实现教有专攻, 方能更好地落实教学计划, 普通教师的教学负担也会大大减轻。

三、“一刀切”容易给学生增加学业负担

虽然很多专家提出, 国学进课堂只学习不考试, 但存在的问题是, 如果不考试, 就无法引起学校、教师的重视, 他们往往会将国学教材束之高阁, 甚至干脆不发放到学生的手中, 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待之。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 有些地方就出现一刀切, 硬性规定把国学内容纳入考试范围, 且占相当大的比例, 这就给“视分为命”的师生注入了兴奋剂, 把眼光盯在了国学上。现如今, 学生面临的课业负担已经很重, 现在又开辟新课程讲授国学内容, 这在无形中又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有的学校则课程安排上进行调整, 或者对现有的语文教学进行改造, 在不增加课时的基础上加入国学教育, 或者干脆压缩其他课程的课时, 腾出时间用于国学讲授, 但往往顾此失彼。

再说, 国学内容大都是文言文, 无论内容还是语言都离现在久远, 读起来文辞艰涩、佶屈聱牙, 别说是中小学生, 就是成年人都觉得生涩难懂。如果照本宣科全书教授, 而不管学生基础如何、程度高低, 不仅要求学习古汉语的运用, 还要全文背诵, 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 尤其是程度较差的学生更会如坠云端, 无所适从, 产生疏远、对抗情绪。

国学是一门厚重而又广博的学问, 我们有义务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它。然而, 我们需要明白, 国学进课堂其目的是普及国学知识, 切不可以增加学生负担为代价, 切不可将古文的死记硬背当作宗旨, 更不可将出口之乎者也却不明就里的古文学习当作普及国学的成绩来看。领悟哲学思想的精粹, 引导学生将古代优秀的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 形成善于思辨的思维方式, 才是普及国学的真正意义。国学进课堂应该采取普及加兴趣的方式, 所谓“普及”是对大多数人而言, 了解即可, 如学有余力、学有兴趣, 便可以国学兴趣小组的形式组建团队, 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至于学习内容也不必面面俱到、千篇一律, 要根据各地各学校各人的情况而定, 有关部门更无须将学习内容“一统江湖”, 将考查形式固定模式, 可采取“一校一本”的形式, 百花齐放才能百家争鸣。

总之, 普及国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至于如何“进”、如何“学”、如何“教”尚在摸索阶段, 需要大家摸着石头过河, 逐步探索出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方式。国学的普及不是纳入考试、考核就会见成效, 也不是因为有了考试、考核才成为经典。凡事一刀切, 要不得。

国学课堂 篇2

摘要: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回归课堂,对弘扬民族文化,展现精髓至关重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合理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以活动为载体,创设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国学精髓,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关键词:国学;回归课堂;多种模式;创设氛围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00-00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国学回归课堂,小而言之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而言之对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由此我们经常看到,几岁的孩子摇头晃脑地背诵《三字经》,并且一字不差,至于《笠翁对韵》、《弟子规》,也全都不在话下;在北京,一脸稚气的孩子们穿着古香古色的唐装,在石碑林立、古树参天的孔庙里上着“国学”启蒙课;听报道说,孟子故里山东邹城也举办了“少年国学班”。一时间,“国学”似乎成为一个最热门的词语。甚至,连许多老外都以能懂一些中国“国学”为荣幸了。那么,对于正处于成长旺盛时期的初中生来说,怎样才能让国学真正回归,呈现国学经典呢?

一、完善课堂教学方法

国学回归课堂,老师的教学必须打破沉闷无趣的气氛,改变一成不变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全文——背诵默写”的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

1.真心解读,重在感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国学教学当然也应体现这一点。教师不能再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直面经典,与诗词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能懂会学的自主解决,即使是疑难焦点,教师也不急于揭晓,而应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让学生真真正正、切切实实的接触国文,意在让学生在思考中深入到国文中,意在让学生在交流中亲身感受国文。

2.加强诵读,读中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诵读、记忆”是古人学习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这种古老的读书方法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成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古为今用”,选择“诵读、记忆”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背诵古典名篇,引领他们把无意识记忆转变为有意识文化储备,使他们从小腹有诗书,在本国传统文化滋养中成长。此外国学古文,思想内涵深刻,不易被学生理解。现在先让学生“不求甚解”地背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沉淀在脑海中的古典精华经过反刍,逐渐会被消化、理解,慢慢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国学教学也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3.多种模式,课堂开放。“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国学的课堂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国学课堂中,我们可以灵活有变的设置课堂内容与模式,如:可以针对一位作者的作品学习的国学课,如“苏轼篇”、“李白篇”、“辛弃疾篇”、“屈原篇”;针对一个主题学习的国学课,例如“明月篇”、“白雪篇”、“送别篇”等;针对一个流派学习的国学课,如“豪放词派”、“田园诗派”、“浪漫派”“婉约派”、“花间词派”等;针对一个时代学习的国学课,如“诗经篇”、“楚辞篇”、“儒学篇”、“宋词篇”等。此外,国学教学不单是语文学科的事情,国学教学更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诗意,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都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走进国学的世界。

4.正确引导,举一反三。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朱熹)。《国学》校本课程,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横向的迁移运用。在国学课的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和知识的引领。如;如何读楚辞、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婉约派的形成、儒家学派的观点等,有了系统的引领和方法的指导,国学教学就能化难为易,让学生越学越爱学。

二、构建展示平台,创设良好氛围

以活动为载体,构建展示平台,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

1.常规活动。①每学年举办两次“品味书香——古文诵读”活动。②每月每班举办一次读书交流活动。③每学年举办一次国学知识竞赛④每学年举办一次“读国学,品人生”征文活动。

2.班级日常活动。①日有所诵:利用每天早晨15分钟晨读、每天中午10分钟小读、每天晚上30分钟品读时间让学生诵读。②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自主挑选自己喜欢的经典篇目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背古诗擂台赛,比一比谁选得好,背得熟,期末进行总结评比。

三、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愫

1.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所提高。老师在课堂上运用了多种方法,如:意境渲染、多媒体教学、动作演示、恰当提问、设身体验、感情朗读等,对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大有帮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味,加深了对课文内涵意境的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能够注意掌握文章的各种各样的语气、节奏、句式。学生的朗读兴趣也大大增强,逐步体味到了诵读的乐趣。因为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积极性自然得到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2.学生对经典诗文的阅读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懂得鉴赏经典作品的方法。在研究前,学生很少主动阅读唐诗宋词等经典篇目,因为读不太懂,通过老师对经典诗文学习的指导,学生有兴趣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初步学会选择优美、内涵丰富的经典作品进行欣赏,甚至自主阅读了很多优秀的古文,并且能抓住最有感悟的部分写读后感,从而加深领悟,形成语言感悟能力。3.学生养成了图书阅读的习惯,注重语言的积累和丰富。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图书馆资源自主借阅图书,《诗经》、《楚辞》等已经成为同学们的畅销书。

把国学融入小学德育课堂中 篇3

国学是中国古圣先贤们的智慧结晶,她意深、理透、志远、境高。传承经典,润泽心灵,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将国学引入校园,渗入课堂,走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营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知礼仪的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小学德育课中融入国学,为孩子打造好人生底色。

一、让国学在小学德育课中有“地位”

经济社会中,人们功利思想泛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健康思想逐渐由社会向学校蔓延。学校这块净土也有被污染的趋势,一些小学生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开始产生好胜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孝道,不关心他人,不讲诚信,攀比吃穿等一系列不良行为。社会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业分数,学校重视成绩智力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加之现行小学德育课说教严重,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使小学生德育课在学科教育中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如何克服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将祖国灿烂的国学文化引入小学德育课堂,不失为一个提升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途径。

1.学校要给国学进课堂开绿灯,让德育课中有国学的“角儿”。在没有正式教材时,学校可根据国家课程规定,把适应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国学内容编辑成册,作为地方课之一。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设不同的国学内容。如一至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三字经》、《百家姓》,四至五年级《千字文》、《道德经节选》,六年级选《孝经》、《论语》、《增广贤文》、《大学》等。

3.以诵读为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记忆。按照由宜到难的顺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接受熏陶,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让国学内涵在小学德育课中得到拓展

国学不仅是建构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源,而且还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小学德育课中渗入国学教育,让古代文化遗产熏陶祖国的未来,学校教师要做好取粗取精,拓展其内涵的工作,使其古为今用,为育人大放光彩。国学博大精深,涵盖内容极其丰富,这就要求学校要根据学生思想教育的实际进行再整理、再细化、再拓展的过程。例如,可将有关国学内容撷取精华,归纳整理为父母篇、孝亲篇、亲子篇、子女篇、养生篇、居家篇、求学篇、礼仪篇……分门别类施教于学生。就某一经典而言,教师也可拓展内涵,深挖细究,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弟子规》中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教学生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老人,要讲诚信,要有爱心等。学生知道敬老爱幼,尊敬师长,性情更为明理宽容。为了让学生举止有礼,行走坐立显得有教养,可按《弟子规》中的“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进行施教。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过:“中国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也可以成为一个科技强国,但最根本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国学融于品德课中,就是在将我国优秀文化的种子播在了孩子的心田。教师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学知识来引导熏陶广大小学生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文明待人处事的礼仪,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让学生从小养成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

三、让国学在小学德育课中走进每个家庭

德育教育不仅仅只限于课堂上,而且要将它的触角外延到生活中去。每周的国学课我们要求学生和家长就学习内容进行交流,让家长参与进来,进行家校互动,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监督学生把学到的内容运用并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践行。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还不稳定,品德的根基尚没有打牢,这时需要我们家长陪伴在他们身边,为他们撑起一把防腐杜污之伞,把他们扶上马,再送一程。让他们更懂得如何低制诱惑,懂得关心别人,孝敬父母等。因此,我们提倡国学在思品教育中既要走进孩子的世界里,也要走进每一个家庭生活里。“人生若有正确的导向,将是身心健康的最大福音。”曾国藩给他弟弟的书信中曾写到,“身染微恙可以先读圣贤书”,其实他就是希望圣贤书能帮其弟调心养气。《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孩子做到父母安排的事情不能拖拖拉拉;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敬地听;父母的责备一定要虚心地接受。国学于大众,不是曲高和寡,而是和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息息相关啊。

一位小学生在品德课上交流时谈到“我平时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老师让我们诵读《弟子规》孝悌章后,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是教我们如何尊敬父母。我也知道了怎样做才算是孝顺。”国学它不是高谈阔论,而是古圣先贤们对我们的谆谆教导。

论国学经典教育——引经典入课堂 篇4

当21世纪翻开新的历史篇章时,国际上掀起了“软实力”的竞争,各国文化争奇斗艳。各种“申遗”运动使我们看到占领文化的高地是现代国际竞争的一种新的气象,人们更关注一国的民族魅力、文化气息、历史积淀,而不仅仅是GDP。如何使中华民族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自我和独特的魅力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盲目的“拿来主义”已经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只有重拾中华之魂———国学经典才是最有效最可靠的方式。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在其《少年中国说》中热情洋溢地赞颂了少年是一国崛起的力量。作为民族的希望,少年一般被认为是可塑造的未来之才,而塑造的方式既取决于一国的发展理念,又决定了一国的发展前景。因此,国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国学经典教育观念。一般认为,通过基础教育,即中小学的语文教育课程来实现,是长远而有效果的传统文化教育。(1)其次要在大学开展国学经典的通识课程,但是经典教育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却不容乐观,大学教育中的“经典”含量更是不足。

一、经典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社会上有一股“国学热”逐渐蔓延开来。继《百家讲坛》推出“于丹《论语》心得”、“解读弟子规”等节目后,国学经典读物更是受到社会的热捧。各地中小学开始着重推出国学经典诵读课。清晨走进校园,朗朗书声不绝于耳,但却给人一种形式化的感觉,学生会不会背诵经典成了当下最为广泛的评价标准,而背诵之余对于经典的解读却远远不够。至于翻译作业,学生买一本翻译词典就可以应付,但是翻译书籍的准确性却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如果没有对语境的再现体验和深国建筑史、中国音乐史、中国舞蹈史,等等。”

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佛教在历经两千年的过程中,自身得到了极大的、有益的发展,同时也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化财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作为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佛教不会因为封建社会的过去和科技文明的发展而消逝,正相反,作为反省人的内心的深刻哲学思想,佛教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了解佛家文化过程中,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其有益的一入把握是无法真正领会国学的内涵的。除了形式化的背诵以外,还有一种暗藏于学校和社会的功利心态。部分学校的应试教育指标、家长的攀比风气都在驱使或者说强迫学生追求背诵的数量与准确性,而各种竞赛手段更为国学经典抹上了一层功利性的色彩。这些流于表面的形式不仅没有抓住经典的本质,而且使经典成为一种商业化产品,使经典教育变成经典背诵、经典比赛。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使经典内涵严重流失,而且使学生产生了厌恶、漠视经典的情绪。

在大学高度专门化的教学中,更难见到经典教育的一席之地。除去那些与国学经典有关的专业外,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几乎没有涉及任何国学经典的再熏陶。大学生脑海里残留的还是初高中时期那些背过但还没能完全理解的经典。对经典的理解不是一时一刻,而应该是一生一世。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才能加深,受益才能匪浅。大学里既无经典课程的要求,又无兴趣的驱使,学生多半是精于科学,而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而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而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而荒于人品;精于权理,而荒于道理。(2)继而才有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犀利的疑问:“大学何为:生产有用的机器?锻造和谐的人?”不得不承认一些大学在忽略人文教育的实践中造成了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

二、如何使经典走进课堂

1. 中小学课堂中的教与学

(1)确定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进入课堂。上个世纪对于经典的批判并不是完全错误的,古代经典中必定有落后的、不符合现实发展的内容。任何经典的传承都包含了对其不断选择、不断修正的过程,关键是要站在更加客观、科学、以人为本的角度去修正,保证选择的内容符合中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由于年代久远,国学经典中的精义已经不能体悟,因此我们引入课堂的内容不能太脱离现实。同时,国学经典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细水长流,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各学科的教授过程中会穿插一些国学知识,但却是只语片言、支离破碎的。因此,国学的学习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体系,让学生真正了解国学的框架内涵。背诵依然是国学经典学习一个不可忽视的手段,无论课堂形式变得多么时尚,基本功必须打好。当然背诵必须有层次划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选择朗朗上口、简单易懂的经典段落;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加大难度,而那些本身拗口晦涩的段落则不宜背诵。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礼仪、感恩、励志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使背诵活动更丰富,更系统。

(2)国学的学习需要足够大的自我思考和表达空间。经典是整个民族和个人生命的源头活水,人人皆可从中取得有益成分。在理解上,必然是千人千面而非千人一面。(3)“灌输”面继承下来,进一步发展改善,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莹.佛教与中国文化浅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4).

[2]赵凌宇.佛教与中原文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1.

[4]赵朴初.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国宗教,1995.

[5]苗欣宇,马辉.仓央嘉措诗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8.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评价

(衡水学院图书馆,河北衡水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概念和特征,提出了文献资源的建设原则和发展规划,以及文献资源、数字资源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规划评价标准

作为知识和人才高度密集的高校,是文献最主要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为了满足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现代文献发展形势和师生的文献利用方式,在文献资源建设和评价方面多下工夫。

1.文献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图书馆工作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文献,它是人类传递知识情报的重要手段,是文献资源建设的直接对象。因此,全面掌握文献的概念和特征,才能有效挖掘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

1.1文献资源的概念

文献资源的概念和其他概念一样,是个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文献资源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同时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我们可以把文献资源式的教学方法应当摒弃,老师更多的应该是扮演互动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鼓励学生持有不同见解,从而激发他们深入探索的兴趣。与古人对照,于身心证解。(4)另外课堂教学中应当用一种现代视角来阐释经典文本。经典存留久远,其内在精义已经被不可避免地固定化,多元化审美视角无法突破这个壁垒。学生觉得经典都是些“老生常谈”、“老黄历”,毫无功用。囿于固有的价值体系而不去关注现实的社会变化同样会导致经典文化的流失。因此,经典的重新“构建”尤其重要,新的话语符号应当用来诠释经典文字,一些电视学术类节目正在致力于这方面的努力,但是最有效的传播渠道仍是在学校学习中,因为学校教育在赋予经典现代意义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这是经典文化不断延续的一股力量。

国学教育中老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言传身教”的主要实践者,可以说老师的作用甚于课本,他们的国学素养直接影响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而现在的老师大多是在批判传统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在理解与讲解过程中倾向于使学生以同样批判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因此,为国学“正名”,重新客观地评价国学的历史文化地位尤为重要。另外,国学内容博大精深,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对国学经典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充分理解和把握其内涵与外延,这样才能应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同时教学过程应当富有创造性,不要老调重弹,教师最好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独抒新见,进而赋予国学以生命力,赋予学生创新力。

(3)“知行合一”的理念必须贯穿于课堂与生活。国学教育的重点并不是教人会背会写,而是会行会做。只知不行,纸上谈兵,最终将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的学生成绩很好,但是在为人处世上却总是表现不佳。而只行不知则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一是学生自身发展受到阻碍,因为缺乏知识的积淀,不可能创造出更高的人生价值,只能满足基本生活;二是对社会发展不利,一个没有人文教化的人由于自身的狭隘,更倾向于为害社会。因此,国学教育的评价体系应当更多地考虑学生践行国学精神的状况,学校可以为学生创设充分发挥其主动自觉性的活动,

理解为: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者是知识通过某种具体的表现形式而展现固化。它不仅包括各种图书和期刊,而且包括会议文献、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档案等各种类型的出版物,甚至包括用声告、图像及其他手段记录知识的全部现代出版物文献资源的特征。

1.2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特点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主要分为三类:印刷版文献资源、缩微型文献资源及数字资源。其中印刷版文献资源,具有出版数量大、增长速度快,便于携带、保存及阅读的特点,不过它占用空间较大,在检索与传递方面比较笨重;而后面两种资源具有存储量大、占地小,不过阅读不方便,利用率也相对较低。依赖网络的数字资源具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对网络设施的依赖性较大、检索与传递速度快、更新及时的特点。

2. 文献资源的建设规划2.1文献资源的建设原则

面对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新局面,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学科特色、经费投入、读者特点和需求等例如社区义务服务、环保活动、虚拟课堂等,既可以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又可以教会学生思考和处理问题。

2.对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建议

提高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将国学教育制度化只是一个起点,然而这个起点在目前看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高校通过开设国学选修课逐渐扩大国学的影响。这不失为一个稳健的办法,但是硬性的评价方式也要继续完善,力求形成一个“教—学—评”的完整过程。在这种体系中,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分制的灵活性,实行跨学科选课,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自由发展,在交叉学习中拓宽知识面以提高综合文化素质。(5)同时,大学课堂更注重思辨与论证,老师通过构建自己参与者的角色,在引导中尊重学生的智慧成果。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汇报等形式,使枯燥的课堂变成知识交流的论坛。另外,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学术活动、文化节等形式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好感。

注释:

(1)王丽娜.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研究———兼沦当下中小学之国学教育问题[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程林.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8(24)79.

(3)许家星.经典教育性质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J]广东教育,2010(2)22.

(4)同上

(5)程林.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8(24)79.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学经典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正在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每个人,复兴国学无疑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一个重要任务。但就中小学及高校的国学经典教育来看现状并不乐观,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将国学经典引入课堂是当下教育机构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育,基础教育,国学教育制度化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研究——兼沦当下中小学之国学教育问题[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程林.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8,(24)79.

[3]许家星.经典教育性质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J].广东教育,2010(2)22.

①王丽娜.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研究——兼沦当下中小学之国学教育问题[D].四川师范大学,2012.

②程林.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8(24)79.

③许家星.经典教育性质分析、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J].广东教育,2010(2)22.

④同上

让国学经典走进小学课堂 篇5

上传: laihuimei 更新时间:2011-11-9 阅读: 514

——赴深圳培训学习心得

赣县特殊教育学校 王芳

培训内容:2011第三届全国“小学国学经典课程规划暨教学观摩”培训会议

培训时间:2011年9月22日至9月24日

培训地点:深圳大学、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

具体安排如下:

9月22日上午到深圳大学报到,然后举行开幕式。下午育灵童研究院院长李灵玲进行专题培训、听武洪钧特级教师的名师讲座;

9月23日上午至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由肖胜博研究员进行有关蒙学学段(低年级段)的经典解读与内容选择、课程构建与教学目标及方法的课程规划培训,接着倾听卓雅小学陈斌校长的经验分享,然后进行由卓雅小学吴萍霞老师以蒙学学段《三字经》为内容的名师观摩课,最后听朱洪甫特级教师与郭家齐教授的名师讲座。下午由沈广斌副院长进行有关子史集学段(高年级段)的经典解读与内容选择、课程构建与教学目标及方法的课程规划培训,然后听武宏钧(特级教师)以子史集学段《老子》为内容的名师观摩课,最后听由朱红甫(特级教师)以四书学段《论语》为内容的名师观摩课;

9月24日在深圳大学由林志明(研究员)进行有关四书学段(中年级段)的经典解读与内容选择、课程构建与教学目标及方法的课程规划培训,接着听陈建先(特级教师)的名师报告,最后听李银军校长的经验分享,最后听取李灵玲院长的专题讲座。

此次培训由北京育童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以及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总课题组为主办单位,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素质研究”课题组为协办单位举办的一次针对全国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将学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有如下知识点: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二、育灵童国学课堂

它是育灵童教育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国学专家、教育专家、多媒体制作专家以及来自全国教育一线的著名中小学特、高级教师等,历时三年精心研发而成的大型国学经典教育软件。该软件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学院院长纪宝成教授担任名誉主编,国内著名的文史专家汤一介、李学勤、傅璇琮、刘家和、王炳照等担任学术指导。其内容涵盖了《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宋词》和《论语》等七种典籍。该软件创设了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情景”,如“弟子规夏令营”、“三字经快车”、“百家姓神秘岛”、“千字文宝塔”、“博雅唐诗苑”、“玲珑宋词宫”、“论语智慧园”等,每种情景中又分别设置了快乐诵读、神奇汉字、博闻多识、动画剧场和游戏空间等学习模块。借助电脑多媒体技术,创造一个集动画、游戏、图像、声音、文字等为一体的学习环境,使国学经典的学习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有趣,进而有效调动广大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当前国学经典教育面临的突出挑战。“国学课堂”目的旨在通过儿童的学习,从而提升学习国学的兴趣,认识国学的价值,增进国学的素养,同时达到开启儿童智慧、健全儿童人格、奠定儿童文化底蕴、激发潜能的目的,从而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

三、育灵童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它是育灵童教育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国学研究专家、心理学专家、课程与教学研究专家和众多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的精神编写的。教材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为参照,旨在让少年儿童通过对国学经典的系统学习和深切体味,认识国学的价值,激发学习国学的兴趣,增进国学的素养,从而奠定一个中国人必需的国学修养和人文底蕴。共12册,供小学6个年级12个学期使用。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全套教材分为三个学段,涵盖了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

一、二年级主要学习传统蒙学的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选);

三、四年级系统学习《论语》(选)、《大学 中庸》(选)、《孟子》(选);

五、六年级重点学习《老子》(选)、《庄子》(选)、《史记》(选)、《资治通鉴》(选)、《历代美文选》。这些经典是经过众多的专家学者反复论证,从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中选取的在历史上最具代表性、至今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同时又最适合少年儿童学习的内容。每册以一种经典为核心,全套教材构成了一个严整的、系统的国学经典学习体系,有助于少年儿童在六年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把握中国传统经典的精华所在,系统地了解国学经典中的核心内容。《育灵童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的编写,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在注重科学性、系统性的前提下,着力在趣味性、可读性上下功夫,力图通过讲说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营造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真正爱学、乐学,从而将他们引领进入到教育的过程之中。每册教材采用单元模块的结构。每篇课文根据学习内容,设置多个模块,如汉字解析、文化知识、历史故事、诗歌欣赏、格言警句等。这种编排形式,将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知识有机结合,使之彼此印证,融会贯通,不仅可以增进少年儿童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升教与学的效果。

四、国学经典课程教学方法

教材采用了诵读卷、注疏卷、书法卷三种形式相结合,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学习,且增进亲子交流,提高学习效果;教学安排由国学启蒙、国学基础到国学提升逐一进阶,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一般的朗读法,集体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可在课堂上灵活用。

二,拍手朗读,借助动作帮助记忆。拍手还可以控制节奏,多经典重在读出韵味,明白句子间该有的停顿。这种方式很实用。

三,擦字记忆法,老师板书随着学生朗读逐渐擦去内容。这样对单个的字记忆很有效。深深刻在脑海里。

四,角色调换法,让学生来教老师读。这样可以检验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胆量。

五,卡片记忆法,用于内容难读处,卡片可写每句开头字,让学生联想记忆。六,游戏巩固法,游戏失败的同学朗读,亦可让学生一起读。比如《三字经》中历史部分,可制作一些帽子,写上历史人物名字朝代,会背的同学先发,然后表演历史剧。

七,实物图片展示,加深学生理解记忆。例如,《三字经》中提到 “八音” 是匏土革,木石金,其实是这一系列物品作成乐器发出的声音。为使学生明白就准备了葫芦丝,埙,鼓,快板,石磬(图片),小号。

八,故事演练法,内容加一些故事并让学生表演。例如,《弟子规》中的故事“孝感动天”,“孔融让梨”。。可增强理解和记忆。

九,鼓励法,分块朗读记忆,完成奖励红旗,整体奖励为好。学生为做到老师满意很起劲。方法的关键是老师同学间的配合和互动,让气氛活跃,参与积极性高。

会上,卓雅小学吴萍霞老师、特级教师武宏钧、特级教师朱红甫特级教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了《三字经》、《老子》、《论语》教学观摩课。三堂精彩的示范课寓教于乐,生动有趣,颇具技巧,让与会者领略了国学经典教学的艺术魅力,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与示范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点亮国学课堂 篇6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国学课堂教学 生本教育

近来国学经典大热,以经典精神和思想浸润心灵,传统文化知识促进学养,但国学经典具有意义多元、思想高深、精神复杂、内容丰富、结构陌生、语言古奥等特点,既可以是我们通向古代的一座桥梁又可以成为横亘在我们与古人之间的一堵墙垣。这种矛盾需要我们采用化繁为简的方式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经典、熟悉经典,帮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浸润传统文化。

一、教学模式的改变带来挑战

低年段国学涉及回环反复的文言文教学,比较学生的日常语文教学,缺乏生动和直观性。单纯的国学书本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经典古言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创设文言意境,更有一种思维上的碰撞,对没有接触过这种模式的孩子们来说有难言的吸引力。我开始寻找突破,想着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求知欲望。

案例一:二年级的国学课文为《笠翁对韵》,讲究对仗、押韵和格律,说来容易,做起来难。二年级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韵律,毕竟古言离他们很遥远。课堂上我说得最多的就是:“记下来”,或“跟我读”。诵读是读了不少遍,可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

我调整了导入部分,先用多媒体系统制作出精美图片,以图配文,整体感知学习内容。学生瞪大了眼睛关注文中的韵脚和对仗的字句。课文《笠翁对韵》有30个平声韵部,同一个韵部的常用字做韵脚以对句形式编排。句子之中融合韵律规则,暗含典故。当画面出现天与地的壮阔,学生能迅速说出这是“天对地”。甚至有学生说一说关于天地的神话故事。这是学生自己的感知体验,我很高兴总算有效果了,即使拖沓了教学时间,第一课上了三课时,但学生的热情被调动了起来。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渗透学科资源整合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学科工具较为单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作用只体现在国学单个教学环节中,如小组讨论环节、文本欣赏环节等。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的改变,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国学教学深度融合,将之应用到国学教学设计、国学教学过程、国学教学反思、国学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甚至可以将后续教师教学反馈活动和学生学习反馈活动结合起来,打包压缩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电子包。

案例二:一开始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渗透到某一教学环节中。渐渐地,只要多媒体屏幕上显示图片,学生就能说出对子,慢慢地从一字对到五字对,“山花”对“海树”,“风高秋月白”对“雨霁晚霞红”。接下来的教学都渗透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身影。

第二步品读释疑环节,寻找韵脚,小组合作学习后交流。许多学生认为自己找的对,各不服气,我引导他们思考:什么叫做韵脚?直到多媒体上出现正确答案,孩子们都还在小组激烈的辩论中。有学生说找到平仄,为什么韵脚不对?我一听很高兴,说明学生在认真思考。打开提前整理的详细的网络文本资料,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又有学生提问题,为什么这些对子和古诗不一样呢?学生很快发现每一句各不关联。我故意吊他们的胃口,打开网络百度平台,让他们搜索故事或欣赏图片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擅长绘画的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图画,如春夏秋冬四季时令,风雨雷电等天文现象,彻底激发学生对词语表意类别的兴趣。

案例三:在熟悉古人用语习惯和词汇之后,学生开始初窥一点古人的诗词语境,开始想办法将更多多媒体资源引用进来。诵读是文本体悟的过程和手段。每一次诵读,我都把大家的音频录下来播放。真的很有意思,学生第一次听到时笑得东倒西歪。我接着播放准备好的国学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地听,有的孩子甚至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在完成第一课教学任务之后,安排学生在家里上网,搜索有关国学经典诵读的视频和诵读方法,让他们尝试模仿音频视频中的人物,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将个人的诵读音频或者视频录制下来进行比较。当天课堂上,安排小组诵读的时候,学生最高兴。总有意无意地和网络上的优秀视频做比较,有的小组长还安排成员编演各种动作。“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近淡凝脂”。女孩子翘起的兰花指,男孩子深沉的嗓音,再来听孩子们的诵读,实在是一种享受。

课后学习,学生更兴致勃勃。以往国学作业只是在家完成课后练习题或背诵,现在凭借家长的帮助,学生在QQ网络平台相互出题测评韵脚的标注,还上传自己诵读文本中喜欢部分的视频,我也在班级QQ群里送出了鲜花的表情包,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于教学资源整合。

后续中将学生的反馈活动和自己的教学反思都做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资源包(文件夹),以备教学随时查询。

三、多元化网络平台改变生本教育在国学中的实践

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承载的多元化教学资源平台,特别有利于生本教育教学在国学经典中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在备课、上课、评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其中,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小组式自主学习活动。

案例四:一时之间到了国学课,班级特别安静。其实学生在课堂起初阶段只是单纯兴趣、知识汲取上有障碍,国学以生为本的学习环节很难展开,学生自主学习更无从谈起,现代教学技术提供了重要帮助。生字教学上,国学中的文言句子和生字晦涩难认,有些古今异义的文字,学生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这个字却不读这个音呢?该怎么解释才解释得清楚呢?正确认识生字很重要,因为只有读准字音,才能感受课文抑扬顿挫的节奏,才能感受回环往复的韵律。学校引进电子白板,上课时我点击网络平台上的资料库,就有古字今字的变化,可以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看,比如:穹、塞、戊等。有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还通过交流整理出了好几种识字方法:拆字法、简化法等。

慢慢地,学生学会在网络上寻找学习资源,开始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让他们带上自家可以上网的4G手机或小平板电脑当堂搜索资料,加强了小组之间的交流和探究活动。小组长还开始积极思考如何协调团队合作及整理个人学习反馈。以前都是我讲解文本中的生字,这回学生依靠家长的帮助制作了PPT,大胆走上讲台介绍生字的变化及含义。

通过课前预习读准字音,组长或组员领读全体学生诵读。有的小组边读边展示PPT,在诵读中注重断句停顿,都能展示出来,让人一目了然。比如: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甚至有的小组诵读的同时讲解文本内容,替代老师讲解。有不同意见,要求同学们在台下举手,畅所欲言,但必须是小组讨论过后得出的结论,否则不准确的答案会倒扣小组的小星星。

渐渐地,孩子们爱上了这样有趣的国学课。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国学中的应用和实践不会停止,也不会仅限于语文学科,我们将一直行走在探索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全国科学教育“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之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材《国学·笠翁对韵》二年级.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国学素质培养 篇7

一、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是学习组织和传达语言知识和文化的统称, 是学习其他文科学科和自然科学的基础, 是最基础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 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保存传递知识经验的载体。哲学上对语文的认识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的口头或是书面的文字言语的物质存在形式。其目的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等。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简称。在系统地训练和教育小学生时, 不仅要进行语言和文学的教育, 更要注重蕴含在语文中的文化和哲学教育。语文的概念是解放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将“国语”和“国文”两门课合二为一而称为“语文”。

二、语文课堂与国学

国学, 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一般是概指一个国家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学术。广义的国学是我国历史所有文化与学术的集合, 包括思想、哲学、戏剧、琴棋书画、数术、中医、星相、农艺、宗教、礼教、伦理、文学、史学等等。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接触到的国学是以文学为基础的凝练着国学思想和道德文化的文学作品。

三、适合小学语文的国学内容

(一) 三字经

三字经是宋朝时期创立的, 至今已经七百多年了, 是家喻户晓的国学经典入门文章。其三字一句的经典形式朗朗上口、极易成诵, 是公认为的国学入门教材。其中包涵了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教育、人文、地理、民间传说等。

由于三字经创立的目的是为了初学的儿童, 因而历朝历代都是儿童学习文化知识的入门教材。三字经虽然简单易懂、朗朗上口, 但是其引经据典、引用扩展的知识非常多, 其本身是优秀的小学语文教材, 其引申出来的典故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底蕴更是扩展小学生知识面和稳固道德观、价值观的经典教材。三字经可以说是小学生国学教育的启蒙和宝库。三字经不仅可以是国学的入门经典还是儒家思想的入门经典, 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更是小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学基本思想的重要启蒙知识。

(二) 千字文

千字文是南朝时期周兴嗣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选取的一千个字做成的文, 其中一千个字没有一个重复 (据考究, 重复了一个“洁”字, 实为999字不同) , 千字文中以999个不同字写成的叙事性很强的启蒙性文章, 是以999字勾画出的一部完整中国地方文化简史, 是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最高水平。千字文的文风和目的就是指引儿童的行为习惯, 按照我国传统文化的塑造素质行为, 进而为小学生的人格养成灌输我国传统国学的营养成分。

(三) 千家诗

现代概念中常提到的国学启蒙教育读本是“三百千千”即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其中的《千家诗》为明朝时期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所著, 其实际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格律诗, 其中大多为唐宋名家诗句, 较为广泛地反映了我国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唐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千家诗作为我国诗歌文化的入门教材在小学生国学入门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同于三字经和千字文的叙事性文体, 千家诗是精选的唐宋名家名句的精华诗篇, 是小学生欣赏传统文化魅力和古典文学魅力的启蒙之作, 更是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和提升对国学关注的重要经典。

(四) 论语

论语是教师之祖孔子的言行语录, 由其弟子整理完成, 是儒家思想的入门材料。其中以语录的形式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 同时论语也是教育学的经典教材, 其中提起的因材施教、学而时习等教育思想也是教育的经典理论。

论语作为儒家四书五经中四书的第一部, 也是四书五经中写的较为浅显、句子较为简单的书籍, 是最适合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国学经典教材。其中朗朗上口的句式也适合作为小学生早读诵读和背诵的段落。

(五) 史记

史记是我国传统文学中的不朽明珠, 由司马迁撰写,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史记由于其纪传体的特点, 与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比, 历史性、文学性和故事性都较强。其中可以采取“糖葫芦”式的教学方式, 引入史记纪传体的小段历史故事在给小学生讲故事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传递蕴含在传记中的民族性格、道德观念、做人道理。

(六) 诸子百家

我国传统思想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百家是我国春秋时期各派别的总称, 其中最为显赫的派别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在我国的国学教育中儒家思想传播广远, 但是诸子百家中其他的一些流派如墨家、法家、道家的思想也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诸子百家的精神也相互渗透, 共同在我国传统文化留下了精神的烙印。

(七) 西游记、三国演义

我国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中, 较为适合小学阅读并且广受小学生喜爱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具有非常良好的基础, 其中的故事学生早已通过电视剧熟悉了知。老师们需要做的是在熟悉的故事情节基础上提点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和文化。把故事情节扩展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又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近年来重新兴起的国学热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全社会需要在传统文化和中华思想文化中寻找和汲取精神文化营养的表现。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国家国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体现和概括, 是国家民族的性格表现和智慧结晶。中国人最早在课堂上接触国学是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 而在小学课堂上较早对学生教述国学的思想、对于养成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建立起学习热情, 弘扬国学文化都非常重要。

关键词:语文,小学教育,国学,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立文.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 (01) .

职业院校国学进课堂现状调查报告 篇8

近年来, “国学热”不断升温, 国学学习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投入。然而, 更多以“国学快餐”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的国学学习方式是否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 国学教育是否在学校中得到了良好的推广, 学生是否真正走进“国学”并从中受益, 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次问卷调查活动, 旨在调查大连市职业院校学生对国学学习的相关情况, 了解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对于国学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提出建议, 为职业院校国学教育探索可行的道路。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的主题为“职业院校学生与国学相关内容的调查”, 问卷共30道题, 均为客观选择题。问卷的题目分为调查题和测试题两大部分, 分别考查了学生对于国学学习的相关态度以及国学知识水平。其中, 调查题分为三大模块, 分别调查职业院校学生对国学的关注程度及关注途径、认知程度、认同感以及对国学学习的态度。测试题部分共10道选择题, 每题满分10分, 满分为100分。

三、调查题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活动共发放问卷100份, 对大专学生发放70份, 对中专学生发放30份。回收问卷100份, 回收率为100%。其中, 有效问卷99份, 有效率为99%。在所有的有效问卷中, 男生47份, 女生52份。下面针对调查问卷的三大模块分别总结与分析。

1. 对国学的关注程度及关注途径。

(1) 对国学的了解情况。

我们对问卷中的4个选项进行了赋分, 其中A选项“积极”4分, B选项“一般”3分, C选项“无所谓”2分, D选项“不关注”1分, 进而对所有被调查者的选项分数计算平均分。本题的统计情况为:

所有被调查者的选项平均分为2.84分。由此可见, 职业院校学生对国学的了解程度接近一般。虽然没有普遍选择“不关注”或“不关心”, 但学生对国学的了解程度并不乐观。

(2) 对《论语》《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的阅读状况。

66%被调查的职业院校学生读过《论语》《大学》《中庸》等书中的部分语句;21%的学生听说过这些书, 但没有读过;而阅读过其中部分内容与读不懂、也不想去读的学生各占9%和4%。结合对个别学生的深度访谈, 我们了解到, 许多学生只在中小学时读过国学经典的节选部分, 因而对国学经典的了解普遍停留在表面, 仅仅可以背诵一小部分名句, 在理解上仍比较肤浅甚至错误。

由此可见, 职业院校学生对国学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阅读国学经典的意识比较淡薄。

(3) 对大连市与国学相关的学术讲座的关注度。

大连市经常举办各种与国学相关的普及型公益学术讲座。对此, 65%的学生没有听说过有此类活动;33%的学生听说过有关国学的学术讲座活动, 但没有参加;另外约2%的学生听说过此类活动并参加过。这说明了职业院校学生对于国学相关的学术讲座关注度不高, 也不感兴趣。

对此类相关的学术讲座活动应当适当加大宣传力度, 改进宣传方式, 让高校学生能够了解并参加此类活动, 以此增加学生对国学的关注和兴趣。

(4) 认为学习国学经典最适宜采取的形式。

职业院校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为朗诵会、歌舞、戏剧欣赏、表演等, 45%的学生认为这些形式最适宜学习国学经典;认为应开展多种形式讲座活动的学生占到了28%;而其他学生认为, 课堂学习或其他形式较为适宜。

当前, 在许多职业院校, 国学教育的开展还处于自发阶段, 开展的形式也比较单一, 内容较为枯燥, 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调查, 我们了解了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 可以从改变国学学习的形式入手, 让国学教育进入职业院校的课堂及课外活动中,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进而得到学生的认可、支持和喜爱。

(5) 了解国学的途径。

除社会活动外, 选择其他的了解途径包括“网络、电视等媒体”“学校开设的国学课程”以及“报刊、杂志”的学生数量基本相同, 但选择网络、电视等媒体的人数更多。因此, 职业院校应增强国学教育的开展力度, 充分发挥学校在国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国学。同时, 我们也建议职业院校增加与国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国学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2. 对国学的认知程度及认同感。

(1) 对“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与“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解程度。

两题的统计结果为:

两题的平均分为6.52和7.53, 说明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以上两句话的理解程度较好, 对于“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因其具有较强的励志作用, 又经常被引用, 接受得更容易些。由此可以看出, 国学经典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像许多学生所想的那样生涩难懂, 学好国学重要的是投入和积累。

(2) 对“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礼教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的认同感比较。

对国学中有关“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礼教, 君臣父子的“纲常、孝道”的认同程度, 数据统计为内侧圆环;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的认同程度, 数据统计为外侧圆环。比较而言, 学生更加认同后者。

由此可见, 国学经典在职业院校学生中的认同程度, 根据其内容不同而有较大差别;而这种差别, 体现了人们思想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表明了在开展国学教育的过程中, 应全面、科学地审视传统文化, 吸取精华, 剔除糟粕, 与时俱进, 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保持民族性, 体现现代性。只有这样, 才能国学教育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3) 对孔子及《论语》的认同感。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 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 而不知道《论语》, 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对于这一观点, 28%的学生表示赞同, 58%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道理, 认为其故弄玄虚的学生占到了11%, 其他3%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可见, 职业院校学生对于孔子和《论语》较为认同与推崇。

现今, 国内外建立了许多孔子学院, 又称孔子学堂。作为推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一个机构, 孔子学堂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

3. 对国学学习的态度。

(1) 对国学教育方式的态度。

职业院校学生对于“将国学教育纳入常规教学”“适当地增开与国学知识有关的选修课程”以及“在职业院校中举办与国学相关的学术讲座”等国学教育改革方式比较受欢迎。比较而言, 学生更希望将国学教育纳入常规教学或增开与国学相关的选修课程。由此可见, 充分利用学校在国学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对于学生国学学习有极大帮助。

(2) 对解读国学经典的兴趣。

有43%的学生对解读国学经典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 也有43%的学生对其喜爱的程度一般, 另外14%的学生表示不喜欢此类书籍。这说明解读国学经典在职业院校学生中并不是很受欢迎。畏难情绪是主要原因。所以, 进行国学教育, 要根据学生接受的水平, 在难易程度的把握上做合理的调整, 做到深入浅出。

(3) 对国学学习与所学专业关系的认识。

56%的学生认为国学学习与所学专业有一定的联系, 15%的学生认为联系紧密, 而其余29%的学生认为国学学习与所学专业没有任何联系。其实, 国学学习与现实生活并不遥远, 职业院校的许多专业都与国学有一定联系。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其中的联系, 增强校园的国学文化氛围, 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国学素养, 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也将会有很大帮助。

四、测试题的结果与分析

在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国学知识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水平的测试中, 我们对所有被调查者的测试分数进行了统计, 发现基本呈正态分布, 其峰态系数为-0.196, 说明该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但稍微扁平, 数据稍微分散;偏态系数为-0.364, 整体分布稍微左偏。分数呈正态分布体现了本次调查的客观性与代表性, 调查结果可信度较高。

若将“85分 (含) 及以上”定为“优秀”, “75分 (含) ~85分”定为“良好”, “60分 (含) ~75分”定为“及格”, “60分以下”定为“不及格”, 那么, 所有的测试者对于国学知识水平测试的优秀率为3%, 及格率为56.6%, 不及格率为43.4%, 可见职业院校学生的国学知识水平不容乐观。另外, 99位测试者中, 最高分为87.5分, 最低分为22.5分, 极差高达65分, 平均分为59.85分, 没有达到及格水平;中位数为62.5分, 分数的中间位置略高于及格水平, 标准差为13.92。

由此可见, 职业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整体不高, 相差较大。仅一道“将几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进行排序”的题目, 错误率就高达31.3%,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五、结论与建议

根据调查问卷及测试题的结果,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职业院校学生对国学了解的程度并不乐观, 对国学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阅读国学经典的意识比较淡薄。对于传统文化经典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注, 但明显低于对于专业书的关注。

二是国学在职业院校学生中被认同的程度, 根据其内容不同而有较大差别。

三是职业院校学生对于国学的学习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颇和畏难情绪。

四是职业院校学生期待国学传承的形式多样化。

五是国学中的内容繁杂, 良莠不齐, 精华与糟粕并存, 需要教师正确引导。

建议:

1.开展国学进课堂活动, 树立国学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

职业院校应增强国学教育的开展力度和广度,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国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让学生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学。可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水平, 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通过学习《孟子》《庄子》, 学会说话的技巧;旅游饭店管理专业的学生, 可结合中华民俗文化的讲授, 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丰富其专业知识;装潢设计专业的学生, 可通过中华绘画与雕塑、书法与篆刻以及中华建筑等国学内容, 开拓眼界, 完善其知识结构。

2.改革教学形式,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国学教育。

可聘请专家学者走进校园, 进行各种国学讲座, 也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传承国学。读而后能悟, 悟而后能用。可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养老院, 进行多种形式的慰问活动。开展古典诗词的朗诵与演唱, 学习京剧表演。利用中华传统节日, 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元旦、春节等进行国学知识的普及。另外, 还要注重环境育人, 建设与国学相关的校园文化景观, 使学生走在校园中, 就仿佛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

3.科学地对待国学教育。

国学中的精华与糟粕并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帮助引导学生正确地筛选和吸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国学修养, 对传授给学生的国学内容, 做到融会贯通, 准确把握。

摘要:近年来“国学热”不断升温, 调查显示, 职业院校学生对国学了解的程度并不乐观, 对国学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阅读国学经典的意识比较淡薄。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注, 但明显低于对于专业书的关注。他们对国学的学习还存在认识上的偏颇和畏难情绪, 期待国学传承形式的多样化。国学经典中的精华与糟粕并存, 需要教师正确引导。

关键词:职业院校,国学经典,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张加明, 李娥, 李玮, 杨华祥.武汉地区大学生国学教育调查与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2) .

[2]徐春燕, 吴江.用国学精华推动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 2010 (12) .

国学课堂 篇9

课课堂堂内内外外, 听取华章一片

走进大赛礼堂, 扑面而来的是意蕴悠远的清雅之气。华美大气的中华汉服如流光溢彩的画卷, 展示着独特的华夏文明;侠骨柔肠的陆放翁穿越时空, 和师生共消几许清风几多愁;醉入藕花深处率性唯美的李清照历经人间悲欢, 以词抒怀;专家学者超越课堂, 站在文化的高度睿智评点……教学因文化的浸润而厚重, 文化因教学的传承而出新。课堂上对本民族文化的追溯, 是民族素养的培植, 正所谓“寻根悟道思辨汉语经典, 修身治学承传华夏文明”。

以以学学定定教教, 教法各领风骚

本次大赛的选手分别来自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学段。教师们能够以学定教,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建构文本, 确立教法, 因此, 课堂上呈现出不同的教学形态。

小学阶段, 以感性学习为主, 重在诵读积累。山东济南刘宁宁老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 以“情”字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 教法多样:用联系语境法, 通过播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烟花三月”;用切己体察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情;用潜心涵咏法和学生一起读文, 一唱三叹, 以读促悟。刘老师还能放大阅读, 在课将结束时带领学生赏析《送友人》, 赠送学生阅读卡, 引导学生课后积累类似的送别诗, 使学生对古诗学习有了量的积累。

初中阶段, 深入文本, 细致品析。罗海平老师执教的《陈太丘与友期》一课, 站在了文化的视角, 以传承文化为己任来建构课堂教学。她用文化知识导入, 用文化训练学生能力, 用介绍一种文化风气进行课堂总结……这样的教学, 既落实字词, 又兼顾文化。

高中阶段, 进行文化整合, 以主题研究的方式开展学习。张竞一老师执教的是《为爱而生——陆放翁》, 他从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汉语古诗文课堂教学大赛观后

陆游几首诗中的“空”字切入, 跨越时间空间研究陆游的诗与人。

三种教学形态齐聚一堂, 各领风骚又相得益彰。

学学术术沙沙龙龙, 闪烁智慧火花

11月22日晚, 来自天南海北的几十位专家、教师济济一堂, 和台湾国立大学林于泓教授一道, 深入探讨古诗文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寻找解决的良策。大家比较不同地域间的教学差异, 分析国学文化传承的现状, 寻找瓶颈的突破口。三个多小时的学术沙龙, 思维的碰撞, 留下了古诗词教学中最为宝贵的经验。

经验一: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古有“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今有“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即所学足为后辈之师, 所行应为世人之范。可见, 扎实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语文教师必须的专业素养。同时, 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应是甘为人梯, 力求通过“搭梯子”让学生站得高, 望得远。因此, 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起点的高低、视野的宽窄。因此, 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终身的必修课。

经验二:古诗文学习应从兴趣入手, 要给孩子以更为开放、自由的空间, 推进阅读。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古诗文的学习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林于泓教授所言:“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程度, 给他刚好的量。”所以, 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教与学的关系, 即“教师教了多少, 很重要;学生学了多少, 更重要。

经验三:古诗文教学中应合理把握深与浅的四层关系, 即:深入浅出、深入深出, 浅入浅出、浅入深出。

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要着眼于学情, 着眼于文体, 着眼于文本工具性和文化内涵的诉求。

经验四:不同学段古诗文教学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高中阶段可将“吟读、译读、说读、细读”逐一落实, 但切忌平均用力;初中阶段可采用“联系旧知, 联系生活”的策略, 因为生活是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小学阶段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咬文嚼字, 解字悟情;二是文白对照, 其义自见。

经验五:站在国学文化的背景上教学古诗文。

大赛中, 教学《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师即始终站在文化的高度梳理课堂教学:他用文化知识导入文本——从题目入手, 提问“为什么人称他为陈太丘”;用文化训练学生能力——在概括故事主要内容时设计了“这是一个关于 () 的故事, 选用一个字 (如‘诚’字) 进行填写, 教师用儒家的价值符号“仁、忠、信……”引领学生;用文化构建课堂教学板块——如理解人物形象时出示“ () 尊君在否?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 请学生围绕文本选择恰当招呼语“喂”或“请问”填空, 激发了学生格物明辨的人文情怀;用文化知识进行巧妙延伸——学习中由“家母”延

视野.专题文摘伸到“令尊”“令堂”, 教师联系生活提问, 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 把文化作为课堂的拓展, 随文而教;用介绍一种文化的风气进行课堂总结——结尾点明主旨:“这便是魏晋之风。”

国学润心田——浅谈学校国学教育 篇10

一、经典诵读, 丰盈心灵

我们大家知道, 经典的国学是几千年来根植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最朴素、最自然的圣贤之道。如果一个人经常诵读经典, 他的心灵会越来越丰富, 我们的孩子更是如此, 从小培养孩子读圣贤书, 给他们的心灵注入丰富的营养, 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于是我们学校选择了一些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中的经典篇章让学生诵读。我们还把《弟子规》编辑成册, 发给学生, 人手一册, 让学生背诵并导行。我们知道奥运迎宾语中有五句话来自《论语》, 其中有一句“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我们也用这句话欢迎每年新升入初中的学生, 让学生们从入学第一天就高高兴兴地接触到古典文化的精萃。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 我们坚持把经典文化和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传统文学篇目结合起来背诵。为让经典的语言天天渗入学生的心灵, 我们每天早读前五分钟、下午第一节课前五分钟、晚自习前五分钟, 都让学生进行疯狂诵读。全校学生同时起立, 昂首挺胸, 用自己最大的力气, 满怀自信地诵读, 朗朗的书声, 经典的话语回荡在校园中。这时你如果走在校园的小路上, 你会感觉这声音是最原始、最纯真、最朴素、最动听、最悦耳的声音。

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在诵读中孩子们知道了什么叫坚强;“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贵有恒, 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 一日曝十日寒”, 在背诵中孩子们学会了什么叫持之以恒;“德不孤, 必有邻”,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诵读中孩子们懂得了什么叫团结协作;“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青, 出于蓝而胜于蓝”, 从诵读中孩子们知晓了什么叫自信……在经典诵读中孩子们的心灵越来越充实。

二、师生共读, 提升自我

我们学校除了要求学生诵读经典, 同时也号召老师们与学生一起诵读, 共同成长。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 当老师的要想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言行, 必须做到“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自己也要不断充电。于是我们倡议全校师生共同诵读《弟子规》, 并开展竞赛, 师生答一张试卷进行考试。除此之外, 我们还重视师生共读一本书, 写心得笔记, 在语文阅读课上, 我们师生读同一本书, 然后分别写读后感, 进行交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读书、思考、感悟中, 我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阅读能力, 还锻炼了写作能力。在无形中师生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我们之所以叫这些国学经典为圣贤之道, 其实, 这些东西恰恰是根植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最朴素、最自然的、最现实的东西;我们之所以叫这些国学经典为圣贤之道, 其实就是因为“圣”是接通大地的像孔子、孟子、杜甫这一类的人。“哀民生之疾苦”他们的脚步是坚定地走在中华大地的, 是踏踏实实的, 是我们实实在在做到的东西, 一旦这些语言内化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我们的精神境界就会提升, 我们的素质就会提高。

比如在语文活动课上, 我们学校初一的经典诗文比赛。不仅要背诵经典诗文, 而且还要“现场直播”自己的心灵感悟, 当一句句诗文从孩子口中流淌出来, 你能看到那一双双眼睛里闪烁的是智慧是灵气, 当师生共同谈“经”论“道”时你能看到什么叫“长江后浪推前浪”, 什么叫“青出于蓝胜于蓝”,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在学习和思考的共同进行中, 孩子们也渐渐养成了很好的学习能力,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在读书, 思考协作的过程中, 我们学校的师生在悄悄地成长着。

正所谓“去良莠正以植嘉禾, 沃枝叶不如培根本, 世路之芜当剔, 人心之茅塞须开”。我们在学生们自我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候, 把嘉禾植在孩子们心灵的沃野上, 让杂草不生, 让孩子们心灵丰满, 学习动力十足, 虽然我们在国学教育上刚刚起步, 我们相信:“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让经典走进学生的心灵, 让经典导航指导学生的人生方向, 我们的效果会越来越凸显。

摘要:沿着圣人的航标, 我们学校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让经典的人生信条逐渐走入心灵, 培养学生们为人之根本, 为学之原始动力。

中学课堂加强国学教育的必要性 篇11

[关键词]国学教育 历史 现实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30096

国学乃是使中华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对人类进步作出特殊贡献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中学阶段,要让学生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坚持优秀传统,培养爱国主义高尚情操,就要开展和加强国学教育。

一、加强国学教育是历史延续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文化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国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与积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启迪我们在与人相处时,既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又要有包容性;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有利于我们塑造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当今世界,人类的两个家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一个是人类肉体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另一个是人类心灵赖以栖居的精神家园。加强国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修复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乃至人类的精神家园。1988年,75位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发布了一份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回首2530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这是世界对中国五千年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肯定。作为祖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我们更应该重视和吸取传统的中国文化精髓,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下一代的祖国建设者心中扎下根基。

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龚自珍,在研究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时曾经总结出了这样一条非常重要的教训: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也就是说,让这个国家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历史,不认同自己的文化,这个国家就失去了“根基”。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开展并加强国学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历史的认可及其延续。

二、加强国学教育是现实的客观要求

当前社会,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存在。如“北大学生硫酸泼熊案”“药家鑫案” “林森浩投毒案”等,个个案例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这些事件所折射出的是人性的泯灭和道德的沦丧。究其根源,就是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人的经济能力和文化水平,忽略了传统文化和精神道德的构建。因此,在给学生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通过传统国学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为培养优秀的祖国建设人才打下基础。

科学家爱因斯坦就十分鄙视那种单纯“为谋生而学习”的人,他强调说:“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个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是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而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只有在开展科学教育的同时,努力加强国学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完整的、和谐发展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国人的整体素质,保持中国人的自我特征,为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力支撑。

三、加强国学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趋向要求

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近几年,一些中小学校开始将国学教育引入日常教学工作中,很多中小学生,都可以熟练地背诵并解释《论语》等国学经典语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国学教育逐渐升温。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班正式成立,58名学生经过考核成为该国学班首批学生。该校校长曾说:“中国人民大学决定建立国学院,不是图一时热闹,而是要踏踏实实地从事一项带有探索性的教育事业,为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育体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积极的努力。”

国学教育在各地的蓬勃发展,使素质教育不断得以落实。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行为规范为目的的基础教育。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探索研究国学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挖掘国学在各学科中的潜在资源,推动国学教育向纵深发展。所以,加强国学教育,完全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总之,在中学阶段加强国学教育,对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民族责任感,对践行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运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国学课堂 篇12

一、“国学”的三重含义

(一) “国学”的第一层含义:中国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绝大多数学人的共视, 国学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树的根系, 从这个根系中不断汲取养分, 民族文化之树才会屹立和长青。在西学东渐的“五四”时期,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出现过矫枉过正的现象, 后来的学者对这一历史进行过冷静的反思。在当代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局面下, 在科技与商业飞速发展的趋势中, 国内学人对国学的重视无疑包含着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深刻理解, 有着经世致用的目的。

在上述思想见解的陈述中, “国学”一词显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意义上被使用的, 国学就是我们文化的根本, 在当代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中, 我们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进行继承和革新。

(二) “国学”的第二层含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如果把“国学”一词强行定义为单纯的“中国传统文化”, 那么,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就应该以“国学学”这一概念来指称。但是, “国学学”这一概念在汉语表达上略显别扭, 所以没有被使用 (正如人们用“文艺学”来代替“文学学”这一概念一样) 。这样, “国学学”也就用“国学”这一概念来指称了。

我们将王国维等一代杰出学者称为“国学大师”, 这里“国学”这一概念实际上就是“国学学”, 也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说他们是“国学大师”, 是指他们对国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卓越的贡献。从来没有人说孔子是“国学大师”, 这是因为“国学大师”中的“国学”这一概念是指后人对国学的研究, 即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在这里, “国学”实际上就是一门学科, 如同历史学是一门学科一样。

(三) “国学”的第三层含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弊端已经日渐明显和加重, 在这样的新情况下, 许多学者倡导“弘扬国学”。这里, “国学”这一概念很明显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仲伟民先生在《宏扬国学从重温原典开始》一文中说:“照我个人的理解……国学是中国学术文化的精华和灵性, 这些精华和灵性不仅在过去塑造了中国的文化, 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 而且在今天和未来都将持续地产生影响, 国学是那种使中国人之为中国人、使中国文化之为中国文化的那种基因, 那种永远割舍不去的东西。”这里, 实际上仲先生就正是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这一意义来给“国学”定义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 “弘扬国学”的倡导, 当然是指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综上所述, “国学”一词按以上三个意义被最广泛地使用着。比如, 我们说:当代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一点国学, 意即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祖国传统文化, 这里“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再比如, 我们说:今天和明天, 我们仍然需要国学大师的出现, 意即我们需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师级的学者, 这里“国学”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正如上文指出, “弘扬国学”这一观点中的“国学”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对“国学”一词的正确辨析和规范使用具有学术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 所以还需要诸学者对“国学”这一概念从不同思路和角度作更深入更细致的探究。

二、国学继承与发展的三个层面

我们正经历着一场伟大的变革,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人类历史上的最精彩的时代。我们有幸目睹并参与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繁荣并逐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光荣历程。在这个崭新的时代, 对丰厚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革新, 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建设的使命。面对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 以及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发展中各方面因素的错综复杂的交织与变动, 我们必须做出抉择, 寻找中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最优策略。国学, 蕴含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在科技文化日新月异地加速发展的今天, 国学的发展, 需要整体性的长远发展策略。

国学的继承和弘扬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中三个层面的发展尤为重要:国学文化层面, 国学学术层面, 国学教育层面, 这三个层面分别与前述的国学的三重含义相对应。

(一) 国学文化层面。

这是一个涵盖范围最广泛、与大众群体的联系也最直接最普遍的层面。这个层面的建设要靠全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和努力, 在弘扬国学的渐进过程中, 将国学精神文而化之。文化的濡化作用在这里显得极为重要, 这个濡化的过程是渐进的, 是长期积累的, 是从量变到质变的。

(二) 国学学术层面。

国学学术的发展, 最主要地是要靠学者, 包括与国学相关的许多学科范围内的学者, 包括哲学、文化、历史、文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方面的学者, 也包括一部分自然科学的学者。这个层面的发展特点是纯学术的研究, 成果主要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出现, 也包括与国际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国学学术层面的发展也要将学者队伍的建设与学术人格的提升作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大师的出现当然是令人欣喜的, 但我们同样需要许许多多甘于寂寞、脚踏实地的学者, 要靠他们来从不同的点上将国学研究向着纵深的层面不断开掘。

(三) 国学教育层面。

国学教育层面应成为整个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按照各个年龄段和教育层次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 最重要的是要把国学精华作为一种精神内化到学习者的人格中, 将求知与做人统一起来, 这在当今这个娱乐方式层出不穷、文化产品浮沫泛滥的环境下, 显得极为重要, 做起来也十分困难。

以上三个层面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没有国学学术的良好发展, 国学就会成为尘封的历史, 在当今世界对东方文化的重视的局面下, 我们自身对国学的学术研究就会反而落在后面;没有学术上的迈进, 没有优秀学者的感召和影响力, 国学教育和国学文化就会缺少推动力;没有国学教育层面的全面推进, 国学就会渐渐变成学者圈子里的纯理论问题, 而不会从教育这个通道走向大众;没有国学文而化之的这个层面, 国学就难以起到提升民族精神的作用, 就很难将国学文化的濡化作用延伸到大众的层面。

上一篇:细颈囊尾蚴病下一篇:自体头皮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