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与知情权法理

2024-08-12

隐私权与知情权法理(共5篇)

隐私权与知情权法理 篇1

2012年10月, 某大学为了解决新入学特别特困生的经济困难, 欲将社会捐献给该校的一部分钱、物发放给特困生并有计划地为特困生安排一些勤工助学岗位。该校实行公正与透明操作, 学校通知要在初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将特困生名单在校内张榜公示。该院学生张某在申报表中不愿意填写母亲离家出走的信息。但学校在核实后张榜公示了这一信息。张某在取得勤工助学岗位后, 以学校未经过其本人同意即将其信息张贴出去, 侵犯了其隐私权为由, 向法院起诉。经过开庭审理, 在案件评议过程中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学校公示他人家庭情况, 涉及到个人隐私。另一种观点认为, 虽然学校公示该人家庭信息, 但是向社会公示特困生, 隐私权“让路”公众知情权, 故不构成侵权。那么隐私权、知情权到底是什么, 应如何平衡和协调二者的冲突呢?

一、隐私权的概念

1、什么是隐私权

隐私权是一个从西方引进的概念。1890年, 美国的两位法学家布兰蒂斯和沃伦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隐私权》的文章, 并在该文中使用了“隐私权”一词, 被公认为隐私权概念的首次出现。王利明先生则认为,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2、隐私权的内容

隐私权是一种具体人格权。笔者认为其内容主要包括: (1) 隐私知悉权。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 不可以摄像让一个人对自己的私人信息, 为了人格的完满, 其有权了解有关自己各方面的信息。 (2) 隐私隐瞒权。隐私隐瞒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隐私进行隐瞒, 不为人所知的权利。 (3) 隐私使用权。隐私使用权是指隐私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精神、特质等方面的需要, 可以对隐私加以使用。 (4) 隐私保护权。隐私保护权是指隐私权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权所享有的维护其不可侵犯性, 在收到非法侵害时可以寻求司法保护的权利。

二、知情权的概念

1、什么是知情权

知情权又称为“知的权利”、“知悉权”或“了解权”。一般认为, 知情权是指一个人有权知道他应当知道的事情的权利。张新宝先生曾对知情权下过定义, 即公民对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自己的档案材料) 或者有兴趣的事物 (如社会新闻) 及公共事务有接近和了解的权利。笔者认为知情权的主体既可以包括自然人, 也可以包括法人及其他组织。

2、知情权的内容

我国学者认为知情权应包括: (1) 知政权, 即公民依法享有知道国家活动, 了解国家事务的权利。 (2) 社会知情权, 即共鸣有权知道社会所发生的, 他所感兴趣的问题和情况, 有权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3) 个人信息知情权, 即公民知道有关自己的各方面情况的权利, 如自己的出生时间、地点、亲生父母。

三、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

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

1、知政权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隐私权的冲突

知政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知道国家活动, 了解国家事务的权利。知情权赋予了普通公民进行民主参政、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而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他又不希望属于自己的一些私人信息, 就会产生知政权与官员隐私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2、社会知情权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冲突

社会知情权赋予了公民有权了解其所感兴趣的社会新闻的权利, 以满足其精神生活的需要, 主要表现是对公众人物的知情权。公众人物当然也应享有作为人应享有的隐私权, 现实生活中常有新闻报道与公众人物隐私发生冲突, 为这事打官司的事情也经常发生。

3、公民隐私权与个人信息知情权的冲突

公民隐私权是指公民有权隐瞒、维护自己的私生活及个人秘密。而个人信息知情权是公民有权依法知悉和获取信息, 满足其知的需要。由于二者代表不同方面的精神利益, 它们的冲突便应运而生, 知情权的行使稍有不慎便会侵犯隐私权。

四、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平衡

笔者认为实践中应如此解决隐私权和知情权冲突:

第一, 当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知情权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自身的隐私权发生冲突时, 应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先,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隐私权进行适当的限制。政府官员应当是社会的表率, 个人情况是他们能否恰当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

第二, 放社会功名之间的隐私权与知情权发生冲突时, 应惊醒对权力的协调于平衡。这两种权利都是人格权, 均有权行使。在协调两者冲突时, 我们应做到:一是尊重对方的权利, 二是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 三是对知悉的对方私生活秘密应予以保密, 负有不得扩散、泄露义务。

第三, 当新闻媒体与个人隐私权发生冲突时, 我们分三种情况来解决: (1) 党新闻媒体与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发生冲突时, 如前面所说, 只要满足公共利益和公众合理兴趣的需要就应受到公众知情权的限制, 反之同样受隐私权的保护, 不得非法窃取和披露。 (2) 当普通人的隐私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事件相联系时, 媒体应按公共利益原则予以处理。 (3) 当普通个人的隐私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而媒体予以披露时, 应对个人隐私予以保护。相对于媒体来说, 个人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很容易遭到“媒体暴力”的侵犯, 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保护个人的隐私权尤为必要。

隐私权与知情权法理 篇2

(一)隐私权

隐私权作为健康隐私权的上位概念,是较诸有关名誉、姓名、肖像等基本人格权更晚出现的一种人格权。1890年美国法学家布兰戴斯和沃伦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论隐私权》一文首次提出了隐私权的概念和理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随后,美国各个州也确定了隐私权在宪法和法律上的地位,欧洲各国也逐步将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确认下来,并将隐私权纳入了《欧洲人权公约》、《美洲人权公约》的区域性公约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和《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公约中,隐私权成为一项国际人权。

隐私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个人宁静生活以及决定私人事务等享有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它包括个人信息的保密权、个人生活不受干扰权和私人事务决定权。

(二)公民健康隐私权

关于公民健康隐私权的定义,学界尚未有专门的定义,但根据隐私权的定义,我认为公民健康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个人信息进行自我控制,不受非法干涉的一项重要的人格权。个人健康信息则是指与公民个体正常存在与否相关的信息,可以是躯体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公民健康信息包括姓名、肖像、联系方式、病情等。

二、公众知情权概述

(一)公众知情权的概念

知情权,又称为“知的权利”、“了解权”,在我国台湾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又称“资讯权”。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新闻记者肯特·库柏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是指人们有权了解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当时的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内部蔓延着消极对待政务信息公开化,任意扩大保密权限的官僚主义思想,库柏从民主正字的角度呼吁官方“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并建议将知情权推升为一项宪法权利。

知情权的定义有狭义广义之分。广义的知情权是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狭义的知情权则指知悉、获取官方信息的自由与权利。

公民健康的公众知情权应该采取知情权广说义,即公民享有的知悉、获取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他人健康信息的权利。

(二)公民享有公众知情权的依据

由于隐私是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生活领域,所以如果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联,就不能成为隐私了。与此同理,隐私权的范围也应受到社会公共利益的限制。我们知道,我国《民法通则》将公序良俗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加以规定,因为诚实信用原则有限制权利行使、义务承担、自力救济等功能。公民健康隐私权当然也应受到公序良俗的限制,也就是说,其应受到社会公共利益的限制,不能违反社会公共利益。这样,公民健康隐私权的范围就是个人基于其不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私人生活秘密而享有的权利。

三、公民健康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冲突的原因

当今社会,人权观念逐渐增强,自然人对各方面都产生了新的权利需求,特别是当涉及到自身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评论等信息时,自然人所要求被保护的程度就更高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资讯信息膨胀的当代社会,人们更加想要关心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却又对自己的私人信息的披露抱谨慎的态度。当人类受到疾病威胁时,个体即希望将有关自己的健康信息隐藏起来,不被他人知悉,以维持自己原有的生活安宁,又期待获取他人的健康信息以回避传染源。隐私权与知情权本就是一对相互冲突的权利,公民健康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冲突则是两者冲突的细化,下文则具体分析两者冲突的原因:

(一)权利价值不同

隐私权的价值在于为公民隐瞒、维护自己的私生活秘密并防止他人侵犯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核心在于拒他人于个人私生活之外;而知情权的主旨是在法律上赋予公民知的权利,以满足了解的需求。隐私权是阻碍人们获得某种信息的权利,而知情权是获得某种信息的权利。两者完全相反,一个是要将自己的信息隐匿,一个是要获悉他人信息,二者相互对立、冲突在所难免。

(二)保护的法益不同

权利义务是法律对利益的确认,同时它们也是构成法律对利益进行调整的有效机制。权利是获得和保有利益的有效工具,每一种权利都指向特定的利益。每一个法律意义上的人都有在法律限度内追求和获取自己最大利益的正当权利,由此产生了利益追求的多样性。知情权不仅体现出个人利益,也体现公共利益。而隐私权体现的主要是个人利益,隐私的根本属性是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利益追求过程中形成的具体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所承载的利益往往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交织的,由此产生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自然产生了两个权利的冲突。

(三)权利表现形式不同

隐私权是一种静态、消极的权利。隐私权具有完全表现自我的属性。作为公民的一项人格权,隐私权在性质上是绝对权,其核心内容是对自己的隐私依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支配,其他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侵害的义务。因此,隐私权体现为消极性、被动性特点。而知情权与隐私权恰恰相反。知情权是一种动态、积极的权利,必须以一种主动的行为才能实现,具有积极性、主动性特点,权利人以外的其他人承担的是一种积极的作为义务。两者在外部形式上如此明显的差异,成立两者冲突的外部原因。

(四)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各种权利体系的发展,以及这些权利的法定化为权利的实现和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和合法根据,但权利法定化的同时,由于法制和法治的布完善、不成熟,对权利法定的界限比较模糊。这种法治发展状态即为权利保护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权利的冲突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的法律关于隐私权和知情权的规定相对较少,两者的界限不够明确,所保护的权利范围也比较模糊,这也就成了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的因素之一。

四、公民健康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衡平的适用原则

在建设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旗帜下,对任何冲突饿、我们都应尽量找一个平衡点把两者的冲突和矛盾限定在最小的范围内。以知情权名义无视隐私权,必将对公民私生活以及个人尊严造成极大的伤害;而打着隐私权的旗号限制知情权,则会危害社会公共利益,造成社会不安。学界对于衡平两者冲突的适用原则有下面几种观点:

(一)公共利益原则

该原则强调当隐私权与知情权发生冲突时,保护知情权、限制隐私权。在法理学上,权利被定义为“法律许可的自由”,作为权利的自由受到法律的保护,但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所以,隐私权也是受限制的,它的内容和行驶依法应当受到法律、公序良俗原则的限制。即使是最早提出隐私权概念的沃伦也认为隐私权是应该受到限制的。在一些关于人权的国际或区域性条约、公约中,一般将隐私权规定为可克减性的权利。所谓可克减性的权利通俗的讲就是可以打折扣的权利。

(二)权利协调原则

隐私权和知情权都属于法定自由与权利,而各种法定权利或自由具有法定性和相互制约性,没有主次优劣之分。在两者冲突时,应对两方都有所限制,争取做到不同权利的均衡。换句话说,当公民健康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冲突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较小的范围内公开隐私来达到协调两者关系的目的。隐私公开范围的限制既满足了知情权的需要,客观上又满足了公民健康隐私权。遵循这一原则,当公民的健康隐私确实影响到公众健康安全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该隐私,但是如果没有达到必要的程度则不应该公开,且公开不应牵涉或影射与此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其他人。

(三)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原则最开始是对契约自由进行限制,但现在,公序良俗原则则被视为与诚信原则同等的私法领域的大原则:私法上权利的行使、义务的履行,须在此范围内,才视为正当。在公民健康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相冲突时,必定要遵循公序良俗原则,要求优先考虑公共道德秩序和善良风俗,尊重人的尊严、人格等问题,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五、公民健康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衡平的具体措施

(一)通过立法明确保护的内容

立法没有明确的规定,造成了公民健康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分界比较模糊,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当事人无法根据法律做出正确的选择。具体的建议由如下几点:

第一、完善对隐私权的保护。从民法上来讲,在人身权制度中,先作出一般人格权的规定,另外对几种主要的人格权包括隐私权、人身自由权分别进行列举和规定。其次,在侵权民事责任中,增加相关条文规定侵害个人隐私权和人身自由权的民事责任。另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法律法规加以规定,如个人信息保护法。首先,明确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其次,明确资料收集人和资料提供人的权利与义务;再次,明确资料收集和处理的程序;

第二、完善对知情权的保护。首先,宪法应当对知情权作原则性规定;其次,在民事基本法中规定了隐私权的一般保护原则后,应作例外的规定。把原则上不受保护的隐私信息罗列出来;最后,在具体的法则中规定哪些部分的隐私信息是可以被公开的。

(二)通过立法明确法律责任

任何滥用权利的行为都应承担法律责任,对于不正当使用、非法侵犯公民健康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应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轻则追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重可追究其刑事责任,以维持社会公平、公正,权衡两权为准,重在教化世人遵循社会秩序,共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完善有关管理保护机制

目前,我国对公民健康信息的行政监管和法律责任的追究都还没有相应的管理保护机制,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完善,建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公民的健康信息,相应部门的有关职责该如何行使,就要通过立法给予明确的引导,让有关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是什么,从而使各部门各施其职,各担其责。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隐私权与知情权的范围,以更好的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四)通过道德手段予以救济

在社会调整体系中,法律并不是唯一的调整手段,道德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当法律对公民健康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之冲突的协调做出规定之后,在短期内、在形式上,可以保证冲突的缓和;但由于世人观念的迂俗,公民对带有传染性、遗传性疾病的患者,潜意识里更多的还是排斥、甚至是歧视。因此,要更大限度地协调这两个权利之间的冲突,还务必在社会管理上,对公民进行一定的思想教化。

隐私权与知情权法理 篇3

像许多其他法律概念一样,对隐私权下定义也是一件带有挑战性的事,不管怎样,在对隐私权进行界定的时候都有必要先了解另一个概念,即隐私。我们不妨将二字拆分成“隐”和“私”两部分,私,是与公相对应的,它是指那些与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隐私无关的个人生活和个人信息,不同于公众所知晓的信息,而“隐”是指个人生活和个人信息不愿意为他人知道,不愿意为社会公开的一种心理或者状态。这两个词加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名词,即隐私,从字面意义上,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它是指将那些与他人和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和个人生活“隐”去,不让别人知道,就这样一种特征而言,在人类脱离动物界而成为人的时候,人们就有了隐私的观念,比如用兽皮和树叶遮挡隐蔽部位,但那时也仅限于人体和两性间的隐私,没有今天所指内容丰富。

隐私作为一种权利概念被提出来,是在美国,据记载,19世纪90年代,美国两名著名法学家路易斯·布兰蒂斯和萨莫尔·华伦在哈佛大学的《法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论隐私权》,开启了人们对于隐私权研究的大门,根据他们的表述,“生命的权利已经变得意味着享受生活的权利—即不受干涉的权利…”。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如今其概念已经变得更为具体和明确,按照通说,我们不妨给隐私权下这么一个定义:隐私权,是指个人生活安宁和生活秘密享有的不受他人披露和干涉的一种具体人格权。据此,我们可以看出隐私权的一些不同于其他人格权的独特特征:

(一)权利主体特定性

隐私权具有极强的人身依附性,只有自然人才谈得上有隐私,法人和其他社会团体不具有所谓的隐私权。(1)

(二)权利内容的广泛性

关于隐私权的内容真可谓众口不一,有的学者认为包括隐私支配权、维护权、公开权、利用权;一些认为包括隐私享有权、利用权、维护权;另外一种观点是包括隐私保密权、利用权、支配权与维护权;当然还有学者将之归纳为隐私知悉权、隐瞒权、修改权、维护权、支配权,等等。

(三)权利的有限度性

隐私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它具有绝对权、对世权的特征,可以以自己享有隐私权对抗所有其他人,但是任何一种权利都不可能脱离义务而单独存在,任何一种权利都不可能没有限度,隐私权也不例外,这尤其体现在官员等人身上。

二、知情权的概念和内容

知情权,又叫知悉权、了解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知情权这一权利是由美国的一位新闻编辑肯特·库珀在1945年1月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指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而国家应最大限度的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尤其是获取政务信息的权利。到了50和60年代,美国兴起了一场“知情权”运动,使得知情权成为与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2)知情权有广狭义之分,狭义仅指政府、官方信息。广义包括执政权、公众知情权、个人信息知情权。知情权的出现在信息化的今天为新闻媒体公布各种信息提供了合法基础。

三、公民隐私权与知情权的现实冲突与协调

隐私权之立法宗旨在于保障自然人隐瞒、维护自己的私生活秘密的权利,防止任何人非法干涉,而知情权的目的是保障自然人了解真相、知悉真情的权利,满足其需要。(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方面希望通过各种渠道知道更多的别人的事情,而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自己的事情被别人知道,两者之间就不可能没有矛盾与冲突。现实中发生的个案很多,比如幼儿园张贴体检结果,侵犯幼儿隐私;在不适当的场合,譬如澡堂、厕所等私密空间安装摄像头;趁人不备偷拍他人不雅照;患者私密部位被当做教学标本,等等。如果案件进入司法程序,想必被告一方提出的最好的主张就是,自己有知情权,有了解,关注这些事项的权利。那么,在立法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呢?不妨从以下几个原则考虑:

第一,公共利益优先原则。(4)这项原则主要适用于一些公众人物,比如明星,政府各部门官员等。我们对这些人的个人收入、财产状况、学历、职称等享有的知情权与他们的隐私权之间的冲突,虽然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私人空间,有不想为人知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正是由于具有公众人物身份,他们才显得与众不同,他们的一言一行,才更值得我们关注,以此来实现我们的监督权。

第二,保护弱者原则。该原则主要适用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在聘用劳动者的时候,总是希望尽可能多地知悉他们的身体状况、年龄、家庭状况等个人信息,而劳动者们却不愿意自己的个人信息外露。针对这样的问题,就有必要适用该原则,劳动者相对于庞大的用人单位而言,毕竟是弱势群体,法律理应保护弱者的个人合法权益,这时,用人单位就要做出适当的让步,仅可以对劳动者与工作有关的信息要求知悉,至于其他方面,劳动者有权以隐私权来加以对抗。

第三,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主要适用于司法取证方面,在现代社会,秘密取证,违法取证现象比比皆是,其中有很多都超过了限度,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比如在离婚案件中为了找出对方出轨的证据,在房间、卫生间安装摄像头,这样做当然可以满足自己的知情权,或许能够帮助自己打赢官司,但是作为法律研习者,我们却必须看出这些做法对他人隐私权的践踏。因此,在司法取证中,我们应该强调证据的合法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证据来源的合法性。

法律试图对人的各项权利予以保护,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各项权利之间都有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出产生矛盾的原因,想办法解决它。我们期待在今后的立法上,能够对隐私权和知情权加以明确规定,也相信二者一定可以和平地“相处”下去。

摘要:从远古时期用兽皮和树叶遮挡身体隐蔽部位,初步显示出羞耻心,人类就开始逐渐与动物界相分离,这可以作为隐私权的滥觞。而直到19世纪90年代,才第一次出现隐私权的概念,人们对之的研究也始于此,过多的关注其概念特征与内容、保护等问题,却忽视了对其的限制,1945年新闻界提出的知情权一词打破了这种局面,使二者针锋相对,矛盾凸显。然而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所要做的,是考虑如何将二者在现实中融合,协调,也即本文的写作目的。

关键词:隐私权,知情权,冲突,协调

参考文献

[1]杨立新.人格权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2]朱晓娟,戴志强.人身权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利明.人格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李显冬.人身权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5]曲直.留给隐私多大空间[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

[6]冯渊源,邓小兵.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0(4).

隐私权与知情权法理 篇4

一、知情权与隐私权二者之间存在的冲突

(一)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媒体的曝光使越来越多的信息透明化, 使公众对于各种信息的了解更加多元化, 但是这也使个人的隐私权处在一个危险的、随时有可能被曝光的社会困境。而存在一些必须公开的、关乎公民的生存与发展的政府信息就需要对社会绝对公开, 这些信息存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生态等许多领域, 关系到公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所以要求政府绝对的公开, 这是无法逃避的一个问题。大家对于禽流感一定不陌生, 当年的疫情极为严重, 引起了公众的恐慌, 在这种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 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这种情况下知情权就远比自身的隐私权重要得多。

(二) 在公共领域中个人隐私与知情权之间的冲突

政府的信息公开化在我国民主法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政府机关中公民得到的公共信息的知情权, 并且政府也应保证每位公民都平等的拥有相应的知悉、使用政府信息的权利, 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还是存在着隐私权与知情权的矛盾。例如酒后驾车被警队实名进行曝光并依法惩处, 其目的是为了使酒驾者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但是如未征得当事人同意公开了酒驾者的资料, 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 使酒驾者的内心会遭受很大的压力, 导致其生活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二、协调全媒体下的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

(一) 要把公共利益放在优先的位置

在公共领域, 政府机关通常掌握着个人隐私信息, 之中涉及了重大的公共利益时就要为公众的知情权让道, 比如, 具有病史的患者、病情信息, 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或可能造成某些人的自身安全的隐私信息, 还有危险人员的相貌等都应当公开。在这种情况发生时, 个人隐私就应当为公共利益让道, 即使本人不愿意公开, 国家机关可以强制其在社会公开, 而当个人信息已经威胁到公众的利益要采取优先原则, 使公众利益得到保障。

(二) 保护公众的人格受到尊重

隐私权早在1948年被联合国收录在《世界人权宣言》中, 作为基本人权被大众所熟知。虽然有了具体的规定, 但只是确定了其在基本人权中的地位, 使隐私权在法律上得到保护。在我国的法律中, 并没有对隐私权做出相对应的法律条文, 只是把隐私权作为尊严来加以保护, 并没有在宪法条文中明确提出, 而对公民隐私权的最高保护就是使其人格尊严不受伤害。另外, 言论自由、通话信息和住宅自由都是个人隐私的具体表现。我国有法律规定:“政府不得私自公开涉及国家、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 但是如果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会造成公众重大的利益损失, 可对外公开。”虽然这条规定还不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已成为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前提条件。在当今这个媒体不断壮大的时代, 政府可以通过媒体的渠道更多的了解公众的个人信息, 这使得公民的个人隐私变得十分脆弱, 使得隐私权极易受到侵犯。为了使知情权和隐私权得到平衡, 就要求公众绝不能为了使自己的知情权最大化而侵犯个人的隐私, 比如, 在政府的信息公开时涉及政府官员的个人隐私, 就不应公开, 否则就构成了侵犯人格尊严。

(三) 传播隐私时要注意对他人有益的原则

现在大众的手机都有拍照功能,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在网络上分享所看到的一切, 但在传播时应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 并核实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即便是做善事、有益的事, 也应该考虑这件事一旦公布在网络上, 对当事人可能产生的影响。在公共网络上发布任何消息时都应注意对他人有益的原则, 尽量将伤害减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周昕, 向敏.国外有关网络环境下知情权的立法现状及借鉴意义[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6)

[2]吴育珊, 万小艳.网络信息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协调与平衡[J].湖北社会科学, 2006 (10)

[3]刘娜.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J].新闻传播, 2010 (06)

隐私权与知情权法理 篇5

一、知情权与隐私权二者之间存在的冲突

(一)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冲突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媒体的曝光使越来越多的信息透明化, 使公众对于各种信息的了解更加多元化, 但是这也使个人的隐私权处在一个危险的、随时有可能被曝光的社会困境。而存在一些必须公开的、关乎公民的生存与发展的政府信息就需要对社会绝对公开, 这些信息存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生态等许多领域, 关系到公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所以要求政府绝对的公开, 这是无法逃避的一个问题。大家对于禽流感一定不陌生, 当年的疫情极为严重, 引起了公众的恐慌, 在这种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 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这种情况下知情权就远比自身的隐私权重要得多。

(二) 在公共领域中个人隐私与知情权之间的冲突

政府的信息公开化在我国民主法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政府机关中公民得到的公共信息的知情权, 并且政府也应保证每位公民都平等的拥有相应的知悉、使用政府信息的权利, 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还是存在着隐私权与知情权的矛盾。例如酒后驾车被警队实名进行曝光并依法惩处, 其目的是为了使酒驾者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但是如未征得当事人同意公开了酒驾者的资料, 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 使酒驾者的内心会遭受很大的压力, 导致其生活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二、协调全媒体下的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

(一) 要把公共利益放在优先的位置

在公共领域, 政府机关通常掌握着个人隐私信息, 之中涉及了重大的公共利益时就要为公众的知情权让道, 比如, 具有病史的患者、病情信息, 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或可能造成某些人的自身安全的隐私信息, 还有危险人员的相貌等都应当公开。在这种情况发生时, 个人隐私就应当为公共利益让道, 即使本人不愿意公开, 国家机关可以强制其在社会公开, 而当个人信息已经威胁到公众的利益要采取优先原则, 使公众利益得到保障。

(二) 保护公众的人格受到尊重

隐私权早在1948年被联合国收录在《世界人权宣言》中, 作为基本人权被大众所熟知。虽然有了具体的规定, 但只是确定了其在基本人权中的地位, 使隐私权在法律上得到保护。在我国的法律中, 并没有对隐私权做出相对应的法律条文, 只是把隐私权作为尊严来加以保护, 并没有在宪法条文中明确提出, 而对公民隐私权的最高保护就是使其人格尊严不受伤害。另外, 言论自由、通话信息和住宅自由都是个人隐私的具体表现。我国有法律规定:“政府不得私自公开涉及国家、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 但是如果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会造成公众重大的利益损失, 可对外公开。”虽然这条规定还不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已成为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前提条件。在当今这个媒体不断壮大的时代, 政府可以通过媒体的渠道更多的了解公众的个人信息, 这使得公民的个人隐私变得十分脆弱, 使得隐私权极易受到侵犯。为了使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到平衡, 就要求公众绝不能为了使自己的知情权最大化而侵犯个人的隐私, 比如, 在政府的信息公开时涉及政府官员的个人隐私, 就不应公开, 否则就构成了侵犯人格尊严。

(三) 传播隐私时要注意对他人有益的原则

现在大众的手机都有拍照功能,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在网络上分享所看到的一切, 但在传播时应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 并核实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即便是做善事、有益的事, 也应该考虑这件事一旦公布在网络上, 对当事人可能产生的影响。在公共网络上发布任何消息时都应注意对他人有益的原则, 尽量将伤害减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周昕, 向敏.国外有关网络环境下知情权的立法现状及借鉴意义[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6)

[2]吴育珊, 万小艳.网络信息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协调与平衡[J].湖北社会科学, 2006 (10)

[3]刘娜.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J].新闻传播, 2010 (06)

上一篇:预算管理效益下一篇:高级复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