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反思

2024-10-01

改革反思(精选12篇)

改革反思 篇1

基础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 是新教育理念实施的重要体现, 也是引领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 全国各地普遍进行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尝试。在热闹改革的背后, 我们有必要冷静地对基础教育改革进行审视和反思。

一、热闹中的担忧: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现状

1.被污染的基础教育。

现在的教育是整个人类历史时期中最好的教育, 但同时, 顾明远先生却指出“现在的教育是被污染的教育”。基础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还依然是适合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净土”吗?生机勃勃、热闹喧哗的教育场景下总有一些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 “都说实行新课程了, 没见到孩子们有什么变化”“基础教育整天改革, 究竟改革了什么呢”……基础教育压力与日俱增:家庭普遍让渡权利, 使学校承担起培养学生的“全部”责任, 即除了承担自身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 还承担起家庭和社会本应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责任。同时, 相较于高校面对成年学生,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不仅要增长学生智识, 还必须培养学生行为习惯、道德情操、法律法规意识等, 基础教育压力可想而知。

2.改革导向性经常被曲解。

基础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 每一次改革总是力图给基础教育“照镜子、洗洗澡、治治病”, 但是改革导向性经常在实施的过程中偏离本来的方向。奖励在心理学上是一个经常被使用的词汇。奖励本来可以在行为的改变中作为诱因条件发挥积极作用, 但是我们经常发现奖励使用不当的情形:很多学校将奖励与教师的福利待遇等联系, 在一些情形发挥了奖励的作用, 但往往挫伤了另一些教师的积极性。同时, 学校错误追求“推陈出新”的改革模式和改革中的“声名鹊起”, 使基础教育改革导向往往成为一纸空文, 这无疑需要引起重视。

3.改革落实中存在表演倾向。

现实中基础教育改革多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推动的, 因此, 有时候学校落实改革便成为“任务”, 被迫出现表演倾向。其中原因有二:一是改革自身的问题;二是落实改革的问题。从改革自身看, 一般改革出发点均是好的, 但改革是服务大局的, 对于很多学校而言是适应的, 而对于一些学校却可能不相适应, 因此, 一刀切说改革自身没有问题是不科学的。从改革落实情况来看, 学校可能缺乏落实改革的条件, 比如, 缺乏人、财、物条件或者教育生态中的一种或几种, 改革都不能顺利推进, 但很多学校为了应对检查或者压力, 表演就成为不得已的选择, 而这种表演对学校的长期发展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

4.改革与日常教学可能脱节。

基础教育改革涉及面广、方式多样, 可能是新教学方式的应用, 可能是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或新评价方式的运用, 也可能是新教师能力的养成, 还可能是涉及各个方面的综合改革等。但是, 说到底, 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才能发挥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因此, 改革实质是对教师提出要求。现实中基础教育改革与日常教学存在可能的脱节, 这种脱节源于基础教育改革不能影响教师, 进而不能影响教学, 最终导致改革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基础教育改革所提目标对于教师而言不能操作或难以操作, 导致教师不能改革;基础教育改革效果实则不如有些教师沿用原有教学方式的效果, 导致教师不想改革。

二、归于教育常态:基础教育改革的“冷”思考

1.操作转换, 改革理念和实践的中介桥梁。

改革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但令很多教师的困惑是, 改革专家们提出的理念很先进, 但作为一线教师的他们或因为能力不足, 或因为实际与理念相距甚远, 往往对理念的实施束手无策。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在改革中就表现为理念与实践的脱节。如何沟通二者是关键问题, 笔者以为, 操作转换应该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桥梁。那么如何操作转换呢?要有能承担操作转换的人并相互沟通, 专家或者改革政策制定者要能“下得去”, 教研员和优秀的一线教师甚至一些普通教师要能“上得去”, 专家、教师和教研员等协动研究出理念转化的可操作方案, 选教师试点后逐渐推广。

2.日常教学, 改革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

教学是师生间的互动, 是联动师生的核心活动, 应该是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曾指出, 教育活动中有管理、训育和教学三种活动, 我们认为教学活动是核心活动, 管理和训育都应该配合教学的开展。正因为教学活动如此重要, 日常教学应该成为改革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当教育改革理念被操作转换成可操作的方案时, 教学就应该发挥自身作用。教师基于对学生、学情必要的教学诊断后, 将操作方案具体细化到教学目标中, 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 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也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 课堂会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改革会逐渐真正发挥作用。

3.本色出演, 改革对教师的德行底线要求。

基础教育改革要想真正落到实处, 依赖于有效的日常教学, 而教学的顺利实现全在教师身上。对于一些教师而言, 可能存在着或不能或不想改革等问题, 加上来自于同行的竞争压力、学校或上级的督查压力、家长和社会的压力等, 容易使得教师被迫选择不能坚持本色演出, 使改革不能真正落实下去。教师作为真正的改革承担者, 必须在德行上有底线要求, 必须坚持本色出演, 即必须在心理上接受并认可改革, 在实际的操作中尽可能去落实改革, 为学生营造出充满改革的课堂氛围。教师专业化要求就是教师要有智慧、有德性, 而首要重视的就是德性问题, 面对改革即应该坚持本色出演。

4.核心能力, 教师能营造课堂精神空间。

教师德性达标以后, 就要求其有智慧。现在,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要求就是在课堂上营造出师生交往的精神空间。这样的精神空间是基于师生身份认同与心理归依的生成域, 师生基于这种空间能获得对“我群”的认同, 从而增进彼此的亲密感、归属感、安全感和依赖感, 进而培养他们的本体性安全和集体记忆。这样的精神空间不单单是各种物质力量的展示, 比如安排不同的座位、墙上的各种标语、名人画像和学生创作的作品等, 还应该是蕴含班级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的新式空间, 教学活动必须充满生命气息, 师生间能精神境遇, 能敞开心灵对话与交流。班级文化的物质表现可以流变, 但蕴含在师生间的班级文化精神内核才应该是共同追求。

基础教育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改革作为核心动力发挥作用是需要条件的, 因此, 我们需要去理性反思改革的种种, 避免其偏离本来方向。热闹的基础教育改革反映人们急切实现良好教育理想的热切愿望, 而我们必须冷静思考教育的常态, 让理性反思成为教育现实通往教育理想的必要内涵。这样才是真实关心师生, 才是真实关切基础教育, 才是真实关怀中国教育。

改革反思 篇2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了学生人的发展,让学生有逼着学到我要学,我想学的转变,这一学期来,我一直在不断的变着花样满足学生的需求,我知道一个好的老师正如一个好的厨师,他的需要不断的创新,做出更多的美味佳肴,才能吸引顾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采用过让学生以第一人称复述法走进历史,采过让学生聆听用电子书。

在讲本节课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理解内容3一句列出自己的提纲,(对于不会列提纲的学生,别看是高二学生了,有些语文能力真是让人惊诧,所以咱就从最底层让他做起 , 我让他先读懂每一段话的意思,然后用最简捷的话语写出自己的理解程度)在上课的时候,叫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提纲,并进行讲解,然后让其他学生有什么问题进行提问,列提纲的学生给与解答。解答不出的,其他学生帮忙。今天有个同学提问,俄国农奴生活地下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问题虽然不难。但通过这一问一答。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了,答得同学回答的好,说明他理解内容了,问的同学敢于提问,说名他也认真看书,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我在把知识结构整合列出来。对于一些知识进行拓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的反映普遍较好,因为他预习了,贯通了,在听就象听自己会的东西,效果自然会好的, 学生接受新知识都是以自己的旧经验为依据的。

一直以来,我一直在思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社真的参与课堂。不仅可以减少睡觉现象,而且效果也好,因为我们老时一直讲,哪怕讲了1000句,学生最终只记了10句。甚至有一句也没记住。还不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去讲100句,他可能回记住90句。

课堂不在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学生知道了多少。在于学生发展了多少 。

反思国有银行的改革模式 篇3

田国强:可以断言的是,即使国有大银行上市,只要银行的产权结构仍没有什么变化,政府占大股,经营决策权由国有大股东的代理人来决定,就不可能提高效率。因而我认为现有国有银行的改革目标和方式将会遇到三个问题:

国有股东控股导致产权不清,从而导致外部监督不力,政府行为而不是市场行为,存在软预算约束问题。国家占大股,产权的利益与责任没有与个人挂钩,财产的制衡机制与利益的制约机制就无法产生并发挥作用,企业也就很难从行政机制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并成为真正的银行,从而导致低效率。

看一下国有工商企业改革的经验,国有银行能否在保持国家“一股独大”的情况下实现真正的商业化经营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第二,导致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与真正的现代银行治理结构“貌合神离”,从而不能真正地改善现有银行内部治理结构。

如果让国有股成为大股东,董事会将会空有其名,就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能发挥作用的董事会,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不会发生变化,从而也就不会从根本上改变银行的创收能力。哪个公司没有董事会?都有董事会,但董事会的许多成员不持有股份,从而不太关心公司的经营好坏,不关心公司治理。

第三,现有的改革模式也不能解决、完善外部制度环境的长期性和加速银行改革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银行业的发展壮大是需要完善的制度环境作为保障的,但完善制度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相对于迫切需要改造的中国银行业而言,以及2006年之后外国银行将进入中国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形势,就造成了快与慢的难题。而观念的变革和制度环境的改善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经济》:那么,你认为国有银行改革的模式应该是什么呢?

田国强:首先要打破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走向“一股独大”的公司治理形式。积极引入多元战略投资者,这包括民营投资者,特别是大力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从而真正营造起适应现代经济条件的治理制度,政府不再干预银行的经营活动。

《经济》:那么,如何在当前外部经济制度环境不健全的条件下,降低银行改革的风险呢?

田国强:我认为,大力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以及一定的非国有资本,使得外资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投资者之和成为大股东,可以解决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中所存在的三大问题。通过外资银行的参股与合资,可以大大改善外部监督力度,改善银行治理结构,提高国有银行的效率,同时也可减少银行制度转型的风险,加速银行业的改革进程。

《经济》:您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田国强:这些外资银行战略投资者大多来自市场制度成熟和健全的国家,自身历史悠久,并以全球为经营范围,则其行为会受到母国的制度、全球利益的、以及长期利益的约束,这就决定了他们出于自身长远利益,在中国的行为会受到自我实现合同的约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较小。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加入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同时也可以给银行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知识,使国有银行能更加严格地遵守国际通行规则,提高贷款质量。

《经济》:是不是意味着外资银行会成为国有银行的控股股东?

田国强:我的建议并不需要外资股份独大,而是国有股份、外国战略投资者股份,以及非国有股份这三方的每一方都不超过50%。这样,由于它们之间的利益关联和冲突,使得他们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既会相互合作,也会相互监督与制衡,使之形成一个稳定的三方制衡体系。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利益取向与价值偏好。

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篇4

一、对传统教学的看法

我国中学生对数学的掌握 (特别是运算和推理) 有着明显的优势,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时有听闻获得“奥林匹克”大奖的中国学生却被一个很小的实践操作所难倒。所以我们要培养出高素质数学人才, 关键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废弃应试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 促使学生自主地研究性学习, 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学会学习, 彻底改变学生虽然先“得到了一桶水”, 但不会“取水”的现状。

二、对数学新课程的正视

我们应在理智分析的应试教育和准确预测教育趋势基础上, 正确认识以下几点。

1. 新课程学习方式 (继承+创新)

有些老师一提到“新课程”, 就认为必须“否定传统教学”, 其实这样理解是极片面的, 新课程、新理念并非否认过去, 而是对过去的继承、创新和丰富, 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教材、环境和自身等因素, 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机的“整合”。

教师要对数学课进行“整合”, 就要做一名辛苦的“编剧”。千万不能让学生机械地进行“旧知练习—听取新知—尝试练习—知识梳理—巩固练习—复习训练—测试评估”, 陷入无穷无尽的一系列训练中。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 设计出适合他们的不同角色, 使他们能更投入地进行“演出”。久而久之, 你会发现他们不仅仅掌握了所学知识, 还会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 更重要的是他们能用各种方法发现、获取新知识。

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到新鲜, 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感到快乐, 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飞翔于数学知识的高空;让学生从心底爱上数学课, 使“新课程”释放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手, 还有学生的心情。

2. 新课程教学方式 (合作+引导)

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正在被“你说、我说、大家说 (教师说、学生说) ”的课堂气氛所代替。新课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 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必须和学生成为好朋友, 彻彻底底地放下教师的架子, 学会多以商量的口吻和态度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沟通、合作, 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 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 以“共建”的方式来“以教促学”“以学长教”“互教互学”。

实行新课改以后, 有些教师反映课堂纪律变差了, 又不得不板起脸孔整顿乱哄哄的场面。我认为, 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调控, 让学生“乱”得有“形”, “形”乱而“神”不乱, 又何尝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讲, “活”与“乱”是等价的。教师如能正确地处理好“收乱”与“放活”, 使学生在一定的自由探究的“放”与教师不露痕迹的“收”结合起来, 必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的教学方式, 让我们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己, 他们不再“憎恨”数学课, 不再“讨厌”数学教师。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中, 教师的用武之地也随之拓宽了。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 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 摩擦出智慧的火花, 结出创造之果。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数学

在教学中, 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中, 利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 每节课都是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 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 自做课本上练习题。我当堂布置作业, 当堂检查。先学后教的“教”字, 不是老师教, 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作出评价, 个别不会做的由老师指导。教师由教授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

学生自学更能提高教学效率。书本上大部分知识都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够解决的, 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 不会的再回头看书, 最后相互讨论, 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馈的过程, 不是只看一遍就全部学会了。这样, 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 效率更高。

学生在课堂上自学好比是在高速公路上开汽车, 而教师好比是路标, 引导学生正确开上高速路, 不走岔路。老师转变为学生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如何上好数学课呢?优化认知结构, 问题设计, 教学设错, 例习题教学, 教学指导和课堂氛围是我在教学中实施的主要方法。

优化认知结构: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并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 根据新旧知识间的不同关系, 用演绎、归纳、类比的推理方法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问题设计:贴近生活的初始问题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起点, 从本质上说数学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比如在正负数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引入这样的实例:有一个人从市场用60元钱买回一只羊, 接着又以70元钱卖给别人, 然后又以80元钱买回来, 再以90元钱卖给别人, 试问此人在这次买卖中是赔还是赚?赔多少还是赚多少?这样有趣问题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正负数的本质特点:-60+70-80+90=20。这样的教学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教学设错: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根于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设置错误”能使学生及时地发现错误, 在此纠正错误中, 透过表面现象, 抓住问题的本质, 全方位、全角度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 可这样设计一道数学题:A、B两地相距28千米, 甲乙两人从A地出发, 甲以15千米/小时的速度骑自行车先走一小时, 乙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开汽车追赶甲, 试问, 甲何时才能被乙追上?解得乙开车1小时才能追上甲。看起来这一答案具有意义, 但仔细分析题意这又是不可能的, 因为乙开车一小时虽然可行30千米, 但A、B两地才相距28千米, 乙实际上只行进了14/15小时, 而甲先走1小时, 甲共用了28/15小时, 因此在AB两地间, 乙不可能追上甲, 而只能是甲在B地等候乙, 因此本题答案是甲不可能被乙追上。“设错”犹如一石投入学生的脑海, 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 激起智慧的涟漪, 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求新知识的愿望和动力。

例题、习题的教学:课本的例题、习题一般是直截了当地给出结论, 如果例题本身提出的问题是具体而明确的, 则老师不应以得到例题有解答为满足, 而应进一步加以探索, 挖掘其中蕴含着的值得深思的问题, 通过适当变换或改变条件与结论, 或改变图形位置, 或引申拓宽, 让学生去探究、去猜想, 使学生在原题基础上产生联想, 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指导及课堂氛围: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其区别于其我学科的特点, 因此教师还须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作具体的指导, 如学好数学语言、会读数学课本、掌握数学概念、用活数学公式、掌握数学解题基本技巧、进行数学复习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老师还要从思想品德、学习精神、人格力量等方面感染学生, 激励学生, 还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产生“亲其师, 信其道”的效应。

五、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 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引入生活中的实例, 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通过运用童话、猜谜、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创设情境。

3. 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一些模拟活动, 让同学们亲自动口动手。

4.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意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土地改革教学反思 篇5

土地改革教学反思1

本课围绕着一个主题──土地改革展开叙述。

本课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难点。由于理论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把握。所以我门在备课时引导学生从土地所有权的改变,土地改革完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国家政权巩固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化解难点。

我们从历史入手,导入新课,明末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太平天国起义明确提出“耕者有其田”,这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的最大心愿。组织学生阅“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土地问题的重要性。

老师指导学生看书,分析解放前旧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时制作人口比例和土地占有比例图表,以此表现土地占有不均衡的强烈反差。进而分析出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效果较好

在课堂上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部分条款,让学生朗读。使学生对土地改革有更深的理解与认识。

教学中充分利用有关土地改革前后的图片、数据等。先由学生讨论分析,指导学生依据史实得出结论,“让史实说话”,论从史出。得出以下结论:新中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例如采访老人、查阅地方志、阅读乡土教材等,使学生感受土地改革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因为这段历史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很难产生亲近感,因此我们在课后向学生推荐有关土地改革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如《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业史》等,使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加深对土地改革的认识。

土地改革教学反思2

在教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土地改革》时,我从土改原因的分析中让学生得出进行土地改革的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原因、目的解决后,那么怎样进行土地改革呢?需要哪些政策作为依据呢?顺势导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学生齐声朗读《土地法》的重要规定。并对这一规定进行分析,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不同是掌握土地的人变了,由原来的地主变成农民,相同的是都属于土地私有制。启发学生认识到:这种土地私有制必定最后会导致贫富两极分化,这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本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本意是让全国人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因此,这种土地私有制是不能长久存在下去的,为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伏笔。

《土地法》颁布后,全国展开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对土地改革的进程,就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土地,进行适当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一般来说,学生会认为地主应该被打倒,被杀头的。其实在土地改革中,只对罪恶极大的地主进行镇压,对一般的地主只没收他的土地,进行改造教育,当然要给他属于他自己生活的.一份土地。同时还注意小字部分关于这次土地改革同以往土地改革的不同点的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书本讲得较清楚,不用过多展开。

这样的土地改革得到了农民的极大拥护,因此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享受到土地改革的成果。让学生从课本上找到这些成果就可以啦。

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让学生讨论理解其中的含义:农民真正获得解放是新政权给予的,农民感激政府,从而拥护政府,积极参与其中。封建土地制度摧毁了,解除了农民身上的束缚。从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土地改革教学反思3

本课的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难点。理论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稍有困难。所以在备课时引导学生从土地所有权的改变,土地改革完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着手。

我们从解放前与现代农民生活做对比进行导入,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今儿分析出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指导学生对较为简单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利用独学这一方法培养归纳的能力。

通过组内分析土地改革所带来的成果。利用有关土地改革前后的图片、影片等加深对土地改革的理解。由学生得出结论,新中国成立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图的主任,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工业化的建设提供了条件。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篇6

关键词:改革;学习负担;教学理念

反思与疑惑一:教师还要不要教?

我们的课改课成功与否,衡量的标准是什么?我想那就是有效产: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老师只是作为一个问题的预设者出现,这样的课堂就真的有效、高效吗?“洋思”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我们教的依据是什么?是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的无法解决的疑惑,或者生成的问题。教的要求是什么?是少教,而不是不教。有的问题教师必须讲透、讲实,有的问题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想透、做实。那可是提问的艺术,而不是观赏的艺术,观课的是旁的老师,而不是上课的老师和学生。你说“洋思模式”有效,如果没有“四清”,它真能那么有效?“杜郎口模式”有效,如果没有那不公开的课前预习指导,它真能有效?它不是完全不教吗?我仔细想一想,他们真的没教吗?恐怕不见得,他们教的工夫在课堂外,课堂上展示的内容只突出了两个关键词:学习,结果。所以学生在课堂讨论交流中生成的问题是应该落实解决的,即使当堂课解决不彻底,课堂外的工夫也应该做到位。

反思与疑惑二:师生对话还要不要?

课堂上一有生成性问题,学生一产生疑惑,教师必然会有引导,有时学生的意见会有分歧,甚至和老師的看法相左,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这时师生对话就产生了。我观了一些课改课,学生一有问题生成,老师就会问:“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同学们,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把问题踢球一样传回给学生。这样好吗?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们要考虑“传球”的技巧。我们的提问要有引导作用,不是简单地撒手了事,让学生发表一下观点。上次,我们听了一堂关于课堂提问艺术的讲座,于漪等老师面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引导性提问设计精彩,在师生对话中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反思与疑惑三:重视预设而忽视生成的课堂教学现状到底有没有真正改变?

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学习和展示,学生学习的流程和展示的方式(“选择题”形式)都有预设的痕迹,这当然是必须的。但是有预设也要有生成,“教学预设性与教学生成性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相遇,生成教学智慧。”有的课改课从头到尾是学生忙于接受和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展示任务,我们把一堂课安排得那么满,他们没有时间去质疑。因此,我的感觉就是,有些课改课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参与意识,相对而言,创新意识的培养明显不够。当某个学生提出了一个质疑来会怎样?提出一个疑问来又会怎样?那师生的注意力会马上转向对质疑的探讨和对疑问的解答上,却忽视了要把这当成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来加以肯定。其实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我们缺少对这种质疑精神的关注和肯定时,就会一点一点抹杀掉学生的创新意识。

反思与疑惑四: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吗?

为了上好展示课,学生也好老师也好,上课前要花大量时间准备,这样的课堂到底高不高效?为了一堂自主研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汇报等环节都要展示出来的所谓“常规课”而花上那么长时间准备,有效率吗?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课后又对一些知识点加以补充、检测、清理学习任务。看看我们可怜的孩子,课前忙、课时忙、课后忙,那么他们什么时候不忙?不累?两节课的时间,一节课导学自研、合作探究,落实知识点,一节课时间展示汇报、鼓励质疑、反馈检测可不可以?

反思与疑惑五:我们向其他学校学习一些先进模式,到底要学什么?或者说学习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常常听老师慨叹:某某模式操作起来太难,课堂教学改革的难度太大。生搬硬套的模式永远都不会属于自己。其实每套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都含有自己的教学理念,这个理念才是我们要学习和思考的核心。

总之,新的语文教学应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乐。

参考文献:

郭迎春.浅议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2).

Protel教学反思与改革 篇7

1. 传统教学的反思

1.1 教学方法与效果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给学生授课, 教师每节课讲解演示几个知识点, 然后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练习, 教师教得枯燥, 学生学得无聊, 根本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与练习都是单个进行的, 知识点过于零散, 学生没有整体工程的概念, 学生往往当时能听懂、会操作, 但需要完成真正完整的设计时, 却不能根据实际条件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

由于教师讲课时没有结合实例, 用于练习的电路图没有实际价值, 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 练习时也缺少兴趣,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2 与企业所需脱节的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只是针对Protel软件的使用进行教学, 而忽略对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工艺等知识的教学。这样学生虽然学会了Protel软件的基本运用, 但是设计出的产品不能用于生产实践,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Protel教学不能算成功。

2. 课程教学改革

2.1 以就业为导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开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搜索哪些工作要用到Protel这个软件, 具体要求掌握哪些知识, 哪些能力, 记录下来。第一次课一上课, 同学根据查到的信息一起讨论这门课需要掌握哪些知识、能力才能被企业认同。老师再向同学展示网上的招聘信息, 比如技术工程师、单片机开发等, 这些岗位要求Protel掌握成什么样。让学生明白学有所用。

同时, 带上几块往届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印制电路板,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的兴趣, 并且一开始就告诉学生, 将来要从学生中选取设计得好的PCB图做成实物, 这更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理,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由老师向同学展示本门课的学习计划及学习目标。

2.2 以项目化教学为主, 发挥学生主动性

在Protel课程教学中要避免单纯按照软件使用的角度讲解, 应侧重于设计, 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目标。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前, 要对整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有全面深入地认识, 要与专业和行业需求紧密结合, 涵盖教学目标所涉及到的知识并结合学生认知水平。目前基于工作过程又完全与专业符合的教材缺乏, 教师要根据实际灵活取舍。笔者综合考虑难易程度和知识点的覆盖面, 筛选确定了单管放大电路设计、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和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3个典型项目教学模块。

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上, 教师扮演指导学生的角色, 从而把课堂还给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教师提出明确的项目任务,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制定计划, 共同完成较为完整的作品。由于项目打破了传统章节的设置,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 能使学生建立起电子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工程应用的概念。同时项目在完成时学生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进行自我评估, 接受教师以及学生的考评,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

本课程实践性极强, 在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要灵活交叉使用。例如在原理图设计和PCB设计中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主题讨论、团队答辩等教学方法都可以采用。只有通过学生的各种主动心理活动, 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变为个体知识, 并升华为创新知识, 这个过程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 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但这个过程又不是自发地进行的, 必须有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为学生设计好相关的项目课题, 从而使学生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

2.3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1) 通过实物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讲授PCB封装库时, 发给每个学生一把游标卡尺, 一只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 要求学生测量集成块引脚之间的距离。测得两个引脚的距离大约是2.54mm, 提问“为什么不是2.5mm”。学生大多答不上来, 于是告诉学生, 集成电路生产大多是使用的英制, 2.54mm约等于100mil, 而100mil等于1inch, 这样掌生对英制长度单位有了直观的认识, 公制、英制长度单位之间换算关系记得更牢了。

(2) PCB绘制时, 找企业的一个实际简单产品让学生抄板, 或者将原理图给学生, 由学生绘制PCB图, 最后将企业绘制的PCB图与学生绘制的进行比较分析, 由学生找出不同点, 并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分析原因, 加深了解实际产品在设计时的布局布线规则以及工艺要求, 让学生尽量缩短与企业人员的差距。

(3)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方面比不上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在操作技能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生在使用Protel软件不仅仅要会用鼠标点击“菜单”、“工具栏”, 更要求学生左手用键盘, 右手用鼠标, 并养成使用快捷键的习惯。

2.4 利用网络平台, 拓宽学生学习途径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手段, 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有它特有的作用, 现在学生每天和网络打交道。课程组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完成课程的网络资源的建设, 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资源、课件、实验指导及一些资源链接等放在网络平台上, 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辅助教学平台, 及时发布预习信息及参考资料等, 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学习资源, 自主地学习和提高。在增加知识面、提高效率、因材施教等方面都会对项目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结语

Protel教学应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由简入深、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方式,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 Protel软件的发展非常迅速, 相应的的教学内容也不断更新, 软件上也考虑采用Altium Designer, 跟上时代的步伐, 让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

摘要:目前, 很多学校的电类专业都开设Protel教学课程, 但学生绘制的PCB图存在许多问题, 设计的PCB往往不能直接用于生产, 这是Protel教学的不足之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感受, 提出了本课程在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Protel,反思,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反思 篇8

一.新课程不能忽视教师的“讲”

最近, 各种课改观摩活动此起彼伏, 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接二连三。稍加注意的话, 你就会发现, 目前的语文教师很怕讲, 能“少讲”则“少讲”, 能“不讲”则“不讲”, 尽量多让学生讲, 多让学生活动。因为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 甚至“不讲”。于是, 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 冠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课件, 名曰“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 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作文章, 而不顾及教学的实效。

“讲”就是“满堂灌”“填鸭式”?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它们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笔者认为新课程并不排斥老师讲。问题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 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 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由此可见, 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概地反对老师讲, 而是主张“精要地讲”, 有利于培养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讲。

从以前教师的繁琐分析到现在教师谈“讲”色变, 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 好好研究“讲”, 正确把握“讲”的作用。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加上精当的评点, 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学生自主探究, 老师加上启发引导, 就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读感悟, 老师加上精妙的点拨, 学生便能感悟得更深。

二.合作式学习不要停留于形式

眼下, 几乎所有的课堂, 特别是公开性演示性教学, 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 不再“居高临下”, 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 学生的确是“动”起来了。但稍作注意, 我们会发现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 一种点缀, 只用两三分钟时间, 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 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 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 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不会倾听, 不会合作,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 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 忽视如何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原理, 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式, 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对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 达到共同提高。但如果运用不当, 合作学习的这些作用就无法发挥。因此, 领会合作学习的精髓, 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应当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我们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准确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则。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 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 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 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 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

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 有不同的发现等等, 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 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 才能把学生的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 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

3.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课堂上, 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师不能袖手旁观, 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 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教师还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 如何去引导他们, 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

三.实施新课程更要讲究“问”的技巧

现在,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 各抒己见, 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验, 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

但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后, 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 不根据课文的特点, 不分时间场合, 不顾班级的实际, 一味地使用。结果, 学生所思所见十分肤浅, 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 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早在2500多年前, 孔子就提出了启发式教育的基本原则:“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的适时启发, 才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门扉。

作为教师, 我们每一节课都应该考虑: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 哪些提问是多余的, 哪些提问需进一步改进。

我认为, 提问题, 首先要讲究实效。有的问题, 要“穷追不舍”, 像前面提到的诸如“你读懂了什么”之类的问题, 如果学生的交流非常粗浅, 教师决不能“鸣锣收兵”, 而要提供足够时间让学生再读自悟, 或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 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

改革反思 篇9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演进

(一) 恢复发展时期 (1978-1984)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后,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经过一系列的拨乱反正, 以适应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 (试行草案) 》和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 (修订草案) 》。这两个教学计划的突出特点是:逐步消除文革课程中的消极影响因素, 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强行推行基础教育课程, 体现了课程的权威性和基础性, 表现为课程门类齐全, 课程实施重新恢复到侧重“双基”的道路上, 尤其是首次明确了外语科目的开设和要求, 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 这两个计划的规定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 如课程门类多, 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较重;同时, 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必修课程, 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对农村学生来说, 这些弊病体现得更为充分和具体, 有必要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进行特别的调整和规范。

针对上述文件存在与农村不相适应的现实,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 通知要求,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课程目标上, 要突出“农村教育要为农村服务”的宗旨;在课程实施上, 建议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切合当地农村的实际, 根据灵活的办学形式选择课程, 教学应讲究质量, 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内容上, 强调各类小学的教学内容都要注意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 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多数教师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 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高年级应适当增加农村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内容。

不难发现, 该文件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内容上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使课程与农村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找到有效的结合点, 增强课程的适切性, 更加有效地为农村服务, 为农业的发展服务。

(二) 探索实践时期 (1985-1997)

1985-1997年, 全国各地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性和适切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 使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呈现出一段曲折的历程。

在课程管理上,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开始确立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 使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拥有了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部分权利。1985年5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7年我国农村教育开始了以“主要为当地建设服务, 兼顾升学”为指导原则, 进行了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分级管理体制确定后, 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增加课程适切性提供了体制保障。

在教材编审上, 1985年1月, 教育部颁布《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条例 (试行) 》, 规定把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和审查分开。1986年9月, 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正式成立, 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向审定制的转变, 这是我国教材建设史上的重大变革。1988年国家教委印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 (试行草案) 》和24个学科教学大纲 (初审稿) , 并且在全国成立了8个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委员会, 提倡各地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 编写适应当地农村中小学需要的教材。教材的编审分离和选用制度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与农村实际之间建立适切性提供了现实的桥梁。

1992年, 国家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行) 》, 在课程结构上改变了过去以学科课程为主的模式, 提出中小学课程由学科类和活动类两部分组成, 增加了适量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 并在初中毕业年级安排适量的选修课, 将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 对外语、数学等学科实现分级目标要求, 安排乡土教材的教学时间等。这一文件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在于, 它规定了地方在课程设置方面前所未有的自主性, 既调动了地方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也强化了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农业服务的功能;其次, 它更加贴近了农村学生的实际, 为农村学生实现个性的自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1989年5月, 国家教委组织的有规模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 为摸索建立与当地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 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课程方面, “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开发课程资源, 为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天地, 也为今后全国范围内更大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 全面展开时期 (1998- )

1998年12月, 教育部在长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 确定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 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蓝图, 拉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1999年6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 明确提出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注重农村教育与农村需要的结合, 指出应该“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 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 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

2001年6月, 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 (试行) 》。它提出,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明确指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 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 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当年在全国27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38个国家级实验区的中小学开始实验。到2004年秋季, 新课程实验扩大到全国2 576个县 (市、区) 。根据教育部部署, 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全面进入新课程, 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 至此,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一)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经验

1.营造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课程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文件, 从最开始规定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要结合实际, 到某些课程可以自主设置, 到乡土教材的出现, 到教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最后落实到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这个过程既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逐渐实现适切性的过程, 也是走向科学、保证落实的过程。这个过程, 也是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 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保驾护航的过程。在今后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 各级政府应积极认真落实农村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时要结合本地实际, 有创造性的予以发挥, 积累经验, 为全面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累经验。

2.基础性和适切性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是基础教育, 其次才可能注意到其农村性。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必须考虑如何保证基础性、全面性、发展性。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适切性, 表现在对农村实际状况的适切性、对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适切性、对农村学生发展的适切性。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拨乱反正之后,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行政部门就把如何体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适切性放到了关注的焦点上, 并进行了一系列点面结合的探索实践, 注重在课程结构中加强与农村实际相关的乡土课程、劳动技术课程, 加强对于难以升学的农村学生的职业技术类课程, 突出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尤其是1992年以后, 地方课程的出现使课程改革的弹性更加突出, 既调动了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 又使课程进一步突出和明确了与当地结合的特色。

但是,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 在我国农村地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然遇到了诸多的抗阻因素, 如:教育观念滞后、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感不够、广大农村的中小学师资普遍存在质量偏低的问题、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短缺、教师缺乏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培训、农村学生对新课程的不适应、农村家长对新课程的不理解, 等等。为了使课程改革在广大农村地区更为顺利深入推进, 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就是要分析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的社会条件下,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情况更复杂, 涉及的因素更多。未来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应当是整体的、全方位的改革策略。

1.准确定位, 建立具有农村特点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农村教育最大的“困境”在于其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 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重新认识农村教育、重新构建农村的教育体系。

建立具有农村特点的中小学课程目标体系, 应当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 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 把国家的一般性的目标要求具体化、多样化, 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时代性和差异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应当有地方特点, 小学、初中和高中等不同学段要有阶段性的目标, 以体现发展程度的差别, 同一阶段的课程目标中还应当区分最低要求和较高要求等不同层次, 以便于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施教。

2.发掘资源, 改善课程发展环境, 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进行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应当有计划地突出农村教育的地位,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 完善课程改革经费保障机制;要积极筹划资金, 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加快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教学设备添置、教育资源开发;要树立城乡整体的教育观念, 加强城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把城乡教育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规划;要确立基础教育的基准, 保证农村基础教育所有学校的人员、经费、校舍、图书等基本条件, 保证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明确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 统筹规划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 完善地方课程, 建立校本课程, 也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3.扩大改革成果, 提高评价机制的改革实效

对农村学校来说, 应自主确定发展目标, 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学校评估。对于农村教师来说, 以教师现有水平为基础, 确立个性化的发展目标, 逐步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对农村学生来说, 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 通过改革考试形式、采取多种非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 促进学生认识自己, 建立自信, 提高其对学习的兴趣。

通过这种评价体系, 每一学校、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现有基础, 形成适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和努力方向, 通过评价使每个人、每所学校在已有的基础之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向着各自的目标前进, 这是课程改革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4.加大力度, 多渠道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当前制约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大投入, 为教师学习提供平台。加强农村学校互联网建设和图书室建设, 为农村教师提高自我素质开辟途径、提供机会。

加强校本培训和教研力度, 促使教师个体与教师整体素质共同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应通过结对帮扶、自由组合、群体共享等,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摸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

建立教师发展长效机制, 提升教师生命意识。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长效机制主要在于教师素质的内在提升, 这一提升并不单是教学技术的提高和教学知识的丰富, 更多的是要形成较强的生命意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即将教育教学作为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教师应该主动追求这种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不断的探索、思考和创造去提高自身素质和生命质量。这一长效机制的核心是建立学习型学校、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Z], 1980-2001.

[2]马戎, 龙山.中国当代农村教育改革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

[3]马戎, 龙山.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

高考德育改革的历史嬗变与反思 篇10

高考作为最重要的招生考试制度应当集中体现教育理念“。 德育为先”在高考中是如何体现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德育为先”在高考中的表现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呈现出这些不同?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因此,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高考改革的社会背景下,探讨高考德育改革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特殊的历史价值。

一、高考德育改革的历史演变

对学生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考核是高考的重要内容。 我国自1950 年实行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德育改革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以考核内容为依据,可以将高考德育改革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 一) 注重阶级出身、强调政治表现时期( 1949~1976 年)

建国初期,社会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国家建设急需一大批人才,于是党中央决定从1950 年开始实行高考制度。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政治审查一直都是高校招生重要的一环。从1950 年至1957 年,历年教育部门出台的招生文件都规定从政治表现、 学业成绩、身体健康状况三方面相结合选拔人才。 比如,1954 年高等教育部颁布的《 一九五四年暑期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录取办法》 以及其后的《 一九五四年暑期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录取办法的几项补充规定》 就指出“ 录取新生,应从政治条件、健康条件和考试成绩三方面慎重选择……应就政治条件、 健康条件合格的新生,顺次从考试成绩较高分数,进行录取分配。 ”[1]1957 年的招生文件规定“ 要做到从政治、健康、学业三方面选择录取质量较好的新生入学。 ”[2]

在1957 年之前,政治审查虽然是高校招生的必要环节,但并非每年都颁发相关文件,而且规定也比较简略、粗糙。 然而,受阶级斗争的影响,从1958 年至1965 年,教育部每年都颁发政治审查文件。 不仅如此,关于政治审查的规定更为详细、具体,政治审查在高校招生中愈发重要。[3]1958 年,在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引下,反右倾斗争呈现严重扩大化趋向,党中央展开了对高考的批评。 7 月3 日,《 人民日报》 发表社论批评高考没有以政治质量为首要条件录取新生,而是单纯按照学科考试成绩依次录取。[4]在当年教育部颁布的 《 关于做好今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中将政治条件作为高等学校审查录取新生的首要条件,1960 年更是提出了“ 以政治为主的录取原则”。[5]自此,以政治表现作为首要录取依据的高校招生录取标准开始形成, 并在之后的文革中达到顶峰。 不过,即使在政治运动高潮猛涨之时,也出现了政治审查“ 回暖”的迹象。 1962 年中共中央审定了由聂荣臻同志负责起草的 《 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政治审查标准》 , 其中放宽了对考生政治审查的要求,并对一般专业、机密专业、绝密专业分专业性质制定标准,专业机密性越高政治审查越严格,对一般专业政治审查的要求则有所松动, 这可以视为政治审查“ 短暂的春天”。

1966 年文革开始后,教育事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高考被取消,高校招生采取“ 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 坚持政治第一的原则”。[6]在文革形势高涨之际,国务院教科组出台的 《 关于1974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要求在当年的高校招生中“ 把政治表现、路线觉悟放在首位”。[7]“ 张铁生白卷事件”2就是对这一时期高校招生特点最强有力的说明。

( 二) 弱化阶级出身与政治审查时期( 1977~1986 年)

1977 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工作,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开始了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工作,高考得以恢复。教育部在《 关于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中清除了文革中的阶级出身论, 并先后于1979、1981 年两次修改政治审查意见,强调“ 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 ”[8]阶级出身论退出高校招生的舞台。 1982 年教育部颁布的《 关于一九八二年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指示》 指出,“ 地区级以上高中阶段表彰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考生达到当地规定的分数线的, 可提上一个分数段投放档案( 其中优秀学生干部,如略低于分数线五分以内的,经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批准,可破格录取) ”,[9]高考开始对政治思想品德表现优异者实行降分录取或破格录取。

( 三) 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取代政治审查时期( 1987~2014 年)

1987 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 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文件首次取消了“ 政治审查”的提法,对“ 政治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实行降分录取。之后,高考德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出现明显的变化,直到2003 年,福建、江苏、江西等省份对见义勇为者予以加分录取。 2014 年,北京、四川、山东等十余省市都出台了见义勇为加分政策。 以山东省为例, 对受市人民政府或省综合治委表彰的见义勇为者高考加10 分,对受省人民政府表彰的见义勇为者加20 分。 然而,高考德育加分自从出现就一直遭受质疑,比如“ 在评价方式上,量化考核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道德品质;在评价过程上‘, 加分’难以操作甚至有可能违背‘ 教育公平’;在评价结果上,很难通过‘ 加分’真正选拔出道德品质高尚的学生。 ”[10]高考德育加分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

( 四) 取消高考德育加分,推行综合素质评价时期( 2015 年以后)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为落实这一部署,2013 年11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高考改革也备受瞩目,其中明确提出了“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高考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此背景下,2014 年9 月,国务院出台了《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要求“ 减少和规范减分项目”并且“ 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为此,教育部相继出台了4 个配套文件,提出“ 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 2015 年4 月16 日,山东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高考加分政策调整情况, 其中见义勇为加分项目被取消。自此,高考德育加分退出历史舞台。 2015 年4 月24 日,上海市教委颁布了《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试行)》 ,要求学校客观、真实、全面地记录学生在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修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的情况,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这一举措掀开了高考德育改革的新篇章。

二、高考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通过梳理高考德育改革的历史演变, 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考德育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 一) 在价值取向上,逐渐淡化意识形态色彩

受国内政治环境影响,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前所述,这种现象在反右倾扩大化时期以及文革时期表现最为突出,政治审查甚至成为第一录取标准。 文革结束后这种现象有所好转,1987 年伴随着“ 政治审查”在高考招生文件中的消失,高考的意识形态色彩明显弱化。不仅如此, 即使在政治审查写入高校招生文件的不同年代,政治审查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从文革中强调政治出身到八十年代主要依据个人的政治表现, 再到最后取消政治审查的提法,政治审查从有到无、审查标准由严到松, 两方面都呈现出高考逐步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价值取向。

( 二) 在考核方式上,由量化评价走向质性评价

六十多年来, 高考德育改革先后经历了优先录取( 1949~1976) 、降分录取( 1977~2000) 、加分录取( 2001~2014) 、 综合素质评价( 2015~) 几个时期。1956 年高等教育部颁布的 《 全国高等学校1956 年暑期统一招生录取、分配办法》 对优先录取条件、分数做出了规定,“ 对于合乎优先录取条件的考生,如果他们的政治、健康条件合格,学科成绩够最低录取标准,在与一般考生成绩相同或相近( 指总分少20分左右的) 时,就应该优先录取……在录取分配时,不管分级的大小, 按比一般考生每一分级低10 分,将合乎优先录取条件的考生, 逐级在一般考生录取之前先行录取后,再录取一般考生。 ”[11]而在1987 年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中则对“ 政治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实行降分录取。一直到2001 年,高校招生开始对“ 政治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 实行加分录取,这一政策延续到2014 年。不论是优先录取、降分录取还是加分录取,都是量化评价方式,通过分数来影响学生的录取结果。 2014 年,教育部出台《 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以及《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侧重学生日常表现的质性评价开始取代量化评价,高考德育改革迈向新时期。

( 三) 在考核内容上,由单一走向多元

从建国到1976 年, 政治表现为主要考核内容,这一时期的“ 德育”主要指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之后,高考对学生政治表现的要求有所放松,一直到1987年,思想品德进入高考考核的范围。 2014 年,在教育部颁布的 《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中,明确提出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其中与德育密切相关的“ 思想品德”部分“ 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如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 ” 评价内容涵盖政治素养、爱国主义精神、公德意识、公共精神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情况。可以说,改革后的评价内容更加全面、丰富、综合。

三、高考德育改革的反思

高考德育改革为何会出现上述变化, 高考德育改革未来将走向何处? 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反思。

( 一) 社会变革始终是高考德育改革的重要动力

高考德育改革深受社会环境特别是政治环境的影响。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到十年文革,政治表现是高考德育考核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开展,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 政治因素在高考中的比重逐渐降低。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开始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社会道德问题不断涌现,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开始蔓延。社会上甚至出现了道德冷漠、道德犬儒主义的现象,“ 道德滑坡论”甚嚣尘上。 而且在这一时期,高考出现了“ 惟分数是举”的现象,社会对高考的批评逐渐增多。 针对这些现象,许多省市相继出台了“ 见义勇为”加分政策,试图以此扭转社会不良风气。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社会各种矛盾不断涌现, 改革亟需深化并朝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也成为高考德育改革的方向。由此可见,社会环境的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都在高考德育改革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实际上,高考德育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社会变迁史。

( 二) 高考德育改革逐步回归常识、回归理性

改革就是不断回归常识的过程, 就是回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对于高考德育而言,回归常识就是进一步尊重德育规律。以此观点来看,高考德育改革正走在回归常识的路上。其一,政治教育在德育中逐渐褪色,德育的真实面目更加清晰可见。从注重政治表现到侧重思想品德修养是高考德育改革的一大进步;其二,由注重“ 突出事迹”到强调日常行为表现,由量化评价到质性评价,尊重了学生的品德发展规律,体现了高考德育改革的科学性。除此之外,教育公平成为高考德育改革的不懈追求。 高考德育改革的受益对象从阶级内部成员到政治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最终面向所有学生,受益对象不断扩大,高考德育改革开始回归理性。

( 三) 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是高考德育改革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 高考政策的频繁变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考德育改革尤为明显。 以山东省为例,2014年高考前夕出台了“ 见义勇为”加分政策,而这一政策在2015 年即被取消。频繁的改革反映了这一问题的敏感性, 体现了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 但是,这种“ 朝令夕改”的做法必定会降低高考改革的公信度,在社会上产生消极影响,削弱高考改革的社会基础。因此,在保证高考德育改革科学性的同时追求政策的稳定性应当成为高考德育改革努力的方向。

( 四) 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是高考德育改革的有力保障

秘书写作教学的反思与改革 篇11

关键词:秘书 写作 教学

秘书作为领导的助手和参谋,需要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应用文书写作是文秘人员的看家本领和基本功,是参与组织事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应用范围广泛。不论科技如何进步,秘书的文书拟写职能无法被完全取代。因为文书写作不是简单的程式化“码字”,文书写作还融注了书写者的意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秘书调查研究、辅助决策、沟通上下等职能活动的具体反映。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秘书,离不开专业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的训练。秘书写作课程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学生秘书工作领域的文书写作思维,提高写作水平。内容涵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及秘书个人处理日常工作事务、社会交往所使用的各类文书的写作技巧和规范要求。

秘书写作作为实用写作的一脉支流,与一般的文章写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与一般文章写作一样,有准备、草拟、审核与修定这三大写作阶段。不同之处在于秘书写作是一种受命写作,具有被动性。不像写诗歌、散文那样可以任意驰骋,个性鲜明,张扬不羁。秘书写作必须紧扣领导或制文机关意图。文学作品创作为了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可能不会直接显露主旨,而让读者去发掘、揣摩。但秘书写作则忌讳主旨不明白,不直接。秘书写作具有实用性,是一种“为用写作”,针对需要处理事务,解决现实问题,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写作。在材料的选取、加工整理上面,不像小说创作可以虚构夸张,秘书写作要求反映客观事实,从实际出发,还原事物本来面目,精神实质在传达时不能夸大走样。秘书写作的体式有的是约定俗成,有的是法规政策确立的。从外在的用语、行款、标识等形式到内在的内容、布局等逻辑结构相对稳定,规范标准。

一、秘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秘书写作课给学生的感觉是“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写就懵”。在完成写作任务时,容易出现文种错用,措词不当,错别字较多,用语不得体,语言欠精炼,格式不规范,套用千篇一律,内容空泛等问题。学生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在诸如事务性文書、公文写作中,往往考虑不周全,问题解决不全面。

一些写作任务教师会给定学生模拟情景,但多仅限于模拟写作,缺乏实战情境下的真实创作。身处校园的授课教师往往缺乏企业生产经营或行政事务处理的一线经验,虽然写作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经验明显不足,平日里自身的“下水作文”较少。譬如在法律事务文书和经济文书写作的教学上很少由表及里。讲解多平铺直叙,限于浅表。不能深入结合真实案例生动讲授。应用文书范文不像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很少在课外涉猎例文,文书范本阅读量小不利于写作技能的娴熟掌握。课程因写作文种较多,信息量大,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机械,教法陈旧老套,学起来较为枯燥,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敷衍了事。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对写作有畏难情绪。不能举一反三灵活地将所学文书用于各种具体事务的处理。

二、秘书写作教学优化措施

(一)写作渗透秘书角色化意识

在秘书实际工作过程中,写作的部分文书是领导的发言稿,用在不同的场合。有迎来送往的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举行大型团体活动的开幕词、闭幕词等。作为文书起草的秘书,不但要考虑文章的遣词造句、语法修辞,更重要的一点是文书内容必须遵循秘书工作伦理,契合发言人的身份职务,立场主张,确保观点态度的不偏不倚。在单位领导授意下,秘书还要起草批复、答复函等回复性公文,如果秘书悟性不够就不能深刻领会上司意图,致使文件内容貌合神离,偏离要义。下级部门执行起来左右为难。为规避风险,教师在授课时,要注重烘托情景氛围,让学生扮演领导、秘书、基层办事员等人物角色,以角色人物的身份来进行写作构思,通过仿真训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至理性认识。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提醒学生带着角色化的意识来进行写作。唯有根植秘书为领导分忧解难、出谋划策的角色土壤,才能将领导的发言稿写得淋漓尽致、恰当通透。

(二)大力开展写作资源建设

学校给予资金资助教师编写秘书写作教材和课题项目申报,鼓励校企合作开发适宜地方经济发展的写作实训教程。进行秘书写作试题库、例文资源库的建设,方便学生参考借鉴。教师要多途径、广渠道搜罗例文佳作。按照事务文书、党政公文、财经文书、礼仪文书、科技文书等,分门别类编目存储。对每届开课班级学生的习作,也选取典型进行收录。对于病文做适量归整,加注点评分析,以供学生学习。以习作修改、病文解析为抓手,深化文体语病、层次结构、谋篇布局、语言风格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写作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

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秘书写作教学要紧跟形势,谙熟90后学生特质。有序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上线精品课程,共享优质资源。通过网络平台、仿真实训软件,实现教师发布课程通知和作业,学生作业上传和批改情况浏览。利用网站论坛、社区积攒人气,录播微课,互动教学。开通秘书写作微信公众号,通过微博、博客交互增加学习者黏性,用社会化媒体平台强化师生交流关系。开发秘书写作手机APP,借助移动客户端实现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学习。

统筹安排至少三分之一比例上机操作课时,学生从联网计算机教师端接收教师布置写作试题,利用网络收集素材,拟稿、打字排版出规范的电子版文书,并通过打印机输出自己的写作成果,实现文档一体化学习。在限时训练写作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Office办公软件及常用网络工具软件的使用。

(四)写作考评标准多元化

秘书写作的文稿是否成功,不单看文书的结构、句式语法,还应结合文稿所针对的事务处理情况来进行综合衡量。秘书人员的运思写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行动写作”。需要办公秘书“吃透两头”,对上要领会领导的方针政策,忠诚践行。对下要能扎根基层实情不浮夸,务实履职。文稿要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稿件付印后,秘书还需与有关部门及人员联络沟通,催办落实。将事务进展情况反馈领导。秘书在“行动写作”的过程中要运用包括写作在内的多种职业能力。因此,教师在写作课的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打破一张试卷定成绩优劣的片面单一评价模式,对考核标准进行重新洗牌,构建趋向真实工作的评价标准。从单纯的知识考评转向能力、素质、知识三位一体的考评。采用口试、笔试、方案报告、项目实操、论文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写作能力、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出勤、课堂表现、实训项目完成情况、项目成果汇报、文书模板、例文阅读量等方面设立百分比考核指标。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各占百分之五十。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五)“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

写作教学要循序渐进,文体学习先易后难,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对于内容较为复杂的文体要适当放低掌握要求,写作练习先从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文书种类入手,让学生拥有写作成就感。践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选择结合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编写实训项目,彰显课程实用性、工具性特色。比如制作学校元旦晚会策划方案、班级文体活动方案、活动邀请函;写作学生网购消费情况调查问卷及调查报告等。实训项目要体现过程完整性,不是简单的教师先讲文体写作结构、注意事项,然后留白时间学生课堂写作。也不是教师分配写作任务后,学生用课余时间上网查找资料,完成文本,发送教师电子邮箱。而是颠覆已往模式,甚至走出教室,走进社会。通过实践在更广阔的天地下教学。以策划书的教学为例,可选取班级联谊晚会策划方案写作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畅所欲言,为班级联谊晚会的筹备建言献策。从晚会召开时间、地点,邀请嘉宾的确定到节目安排、后勤保障、经费预算,事无巨细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认识到方案写作需要关注的细节问题。待商讨告一段落,学生分小组同题写作,完善自己的策划方案,以PPT的形式展示呈现,讲解小组创意。最后通过集体评议挑选最佳方案开展真实的班级联谊活动。教师要参与到活动执行当中,用心观察活动组织开展情况,做好记录。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回顾,投影活动进行时拍摄的照片、播放视频,围绕方案落实、存在问题、学生表现和改进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使学生意识到头脑当中的活动设想与具体落实之间的差距,活动运行中的变数,需要应急预案的指引。考虑周全、经验老道和阅历丰富对出色策划的至关重要。从策划书基本概念的学习到真实项目的落地执行、评估总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一体化实战项目。安排学生进行习作的互改互评,锤炼写作语言,交流写作心得体会,以改促学。

教师要积极行动,争取学校各职能处室的支持,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各职能部门的文书撰写工作中去,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会议通知、会议简报、计划、总结等文稿的写作。办好校内秘书写作大赛,以赛促教。选拔、培育选手参加省内外相关文书写作竞赛,树立榜样,以赛促学。

秘书写作以活动为载体,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做、评环环相扣是一个教学的趋势。

办文功底是秘书职业技能和素质的根基,只有勤写多练,才能积累起写作的经验,成为称职的秘书。厚积薄发方能下笔成章,教师要善于整合多方资源,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注重精讲多练,改变以往讲得多,学生写得少的现状,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的撰写错误。使学生能够勤于思考、学以致用。写作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坐而论道”、“述而不作”,倡导走进一线,执笔实战,成为写作行家,更好地指导学生。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冷静反思 篇12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改革,反思

实施语文新课程改革以后, 课堂确实有了可喜的变化。然而, 冷静反思时, 我们也许应该思考一下:目前, 语文课堂到底该新在什么地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语文堂课上, 学生学到了什么?现就语文新课程改革谈一点体会。

一、好课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之中的, 也是贯穿在整个学段之中的。课程标准不等于课堂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要分解到一堂一堂课中去的, 即把课程目标分解为课堂教学目标。语文好课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应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完成, 不能互相割裂。在备课时, 如果从知识教学来立意备课, 就是在完成知识教学过程中, 采用适当教学方法, 达成能力与方法目标, 达成情感目标。不同类型的知识, 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情感类知识, 强调学生的体验, 强调“悟”, 课堂上仅有教师的讲授, 灌输是不够的, 也是不科学的;反之, 仅有学生大量的“活动”, 而没有学生的“感悟”, 那也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

二、学生的课堂参与重在思维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学习中, 学生应该是主角。新课程理念也非常强调这一点, 但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课堂参与。语文新课程改变了教师的许多做法, 尤其是在设计学生活动这个环节中, 很多教师都动了不少脑筋, 想了不少办法, 确实对活跃语文课堂气氛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们也得冷静想想, 能每节课都这样活动吗?活动是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吗?每个教学情景都需要追求“真实化”吗?这些活动都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吗?中学语文课程也“儿童化”是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还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无论是新语文课程还是老语文课程,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该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之一。学生在课堂中学习, 它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注意力参与。没有注意, 就没有学习, 注意是学习的门户。教师应该想尽办法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能尽可能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二是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有些课堂, 教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像连珠炮似的, 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 再加上问题又多是一些“简单化、封闭式”的问题, “是不是”、“对不对”, 学生的回答整齐划一, 热闹非凡, 哪来的思维训练。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非常明显, 根本谈不上思维的深度、广度、厚度和穿透力,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在太差。第三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有节语文课上, 教师让学生表演“羚羊木雕送人后, 家人对孩子的问责”, 让学生体会家长的表情和对孩子的态度, 结果表演者在笑, 观看的学生更是笑得“人仰马翻”。如果说探究指向问题的解决, 体验则指向学生心灵的感悟, 不能为追求学习气氛的活跃而放弃“灵魂”啊。

三、多媒体只能是“辅助”而已

新课程改革推动了多媒体的使用。由于多媒体可集声音、图像和动态画面于一体, 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 有利于在学生头脑中搭建理解的桥梁, 突出教学的重点, 突破教学的难点, 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 目前多媒体进教室以后, 有的教师把黑板都“撤”了, 用多媒体代替了原来传统的板书。多媒体的运用不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 应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用。一节课中补充材料过多, 学生能“消化”得了吗?放映速度过快, 一张一张地闪过, 学生能记住和理解吗?请记住, 多媒体只能是“辅助”而已, 要正确、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 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四、应该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当前不少语文课堂热热闹闹, 空空洞洞, 知识缺位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课程改革提倡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 可是, 支持这些现代化阅读方式的相关知识, 却显得有些滞后、过时。课堂上我们常见到的文学欣赏课是:一方面在运用一些令人感到高深莫测的学术话语, 另一方面依然陶醉在旧有的知识体系之中。韩雪屏先生在《呼唤语文教育本体研究的回归》一文中说道:“不结实的知识概念体系难以支撑高大的教育理念的框架。华美的理念外衣将终究覆盖不住苍白虚弱的躯体。多年来, 关于语文教育的研究, 更多的是在观念层面上运转, 而没有真正触及语文教育改革的实质——知识的除旧布新。”李海林先生在《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一文中也谈到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 不是要改掉“语文知识”的教学, 不是要把“语文知识”本身驱逐出语文教学内容的范畴;恰恰相反, 我们需要的是开发新的知识, 需要的是一个新的知识观。

总之, 新课程改革要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必须注意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要善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努力创设和谐的、恰当的课堂氛围, 改变片面的对新课程语文课堂的模式。实行目标教学, 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实行目标教学, 变无序为有序。新型语文课堂教学还会有其他的要求与特点, 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不断创新。新型语文课堂是新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 是学生的迫切期待, 更是要靠教师的不懈努力追求与实践来丰富与完成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经济承诺下一篇:时间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