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融资

2024-08-14

产业链融资(共12篇)

产业链融资 篇1

文化产业作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 相对于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的拉动性与“溢出效应”, 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发展文化产业, 不仅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增强我国软实力, 而且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 文化产业具有反周期调节与逆势而上的特点, 对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正因如此, 2009年7月国务院适时推出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为一项国家战略。但是, 由于文化产业抵押担保物较少、融资手段与方式缺乏创新、政策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影响, 目前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狭窄, 银行信贷投入不足, 民间资本与外资参与较少, 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如何打破融资瓶颈, 促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已成为金融部门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文化产业融资现状

(一) 融资渠道狭窄, 银行信贷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项目的投入, 依然主要依赖国家, 政府财政投资占62%, 而社会投资较少, 其中民营投资占27%, 外商投资占11%, 尚未形成政府、银行、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投融资格局中, 信贷资金占有较大比重, 而我国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投入则明显不足。以文化产业大省湖南为例, 2008年末, 湖南省金融机构文化产业贷款总额为46.8亿元, 仅占全部贷款的0.7%, 远低于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5.1%;从供需对比看, 2009年全省70个重点文化项目的资金需求总额达300亿元, 其中贷款需求150亿元, 而近年来该省每年增加的文化产业贷款均不足10亿元, 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缺口较大。

当前阻碍银行信贷投入的因素包括:一是贷款抵押担保难。与传统的工商企业相比, 文化企业大多具有固定资产少、以无形资产为主的资产结构轻型化特点, 其核心资产主要是知识产权、版权与收费权, 而缺少土地、厂房等能作抵押的不动产。二是风险大。文化产品属于特殊消费品, 政策性风险与市场风险巨大。据业内人士透露, 目前30%~40%的影视作品因为没有通过政审而难以收回成本。即使通过政审, 其市场价值的高低也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 比如作品的风格、流派以及作者、导演、演员等创作团队的审美观、价值观、艺术修养等决定其市场销售状况, 较多的不确定性使商业银行望而却步。三是社会效益大而经济效益差。一些大型文化项目的投资额度大, 建设周期长, 建成后社会效益大, 而经济效益不够明显, 商业银行从自身经营效益角度考虑难以放贷。四是无形资产评估难、处置难。近年来, 一些银行也在试图为文化企业开办无形资产抵押贷款, 但实践中却遇到了障碍, 我国缺乏权威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 缺乏权威的评估标准与方法, 评估的随意性很大, 评估后确定的资产价值难以得到银行的认同;同时无形资产的流转市场不健全, 一旦贷款不能按期偿还, 作为抵押物的无形资产难以及时处置、变现。

(二) 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民间资本参与较少

面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是产业低成本扩张的一条有效途径。发达国家将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取得过很好的经验, 如美国文化产业的繁荣, 得益于吸收全球投资并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而目前我国除深圳等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有少数几家文化企业成功上市融资外, 其他地区还处于空白。主要是现行政策对文化企业上市融资与发行债券多有阻隔, 准入门槛较高, 加上文化体制改革不到位, 文化资源整合不够, 企业经营规模偏小, 运作管理不规范, 大多不具备直接融资条件, 导致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同时, 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参与较少。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调动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投资的积极性, 如日本几乎所有一流大型企业都以各种不同形式支持与参与文化活动, 如著名的“丰田杯足球赛”、“NEC中日围棋擂台赛”等;美国各大公司、基金会与个人对特定文化活动的捐助金额是政府投资的2~3倍。而我国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市场仍然存在诸多限制, 并且缺乏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激励政策, 民间资本难以介入或不愿介入, 文化产业投资主要依靠政府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

二、文化产业融资完善措施

(一) 加快金融创新, 构建多元化融资格局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推出, 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性发展, 正迎来一个历史性拐点, 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周期, 因而《规划》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确保文化产业的合理资金需求。破解文化产业融资难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 创新信贷产品, 加大信贷投入, 同时降低准入门槛, 制定激励政策, 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与外资广泛参与文化建设, 形成多元化融资格局。

其一, 开发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新产品, 加大信贷投入。由于文化企业具有固定资产少、以无形资产为主的资产结构轻型化特点, 缺乏土地、房产等约定俗成的抵押物, 因而各银行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 拓宽贷款抵押范围, 引入知识产权、版权、收费权等新型抵押物, 尝试开办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版权抵押贷款、电影电视制作权抵押贷款、收费权抵押贷款等新的贷款品种。同时, 还要对文化企业进行必要的市场细分, 根据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融资方案。比如, 对于具有稳定物流与现金流的企业, 可发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仓单抵押贷款;对于租赁影视制作基地与设备的企业, 可发放融资租赁贷款;对于融资规模较大、项目较多的企业, 可发放银团贷款、组合贷款。

其二, 推行知识产权证券化, 实现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有效结合。资产证券化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创新之一, 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是以金融技术为依托, 以知识产权作担保, 以证券化为载体的融资方式, 具有融资成本低, 实施难度小, 不影响知识产权权属等优点。在美国, 知识产权证券化已运用于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 包括电子游戏、音乐、电影、休闲娱乐、演艺、主题公园等与文化产业关联的知识产权, 几乎都已成为证券化的对象。我国文化企业应积极利用这种先进的融资方式, 变现债权来改善现金流状况, 优化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 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其三, 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文化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与需求情况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规模大、效益好、管理规范的大型文化企业, 应积极申请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高科技中小文化企业, 可通过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的文化企业, 可通过与上市公司的合作, 采用收购、兼并、托管、资产置换等资本运作方式, 达到“捆绑上市”或“借壳上市”的目的;符合发债条件的中小文化企业, 可运用企业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等债务工具进行低成本融资。

其四, 扩大利用外资, 推进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国际化。我国应进一步放宽政策限制, 降低准入门槛, 鼓励外商在更广阔的领域投资兴办文化企业。积极探索利用国际资本的新方式, 努力与跨国文化集团开展多形式合作, 大力发展中外合资文化企业, 利用境外合作者的资金、技术与营销渠道, 生产高智能化、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 进而提升我国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 还要争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 利用期限长、利率低的国际优惠贷款来推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二) 制定激励政策, 建立融资配套服务体系

制定激励政策, 建立融资配套服务体系, 是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多元化融资格局的前提与保障。从发达国家看, 早在1917年, 美国联邦税法就规定对非盈利性文化单位免征所得税, 并减免资助者的税额, 以鼓励企业以及全社会对文化事业进行赞助与支持。从新兴的文化产业强国韩国看, 韩国政府制定了大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对进驻文化产业园区的单位提供贷款贴息与项目补助, 并由政府出资设立各种专项基金, 如文化产业振兴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 以“杠杆方式”撬动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文化建设。这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我国各级政府应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 用于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与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对符合政策导向的文化产业贷款给予贴息支持, 对银行贷款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 引导信贷资金向文化产业倾斜;同时还应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对处于初创阶段的动漫、数字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进行引导性、示范性投资, 进而带动民间资本与外资进入, 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换代。制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 吸引国内外企业积极参与文化设施建设与经营, 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 逐步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文化产业融资体系。此外, 还应加快建立文化产业融资配套服务体系。开办无形资产抵押贷款, 加大信贷投入, 仅靠商业银行自身努力是不够的, 还必须借助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的支持, 以解决无形资产评估难、抵押物处置难等问题。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应设立知识产权专利评估机构, 专门从事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与咨询;二是建立知识产权二级交易市场, 为知识产权拍卖、信息发布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建立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机构, 以弥补文化企业抵押担保的不足;四是保险部门要大力开办文化产业保险业务, 拓宽保险范围, 以降低文化产业的经营风险与贷款风险, 消除银行的“惧贷”心理。

参考文献

[1]余晓泓:《美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及启示》, 《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12期。

[2]周晓强:《金融支持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金融时报》2009年8月3日。

[3]王远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 《中国金融》2008年第11期。

产业链融资 篇2

时间:2014-01-10 编辑:马思伟

文化产业作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的拉动性和“溢出效应”,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我国软实力,而且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过,当前发展文化产业,还要首先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文化产业融资难的症结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难主要表现为现有金融服务水平难以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

首先,现有金融服务无法实现对文化产业的对接。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存在明显差别,轻资产、无形化、知识化特点较为明显,往往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担保品,特别是处于初创期的文化型小企业,由于缺乏稳定的现金流,还款来源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早期风险比传统产业高很多。金融机构尚未研究并建立起完善的文化企业资产评估体系,很难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文化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同时,金融机构在为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时,受到利率政策限制,仅靠贷款利息难以覆盖可能产生的高风险。另外,银行类金融机构无法采取股权投资形式提供融资服务。

其次,现有金融服务愿望无法快速对接文化产业的融资信息。目前,文化产业与金融服务依然属于“两张皮”,一方面金融机构在服务中小文化企业时,面临着企业点多面广、信息分散、风险和成本较高的实际问题,虽有服务中小文化企业的美好愿望,但寻找合适服务对象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导致金融机构实际操作束手束脚;另一方面,众多中小文化企业为寻找发展资金而犯愁,到处寻求金融服务,但成效并不显著。

此外,现有金融服务水平无法满足充分对接文化产业的外部需求。伴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文化企业在选择外部资金过程中的主动性和针对性逐渐增强,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由以往的单纯资金数量需求向综合增值服务需求转型。而目前金融服务机构的功能较为单一,单纯提供资金的模式尚未改变,综合性服务能力欠缺,导致文化企业在选择金融

服务机构时心存顾虑。

多措并举破解文化产业融资难

制定减免税、财政贴息等激励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我国各级政府应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符合政策导向的文化产业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对银行贷款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引导信贷资金向文化产业倾斜。应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对处于初创阶段的动漫、数字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进行引导性、示范性投资,进而带动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换代。吸引国内外企业积极参与文化设施建设,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逐步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文化产业融资体系。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沟通。一是设立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建立文化产业信息交流服务中心,建设文化企业信息数据库,推出优秀文化企业评选标准,提供重点支持的文化企业名录,定期向金融机构推荐文化企业贷款项目,着手开发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二是设立金融联动服务平台。联合包括创投企业、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在内的各类机构,建立文化产业金融服务战略联盟,借助专业研究团队,为文化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创新文化产业的融资机制。一是放开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私募股权投资试点,以便金融机构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补偿所承担的高风险。二是创新文化产业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建立文化类信托投资公司,发起文化产业专项信托计划,所发行的信托产品由政府政策资金、专项引导基金、社会资本等共同认购,募集的信托基金投向由评审专家筛选、能够体现政府扶持意愿的优秀中小文化企业。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拓宽金融服务范围。一是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推进适应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信贷管理制度创新,推动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二是鼓励扩大经营范围,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文化创意类园区内设立专门为文化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支行、信贷中心等信贷服务专营机构。三是有机串联金融网络,鼓励文化产业基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担保公司、信托公司、创投企业构建服务文化产业的金融链条。

云南文化产业融资现状浅析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融资;云南

文化产业—“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不争的事实,其带来的诸多经济、文化效益,在此不必赘述。云南省政府较早地提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尽管成效显著,为今后云南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融资难问题,云南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云南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科学构建也势在必行。

一、云南文化产业融资现状

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使得其融资支持受到普遍关注,对于经济、文化产业欠发达的云南省来说更是如此,笔者通过对云南省文化产业现有融资模式的深入调查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1.融资体制发生巨大变革

根据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文化产业是一个非营利或微营利产业,文化和公共服务作为一个纯粹的消费独立部门由政府财政全包,从而使得投资渠道过于单一狭窄,只讲投入不讲产出,和投资主体的市场定位完全背离,无法满足投资回报的基本要求。现如今,政府慢慢结束扮演管制者的角色,并逐渐从干预市场发展的角色转变为遵循市场技术、消费者和公民意愿的角色。

2.融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政府投入

长期以来,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尽管政府对文化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财政政策,但由于金融投资的企业结构和行业结构不平衡,导致了金融支持乏力。另外,文化产业的产业特征和银行的贷款程序存在冲突,也使得文化产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3.融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

云南省文化产业目前的投融资结构中,政府仍然是投融资的关键主体,云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僵化导致了:(1)利用外资的水平低:(2)大多数文化生产单位很难适应市场竞争,缺乏活力,经营分散,自我发展能力弱,民间游离资本的进入门槛又普遍较高,社会上的大量闲散资金很难进入文化市场。总之,投融资主体单一,投融资渠道不畅,发展资金短缺,使得许多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尽快落实,这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在云南省的顺利开展。

4.金融投资文化产业的兴趣不高,金融服务相对落后,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市场行为具有逐利性的金融公司,只会把信贷投向利润丰厚的行业。文化产业由于其不连续的生产以及相关性和同质性,导致了其风险大、评估难度大等特点;其次,文化产业以智力投资为主,拥有版权知识产权等轻质资产,但缺少土地、厂房等能作抵押的固定资产,这与银行的贷款程序存在冲突。文化产业受其自身特性的制约,造成信贷资金不愿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些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云南省文化产业市场一方面拥有广阔的未来,急需大量资金支持,而另一方面金融业介入的动力不足,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二、针对云南文化产业融资现状的改进措施

改变云南文化产业融资难的现状,必须从各个方面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

1.要将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到底

政府要完全清楚正确地认清自己的位置和应当发挥的作用,改变以往的陈腐观念,进一步深入改革原有文化单位的企事业性质,实现其市场化,利用市场为其增添新的活力,只有文化体制率先实现真正的革新,才有望从根本上走出融资困境。但是,政府将文化产业推入市场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撒手不管,坐享其成,恰恰相反,政府仍然要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如今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仍然是推动其发展的中流砥柱,更应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贷款贴息、扶持资金等投入,以加快金融业走进并壮大云南文化产业的步伐。

2.改善行业结构,实现资源整合

目前云南省的文化产业,除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企业外,大多数文化企业都是分散经营,规模小,抵押或质押担保品缺乏、风险较大,导致金融机构不愿向文化产业提供融资支持。因此,有必要打破现有的行业结构,重新整合资源,使各个文化企业之间形成链接,使其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将融资的主体由单个文化企业转变为整个文化产业链,于此同时,通过政府引导,继而赢得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或集团支持,形成产业规模,实现规模效益,这样一来,就能降低其风险、展示其收益。经济发展也需要注入新的血液,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必然会主动涉足文化产业,这样就能吸纳金融业各种逐利资金,打破融资难的困境。此外,由政府引导,定期展开文化企业和金融企业的交流,打通融资渠道,加大银行对文化产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最后,搭建融资平台,实现多渠道、多元化融资方式。云南文化产业的融资主体不应该只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还应该尽快搭建融资平台,降低文化企业入驻门槛,鼓励并促进社会资本、合资、外资经济结构的投融资企业进驻云南文化产业,拓宽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广泛的社会资金加入文化产业。

三、结束语

当前,云南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的不完善、行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融资渠道的匮乏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其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的介入与支持,只有结合目前文化产业融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金融业推进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才能借助金融的强大助推力,促进云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实现真正的“云南模式”。

参考文献:

[1]耿同劲.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研究[A].贵州社会科学,2013.(6):96–101

[2]袁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2.(1):6–9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

产业链融资中的技术价值评估研究 篇4

1.1 手机产品的市场选择

“山寨制造”是业界讨论热烈、褒贬不一的热点话题。所谓“山寨制造”是指那些没有研发机构、不接受相关检测、没有售后服务、偷逃税金的地下工厂生产模式。“山寨制造”唯一要做的就是组装, 其主要的优势是低价高端模仿, 其价格比同类品牌产品低很多, 甚至只是品牌产品的零头。据不完全统计, 2012年流入市场的“山寨制造”手机1.92亿部, 占有全球市场的较大份额。尽管各地政府对“山寨制造”手机进行了查处, 但打击之下的”山寨”手机生意依然十分红火, 不仅畅销全国, 还销往非洲、中东和东南亚。2008年, 面对凶猛的“山寨制造”手机的蚕食、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 联想、波导、TCL等国产品牌手机损失惨重, 纷纷关门停产, 联想手机转卖给弘毅投资。国产品牌手机深受“山寨制造”困扰而元气大伤的同时, 给国外品牌手机长驱直入提供了机会, Analysys International数据显示, 诺基亚等国外五家手机厂商就占领了我国手机市场近70%的份额, 诺基亚成为当时中国手机的领导者。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 “苹果”品牌一度引领中国手机市场;随后, “三星”等国外厂商高歌猛进。2010年后, 基于客户体验的优势, “华为”、“魅族”、“小米”等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 “联想”智能手机等也纷纷抢占市场份额, 国产智能手机重新占领了市场高地。

1.2 VCD产品的自然选择

1992年我国万燕公司就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VCD机, 1993年试销1 000台被抢购一空, 可以称为原始创新。随后, 万燕公司投资1 600万元美金进行产品研发、投资1 000万元进行广告宣传, 并向多家音像出版社购买版权推出卡拉OK碟。但万燕公司没有掌握机芯设计制造等核心技术, 只是进行产品形态的创新, 产品的可模仿程度较高。很快, 万燕公司在其VCD机销量还不到两万台、技术研发的费用还没有收回时, 爱多等很多公司就进入了VCD领域, 并在重金广告的轰炸下产品销量直线飘扬。1996年我国VCD机销量猛增, 从上年的60万台直接飘升到600多万台, 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国外公司进入, 其中美国斯高柏、韩国三星等凭借技术优势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并形成攻势。1998年国内VCD机的销量达到1 400万台, 1999年到达顶峰, 但利润不断下降。此时, 国内VCD厂家数量大增, “长虹”、“爱多”、“万利达”、“步步高”等厂家激烈竞争, 由于VCD整机组装技术简单, 靠一把螺丝刀就可完成, 出现了大量的“花都机”、“翻版机”。到2002年, DVD已经取代了VCD市场的主导地位, 成为了播放机市场的主流, 2003年VCD基本退出了市场。

1.3 洗衣机产品的自然选择

加入WTO初期, 与其他产业相比较而言, 我国洗衣机行业处于一个相对平稳和具有优势的环境, 如“海尔”、“小天鹅”、“小鸭”等国产洗衣机产品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我国洗衣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产品研发滞后, 劳动力成本低和本土化运作的优势渐渐消失, 企业被迫走多元化经营道路, 以其他产业来维持洗衣机产业的发展;多元化经营进一步削弱了洗衣机产品的核心专长,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企业不得不参与一轮又一轮的降价大战, 依靠打价格牌使本来就很微薄的利润没有了增长的空间, 甚至出现亏损, 这样使得企业更是无能无力进行技术创新、产品更显得缺乏竞争力。如此恶性循环, 企业只能依靠炒作或者减少性能、精简元器件来应付价格战。2008年初, 位居国内洗衣机行业六甲的山西海棠仅仅为30多万元的债务宣告破产;随后的四个月内, “小鸭”、“荣事达”、“小天鹅”等品牌机纷纷被收购, “水仙”、“白菊”被迫停产, 即使是在农村市场打游击战的杂牌机也纷纷被收编。至此, 在我国曾为产销量世界第一位的洗衣机生产大国的洗衣机行业却面临着生死存活的难关。

而就在国产洗衣机产品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时, 国外洗衣机产品凭借技术优势长驱直入, 他们在陆续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来的同时, 加强了中国本土化研发, 缩短了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的周期, 推陈出新的速度明显加快。2003年“LG”、“西门子”、“松下”、“三星”、“伊莱克斯”的市场销售额比上年分别以94%、102%、143%、145%、2367%的速度飙升 (数据来自北京中企市场研究中心NRCCE) 。国外洗衣机产品均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招牌, 具有“大容量”、“洗干一体”等功能的高端滚筒洗衣机的比重不断增加, 而且瞄准了“低噪”、“杀菌”、“不伤衣物”等健康功能。除了滚筒洗衣机, 外国公司还针对波轮洗衣机进行研发, 如惠而浦推出的“仿生花浪洗”功能的“炫力波”系列, 集滚筒式洗衣机的低磨损和波轮式洗衣机的高洗净度于一身, 堪称丝织物专业护理师。

2 产品市场选择的规律

2.1 产品市场选择进化过程

2.1.1 开辟新市场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新的市场需求被挖掘出来, 但需求是动态变化的, 所以其走势还不明朗。这时候要做的工作, 先是推出试销产品, 试探市场反应, 改进产品性能, 预测市场需求发展。如果市场需求还不成熟, 要以产品性能诉求引领消费者, 培育新市场。同时, 进一步改进产品性能并储备几代产品, 根据市场发展不断升级换代, 以防御竞争对手进入。

在这个阶段, 消费者不了解这种产品, 只有科技狂热追求者和猎奇者争相购买, 产品市场发展前景不清晰但也没有多少竞争者, 这时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市场可能被迅速打开, 要考虑如何迅速扩大产能、迅速占领市场才能不被后进者超越。如万燕公司在VCD市场打开后对随之而来的迅猛发展没有准备, 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市场被后进者抢占了。其实万燕公司没必要自己组建工厂, 在珠江三角洲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足可以买到其所需的任何零部件, 靠委托加工就可以迅速扩大产能并占领全国市场。二是产品推出过于超前则市场打开速度太慢, 那就要储备几代产品, 在时机成熟时快速推出新产品, 积极防御竞争者进入。如小霸王学习机刚刚投放市场的时候市场反应特别慢, 小霸王生产企业投放了大量的广告费用但没有产品代际存贮, 等打开市场后却被北京一家带有存储器的学习机将其挤出了北京市场。

2.1.2 市场竞争

当一家企业开发的产品技术成熟、产品成套后, 更多的潮流追随者开始消费购买该类产品, 市场逐渐被打开。由于我国企业的研发一般都处于价值链的中下端, 技术含量不高, 很容易模仿, 于是很多家企业会跟进该领域。对同一类产品在很多企业进行竞争的时候, 此时经营一般都缺乏规范, 竞争逐渐增强、利润率逐步下降, 但这时产品形态类型开发还不成熟, 同质化比较严重, 竞争要么靠质量信誉、要么靠价格。在这一时期如果能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和差异化程度, 就意味着增强产品价值, 在同类产品价格类似的状况下必然胜出。如温州柳市的低压电器占我国低压电器市场份额的50%以上, 但之前曾有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其产品也因此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而正泰集团创始人南存辉在创办企业后不久就把产品带到北京进行了质量认证, 以质量信誉来进行竞争, 之后在国家整顿低压电器行业时很多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纷纷停产, 南存辉的企业却销量节节攀升且兼并了大量小企业组建了正泰集团。

在这一时期另一个竞争的法宝就是低价销售。对低收入群体来说, 他们对价格非常敏感, 低价销售竞争方法几乎百试百灵, 如沃尔玛、神舟电脑等一直坚持低价策略,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低价策略只能维持一时的销售量增长, 不会持续很久;更为关键的是大幅度降价只能换来脆弱的领先, 而这种暂时的领先优势很快就会失效, 而且如果是行业轮番降价掀起价格战, 只会损伤整个行业的实力, 使行业整体受损。我国很多行业都曾经或者正在上演价格自杀战。

2.1.3 技术竞争

随着技术的发展, 产品的性能逐渐稳定、功能逐趋完善, 更多理性消费者开始接受该类产品, 市场迅速增长;同时很多企业逐渐加入到产品竞争中来, 行业利润率大幅快速下降, 价格竞争更加激烈。随着产品形态竞争的加剧, 能大幅降低成本、以较低价格迅速占领市场的产品以及能很好满足目标群体消费需求的差异化产品逐渐增强了竞争力。随后市场逐渐成熟, 增长空间较小了, 大部分产品的质量、功能稳定, 消费者比较放心, 因此质量信誉不再是其主要的诉求点, 而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产品升级换代即主要功能进化或者价格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这一时期企业开始分化, 有些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采用低价策略, 如美国在汽车普及初期, 福特开发出型号一致、统一黑色的T型车, 以较低的价格让每个美国人都买得起车而迅速占领了全国市场;另外有的企业开始细分市场, 用差异化的手段推出许多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整个阶段市场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 价格战不断出现。如果说过去或某些领域采用大批量单型号生产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走低价策略还能成功, 但在后工业化时期, 在个性张扬的时代, 企业除非采用大批量订制化生产, 否则很可能会走向灭亡, 如:福特后来坚持生产单一型号的黑色T型车但因此差点破产;在洗衣机行业里“小天鹅”走的就是大规模的制造, 曾经盈利十年, 但2008年8月因巨额亏损被斯威特收购;“海尔”走的是差异化、高技术含量的个性化战略, 现在成为唯一幸存者。

需要指出的时, 我国企业普遍成立年限较短, 没有积累起雄厚的资本和强劲的技术研发能力, 无法渡过长期严寒冬季期等来转机;更为关键的是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处于价值链的中下端, 其产品创新很容易被模仿, 大规模生产带来的低成本、低价格根本经不起什么费用都不用负担的“山寨制造”的冲击。

2.1.4 品牌竞争

经过了第三个阶段的惨烈洗牌, 很多企业倒闭了, 只有很好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企业生存了下来。这时企业也逐渐分化, 一部分企业的品牌效应开始显现, 开始主要从事设计和营销渠道的建设工作, 而把生产环节外包或者进行合资生产, 如耐克, 如我国中关村的很多高新企业只是在北京进行研发和营销而生产却外包给其他企业;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不断搜寻市场需求, 依靠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来不断开发新产品, 如台湾联发科在1999年还只是一家生产光存储和DVD芯片的二线厂商并不为外人所知, 但其依靠强大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很快进军大陆手机芯片市场, 关注并抓住了“山寨制造”的需求, 提供低价的芯片一体化方案而迅速发展壮大, 被称为“山寨机教父”, 其在台湾的股值一路飙升。

到了这个阶段, 企业的品牌效应日益强化, 消费者群体形成了较高忠诚度, 市场垄断地位基本确立。此时新进入企业很难有较大发展, 但并不是没有机会, 只要依靠高度差异化产品占领更细分市场并积累技术形成一定优势, 等待时机出现时运用替代性高阶技术就会迅速发展起来。

2.2 产品市场选择规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在产品市场上仍然起作用, 产品竞争也是一个自然选择过程。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在同一行业内, 产品不仅围绕消费者同一需要展开激烈竞争, 还围绕同一目标群体以相似的价格提供不同产品或服务;同时, 跨行业产品也围绕消费者同一需要提供不同产品或者围绕消费者不同需要提供同一类或同一种产品。

在产品形态竞争过程中, 不同产品逐渐演变为不同的角色: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市场领导产品;位居名次稍低的市场挑战产品;在战略上追随市场领导者的市场追随产品;专门占领市场空隙的市场补缺产品。大多数产品市场都有一个竞争的先行者, 即对其它产品起着广泛影响的、具有市场引领作用的产品, 该产品通过品牌与知名度影响消费者需求, 通过信任的强化传播维持自己的销售份额。品牌与知名度主要通过长期的产品使用和消费者信赖、增加新用途提高品牌影响力、让利增加顾客群体类别提高知名度等途径来实现的。同样, 市场引领产品比其他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占领的市场份额较大, 利润较高。同时, 市场引领产品也会采取市场竞争手段积极进行战略防御以巩固其市场份额, 比如提前研发下两代产品技术, 等到市场出现同类产品竞争者时及时推出新产品, 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和引领;此外, 老产品实施价格战, 以较低价格占领市场, 打击竞争者的产品、抵御竞争者进入市场。

而在市场竞争中, 竞争力较弱小的产品若要想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就需要增强产品竞争力, 如降低价格、打价格战, 创新产品功能, 以更先进的或者更合理的功能来提高需求程度;同时, 也会积极防御更小企业进入, 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总之, 通过模仿、降低价格、提高服务水平等方式追随市场领导产品也能获得一杯羹, 竞争力更弱小的产品依靠拾遗补缺的市场补缺也可以维持生存。这类产品, 为了避免与市场引领产品的正面冲突, 应专门选择市场空隙提供差异化服务, 走差异化的道路。当然, 该类产品也有成长潜力, 甚至能发展到一定规模。

在产品形态竞争中, 有从容型竞争、凶狠型竞争、选择型竞争、随机型竞争。如果市场引领者认为顾客对自己品牌的忠诚度足够高, 竞争者的进入对顾客忠诚度改变不大, 或者处于某特定阶段竞争者的存在可以共同催熟市场, 允许竞争者的存在, 称为从容型竞争;如果市场引领者认为竞争者具有较强破坏性, 会对竞争行为采取强烈反击, 一定要把竞争者赶出市场, 称为凶狠型竞争;如果市场引领者根据市场发展态势、自己及对手的实力对竞争者进行有选择地回应, 称为选择型竞争;如果市场引领者对自己定位不准, 或者对竞争对手存在错误认识, 可能对竞争者采取反击, 也可能不采取任何行动, 称为随机型竞争。

3 产品市场选择中的技术系统进化

分子产品形态的竞争和自然界的竞争有很多共同进化定律, 低阶产品往往是以高阶产品的互补品形态占领低收入群体市场或者区域市场, 因此也能生存在同一个消费市场。但产品市场是满足人类理性需求的载体, 在这个载体上, 与纯粹自然界有本质区别, 那就是理性在其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在自然界里, 存在低等动物与高等动物共存甚至吃掉高等动物的生态现象, 但在产品市场中, 由于人类需求的理性, 虽然在一定时期或者一定地域内低代产品与高代产品共存, 但从长远来看, 最终还是高代产品取代低代产品并且不断向前演进。

分子遗传漂变揭示了基因是随机进化并且恒定的, 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中外产品形态纷繁复杂的竞争的背后也隐藏着一条亘古不变的定律, 那就是技术创新与进化。产品形态短期内可以是迎合消费者需求的适应性进化, 但消费者需求是动态变化的且因人而异的, 不足以推动产品形态长期向先进方向发展。从技术系统进化与产品进化的系统参数和时间序列参数就可以明白是技术创新系统在推动产品形态升级换代, 因此, 在短期内可以降低技术水平, 或者运用低技术水平攫取利润, 但要想建立百年老店就必须尽快转向技术进步上来。

3.1 不断吸收负熵复杂化, 然后系统相变简约化

技术进化的本质是系统涌现, 其涌现过程仍然是不断吸收负熵, 即不断集成各种技术元及技术链, 将硬件、软件、信息集聚成“一体化”设备, 实现功能集成;然后在系统涌现目标指引下, 通过新系统工程, 把复杂集成的设备简约化, 形成新的核心技术。其过程就是集成系统动力装置、传动装置、控制装置和执行装置构建新技术系统并不断优化, 实现技术系统的遗传进化。

当单个设备构件不能完成所需的功能时, 通过引入一种与原构件功能不同的元器件来实现功能集成或者通过引入相同功能构件提高效率。在功能集成完善后, 下一步就是在保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 从工程系统中剔出次要元器件或者在空间上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器件连接在一起, 或者在时间上合并相似或相连的操作。

3.2 技术系统向动态自适应方向进化

为满足系统可变需求, 子系统需要不断调整刚度、位移性、流动性, 发展为多铰接子系统, 继而演变为具有较高弹性的体 (无穷嵌套铰接) , 进而又形成较高柔性体。如果用磁场、波场等场代替物质, 灵活性会更高, 以适应环境状况或执行方式的不断变化, 提高工程系统的高适应性。

在元器件的形态进化上, 其趋势增加曲率, 即将用曲线或曲面代替直线或平面、用球形结构代替方体等。在系统设计中为了有效利用元器件的功能, 有时需要表面积尽量大、结构紧凑, 需要用空间内弯曲代替平面上弯曲, 直至在工程系统表面形成一个复杂的复合形状, 如拱等。

3.3 技术子系统向线性方向进化

任何技术子系统都是线性进化的, 即沿着自己的S曲线向前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非均衡演化, 也会导致子系统之间出现矛盾, 在矛盾的克服与激化中技术系统沿着从单系统到双系统、到多系统的方向发展。但是, 技术系统进化会有极限, 在该子系统的功能得到增强改进的同时, 会从系统中剥离、转移至超系统作为超系统的一部分, 这也简化了原有的技术系统, 如燃油箱脱离了飞机, 以空中加油机的形式给飞机加油。

可以利用反向思维来解决子系统不均匀问题, 即用与原来相反的动作达到相同的目的, 如在加工设备和工件不均匀时, 变动物体作用力, 即变工具旋转为工件旋转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具体如在蓄水池表面浮一层双极薄膜, 上表面为亲水性、下表面为疏水性的, 利用反向思维解决蒸发问题。

3.4 技术系统向着小型化方向进化

技术系统进化的另一个方向是小型化, 即元件在实现原有基本功能的同时向原子、基本粒子的尺寸进化。一个子系统或其组成元件可以功能材料来实现, 如纳米材料。小型化可以增加物质分离的程度和零部件结合的可能性, 甚至系统的一部分或整个部分可以用场来代替。

如果实心物体在使用时效率低, 通过分割可改善效率和可靠性。实心物体可以分割成几个小部分, 小部分可以分解为粉末、分子、液体或等离子体, 例如激光。通过分割, 元件占用的空间也可以有效利用, 如把空洞引入到单块物体中则空洞数目增多、重量就会减少, 并且催化物质和场可以引入到毛孔中, 如泡沫金属在失重条件下, 在液态的金属充入特定气体所形成的气泡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均匀地分布在液态金属中, 等到金属凝固变成泡沫钢后可做机翼, 又轻又结实。

3.5 技术系统向着协调性方向进化

技术系统的进化是沿着各技术链协调, 即功能顺利实现的方向发展, 即一个工件对另一个工件的影响或者作用, 变得更与工况匹配, 而且使用间歇作业可以达到协调的并列作业。

协调性是性能和功效的匹配, 并不是结构上的匀称。为了使部件协调, 有时还得引进一个几何特性来将对称元器件变为不对称, 如为改善密封性, 用椭圆形密封圈改进圆型;增强不对称可以提高功效, 如建筑采用重坡屋顶达到防雨保温效果。

3.6 技术系统向着增加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进化

技术系统的进化将沿着系统内各部件的可控性增加的方向发展, 即工程系统改进的方向是系统中的大部分控制操作都能自动完成。在先进的系统中, 大多数控制操作都实现了自动化, 操作员的工作就是启动工程系统的传动机构。可控性进化过程指: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引入反馈控制→自我控制。如在路灯刚出现的时候, 每个路灯都有开关, 必须要专人负责定时开闭;后来发展为用总电闸控制整条线路的路灯;进一步发展为通过感应光亮度控制路灯的开闭;现在可以通过感应光亮度, 根据环境明暗自动开闭并调节亮度。

21世纪技术的进化在向着智能化方向努力, 自动化为系统进化提供了调控功能,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 工程系统自身就可以完成基本功能。

3.7 技术系统沿着提高其理想度的方向进化

最理想的技术系统是不消耗任何资源却能实现所有必要的功能, 是真实物体存在的一种极限状态。最理想技术系统作为物理实体虽然并不存在, 但却是所有技术系统进化的最终方向, 即技术系统是沿着提高其理想度的方向进化的, 这就是说, 工程系统和元器件的质量、尺寸、能量消耗趋向零, 而实现的功能数量趋向无穷大。

技术系统要实现其功能, 必须保证能量能够从能量源流向技术系统的所有元件。如果技术系统中的某个元件不接受能量, 它就不能发挥作用, 那么整个技术系统就不能执行其有用功能, 或者有用功能的作用不足。技术系统的进化应该沿着使能量流动路径缩短的方向发展, 以减少能量损失, 如手摇绞肉机用刀片代替菜刀的上下运动提高了效率, 这有助于减少技术系统的能量损失, 保证其在特定的阶段提供最大效率。

3.8 技术系统进化与产品形态进化的辩证分析

技术系统是技术知识自身沿着S曲线进化的结果, 与产品形态进化关联不大, 但却决定着产品形态进化。

从技术系统进化规律与产品形态的自然选择规律可以看出, 技术系统进化的实质是技术系统不断引入负熵, 即不断吸收外界技术知识, 最后在产品形态自然选择的大环境下, 通过自身的遗传漂变形成慢弛参量, 并在系统内上涌的过程中形成奇怪吸引子, 又同时受到产品形态“适者生存”选择的影响, 最终形成系统涌现, 即从一个低阶性态经过系统相变成为一个高阶性态, 实现技术的升级换代。在技术升级换代的进化过程中, 技术知识的累积 (包括自我累积和习得) 是决定性的关键, 是技术系统遗传和变异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技术进化中, 遗传和变异的分量取决于两者在技术系统中的博弈, 即最后形成系统涌现的那个满弛参量。

产品形态的自然选择在某一时段或某一区域影响了技术系统的计划过程, 但目光放得长远些, 技术系统的进化更多是自身技术知识积累的结果, 与产品形态进化关联不大。这和自然界中的物种进化与基因进化一样。相反, 技术系统的进化却决定着产品形态的进化, 产品结构进化的实质是产品的主要技术要素演进主导的过程, 即产品进化过程是新旧核心技术更替的过程。

4 产业链融资的技术评估

产品市场选择是行业技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进化结果, 也是产业链融资的重要参考依据, 因此, 通过产业链融资的方式优化产品市场选择的过程需要统筹产业链技术路线图以及上下游企业经营状况, 分析核心企业的产品研发、财务状况、信用风险、资金实力等信息, 对产业链上的多个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产业链融资的服务对象, 除了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 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 需要对产业链技术及企业技术进行系统性评估才能提高投资效率, 规避投资风险。

4.1 产业链融资中的行业技术评估

在技术链的层面上, 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选择仍然起作用, 这是因为技术元或者技术链是处在技术系统中的子系统或者元素, 其进化肯定受系统运行的约束和上下位技术元及衔接技术链的干预。在技术系统慢驰参量形成之前, 技术元或者技术链只能选取成功率最高的变化, 否则, 会因为和上下位技术元或者衔接技术链不匹配而被淘汰掉。技术元及技术链的进化是中性的, 是知识和经验积累的结晶, 具有积累和习得的特性, 其发展变化是有意识但更多是累积的, 具有遗传漂变特性。技术元和技术链累积固化后, 最终以产品形态呈现, 接受消费者的选择和市场检验, 符合“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选择规律。

在产品形态和技术系统进化的速率上, 两者是不同的。产品形态进化的速率是不恒定的, 不仅仅取决于技术系统的先进程度, 还取决于价格、消费习惯和销售策略等等因素, 是个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 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 而且一般是加速度进行的, 也就是说, 产品形态越复杂则进化速率越快;而技术元和技术链的进化速率是恒定的和大致相等的, 并不因为产品形态滞销而失去其价值, 仍有转化为其他产品形态的可能, 也不因为产品形态畅销而价值倍增, 其发展仍需要日积月累, 不过随着其表征的产品形态的畅销会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技术创新进化是生产领域的一种本质属性, 技术总是先向集成化、复杂化方向进化, 然后才向简约化方向进化, 比如计算机的发展, 但技术创新怎样发展都不是人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 而是通过技术知识随机漂变固定的, 这是一个在短期内是偶然的、无规律可循的, 但长期来看是无穷嵌套迭代的过程, 是符合概率分布的, 每次偶然的进化成功都为下一次的进化成功打下了基础。技术创新系统进化的实质就是无穷多个这类偶然无规律的短暂创新过程混沌运行, 最终形成系统涌现的结果。技术创新的混沌运行的不稳定平衡点或者不稳定周期轨道高周期地运行, 并且受作用于敏感性小扰动, 只有不受干预, 技术创新进化才能呈现出辐射状态, 才能成就多样性, 产品形态的适应性进化只不过是对技术创新过程的一种修饰, 使过于发散的进化状态略作收敛。技术创新进化的有效途径是选择其中一条镶嵌在混沌吸引子上的期望不稳定周期轨道作为控制目标, 等待混沌运动流落到该周期轨道附近时对系统某一参数进行小扰动, 将混沌运动稳定在该周期轨道上。

基于此, 产业链融资对行业技术的评估更多应着眼于技术属性和市场需求的适配性, 即能否更有效满足客户体验, 而不是一味追求高精尖, 有强烈市场需求的产业链更具有投资价值, 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4.2 产业链融资中的产品技术评估

4.2.1 高阶产品技术评估

(1) 高阶产品技术适合于长线投资

依据创新的经典理论TRIZ系统原理, 可以把技术系统进化分为五个层次, 即第一层级属于技术改造;第二层级属于集成创新;第三层级属于模块构架技术创新;第四层级属于核心元器件技术创新;第五层级属于科技革命。技术创新层级越高, 创新设计的过程越困难, 越隐含了更多的缄默知识, 更难模仿, 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越强。

纵观我国产品创新, 基本属于前三个层级创新, 其技术缄默程度较低, 显性化较明显, 容易模仿。这几种创新最需要国家或者行业保护, 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完善恰恰是我们国家技术创新发展的“阿奇里斯的脚踝”, 因此, 高价产品技术更适合长线投资, 需要长久投资计划和融资方案的支持。

(2) 高阶产品技术的投资风险分析

产品形态竞争的本质可以概括为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良性竞争也是产业集群创新溢出的表征, 即竞相创新, 并把创新作为产业集群再次创新的起点, 不断为顾客发现和创造新价值提供新利益, 使整个产业集群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在一些新兴行业领域, 竞争对手可以分担市场开发成本, 改善整个行业生存状态, 良性竞争进入对潜在竞争者来说增加报复的可能性和报复强度, 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 能有效遏制“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 提高行业形象。

但是, 高阶产品技术也存在市场风险, 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阶段, 价格战使企业迫于生存的压力根本无暇顾及技术研发, 只能参与到价值战中存活下来, 尤其是成立时间较短、资本实力较弱的企业为了生存下来而展开价格战, 导致没有销售收入转化为科研经费进行技术创新, 其技术优势的竞争力随之消耗殆尽。

4.2.2 低阶产品技术评估

(1) 低阶技术也有投资价值

产品市场选择和生物自然选择类似, 多样性共存的世界是稳定的生态系统, 为了适应, 生物无须进化, 而可以在保留其低等形式的大前提下只做相应的变动即可, 如, 在水里生活的生物既有原生生物、腔肠生物、软体生物, 也有高级的哺乳生物;同样, 产品市场选择不仅仅是竞争, 更多的是宽容。新产品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更多性能的产品, 但其生存的第一要务仍然是适应市场。低阶产品有时比新产品性能成熟或者成本较低, 适应在一定时期或者一定地域的特定消费群体的强烈需要, 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把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强行抹杀都不符合系统平衡和稳定的需求, 也不可能像自然选择那样完全绝种, “山寨制造”屡禁不绝就是明证。

(2) 低阶产品技术的投资风险分析

市场竞争选择能引起低阶产品技术的适应性变化, 经离心选择和隔离甚至还能导致新物种形成, 但适应性变化只是进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一种非本质的进化, 不完全等同于进化, 有时甚至是走进了死胡同, 如小灵通的开发虽然技术不如手机, 但受到低端用户的青睐, 因此仍然获得充分的发展机会, 赢得了较大市场份额, 但是小灵通技术属于低阶产品技术, 历时不久就在市场上消失了。

综上所述, 产品市场竞争是消费者选择主导的过程, 反映的是消费者需求满足的程度, 但从本质规律上来看, 是技术系统进化主导的市场竞争过程。技术系统进化与产品市场选择互动发展, 但技术系统对产品市场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而且技术系统进化是依赖自身技术知识的积累而独立进化的, 是产品市场竞争力评估的关键, 是产业链融资评估的基石。因此, 产业链融资的关键环节是从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和企业技术方案两个层面进行评估, 才能准确评估投资对象的价值, 提高投资效率, 规避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LUIS M CAMARINHA-MA.Infrastructures for virtual enterprises:Networking industri-al enterprises[C]//IFIP TC5 WG5.3/PRODNET Working Conference on Infrastructures for Virtual Enterprises (PRO-VE’99) , Porto, Portugal, October 27-28, 1999

[2]FREEMAN C.The greening of technology and models of innovation[J].Technology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996, 53 (1) :27-39

[3]VERGANTI R.Leveraging on systematic learning to manage the early phases of produ-ct innovation projects[J].R&D Management, 1997, 27 (4) :377-392

[4]THOMKE S, NIMGADE ASHOK.Note on lead user research[J].Harvard Business Sch-ool Cases, 1998 (8) :1-12

[5]童书兴.亚洲四小龙技术创新及其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0 (1) :43-51

[6]MOORAJ, PAUL Y, BACHMANN.Strategic innovation[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8 (7) 39:4-5

我国文化产业中融资问题分析论文 篇5

【摘要】由于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其它的产业相比,存在很多区别,在众多产品以及资产上都是无形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属于创意性的轻资产,如果应用传统的规则对其估价是难以达到准确性的,所以,一般的融资方式应用在文化产业当中都会具有一定的限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也是作为文化产业当中的一个重要瓶颈,从而也阻碍了它的发展与提高。我们知道,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其发展方面是较为落后的,而它的融资方式与制度也是相对落后的,制约了担保和估值服务,存在一些不健全的因素,如果要想构建一个完善的融资渠道,就必须要鼓励文化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进行上市融资,开创出更多的融资渠道,找出有利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文化产业;融资;现状;措施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建设当中,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产业发展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资金缺乏是重要的一项因素,它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知道,由于文化产业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而它的产品也是无形的,在和其它产业相比,不占有优势,带有无形色彩。对此,在这种条件下,怎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融资,使之扩大发展,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让文化产业不再受到制约。

一、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当中存在的不足

在当前的市场当中,文化产业已经得到了一部分投资者的青睐,然而,由于它文化产业自身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在融资方面还存在的相对的制约,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也导致了文化企业在实施项目上受到阻力,很难壮大规模,在产品的领域当中其规模和品牌效应难以提升,对此,从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

(一)在我国的文化企业当中,一般都属于个体经济以及一些小型企业,想找到已经具有规模的文化企业是非常少的。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下,虽然国家已经有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然而却是杯水车薪,在很多方面文化企业都遇到了制约,不会像其他行业一样顺利的发展,其中,银行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会支持其发展的。

(二)在我国近几年以来,由于社会资本和文化产业的需求难以达到一个良好的对接,所以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就难有扩大发展。文化体制改革随着不断的更新,其产业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在文化生活的空间上也具有多样化,这就可以看出,在资本的需求上也随之不断的增加。

(三)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在我国当前的产业链当中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可以把产业链条归纳为前端和后端,通常前端的文化是交给小微企业进行创作和开发的,当完成以后再通过传媒公司负责制作以及营销。我们所说的后端则是具有规模较大的企业,并且有着较强实力的公司进行全面动作的,在融资方面也就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融资选择的措施

我国政府为了更好的解决文化产业当中的融资问题,并且为其创造出完善的法律环境,也为了投资方打造出良好的服务体系,文化企业的资本支撑,作为政府已经积极推动了通过市场融资等方法进行有效的.对接,从而促使双方达到共识。

(一)对于文化产业的融资,可以对项目进行融资。我们所说的项目融资指的就是把项目作为一种资产,或者是权益的抵押,从而得到一种没有追索权以及有限追索权的资金。这种融资方式一般有两种,我们所说的无追索权,其贷款人是具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在应用上也是极少的。我们所说的有追索权,也就是贷款人必须要依赖项目所获得的收益进行偿债,这也是一方面的重要来源,同时必须要在项目产业上设定一些有效的担保物,通过在项目完工时,具有相应关系的第三方必须要提供有利的担保项目,这种融资方式主要是通过项目本身的建成以及它的经营状况来实现的,并不需要投资人的有形资产进行担保。

(二)作为金融机构有必要提高更多更好的创新服务,同时也要积极的开展金融产品的规模化和创新领域,从而更好的为文化企业提供一个便利融资条件。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发展。1.逐渐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并且不断的开拓业务范围,使之创新化,同时推出适应文化特点的一些金融对接产品。2.在金融机构当中可以适当的扩大业务领域,设置一些创新机构,点对点的对小型文化企业进行有效的服务。3.我们也可以把收入作为抵押从而解决融资的难题。应用这种模式一般是通过企业的营业收人作为抵押物,搭建了一个资金平台。

(三)由于我国当前的文化产业在金融配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对于评估无形资产也存在不够专业,不够健全等问题,这就制约了文化产业的金融发展,并且也受到了一定的约束。由于文化企业主要是把无形资产为作重要的一项内容,版权可以当作是质押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如果要想得到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资产估值技术,同时提供一个完善的服务平台,其中这也就涉及到了对文化资产的保险以及评估等方面,由于我们在这方面还不够完善,所以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评估标准,应用到我国的评估体系当中,更为准确的做出价值估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结论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哪种产业当中,都离不开资金生产要素,这也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在文化产业当中,不管是处在哪种发展阶段当中,不管哪种规模大小,在选择融资方法时都必须要适用自己,应用多重方式,多重选择,相互应用配合,从而在发展当中不断的壮大。

参考文献:

[1]陈浩民,尹秀艳.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4).

[2]谭震.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方式的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9).

[3]赵达薇.仲翠霞.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

房地产业融资问题现状浅析 篇6

关键词:房地产业;融资问题;现状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支持其运行和发展,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和我国房地产业融资体制的不断变化,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面临着日益严竣的挑战。每个房地产企业现在都面临着如何解决资金瓶颈的重大问题。只有有效的解决房地产融资困难的问题,才能促进房地产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目前我国房地产业融资问题的现状

(一)房地产业融资难度大

目前,我国房地产业普遍存在融资难度大的问题,特别是国家121文件发出后,银行利率提升,房地产企业将面对银行緊缩银根的融资困难,而这更加重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压力。121文件的出台不仅使开发资质低的小开发商和项目公司受到影响,就连盲目扩张的大开发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和资金链断裂的威胁。

(二)缺乏完善的房地产金融体系

在我国,多层次的、系统的房地产金融体系目前还没有形成,面临着担保机构、投资机构、专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机构和保障机构缺位严重的现象;房地产金融市场中介服务体系还没能做到独立有效;多元化、系统化的房地产金融产品体系的缺乏等,这些都导致房地产金融面临风险。

(三)可利用的融资渠道单一

目前融资渠道单一,主要是银行贷款。但正是由于这种单一的融资现状,在支持房地产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整个银行系统要承担期房贷款带来的问题、承担假按揭贷款的风险、市场和法律等各种风险。

二、造成房地产业融资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房地产金融市场不完善

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完善,对于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121文件的出台造成房地产业融资压力加重,虽然房地产信托在迅速发展,但还是不能达到房地产业的融资要求。房地产业在宏观政策的调控和限制下,只有少数房地产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市融资,缺乏一定量的资金的支持,无法保证资金运行的质量。

(二)房地产自身管理不到位

我国房地产企业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的贷款,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压缩,造成资金的自我积累能力下降。并且,大多房地产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财务监管和风险控制机制,财务利用率低下。加之管理者竞争意识薄弱,对于国外资本大量涌入,没有制定正确的应对措施。这些现象都极易造成房地产业面临金融风险。

(三)缺乏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监管

近些年来,房地产业竞争愈演愈烈,面对不断降低的利润空间,房地产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加上房屋空置率长期居高不下,造成房地产业的潜在问题在金融风险的威胁下更加容易爆发。对于这些问题,我国有关房地产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还没有完善、形成系统,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会比较困难,对于有效规范、引导房地产业的环节发展还没能发挥太大作用,也使金融创新面临无法可依的困境。

(四)缺乏专业的资金运作人才

目前,我国房地产业起步较晚,也还没形成较大的规模,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上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房地产需要大量资金的运作贯穿始终,并且它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就需要有具备财务、法律、营销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来运作这些资金,防范经营风险。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上投入不足,致使这方面的人才还很缺乏。

三、改善房地产融资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和法规建设

房地产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并具有高风险的行业,需要政府投入足够的政策扶持,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直接或间接的对其进行调控,如对低收入阶层提高首付抵押担保、提供房地产低息贷款政策等。同时也应完善房地产金融方面的立法,如将《证券法》《保险法》等不利于房地产金融发展的条例加以修改等,有效的规范房地产市场运作,促进房地产金融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房地产业的自身管理机制

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我国目前房地产业的实际情况,完善房地产自身的管理机制。优化自身的组织结构,使其向扁平化结构发展,并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构;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内部审计,加强对财务的管理,提高财务的利用效率;建立风险预警和风险规避机制;同时,加强对房地产财务信息的披露。

(三)使用多种融资方式

在融资方面,国外有许多先进的方式值得借鉴,我国也应该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融资市场,建立多种融资渠道,比如:①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通过信托产品的深化开发,达到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收益的目的;②发行房地产债券,面向社会融资;③与金融保险业合作,推进房地产业与保险业的结合,共同进行房地产开发;④开展租赁融资,在建设前与租户签订长期的合同;⑤实施海外融资。

(四)增加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

房地产投资本身是一个专业化很强的领域,它需要有专门的人才,特别是需要有具备财务、法律、营销等方面知识的多技能型人才。企业应当格外注重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投入资金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同时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四、结束语

我国的房地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柱产业的趋势。由于我国房地产业起步晚,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的政策扶持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建设。同时房地产业也该注重自身的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宋振庆.房企融资的危与机[N].中国房地产报,2009-12-13.

[2]李超,张洪.辽宁省房地产市场发展对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区域经济,2009,(8).

[3]陈永鸿.论房地产企业传统融资模式[J].房地产开发,2009,(11).

[4]倪智勇.浅析房地产企业融资策略和融资风险防范[J].新会计,2010,(1).

[5]毕宁,李永杰.RETIS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及政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4).

创意产业的融资动向 篇7

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国作为世界上潜在的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 虽从中央到地方都陆续出台了大量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和规划, 但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 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由于规模小、缺少贷款抵押物等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因资金投入较大、投资回报周期长、价值评估难以确定等因素又加大了文化创意企业与风险投资合作的难度。对企业来说, 并不是“成功融资1000万”后便可高枕无忧, 贷款后资金的发放和管理目前显现了新的难题。金融机构频频出手, 银行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 风投也一改往日挑剔的形象, 纷纷涌向文化产业。在担保过程中, 由于文化创意企业的特殊性, 项目需要接受指定的行业内专业协会或企业的全程监理, 构建起一个科学的文化产业评估体系, 克服现在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银行发放文化创意产业贷款即将进入万紫千红的阶段”——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姜再勇表示。央行2010年出台了“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得到北京辖内所有金融机构的认可。政策推动下, 各家银行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都在加大。

资本是创意产业的“定心丸”

由著名影视演员杨立新、徐帆主演的电影《第一书记》掀起了观影热潮, 京城众多单位积极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观看这部反映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先进事迹的影片。在这部主旋律电影的制作过程中, 得到了北京银行1000万元“创意贷”的资助。

谈起与紫禁城影业的接触, 北京银行翠微路支行的王行长介绍, “其实北京银行与紫禁城影业的接触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正是通过持续的业务跟踪、了解、沟通与互动, 北京银行对紫禁城影业的资质、信用、经营运作模式具有了一定认识, 为日后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但紫禁城影业从未开展过银行信贷业务, 对能否获得银行贷款心存顾虑。北京银行翠微路支行组成了项目小组与企业进行接洽, 打消了客户顾虑。支行信贷人员跑片场、下剧组, 场前幕后与演员零距离接触, 一点点融入企业运作中。针对企业特点和融资需求, 北京银行为企业设定了一套灵活的放款、还款方案, 在北京银行总分支三级联动支持下, 从初审到最终放款, 仅用4天时间就将1000万元“创意贷”发放到企业账户, 帮助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第一书记》仅是北京银行支持的众多影视作品之一。电影《画皮》、《叶问》、《孔子》,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望族》、《倚天屠龙记》、《杨贵妃秘史》等众多影视作品都得到过北京银行的资金支持, 该行与中影集团、万达院线、湖南广电、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小马奔腾、慈文影视等40余户优秀影视制作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财政部和文化部等九部门于2010年4月8日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颁布的第二天, 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与北京银行签署合作协议, 北京银行承诺在未来三年内为以首都广播、电影、电视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意向性专项授信额度100亿元。

2007年10月31日, 北京天星际影视文化传播公司以其电视剧《宝莲灯前传》的版权作为质押, 与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签署了首笔文化创意中小企业版权质押贷款合同, 成为文化创意企业获得银行版权质押贷款的第一单——600万元。这一单的前提是《宝莲灯》之前在央视8套黄金时段创下的9.1%的高收视纪录。另, 《宝莲灯前传》是由北京森海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担保, 北京天星际影视文化传播公司和北京森海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也就该项目签有协议:如该项目出现意外, 天星际无法还款, 森海在承担还款责任的情况下将把《宝莲灯前传》的部分版权归属森海名下, 并承接继续经营责任。天星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也续贷了, 额度仍为600万元, 时间还是一年。

资本是助推器

对银行来讲风险控制很重要, 企业还款来源主要是营业收入, 而很多文化企业缺少商业模式、发展战略、路径和理念。银行考虑的是贷款期间企业的现金流, 但银行需要对文化产业的正向推动作用、企业未来会怎么样、一年期内能否销售文化产品有清楚的了解。风投看未来收获多少再给你投, 银行做文化产业融资既要有风投的眼光, 又要有金融操作规则。如一个文化企业做第一部电视剧成功, 做第二部可能会折本。假如企业有商业模式设计, 能解决定位问题, 围绕这个定位来挖掘资源, 分析和设计盈利模式, 找到盈利点, 寻找盈利的多元化, 这样企业持续做下去就能快速成长。

文化产业高回报的特点在《武林外传》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也为金融机构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武林外传》连锁品牌打造了动画片、连环画、网游、舞台剧等一系列的文化产品, 电视剧《武林外传》已挣了超出3倍于投资的钱。授权于北京完美时空的同名网络游戏, 投资1亿元一年即收回成本, 销往日、韩、欧美国家以及中国台湾, 三年已实现盈利1亿元。银行贷款已成为网游企业青睐的一种融资模式。北京银行高层领导曾亲自到中娱在线考察, 对公司《网球宝贝》和《猎刃》两款最新游戏产品进行了解, 这对在融资中困难重重的文化创意企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莫怀圈钱之意

张纪中版《西游记》自拍摄计划传出后一直饱受关注, 电视剧单集的拍摄费用、卖片费用也不断刷新国产电视剧的记录, “很差钱”也一度成为张纪中的“口头禅”。近日《西游记》出品方慈文影视制作公司获得北京银行1500万元贷款, 资金主要用于《西游记》的拍摄和制作。“天坛文化圈”的重点区域——前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近日获10亿元贷款支持。作为战略合作伙伴, 工商银行的信贷资金将助推“天坛文化圈”特色产业发展。东城区政府与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签署“天坛文化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同时, 双方签订总金额10亿元人民币的前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贷款协议。东城区计划从2010年开始用11年的时间打造出一个以“天坛”为核心, 前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崇外商务区、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区、南中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环绕在四周, 并穿插多条特色街在其间的“一核四区”新空间格局。根据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围绕崇文区特色产业集聚区, 优先为东城区文化旅游业、高端体育产业、商务商贸业等市场前景好、增长潜力大的投资项目展开合作。

由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浙江中新力合担保有限公司等牵头发起的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银政投集合信贷产品“满陇桂雨”首期5000万元近日发行, 全市24家优秀文创企业入选。“满陇桂雨”信贷产品总额度为1亿元, 分两期发行, 每期5000万元, 采用北京银行杭州分行委托贷款的方式, 为杭州市中小文创企业提供信贷扶持, 浙江中新力合担保有限公司为1亿元中除创投机构以外的9400万元提供全额担保。2.8亿多元人民币近日投入北京朝阳文化创意产业, 在北京朝阳区政府日前举办的银企对接会上, 四家驻区文创企业分别与北京银行、中国银行、北京恒源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机构成功签约, 共获贷款2.815亿元。主抓金融经济的常务副区长吴桂英女士说, 在朝阳, 金融业和文创产业在“新四区”建设中位置举足轻重, 二者的“联姻”意义重大。

金融机构为创意文化企业提供贷款, 大多采取“版权抵押加上其他担保手段”的方式, 因“没地方可专业评估”。中小文化企业仅通过版权质押的方式很难获得贷款。真正拿到贷款的也只是像华谊兄弟、保利博纳、光线、海润影视这样的优质企业。像早年招商银行为华谊兄弟拍摄《集结号》提供5000万元贷款时, 王中军就曾签上了“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家中住宅、艺术品等均被银行作为抵押品估值。

由于国内目前没有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评估公司, 这成为束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无形资产评估机制的建立是担保的重要环节, 却一直难有实质性突破。文化创意产业九大门类形成产品的差异性较大, 在进行估价时存在很多不同的考量标准。从文物角度讲, 古董的鉴定就需有经验丰富的专家, 而出版行业就会有专门的出版经纪人, 虽都归属文化创意产业, 但在评估时却需要对细分领域有相当的了解, 因此一直以来关于文化产业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都还没有很清晰的标准。中国文化创意贷款目前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银行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不断积累经验。在目前缺乏专业评估的第三方监理的状况下, 对文化创意企业发放贷款, 必须从企业的客观情况出发, 摆脱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业务模式。一方面要重视企业自身的经营资质、运作能力水平、经验业绩、专业团队情况, 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利用客户实际现金流状况或结合真实的贸易背景核定授信, 实现从“物权控制”向“未来现金流控制”的转变, 通过创新产品模式, 对企业现金流和核心资产进行有效控制, 做到文化创意产品信贷“看得见、摸不着、抵不住、但管得住”, 经营好信贷风险。

产业链融资 篇8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发展过程中, 中国也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通货膨胀、房地产投资过热、产业升级等问题的困扰, 但近5年国内GDP增长速度还维持在7%以上, 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维持在20%左右, 其中产业升级、企业融资、融资效益的不协调性, 一直影响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特别是中小企业, 由于资金与技术的限制, 企业现金流与融资一直困扰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010年、2011年长三角纺织企业、珠三角玩具企业等纷纷出现倒闭潮。厉以宁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强调了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引申出中国经济滞胀现象的存在, 持续政策性紧缩, 以及经济硬着陆的话题形成了中国理论层面尖锐的观点对立, 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性, 对国家的调整与发展、中国制造还是中国创造, 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

2013年两会数据显示:在我国企业总数中, 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9%, 对我国的GDP的贡献超过60%, 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 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和82%的新产品开发。“十二五”规划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战略重点, 健全有效的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信用管理、顺利融资具有重要意义。珠三角区域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 据珠三角城市统计局网站资料整理:2014年珠三角九市的GDP占全国GDP总量9.08%, 研究珠三角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对深化金融市场化产生积极影响。

二、珠三角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1.珠三角融资现状

(1) 制造业面临寒流:外向型企业出口订单锐减

2008年, 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珠三角外向型企业出口订单锐减, 国家金融政策迅速采取了从“紧缩”到“适度宽松”的变化, 中小企业因此获益而存活下来, 2011年, 广东东莞素艺玩具公司和定佳纺织公司突然倒闭, 引发了社会舆论对广东中小企业新一轮的“倒闭潮”猜想, 据东莞经济和信息化局李淦球介绍, 东莞两家企业倒闭, 都是内部资金管理原因造成资金链断裂引起的。2011年, 广东省GDP的增速为10%, 比较长三角, 珠三角及东莞没有出现所谓“倒闭潮”现象, 但是减产、融资困难一直困扰着企业生存、发展。2012年, 在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 朱小丹分析称, 制约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依然突出, 如经济增速缓慢回落与物价仍处高位相互交织, 外贸进出口增幅下行趋势明显, 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大等。

(2) 转型升级“拐点”未出现

2011年, 吴哲的《珠三角拿什么迎接转型拐点?》一文中指出:未来3年至5年, 转型升级是珠三角乃至全省的主攻方向:珠三角转型升级仍处在从“量变”向“质变”发展的过程中, 转型升级“拐点”尚未出现, 对于增量的质量水平的提高, 以新技术代表的大项目作为支点, 发挥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的作用, 使珠三角企业顺利转型, 但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任务, 通过重大项目, 是珠三角提升增量、改造存量的关键。

2.宏观层面审视企业融资环境

(1) 严峻外部经济环境的冲击

2007年源自美国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严峻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资金面产生相当负面的影响, 包括使企业的收入急剧减少、银根紧缩、供应商催要货款等。

(2) 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0年12月, 国家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其核心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发挥货币的间接调控作用, 及时调整信贷政策, 保持金融市场稳定。2014年广东省新增本外币贷款8935亿元, 同比多增651亿元;年末贷款余额8.49万亿元, 同比增长11.76%。人民币贷款增长平稳, 一至四季度新增贷款之比为29:26:23:22, 比较2013年、2014年广东省存贷款增长情况, 贷款增长率基本稳定在12%左右。 (见表1)

三、珠三角产业链融资的市场需求

1.珠三角经济在快中求稳

2014年珠三角九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4年珠三角九市生产总值达57802.19亿元, 比2013年增长8.2%, 占全省GDP的85.26%, 从人均GDP数据来看, 珠三角经济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超过部分发达国家水平 (见表2) 。

珠三角民营经济发展对市场资金的需求量大, 民间借贷活跃,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 珠三角中小企业受到外围经济环境影响, 面临产业升级转型的特殊时期, 短期内受到资金链断裂、融资困难等因素的影响, 珠三角经济要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 不得不解决中小企业的产业链资金断裂、过分依赖出口等问题。

2.产业发展的集群特征

珠三角地区,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特色经济快速发展, 以一村一镇一品起步, 就近建立专业市场, 通过生产、研发、销售网络逐渐向全国、国际市场扩张, 带动了中小城市和“专业镇”经济, 集群制造被认为是广东走向世界工厂、最终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与有效手段, 根据广东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调研组统计数据显示:广东九大产业中, 呈现集群特征的产业有通信电子、医药、电器机械、运输设备、造纸、化学制品、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非金属矿等。

3.珠三角城市支柱产业的分布状况

研究珠三角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应从产业链角度审视融资的有效性, 运用产业链, 分析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状况, 并理顺珠三角核心企业与产业链上游、下游企业的资金流, 建立珠三角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让融资渠道畅通, 信息公开、透明。 (见表3)

四、珠三角产业链融资实施的效益分析

1.珠三角产业链融资的理论支持

产业链融资是指金融服务机构通过考核整条产业链上下游, 分析产业链的一体化程度, 以及掌握核心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风险、资金实力等情况, 最终对产业链上的多个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珠三角产业经济发达, 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为核心, 带动整个珠三角经济圈的制造业、金融、贸易、物流等服务业全面提升, 经济一体化使金融机构通过掌握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财务资金信息, 建构融资信用档案, 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融资成本。

2.珠三角产业链融资效益

(1) 融资方式的创新与多样化

(1) 集合票据。2011年5月, 人民银行交易商协会推出“区域集优直接融资服务方案”, 以打捆发债的形式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佛山作为广东省首批试点城市, 设立了1亿元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基金, 以创新集合票据作为融资方式, 由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主承销商, 顺德农商银行作为财务顾问, 并引入中债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增信机构, 广东爱得乐有限公司、广东琅日特种纤维制品有限公司作为本次集合票据的发行主体, 分别发行1亿、4000万, 期限3年, 根据目前的扶持政策, 对于成功发行区域集优票据的企业, 将按其票面利率的15%给予贴息。

(2) 民营银行。2013年9月, 美的集团筹备民营银行牌照, 美的集团在资源的共享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形成持续有效的治理管控机制。其旗下的美的集团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对成员单位办理财务和融资顾问、信用鉴证及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 协助成员单位实现交易款项的收付, 对成员单位提供担保, 吸收成员单位的存款等。

(3) 互联网金融。2015年7月, 广东省金融办鼓励珠三角地区发展互联网金融业, 将广州、佛山、东莞三条民间金融街升级为创业创新金融街, 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街经营, 创新资源、无缝对接、实现集聚发展, 鼓励和引导传统金融机构、民营资本等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 在省内重点扶持和发展一批互联网金融领军企业, 组建一两家省级混合所有制的互联网全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

(2) 关于融资效益分析

(1) 无抵押贷款。产业链融资使中小企业脱离传统模式, 无需抵押获得融资。产业链金融服务与传统贷款主要有以下不同:一是不单纯看重企业的财务报表。它主要审查核心大企业供应商的供货历史、过往合同履行能力、信用记录等直接影响货款回笼的因素。二是通过链条的整合, 允许相对薄弱、传统财务评价不是特别优异的企业, 借助上下游的实力, 获取银行支持;三是银企合作关系的改良, 动态观察企业财务状况, 银行应用了客户管理、业务分析等系统, 掌握很多行业的数据, 通过银行的系统和技术可做出判断, 对企业的经营提出建议, 即顾问式服务。

(2) 降低融资成本。单个中小企业通过银行取得抵押贷款, 当中小企业通过产业链核心企业信用取得无抵押贷款时, 能够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如图2所示, 横轴表示决策层次或信贷供给量, 纵轴表示贷款交易成本 (包括信息成本、和由决策层次的多寡所产生的执行成本两部分组成) 。信息成本曲线随着决策层次的下移而趋于下降, 表示决策层越接近企业, 生产软信息的功能越强, 决策时所耗费的信息成本就更低, 但由于并非有无限的信息能获取, 或信息能无限制地获取, 信息成本的节约到一定程度就变得不明显, 信息成本曲线变得更平缓, 甚至与横轴平行;而执行成本则随着决策层次的增多而上升, 这是由于决策链条越长, 决策层次更复杂所致。

因此, 贷款的交易成本就是由信息成本曲线和执行成本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首先, 在单个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下, 最优决策点N决定的企业融资总成本为曲线总成本N;其次, 在产业链融资模式下, 利用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信息, 信贷员掌握更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信息, 可以起到降低信息成本与违约风险的作用;赋予基层经理和信贷员更多的贷款决策权, 就可缩短贷款的决策链条和层次, 执行成本也会下降。因此总成本也随之降低, 即信贷最优决策点Y也向右位移后, 决定的企业融资总成本曲线下移至总成本Y。可见, 总成本Y<总成本N, 中小企业产业链融资在贷款交易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

(3) 产业链上的资金使用效益

金融机构通过产业链掌握核心企业的资金流,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供求关系, 进一步拓展客户的数量, 并建立相关客户的信用、资金流档案;作为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通过建立供应链管理, 改善财务状况, 采用“延长支付账期”、“增加使用赊销结算”、“对供应商提前支付的折扣”;作为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 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的供销关系, 建立相应的信用档案, 有助于建立高效率的互动平台, 金融机构对供应商管理库存融资、保理、应收账款贴现、存货融资等, 并追踪订单、确认发票、结算等, 减轻买卖双方的应付、应收账款, 允许卖方设定经销商的信用额度, 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

综上所述, 珠三角中小企业融资的囚徒困境, 可以通过产业链寻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 通过加强企业内部资金管理, 完善财务制度, 建立珠三角企业信用档案, 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融资, 通过金融机构, 转化为整个社会的产业链融资, 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缩减审批层次, 使融资高效、可持续性, 形成资金使用的良性循环, 为产业升级的珠三角经济注入雄厚资金支持。

摘要:珠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从1997年香港回归、亚洲金融风暴, 到2007年源自美国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 外围及国内的经济环境与变化不断地冲击着珠三角的经济发展与变革。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珠三角中小企业来讲, 市场供求的变化与资金持续紧缩对其产生不断的影响, 相应地, 珠三角的企业群与产业链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本文分析企业融资环境、融资现状及产业链与信贷体系顺利对接等问题, 促使企业加强内部资金管理, 提高产业链融资效益, 有助于珠三角产业升级、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周天芸, 黄亮.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趋同效应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 2012, (01) .

[2]高连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4.

[3]丘海雄.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竞争力研究[M].经济科技出版社, 2008.

养老服务产业融资渠道分析 篇9

一、融资渠道概述

融资渠道按投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国家、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民企和家庭三个:

国家投入的财政资金包括:国营企业以税金和其他形式上缴国家的纯收入,其次是集体经济以及个体经济以税金形式交纳的纯收入,还有各级政府的社会福利基金等等。本文着重讨论国家财政资金中社会福利基金的投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社会福利基金的作用在于为社会弱势群体和有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带有福利性质的收入保障和服务保障,项目大致分为五类:城市福利事业项目、乡镇福利事业项目、城市社区服务、福利企业项目、其他公益项目。很显然,养老服务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属于社会福利基金使用的范围。

在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和信贷投资公司。首先保险公司投资养老服务产业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向导。2008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动健康保险发展,支持相关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和养老实体。”2010 年9 月,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提到“保险资金采用债权、股权或者物权方式投资的不动产,仅限于商业不动产、办公不动产、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等不动产及自用性不动产。”由此保险资金进入养老地产正式开闸;其次,由于国家政策对公募基金的特殊限制,基金公司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投资暂时限于私募基金,同时私募基金具有投资标的物灵活这一特性,也符合中国刚刚起步养老服务产业的多样性要求;最后近几年由于银行不愿意给民营企业和小企业放贷,这就使信贷投资公司成为了融资的重要角色,那么也将成为养老服务产业建设的重要融资渠道。中国未来对养老服务产业的需求带来巨大的投资收益,同时政策上的税收优惠,不论从经济收益或是传统美德上来说都是私募基金与信贷投资公司值得重点投资的领域。

民营企业和家庭的资金属于民间资本。早在2010 年国务院公布的鼓励民间资本“新36 条”中就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通过用地保障、信贷支持和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的服务设施,兴办养(托)老服务和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随后,2012 年民政部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与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建设,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势在必行。

二、融资渠道资金量分析

社会福利基金的收入构成包括:销售彩票总额扣除兑奖和管理费用后的净收入、彩票销售中不设奖池的弃奖收入和福利基金存款的利息收入,同时实行按比例分级留成使用的原则:中央级留成比例为彩票销售总额的5%、省地两级的留成比例不得超过彩票销售总额的5%、县级留成比例不得低于彩票销售总额的20%。截至2011 年10 月23 日,中国福利彩票年销量突破1 000 亿元,那么按照35%提取公益金的比例,将有350 亿的资金用于国家公益事业。考虑到当前以及未来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养老服务产业将出现巨大的需求,为及时快速地解决这种需求,因此建议加大社会福利基金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支持,提高社会福利基金中用于养老产业的资金比例,从而保证养老产业融资渠道的畅通。

中国到2012 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到达6.85 万亿人民币,尽管保监会对保险金投资比例有要求,比如说建立养老社区的资金比例只有10%左右,但是可想而知在如此巨大的基数之下也是一笔可观的大数字。6 月底,中国的信托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为人民币5.5 万亿元,较一年前的3.7万亿元增长了49%。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也作为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对于养老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近几年国家对于充分利用民间闲置资金和调动资金积极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意见,既体现了国家对民间资本的重视,也足以可见民间闲置资金数量的客观性。据新闻报道,仅仅温州一座城市在2010 年上半年闲置资金就达到了8 000 亿,相当于天津市2009 年全年GDP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央企2009 年的利润总和,相当于广东省2010 年全年新增信贷总额。

三、各融资渠道适用范围分析

目前,国家对于养老产业的投入方式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试点设施建设和对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等保障制度的支出两种,这两种投入方式基本是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各城市社区为主要载体。显然,国家投入是以构建养老服务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带有全面及福利保障性质,具备廉价优势的。另外,养老服务产业设施建设项目具有投入规模大、回收期长、投资风险高的特点,这也要求政府在养老服务产业的投入占有主导地位,从各国经验来看,养老设施建设融资结构中政府投资都占到70%左右的比例。

金融机构在经济中的地位要求其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投入既有保障福利的要求也有利润收益的需求。具体来说就是不能仅仅以大众需求为出发点,更要做到专业、深入、多维,如各项设施完备的综合性养老社区。社区会在老年人入住时适当地收取费用,保证了投资者的收益,也满足入住老年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近几年泰康人寿保险专门成立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上海投资建设的泰康养老社区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民间资本的投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是受到养老产业盈利周期比较长的影响,使得民间资本较难获得可观的利润,这严重地打击了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产业的积极性。为了增大民间资本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投入政府就需要加大财政补贴和对其服务的购买力度,同时减少各项费用的收取、实行税收优惠、加大信贷的支持力度等,使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产业的建设中来。相对政府和金融机构,民间资本更加灵活,可投入领域更广阔,但鉴于养老产业的特殊性,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才能保证民间资本有其可发展的平台。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研究 篇10

关键词:文化产业,融资问题,政策法规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如何改善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问题对加速经济的发展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结合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现状, 从政府、金融机构和文化产业自身三方面出发, 提出了改善融资问题的对策, 从而使我国文化产业迅速走出融资困境。

1 文化产业融资问题概述

1.1 文化产业的概念

不同国家对于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在美国, 主要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对文化产业的概念进行定义, 也称为版权产业;而日本的文化产业则具有很广的范畴, 凡是与文化有一定联系的产业, 全部被称为文化产业, 将体育、旅游、休闲娱乐以及广播影视等全部包含在内, 更多的是强调文化内容上的精神属性, 所以也称之为内容产业;而我国则把文化产业的内涵理解成以新闻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版权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和出版发行等作为核心层的为社会大众所提供的文化、服务以及娱乐产品的活动, 以及与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的活动的集合。

1.2 文化产业融资的内涵

对于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企业来说, 为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 通过一系列科学的预测和决策行为, 根据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所拥有资金量的实际情况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渠道, 向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筹集资金以及组织资金的供应所进行的理财活动, 被称为文化产业融资。

2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现状

随着文化产业雨后春笋般的发展, 人们对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断加深, 由于政策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 文化产业的金融环境也逐渐优化, 在一定程度上, 文化产业融资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目前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 文化产业的融资空间巨大;另一方面, 还存在着融资效率低下、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机制还很不成熟等问题, 其发展仍然受到资金缺乏的制约, 导致我国文化产业融资还存在着很多困境。

2.2 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2.2.1 融资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在文化产业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完善, 风险成本急剧升高, 针对不同来源资本的进退出机制及其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未落到实处, 这便直接导致了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减弱。虽然我国到目前为止, 已经出台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以及《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政策和行政规章, 基本涵盖了文化产业整个领域, 但是缺少相应的鼓励文化产业融资的法规, 对于文化产业的稽查管理力度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也不够, 这在导致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惜贷”的同时, 使得文化产业的经营风险攀升, 经营环境恶化, 让投资者对该产业望而生畏。

2.2.2 融资准入门槛过高

虽然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文化产业当中, 中小企业占据着很大的比例, 具有产品附加值高、无形资产的比重偏大、高风险且对于产品的需求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等特点, 况且这些中小企业的抵押物少、实力弱小, 加之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针对无形资产的信贷工作缺乏经验。正因为如此, 银行在信贷方面对其比较歧视, 很多政策更加倾斜于资金状况良好的大集团。纵然银行对各个企业的信用等级实行统一评价标准, 却格外注重企业的规模以及所存在的风险, 这对于文化产业中很多中小企业来说, 通过银行进行融资存在着层层障碍, 使其贷款门槛过高。

2.2.3 文化产业整体经营实力弱

虽然我国文化产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 实行科学管理、经营业绩良好的企业也崭露头角, 各电视台、报业集团等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发展前景, 但是还有很多文化企业存在着有形资产偏少、缺乏健全的经营模式和发展规划、经营风险较大、内部管理和财务制度混乱、账目不清、信用水平较低等问题;另外, 目前文化产业的不良贷款率偏高, 影响了银行放款的积极性, 同时基于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弱小的特点, 缺乏抗风险能力, 在收益方面具有很大的难预测性和波动性, 这些都直接堵塞了其融资的渠道。

2.2.4 融资渠道单一

我国文化产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 缺乏可抵押的固定资产, 核心资产只是无形资产, 而我国对无形资产的评价机制尚不健全, 使得企业在资本市场中获得融资实属不易, 导致企业只能以内部融资为主。虽然内部融资具有低资本成本的优点, 但是由于文化产业的经营风险大、投入高, 难以在资本市场中获得稳定的回报, 所以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文化产业和其他行业一样, 要想获得丰厚的利润, 就需要不断地扩张, 扩张必须有资金的大力支持, 由于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单一, 企业就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扩张, 融资渠道狭窄直接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因此便导致了恶性循环。

3 改善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融资法律法规体系

为了鼓励我国文化产业融资, 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对于政府而言, 完善融资法律法规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第一, 制定激励政策, 健全为文化产业融资而服务的配套体系, 这样也有利于各方面的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建设的参与, 如设立文化产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对某些符合政策的文化产业实行贷款贴息支持;第二, 在税收方面, 政府要对文化产业给予一定幅度的税收优惠, 例如在企业所得税上, 可采取税项扣除、加速折旧等优惠方式, 还可以减免企业的营业税、增值税等项目;第三, 政府要加大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及时清除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尽可能地为文化产业提供一个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 同时要完善对文化市场的稽查工作, 健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政策条款, 以降低文化产业融资的风险。

3.2 降低文化产业贷款门槛

首先, 商业银行要突破传统的信贷观念, 针对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 应该完善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 增强风险承担的意识, 同时要扩大企业的抵押范围, 要增加企业应收账款、无形资产抵押贷款等方式, 不能仅仅把眼光局限于固定资产的评估上;其次, 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 要适当地给予分支行审贷权限, 从而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简化贷款审批程序, 减少交易成本;最后, 商业银行还应根据各个文化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和特点, 放宽贷款的还款期限, 增设企业多种还款方式, 使文化产业中大多中小企业可以正常地通过银行贷款来运用资金, 避免太苛刻的融资条件阻碍其发展。

3.3 提高文化产业整体经营实力

对于文化产业领域中的各个企业来说, 无论规模大小, 都应该健全企业机制与治理环境, 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首先, 为完善其自身的管理, 保障各项法律法规的落实, 企业应该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尤其以财务制度为主, 金融机构根据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增强对其放贷的动力和信心;其次, 企业要加快创新的步伐, 通过研发新的文化产品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从而提升其经济效益;最后, 在企业内部要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系, 增强信用意识, 改善自身的信用环境, 加大信用管理的力度, 以保证企业能够顺畅地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

3.4 拓宽融资渠道

随着融资体制的不断健全以及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 可供文化产业采取的融资渠道也随之增加, 各个企业可以在充分利用传统金融手段的基础上来拓宽融资渠道。第一, 质押贷款。在文化产业领域, 可以把知识产权作为抵押品, 一直以来, 借款成了文化产业利用最多的融资途径, 质押贷款便为其提供了一种非常快捷的融资方式;第二, 集合担保。这种互相提供担保的情况也可以存在于集团的内部, 集团公司可以划分成几个独立的企业个体, 内部某个体向银行申请贷款时, 集团公司可以自己的名义提供相应的担保, 从而使其顺利地获得贷款批准;第三, 融资租赁。文化产业通过对资产的租赁, 在后期经营发展的过程中, 以企业自身的盈利作为担保, 通过对租金的陆续支付, 可大大减轻其资金方面的负担。

4 结语

总之, 我国文化产业的融资之路虽然充满了坎坷与波折, 但是在金融资本求变创新的努力之下以及不断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融资的整体大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融资渠道也日渐丰富。借助资本的智慧和力量, 我国文化产业定会不断地做强做大, 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 有效地拉动文化内需, 对文化产业融资体制的建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所以, 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化产业定会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孙彤.国内文化产业融资环境评价[J].决策参考, 2012 (04) .

[2]陈孝明.国内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综述[J].科技和产业, 2013 (09) .

[3]谢伦灿.文化产业融资的现状透视及对策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 2010 (05) .

[4]魏鹏举.我国文化产业的融资环境与模式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 2010 (05) .

江西新能源产业融资渠道分析 篇11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融资

新能源产业是关系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也是一个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成长性高、关联度强的新兴产业。 近些年来,江西省以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新余为龙头,着力构建和培育起了光伏太阳能、核电、风能、生物质能、节能减排设备制造等多门类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催生了一批以光伏太阳能产业为代表的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极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为江西省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加速实现江西崛起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一、新能源产业融资的现状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投融资矛盾尤其突出。目前,江西新能源产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直接融资中又以政府扶持为主,银行、风险投资以及民间资本投入为辅。

(一)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导致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效率低下

首先,在总体设计上,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品种还不够丰富。备兑权证、股指期货目前还没有推出,以至金融期货、期权等衍生产品还处于空白状态,结构性缺陷明显。

其次,在资本市场的结构建设上,我国缺乏与不同经济发展层次相适应并且能够反映股份经济本质要求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结构。目前我国现有的沪、深两大交易所,在组织体系、上市基准、交易方式和监管机构方面几乎完全一致,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个特例。而沪、深两大交易所所组成的主板市场,由于上市门槛较高,将充满生机和活力而又最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挡在证券交易所的大门之外。因此,在资本市场组成体系中,我国还缺乏为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二板市场。

此外,为退市公司和未上市公司的证券流通做服务的三板市场最近虽已推出,但挂牌数量过少、成交量也不大,在我国这些场外市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另外,我国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创新能力不强,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有着较大的差距。

(二)缺乏配套政策,无法调动社会投资者的积极性

新能源政策主要以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为主,缺乏保障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专门的金融制度设计、缺少完善的市场融资保证体系等配套政策措施,无法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加入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使得投资者投资积极性不高,从而减少了新能源产业的资金来源,使其资金需求无法得到完全满足,阻碍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首先,风险来自于国家政策的不明确。由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多元性,目前来自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不明确的。中国新能源与节能领域的技术发展规划滞后,政府缺乏对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成果转化与工程化的宏观调控力度。一种新技术出现后,当投资商投入进去后,另外的一种新技术又会突然生成,有可能对前面的新技术产业投入形成很大的冲击,风险就会由此而产生。其次,由于新能源行业投资的周期较长,通常在10-15年,这种时间跨度的延长无疑会增加收益的不确定性。另外,新能源的研发的初期投入较大,并且这种投入本身对技术研发就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种种风险的存在,会使许多的投资企业顾虑重重,但是中国目前缺乏相应的风险保障机制,这对新能源行业的融资形成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企业内部因素阻碍融资

四大银行的国有属性,使得国家可以在对新能源企业的放贷上作出政策性的倾斜,但我国从事新能源产业的一般都是中小型民营企业,银行贷款集中度较高,商业银行倾向于采“大客户优先”策略,中小企业融资举步维艰。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经营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差,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较弱,发展前景亦不容乐观,对于讲究经济效益的银行来说,也不倾向于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加之从事新能源产业的中小企业往往拥有的是技术等知识产权,却普遍缺乏抵押资产,而银行等主流融资渠道则普遍采取抵押贷款模式,这直接导致了行业内90%的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题。

能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能否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能否持久地保持竞争优势,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成功融资的关键所在。而目前我国新能源企业大都研发能力弱,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这是新能源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内因。此外,可再生能源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新能源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完善,资信水平较低,对各种融资渠道认识不足、运用不充分等问题也是阻碍其融资的重要因素。

二、江西新能源产业融资的战略选择

(一)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 没有政府的支持, 新能源不可能迅速地发展。新能源是新技术, 仍在成长发展阶段, 需要扶持。参照发达国家设立新能源政府管理机构的经验,设立新能源发展局专门从事新能源发展规划和发展政策研究,在我国现行体制下,设立专门的机构赋予相应职权才能较快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借鉴国外发展新能源的经验,建立新能源发电价格的补偿机制,建立新能源产业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全方位、多角度促使新能源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与此同时,要重点研究建立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基金的可能性,集中部分排污费在部分地区出台试点制度,该基金可以委托或授权国有投资公司管理,支持河北风力发电、太阳能、垃圾生物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另外,为支持新能源产业,对于国有企业投资新能源的土地可以作价出资入股,减少企业资金投入压力。

(二) 加大直接融资力度,促使融资方式均衡发展

国内直接融资相对于发达国家市场是很落后的,股权投资这一块、新金融这一块相对更弱,国家有关部门正着力研究怎么样健康的加快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股票市场融资,优先支持符合新能源发展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巩固和发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成果,继续深化股票发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展主板市场,积极探索发展创业板市场,构建场外交易市场,逐步形成各层次市场间有机联系的股票市场体系。同时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对与新能源发展相关企业的债券融资予以政策鼓励和支持。通过发行债券与发行股票相结合,债券期限长短相结合,债券利率固定与浮动相结合,创新债券品种,丰富投资产品,满足新能源产业的各类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外部资金的性质、筹资成本、风险规避的客观需求。加快设立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具体投资领域包括:扶持中小新能源企业发展、加强新能源产业的薄弱环节建设乃至促进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三)创新新能源产业投入机制

截至目前,国外已有多个国家建立起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基金通常来源于电力附加费、污染税等,基金规模通常占到零售电量的1%一4%。而我国目前没有任何一个省份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这不仅不利于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新能源产业新技术与新成果的市场转化。新能源项目建设需要土地,但土地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了资本投入,摊薄了投资收益,在电价不到位的情况下,极大影响了新能源投入的积极性,因此,江西省应在现有土地政策下进行调整,允许土地转增国有资本,减少投资商的投资压力,集中资金开展建设。此外,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投入体系尚未建立,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河北省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需要先进技术、专业人才和雄厚资金,仅靠江西省的自身力量和现有基础,新能源产业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与优惠的政策环境,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借助外力,以优惠的政策、开放的市场以及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

(四)加大银行对新能源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行业的资金投放。银行应选择新能源产业中实力较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给予适当的信贷支持,并从信贷额度、审批环节等方面给予倾斜。

银行可针对新能源企业的特点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对产业链中辐射拉动作用强又需巨额资金支持的重点新能源企业,商业银行可采取银团贷款模式加大信贷支持。增大对新能源项目的贷款额度,使银行共同分担风险,提高综合收益率。完善新能源产业贷款担保机制,帮助新能源企业解决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保证资金的融通。银行之间还可以通过组建银团贷款,既避免了单个银行贷款过于集中的风险,消除了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对单户企业贷款不得超过其资本总额的10%” 规定所带来的制约影响,也可以缓解银行的资金缺口。金融机构既要支持有实力有市场前景的企业,也要切实防范贷款风险。对于一些虽然名为新能源产业企业,但其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前景不乐观的企业,金融机构要谨慎发放贷款。

(五)吸收风险资本投资

首先,应建立起我国真正独立的二板市场,降低新能源企业公开上市门槛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渠道。虽然深交所已经推出了中小企业板块,为风险投资的发展了提供退出出口,但由于中小企业板块实际上仍附属于主板,上市条件甚至治理机制等与主板市场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使得新能源企业很难通过中小企业板融资。我国应以此为基础,积极积累经验,尽快建立起真正独立于主板市场的二板市场,以便投资于新能源等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资金能快速退出。

其次,应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仿效其它国家证券交易所仍保留的最初始的柜台交易方式, 继续发挥柜台交易的标准低、监管少、交易灵活的优点。并针对新能源行业的风险投资特点,发挥管理层作用,降低柜台交易的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为风险投资退出提供一种比较适合的交易方式。

再次,应建立“破立清算”的退出渠道,针对目前企业破产清算复杂、费时、费力问题,调整政策,改善新能源风险企业的清算条件,使得风险资本即使在投资新能源项目失败的情况下,能通过破产清算获得一定补偿,不至于血本无归,亏也能亏个明白。

最后,应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兼并与收购的方式投资新能源项目,进入新能源领域,促进新能源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相应政策促进新能源行业内部开展兼并或股权回购,提升新能源企业股权资本的流动性。从而使得新能源经济中的风险资金有更多的退出渠道。

参考文献:

[1]陈芳平,李静.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J].中国科技纵横,2010(2).

[2]丁秋琴,史小丽.从发达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策略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J].新财经(理论版),2010(9).

[3]黄金圆,张毅蕾.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的调查与思考——以景德镇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0(40).

[4]张亮.我国节能与新能源行业的融资模式[J].发展研究,2009(7).

[5]申文丰.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华南金融电脑,2010(9).

作者简介:

夏兰(1971-),女,南昌工程学院经贸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李亚云(1980-),女,陕西宝鸡人,硕士,南昌工程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

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江西新能源产业融资模式问题研究”(2010JX01068)。

产业链融资 篇12

我国普遍存在的中小农业企业、农户融资困难问题成为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金融机构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日益明显,但由于我国农业产业所特有的弱质性,使其在社会金融资源分配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农业价值链是一种新型农业组织运作模式,该模式能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通过农业价值链建立农产品品牌效应,从而提升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农民增收,农业经济得以稳定发展。国外在农业价值链融资领域的成功案例,为我国开展农业价值链融资提供了借鉴。

我国农业产业中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机构因受国家政策、财政收支的影响,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中各参与企业、农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非正规融资以其简便、快捷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业企业、农户的资金需求,但非正规金融机构因其逐利本性,资金来源不明,有时会恶意操作使得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对农户、农业企业及农村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农业价值链融资方式以其稳定的农业产业内部经营活动组合特点,可以很好地给予农业产业价值链上参与的农业中小企业、农户提供资金支持,成本低、风险小。开展农业价值链融资研究和实践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农业价值链融资的主要模式

1、农业价值链内部融资

农业产业价值链内部融资模式是将生产农户和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加工商、销售商紧密联系起来,由于价值链内各参与主体之间依赖的关系,各经营主体间信息较透明,价值链内部融资参与方目标利益一致,有利于形成制约机制。农业价值链内资金会向价值链中的龙头企业汇聚,龙头企业在价值链内部融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价值链内部融资,资金匮乏的生产农户、中小农业企业可利用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地位获得龙头企业资金支持。农业价值链内部融资模式下,生产农户一般都是以农产品的订单为抵押,可获得贷款的额度因所抵押的农产品而定。双方以合同规定为约束,不因农产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农产品具有季节性特征,生产农户按照企业订单所规定的数量、品种、质量的要求组织生产,待农产品成熟时以合同规定价格出售获得资金收入偿还利息贷款。通过价值链内部融资,生产农户得到了农产品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实现农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农户参与农业价值链,为其搭建了稳定的农产品销售通道;对于龙头企业来讲,通过对生产资料供应商的资金帮助,可以获得质量好、价格稳定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对于农产品生产各环节的监控,对于价值链上的参与企业、农户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参与者增收有重要作用,实现价值链参与者多方共赢。

陕西大荔荔民农资公司是陕西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农业科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的现代农业流通企业。该公司采取“生产农户+ 联合生产基地+ 合作社+ 营销合作社+ 龙头企业”的组织经营模式,建立大荔县荔民信用服务合作社,吸收生产农户为合作社会员;并以此为平台,面向合作社社员开展内部资金支持,为入社农户提供资金帮助。同时建立大荔现代农业扶贫互助产业园,为参与农户提供定期农业技术培训,帮助农户掌握新技术,拓展销售渠道,及时为农户普及农产品市场动态,帮助农户增收。图1 为农业价值链内部融资模式图。

2、农业价值链外部融资

农业产业价值链外部融资模式是外部资金提供者以农业价值链为整体进行的创新性融资业务,外部金融机构以整条价值链为考察对象,为农业产业价值链上的生产农户、农资供应商、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等提供资金支持。正规金融机构在农业价值链融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价值链参与者间形成的稳定的生产经营合作约束关系是农业价值链外部金融机构为价值链提供资金支持的依据。农业产业价值链外部融资模式中,龙头企业为价值链参与者提供担保从银行获得贷款,依据农产品订单对农产品生产者农户、农业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筛选,为优质借款者提供资金支持。农业价值链融资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传统信贷方式下的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极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同时借助龙头企业的监督作用,外部金融机构与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加强对价值链上资金受助者的监督和指导,降低了贷款风险,对信用较好的贷款对象提供激励政策,降低了违约风险。此种模式下,外部金融机构通过对农业价值链的优劣势分析,分析价值链上最优的资金注入点,确定合理的融资秩序。同时外部金融机构通过对价值链农产品市场的充分调研,与价值链参与者生产农户、农业中小企业探讨市场需要的农产品种类、质量、价格。非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作为补充,共同为高效价值链的运作提供资金支持。

陕西金牛乳业是以乳制品加工为主要业务的民营企业,是陕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企业拥有自有养殖小区17 个,与当地养殖户建立饲养收购协议,采取“农户+养殖协会+ 公司”的合作形式,开展并推广“龙头企业+ 养殖户+ 担保公司+ 金融机构”融资模式,外部金融机构在龙头企业金牛乳业的资信和担保公司共同信誉下,为价值链上参与对象提供资金支持,解决了养殖户的资金难题;价值链上参与企业在外部资金的支持下,能够享有扩大规模所带来的规模效益;授信银行在金牛乳业的价值链上的主导地位发挥监督机制,极大降低了银行的放贷风险。图2 为农业价值链外部融资模式图。

3、农业价值链内外混合融资

价值链内外混合的融资方式是金融机构、龙头企业、生产农户共同作为参与主体的融资模式,兼有价值链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共同的特征。价值链参与主体之间相互协调与支持,共同为价值链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出努力。价值链中龙头企业可以自身资金为价值链参与者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可依据自身在价值链中的核心地位为价值链上生产农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获得外部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这两种模式的结合,使得生产农户、中小企业获得了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保证了农产品的正常供给;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获得了正常运营的资金支持,为农产品开辟市场提供了便利。龙头企业在这种模式中也获得了稳定的、可靠的货源,提升了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外部金融机构也在这种混合模式中降低了贷款风险。农业价值链内外混合融资模式,使得参与各方利益得到了保证,实现了农业价值链高效运营。陕西天子果蔬、康立冷库等多家果业企业签订联保合作协议,建立信用互助共同体,经过几年运行融资规模从90 多万元增加到2324 万元,形成了银行放心、企业守信、共诚信、共互助的信用环境。图3 为农业价值链内外混合融资模式图。

三、农业价值链融资服务存在的问题

1、信贷资金期限短,价值链各环节融资不均衡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由于农业产业化中的产品价值形成的周期较长、资金缺口点多,现有支农金融贷款持续期限短的状况不能满足农业价值链对资金的实际需求。因此,金融机构在农业贷款设计上应根据价值链不同参与主体、各环节融资的不同需求,推出融资期限结构产异化的信贷产品。由于农业价值链自身的特性,价值链上参与者的各自经营状况会对链上其他参与者产生影响,尤其是分散农户、中小农业企业由于其自身发展局限融资能力有限,而往往是这些参与者资金的缺口大、期限长,它们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会极大影响整条价值链的正常运转。其结果导致金融机构贷款无法回收,贷款风险增大;价值链波动,甚至断裂。因此,金融机构应重视价值链中加工环节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制定适合其发展现状的灵活、多样贷款支持,扶持这部分企业的发展,实现稳定价值链、实现价值链增值、参与者共赢的局面。

2、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业价值链融资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农业金融管理制度的保障。健全、完善农业金融管理制度,使其具有多样化的融资手段、充足的资金来源,能够满足不同资金需求者多样化的资金需求。现有农业金融管理体制的弊端表现在:首先,政府对中小型农业企业的关注较少,对其融资的政策引导性弱,使得金融机构给于农业产业化中中小涉农企业的资金供给较少。地方政府为涉农企业拓展的融资平台有限,引导银行加强支农信贷合作方面支持效果欠佳。政府应加大政策引导,为农业价值链融资创造良好融资环境,资本市场具有强大的资金聚集能力,我国中小涉农企业在资本市场没有登场的平台和机会。其次,国内正规金融在农村机构设置分布不均、数量有限,不足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3、基础设施融资支持力度不足

我国产业化发展中,农业设施融资主要由国家政策性信贷支持,长久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对政府政策资金的过度依赖,使得其发展外源性融资的能力弱化。再就是设施农业融资链不完善,存在的潜在风险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资金、社会资本的流入,阻碍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

四、发展农业价值链金融服务的对策

1、提升农业价值链中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发挥带头作用

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农业价值链融资成功的关键。它通过自身在农业价值链中的综合优势,引导链上生产农户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帮助农户建立农产品的品牌意识,实现农产品与市场对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农业价值链上的龙头企业可以利用自身在电子商务方面的优势,提升农产品在流通、加工、仓储、包装等环节的效率。龙头企业还应加强价值链上运营资金的管理,监督价值链上参与者的合规经营,与授信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信用合作关系,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农业价值链中的龙头企业,要加强农业科技技术创新,保持其在一定领域的竞争性;同时还要在价值链参与者间进行新技术的推广和创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基层农户进行定期、专业化培训,提升农户科学生产意识。在农业产业化调整过程中,价值链上占主导地位的龙头企业在进行利益选择时,应兼顾基层农户的利益,并且在自主、自愿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户参与的合作互助组织,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与基层农户的合作关系,保障农户利益。

2、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水平、经营能力低下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新时期为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急需建立与农业现代化相匹配的农村金融体系。首先,要进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改革与业务创新,改变以往金融机构的组织运作缺陷,建立产权明确、科学管理、内控严格的机制。涉农金融机构应深入农业价值链上的中小企业进行调研,制定、探索适合农业价值链上中小企业融资要求的金融服务;同时还应加强信贷人员的相关业务培训,为价值链上的参与企业提供更贴切的、更专业的金融服务。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还应采取相关措施规范农村民间融资机构,使其发挥农村资金供给的补充力量。

3、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经济的财政支持力度。政策性银行替国家管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要继续拓宽政策性银行支农的领域,保证其资金充裕,使其更好发挥支农功能。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如继续落实部分特殊农产品的补偿机制,建立农业产业财政政策资金补偿渠道,实现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落实农业财政补偿资金,使农民得到实惠,真正实现金融扶持农业经济的目的。扩大招商引资,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优良投资环境。简化投资审批手续,积极鼓励农村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农业产品走出去创造良好的通道,推动农村经济长足发展。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农业价值链地域差异性显著,因此政府应该对不同地域的价值链进行深入调研,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政策扶植体系,从而满足不同农业价值链的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振中:县域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基于陕西渭南的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15(2).

[2]张震、秦文洁.农业价值链融资的“双核一促”制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0).

上一篇:机关效能下一篇:电导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