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

2024-06-28

经济史(精选12篇)

经济史 篇1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1 来源及含义

1.1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 在学术界尚存争议, 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 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用社会生产投入自然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1.2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 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 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 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 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1.3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 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 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 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 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 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 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 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 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是理想化阶段, 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 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2 相同的理念和支撑点

2.1 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 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 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 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 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 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 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 提倡绿色消费, 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 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 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 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2.2 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 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 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 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 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 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 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 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3 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3.1 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 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 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 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 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 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3.2 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 解决人类生存危机, 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 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 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 (CO2) 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和气候条件。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 市场机制的建立, 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 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的对待, 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 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 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 (下转第107页) (上接第137页) 济转型。也就是说, 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S

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 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 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们有相同的理念, 内容有交叉, 极易产生混淆, 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相关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 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报, 2003 (6) .

[2]韩锦芳.试论绿色经济的发展[J].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5 (4) .

[3]王育德, 步秀君, 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 2004 (16) .

[4]李彦龙.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 2004.

经济史 篇2

关键词:古代 经济

经济史

摘要:本文通过对古代经济史的学习,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从而对中国古代经济史文明有了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一.古代的农业经济

农业发展的表现,一般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来考虑。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古代农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唐代以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并不明显。唐朝时期茶叶已成为普遍的饮料,茶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是农产品商品化之典型。元朝时,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明代已推向江北。明清时期,棉花、蚕桑、茶叶、烟草、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②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要重视农业,自秦汉至明清,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西汉时,江南、西域和西南的土地都得到一定的开发。隋唐时,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被利用,适于种植高产稻的圩田很普遍,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明清时,连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沙洼地也被利用起来。

③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五谷”在商周时期已经种植;明代引进了玉米番薯;清代前期种植经济作物已很普遍。从秦汉到隋唐,农业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不断发展。钢刃铁农具在隋唐时期已普遍使用。隋唐出现筒车和曲辕梨。农业生产工具在宋代以后无大改进,加之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不断加强,这预示着封建生产力已经走到尽头,商品经济的发展必将促进新生产关系的出现。

④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本”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从战国的商鞅变法到清朝统治者,都在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它的实行,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国家安定、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过一定积极作用,应该给予肯定。但压制工商业的发展,其结果必然是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长期停止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发展的层面上。其弊端在明清时期更加严重,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⑤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相适应,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以人丁为主逐渐变为以土地为主,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一是纳税物品由实物和力役为主逐渐变为货币地租,说明我国商品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二.古代的手工业经济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主要有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等。每一部门的发展包括产地、规模、技术水平、产品数量与质量、产品销路等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奴隶社会就有了冶铜工业,(即青铜工业),封建社会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行业,有的则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的部门。另外,某个工业部门的创立或发展,往往会带动其他有关部门的创立或发展。例如中国冶铁工业的兴起,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

②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任何一个工业部门,不论其创立的早晚,一旦创立以后,它的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以冶铸技术的发展为例:商朝时有了青铜铸造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唐朝的铸造业已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③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从经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到了封建社会,工业生产的规模有所扩大,劳动分工也渐趋细致。尤其是明代中叶以后,城市工业生产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牙,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④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超初在北方,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迁移。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很发达,在世界上曾经居于领先地位,但由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手工业始终为农业文明经济的发展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虽然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产生并有了缓慢发展,但又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始终没有进入手工工场时代。

三.古代的商业经济:商业贸易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个方面,与工农业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历史上的商业贸易现象包括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等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古代商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城市逐步增多,商业性和工业性逐步加强。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明朝时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②从北宋起,我国的小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朝时,商品经济出现了空间活跃的局面。大量农产品、手工业品投入市场,品种达到两百多种。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很快。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时朝中后期的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明前期以前对外贸易兴盛,此后衰落。对外贸易是在农业、手工业、城市商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受到交通运输状况的制约,同时与统治阶级的对外政策有关。汉朝以丝绸之路为主要路线的陆路贸易开始发展起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到中亚,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开辟了中西贸易的新纪元。唐朝陆路边境贸易和水路贸易都得到发展。唐朝和亚洲各国都有直接贸易往来,同朝鲜、日本、印度等国水路贸易相当频繁。中西贸易继续发展,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远销中亚、非洲和欧洲国家。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从明朝中后期起,由于倭寇入侵,我国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多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口与外国通商,阻碍了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妨碍了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拉大了我国经济、科技与西方科技、经济的差距。

古代经济史的入门钥匙 篇3

为什么我们称从事买卖的人为商人?为什么中文里许多同财富有关的字,常常和“贝”字相连?饮茶品茗的嗜好始于何时?什么叫“交子”?红薯是怎样传入中国的?……假如你要知道这些知识的话,那么阅读一番《华夏经济春秋》,就可获得圆满的答复。富于知识性是该书的第一个特点。与一般中国经济史论著不同,该书读来生动有趣,这是第二个特点。如在叙述清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探春兴利的背后”时,该书作者不落俗套,避免使用平铺直叙的笔法,引入《红楼梦》第五十六回的生动情节,把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寓于生动活泼的故事之中,读来饶有兴味。这便是一例。该书第三个特点是通俗。每篇经济史话长则三千字,短则千余字,可谓短小;文笔流畅,语简意赅,可称精悍。如唐代中叶变“租庸调”为“两税法”,这是中国经济史上十分重要的赋税制度的变改,内容丰富,情况复杂,但该书在“唐代赋税制度的变迁”中,仅仅用了千余字的篇幅,着墨不多,却叙述得有条不紊,通俗易懂。可见,作者在文字上确实花费了不少斟酌推敲的功夫。该书最后一个特点是她的科学性。作者善于吸收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成果,广泛利用了新中国的考古发现。譬如近年来运用计量方法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新成果,在该书中以通俗普及的形式得到了反映,如在叙述秦亡经济原因的“男子疾耕不足饷”中,对当时的粮食生产与消费情况具体地算了账。再如,为了纠正过去经济史研究中不重视生产力状况的倾向,目前史学界对生产力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新进展。该书及时反映了经济史学界在这方面的成果,十分重视对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介绍,诸如火的发现、建筑史上的卯樵结合法、冶炼史上的制鼎术、纺织史上的黄道婆、桥梁史上的赵州桥……都有详尽精彩的描述。熔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和科学性于一炉,是该书的特色。

中国经济史这门学科要向前发展,不但需要一批具有国际学术水平的优秀专著,而且也需要有一批通俗易懂,善于被广大群众接受的普及性读物。“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都有各自的价值。《华夏经济春秋》的作者、编辑为发展中国经济史科学做了一件有益的工作,这是无疑的。

经济史 篇4

1 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异同及不足之处

1.1 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异同

(1) 解决的主要问题, 焦点不同。生态经济主要解决由于大规模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要求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积极按照生态发展规律去构建经济发展体系, 发展环保性产业, 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则是考虑按照生态学产业生态食物链的法则, 构建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体系, 提高利用效率, 减少废弃物排放;低碳经济则是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能源利用结构,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是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保障人类社会发展的健康、公平、和谐, 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实施绿色发展[1]。

(2) 价值取向不同。生态经济的价值取向是有效控制污染, 倡导发展环境友好产业, 实施清洁生产, 建立环境与生态重建保护体系;循环经济则倡导建立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 让资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循环利用, 实现废弃物的低排放、零排放;低碳经济则是要求优化能源利用结构, 多利用可再生能源, 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绿色经济则是强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实施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 让人类与自然实现共同发展。

(3) 理论基础的侧重点不同。生态经济侧重于将生态学与经济学经合起来, 以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来指导构建经济发展体系, 以期实现经济发展体系与生态发展体系的共振;循环经济侧重于利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 运用生态物质循环的基础理论 (食物链理论) 来指导建立闭合循环的产业生态食物链, 构建资源在生产体系内部循环利用的闭合系统;低碳经济侧重于将能源经济学应用与产业发展的能源利用结构调整, 着重于优化能源利用结构;绿色经济侧重于将环境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经济发展, 使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4) 本质内涵表述相同。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内涵表达, 都倡导发展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体系、提倡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四者都是从结构和机制入手, 以新思维、新办法解决日渐明显的全球性资源环境劣化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新举措, 针对的问题均是相对于传统的落后经济发展模式。

(5) 最终的发展目标相同。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从而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

1.2 生态、循环、低碳与绿色经济的不足之处

每种经济形态都是为解决针对性问题, 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产生的, 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的狭隘性、内涵目标的重复性以及实践发展的模糊性三个方面。

(1) 研究视角的狭隘性。纵观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 提出的背景不同, 理论基础不同, 解决问题不同, 但是本质内涵和发展目标确是相同的。这些经济形态都是随着发展问题的出现而出现的, 存在“时效性”。几种经济形态总体上是针对不同问题产生, 实质上则是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统一性问题。不同的形态从不同角度去表述, 去提出解决这一主要问题的措施。所以, 研究视角是存在狭隘性的。

(2) 内涵与目标的重复性。一是都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人类依赖于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条件;二是都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 特别是稀缺性资源;三是都要求以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经济发展体系, 使得经济发展的废弃物排放在生态环境的自我溶解能力范围, 以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四是都要求经济发展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实现人类发展健康与生态发展健康的相统一。

(3) 实践发展的模糊性。由于内涵与目标的重复性表述导致实践中存在模糊性发展问题。严格说来, 几种经济形态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同渠道、不同程度。但是, 实践中管理者往往找不到具体的方向, 而没有真正实现某种经济形态的发展, 实质上, 无论发展哪一种经济, 都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持续化发展这一共同目标。经济发展实践需要统一的发展理论, 这种理论能够有效反应不同经济形态的具体内涵、原则与目标, 又能实现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统一性。

2 超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

2.1 超循环理论

超循环 (Hyper cycle) 理论是曼弗雷德·艾根 (Manfred Eigen, 1927-) 结合分子生物学、信息论、进化论、非平衡热力学的成果而提出的, 与耗散结构理论、突变理论、协同论齐名的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艾根侧重考察了生物化学中的各种循环现象, 他把循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反应循环。即在反应循环过程中, 存在反应物S, 通过催化物E的作用, 生成了产物P。在反应过程中, 催化物E先与反应物S形成中间产物ES, 然后进一步反应后转化为产物EP, 最后催化物分离出来, 剩下产物P;这样一个循环称为反应循环。第二层次:催化循环。作为比反应循环更高一级的循环, 化要求反应循环过程中至少存在一个环节是自催化反应, 即至少有一个中间产物是自催化剂, 而自催化系统或者说是简单的自我复制单元的循环, 就是一种催化循环。第三层次:超循环, 即由小循环构成的大循环。简单的说, 由反应循环耦合而成的催化循环就是超循环。在这个超循环组织中, 每个单元既能够自我复制, 也能够催化其他单元的自我复制[2]。

总之, 超循环理论认为, 反应循环是一个自我再生的过程, 催化剂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又再生出来;催化循环是一个自我复制的过程, 产物自身作为催化剂又指导反应物再生出产物来;超循环不仅是自我再生、自我复制, 还能自我选择、自我优化, 从而向更高的复杂循环形态进化。超循环理论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适用, 也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因此, 艾根将“超循环”作为其理论名称, 认为是“一个自然界里的自组织原理”[3]。

2.2 超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超循环理论有三个层次: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 每个层次都是严格有机的联系着, 是相对独立又有机统一的整体。由此,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基本要求, 提出超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超循环经济就是以超循环理论为依据, 以高效、互动、健康、和谐为价值取向, 合理调控人与自然的复合矛盾运动, 科学规划、组织和管理生产、流通、消费和排放的循环活动, 持续满足人与自然健康发展需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2.3 超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

包括三个层次的循环:内循环、中循环、超循环。

(1) 经济内循环。即反应循环, 指经济生产体系中将资源、土地、设备、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运作, 进而产生产品, 作为催化剂的要素如设备、土地、人力等投入又转化出来, 即催化剂本身不实际进入产品, 完成一个经济内循环。农户、企业的独立生产过程即是规范的经济内循环。这一相对独立的生产过程是超循环理论的反应循环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循环本质与超循环理论广泛的应用性及强大的生命力。在经济内循环中, 完成产品从生产、流通、消费到还原的整个过程, 每个过程都能够实现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产出、高效率、高健康的目标, 也严格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创新”的“4R原则”组织生产 (图1) 。

(2) 经济中循环。即催化循环, 根据定义催化循环是若干反应循环构成的, 反应循环本身不仅能够实现自我催化的循环, 还能够实现催化其他循环体, 即反应循环本身又是催化剂。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 经济中循环可表述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经济体, 在实现自我生产型循环的同时, 作为其他经济体的催化物, 引起其他经济体的自我循环性生产。表现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园区) 的发展, 不同区域的经济体由于功能划分不同, 形成集聚效应, 资源共享、互为影响, 经济体之间形成上下游的产业生态食物链关系 (图2) 。

(3) 经济超循环。即超循环, 在超循环理论中指由反应循环耦合而成的催化循环。那么, 在超循环经济理论中, 指由经济内循环耦合而成的经济中循环, 即经济超循环。在现实中, 经济超循环主要体现为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循环问题, 在经济超循环中, 则重点是三个系统之间建立起来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循环问题。由于三大系统不断的矛盾循环运动, 使得三个系统有向着良性互动、共生繁荣发展的可能性与趋势性。从超循环经济的内涵来看, 可调控生产、流通、消费和还原几个阶段的具体行为, 在制度、技术与环境的合理安排下, 实现三大系统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协调发展 (图3) 。

2.4 超循环经济运行的原则与特征

2.4.1 超循环经济发展遵循的“4R”原则

超循环经济具有“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基本原则, 除此之外, 还有“再创新”的特殊原则。第一原则:减量化 (Reduce) 。从传统的、自经济活动源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理念, 扩展到降低人对物质产品的需求, 使之合理化;第二原则:再利用 (Reuse) 。从传统的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一物多用的理念, 扩展到基础设施与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以他处废弃物为原料的“再制造”产业、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短缺资源。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当代留给下一代不少于自己的可利用资源, 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原则:再循环 (Recycle) 。从传统的生产中的废物被利用为生产原料的理念, 扩展到把传统工业经济提取原料———制造产品———排出废物的开放链孤立产业体系, 改造为提取原料———制造产品———排出废物———变为另一种产业的原料的循环产业体系;第四原则:再创新 (Reinnovation)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 往往可以使资源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要求。一是对投入物能耗、效率和环保性质的再思考再创新;二是对循环过程的效率作用进行再思考再创新;三是对循环结果 (产品) 品质、健康水平、产出水平的再思考再创新;四是对废弃物水平、品质的再思考再创新。总体上看, 经过多次内循环、中循环到大循环系统往复循环利用的废弃物, 理论上应该“刚好”处于生态系统融解能力范围。超循环经济完全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互动、繁荣发展。

2.4.2 超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特征

(1) 超循环经济发展突显的“两低一高”特征。在运行中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两低一高”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超循环经济也具有这一特点。实际运行中, 特别是处于经济内循环、经济中循环两个阶段, 两低一高特征表现尤为突出。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效率 (是经济学概念上的核心内涵) 表现在经济内循环和经济中循环过程上, 要求投入物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尽量少使用化石能源, 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尽量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 同时尽量多次循环使用资源, 建立“资源1-废弃物1-资源2-废弃物2-……资源n-废弃物n”的产业生态食物链, 多次使用、多次循环、多次创新, 最后排放到生态环境中的废弃物实现最小化、生态化、绿色化。

(2) 超循环经济发展的系统性特征。系统性特征是超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从超级循环经济的内容包含经济内循环、经济中循环、经济超循环三个层次, 并且小层次内容经过耦合催化而形成相对高级的层次内容。可以看出, 超循环经济体系是系统性、有机性、整体性极强的概念;内循环耦合而成中循环, 中循环耦合而成超循环;三个层次的循环又不断进步发展, 从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进步。超循环经济的几个层次不仅反应经济过程, 也反应社会过程和生态过程, 需要实现经济过程、社会过程与生态过程的循环健康发展的态势, 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全面进步 (图4) 。

(3) 超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的突变性特征。超循环经济体系具有极强的系统性、有机性和整体性, 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发展实体。在一定技术和制度环境下, 超级循环经济体是相对稳定的, 由低层次循环体构成高层次循环体, 稳定循环下去;但是, 当外界条件改变的时候, 必然会引起某一层次循环体发展路径的改变, 进而产生循环式改变, 形成超循环经济体的整体突变。这种改变可以是漫长的, 也可以的短期突变。关键在于引起变化的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作用力较强, 则突变时间短, 反之, 突变时间长 (图5) 。

超循环经济路径的螺旋性特征。超循环经济三个层次的循环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着, 低层次的循环会影响中高级层次循环发展, 三个层次的循环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互之间影响且联系, 并有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能量流的流动, 但是各层次的循环不断转化:即内循环、中循环、超循环只能从一个级别上升到另一个级别, 但是循环类型不能相互转化。根据超循环理论, 超循环经济是呈螺旋形状发展升级的 (图6) 。每个超循环经济系统中, 包含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 三个系统复合而成超循环经济系统,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螺旋式共生、繁荣、发展。

3 超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三个层面推进超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3.1 超循环经济的空间结构

超循环经济系统开始于企业内部的生态化、清洁化生产行为, 然后扩大开来发展到较高一层次的超循环经济园区以及超循环经济网络, 进而可建立最高层次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一体化的复合循环系统。超循环经济系统是生态化的发展系统, 由企业、超循环园区、区域性超循环经济网络和广域超循环系统 (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 构成;循环空间由小到大、循环层次逐渐提升, 总体上是由企业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复合、循环、矛盾运动。

第一空间, 由企业组成的经济内循环系统。这一空间发展的实践路径是要求实施清洁化生产, 这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清洁生产的实施程度应该达到“无公害产品”的初级清洁水平、“绿色产业”的中级清洁水平, 进而实现高级清洁化生产水平, 如“有机农业”。但是, 鉴于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在这一经济发展阶段, 清洁生产是在满足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实施的[4];第二空间, 由区域经济中循环园区构成。其发展实现路径是建设生态化超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可部分地要求园区进行技术改造、试点超循环经济产业园, 也可构建新的超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创新”的原则, 在“W模式、G模式、H模式”[5]的指导下, 构建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的产业园区;第三空间, 广域性超循环系统构成, 包括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复合循环系统。这一空间的发展要求三大系统构建复合式循环机制, 保证三个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循环往复, 最大限度的发挥系统和耦合功能、循环功能。实现超循环经济系统“两高一低”的运行标准, 满足人类社会与生态健康的互动发展需求。

3.2经济内循环模式及形成路径:企业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实现生态化的必然选择, 也是从源头、过程来解决环境污染的一个根本性途径, 同时清洁生产是超循环经济实现的载体。农业领域的清洁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属于较新的课题。本质上讲, 农业领域的生产行为对农业环境存在污染, 其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人身健康的影响都不亚于工业污染, 甚至在某些方面会超过工业[6]。清洁生产则是解决面源污染、环境破坏的有效途径, 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根本保障, 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3.3 经济中循环模式及形成路径:超循环产业园区建设

作为超循环经济系统的第二层空间构成内容, 产业园区的循环发展路径是改造现行 (传统) 园区为超循环产业经济园区, 按照新标准建设超循环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是由企业加工商 (生产者:企业组织) 和服务业构成的一种企业化社区。在这个社区之中, 各成员通过共同管理环境有关事宜和经济事宜, 来取得更大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获得整体大于个体的规模效益。对于超循环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 要遵循链结性、区域性、高效性和循环性原则, 包括主体选择、系统集成设计、配套服务三个方面。1明确园区的主体类型。要明确园区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还原者) , 及其在园区中的作用与位置;2选定关键种企业, 按照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最大化原则, 确定中心地位的关键种企业, 位于产业生态链的核心, 发挥着稳定园区的重要作用;3构建产业生态食物链。按照产业生态学中的有关理论, 根据物质流、能量流、信息物、资金流的流动关系, 构建产业生态食物链, 使物质在系统中最大限度的循环流动与使用, 让废弃物最大限度的资源化、增值化、无害化。

3.4 经济超循环模式及形成路径:产业超循环园区网

作为超循环经济的第三空间结构, 产业超循环经济网层面的循环发展路径实质是建立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生、共荣、和谐的关系。总体上看, 产业超循环经济网是以经济、社会和生态为背景, 按照产业生态学有关理论与方法, 合理界定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以资源 (原材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等) 的消费纽带形成具有“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资源———废弃物 (无害化) ”的发展共同体, 由一条条仿真的“生态食物链”组成, 实现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在三个系统间的循环流动, 实现三个系统的共生繁荣、互动发展。一般来说, 产业超循环经济网有两种形式来组建, 一是区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 二是广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6]。

(1) 区域性产业超循环园区网。这种组建模式不同于一般的产业超循环经济园区, 也不同于一般性副产品交换。而是将一个园区视为一个企业 (或者不动产) 来开发并加以运作, 与其他资源 (产品、废弃物) 互补性、替代性园区一起, 寻求更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个或几个园区可加入一个网, 一个网也可能包含传统园区、一般企业和新建的产业超循环经济园区, 网内成员相互合作, 可增强其绩效并表现创建共享的服务与设施 (图7) 。

由图7 所示, 独立的企业、现代园区和传统园区共同构成了区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 在这个网中, 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可能被另一个企业利用为生产资料, 而这个企业的废弃物又被其他企业利用, 就实现企业之间的副产品交换, 极大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实现废弃物的最大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2) 广域性产业超循环园区网.广域性产业超循环经济网是指导按照产业生产区域、发展区域的实际情况, 根据产业发展的优势、特色, 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建立起大组团、大特色、大分工的园区发展模式。各大组团的园区之间又存在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动的交换, 以取得更大范围、更多程度、更大可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这种模式一般要求产业特色互补、交通便利、按照生产、流通、消费、还原的功能进行组团式发展。各园区组团也是形成共荣、共生、互动和谐发展的格局。同时, 广域性水循环、大气循环都带有极大的外部性, 小区域的产业循环经济网络很难实现良好改变, 必然借助大范围、大区域、大合作的模式下, 有较强的融合协同能力, 才能在一定时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摘要:系统研究了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几种经济类型的异同与缺陷, 认为几种经济形态存在视角狭隘、目标内涵的重复性表述、实践指导性不足、发展界限模糊等问题;结合超循环理论中的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概念, 提出了超循环经济的概念模型、内涵特征、系统结构、运行原则, 从经济内循环、经济中循环与经济超循环三个层面, 提出了“实施企业清洁生产、构建超循环经济园区和区域性超循环经济园区网”的三大实现途径。超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 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超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参考文献

[1]杨运星.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之辨析[J].前沿2011 (8) :94-97.

[2]沈小峰, 曾国屏.超循环理论的哲学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 1989 (4) :185-194.

[3]艾根·舒斯特著.曾国屏, 沈小峰, 译.超循环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4]方淑荣, 游珍, 蒋慧, 等.生态化: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 31 (1) :43-46.

[5]朱玉林, 何冰妮, 李佳.我国产业集群生态化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 2007 (4) :48-50.

经济史推荐书目 篇5

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或《中国哲学简史》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费孝通,《乡土中国》

蔡尚思,《中国礼教思想史》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萧公权著,《中国政治思想史》

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9月第一版

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外国部分

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希克斯:《经济史理论》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彭幕兰:《大分流》

弗兰克:《白银资本》

弗里德曼:《美国货币史》

罗素,《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著,《历史是什么?》,吴柱存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2月 詹姆斯•多尔蒂,《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美]理查德•韦斯特、林恩•H•特纳著,刘海龙译,《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美]W•兰斯•班尼特著,杨晓红、王家全译,《新闻:政治的幻象》,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美]埃利奥特•阿伦森著,郑日昌等译,《社会性动物》,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美]鲁思•华莱士,[英]艾莉森•沃尔夫著,刘少杰等译,《当代社会学理论:对古典理论的扩展》(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美]乔治•瑞泽尔著,谢立中等译,《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三联书店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刘训练等译,《大众的反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柏拉图,《理想国》

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

经济史 篇6

在课堂上运用当地工业遗产配合教学的首要条件是教师必须深入挖掘家乡的工业遗产,掌握丰富的可以与教材知识相契合的素材。完成这一工作主要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阅读大量有关地方工业史的著作,加深对南京近代工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其二,实地调查走访南京的工业遗产,撰写调查记录,拍摄相关照片,作为课堂教学的备用资料。其三,搜集无形史料,它包括家乡的工业名人,散存民间的传说、民谣以及工厂工人记忆中的陈年往事。

南京是近代东南工业重镇,这里许多企业的兴衰,折射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艰难求生的发展线索。比如,人教必修Ⅱ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三子目“曲折的发展”讲的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发展显著;抗战时期,遭受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日益萎缩。在此笔者并没有按照课文内容平铺直叙,而是引入了一处值得万千南京市民骄傲的工业遗产的成长故事,那便是民国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工厂——坐落在江北卸甲甸(今属南京市六合区)的永利铔厂。以下是关于本目的教学实录:

情境一(投影) 1930年,国民政府的实业部长孔祥熙提出了中国要兴办十项实业的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创办硫酸铔厂,发展中国自己的化肥工业。1933年11月,国民政府正式批准由永利公司總经理范旭东主办硫酸铔厂。1937年2月5日,永利铔厂出产了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第一批硫酸铔化肥,这是中国化肥工业史上崭新的一页。工厂生产的化肥趁着春耕之际运往南京周边各地农村。永利铔厂作为当时国内罕见的化工联合企业,远远超出了我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整体工业水平,国人把它和美国的杜邦公司相媲美,称它为“远东第一大厂”。工厂的总工程师侯德榜因建厂有功,当年被中国工程师协会授予代表最高荣誉的金牌奖章,同时,他又因侯氏制碱法深受海内外推崇。

思考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的前十年,永利铔厂发展状况如何?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情境二(投影) 然而,当永利铔厂生产出第一批化肥时,中国大地已处于抗日战争前夕。抗战爆发后,永利铔厂立刻停产化肥,秘密改产军火。上海沦陷,日军逼近,工厂只来得及将一批最好的机床拆走,装船运往武汉和四川,剩余设备和物资全部落入敌手。日军将永利铔厂的重要设备拆卸后运往国内,安装于九洲大牟田东洋高压株式会社横须工厂用来生产军火。这个中国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工业大厂就此夭折。

思考2:抗战爆发后,永利铔厂发展状况如何?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情境三(投影) 抗战胜利后,范旭东曾希望向日本索回被抢物资,但是国民政府对民族工业不闻不问。范旭东壮志未酬,含恨而逝。他死后,侯德榜继任永利公司总经理,当时外有美国商品的涌入,内有官僚资本的挤压,在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永利铔厂勉强复工生产,但产量只有战前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思考3:抗战胜利后,永利铔厂发展状况如何?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同学们为南京永利铔厂的曲折经历所吸引,大家都能通过这家企业的兴衰把三个历史阶段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和主要原因归纳得十分清楚,从而梳理出民族工业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发展的基本线索,在掌握乡土历史的基础上达成了课程目标的要求。

工业遗产和课堂教学的融合,还表现在把南京一些来自近代企业的老工人请进课堂,让他们现身说法,与学生直接交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增加他们对历史学科的亲近感。其实,工业遗产的引入不但表现在将工人“请进来”,还反映到让学生“走出去”,带领学生造访工业遗产、发掘历史信息,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工业遗产在教学中的引入不仅可以丰富教材内容,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起到巨大作用。南京有许多近代工业遗产,有一批倡导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他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感化和鼓舞,在其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道路上都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动力。

经济史 篇7

在生态危机困扰整个人类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对生态危机的感受和认识不断深化的形势下,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以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正确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含义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以来,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能源危机的出现, 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经济模式提出质疑, 并逐渐演变为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运动。在这一过程中, 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环境保护主义著作, 如雷切尔·卡森 (Rachel Carson) 的《寂静的春天》 (1962) 、巴里·康芒纳 (Barry Commoner) 的《封闭的循环》 (1974) 、卡洛琳·麦茜特 (Carolyn Merchant) 的《自然之死》 (1979) 等。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不断反思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探索一种新型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模式就是这一探索的结果。

1966年,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 (Kenneth E.Boulding) 发表了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论文, 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态经济的概念。鲍尔丁认为, 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与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 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 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 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 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 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 使生产系统自持, 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循环经济”一词也是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在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其主要观点是:通过资源循环利用, 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 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即“资源—产品—废弃物”, 而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 而地球只不过是茫茫无垠的太空中的一艘小小的太空船 (即宇宙飞船) 。人口和经济不断发展, 终将用完这个“小飞船”内有限的资源。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废物最后会污染“飞船”舱内的一切, 就像污水充满整个污水池一样。到那时, 整个人类社会就会崩溃。因此, 人类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增长型”经济、“消耗型”经济, 建立起一种既不会使资源枯竭, 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经济体系。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 (Pierce) 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一般认为, 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有浅绿色思想和深绿色思想两类。浅绿色思想建立在环境与发展分裂的思想基础上, 是第一次环境运动的基调;而深绿色思想要求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整合性思考, 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次环境运动的主题。浅绿色的环境观念较多地关注对环境问题的描述和渲染它们的严重影响;深绿色的环境观念则重在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解决途径。

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是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的。低碳经济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特征是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核心内容包括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 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

在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 2006年,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 (Nicholas Stern) 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 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 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 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 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 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 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 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 (6月5日) 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 推行低碳经济”。2007年9月8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 (APEC) 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 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 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 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 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联系

理论基础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 立足于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协调和平衡, 以三大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 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 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 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几种经济形态都强调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依靠的技术手段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都是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生态技术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生态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 能够保护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 节约能源资源, 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生态技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生态技术主要有以下特征:生态技术是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技术, 这是生态技术最本质的特征。这种协调性具体是指技术的使用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并且进一步能够对生态环境有优化作用;生态技术的目标是追求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生态技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生态技术是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生态学的理论是生态技术创新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近代工业技术是以物理科学为理论基础, 以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要动力和材料来源。而成熟的生态技术则以可再生资源为主, 因而十分强调生产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 在技术的建构和使用方式上, 则注重对生态系统方式的模拟;生态技术系统遵循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生态技术不是以某一环节技术的开发和效益为目标, 而强调技术系统的建构能使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最优化。同时遵循协调性原则, 不仅注重技术内部之间的相互协调, 搭配合理, 而且注重整个技术系统与外界自然系统的协调;生态技术是一种人道的技术。这是生态技术在技术伦理上的特征。技术本来是追求自由、幸福, 更好地利用自然的手段, 但现代技术的发展却使人感到技术在不断把人束缚在庞大的机器体系上, 在不断威胁人类整体的存在, 在不断使人和自然相对立、隔离, 产生技术的“异化”。技术的“异化”在本质上是反人道的, 生态技术由于是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技术, 因而有助于克服技术的“异化”。

追求的目的相同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追求的目的都是以保护、改善资源环境, 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 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区别

研究的角度不同

生态经济强调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协调, 注重两大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 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 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使其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 让碳排放量达到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实施控制的环节不同

从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来看, 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分别从资源的输入端和废弃物的输出端来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作用, 同时循环经济还关注资源, 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绿色经济更多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输出端, 即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在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强调的是经济活动的能源输入端, 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核心内容不同

生态经济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和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 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 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强调以人为本, 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 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促使社会系统公平运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经济史 篇8

1 发展特色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 青海的省情决定了经济发展必须在选择特色上下工夫。青海地处偏远, 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 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 交通通信不畅;科学教育落后, 人口素质偏低。这些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青海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构成如果不突出青海特色, 与外省趋同, 那么肯定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产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同时, 青海地域辽阔, 省内各地区之间差异性也很大。因此, 青海以及省内外不同地区应当对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调整和区域布局, 突出地方特色, 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这样,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并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 青海的资源决定了我们有条件在发挥特色上出优势。青海地处世界屋脊, 由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 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海拔高度, 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 而且具有其他地方少有的高原特殊气候和在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 有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 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 太阳能、风能资源, 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 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善于开发这些优势资源, 就能够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据省情, 青海特色经济的构建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 着力发展壮大盐化工业, 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第二, 重点发展中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 逐步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第三, 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 逐步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经过努力, 最终形成世界高原生态基地, 全国盐化工加工基地, 中藏药生产基地, 西部水电——高耗能工业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基地。第四, 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 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 有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地面向市场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2 发展生态经济是青海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与生态, 二者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为条件的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 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 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 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以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 具有生态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持续性的特点。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 起着江河水文循环的重要作用。青海生态又十分脆弱, 水土流失、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已经成为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严重阻碍和最大的隐患。因此, 在青海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把保护和建设生态作为根本任务。

青海生态总的看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不断恶化的。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 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度。草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草业的发展可以兴起一个大产业, 推动产业化发展。种草本身 (从种草到加工、储存、销售、繁育草籽) 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拉动畜牧业。草既是经济作物, 又是生态作物;既可以体现长远的生态效益, 又可以当年转化养畜, 实现眼前利益。搞得好, 就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农牧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 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 加大力度, 不断扩大退还规模。这里关键是要搞好规划, 把种草种树同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 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生态, 发展畜牧业。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在退耕还草的同时, 要把着眼点放在高效农牧业上来。要围绕结构调整和特色农牧业经济大搞设施农牧业, 在牧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防灾抗灾基地, 种植高产优质牧草, 利用温棚种植根茎类作物, 大搞牛羊育肥、自繁自育, 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改放牧为圈养。在农区把种草和种植经济林结合起来, 进行牛羊育肥和西繁东育, 支持发展农畜果菜加工业, 鼓励发展新的高收益产业, 开辟更多的收入增长渠道, 对农畜产品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 带动广大的农牧民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 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是积极推动农牧区能源结构调整。我省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用电用气取暖、做饭, 替代传统的烧柴烧草习惯, 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 这对保护生态, 净化空气都有重大意义, 应选若干地方进行试点, 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

3 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循环经济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 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 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使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效率性得到了有效的结合。青海经济的发展, 更迫切需要循环经济。

青海循环经济实践中, 较成功的经济体有锡铁山铅锌矿循环经济共生企业群, 其产业链主要由西部矿业公司锡铁山分公司铅锌矿及选矿厂、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中汇矿业铁金矿、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大柴旦硼矿、大柴旦地区的八家硼酸厂以及拟建的硼镁肥厂和余热综合电站组成。根据核心产品特点, 该产业链中包含以锡铁山铅锌矿开采为核心的铅锌矿生产生态工业群落、以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硫酸产品为核心的硫酸生产生态工业群落和以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为核心的水泥生产生态工业群落。该企业群每年产生1000余万元的循环经济效益, 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青海发展循环经济, 主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 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加强法制建设,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 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 规划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化政策导向, 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环境;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机制;以矿产循环发展为突破口, 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保护与开发并重, 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废物回收利用, 积极开展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突出重点, 加快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 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参考文献

经济史 篇9

对现有理论的商榷, 源于以下几个疑问:国有经济为何会在二战前后大规模扩张?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国有经济的大规模扩张为何主要集中在一些相同的领域?为何国有经济在世界各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受到了相似的对待?解释这些问题, 需要对国有经济史重新观察。

一国有经济扩张的原因

国有经济的存在历史悠久, 军舰建造厂、军工厂、邮政局、早期电信通讯系统和供水系统, 这些都是本质上私有的资本主义结构内公共企业最早期的和至今仍继续存在的某些例子, 但国有经济的弱小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 20世纪上半叶, 在上述微弱的公共企业的基础上, 爆发了两次巨大的扩展浪潮:一是在一战末二战初期间, 在众多国家, 特别是在意大利发生了接管大批私有企业的情况;二是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的整个西欧, 扩展浪潮在英、法、意等国表现都很明显。

实际上两次国有经济的扩张都有其深刻而特殊的原因, 并不是国有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第一次扩张与通货膨胀和不景气有关。如意大利, 要特别指出的是, 当时许多企业正面临破产或受破产的恐慌。第二次扩张浪潮通常以某种政治主张为依据, 有时也因政治上的愤怒而加剧, 但它往往也是国家长期卷入合理化、合并或调节自然垄断过程达到极点所致。

总的来看, 在发达国家, 国有经济的扩张跟以下三点有关: (1) 战争。一战、二战都造成了极大的生产力破坏, 私人、民营经济都受到极大的创伤, 战后的经济不景气以及经济恢复困难等都需要政府尽可能地介入经济过程, 无论这种介入是间接引导、直接干预还是建立国有企业或国有化私人经济等方式; (2) 理论与实践。1929~1933年的大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惊慌失措, 现有的自由经济政策显得措手不及、捉襟见肘。针对大危机, 颇具国家介入色彩的罗斯福“新政”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光明。理论上, 凯恩斯宏观经济思想也被提出、扩展、普及、运用。结果, 在二战后很长时间上述理论与实践一直深深影响着政府与民间; (3) 社会思潮与政治主张。科学社会主义在19世纪中晚期的传播, 影响了世界众多的国家。尽管后来的分裂使得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争执不下, 但作为一种政治主张和经济主张, 却与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观念有着很大不同, 而且, 这种主张在二战前后得以付诸实践。

上述三点原因归结到一点来看, 就是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犹如“路径依赖”, 政府长期卷入经济活动, 一方面使得政府作为变得越来越合理、合法, 另一方面也使得政府投入更多的成本, 获得更大的“租金”, 越发难以自拔。最终, 对经济的干预达到了大规模国有化的程度, 这从西方政府经济职能的扩张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

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扩张也有众多原因, 起初主要是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所致。很多国家在经济模式上受苏联影响也比较大, 如印度等,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政府所实施的赶超发展战略。“当我们把考察的眼界扩大到整个正在进行经济改革和经济调整的世界范围时, 就将看到, 事实上除了社会主义国家之外, 在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区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也选择了类似的发展战略, 从而形成了有同样特征的传统经济体制。”转轨国家有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原因, 但其一统天下的国有经济则主要是对社会主义的错误理解所致。

二国有经济布局相似的原因

在国有经济发展史上, 国有经济的扩张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轨国家并没有保持相同的步伐, 其扩张也起因于不同的原因, 但国有经济的布局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鉴于现有理论的不足, 我们试着换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国有经济布局的相似性问题。

众所周知, 近现代经济从18世纪60年代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 在西方发达国家, 各产业之间的变动情况基本是第一产业大幅降低, 而第二产业中先是轻工业如纺织等发展迅速, 后来, 主要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重工业如电力、石油、汽车、化工、矿业、钢铁、运输 (铁路、航空、港口、造船等) 等以及为其提供关键支持的银行、保险等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这种情况基本上一直保持至今, 尽管第三产业大幅度发展, 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据60%以上, 也没有动摇重工业的基础地位。与国有经济综合考虑, 重工业行业的成熟期主要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 而这几十年又是国有经济大规模扩张的时期。

重工业行业特点主要表现在投资规模大、资本密集、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较高等, 实际上许多重工业部门就是自然垄断行业或表现出进入壁垒高、沉淀成本大等自然垄断的特征。也正是因为重工业的上述特征, 使得重工业在国民经济又主要集中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资本技术密集产业。

至此, 一方面, 我们在上文解释了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扩张的原因, 另一方面, 我们又揭示了国有经济扩张时期国民经济的主要特征。当时, 重工业及其支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关键和主导地位, 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虽然是民营) 。因此, 无论是战争造成创伤需要尽快恢复, 还是政治主张所谓的解决社会问题, 国家介入肯定要在这些行业体现。结果, 西方国家的国有化也正体现在这些领域。由此, 我们也可以看出, 自然垄断并不是国有经济存在的原因, 而更像一种结果。这样, 我们也基本弄清了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布局相似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的国有化不同, 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兴办而来。至于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布局与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布局的相似性, 我们可以从工业化道路来理解。尽管存在有关对“西方中心论”的批评, 但基本上所有国家都承认工业化道路不可避免, 在当时, 重工业等尤其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不可或缺, 实践中很多国家也因此制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同时, 我们也知道, 发展中国家立国之初或取得真正独立的时候, 国民经济一般都十分落后, 民间经济弱小, 企业组织制度等更为残缺。这样, 一方面是重工业被关注或优先发展;另一方面, 民间经济无力承担重工业发展的责任。因此, 本来就善于控制国民的政府担当了重任, 国有经济在重工业及其支持行业被大量兴建, 国有经济布局也就具有了改革时的格局, 这种格局与西方国家国有经济格局极其相似。

国有经济在重工业行业布局也可由转轨国家早期的发展战略所证实, 比如前苏联, 早在斯大林上台执政时, 就开始了大规模重工业建设, 造成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 这种情况在我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倍受关注。

三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原因

1.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直接原因

国有经济的功过是非还需时间来证明。总的来看, 在国有经济大规模扩张的早期, 它有过不错的表现, 但随着规模的扩大, 国有经济表现得越来越不尽人意, 种种问题最终导致国有经济被大量民营化。但是, 正如国有经济在不同类型国家扩张的原因不同一样, 国有经济结构与布局调整的原因也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 在国有经济改革的任务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发达国家, 国有企业很少存在治理问题, 也就是说, 国有经济及其引发的种种问题主要不是企业经营不善造成的, 根本原因还在国有经济本身。“自30年代以来, 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行为准则问题, 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注意。边际成本定价原则, 因内部收益率的需要所决定的投资决策, 对企业全面财务赤字和剩余的约束……为使国有大企业有更大的效益和独立经营的能力, 所有这些方面的努力使得国有大企业在许多方面与私营大公司没有什么区别”。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除国有经济本身的低效率外, 在发达国家, 国有经济改革的原因还在于:“公众对国有化垄断的抱怨——它们的规模、对顾客的冷淡、过分的政治权力、当作‘国中之国’的趋势”;同时, 在国有企业, “组织变革的工会力量要比私有企业中大得多, 经营本领也不高, 政治干预有时大到起破坏作用”。虽然对此问题政府已有认识并开始着手解决, 但到了20世纪初, “公众长期以来反对这些好似‘恐龙’的国有大企业的舆论已成为不可挑战的了”。再加上右翼政党的利用, 国有经济终于难逃被大量抛弃的厄运。

除国有经济本身固有的缺陷外, 与发达国家相比, 发展中国家以及转轨国家国有经济至少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国有经济发展过量、结构失调、布局太广;二是国有经济经营问题, 即国有企业缺乏先进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经验。两者相比, 前者是基础, 后者是保障。国有经济没有适当的比例和良好的布局, 任何先进的管理经验也治理不好国有企业;没有先进的治理模式、管理经验, 国有经济应有的绩效也不可能得到长期的保证。

首先, 国有经济发展过量、结构失调、布局太广等是相对民营经济来说。就现代经济来说, 一国国民经济的成长、成熟及其构成还要靠民营经济来衡量;政府长期主导经济发展只会造成经济结构扭曲、经济效率低下, 而民营经济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民营经济越来越重视, 许多转轨国家因高度发达的国有经济造成的种种问题也早有允许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结果, 民营经济实力越来越强, 这样, 本身曾经为国民经济尤其是工业基础做出重要贡献的国有经济, 其再作为民营经济的替代, 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合适了, 突出表现就是发展过量、结构失调、布局太广等。

其次, 国有经济经营问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不乏国有企业经营成功的例子, 如新加坡500家左右由政府拥有全部或部分股份的国有企业从不亏损。与新加坡相比,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除结构、布局等不合理外, 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机构臃肿、负担过重等问题也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效率提高。甚至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经过改革, 国有经济比例已经很低, 国有经济依然低效, 这竟成了国有经济被继续私有化的原因。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 国有经济本身问题跟工会权利过大、政治因素太多有关。解决了这些问题, 使国有经济在同等的条件下与民营经济竞争, 国有经济完全可以办得很好, 并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因国有经济政治权利、国有企业特权等问题, 除造成国有经济低效率外, 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效率, 如在东南亚、在拉美等, 腐败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反过来, 政府的种种无作为也不利于国有经济的经营, 这些情况在转轨国家更为突出。

2.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深层原因

从上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象来看和原因不同的国有经济问题, 实际上是有一个统一的根源的。最深层的原因就是政府行为与政府职能错位。

任何经济体都是由民间经济M和政府经济G构成的,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 其经济发展绩效与两种经济形式的比例E有关:

理想状态下的E是有一个最优值E*的, 虽然在不同的条件下, E*的大小可能会发生变化。政府的合法职能是有边界的, 其范围就是人们“让渡”的领域。当政府严格按照人们的“让渡”去实现其职能, 发挥其应有的经济规模、影响时, 此时政府经济为G*。这样

对于 (2) 要注意两点。首先, 这是经济运行的最佳状态, 是一种理想情况。虽然G*和E*都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要真正达到这种状态却是很难实现的。除去主观的原因外, 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不充分、不成熟也是很难解决的。因此, 人们只能朝理想状态下努力, 却很难真的做到。在目前看来, 令人遗憾的是政府常常背离上述状态。其次, G*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范围。比如在战争时期、战后医治创伤时期、落后民族国家刚刚成立时期乃至一个国家和平发展时期等等。原因很明显, 在不同的条件下, 人们对政府会有不同的要求, 从而在权力上有不同的“让渡”, 因此政府职能范围也会相应做出调整。

但是, 在现实情况下, G和G*是很难相等的, 甚至是常常背离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前文所说的政府具有天然扩张的趋势:作为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 政府一旦成立就很难有其他组织和个人与其抗衡, 甚至暴力总会使非法变为合法;借助这种比较优势, 作为“经济人”的政府精英们会努力扩大政府职能、权力范围, 从而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提供更宽泛的基础, 并最终形成利益共同体。政府的扩张甚至常常与一种理想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往往沦为某些精英们实现个人抱负的工具, 或者沦为某些有待验证的政策的奴隶;由此引发的损失是巨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 历史上这种例子比比皆是;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也是可悲的, 因为我们有时候不能完全怀疑那些精英们的善意。

从政府行为与政府职能的错位来看全球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原因。

首先, 无论是发达国家医治战争创伤, 还是发展中国家、转轨国家为振兴民族经济而大规模国有化或建立国有经济, 都至少包含了两个层面的现实。一是当时来看, 政府确实有一定的责任, 即部分国有化或建立国有经济是合理乃至必须的;二是政府的越权也是很普遍很严重的, 这造成了大规模的额外国有化或国有经济建设。改革开始后, 许多国有经济首当其冲地被无条件放弃就是证明。值得注意的是, 在国有经济大规模扩张时期, 政府行为与政府职能的错位跟社会思潮、经济理论关系很大。工党、社会民主党等西方左翼政党的“第三条道路”在西欧, 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 以及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等, 都深深影响了很多人。凯恩斯说过:“经济学家的思想无论对错, 都比人们想象的有力量。那些自以为自己不受任何一种经济学思想支配的人, 其实可能就是某个已故蹩脚经济学家的思想俘虏。”事实确实如此。

其次, 以国有经济为表现形式的政府职能越位在最初能够被人们容忍与以下两点有关:一是合理的国有经济的不错表现掩盖了早期过量国有经济的弊端;二是人们对早期的国有经济有足够的理解, 认为一些挫折是由国有经济刚刚起步还不成熟造成的。但是时间最终会改变人们的认识, 实践最终会证明真理的权威。随着创伤的恢复, 一统天下的国有经济被人们所抛弃, 民间经济重新获得自由并快速发展壮大, 人们开始要求收回当初所“让渡”的权力, 从而政府职能范围在收缩, 以国有经济为表现形式的政府越权范围则越来越扩大。额外的国有经济迟早会对一国的经济绩效造成越来越严重的阻碍;当人们因难以忍受而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表示抗议时,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也就在所难免了。诺斯说:“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对于诺斯的经典表述, 不妨这样理解:当政府尽可能地按照合理政府职能去行为时, 政府在促进经济的发展, 且其存在至为关键;当政府背离合理政府职能发生严重越权现象时, 经济的衰退也就接踵而至, 这种衰退更表现为人为的有意或无意。同时, 这也印证了刘易斯的观点:“政府的失败既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少, 也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多。”

最后, 国有经济的调整无禁区。既然政府的任何权力都是人们“让渡”的, 那么人们都有权利在合适的条件下去“收回”。这种“让渡”与“收回”是连续的, 也即是一个渐进的、逐步的过程。表现在国有经济的改革上, 就是任何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进入的领域, 人们都有权利进入。那些倡导国有经济应该垄断或支配或主导或存在于某种行业领域的理论是经不起现实考验的。正如前文国有经济史所证明, 国有化之前, 传统上的基础行业、战略行业的钢铁、化学、石油、银行等无不是民间经济所垄断或主导;就目前来看, 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 无论国防、教育、监狱、警察还是公共行业的自来水、天然气等都有民间经济的身影甚至为民间经济所主导;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等领域, 同样不能忽视民间经济的巨大贡献, 甚至民间常常要比政府更有效率。

四结语

希克斯的经济史理论解析 篇10

一、《经济史理论》的结构与脉络

市场的起源、出现、发展以及商业的进化构成了希克斯研究经济发展的演变历史过程的主要理论框架, 他在《经济史理论》中将这一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市场的起源和专业化商人的出现;市场的兴起及其扩张和渗透;工业革命以及市场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 市场的起源和专业化商人的出现

自亚当·斯密以来, 人们一直习惯于将分工与市场发展联系起来, 然而希克斯则对市场的起源作出了另一种解释。他认为, 从古代社会来看, 在市场经济还未出现的时候, 贸易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这样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道路是从自给自足的习俗经济中逐渐演化出市场组织;另一条道路是指令经济, 即由国家力量来推动商业的扩张。介于指令经济和习俗经济这两种极端的形式之间的, 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封建主义和官僚政治统治之下的岁入经济。岁入经济先于市场, 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经济组织形式, 也是研究市场经济产生的重要背景。而市场经济也在深刻地改造着岁入经济。市场和专门化商人的出现成为商业专门化的标志。在岁入经济下, 专门化商人的产生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种是定期贸易中从事交易的人中产生的贸易经纪人, 他们又逐渐转变为存货持有人, 最终成为专业化商人;第二种是直接为市场劳动并参与产品买卖的手工匠人;第三种是君主之间赠礼和进贡的使节, 他们在代表主人经常执行商人的某些职能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独立的商人。伴随专门化商人的出现, 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商人阶级, 希克斯将这种新型的社会称为“重商主义或商业性的组织”, 而国家则是在开始认识到可以把商人用来当做他们主要的非商业的目的服务的工具时, 才开始成为了“重商主义者”。

早在重商主义时期, 政府干预市场的最初原因是为了维持某种秩序, 减少并杜绝扰攘骚乱等带有明显政治性特征的威胁。因为市场所在地是大量人群的聚集地, 这种集会本身就是对政治统治的潜在威胁。国家出面制定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也是出自国家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重商主义经济是一种高度个人主义的商业经济, “商人甚至处在新的地位时也有组织方面的要求, 并必然会找到一种满足这些要求的办法。他们创立的经济直到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结构或半政治结构中的某些要素有所增长时, 才能大大发展。”在商人们之间虽然存在互相信任和自律, 但随着商业的不断深入发展, 市场中的交易者需要获得对自身利益的保障, 即对财产权的确立, 对合同履约的保证以及如何界定由合同产生的权利的性质。即使商人团体可以达成一定程度的谅解, 习俗制度也能够提供调节争端的方法, 但最终还是要由国家出面提供才有可能达到最优规模。政府就逐渐通过法律机构和制度安排来确保交易者的财产权以及合同的履行, 市场也就在政府导向下, 逐步向着有利于维护市场交换中交易者双方利益的方向发展。

(二) 市场的兴起及其扩张和渗透

希克斯将城邦看做是一种经济组织, 并将城邦制度看做是重商主义经济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商业团体建立在一种基本上非商业的环境中。而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在欧洲首先出现, 就是因为欧洲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城邦经济时期。此后, 欧洲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衰退时期, 但是由于城邦时期两大经济遗产———货币和法律仍保存下来, 这就成为欧洲再次复兴的重要基石。在此, 希克斯将殖民地看成贸易站, 它的形成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和商业的扩张, 并形成了贸易中心经济。

在商业发展的中间阶段即市场渗透的阶段, 货币和法律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此时货币制度逐渐向着信用的方向发展, 法律的形式也趋向于规范化。市场对非商业化的领域的渗透, 具体来说, 包括货币和金融的发展对国家的渗透, 商业经济和市场对传统农业的渗透以及劳动力市场从奴隶市场过渡到自由劳动力市场。希克斯认为, 在市场渗透的过程中, “收益递减趋势”起到推动和激励的作用, 一方面它可以激励商人发挥创新者的进取精神, 去寻找新的贸易对象和贸易渠道, 从而实现贸易多样化;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促使商人进行组织上的改进和市场的扩展。

商业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要受到国家权利的束缚。在这一时期, 政府干预市场的范围进一步扩展, 主要反映在货币制度的建立, 税收政策的完善以及银行业的兴起。希克斯认为, 国家制度与货币制度的关系历来是非常密切的。国家不仅能够从铸币中直接地获利, 还能从中得到更大的间接利益。货币是商业经济的产物, 而国家通过贸易渠道用货币支付得到的商品的价值是远远大于实物税收的。在历史上, 商业交换的兴盛也是与货币的应用相伴相随的。一般来说, 一个帝国的衰亡必然伴随着严重的财政危机, 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才是影响国家政局稳定的直接因素。对国家而言, 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至关重要的。希克斯认为, 要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不仅需要依赖于商业经济的发展, 还要依赖于国家财政制度的完善。财政压力往往是推动国家改革的动力, 这也是促使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动力。为了缓解战时财政压力, 国家需要大量借债, 这就需要国家的信用作为保障, 而银行业也正是在这个时段发展起来的。随着国家还债信誉的提高, 国家和银行就逐渐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债的信誉和流动性的增加就为国家缓解暂时的财政压力提供了资金来源。

(三) 工业革命以及市场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希克斯认为, 商业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是工业革命以来的近现代阶段。在工业从手工业阶段向现代工业的过渡中, 由于利息率下降以及资金更容易获取, 促使在流通资金的周转过程中, 资金不断返还并用于再投资, 这加快了金融业的发展。而蒸汽机的发明, 以及由机器制造的二代机器的出现, 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工艺水平和精密程度, 使得科学和工业的关系愈来愈紧密。在科技成果的运用过程中, 工业化也在不断冲击着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机器置换工人的现象。从长期来看, 一个新的产业工人阶级正孕育于其中。

二、希克斯的经济史分析方法的特点

第一, 从一种更宽泛的角度来解释经济史。在这本书中, 希克斯没有按照传统上狭义的观念来解释经济史, 而是从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来阐述他的研究成果。他认为, 经济学作为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所关心的应该是人类的理性活动, 即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及其后果。在他看来, “经济史经常表现为和直接表现为一种专门化的过程;但专门化不仅是各种经济活动的专门化, 也是经济活动 (正在变成经济活动的事物) 由其他各种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专门化。”与一般的经济史学家有所不同, 他所关注的不是某一历史时期某一特定地点的某一类特定人群的生活水平问题, 而是“狭义上的经济活动的出现, 即‘经济人’或‘专为自己打算的经济人’ (正如人们也许仍然这样称呼的那样) 的出现。”他认为, 现有的“经济制度”, 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 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在《经济史理论》一书中, 希克斯构建了一种以“经济人”为主体的商品经济和市场发展的历史阶段理论, 他对市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导向作用以充分的重视, 并将商业的进化作为研究的主题, 但他似乎对社会发展的其他因素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这个角度来看, 希克斯的《经济史理论》可以看做是一部专题经济史。

第二, 倡导跨学科的交流。在学术研究方法的层面上, 希克斯倡导跨学科的交流, 并且希望通过构建他自己的经济史观, 用来打造这种对话的平台, 促成交流。“经济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作为经济学家与政治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关于世界大事、思想和技术等的历史学家———可以互相对话的一个论坛。”仅仅局限于单一学科的钻研很容易让人走进死胡同, 难以实现质上的突破。只有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形成跨越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思想交流, 才可以赋予人们更为开阔的视野和全面的视角。这一重要性对于经济史学的研究更加显得重要, 经济史学的研究不仅要求研究者对于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认识, 更要对经济发展历程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把握。希克斯正是在试图把经济史与其他历史联系起来考察, 把经济活动与人类的其他活动联系起来考察。

第三, 注重历史方法与经济方法的结合和统一。希克斯在解释和分析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时, 没有局限于对某一历史时段、某一历史时点上的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的回顾与对比。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说过,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 即历史科学。”而经济理论正是从经济历史的演进中提炼、升华、概括出来的, 也是在经济历史的演化进程中得以检验, 日臻完善。希克斯认为, 理论和历史是可以统一的, 并对马克思试图阐述的理论表示赞同, “马克思从他的经济学中确曾得出某些总的概念, 他把这种概念应用于历史, 因此他在历史中发现的模式在历史以外得到了某种支持。这更是我要努力去做的事情。”希克斯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 将他在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所获得的某种对于经济史的理解和概念应用于经济史学的研究中去, 使经济理论的观点能够得到历史的验证, 同时也能赋予历史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在这样的一个互动过程中最终实现理论和历史的统一。

摘要:经济史学家希克斯所著《经济史理论》一书, 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解释市场的起源、出现、发展以及商业的进化, 揭示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希克斯的经济史分析方法侧重于从一种更宽泛的角度来解释经济史, 倡导跨学科的交流, 且注重历史方法与经济方法的结合和统一。

关键词:希克斯,经济史理论,经济史

参考文献

[1]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2]诺贝尔获奖者演说文集:经济学奖[M].罗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低空经济何时“经济” 篇11

通航是否过热?

虽然国家政策方面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提供了非常强劲的政策信号,相关部门正在加紧筹备低空空域的管理规范,同时地方政府热情高涨,多个航空产业园基地纷纷涌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纷纷试水,但纵观国内企业和民众对通航的市场需求尚未全面开发,有效需求并没有得到实质提升,使得业界一度争论“通航是否过热”。

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航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在论坛上认为,对于我国通用航空业“过热”的判断,针对的只是通用航空业发展的话题,而非通用航空业的实质。实际上,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远未进入实质性的快速发展的态势。

“中国通用航空如同‘画中饼’,在运营、机场以及人才培训的三个方面都存在很多的进入问题,在该产业发展初期,需要系统性地进行产业链的构建,其在我国需要三到五年的产业准备期。在准备期间,可以在局部地区率先进行实验性发展。”高远洋建议说。

“我希望能看到的是中国通用航空迎来黄金二十年。”兴业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研究员曾旭表示。他预测,航空研发市场的规模最大,未来每年有大概1500亿元的市场容量,其次就是市场基础,包括基础配套、地面保障,市场容量是110亿元,第三个就是维修、培训这些方面,市场在130亿元。

由上至下还是由下至上

在发展模式和路径上,中国通航产业应该如何走下去?高远洋指出,通过与美国发展经验的比较,中国通航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是自上而下由政策推动的形式,实现以政府为主导,对市场化发展实现引领和过渡作用。高远洋认为,通用航空运营环境是实现个人飞行常态化的必要条件,应构建一个复杂并系统的运营环境。

但中央财经大学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高炽海的观点则有所不同,他认为,来自通航旅游类消费将助推产业发展。“产业的发展一定是以消费为依托,只有这个口子撕开了之后,整个行业发展才有前景。”

高炽海表示,选择以促进消费为主,拉动产品质量与研发,这必然是这个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而航空消费市场中,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当属旅游类消费,包括通用航空运输服务,再加上公共市场,只有这两个市场能够形成消费规模,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格局根本性的改变,也才能推动后端的制造和研发。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通用航空系主任李海鹏也指出,我国通航严重缺乏个人消费航空的市场,9%是石油行业飞行,至于公务机和私人飞机只有10%。这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消费航空市场较为初级。事实上,判断一个市场发展的核心关键就在于是不是转为比较成熟的消费品市场。因此,消费品市场必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低空经济如何落地

高远洋以“看天看地”、“由天到地”及“有软有硬”总结了复杂的运营环境中所需的要素,他认为,低空经济首先应以通用航空机场的建设为突破口,应构建区域性的低空飞行网络,并开辟非定期固定飞行的航路,以点线面为路径进行展开。

而此次承办AOPA飞来者大会的沈阳法库县则开始将低空经济落地,法库财湖机场成为东北地区首个正式获得批复的通航机场,获得了10平方公里空域的飞行权限,被批准为我国第一个低空空域航空服务站试点地区。依托机场,总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的沈阳通航产业基地已完成FBO航空服务楼、塔台、机库和附楼等主体工程。

法库县委书记冯守权告诉本刊,法库县将以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为载体,并辅以研发、休闲娱乐、运营培训等四大板块。法库县已经实现通航产业基地区域内净空环境负荷飞行要求的发展目标,并与国内外通航业企业展开合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经济史贴近生活的意义与策略 篇12

一、经济史贴近生活的意义

(一) 培养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

经济史从全国统编历史教材中单列出来, 组成专门的经济史教学模块, 突出了经济发展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经济模块的内容贯穿古今中外, 诠释着人类的抗争与探索, 体验着发展的文明与曲折。经济史模块教学使学生从农业、手工业、商业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学习中, 对国民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有所了解, 学会在生活和工作中从实际出发去思考问题, 把握经济发展方向, 走上富裕生活的道路。

(二) 提升课堂效率的必由之路

兴趣是推动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学习的原动力。对此, 瑞士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 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 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 必将形成强大的学习内在动力。经济史的特点之一就是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中较多地引用与学生关系紧密的生活事例, 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兴趣, 实现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 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30多年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经济得到发展, 人民得到了实惠, 综合国力得到提升, 在2011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成就使我们更加坚定走经济发展的道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是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国家更加关注民生, 而民生涉及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物价稳定等诸多方面, 这些都涉及每个家庭的生活。近几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 经济史常识的教育显得过于滞后, 因此,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普及经济史教育是必要的, 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

二、经济史贴近生活的策略

(一) 梳理要素, 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点

经济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异常紧密。为此我们需要总揽历史教材, 理清知识的主体脉络, 突出要点与重点, 把知识点前后联系横向贯通, 把历史知识与今天的热点相结合, 找出它们的融合之处。比如, 学习经济史就离不开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世界的“计划经济”的比较, 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同今天的劳尔·卡斯特罗在古巴改革为例进行讲解比较。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会让学生理清各个阶段的知识与特征。

(二) 参与生活, 体验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文明

“一切课程都是生活, 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生活充满艰辛, 没有平坦的道路供我们选择, 经济建设的过程也是曲折的。为了让学生感受经济发展历程, 让他们多作社会调查, 去采访他们的父辈, 从父辈口中了解历史事实, 去感受这个时代的经济状况。经济史的鼻祖亚当·斯密从小就在沿海的小渔村长大, 每天都能听到大人们谈论进行贸易的事情, 这个小渔村经过不断发展成为了小城镇、大城市。亚当·斯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观察、学习、思考经济发展的动力, 市场经济下人们在不断地追求利润, 个人对利润的追求, 客观上又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从而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 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

(三) 巧用图片、视频、资料拉近时空距离

经济史教材选取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 丰富了教材内容的同时也增强了观赏性、趣味性。我们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图片所蕴涵的大量信息, 发掘视频资料来完善、拓展、延伸教材。对教材进行生动具体的诠释, 更有效地进行历史教学。讲述1958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 我们就可选取当时全民大小高炉一起炼钢的图片与资料, 同时选取表现今天我国钢铁企业现代规模的图片和资料, 图片和数据的提出, 解答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活跃经济方式上的差异, 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

(四) 归纳特征, 升华认识

经济史的模块结构, 在每个专题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 同时还要在思考中进行归纳总结, 从比较中认识他们内在的联系与趋势, 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主要介绍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历程, 我们要把它与专题三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 形成中国民族资本完整的发展史。让学生与现实结合切实感受到自己已经身处经济潮流中, 经济生活已同自己息息相关, 学习经济史是为了能更好地品味生活, 享受生活。

总之, 在历史教学和社会生活中, 经济史的地位日益突出, 只有把历史教学深入到经济生活中, 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富有生命的活力, 历史教学贴近生活, 才能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运, 也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参考文献

[1]王文岭, 徐莹晖.陶行知论生活教育.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教育出版社.第1版.

上一篇:竞争力情况下一篇:快乐幸福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