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育(精选12篇)
《弟子规》教育 篇1
《弟子规》共分为5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1]。《弟子规》不仅告诉人们为人处事的道理,还告诉人们具体的做事方法,使人们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达到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中都能与人和谐相处的目标,培养良好的情感与健康的心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 学习背景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个性鲜明,性格倔强,心理脆弱,对教师和家长的善意劝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萎靡不振。现实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变化,也给成长中的青少年带来了重重迷茫与困惑,使他们遭遇了信仰上的困惑和冲突[2]。人们普遍感到,加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日益迫切。《弟子规》的学习热潮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2 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对待学习《弟子规》的观点
2.1 中学以前阶段中的《弟子规》教育
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都设有《弟子规》的学习,以主张加强学习的观点占优势。俗语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因而,《弟子规》就成了实施家庭教育中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的理想教材[3]。刘蓓在中学生开展《弟子规》的学习后认为,《弟子规》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并把他们引领到高尚的殿堂。通过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探究其当代意义,以期规范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操[4]。可见《弟子规》在幼儿、中小学生的教育中,对日常习性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奠基作用和人格塑造作用。
2.2 职业教育中的《弟子规》教育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弟子规》教育实践,佟强认为,《弟子规》的核心宗旨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精髓,《弟子规》可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道德观,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礼仪行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有必要纳入到教学中[5]。中职学校根据企业及社会所需,站在为了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上要求学生学习《弟子规》就显得尤为必要。可以看出,中职学校学习《弟子规》,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包括道德、人格、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等,为其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综合素质基础。
而对于高等职业学校的《弟子规》教育,陈霓与梁蕖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弟子规》以五千年的民族生存经验为后盾,以生活为依托,以爱心为主线,以躬行实践为标的,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洞启人性的情感教育。这对于高职层次学生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7]。因而,高职学校应当利用《弟子规》内化学生良好的情感、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树立“大爱”观念,实践对他人的人性关怀。
大学中的《弟子规》教育同样有着不可小视的重要性。王芳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后指出,《弟子规》的学习对于大学生人格形成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诚信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并重的德育思想教育都有着重要影响[8]。总之,大学教育中应融入《弟子规》的内容,使学生建立诚信、关怀与尊重的人文理念,洗涤心灵,促使其人格再次升华,并追求观念与行动的统一与进步。
2.3《弟子规》的在社会企业中的学习
《弟子规》的学习对已经工作的成年人也有着深刻的意义。有的企业通过全员学习《弟子规》,使员工明白了在家、出外、待人、处事上该如何去做,如何才能与他人更加和谐地相处。学习《弟子规》能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起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人生价值观,对构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和谐社会起到了促进作用。
不难看出,《弟子规》无论对于哪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均有着不可估量的教育意义与影响力。可以这样说,《弟子规》还有很深的积极内涵有待挖掘,它不仅可以修身立命,还可影响他人,和家安国,达到社会成员的平衡与整体和谐。
2.4《弟子规》学习的批判性观点
当然,关于《弟子规》的学习在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李文博曾撰文指出,《弟子规》绝非儒家经典,全文充斥着训诫式的清规戒律,剥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个性自由和创新需求,而且歪曲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应提倡批判式的学习阅读,而通过行政命令来强制未成年人背诵或晨读的方式,理应抵制[9]。但通读《弟子规》全文,积极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其中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内容,在学习中应予以去除或通过分析其原意和根源,与时下的正确观点相比较,使其成为反面材料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运用。
朱敬建与黄孟照[2]通过研究发现,《弟子规》是适合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读本,在中学中推广诵读《弟子规》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它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当然,《弟子规》不是灵丹妙药,所以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抓好常规求实效,又要不断创新求突破。即学习《弟子规》是值得推介的,但它并不能解决现实当中的一切问题,在实践过程中的学习运用,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时代需要与不同的环境需要而对其含义进行恰如其分的变通,否则仍将无法推行、无法取效。
而杨洋等[10]也认为,只有用批判与继承的态度全面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和借鉴意义,充分发扬光大传统伦理的精髓,从细微处着手,紧跟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步伐,才能充分地吸收和利用《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其当代德育价值才能得以正确地体现。所以,《弟子规》的学习并不是一味地求大求全,也不能实行教条主义,应该结合时代特征与学校的具体特点进行开展,以免陷入误区,甚至可能会误导学生一生。
3《弟子规》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黄亚兰[11]在研究中、日、韩3国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在一份“认为东方的儒教文明能成为现代世界普遍指导理念”的民意调查中,韩国占90%,中国占22%,日本占63%。同时,调查还认为韩国是运用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范例。韩国把孔子尊为“万世师表”,并每年举行纪念孔子的“释典大祭”。韩国的国策中最成功的经验之一是挖掘儒家文化的精髓,把它运用到教育特别是礼仪教育中[12]。日本也十分重视从中国引入的儒家文化,尤其对其中的“礼”和“忠”特别重视,其中“礼”是对秩序的肯定,“忠”是对个人责任感的强调,他们认为这是日本民族道德价值的重要要素,同时在将儒家文化运用于礼仪教育之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实效。
另外,王宝童与亢志勇曾发表的《英译〈弟子规〉感悟》一文,可以表明《弟子规》正在英语国家中的传播,并且《弟子规》的教义得到了英语国家的认可并将其运用于实践。
4 国内各级学校学习《弟子规》的措施
4.1 中小学中实施的措施
广西北流市的松花中心小学在开展“读《弟子规》,走幸福路”的活动中,给每位师生发一本《弟子规》,以读、写、背、演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利用每节课的课前3分钟、晨读、班会课、课余时间诵读《弟子规》,同时需求学生认真写学习心得,由学生参与表演与《弟子规》相关的节目,开展背诵和相关知识竞赛,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报道学习《弟子规》的新闻等[13]。学校考虑到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环境与手段,强化学生对《弟子规》的记忆和理解。
江苏徐州五中[4]则通过让学生“知道与熟知”、开主题班会及自谈体会班会、制订行为规范、班委倡议找不足并对照整改、培养感恩意识与践行感恩等措施,达到使学生的灵魂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的目的。
4.2 职业学校中实施的措施
中等职业学校的《弟子规》学习与教育,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行动要求,也指出了教师的示范作用。文凤丽[6]认为,在《弟子规》的学习与教育中,教师的修身正己行为对学生来说比干巴巴的说教更有说服力。让学生熟背与品味《弟子规》,将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逐渐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弟子规》的学习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同时能够长期坚持,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高等职业院校《弟子规》的学习中,陈霓与梁蕖[7]主张采取“四步曲”,即聆听、诵读、感悟、践行,形成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一步步把《弟子规》的学习落实到每位学生的心中。形式上则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如教师讲解、学生背诵竞赛、办黑板报与宣传窗、书法比赛、唱感恩歌曲、故事表演与情景模拟等,或通过自省与相互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来规范行为。
由此可见,《弟子规》的学习在各级学校中实施时,都要充分考虑到各自学校的特点,充分利用本校的宣传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环境中均能接触到《弟子规》的知识,并且随时随地都能得到警醒与教育,通过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逐渐深化甚至内化《弟子规》的要义,使《弟子规》的学习成为学生的习惯性行为,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总之,《弟子规》作为我国传统国学精萃的代表之一,它的核心旨在通过对社会、人生种种现象的判断与把握,指导年轻人如何为人处世、何为求学之道以及对人性的把握和对善恶的处理。时至今日,其中心思想的光辉仍与现代和谐社会的观念交相辉映。它所彰显的感恩父母和与人为善的大爱理念,从未发生过动摇和改变。实践证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需要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支撑。儒学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学,儒家文化是关于中国人人文生命教化的文化[14]。
正如李详熙与相从智所说,《弟子规》的学习和教化是以修身为根本,只有先将自身的道德品性修养好了,国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天下才能太平[15]。
关键词:《弟子规》教育,现状研究,传统文化
《弟子规》教育 篇2
在滚滚不息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流淌着无数璀灿夺目的珍宝,《弟子规》便是其中之一。《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所作,李毓秀依据《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并参考了《礼记》、朱熹童蒙养正书籍《小学》等,编就《训蒙文》流传于世,后经乾隆年间的学者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弟子规》全文1080字,360句,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述及103事,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内容有修德、立身、处事、为学、言语、礼仪、气节、举止行为、生活习惯等。自清朝中叶,此书流行甚广,有“天下第一规”之誉,一度成为私塾学堂的必修课本,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教材。
《弟子规》在中国儒家文化中虽然出现较晚,却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其教育思想系统且涉及范围极广,在古代、近代家庭教育与基础教育中具有代表性。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涵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弟子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份精神财富,仍然放射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因此,《弟子规》所蕴藏的教育思想内涵非常值得探究。
1、慈爱教育。慈爱精神是人最基本、最原初的道德,是仁义之本,礼仪之源。“泛爱众,而亲仁”,“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在弘化一种“博爱”精神。人有了一颗仁慈善良的心,他就会生发出一系列善良的行为,人生第一步就会走正。慈爱是政治和道德的根本原则,是一切美好德行滋生的源泉。假如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生活信条,这个世界一定会安宁得多,和睦得多。《弟子规》的教育思想以此为纲,可谓识见卓异。
2、孝亲教育。人是国之本,德是人之本,孝是德之本。《大学》中早就提出:“为人子,止于孝。”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在《弟子规》中,从“父母乎,应勿缓”至“事死者,如事生”共四十二句全面提出了孝亲教育的详尽内容。例如,听父母之命,养父母之神,暖父母之心,谏父母之过,待父母之病,葬父母之身,祭父母之魂,从角角落落方方面面把子女对父母的孝敬系统铺陈,从而使“孝”这一重要德行在一系列与长辈互动的行为中养成。
当前,在亲情关怀方面出现了一种异常现象:情感“下流”。即父母关怀爱护儿女,儿女并不“领情”——不关心孝敬感恩父母。《弟子规》中的孝亲教育思想倡导了一种慈孝对等、孝亲报恩的伦理道德追求,这有力地避免了亲子关系淡化、失落、分离的风险。这对当今亲子关系的改善无疑具有一种巨大的启迪意义。
3、诚信教育。诚信是一种不分时代、不分地域的普遍价值。西方文化传统对此也有相应的表达。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列举公民美德十一种,“诚信”便是其中之一。《圣经》里说:“诚信比财富更有价值”。《弟子规》中“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体现了古人将诚信作为“正性”、“养心”、“成德”的基础,也体现了做人须遵守“言行如一、言出必践”的原则。鄙弃虚伪、欺诈的恶德,凡事抱求实求真的态度,是为人子弟的本份。如果一个人不讲求诚信犯了错误,而且不承认不反省,那么,他就有双重过失:一是对别人不诚信;二是欺昧了自己的良心。《弟子规》旨在孕育出一种美好心灵和人际伦理秩序,就不能缺失对诚信的培养,须将诚信根植于儿童心中。
4、节制教育。教育的真谛不在于长养孩子们的名利欲望,而在于修养身心,积极健康的精神品德与过份的物欲冰炭不相容。《弟子规》中要求,“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着力强调的是“节制”的美德,这也是人际互动利益当前之际一个人应有的行为准则。同样,17世纪的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一书中对“节制”教育也有明确的阐述:“如果他们从小就能习惯于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轻易提出要求,这种良好的习惯就可以使他们免于放纵,到他们长大成人,做事会斟酌的时候,如果他们遇到事情听从理智而不是本能的时候,他们在这世上就能多获得一些自由”。现代教育思想与制度对传统教育中这些非常合理的部分非但没有承续,反而盲目地抵制传统教育思想价值观念,结果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肆意开发,对金钱贪欲无限,对物质尽情占有,放纵欲望,过度消费;在个人交往中取多予少;在公私交往中侵吞,沦为社会的蠹虫。
美国杰出的政治家、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曾为自己制定了十三条守则并终生坚守,第一条便是“节制”,其中内涵主要是“食不过饱,饮酒不醉”。集中表达了《弟子规》“食适可,勿过则”与“饮酒醉,最为丑”之义。
一个人若不懂得节制,他终将被欲望所毁灭。
5、行为限制教育。如果说节制是自律性的,那么限制就是他律性的。《弟子规》全篇共有“勿”字句四十二句,“莫”字句三句,这些含有否定词的语句几乎都是对不当行为的制止,内容涉及举止、言谈、饮食、起居、交往等。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在一系列限制中形成的,良好的习惯与人生态度也都是在严格的管束中养成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著名教育家康德对此早有透彻的认识,他在《论教育》一书中写道:“管束是防止人类为动物的冲动所支配而不能达于‘做人’的目的的,人的目的是‘做人’”,“管束一定要禁止他做野蛮危险的事情……他的作用是抵抗人类自然有的野性……野性是不受规则约束的,管束便使人服从人类的规则,使其感受到一种制裁。”“人必须早早的受理性的指挥,因为一个人为其幼年时让他任意胡为,无所制抑,终身是有一种不服从规则的性情的,这种情形与他们自己不好”。康德之所以重视对儿童的行为习惯通过禁止、劝阻、制裁等限制手段进行培养,主要出发点还是着眼于根据儿童的认识水平,进行养正教育,“防止侵越人性”。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孩子的自由……就其行为方式而言,应具有我们一般所认为的良好教养。因此,只要孩子冒犯或干扰他人,有不礼貌或粗野行为,就应该加以制止。”教育及其效果应当是一种社会控制的力量和手段,而恶劣的教育很难被指望在当时和以后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控制效应。当学校放弃惩戒、家庭弱化管束的时候,那些“不曾受过管束的人是什么事都能做的”。
6、生活实践教育。《弟子规》倡导“行先知后”、“解行相应”,且特别看重的是“行”,而不是“思”“学”“言”“知”,非常重视儿童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说明一个人不会“做事”,也就不会“做人”。《弟子规》主要关心的并不是用文化知识和特定的技艺去“武装”子弟,而是让他们更广泛地参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在家庭内外的事务和人际互动中训育执行力,使“做人”的目的在“做事”中逐步实现。家庭是生活的场所,在家庭生活中随着儿童生活实践能力的.培育和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思想、性格、特点、兴趣等将会不断成熟和发展。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思想家卢梭的名言:“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不正是表达了对儿童进行生活实践能力培养的关注吗?
《弟子规》又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已见,昧理真”。说明并非一味地看重“行”的作用而忽视“学文”。其实,培养生活实践能力的同时也须兼顾到文化知识的学习,否则,就会割裂“行”“知”,使事与理不能贯通。而不求真理,不明道理,固执已见,则容易迷失方向。
7、安全教育。《弟子规》文小体大,述细思精,包含有一定的安全教育思想。“宽转弯,勿触梭”,“斗闹场,绝勿近”,强调安全意识,要求儿童远离危险处境,远离打架闹事场面,避免自伤性他伤性事件发生。“邪僻事,绝勿问”,这是要求儿童对不正当的事不要打问探听,避免感染邪恶,受邪思邪见侵袭,这一观点与亚里士多德所说“应让少年对一切恶劣的事物保持陌生”何其相似!“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意思是,宣扬别人的恶行,也是一种恶行;憎恨过了头就可能会引起祸端。《弟子规》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在传统社会条件下的未成年人,他们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都非常微弱,若宣扬一些人(尤其是成年人)的过恶乃至违法犯罪行为不利于自己的人身安全,甚至会惹祸上身。“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要求儿童对待他人要柔和宽容,谦让待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谨慎做人,学会明哲保身。
8、礼仪教育。礼仪是人们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确立的应该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礼仪,并且以风俗、习惯、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美好心灵、文化修养、整体素质、交际能力的自然外露,也是一个人学习、生活、健康成长的根基。《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说明礼仪是人们安身立命、完善人格、成就人生的前提条件。礼仪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民众教养乃至国运盛衰的重要标志。《荀子》中写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者,人道之极也”。《左传》又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可见中国古代把礼仪教育是放在安邦治国的高度来认识的(这一点在世界文明史中极为突出,这也就是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的最大根据)。《弟子规》是一本礼仪大全,其中对儿童应遵循的礼仪随处可见,在其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诸多方面都有要求,且非常细密周全。如“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冠必正,纽必结,祙与履,俱紧切”。“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礼仪教育的巨大作用被约翰·洛克所认识,“礼仪的目的和作用本来就是使天生强硬的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多为别人着想,使人与人相处得融洽”。他在《教育漫话》中继续写到:“凡是懂得如何使对方感到舒服,而又不会自贬身价、显得卑躬屈膝的人,就是明白了处世的真谛,处处会受到欢迎和尊重,所以礼貌是儿童和青年必须养成习惯的头等大事”。
人们生活的现实是由个人和环境组合而成,要使社会生活和谐有序,就必须确认尊卑等级关系,确定一个人的“伦理执行界面”,按“礼”为人行事,俾使人们各得其所,各安本份。《弟子规》尊重父母权威,尊重律令秩序,其礼仪教育具体而不抽象,实在而不空洞,非常适合时代需要。
但很不幸,过于单一化、模式化、功利化的现代家庭与学校教育完全忽略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国学复兴的浪潮为《弟子规》的推广开启了一线曙光,倡扬《弟子规》作为一种“后启蒙”策略,已经得到社会一定程度的认可和接纳,这无疑是面对反智色彩浓裂厚重的现代教育浊流的一次有力冲击。
9、心理健康教育。一个人有心胸,格局大,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而心胸狭窄、格局小,不能宽容、包涵别人的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心狱之中。《弟子规》不但关注儿童的行为养成,而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自己有才能,不能只为个人谋利,还要助人为乐利益社会;别人有才能,也不要轻视和诋毁,而应见贤思齐,学习其长处。嫉妒、憎恨、敌意,这是人心的毒瘤,对儿童本人的成长永远是一种威胁,因此,《弟子规》积极主张以平和心代替仇恨心,培育健康心理,“言语忍,忿自泯。”《弟子规》也涉及到学习心理问题,“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认为墨磨偏,写字潦草不工整是学习时心不在焉、思想不集中的表现。如果在学习前学习中克服心理障碍,诚意正心集中注意,这才是做学问的样子。此外,“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己”是《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义异构语,提倡遇事进行换位思考,多替别人着想,和畅人际关系。
10、责任心教育。在家庭内,每个人既为人儿女又会为人父母,父母所负的责任和子女所负的责任如果是高度一致的,则会造成家庭功能有序、充分的发挥。家庭是只讲责任、义务、付出、奉献和感恩的地方,在家庭内一旦培养起一个孩子的责任心,他才会有担当,他的高度的责任感就会很自然地适时地移向对待他人和社会。批判性地思考教育现状,不难发现,这些年来,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责任心教育作了边缘化处理,结果导致人们大都缺乏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许多家庭及社会越来越陷入混乱,进而趋向瓦解。
在教育问题上,不管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理论和方向,我们首先要澄清这个时代最缺失的是什么。不是危言耸听,一些所缺失的东西(如责任心)的重要性往往与民族的兴衰存亡气脉相连。
若要扭转由于普遍的责任心缺失而造成的社会颓势,我们必须重新铸就经得起检验的教育信念,重新认定并确立教育的主流价值,这个主流价值之一便是《弟子规》所高度重视的“责任心教育”。在《弟子规》中,关于培养儿童责任心的语句俯拾即是:“亲所好,力为具”强调了子女有给父母提供一切资生物品用具的责任;“亲有过,谏使更”,强调了子女有帮助父母改正错误的责任;“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强调了子女要悉心照料生病长辈,尽责尽孝;“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自己没有看清事情的真相,就不要随便乱说;对事情没有确切的了解就不要轻易传言,避免散布谣言,无事生非,造成混乱,这是对公众社会负责。“善相劝,德皆建。”兄弟姐妹友伴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勉励,一起建立美好的品德,共同前进。强调要对他人的成长进步负责,也要对自己的道德进步负责。伟大的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对责任的认识是:“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和失败。这(责任心)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一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责任,责任的一些内容与时俱变,但责任感当持续存在。那些对家庭、生活、工作、学习、事业没有尽到责任乃至不负责任人的人将为社会所轻视。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将生命跟崇高的责任感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人就会创造出不朽的业绩。
《弟子规》包含着一种“大德育”思想,以上十个方面只是择其要者加以分析概括。除此,还有许多教育元素也值得归纳,如“价值观教育”,美丑、是非、善恶、好坏的分辨在《弟子规》中非常被看重(“年方少,勿饮酒,饭酒醉,最为丑。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能亲仁,无限好”,“不亲仁,无限害。”)如“中庸教育”(“过不规,道两亏”,“扬人恶,即是恶。”)赞成“规过”,反对“扬恶”,把握分寸,不走极端,符合中庸。如“气节教育”,教育儿童“勿谄富”,当然“勿谄贵”也就不言自明了。如“赏识教育”(“道人善,即是善;人思之,愈思勉”。)如“感恩教育”(“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如“节俭教育”(“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防止儿童追逐时尚、盲目攀比斗富,产生虚荣心理与不平衡心理。如“卫生习惯教育”(“便溺回,辄净手。”“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如“学习方法教育”(“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此外,《弟子规》的教育还涉及到语言的文明与艺术、交友的方法与原则、谦虚严谨、发愤立志等方面。
《弟子规》所提倡的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教育,这种教育在吃、穿、住、用、行各个方面均可落实,要求儿童懂规矩、守规矩是这一教育观的主旨。《弟子规》提供给孩子认识自己和社会所需的各种生活界面,使孩子更容易在挫折中成长,在风雨冷暖、人情世故中修身养性。可以确信,接受了《弟子规》教育的人即使没有接受当代学校知识教育,他依旧能够成长为一个快乐幸福且对社会有益的人。
《弟子规》最显著地突出了“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与技能;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思想。其基本理念是:贵“德”“行”培育,在“做人”与“做事”二者的统一中养成优良人格;以德统行,德在知先,行胜于言,以道德修为品格完善行为养正为首要任务,学习书本知识次之。道德占据着生命与灵魂的制高点,教育的根本在于德行。亚里士多德说:“专门追求有用,不能形成高尚自由之心灵。”道德的教育在青少年儿童心里扎稳了根,他们就具备了分辨善恶的能力,就会有大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遇到一些染污心志的事物就会有免疫力,从而远离它们并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正途,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便不需要父母操心。事实上,大部分人的一生只在做着两件事:做人与做事。比起做人与做事,做学问位居其次。学会做人做事,才有可能做一些学问;放弃了做人做事,只去做学问是不会做出大学问也不会有大出息的。反观现代教育现实,有那么多“高分劣德”、“高分劣行”、“高分低能”者充斥于世,可见,修正不合时宜的教育制度已刻不容缓!
约翰·洛克就十分强调实践对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性,这实际上是表达了一种“由做事而会做人”“先道德而后知识”的思维。他认为,优良的品质优于智力培养,教育应培养“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才。”这与《弟子规》的教育理路如出一辙。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文学家、政治家韩愈在他的那篇著名论文《师说》中,早就申述了同样的观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通过对教师职业角色“传道”(传播做人的道理)、“授业”(教授文化知识)的先后定位来安排教育教学的主次。“传道”先于“授业”,德育先于智育,成人在先成才在后。这与《弟子规》的教育方针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弟子规》倡导以圣贤为师,亲近有仁德的人(“能亲仁,无限好”),以经典为友(“非圣书,屏勿视”),学仁德大道。由“孝”至“贤”,进而成就一个“仁者”、“智者”、“贤者”,最后朝向“圣者”的目标迈进(“圣与贤,可驯致”)。这的确是一个令人鼓舞与向往的目标!于此,我们能在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与教育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及其信徒的学说中找到回应。托马斯主义者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一个不断使人类心灵得到升华的永不完结的过程。如果剔除了托马斯主义者教育思想中的神学因子,我们将看不出《弟子规》教育目标与之的区别。
审视当代教育体制,不难看出,现今的教育从骨子里洋溢着一种“伪教育”形态,泛滥着扭曲化、愚昧化、功利化、极端世俗化的倾向,完全丢失了教育应有的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品性,远远地背离了“以德为根,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向。教师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盲从——最后发现付出代价后有时达到的竟是别人的目的。教材及辅导资料的配置是一条若隐若现的龌龊的利益链条运作的结果。智育、技能教学为先,忽视德育的荒谬做法使我们的学生纯粹成为容纳知识的器皿,教育不再是一种人生塑造而蜕变为一种“填充”和单一模式化生产,结果并没有当然也不会促进人的所有能力和气质的展开,也没有促进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更没有促进人性的实现与超越,进而也无助于社会的改良与文明的进步。这种教育使现在的学生更加重视那些与理想主义生活相反的事实材料,更加重视跟文化传统与永恒价值相对立的事物。教育的任务是使人以永恒的真理为生活指导,否则在这个瞬息万变、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没有精神只剩躯壳的人会犹如水上浮萍,只能随波逐流。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人”继而“成才”。“成人”的精髓在于“求善”,“成才”的精髓在于“求真”。苏格拉底说:“美德是由教育来的。”不难想象,抛却了“善”与“真”的教育该是何等窘迫!据实而论,现在的教育基本上属于一种“败坏了的启蒙”,这样的教育与《弟子规》“美好精神铸造”的教育无法对话也无法媲美。
一般而言,一个时代的思想、精神资源主要来自于自己的传统,如果人为地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矗立一条硬性边界,这意味着与一种已被历史证明是非常奏效的教育模式失之交臂,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一种强大的育人的思想力量和方式方法。如果弃传统如敝屣,盲目地抵制传统教育思想的价值观念,在事关受教育者未来的问题上抱持一种极端偏颇的态度,我们将与教育本真形态的距离愈来愈远,企望社会的真正进步将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乌托邦狂想。
学者章小亮、李世宏在《中国家庭教育》第2期撰文指出:“传统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尤为值得赞赏的.......所以,在当今家庭教育中,父母给孩子的教育,不能少了传统的色彩。用民族的精神来感染下一代,用传统的经典来教化孩子。这样培养出来的便是明日保有传统精华的继承者。”由于当今教育的总体价值叛逆了传统以人为根、以德为根、行先知后的价值观而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负面效应,所以人们对于传统教育在当今教育事业中应扮演的角色还是有所期待的,然而人们的期待与期待实现之间还横亘着许多阻碍。虽然家长和教师面对着许多教育问题,但流行的教育价值观是忽视并排拒《弟子规》的作用与意义的。价值论的学习涉及行为的正当与荒谬,并可以帮助人们形成一套生活所赖以为继的价值观念,虽然《弟子规》为价值论的学习提供了清晰的答案,可是在这样一个知识、专业、技术、物质需求受到如此推崇的时代,人们冷落《弟子规》是顺理成章却也是缺乏远见的。“保卫古典教育,复兴传统文化,追寻圣贤足迹,挽救世道人心”这一日渐高涨的呼声尚需得到普遍而强烈的响应。
在一个家庭内,《弟子规》是实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材料。虽说《弟子规》所涉及的个别教育情境在当前的社会中已不可能复现,但其精神实质并未过时仍可传承,只不过必须要进行“创造性转化”而已。如“骑下马,乘下车”何尝不可以转化并理解为“骑自行车路遇长辈”的情境?“待婢仆,身贵端”何尝不可以转化理解为“对待家政服务员、保姆阿姨”的情境?“长者先,幼者后”在下楼梯或进旋转门时又何尝不能转化为“幼者先,长者后”,幼者在前搀扶帮助长者并为引导的情境?台湾学者林毓生热情提倡“对中国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但要做到这一点,往往需要对传统思想深入了解,并把它与我们自己思想的特性及我们遭遇到的实际问题客观情境相互比照。林毓生说:“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一套活泼、创造性的思想,我们是很难了解另外一套不同思想的;我们甚至连那一套不同思想的特性都看不出来。”《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它字字药石,言言龟鉴,经过具有创造性的诠释、转化后,现代教育思想便可有望实现与它的对接。
《弟子规》也是亲职教育(家长自己教育自己)的绝好教材。
教育哲学视域下的《弟子规》学习 篇3
【关 键 词】弟子规;教育哲学;人的存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65-04
近年来,中国教育的“复兴热”尤为突出。复国学之路,兴国学之本,渴望依托传统文化带来教育的腾飞。《弟子规》幸运地成为这一浪潮中的风口浪尖,不断掀起学习热潮。然而,细观体察,晓然可见:这些学习浪潮中的种种“赶流行”、“追时髦”;从一开始“无人知晓”到“句句熟背”的规言警句,却鲜有学子顿思字里行间的深意;支持、倡导学习《弟子规》的背后,学校和家长渴望复苏的更多还是“学习成绩与风尚”,关注的还是生存问题。本文试图透过教育哲学视域,结合“人的存在”和“人的生存”的辨析,以哲学的高度慎思《弟子规》学习这一教育现象,指出理性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学习者、内容和方式,诠释《弟子规》学习的教育哲学意义。
一、《弟子规》学习目的追问:生存意义抑或存在意义
追前赶后的《弟子规》学习热中,许多学校开设“读经诵典”课程、开展“经典朗诵会”等相关活动。这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青少年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熟识度,在一定范围内弘扬了传统文化,开辟了国学复苏的路径和渠道。这层目的上的《弟子规》学习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深思读经热背后的“内心理由”,却不禁让人追问:《弟子规》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复苏,真正根本的目的应该是什么?是以生存意义为最终目标的学习,还是源于存在意义的学习?这一点,无疑是《弟子规》学习中最为重要也必须首先厘清的问题。
(一)以生存意义为目的的《弟子规》学习
生存,时常提及并不陌生,潜移默化中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最终目标。汉代刘向在《说苑·尊贤》中指出:“夫圣人之於死尚如是其厚也,况当世而生存者乎!”生存之意即指活着、活下去。随着时代的更迭,今日的“生存”还意味着发展,甚至是占据,拥有更多的资源。在这类“生存意义”的指引下,学习、工作的终极目标便渐渐演变成存活、发展、拥有。
首先,许多学校热热闹闹组织学生读经,诵读《弟子规》,深层原因就是“存活”。一个学校的存活为什么与一本清朝的蒙养之文有关呢?社会舆论的宣传、相关条文的指示、家长的期望共同牵系着学校课程的开展。没有一所学校、一位校长、一位教师愿意看到生源的流失,因此一定要追赶这股“复古风”,《弟子规》、《三字经》迅速燎原于学校的每个角落。
其次,更多家长在媒体宣传中迷失,渴望孩子得以更好发展之心炽烈,“读经热”在这样的期待中更加沸腾。更好的发展是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吗?那么,究竟家长期待熟读《弟子规》后,孩子哪些方面得以发展呢:是更加知书达理,还是更懂孝悌礼仪?是更加温顺谦和,还是更懂友爱弟兄?又或者说,其实很多家长并没有以这些目的为出发点,也没有仔细思索读一本经书背后的深意。让孩子分数考得更好、搭建通往名校的桥梁,生存才是王道。
再者,时代物质的进步也营造了浓厚的知识拥有之争。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自身都在追求着掌握知识的最大化。当然,这样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洞悉更多的社会万象。可是,当这种拥有知识朝着“盲从”、“尾随”的方向发展时,究竟学生掌握的知识是否真的有用,是对学生成长的哪些方面有用等根本性问题就变得渺小,甚至是忽略不计了。
(二)以存在意义为目的的《弟子规》学习
人作为人的存在,便会涉及到存在问题。存在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存在本身的意义、价值和依据,在其解决或假定解决的基础上才是人生的枝节问题——生存。存在意义下《弟子规》的学习目的正是“人的存在”,找寻存在本身的意义、厘清存在的价值和依据。
第一,《弟子规》的学习目的应“以人的存在”为本。广为流传的教育口号“教育‘以人为本’”,而教育实际中以之为本的是人的生存还是人的存在呢?真正基于人的存在为本的《弟子规》学习,才能在弘扬传统文化之时,得以晓见弟子的存在需要;才能结合规言谨句,在字里行间中渐渐使弟子们裹保一颗清醒的头脑,从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一源头找寻到奋斗、拼搏的核心动力。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经得住飞速发展的社会的考验,才能确确实实让复古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开出智慧之花。
第二,《弟子规》的学习目的应关注“弟子”的存在意义。正如前文所述,在应试背景下《弟子规》的学习变得偏激,大多数家长、教师渴望从中找到学生取得高分的法宝,而我们的学生也渐渐习惯了“功利性的学习”、“目的性的读经”。笔者并非认为,《弟子规》的学习应完全与分数无关,但更想肃清的是,一本传统文化经书的诵读,最本质和最核心的目的应回归到人最基本的问题上来。关注弟子的存在意义,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减轻当代青少年对于生存必要性的质疑、对于学习目的的怀疑,才能真正引领弟子们良性的、有意义的读经诵典。
第三,《弟子规》的学习目的应致力于提升“弟子”的人生境界。提升人生境界一直都是学习目的的必要组成部分,但长久以来由于达到这一目的过程持久、学习效果不易检验等,它便显得“高深”和“难以达到”。《弟子规》的学习目的也受此制约,似乎仅能停留在“记背”层面上。那么“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仅仅背诵之后就能真正做到了吗?孝悌、谨信、泛爱众不仅是家庭、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规范,更应该成为弟子学习、修养的终身目标。真正肩负起提升人生境界这一目的下《弟子规》学习才能散发其迷人的传统文化蕴香。
二、《弟子规》学习者的谨视: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
在《弟子规》的学习中,许多学校和家长都称呼学习者为“弟子”。弟子,主要是指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的童蒙,亦是谈及教育对象时的“学习者”、学校及教师眼中的“学生”、家长口中的“孩子”、社会普遍称呼的“青少年”、“儿童”。
nlc202309031944
(一)作为“儿童”的弟子
原名为《训蒙文》的《弟子规》,是我国传统的儿童启蒙教材之一,其学习者正是需要接受蒙养的适龄学生,从这一角度来讲,儿童理所应当是《弟子规》的学习者。一方面,以“儿童”的眼光看待弟子,体现了现代儿童中心主义“作为儿童的儿童”这一思想,承认儿童具有独特的心理活动和发展规律。此时的“儿童”这一概念已比古代的“弟子”有所进步,不再将弟子视之为“小大人”了,这确实是看待学习者层次上的飞跃。另一方面,以“儿童”的角度诠释弟子,也将影响到整个《弟子规》学习体系的阐释。若仅仅将“弟子”视为“儿童”,那么前文所言的以人生境界提升为目的便显得更为“高深”,与弟子们的距离更为遥远了。
(二)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
站在“人的存在”的角度,我们眼中的“弟子”不仅是“儿童”,还是一个“人”。我们需要看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区别,但还应看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共性——作为“人”的存在。首先,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并非是忽略弟子的“儿童”性。弟子在年龄阶段上仍属于儿童,蒙学教材《弟子规》正是依循其学习特征进行撰文,设计成三字一句形式便于儿童诵读和记忆。其次,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也不是一味强调弟子与“成人”的共性,借此说明应该重视弟子的“非儿童”。站在人的存在角度,“儿童”和“成人”同样分享着尊严、存在的意义,共同面临着人的存在所必须面对的诸如有限、死亡等问题。最后,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只为了更客观、科学地看待弟子。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学习者的范围逐渐扩大,古代对于弟子的划分和认定就显得局限了。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一方面仍然依循弟子年龄本身的学习特点,需要提高一定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弟子的“存在需求”,需要积淀更多的存在智慧。
三、《弟子规》学习内容扣思:哲学理念下的批判性吸收
在《无声的中国》中鲁迅曾云:“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今时今日,我们并非选择抱着古文死掉,用传统文化的糟粕应对当世的文明;同样,我们也并没有舍掉古文而生存,全然抛弃传统文化之根。怀抱经典美文,构建存在意义下的《弟子规》学习迫在眉睫,其核心便是《弟子规》内容的甄选。
(一)修订式接受《弟子规》节选
不少学者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一本清朝年间的《弟子规》中一些内容已经难以与时俱进、不符合现代社会人的新形象,甚至有的字句中包含着封建守旧的思想遗风;行文中部分字句强调男尊女卑、牺牲个性,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合。为了保护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更加纯真的成长,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在这份良苦用心下选择了一种“非真实性”的知识学习。有的学者反复深入研究、征求多方专家意义,形成了“现代修订版《弟子规》”,开辟了学习内容择选的新方式。诚然,学者们的见解都很真切,无一不是为了筛选出更为现代的、科学的学习内容,从而更好地培育祖国的花朵。笔者在这一点上从未质疑。那么,除了删减、修订《弟子规》的学习内容,是否存在其他的理性、科学吸收传统文化的方法呢?
(二)批判性理解《弟子规》全貌
从存在主义出发,呈现知识原貌不仅是知识本身完整性、真实性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弟子了解知识的“原生态”,在哲学理念的引导下进行批判性的吸收。与删减版、修改版的《弟子规》学习相较而言,笔者更倾向于学习《弟子规》的原文全貌。任何知识都是扎根于一定历史时间、空间的土壤之上的,它烙刻着时代的印记,字里行间展现着时代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而作为人的存在的弟子,了解知识原貌,进行反思,评判性吸收,才能从根本上领会存在意义。从存在角度出发,死亡、有限等问题都是存在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我们确实应保护弟子的心灵,但更应理性、健康地开放弟子的心灵。如《弟子规》的“入则孝”章节中提及“丧三年,常悲咽”,有的学者认为此句不适宜弟子诵读,不应该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灌溉父母去世的消息。那么,是否弟子不去诵读,现实生活中就不会出现“死亡”、“去世”之事;是否弟子回避死亡话题,他们的亲友就会永葆平安,显然不是。还知识以真相,不仅仅是对知识、历史的尊重,也是一种应对相关问题的传统方式之传承与弘扬。
四、《弟子规》学习方式明辩:双重知识叠加的理性学习方式
从《弟子规》的知识类型来看,其内容属于社会知识范畴,但从知识的获得途径而言,又属于人文知识范畴。《弟子规》内容主要包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为人处世的基本理念和规范,体现出了其作为一种“社会知识”的“规范性”和“策略性”;[1]而创作并流行于清朝的《弟子规》,是以《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众爱,而亲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指导思想,结合清朝年间具体的孝悌、处事之道所归纳撰文,这一知识的获得正是对各种具体价值规范及其实践的总结和反思,[2]因此,它又属于人文知识。
《弟子规》知识的属性决定了其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和交叉性。既需要社会知识学习方式中的“观察”、“交流”与“实践”,也需要人文知识学习方式中的“体验”、“移情”和“反思”。理性的选择、因人而异的采用能更好地掌握《弟子规》的内容,达到体悟“人的存在”之深意与熏陶传统孝悌之文化的双重效果。
(一)观察与体验并举
《弟子规》的学习内容朴素、简洁,但却涉及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仅停留于记背层次上的学习是不够的。从社会知识角度来讲,《弟子规》的诸多内容都来源于社会生活,反观社会百象是较好的学习方式。诸如“入则孝”、“次谨信”,社会生活中都可观察到章句实意的再现。借以社会情境的印证,能够生动地展现吟诵内容,给学习者留下更为牢固的知识印象。因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方式不适宜用来学习《弟子规》。从人文知识角度出发,《弟子规》学习的是历史人文知识,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人文需要”,产生一种“体验需求”。通过体验,既可以巩固观察阶段对于学习知识的基本了解和领会,还能通过异时异地的“共鸣”而体悟到更为深刻的人的存在意义。
nlc202309031944
(二)交流与移情同行
仅仅通过观察和体验,并不意味着就能很好地掌握《弟子规》,交流和移情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社会知识并非是孤立的、死板的,它较为开放的知识特性要求《弟子规》的学习也应采用“交流”这一学习方式。弟子间的互动磋商、质疑,甚至是争论、辨析,最后才能进一步达到批判性的吸收。人文知识也不是共性的、必然的,它较为个性化的创作本质要求《弟子规》的学习还应采用“移情”的学习方式。移情,是人文作品与学习者体验之间的桥梁,可以连通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间的蛛丝马迹,可以缩短知识本身所处历史时期与学习者当下的时间、空间、社会和文化“距离”。通过移情的方式学习《弟子规》,能真正成为一名“弟子”,不仅体验现世百象,也能感悟传统文化。
(三)实践与反思携手
《弟子规》知识归属范畴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实践和反思是必须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处于社会知识层面上,学习《弟子规》的落脚点便是行为、思想的实践。因此,实践不仅成为学习的目标,同样也是学习的方式。通过观察、交流,学习者已基本能够在自我和他我的理解差异中取精去糟,实践是将这一知识巩固的最佳方式。处于人文知识层面上,学习《弟子规》的核心方式是反思,是自我与他我、个体与社会经过上述学习方式后的再次交锋,这种反思意味着对于知识本身的最终审核和批判性检验。作为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更需要弟子的反思,无论是人生境界问题的疑惑,还是人之存在意义的不解,都需要学习者的潜心反思。经过反思后的批判性吸收才能给予学习者更多思考的欢乐,体验学习本身的真乐趣,激发学习《弟子规》的长久热情和兴趣。
毫无疑问,我们的社会从没有遗忘历史精华,我们的教育更加渴望晓见传统文化在新技术年代“复苏”与“兴隆”,这不仅是中国传统经典得以时代检验的有力佐证,也可以踏循传统经典,在洪亮悦耳的《弟子规》朗朗书声中看到“弟子们”的谨言慎行。教育哲学视域下对于《弟子规》学习的审思,旨在探求理性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方式,正确看待学习者,从而阐明学习的辩证性意义:期待着吟经诵典的新时代“弟子们”知书识礼、谦谦君子的背后是理性的头脑、明亮的双眸、思辨的智慧和扎根于内心深处的传统经典之苗,以及终将绽放的瑰美国学之花。
参考文献:
[1][2]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3]John Wilson.Perspectives o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
tion[J].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2003(02).
[4][清]李毓秀.弟子规[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5]Ruitenberg,C.Introduction:The Question of Method 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
on,2009(03).
[6]石中英.中国传统文化阻碍创造性人才培养吗[J].中国教育学刊,2008(8).
《弟子规》诚信教育内涵及其特色 篇4
《弟子规》虽只有短短1080字, 但文字精炼, 内容广泛。本文拈出一个“信”字, 期望由此契入, 阐释其内涵与特色, 以理解清代初年的童蒙读物, 在现代社会流行何以可能。
一、《弟子规》所言之“信”的内涵
“信”为会意字, 从人, 从言, 所以“信”的一般意义, 指人的言说诚实无欺。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信, 诚也”, 而“诚者, 实也。”宋代朱熹又进一步解释, “诚”即“真实无妄”、“不自欺之谓”。“诚”多强调内向的追求, 所谓“内诚于心”, 而“信”是诚的外化, 所谓外信于行、外信于人。
《弟子规》之言“信”, 在内诚外信之上, 有许多内容上的拓展, 却又以通俗易懂的韵文形式表达出来。
1. 言必信实。
语言的信实是“信”的基本意义, 也是以儒释道三家为核心的传统伦理对人的基本要求, 所以《弟子规》之信的部分开篇即言:“凡出言, 信为先”。青年学子乃至任何一人, 开口与人说话, 首先要有“信”, 即语言的真实性。与信实相对的是欺诈、妄语、奸猾巧佞之语。孔子非常反感巧言:“巧言令色足恭,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 因为奸巧之语是以人的自私和自我利益为动机与出发点的, 与孔子主张的“君子坦荡荡”的人格追求相悖。“秽污词, 市井气”, 不但在语言上违背信实, 而且养成流俗恶习, 与《弟子规》对君子人格的培养相左, 期求青年学子务必戒除。
2. 言必信守。
言, 除了日常的说话外, 更有一种特殊的诺言, 即对特定对象的许愿、承诺。诺言所承载的内涵有强烈的针对性、有庄严的情感体验, 因此, 对诺言的信守显得格外突出。在中国古史中, 有关信守诺言的故事既多又感人至深, 最典型的是“季札挂剑”。季札不仅对一般的诺言要信守, 即使是“心已许之”而并未在语言上应允的赠剑, 即使被赠对象徐国国君已死, 也仍要兑现自己的诺言 (心中的诺言) 。这样的事例多了, 加之又有孔孟等儒家千百年来的倡导, 自然形成了中国社会“一诺千金”、“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的信史传统。《弟子规》通过“事非宜, 勿轻诺;苟轻诺, 进退错”的告诫, 曲折地告诉人们, 不要轻易许诺, 一旦许诺就必须信守。
3. 言必谨信。
由于要做到“言必信, 行必果”, 在言语、许诺上谨慎就显得非常重要。孔子说:“言之不出, 耻躬之不逮。” (《论语·里仁》) 又主张谨信并立, (“谨而信”, 《论语·学而》) 谨为有信, 信者必谨。《弟子规》将“谨”、“信”分立而述, 在“谨”的部分, 详述青年学子在行为上要养成严谨的生活习惯, 在“信”的部分则强调出言谨慎。所谓“见未真, 勿轻言;知未的, 勿轻传”, 任何事情在未见到真相之前, 不臆测, 更不在人前轻言妄语, 在对事物没有确知之前, 不任意传播。在承诺之前, 尤其要理性严谨, 三思而诺、三思而行, 所谓:“事非宜, 勿轻诺;苟轻诺, 进退错”。尤其是有的诺言要用一生去守护与承兑, 不可不慎。如果轻易许诺, 可能进退皆错:进则不合伦理与法度, 不可兑现;退则违背诺言, 人格有损, 人不信任。
4. 言必有益。
《弟子规》之“信”的另一深意是, 言必有益, 而非有害。诈言妄语、巧佞之语、秽污之词, 以及飞长流短等, 于自、于他、于社会大众都有害无益, 所以要戒除之。语言的信实必须“惟其是”, 所谓“是”, 既指语言的真实无妄, 更有有益无害之意。既然如此, “话说多, 不如少”, 语言少而精粹, 做到“辞, 达 (意) 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 切忌华而不实, 更不哗众取宠。
5. 信之修德。
《论语》是孔子对青年学子的教诲言论集, 《弟子规》是青年学子的教育规范。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人生理想, 追求的是圣贤人格与君子品德。《弟子规》可谓是对包括《论语》在内的儒家传统人际关系教育的通俗版, 在内容及人生理想的追求上与《论语》一脉相承。所谓“见人善, 即思齐;见人恶, 即内省”, 即是《论语》所说“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翻版,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自强不息的精神, 彰显了儒家对精神与品德的执著追求, 这种专一的内求, 足可以抵消对衣服、饮食等外在物质的诱惑;而在外界对自我的评价上, 追求“闻誉恐, 闻过欣”道德体验。青年学子处于品格的完善进程中, 犯错, 改过, 再犯错, 再改过, 最后臻于孔子所言“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所以《弟子规》之信, 在对待过错的态度上, 允许犯错, 敢于认错, 勇于改错。知过而能改过, 过错终归于无。
二、《弟子规》之信的特色
1. 信之系统性。
《弟子规》之信构成一较为完整的系统。“凡出言, 信为先”, “事非宜, 勿轻诺”等是为“信”。说话信实信守, 就是“言必信”;行为果断干脆, 就是“行必果”。但孔子认为, 如果做到这样, 仍然“硁硁然小人哉!” (《论语·子路》) 因为“信”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 如果没有内在之诚相匹配, 是不完整的。《弟子规》要求青年学子还要做到“见人善, 即思齐;见人恶, 即内省”。其中“思”与“内省”就是内诚。“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礼记·大学》) 所以内诚是根本, 外信是表显。只有内诚于心, 才能外伸于信。诚与信、内与外相统一, 才是真正的诚信。
在《弟子规》中, “信”单列一部分专门讲述, 但从“信”应有的延展性上看, 与“孝悌谨爱”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孝悌谨爱”可视为“信”的意义延伸。对青年学子而言, 在家庭关系中对父母孝就是信, 与兄长交往中做到悌, 就是信, 再广而泛之, 对一切人都能同类相爱, 就是信, 而在自我持身上, 能慎思、慎言、慎行就是信。所以, 信者必孝, 孝者必信;信者必悌, 悌者必信;信者必爱, 爱者必信;信者必谨, 谨者必信。
2. 信之教育性。
作为青年学子为人与生活规范的《弟子规》, 其教育性非常明显。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 是人际交往的基本伦理规则, 是为人之本、立世之本, 故应首先确立, 行有余力之后, 再读书学习文化知识。换句话说, 《弟子规》期望青年学子将这些伦理观念内化为人伦素养, 外化为行为准则, 在首先做好人后, 再学习文化科技等专业与谋生技能。这一逻辑次序, 彰显了中国传统社会对教育的独特理解与实践———教育的目的以化育人、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为要旨。《弟子规》所言之信, 针对青年学子尤其童蒙的特点, 不但在语言上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在手法上也采用对比方式, 以强化伦理规范的是非色彩, 期望在是非对比中潜移默化, 使青年学子建立起正确观念。如“凡出言, 信为先”与“诈与妄, 奚可焉”;又如“见人善, 即思齐”与“见人恶, 即内省”;再如, 德学才艺不如人, 奋发自砺, 衣服饮食不如人, 不要忧戚等。
3. 信之实践性。
“信”是一种伦理理念, 也是一种道德境界。作为伦理之信, 必须具有可操作、可反复实践的特性。信的内涵之一是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孔子说“先行其言, 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 又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 而在信的荣辱观上, 则做到“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孔子同时认为, 信的伦理实践具有普世的性质, “言忠信, 行笃敬, 虽蛮貊之邦行矣。” (《论语·卫灵公》) 在《弟子规》中, “信”的规范是具体的, 有着可操作、可反复的实践品质。如“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又如“用人物, 需明求;借人物, 及时还”等。
《弟子规》诚信观之实践性, 更体现于人的一种内心的践履, 这与中国伦理重视道德自律与体验有直接关系。《弟子规》以培养圣贤人格与君子品德为己任, (《弟子规》终句“圣与贤, 可驯致”可为证明) 所谓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虽具外在的实践性, 但终究要回归于人的内心, 回归于人的心灵。所以在《弟子规》之信的规范中, 在誉与过的态度上, 主张“闻誉恐, 闻过欣”, 不议论他人的长短是非, 而在自我修养上下工夫, 见善思齐, 见恶内省, 淡薄衣服饮食等物质欲求, 追求德学才艺, 以完善自我人格。
《弟子规》所主张的“信”之实践, 由外而内, 又由内而外, 有以内摄外、内外一致的辩证统一性。
参考文献
[1]李毓秀.弟子规[M].上海:中华书局, 2005.
弟子规幸福教育手册学习心得 篇5
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我最关心孩子的人格发展。平时也提醒他不要交到行为不好的朋友,染上坏习惯,这一点,孩子例行的很不错。但有时,觉得自己长大了,老觉得我啰嗦。但说是说,在许多事情上,还是先跟我们父母说,这一点例行的很好。
二,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本节通过阅读《罗纶还钏》的故事,反映了“慎独”的意义,教育每个人都要做好“慎独”,内心敞亮,有执着的信念,不愧对己心。
三,亲所好,力为具。这一节,通过《子思尽孝》的故事,教育我们:孝敬好长辈,为孩子做好榜样。平时,无论再忙,我都要和父母团聚团聚,买上爸妈爱吃的点心,陪他们去公园转转,让父母多多开心……
四,身有伤,贻亲忧。本节通过《肝肠寸断》的故事,教育我们要知道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要爱护好自己,多亲近善友,给自己创造道德学问提升的机遇,让亲人安心,幸福!
五,德音雅乐。美德活动:与父母心相应。歌词唯美。教育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感恩,是幸福的源泉。孩子也会和父母心心相印……
六,德有伤,贻亲羞。德行是做人根本。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受人爱戴,被人信任,自己也会倍增信心,干事也会更有力量,就像孩子成绩出不来时,我就多鼓励他,其实你有这个能力,多给他讲解,路就通了,他也信心满满,觉得不难了。我就告诉他,父母永远以你为荣,品德好的孩子,你只要加强意志力,肯去学,一定能学有所成。咱们只和自己的过去比,比纵向,即使比上一次提高一分,就是进步。
七,亲爱我,孝何难。教育我们要懂得父母的恩重如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她(他)们。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那么尽孝道就不是问题。在做任何事情上,都会有很好的人格流露,会得到别人的赞美。
八,德音雅乐:《相亲相爱一家人》。创造良好家庭氛围好,父母关系和谐,孩子才能快乐!身心才能健康成长!
《弟子规》教育 篇6
关键词:弟子规;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说出了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对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想培养出优秀人才,加强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生学习践行《弟子规》中的精髓更是促进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的有效手段,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
一、学习《弟子规》,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蔡礼旭老师说过:“《弟子规》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做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要将弟子规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学会沟通。首先让学生明白《弟子规》的内容,其次教学生如何理解和运用文中的内容,真正让学生领悟文中的内容,并将从文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学习之中。
1.开展诵读活动
充分利用晨读和放学路队时间,让学生诵读《弟子规》,让学生独立和集体诵读原文,在学生基本能整体诵读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诵读,读出兴趣,以达到熟读的程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逐步能脱口背诵,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文章的记忆更加深刻,长久地保留在学生脑海中。
2.理解《弟子规》的内容
通过班会课、思品课时间把《弟子规》中的每一部分与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逐一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同时,由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互动式交流,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做的,在交流过程中,采用师生合作和小组合作的方法使学生对文中比较难解的字义和整篇、整段含义有大致了解,重点理解对行为方面的要求,明确其中的道理。让全班学生对照文中要求,和自己平时的行为作一对比,找出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帮助,纠正自己不良的行为,并找准方向共同努力,教师采用鼓励和奖励的办法,让学生将学到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学习之中,使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品质。
二、践行《弟子规》,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在践行《弟子规》时,我们要着重挖掘其中“孝亲尊师”“诚信”等要素,重点强调知行统一。
1.尝试感恩教育
紧扣《弟子规》中有关感恩的典故,以故事会的形式感化教育学生,召开以“孝亲尊师”为主题的班队会,教育学生尊敬师长、知恩图报。
2.实践诚实守信
“父母教,须敬听。亲爱我,孝何难。”孝敬父母长辈,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听从父母的教诲,主动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小学生在家尊老爱幼、体贴和孝敬父母,在校尊师爱友、热情助人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弟子规》中讲道:父母呼,应勿缓。在家孝敬父母长辈,在校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礼貌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称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小事、小节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弟子规》具体而全面地阐述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一要珍惜光阴。“朝起早,夜眠迟。”勤勉学习,生活有规律。二要讲究个人卫生干净,衣着整洁大方,饮食合理有度。指出:“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让学生知道古人早就总结了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并不是学校或者是老师刻意要求的。三是坐立行走、出入进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坐、站、行走及跑要养成好的习惯,时刻提醒和积极注意纠正自己的体态姿势,养成良好的坐、站、行走及跑的姿势。
总之,《弟子规》是一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践行养成教育的经典读物。只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才能懂得尊重,懂得感恩,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祈愿所有的小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有效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弟子规》教育 篇7
关键词:《弟子规》,品行教育,课堂教学,策略
一、《弟子规》的内涵与品行教育相结合
从我国教育史来看, 品行教育古已有之。《弟子规》字句简单, 内容通俗易懂, 阅读起来朗朗上口, 且容易背诵成为较好的教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根据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而成的。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 并改名《弟子规》。《弟子规》通篇约一千多字, 言简意赅,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为中心, 分为六个部分, 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为弟子们明确制定了一整套人格标准。
1.培养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
《弟子规》以浅显具体的说理展开, 告诉我们为人子女, 孝敬父母应体现在以下具体的行为中:
首先, 要从行为上敬重父母, 不能傲慢无礼。《弟子规》讲, “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责, 须顺承”。《弟子规》要求做子女的通过应、行、听、承来表现对父母的恭敬之心, 表达对父母长辈的人格尊重。
其次, 真正的孝子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更要加强自我的人格修养, 做一个身体健康、道德高尚的人。“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再次, 孝敬父母, 还应该兄弟友爱。《弟子规》提出了兄弟相处之道在于重义轻财, 为人兄长要有长者风范, 要友爱弟弟。而为人弟则更要懂得尊敬兄长, 只有兄友弟恭, 兄弟之间以情谊为重, 看轻钱财, 才能真正相处和睦, 而兄弟和睦相处也是对父母孝顺非常重要的表现。
最后, 《弟子规》中具体列述了对待长者应有的各种礼仪, 包括在长者面前的坐走言谈行止等要求。行为是人内心精神的体现, 《弟子规》通过这些具体行为的规定告诉我们, 作为晚辈、作为幼者要有对长者的恭敬忠诚之心, 要将这种恭敬忠诚之心体现在具体的实践中、日常行为中。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谨》这一章里着重要求弟子珍惜光阴。“朝起早, 夜眠迟”, 勤勉学习, 生活规律。讲究个人卫生, 衣着整洁, 饮食合度。指出:“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弟子规》不仅要求我们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更要注意穿着的整洁与整齐。衣着的关键不在于它是不是华丽, 是不是很昂贵, 而是符合自己的身份, 符合自己的经济能力。要求青少年学生坐立行走, 出入进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这是要求我们注意自己的体态姿势, 养成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势。
3.养成诚实守信的做人品性
《信》这一章提出, “凡出言, 信为先。”不仅提出人以信为本, 言以信为先, 实事求是, 不要夸夸其谈, 华而不实, 虚浮佞巧, 而且还非常重视道德人格的建立, 认为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应放在首位。指出人格之美胜于外在衣服饮食的华丽奢侈, 胜于巧言令色的能言善辩。在人格培养中, 要见贤思齐, 见不善而内自省, 结识良知益友, 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 勇于承认错误。《弟子规》突出了有心为非与无心为非的区别, 特别关注人们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 强调从内在人格上改善人, 提升人。这种直指心灵的教化, 对诚信品行的养成意义重大。
二、课堂教学《弟子规》品行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瑰宝, 她闪烁着中国古人品德、智慧的光芒, 传承这种优秀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孩子们认识这些古老的文明更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而只有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品行教育, 才能让孩子真正理解。
1.课堂渗透法
在语文课《一片树叶》的课堂上, 孩子们不但被里面的童话内容深深吸引, 同时也能说出其中的道理:每只小动物经过小椿树时, 虽然都分别摘下了一片树叶, 可是第二天树上却一片叶子也没有了。仅仅再小的错误也会酿成大祸, 于是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谁能用《弟子规》里的话说一说?”有的孩子马上能说出:“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教师立即表扬。
2.教学情境化
每天午饭后, 孩子们经常把外衣脱下来, 随便扔到桌椅上, 然后跑出去玩。于是教师设计了一个场景:喜羊羊家里乱七八糟, 衣服、帽子、袜子乱扔一地, 小朋友看到了都说:“太乱了, 我们要整理!”于是孩子们便动起手来, 一会儿, 教室里干净极了!孩子们自己诉说着劳动成果的同时把《弟子规》“置冠服, 有定位。勿乱顿, 致污秽”的含义解释了出来。
3.内容生活化
每节下课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 身体都会无意地碰到过道里的课桌, 造成班级里的课桌七扭八歪。于是在讲到“宽转弯, 勿触棱”这一句时, 让孩子们站排到前面演示, 怎样做才是“宽转弯, 勿触棱”。通过孩子们亲身演示, 以后每节课上下课都井然有序。
4.游戏巩固法
《弟子规》的记忆多半是依靠反复的诵读, 在诵读的同时孩子们感受到了韵律美、节奏美、思想美。皮筋舞是普通的户外活动, 孩子们边跳边唱的不是普通的儿歌, 而是《弟子规》里的内容。孩子们边学边玩, 边玩边乐, 边乐边背, 牢牢地把《弟子规》内容记住了。这样既锻炼了身体, 又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 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5.实际运用法
如果教学《弟子规》, 让孩子们变成死背书、背死书的孩子, 那么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 必须能够灵活运用到生活中才算起了真正的作用。有一次一个孩子向教师告状, 教师问他:“你亲眼看到的吗?”他说:“我听别人说的!”另一个小朋友就马上说:“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别的孩子马上同意并跟着念了起来, 然后经过一番调查才弄明白事情的经过, 这个孩子也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
三、在家庭生活中落实品行教育
1.开展亲子诵读活动
通过亲子诵读, 让《弟子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不仅使儿童在孝亲、友爱、诚信等优良品德和礼仪规范的启蒙教育中得到熏陶, 从小、从细节养成;而且使家长从古人的修身思想中得到启迪, 净化和升华思想意境, 规范自身行为, “以德治家”, 建立起与传统道德文化相承接, 与和谐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相适应的新型家庭关系。
2.定期组织家长培训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 因此, 《弟子规》的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定期组织家长培训班, 鼓励家长诵读和践行《弟子规》的行为准则, 为子女做好榜样。
3.记载好家校联系卡
品行教育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背诵上, 更需要落实在日常的生活中。借助家长的力量, 结合《弟子规》的内容, 制定学生在校、在家要做到的细则, 设计成家校联系卡, 家长与老师每周反馈、交流一次, 共同教育好孩子。
《弟子规》的道德教育思想初探 篇8
关键词:《弟子规》,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尊重教育
《弟子规》一书, 为清人李毓秀所撰。他把《论语·学而》篇中孔子所讲的“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1]编为三字一句, 两句一韵的通俗蒙学读物, 名为《训蒙文》, 后经贾存仁修订, 改名为《弟子规》。由于它通俗易懂、易行, 包含了为人子弟在家、在外、待人、处事应遵循的一切道德规范, 为清廷定为幼学的必读教材, 曾经盛行一时, 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今天在进行道德教育时, 这本书又为大家所重视。
一、感恩教育
从该书第一条“入则孝”内容中就可以看出对感恩教育的重视。书中谈到了儿童要听父母话, 接受他们的教诲:“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顺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还具体谈了侍奉父母的优良做法:“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返必面;居有常, 业毋变。”要体贴用心, 要养成向父母请安、报平安的习惯, 居处、职业要稳定, 以免父母担忧。难能可贵的是, 书中提到了当父母有错误时, 应用委婉的方式规劝:“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书中甚至对父母生病和过世后都有详细的规定, 谈到要精心侍侯病中父母, 办丧事要合乎礼节:“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反思现在,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感恩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 学生中不少人缺乏感恩意识。
首先, 家庭教育缺失。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大多数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 独立意识差的孩子”。
其次, 父母教育这一环节脱节后, 中小学教育也没能及时跟上。在以分数为本位的背景下, 很多教育工作者无暇也不可能顾及到孩子感恩品质的培养。
“滴水之恩, 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感恩,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 是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产生的主动寻求回报的一种心理体验, 是人性高贵之所在。通过感恩心理, 我们可以从自我中心主义的牢狱中解放出来, 主动无私地帮助别人, 进而产生恩恩相报的连锁反应。感恩是一个人情感品质健全的表现, 不懂得感恩就永远摆脱不了小我的孤寂、紧张、焦虑和冲突, 就永远不会拥有价值感, 永远游离于宇宙、人生这个大系统之外, 因此, 不懂得感恩是做人最大的失败。现代社会之所以有很多人不断求知却不能获得求知的喜悦, 在顺境中不能感到幸福, 与人交往却难以融洽, 甚至出现负情绪的反应——焦虑、孤独、自卑、厌学、仇视等,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只会受恩而不会感恩。因此,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让受教育者感受别人对自己的爱, 体验理解别人对自己的付出, 并把报答别人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念, 是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
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弟子规》是非常重视感恩教育的。而从中国的教育现状出发, 急需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它启示我们:
第一, 家庭方面, 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最初的道德观念、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所以, 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就不能忽视家庭的启蒙作用。家长应对孩子的行为活动提出要求, 给予指导, 并随后对之作出评价。
第二, 学校方面,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广泛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情感感受, 强化爱父母、爱家庭的信念。”要把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还给孩子, 并给学生以具体细节的诱导, 这是当前学校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
要重视理论说教。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母养育子女, 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 做子女的理应孝敬父母, 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教师要讲述亲情的理论知识, 让学生认识到做人的基本道理, 要使他们理解父母艰辛的关爱, 要引导他们学会感恩。告诉学生,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感恩的话, 又怎能对他人、社会感恩?如果连父母都不爱, 又怎能爱他人、爱祖国?教师还可以引用一些尊敬父母的例子给学生做榜样, 讲一些孝子的故事, 比如《弟子规》中涉及的黄香孝顺父母的例子。
要重视习惯培养。《弟子规》很重视利用日常生活中儿童最易接触的事情对儿童进行孝顺父母的教育。这种强调儿童从身边事做起, 以形成行为的道德习惯的做法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也大体吻合。现代心理学认为,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 便能使人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执着追求, 坚韧不拔。学校日常的行为规范养成训练, 是引导学生开展感恩行动的大好时机。让学生感恩于农民辛苦耕作, 养成不浪费不挑食的良好用餐习惯;感恩于家长的殷切期望、老师的悉心教导, 养成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良好学习习惯。
要重视活动引导。子女不理解父母, 是因为孩子根本不了解父母到底为子女付出了多少, 学校要让学生抽机会和父母互换角色, 使学生真正体会父母持家之不易, 真正体会到父母之恩深似海。引导学生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如: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帮父母做家务、为父母过生日、为父母做一件他们早已忽略的事。此外, 应该让学生明白, 取得优异成绩是给父母最好的回报。还可以不定期地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 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如开展爱心义卖活动、敬老慰问活动等等。
第三, 社会方面, 全社会都应该大造舆论, 为儿童感恩教育创造情境。因为感恩教育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事情, 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二、诚信教育
《弟子规》:书中要求儿童“凡出言, 信为先。诈与妄, 奚可焉。”指出了说出的话首先要讲求信用, 不能欺骗蒙混和胡言乱语。书中还说“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让儿童在说话时要恪守诚信原则,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书中还举出一个典型的例子:“事非宜, 勿轻诺。苟轻诺, 进退错。”使儿童明白对于不妥当的事情不要轻易许诺。《弟子规》不仅把诚实守信当作人生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而且强调自孩童时期就把此作为一种最初始最经常的道德体验.以形成一种“自觉自动”的行动方式。
当今学生诚信状况不容乐观, 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说谎欺骗别人……这些都是缺乏诚信的表现。“诚信缺失”背后隐藏的是教育问题。首先, 家庭教育不周。很多家庭对子女娇生惯养, 对孩子说谎现象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使他们养成了欺诈、说谎等不诚信的坏习惯。其次, 不少学校缺乏诚信教育, 盲目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 “诚信缺失”也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上不少人忽视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做事不讲诚信, 有些人甚至将“兵不厌诈”的用兵策略扩大到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乃至日常人际交往, 严重干扰了学生的视听。
“诚信”, 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之一, 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 亟需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第一, 要做好言传身教。一个讲究诚信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讲诚信的学生。教师要做到诚信, 并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 去做好育人工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应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 渗透诚信教育, 要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道德光辉所在, 一个做人行事都有诚信品格的人, 就会赢得人们信任, 而一个远离诚信的人, 根本无法立足于社会, 更不要谈成功了。
第二, 要做好检查督导。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 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不太稳固, 特别是一些平时自控能力差的学生, 一旦遇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 不良行为就会重新萌发。为此, 老师要加强检查督导, 强化学生的知情意识, 尤其是强化学生平时诚信完成作业和待人接物的言行一致, 通过检查督促, 使之自我完善。
第三, 要做好家校沟通。诚信教育不是孤立的, 它的实施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互相协同整合, 学校的诚信教育有赖于家长的配合, 社会的支持。在诚信教育中, 教师应自觉地把家长引入其中, 实现家校协同教育, 让学生体验到诚信无处不在。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诚信教育, 以身作则并以讲故事、说道理等方法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 把孩子说谎等不诚信的坏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尊重教育
《弟子规》“出则悌”条中提出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尊重, 要尊重长辈:“兄道友, 弟道恭”。“泛爱众”中还指出要尊重人家的感受:“人有短, 切莫揭;人有私, 切莫说。”尊重教育是满足别人被尊重的心理需要的教育。尊重别人可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优化自己的情感互动关系, 消除和缓解交往中的矛盾, 增进交往中的感情融洽, 使许多事情变得更好办。我们只有尊重他人, 对他人奉献出真诚的爱心, 才会得到他人爱心的回报。因此, 在当今道德教育中也应该高度重视尊重教育。
当然, 《弟子规》中的思想也有一定局限性, 我们要冷静地对待, 认真研讨, 要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以发挥其在道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毓秀:《弟子规》, 青岛出版社2006-1-1。
[2]张迎春:《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 《教学与管理》, 2001。
[3]任民:《从弟子规看国学教育的情感向度》,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4) 。
[4]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弟子规》教育 篇9
大班幼儿的年龄5~6岁, 他们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 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 但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阶段。在大班阶段利用《弟子规》来对照幼儿的行为, 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足, 并逐步地去纠正, 从而使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礼仪。对大班幼儿进行学习礼仪的培养, 会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有利于孩子进入小学后的学习适应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大班推行诵读经典《弟子规》的实践中, 我们发现幼儿不仅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还对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借助《弟子规》, 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大班幼儿进行学习礼仪的养成教育:
一、创设丰富的诵读环境, 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
《幼儿园工作规程》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列为重要的教育原则。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园内礼仪教育文化环境建设, 除了在幼儿园整体环境进行彰显《弟子规》的礼仪教育创设, 如在幼儿园的围墙文化、走廊过道、楼梯等开辟《弟子规》专题礼仪宣传栏, 还要求各班根据各年龄段礼仪教育的要求进行班级环境创设。这样, 让幼儿园校园环境的每个细节都无声地、静态地传递着礼仪教育的信息。
我们在环境创设方面, 一是师生共同围绕主题活动内容, 开展本阶段的礼仪教育主题墙创设。如大班主题活动“我自己”, 在进行主题强创设时, 就融合《弟子规》中的内容对幼儿的礼仪教育, 在生活上“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在行为上“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在学习上“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二是在班级的区域游戏环境创设里, 都能看到巧妙渗透其中的《弟子规》礼仪教育内容, “公共汽车”中的“长者立, 幼勿坐”, “美食一条街”里的“对饮食, 勿拣择”等。这样, 让幼儿们在生活、学习、游戏中与环境互动, 理解礼仪内容, 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二、开展有趣的诵读活动, 促进幼儿的学习礼仪养成
1. 多种诵读方式。
大班以培养幼儿学习礼仪为主, 我们选择《弟子规》孝敬父母、行为礼仪、学习礼仪几个方面的内容开展诵读活动, 主要以“余力学文”为重点。利用每天的午餐活动、午间活动10~15分钟和每周一节礼仪教育活动来保证《弟子规》诵读活动的时间。在每次学习《弟子规》原文之前我们都选择一些小故事来帮助幼儿理解, 避免空洞的说教和机械记忆。在指导幼儿进行吟诵《弟子规》的过程中, 采用配乐诵读、节奏诵读、接句诵读多种形式的诵读, 大大调动了幼儿诵读的积极性, 提高对经典的感受力。
2. 诵读展示活动。
每学期幼儿园都进行《弟子规》诵读展示活动, 主要是围绕“三八”“元旦”“六一”等重大节日开展各种展示评比活动, 让孩子们在展示中学习与内化礼仪。如在六一“诵读经典, 传承礼仪”主题庆祝活动中, 我们大班分为两部分展示活动, 一是集体配乐朗诵;二是亲子诵读比赛。在亲子诵读比赛规则设置为, 会根据现代译文说出《弟子规》原文;接诵比赛, 说原文的上半句接着说下半句;亲子诵读, 家长说一段故事, 幼儿说《弟子规》原文等多种比赛活动, 让家长参与评比, 进一步推动家长积极参与对孩子的礼仪教育。
3. 家园共读活动。
为了构建家园学习共同体, 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 家校短信平台等途径与家长沟通, 提高家长对经典诵读的认识, 达成教育共识。在吟诵《弟子规》有关“孝”的内容, 不少孩子能主动帮家长擦桌子、扫地;学习“余力学文”方面幼儿会主动整理图书, 爱护图书, 知道看书要一页一页地看等。在孩子点滴进步变化过程中, 家长感受到了诵读经典《弟子规》的好处, 既增长了知识, 又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
三、巧妙融合实践活动, 内化幼儿的学习礼仪品质
我们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进行行为实践活动, 将《弟子规》要求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现。如在科学发现室进行探究影子的变化实验中, 我们提供各种材料, 鼓励幼儿运用材料大胆操作, 给孩子充分讨论相互学习的机会, 不断验证自己的发现, 从而达到一种“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的学习境界;在“我来当家”活动中, 组织幼儿到幼儿园附近超市购物, 为幼儿提供独立购物的机会, 如果在购物过程中遇到困难, 引导幼儿有礼貌地询问与营业员, 要做到到“尊长前, 声要低”。
《弟子规》教育 篇10
(一) 《弟子规》影响家长的日常行为习惯, 对孩子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家庭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启蒙的作用, 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 发挥它的特有功能。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 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就是培养孩子的各种习惯, 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孩子之后的工作习惯。通过家庭教育逐渐培养孩子的习惯。由此可以看出, 从小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孩子之后步入学校和社会都是一种必要的先决条件, 它将成为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显而易见, 家庭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孩子, 父母亲则是孩子进行各种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客体。孩子总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模仿和学习着父母的生活习惯, 收到父母行为活动方法的感染和影响。如果父母亲有着正常的作息习惯, 良好的生活态度, 积极地投入到每天的生活工作中, 那么孩子所感受到的就是一种乐观的正能量, 通过耳濡目染, 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反之, 如果父母无视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生活规范, 脱离正常的工作学习习惯, 对孩子的教育必然是消极的引导。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一种潜移默化地环境中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和行为习惯的教育, 培养孩子养成健康的人格素养。
《弟子规》谨孝悌中的谨所强调的就是生活细节方面的行为习惯, 这种习惯表现在人们日程的家庭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包括生活习惯上和为人处事方面。比如, 在生活上要“衣贵洁, 不贵华;上循分, 下称家;对饮食, 勿拣择;食适可, 勿过则”。在处事上要“事匆忙, 忙多错;勿畏难, 勿轻略;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勿问”, 等等。这也就引申出了家庭教育的实质表现, 即父母的习惯教育, 通过父母自身处理生活琐事, 为人处事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养成正确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除了要注重自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也要充分考虑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的方式和方法。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家长往往容易对孩子产生溺爱, 对孩子百依百顺。往往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 感性占主导地位, 缺乏理性的判断和思考。此看来, 作为家庭教育的客体, 要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 结合自身的家庭的实际状况, 为孩子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 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条件和环境, 在孩子的成长的第一站做好“功课”。
(二) 家长通过学习《弟子规》, 营造学习环境
朱庆澜先生曾把家庭生活环境喻为“家庭的气象”。他说:“气象就是这个样子, 家里是个什么样子, 小孩子一定变成那个样了。家庭气象, 好比立个木头, 小孩好比木头的影子, 木是直的, 影子一定直, 木是弯的, 影子一定曲。”也就可以看出, 在家庭教育整个过程中,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正是这样, 家长可以通过自身对弟子规的不断学习和掌握, 提升自身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 使孩子在耳濡目染家长的人格魅力的同时, 也开始学习。通过这样一种自觉不自觉的家庭学习素养的培养, 孩子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三) 家长根据《弟子规》的教育理念, 推陈出新
《弟子规》的教育内容体现着中国几千年的家庭文化传统, 对现代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中的精华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 家长一方面要对孩子进行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 培养孩子的内在的美好气质, 通过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提升思想境界;另一方面通过结合现代的教育方式和载体, 创新家庭教育的内容, 更加能够使孩子自觉地学习和接受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状态, 不自觉地完善自身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
二、从孩子自身出发, 分析《弟子规》的现代家庭教育
(一) 教孩子行孝道
《弟子规》中规定弟子应做到:“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通过《弟子规》学习, 在家庭教育中, 让孩子让孩子意识到孝顺和感恩的与生俱来性, 理解父母的伟大, 培养孩子内在的善良。孝道在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中不断传承和发展, 始终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是非常辛苦的, 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是家长的希望, 这种爱是无私的, 那么孩子在感受父母的爱的教育的同时, 学会反思自身, 也就是实现一种自我教育, 学会用自己的行为去回应父母的教育, 在家通过各种小事家务, 贡献自己的力量, 报答父母的辛辛苦苦地养育之恩。家长通过各种学习途径, 例如给孩子讲关于做关于孝道的故事, 或者是通过日常的生活小事, 孩子亲力亲为, 比如给父母倒杯水, 或者洗洗脚, 让孩子感受到报养之恩的内在快乐, 感受到因为父母的高兴而高兴, 父母的喜欢而喜欢。
(二) 教孩子与人相处之道
在家庭教育中, 礼仪规范的传授教育必不可少。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之称, 学礼而知礼, 对孩子的成长必不可少。教育孩子知礼的过程也就是教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首先就是对待比自己年长的人, 抛开各种外在的社会条件地位, 不以成就大小为前提, 教育孩子怀有尊敬的心态。现代社会中的社交礼仪是需要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风尚, 不一定按照《弟子规》中说的严格照搬照套, 遵照现代社会的礼仪即可。人与人之间是互助互爱的, 对于同辈亦是如此。“兄道友, 弟道恭”一方缺失, 都不和谐。
(三) 教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弟子规》中规定弟子应当早起、迟睡, 珍惜时间, 讲卫生, 衣着朴素整洁, 不挑食, 不暴饮暴食, 不吸烟饮酒, 走路从容, 站立端正, 做事稳重等, 以及用别人的物品时要和物主说一声, 如果不说就是偷, 借别人物品时要及时换, 下次再借就不难了。生活习惯对一个人影响是特别重要的, 他会体现在之后孩子行为习惯的各种小细节之中, 细节决定成败, 也可以看出生活习惯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习惯是需要慢慢养成的, 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 一旦养成之后还需要不断巩固, 通过好的习惯使自己越来越进步。
(四) 教孩子诚信
现在有些父母认为:“社会上不是所有人都将诚信, 我让自己的孩子诚信, 日后是要被人欺负的。”这种顾虑是可以理解的。《弟子规》中也说到“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但无论是孩子, 还是我们自己, 在这个人与人习性相差很大的社会中, 应当保持自己做人的原则, 但不是说如果别人对你不诚信, 你得甘心被骗, 但不可反过来欺骗他, 甚至欺骗其他人, 同流合污, 失去自己做人的根本, 最终吃亏的是自己。
参考文献
[1]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弟子规》教育 篇11
【关键词】《弟子规》;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重要蒙学教材之一,是古代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随着国学热的升温,《弟子规》也备受重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离不开经典的熏陶,而《弟子规》恰恰是学生行为规范养成和德行教育培养的有效教材之一。因此,在当今这个道德缺失、民族文化弱化的社会,将《弟子规》应用于学生养成教育中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弟子规的精神内涵
《弟子规》是清朝学者李毓秀所作,原名《训蒙文》,其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是一本启蒙读物。全书的主要内容可用开篇的几句话来总括:“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是从七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应该孝顺父母,维持家庭和睦,做人做事应该谦虚谨慎,友爱恭敬,诚实守信,亲近高尚渊博的人,不断地去虚心求教,提高人生修养。并且它通过113个具体事件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应有的做人原则,可直接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标准。因此继承了儒家孝、悌、仁爱等思想的《弟子规》在当代有着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
二、将弟子规的精神应用于现代教育实践
弟子规虽说是一本儿童启蒙读物,但在“国学热”升温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不仅是儿童,当代青少年同样应该学习《弟子规》,并且应该把它引进教学中来,让传统经典文化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学生。
(一)教师方面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我国古代著名学者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新课标也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所在,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弟子规》作为经典文化,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老师们也应该大力倡导学习这种精神内涵,用心耕耘,让《弟子规》的精神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
2.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我们知道学生处于一种学习期,身心各方面还不太健全,对于事物的善恶美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他们善于模仿、可塑性强。作为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用榜样的力量去激励他们。因此,老师们以身作则去学习、践行《弟子规》,言传身教去影响感化学生,时刻做学生的榜样。
(二)教学方面
1.利用课前时间讲读《弟子规》。《弟子规》三字为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在课前诵读五到十分钟,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诵读完之后,老师加以点评,进而向学生讲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比如,让学生默读、大声朗读、跟读、拍手读、师生接读、唱读等。各种不同的读法交换使用,可避免单调无趣,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用《弟子规》引导、教育学生。为了在课堂上更有效领悟文明精髓,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来绘声绘色学习弟子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如发现学生读书时心不在焉,就可用《弟子规》中的话来提醒他:“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如发现学生有辱骂别人的现象时,应告诫他:“奸巧语,污秽词,市井气,切戒之”。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内容中穿插这些内容,比如我们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时,“我”因为天气不好不去上学,爸爸妈妈怎么说我都不听,这个时候教师便可以说,我们在诵读《弟子规》时曾学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等。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经典文化的氛围。
3.课后分成小组相互交流理解诵读情况。教师可组织开班会,选取一些生动的小故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弟子规》的文化知识。如通过讲《黄香温席》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冬则温,夏则清”的含义。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兄道友,弟道恭”的含义。还可设置情景表演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欣赏和表演中探讨如何学好和践行《弟子规》的精神内涵。
三、《弟子规》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使用的局限性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弟子规》讲述的是与人交往的礼仪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学习它是为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我们也知道经典文化是历久不衰的,但《弟子规》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在当今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内容不合时宜。
(一)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
《弟子规》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谏步入,悦复谏;号随泣,挞无怨”。意思就是,父母说的话你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向父母提建议时,父母生气便可以随意鞭打孩子,而孩子明知自己没错,也不可以反抗,应该毫无怨言。这与当代我们所倡导的培养孩子独特的创造力是相背离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父母也有犯错的时候,而不应该让孩子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的权威。
(二)书中内容与当今倡导价值观相矛盾
在当今社会我们大力倡导和谐社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在《弟子规》中“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说话多,不如少。唯其事,勿佞巧”。这句话在当代看来就是强调明哲保身,不该你管的,就不要挺身而出,话不要多说,多说会招惹是非。如果学生不辩证地去学习鉴别内容,难免会长成一个自私自利之人,这样的话就与我们倡导的学习它的精神内涵适得其反了。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但并不是让我们照抄照搬,我们应该有所甄别。当今我们在学习使用《弟子规》时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践行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我们要想从中获益,就需要深刻领会《弟子规》精神,不拘泥于其内容,应加以变通才能将其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张旭光,男,1971年生,辽宁人,文学士、法学士,双学位。研究方向:中文、法律、德育。
《弟子规》教育 篇12
一.为人处世原则对语文育人功能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分为处世之道与为人之道。基督教的摩西十诫, 佛教的沙弥十戒, 都是从各方各面来约束人的行为, 使人向善。中国的儒教则认为人本性善, 要求自觉并逐步走向内省的修养身心之道。《弟子规》中的“42勿”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 强调家庭和睦相处, 人人诚实守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夯实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语文学科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使者, 承载着弘扬传统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使命。为祖国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文先做人, 把一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是第一位的。所以育人功能是语文教育的首要功能。下面就谈一谈《弟子规》对语文育人功能的启示的几点见解。
(一) “入则孝, 出则悌”先家庭, 后社会的孝悌观
梁启超说:“中国古代的政治是家族本位的政治”。中国古代是宗族制社会, 很多大家族的家训上都要将“孝”放在首位, “孝”是做人的第一步。先家庭后社会的孝悌观在中国社会就源远流长。《孝经》里讲到“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弟子规》不仅继承了这一观点, 还将其内涵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一方面, 我们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担心;另一方面, 要注意我们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不要让父母为我们感到羞愧。当然爱护自己还只是孝的很小一部分, 孝还有很多内容。“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告诉我们, 要听父母的话, 不要违背甚至顶撞父母, 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诲, 努力做一位孝顺的好孩子。当然父母并不是总是对的, 当他们不对的时候, 我们也不应该大声的争执甚至责备父母。“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为人子女要真诚和悦地劝谏父母, 使父母感觉到我们只是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 对他们的人格还是很尊敬的。父母辛辛苦苦的把我们养育长大, 当然应该在父母年迈的时候, 尽尽为人子女的责任, 好好赡养父母。“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在家对待父母要孝敬, 对待兄长也要友好和睦。“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兄弟如手足, 兄弟相处重在重义轻财。只有做到兄友弟恭, 才能真正的和睦相处。这也是孝顺父母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体现。在《大学》里有这么一段话, “格物而后知致, 知致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休,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儒家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先家庭后社会的观念。正所谓, 大丈夫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
(二) “谨而信”严律己、宽待人的做人之道
儒家学派特别强调“慎独”。当我们处在众目睽睽之下时, 我们会因为道德与法律的约束, 比较注意言行举止。当我们独自一个人的时候, 就会原形毕露, 道德观念遇到严重的考验, 这时更应该自律, 自我节制———严律己。细节决定成败, 严格要求自己应该从细节处入手。“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做事应该谨小慎微, 镇定从容, 不可冒冒失失, 鲁鲁莽莽。“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如果说“谨”是对自己而言的, 那么“信”就是对他人而言的了。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我们被良莠不齐的文化与信息包围着, 而我们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对社会人生缺乏基本甄别能力, 无法确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主体性与高尚的道德人格。由此, 崇尚功利、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在大学生中极为流行, 导致他们精神失落, 信仰缺失, 道德判断存在各种缺陷。信用危机、道德迷失正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忧虑与困惑。“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所以要诚实守信, 许下的承诺就要想方设法地去实现。不要总是说到做不到, 给人留下言而无信的坏影响。正如孔子所言“言必信, 行必果”。“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污秽词, 市井气, 切戒之”。多与市井小人为伍, 不免流入世俗, 很多时候都是祸从口出的, 言多必失。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切记不可以讹传讹, 造谣生事。踏实做事, 诚信做人。
(三) 爱众亲仁的处世之道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我们应该与人平等仁爱地相处。我们每个人都生来平等, 就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别人。不要总想着在气势上战胜谁, 而是要以理服人,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等等。饮水思源, 知恩图报是中国历来所推崇的做人的基本的原则。“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孔子说:“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则其善者而从之, 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弟子规》也告诉我们:“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所以我们应该要亲贤人, 远小人, 这样才能日益树立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而不至于诚信缺失, 道德迷失, 价值观紊乱, 人生观错位。
二.余力学文对语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为文先做人, 只有学好了该如何做一个人, 我们才有可能学习怎样去学习知识做学问。《弟子规》总序中开门见山就说“有余力, 则学文”。做人是基础, 做人是前提。当我们知道该如何去做一个合格的人, 并能够身体力行的时候, 才有资格去考虑该如何学习知识。当然在前文我们已经讨论过如何做人的问题, 那么我们接下来谈谈余力学文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一) 读书的方法对语文素质教育的影响
《弟子规》对读书的方法有几句比较精辟的论述:“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虽然只有短短的48个字, 但却概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 对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语文教育是有着听说读写教育的任务的, 眼到、口到, 心到自然必不可少。读书要善始善终, 不要这本没读完就去摸摸那本, 那本没读完又去摸摸另一本, 最终一事无成。“我们的桌上始终只放一本书”。当我们决定要读书的时候, 就应该努力的去读, 认真的去读。有疑问, 就应该记下来, 向别人请教。语文虽然是开放性的课程, 答案并不唯一, 但是并不代表没有答案, 可以胡说乱说。正是由于他的模棱两可性, 见仁见智性, 我们更应该多向别人请教, 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观点来解读它, 以求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构建开放而有序的语文知识。
(二) 读书的习惯对语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磨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读书对环境有很高的要求, 孟母三迁就是很好的例证。人都无法逃脱环境的影响, 都是社会中的人。所以当我们在读书的时候, 就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 良好的日常习惯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前提。然而,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丢三落四、懒懒散散是很多学生的通病。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文明礼貌的习惯在于养成。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才可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读书的境界对语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非圣书, 屏无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读书对于我们来说是天经地义的, 可是现在是出版物层出不穷的时代, 还有网络文学更是良莠不齐。给了我们很大的选择空间, 同时也造成了更加严峻的考验。所以对于当代学生而言, 选择读物十分的重要。我们应该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 尤其是经典来阅读。作为语文老师, 我们要多读书, 向学生推荐好的, 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书籍让他们阅读。读书可以陶冶身心, 一步一步让学生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和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