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评价

2024-07-22

专项评价(共11篇)

专项评价 篇1

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其人口也在迅速的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及大众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就显得越来越多, 在我国目前的水资源方面来看, 情况不容乐观, 可以说是十分的短缺, 为了能够真正的解决这一难题, 国家和一些相关的部门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来修建和完善水利设施, 水利工程为了缓解一些地区的用水危机和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 水利专项规划现状

1.1 影响广泛而深远。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重要作用, 而水利专项规划是水利工作中最基础性的规划, 水利水电工程是重要的基础设施, 大部分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试用期都比较长, 同时还关系着一定范围内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对一些地区的成产和生活有着比较广泛的而又深远的影响。1.2对自然环境产生改变作用。水利规划涉及面较为广泛, 其战线也较长。由于较长的施工期内, 对自然环境会有一定的破坏, 从而使规划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变。1.3涉及公众和区域的根本利益。一般的水利专项规划其中都会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土地占用、移民动迁等, 无论是对受益区还是影响区都会有一定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1.4与相关区域的总体规划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水利专项规划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建设的项目上也不是单一的, 往往都会处于一种流域或者区域内, 具有整体性, 有着密切的关系, 规划的实施必定会影响周围区域。1.5研究的情况和问题复杂多样。水利专项规划在启动和建设这期间内, 并不是一个短暂的时期, 更多时候会涉及一个长期影响的问题, 其中会涉及到内陆的水域、河口湿地、海域, 还会影响到地表水、地下水、河湖水等, 对于一些水利的工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供水、防洪、灌溉、发电、养殖、航运、旅游等等。

2 水利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水利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a.评价起点高。流域规划、区域规划、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是水利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考虑的相关环境问题。b.评价范围广。在水利规划的工作中, 建设的项目相对是比较多的, 环境的影响具有综合性、累积性的特点。因为工程项目众多, 累计工程施工的数量比较大, 特别是施工环境的问题具有强度大和面积广等特点。c.涉及环境影响因素多, 评价内容丰富。水利专项规划环境评价的环境影响包括自然、社会和生物多样性等各方面, 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3 水利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由于我国目前一些水利工程的规划不合理和诸多的问题, 给水利的发展带来很多的影响, 其中主要包括:水利财务效益不佳、生态遭到破坏、移民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等等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水利工程目标的实现, 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这些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水利项目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非常重要。笔者认为, 水利专项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规划协调性分析、环境现状分析、影响识别、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影响减缓措施、检测与跟踪评价等。规划应该立足于宏观角度去思考和制定规划方案并且实施, 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和预测评价, 针对主要的环境问题,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拟定方案, 同时要积极的进行优化和规划。

3.1 协调性分析。规划的协调性分析主要是规划的方案以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 规划方案与相关的流域、区域、行业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实施的环境限制因素分析等等。以上分析均需分别进行, 同时要重点分析近期规划方案。3.2环境现状分析。环境现状的分析其中会包括:自然、社会、质量环境现状、主要的环境问题等环境发展趋势分析。其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在于, 环境现状的分析增加了零方案的环境发展趋势分析, 主要是分析若不实施该规划方案, 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主要变化趋势。3.3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识别, 其中包括规划方案的影响源分析和环境影响要素的识别。规划方案影响源分析要按照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分别进行影响源的分析。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可以采用专家咨询法、类比分析、矩阵法等等, 识别的内容主要有环境系统以及影响要素识别、影响范围识别、时间跨度识别等, 通过对环境影响要素的识别, 可以确定重点评价和一般评价要素。对综合规划和单个水利专项规划应该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要素识别。3.4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包括规划方案的调整优化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调整优化措施是以规划方案的规模、布局、实施的时序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消除重大的影响的因素。环境保护措施主要针对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的保护措施。3.5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环境的监测和跟踪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受影响的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敏感区, 通过对敏感区的拟定规划和实施后的监测进行跟踪评价, 从而来实施方案。对于水利专项规划重点来说, 必须要制定水资源、环境以及涉及重要环境敏感区的监测计划和跟踪评价实施方案。

4 未来水利专项规划的建议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 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尚处于初始阶段, 是刚刚才起步才开始的, 甚至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各个工作岗位的人员和一些专家对其工作看法及认识都是完全不相同的。笔者参加过一些评价的审查和调查, 在其中笔者发现有些时候, 一些专家不能够按照严格的规划进行评审, 许多的评价因子要求定量化, 但是事实上规划阶段在一定意义上是比较宏观的, 很多的设计参数往往都是在初步设计阶段定下来的, 同时再设计参数和规划极端的参数也是不相同的。因此, 一些环境的定量化分析难以被实现, 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意义不是很大。经过反复实验和调查, 笔者认为规划阶段应该主要是以分析与规划方案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 会不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 同时分析环境角度的确定是否合理、可行, 通过系列的重点评价和要素的分析, 从而在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相关的建议和看法, 这样才能从一个大的框架共同来拟定出初步的规划方案, 至于一些定量化分析可以留在建设项目阶段中来解决。因此, 建议评价的要点及评估的要点, 要以区别于监督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一些的评价内容和方法以及深度要积极的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定期的评价工作, 加强技术交流, 总结经验从而开展评价培训, 开展评价学术交流会以及在官网公布评价报告, 从而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 并且通过及时的完善更好地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迅速发展。

5 结论

水利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新的评价工作, 会随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制化的进程而逐步的发展和完善。根据规划的特点进行评价,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该做到控制宏观环境问题, 从而保护好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重点要注重持续的发展和协调发展。通过定期的评价工作, 加强技术交流、总结经验, 尽快的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 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管黎宏.以求真务实作风做好新形势下水利规划计划工作[J].陕西水利, 2014, 2:5-6.

[2]魏凤玲.水利规划设计与可持续性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8:174.

[3]李庚.加强农村水利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14:29.

[4]李巍.太湖流域水利规划及发展趋势[J].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3, 12:7-12.

专项评价 篇2

【关键词】DEA 高校 财政专项 绩效评价

一、前言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下达的相关文献当中,明确表明:需要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于事务性监管服务,在原则上都需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常规的合同、委托等正规、合法手段进行购买。该规定将政府购买第三方中介公司的相应服务推向了社会化。

除去民办高校外,国内的高等学校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所有者缺位”,国家并不强迫偿还投资,也不需要有相应的利润产生,这就导致了高等学校的教育资金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出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实施了高校财政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由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资金分配,最大程度上实现了高校资金分配的公平性。高校教育资金绩效评价是引导高校今后发展的风向标,对于高校教育质量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内最近一些年对其也是极为重视,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都是使用国内或者省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的,并不是以每一个辖区每所高校作为评价对象,更没有从第三方的角度对其进行独立评价,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评价的结果以及评价的有效性。本文从资金配置的效率性、收益性、可持续性等三个方面,通过DEA方法对吉林省15所高校的财政投入进行分析并评价其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

二、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一)第三方评价体系

通常来说,第三方评价的人员有高校专家、专业企业、社会人员、社会群众参与等多种形式,本文探究的重点是专业企业评价形式,就是有关部门聘请的商业性公司作为第三方进行的绩效评价,这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相关要求以及将教育走向市场化的理念。第三方评价最为重要的是公平性,本文主要研究高等教育财政专项投入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方式的选取以及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建设性意见。

(二)评估方法及模型选择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数据对决策单元(DMU)进行相对有效性或绩效评价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将一个经济体系看成一个单元在接受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后,通过技术手段,最终获取所需的数据资料。本文对于高校财政专项支出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则每一个研究样本就是一个决策单元,我们可以根据每个DMU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确定其是否为DEA有效。

DEA的基本模型有C2R模型和BC2模型。由于BC2模型相比于C2R模型同时考虑了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故本文在两者中选择BC2模型。

(三)研究的基本假设

按照目前的情况,由于各大院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很难进行统一,因此,本研究在以下条件中进行研究:(1)教育能力的等同性假设;(2)投入质量和产出质量相互之间的关联属于正比例假设;(3)不同教育能力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计算假设;(4)不同专业、年级投入一致假设。

三、实证研究

(一)基于DEA的DMU有效性分析

在对其实行DEA分析之前,依照相关的数据资料显示,主要根据2010~2013年各大高等院校财政专项投入占据其总体收入比例的平均值为权重,并对支出指标实行预处理,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匹配性。随后将其所获得的产出值录入DEAP2.1软件包中,方可得到结果。

(二)高等院校财政专项支出非DEA有效单元的“投影”研究

在对非DEA有效单元的“投影”研究进行分析时,主要是采用对DMU投入和产出的有效性展开分析,进而了解到一些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过多,规模效率低下,资金配置和执行绩效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因此,各高校应合理把握财政专项资金的执行进度,有序控制使用规模,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政策意见

(一)创建及披露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执行情况的数据库

数据库的建立对绩效评价是一个很好的技术支撑,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提供更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作用,同时提高各大高校的资金来源以及执行情况的透明程度,才可以切实地解决诸多不良现象,进而为财政专项支出的正确性以及使用效益等多个方面的评估提供条件。

(二)提高高校财政专项支出第三方绩效评价的监管力度

在对高校的财政专项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时,每一环节的作用都不能忽视。从高校的角度来考虑,应创建完善的财务监管体系和内部管理体系,有效配合该项评价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披露各项财政专项资金的执行情况;对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来说,必须拟定并健全高校财政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制度体系,提高高校财政投入绩效监管的合理规划,创建具有公众性意义的信息交流平台,确保各大院校在规定时间内披露相关信息内容,促使其做到公开透明。

(三)创建完善的高校财政专项支出绩效拨款与问责体系

实施本项工作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能够有效提升财政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益,进一步完成财政专项资金的预期目标。从总体来看,科学实行绩效评价和建立完善问责制度都是完成财政资金投入预期目标的重要途径。对于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通常情况下应选用绩效本位拨款以及绩效、问责兼顾的方式进行,明晰责权,从而实现绩效评价的真正价值。

综上所述,高校财政专项支出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评价过程,并且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在绩效评价的作用下,相关部门能够有效监管各大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的执行情况,并进一步提升其资金使用绩效,从而实现财政资金投入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闫丽莎.基于DEA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01:79-82.

[2]崔元锋,严立冬.基于DEA的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绩效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6,09:37-40+79.

[3]杨小波,李永华,宋金杰.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河北省11所重点骨干大学的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2015,05:97-100.

专项评价 篇3

一、我国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财政专项资金已涉及21个方面:科技, 教育, 文化,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和就业, 体育与传媒, 环境保护, 城乡社区事务, 农林水事务等等。但是, 由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投入规模呈现出上升的总趋势。而随之专项资金使用中出现的的问题越来越多, 使得政府部门对其的监管不断加强。

1. 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违法违纪现象

财政专项资金一般有着特定的项目和专门的用途, 但是近年来从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情况可以看出, 专项资金管理并未真正实行“专款专用”, 存在不少违规违纪现象, 主要表现为:一是随意改变资金用途, 用于“可视工程”、“面子工程”;二是专项资金没有实行单独核算, 项目、公用经费混淆使用, 出现挪用资金、严重挤占等情况;三是以考察费、会议费、差旅费等科目挤占专项资金。

2. 缺乏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

我国政府部门目前对于一些不按预算执行或随意改变专项资金用途等问题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措施, 对部分违规人员和单位的惩罚力度不够, 并且缺乏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这直接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效果, 助长了浪费、违纪等现象, 政府监督的权威性也相对弱化。

二、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

1.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

从目前公认的3E角度, 可以把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的要求概括为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本文还根据财政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特点, 把合法合规性加入此框架中, 即延伸到4E角度。目前应根据这四个要求来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

合规合法性绩效审计评价是对专项资金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律的规定和对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程度的审查, 就是重点审查财政专项资金有无违反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方面的规定。重点审查专项资金是否按照要求落实到位, 有无挪用公款、铺张浪费等情况存在, 是否存在损害公众利益等现象。

经济性评价就是指专项资金运用方面的审查。即投资项目的审查是否真实和科学, 是否有重复的项目预算、项目审批, 资金的分配是否合理, 资金真正投入到项目中去的比率。

效率性评价就是指资金和项目的管理情况的审查。也就是看被审计单位能否合理对资金项目进行管理, 是否具备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评价预算管理制度主要从以下方面:预算的审核批准、资金的拨付等是否合理恰当, 管理是否按照制度有效执行。

效果性评价就是审查专项资金投资项目的进度或其完成情况, 即审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要求和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满足社会的需求。具体来讲, 就是审查项目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进度, 项目质量能否满足要求, 项目能否对公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科技进步等产生正面的作用, 能否保护社会环境或破坏自然资源等。

2. 基于平衡计分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平衡计分卡是一个融合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工具, 其从组织的使命出发, 将组织的目标分解为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业务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

一般意义上的财务维度所评价的对象是股东, 而对于专项资金来讲, 本文的财务维度指专项资金的使用是否规范, 专项资金所期望达到的目标能否实现。第二, 顾客维度衡量的一般是客户, 而本文主要指政府相关部门, 和能从专项资金项目中直接或间接受益的社会大众。第三, 本文的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可以理解为政府部门使用专项资金, 提高内部管理的能力。最后, 本文的学习与成长维度指与专项资金管理相关的部分人员的能力与知识的提高。

本文认为, 既要设计符合所有专项资金的共性评价指标, 又要针对不同方面的财政专项资金为其设计具体的个性评价指标。而本文主要从设计专项资金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角度出发。具体设计见下表。

从以上设计的具体框架来看, 既包含了财务指标, 也包含了非财务指标, 并从4E和定性定量角度两个方面进行了补充分析, 弥补过去评价体系的不足, 能够更好的考核财政专项资金各个方面的绩效, 这也是本文基于BSC设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意旨所在。

三、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上文引进平衡计分卡意在确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具体指标体系。而在实际运用中, 还需要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比例, 以此来衡量需要关注的重点方面。由于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可以充分运用人的经验判断能力, 对复杂决策中的定性定量因素进行有效处理的系统分析方法, 故本文在这里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重。

1. 确定层次分析法的结构

按照层次分析法的结构, 目标层为财政专项资金的年度绩效测评, 我们用字母A表示, 准则层为平衡积分卡的四个维度, 分别用字母B1、B2、B3、B4表示。各维度的具体指标为子准则层, 按顺序用字母C表示。本文中我们根据模拟打分来考察财政资金的绩效考评。

2. 建立判断矩阵

3. 层次单排序和一次性检验

本文在这里用方根法 (即几何平均法) 计算矩阵的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根。

对于矩阵A={aij}i, j=1, 2….n, 其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的分量为:

由此得出特征向量, 最大特征根和一致性检验, 如下所示 (计算步骤省略) :

4. 层次总排序

通过上面得出的准则层和子准则层的归一化特征向量, 子准则层20个指标Ci的总排序也可得出, 如下表所示:

排序后的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一目了然, 政府部门可以选择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关键业绩指标。本文中政府可以选取领导层的管理监督能力, 专项资金使用到位率, 专项资金违规资金比率作为测评财政专项资金的CPI。

在实际的绩效考评中, 如果每个子准则Ci的分数为Si, 则财政专项资金的年度绩效考评总分S就是:。政府可以按照此综合得分在不同年份间进行横向比较。

本文运用平衡计分卡构建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可以综合评价财政专项资金的合规合法性、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等方面。运用上述指标体系, 可以将财务和非财务、过去和将来等各项评价指标集合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全面衡量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情况。

参考文献

[1] .张敏.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9) .

[2] .朱颐和, 冯亚利.专项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财会通讯 (综合版) , 2007 (05) .

[3] .张锦高, 虞劲松.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法选择.财会月刊, 2008 (35) .

专项评价 篇4

一、专项资金和项目基本情况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1.资金基本情况(资金设立的时间、设立依据、用途)。根据市财政局2015年部门专项资金预算安排,我委专项资金项目分为城区绿化、李村河张村河河道整治、浮山综合治理土地租赁及市政道路整治资金等4大类,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工作。主要依据:《市城乡建设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2015年有关园林绿化项目奖补办法的通知》(青建城字【2015】24号);《市政府领导批示事项转阅通知单》(M1P20141098);《关于张新起市长现场调度千万平米项目确定事项责任分解的通知》(青建督分解【2014】16号);《市城乡建设委关于四零一医院院墙开放项目建设方案及工程投资有关事宜的批复》(青建城字【2015】19号);《市城乡建设委关于92330部队绿化提升项目建设方案及工程投资有关事宜的批复》(青建城字【2015】18号);《市城乡建设委关于文化公园景观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及工程投资有关事宜的批复》(青建城字【2015】20号);《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桥下空间和道路整治工作会议纪要》(第141期);《市城乡建设委关于调整下达2015年部分城建项目奖补资金计划的通知》(青建城字〔2015〕149号);《市城乡建设委下达市南、市北、崂山三区政府浮山使用补偿费用资金计划》(青建城字

-1- 【2015】48号)。

2.绩效目标。

专项资金投资建设项目主要绩效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结合部门职能,统筹绿化、河道、市政道路整治、浮山管理等相关工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其他项目建设工作。

(二)专项资金安排项目基本情况

1.安排项目种类、项目数量、项目承担单位等。

专项资金项目按照市财政局2015年资金支出预算,主要分为城区绿化、李村河张村河河道整治、浮山综合治理土地租赁及市政道路整治资金等项目。2015共有18个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包括: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胶州市、红岛经济区政府、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青岛市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

2.各项目绩效目标。

因专项资金投资建设项目较多,多数项目分实施,因此项目绩效目标不同,为方便对比,各项目绩效目标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论中逐条写明。

二、绩效评价结论

(一)专项资金整体评价结论 1.专项资金实际到位和支出情况。

2015实际下达支出预算资金50000万元,支出 -2- 43138.93万元。

2.资金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或未完成原因分析。

专项资金项目从立项到执行结束均依法依规,监管到位,各项目资金结报及时,绩效完成情况较好。18个项目均已完成绩效目标,其中,17个项目已竣工或完成资金奖补,1个项目(杭州支路第五泵站改扩建工程)正在按计划分组织实施。

(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论

1.92330部队绿化提升项目,项目承担单位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代建单位: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500万元,预算执行数495.75万元(含调剂130万元用于2012-2014年绿化专项缺口资金),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工程竣工,完成审计。绩效目标完成。2.道路绿篱整治工程奖补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崂山区、黄岛区政府。

(1)预算安排数3600万元,预算执行数35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考核。绩效目标完成。

3.桥下空间整治工程,项目承担单位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政府。

(1)预算安排数2040万元,预算执行数192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3-(2)绩效目标:完成考核。绩效目标完成。4.双山绿化改造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北区政府。(1)预算安排数200万元,预算执行数2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考核。绩效目标完成。

5.四零一医院院墙改造项目,项目承担单位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代建单位为: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2000万元,预算执行数1734.14万元(含象龟馆项目预算执行110万元、调剂340万元用于2012-2014年绿化专项缺口资金),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工程竣工,完成审计。绩效目标完成。6.太平角滨海步行道贯通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南区政府。(1)预算安排数500万元,预算执行数5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工程竣工。绩效目标完成。

7.文化公园景观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承担单位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代建单位为: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660万元,预算执行数461.94万元(含调剂280万元用于2012-2014年绿化专项缺口资金),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工程竣工,完成审计。绩效目标完成。8.浮山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奖补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南区、-4- 市北区、崂山区政府,三区建设单位分别为市南区城市建设局、市北区浮山新区街道(社区)办事处、崂山区金家岭生态保护开发办公室。

(1)预算安排数3000万元,预算执行数30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资金支付及考核。绩效目标完成。9.浮山土地使用补偿费用,资金使用单位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政府。

(1)预算安排数1500万元,预算执行数1389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资金支付。绩效目标完成。

10.市政道路大中修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政府。

(1)预算安排数5000万元,预算执行数50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资金奖补。绩效目标完成。

11.市政道路和背街小巷整治项目,代建单位为青岛市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2500万元,工程款已支付90%,决算报告未下达,尾款未支付,预算执行数为0。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工程建设,绩效目标已完成。

-5- 12.河道整治奖补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政府,建设单位为各区河道主管部门。

(1)预算安排数2000万元,预算执行数20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实施李村河中游、大村河上游、板桥坊河下游、张村河上游、河西河、郑州路河、昌乐河等过城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或截污治理,改善城区河道水环境。绩效目标完成。

13.海泊河流域河道综合治理项目,代建单位为青岛市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3400万元,预算执行数3400万元(含调剂1500万元用于2012-2014年绿化专项缺口资金),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结合渔船清理实施挡潮闸以下河段清淤和施工便道清理外运,组织工程验收移交。绩效目标完成。

14.李村河、张村河下游景观环境工程,代建单位为青岛市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6600万元,预算执行数约5050万元(含调剂1656万元用于2012-2014年绿化专项缺口资金),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基本完成绿化工程建设,完成道路工程建设,完成再生水工程建设。绩效目标完成。

15.李村河、张村河下游综合整治工程,代建单位为青岛市 -6- 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8000万元,预算执行数约6016万元(含调剂3300万元用于2012-2014年绿化专项缺口资金),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挡潮闸建设;完成河中渠(阎家山段、穿铁路段、穿黑龙江路段)建设;基本完成绿化工程建设。绩效目标完成。

16.环湾绿道奖补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黄岛区、胶州市、红岛经济区政府。

(1)预算安排数3000万元,预算执行数30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资金奖补。绩效目标完成。

17.停车场建设奖补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政府,建设单位为各区停车场建设主管部门、崂山风管局。

(1)预算安排数2000万元,预算执行数20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建成10处以上停车场,建设停车泊位不少于5000个。绩效目标完成。

18.杭州支路第五泵站改扩建工程,代建单位为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3500万元,预算执行数3472.1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7-(2)绩效目标:完成主体工程。绩效目标完成。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为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和安全,依据《青岛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186号市政府令)等相关文件,市城乡建设委严格执行项目审批制度,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专业机构,委托专家严格进行技术审查,并依据预算资金及时安排、合理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圆满完成2015年专项资金项目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征地拆迁滞后等客观问题,易导致项目建设工期延后,极少数项目的年初计划目标及预算执行情况达不到预期状态。

(二)改进建议

建议已申请到项目账户的资金,限额结转下一,可及时用于来年拨付资金。

专项评价 篇5

关键词:农业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F812.45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2-0420-03

收稿日期:2014-01-08

基金项目:江苏省财政厅2012年度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项目(编号:JK1201)。

作者简介:王莹(1987—),女,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通信作者:沈建新,研究员。E-mail:sjxjaas@126.com。农业科技财政专项资金作为财政的公益性支出,是政府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形式。2011年我国农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中,从政府口径支出的资金数额为773.79亿元,在该类经费支出中约占88%。资金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下,农业科技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成为财政改革和科研经费管理中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科研项目以财政资金为主要来源,但资金归口部门不同,绩效管理方法各异:财政部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2003年制定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规范》,对如何进行科技项目考评作出了明确规定,2013年发布《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设计了项目、部门和财政的绩效评价共性指标框架;科技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及《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方案》等。虽然,相关部门日益重视科技专项的绩效评价工作,但实际操作中缺少权威、统一的指标体系,财政部只有宏观层面的指标框架,科技部至今没有制度化的评价体系,更加缺少针对农业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研究。本研究根据农业科技项目的特点,分析主要的绩效表现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财政专项的绩效评价体系,以期为科研经费管理和项目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1绩效评价的基本思想

依据科技专项资金投入、运作、产出和影响的全过程以及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原则,分析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构建指标体系,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项目是科技专项资金的载体,考评专项资金的绩效应该围绕项目进行。项目的运行过程可以概括为投入、运作、产出和影响四个环节。投入包括资金、原有的科研条件、科研人员等,考评科技专项资金的绩效应以经费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和影响作为主要的评价对象:产出指科技活动的成果,影响则是成果的扩散、转化在社会经济领域产生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从投入到产出的运作过程,是产出、影响的形成诱因,表现为管理形态[1],实用而重要,亦应为绩效评价系统不可或缺的内容。绩效评价作为项目监督管理的手段和资源配置的依据,通过逆支出的反馈回路,在对已实现的产出和影响进行判断的基础上,揭示项目运行中的问题,将评判结果用于未来资金投入的决策,这也是绩效评价的职能和目的。

资金贯穿项目,科技专项的绩效评价要同时反映资金在运作、产出和影响等方面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简称“3E”原则)。效益性指科技专项产出的科研成果,有益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表现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效率性原则关注的是科技专项运行中的生产效率,产出与投入相比是否有效率[2],如何在既定支出下实现更高的产值和更好的服务;经济性原则要求在科技专项的既定目标下,资金支出应尽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支出,优化支出的结构。资金投入一定的情况下,科技专项资金的效率越高,产出的成果越多,影响力越大,获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越高。科研产出一定的情况下,资金的使用效率越高,支出越具有经济性。

2绩效评价的主要方面

根据农业科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多目标、复杂性的特点,本研究将构建层次型评价体系,全面、有条理地反映绩效水平,将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目标层是绩效评价的目的,即农业科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准则层是围绕目标层对绩效主要方面的描述,由绩效评价的基本思想可知,评价系统要素包括管理、产出和影响;指标层是反映准则层要素特性的具体指标。

2.1管理效率

管理绩效是项目绩效的一部分[3],评价对象是运作过程中的管理形态。在设置管理绩效指标时,一些研究混淆了管理绩效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绩效表现的管理因素,将制度的健全性、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等财务管理因素列为管理绩效,实际是颠倒了因果关系。管理绩效衡量的是项目实施和交付的短期内的表现,关注的是按时交付,满足质量、成本等要求[4],这是结果;而影响绩效表现的管理因素众多,如项目目标是否明确、计划是否完备、制度是否完善、操作是否规范等,这些是导致结果的诱因,不是直接的绩效表现形式。从结果出发,管理绩效的表现形式是项目能否按时按质完成以及执行中的经费使用效率,因此将农业科技财政专项的管理绩效定义为管理效率,从项目完成情况和资金效率2个方面考察。

2.2科研产出

科研项目的主要内容是科学研究活动,科研成果是项目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类型项目的研究重点不同,科研产出的成果也有所差异,只有明确科研项目分类,才能建立有效的、针对性的指标体系。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科研项目的分类,科技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3类,其中应用研究以为物质生产、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直接科学技术支撑为主,能通过成果转化对经济和社会产生间接影响,成果的主要形式有论文、专著、专利技术、动植物新品种等[5],产出具有多样性,涉及不同方面。本研究以应用研究型农业科技专项为对象,其他类型项目则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

nlc202309041203

2.3经济效益

以财政资金为主要来源的科技专项不是为了追求直接的经济效益,专项的主要任务是科学研究活动,但这并不是最终目的。如果将专项产出停留在论文、专利等文字层面的成果上,思想结晶只能被束之高阁,便丧失了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真正意义,因此,经济效益是评价科技专项必不可少的方面。评价经济效益要分为微观和宏观2个层面。对于专项承担主体来说,利用科研成果转化获得的收入是直接效益,计算投入产出比能准确得出投入资金产生的实际货币价值。宏观层面的经济效益指的是社会经济效益,衡量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货币价值和社会公众所能获得的利益。

2.4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评价是站在公众角度评价专项的社会效果。作为农业科技专项中的公众主体,农业劳动者从专项实施或成果中受益,改善了生活质量、获得了就业机会,这些往往难以衡量,但是可以通过农民对于知识和技术的可获得性来体现。科技专项成果的影响面越广,农民越容易获得品种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从中受益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角度来体现社会效益。

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以上考虑,在对农业科技专项资金项目合同书、验收申请书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同时参照相关部门发布的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多目标、多层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农业科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为目标层,设立二级指标,确定管理效率、科研产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个准则层,选取16个定量指标组成指标层(表1)。

管理效率(A1)选取了3个指标,主要反映项目运作中可用的资金数和项目完成时的执行情况。经费是科研活动运行的保障,一方面,由于科研经费的投入通常按一定比例在项目开始时、中期检查或是验收时分批划拨,因此,资金能否按时按量到达是项目运行中重要的管理绩效。另一方面,项目运行中实际耗费的资金量是对投入的准确衡量。在此用到位率和实际支出率2个指标考察资金使用。支出确定时,采用技术经济指标完成率反映项目是否按时结题验收,表现项目完成的经济性。科研产出(A2)是科技活动结束后的直接成果,体现了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依据应用研究型项目的产出,统计成果、专利、审定品种等产出内容的数量,综合评判论文和获奖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反映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潜在能力。另外,人才培养虽然不是科技活动的直接目的,但却是项目运行中的潜在效益,积累了团队和个人的科技实力,这里用研究生的培养率指标来表达。经济效益(A3)选择了科研投资收入率来描述微观经济体即项目承担单位所能获得的直接经济回报,将新增产值和新增农民收入分别与投入相比,表达农业科技发展成果的外溢性对宏观经济的有益影响。社会效益(A4)主要针对的是项目成果的推广面和影响程度。通过科技服务、咨询等形式,传播农业知识和技术,让农户得到技术、品种,才能实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此选择了科技服务次数、农民培训率和成果推广率3个指标。

在具体指标的选择与确定上,考虑到科技产出的多样性,指标应有所针对。有反映即期效益的科研投资收入率、新增产值与总投入比等经济效益指标,也有反映潜在效益的人才培养率指标;有统计专利、品种审定等数量的绝对值指标,也有相对值指标,如采用成果产出率直观反映每万元支出所能带来的成果产出。同时,兼具数量和质量评价的综合评判指标,如论文h指数和获奖成果率的计算。指标的统计口径及计算公式如下:

(1)专项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预算安排资金总额。

(2)资金实际支出率=实际支出资金实到到位资金。

(3)技术经济指标完成率=实际完成的技术、经济指标数量项目合同中的预期考核指标数量。

(4)成果产出率。项目期内科技成果数与相应的科研经费支出额之比,成果形式包括新产品,自主选育或引进推广的农业品种,产生的新装置、新工艺、新技术。公式为:

成果产出率=成果数量项目经费。

(5)论文h指数。目前,评价论文主要采用期刊的影响因子,以期刊的整体影响力来间接体现论文的质量,缺乏对论文影响力的直接衡量。2005年,美国物理学家Jorge E Hirsch提出h指数,以简单的计算同时衡量个人论文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力)[6]。将科技专项类比于个人,用h指数评价专项产生的基金论文,相比于以往的研究更能综合体现科技专项在论文上产生的绩效。论文h指数的定义为:获得某科学基金资助的总计N篇论文中,有h篇论文的被引次数至少为h次,而其余N-h篇论文的被引次数均小于或等于h[7]。

(6)专利。反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另外,动植物新品种权、新药证书同发明专利性质相同,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也计入专利授予数量。

(7)获奖成果产出率。科技奖励是对项目创新水平、科技含量的有形衡量,获奖级别越高说明该项目的创新点、成就越高。但相同的资金投入、不同级别奖项的含金量不同,资金产出效率自然不同。为了体现相同科研经费下的奖励质量,将各级别奖项基于国家级科技奖励平台进行修正,使各项目之间具有可比性。将获奖成果产出率定义为:

获奖成果产出率=国家级奖励数量+0.473 9部级奖励数量+0.021 1省级奖励数量项目经费[8]。

(8)人才培养率=参与项目的研究生数量项目参与人数。

(9)科研投资收入率,指科研技术转让合同、技术服务在统计年内平均每年所获得的收益(科研成果转化收入)与相应的科研投资经费总额之比,公式为:

科研投资收入率=科研成果转化收入项目经费。

(10)科技服务次数。项目单位对项目服务对象组织的科技下乡、培训、指导、函授、讲座、展览、科技普及等工作次数。

(11)农民培训率=接受培训的农民数量项目经费。

(12)成果推广率。对于种植类项目,定义为种子种苗新品种新技术在核心区、示范区的示范推广面积与总投入比;对于畜牧类项目,定义为畜禽种苗在核心区、示范区的繁殖数量与总投入比。公式为:

nlc202309041203

成果推广率=种子种苗推广面积或畜禽种苗繁殖数量项目经费。

4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设置是绩效评级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步骤,影响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专家评估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根据农业科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特点,本研究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通过对测评指标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将主观评价以相对客观的形式进行量化处理,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专家咨询法,邀请对农业科研领域较为熟悉的财务管理专家和项目经验丰富的科研专家填写权重调查问卷。26份有效问卷中,通过一致性检验的问卷共10份,经过Yaahp 6.0层次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5创新意义

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如下创新意义:(1)评价对象上,针对农业科技专项,体现农业科技产出特性。(2)评价思路上,综合项目全过程和“3E”原则。从项目投入、运作、产出和影响的过程,深入挖掘和描述农业科技财政专项的绩效表现,同时考评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3)评价指标上,指标选择体现针对性。一方面,基于评价基本思想,指标能够准确反映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如管理效率指标考虑真正能反映管理绩效的因素,剔除影响绩效表现的管理因素。另一方面,指标设置具有多样化和定量化特点。以绝对值、相对值和综合评判指标对科研活动产出进行量化评判,直观、具体地反映财政专项支出的绩效水平。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推进农业科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科学研究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余振乾,余小方.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实施[J]. 中国软科学,2005(4):63-69.

[2]刘瀛弢. 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绩效考评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0(6):106-114.

[3]马辉,杜亚灵,王雪青.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软科学,2008,22(7):49-53.

[4]Munns A K,Bjeirmi B F. The role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achieving project succe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96,14(2):81-87.

[5]李功越.应用研究型科研项目分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2011(11):132-135.

[6]Hirsch J E. 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102(46):16569-16572.

[7]赵星,高小强,何培. 科学基金h指数:基金论文成果数量与影响力的综合衡量[J]. 中国科学基金,2009,23(1):15-18,22.

[8]胡慧英,申红芳,廖西元,等.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 科研管理,2010,31(3):78-88.

专项评价 篇6

关键词:农业,资金,绩效评价,指标

农业专项资金是国家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各个项目的资金, 但从近年来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看, 存在着“重投入、轻产出”的现象, 对于农业专项资金的支出上还存在规范性及经济效益性等有待提升的问题, 因此,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农业专项资金的支出、使用和效益的评价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内容

结合实际的农业工作可以总结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 管理制度的制定建设评价[1]。包括对项目和资金, 从开始申请到监督及后期整个过程的制度及程序化的建设的评价;第二, 资金运用情况评价。包含了资金从筹集到后期支出、使用的实施情况和及时情况以及调拨方式及转款专用的情况等;第三, 项目的评价。包括项目的整个完成情况、时间把控、完成质量和完成后产生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及生态影响等方面;第四, 资金效益评价。主要针对项目完成后给社会、生态及经济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等方面;第五, 专项资金评价, 主要针对专项资金的设置、投资的环节和方向的合理性等方面。

2 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1 目标导向原则

此体系的建立要把握反应资金支出经济性和有效性的要求, 同时还要体现出财务部门的监督性和项目主管部门的管理性。

2.2 把握科学基础上的可操作性原则

各个绩效指标都应该制定明确的标准及内涵, 权重要能准确的反应指标在绩效中的位置, 系统中单个指标要具有可测性及可比性, 且获得的计算方法要统一, 特别是要考虑指标数据的收集及处理的难以程度和成本的控制[2]。

2.3 做到系统与简明的结合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具有整体性, 采用综合的方法对系统体系的指标进行评价才能是其更加全面的反应出被评价对象的绩效, 同时对具有关键性和重要性的要素, 要能及时的把握。

2.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指标在设置上应该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将两者相互融合。指标权重的设置上要以定量指标为主要指导指标, 定性指标为辅助指标。两者结合对专项资金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 可以得到更加合理和准确的实际绩效反映。

3 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对农业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主要从定向指标的设定、定量指标设定两个指标的构建上开展。

3.1 定性指标设定

定向指标主要包含了项目指标、资金指标及项目规模指标等组成。项目指标主要针对项目可行性的论证、项目在管理上各项管理规范制定及项目预算相关标准的合理性等方面[3]。资金指标包含了专项资金的到位、落实和及时性。项目规模指标项目达标的规范性。其次还包括财务相关制度的制定。

3.2 定量指标设定

定量指标的设定是对资金的各项指标给与的核算。包括, 专项资金到位率、专项资金目标实现率、支出节约率、财政投入乘数、农业专项资金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方面的指标、生态环境效益方面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核算进行绩效评价。

4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中的注意问题

4.1 要对指标的标准进行科学和合理的制定

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标准是一项综合相关因素, 将数据作为基础的, 并对农业资金项目的支出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收集定量指标标准进行财务数据分析测算出的指标标准。对于定性标准准则, 就可以采取专家打分的方法和层次分析的方法两者结合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4.2 要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

对数据资料的收集一定要保证其真实性,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所得出的绩效评价的指标才会是真实有效[4], 可以供决策者合理利用的依据。虚假的数据只会导致绩效评价结果的不真实, 也会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评价丧失科学性和真实性。

4.3 从项目的特点出发进行评价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必须对项目特点进行充分的参考, 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都能够科学、合理的对农业专项资金综合的使用情况进行反应, 还能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能及其他情况做出及时的反馈。结束语

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系统的评价工程, 要有准确的基准数据和评价标准作为基础, 通过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 才能保证整个农业专项指标体系的正常的运作和有效性, 因此, 为了更好的对农业资金的管理, 就要加大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视程度, 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加快落实速度, 保证农业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平.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及提升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2.

[2]王栋.财政支农资金绩效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8.

[3]符静静.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D].海南大学, 2015.

专项评价 篇7

一、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内容及阶段

(一) 绩效评价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可从以下角度进行划分:一是评价内容。分为合理性评价和合规性评价, 前者是指项目实施是否考虑了自然生态环境、就业增加、成本效益等社会效益事项, 后者是指项目的成立与执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单位有关规章制度的具体要求;二是评价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前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作出主观判断, 一般专项资金使用良好与否取决于其是否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后者则简单易行, 将评价予以量化, 较客观公正;三是项目效用。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往往以社会效益为核心进行考虑, 其资金使用可能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但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创造了使得条件, 带动商户繁荣, 从间接层面上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四是项目时间。分为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 通常两者不易辨别, 通过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既要在短期内看到效益, 从长远来看, 也要看到它的长期效益, 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 绩效评价阶段

首先, 事前绩效审核评价。该阶段应归为日常评审, 提早进行项目事前绩效申报工作, 主要合理评估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项目立项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审核项目所需资源投入, 要对绩效较低甚至没有绩效的项目投入较少甚至不予投入, 预算的合理分配要全面考虑资源配置到项目后所能取得的预期绩效。

其次, 事中绩效跟踪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之中, 阶段性跟踪评价项目阶段目标的实现情况、项目预期执行目标与实际运作效益间的偏差及项目完成进度, 全面控制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项目成本, 评价其成本控制效率, 最终优化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最后, 事后绩效检查评价。这是项目的综合盘点阶段, 注重全面综合的检查项目支出最终执行结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专门为了惩罚某部门或成员, 而是查找所出现问题的本质原因, 分析资金分配与使用过程中的弊端, 以进一步总结项目经验教训, 为下一项目的持续改善提供有益参考。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存在的弊端

我国自上世纪末开始探索的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以资金绩效评价为出发点, 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自开展以来, 显著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并使绩效理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但考虑到绩效评价工作的实践历时较短, 在开展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中也存在诸多弊端, 需要在财政预算管理深化改革过程中着力加以解决。

(一)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

作为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绩效评价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水平的高低。绩效评价的概念源于国外,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如评价方法、内容、质量、指标设计等) 的建立欠缺科学合理性, 尤其是评价指标欠缺全面性, 如多为反映共性方面绩效的指标, 反映个性方面绩效的指标则很少, 过分关注合同管理、会计信息、招标程序等规范性指标, 对员工满意度、单位的成长性等较少关注, 最终使得绩效评价质量低下, 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出专项资金的绩效, 也无法体现资金绩效评价的真正意义。

(二) 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相对缺乏外部监督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内在激励约束机制和外在监督机制的支持, 但目前无论是内在方面还是外在方面绩效评价工作都存在一定的制度弊端。一是单位内部缺少绩效评价结果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使得资金使用好坏没有相应的激励约束政策予以对应, 如资金绩效良好时其预算却不相应见涨, 资金绩效一般时预算却逆向增长, 这样不能激起成员的积极性, 使得绩效评价形同虚设。二是单位资金绩效缺乏外部监督等配套措施, 不构成一种法律行为, 故也无人对绩效评价工作负相应责任, 绩效评价结果无足轻重, 没有实际意义。

(三) 重分配轻管理, 绩效意识较为薄弱

牢固树立绩效意识是绩效评价的必要前提。从目前来看, 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时间尚短,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缺乏正确认识, 绩效意识较为薄弱。受长期以来“重分配轻管理”、“重投入轻产出”陈旧思想的不利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观念尚未正确树立起来。这种错误观念直接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的绩效评价工作, 部分单位认为专项资金的使用只需在法律法规范围之内即可, 至于成本效益问题则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对于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更是疏于关注, 如此上行下效, 形成恶性循环。

(四) 绩效评价缺乏有关法律制度支撑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建立在财政预算管理的基础之上, 因后者由各级人大通过, 属于履行了法律程序的法律行为, 故后者也应当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之上。然而从目前来看,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开展仍缺乏法律制度的有力支撑, 资金绩效评价尚未上升至法律高度, 其开展依据主要还是财政部门的一些规范性文件。财政部门依据资金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有关奖惩就会因缺乏法律依据而欠缺严肃性, 其约束性及抑制作用有待加强, 故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法律制度建设显得紧迫而必要。

三、构建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体系

针对上述弊端, 重点应结合科学发展观, 以财政管理精细化与科学化为目标, 努力构建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体系。

(一) 广泛宣传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相关知识

要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意识, 借由各种途径广泛宣传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意义、方法及作用、重要性等有关知识, 以使有关人员充分熟悉绩效评价工作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增强单位及其成员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感性认识的同时, 帮助其树立起绩效评价观念, 将资金绩效评价上升到资金管理终极环节的高度, 从而增强员工积极性与责任感。

(二) 健全各项资金绩效评价配套机制

第一, 完善绩效目标管理机制。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的标准, 目标制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绩效评价的效果, 行政事业单位应依据其项目专项资金支出的具体特点, 确定其切实可行的绩效目标。

第二,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资金绩效评价系统性指标体系。以单位战略发展目标为出发点, 从财务控制、内部管理、利益相关者及核心竞争力四个维度建立联系紧密且层次分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财务控制角度的绩效评价要考量资金投入及使用效率、成本控制效率、目标任务及资金完成率、项目新增资本率等;内部管理角度的绩效评价要重点考察资产设备利用率、项目目标变动率、专项资金耗时率、项目预算调整率等指标;利益相关者角度的绩效评价要关注项目社会贡献率、项目客户满意度等指标, 在不同价值定位的目标市场与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间保持平衡;核心竞争能力角度的绩效评价要衡量人才增加率、科研效率及能力提升率等。

第三, 完善绩效评价专家及会计师事务所的筛选机制。绩效评价实施主体的独立性与专业性也直接决定着绩效评价工作质量的高低, 应建立专业人员随机抽选制度, 减少聘用时的主观影响因素, 并对评价主体进行必要监督, 全面保障绩效评价工作的高效展开。

第四, 完善绩效评价激励与约束机制。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结果的优劣应与单位责任人自身利益密切结合, 切实做到人事管理相统一、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相统一, 依据评价结果奖优罚劣。绩效评价的开展切实有助于单位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 在单位年终评价时要将其考虑在内, 将员工个人利益与是单位整体利益相互挂钩, 给予有关人员相应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反之则要予以惩戒。

(三) 加强资金绩效评价有关法制建设

专项评价 篇8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的特点

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既不同于私有财产的绩效评价,也不同于一般公共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绩效评价前,要明确专项资金的设立是否符合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

(2)在对其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需要与专项资金设立时提出的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同时必须充分考虑相应的行业指标,便于提出更好的对比分析依据。

(3)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评价应该围绕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原则进行。

(4)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使用专项资金,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对资金进行变更,在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时,要包含管理方面的评价内容。

(5)在对专项资金进行评价时,应该始终保持动态性,随着资金绩效目的的变化而变化,重视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对于相关曾策的执行程度和效果。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审计不够全面

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财政专项资金的配置效益审计以及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效益审计。而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对于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主要侧重于后者,一味重视对于使用效益的绩效审计,却忽略了配置效益审计,容易造成绩效审计共组缺乏全面性,影响审计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缺乏统一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从目前来看,我国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标准, 使得审计部门在对专项资金进行绩效审计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指标体系作为参考,往往只能根据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行业指标等,寻找合适的评价指标,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绩效审计的准确性。

(三)评价指标的设置缺乏完整性

虽然目前我国多个省市地区设置了相应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但是从实际应用情况分析,这些指标在设置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缺乏对于资金分配合理性的评价指标。从目前的绩效审计中反映出的问题来看,专项资金存在一些违规挪用、拨付程度不规范的问题,而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发布的审计评价指标并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其次,缺乏对于专项资金决策过程的评价,从根本上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率。然后,忽略了对于政策执行的审计和评价。对于财政专项资金而言,政策性使其重要的特征之一,但是,现有的绩效审计对于政策执行的评价不够重视,没有充分体现出专项资金的专用效果。

三、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改进对策

(一)推进全面绩效审计

推进全面绩效审计,需要对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扩展。在深度方面,要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包含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管理两个环节,立足当前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工作,逐步向着专项资金配置效益的审计延伸,促进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的深入发展,确保专项资金在立项和分配方面的合理性,从而为绩效审计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良好的发展意见。在广度方面,要扩大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面,增加审计项目的数量,推行全面绩效审计。

(二)建立统一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针对当前我国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不规范的问题,审计部门应该切实做好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交流工作,尽量结合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对统一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为绩效审计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结合之前提到的问题,一个完整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首先必须是分层次的,每一层此的指标都能够提供相应的评价依据,从而确保绩效审计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其次, 指标应该包含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种形式,其中,定量指标可以为绩效评价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而定性指标则可以对定量评价的结果进行审核和修正,确保评价结论的合理性;然后,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指标应该是共性与个性并存的,可以满足不同区域以及不同项目的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评价;最后,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还应该是动态的, 能够根据实际发展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以适应不同绩效审计工作的需要,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强化绩效审计力度

审计部门与财政部门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设置明确的绩效目标,对专项资金设立和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强化绩效审计力度,确保绩效审计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政专项资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其绩效审计评价工作也会非常重要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确保专项资金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尹淑平,吴立权.论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J].财会月刊,2011,(13):39-41

[2]林良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中的运用[J].中国外资,2013,(23):25,29

专项评价 篇9

随着我国总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投入教育的专项资金数额也逐年上涨,这为优化国内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我国学校教育水平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教育专项资金的划拨数额增长较快,使得很多学校原有的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在的发展,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降低了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形象。

二、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一是良好的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可以提高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作为学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的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良好的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可以促进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低质量的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评价则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加强学校教育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二是良好的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可以提高教育专项资金的利用率。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对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结果进行绩效评价,可以确保教育专项资金用在了该用的地方,同时也可以提高学校对教育专项资金的利用率。此外,对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管理和绩效评价,也有助于减少一些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以维持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存在的问题

(1)不少学校对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就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分重视学生的教育结果,而忽视了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些管理问题,其中以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问题最为突出。到目前为止,仍有不少的学校片面地认为只需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取得一个好的教育结果就可以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但是殊不知,由于忽视了对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使得学校在财务管理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问题,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校的公众形象。此外,由于对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过差,从而导致教育专项资金得不到较好使用,最终可能会导致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2)缺乏科学、完善的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对于那些已经认识到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对于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性的学校来说,另一个阻碍其相关工作顺利开展的就是学校内部缺乏科学、完善的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机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审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相关的部门都没有真正参与到财政专门项目的相关管理工作中去,如项目的立项、资金的预算、项目所使用的资金审核等;而大部分资金的使用都是由项目负责人自行管理。如此就导致了专项资金的使用缺乏明确的监督、管理工作。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控制过程,从而导致不少项目的资金报销、使用时出现混乱。如有的项目资金使用过多,而有的项目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展。

(3)仍然存在专项教育资金被侵占和滥用的情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仍有部分学校不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而把教育专项资金用于其他项目;甚至有的学校为了避免出现申请到的专项资金没有使用完而上交的情况出现,就使用教育专项款开展一些完全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如组织教师集体出游、聚餐等。这些专项资金被滥用的情况都极大降低了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4)教育专项资金的预算申报与预算执行严重脱节。目前,我国有不少的学校为了彰显自身的科研水平,树立更好的社会形象,从而鼓励老师和学生积极申报项目,并且在前期对于项目的审查及其宽松――有的项目不达标但仍然给予通过,立项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在资金预算的申报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可能会导致部分项目的资金不足而有的项目资金过于充分等情况,出现了预算目标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另外,由于专项资金的预算申报就已经存在了不少的问题,那么,后期的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的问题也会随之出现。

四、加强我国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建议与措施

(1)提高学校对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提高学校对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是提高学校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基础,是确保后期相关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首先,国家教育部门应该积极向学校负责人宣传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让各级学校负责人明确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对于学校、老师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其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学校负责人(校长)应该充分发挥“领导者意志”,以上级带动下级的形式,提高下级管理者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最后上层管理者应鼓励项目负责人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样有利于他们项目的开展,同时也可以对上级部门的工作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2)建立健全的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因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的资金也越来越多,特别是用于老师和学生的项目工作资金逐年上涨,这就使得许多学校原有的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不能很好地满足现有的教育资金管理要求。因此,学校就有必要对原有的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创新。由于很多学校在这方面还缺乏相关的经验,所以作者建议这些学校可以向其他已经发展出科学、完善的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的学校借鉴,积极吸取别人的好的地方,并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改革、创新,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

(3)对资金预算编制、申报、执行进行严格的控制。首先,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对各个项目进行深入的了解,确定各个项目实际可能用到的资金多少;然后再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增加部分资金以确保资金的充足性,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另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到实处,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府逐步增加投入教育的专项资金数额。教育专项资金的大量投入使得我国各级学校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随之出现了专项资金管理以及绩效评价等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实质性的建议与改进措施。

关键词:教育专项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现存问题,改善建议,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宋文平.关于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财政监督,2014(15).

专项评价 篇1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了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指标体系构成、预测模型、评价标准、诊断与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体系在结构上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三部分组成,并由此建立了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模型;制定了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标准;构建了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诊断与评价的方法学体系,为我国女子长跑运动训练提供方法学依据。

关键词:女子;长跑;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状态;训练学诊断与评价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82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1-0128-04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on Chinese Female Long睤istance Race Athlete's Special Physical Quality Training Condition

MA Rui瞙ua1, LIU Jian瞴e2, YAN Jie3

(1.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ias Internation University, Xinzheng451100, Henan China;2.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Henan China;3.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48, Shaanxi China)

Abstract:To discuss the female long瞕istance race athlete's special physical quality target system constitution, the forecast model,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diagnosis, and the assessment method through document, interview, Delphi,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were employ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emale long瞕istance race athlete's special physical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e evaluation index, the index weight, and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Based on the analysis, we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mulate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ology system for Chinese female long瞕istance race athlete's special physical quality, and provided a methodology basis for the training of female long瞕istance racing in China.

Key words: female, long瞕istance race, special physical quality, training condition, training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从事我国女子长跑运动的师红娟、张玉红、包桂英、董晓琴等30名不同等级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

1.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同时收集到了部分教练员的原始的训练计划和训练记录等。在此基础上拟定了30项文献中出现的指标设计成专家咨询问卷。

1.2.2专家访谈法利用2005年全国举办的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和第十届全运会等机会,分别对从事女子长跑运动训练的36名高级教练员、训练学专家进行了访谈。1.2.3特尔菲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对中长跑界的专家(教授、教练员)发放了两轮专家咨询问卷。专家对所设专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筛选和补充,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的筛选结果,计算出各指标的中选频率,并将此结果按中选频率值的高低进行排序,把中选频率较低的指标删除,整理后,筛选专项身体素质指标36项。制成问卷反馈给各位专家再次筛选。第二轮问卷的筛选的方法同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的筛选方法,根据其值的大小,得到了专家公认的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对专家咨询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内容效度的均值为:88.13;结构效度的均值为:89.38。说明专家对问卷意见一致性较强。被正式确定为调查问卷。

1.2.4问卷调查法通过函调和利用全国举办的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和第十届全运会等各种机会向有关教练、运动员进行调查,第一轮发放3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份,回收率91.43%,第二轮发放3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份,回收率93.75%,同时运用“分半信度”对第二轮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得到3 000 m、5 000 m、10 000 m专项“分半信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0、0.7563、0.8166,经“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加以校正后,分半信度系数为0.9160、0.8162、0.8990。结果表明本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为本研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1.2.5数理统计法采用格拉布斯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检验,剔除异常数据。运用SPSS11.5社会统计学软件、DPS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多元回归等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1原始指标的专家筛选根据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的筛选结果,按照中选频率的计算方法,从中确定36项专项身体素质指标。通过二轮调查问卷的筛选结果,依据统计方法计算各指标的中选频率,最终确定3 000 m、5 000 m、10 000 m的复选指标分别为16项(表1)。

2.1.2反映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水平有效指标的筛选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的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我国女子3 000 m、5 000 m、10 000 m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进行筛选,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建立相关系数矩阵R。计算R阵的特征值及相应的特征向量,取,直到接近对角阵,建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判断。建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判断,使因子载荷的平方按向0和1两极转化,采用方差极大旋转方法,使因子载荷矩阵中的各因子载荷值的总方差达到最大,并将此作为因子载荷矩阵简化的准则,得出我国女子3 000 m、5 000 m、10 000 m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通过矩阵分析,分别得出我国女子3 000 m、5 000 m、10 000 m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构成的因子分析结果(表2、表3、表4)。

通过对决定我国女子3 000 m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5类因子旋转后整体解释的变异数来看,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0.800(=0.815),贡献率为85.917%,说明这5类因子基本包含了16项指标所具有的信息。

通过对决定我国女子5 000 m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5类因子旋转后整体解释的变异数来看,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0.780 (λ=0.789),贡献率为88.771%,说明这5类因子基本包含了16项指标所具有的信息。

通过对决定我国女子10 000 m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5类因子旋转后整体解释的变异数来看,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0.700 (=0.701),贡献率为86.819%,说明这5类因子基本包含了16项指标所具有的信息。

2.2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入选指标权重的确定为了探析反映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水平的主要指标与其专项成绩的关系,采用了杨家荣(1996)提出了灰色关联度的变权排序理论,并从数学上证明了用灰色关联度平均值的归一化对指标赋权的科学性[1]。具体方法是用关联度的平均值的归一化值作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β璱=r璱n(i=1...5)。权重β璱(i=1...5)代表每一指标对专项成绩的贡献量大小。求得入选的5个典型指权重分别为:3 000 m:0.220、0.210、0.181、0.187、0.202;5 000 m:0.208、0.199、0.214、0.191、0.189;10 000 m:0.209、0.182、0.183、0.232、0.194。

为了进一步确定入选指示对专项成绩的贡献,确定各入选指标在专项身体素质结构中的价值和地位,对入选的5个典型指标进行了权重的排序。其入选的5个典型指权重排序分别为:3 000 m: 400 m>800 m>14 km>6 000 m>2 000 m;5 000 m:2 000 m>400 m>800 m>6 000 m>14 km;10 000 m:16 km>400 m>20 km>6 000 m>2 000 m。这个结果揭示了5个入选指标在专项身体素质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排序与专家筛选完全一致,证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可靠的。

2.3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评价模型利用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构建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指标体系协调发展的5元回归方程,即评价模型(表5)。

2.4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标准的建立和评价

2.4.1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评价标准じ据长跑的专项身体素质评价模型,以平均数为基础,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利用公式玿璱+x璻s璱(=1,2……n)制定出我国女子3 000 m、5 000 m、10 000 m运动员各专项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标准分数表(分别见表6、表7、表8)2.4.2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评价方法

2.4.2.1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各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根据正态分布原理,用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所得出的标准U分的平均数来表示其综合发展水平相对客观。方法是先按样本中每个运动员各项评价指标的成绩查相应的专项评价量表,得出对应的标准U分,接着计算平均数。

2.4.2.2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各专项身体素质发展均衡程度的评价方法

各专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均衡程度,是用各单项素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描述的。即用最高一项标准分数与最低一项标准分数之差表示的。

计算公式如下:獴璶=A﹎ax-獳﹎in

Bn为各身体素质发展均衡程度的标准分数;A﹎ax为n项成绩中最高一项标准分数;獳玬in为n项测验成绩中最低一项标准分数(表10)。

2.4.2.3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与专项成绩相适应程度的评价方法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与专项成绩相适应程度,是用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标准分数与专项成绩的标准分数差值进行评价的。计算公式:獵=A璶-Y璶。

A璶为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标准分数;Y璶为专项成绩的标准分数。C值越趋近于零,说明二者高度适应;反之,表明二者之间适应程度较低,应加强某一方面的训练(表11)。

2.5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状态的训练学诊断与评价

2.5.1训练学诊断与标准评价方法按照测量与评价理论,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种标准,使研究对象指标中的差异能得到客观的、定量化的反映。其中评价有三个方面,包括各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各专项身体素质发展均衡程度的评价方法;各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与专项成绩相适应程度的评价方法。本文对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在前面中已经阐述。在这里对评价方法的应用进行说明。我们以样本中的3000m运动员为例加以说明,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评定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水平;第二步:检查、对照;第三步:制定训练目标。ノ颐谴颖12可以看出,运动员李某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较差,综合素质水平为必须水平,但它和专项成绩是适应的。因此教练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制定以专项身体素质为主,同时提高速度耐力的训练计划。只有如此,专项素质的综合素质水平才能得以改善,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运动员陈某的综合素质水平为低水平,它和专项成绩是基本适应的。从各专项身体素质来说,专项耐力水平更差。针对这一情况,教练应制定全面发展专项耐力素质,同时强调发展专项速度和速度耐力相结合的能力。

在分析了这两名运动员的现状以后,我们按照专项身体素质评分标准,为每一名运动员制定了个专项身体素质发展的预期目标,以及在具备这些素质水平后应该达到的专项成绩,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练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控制,并定期检查运动各专项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观察它们是否按预期目标发展,然后按照检查和评定的结果及时修改训练计划。因此按专项身体素质标准评价方法是基本符合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和要求,对训练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2.5.2训练态势诊断与雷达分析法本研究以本文前面提到的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的标准U分为数据资料,进行态势分析,来确定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优势指标与劣势指标。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引入一种经济系统评价中常采用的系统态势分析方法—雷达分析法。

本研究各指标的标准值采用运动员的平均值,由于我们旨在对运动员指标的态势能从总体上进行判断,所以,我们采用优势及劣势指标的临界值分别替代传统雷达分析中的最优值和最劣值,优势值的半径大小采用指标平均值+标准差(M+Std),劣势值的半径大小采用指标平均值-标准差(M-Std)。这样确定的依据是钟添发、田麦久等构建的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理论。我们以样本中的5000m运动员为例加以说明,具体方法是:

1) 每名运动员入选指标的得分(采用指标不加权得分)。

2) 分别计算每名运动员入选指标得分的平均值(M)和标准差(Std)。

3) 界定运动员入选指标得分的优势及劣势临界值(M±Std)(表13)。

4) 按雷达分析要求,创建每一运动员入选指标态势雷达图。

在利用标准评价方法界定出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状态的基础上,我们便可以通过雷达分析实现对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态势的个体化分析。表13是女子5 000 m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雷达分析参照值。从某运动员的雷达分析图(图1)可知,优势指标是2 000 m,即专项耐力指标,这表明2 000 m指标是5 000 m运动员的优势指标,是决定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训练实践中,着重加强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方面的训练是提高专项身体素质水平的关键环节;其它指标处于优势指标和劣势指标之间,说明该运动员的专项速度、专项速度耐力、专项长时间耐力和专项超长时间耐力素质水平处于发展状态,这也是该运动员在以后训练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的。

图1女子5 000 m某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雷达分析图

3 结论

1) 我国女子长跑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由专项速度因子、专项速度耐力因子、专项耐力因子、专项长时间耐力因子、专项超长时间耐力因子构成。

2) 制定的各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各专项身体素质发展均衡程度的评价标准、各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与专项成绩相适应程度的评价标准,为教练员明确训练方向、确定训练重点、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3) 利用标准平价法,可以制定专项身体素质发展计划,检查专项身体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纠正专项身体素质在训练工作中出现的偏差,使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4) 雷达分析方法基本解决了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现状的评估、定位和个体专项身体素质态势判断,以及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策略的选择等内容,可为教练员制订个体化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家荣,等.多因素评价有效性的变权排序法.华中理工大学:灰然系统研究新进展,1996:325-326.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测量评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6:40-62.

[3]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4] 钟添发,田麦久等.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及选材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5] 许世岩.中长跑运动方法学[M].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

[6] 杨范昌,徐明.灰色系统理论与体育[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7.

[7] 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专项评价 篇11

为了更好地体现财政资金政策与改革方向,我国各地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这些指标都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由于受到实际工作的影响,绩效评价方式都采用了主观性较强的方法和简单化的操作方式,各种指标设计主观性较强,简单而粗糙,甚至直接照搬上级下发的文件,实际可操作性较差,并且在设置指标权重时,随意性较大,仅凭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主观意识赋予指标权重,这样的做法往往不够科学,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可信度造成了不利影响。

2 临朐县财政局构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和做法

近两年,临朐县财政局扎实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与评价工作,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

一是建立绩效管理长效机制。根据财政部和省市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相继出台了《临朐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临朐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操作规程》等一系列文件,从而保证了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是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也是保证财政支出预算科学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基本条件,按照科学、合理、规范、便于实施的原则,分门别类建立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是绩效评价工作进展有序、成效显著。自2014年临朐县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与评价工作以来,绩效评价项目6个,项目资金2.45亿元,主要包括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层农机推广、乡村连片治理、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等。

通过对项目绩效评价,促进了项目及时按计划目标完成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项目建设总体上标准质量好,管护措施比较完善,效益显著,档案管理规范,达到优秀等次,有效促进财政资金发挥改善民生的作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群众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3 我国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的原则

3.1 公正公开原则

绩效评价要符合真实、客观、公平、公正的要求,评价指标要科学,基础数据要准确,评价方法要合理,评价结果要依法公开,接受监督。

3.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设置评价指标上不能过于片面,要兼顾指标考核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根据具体项目从与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预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细化、量化绩效指标,从而达到合理化配置资源,优化资金使用效果。

3.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既要有定性方面,又要有定量方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要认真揣摩并及时做好调整,以便准确地将整个项目更好地反映出来。定性指标反映项目的概况、资金来源性质、项目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定量指标反映投入产出比率、项目带来经济价值、资金使用效率等数据。两者要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这样指标体系才能将绩效评价结论形成更好的意见。

4 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建议

4.1 总体设置思路

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是财政预算绩效考核的重点,同时也是专项资金审计的重点,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在于用合理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来考核。定性是考核财政专项资金是否按照目标要求按期拨付,资金使用是否合理合法等。定量包含:专项资金的效益目标是否实现,支出是否最节约,是否有效促进社会发展,就业指标和资源是否更加合理运用等。

4.2 精挑细选设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指标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指标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中心,从“事前”绩效评审,到“事中”绩效监控,再到“事后”绩效评价,都是以绩效指标为依据,因此,应该正确设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达到差异性与完整性的统一,要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与资金流的角度来分析,对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精挑细选,才能对财政专项资金支出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做出客观的评价。

本文建议引进平衡计分卡作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战略思路。

平衡计分卡将绩效考核内容分为:客户、财务、管理过程、学习成长四个部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内容,可以参考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建立相对应的大类指标。

例如,在客户部分,按照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客户”可以对应为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所服务的社会公众,客户满意度就是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预算绩效的社会满意度。客户福利就是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预算绩效的社会效益。但具体的项目预算绩效指标,要根据项目的内容和特点来制定相适宜的社会满意度和社会效益指标。

财务部分,可以对应为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方面的考核指标,同企业财务指标一样是资源配置方面的指标,财务指标也可以增添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预算绩效上的成本指标、效益指标等。

管理过程部分,可以对应为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的内部协调与实现绩效目标,机关干部工作能力与执行力、廉洁程度等方面的指标内容,以提升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

学习与成长部分,可以对应为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组织和文化的基础,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培训程度、信息系统应用能力等,以提高农业专项资金使用中预算绩效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所以本文根据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基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中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实际情况,以农业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为例,设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中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5 结论

做好对农业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农业类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绩效评价工作的基础,对监督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实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施的几个方面考虑指标体系的建立,希望能对实施农业类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有所帮助。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化要求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农业类财政专项资金为例,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一课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参考文献

[1]孙克竞.政府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张雷宝.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掉高压故障下一篇: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