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吡格列酮(通用10篇)
盐酸吡格列酮 篇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临床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疾病。2型糖尿病(T2DM)主要要病理生理改变为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贯穿于整个病程。吡格列酮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笔者于2008年3月~2010年2月采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68例,观察了吡格列酮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SBP,DBP,BMI,HbAlc,FBG,Fins,TG,LDL-C及HOMA-IR的差别。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1,#P<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2010年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纳入标准:(1)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口服≤2种降糖药物(不含噻唑烷二酮类)。(3)未服用过磺脲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及调脂药物。(4)病程≤2年。排除标准:(1)不宜使用降糖药物者。(2)需要胰岛素治疗或有酮症酸中毒病者。(3)收缩压>21.3 kPa和(或)舒张压>12.7 kPa者。(4)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5)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共纳入13 6例,其中男性74例,女性62例;年龄25~68岁,平均(54.3±9.56)岁;平均体重46.5~73.6kg,BMI22~28kg/m2。将纳入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及血糖水平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格列吡嗪控释片(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B100047/1005013)5mg,用温开水整片吞服,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盐酸吡格列酮(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0301)30mg,早餐后口服,1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同时均要求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以改善血糖控制。
1.3 主要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DBP,BMI,HbA1c,FBG,Fins,T G,LDL-C及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标变化比较。胰岛素抵抗计算参照文献[1]报道公式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性测定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各项指标(SBP,DBP,H bA1c,FBG,Fins,TG,LDL-C及HOMA-IR)变化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SBP,DBP,HbA1c,FBG,Fins,TG,LDL-C及HOMA-IR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SBP,DBP,HbA1c,FBG,Fins,TG,L DL-C及HOMA-IR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3 讨论
2型糖尿病(T2DM)是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报道[2],T2DM可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同时存在,共同构成MS,IR为其发病机制。大量研究表明[3,4,5],T2DM患者及其一级亲属血浆脂联素(APN)及脂肪组织中APNmRNA表达降低,且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有关。同时,在糖尿病发生过程中所出现的高血糖和高血脂代谢紊乱可进一步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和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是糖尿病发病机制中重要的获得性因素。
格列吡嗪控释片是第二代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能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强胰岛素对靶组织的作用;还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亦能刺激胰岛α细胞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受抑制,尚有抑制肝糖原分解,促进肌肉利用和消耗葡萄糖的作用;此外,还可降低血小板反应性,进而减少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之一,其降糖机理是其能够通过促进脂肪细胞内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的活性,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使糖原合成和葡萄糖的利用增加,从而使血糖降低。吡格列酮除能有效降低血糖外,尚能改善脂代谢[6]。本组研究结果示,两组治疗后SBP,DBP,HbA1c,FBG,Fins,TG,LDL-C及HOMA-IR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SBP,DBP,HbA1c,FBG,Fins,TG,L DL-C及HOMA-IR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可见,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早期予以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吡格列酮,不仅可以使患者血糖降低、血压降低、调脂,还可以减轻高胰岛素血症,使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进而改善T2DM相关的各种代谢异常。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对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各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格列吡嗪控释片5mg,用温开水整片吞服,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盐酸吡格列酮30mg,早餐后口服,1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同时均要求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以改善血糖控制。结果:两组治疗后SBP,DBP,HbA1c,FBG,Fins,TG,LDL-C及HOMA-IR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SBP,DBP,HbA1c,FBG,Fins,TG,LDL-C及HOMA-IR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早期予以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吡格列酮,不仅可以使患者血糖降低、血压降低、调脂,还可以减轻高胰岛素血症,使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进而改善与其相关的各种代谢异常。
关键词:2型糖尿病,盐酸吡格列酮,血糖,血脂,代谢综合征,疗效
参考文献
[1] CaroJF.Clinical review26,insulin,resistance in obse and nonobseman[J].TClin Endocrinol Metab,1991;73(8):691 -695
[2]陈晓云.格列吡嗪片联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7):153-154
[3] Lihn AS,Ostergard T,Nyholm B,et al.Adiponectin expression in adipose tissue is reduced in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type 2 dia-betie patients[J].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3;284(12):E443-E448
[4] PellmeF,Smith U,Funahashi T,et al.Circulating adiponectin levels are reduced in nonobese but insulin-resistant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 Diabetes,2003;52(5):1182-1186
[5]廖长琦.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6):623-624
[6]董德翠.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山东医药,2010;50(25):74-75
盐酸吡格列酮 篇2
【英文名称】PioglitazoneHydrochlorideDispersibleTablets
【拼音全码】YanSuanPiGeLieTongFenSanPian(AnDuoJian)
【主要成份】盐酸吡格列酮。
分子式:C19H20N2O3S·HCl
分子量:392.9
【性状】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安多健)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对于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盐酸吡格列酮可与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联合以改善和控制血糖。盐酸吡格列酮可单独使用,当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时,它也可与磺脲类
【规格型号】7s
【用法用量】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安多健)为分散片,使用时将其加入适量水中,搅拌均匀后服用。
【不良反应】盐酸吡格列酮与磺脲类(N=373)、二甲双胍(N=168)或胰岛素(N=379)合用时,临床不良反应类型与盐酸吡格列酮单药治疗相仿,唯一例外是与胰岛素合用时,水肿发生率增加(吡格列酮:15%,安慰剂:7%)。由于不良反应(除高糖血症外)退出临床试验的发生率,安慰剂组(2.8%)与盐酸吡格列酮组(3.3%)相仿。与磺脲类或胰岛素合用时,曾有病人出现轻至中度低血糖,与一磺脲类药物合用时,安慰剂组病人低血糖发生率为1%,盐酸吡格列酮组为2%。与胰岛素合用时,安慰剂组病人低血糖发生率为5%,15mg盐酸吡格列酮组为8%,30mg盐酸吡格列酮组为15%。在美国进行的双盲研究显示,单药治疗时,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病人贫血发生率为1.0%,安慰剂治疗病人为0.0%。与胰岛素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组贫血发生率为1.6%,安慰剂治疗病人为1.6%。与磺脲类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组贫血发生率为0.3%,安慰剂治疗病人为1.6%。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一般盐酸吡格列酮仅能在胰岛素存在下发挥降糖作用,故不应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安多健)属噻唑烷二酮类口服抗糖尿病药,为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通过提高外周和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而控制血糖水平。其主要作用机理为激活脂肪、骨骼肌和肝脏等胰岛素所作用组织的PPARγ核受体,从而调节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控制血糖的生成、转运和利用。毒理研究:重复给药毒性:小鼠(100mg/kg)、大鼠(≥4mg/kg)和犬(3mg/kg)经口重复给予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安多健)(按体表面积折算,分别相当于临床推荐大剂量的11、1和2倍),均发现心脏增大。在大鼠经口给药1年的试验中,160mg/kg/日(按体表面积折算,相当于临床推荐大剂量的35倍)组动物发生明显的心脏功能衰竭,从而导致与给药相关的动物提前死亡。猴口服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安多健)剂量≥8.9mg/kg(按体表面积折算,相当于临床推荐大剂量的4倍)13周,也发现心脏增大,但给药52周,剂量达32mg/kg(按体表面积折算,相当于临床推荐大剂量的13倍)却未见心脏增大。遗传毒性:Ames试验、哺乳动物细胞正向基因突变试验(CHO/HPRT和AS52/XPRT)、CHL细胞体外细胞遗传学试验、非程序性DNA合成试验和体内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生殖毒性:在交配前及整个妊娠期,每日经口给予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安多健)剂量达40mg/kg/日(按体表面积折算,相当于临床推荐大剂量的9倍),对雌、雄大鼠的生育力未见不良影响。在器官形成期经口给药,大鼠剂量达80mg/kg/日、家兔达160mg/kg/日(按体表面积折算,分别相当于临床推荐大剂量的17和40倍),均未见致畸性。大鼠经口给药剂量≥40mg/kg/日,可见分娩延迟和胚胎毒性,表现为着床后丢失率增加、发育延迟和低出生体重。对仔鼠的功能和行为未见毒性反应。家兔经口给药剂量为160mg/kg时,可见胚胎毒性。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
【包装】7片/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282
【生产企业】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盐酸吡格列酮 篇3
1.严格控制血糖尽管心血管危险因素多种多样,但长期慢性高血糖仍为其重要因素。高血糖可通过损害内皮细胞功能、修饰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应激等多种途径参与或诱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已经提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应该控制到接近正常,同时HbAlc<6.5%。
2.严格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变(如肾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据统计,平均收缩压每降低10mmHg,就会使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11%,微血管病变降低13%,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死亡减少15%。2型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使血压安全达到目标值,即<130/80mmHg。如24小时尿蛋白>1g,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
3.纠正血脂紊乱2型糖尿病常见的血脂紊乱表现是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和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LDL-c)升高,称为“2型糖尿病致粥样硬化血脂谱”,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基于糖尿病已成为冠心病等危症,治疗的第一靶目标为LDL-C,其目标值为<2.6mmol/L。
4.针对炎症反应的治疗炎症过程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2型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高及发病年龄明显提早的病理基础。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更是一种炎症性疾病。降低炎症标志物水平,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另外,运动、减肥、抗凝、戒烟等综合治疗措施,也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吡格列酮-艾汀)自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众多患者的认可。随着其日益广泛的应用和基础研究的深入,这类药物降低心血管传统危险因素、减轻炎症反应等降糖外效应陆续被发现,从而也引起了更广泛的重视。随着糖尿病治疗策略的调整和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推广,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吡格列酮-艾汀)已成为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或超重患者治疗的一线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吡格列酮-艾汀)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改善肌肉、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此外它还可以增加细胞表面葡萄糖转运体-4(GLU-4)的表达和传导,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发挥降糖作用。
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在糖尿病发生的前期和糖尿病发生后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在这一阶段,单独采用降低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即可使糖尿病得到控制,并能使B细胞的功能得到保护。现在的研究更表明吡格列酮(艾汀)有预防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大血管病变往往在糖尿病发生之前即已启动,在这一阶段采用吡格列酮(艾汀)的治疗既能降低血糖,还可起到降低大血管病变危险性的作用。治疗较其他单纯降低血糖的药物有着更大的益处。在2型糖尿病的病程中,胰岛素抵抗状态和其他的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持续存在。因此,吡格列酮(艾汀)在2型糖尿病的整个病程中均有被应用的病理基础,可作为基础治疗药物使用。
盐酸吡格列酮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84例T2DM患者, 糖尿病诊断依据1999年ADA的诊断标准。男50例, 女34例。年龄35~65岁, 糖尿病史2~15年。BMI (26.7±3.8) kg/cm2, WHR=0.96±1.13, 超声提示:脂肪肝。均因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欠佳且胰岛素用量过大 (3个月以上) , FPG≥7.0 mmol/L, 2hPG≥11.1 mmol/L, GHbA1>7%。排除明显肝功能异常、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病、心功能不全、妊娠、哺乳妇女、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合并有其他内分泌疾病者等。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 在原有注射胰岛素日总量不变的基础上, 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5 mg/d,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9、12、18、24个月分别测定FPG、2hPG、GHbA1、FINS、HOMA-IR (FPG×FINS/22.5) 、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1/ (FPG×FINS)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RBC 、Hb、谷丙转氨酶 (GPT) 、谷草转氨酶 (GOT) 、谷氨酰转肽酶 (γ-GT) 。
1.2 采用SPSS13.0软件包, 组间比较用t检验, 多个样本比较采用F检验。
2 结果
2.1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前后PG 、INS、ISI、CRP、GHbA1 、及肝酶谱等的变化
所有患者经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后FPG、2hPG、GHbA1、FINS、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 , 且与时间成正比, 治疗6个月后疗效趋于稳定:GPT、GOT、γ-GT较前明显下降 (P<0.05) , 且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 (较治疗前胰岛素平均用量减少7%~16%, 平均10%左右) 。
2.2 血常规的变化
RBC和Hb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其他不良事件
用药8 周后有6例患者出现低血糖, 占7.1%, 进食后自行缓解。有2例出现下肢轻度水肿, 占2.3%, 继续用药后自行消退。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1, *P<0.05
3 讨论
[1]盐酸吡格列酮是一种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 (PPARγ) 的激动剂, 其作用机制为激活脂肪、骨骼肌和肝脏等INS所作用组织的PPARγ 核受体, 增加多种蛋白质的合成, 从而调节INS应答基因的转录, 控制血糖的生成、转运和利用, 从而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减轻IR。[2]其改善INS 敏感性的另一机制是通过增强葡萄糖转运子 (GluT-4) 的作用, 使葡萄糖的摄取增加, 从而降低血糖。另其也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游离脂肪酸 (FFA) 水平, 从而纠正脂代谢紊乱。经过近2年的临床观察研究表明, 其作用体现在;①有明确的降糖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较大剂量的胰岛素而血糖仍控制不佳时, 加大胰岛素剂量会引起体重指数增加和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甚至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本研究显示胰岛素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减少胰岛素的用量。降低血糖, 使GHbA1显著下降, 且与疗程成正比, 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 其降糖作用更显著、更稳定, 其特有的降糖效果源于其特有的降糖机制, 基于可使肝无糖输出减少外, 更重要的是可增加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②具有显著的保护胰岛B细胞的作用。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FINS水平、HOMA-IR呈进行性下降, 而ISI呈进行性升高, 提示盐酸吡格列酮不增加自身胰岛素的分泌, 而是通过提高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体内现有及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糖。③[3]盐酸吡格列酮有降低CRP从而降低心血管危险性的作用。有大量文献报道血清hsC-RP水平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直接联系。人们已经认识到IR与炎性反应标志物CRP有关, 炎症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我们经过2年的临床观察, 发现加用盐酸吡格列酮后hsC-RP显著下降。CRP是炎症反应的一个敏感指标。Pickup等认为慢性炎症可能是IR的启动因子, 各种刺激导致细胞因子分泌增加, 作用于肝脏导致CRP增加, 通过抑制胰岛素受体活性而加重IR, 此外, 在IR时, 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对肝脏合成CRP的抑制作用减弱, 导致CRP合成增多, 本研究结果, 加用吡格列酮后患者CRP水平明显下降, 表明吡格列酮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的同时还有明显的抗炎作用;④安全性好。实验表明长期使用盐酸吡格列酮无明显的肝脏毒性, 且肝酶谱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可能与其降低了FFA的合成, 使脂肪肝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有关。有6例出现了低血糖, 低血糖的出现可能与胰岛素敏感性增强, 对外源性胰岛素需求量减少且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多有关。无贫血。有2例出现了下肢水肿, 继续用药后自行缓解。
盐酸吡格列酮是一种新型的胰岛素增敏剂, 可有效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 不增加B细胞功能的损害, 在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时不仅能显著降低T2DM血糖、血脂、CRP、改善IR , 同时通过炎症反应进一步改善IR, 其作用效果与时间成正比, 且长期服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SpiegelmanBM.adpogenic regulator and thiazolidinedione receptor.Di-abetes.1998, 47, 507-514.
[2]廖二元, 超楚生, 等.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作用机理.内分泌学2001, 1470.
盐酸吡格列酮 篇5
关键词: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230-02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高危因素[1]?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发病类型90%以上[2],其基本病理生理特征为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和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抵抗(IR),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对该病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8~65岁,中位年龄45.3岁,所以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病程6个月~4年,平均2.5年?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62.1±3.8)岁;对照组29例,男14例,女15例,年龄(62.5±4.1)岁?两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肥胖标准按照《内分泌学》第2版肥胖症标准[3]?
1.3排除标准 有明显脑梗死?心绞痛等大血管病变病史;治疗前1个月内服用调脂?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等同类药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糖尿病并发症;孕妇或计划孕妇的成年妇女;严重肝肾异常?甲亢?急慢性胰腺炎?感染?创伤等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4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生产厂家: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371),0.5 g/次,3 次/d;治疗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生产厂家和批准文号同对照组),0.25 g/次,3 次/d,同时加服盐酸吡格列酮片(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631),15 mg/次,1次/d?治疗期间配合饮食干预和运动疗法,不使用影响本实验的其他药物?两组疗程均为12 w?
1.5观察指标 患者在服药前?后晨起空腹测身高(cm)和体重(kg),计算BMI;取静脉血测FPG?2hPG?HbA1c和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采用HOMA-IR公式计算(FPG×Fins/22.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1/(FPG×FIns)?
1.6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分析,相关变量以(x±s)表示,治疗前后对比采用t检验?
2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的FPG?2hPG?HbA1c和Fins?HOMA-IR均明显降低(P<0.05),以治疗组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B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IS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更显著?不良反应:治疗组有1例出现水肿,1例胃肠反应,停用吡格列酮未予处理自行消失;对照组有2例出现胃部不适而减量应用减轻,两组患者均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近年来,由于膳食习惯的改变和热量摄入过多以及体力活动过少等因素,使2型糖尿病发生率逐年增加?研究认为肥胖与胰岛素抵抗有关[4],这种情况在肥胖T2DM患者中表现尤其明显?因此,在治疗时降低胰岛素抵抗?恢复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成为关键环节?
吡格列酮属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它主要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发挥作用?PPARγ被激活后诱导调节糖?脂代谢的多种蛋白的表达,从而控制血糖的生成?转运和利用[5],并能通过增强葡萄糖转运GluT-4的作用,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从而降低高血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二甲双胍是临床降血糖治疗的一线用药,降糖效应是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加阅酝患者体内胰岛素介导的肌肉对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通过不同机制均可有效改善IR?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分别通过不同机制改善IR,其作用可以累加,而副作用却可相互抵消,是理想的联合用药选择?
本研究结果表明,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明显改善肥胖糖尿病患者的FBG?2hPG?HbA1c?BMI?FIns?HOMA-IR?ISI,血脂,且除BMI外其它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单独用二甲双胍的患者,而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吡格列酮的水肿,二甲双胍的胃肠反应共3例,未作特殊处理后亦消失,且无低血糖发生?
综上所述,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董平.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48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9,16(6):477.
[2] 孙丽,谷丽梅,陈亘卓.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改善圆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0-161.
盐酸吡格列酮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14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关于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其中观察组男47 例, 女23 例, 年龄32~78 岁, 平均 (55.6±7.2) 岁, 病程4~14 年, 平均 (9.04±1.52) 年;对照组男50 例, 女20 例, 年龄33~76 岁, 平均 (54.9±6.6) 岁, 病程5~13 年, 平均 (8.96±1.47) 年。 排除严重心肺肝肾脏器功能障碍、入组前未使用过胰岛素治疗、需胰岛素治疗或存在酮症酸中毒史、精神障碍、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控制饮食, 加强锻炼,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口服治疗, 0.25 g/次, 3 次/d, 于餐后服用。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早餐前联合口服盐酸吡格列酮治疗, 0.03 g/次, 1 次/d。 两组均连续用药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 (FPG) 、餐后2 h血糖 (2 h PG)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 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 (TG) 、 胆固醇 (TC) 、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C) 水平。 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 χ2检验。
2 结果
2.1 血糖
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Hb A1c水平分别为 (5.07±0.37) mmol/L、 (7.88±0.69) mmol/L、 (6.45±0.22) %, 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1。
2.2 血脂
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HDL-C水平均有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1。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1 例轻度颜面部及下肢水肿, 1 例头痛, 1 例视物模糊, 1 例腹痛,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 (4/70)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1 例腹泻, 2 例腹痛,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 (3/70)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 P>0.05) 。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是常见的以糖代谢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疾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占到90%以上。 2 型糖尿病多见于40 岁以上人群, 但近年来其发病渐趋低龄化。 在2 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如何减少胰岛素抵抗, 减轻胰岛B细胞损伤, 延缓其功能衰退, 减少糖尿病各类并发症是关键[3]。 针对此, 在控制饮食、增强运动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降糖药可起到满意疗效。
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是临床常用的基础降糖药物。 梁文杰[4]对2 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配伍吡格列酮治疗, 并与单用二甲双胍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 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0%, 明显高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组的76.0%, 可见联合使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可有效提高2 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刘芹等[5]通过Meta分析结果可见,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效果明显优于二甲双胍单用治疗。 二甲双胍是糖尿病常用降糖药物, 其是通过提高糖的无氧酵解以对肝糖异生与输出起到抑制作用, 减少胰岛素抵抗, 进而起到有效控制血糖的作用[6,7]。 吡格列酮属新型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可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 (PPAR) , 来调节与脂肪酸、葡萄糖等有关的胰岛素反应性基因转录, 减少胰岛素抵抗[8], 此外还可对肿瘤坏死因子-α 与瘦素基因表达起到抑制作用。 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时可在控制血糖、 调节血脂方面起到协同作用。
该研究中, 通过联合应用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后, 患者的FPG、2 h PG、Hb A1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 且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单用二甲双胍组。 而在对两组血脂比较方面, 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的TG、TC、HDL-C下降幅度也显著大于单用二甲双胍组。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则无明显差异。 提示, 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 型糖尿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2 型糖尿病采取盐酸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 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Hb A1c水平分别为 (5.07±0.37) mmol/L、 (7.88±0.69) mmol/L、 (6.45±0.22) %, 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P<0.01) , 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P<0.01) ;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HDL-C水平均有明显改善 (P<0.01) , 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 (P<0.0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采取盐酸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可有效控制血糖, 改善血脂,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
参考文献
[1]杨清敏.盐酸吡格列酮结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1 (9) :23-24.
[2]王婷.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5, 8 (1C) :40-41.
[3]邓晨昕, 高凌, 杨颖.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2, 20 (9) :660-662.
[4]梁文杰.二甲双胍配伍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 (3) :473-474.
[5]刘芹, 李青, 李梦真, 等.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meta分析[J].上海医药, 2014, 35 (7) :29-35, 40.
[6]颜莉, 史耀勋.瑞格列奈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 (13) :42-44.
[7]段世双.格列美脲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4) :153-154.
盐酸吡格列酮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门诊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男86例, 女34例;年龄35~80岁, 平均5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 1999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并排除肝肾功能不良、合并心功能不全、感染、脑血管意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盐酸吡格列酮组、阿司匹林组和盐酸吡格列酮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各40例。盐酸吡格列酮组男32例, 女8例, 年龄35~80岁, 平均 (60±3.5) 岁, 体重47~79kg, 平均 (64±6.5) kg;阿司匹林组男26例, 女14例, 年龄36~75岁, 平均 (57±3.6) 岁, 体重47~76kg, 平均 (65±5.2) kg;联合治疗组男28例, 女12例, 年龄36~76岁, 平均 (60±5.6) 岁, 体重46~76kg, 平均 (65±4.2) kg。三组患者在身高、体重、年龄、病情差异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均行常规药物 (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糖药等) 治疗, 盐酸吡格列酮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5mg, 1次/d早晨顿服。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d, 早餐后顿服。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5mg加阿司匹林100mg, 1次/d, 早餐后顿服。均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 (FBG) 、餐后2h血糖 (2hPG) 、空腹胰岛素 (FIns) 及餐后2h胰岛素 (P2hIns) 、HbA1c、HOMA-IR等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 计量资料用undefined表示,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治疗前比阿司匹林组的FBG、2hPG、Fins、C-RP、HOMA-IR, 盐酸吡格列酮组的FBG、2hPG、Fins、HbA1c、HOMA-IR, 以及联合治疗组的FBG、2hPG、Fins、C-RP、HbA1c、HOMA-IR均明显下降 (P均<0.05) 。三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见表1。
3 结论
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 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 胰岛素抵抗基本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即胰岛素抵抗贯穿于2型糖尿病的整个病程中, 因此糖尿病的任何时期都可以选用胰岛素增敏剂。盐酸吡格列酮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 与过氧化合物增殖活化受体γ结合, 可增强胰岛素在外周组织中的作用, 通过提高脂肪和肌肉等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增强内源性和外源性胰岛素的作用。本组盐酸吡格列酮组治疗前后FBG、2hPG、Fins、HbA1c、HOMA-IR均明显下降, 表明盐酸吡格列酮可以改善IR, 增加患者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使血糖水平下降。阿司匹林具有独立于调脂功能外的抗炎作用, 包括抑制炎性细胞向病变处的迁移及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 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进而促进斑块稳定,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3]。本组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FBG、2hPG、Fins、C-RP、HOMA-IR, 均明显下降, 亦表明阿司匹林的抗炎性较盐酸吡格列酮好。
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改善IR、高血糖方面, 盐酸吡格列酮明显优于阿司匹林, 但在抑制炎症方面, 阿司匹林的作用明显强于盐酸吡格列酮。两者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阿司匹林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安春.抗糖尿病新药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0, 7 (2) :55.
[2]余翠翠, 王超.新的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2, 19 (4) :294-286.
盐酸吡格列酮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2007年6月-2008年12月2型DM患者64例, 年龄30~65岁, 病程1~10年, 均符合1999年10月我国糖尿病学会采纳的新的诊断标准: (1) DM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2) 空腹血浆葡萄糖 (FBG) 水平≥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试验) 中餐后2h血糖水平 (2hPG) ≥11.1mmol/L。均无应激状态及严重肝、肾功能损伤, 且排除其他影响代谢的疾病。既往均口服其他降糖药物, 但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 治疗组男24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 (56±8) 岁;平均病程 (3.5±1.6) 年;对照组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 (57±7) 岁;平均病程 (3.4±1.8) 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治疗期间, 均适当控制饮食、锻炼身体。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皮下注射, 起始剂量为0.3~0.5U·kg-1·d-1, 按早餐前用量占全天用量的50%~70%、晚餐前用量占全天用量的30%~50%进行剂量分配, 根据空腹指尖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 如不达标, 每次增加4~6U;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15mg口服, 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2周。1.3 观察指标 血糖监测:选用美国会好自动血糖仪检测指尖血进行血糖监测, 每周测量并记录FBG 2次、固定早餐后2h血糖1次;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检测:采用多功能生化分析仪用微粒色谱法 (取5μl全血) 进行HbA1c检测, 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疗程结束时检查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2 结 果
2.1 血糖指标
2组治疗后FB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2组治疗过程中均有轻微低血糖反应发生, 进食后缓解, 其中治疗组因不能耐受低血糖而退出3例;2组疗程结束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3 讨 论
DM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临床分为1型、2型。从病理学讲, 2型DM是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相对不足和胰岛素抵抗, 从而使血糖升高, 患者出现多食、多饮、多尿、体质量下降等临床表现。持续的高血糖可使患者血管内皮损伤, 出现各种并发症。根据欧洲糖尿病诊断协作分析组 (DECODE) 研究结果, 2hPG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标志物和真实的危险因素, 高血糖可通过山梨醇途径、氨基己糖途径、蛋白激酸C途径和晚期基化终末产物途径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2hPG是DM控制的关键点[2]。高血糖诱导外周血金属蛋白酶9 (MMP-9) 的表达, 是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非DM患者更不稳定, 直接导致了2型DM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3]。大量的体外研究已证实, 将胰岛β细胞长期暴露在高糖浓度下可抑制胰岛素基因的表达, 损害β细胞的功能而表现出糖毒性, 而暴露在高脂肪酸浓度下的胰岛细胞只有同时存在高糖时才抑制胰岛素基因的表达, 即脂毒性只有在高糖的背景下才显示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作用[4]。持续的高糖可直接损伤β细胞, 加重胰岛素抵抗称之为葡萄糖毒性, 改善血糖控制此毒性作用, 可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或消失[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有研究显示, 可在进餐前按需输入负荷量胰岛素以控制2hPG, 从而使患者全天的血糖都尽可能达到良好的控制[6]。诺和灵30R更好的模拟了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模式, 具有快速吸收、快速达峰、快速回复基础状态、有效降低2hPG并保持24h良好的血糖控制和显著改善HbA1c水平。盐酸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 其不单是控制血糖, 更重要的是纠正伴随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其不仅可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诺和灵30R与盐酸吡格列酮联合应用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减少胰岛素抵抗, 是治疗2型DM的较好选择。
摘要:目的 探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 (诺和灵30R) 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 (DM) 的疗效。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治疗期间均适当控制饮食、锻炼身体。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皮下注射,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15mg口服, 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FBG、2hPG、HbA1c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FB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治疗过程中均有轻微低血糖反应发生, 进食后缓解。2组疗程结束后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诺和灵30R与盐酸吡格列酮联合应用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减少胰岛素抵抗, 同时避免了大剂量应用胰岛素出现的低血糖事件, 避免或延缓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是治疗2型DM的较好选择。
关键词:诺和灵30R,盐酸吡格列酮,糖尿病, 2型
参考文献
[1]The writing team for the diabetes contorl and complication trial/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intervention and complication research group.effect of intensive therapy on the microvascular complitions of type1diabetes mellitus[J].JAMA, 2002, 287 (19) :2563.2569.
[2]Gregory Ronald Fuicher.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N].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07.31.
[3]Cipolione F, Iezzi A, Fazia M, et al.The receptor RAGE as a prosression factor amplifying arach;donate.dependent inflammatory and protrolytic response in human atherosclerotic plaques:role of glycemic control[J].Circulation, 2003, 108 (9) :1070.1077.
[4]张建功, 程桦, 黎峰, 等.血糖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美感性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3.19 (1) 22.23.
[5]Poitout V, Hagman D, Stein R, et al.Regulation of the insulin gene by glucose and fatty acids[J].J Nutr, 2006, 136 (4) :873.876.
[6]王静, 谭擎缨, 阮芸, 等.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力创研究[J].上海医学, 2005, 28 (9) :37.39.
盐酸吡格列酮 篇9
初步结果是建立在来自生产商圣迭戈市武田制药北美有限公司的一个进行中的、10年观察性研究的5年数据上。
这些早期的结果显示吡格列酮应用与膀胱癌风险之间没有总体的联系。然而,最长期服用吡格列酮和药物最高累计剂量的患者中膀胱癌风险增加。
这个时候,FDA的审核即将开始。该机构还没有得出结论说吡格列酮增加膀胱癌风险。
吡格列酮被用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它属于名为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激动剂的一类药物。
该类中唯一的另一种药是文迪雅(罗格列酮)。FDA没有临床资料将文迪雅与接受该药患者的膀胱癌联系联系起来。
亚氨基吡格列酮的新合成方法研究 篇10
合成盐酸吡格列酮的方法很多[1,2,3,4]。其中一条路线以2-(5-乙基-2-吡啶基)乙醇为原料,经缩合,还原,重氮化,meerwein反应,环合,得到亚氨基吡格列酮,再经水解成盐得到成品[3,4]。该合成路线短,但存在收率偏低,还使用了很强刺激性的试剂丙烯酸甲酯,meerwein反应杂质多,收率低,影响了该路线的竞争力。
本文在综合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合成亚氨基吡格列酮的新方法,本方法以4-(2-(5-乙基吡啶-2-基)乙氧基)苯甲醛为原料通过还原、氯化、缩合、溴化、环合得到亚氨基吡格列酮(如图1所示)。此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过程简单,未使用刺激性较大的丙烯酸甲酯,收率明显较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仪器:常用玻璃仪器、GS12-2型电子恒速搅拌器,台州市信力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R系列,无锡星海王生化设备有限公司;DZF-602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药品:实验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均为市售国产分析纯。
1.2 实验过程
1.2.1 4-(2-(5-乙基吡啶-2-基)乙氧基)苯甲醇的制备(Ⅴ)
于250 mL四口瓶中投4-(2-(5-乙基吡啶-2-基)乙氧基)苯甲醛44 g,甲醇150 mL,搅拌降温。于0 ℃加0.2 g片碱,再分批投硼氢化钠3.34 g,约20 min投完,保温2 h。保温毕,TLC分析反应完全,减压浓缩得油状物52.7 g。往油状物中加水100 mL,用浓盐酸15 mL调pH=5。调毕,用片碱6.6 g调pH=10。调毕,用150 mL二氯甲烷提取两次,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抽滤,母液减压浓缩,得浅亮黄色油状物,产率94.0%,含量>99%直接投下步。
1.2.2 4-(2-(5-乙基吡啶-2-基)乙氧基)苄氯的制备(Ⅳ)
于250 mL四口瓶中投还原物35.8 g,二氯甲烷80 mL,搅拌,投DMF3.5 mL。于20 ℃滴加33.2 g氯化亚砜,约40 min滴完,保温3 h。保温毕,将反应液滴入装有350 mL水的1000 mL四口瓶中,同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即片碱37 g/300 mL水,使pH=7~8。调毕,分层,水层用二氯甲烷150 mL提取两次,合并有机层,用250 mL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浓缩得黄色油状物,产率93.1%,含量>97%直接投下步。
1.2.3 2-[4-(2-(5-乙基吡啶-2-基)乙氧基)苄基]-2-乙酰基乙酸甲酯的制备(Ⅲ)
在500 mL四口瓶中投乙酰乙酸甲酯95.24 g,搅拌,于室温下滴加乙醇钠,约20 min滴完。于20 ℃分批投2-(2-(4-(氯甲基)苯氧基)乙基)-5-乙基吡啶,39.1 g,约45 min投完,料逐渐溶解。投毕,升温至80 ℃保温4 h。保温毕,降温至室温,加水150 mL,再加乙酸乙酯150 mL提取三次,静置分层,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铵溶液300 mL洗一次,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母液减压浓缩干,再用高真空拉干乙酰乙酸甲酯,约66 ℃出液,得浅白色油状物,产率97.1%,含量>98%,直接投下步。
1.2.4 2-溴-3-[4-(2-(5-乙基吡啶-2-基)乙氧基)苯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备(Ⅱ)
在500 mL四口瓶中投甲醇钠50.7 g,搅拌,于室温下滴加化合物Ⅲ即缩合物51 g,约15 min滴完。滴毕,降温,于-35 ℃分批投30.6 g NBS,约70 min投完,保温1 h。保温毕,自动升温,约15 min可升到15 ℃,点板显示反应完全,加水150 mL,乙酸乙酯200 mL,搅拌分层。水层再用乙酸乙酯120 mL提取三次,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125 mL洗两次,水125 mL洗两次,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母液减压浓缩,得浅白色油状物,产率96.6%,含量>98%,直接投下步。
1.2.5 亚氨基吡格列酮的制备(Ⅰ)
在500 mL四口瓶中投苯丙酸-α-溴代-4-[2-(5-乙基-2-吡啶)乙氧基乙酯39.5 g,乙醇182 g,硫脲7.63 g,醋酸钠8 g,搅拌溶解,升温。于80 ℃保温5 h,点板显示反应完全。保温毕,常压蒸出乙醇约140 g。蒸毕,降温,于室温下调pH=7~8,产生糊状黑色料。搅拌,糊状料逐渐固化,抽滤,真空旋干,得浅黄色粗品。甲醇精制两次后旋干,可得类白色最终产品。产率70.0%。(mp:180~182 ℃)1H NMR δ(ppm) CDCl3:1.21(3H,t,J=7.6),2.61(2H,q,J=7.6),2.86(1H,dd,J=9.4;14.3), 3.15(2H,t,J=6.7),3.32(1H,dd,J=4.1;14.2),4.32(2H,t,J=6.7),4.52(1H,dd,J=4.1;9.4),6.84(2H,m),7.14(2H,m),7.27(1H,d,J=7.9),7.58(1h,dd,J=2.3;7.9),8.38(1H,d,J=2.2),8.7(2H,s)。
2 结果与分析
2.1 合成条件筛选
化合物Ⅳ的制备时,后处理控制不同的pH值,化合物Ⅳ的质量明显不同,经过反复实验确定在pH=7~8时质量最优。
化合物Ⅲ的制备时,通过实验得出当乙酰乙酸甲酯的用量为5当量较合适,少了则收率明显降低,多于5当量收率也没有明显提高,且使成本升高。
化合物Ⅱ的制备时,考察溴化温度,通过多次实验,在温度为-32~-36 ℃时效果最好,温度升高后则质量下降,温度更低时,收率和质量均无明显提高,碱的选择上,分别用甲醇钠,钠氢和叔丁醇钠实验,结果用甲醇钠显示收率和质量都明显较高。
3 结 论
以4-(2-(5-乙基吡啶-2-基)乙氧基)苯甲醛为原料,通过还原、氯化、缩合、溴化、环合制备出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亚氨基吡格列酮。此方法简单,易操作,避免了使用刺激性大的试剂丙烯酸甲酯,而且收率高,五步总收率可以达到57%,因此本工艺有很好的工业运用前景。
摘要:以4-(2-(5-乙基吡啶-2-基)乙氧基)苯甲醛为原料,通过还原、氯化、缩合、溴化、环合五步反应得到亚氨基吡格列酮,总收率57%。此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过程简单,未使用毒性较大的丙烯酸甲酯,产品收率较高,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乙酰乙酸甲酯,溴化,亚氨基吡格列酮
参考文献
[1]钮因安,孙来玉,倪生良.盐酸吡格列酮合成路线图解[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38(1):70-72.
[2]杨可峰,戴立言,陈英奇.盐酸吡格列酮的合成新方法研究[J].有机化学,2004,24(8):890-892.
[3]Kanji Meguro,Takeshi Fujita.THIAZOLIDINEDIONE DERIVATIVES,USEFUL AS ANTIDIABETIC AGENTS US468777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