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素

2024-07-22

四要素(共11篇)

四要素 篇1

一、知人善任

只有在“知人”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善任”, 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所谓“知人”, 不仅是了解下属的知识、技能、专长、能力等这些有形的东西, 还有思想、品德、精神、气质等这些无形的东西。比如有的人是为了待遇, 有的人是为了地位, 有的人是为了成就事业……来者都是为了某种追求而来, 来者的追求不尽相同, 领导者对这些都应有所了解, 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 使人才的积极性和才能都得到充分发挥与施展。有关领导者还应该懂得, “知人”并不仅仅是领导者个人的单方主观愿望。现在许多领导者只知道自己在为发展事业开拓业务而观察和寻求人才, 殊不知其实人才也都在不断寻求和观察领导者, 希望能找到一个欣赏和能便自己才能得到发挥的现代“伯乐”, 以便能“英雄有用武之地”, 帮助自己充分施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叫做双向选择。一个成熟而精明的领导者是深知这一点的, 懂得设身处地为人才设想, 理解人才选择领导者乃是人之常情, 因此大都具有较高的使用人才的领导艺术。而新提上来的年轻领导者, 则未必都能如此。如果不能知人善任, 人才即使站在面前, 甚至己经成为你的下属, 也难以留住, 更谈不上充分发挥其作用。“此处不留爷, 自有留爷处”, 人才最终还是决心离你而去。这是不能知人善任的常见后果。

二、扬长避 (补) 短

扬长避 (补) 短是使用人才时必须遵循的又一条重要原则, 即必须把人才安排在最能发挥其才能, 而其短处又不伤大体的岗位上工作。正如清人顾嗣协的一首诗所云:“骏马能历险, 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 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 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 慎勿多苛求。”这对于使用人才的扬长避 (补) 短实在是再好不过的诠释。即使那些奧运会冠军, 也都既有强项又有弱项, 不可能对任何比赛项目都能包揽冠军。

问题在于现在有些领导者, 总以为既然是人才就应该是没有缺点和弱点的, 否则就不能算是人才。这是一种很天真、幼稚、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注意力盯着人才的短处, 从而忽略了人才的长处, 这也是有些领导者容易犯的通病。古人云“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世界上绝对完美无缺的人是不存在的。人才也是人而不是神, 都是肉眼凡胎, 怎么能那么完美无缺呢!比如恃才自傲就往往是某些人才的通病, 他们之中常常有些人比较容易骄傲、主观、武断、任性、不拘小节、脾气古怪等等, 这些都是他们恃才自傲的常见表现。所以有的缺点毛病甚至比其他人更突出。当代美国管理大师杜拉克在其名著《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指出:“倘要所用的人没有短处, 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組织。所谓‘样样皆是’, 必然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 其缺点也往往越明显。有高峰始有深谷。谁也不可能十项全能。”要扬长就必须善于避短, 不善于避短就难以扬长, 就可能浪费和埋没人才。当然, 我们并不是要纵容放任人才的缺点毛病, 恰恰相反, 必要时可以通过适当的形式, 进行热情、诚恳、耐心、细致的引导和帮助, 尽可能防止其膨胀发展以至影响其长处的发挥, 但切不可生硬、过急, 鲁莽行事。

三、用人不疑

古人云:“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这就是说:既然要使用他, 就要相信他;若不相信他, 就不要使用他。这是我国古人总结的领导者使用人才的又一条重要原则。我们不难设想, 如果你既要使用他, 而又不相信他, 那是使用不好的, 他也是干不好的。你不相信人家, 你叫人家怎么干呢?这两句话后一句是“疑人不用”, 既然“不用”便无讨论的现实意义了。所以我们主要讨论前一句:“用人不疑。”而要做到用人不疑, 有关领导者首先起码要做到这样几点:相信人才能尽职尽责, 有能力完成任务;要放手让人才在其职责范围内大胆工作, 不要轻易干预他职权范围内的事务, 以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即使是曾经犯过错误的人, 只要知错能改, 改了就好, 要鼓励他放下包袱大胆工作, 小错更不必追究;古往今来, 谗言是毁灭人才的可怕杀手, 各级领导者务必引以为戒, 保持清醒的头脑, 切不可轻信谗言而轻易动摇对人才的信任, 对个别恶意诽谤中伤人才者, 必要时还要勇于力排众议, 站出来主持公道, 为人才撑腰说话, 甚至给诽谤者以必要的惩治。

四、最佳使用

怎样才能最佳使用人才呢?归纳起来主要是做到以下四点:

1. 珍惜“最佳时期”。

据人才学研究就一般规律而言, 领导人才的基本成熟期为30岁左右, 最佳年龄为35~55岁, 峰值年龄为45岁左右, 而最佳起用期为30~45岁, 如果超过45岁再起用, 最佳时期便大部分已过去, 就难以充分发挥最佳时期的作用了。当然, 这是就一般规律而言, 在具体操作时, 还应因单位、层次和岗位而异, 不宜过于机械。此外, 人才起用还有个时机问题, 尽量做到领导人才“用当其时”, 防止贻误起用时机。

2. 安排“最佳岗位”。

影响领导人才“最佳使用”的因素很多, 其中最容易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没有充分注意到把人才安排在有利于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最佳岗位上, 做到“用当其位”, 大大地削弱了其应有的贡献。所谓最佳岗位主要是指:个体德才素质与群体结构要求相吻合的领导岗位;与领导人才的个人能级相适应的岗位;与人才本人的兴趣与专长相吻合的领导岗位;与上级领导所确定的成才目标相一致的领导岗位。

3. 发挥“最佳才能”。

“扬长避短”是使用各类人才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扬长避短”, 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呢?主要做法是:对有关人才个体的德、才、能、绩等几个基本方面分别进行测评记分, 按其积分最高的“强项”使用;对领导人才群体成员进行类比, 来科学合理地判断和识别各成员的最佳才能是什么;科学地分析有关人才各项才能的发展趋势, 提前选择其中最有发展前途的项目, 作为选拔使用的决策依据。这就叫做“用当其能”。

4. 产生“最佳心理”。

人们的创造才能总是和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密切联系的, 而创造性思维又总是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人才的“最佳心理”, 是进行创造性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所以在使用人才时, 必须充分做到“用当其愿”:尽可能做到尊重人才本人意愿;热情提倡和鼓励人才“自荐”;授予职权, 放手使用。只有这样, 才能使人才产生“最佳心理”, 才能使的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总之, 只有真正达到了“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当其长、用当其愿”的要求时, 才能算是真正达到了人才的“最佳使用”的要求。

课堂提问四要素 篇2

一、内容要求:围绕目标,促思激趣,难度适中

课堂上所提问题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所以提问内容的设置应该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问题不应过于肤浅随意或漫无边际,应做到难度适中,有一定的思考性,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习兴趣。

如一位新教师教学“圆锥的体积”,引入圆锥的体积后,就问学生:“看到圆锥,你能想到什么?”学生不知道教师想要问什么,有的答:“我想到了圆柱,因为都有一个圆”。还有的答:“我想到了它只有底面和高。”显然,学生的回答并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如果改为“可不可以把圆锥转化成我们学习的立体图形来计算体积呢?你觉得圆锥可能和我们学过的哪种立体图形有关系?”这样的提问,围绕目标设置问题,又能触发学生联想,激活思维。

围绕目标设计问题,一方面指问题应该体现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新知识,另一方面,也包括学生能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习能力。所以,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思考:这个知识点可以分解成哪些问题引发学生探究?这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怎样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分析思考?只有教师先认识到每一个问题在达成教学目标中所起的作用,才能有效地进行问题预设。

二、时机要求:出示适时,及时追问,有效调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提问时,教师应把握火候,适时提问和追问,有效调控课堂教学。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教师先让学生找出一些数的因数,然后问学生:“这些数的因数个数各有什么特点?”这样,学生对这些数的分类一下子就集中到因数个数上了,后来在做练习时就出现把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几个概念混为一谈的现象。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根据这些数的因数情况进行分类,学生就会出现根据是否含有因数2和根据因数个数来分等两种分类方法。接着,再提出刚才的问题,告诉学生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研究一个数因数的个数。这样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自主学习愿望延后设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辨析和理解知识。

此外,教学中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时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追问和调控,如在教学三年级“简单的组合”时,教师让学生到黑板上用连线的方法解决“5名球员相互拍手,一共要拍多少次手”这一问题,因为连线时没有注意顺序,学生少连了一条。教师就此顺势引出:“怎样连才不会出现多连或少连呢?”从而引导学生知道有顺序地连才能不重复不遗漏。通过用问题调控衔接,更加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和对知识的内化。

三、对象要求:面向全体,分层要求,量才适用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新课程强调,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课堂提问对象和范围应该是所有学生。各层次的学生都具有回答教师提出问题的愿望和要求,有些教师怕学困生回答不出问题耽误课堂时间而匆匆把问题交给了学优生,殊不知,这种表面的流畅其实难掩教学效果的低效。社会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我们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课堂上学生的错误也是我们难得的教学资源。”所以,课堂提问要敢于把问题抛给所有学生。当然,因为学生程度不同,我们也可以有选择地把难一点的问题留给学习好一点的学生,把容易一些的问题留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为了给全班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范例,可以选择“示范型学生”,为了展现学生的特长,可选择“表现型学生”。

四、方式要求:形式多样,表达准确,灵活连贯

提问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灵活选用,如直问:“你都认识了哪些物体?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如看到学生画的直角都是一条边水平而另一条边竖直时,可风趣地曲问:“直角一定是这个姿势吗?”但无论怎样问,都要求问者表达清楚无误,让人能准确理解提问者的问题指向。此外,问题还要有梯度,有层次,条理分明,体现教学的动态变化过程,尤其是一些逻辑性强的问题,要按知识点难易从易到难逐层进行。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可以这样设问: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2.拼成的图形的底和高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3.三角形的面积和拼成的图形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4.你能说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这样的问题设计层层递进,富有启发性,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日东中心小学)

制定策略四要素 篇3

要想判断某个理论是否适用, 经理人不妨多问几次“如果这样, 结果怎样”, 结果越接近你的目标, 你从这个理论衍生出来的策略可能就越实用。

如果你正在思考企业的发展策略, 需要提醒你的是, 直接套用教科书或其他公司的策略, 并不能确保你的成功。

管理书籍中的范例, 之所以不能硬套在每一家公司上, 是因为这些书籍大都采取同样的写作模式:根据若干成功企业的做法, 建立一个成功策略的理论框架, 然后不断以若干公司的实例为佐证, 证明该理论框架是最好的。至于那些不适用该框架的公司, 书中一般是不会列举的, 因为它们不能支持作者的观点。

因此, 要想判断某个理论是否适用, 经理人不妨多问几次“如果这样, 结果怎样”, 结果越接近你的目标, 你从这个理论衍生出来的策略可能就越实用。

这里推荐四大要素, 可能对你制定策略有所帮助。

一是策略性假设。在制定策略时, 经理人首先应思考关系公司未来生死存亡的策略性假设, 也就是“如果我们采用此策略, 公司会不会反败为胜, 或是更上一层楼”。倘若答案是负面的, 你就要重新制定一个更适用的策略。策略应该是具体的, 而不是一个笼统的目标, 要经得起推敲, 就比如:投入多少资源用于新产品开发, 便能何时将新产品推出上市, 并能与同类产品一争高下, 而且在价格上占有多大优势。

二是“枢纽”与“铁锤”。“枢纽”是公司原已固有的部分, 可以发挥防御功能, 而“铁锤“则是公司未来的主力部分, 发挥的是攻击功能。公司在攻击之前, 必须考虑防御是否坚固, 否则不能贸然出击。

三是互补原则。良好的策略应该具有全面性, 例如, 如果你决定产品要卖得便宜些, 就要想办法吸引顾客多买一点, 产生互补。只顾一点不顾其余的策略, 不是好策略。

四是与众不同。例如, 当麦当劳面临业绩衰退时, 它推出了低价的超值餐。可惜未过多久, 竞争对手也陆续跟进。之后, 麦当劳又推出新的成人三明治, 结果也失败了。最后, 麦当劳针对儿童顾客, 把汉堡和看电影结合起来, 终于成功了。策略成功的关键是创新, 只有创新才能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另外, 还要特别注意策略的弹性问题。1992年, 日本马自达公司在广岛盖了一座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汽车制造厂。由于当初未考虑弹性问题, 后来生产的汽车款式过时了, 也未能及时转型, 造成了产品的滞销。

高分作文四要素 篇4

1、有真情实感,但不要盲目联系夸大

2、有文化底蕴

3、道理要深刻

4、语言要有文采

作文主题:感动

概念:

感动是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感动是由别人的行为引起的一种思想感情方面的主观反应。当然,自己也可以使感动的发动者,去感动别人。感动源于人的心底,那微微荡起的波澜、泛起的涟漪,都会使人怦然心动。生活中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使人内心感到温暖而感动。

岁月无痕,当我们蓦然回首历程,翻阅着自己的心灵之路,总有一段段记忆在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无法忘却,每当我们拾起它时,心里涌动着一丝久违的冲动,这便是感动。拥有这样的记忆是幸福的,我们能将这份幸福传递给他人,让他人也时时有所感动,我们的身边亦会被爱包围着,生活多美好啊!

立意提示:

感动是一种善待,是善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感动是打碎冷漠的人性,感动是复苏麻木的心灵,感动是体味幸福的滋味。

对父母爱的回报

对老师爱的理解

对同学情的深悟

与人分享生活中的快乐

默默关爱他人,大爱无痕

用自身言行和精神品质影响他人

名人名言:

感动就是生活得美不胜收。亚当桑德勒(美)

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吴伯萧

人间最美好的是感动,这感动,不只是别人做了好事感动了你,更重要的是你做了好事感动别人,你看见别人受感动的脸,那是人间最好的感动。冯骥才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凡高(荷兰)

其实感动就是这么简单,源于微笑,蔓延于整个生命。佚名

精段:

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

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

当这个世上已无感动的足迹的时候,那它也就随之成了一个冰封的天地——冷酷,亦无情。

朋友,请把心从泥淖中拔出来吧!腾出一点小小的空间,来承载足以让哦我们回味一生的感动吧!感动的概念

感动是什么?

化学老师说:感动就是稀盐酸,即使是坚硬的大理石遇到它也要变成可溶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物理老师说:感动就是通电螺旋管,再沉重的铁块遇到它也要被吸附到一起,而且很难分开,除非突然停电。

生物老师说:感动就是太阳光。没有了它,冻结的河永远冻结,冰冷的夜永远冰冷。没有了它,星星月亮都失去了光泽。更何况人呢?没有了阳光,人将如何生活呢?

地理老师说:感动就像是经纬网,支离破碎的大陆和广阔的海洋都被“网”了起来,组成了我们这个地球——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不信啊?那就到地球仪上去看看。

政治老师说:感动就是国家宪法。它对任何一个公民都是平等的额,而且均衡地发挥着它的效力。任何一个公民都应该了解它,遵守它,使用它。

历史老师说:感动就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美好的世界,建立和平、民主、共和的国家,使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英语老师说:感动就像五个元音,每一个单词都少不了它。没有了它,单词将不再存在,更无法表达人类的美好感情。

数学老师说:感动好比辅助线。只要我们寻找到了解题的门路,做好了辅助线,再难解的题也能迎刃而解。

语文老师说:感动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着的露珠闪现的光芒;感动是微风拂过小溪中粉红色花瓣激起的涟漪;感动是雨后一声婉转的鸟鸣拨动的心弦;感动是月光洒满大地引发的无限遐想„„

主题:学习

概念:

“学习”是由“学”和“习”组合而成的词。最先把这两个字联在一起讲的是孔子。在《论语》中他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了一个知识或技能后,还应及时地、经常地进行温习。根据中国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学”就是闻、见、思,是个人通过他人传授或自我钻研、感悟获得知识或技能,这主要是指接受书本知识与感性知识。“习”是个人巩固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指温习、练习,有时还包括“行”在内。所以学习就是个人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聪明才智的过程。

立意提示:

1、学习的味道:

学习的空间不仅是课堂,也是我们生活的各个空间。

做生活的有心人,任何时候、任何事中都可以领悟到知识和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学生应主宰自己的学习,而不是做机械的书橱和学习机器。学习是先人与后人之间跨越时空的无数次对话。

2、学习的况味

学习是一次次探究问题之齐,培养创新之能的过程。

学习是自我心灵的成长史

学习的过程中能领略到各种奇妙的人生别样风景。学习中能感受人生百态。

学习过程中的苦恼与乐趣都是一种享受。

3、学习的价值

学习是锻铸自己坚定意志的过程。

学习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世界。学习使我们的精神强健,内心充实。学习使自己的人生脚步永不停息。学习让我们看到人生价值和意义。

主题:读书 概念:

读书时每个人汲取精神食粮的最佳途径,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闲暇时,阅读一些时文短章,让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彷徨时,阅读真实而感人肺腑的故事,找回我们的希望和勇气,将慰藉缓缓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凝神时,潜读文字,观人间百态,品人性善恶,感生命凝重。读懂文字,领悟人生,体验社会,激起思想的火花,领悟人生的真谛,何乐而不为?

立意提示:

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

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队未来看得更远、更清晰。要有“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情怀。

治学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

在科学著作中,你最好读最新的书;在文学著作总,你最好读最老的书。古典文学作品永远不会衰老。

泛舟书海,如同步入尘世一样,应去寻朋觅友。当发现知音,选择、确定之后,就要携手并进。读书实现“知识就是力量”,激其前进,促其成长。读书方可“知书达理”,提升修养,增添风度。书是良师益友,导己反思。

读书可以磨练心志,使心智成熟。读书博人情感,让心灵交融。

读书之益,在于增知、获趣、致雅。书是哺育心灵的母乳,是启迪智慧的钥匙。

主题:成长成熟

概念:

成长和成熟不仅指一个人身体的长大、心理的成熟,更是指通过某些事件而明白的道理,获得启迪,认识了世界。这就是思想上的成长成熟。

成长,就是一个人从懵懂到成熟的阶段。成熟,是指思维发展到完善的程度。从这意义上来说,成长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成熟,是指在为人处世、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逐渐脱离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转而向青年和成长方向发展,在心理上逐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成长重点包括心理、思想和感情等方面。

立意提示: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艰辛是收获的代价,只要努力最终会有收获的。关心别人,我也会从中获得快乐。

体谅和孝顺父母会使他们欣慰

和同学和睦相处,理解了要宽容,理解了团结协作的而重要 懂得人生要有目标并为之奋斗不息 有人相处要懂得宽容和谅解的意义 懂得感恩、懂得关心父母、体贴家人 能够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学会换位思考,懂得理解别人

遇到挫折和困难后,努力战胜它的过程就是内心成熟的过程。认识周围的世界,并形成了自己正确的世界观。

生活的累积和成长的见识加上自己的思考,思想变得深邃而广博。知道责任心的含义,努力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定的立志的重要,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开始为之奋斗。明白“人必先自助而后人助之”的道理,并为成功付出努力。

细微之处见真情 我感动了身边的人 我比以前懂道理了 我在努力着 与文明同行 名言伴我行 与书为伴 爱在行动 小事不小 跟着老师学做人 脚比路长 放飞心情 走向成熟 负起责任来 学并快乐着 与美同行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天冷了,多穿点儿 生活中的体贴 我因可爱才美丽 善良如我作文题目:

爱心的传递

感恩之心高擎 我创造了美

做个通情达理之人 在好书的引领下 传递温暖

我追求的做人品质 我家的故事

我的事情我能做 我昂起了头 流泪的故事 难忘今宵 那一次,我做主 意外的收获平凡也精彩 人与人相处 我们这帮人 想飞就能飞起来 留在我心底的风景 我懂得了 下雨天真好

这一天,让我铭记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滴水之恩 善待生活

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 成长的脚印 仰望蓝天 一道风景线 温暖的时刻 偶然的发现

那一夜,我难以入眠 我们一起走过 成长纪实 只因有你

看似不起眼的事 生活改变了我 说句心里话 心中的彩虹 最美的珍藏 敢说我最棒 成长的快乐 那一次的参与 生活的馈赠 此情长留心头 用微笑面对生活 生活中的亮点 一次特别的拜访 我心中有杆秤

和你在一起

心中早想说句被自己感动

那次,我和他(她)都是好样的 不走寻常路

你我走过的日子

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 我像成为这样的人 生活因变化而精彩 寻找平衡

带着微笑出发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这就是幸福

其实并不是这样

美就在身边 孝敬父母 为自己高兴 永恒的美丽 留点感激在心中 每一种草都会开花 大爱无声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我很幸运

生活中的一点感悟 你辛苦了 我的行囊 生命的颜色

语文教学“四要素” 篇5

一、准确把握年段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增强课标意识、目标意识、年段意识,使所上的课是那个年段的,符合那一类课型的、符合那一种文体特点的。如我校一教师在执教《杨氏之子》一文时,因其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为此,该老师根据课标要求,把目标定位于重点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读通,读懂,读流利,读熟,并初步感受到了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这位教师也是这样落实的。由最开始的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节奏到读懂文章大意再到朗读课文以及最后的熟读成诵,成功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陶罐和铁罐》分角色朗读课文是本课的一个训练重点,我校胡勇飞老师让学生分组朗读,学生初读课文朗读效果不理想,胡老师没有急于求成,直接告诉学生朗读方法。而是层层深入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观察插图、想象画面、做动作等方式来阅读课文。胡老师以读促讲,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到了陶罐和铁罐当时的心理活动,朗读效果非常好,水到渠成地完成了这一训练目标。

二、夯实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学词是贯彻整个小学阶段最基本重要的任务。在我校邹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这节课中,处处体现这一课标新要求,如邹老师在教学“为设果 ”“而应声答曰”中,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字,并结合字义选择对应的读音,还将多音字放入句子,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读音。在写字教学中,邹老师有选择的重点指导难写易错生字,做好了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再次练写提高的过程。整个写字过程扎实有效。

再如郭艳老师执教《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识字教学重点突出,形式多样:如教“蒸”和“继”字时,因这两个字的字形较为复杂,郭老师通过图画演示“蒸、继”字的演变过程:

让学生不但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的形,还记住了它们所包含的意思。

翘舌音和前后鼻韵母,学生不容易读准,郭老师就提醒学生要特别注意“甚、至、蒸”三个字,“甚、至”都是翘舌音,还是前鼻韵母,“蒸”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教授这几个字时,郭老师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加以巩固和强化。“继”、“乎”使用频率较高,郭老师让学生组词连读,帮助学生记住读音,理解意思。

三、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低年级要运用词语说话、写话,抓住常用句式、有特点的句式进行迁移运用。中高年级要结合文本的内容、语言、段式、文章的写法,设计灵活多样的小练笔。还是在《杨氏之子》这节课中,邹老师刚解释完题目《杨氏之子》即姓杨的人家的儿子叫杨氏之子,马上就问学生,你姓王,是王家人的儿子,用上课题的形式,你还可以叫作?王氏之子。你姓林,是林家人的女儿,可以叫作?林氏之女。再看今话说古语这一环节中,邹老师又出示句子:1.一个小孩子说:“这是你家的狗。”2.老师家的兰花非常美丽,老师指着兰花给学生看。让学生用本课中的文言文来说说:1.一子曰:此是君家犬。2.夫子家兰甚美,夫子指以示弟子。

就这样,在教学中,我们如能适时的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学生举一反三,如此反复训练,必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并逐步形成能力。

四、呈现学生学习过程

在学校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凡是上高年级课的老师都会让学生先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出每段的内容,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用上“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概括出大意。如章丽萍老师执教《普罗米修斯》一课,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出三个关键词“拿取火种 受到惩罚 获得自由”,接着提示学生“作者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说清楚,完整,这就是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充分的自由练说,再指名说。之后老师进行学法概括——用“连接段意法”概括主要内容。而《匆匆》一课是一篇朱自清的散文,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匆匆。这样的文章有利于培养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内涵的阅读能力,学习作者感悟生活和表达感悟的方法,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五年级的陈淑兰老师抓住年段特点,让学生自己通过长时间的反复阅读练习,掌握理清课文脉络的方法。整整一节课,除了教师必要的引导外,足足有二十五分钟学生都是在不断的阅读、在课文中做各种标记。让我深深感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占据课堂的时间不要太多,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得到充分的能力锻炼。

物理语言的四要素 篇6

关于概念

概念可以是物理语言的叙述对象,也可以是形成物理语言的基本字符。由此,概念一般可分为基本型和计算型。属于基本型的有:质点、重心、参考系、惯性、直线及曲线运动、电场、磁场等。计算型的概念有:位移、速度、加速度、摩擦力、合力、功、动能、常量(G, k)等。基本型的概念大多在于描述一个基本事实或是提供一个统一的规范,涉及一定的物理环境。计算型的概念经常是基本型概念的展开,联系具体的物理量,可以是组成公式的基本字符,参与运算,往往具有单位,二者之关系像是电脑里的“文件夹”和“文件”,是一种结构化思维。比如直线运动就包含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等具体的物理量;再如电场,围绕其展开就有电场强度、电势差等。基本型的概念具有概括性,整体性。而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计算型概念,它涉及细节,更具体,常用一个英文字符来简记,即形成物理语言的每一个“字”,其目的是把定律、定理的文字描述向公式过渡。

具体应用:拿“牛顿第一定律”来说,该节有一个要点,就是提出把运动的概念进行细分,分成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前者不需要力来维持,而后者必需要力来维持。可以推测,在伽利略之前的人们可能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对运动进行分类,所以老是对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混淆不清,甚至自相矛盾,而伽利略用他那著名的理想实验捕捉到了唯一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匀速直线运动,把这个特殊的运动形式排除以后就会发现,其他的运动都是需要有力参与的。后来牛顿明确了力、惯性、质量等概念,再借助于加速度(由伽利略定义),进而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再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时,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异同,以及向心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区别,都是令学生困惑的,前者要用到受力图,后者得借助运动学公式来辨析。物理概念的建立是为了解决或阐述某个物理问题,反过来,在已建立的物理概念的基础上又去研究新的问题,从而建立新的物理概念,这种链锁式的问题解决,形成了物理概念体系。

有关图像

简单说明:它太重要了!高中物理公式并不算多,但题型多变,特别体现在图像上。图像能够传递物理知识信息,具有交流物理意识的作用,这也对学生的想象力提出了要求。物理想象不同于文学艺术中的想象,它比文学艺术中的想象更概括、更抽象。物理想象也不同于数学想象,它不仅需要空间想象,也需要对客观事物状态及发展过程的较为形象的想象。图像能成为学生思维的起点和路标,如果学生只对着问题“干想”就很难打开思路,而借助图像将拟题者设计的物理情景、物理过程复原出来,就使思维有了起点,图画出来了,解题的方法也就有了。因为借助图像能产生形象思维,很容易由图像中的形象寻找到几何关系,联想到物理公式,再与记忆中有关的表象进行比较,找出已有的经验,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具体应用:针对大多数的物理习题来说,使用最普遍的莫过于受力图、运动过程图、电路光路图、电磁场线图等。而除了电路光路图外,其他图大都属于矢量图的范畴,也是主要的难点所在,即这些图常常被限制只能出现在二维平面中。高一阶段,学生接触较多的有受力分析图(力的示意图)和运动过程图等。比如第一章里所涉及的“力的三要素”“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分解”等是构成受力分析图的基础。当然,以后还有诸如电场力、磁场力等新成员加入其中。对受力分析图来说,由于质点概念的引入,力的作用点往往都统一了,那么“力的三要素”中,力的方向和大小就显得更为紧要,受力图的关键就在于找好各力的方向,并判断其是恒力还是变力。虽然不同性质的力其方向找法不尽相同,但多数情况下,各力都会平行或垂直于题设情景中的某一平面或某一连线,以它们为参考是必要的,便捷的。而在“直线运动”里出现的习题往往就画个初始情景,甚至有的只给出文字叙述,这就要求学生能按照题设条件想象出被研究对象的大致运动过程,还有的可能包含多过程或多物体,更涉及讨论,隐含条件等,想象好之后就要表达在纸上,形成草图。在高中物理教材的大多数章节里,受力图和运动过程图几乎都有伴随(“恒定电流”等章节除外),可以说贯穿了整个高中物理的始终,是解答众多习题的法门。而就一般中学生来说,这种想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谓困难重重,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教学当中要尽量督促学生动起手来。当然,还有其他诸如电场图,磁场图,电路图,实验装置图,物理现象图和一些用于记录数据的图表等,不同的图像有着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细节,这里不多阐述。

谈谈公式

公式是物理定律、定理、以及物理概念的抽象表达,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此外,物理定律有着令人惊讶的普适性,这也正是它吸引人的地方。曾经有人问李政道,最初接触物理学时,有什么东西给他印象最深?他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是物理法则普适性的概念深深地打动了他。我们知道,有些公式来自于实验事实,如牛顿第二定律、欧姆定律等;有的来自于推导,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教材会用最简单的方式引入它们,但由于普适性的缘故,它们可以适用于更多,更复杂的问题,这就让出题人拥有了几乎无限的发挥空间。学生总是感觉看得懂教材,听得懂讲解,但真正考试的时候总是束手无策,看到答案的时候又感慨不已:原来还是关于那些基本公式的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对公式能有较高的熟练度、敏感度。熟练度可以从习题练习中得到,敏感度则是经验的积累。公式其实就是文字语言的简记形式,等于是构成物理语言的“句子”,其中各字符都有相应的物理意义,大多属于计算型概念的范畴。当然,正如房子是由砖砌成的,但砖并不代表房子一样,由定律所演化出的各种公式或推导出的各类定理并非字符或概念的机械累积,而是代表着自然界的法则、宇宙的“程序”,有着客观的内部结构。

具体应用:对于公式的应用,仅在中学物理范畴,一个“F合=ma”似乎就具有无穷的潜力;一个动能定理也能得以横行无忌。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清楚定律的来龙去脉以及适用范围,掌握定理的推导过程,结合物理情景,牢记于心;然后抓准每个字符(即计算型概念)的物理意义,熟悉其常见的扩展形式。要给学生指出,公式里头有些字符特别活跃,易出状况,常为命题者所钟爱。比如“F合=ma”里的“F合”和“a”,再如动能定理里的“W总”和“V0”“Vt”,单摆周期公式里的“g”和“l”,向心力公式变形式“R=mv/qB”中的“R”等。它们常作为方程的扩展点,起着纽带的作用,实现方程之间的“通信”,也是解题的线索。关注这些字符,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数据处理的流程,就像是在看一组计算机程序一样,这也是平时所谓的用“解题思路”处理一些例题的时候,要尽量把题上的方程还原回原始的公式,进而让学生熟悉其常见的变化形式(这个过程也常涉及图像)。在做计算题时,牵涉到很多东西,有受力分析、过程分析、隐含条件的挖掘、变量分析、特殊量的应用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题来巩固。

计算

高中物理的计算说来很基本,就无非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基本函数、数列等,要强调的是,三角函数、二次函数、数列和平面几何等数学内容渗透于物理过程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常常令学生忐忑不安,且多数时候还是在做字符运算,更是让人心乱如麻。所以,除了熟悉基本的数学知识外,学生能尽快从数字计算过渡到字符运算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一过程尤其需要时间和精力。从物理语言角度来说,这一过程好比是在连句成“篇”,而关键的问题在于,该怎么个连法,即如何解方程。

具体应用:这里需要提示学生的是———在读完题以后,往往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已知量,特殊量和未知量等“翻译”成字符形式,公式一旦被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就形成方程,如同读文章有时要咬文嚼字一样,写方程时就应该注意哪些字符是已知,哪些未知,哪些可能会在过程中被消去,对每个“字”都要“咬准”引入下一个方程的线索,或是方程组的求解,也往往来自于这样的字符分析。字符方程组的求解看似复杂,实则简单,所谓字符的运算在多数时候其实就是一种“搬运”,比如提公因式,代入消元。很显然,在计算前做好字符分析,锁定好未知量是解决这类计算问题的关键所在。

总结

优秀记者的“四要素” 篇7

良好的人品是第一要素

精品的背后是人品。在笔者看来, 良好的人品和纯净的心灵是记者第一素质, 所谓精品的创造需要人品的锤炼。美国“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说过:“新闻事业是一种双重性格的事业。站在为公众提供普及教育的立场来说, 大众传播是一个学校, 但是, 站在为投资者赚钱的目的而言, 大众传播媒介是一个企业。任何传播媒介的负责人, 受这种双重性格的影响, 一方面要尽校长之职, 另一方面要尽经理之职, 这两种职务有很多时候是互相矛盾的。”这个矛盾经常会困扰着我们的记者, 一方面要做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 一方面要赢得市场利润, 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模棱两可, 导致了某些记者职业精神的缺失。记者职业见识多, 接触广, 容易产生浮躁的毛病, 甚至个别的会造成人格的扭曲。别人赚钱了, 发财了, 心理痒, 有的人便想用记者这个行业去搞有偿新闻, 各种各样的应酬、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 对记者既是锻炼, 也是考验。奉献精神、埋头骨干、不为名利所动的品格在部分记者心中已经动摇、开始淡化, 影响其对新闻事业理想的追求。

由此可见, 全身心投入, 需要记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洗礼和考验, 面对义利、是非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 集中精力搞好新闻, 为了事业的永恒。在中国新闻奖中, 我们看得见记者的人品与执著。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银奖的作品《暗访制假窝点》是《华商报》一名摄影记者谢海涛, 他为了拍摄河南平舆县什字路乡王关庙一民宅制造假币的最后工序, 他铤而走险, 扮成购买假币的贩子, 几经周旋地拍摄, “交易”后, 立即报案, 使警方遂端掉了这个团伙。

精品的背后常常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翁都是一群乐于奉献、敬业守恒、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新闻工作者。正所谓精品佳作年年“领风骚”, 而新闻工作者的人品是永恒的。

天赋与勤奋并重是第二要素

记者是一个需要兼备各种综合素质的职业, 应该具有的素质是天赋与勤奋并重, 这是所有真正杰出的记者的共性, 其优势在于他很有天赋、很聪明, 但是他并不以此自居, 自傲, 反而相当勤奋、谦虚。而这种勤奋都缘于干工作时给他带来的乐趣, 因为沸腾的现实生活是新闻创作的源泉, 他们通过不断地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现场、深入基层, 勤跑、勤观察、勤思考, 写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作品来。

勤奋来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是新闻规律对媒体的客观要求。作为记者, 如果不能做到“三贴近”, 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有亲和力、说服力和吸引力, 就很难发挥党报的喉舌和耳目作用。精品佳作往往都是从生活中提取素材, 用老百姓的话、贴老百姓的心, 讲老百姓的故事, 这些都与优秀记者的勤奋是密不可分的。

创新精神是第三要素

在新闻媒体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力争做到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是优秀的记者所具备的思维品质, 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 这是一个记者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作家孙犁说:“艺术家的特异功能不在反映, 而在创造。”新闻记者与作家从事的精神劳动虽有不同的特点, 但应用创新思维是共同的。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 同样一个人和一件事, 在有的记者眼里不屑一顾, 由这个记者写出来的新闻是淡而无味, 而在有的记者眼里却是值得报道的好新闻, 写出来的报道却是精彩的好稿, 差别就在于有无创新思维品质。记者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职业特点就是不断探求新情况, 研究新问题, 善于发现、善于捕捉一些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 以及给人以启迪的各种新思想、新观点, 善于探寻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趋向。

敬业精神是第四要素

敬业精神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来说, 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因此, 从选择干记者这行的那一刻开始, 就应当十分清楚时代赋予自己的担子有多重, 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 甘愿为党的新闻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敬业者, 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业, 是一个记者成长、成名的必备条件之一。敬业的记者往往始终点燃了我们对生活和工作的激情, 让我们热情地拥抱生命, 开创未来。带着热情去工作, 用热情转化自己, 用热情创造成果, 始终敬重自己的工作。俗话说记者的“笔杆虽轻, 分量尤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 现实生活生机勃勃、日新月异, 优秀的记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用一双慧眼、别具匠心地采撷到鲜活的东西, 写出感人的作品。

邹韬奋同志曾说过:“不为自己打算, 不计个人得失, 尽可能达到“无我”的境界。”他的这种精神今天仍然十分提倡。因此, 要真正当一个好记者, 就要在工作上进取务实, 干好属于自己一生钟爱的新闻事业, 使自己成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记者。■

摘要:2009年1月8日, 《羊城晚报》A3版头条用了一个4栏大标题“汪洋:只有一个字:干”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2009年1月7日上午,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闭幕大会上说:“全省科学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只有一个字, 干!不干, 那些目标措施形同虚设, 半点价值也没有”。一时间, “干”字成了全省众多市民谈论的新话题。同样, 记者也不例外, 记者之间的话语中也由以往的今天“采访”了几端活?变成了“干”了几端活?诸如此类, 一个看似简单的“干”字, 新时期的记者如何有效的工作, 干出点成绩?干出点名堂?争当新闻工作的行家里手, 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太极拳技击四要素 篇8

太极拳作为武术, 与其他拳术相比, 有着独特的技击特色。其主要特色是, 以柔克刚, 包含了以静制动和以弱胜强的特点。“抽刀断水水更流”, “滴水能穿石”等等, 都说明了“柔胜刚”的道理。

传统太极拳散打实战功夫的基础是拳法和推手。传统太极技击强调的是意在先。也就是说, 无论对方的动作如何迅猛, 我应提前洞知, 寻机而发, 或化或打。在抓好太极拳沾粘连随, 迎其锋芒而上的同时, 还须合理运用闪、腾、走、活等方法, 再顺势运用八法攻击对方。所以, 太极拳技击能力应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也要有能力、速度、技巧和心理等要素。

首先是劲力。当对方来劲时, 不但要以太极拳“用意不用力”, 先凭借敏锐的皮肤感知迅速作出判断, 以顺劲、柔劲、化劲、借力打力来应对, 还要用在意的导引下, 通过气息吐纳和以意导动的内气运行, 结合骨骼与筋的开合蓄发而生的内劲及蹬地发力瞬间, 脚、腿、腰脊与手完整一气的整劲爆发力来对付。此劲传递迅速, 变换灵活, 随意性大, 不易被人察之, 且威力无比。

在传统太极拳技击中所用的“力”是“内力”、“暗力”、“活力”、“先天力”, 以及“运用整劲的弹抖爆发力”;不用的“力”是指“僵力”、“拙力”和“后天力”。不经过“放松不用力”的途径, 难得“用力”之精巧;不经过“用力”的修炼, 而难得“不用力”虚无之奥妙。“用力”与“不用力”交互为用, 相继出现, 相互转化。

第二是速度。“心如火花手如弹, 灵机一动鸟难飞。身似弓弦手似箭, 弦响鸟落显神奇。起手如闪电, 电闪不及合眸;击敌如迅雷, 雷发不及掩耳”。可见, 太极拳的技击是极重视速度的。太极拳的速度是来自于轻缓的慢练之中, 通过这种“用意不用力”的慢练, 用头脑悉心分析体会、领会要领, 通过慢练中的耳听、目视及皮肤感知, 练就周身虚灵一气, 逐步达到自然而然的下意识运动, 形成灵敏的条件反射, 产生一种特殊的反应速度。太极拳讲究后发制人, 那就要求应有后发制人的敏捷, 有我先动的速度, 必须意速神玄。

第三是技巧。传统太极拳技击的技巧是多方面的, 甚至还包含着翻筋错骨、点穴闭气、擒拿摔打, 但主要还是体现在太极拳特有的技巧上。“阴阳”两易, 不停地变动转换, 在太极拳技击的技巧中明显体现。例如, 感悟“引进落空合击出”。引进落空就是对方进攻我时不要御敌于门外, 把他放进来, 用身体的某一部位接触对方。这时, 如果全身实则是顶, 也就是全阳;如果全身都虚就是丢, 也就是全阴。都不对。应该像太极图中“阳中有阴”那一半, 接的那一点就是图中的阴的那一点, 而身上其它地方则是阳的那大部分。这就是“阳中有阴, 不丢不顶”。阳的部分是要松沉, 不是要你硬, 而要有前进的意念;阴的部分也要松沉, 不是让你软, 是要接他的面而不接点。也就是不接力, 不但要有外动, 更要用面化, 让他没有着力点而落空。

“合击出”, 则是在引进落空对方不得机不得势时, 我全身阴阳换为太极图的另一半, 接对方的那一点突然变阳, 改为接点而不接面。而全身松透变为阴, 接的那一点再移点不移面, 从而改变对方的力点让他原来的力点落空, 我就可粘住对方把对方松柔的发出去。这种在听懂化拿发的一霎间之阴阳转换, 动急则急应, 动缓则缓随, 没有任何思考的余地。

太极拳特有的听劲、化劲、发劲的技巧, 随时随势随机而变。它巧在合理运用了力学原理。例如击打对方时, 要求顺着来力的方向及时加力, 从合力上来提高打击的效果。“顺其力破之为巧, 逆其力破之为拙”, 即为借力打力。又如通过太极拳特有的圆运动, 既有效地把对方来力化解, 并可把对方击打出去, 又不使自己受到短时较强的反作用力而使自身的力维持着中正平衡的沉力。太极拳十三势中所谓四正四隅的八门, 要求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开胯扩膝、松腰吊裆, 使人形成一个有弹性的球体。不着力则罢, 一着力即随之旋转, 沿切线方向滑出。拳谚云:“静之则合, 动之则分, 立如秤准, 活如车轮。”人体各部分柔和协调, 各关节放松运动, 犹如许多小球可分可合, 合则为一个大球, 分则为许多小球。合是利用肢体互为交替进退, 使对方摸不着重心变换, 击之则化, 退之则跟, 技巧尽现。

课堂动态生成的四要素 篇9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生成的过程。

所以,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变化、动态、生成而不是静止、僵化、一成不变的观点来关注课堂教学,促使课堂动态生成。我从课堂动态生成要素方面,对如何促使课堂动态生成课堂作了思考和探索。

一、和谐关系———课堂生成的基本土壤

师生和谐关系是课堂生成的基本土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充分认识到现代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而学生与教师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根基于彼此的真诚,也存在于彼此的宽容,特别是最为上位与强势一方的教师,他的真诚与宽容,是师生关系走势的关键指引。教师的宽容与真诚,自然地构筑起学生学习中一种打开心扉、倾吐思想、勇于自我表达的安全感和责任感,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自信、机智等自我发展的表露与展示会受到保护和滋长。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真诚宽容,是以教师内心的热情去容忍、接受学生个性的片断的参差的思想与情感,并把这种热情源源不断地注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这块安全的土壤上,不怕错误,大胆展示,真情告白,张扬个性,这样动态的课堂就会呈现出理想的走向。教师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分享快乐,共同成长。

二、动态的课堂,基于充分预设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预设决定着教学行为,制约着课堂的生成,精心预设是动态生成的前提。新课程在强调课堂教学生成性的同时,并不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信马由缰地活动,相反对预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这种预设留给教学足够的空间,包含着丰富的生成性,促进教师和学生共享教学的愉快,要求摒弃传统备课中那种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努力追求一种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弹性”预设,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的预设,内在地包含着教学生成,内在地包含着教学创造。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引导并动态生成,只有课前成竹在胸,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那如何精心预设呢?

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年段要求和教材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预先设定既明确又适当的教学目标,预先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预先设定既明确又适当的教学计划(教案)。

其次,要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学习语文不仅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他们也在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教师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中都可以另外开辟一栏,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可预设几个不同的板块,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再次,要“粗”“精”搭配,富有弹性。生成需要一定的空间,空间是生成的前提条件,如果预设的空间过窄,答案唯一,生成必将太小,反之,如果预设空间过大,答案漫无边际,生成必将太杂。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做到“粗”“精”搭配,以赋予课堂更多的创造性、生成性。

最后,要重视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凡事预则立”,预设是很重要的。但是,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变化的过程,再者,教师的预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滴水不漏的。它有时会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产生一定的偏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只要有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就要调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必担心预设的进程“失控”。

三、对话中适时点拨,让生成升华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大胆地暴露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不是教师可以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你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但是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在平等对话中适时点拨,就可能将这个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促使课堂动态生成。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再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这就需要平等对话,在对话中适时点拨,让生成升华。

平等对话是师生间心灵、情感、思想、经验、感受、道德观念、价值准则等相互交融基础之上的认知深化、知识建构、思想形成。在平等对话中,学生的见解和生活经验不断完善、提升,教师准确地把握着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引导,把对话不断引向深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其能力的提升。这样,师生才能获取真正意义的对话,才会获得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共同发展。在充满灵性的师生对话中,教师的语言也许没有告诉学生什么是知识,也没有告诉学生该怎么去做,但教师恰当的“点金之言”,可以帮助学生由小的现象联想到更大的空间,从具体的变化中获得抽象的规律,在感到困惑时找到探究的方向,让真理的争论变得更趋向明朗,使创造激情得以激发、创新的灵感得以跃现,促使课堂动态生成。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要对学生有更多的关注、更细的观察、更好的倾听。只有这样,才会了解他们的思维,才能找到知识重难点和学生兴趣的最佳契合点,才能捕捉到他们忽现的创造灵感,才有可能给予他们最客观、最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最富有启发性的点拨。另外,还要把握好引发师生对话点拨的时机:在知识的重难点处引发对话点拨,挖深挖透知识点;在疑惑模糊时引发对话点拨,去伪存真,明晰认识;在规律形成时对话点拨,取长补短,引导概括;在易混淆的问题和概念上对话点拨,明确内涵,区分外延;在问题开放处对话点拨,活跃思维,拓展思路。

四、赏识评价,推动课堂生成

师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促进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赏识性评价是维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评价时相互赏识、相互激励,能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给予学生自信与信任、轻松与自由、个性张扬与思维放飞的土壤。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产生和释放的能量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而精彩课堂的生成资源才有可能随时生成。

五、结语

在教学反思中,我逐渐认识到,课堂不是舞台,学生不是道具,教案不是剧本,教学不是表演。“动态生成”理论指导下的有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变能力和本身的学科底蕴得到挑战。教师应不断加厚自身的底蕴,不断锤炼,提高课堂驾驭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预设,适时引导,巧妙点拨,促进课堂动态生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顾明远, 黄济主编.教育学.人教社, 1987.

[2]吴立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3.

[3]彭玉华.课堂教学要预设更要生成.教育科学论坛, 2005, 9.

[4]邱才训.课堂教学的指导性策略.教育导报, 2001, (2, 3) .

物理语言的四要素 篇10

关于概念

概念可以是物理语言的叙述对象,也可以是形成物理语言的基本字符。由此,概念一般可分为基本型和计算型。属于基本型的有:质点、重心、参考系、惯性、直线及曲线运动、电场、磁场等。计算型的概念有:位移、速度、加速度、摩擦力、合力、功、动能、常量(G,k)等。基本型的概念大多在于描述一个基本事实或是提供一个统一的规范,涉及一定的物理环境。计算型的概念经常是基本型概念的展开,联系具体的物理量,可以是组成公式的基本字符,参与运算,往往具有单位,二者之关系像是电脑里的“文件夹”和“文件”,是一种结构化思维。比如直线运动就包含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等具体的物理量;再如电场,围绕其展开就有电场强度、电势差等。基本型的概念具有概括性,整体性。而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计算型概念,它涉及细节,更具体,常用一个英文字符来简记,即形成物理语言的每一个“字”,其目的是把定律、定理的文字描述向公式过渡。

具体应用:拿“牛顿第一定律”来说,该节有一个要点,就是提出把运动的概念进行细分,分成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前者不需要力来维持,而后者必需要力来维持。可以推测,在伽利略之前的人们可能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对运动进行分类,所以老是对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混淆不清,甚至自相矛盾。而伽利略用他那著名的理想实验捕捉到了唯一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匀速直线运动,把这个特殊的运动形式排除以后就会发现,其他的运动都是需要有力参与的。后来牛顿明确了力、惯性、质量等概念,再借助于加速度(由伽利略定义),进而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再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时,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异同,以及向心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区别,都是令学生困惑的,前者要用到受力图,后者得借助运动学公式来辨析。物理概念的建立是为了解决或阐述某个物理问题,反过来,在已建立的物理概念的基础上又去研究新的问题。从而建立新的物理概念,这种链锁式的问题解决,形成了物理概念体系。

有关图像

简单说明:它太重要了!高中物理公式并不算多,但题型多变,特别体现在图像上。图像能够传递物理知识信息,具有交流物理意识的作用,这也对学生的想象力提出了要求。物理想象不同于文学艺术中的想象,它比文学艺术中的想象更概括、更抽象。物理想象也不同于数学想象,它不仅需要空间想象,也需要对客观事物状态及发展过程的较为形象的想象。图像能成为学生思维的起点和路标,如果学生只对着问题“干想”就很难打开思路,而借助图像将拟题者设计的物理情景、物理过程复原出来,就使思维有了起点,图画出来了,解题的方法也就有了。因为借助图像能产生形象思维,很容易由图像中的形象寻找到几何关系,联想到物理公式,再与记忆中有关的表象进行比较,找出已有的经验,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具体应用:针对大多数的物理习题来说,使用最普遍的莫过于受力图、运动过程图、电路光路图、电磁场线图等。而除了电路光路图外,其他图大都属于矢量图的范畴,也是主要的难点所在,即这些图常常被限制只能出现在二维平面中。高一阶段,学生接触较多的有受力分析图(力的示意图)和运动过程图等。比如第一章里所涉及的“力的三要素”“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分解”等是构成受力分析图的基础。当然,以后还有诸如电场力、磁场力等新成员加入其中。对受力分析图来说,由于质点概念的引入,力的作用点往往都统一了,那么“力的三要素”中,力的方向和大小就显得更为紧要,受力图的关键就在于找好各力的方向,并判断其是恒力还是变力。虽然不同性质的力其方向找法不尽相同,但多数情况下,各力都会平行或垂直于题设情景中的某一平面或某一连线,以它们为参考是必要的,便捷的。而在“直线运动”里出现的习题往往就画个初始情景,甚至有的只给出文字叙述,这就要求学生能按照题设条件想象出被研究对象的大致运动过程,还有的可能包含多过程或多物体,更涉及讨论,隐含条件等,想象好之后就要表达在纸上,形成草图。在高中物理教材的大多数章节里,受力图和运动过程图几乎都有伴随(“恒定电流”等章节除外),可以说贯穿了整个高中物理的始终,是解答众多习题的法门。而就一般中学生来说,这种想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谓困难重重,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教学当中要尽量督促学生动起手来。当然,还有其他诸如电场图,磁场图,电路图,实验装置图,物理现象图和一些用于记录数据的图表等,不同的图像有着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细节,这里不多阐述。

谈谈公式

公式是物理定律、定理、以及物理概念的抽象表达,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此外,物理定律有着令人惊讶的普适性,这也正是它吸引人的地方。曾经有人问李政道,最初接触物理学时,有什么东西给他印象最深?他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是物理法则普适性的概念深深地打动了他。我们知道,有些公式来自于实验事实,如牛顿第二定律、欧姆定律等;有的来自于推导,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教材会用最简单的方式引入它们,但由于普适性的缘故,它们可以适用于更多,更复杂的问题,这就让出题人拥有了几乎无限的发挥空间。学生总是感觉看得懂教材,听得懂讲解,但真正考试的时候总是束手无策,看到答案的时候又摩慨不已:原来还是关于那些基本公式的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对公式能有较高的熟练度、敏感度。熟练度可以从习题练习中得到,敏感度则是经验的积累。公式其实就是文字语言的简记形式,等于是构成物理语言的“句子”,其中各字符都有相应的物理意义,大多属于计算型概念的范畴。当然,正如房子是由砖砌成的,但砖并不代表房子一样,由定律所演化出的各种公式或推导出的各类定理并非字符或概念的机械累积,而是代表着自然界的法则、宇宙的“程序”,有着客观的内部结构。

具体应用:对于公式的应用,仅在中学物理范畴,一个“F=ma”似乎就具有无穷的潜力;一个动能定理也能得以横行无忌。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清楚定

律的来龙去脉以及适用范围,掌握定理的推导过程,结合物理情景,牢记于心;然后抓准每个字符(即计算型概念)的物理意义,熟悉其常见的扩展形式。要给学生指出,公式里头有些字符特别活跃,易出状况,常为命题者所钟爱。比如“F ”=ma里的“F”和“a”,再如动能定理里的“w ”和“W”“V。”,单摆周期公式里的“g”和“l”,向心力公式变形式“R=mv/qB”中的“R”等。它们常作为方程的扩展点,起着纽带的作用,实现方程之间的“通信”,也是解题的线索。关注这些字符,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数据处理的流程,就像是在看一组计算机程序一样,这也是平时所谓的用“解题思路”处理一些例题的时候,要尽量把题上的方程还原回原始的公式,进而让学生熟悉其常见的变化形式(这个过程也常涉及图像)。在做计算题时,牵涉到很多东西,有受力分析、过程分析、隐含条件的挖掘、变量分析、特殊量的应用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题来巩固。

计算

高中物理的计算说来很基本,就无非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基本函数、数列等,要强调的是,三角函数、二次函数、数列和平面几何等数学内容渗透于物理过程是不可避免的,这也常常令学生忐忑不安,且多数时候还是在做字符运算,更是让人心乱如麻。所以,除了熟悉基本的数学知识外,学生能尽快从数字计算过渡到字符运算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一过程尤其需要时间和精力。从物理语言角度来说,这一过程好比是在连句成“篇”,而关键的问题在于,该怎么个连法,即如何解方程。

具体应用:这里需要提示学生的是——在读完题以后,往往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已知量,特殊量和未知量等“翻译”成字符形式,公式一旦被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就形成方程,如同读文章有时要咬文嚼字一样,写方程时就应该注意哪些字符是已知,哪些未知,哪些可能会在过程中被消去,对每个“字”都要“咬准”引入下一个方程的线索,或是方程组的求解,也往往来自于这样的字符分析。字符方程组的求解看似复杂,实则简单,所谓字符的运算在多数时候其实就是一种“搬运”,比如提公因式,代入消元。很显然,在计算前做好字符分析,锁定好未知量是解决这类计算问题的关键所在。

总结

浅谈学生思维的四要素 篇11

一、激发因素

创造好一个轻松、愉快、民主、活跃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正确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 是思维拓展的第一个要素。教师应做到:

⒈爱生

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 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 那么老师的天职又是什么呢?陶行知曾经说过:“爱满天下, 爱生如子。”我想这就是做一名教师的最高境界吧。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呵护他们成长, 把他们扶上一级又一级的阶梯。让学生信赖、尊重并决心学好他所爱戴的老师所授的课程。

⒉知生

就是老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 还要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兴趣、动机等, 教师应经常找学生谈话, 与他们交朋友, 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称赞他们。对差生, 要耐心地帮助他找出原因破除障碍。一个老师要想教好学生, 首要的任务是了解学生, 对一个学生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了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⒊激生

激生, 即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兴趣是一种情绪的激发状态, 在这种情绪状态下, 脑细胞活动加快, 神经紧张, 因而感知力和记忆力处在最佳发挥状态, 这是学习的最佳情境。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可以引用数学典故或风趣的谈话使学生谈笑间紧跟教师的思路进入教学内容。另外巧用设疑, 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产生想学、爱学、要学的心理萌动。

二、启导因素

启导, 即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进行思维, 进而达到掌握和创造。在创造好一个积极活跃的情境之后, 我们可以这样做:

(1) 全面放开。要让学生大胆地思考、发表意见, 寻求多方面解决问题的途径;要让学生树立敢于“班门弄斧, 异想天开”的思想。

(2) 及时启发, 引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问题。对学生的每种想法, 都要进行肯定并诱导进一步思考, 碰到较为复杂的问题, 化繁为简, 变抽象为具体。

如对直观素材和数学概念, 着重思考材料中共同的本质特征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思考。如讲解例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能否独立完成?错在哪里?忽略了什么?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新的解法, 以求达到举一反三的变式思考。在例题的选取中, 要注意如下思维训练:

①讲解一个例题后, 再让学生做类似型习题, 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②讲解一个例题后, 把条件、结论进行变化或颠倒,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③通过变式把原问题改为开放型问题,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④把原问题或性质、定理的字词句修改变为迷惑型问题,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⑤用图像或图象的变化问题, 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⑥在几何教学中, 让学生自做模具,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成形因素

成形即学生把学过的内容进行整理, 归纳, 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形成知识体系以便于牢固掌握。学生平时上课或自学所学到的东西大部分是零散的、杂乱无章的。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1) 形成数学概念的概括。先讲清概念的结构, 满足的条件有几个, 是哪些, 注意事项是什么, 然后要学生在课本上作上批注。

(2) 形成数学解题的通则通法。讲清有哪些类型的题, 其解法有几种, 步骤是怎么样的, 从而能概括性的解题。

(3) 形成知识结构体系。每讲完一章节, 就要归纳其知识结构图, 主要问题是哪几个, 每一个的条件和结论是什么, 有几种题型, 这几种题型的解法有几种, 以前所教的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在哪里, 你们要注意的问题在哪里, 你们要注意的事项是哪几条, 都应列举归纳。

(4) 形成归纳总结的习惯, 对学生的每次考试, 进行认真批改, 哪道题错的比率高, 哪些是个别学生出错的, 应认真进行登记, 这样才会把东西学好、学活、记牢, 并能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

总之, 数学知识形成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知识的形成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四、转化因素

转化, 即把学到的内容、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 所以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强化数学思维和方法。

(1) 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的转化, 从实际出发, 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再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数学结论, 然后再把数学结论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去。

(2) 条件与结论的转化。数学问题中很大部分问题是从已知求出结论问题的习题, 此类题就要培养学生如何利用已知条件, 结合正确的逻辑思维进行逐步推理思维, 对准解题目标, 实现有效转化达到解题目标。

(3) 较难问题与简单问题的转化。有些数学问题乍看较难, 但如对问题的实质或内在联系进行解剖, 换个角度进行观察, 将使人豁然开朗;而有的较难问题, 如把它划分为几个简单问题, 分几个步骤进行处理就迎刃而解。

(4) 抽象问题与具体问题的转化。解题时, 如果能把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来考虑, 可使解决问题的途径简捷。实现这种转化的思维桥梁是数学猜想和联想, 并以发散思维为铺垫, 同时模型的提供使转化加速。

转化还有新旧知识的转化, 一般与个别的转化, 这些转化思维的形成需要教师逐步培养。

激发是为了全面启导, 启导是为了开拓创造性的思维, 进而使数学知识形成系统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然后再把这些思想与方法转化为解决实际的能力, 以求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

上一篇:专项评价下一篇:企业生产员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