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管理论文(精选8篇)
语文作文管理论文 篇1
一、问题及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管理问题十分突出。学生不认真听讲、玩手机、吃零食、交头接耳、看课外读物、打瞌睡、迟到等现象严重干扰了语文课堂的正常进行。课堂秩序混乱, 课后环节也无法有序开展, 有些同学不做课后作业, 少写或找人代写, 应付了事, 这直接影响了下一次上课的复习和新课进度。课堂管理成了一件令语文老师十分头疼的事。
二、问题分析
1. 生源质量一般。
初中毕业生中成绩突出的学生大部分被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录取了, 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多是成绩平平且不愿失学的学生。他们大多学习基础差, 不自信、不勤奋、易受挫, 缺乏探索精神。
2. 学生年龄、心理特点。
中职学生大多是十六七岁, 且是独生子, 知识的宽度和广度不足, 社会阅历更不足, 这些情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语文学习。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逆反情绪严重, 不能理性学习, 兴趣成了学习的方向标;个人意识强, 集体意识差, 无视课堂纪律。
3. 语文学科的独特特点。
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 与其他学科相比, 它的知识序列性差, 学习语文周期长、见效慢, 这就特别要强调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尤其是情感因素。
4. 中职语文课的地位。
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是基础课, 是为学生学好专业课服务的。虽然语文课重要, 但相对来说, 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更高一些, 而不愿把时间花在语文学习上。
5. 语文课教学条件简陋。
大多数情况下, 上语文课时学生面对的是毫无新鲜感的同一间教室、同一块黑板, 很少有机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6. 学习环境封闭。
学校是寄宿制管理, 大多数同学是第一次住校生活学习。长时间地在校生活难免会让他们产生烦躁厌学情绪。
7. 语文无用论。
上海市同济大学、华东师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 考生人数逾万。有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 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据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 自主招生之所以考英语不考语文, 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 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 (2010年1月24日《长江日报》) 学好语文并不能带来直接的既得利益, 例如评职称、考研究生等, 所以语文日渐受冷落。然而, 功利色彩明显的学习动机, 无疑将会把学生引向一个人文品质缺失的可怕境地。“语文无用论”的泛起在国力日益强大的现实环境中显得极不正常。自主考试科目轻视甚至排斥语文学科的现象突出, 令人担忧。毕竟, 考试的指挥棒直接引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中职学生在对待语文课时也表现出了“语文无用论”的态度, 他们认为来学校是为了学技术的, 将来不当作家, 不当诗人, 没必要多学语文, 够用就行。
以上这些问题综合起来或轻或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学, 所以也就影响了语文课堂管理。
三、解决办法
语文老师作为一个个体, 不可能也没能力同时解决影响语文课的种种不利因素。这时语文老师应该向内求助, 不断超越提升自己, 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将语文课讲的精彩的同时, 还要掌握一些课堂管理的方法, 开创一种“人和”局面, 即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共处。那么建立一个开放、包容、有序的语文课堂环境就容易多了。
1. 做一个幽默、责任心强、和蔼开朗的好老师, 做一个主动关注、了解学生, 善于和学生沟通的好老师。
在我国第26个教师节前夕, 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进行的一项专题调研发现, 学生们认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身上应该具备的最主要特征依次为:富有幽默感 (23.52%) , 责任心强、尊重和关爱同学 (23.42%) , 和蔼、开朗 (21.72%) 。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希望老师最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6.21%) 和思想道德水平 (31.89%) , 其次为学业和身体健康方面以及人身安全和其他。这充分表明学生普遍有被老师关注、了解、沟通的内在需要与渴望。 (2010年9月10日《中国青年报》) 比如我常向学生学习方言, 使用一些网络语言, 讲一些笑话故事, 和学生一起唱歌等等。老师自己的心态要阳光、乐观、积极、包容。学生不讲理, 老师不能不讲理。我把自己的QQ号和手机号向全班同学公布, 鼓励和邀请每一位同学和我沟通交流。这些方式使我获得了更多的学生信息, 增进了师生友谊, 让我在课堂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 轻松自如。
2. 任用更多的语文课代表和志愿者。
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当语文课代表, 一般会有七八个同学举手, 那么就将这些同学全部任命为课代表, 能起到规模效应。以后将语文课的好多事务平均分配给他们去做, 比如收发、统计作业, 做课上小组辩论的组织者、发言人等等, 还要不时地让那些不是语文课代表的同学来做志愿者, 以此来扩大参与语文课事务的人数。老师要经常公开表扬他们, 也要优先推荐他们参与学校事务, 在学期、年度评先进, 进入校团委、校学生会及社团组织, 向报纸杂志投稿时也要优先推荐他们等。这些同学是语文课的中坚分子, 他们会感染和吸引更多的人团结在他们周围, 也就更加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和课堂的管理和稳定。
3. 突破陈规, 营造新意, 创造有利的契机。
老师在课前三分钟就应走进教室, 和学生们聊聊天, 了解他们最关心什么。这样做既了解了学生的情况, 稳定了学生的情绪, 又联络了师生情感,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管理的效率。我上课时不要求值日干部喊起立的, 铃声响过我会拍拍手说一声:“孩子们上课啦!”教室立刻就安静下来了。
4. 课堂纪律大家管。
利用学习应用文“建议书”的机会, 我向学生发出倡议, 让他们写作《如何管理语文课堂纪律》的建议书, 经过同同学们商讨, 从中选定了几条可操作的建议: (1) 为大家唱一首歌, 或者说个笑话、讲个故事。 (2) 做一件好人好事。 (3) 成立语文课纪律管理委员会。由五位大家公认的公平、公正, 有爱心、有辨别力的同学组成, 对课堂上发生的纪律问题该怎么管和老师一起决定。
5.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同学注意力不集中, 在干别的事,
不要在讲台上大声点名指责, 而应微笑着用眼神示意他, 或示意他周围的同学提醒他, 或者老师走到他跟前轻轻敲一敲他的课桌, 这些柔性的管理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6. 换位体验, 请学生当老师。
我经常会请那些自我约束力不强还心存侥幸的同学做我的助教, 邀请他到讲台前听课, 还要请他观察并处理课堂的纪律情况。这样做可以一举多得, 这些同学往往比坐回他自己的座位上听课效果要好, 既锻炼增强了他的自我约束力, 还维护了课堂纪律。
7. 从国学中寻找语文课堂管理的源泉。
学生人手一册《弟子规》, 每次上语文课先诵读一段《弟子规》:见人善/即思齐……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诵读之后学生的情绪明显就稳定下来了, 上课时更能集中注意力了, 课堂纪律也就有序多了。让学生领略国学的魅力有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 使其懂得笃志勤学的道理, 养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
课堂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功告成, 而是细致入微、不露痕迹的牵引;课堂管理不是急风暴雨式的雷电霹雳, 而是滋润心田的阳光雨露。
语文作文管理论文 篇2
小教09语文 沈忱 06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是教师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一个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在课堂的教学现场中,通过教师对教学活动中的课堂秩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当课堂行为及偶发事件的不断调控,促使课堂情景中的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变,保证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一、语文课宜规则的建立
课堂规则是课堂成员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要求或准则,具有规范、约束和指导课堂行为的效力.语文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就必须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明确要求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时,有关言行举止以及应该遵守的规范,使学生知道老师的要求、期望或行为标准,知道在课堂中能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课堂规则对课堂行为与课堂学习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1.规范语文课堂行为
近几年,中专学校普遍面临着招生难度大、生源差的问题,学生的整体素质逐年下降,给课堂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另一方面,网络、手机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为学生提供了大最的信息平台的同时,也变成了课堂的一大“公害”,给传统的课堂管理带来了冲击。语文课是中专一年级的课程,及时而适宜地将一般性的要求明确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可以避免课堂混乱对维持课堂良好的秩序,具有重要愈义。
课堂规则作为一系列明确的具体要求,使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有了依据。课堂规则一旦被学生所接受,就会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就能唤起学生内在自主的要求和自我管理的欲望,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动机状态,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使学生形成自律,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和教育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适宜的课堂规则,能使学生之间目标一致、相互合作、和清相处,容易建立起情感,形成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从而形成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
学习效果。
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学生的配合,尤其是教师的个性对课堂的影响不容忽视。心理学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性格、态度会感染给班上的学生,比如,一个焦虑程度过高,在课堂总是小心冀冀,惟恐课堂秩序失去控制,担心自己教学出现失误的教师,容易使课堂气氛趋于拘谨和刻板,并使学生在上课时也过分谨慎、固守常规。而一个热情、开朗的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创造出热烈、积极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注愈自己在学生面前所表现出的个性倾向,克服自身一些潜在的缺点和不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学生。首先,教师要以一种平稳的心态对待自己。其次,不要认为学生违反纪律是故意针对自己;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违反纪律并非针对教师而来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正确地看待学生的错误行为;最后,教师还要具备幽欲感及辨别事物轻重缓急的能力.幽默的话语,可以缓解班级中紧张的学习气氛,有助于温馨、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建立。例如,当课堂上出现一些令人发笑的事情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表现一下幽歌感,让学生轻松地笑笑,然后带着好情绪再转入到当前的学习任务中。
(2)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如果教师充满爱心,关心理解学生、富有同情心,处处为学生着想,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仿效教师的行为,整个班级也会朝着教师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教师要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坚持以理服人。因此,一名素质良好的教师,应该具备自律精神,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学生中建立起良好的威信,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学生的进步。
(3)以情感人、以情管人.语文由于它的特殊性,课文本身就充满情感。
二、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形式是决定课堂规则能否顺利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了课堂控制的有效性,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创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等于在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可以营造互动有情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取得预期的成功。语文是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它本身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大可能。一旦我们将语文介入学生的生活,就会自然而然的收到思想、感情、个性、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效果。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1.开头——营造生活氛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安排设置得当,就能收到先
声夺人的效果,但开头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如上《三十年的重量》这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如果你闭上眼睛,你能否象张开眼睛一样走出校门?(也许可以,但必须花费很长时间或摔跤才能达到)如果你闭上眼睛,由一个人搀扶你行走,结果又如何?(你就能用比较短的时间并不受障碍物的碰撞很快到达目的地。这是为什么?就是有人为你导航,有人在为你指明方向,使你少走弯路)“三十年”是一个表示时间的概念,它怎么会有重量呢?„„由此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这样的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中—创设生活情景。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生活环境之中,通过生活来学习语文,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方法。
如讲《故乡的榕树》一文,这是一篇触景怀乡,回忆往事的抒情散文,教师简单介绍作者后,先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又让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并由学生自己找出精彩段落和充满诗情画愈的描写片断。在此基础上讲明,故乡——即我们生活过的地方,榕树周围发生的许多趣事,使作者怀念,也可想象那个地方是该村的文化活动中心了,因为许多有趣的事就发生在那里。然后马上把话题一转:“同学们,大家暂不去管课文,随便谈谈各自的故乡有什么最显眼的东西,有什么地方让你留下欢乐的回忆?”话音一停,学生们都兴高采烈地谈开了,在谈到自己故乡的标志物中,有榕树、松、竹、荔枝、龙眼、杨桃等好几十种,还有凉亭、故庙、石桥、祠堂„,在使自己快乐、怀念的事情中,除了常见的村里集会、结社、游神外,还谈了如逃学在外玩水,爬树、打架、偷东西、上网等等„„这样,整个课堂学生都在动,有时是动手,有时是动口,有时是动脑,学生完全处于上课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节课下来,学生几乎是自己读懂了这篇课文,学会了这篇课文。
3.结尾—提升生活目标。语言来自于现实生活,学生学完一定语文知识后,最终还是要把这些语文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并以此基础为延伸,对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教育。如肖复兴的《学会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诗句我们从小就能背,感思也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但是不少人对别人的关心和亲友的帮助常常忘记说声“谢谢”,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对照自己,想想我们平时做得如何?通过老师的点拔,有的学生说以前在家时老是嫌父母的哆嗦,现在离开了,才感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有的学生认为父母辛辛苦苦工作,把自己送到学校来读书,而自己却整天逃课、睡觉、玩手机、沉迷于网吧,荒废了学业,很对不起父母:有的说平时没钱时才给父母打电话;看见别人用高
档手机、穿名牌,也逼父母给自己买,从来没考虑过他们的感受,真不应该。这种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三、不当课堂行为及偶发事件的处理
语文课堂教学处于动态的、多边的复杂关系之中,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特殊情况.有的“意外”能生成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现场和教学细节,而有的却给教师带来愈外的烦恼,如何有效处理不当课堂行为及课堂偶发事件,及时将意外引导到教学的主题之中,这既能表现教师的教育机智,同时也是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塑造自我形象的良好机会
1.冷处理。语文课堂上遇到不当课堂行为时,教师应冷静分析,泰然处之,不随意进行批评指责,以比较冷静的方式加以处理。如当学生出现注意力涣散、做小动作、交头接耳等问题行为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暗示动作来提醒、替告学生,从而在不形响他人的情况下实现课堂控制的目的。
2.温处理。即教师对于因为自己疏忽、不懊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例如板书错别字、发音错误等所引起的课堂骚动等,应态度温和地及时承认失误,并自然地过渡到原教学活动的程序中。
运用幽默: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惫力下降时,教师可通过讲个小笑话,讲几句幽默有趣的话来调节气氛,防止问题行为的出现。
创设情景:当学生疲劳,不专心听课时,教师可适当创设一些活动情景,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如小竞赛、小表演等,以达到激发兴趣,提高效率的目的。
3.热处理。即教师对一些偶发事件的及时处理。例如:静静的课堂中一学生突发怪叫;正放录音时教室突然停电;讨论问题时两个学生突然扭打在一起;一学生作鬼脸引起全班哄笑„„。
这些偶发的事件和各种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都会引起课堂内混乱,从而严重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当这些情况出现时,教师首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绝不能大发雷霆,愤怒会削弱教师客观地处理事务的能力。发怒就等于告诉学生,他们的行动恰恰击中了教师的要害.而这一结果往往正是一部分学生所期待的。因此,发火本身成为一种强化刺激。而老师的镇定自若、当机立断的态度比实际上采取的具体措施更为重要,这等于清楚地告诉捣乱的学生,你的行为对老师没有效力,老师可以表现出一幅徽得注意的样子—忽视它的存在,转回头继续讲课.而对严重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则要正面加以严肃批评教育和果断制止不良行为.当然,正面批评要坚持晓之以理,尊重学生,客气地重复一遍自己的要求,不要跟学生有肢体上的接触,不要说“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我普告你” 之类的话,避免批评时情绪激动、言词尖刻,有粗鲁和威胁性语言,然后尽快转入正题。运用这种处理方式应注意:(1)不要长时间中断教学:(2)批评应清楚而肯定;(3)批评应围绕一个中心,就事论事.如还无法解决问题,则留待课后单独处理,不影响教学.四、结语
语文作文管理论文 篇3
【案例实录】
师:在第一行诗中哪些字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绿遍山原”的“遍”。
师:“绿遍山原”就像什么?
生:放眼望去, 山陵和原野满是绿色, 这绿色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碧绿的毛毯。
师:你抓住“遍”字想象开去, 一用比喻句, 画面就变得更活了, 更美了。谁还能用比喻的手法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此刻的山原已经变成了绿色的海洋, 像绿墨水打翻了似的。
生:这绿色仿佛是山原的绿衣裳, 让山原充满生机。
生:山原绿得仿佛是被绿油漆染过似的……
师:在大好的春光下, 你们都看到哪些绿色?
生:到处都是绿色, 深绿、浅绿、耀眼的绿、灰暗的绿、或浓或淡的新绿……绿得鲜亮、绿得耀眼, 绿得充满了生机。
师:抓住能引发你们想象的词, 联系生活的场景, 选一行诗, 写写乡村四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能用学过的好词佳句就更好了。
(放音乐自己写, 再交流)
师:随着你们的描述, 我仿佛看到一块块明镜似的水田, 泛着点点银光, 使乡村显得更纯, 如同无瑕的翡翠。你们丰富的想象, 让我听到了杜鹃清脆的鸣声, 和着沙沙的雨声, 让这幅画卷充满生机, 这真是一首动听、和谐的春之曲呀!
师:乡村四月有声有色, 有静有动, 色彩鲜亮, 充满生机, 多美的田园风光!合上书, 闭上眼, 想象着画面, 读出你的感受。
(学生齐背全诗)
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 是农家耕种的时节, 看着乡村四月大好的春光, 看着家家户户忙碌的身影, 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你们能体会乡下人家此时的心情吗?
生:他们很快乐。
师:为什么快乐?
生:为秋天的丰收, 为过上好日子而快乐。
师:对, 他们享受着大好的春光, 憧憬着幸福的生活。春天, 他们播下的不仅是种子, 还有希望!他们春天播种希望, 秋天丰收硕果。累, 但快乐地享受生活。
师:诗人就这样饱含赞美之情, 写下了这充满活力的乡村美景, 放声朗读, 读出你心中的情感吧!
(学生齐背全诗)
【案例反思】
一、建立有序课堂, 课堂教学的组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渴望
课堂教学的组织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渴望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是保障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基础。课堂要活而不乱, 动而有序, 就要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全面、全体、全过程”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的作用当然很重要, 但其角色和重心要有较大的转变, 教师更多的是设计师、组织者和导师, 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伙伴。“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 必然使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增加, 学生“动”起来了, 好像觉得课堂“乱”起来了。但是, 课堂教学的根本价值在于这个过程是学生将知识吸收、内化、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恰当地引导学生围绕着教学内容和主题进行思维和探索活动, 掌控教学节奏, 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进度。
二、建立有序课堂, 学生的读书与思考要充分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如果学生只是粗粗地读了一遍课文, 句子都尚未读通, 教师就花很多时间让学生说感悟, 这样做且不说收不到教学实效, 还把浮躁的风气带到读书活动中。因此, 教师应让学生在充分读与思的基础上说感悟、谈体验。例如在对“绿遍”的理解基础之上, 老师首先让学生仔细品读第一行, 在学生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手法, 说说绿得像什么, 有哪些绿色。在充分想象、充分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下这些优美的画卷, 进而将自己的感受带到读书中展现出来。就这样, 读书、感悟层层推进。
三、建立有序课堂, 教学过程要突出重点
课文的重点往往是全文的精华所在, 是深入阅读的关键。它可以是一个片段, 也可以是课文中的关键性词句, 即所谓“文眼”“点睛之笔”。对课文的重点, 首先要细细地读, 读出课文的情味;继而细细地思, 思考它在全文中的地位、作用, 与整体的有机联系, 体会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例如这堂课中, 教师抓住“遍”,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 将学生头脑中的画面再现, 既体会了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 又进行了语言训练, 一举两得。
四、建立有序课堂, 教学环节的安排要有层次感
读课文时, 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 情感活动有一个入景入情到动情抒情的发展过程。多读课文不是傻读课文, 而是让阅读层层推进, 要求质量的提升, 读中说感悟与体验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如在品读诗句的一开始, 从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 我们不难看出, 老师在学习中提出的要求具有很明确的层次感, 在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的情况下, 抓住关键字词品读诗句, 了解诗意, 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有所感悟, 三个环节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此外, 无论预设还是生成的达成是否顺利, 它都标志着教师的课堂调控获得成功。
让语文课堂管理成就教育理想 篇4
一、语文课堂教学本质上也是一种管理工作
为什么语文教师更适合做班主任, 而且做得更出色?魏书生老师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他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管理工作者和语文特级教师, 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实现了语文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在语文课堂中, 虽然言语技能训练是教学中心内容, 但高明的语文教师会巧妙利用言语形式来协调师生关系, 统筹安排教学流程, 激发动机调控气氛, 促使教学情境中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变。所以, “语文比之其它学科, 更需要科学的管理, 语文教师, 应是优秀的管理工作者”, “言语习得的潜在性, 口语书面语的错综关系, 言语形式与内容的不可分性, 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学更需要科学的管理”。语文教师能从本质上认清教学和管理的一致性, 学生的学习便有了根本性的保障。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自动化。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而是活生生的人, 我们要利用生命的灵动, 充分挖掘学生的自我管理潜能, 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魏书生创造的学生课堂自我管理模式可以借鉴。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管理有严谨的系统: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和总结反馈系统。他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此模式保证了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进程有序, 长期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目标。魏老师只是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与管理有机结合树立了标杆, 要常规化普及化地把教学目标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还有待普天之下的一线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贯彻“管理出语文素养”的思想, 围绕“实现学习活动自动化”的目标, 去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二、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关键是权利置换
为什么许多学生喜欢在语文课堂上睡觉、开小差?为什么很多学生偏好数学、不喜欢语文?最能“说三道四”、“一言堂”的是语文教师, 而数学教师少说多写, 因而语文课上学生说得少写得少, 数学课上一题一练即有收获, 恰是这种小收获带来小成就感, 能激发学生的斗志, 使学生的情感获得极大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 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规范, 必须受其内在需要的驱动, 满足其某种需要。学生出现畏难、厌学或叛逆的行为, 主要是课堂情境不能满足其“归属、认同和爱的需要”;而学有所成的学生, 是因为“自我实现”这一最高等级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因此, 课堂管理的关键, 是教师的管理方式应由控制学生的行为向满足学生课堂环境中产生的各种需要转变, 多反馈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语文教师需要借鉴数学课堂管理经验, 并利用本学科优势, 用语言给学生心理和情感上满足。同时, 语文教师的课堂管理角色应该只体现在使用好简练的管理语言上, 把话语权转换给学生, 让学生有权表达自己的语言需求和成就感, 从而把他们的情感天平拉向语文。
置换话语权, 其实就是把学习权还给学生, 给学生置疑权, 给学生选择权, 给学生否定权、放弃权。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永远存在的。教师应把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降下来, 蹲下身来平等看学生, 把语文课堂的权利主体还给学生。
三、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常规武器是习惯养成
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从牙牙学语、接触语言开始的。启蒙时的语文学习必然对学生未来各科目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体现在学习习惯上。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是语文课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又是传承“百年树人”的筚路蓝缕之任, 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行动上事无巨细地严谨严格要求。比如课前常规:学习用品准备、新旧课业准备、学习心理准备;听课常规:积极参与、速记笔记、主动质疑;作业常规:专簿专用、格式统一、重视纠错。加强课堂常规管理, 不是把学生管死, 而是静中求动求活, 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当然, 言传身教才是落实学习常规的保证。教师以“学习常规”规范学生, 必先以“教授常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才能事半功倍地养成语文学习良好习惯。
四、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使用原则是显隐并重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专业素养, 另一方面取决于课堂管理水平。方法的单一使用不能称之为技巧, 只有综合运用显性的和隐性的课堂管理方式, 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掌控好显隐并用的使用原则, 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遵循显隐并重的管理原则, 具体操作则可以百花齐放。
1. 冷热渗透。
语文课堂上经常会有耍小聪明、出风头的学生闹出点突发事件, 教师应先采用显性管理方式:冷静分析, 泰然处之, 予以“冷处理”, 以静制动。然后在正常授课中, 采用隐性管理方式, 以情唤情。当课文基调清新爽朗时, 教师必须以愉悦欢快的心情引导学生;当课文基调哀愁悱恻时, 教师必须以沉郁凄凉的心情感染学生。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处理糅合到课文的情感体验中, 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在关爱他, 绝不是在“整”他, 以使其主动配合教师的管理。这也是实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
2. 以惩代学。
学生出现学习错误与违规违纪现象, 都是必然的, 甚至是合理合情的。因为人的最大进步是在错误中获取的。当堂实施奖优罚劣管理措施是显性的, 学生比较敏感, 所以教师切不可采用讽刺谩骂、威胁体罚等手段, 应当努力将惩罚变为一种学生愉快的自我学习教育。魏书生老师创造了学生学习“违法” (违反语文学习管理的规定) 自我惩罚的五种方式, “违法”学生除要补上学习任务, 还要从五种方式中挑选一种进行自我补偿, 其中有一个是为大家唱支歌或表演个节目, 以此来增强自制观念。在使用这一方式时, 教师运用隐性的管理, 通过含蓄的方法对学生出现的违纪行为进行诱导和影响。响鼓不用重锤, 学生会领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自然会做出知情知理的反应, 在改正自己错误的同时收获学习语文的进步感。
3. 软硬合力。
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最复杂多变, 教师要把环境的显性影响力和隐性熏陶作用发挥到极致。环境的外部影响从客观上看是隐性的, 而教师的主观影响却是显性的, 是有力的, 它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反感情绪, 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语文教师要把客观的软环境与主观的硬环境影响合一并重视落实, 既要注意课堂客观环境的培植, 如课件的准备, 教师的服饰, 等等, 又要以最合适的方式把外部环境对课堂教学管理潜在的影响力充分展示出来。但是课堂管理的正向指引作用更多来自教师显性的言行举止, 教师应慎重对待学生情感和自尊, 多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 使对方知道他的行为已被老师注视而立即纠正。或采用目光暗示, 将自己的愿望、态度迅速传递给学生, 促其集中听讲。最直接的是动作指引, 语文教师的手势具有状物言志、召唤传情的特殊本领, 是辅助课堂管理的非语言的重要教具, 能把自己的意图、语文的宗旨和学生的接受意向牵引到一起, 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合理调控思维、情感甚至目光眼神, 以达到与教师的默契一致。
当语文课堂管理和语文教学浑然一体, 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合二为一, 课堂教学便成了师生的自由表演话剧艺术, 教师在愉悦的氛围中挥洒自如, 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与师共舞, 一堂完美的课便是师生心灵的契合感应, 是我们语文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
只有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 我们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想, 才能完善落实“教育即生长即生活”的自然教育法则。
参考文献
[1]朱绍禹.语文教育学.广播电大出版社, 1987.10.
[2]李杏保.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3]余应源.语文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7, 第1版.
[4]王德清.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 2005, (4) .
语文课堂的管理艺术的探讨 篇5
一、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变得神采飞扬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肢体语言,不是语言胜似语言,一个微笑,一个赞扬的表情和手势,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肢体语言吸引注意力,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围。冗长的课堂教学中,连续、单一的教学容易会让学生产生疲劳和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此时教学效率也会受到影响。此时,教师要注意,不能让这种低效率的教学模式持续很长时间,此时可以分个小叉,围绕课本和所传授内容讲一个故事或典故,或者开一个善意的玩笑,在学生们津津有味听讲的时候再回到课堂主内容上。
教师还要学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语文课堂不是单方面的传授,需要教与学双方——师生都积极投入其中,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创新探究,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把一切抽象的事物重新注入生命力从而真正提高语文的交流水平。日常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有计划性和引导性,让学生有话可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表达后,教师要给予较好的反馈,就是需要适时发挥评价的魅力。“你说得真好。”“你观察得很仔细。”“你今天发言真积极,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你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你真勇敢。”巧妙地运用评价,用恰当的、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感染学生,让他们爱上语文课堂,勇于积极表达自己,这对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的互动性
语文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语文教学本应丰富多彩,但是实践中却常常死气沉沉,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基本是把学生束缚在座位的一隅之地。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互动性、交流性,避免填鸭式教学呢?
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相互的过程,教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但是学生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观众和木偶,他们都有自己的思考、理解和看法。语文课堂上,学生有平等地参与教学的自由,有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的自由,有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自由,有与教师平等对话、交流的权利。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条件下,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鼓励他们认真学习、表达自己,使课堂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去捕捉学生们的各类学习信息,把有价值的信息、问题纳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活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舞台。语文可以很严肃地传授,也可以以幽默、妙趣横生的形式传授。幽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之一,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中,用几句幽默的话来缓解紧张的氛围,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学会通过对幽默的合理运用来调节课堂气氛,来达到在轻松和活跃中学会知识的目的。
此外,语文不同于别的学科,注重读、写能力,需要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善于表达自己。所以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课堂上注入一些热情的气氛,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发掘生活中的美好点点滴滴,提炼生活精华,融传授知识于日常生活与教学中。
三、努力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同,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亲其师,信其道;疾其师,隐其学”,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性,就要充分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如果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喜欢、热爱以及敬仰,渴望与教师敞开心扉对话时,就会对教师本身产生情感认同感。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喜欢、热爱语文课堂,会对语文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语文教师产生心理上、情感上的认同。渊博的学识,是赢得学生情感认同的通行证。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师生之间和谐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语文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堂管理效果,平常可以多亲近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语文课堂上学生们的兴奋点、关注点之所在。
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语文课堂上就不应是教师独白,而应是师生有均等的机会。让自己说,也让别人说,方式应是和风细雨的,即双方都应该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语文课目或某个细节的看法,双方应平等、和谐交流。师生在自由对话中生成疑问,在愉快交谈中求得答案。教师的对话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学习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管理水平。组织语文课堂,要讲究艺术性。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和放任不管的管理方式都应该极力避免,语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组织好教学进程。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与管理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管理
为了实现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合理的布置与管理,教师要兼顾学生所处阶段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对初中语文作业数量、难度和形式进行合理的布置,并采取有效的多元的作业评价方式,保证初中语文作业布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一、初中语文作业的分层布置
1.分层布置作业量。
教师应适当地减少提高类题目的作业给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使学生首先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再适时培养提高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有着较强语文素养的初中学生能更快掌握教材内容,对于基础类题目的解答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对这样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基础类题目的数量,使学生从机械重复的练习题中脱离出来,抽出大量的时间用于课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形成。相对较差的学生的作业量,可以依次适当地增加。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一篇课文的背诵,为语文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层设置背诵和理解的层次,即全文背诵、背诵若干段和逐段背诵。总的来讲,根据学生语文能力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布置作业量,不仅有助于加快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促进了学生按照个人需求有序发展。
2.分层布置作业难度。
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设计选做、必做和挑战三个层次的题目。其中必做题属于基础类题目,注重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效果的检验,该类型题目对学生的能力有较低的要求。选做题属于提高类题目,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后并能够进行实际运用,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设计的题目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性到综合性的规律,先模仿后创造并创新性发展,逐渐地提高题目的难度,适应学生认知特点。基于初中学生语文能力个体差异的客观现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类,发现每类学生各自的最近发展区,以此为基础分层设置不同的作业内容,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各自原有语文能力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和发展。
例如,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通过基础类题目的成功完成,不仅使其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建立强烈的自信,并体会成功的乐趣,激发其挑战提高类题目的信心和动力。对于学习能力相对好点的学生鼓励其积极主动地去挑战有一定难度的选做题,与同学交流合作一起研究讨论,增进学生间的互帮互助感情的交流,通过一起解决问题享受到共同努力的幸福感和快乐感。然而对于挑战题,适合能力较强对语文有着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去挑战,去展示自我。
3.分层组织作业形式。
分析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可知,每个学生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因此初中语文作业的布置也要体现多元化的特点,尽量依据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为其布置符合其兴趣并且擅长的作业内容,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例如,在完成教材某一课内容的学习后,通过组织多形式的作业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是搜集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作为班级板报的素材;二是学唱有关课文主题的歌曲;三是根据课文的故事发展排练话剧小品,表演给全班同学等活动。这种多形式且内容丰富的作业,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获得了很好的改善。
二、初中语文作业的分层管理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必然要求在其作业管理上,设置分层的作业评价标准,如果只是单一的评价对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经过对学生初中语文作业分层管理,可使具有不同语文素养能力的学生平等地享受评价管理,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放松,促使他们的语文素养能力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改善和提高。
例如,教师对给学生布置的作文进行评价的时候,以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别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按照语文素养的程度由差到好的顺序,首先是只要突出文章中心,符合字数要求并且语句准确流畅;再就是在完整叙述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突出文章中心并且具有一定的条理,语句相对较流畅,内容较具体;最好的是能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及景物的描写要详略得当,突出主旨。对于这三类学生分别进行管理与评价,只要处于某类别的学生达到其最佳的写作程度,就对其做出积极的引导性评价,对于超水准完成写作内容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嘉奖和鼓励。经过不断的写作训练,检验学生写作能力的水平改善情况,并重新定位以实现对学生能力提升的动态管理。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管理与教学 篇7
一、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新挑战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显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教师的管理目标不明确, 缺乏教育性、整体性和连续性。在课堂管理上, 教师对班级学习氛围的培养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考虑。在大多数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顾着眼前的一节课或几节课能否顺利完成, 学生能否牢固地掌握教师讲的知识。一般情况下, 课堂管理只有在课堂上出现问题时才会体现, 如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扰乱课堂、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没有丝毫的兴趣、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窃窃私语等。这种情况下, 教师只是整顿一下纪律, 使学生振作, 保证学生不再节外生枝, 遵守课堂纪律, 粗暴的课堂管理仅此而已。课堂管理就是为了扳平课堂上出现的阻碍教师完成任务的一种工具。对于长远的发展教师是很少考虑的,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 很少有教师想着通过长期有效的管理, 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使学生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 关心集体和平等的师生关系等。实际上, 有些问题虽然出在课堂上, 但是在课堂上却不能完全解决, 课堂上的管理效果往往是暂时的、表面的, 课后需要大量的工作才能有效地彻底解决出现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面对全新的课程功能, 传统的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凸显出来。以传递知识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传统课堂管理模式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相去甚远。
二、课堂有效管理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学生一天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课堂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教师不再是课堂行为的控制者、知识的拥有者, 而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就是说, 课堂管理不再是方便教师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工具, 而是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情感培养而服务的。既然我们所理解的“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那么教师和学生应该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作为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更应该扮演服务者的角色。事实上, 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心愿, 就是希望自己在学习上的良好表现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 自己的学习成绩能够有很大的进步。学生是想学习的, 即使是那些暂时不学的人, 也大多是在认真听讲, 学生是希望得到公平的教育和管理, 教师有必要在课堂决策上试试补偿的原则。初中生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把自我管理潜能释放出来, 满足学生自我控制的愿望。时代的发展使教师在课堂管理上出现了新的困惑, 即学生知道的越来越多、希望得到的主权也越来越多。课堂管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而不是为了教师的教学。课堂管理实施全员管理的阵地, 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应把每个教师都当作班主任, 每个任课教师都要把自己当作班主任。此外, 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也要适当调整教学手段, 活跃课堂气氛, 灵活运用激励手段和方法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活动当中,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翁语文教师也要用心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都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三、具体的初中语文课堂管理措施
在课堂管理中, 要以生为本,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 避免无效行为的出现, 为此, 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 把握适度的教学速度。
教学速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成正比,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 要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把握好教学的节奏与速度, 从而能有效实现课堂设定的目标。例如, 在讲授“父母对子女疼爱”方面的内容时, 这种价值观的传递不能是强行的, 不要直接向学生灌输, 需要间接、循序渐进的渗透。比如说, 可以从一些能直接体现父母对子女疼爱的字眼着手, 再将这些温情的、充满爱的动作和现实生活中父母用物质鼓励来表达爱意比较, 引发学生对父母之爱的思考, 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还能较好地把控学生接受这种价值观的力度与速度, 效果也比较理想。
第二, 适当地提高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 教师不要奢望在短时间内提高所有学生的素养与能力, 而是需要按照科学规律有序开展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把握学生的思维多样性, 不要让他们的思维长时间停留在一个问题、一种形式上, 要尽可能地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培养。比如, 采取分组讨论、分角色朗读等手段刺激他们接受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促使他们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 形成概念, 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效果, 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四、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 需要教师从多种因素入手, 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 妥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同时, 教师也要循循善诱, 掌握一定的规律, 因势利导, 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摘要:“有效教学”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国内外教育家普遍认为,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有效教学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以师生的课堂行为, 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对学习活动的成果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过程变量。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管理有利于维持课堂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 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保证教学有序地进行。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管理,学生
参考文献
[1]陈会凤, 任柏强.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多重师生关系[J].中学语文, 2008 (30) .
[2][美]凯尼格.课堂纪律问题预防与应对[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3]谢海琼.农村初中教师管理有效性研究[D].广两师范人学硕·学位论文, 2008.
谈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管理 篇8
用比较少的时间, 获取较大的教学收益, 就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而教师的课堂管理显得尤其重要。美国学者布罗菲说:“出色的课堂管理不仅意味着教师已经使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 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 并能在不良行为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而且意味着, 课堂总是持续着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整个课堂管理制度 (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维持纪律的措施) , 都是为了使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并达到最高程度, 而不只是为了将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具体来说要形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就要做好这三个方面的管理:
一、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问题管理
管理高中高效语文课堂, 首先要管理好课堂问题的设计。如果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太单一, 太虚假, 没有深度和价值, 那就不仅浪费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 而且还不能形成高效语文课堂。 因此, 教师对课堂问题的设计就必须高度重视, 紧扣教学目标设计问题, 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以便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生成新的东西;设计的问题要数量适中, 难易合适, 有一定的梯度;设计的问题讲究一定的艺术技巧, 尽量避免是与不是的形式主义的提问方法。 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 散文 “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一直是学习的重难点, “形散神不散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的问题不能放在第一节课, 这样学生肯定会觉得难以理解, 茫然无措。 这就要求教师细化问题。 例如可以设计为这样几个问题:本文的 “神”在哪里?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 写了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是如何围绕“神”的? 通过这样几个小问题来解决一个大问题。有时在设计问题时, 要善于抓住关键的场景、 细节等来设计问题, 如教小说 《祝福》时, 可抓住祥林嫂的“眼睛”设计问题, 祥林嫂初到鲁镇时眼睛是怎么样的, 再到鲁镇时眼睛又是怎么样的, 最后沦为乞丐时又是怎么样的, 通过这些问题来把握人物的命运变化, 掌握主题。这样一设计, 学生的思路会比较清晰, 思考也有了目的性, 问题自然会很好地解决。
教师不仅要设计好课堂问题, 还要对学生思考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管理。课堂上, 教师给学生展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就马上要求有答案, 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学生尤其是一些学困生, 当老师叫起来回答时, 根本就不知道干什么, 这样白白浪费了课堂时间;有的教师让学生要完成的问题, 不设计时间和标准, 学生进行了阅读与探讨, 课堂表面热闹, 但因组织松散, 课堂效益低下;有的教师设计的问题比较笼统, 学生不明白具体干什么和怎么干, 一节课下来, 重难点问题并没有解决。还有, 很多教师只注重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并不在意学习过程中的生成,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没有被激发, 只为找答案而学习。这样, 就不能形成高效语文课堂。
二、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情境管理
管理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一是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源于民主的教学原则, 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可以促进师生间的良好关系, 从而建立学生积极的求知意识, 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教学氛围宽松、和谐, 学生就活跃、热烈、兴奋, 就不会紧张拘谨, 反应迟钝, 随便插嘴, 故意捣乱等。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 使课堂活泼而不混乱, 热烈而不喧闹, 兴奋而不随意,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同时上课时常带微笑, 多鼓励, 少训斥, 甚至发现课堂小动作也是善意提醒, 这样就能拉近师生距离, 创造宽松的教学情境。
二是要灵活管理好课堂教学情境。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预设教学情境, 追求教学过程的灵动。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 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及时处理。根据课堂教学实际, 灵活处理已经预设好但不适应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设计。例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 学生对玛蒂尔德不幸的根源展开讨论, 有的赞成作者的看法, 认为马蒂尔德就是因为丢失了项链, 才导致了 “一夕欢乐, 十年艰辛”;有的则不这么认为。对此, 如果不管理好教学情境, 任由学生争论, 那只会让讨论变成表面的“热闹”, 浪费时间。这时, 教师就要取得教学的管理权, 主动调整教学情境, 从莫泊桑创作这篇小说的目的以及小说开头对马蒂尔德的几个梦想来分析, 这样, 才能认识马蒂尔德悲剧的根源, 从而把握主题, 推动课堂教学的展开。
三、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评价管理
我国的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 对教学的评价, 主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高效语文课堂的评价, 要看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 要看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看学生的新认识的生成。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 对学生期望值越大, 学生成功的几率就越大;相反, 不恰当的批评会扼杀学生的上进心。高效课堂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的创新精神, 勤于思考, 有所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迸发的激情, 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 及时地给予积极点拨, 鼓励学生有更多的发现,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我们在鼓励学生时, 要管理好自己的评价, 要力求避免由于过分鼓励和肯定, 导致课堂表面的热闹和浮华;在批评学生时, 只针对问题而不牵涉学生的个人品德,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 要实现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下工夫, 更需在课堂的管理上讲究技巧, 使教学内容和课堂管理相得益彰,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参考文献
[1]Jones V F, Jones L S, 全面课堂管理[M].方彤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8) .
【语文作文管理论文】推荐阅读:
语文教材作文教学论文07-27
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论文08-30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思考(论文)09-28
语文中考议论文范文500字作文11-03
广东省中考满分作文点评_语文论文07-10
中学作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_语文论文08-25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10-27
[语文论文]复习与测试中考作文指导与训练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