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表现手法

2024-10-05

艺术表现手法(共12篇)

艺术表现手法 篇1

国画艺术中对于意境的表现形式也是随着历史变迁的,它受到我国各种学派思潮和文学作品意境的的影响并逐渐形成其特有的艺术表达手法,在整个历史的进程中,国画意境的表现手法都在不断的受到熏陶和加深,逐步形成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主要表现形式。国画艺术对于意境的表现是绘画技巧、高尚思想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一、国画艺术重视意境表现的渊源

国画艺术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风格的绘画作品,除了其特有的画风之外,还因为它对于意境表达的追求。要了解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就要先了解国画已经的渊源,只有知道其起源和历史变迁,才能理解国画的思想与内涵,进行意境的表达。

首先,中国画的意境受到很大一部分的儒、释、道三个思想流派的影响,这是中国哲学和美学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的内外兼修与道家思想对事物的独特领悟,它们在哲学思想上都表达出不一样的理解和成就,让哲学思想呈现出全新的活力与价值。正是儒道家思想的影响,给予绘画新的灵感,形成了绘画中重视意境表达的传统形式。并且从美学上来看,已经的表达是超现实主义的,是更加抽象更加深层次的表达,是对一种抽象的美的体会和表达,是对思想行为和哲学理念的表达,是思想与艺术的融合,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表达,因此,从美学上来讲,国画对于已经的表达是对美的认知有形式变成理解的升华。

其次,国画对意境的表达还受到古代诗歌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文学和艺术永远是分不开的,特别在古代诗词歌赋中总是强调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这些都旨在说明诗歌与绘画一样,都很注重对于意境的表达和理解,才能成为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好作品。诗歌通过文字表达出的意境供读者思考和想象,同样这种意境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传达给观者,这实际上是一种感官上的相同感受到达思想层面的高度,因此国画中注重对于意境的表现手法受到诗歌很大程度的影响。

二、国画艺术中意境表现手法的历史变迁

要熟练掌握和了解国画意境表现手法,除了要了解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了解它的形成和历史变迁也是我们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只有了解国画艺术意境表现手法的形成和变迁,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表达手法的形成与历史承载,应用于国画创作的意境表达之中。

1. 线条与国画的初步形成

我国国画的初步形成是与简单的线条开始结合,运用简单的线条创造古朴之境。最初,国画开始运用线条去创建和勾勒所想表达的意境和思想,这时一种较为久远的古朴的艺术表达形式,反映的一些较为简单的思想认知。这一类的绘画作品主要以陶器和岩壁上的化作为代表,这些作品年代较早,留存较少,但是却奠定了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国画意境表达形式。例如距今有6000年历史的马家窑出土彩陶,人们将丰富的色彩和简单的线条灼其上,使之丰富鲜明,商周之际已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纹线图样,慢慢形成流畅漂亮的线条,形成了我国国画初期的最早形象。

2. 浓墨重彩与国画新时期的到来

随着历史的变迁,国画的绘画手法和意境表达之态已经悄然发生改变,唐晚期,绘画作品多由宫廷画匠将山水风景呈现于绢作之上,由于绘画主题多为描述山水之色,又呈现于绢作之上,让国画的造型表现形式逐渐脱离了刚劲的一面,逐步转变成为以阴柔的笔触进行意境的描绘和表达,已经初步形成了现代国画意境表现说法和形态。

从元朝开始,以纸张为载体的画作大量呈现,绘画以实物为载体逐步转变成为以纸张为载体的新时期全面到来,并且绘画的内容也逐渐多元化起来,除了先前的山水画,也出现人文画,绘画的风格和内容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并逐渐形成新的状态和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笔墨画技巧,这时国画艺术实现的新的质的飞跃,进入了全新的笔墨画新时期。当时元朝踏入中原,文人将精力投入于画作之中,注重修养并将自己的生活感悟融入于绘画之中,这都是中国画为何意境深远蕴含丰富的原因。

而当时形成的水墨画和彩墨画。基本的水墨画只以水和墨为元素黑白为基本色调,利用深浅渐近的关系形成意境幽远的画作,当然也有色彩缤纷的工笔鸟虫画,就是我们所说的彩墨画,这种水与墨结合的绘画形式和技巧被认为是中国画的代表。主要以墨为原料,加之以水的调节,形成不同浓度的墨迹,画出黑白灰三种层次浓淡的千万种变换,意境高深,韵味无穷。至此,浓墨重彩的国画艺术表现手法,做到了画与心的联结,将飘逸之姿诉说的淋漓尽致,将飘渺浩瀚的意境流传至今。这是一个由绘形到绘神的过程,中国画能对水墨的要求与线条是紧密相连的,是一个由物象到思想联结的过程。

3. 简笔与现代国画

在明末清初,清军入关之时,很多文人选择避世,当时的绘画主要喜欢画一些逆(简)笔山水画,运通简单而雅致的画风表达当时的避世思想。紧接着是民国期间涌现出的一群出类拔萃的艺术家,如黄宾虹,再如徐悲鸿,他们的作品大都看是随性,但是有迹可循,有自己的风格和领悟,用老辣的笔法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作与我们眼前。可以说,国画是在绘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追求更高的境界和修养的一种表达方式。

这里有必要提到的是现代的以简笔和素描为主要绘画技巧的,构思上采用了漫画思想,题材或赞美或讽刺的以传统水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的国画风格,就是现在比较常见的水墨漫画,这种画作兼具了国画的雅致大方以及漫画的观赏价值。它在绘画特点上兼具了漫画的随性率真与中国画的意境深远。代表人物主要有黄永玉、丰子恺等人。

三、国画艺术的意境表达技巧

国画艺术之所以区别于众多绘画艺术,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原因也在于它拥有鲜明的特点。国画用其鲜明的特点和精巧的绘画技巧在绘画艺术上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画派,用其高超的绘画技巧一直沿袭流传至今,用其飘逸的气质和深远的意境奠定了其艺术地位,为世人所推崇。

1. 考究的用笔技巧

首先,国画艺术的意境表达的绘画技巧在于其考究的用笔技巧,画家在用笔上的考究是提升国画已经的重要方式之一,山水画作品中,对于用笔的技巧一直要求很高,“提、按、顿、挫、中锋行笔”等众多绘画用笔的技巧在古代就已经有具体提出,另外笔势的走向,力度也要通过多年的绘画才能熟练掌控其技巧,对于用笔的“筋”“肉”“骨”“气”等用笔技巧而形成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绘意境和感觉,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够形成的。画作的用笔的传神,通过同样的材料和笔触,要传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不同面貌,还要同时加入自己的情思,没有坚实的用笔功底是无法办到的。画家对于用笔技巧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就是我国国画技巧能够达到较高造诣和成就的原因考究的用笔技巧是国画者必须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习的基础,是国画意境表现手法的基本要求。

2. 高超的着墨技艺

国画也称为水墨画,彩墨画,因此,墨汁成为国画作品的最主要画作材料,加上白色的宣纸,以及水的调配形成浓淡相得益彰的画作。墨汁经过调配大致可分为浓墨、淡墨、湿墨、干墨、焦墨几大类,通过高超的着墨技巧展现出飘逸高深的意境。所以说,国画意境表现主要体现在高超的着墨技巧之上。“泼墨”“积墨”“蘸墨”“破墨”等多种用墨技巧,如果说工笔是筋骨,着墨就是血肉,让画作顿时丰满,生动,但是有充满了抽象与想象。衣服画的意境能否实现深远,着墨的技艺是十分重要的,墨的浓淡、墨的干湿,加上高超的着墨技艺,让墨呈现出千姿百态却又各成趣味的姿势。着墨让画作舒适闲淡、动静相宜,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墨气酣畅,行云流水,虚实有度,真正让画作不仅是技艺的升华,更是意境的传扬,运用令人叹为观止的形式实现了从画作到艺术的升华。

3. 精巧的空间构图

精巧的空间构图当然也是国画必不可少的看家本领,山水国画的主要构图特点就是各种层次的黑白灰的过渡和融合,通过颜色的更迭交换表现出景物的虚实远近,通过这样的构图形式将隐藏于画作之后的深层意境悄然释放出来。良好的构图是画作成功的必要要求,是画家能够更好的用笔和着墨的保证,整体的良好构图更有利于用笔精妙和着墨精巧的体现,山水国画中讲究的阴黑和阳白巧妙的实现了空间构图的思想,将画作的意境凸显出来。再加上左右空间的交错构建出的虚实结合的画面结构,让画作整体构图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画中景致紧密结合,完美呼应,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这就是中国画在构图上的精巧,虚虚实实、浩瀚飘渺,却又结构紧凑、密不可分、浑然一体,山水的美感与其中凸显的意境让人流连忘返,为之着迷,国画的意境尽藏于山水之间,与之相融。

结语

国画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流传至今,其渊源深厚,由来已久,经过历史的变迁,其对意境表现的追求不断变换着方式,运用高超的画作技巧结合悠远的意境让国画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上熠熠生辉。国画对于意境的表现手法上,从其历史渊源,历史变迁中便可窥见一斑,更别说其考究的用笔技巧,高超的着墨技艺以及精巧的空间构图,更是成为无限意境表达的看家密器,正真是如入真境的高超技艺。国画艺术实现了高超技艺与悠远意境的完美结合,实现了绘画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贾培培.浅析国画艺术中的意境表现手法的变迁[J].才智.2011(1)

[2]赖兴才.构成样式和材质——中国水墨画和本土设计的创建之二[J].龙岩学院学报.2010(3)

[3]何辉.灵动润泽厚重雄浑——写在“不同凡响”画展开幕之际[J].东方艺术.2011(6)

[4]蒋长志.再探国画山水中的意境表现[J].大众文艺.2012(14)

[5]王景艳.中国画的意境与势[J].美与时代(中).2011(5)

[6]朱兵.浅析中国绘画的意境美[J].文教资料.2011(24)

[7]冉剑.谈中国画的意境[J].艺海.2010(4)

[8]包晓佳.骨法用笔气韵生动——中国画意境浅析[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0(1)

艺术表现手法 篇2

赋:反复铺陈。“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朱熹《诗集传》,赋即铺陈,也就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打比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诗集传》。比即比喻、打比方,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兴:起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兴即烘托、衬托,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兼有了比喻、象征、烘衬等的手法,但正因“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

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风》多用比兴,《大雅》多用赋法。

试述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 篇3

关键词:国画艺术;意境内涵;意境表现手法

国画,是我国的一种知名经典艺术创作,它是我国在千百年的文化沉淀中形成的传统艺术,现已演变成我国重要的、经典的、独特的美术创作之一。作为一种美术创作艺术形态,国画所具备的形神合一、色彩饱满、思想突出等优势是其他美术创作艺术形态所无法比拟的。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国画艺术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也开始呈现出新的内容和特征,历经时间的洗礼,国画艺术在表现意境上更具特色,或雄壮,或含蓄,或空灵,或飘逸……每一种意境的体现无不充满着艺术创作者的情怀。鉴于此,文章就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进行论述和说法,以此推动我国传统艺术创作——国画的研究。

1 国画艺术的意境内涵及其特征

1.1 国画艺术的意境内涵

意境是我国传统经典美学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也是美学理论体系范畴中的一种核心要素,其在本质上以“审美”为最高规范,属于审美意识的一种。通常来说,意境指的是美术艺术创作作品中所体现的融合情、景、意、境于一体的审美境界。近年来,随着西方美学思想的涌入,国画艺术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理论依据渗透到了与之相关的各个艺术领域。结合当前美学发展实际,国画艺术的意境内涵不外乎以下两条。第一种意境内涵指的是艺术家运用自身的艺术创作技巧和手法,通过描绘景物把自己的思想意愿体现到画作之中,以此形成一种艺术境界,让欣赏者可以在意境中和作品产生共鸣,以此接受美的熏陶。第二种意境内涵更倾向于“对话”,这是一种灵魂与思想上的对话与交流,在于通过画作的一些细微之处引发欣赏者想象,让欣赏者能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精神的精华。

1.2 国画艺术的意境特征

国画艺术最讲究意境,而意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虚实相生、画中有诗、气韵生动以及不似之似四个方面。第一,虚实相生。这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经过千百年文化沉淀衍生出来的一个美学思想准则,它是国画艺术意境的根本特征。在此之中,虚实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虚需要通过实来实现,而实则需要虚进行加工,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艺术家运用自身的艺术创作技巧和手法,把实景和虚景、真境和虚境密切地联系起来,把虚实相生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画中有诗。顾名思义就是指画中所描绘的景物中蕴含着诗意,诗画相融。第三,气韵生动。气韵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韵味,是画作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韵生动是国画艺术的意境特征中必不可缺的内容,气韵包含了气味与韵致两个层面的内容,两者都属于一种韵律,而生动主要说的是生命的律动。换言之,就是国画艺术通过对事物的描绘展现出气度和韵致,体现了大自然与自我的生命力,给予我们一种和谐之美。第四,不似之似。这是一个体现出艺术创作者内心情感的意境特征,艺术创作者笔下对事物的描绘并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结合自身生活和时代背景,对作品进行调节、加工,从而寄情感于画中,实现画有尽而意无尽之效果。

2 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

意境是一种创作境界,向外延伸可以体现艺术创作者的画工,向内延伸则可以表现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和精神,这是一种结合艺术家与自然物于一体的综合表现形态。对于国画艺术来说,表现意境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就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展开论述:

2.1 国画的虚与实

虚实结合是意境表达的重要手法之一。在国画艺术的创作中,我们所能用感官视觉接触到的,谓之“实”,而“虚”则是透过“实”的表象体现出来的意境,这种意境更能给欣赏者带来精神的触动和心灵的共鸣。画家在创作国画艺术作品时,所运用的虚、实刻画手法不尽相同,这是由于这两种刻画手法所需实现的意境目标也有所不同。其中“虚”主要指画作中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包括作品里所涵盖的艺术成分和文化素养,出于对这些无法用感官视觉触摸的思想和内容的表达,才有了意境的表现;而“实”具体指的是感官视觉所能感知的技能、技巧和刻画手法,它能够把画作的意境烘托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显而易见,“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两者不可以在创作中独立开来,也就是说,国画艺术的意境必须要在“实”的基础上产生,并在“虚”的烘托下体现思想和精神。

2.2 国画的动与静

动与静的意境表现手法在国画艺术的创作中极为关键。国画艺术作品作为一幅静止的成品,它以静态的方式呈现给世人,看上去朴实无华,但是国画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并非自身的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它所呈现的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意境。欣赏者并不是简单地欣赏作品中的山水、房屋,他们更追求在画作中所能感受到的故事情节和作者情感。这种来源于意境的感悟,需要对动态变化的把握,即这是一种画由心生,心随画动的意境表现手法。

2.3 国画的线与形

线条的使用可以生动形象地把人们生活中的画面勾勒出来,在我国古代,画家一开始就把线条作为表现意境的重要手法。近年来,随着现代国画的发展,简笔与素描成了画家在创作国画时惯用的线条表现形式,这些线条看起来简单朴实、随心所欲,事实上已经经过了画家的精心雕琢。当代画家用了一种简单、随心的手法,把国画的精神通过线与形的作用凸显出来。可见,线条作为形状勾勒的重要方式,其在国画艺术的意境创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表达作用。

2.4 国画的墨与彩

相信绝大多数人,包括不懂国画艺术的人对中国的山水墨画都有强烈的飘逸意境。墨与彩在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中功不可没,水与墨的交融,能够形成浓墨重彩之势,从而实现国画艺术写意的意境。除了单纯墨的着色以外,色彩的运用也是国画艺术意境表现的常用手法,包括重彩法、泼彩法等。重彩法,以青山绿水为主色调,用于对轮廓的大致性勾勒;泼彩法,即利用撞水、撞色的方法形成极具震撼力的艺术画面。

3 结语

我国的传统美学艺术源远流长,国画艺术彰显着美学创作中独具匠心的魅力,而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在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和发展下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我们在赏析国画艺术的同时,也需要对其中的意境表现手法进行探索与分析,以实现国画艺术的发扬光大。

參考文献:

[1]姚金秀.解读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J].大众文艺,2015(04).

[2]薛巍.浅谈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J].芒种,2014(18).

解读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 篇4

所谓的“国画”, 指的就是:画在绢、宣纸和帛上, 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它是汉族的传统绘画形式, 是利用毛笔沾上水、墨、彩画在绢或纸上而成的。国画的题材可以分为:人物、山水和花鸟等, 其技法也可分为具意和写意两种。国画在内容和艺术的创作上, 都体现出了古人对大自然、社会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道德、哲学和宗教等方面的认识。

二、探析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

(一) 动静结合, 相辅相成

在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当中, 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来体现国画的意境是非常重要。与此同时, 动静结合的创作技巧, 也是让国画能够表现出灵动意境的关键。虽然, 国画从表面上看上去是静止的。但是, 国画想要表达出来的, 却并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那些物象, 还有一种能够将物象写实、写真的动态意境。除此之外, 国画核心思想和情感的体现, 也是通过动态意境来表现的。因此, 把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合理运用到国画艺术中, 就可以为国画营造出一个动态的意境。如此一来, 人们也就可以从原本静止的国画中, 深切体会到创作者想要借助物象表达出来的思想和情感。

(二) 虚实结合, 引领潮流

所谓的“虚”, 指的就是:本来看不见的, 但是让其通过“实物”的表征, 就可以体现出来一种虚拟意境;而“实”值得是:真实的物象, 是人们利用肉眼就可以直接观看到的。因此, 在国画艺术当中, 虚、实以及意境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于是, 虚实结合, 也成为了国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意境表现手法。

在利用虚实表现手法对国画的意境进行表达时, 要依据国画的具体物象以及创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思想和情感, 对国画的意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虚实结合。其中, “实”表现出的是国画创作中具体的某一创作技巧, 把技巧和手法合理融入在一起, 才能够提升国画作品的意境。“虚”表现出来的则是文化的内容, 是创作者在进行国画创作的过程当中, 想要借助于物象体现出来的美学艺术以及文化素养。而国画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用肉眼看不到的情感和思想, 才能够让意境的表达变得更加的深刻。因此, 国画艺术当中的“虚与实”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整体, 且它们在国画中的具体表现, 也是彼此弥补和协调的。

总而言之, 虚实结合在国画艺术中的运用,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国画艺术的意境表达能力。与此同时, 虚实结合的意境表现手法,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当中, 也会成为能够推动国画艺术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 墨彩结合, 丰富内容

在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当中, 墨彩结合的表现手法占据着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其具体表现出来的国画类型, 也成为了国画当中的一种典型性代表, 比如:水墨画, 它是由水和墨经过调配, 使水和墨的浓度达到一定要求, 然后用它们的混合物作出来的画。一般来说, 水墨画只有水与墨, 黑与白, 但进阶的水墨画, 也有工笔花鸟画, 色彩缤纷, 被称之为彩墨画。其中, 可以把墨作为主原料, 再加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以及焦墨等, 画出不同浓淡的黑、白、灰层次, 来使其达到意境表现的目的。

其次, 许多创作者在对水墨画进行创作的时候, 通常会将他们自身融入国画的意境当中, 让自身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并通过对国画意境的感知和体会, 将它们的思想和情感寄托在水和墨中, 同时借助毛笔, 将意境中的具体物象在绢上清楚的描绘出来。

总的来说, 墨彩结合的意境表现手法, 不仅可以丰富国画的色彩, 还可以让物象将创作者的思想及其情感充分表现出来。这样, 人们在欣赏国画的时候, 也就可以从意境当中, 深入感受创作者寄托在物象中的思想和情感, 从而让人们与创作者能够达到情感共鸣的这一目的。

(四) 线形结合, 平铺直叙

线条是意境表现手法中较为传统的一种, 它同时也是古代人们用来进行国画创作的一个主要手段。过去, 因人们比较质朴与保守的思想, 让线条成为了表现国画物象的重要形式。

另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线条意境的表现手法也变得越来越成熟, 其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 比如:简笔和素描等。虽然, 线条在国画中的应用看似比较随心所欲, 但它却是在经过创作者对其进行多次研究以及雕琢之后, 才能够被应用在国画创作当中的。

最后, 线条的应用也要与物象神合, 这样就可以让线条与物象的形合理融合在一起, 使其实现线形结合。由此可见, 线形结合作为一种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要的意境表现手法, 它在国画当中的运用,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画的艺术价值。

三、试析意境表现手法在国画艺术中运用的作用

意境表现手法在国画艺术中的运用, 让国画的内容变得更丰富多彩, 同时也让国画表现出来的思想及情感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 现对意境表现手法在国画艺术中运用的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并将其概括成几下几点:

1.有利于国画核心内容的体现;

2.有利于让创作者将自身的思想及情感寄托在物象当中, 并通过物象将其直观的表现出来;

3.有利于提升国画作品的艺术价值;

4.有利于促进国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5.有利于传统文化在国画艺术中的体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国画作为一种比较传统的美学艺术, 它在我国整个艺术领域当中, 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国画之所以会有今天的成就,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意境表现手法的。因此, 在高科技技术领域下的今天, 为了让国画契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国画研究者就以国画理论为基础, 把创作手法作为主要手段, 对国画的意境表现手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并以此来完善现有的意境表现手法。与此同时, 研究者也依据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国画的意境表现手法进行了创新, 并让这些新型的意境表现手法, 成为了能够推动国画艺术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胡梦熊.浅谈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4 (1) .

[2]刘宇.浅析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J].文学教育 (中) , 2013 (8) .

[3]徐茜.浅析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J].大众文艺, 2012 (22) .

[4]方雄.国画山水中的意境研究[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2 (11) .

[5]孙翠翠.浅谈油画创作中的意境与情感[J].大众文艺, 2011 (12) .

[6]徐畅.浅析中国画艺术中的意境表现手法的变迁[J].美术教育研究, 2012 (5) .

商品艺术包装的常用表现手法 篇5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商品的销售、方便流通,人们一直在研究包装外观与结构的设计,力求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加以修饰和美化,使包装造型、装贴、画面、色彩、商标、封签、吊牌等构成一个艺术整体。事实上,人们在包装过程中都有意或无意地涉足包装的新领域即艺术包装,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特别是精神生活的需要。

增强商品包装艺术性的主要途径

我们知道,商品的包装设计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包装装潢和包装造型设计在增强商品包装的艺术性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包装装潢设计

在提高包装设计的艺术性方面,包装装潢是主要手段,它可以从商品的形象化、色彩的冲击力、文字的号召力,到整体形态的和谐统一,造成巨大的感染力,激发顾客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许多包装设计人员,就视包装装潢等同于整个包装设计,这说明他们非常重视艺术包装。

包装装潢是商业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保护商品、美化商品、传达商品信息、促进商品销售为目的的具有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的一种艺术形式。装潢设计的品类或形式虽然很多,但作为实用艺术,其价值属性必然体现在实用的功利价值和艺术的审美价值两方面。实用的功利价值是装潢美术的基本价值,装潢的艺术价值并不表现为单纯的审美意义,而且具有实现实用价值,完成信息传达任务,完整地表达实用艺术的本质特征。

装潢设计是商品形象构建的重要环节,也是充分体现商品价值的手段,为宣传和促销服务,体现出装潢本身强烈的使用目的,而决不是为装潢而装潢。但实用目的的实现,必须充分考虑购物大众消费心理和审美需要,因此,装潢设计往往成为最关键的一环。

在装潢画面上常用的有写实和抽象两种表现手法。写实即写实绘画或事物照片,其中彩照效果尤佳,能把有关包装内容的具体形象、颜色、质感如实放映,制作也较方便。在食品、轻工、纺织品中诸如高档化妆品、饮料、部分轻工品、药品等方面运用颇多。在内容上难以具体描绘的商品,通常采用抽象的表现方法,这种手法往往给人以高质量、现代化的印象。抽象的图案除给人以美感外,还留给人合乎逻辑的联想。如烧杯和量筒使人联想到化工产品,注射器联想到医药,音符联想到乐器等。写实和抽象手法的运用要依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

2.包装造型设计

包装作为一类物质产品实体,必须通过一定的材质、形态和结构体现出来,所谓包装造型,就是指各种包装的外观立体形态,

任何一种容器或其它工业产品,都首先需要体现为一定的具体形态——即造型而呈现出来,进而再考虑细部的具体构造与其他因素。所以说,造型是包装容器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部分与前提。再则,包装造型必须体现自身的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包装造型与商品的保护、消费与审美功能。优美的包装造型有利于强化包装的实用与方便功能,美化商品,吸引消费者,促进销售,以至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同时,包装造型是包装装潢的载体,优美良好的包装造型为包装的视觉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包装造型设计的科学与否,还直接关系到包装生产制造加工工艺和经济成本等。

包装造型设计在考虑到艺术性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包装造型的性能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包装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使用性。造型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包装体各部位的组成部分,其内部设计主要考虑能合理包装被包装物,外部设计主要考虑保护和储运的功能,同时还要结合装潢的要求来考虑。包装的造型设计应具有审美性、趣味性、宜人性、展示性、实用性等。

艺术包装常用表现手法

包装的艺术性是通过包装设计来体现的,归纳起来,包装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艺术包装的目的。

1.系列法

系列法是包装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实际上是在形态、品名、色彩、型体、材料、组合方式上对同一产品做出不同的包装处理,形成系列化状态,既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又可避免一种商品只有一种包装形态的单调局面,以满足顾客的审美心理需求。笔者在《系列化包装设计:个性越突出越有整体感》一文中对系列化包装的功能做了详细分析,本文不再赘述。

2.组合法

组合法不是着眼于商品和包装品本身,而是着眼于顾客的消费与使用方便。根据民族的风俗习惯或地域文化特色,将某些特定的产品相互组合在一起出售。常用的组合方式有:礼品组合、使用组合、心理组合、套装组合等。如文房四宝加印章印泥成套包装、旅行卫生袋、女性手提袋等。

3.仿生法

它是仿照生物的形象、结构、功能、色彩、材料、质地、效果来设计包装品,使包装品具有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特性及相似性,从而给消费者以生命、活力、生机等感受,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实施其购买行为。

4.仿古法

仿古法是表达复古、怀旧、思乡和民族化思潮的一种最好的方法。它是将一些古老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今天仍然有一定的社会功利价值的事物,在包装品上再现出来,以引起人们对远古先祖的思念,3 li an.com,对往昔生活的眷恋和对现实生活的逆反与批判心理。通常使用的手法有形象仿古、结构仿古、功能仿古、色彩仿古、形体仿古、材料仿古、质地仿古等。

5.简化法

简单就是一种美。由于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心理需求、生产工艺、运输方式、装卸手段、包装材料和技术的更新,人们有时刻意追求简洁明了,有视觉冲击力的包装。

6.逆反法

逆反法是利用人们的逆反心理而采用的设计方法。它是对现行的或历史的包装品色彩、材料、质地、结构、形态、文字、图形、等内容进行否定,然后利用相对立的色彩、材料、质地、结构、形态、文字、图形等,使包装品具有新颖性和情感冲击力。

艺术表现手法 篇6

【关键词】琵琶行、诉、艺术手法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千古绝唱,至今已传诵一千多年。由吴厚元老师所作的琵琶名曲《诉——读<琵琶行>有感》则是用音乐语言重新诠释了一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画面。用琵琶作为媒介,更加丰富和生动地赋予了这首长诗新的音乐生命,以琵琶的丰富技巧刻画出了在那浔阳江头、月色底下,同是天涯沦落人,说尽心中无限事的画面。

吴厚元老师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教育家和指挥家,早年从事过专业琵琶演奏,后专攻作曲。为我国的民族音乐事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本曲中吴老师借用到了许多戏曲、古琴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使得乐曲与诗歌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

一、散序——引子

乐曲以大篇幅的吟咏性曲调开始,犹如唐代大曲的“散序”。乐曲开始,右手在二弦上弹奏三指轮,配以左手滑音,模拟古琴的绰注技巧,意味悠长。立即将听众带回到了那千年前“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夜空下。此处的艺术色彩属于冷色调,音色应处理得较暗。一弦上的三指轮应缓慢,如夜色下,一老人用那低沉、苍老的声音述说着千年前的那段故事。而在弱拍中挑出的内弦滑音则像是叹息声。模拟风声的刮奏应演奏得较“虚”,有时空转换的意味。泛音的延长后紧接了一个不和谐的扫弦,进一步烘托出了整个乐曲的悲剧色彩。而后是慢起渐快的同音反复,使得情绪随着节奏越来越紧张,大幅度的音域跨度,表现出人物情绪的百转千回。最后在一连串的泛音下行中过渡,跌落在四弦上,似乎是感情的坠落和无奈的叹息,这一句的弹奏需一气呵成。整个引子部分篇幅较长,乐句的处理应注意语气的抑扬顿挫和语感的连贯,不能过于松散,做到形散而神聚。

二、入拍——抒情的慢中板

一个亮丽的划弦后将情绪转换到了下一幕。这一段节奏中速偏慢,作者以戏曲唱腔为基调,抒情婉转,犹如大曲之“入拍”。眼前放佛出现了唐代歌舞大戏中那轻歌曼舞的华丽场面。此段是琵琶女在回忆曾经“名属教坊第一部”的辉煌往昔,其曲调和节奏均显露出唐代乐舞的遗韵。

此段充分运用了琵琶左手的推拉吟揉技巧,在婉转绮丽的推拉弦中展现出年轻女子婀娜的舞姿,然而在渐慢自由的乐句中却体现出舞姿背后的那份宫苑伤感之意。而后用“摭分”来增加气势,递进到一连串的泛音后滑落在四弦上。

乐句末的余音那悠长的韵味强化了琵琶女内心的情感力度。经过原板提高四度再现后,将之前的情绪积累到了一定高度,只等将悲切情绪迸发那一刻的到来。这里,曲作者用到了琵琶演奏中的一个特殊技法——大指扣击面板,模拟鼓声,使人屏住呼吸等待乐曲情绪的转折。

在整个抒情的慢中板中,应注意弹挑的音色纯净,用文曲弹挑所使用的突出手腕作用,简化指尖颗粒感的方式去演奏。以中等力度为宜,左手指序、弦序应考虑音色的统一。表现出“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时的神态与情景。

右手敲击面板之后,乐曲进入到了一段节奏自由的华彩乐段,密集的装饰音紧跟着长轮,之前堆积的所有愤懑之情在此用左手大幅度的推挽音和颗粒饱满、带有寸劲的长轮进行了一定的宣泄,哀怨悲切,愁肠寸断。情绪稍稍平复后,回归原速,又一次进行主题音乐的再现。这一段相比前面两次的主题显现,应该侧重表现出琵琶女那百感交集的迫切心情。随后的演奏渐慢,转入相把位演奏,将思绪又带回沉吟之中。滚奏和滑音的技巧用在低沉的四弦音上,刻画出了无奈和感慨。伴随着“摭分”的推进,左手推拉弦与右手扫轮的配合,乐曲愈演愈急,将情绪再一次推到浪尖。“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一声强扫后立即止弦,让人屏气凝神,等待整个乐曲的高潮出现。

三、入破——快板

快板在急切的扫轮中迸发出来,犹如大曲的“入破”,繁音促节,荡气回肠。有力的扫轮和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的相互追逐,令人目不暇接,犹如决堤的江水奔涌而出。这一段的音乐创作结合了京剧唱腔的表现特点,丰富了乐曲的戏剧性效果,使得音乐充满张力。这一段应做到扫弦刚劲果断,快速弹挑气息贯通,左手的推拉快速但不失细腻,渐强的过程应明显而持续,带有极大的推动力,直到急切的快板在推向最高潮处飞流直下,突然转为慢板。自由的长轮伴随着大指有力的挑响在四弦上,那低沉的三连音强有力的给人心灵以撞击,将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

四、尾声

在狂风暴雨般的高潮旋律之后进入了全曲的尾声。尾声与引子部分相呼应,出现一连串泛音。和引子部分不同的是,此处加入了空一弦的浅吟低唱。随后,作曲者再一次借用古琴的绰注技巧,在空一弦轮音的陪衬下,在四弦上模拟古琴那古朴隽永的琴声。那低音区的一唱三叹般深重的旋律伴以细碎的一弦轮指,让人眼前出现了一副“坐中泪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的画面。将听者的思绪深深的包围在那宿命的惆怅中。而琴声末处两个泛音的分奏,则令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满座重闻皆掩泣”。

参考文献:

[1]李光华. 《优秀琵琶曲精选与解析》. 山东文艺出版社

艺术表现手法 篇7

一、国画意境的基本内涵

我国的国画十分重视对意境的表达, 国画经历了悠久的历史, 受到了先进文化的熏陶, 已经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以儒释道三种思想结合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 它所提倡的就是人的内外兼修, 一个人不仅要重视外在美, 还要同时对自身的品德进行完善;道家主张一种自然的意境;而佛家则强调追求心灵上的宁静和高远。国画吸取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以及佛家的深远, 自然形成了一种高层次上的意境。

意境, 往往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文艺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意”强调将情与理进行统一, 而“境”则主张将神与形进行统一。国画中的意境指的是在国画中所蕴含的美, 这种美, 不仅是现实事物的美, 还是艺术作品的灵魂美, 也是对画家的主观的情感的集中的表达。在传统的中国画中, 画家总是会注重自己绘画作品中的那种情景交融的美, 这种美是以艺术的形式将客观事物进行呈现;同时也是对画家的主观世界进行体现, 画家有时会利用自己的作品来抒情, 进而来加深作者对作品的理解。因此, 国画艺术往往蕴含着无穷的意境, 在很多国画中, 都有空白之处, 这些空白不是画家的随意表现, 而是在其中赋予深意, 达到一种超乎想象的境界。同时, 中国画还主张对画家的主观情感的抒发, 比起西方绘画的临摹手法, 中国画更注重“成竹在胸”的艺术创作。

二、国画艺术意境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儒释道思想对国画艺术意境表现的影响

“意境”是我国的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画的艺术意境的表现主要受到我国古代封建时期的儒释道三派思想的联合影响。这三派思想给国画带来的启示就是要讲求“天人合一”, 并注重人对自然的遵从, 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要用心去体悟做人和生活的道理。因此, 中国画中, 常常利用抽象的神似来取代形象的形似, 中国画中对意境的重视, 实际上就是将古代的各派思想与哲学理念之间进行结合, 并在此基础上对这种抽象的情感进行表达。因此, 国画中的意境表现首先要受到儒释道三派思想的影响。

2. 诗歌意境渲染对国画已有表现的影响

众所周知, 我国古代诗人创作诗歌是最重视对意境的表达的。因此, 国画中的意境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诗歌创作的影响。诗人在创作诗歌时或激情澎湃, 或伤感凄凉, 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通过描写战争场面来对“国家有难, 匹夫有责”的感情进行抒发。让读者未到战场就感受到了战场的激烈气氛。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 国画中也注重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让欣赏者能够在画纸上感受到画家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的表现手法的变迁

1. 国画艺术中的线条艺术

从古至今, 线条艺术就是中国画意境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表现手段。早期的线条艺术表现形式就是借助简单的线条对先民对外界事物中的简单的认识进行勾勒;而且, 这部分作品大多是保留在陶瓷艺术品上、崖壁上或者是钟鼎上, 这些艺术作品的年代较为久远, 能够保存下来的作品极少。因此, 保存下来的作品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国国画的代表作品, 也为后期国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国的陶器中最具生活气息的种类便是彩陶, 彩陶上多是艺术家对当时人们的生活进行描绘, 十分精美, 不仅别有一番独特的情趣, 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 浓墨重彩的中国画意境表现手法

水墨画是在唐代开始流行的, 水墨画的出现, 使得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起初最基本的水墨画只有黑色和白色, 画家用墨来点缀出一幅幅美丽的绘画作品, 而随着水墨画的不断发展, 人们开始大胆地追求彩墨画, 讲究国画中对色彩的搭配。此时的国画不仅重视对“浓墨重彩”的渲染, 同时, 还尝试用画笔来呈现出动态的景物, 在宋朝, 就有画家用画笔对水下的鱼进行了描述, 所创作出的作品既栩栩如生, 又有着深远的意境。

3. 国画艺术中简笔画的素描画表现手法的盛行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中国画意境发展出更多的表现技法, 即简笔画和素描画, 这两种绘画种类被统一称之为简笔漫画。简笔漫画具有漫画的艺术特点, 它常常会选取较为广阔的题材, 对现实生活中的琐事或持赞扬的态度, 或持讽刺的态度, 经常使用夸张的手法将漫画中的人物形象及性格进行突出彰显。这种形式的绘画虽然更多倾向西方的绘画艺术, 但是其在表现手法上, 确实对中国画中的水墨画的技巧进行大胆的运用, 具有十分深远的意境。

四、国画艺术中的意境表现的技巧

1. 采用动静结合的意境表现手法

国画艺术主张对意境进行表现, 而在国画的意境表现中也存在着相应的技巧。国画主张利用静止的图像来描绘一种动态的意境, 这就是国画意境表现技巧中的动静结合的方法。作者能够利用静止的事物对动态的情感进行表达, 使绘画作品更能突出画家的情感。

2. 采用虚实结合的意境表现手法

国画当中的“虚”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虚拟的存在, 而“实”顾名思义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是人们的肉眼能够直接看到的。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 注重虚实结合, 能够让画家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和国画中所蕴含的虚拟的文化思想进行结合, 从而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对作品中的意境进行创造, 对自身的情感进行表达。

3. 采用墨彩结合的表现手法

我国的国画最初是以水墨画为基础的, 在水墨画的基础上加入了色彩。彩墨画是以花鸟画为主要代表, 而在国画对意境的表现的过程中, 将彩、墨进行结合也是一种重要的意境表现手法。墨彩结合不仅能够使国画的色彩被广泛的应用, 同时还能够对画家的情感进行表达。

总而言之, 国画是我们的民族瑰宝,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代表。在新的时期, 对我国的国画艺术中的意境表现手法的变迁进行探究, 能够让后代对国画有更深刻的了解, 将国画艺术的意境进行展现, 让人们在欣赏国画作品的同时, 也能够对整个社会进行认识和感知。

参考文献

[1]姚金秀.解读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J].大众文艺, 2015, (4) .

[2]陈领.国画艺术意境表现手法的变迁[J].美术教育研究, 2015, (10) .

[3]薛巍.浅谈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J].芒种, 2014, (18) .

艺术表现手法 篇8

我们的国画在初步形成的时候就似乎与线条有了无法切割的联系, 我们的国画喜爱使用线条去创建出所需要表现的情境。在我们现在挖掘的古代文化遗址当中就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艺术作品, 例如在已经有长达6000年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中, 那是的人们就已经开始采用线条以及各种颜色来制作艺术品, 他们使用各种颜色来塑造逼真的形象并采用丰富的线条来将外形突出。到了商周时期就有了明显发展, 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视觉刺激效果的铭纹线。随着我们祖先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在战国时期已经拥有了那种类似于游丝般的线条。例如在

《宴乐水陆攻战纹》这个作品当中, 其线条能够做到极为流畅, 既可以显得强劲有力有可以令人感觉柔弱无骨。通过以一个个的线条作为整个作品的造型手段, 这样就构成了极为富有效果的纹饰, 这样就让线条早在远古就已经具备了各种画迹的各种元素, 从目前我们国家所发掘的各种文物的艺术作品来看, 大多数都是具有明显的先画后刻。

在唐朝末年, 绘画的风格已经开始悄然的改变以往的方向, 唐朝的作品大多是是利用绢作为载体的, 很多作品都是一些宫廷的画匠来对于当时的山水风景来进行描述的对象, 其画风已经不再较为以往的钢性, 而是更多的转向了阴柔的那一面。大量的开始使用纸张作为国画的载体其实是在元朝, 自从我们的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后, 就已经开始逐渐的放弃了采用绢来作为国画的载体, 而是更加明显的倾向于采用纸张来进行绘画, 所以说元朝是用绢与使用纸张的一个明显的分水岭。自从大量的使用纸张来进行艺术创作之后, 国画的内容中就增加了不少有关于人物的内容, 这样就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我们在南宋或者北宋的文物上可以发现有不少山水画明显的改变, 尤其是其创作的风格, 这其实是从元朝就已经开始了的, 已经变得有了较为分类的系统化,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 我们国家的笔墨化技术已经开始有了质的飞跃。

文人画的鼎盛时期出现在元朝, 当时蒙古的战车已经将当时世界上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中心杭州城占领了, 在当时的汉族看来, 蒙古族是野蛮的民族, 是被异族所统治的, 他们纷纷觉得遭受了莫大的屈辱, 其情绪也变得异常的低落, 纷纷将主要的精力转向绘画艺术, 于是当时的绘画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质量上升。前人的基础为当时元朝绘画质量的提升打造良好的积淀, 当时我们民族的艺术家的修养已经有了相当的成熟度。令人感到可惜并遗憾的是长久以来我们的绘画方面的艺术家一直是采用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题记或者题跋来对于自己的艺术观点以及艺术方面的看法来进行有关的说明工作。所以, 只能产生话语录而并没有专门的画论, 这不能不说是让后人十分失望。知识自从董其昌时期我们的历史上才产生了有关的画论, 虽然说还处于比较的初级阶段。我们原先是将作画看作是与作者个人的修养以及品行还有对待事物的看法相互的连接在一起的, 尤其是特别的注意在意境方面的营造与创设。仅就此点而言是与西方的绘画侧重点放在写实上完全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讲求的是有形又有神, 而且并没有可以让人量化的标准来进行衡量与评判, 只要能做到表达应有的效果就算实现了作品的目标。当时有许多人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艺术方面造诣, 可他们并不是艺术方面的专家, 而只能被称之为匠人。他们在实际操作方面具有良好的能力, 只能提供富有高质量的作品, 题记不能符合要求, 字写的无法令人满意。他们没有能够具有对于我们传统文字的领悟, 对于书写的方法不甚了解, 这就对他们而言是一大硬伤。

在明朝末年由于清军的入关以及当时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 出现了不少文人以及艺术作家开始采取回避的态度, 很多有名的艺术创作者开始迁移原先的居住地, 纷纷的开始举家搬迁到南方, 当时著名的八大山人就开始隐居在江西的南昌, 并坚持以出家人的面貌来示人。其绘画的风格是标准的文人画, 其画中的树干是采用逆笔的手法, 在笔端能够有效地把握住, 显得极简单而不失大方, 其作品大部分都是描绘一些枯山水的面貌。从这些方面可以说明西方的绘画侧重点是从外到内, 而我们国家的画侧重点是在于从内部到外延, 这同时也是我国的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一个区别。

从清朝灭亡一直到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段时间, 我们的国家艺术界出现了一个卓有成果的艺术家黄宾虹, 其作品能够集多家之大成, 同时也诞生了许多诸如潘天寿和徐悲鸿这样一些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具有伟大艺术成就的绘画作家。他们早就已经不在是普普通通的绘画, 早就已经跨越了普通绘画阶段, 他在绘画中找寻到了一套能够符合自己所需要的感觉性的规律, 并通过这样的规律寻找到了生命的存在。黄宾虹的艺术是通过我们国家的传统绘画理论来作为自己的基础, 其绘画看似杂乱无章, 其实只要仔细的去观看就发现其中另有玄机, 其中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作品。黄宾虹的国画为媒体, 是用老辣画笔写出了自己的理解。一张张激动人心的画面给人以精神, 这里没有西洋与中国画的区别, 只是道在其中。有了一定的修养以后, 便会去追求什么, 沉湎于什么, 也敢于去无视一些东西, 这很重要。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国画艺术以意境表现见长。本文通过对国画名家作品的分析, 历数从原始社会的马家窑彩陶上的国画雏形到新中国各个朝代的国画在意境表现手法方面的变化。

关键词:国画,意境,线条

参考文献

[1]韩家鳌:《从书法看中国文化》, 现代出版社, 2007年。

[2]贾志强:《中国古代艺术常识》,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5年。

[3]徐先玲、李相状:《中国画艺鉴赏》,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年。

艺术表现手法 篇9

1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的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影视业的发展进步,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也被引入使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蒙太奇在我国影视业的运用技术有待提升。

1.1蒙太奇艺术手法在国内的使用较少

蒙太奇是显示一部影视作品完整性,凸显影视作品主题,展示导演构思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这种艺术表现方法同时也是影视作品展开叙事内容的基本方式,蒙太奇利用多样化的叙事手段和方式呈现影视作品的主题及影视中的人物性格。蒙太奇还可以利用剪辑合成的方法构成多样式的影像呈现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来传达作者创作的出发点和价值,引起观众的共鸣,实现影片的影响作用。随着蒙太奇手段的不断进步,促使蒙太奇手法在影视编导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国内蒙太奇的发展历史、发展经验不足,导致蒙太奇手法在国内的运用较少。国内现有的蒙太奇运用只涉及摄影和配音方面,没有对蒙太奇手法进行深入的应用,对于新出现的影视后期制作技术了解较少,导致其只会将蒙太奇手法运用影视前期的镜头组合之处。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内有必要借鉴学习西方的蒙太奇表现手法,不断提升蒙太奇技术的运用能力。

1.2国内影视编导使用蒙太奇艺术的意识较差

国内影视编导关于影视制作的观念还没有及时调整过来,许多导演在拍摄一部影视作品时,先想到的是传统拍摄手段的使用,运用传统的拍摄技巧进行影视拍摄,对于使用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还没有养成习惯。许多编导和影视制作人员缺少使用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的意识和习惯,不能正确认识到蒙太奇艺术手法的作用,忽略蒙太奇艺术手法的使用,致使影视作品缺乏创新意识,在影视界很难占得一席之地。

1.3没有完全掌握蒙太奇艺术的技术

在当今社会的信息数字时代中,影视作品想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就要使用蒙太奇手段进行创新,使用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的基础是要对蒙太奇的运用技巧和表现方法十分熟练。但是国内的影视编导对于设备的资金投入少,设备的不先进使得蒙太奇的技术无法得到施展,进而蒙太奇的技术也不能真正得到利用,影响了影视作品的制作效果。

2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在影视编导中的应用形式

蒙太奇艺术在影视编导的应用要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及观众的心理设想结构。在影视编导的过程中,导演要根据影视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先后顺序及主题思想的表现顺序将不一样的镜头进行剪辑重组,构成大众喜欢的影视作品。

2.1蒙太奇技术要紧随数字时代技术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观众影视作品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影视作品表现技巧和画面感的要求也在提高。数字时代的来临,为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提供了先进的表现手段,为蒙太奇的表现方式呈现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像蒙太奇,这是一种新型的影视思维和剪辑技术,影视编导可以把不一样的画面与高像素结合起来实现蒙太奇的表现效果。影视编导可以利用信息数字时代的发展机遇,将蒙太奇手法充分运用起来改变国内单一的摄影技术,促使电影表现技术走向多样化。数字技术的每一次更新都会为蒙太奇的创新提供机会,影视编导要把握住数字发展的潮流,及时对蒙太奇表现手法进行革新,创造出新的蒙太奇影视效果。影视编导要积极推进蒙太奇的创新,将新型的蒙太奇手法及时运用在影视编导之中,促进影视编导技术不断得到进步。

2.2蒙太奇技术表现手法为处理影视时空提供新的方法

在影视作品中,时空的跨度较大,时空问题的处理会影响到影视作品整体的表现节奏及人物性格的塑造。影视编导可以利用时空逆转的方法来决定情节的发展方向,利用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展开叙事,叙事内容的展开方式决定着整部作品的和谐性和统一性。在处理作品中的时空关系时,影视编导可以借助蒙太奇艺术的拼接镜头达到影视作品要求的表现效果,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因为不一样的镜头组合方式可以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所以在进行影视编导时,可以借助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来处理时空关系,进而扩大影视作品的表现空间,增加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3运用蒙太奇手法革新影视创作手段

数字时代的发展为蒙太奇艺术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许多的影视创作技术可以通过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得到提升。所以影视编导人员有必要重视蒙太奇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学习,掌握新型的蒙太奇艺术剪辑制作思路,展开专业的蒙太奇艺术学习培训。影视艺术是画面和声音组合而成的表现艺术,数字时代的不断发展使得影视艺术的视觉、听觉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为蒙太奇艺术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提供便利。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可以依据观众的想法和喜好去进行影视编导,慢慢改变着观众的欣赏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相应地为影视作品的剪辑制作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影视编导有必要重视蒙太奇的学习,利用蒙太奇艺术不断更新影视创作技术。

3结论

我国蒙太奇手法的应用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会不断得到提升和进步,我们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来逐步提升蒙太奇的使用技巧,深入挖掘蒙太奇艺术的表现价值,促进我国影视业不断向前发展。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不仅在处理声音、画面上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还对影视作品的整体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雅君.浅析蒙太奇在影视编导中的表现形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3(16).

[2]吉祥.蒙太奇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2(8).

艺术表现手法 篇10

1 电影蒙太奇

那什么是电影蒙太奇艺术呢?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 是指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蒙太奇”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 即在后期制作中, 将摄录的素材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精心排列, 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其中最基本的意义是画面的组合。广义的蒙太奇不仅指镜头画面的组接, 也指从影视剧作开始直到作品完成整个过程中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

电影蒙太奇艺术根据其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划分出如下几个类型:叙事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 理性蒙太奇。

1.1 叙事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 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 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 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 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蒙太奇组接脉络清楚, 逻辑连贯, 明白易懂。叙事蒙太奇又包含下述几种具体技巧:平行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 重复蒙太奇, 连续蒙太奇。

1.2 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是以镜头对列为基础, 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 从而产生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涵义, 以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其目的在于激发现众的联想, 启迪观众的思考。让·米特里指出:它的本意既是叙述故事, 亦是绘声绘色的渲染, 并且更偏重于后者。其中又包括了四种具体的技巧:抒情蒙太奇, 心理蒙太奇, 隐喻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

1.3 理性蒙太奇

让·米特里给理性蒙太奇下的定义是:它是通过画面之间的关系, 而不是通过单纯的一环接一环的连贯性叙事表情达意。理性蒙太奇与连贯性叙事的区别在于, 即使它的画面属于实际经历过的事实, 按这种蒙太奇组合在一起的事实总是主观视像。这类蒙太奇是苏联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爱森斯坦创立, 主要包含:杂耍蒙太奇, 反射蒙太奇, 思想蒙太奇三种表现手法。

2 FLASH动画

在了解了电影蒙太奇艺术之后, 让我们再来看看本文的另一个主角——FLASH动画吧。

FLASH动画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本来是作为幻灯片、插件动画等简易动画的形式出现的, 而随着FLASH技术的不断成熟, FLASH动画作为一种网络动画艺术, 越来越受到世人的注目了。

动画是电影艺术门类的一种, 是用特殊的制作流程和拍摄方法完成的表达一定思想和意境的影视作品。它的观众群一般包括:儿童、青少年, 但随着动画艺术的不断成熟, 已经有更多的中年人也进入了动画迷的行列之中了。

而FLASH动画就是诸多动画形式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主要以网络为媒介来传播的动画。其特点是文件小、所占空间少, 便于个人、小型团体制作, 更有利于在网络上传输和浏览。

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FLASH动画的制作原理吧, 这样能让你更好地认识本文的主角。

制作FLASH动画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逐帧动画。同制作其他动画片一样, 单帧绘画, 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续播放形成动画。这种制作方法是FLASH动画中最常用的一种, 用来表现繁杂的动画。

第二种是形状动画。是一种形状改变的动画。这种制作方法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 在运用这种制作方法时, 首先要设计好动画的动作, 以便于控制这种变化的随机性。

第三种是程序动画。这种属于移动动画。其中包括:遮罩技术、引导层技术等, 这种制作方法一般用于表现场景的移动。

3 将电影蒙太奇艺术运用到FLASH动画中去

我们已经认识了本文的两位主角——电影蒙太奇艺术、FLASH动画了, 接下来, 就要分析分析电影蒙太奇艺术怎样运用到FLASH动画中去了。

要将电影蒙太奇艺术运用到FLASH中去, 首先就要找到FLASH动画与电影艺术的共同特征: (1) 都是视觉艺术; (2) 都要经过前期编剧、中期制作、后期合成三大步骤; (3) 都是为了传达某种思想感情给观众。而不同的是电影艺术相对FLASH动画而言更加费时、费力。因此, FLASH动画更适合个人、小型团体制作完成。

找到了FLASH动画与电影艺术的共同特征之后, 就要分析这样将电影蒙太奇艺术运用到FLASH动画中去。首先要分析分析整个FLASH动画的大概情节, 以确定将会运用哪些电影蒙太奇表现手法;哪些场景运用怎样的电影蒙太奇表现手法;是否考虑在同一场景或镜头运用多种电影蒙太奇表现手法。同时, 也应该考虑在这一场景或镜头运用了这一种或多种电影蒙太奇表现手法之后将会得到怎样的艺术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是否能够观众有同样的感觉, 被其打动。

下面, 我将分如何将电影蒙太奇艺术运用到FLASH动画中去;它的艺术表现形式, 表现效果如何, 有何艺术感染力;以及它的意义, 四个方面详细讲述电影蒙太奇艺术在FLASH中的运用。

如何将电影蒙太奇艺术运用到FLASH动画中去。

(1) 分析剧本:拿到一个剧本之后, 首先就是要分析剧本的思想内容。是要表现一种怎样的情感世界。

《呆木·追寻》是表现一只名叫呆木的小熊不断寻找梦想, 最终变成人类的故事。集中体现了生命在于运动、达成目标就需要不断努力追寻的精神思想。通过呆木小熊反映作者大学生活中的得与失。而《爱情候补》就截然不同。这个剧本表现要表现的是男主角与女主角感情结束、分手的一个片段。因为分手, 男主角不再活力依旧, 女主角也因此变得郁郁寡欢, 通过男女主角一些简单的动作, 展示了爱情结束之后, 人们的沉闷心情, 揭示了“爱情并非你所想”这一深刻哲理。

(2) 分镜头:分析完剧本的思想内容之后就是要画出FLASH动画的分镜头了。这个环节也是需要大量运用电影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的环节。分镜头的绘制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物体的造型, 空间的塑造, 装饰物的点缀了, 还包括镜头的拉伸、延续, 场景的切换, 等诸多影视艺术上的问题了。

总之, FLASH动画会像电影艺术一样, 走上产业化道路, 发展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商业艺术门类, 为日新月异的网络世界增添一道独特、绚烂的彩虹。

摘要:随着FLASH动画的流行, 人们对FLASH动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那么如何提高FLASH动画的质量?这是摆在每个关心、热爱FLASH动画的朋友们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在FLASH动画中如何借鉴电影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段作一次初步探讨。

关键词:电影蒙太奇艺术,电影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FLASH动画

参考文献

[1]Engraving time.Andelay·Takfousger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2]米开朗基罗·安冬尼奥尼.一个导演的故事[M].广西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达纽西亚·斯多克.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M].文汇出版社, 2003.

艺术表现手法 篇11

【关键词】舞台灯光;艺术手法;明暗;光位;演区;光色;投射角度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5.05.013

Discussion on the Performance Practices of Creating Artistic Images by Lights on the Stage

ZHOU Rui

(Zhejiang Song & Dance Theatre, Hangzhou Zhejiang 310006, China)

【Abstract】Combined with case, starting from the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the stage lights, the author discusses several basic performance practices of creating artistic images by lights: light and dark, color, pattern, angle, etc., in order to create artistic images and achieve a high degree of unification between content and form.

【Key Words】stage lights; artistic technique; light and shade; light position; performance area; light color; projection angle

1 概述

舞台灯光作为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手段,在现代舞台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空间氛围的营造、华丽的服装以及形象各异的人物造型都离不开灯光的渲染和刻画;同样,也正因为有了这些,灯光才有了它发挥想象的空间和宣泄情绪的媒介。作为舞台综合艺术的一部分,灯光在很好地渲染戏剧情绪和表达情感的同时,也有了自己的灵魂,通过想象和构思转化为无声的艺术语言,娓娓道来,沁人心脾。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从生活中加以提炼和概括并通过艺术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审美价值和蕴含丰富情感的特殊形象。艺术形象在舞台上主要表现为人物形象和环境形象,它具有极强的表意性,饱含着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情绪和愿望。灯光设计者在舞台上利用灯光塑造艺术形象的行为是将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过程。所以,灯光设计者需要充分调动自己能够掌握的一切艺术技巧和物质手段,努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从灯光的根本功能出发,灯光在舞台上塑造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灯光的明暗,即灯光投射区域的明暗强弱及范围大小;二是灯光的色彩和图案,即光的颜色和光斑形状;三是灯光的角度,即灯具安装的位置和投射角度。通过合理地运用这些灯光的表现手法,就能达到刻画人物内心、交待场景时空以及渲染气氛的目的,从而将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寓意充分地融入艺术形象之中。

2 光的明暗和演区变化

首先来谈谈光的明暗。众所周知,不同强度的光,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正午的阳光给人明亮和振奋的感觉,而黄昏的阳光则让人感觉昏暗而郁闷。在运用灯光时,就要充分利用光在不同明暗强弱下所产生的不同情绪,选择合适的光及灯具,从而更好地塑造艺术形象,烘托气氛,表现主题。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舞蹈节目,其中的灯光处理给笔者留下的印象很深刻。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运用光的明暗强弱来塑造人物内心和场景的案例。它讲述的是一个和尚在寺庙里深思一个问题,反复推敲、琢磨,最终豁然开朗而有所悟的故事。该节目的灯光设计从始至终全部使用白光,没有使用一束色光。设计者通过对几组光的强弱和范围大小的控制获得了各种不同的灰色调,再将这些光合理地贯穿运用到演出中。

节目开始,设计者用了一台成像灯从演区上空斜射到舞台一角。光位为侧逆光位,光斑切割成长方形,边缘稍虚,亮度也压得比较暗。和尚就在这昏暗的光区中盘腿而坐,犹如身处庙宇里的一角。昏暗的光本身就给人以压抑感,这样的开场光,既交待了场景,又通过对人物的塑形,从剧情上加深了他内心的疑惑。

随着和尚的起身和舞动,对应他的移动位置切换了几组光:时而是上场门第二或第四道侧笼的柔光灯交替亮起;时而又是下场门第一或第三道侧笼的柔光灯交替亮起;有时又有几束演区上空的光束灯交替在和尚的身上亮起。忽明忽暗的光影交织和不同光区明暗交替节奏的加快,营造了和尚思绪繁乱和徘徊思考的情景。而这一切恰好是此时和尚百思不得其解、焦虑疑惑的内心写照。

之后,演区的逆光和面光灯位的舞台回光灯渐渐加强,两侧吊笼的柔光灯同时渐渐亮起。明亮的区域也在增大,犹如思绪开始飞扬,疑惑也在慢慢消除。随着整个光区的继续扩大,亮度也在继续地增加。直至最后,在舞台的顶部中央围绕着和尚的几束强烈的光束灯亮出,做最后的定点造型时,表明了他已消除心中的疑惑而恍然大悟了。此时,观众一直压抑的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该节目通过灯光明暗的控制和利用光影对人物的心理暗示,对外在空间和人物内心进行了有力的塑造。

3 光的色彩和图案

再来谈谈光的色彩和图案。笔者以为,人的视觉感受可能对光的色彩最敏感了。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情绪表达,如红色代表火热,金黄色代表阳光和希望,蓝色代表宁静和哀伤,绿色代表和平,紫色代表神秘等。设计者在用色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光色的情绪特点来渲染气氛,刻划人物内心,从而引导观众的情绪融入剧情。现今的舞台上大量地使用了电脑灯,它的最大特点是能投射出各种不同形状和虚实的光斑。合理地运用这些光斑可以很好地辅助舞台场景,既能表现出斑驳的树影和波光粼粼的湖面,又能用锐利的光束拉伸空间渲染气氛。这是一种通过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光,让人产生不同联想来塑造人物内心和交待场景的表现手法。

现代绍剧《热血忠魂》讲述了英雄警察张叶良与贩毒团伙作斗争并因公殉职的故事。笔者担任该剧灯光设计,并根据上下半场的不同戏剧情绪,使用了不同的灯光色调和光斑来加以表现剧情(见图1)。

上半场剧情讲述张叶良暗访侦察和抓捕毒贩的过程。在宾馆搜捕毒贩的戏中,当张叶良得知毒贩行踪后深夜来到宾馆,此时毒贩就躲藏在宾馆的角落里。笔者将整个逆光位﹑上下场门流动光位和下场门桥光位的电脑染色灯用深蓝色光铺了场景底色,上场门桥光位则用电脑染色灯的中蓝色光作为环境主光。在上场门的桥光位(位置偏高处)安装了3台电脑图案切割灯,将加了浅蓝色片的光斑图案切割成窗户阴影状投射在地面和楼梯上,营造出了深夜寂静的宾馆大堂,阴冷的月光透过落地窗户洒在大堂的地面和墙上的场景。当张叶良进入大堂后,面光位和逆光位各有一台电脑图案灯渐渐亮起,光斑稍虚,逆光浅蓝色,正面光浅橙色,布光范围不大,以此作为英雄人物的定点光。对躲在角落的毒贩,用了一束蓝紫色的电脑灯光束将垂直顶光投射在他身上。通过这样的场景营造和人物造型的色彩反差,将一个看似不统一的画面变得符合逻辑,以此表现出英雄在抓捕毒贩过程中的勇敢和艰险,以及毒贩的阴险狡诈。

在英雄和毒贩搏斗的戏中,笔者利用电脑图案灯的碎点图案加上红色的色片,组成了几组不同虚实大小的红色光斑,不规则地投射在宾馆楼道和走廊等场景中,以此表现张叶良受伤后一路留下的斑斑血迹。当毒贩将匕首刺入他胸膛的那一刻,为了表现出英雄的壮烈和无畏,笔者采用满台的电脑染色灯将舞台染成红色,再将顶光上所有的电脑图案灯用红色光束加一台正面电脑图案灯的白色光束(亮度60%)来给英雄人物作定格造型(见图2)。通过对人物的这一灯光塑造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一个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瞬间树立在观众的心中,同时也将剧情推向了高潮。

下半场主要是回顾烈士生前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在和女儿交流的那场戏中,逆光位和上下场门流动光位及下场门桥光位用了所有电脑染色灯的绿色光作为环境光,上场门桥光位位用了电脑染色灯的金黄色光作为主光,再结合顶光位的电脑图案灯,用金黄色碎点光斑制造出阳光透过树叶而形成的斑驳,营造出父女俩在阳光下嬉戏的幸福场景,寓意了父亲对女儿的殷切希望和女儿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妻子谈心的戏中(见图3),用逆光位电脑染色灯的浅中蓝色光作为底色, 上场门桥光位和流动光位的电脑染色灯以浅粉色光(80%亮度)作为主光,下场门桥光位和流动光位的电脑染色灯以浅蓝色光作为辅光。再将顶光位的几组电脑图案灯用粉色和少许黄色的花状光斑均匀地投射在舞台上,营造一种略带艺术夸张的温馨浪漫场景,来表现他们美满的生活和忠贞不渝的爱情。

全剧通过上下半场的光色反差和恰当的光斑运用,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绪起伏和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剧情上,也充分表达了烈士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抛洒热血的英雄气概。剧情和观众的情感获得了很好的统一。

另外,由笔者担任灯光设计的舞蹈《溶·深情》的灯光处理中也运用了较多的光色和光斑来加以表现主题。该舞蹈以“水之精灵的诞生”、“污染”、“净化”、“绿水青山”四段舞蹈来表达万物对“水”如子女对母亲般的深情(见图4)。“水之精灵的诞生”的场景较空灵,舞台上只用了顶上电脑图案灯的绿色碎点图案营造洁净的树林,几束蓝色电脑灯光束为水精灵塑形;“污染”中,用橙红色的逆光和橙黄色的碎点图案光斑,及背景屏上的烟雾缭绕,来营造大自然被污染后生灵涂炭的景象;“净化”的场景光,是在“污染”的基础上配合水精灵的出现,在下半场区域叠加了一组蓝色的电脑灯逆光光束和两侧桥光位的浅蓝色光,以此表现水精灵的出现使污染慢慢地消除;“绿水青山”则用了满台的绿色光铺底和金黄色的碎点图案来表现大自然的清新和美好。

4 光的投射角度

有强弱合适的光和色彩的同时,合适的光的投射角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光的照射角度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换。比如朝霞和黄昏,光照的角度比较低而柔和。而正午的光照角度就会显得陡峭和锐利。正因如此,选择好合适的灯具和光的投射角度,在舞台上就能准确地表达出剧情中所代表的时间和方位。

比如,笔者在音乐剧《桌的琴》的灯光设计中,就运用了光的各种投射角度,来表现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见图5)。这是一部关于青少年教育的励志剧,讲述的是一位清洁工母亲独自养育儿子成才的故事。在母亲大清早清扫马路的戏中(见图6),上场门低流动灯位用电脑染色灯调了较少的紫红色的柔和光来表现天刚亮时的朝霞,下场门低流动灯位电脑染色灯配以深蓝色光,上下场门桥光位的中蓝色光作为环境补色,逆光位的电脑染色灯用深蓝色光作为底色;母亲出场光用60%亮度的追光跟随。这场戏开始的场景所要交代的最重要的情景语汇就在于“天似亮非亮”,以此重点表现出母亲在天还未全亮时就要开始辛劳的工作。

此外,光的不同照射角度也能体现出不同的情绪。一般明快响亮的场景都是高灯位光所体现出来的,而一些比较恐怖压抑的画面往往是低灯位的投射光所制造的效果。在《桌的琴》中有几场戏是校园的场景。为了营造出象牙塔里学生们孜孜不倦地求知的景象,笔者在校园的场景中运用了大量金黄色高桥光位的电脑灯光束作为明媚的阳光铺在舞台上,用浅中蓝色的电脑染色光投射天幕来代表蓝天。

另一个案例是笔者读书时曾担任灯光设计的古希腊神话剧《美狄亚》。剧中的国王是个欺压百姓、专横跋扈的暴君。他每次出场都会跟着一大群卫兵,笔者在台口落地安装一组由4台水平50°成像灯组成的灯组,将4个成像灯的浅蓝色光光斑切成长方形并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光斑,水平略微上仰地正面投射在他们身上。而在他们身后,刚好有一堵象征禁锢人们思想的高墙的布景,所以在这组光的投射下,背后的墙上自然地形成了他们高大的身躯阴影,形象地表现出了国王对人民的残暴压迫和思想上的禁锢(见图7)。这些人物场景的塑造也是典型的通过控制灯光的不同投射角度而实现的。

5 小结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篇12

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表达效果, 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 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二、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关系

区别———表现手法是用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的手法。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句子的表达效果的手法, 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而修辞手法则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联系———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比如, 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 但它如果间隔使用, 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就非常明显, 也可视为表现手法;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 有时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 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 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三、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

表达方式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表现手法是达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的方法。

四、表现手法分类

表现手法包括写人、记事、咏物、抒情、议论、结构安排等的手法。

如借景抒情、渲染、烘托、白描、动静结合、多角度、移步换景、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借古讽今、顺叙、倒叙、抒情、插叙、借人自比、赋、比、兴、虚实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对比、映衬、联想、想象、似褒实贬、曲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先抑后扬、重章复唱、铺垫、伏笔、照应等。

五、鉴赏表现手法的答题思路

首先指出运用什么技巧;然后举例分析;最后点明在表达思想感情、结构安排和审美效果等方面的作用。

【例1】读下面的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 雨凄凄, 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 思乡处, 潮退水平春色暮。

(1)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 前三句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3) “思乡处, 潮退水平春色暮”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答: (1) 表达离愁别恨 (或思乡之愁) 。

(2) 借景抒情, 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思乡之情。

(3) “潮退了、春深了、思乡而不得归期”, 景色描写为思乡涂抹了凄迷的色彩。

【例2】读下面的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然烟笼十里堤。

(1)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感伤时事的情绪,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

答: (1) 六朝繁华如梦远逝, 台城柳不管人世沧桑、朝代兴亡, 却依旧逢春早发、欣欣向荣, 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 同意。诗人身处晚唐, 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 诗人凭吊台城六朝遗迹, 自然联想到唐王朝的命运, 怀古伤今。

【例3】读下面的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马 (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注】金络脑:一种贵重的鞍具, 借指马受重用。

何当:怎么能够

(1) 简要说说前后两联的关系。

(2) 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答: (1) 首联写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 正是英雄用武之地, 为骑马勇士登场铺垫。

(2) 借写马, 表现作者热切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练习:

1. 读下面的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简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答: (1) 衬托, 以冰雪衬托梅花的坚毅耐寒。

(2) 对比, 与混芳尘的桃花对比, 显示梅的高洁守志。 (3) 托物言志, 借梅花的形态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

2. 读下面的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 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简要赏析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

上一篇:成本效应下一篇:空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