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干预对策

2024-12-09

家庭干预对策(共10篇)

家庭干预对策 篇1

孤残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中亟须政府与社会给予支持与庇护的一个群体,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每年的11月20日为“国际儿童日”, 目的是为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的发展。目前, 我国儿童福利机构承担了多数孤残儿童的养育工作, 现有的国际理论研究和社会工作实践证明, 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家庭的替代形式, 群体化、集中统一抚养与管理的模式, 难以满足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需求, 难以给这些孤残儿童提供针对性的养育与心理辅导, 长期生活在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往往会出现性格孤僻、心理封闭、缺乏自制力与上进心、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1], 致使他们成年后难以顺利回归社会, 而家庭寄养模式则可以较好地弥补儿童福利机构在这方面的不足, 在关注孤残儿童身心发展、情感要求等方面具有更多优势, 是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发展的一种值得探索的方式。

一、家庭寄养模式对孤残儿童身心发展的积极意义

家庭寄养, 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 由政府出资, 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选择合适的家庭, 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家庭中养育的照料模式。该模式已成为积极推进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研究表明[2], 与在儿童福利机构时的状况相比, 孤残儿童实行家庭寄养后, 心理行为变化较大, 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运动功能改善、身体强壮。开展家庭寄养, 可以使孤残儿童对养父母产生较好的认知感, 对家庭产生较强的归属感, 从而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使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1. 有利于孤残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

研究证明婴幼儿的依恋发展是奠定今后人际关系、群际关系, 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 也是婴幼儿身心全面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福利院收容的孤残儿童, 因其特殊经历, 遭父母遗弃, 缺乏与抚养者之间的亲密关系, 造成安全感和信任机制无法建立, 依恋发展障碍或缺失导致他们早期的人格发展产生障碍。健全的人格与正常积极的社会交往是孤残儿童将来回归社会的必备基础, 一定意义上甚至超过了残疾和疾病对他们本身的影响。在家庭寄养模式下成长的孤残儿童, 因为具备父母、家庭、兄弟姐妹、一对一或多对一的亲密抚养关系, 有利于他们与寄养家庭父母、寄养家庭兄弟姐妹们间依恋关系的发展。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与寄养家庭父母进行身心交流, 获得更细致的情感与身体呵护。相较于儿童福利机构, 家庭寄养环境能够在个体安全机制下建立、智力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给予较大的提高。寄养家庭及所在社区环境, 可以为这些孤残儿童提供更温馨和常态化的社会互动环境, 有助于他们成长和社会回归。南京市儿童福利院社教科科长谷正花认为[3], 家庭寄养最明显的优点, 就是让孤残儿童了解社会生活, 不与社会产生太深的裂痕, 这对孩子们人格的完善和健全, 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有利于孤残儿童身体康复。

寄养家庭条件的设置使得被寄养的孤残儿童能够在家庭中得到较好的生活照料。在饮食起居等方面, 寄养在家庭内的儿童往往比在儿童福利院能得到更细致的养育。寄养家庭家长在儿童福利院专门人员的指导下, 对寄养儿童实行康复训练, 其一对一的照料, 使得寄养儿童的康复照料更具针对性。部分寄养家庭, 在家庭养育模式下, 寓教于乐, 采用更加丰富, 灵活多样的游戏方式, 如挑火柴棒, 垒麻将牌, 拉皮筋等简单易行的游戏方式, 变枯燥、艰难的康复方法为乐趣游戏, 既增加了寄养儿童的康复训练量, 又在这样轻松的训练环境下增加了寄养父母与寄养儿童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使得残障儿童的身心得到了同步抚慰与康复。

3. 有助于孤残儿童接受常规学校教育。

只有对孤残儿童实施尽其所学的教育, 才能缩小他们与正常人之间的差距, 促进他们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让他们享受作为人的快乐和尊严, 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4]。经过福利院和寄养家庭养父母的共同努力, 部分具备学习能力的孤残儿童可以进入寄养家庭所在地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就读的学校和老师也能逐步接纳这些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 孤残儿童能逐步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 和老师、同学慢慢地融合, 感受到校园生活带来的快乐。

二、家庭寄养环境下孤残儿童身心发展需求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社会化的必然趋势, 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当前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家庭寄养孤残儿童的身心特点与需求, 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提供更为积极的康复训练指导和养育。

1. 寄养家庭的专业性不足难以满足孤残儿童生理康复需求。

普通寄养家庭在孤残儿童的日常生活照料方面能够做到有爱心, 有耐心, 但由于相当一部分孤残儿童, 尤其是中度、重度残障儿童在生理、智力上的缺陷, 其康复训练需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而目前中国医学康复专业人员培养远无法满足当前社会需求, 普通家庭作为残障儿童的寄养单位, 要求寄养家庭父母具备专业和系统的康复训练知识及技能更加困难。同时, 当前基层社区的专业康复指导人才与设施基本匮乏, 也使得寄养家庭在残障儿童康复训练的专业求助上求助无门。仅仅依靠托养机构的定期巡视, 无法及时、准确地给予寄养家庭父母的专业指导, 对于被寄养的孤残儿童的身心康复也不利。

2. 寄养家庭和孤残儿童需要专业心理指导。

寄养家庭, 在正式迎来新家庭成员前, 需要经过严格审核, 尽管寄养家庭父母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 精心准备, 但在实际的寄养过程中, 寄养家庭和孤残儿童双方都要承受来自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 作为家庭新成员, 孤残儿童需要适应家庭环境, 对于这些曾遭亲生父母遗弃的孩子来说, 重新建立人际信任, 融入家庭, 接受和发展与寄养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 并非易事, 另一方面, 寄养家庭由于新成员的到来, 原有家庭系统间平衡被打破, 尽管寄养家庭成员事先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但当孤残儿童确实加入家庭之时, 随之而来的生活事件, 对寄养家庭也是一个挑战。除了从物质上给予孤残儿童精心照料之外, 更需要家庭成员付出耐心和爱心,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寄养家庭的原有成员可能面对付出情感却难有回报的状况, 寄养家庭成员与被寄养孤残儿童间的双向磨合对双方, 尤其是对寄养家庭而言, 需要巨大的耐心、爱心和意志力的考验。也有相当比例的个案, 由于多种原因被迫中断或变更寄养, 对于寄养双方均是一次创伤。同时, 寄养家庭还可能面临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 由于家庭寄养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 甚至有人会对寄养家庭抱有“收养孤残儿童以赚取经费补贴”的误解。

由于现有家庭寄养政策的规定, 被寄养的孤残儿童到了规定年龄必须离开寄养家庭, 返回福利院。寄养家庭与儿童之间再次面临分离, 许多个案会产生被再次遗弃的心理创伤。长期而稳定的家庭支持是正常依恋情感建立与维持的关键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5]:寄养的变更对儿童心理可能产生明显的负性影响, 儿童失去原来熟悉的家庭生活, 均会不同程度出现异常沉默、过分乖巧及焦虑、抑郁、恐惧、冷漠、敏感等情绪, 这时期对儿童的生长不利。

3. 现有社会条件难以满足孤残儿童教育的需求。

孤残儿童由于先天生理缺陷, 日常生活自理有困难, 在学习方面较之普通儿童有更多困难。中国现有教育设置难以满足孤残儿童的教育需求。第一, 目前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数量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往往一个城市仅有一两所特殊教育学校, 距寄养家庭距离太远, 导致孤残儿童入学困难。第二, 普通学校因为综合管理及其他家族抵触, 拒绝接纳残障儿童入学。第三, 愿意接纳孤残儿童的普通学校不具备特殊教育能力, 缺乏具备特殊教育教学的专业老师, 不能按照残障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教育, 即使接受了孤残儿童就读, 也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要求。

三、完善家庭寄养模式的建议

针对当前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实践中的不足和局限性,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以期为完善我国家庭寄养孤残儿童模式、改善我国家庭寄养孤残儿童环境提供参考价值:

1. 完善寄养家庭评估体系, 建立个案跟踪档案。

民政部《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中对参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的家庭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 在确定寄养家庭前, 对承担寄养工作的家庭有着严格的审核与甄选, 确定后双方以书面协议方式, 明确规定了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但该暂行办法中相关规定在具体操作性指标上还需要完善。作为孤残儿童救助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家庭寄养需要建立更加完备的评估系统, 托养机构在寄养前、寄养中和寄养结束后每个阶段均有详细的档案和完整的评估。同时对被寄养孤残儿童应建立和完善其个人档案。其中, 除了必备的基本人口统计学数据外, 对其发育史、致孤和致残原因、就诊和养育经历等应有详细记录。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应由医师、心理学专业人员、康复训练师、福利院工作人员、照料者对个案进行寄养跟踪康复及协同评估。由于孤残儿童成长经历的特殊性, 寄养家庭成员自身条件限制, 相当比例的孤残儿童存在寄养关系中途变更或中止的情况, 因此, 对其寄养经历的记录和每个阶段的身心评估建档, 将有助于个案寄养转介的顺利良好过渡。

2. 加强对寄养家庭专业心理知识指导。

孤残儿童由于特殊的成长经历, 早期依恋关系建立缺失, 造成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管理、人际信任和个性心理障碍, 并依个体的年龄和个人经历在行为及个性方面呈现不同程度的发展障碍, 如情感冷漠、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情感表达障碍、人际互动困难等。一方面, 寄养家庭成员缺乏专业心理知识, 在寄养工作开展的初期, 相当一部分个案双向磨合中存在很多困难, 甚至出现矛盾。此时, 具有专业心理学、教育学背景的个案跟踪员及时跟进个案, 给予专业指导, 将有助于缓解双方的焦虑情绪和互动, 促进双方更快更好地包容和融入家庭。

同时,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是一个动态过程, 专业指导人员根据个案情况, 应及时跟进个案, 给予寄养家庭专业指导建议, 将专业心理辅导与家庭环境因素相结合, 根据个案情况制订孤残儿童家庭寄养辅导方案, 这将更有针对性地帮助被寄养孤残儿童的身心发展, 健全人格, 使家庭寄养方式在孤残儿童回归社会方面事半功倍, 也将有助于减轻寄养家庭成员的精神和心理压力, 有助于对寄养家庭的主要抚养者认识和了解, 孤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掌握基本的情绪疏导, 儿童沟通等知识, 能够将家庭寄养工作做得更加细致。要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寄养关系的变更和中止, 减少和避免了因此而给寄养家庭及孤残儿童带来的二次创伤。

3. 建立和完善孤残儿童康复与特殊教育机制。

孤残儿童应享有与健全儿童同样平等的教育权利, 各地民政部门、儿童福利机构、寄养家庭所在基层政府部门、社区、辖内学校应共同协商, 做好接纳适龄被寄养孤残儿童入学工作。将家庭寄养与社区福利工作有效结合, 针对辖区内寄养家庭较为集中的情况, 社区可增加相关孤残儿童的康复训练设施和具有专业医学康复知识的社工, 为孤残儿童提供矫治、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和弱智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为寄养家庭的成员开展康复训练知识和技能培训, 促进孤残儿童的家庭康复能力, 使孤残儿童受益[6]。在孤残儿童就读达到一定比例的普通学校, 配备具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 给予就读的孤残儿童更加细致专业的身心照顾。

4. 家庭寄养模式与社区福利工作结合,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关爱残障人士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关爱孤残儿童更是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应积极推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孤残儿童福利事业中。各级政府应大力探索新模式, 积极推动家庭寄养, 将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与社区福利工作相结合,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让更多家庭认识、了解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 从政策上对寄养家庭给予应有的保障, 适度提高寄养家庭经费补贴, 更加细化家庭寄养实施办法, 更加人性化地设置并实施家庭寄养相关规定, 科学处理寄养和收养关系, 让更多孤残儿童有机会重回家庭怀抱, 在家庭氛围中健全人格, 身心同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积极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全面推进儿童福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在全国家庭寄养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3.10.29.

[2]范篆玲, 陈瑛.养育模式与孤残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国民康医学, 2008, 6.

[3]言科.166个孩子寻找回来的世界.现代快报.星期七新闻周刊, 2009.11.22.

[4]庞文, 尹海洁.论残疾人教育的公正.中国特殊教育, 2009 (9) .

[5]周菊平, 陈刚.寄养家庭变更对孤残儿童的影响及对策.中国康复, 2008 (6) .

[6]曾凡林.寄养孤残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社会福利, 2008 (2) .

宝宝厌食症的家庭合理干预等 篇2

一、创造轻松愉悦的进食氛围。宝宝应同家长一同进餐,以便营造一种全家和睦、其乐融融的进食氛围,让宝宝在欢愉、轻松的情绪下进食,感到进食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因为良性情绪有助于调节就餐者植物神经系统和大脑摄食中枢的功能。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和活性的提高,从而大大提高宝宝的食欲。但有些家长喜用玩具等逗宝宝进食的方法却不足为取。这类不良习惯会使宝宝形成一些不良的进食条件反射。

二、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往往是造成宝宝厌食的一个原因。如经常让宝宝摄入巧克力、奶糖、果奶、蜜饯等高蛋白、高糖及高脂肪的浓缩饮食,会使宝宝食欲下降,而多食梅子、果冻和虾条等零食也会损伤脾胃的消化功能,影响胃口,减低宝宝对正常主食的食欲。偏食、饥饱失常和进餐不定时也会影响宝宝食欲,因此应减少宝宝的零食,纠正其偏食、挑食的习惯,尽量保证主食的定时定量,做到饮食有节,饥饱有度,防止暴饮暴食,防止过食生冷油炸及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食物。

三、对宝宝应鼓励关心,切忌责骂或强迫进食。对宝宝的厌食,家长应给予热情的关心与爱护,鼓励其进食,不要显得焦虑不安、忧心忡忡,也不必反复劝导宝宝进食。以免给孩子造成思想压力和负性精神影响,更不能责骂孩子,强迫其进食或像“填鸭子”式地勉强喂食。这样不但会抑制孩子摄食中枢的兴奋,使其食欲无法启动,甚至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进食,加重其厌食症,久而久之还会形成神经性厌食,即孩子一到就餐时就情绪低落,精神压抑,表情淡漠,或紧张焦虑,产生抵触情绪,仿佛要过关考试一般心事重重。这种厌食相当顽固,难以在短期内矫治成功。

四、有针对性地变换食物种类与品质。有些家长因工作忙、时间紧,就图省事,常买些速冻的肉食品、快餐面或油炸食物供宝宝就餐用,这类食品不但不新鲜。难以消化吸收,营养价值不高。且味道不可口。难以诱发宝宝的进食兴致和欲望。故家长可常包些应时新鲜蔬菜和鲜肉的馄饨、饺子与包子等面食,并适当增加宝宝食谱中玉米、红薯等粗、杂食的比例,因为这些粗、杂食不仅可促进肠蠕动和正常排便,更重要的是还有助于提高宝宝的食欲,促进其消化功能的发育与健全。所以。经常变换食物种类与品质,改进与提高烹调方法,注意菜肴的色、香、味,是激发宝宝食欲。增加其食量的有效和科学的方法。

五、仔细观察宝宝有无其他病症。少部分宝宝的厌食症状是体内某些内脏疾病的一种外在表现。对此家长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马马虎虎,而应做个“有心人”,留神宝宝有无其他病状。如孩子除长期较顽固的厌食外,还伴有经常低热、消瘦、没精打采和易于疲劳、多汗,或常常腹泻、小便发黄、腹胀、恶心、乏力等,则可能是宝宝患有结核病和传染性肝炎的征兆,此时则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以免误事。

警惕小儿急性肾炎并发症

张怀中

急性肾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大部分患儿经过治疗,愈后较好,但小部分患儿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对此要引起重视。

1、急性心衰:因急性肾炎时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及肾小管阻塞,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大量的水、钠潴留体内,使细胞外容量增加,全身循环充血,心脏负担加重。此时,患儿表现为严重浮肿、气急、心率加快,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个别可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肺部听诊有湿罗音,肝脏可增大。

2、高血压脑病:这与肾炎时的体液潴留,肾实质缺血,肾素活性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大有关。严重高血压患儿的脑血管持续痉挛,脑组织缺血、缺氧,患儿此时有剧烈头痛、呕吐、视物不清、烦躁或嗜睡之症,如不及时控制血压,还可能发生惊厥、抽搐及癫痫持续状态。

3、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炎时由于肾实质损伤严重,可发生少尿、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及酸中毒、高血钾的急性肾功能受损症状,此时若处理不当,可引起死亡。

4、严重电解质紊乱:因患儿肾炎时浮肿、少尿,此时如果过量控制进盐、进食,加之利尿药的大量使用,会导致低钠、低钾等电解质缺乏的状态,患儿表现为恶心、精神萎靡、嗜睡、四肢肌肉无力及心律失常的现象。

家庭干预对策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1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患者153例, 所有患者均通过专科医师确诊为卵巢癌, 排除其他妇科肿瘤或其他系统疾病。相应的调查对象为所有患者的家庭主要照顾者153例, 定义为对患者负有主要照顾责任的家庭成员, 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等, 且与患者同住[8]。若患者有多名照顾者, 则由患者指定一名最主要的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利用中文版照顾者压力量表中的照顾者压力指标 (Caregiver strain index, CSI) [9], 评价卵巢癌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压力状况。CSI共包括13个条目, 从身体社交压力、工作经济压力、心理压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估, 每个条目回答“是”或“否”, 则分别赋分值1分或0分。累计分值≥7, 则表示存在照顾压力。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方法,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卵巢癌患者主要照顾者身体社交压力情况

如表1所示, 身体社交压力最主要来源于睡眠被打乱、身体疲惫两个方面, 阳性率分别高达93.5%和92.2%。

2.2 卵巢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工作经济压力情况

如表2所示, 认为有经济压力的照顾者占89.5%, 工作受到影响的照顾者占62.1%, 个人计划发生改变的照顾者占51.6%。

2.3 卵巢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压力情况

结果如表3所示, 情绪改变的照顾者高达96.7%、感到筋疲力尽、焦头烂额的照顾者占90.8%, 因患者发生改变而感到沮丧的照顾者占86.9%。

2.4 153例主要照顾者压力的影响因素

如表4所示, 卵巢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压力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P>0.05) , 但与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照顾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需要承担医疗费用密切相关 (P<0.01) 。

3 讨论

随着肿瘤诊疗技术的发展, 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呈延长趋势。同时, 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如配偶或子女等在患者长期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承受了身体、心理、工作、社交、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卵巢癌是女性的常见肿瘤, 而且死亡率极高[10~11]。患者承受巨大的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 患者的照顾者必然也会存在各种压力负荷。

本研究结果显示, 卵巢癌患者主要照顾者身体社交压力最主要来源于睡眠被打乱、身体疲惫两个方面, 阳性率分别高达93.5%和92.2%。心理压力指标调查显示, 发生情绪改变的照顾者高达96.7%、感到筋疲力尽、焦头烂额的照顾者占90.8%, 这说明卵巢癌患者照顾者的身心产生了严重的压力。此外, 卵巢癌患者照顾者中有经济压力的占89.5%, 这说明经济上的压力也是其压力负荷的主要来源之一。

本研究还表明, 主要照顾者压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照顾时间以及是否需要承担医疗费用, 而与照顾者的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的相关性。照顾者为患者的配偶比其他照顾者更有压力感;照顾时间越长、压力感也越明显;需要承担医疗费用的照顾者比不需要承担医疗费用的照顾者压力感更强, 这也说明, 肿瘤治疗所需昂贵的医疗费用是照顾者的主要压力来源之一。

由于卵巢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存在上述压力负荷, 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庭照顾者有必要进行相关的心理教育干预和技能训练干预。心理教育干预包括向卵巢癌患者家属介绍相关的心理调适方法和积极的心理支持策略。这样能让患者的配偶或子女通过教育充分认识癌症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指导其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和接受事实, 增强照顾者对生活的信心以及对患者的信心。技能训练干预包括应对卵巢癌患者的行为改变技能、与患者的交流技能以及解决突发情况的技能等。通过技能训练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照顾负荷, 提高照顾者的生存质量[12]。此外, 还可采取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保护性医疗措施, 即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家属不透露患者的癌症病情, 以此来减轻患者和其照顾者的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

[1] 欧阳举.多西他赛联合卡铂不同给药途径对晚期卵巢癌的疗效[J].中国医药导刊, 2011;13 (10) :1738, 1740

[2] 郭凤, 张天慧, 彭红, 等.甘露聚糖肽对IV期卵巢癌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 2013;15 (2) :328~329

[3] Bei L, John N, Carolyn R, et al.Ovarian cancer immunotherapy:opportunities, progresses and challenges[J].Journal of Hematology&Oncology, 2010;3 (2) :7

[4] Jemal A, Bray F, Center MM, 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 2011;61 (2) :69~90

[5] Papastavrou E, Charalambous A, Tsangari H.Exploring the other side of cancer care:the informal caregiver[J].Eur J Oncol Nurs, 2009;13 (2) :128~136

[6] 褚爱桂, 戴敏, 鲍文卿.膀胱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26 (10) :30~32

[7] 王建华, 姜亚芳.消化系统癌症晚期患者主要照顾者压力性负担调查分析[J].2011;18 (17) :35~37

[8] 戈晓华, 夏海鸥, 尹涛, 等.胃癌术后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09;9 (11) :1~2, 5

[9] 姜小鹰, 王丽霞.脑卒中照顾者压力量表中文版的测试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22 (34) :1~2

[10] 孙玉芬.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刊, 2013;15 (8) :1290~1291

[11] 单延红, 崔丽峰, 崔满华.姜黄素联合人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2013;93 (5) :385~388

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干预 篇4

关键词:单亲家庭大学生;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02-01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婚姻观点的改变,离婚率不断上升。加上其它一些不可测因素(如疾病、意外伤亡),导致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引发的教育方式不当、经济状况差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单亲家庭教育现状堪忧。本文旨在分析类似这样的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以积极地态度从正面探索单亲家庭学生的特点及规律,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联手营建有利于单亲家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考。

一、 单亲家庭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原因一:父母双方相互推卸,结果谁也不管子女。有的家长沉溺于自己的伤痛而忽略了孩子的痛苦,把孩子当成包袱和拖累,把自己的烦恼发泄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加理睬,对孩子的成绩从不过问,结果造成了孩子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误入歧途。

原因二:有一方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力不从心,无能为力。有些离异方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窘迫,不得不外出谋生,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就已经不错,至于对孩子的照顾与监管,他们实在是有心无力,无业农民或下岗职工者多属这一类。

原因三:有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无法管教子女。单亲家庭父(母) 亲在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往往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形成教育的真空,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待问题严重时才恍然大悟。

原因四:有的家长管教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特别是男方性情粗暴。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不服教育,形成逆反心理。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二、根据上述现状和原因,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离异家庭单亲大学生进行教育

1、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对策

问题:抑郁粗暴、自卑狭隘、放任对抗、严重厌学。

对策:

(1)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进行教育

思想教育,在生活方面多陪陪孩子,进行思想上的沟通,让孩子试着去接受即成的现实,正确面对人生;

(2)注重将关爱和教育结合起来

对单亲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思想教育上,教师的关爱还更应该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做起,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能体会到别人的爱,从而恢复自我对爱的理解,由表及里;

(3)注重环境的营造

特别学生在班集体中生活,班级的力量有的时候能让孩子走出阴霾的天空。学生的人格教育、集体观念、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应该是班级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集体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摆脱发泄的情绪,有利于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转变;

(4)心理健康教育

以学校为例,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行为的转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注意正迁移,用不同的单亲孩子成功的例子来激励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朝目标奋斗。

2、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问题:

(1)自卑、孤僻、乖戾、嫉妒、冷漠等,情绪波动较大,甚至形成带有反抗性、攻击性特征的行为。

(2)敏感、多疑,很难与别人建立起融洽的关系,甚至逃避与他人接触,逃避社会。

对策:

(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单亲大学生社会化成长中的功能和作用。

(2)引导单亲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3)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交礼仪教育

(4)大力开展和谐家庭建设

(5)建立针对单亲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因离异等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必将呈日益增加的态势,由此产生的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广大单亲家庭和教育培养机构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在只是对学校中出现的问题做基本探究,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多观察、多总结、多探索,为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作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 玲,单亲家庭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问题及教育对策,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李晓杨,中国单亲家庭研究述评[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8,4(20)2:37;

[3] 王诗堂,王海燕,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J],江西教育科2005,5:42-43;

[4] 邓志军,张贺青,单亲家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5):81;

妇科手术病人家庭支持与护理干预 篇5

1 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征

妇女在生理方面月经、妊娠、分娩和哺乳等特殊性,躯体状况变化大,患病持耐受性差。学由于几千年来妇女地位较低,一些妇女形成多疑、多虑、多愁善感的心理特征。妇女疾病涉及生殖,加上父老传统道德的影响,患病后常产生害羞生理、压抑心理和恐惧心理等[2]。子宫肌瘤、卵巢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而手术切除子宫和(或)卵巢又是治疗这些疾病常采用的方法。手术作为应激事件常使病人产生焦虑、恐惧等反激反应。冯秀英等[3]对200例妇科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2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其症状。研究显示,对照组(性征部位暴露组)有88.0%病人有焦虑症状,10.0%人有可疑焦虑症状。符白菊等[4]对65例即将全子宫切除术病人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结果76.9%病人存在焦虑。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害怕疼痛、影响日后性生活、易衰老。对焦虑病人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后,病人的焦虑症状可明显缓解。对邓敏等[5]发现,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的恢复还与病人心理有密切关系。有半数以上的病人术后对性生活有明显焦虑和抑郁心理,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的性生活质量。可见,妇科手术,不仅关系到病人,还关系到其丈夫。担心丈夫会不会嫌弃自己,影响家庭和睦,担心会加重家庭经济负责,担心别人怎样看待自己的,等等。有研究表明,子宫切除术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是心理因素[6~8]。而近期的研究也表明,子宫切除术本身对妇女的性行为影响不明显,而与病人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术前、术后对病人进行指导,有利于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改善病人的性生活质量[5,9~11]。余利萍等[10,11]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丈夫的态度是决定日后性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主张手术前后对夫妻双方实施心理干预,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合理指导,对女性功能保护尤其重要,对于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满足妇科手术病人的家庭需要,体现人文关怀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一个社会人,尤其是当个体面对压力时,需要与社会面员交往,需要来自家庭、社会的支持[12]。Blumenthal[13]将社会支持可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社会支持是病人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无论哪种形式的社会支持,均有助于病人维持良好的心身状态。王斌全认为[14],护理学作为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关怀人更应成为首要任务。护理对人的关怀,首先表现在给予病人以及时有效的护理。祛除其身体上的生理疾病,给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和行为上的指导。作为正在经受病痛折磨妇科病人,因其身心的特殊性,不仅需要向医护人员倾诉,更渴望得到家属尤其是丈夫的充分理解、支持以及充满爱意、温馨的呵护。这样有利减轻病人术前焦虑,稳定情绪,有较强的应对能力,提高挫折耐受力。因此,作为整体护理提供者,护士应明白病人是患病的“人”,更有情感的需求,需要人文关怀。除了精湛的技术,还要善于同病人沟通,富有爱心,以人为本,处处为病人着想,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在理解病人需求方面护士处在最前沿,通过满足需要,护士将有助于改善妇科手术病人及家庭应对能力。

3 护理干预的方法

(1)鼓励病人家属多探视,让病人时刻感受到来自家庭的重视和悉心的呵护,而非“冷落”,从而改善病人的焦虑情绪,增强心理应对能力,使之尽可能适应手术,并促进术后躯体和心理康复。

(2)加强与病人家属的联系,使病人及家属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进展,消除病人诸多疑虑。同时密切了医患关系,有利于建立相互尊重,营造良好的医疗气氛,提高服务品质。满足病人爱与归属的需要,在患病时不仅消失,尤其安全感得到保证时,这种情感的需要油然而生[15]。要学会从病人的角度去理解病人的需要。如有人主张分娩时丈夫在场,儿童摘除扁桃体时母亲在场,等。同样也适用于妇科手术病人。因为,此时病人更需要来自丈夫的理解、支持、关系体贴。

(3)加强对病人家属的教育,对病人的家庭成员进行适时评估。如果丈夫比病人更恐惧和不安,则可以在术前与病人一起进行教育,表现良好才能作为病人的坚强后循。因而要加强对家庭成员,尤其是丈夫手术前后有关知识教育,改变其对手术的认识偏差,给予生理现情感支持。消除心理障碍,稳定家庭,促进妇女身心健康。王文茹[16]报道,为家庭成员提高有效的社会支持,对维持家庭的功能和病人的康复都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病人会产生害羞、压抑、焦虑、恐惧心理,甚至发生心理障碍,而影响夫妻性生活,影响家庭和睦。因此,应加强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认知治疗法、心理指导生理和情感方面应对这一强烈的生活事件,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缓解焦虑状态,还可提高家庭稳定性和应对能力,从而促进妇女的健康。

摘要:综述了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家庭支持,尤其是丈夫的态度及认识对病人产生的影响。提出满足妇科手术病人的家庭需要、体现人文关怀以及护理干预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的家庭干预 篇6

1 家庭干预的主要内容

1.1 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高血压, 熟悉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知识

高血压是非药物状态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 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多发生于成年人, 早期多无明显症状, 可有头痛, 头晕, 乏力, 心慌, 耳鸣等, 严重者可有多种并发症。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病、肾脏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影响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 最终引起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家庭干预是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疾病, 坚持自我管理, 提高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控制率及治疗率。

1.2 病情观察

观察血压变化, 有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 有无血压急剧升高、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视力模糊、肾脏损害等, 如有异常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1.3 合理饮食

低盐饮食, 每日食盐量控制在6g以下, 可以用替代产品, 如代用盐、食醋等。减少膳食脂肪, 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糕点, 少吃糖类和甜食等,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鱼类。不要吃的太饱, 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 中饭吃的太饱会使人昏昏入睡, 深夜饱餐一顿, 效果相反, 会使人难以入睡。每晚睡前喝一杯牛奶, 可以帮助降血压, 还可以补钙, 预防骨质疏松。增加粗纤维食物, 有利于大便通畅, 因为用力大便, 会使血压升高, 诱发心力衰竭、脑出血等并发症。

1.4 规律运动

动则有益, 运动的方式可以自己选择:肌肉放松、步行、慢跑、爬楼梯、打太极拳、跳绳、做家务等, 3~5次/周, 每次持续30~60min, 宜在饭后1h进行, 应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如运动后感觉良好, 且保持理想体质量, 说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合适。运动能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指导患者家属督促患者完成耐力范围内的活动量, 或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 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气氛, 激发患者活动的兴趣, 量力而行, 持之以恒, 贵在坚持。

1.5 保持精神愉快

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患者进行家庭干预。克服多疑心理, 纠正不良性格, 经常读书、看报、听音乐等陶冶情操, 避免情绪波动诱发高血压。对家庭干预和治疗充满信心, 心情开朗、乐观的对待高血压, 因为乐观的心情不仅是一种心理反应, 同时会引起明显的神经系统机能改变, 疾病的预后就良好。家属应给予宽容、爱心和支持。

1.6 戒烟限酒

高血压患者应不抽烟、限制饮酒。嗜酒者男性每天白酒<50mL, 啤酒<640mL, 葡萄酒<200mL, 女性饮酒量减半, 孕妇不宜饮酒。

1.7 用药指导

凡收缩压达到160~179mm Hg或以上, 舒张压达到100~109mm Hg或以上的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或已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的患者;血压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 非药物治疗手段仍不能有效控制血压者, 必须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治疗。从小剂量开始, 逐步增加剂量, 达到满意疗效后进行长期降压治疗, 强调长期治疗的重要性, 必须按时按量服药, 不能擅自突然停药, 应遵医嘱逐渐减少剂量。

1.8 控制体质量

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一般以体质量指数 (BMI) 来衡量肥胖程度, 即体质量 (kg) /身高 (m2) , 正常范围为20~24, 血压与BMI呈显著正相关, 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家庭干预控制体质量。

1.9 自测血压

测量血压有利于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 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测血压前至少休息min, 一般每周一日早晚各测一次, 不提倡过频繁测血压。

1.1 0 定期复诊

高血压危险分层属低危或中危者, 收缩压≤179mmHg, 舒张压≤109mmHg, 无并发症者可安排每1~3个月随诊一次, 高危者收缩压≥180mm Hg, 舒张压≥110mmHg, , 至少每月1次。

2 家庭干预的作用

家庭干预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肥胖者体质量减轻10kg, 收缩压下降5~20mmHg;食盐<6g/d, 收缩压可下降2~8mmHg;规律运动和戒烟限酒均可使血压下降, 对于高血压均应进行非药物治疗, 并应长期坚持。因为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 脑卒中的风险降低40%~50%, 冠心病的风险降低15%~30%。社区卫生医护人员应积极参与到广泛宣传高血压的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患者防治高血压及并发症的知识和技能, 降低危险因素, 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家庭干预, 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延长生命, 减少了并发症和住院次数, 节约了医疗费用。因此, 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家庭干预, 对高血压患者乃至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健康生活水平都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62.

家庭干预对策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共观察冠心病病例70例, 根据病人病史、体检、心电图、心肌酶和心脏超声等结果均确认为冠心病, 心功能按killp分级为I~II级。对所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每位入选病人均随诊治疗1年。2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方面比较, 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首先确定观察对象, 其具体条件是:确诊为冠心病至少8周以上, 临床病情相对稳定者, 排除伴有明显其它脏器疾病。对照组的治疗为常见的相关的药物治疗, 如:口服硝酸酯类制剂、阿司匹林等及对症处理, 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组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予以适当的家庭康复综合干预模式治疗, 不再收取任何费用。其主要内容共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涉及患者对冠心病的认识,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病状、体征和预后, 它对于家庭和社会不良影响, 坚持规范化治疗的意义。第二部分了解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 药物间的的相互作用和负作用及药物剂量, 什么情况下需要调整用药, 什么情况下需要就诊, 和增加就诊次数, 如何与医生保持联系。第三部分内容帮助病人做好日常保健, 适当的运动训练, 身体状况的变化观察, 并提出自我感受, 提高疾病心理方面的知识。第四部分重点为冠心病的常见高危因素和预防, 对并存的危险因素积极关注并及时治疗, 可能会取得更佳的防治效果[1]。

1.3 结果

我们通过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技术对2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心室重构的相关主要指示进行了统计对比。由心脏彩超室固定一名医师进行检查, 所有数据均重复2~3次, 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次检查结果。文中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2组治疗效果都达到了较好的缓解临床症状目的, 但治疗组心室重构方面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并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2 讨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 加之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 导致国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冠心病已成为危害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据卫生部统计中心发布的人群监测资料显示, 无论是城市或农村, 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科学地把健康的含意摆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中去考虑, 突破原来重治疗, 轻预防的医学模式。医护人员通过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目前由于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不断完善, 其生存率日益提高, 因此, 积极的预防其发展为心肌梗死, 显得尤为重要。然而, 很多的社区病人对冠心病缺乏相应的了解, 他们出院后没有得到及时的规范治疗与护理, 他们的就诊、随诊率较低, 同时医患之间缺乏沟通, 进而导致了冠心病治疗的不完整性, 所以有必要对每个冠心病病人进行相关的康复护理教育。冠心病的治疗与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合作程度及主动参与意识有很大关系,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冠心病的早期临床体征的警觉性和患者对所进行治疗的计划顺从性, 可避免大多数病人发生心梗。实践证明, 本程序简便易行, 效果可靠, 病人易于接受。明显减少了再住院率, 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促进了医患沟通。该项目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有较好的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赵水平, 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8~40.

家庭干预对策 篇8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07年1~10月本院病理科癌症患者65例,男41例,女24例,年龄16~78岁,平均(48.0±6.5)岁,患者意识清楚,均有生活自理能力,其中,肺癌21例,食管癌5例,胃癌8例,肝癌16例,子宫内膜癌5例,前列腺癌2例,乳腺癌5例,恶性淋巴瘤3例。均经病理证实,文化程度高中以上21例,初中30例,初中以下10例,文盲4例,城镇14例,农村5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对照组32例。

2 护理干预

对于首次确诊的患者,于当天即开始对家庭成员及患者本人通过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等方面进行疾病知识宣教,用药常识教育,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抚慰等,每天1次,30 min/次,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出院后对照组没进行护理干预,干预组增加家庭干预,由专门的干预小组对患者进行家庭随访或电话随访,每周1次,当患者来院复诊及治疗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教育。

2.1 癌症早期护理干预

由于大多数人谈癌色变,一旦被确诊为癌症常常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精神完全崩溃,感到生活无望,所以,癌症早期医务人员即要以高度的同情心与耐心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与家属一起共同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稳定情绪,让其知道癌症并不是不治之症,大多癌症早期发现是可以治愈的,使患者对治疗充满希望,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解除患者疾苦的同时要耐心细致地介绍治疗方法及药物反应,使患者有思想准备,消除其不必要的顾虑,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我们医护人员不仅要和患者多沟通,还要和患者家属经常交流,把患者的心理活动及时向家属反馈。对某些有着极度恐癌心理者,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让他(她)知道自己的病情,如从国内外对癌症研究的进展、对某些癌症治愈的实例等,让其对癌症不再那么恐惧,逐渐让其知道自己的病情。

2.2 中期癌症护理干预

大多数患者属于这一期,对于已知病情的患者,初期一般都会感到恐惧,而后因担心癌症是不治之症而悲观失落,产生懊悔和焦虑,悔恨没能早期发现早点治疗,这时接诊护士应笑脸相迎,恰当称谓,介绍自己及负责他(她)的医生和主管护士,介绍环境及安全注意事项,介绍作息时间和探视时间,给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消除对医院的陌生感。对癌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同时,优质的护理工作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里的护理工作包括医院护理及家庭护理干预,特别是在农村,患者症状略有好转,能出院治疗者即出院回家治疗,这时的家庭护理干预极为重要,这时要指导患者家属特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亲人们要经常以谈心的方式了解其内心的想法,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以同情和关怀的态度倾听患者诉说痛苦,了解患者对治疗护理的要求,尽可能给予满足,不失时机地给予心理援助,引导患者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当然,我们还要指导家属,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增加营养不仅可以抵御化疗等给患者带来的损害,最主要可增强患者的身体抵抗力,所以,要给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根据患者的口味,适当变换菜样,增加患者的食欲,进食时保持精神上的平和状态,坚持适当的体能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不吃霉变食品,咸菜,烟熏及腌制鱼肉,油炸食物,忌烟酒,忌浓茶,化疗期间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要尽量多进些食物,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以增加机体抵抗力。按医生的嘱咐定期来院进行门诊随访,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2.3 晚期癌症的护理干预

此期一般的治疗已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这一期的癌症患者,疼痛是对患者最大的困扰,现在一般主张先以物理止痛法,如穴位按压、针灸、热敷等再给予药物止痛,药物止痛先从第一级止痛药如:安乃近,颅痛定等开始,等第一级无效时再逐渐过度到二,三级止痛药。尽量使患者不感到疼痛,同时要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在饮食方面适当放宽,使患者身心愉快地渡过有生之年,根据美国精神心理学家库伯工勒。罗丝博士在1969年出版的《论死亡与濒死》一书中总结出,临终患者分5个发展阶段: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和接受期。我们要分别做好这几个期的护理干预,尽最大的努力使患者实现安宁与平静,有效地控制焦虑和抑郁,促进临终患者心理健康发展,让患者宁静安详地告别人世,保证患者临终前的生活质量。

3 结果

在家庭护理干预实施半年后发现:干预组有1例因癌症晚期不治而亡,入院化疗51人次,生活完全能自理者29例,对照组有4例死亡,化疗75人次,生活自理者18例。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家庭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患者能主动地与癌症作斗争,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变患者的万念俱灰的心态,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给患者注入了生的希望,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相兰兰.家属在癌症患者护理中作用[J]临床现代护理杂志, 2004, 6 (12) :78.

[2]苏勤.赵爱武, 癌症化疗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 2006, 3 (21) :129.

家庭干预对策 篇9

个人自由在婚姻家庭法中的扩张

个人自由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整个现代法律体系都是在个人自由这一核心原则之上建立起来的。与财产法相比,婚姻家庭法由于深受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并担负着维护家庭伦常秩序和社会、国家利益的重任,个人自由的空间历来并不宽松。但就婚姻家庭法自身而言,在从古代的家族本位向近现代的个人本位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个人价值和个人自由仍然呈现出渐趋彰显的清晰态势。

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家族依附和身份关系对个人的束缚大大降低,“个人”不断地代替了“家族”,成为民事法律所考虑的单位。近代婚姻家庭法以个人本位的婚姻契约观为基础进行构建,强调人格独立,宣扬人格平等,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当事人决定和管理自己家庭生活事务的自由。最主要的表现是双方当事人依合意缔结婚姻的自由,在一些国家也包括选择夫妻财产制、在法定情形下离婚等自由。同时,国家为维护家庭伦常秩序,在婚姻家庭领域始终持积极干预态度,以法律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全面规范,个人自由的空间非常有限。

在从近代民法向现代民法转变的过程中,婚姻家庭法体现出与财产法背离的趋势。在财产法领域,为适应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国家不得不一改以往的放任态度,对个人自由施加诸多限制;而在婚姻家庭法领域,对人性和个人意思的尊重却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个人自由的范围和程度继续扩展,人们得以更广泛、更充分地决定自己的家庭生活事务。一方面,法律放松了对结婚与离婚的限制,婚姻的缔结与解除更加自由。在婚姻的缔结上,古代或近代的婚姻家庭法中婚姻障碍繁多,其出发点主要在于维护家族利益、人伦秩序和阶级统治。现代立法确立个人结婚之自由,且大多数国家仅基于社会福祉之考虑,规定了重婚、近亲和疾病等少数婚姻障碍情形。在婚姻的解除上,近代婚姻家庭法普遍以一方当事人具有法定过错作为婚姻关系解除的前提条件,且仅无过错一方有请求离婚的权利。现代婚姻家庭法扩大了离婚法定理由的范围,将一些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理由,如生理缺陷、重大不治之症等纳入其中,且双方当事人均享有离婚诉权。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当事人的离婚意愿更加受到尊重,许多国家先后采纳了破裂主义离婚标准,只要“婚姻关系无可挽回的破裂”,即可离婚。另一方面,现代婚姻家庭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余地。双方当事人不仅可以基于自由意愿,对关系存续期间的婚姻住所、家庭姓氏、夫妻财产制等予以选择,而且在离婚时,也可以对离婚程序,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离婚后的救济等事项做出自主安排。

中国自古有“法不入家门”的观念,国家权力直接介入家庭关系之中的事情比较少,而是委诸家长对家庭内部事务进行管理。但是这种传统的家庭自治或对家庭的尊重其实是扭曲的,是以牺牲个人自由及女性与儿童权益福祉为代价的。中国的传统法律有关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规范集中体现为长尊幼卑和男尊女卑的家族主义精神。这种固有的法律体系在与近代西方法律遭遇后,转而解体并开始进行对西方法律的移植,即形式上从诸法合体向法律部门分类转型,内容上从尊卑、性别等差异向人格平等转型,从家族权利本位向个人权利本位转型。

婚姻家庭法中个人自由的扩张,除了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思想浸润的原因之外,也与家庭生活中的私密性特征和情感因素有关。家庭本质上是私生活领域,其中很多事务具有私密性,当事人不希望国家干预,国家也不宜干预。家庭生活的本质是基于爱情与亲情的“圆满共同生活”,维系家庭关系的最重要基石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而非法律规范的强制力,个人自由可以弥补法律在规范建构家庭生活方面的局限性。此外,社会结构的扁平化发展,家庭对个人掌控力的衰退,以及妇女经济能力和教育水平的提升等,也推动了婚姻家庭法中个人自由的彰显。

个人自由的伦理基础在于“自己决定权”,即自己的私事由自己自由决定的权利。一个人之所以拥有“自己决定权”,乃是因为一个智力健全的人是一个理性的人,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对自己的行为和利益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最佳判断者和决策者。( 参见周安平:《社会自治与国家公权》)法律对家庭事务的干涉就有可能侵犯家庭的私权。

对个人自由的尊重,还出于一个信念:每个人都有权决定并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理想”生活模式。而在民主的基础上,并不存在固定的“最佳”家庭生活模式的标准。自治意味着一种自我思考与自定的能力,通过深思熟虑,判断、选择自己所向往的“理想”生活模式。(参见王洪:《家庭自治与法律干预》)

我国1980年颁布《婚姻法》和2001年修订《婚姻法》都是以不断扩大公民个人自由权利、保障意思自治为立法理念的。例如,夫妻财产制度从单一的法定共同财产制到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并立,再到约定财产制的完善与个人特有财产制度的确立,这一变化的进程表现为不断地扩大夫妻个人决定其财产状况的自由权利。同时,婚姻自由原则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1994年《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要求公民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必须提交所在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而2003年《婚姻登记条例》则取消了此规定,以个人自行出具的签字声明取而代之。同时,该条例还将婚前医学检查从“必须”变为“自愿”,即取消强制婚检,肯定了婚姻当事人均有对自身的健康独立判断、选择、取舍的权利。此外,《婚姻登记条例》将1994年《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名称中的“管理”二字删除,淡化了婚姻登记的行政管理色彩,扩大了公民个人婚姻自由的权限,更加体现婚姻法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保护当事人婚姻自由的立法理念。结婚意思瑕疵(例如受胁迫)可导致撤销婚姻,《婚姻法》将撤销申请权交给当事人自己行使,如果当事人没有提出撤销,人民法院、婚姻登记机关不应当依职权主动撤销。婚姻无效或撤销后产生的财产关系,当事人协商处理,只有在无法达成协商一致时,法院才依法予以裁决。在登记离婚中,重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当事人就离婚、子女的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可通过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就此解除婚姻关系。在诉讼离婚中,由夫妻双方自愿协议分割共同财产和清偿共同债务,只有在协议不成时才由法院判决。在离婚的救济上,经济帮助权、家务劳动补偿权、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等都以当事人一方请求或主张为前提,体现以意思自治为原则的自我处分。

婚姻家庭法领域的个人自由、意思自治仍在发展中。近年我国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忠诚协议”纠纷案,夫妻一方以婚前或婚后所签订的“相互忠诚,违反予以赔偿”的财产性协议主张权利,许多法院给予了支持。法院支持的理由是:忠诚协议是夫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所签定的,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夫妻签定忠诚协议追究过错方责任,是公民自我救济的有效方式。目前,法律界多数认为虽然对夫妻忠诚协议效力的认定应当特别谨慎,某些忠诚协议的效力应当被否定,但某些忠诚协议在严格审查下是可以认定有效的。再如非婚同居问题,当下年轻人和老年人盛行非婚同居,非婚同居者大多使用同居契约规范双方的关系,以契约确认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契约更加体现当事人的个人自由。未来的我国法律预计迟早会接纳非婚同居关系,认可同居契约的效力。

国家干预的正当性基础

按照传统的法律理论,家庭被视为私领域,家庭中发生的事情是纯粹的私人事务,国家不得予以干预,但20世纪现实主义法学的发展使公领域与私领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国家可以为了特定目的介入私领域,盖因“任何自由都容易为肆无忌惮的个人和群体所滥用”(博登海默语)。现代工业化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互相依赖、分工复杂的社会,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无法完全独立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之外,而必然受到社会既存的权力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影响,从而具有不同的实现个人自由的条件与能力。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当事人通常存在地位不平等的问题,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员无法与握有经济强权和社会资源的成员立于同等地位进行协商。如果国家不加以必要的干预,优势成员就可能以自己的强制意志去控制、侵害劣势成员的自由,从而使后者成为前者滥用自由的受害者。真正的个人自由,正如康德所说,应该“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而且根据普遍的法则,它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

婚姻家庭既是根据个人的意思,自己选择、成立并维持的成年人之间的自由关系,也是不能根据功利的理由而随意处置的、有着相同生活目标的亲属共同体。自婚姻家庭产生以来,它就担负着诸多的社会职能,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繁衍人口、养老育幼、组织生产和消费。费孝通认为:“在男女分工体系中,一完整的抚育团体必须包括两性的合作。两性分工和抚育作用加起来才发生长期性的男女结合,配成夫妇,组成家庭”,“夫妇不只是男女间的两性关系,而且还是共同向儿女负责的合作关系。在这个婚姻的契约中同时缔结了两种相联的社会关系——夫妇和亲子。” 婚姻还具有团体性,不仅包括夫或妻,而且还包括夫妻共同体、家庭共同体,因此,不可能完全以个人为本位,必须考虑夫妻共同体、家庭共同的利益,应强化在共同体内的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压缩个人的自由空间。

社会发展到今天,婚姻家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男女两情相悦的需求突出了,以个体为本位的夫妇间的情感因素,成为婚姻家庭的重要成分。然而,家庭的养育功能和经济生活的功能并未因此而减弱或丧失。忽略婚姻家庭的传统价值的观点,是不符合客观现实和违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践踏婚姻家庭固有品质的行为诸如轻率而随意的离婚、放弃对子女的责任等,将严重地冲击婚姻家庭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养育后代的功能。它的代价必然是弱者(多数情况下是妻子和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受损害和福利被剥夺。因此,国家出于衡平当事人不平等地位、确保其平等实现个人自由之目的而实施的必要干预,不仅不构成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反而是在实质上增进了个人自由,具有正当性基础。

婚姻家庭法调整的是具有特定亲属身份的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特别的人伦关系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而创设和存在的,而由亲属身份所派生的财产关系也不体现直接的经济目的,它所反映的主要是亲属共同生活和家庭职能的要求,带有某种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色彩。与市民社会的其他财产法则不同,它不具有等价有偿的性质。与其他绝大多数“不近人情”的法律规范不同,婚姻家庭法突出反映了法律制度“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的一面。它以大量不可选择的强行性规范试图将人们的婚姻家庭生活引入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轨道,这些规范因其具有扶弱济贫的公益属性而被法律加以定型。公民可以选择的只是是否进入这些法律关系,比如结婚与否、生育与否、收养与否。一旦决定进入则必然引起相应的法律后果,这些后果是法律预先指明、严格规定的,当事人不得自行改变或者通过协议加以改变。大多数的亲属权利义务被法律硬性规定,无法自由改变,也不允许频繁地变动。与其他民事法律调整财产关系的大量任意性规范突出意思自治、个人本位不同,民事法律中通行的意思自治原则,在婚姻家庭法中是受到多种限制的。

在民主社会制度中,婚姻家庭法一般都带有某种公法特点,重视国家和社会公权力的干预。法律干预婚姻家庭的基本方法是直接而明确的:诸如运用共同财产所有权,实现夫妻双方的财产共享,避免分产制对妇女的实际不公;规定亲属扶养义务,为妇女、儿童和老人提供基本生存条件;建立亲权和监护制度,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明确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使最脆弱的群体得到最贴切的爱护和扶助等等。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已经对弱者地位给予了应有的倾斜性照顾。为了保护在离婚时处于弱势一方的利益,进一步体现家务劳动的价值,实现法律的实质正义,2001年《婚姻法》首次增设了离婚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完善了原有的离婚困难经济帮助制度。“家务劳动补偿制度”规定,采取分别财产制的夫妻,离婚时,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则明确规定因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导致离婚的,无过错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离婚经济帮助制度”则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而《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5条赋予一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使得一方在发现另一方有偷偷转移财产迹象时,既不离婚又能保住属于自己的财产,给相对弱势的一方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救济办法。第12条对夫妻一方擅自出卖共有房屋的处理,在兼顾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同时,又保障夫妻另一方对共有房屋的所有权。即使第三人是善意购买,如果该房屋属于家庭共同生活居住需要的,另一方也有追回该房屋的可能。

就2010年底时的面貌而言,《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有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例如一方贷款所购房屋性质的认定,征求意见稿没有考虑夫妻结婚时间的长短和共同还贷时间的长短以及首付款在总房款中的比例,一概规定谁买就归谁,这对共同还贷的另一方不公平。她/他参与共同还贷后其实已放弃了自己买房的机会,或者丧失了自己买房的能力。此外,征求意见稿第14条对养老保险金的处理也有不妥,夫妻应当分享婚姻期间积累的养老金期待利益,这才符合夫妻共同财产制的本意。第6条“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孳息或增值收益,应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但另一方对孳息或增值收益有贡献的,可以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也没有充分体现夫妻财产关系的特殊性。我国《婚姻法》确立的法定夫妻财产制是共同财产制,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孳息或增值收益,应以认定为共有财产为一般原则,而不应以共有财产为例外。

国家干预的限度

现行婚姻家庭法由当事人的充分自治和国家的必要管制构成,对婚姻家庭,国家既要尊重个人生活的自由,又要对其予以干预,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衡量和取舍?国家基于何种情况、在多大限度内进行干预?

从实践来看,国家权力往往作为自治与权利的保障者与补充者的角色出现并发挥作用。当公民自治有悖于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时,管制和权力就会出现,成为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器。而当公民自治无法取得一致即争议无法解决时,管制和权力又会作为最终的争议解决方式出现,这种方式往往以司法的名义或补充性条款的名义出现。管制以司法的名义经常出现在《婚姻法》中,例如,2001年《婚姻法》第38条规定:“离婚后……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又如,第42条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而管制作为补充性条款出现的情形也较多,如2001年《婚姻法》第19条第1款在承认了夫妻约定财产协议的效力之后,进而规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而该法第17、18条规定的正是法定财产制的内容,说明此规定的立法意图是基于弥补个人意思自治之不备或不足。《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中大量的条款都属于这种情况。比如对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举债的处理、对一方贷款所购房屋性质的认定、对父母出资购房的认定,为解除婚外同居关系的补偿金的处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一方擅自出卖共有房屋的处理、夫妻之间赠与房产的处理、对养老保险金的处理、对尚未分割遗产的处理等等,法律都是首先允许当事人自行协商,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才由法院依据一定规则判决。

通常,保护第三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国家介入私领域的正当理据。在婚姻关系中,配偶双方通过婚姻契约不断地拓展彼此互利的范围,同第三人利益进行竞争。因此,法律对缔约应进行必要的限制,防止侵害到第三人。如在协议离婚中涉及子女的抚养、债务的清偿等问题,第三人的利益应予以重视和保护,避免财产分割中损害债权人利益或子女抚养费给付不合理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为了维护交易的安全,防止婚姻当事人利用夫妻约定财产制规避法律和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婚姻法》第1 9条第3款特别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所谓“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夫或妻一方对此负有举证责任。

何为社会公共利益,很难具体明确地加以界定,如果界定不当,便可能导致国家的过度干预。欧洲人权法院在其判例中指出,对私生活加以国家干预或限制只是例外,而且可接受的例外只能是:1. 法律明确规定的;2. 民主社会所必须的;3. 为了保护该条所提及的权利,包括“其他人的权利和自由”;4. 干预的方法与立法目的相称。 依这些观点,只有出于保障家庭成员个人自由和权益的需要,国家才可以干预家庭生活事务。

国家虽然有权基于保护理念介入婚姻家庭关系,依法保障弱者权益,但仍应尊重个人对家庭生活事务的自我决定权,实施的干预必须适度。国家干预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法律保留原则,即国家对家庭生活事务干预须具有法律上的依据,以法律手段进行,不能非法干预;二是比例原则,即国家干预在时机、方式与程度上须与保护弱者权益的需要相对称,不能过度干预。国家在许多时候应置身于婚姻家庭关系的外围,只是在当事人不能自行解决和权益受到侵害并请求干预时,才消极、被动地介入进行干预。倘若涉及家庭暴力或未成年子女,国家则应秉持相对积极之态度,在必要时主动干预。因为前者属于保护人身安全与人格尊严之要求,这是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高于家庭生活自主权;后者则是基于对未成年人受支配之困境与无援用法律之能力的事实认知。

通过以上评析,可以发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发展已呈现出个人自由与国家干预并进的趋势。国家权力已经退出了许多原来国家以维系社会公共利益、家庭价值或伦常秩序为理由而对于个人自由所做的限制,让其任由个人自主与家庭自治。而在原来法律不愿介入或是采取较消极态度的领域与问题上,例如对于家庭暴力或是家庭中其他弱势者的保护等,则是越来越积极地介入,这就是强化法律对婚姻家庭必要干预的趋势。这样的趋势与世界各国婚姻家庭法的现代发展模式是相一致的。

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 篇10

1督促患者正确服药

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受服用药物、药物的剂量、服药时间等影响。药物治疗时详细交待服药的时间、剂量及其不良反应, 强调必须遵医嘱服药, 千万不能随意停药或减药。并向患者推荐按时服药的小决窍, 如为患者准备一份服用的药物清单, 每日在同一时间服药;用闹钟或记时器提醒自己。嘱咐患者如外出时记着带着药物;药物剩下2个星期的量时, 应赶快补充;长期服用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及时就诊。

2运动与康复

帕金森病目前尚未特效的治疗方法, 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 运动与康复对预防病情加重或疾病复发非常重要。首先帮助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然后制订一个现实的目标, 尽量使运动趣味化, 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时行运动;让患者每日进行头颈、躯干、上肢及肩、手部锻炼等;对行动不便或长期卧床者, 每日进行肢体被动运动数次。有条件者定期到医院参加由康复医生指导的康复训练。

3安全护理

3.1 居家安全

生活环境应从安全角度考虑, 居室内物品摆放固定、有序、光线充足, 灯光避免直射;如厕下蹲及起立困难时可置高脚凳;卧室及卫生间的地面须防滑;浴缸处设安全扶手, 浴缸底部放置防滑垫等。

3.2 行走安全

PD可致步幅过小, 又缺乏平衡感, 因此容易摔倒。指导患者采用防滑鞋底, 走路时将脚抬高, 脚跟着地后再迈出另一步, 双臂自然摆动, 想象前方有几条平行线, 每跨一步都要跨越一条平行线;转身时尽量不要转弯, 而是以弧线前进, 身体跟着移动, 即兜圈子转弯;行走困难时可用手杖助行等。

4心理护理

抑郁在PD患者中常见, 约有近一半的患者受此困扰, 部分患者以抑郁为首发症状[2]。所以保持良好的心理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家庭成员应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关心、理解、尊重患者的人格及生活习惯, 帮助患者走出心理误区;并询问他们的想法、感觉, 让他们倾诉苦闷;尽量让患者参与家庭决策, 给患者展示自我价值的机会;多参加必要的社交活动;教会患者心理调适的技巧, 如重视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积极参加文化活动等, 鼓励他们增强占胜疾病的正性心理效应。

5饮食指导

嗅觉障碍在PD患者中颇为常见且比较严重[3], 致使食欲减退, 因此应采取各种护理方法增进食欲。高蛋白的食物会减少左旋多巴的吸收且不利其透过血脑屏障, 故最好宜食低蛋白、低脂肪食物。便秘在PD患者中较常见, 患者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摄入足够的水、新鲜蔬菜、水果、含纤维素的食物或服用蜂蜜治便秘。吞咽困难者进食速度宜慢, 且少量多餐, 以免进食过快引起噎塞和呛咳。

6睡眠指导

6.1 睡眠卫生教育工作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和条件, 建立比较规律的活动和休息时间表;避免睡前兴奋性运动、吸咽、食用油腻食品及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品及药物;建议采用促进睡眠的措施如睡前排尽小便, 洗温水澡或洗脚及饮热牛奶等。

6.2 睡眠行为干预[4]

①刺激控制疗法:只在睡意时才上床;床及卧室只用于睡眠;若上床不能入睡, 则应考虑换别的房间;清晨应准时起床;②睡眠限制疗法:指导患者缩短在床上的时间及实际的睡眠时间, 直到允许躺在床上的时间与期望维持的有效睡眠时间一样长。当睡眠效率超过90%时, 允许增加卧床时间15~20 min, 睡眠效率低于80%时应减少卧床时间15~20 min, 睡眠效率介于两者之间则保持卧床时间不变。最终通过周期性调整卧床时间直至达到适度的睡眠时间。

参考文献

[1]古成潘, 袁丹, 鲁政.帕金森病病人的家庭护理.护理研究, 2002, 16 (11) :681.

[2]朱海燕, 谢国碧.浅谈对住院病人的心理辅导.西藏医药杂志, 2001, 22 (2) :66.

[3]吴波.帕金森病与嗅觉障碍.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4, 31 (4) :322-324.

上一篇:施工要点下一篇:机房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