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发展

2024-06-09

产业链发展(共12篇)

产业链发展 篇1

“动漫产业”准确的定义是“动画和漫画产业”, 涉及的领域有传统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手工动画、泥塑动画、影视制作、音效制作和科幻小说等。

动漫是公认的朝阳产业, 动漫产品所渗透的领域极其广泛:包括电影、电视、图书出版、工艺礼品、学生用品、情侣用品、少女饰品、服装装饰和日用品装饰等。据《2005~2006年中国动漫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统计, 2004年, 世界数字内容产业的产值达2228亿美元, 与游戏、动画业相关的衍生产品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在欧美国家, 动漫产业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年市场总量都在数百亿乃至数千亿美元之上。美国的网络游戏业已连续4年超过好莱坞电影业, 成为全美最大的娱乐产业;日本动画业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位列第6, 动画产品出口额超过钢铁;韩国的动漫产业产值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生产量占全球的30%, 是我国的30倍。

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国外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据中国动漫协会预测, 2004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仅117亿元, 2005年也不过180亿元, 其中一部分还是外商支付的加工费。美国迪斯尼公司一年的产值超过150亿美元。大量“洋动漫”占领了我国动漫市场, 致使我国的动漫市场不断丧失。更有一项不乐观的调查显示:在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 日本、韩国占60%, 欧美占29%, 我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的比例仅有11%, 明显落后于国外动漫产业的发展步伐。

动漫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动漫产业链包括创作、发行、播出、授权和产品开发等环节, 动画片光靠播出根本无法得到相应的资金回报, 必须开发衍生产品才能赢利, 这是动漫企业经营者皆知的产业规律。与电视、音乐不同, 动漫产业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 是跨媒体的娱乐形式, 包含了动画、漫画和衍生品三个领域, 每一个领域都有不同的发展思路。有些厂商的一部电影动画, 就能获得超过我国所有动画的收入, 有些厂商凭借非常有影响力的动漫形象就能获得持续几十年的衍生品和授权收入。从国际上动漫产业链的发展历程看, 存在着三种主要发展模式。

1. 美国以电影和电视为主导的模式

美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 是与其发达的电影业联系在一起的。在上世纪90年代末, 各大制片公司纷纷涉足动画界, 使得美国电影动画异彩纷呈, 成为动漫产业的主力。美国动画电影以巨额资金投入和大量计算机科技的运用, 使其成为高回报的同时也是高风险的动画制作模式, 这种好莱坞式的电影投资方式需要有准确的市场判断, 把握消费者心理, 才可以保证票房收入。

上世纪50年代, 卡通制作费用高涨, 仅仅依赖动画电影的放映很难在播放期间内回收成本, 造成好莱坞动画片日趋式微, 许多大公司的动画部门纷纷解散, 而此时电视这种载体的出现为动画开辟了新的平台。各大片厂开始将卡通的播映权卖给电视台, 间接促进了电视动画的发展。

美国的动漫产业没有日本多层的复杂的产业链, 其漫画与动画的相互关系也没有那么紧密。其基本模式主要是:影视动画片的创作生产—电视台和电影院的播出和放映—动漫图书出版发行—音像制品的发行—形成版权的授权代理—衍生产品开发和营销。例如迪斯尼的盈利模式被称为“轮次收入” (利润乘数) 模式。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轮是迪斯尼的动画制作, 票房收入加上发行、销售拷贝和录像带收回数亿美元, 解决了成本回收的问题。第二轮是世界各地的迪斯尼乐园, 吸引大量游客游玩消费。第三轮是品牌产品授权和连锁经营。遍布全球的授权专卖商店, 加上迪斯尼动画形象专有权的使用和出让、品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书刊、音乐乃至游戏产品的出版发行等衍生品占迪斯尼40%的利润。迪斯尼通过层层产业结构, 已布下了“天罗地网”。看迪斯尼卡通片, 去迪斯尼乐园, 买迪斯尼产品, 上迪斯尼网站已成为美国人的生活习惯之一, 并且逐步向世界范围扩散。一种观念的形成往往成为营销最大的动力源泉, 当产品已成为文化或生活的一部分,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成为下意识, 它才具有可持续性和拓展性。

2. 日本的以漫画为主导的模式

日本具有良好的漫画消费基础, 动漫产业链也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的, 而电视给了动漫以巨大的发展机会。日本由动漫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商机很多, 并为国内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强劲的推动力。据2007年日本个人纳税榜数据显示, 前10位中就有4位是从事动漫产业的。目前, 世界上人们观看的动漫产品大约有60%是日本制作的, 并占领了欧洲80%的动漫市场。日本在动漫产业的发展中, 将动画片、电子游戏和漫画作为一个经济整体, 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一个完整的日本动画产业链衔接形式大致如下:在动漫期刊上连载-选择优秀作品出版单行本-改编成影视动画片-电视台和电影院播出和放映-动漫图书出版发行、音像制品发行和游戏产业-形成版权的授权代理-衍生产品开发和营销。在这条产业链上, 漫画作品要有足够的衍生能力;杂志要有一个足够强大的传播平台, 能够积聚人气;出版社要足够专业, 其推出的单行本可以像塑造明星一样塑造漫画形象;电视台要有良好的运营能力, 保证动画播放时段能够赢利;临时制作委员会能统筹安排, 使制作公司创作出符合受众期望的动画作品;衍生产品制造商要有营销能力, 找到消费对象并卖出产品。这样就整合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链。

3. 韩国的从模仿到动漫与网络游戏相结合的模式

韩国动漫产业是给日本做动画加工起家的, 起步比日本晚20年, 加上创作人才和资金匮乏, 迄今还很少能拿出与美国、日本一争高低的动画片佳作。韩国的动画人物和卡通形象主要模仿美国和日本, 从而形成了漫画产业对美、日两国的结构性依赖。从2002年的动画片贸易结构看, 出口总额中的89.4%为来料加工, 自创作品的出口仅占11.6%;进口总额中的98.3%是版权作品进口, 其中从美、日两国进口占91.2%。这种动画片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 说明了韩国动漫产业的自主创作能力较低。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游戏的盛行, 动漫画以及动漫与网络技术结合而成的网络游戏正成为日益受人欢迎的文化娱乐品种。在网络游戏盛行的韩国, 游戏玩家超过了上网人数的50%, 网络游戏成为韩国宽带产业的第一大应用。韩国动漫企业抓住这一发展契机, 大力发展动漫和网络游戏产业, 在亚洲乃至世界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韩国动漫产业利用其网络优势, 从传统动漫强国那里分得一杯羹。2003年韩国动画产业产值已由1998年的3200亿韩元增至4050亿韩元, 当年动画片销售额由上一年度的2149亿韩元增至2699亿韩元。韩国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动画片制作和出口国。

我国动漫产业链发展模式选择

纵观世界动漫强国的产业链发展, 在美国的以电影和电视为主导的模式中, 动画片的高投入具有极大的风险, 而且美国的电影和电视的发展水平很高, 其构造的商业生态网络远非其它国家能够相比。日本的动漫产业链发展模式也不太适合我国, 因为:一是日本以漫画为龙头的动漫产业是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发展而成的, 对于我国而言, 这种模式耗费的时间太长, 国际动漫产业的竞争留给我们的时间有限, 并且我国民众也没有阅读漫画的习惯;二是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功没有模仿美国的模式, 说明创新才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途径。

韩国动漫产业将互联网和网络游戏相结合的模式值得我国借鉴。因为我国是电视 (包括尚未普及的互动电视) 、手机和网络应用的大国, 在促进动漫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上, 或许可由此得到许多机会。而且, 动漫的各种形式都可以作为产业链的起点。近年来, 伴随互联网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信息产业和文化娱乐产业融合互动, 催生了很多朝阳产业, 网络游戏是其中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2007年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超过3000万, 与此同时, 网络游戏又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应用工具之一, 并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调查显示, 2006年度网络游戏产业为相关行业带来的直接收入达333.2亿元, 是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的5.1倍。其中为电信行业带来直接收入210.5亿元, 为IT行业带来直接收入83.3亿元, 为出版和媒体行业带来直接收入39.4亿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调查报告显示, 截至2007年6月, 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1.62亿, 仅次于美国2.11亿的规模, 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网民年增长率达到31.7%, 已步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阶段;网络游戏销售收入达37.7亿元, 创造产值350亿元。为促进互动娱乐产业发展,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更多的动漫企业进军网络游戏产业, 这也将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创造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综上所述, 我国动漫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可选择:网络游戏-电视和电影动画-漫画-相关衍生产品。

产业链发展 篇2

一、实施四大工程,激发企业转型升级活力。

一是实施创新平台增量工程。聚焦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构建高能级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推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原学者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结构优化,重塑产业创新力、竞争力。二是实施创新生态营造工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X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三是实施创新人才引进工程。实施“才聚朝歌·兴县计划”,通过设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等措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候鸟式”聘任、“双休日”专家等引才引智机制,为企业创新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实施创新载体重构工程。深化开发区改革,6月底前完成“三化三制”和“管委会+公司”改革,集聚创新发展新动能。创新开发区投融资机制,探索X场化融资模式,提升公司运行效率。

二、强化四项措施,挖掘企业转型升级潜力。

一是积极进行“全链条”筹建。建立以创新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等创业服务平台为主线的尼龙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成果全部转化、孵化成产业项目后,直接入驻XX镇,形成上下游贯通、左右岸衔接、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百亿级产业集群。二是邀请科研院所帮建。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程,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鼓励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三是组织企业加强自建。促成企业与“万人计划”学者合作,企业选派骨干力量赴XX科学院、XX大学深造,助力打造本土企业创新平台,目前已建成XX研发中心。年内对20%以上工业企业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创建X级智能工厂(车间)。四是创新招商引智联建。实施“招商+引智”新模式,把产业引进目标前移到实验室,鼓励有创业意愿、有研发成果的研究员来XX创业,将成果落地XX,实现引智引资双赢。

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思考 篇3

从我国汽车工业最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汽车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特点,一种“产业集群”的趋势初步显出轮廓;东北三省、上海与江苏、北京与天津、湖北与重庆成为我国汽车工业集中的四大区域。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对经济的推动是巨大的,对就业人数的扩大也有相应积极作用。我国应加强汽车产业链的管理,对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应加以重视,以下就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提出一些战略思考。

一、规划原则

(一)统筹安排,系统规划产业链的发展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链处于散、乱、差状态,产业关注重心在组装厂,这里所说的组装厂是指大量的零部件(尤其是核心零部件)是进口的,只要有扳手、锤子、钳子、物流、金融领域,缺乏系统的战略。整条产业链上各环节各自为政,不能带来任何的成本优势。

为了获得汽车产业链的成本优势,在整个产业链上,任何企业的建立与引进,须本着系统的观点,实现降低成本,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北京市汽车业的发展,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后“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布局,顺义区作为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成为北京市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广漠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也遵循系统规划的原则,以几大核心企业为龙头,实现零配件企业的配套,完善汽车的售后服务。目前广东南海已成为日商的聚集地,并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制造(含汽车改装生产)、汽车配件生产、汽车整车及配件销售为主的汽车产业链。

遵照系统规划的原则,全局看待问题,必然带来协同效应。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以我国一些城市的成功做法,对其他城市具有借鉴作用。

(二)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汽车工业的规模经营,需要实现专业化分工,而规模经济也不仅是整车的规模经济,同时也是零部件总成及其上游供应商的规模经济,也包括汽车电子系统厂商、电子元器件等供应商的专业化和规模经济。而我国的汽车工业,“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十分突出,这必然影响了整体水平的提高。

各地应根据自己的资源状况,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范围经济,促进汽车工业发展。山东省将构建八大原材料基地,生产集中度高,避免资源的分散,减少了浪费,每个领域重点培养少数几家企业。形成钢材以济南、莱芜、青岛为主,粉末冶金以莱芜为主,铝以淄博、烟台、聊城为主,塑料件以济南、青岛、潍坊为主,玻璃以淄溥、威海为主,轮胎以青岛、威海为主,橡胶件以济南、青岛为主,涂料以烟台、潍坊、聊城为主,皮革以烟台、潍坊、淄博为主,机织布、无纺布以滩坊、威海为主的八大汽车原材料主产区。

汽车工业是规模经营,在上规模同时须考虑资源状况,哪个地区具有技术开发的可能性,哪个地区劳动成本低,哪个地区物质资源丰富……经权衡优劣后再作出决定,这将比“拍脑袋”决策明智得多。全国各地发展过程中应上下一盘棋,发挥优势,统筹安排。

(三)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在看到汽车产业1:100的巨大带动作用的同时,各地汽车产业也纷纷上马,不少地方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目前我国汽车的国产化率很低,我们不能将一个零件与一台发动机等同起来,计算汽车的国产化率。中国汽车需要摆脱“越依赖越没有能力,越没有能力越依赖”和“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局面。“奇瑞”民营企业已经扛起了“独立自主”这面大旗。当然,过程是曲折的,任何急功近利的思想都有碍于发展。

第二、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汽车产业链很长,涉及多方面资源的使用,然后资源是有限的,要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及人力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第三、不断开发新技术的原则。能源短缺是世界性问题,汽车工业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新技术取代老技术,更好地节约能源。

第四、坚持环保的原则。世界各国环保呼声日益高涨,要想打入国际市场,就要严格遵守各国绿色标准。另外,汽车产业布局上要注意各地环保要求,将污染大的环节远离城市,坚持可持续的发展原则。

(四)多种资本形式共同发展

依靠自身力量做好产业集聚有很大困难,这就要求鼓励多种资本形式共同参与汽车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做好对外开放,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通过合资、独资等形式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如广东围绕广州本田轿车和经济型轿车出口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和技术创新,引进和培育一批新的汽车零部件项目,并大力发展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

另一方面加在各地民间资本投资力度。政府要想吸引民间资本,就要优化投资环境,减少人为障碍。从融资、手续等方面给予便利,政府的职能真正从参与型向服务型转变。

为了进一步完善汽车产业链,应实行大量吸引各种投资的形式,吸引更多汽车生产和配件企业投资,划分一个个工业园“安置”这些企业,形成集聚效应,然后在此基础上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使这个市场越做广阔。

二、规划思路

(一)以几大汽车制造核心企业为中心,向外辐射,带动上游产业发展,增强上游产业配套能力,突出深加工和配套本地化,形成众星拱月的上游产业群

专家指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势在必行。在国际汽车工业发展初期,汽车集群现象就是存在的,它是自然形成的。如日本的丰田汽车城就是围绕丰田汽车公司而形成的汽车产业集群;美国的底特律汽车城是围绕着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而建成的汽车产业集群。这种由市场竞争而形成的集群天生具有一种强大的竞争力。

第一、利用引进整车制造企业,拉长产业链,实现成本的节约。福州市通过产业的集群效应,实现规模经济和支柱产业,从而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台湾中华汽车与东南汽车合资后,几十家中华汽车主要的零部件配套企业组成团队,整体进入东南汽车城。零部件不用包装,不需装车,一辆推车就送到装配线上,即用即送,即送即用。这种工厂规划,极大地节约了运输成本。

第二、利用引进整车制造企业,拉长产业链,实现供应的便捷。北京顺义区的做法就非常值得学习,顺义区大力建设汽车产业链并积极全区范围辐射。北京现代汽车是汽车基地引进的第一家企业,但是,北京现代在汽车基地里不仅仅是一个汽车总装厂,还包括北京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海斯克钢材有限公司等17家零配件企业。一批为现代汽车零配件企业生产配套产品的企业即二级配套企业也相继入驻顺义,使顺义的汽车产业链环环相扣,向纵深扩延。

(二)利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机,大力发展下游产业,创造汽车售后市场与服务的优良环境

汽车销售行业的利润正在向售后服务转移,经销商的竞争将体现为售后服务质量的竞争。汽车整车出厂后,营销伯利润大约是20%,零配件供应大约是20%,其余的50%-60%来自服务。

没有一个统一并且成熟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保有量呈持续增长,有关专家预计,今后十年中国汽车保有是将达到上亿量,以每辆车一年保养费用为1000元为例,中国汽车的养护市场前景将是非常可观的。然而,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存在许多问题,如维修过程中的乱收费、汽车保养费用过高……消费者存在“买得起用不起”的顾虑,这严重制约了汽车的销售。因此汽车行业下游企业的规范化、完善化,将有利于汽车行业走向良性循环。

另外,汽车金融服务在现在发达国际市场中占汽车整车厂的利润比重越来越大。因为整车制造和销售的利润是呈下降趋势。汽车金融服务包括汽车贷款、租赁、以旧换新等服务。所以,汽车金融服务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对整车企业的盈利更为重要。

(三)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特点和环保要求,合理进行产业布局

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地理位置存在差异,因此,应根据地方特点进行统一布局,发挥各地优势,实行优势互补。

可以以出口方便,离港口、机场近,交通发达,投资环境比较优越的地方为立足点吸引投资。如广州增城新塘的五羊——本田新工场,附近有铁路以及方便接驳的高速道路和公路干线,北靠新机场,东临黄埔港,交通非常便利。五羊——本田的落户吸引了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在此设厂,随着五羊——本田等一批大型工业生产项目的进驻,这里必将成为广州的重要生产基地,五羊——本田也将在此迎来快速扩张的发展新局面。

另外,各地应明确其发展重点及环保要求,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损失,避免发展工业的同时造成环境的污染。对于不符合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销售的产品应采取措施加以整顿。

我国汽车产业链发展研究 篇4

汽车产业链是指围绕汽车核心企业, 通过对信息流、管理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等的控制, 从面向全球采购原材料开始, 全球定点生产与汽车配套的中间产品以及装配总成最终产品, 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 直到最终用户有机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的结构模式。汽车产业链由三部分构成:即上、中、下游, 处于汽车产业链的源头包括产品的生产、服务的设计、品牌的塑造、经营模式的孵化等称为其上游;为上游企业提供紧密配套服务的窗口称为中游, 中游是汽车行业顾客关联消费最为活跃的板块;处在补充位置, 对整个产业形象提升、资源交易与转化、服务内涵延伸及提供增值服务的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称为下游, 下游是上、中游产业必不可少的补充。

2 我国汽车产业链条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的汽车产业链发展态势迅猛, 2010年汽车销超过1800万辆, 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汽车生产制造和销售大国, 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强劲发展势头带动了原有关联产业的迅猛发展, 维修、美容、金融、租赁、二手车交易、汽车文化等行业无不异军突起, 令人鼓舞。中国汽车产业链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我国汽车产业链整体显虎头蛇尾之势

原材料供应、配送及整车研发制造生产等的上游企业, 借国家出台相关的支柱产业政策以及前几年实施的三大振兴政策 (减免购置税、以旧换新汽车下乡、新能源汽车补贴) 的“力”, 发展迅猛、越来越大;而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等为一体的中游则还是顾虑重重, 发展较为缓慢;如何可持续经营, 盈利模式如何设计等一直困扰着他们, 他们深知一味地靠厂家的“反哺”, 必然会导致自身综合运营能力的弱化, 于是他们寻求突围。汽车用品、汽车文化等下游企业, 由于上游给力的资源不能直接到达, 只能间接分享整个业繁荣昌盛的果实, 况且下游产业资源涣散、经营实体数量庞杂、产品及服务同质化严重, 下游行业的整体提升十分困难, 存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现象, 因此在阵营里出现“虎头蛇尾”在所难免。

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倒金字塔现状如图1所示。

2.2 我国汽车产业链松散, 产业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不高, 优化整合、动态匹配力度不够

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 各企业各自为政, 发展极不均衡, 上中游链条结合得较为紧密, 发展步伐相对下游要大、要快, 而下游由于其是“边缘产业”, 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因子”, 发展不规范, 它们只能靠“中上游”产业板块补给能量。因此出现了“汽车生产制造商吃不赢, 实力雄厚、管理相对规范的汽车经销商吃了消化不了, 处于产业最下游的业务模块吃不着”的局面。如汽车用品的选购, 消费者既可选择到汽车4S店去购买原装原配的用品, 也可以到其他汽配的专卖店挑选, 或到大型的汽配城选购, 消费者也根据个人喜好变化购买场所轮换选择。这就导致了下游产业要发展就要自力更生, 尽可能发挥自身优势, 抓住更多的顾客并且牢牢地拴住他们。

3 我国汽车产业链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2011年起,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制造及销售大国之一。面对探寻市场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及路径, 以及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和稳定良性的盈利模式等问题, 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依旧存在着许多急待突破和解决的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3.1 纵向一体化问题

不论是制造商向上的整合还是下游渠道成员向下的整合, 结果都是由一个组织来承担所有工作的模式称为纵向一体化。可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两大类。汽车生产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进一步深加工, 或者对资源进行的综合利用, 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来销售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称为前向一体化。如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设立独资或合资的汽车销售贸易公司, 专门从事自身产品的销售及服务。前向一体化倾向于市场, 向汽车产业链中下游伸展;企业自己供应生产现有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则为后向一体化, 如汽车企业生产各种配件, 并将配件用于各种不同的最终产品。后向一体化侧重于原材料供应、产品研发制造生产, 向上游发展。

3.2 外包的权衡问题

面对高度不稳定的市场环境变化, 中国的汽车企业会出现三种裂变趋势:纵向一体化、外包分销、纵向一体化与外包并举。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并重, 今后中国大型综合性的汽车企业会出现三个1/3, 即1/3在国外研发、1/3在国内生产、1/3在国外销售等格局。

3.3 刚性一体化整合问题

通过“拥有” (自建直营或控股合作) 组建产供销渠道称为“刚性”一体化组织, “刚性”纵向一体组织内部的联结力是:同一主体 (专用资产) 或共同利益下的产权。可分为“厂家产权型”和“中间商产权型”两类。“厂家产权型”主要是指汽车生产商采用收购或兼并产业竞争对手的水平整合战略, 或采用向后扩张进入生产本产业投入品的产业或向前扩张进入分销企业产品的产业的垂直整合战略, 以提高组织综合的运营效率和提高盈利能力, 如某汽车制造商收购一直为其提供零部件供应的合作伙伴, 将其纳入自身垂直管理的体系中。“中间商产权型”主要是指通过独立法人资格、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分销机构 (4S店) 销售产品。

为建立相对稳定的汽车销售通路, 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 实现价格的统一管理, 直接获取消费者信息进行数据库营销服务, 以及改善优化流通过程中的库存管理, 今后中国的汽车厂商依旧会沿用“厂家一批发商一零售商”混搭的产权型运作模式, 在相对成熟的一、二级市场会采用“厂家一零售商”的模式, 而在三、四级市场及农村市场会采用“厂家一批发商一零售商”的模式。

3.4 渐变一体化整合问题

汽车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节点的关联的企业族群的互动、博弈、联姻、融通、整合的动态调整、动态匹配、动态循环的一系列过程称渐变一体化整合。可分为管理型、契约型、水平型、战略联盟型四类。“管理型”主要是指以一家龙头企业为核心, 由处于产品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众多中小企业自愿参与构成的、在核心企业的统筹控制下运作的管理体系。“契约型”是指由不同层次的独立制造商和分销商在合约的基础上进行联合, 以获得制造商或分销商单独经营不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它包括“批发商倡办的自愿连锁、零售商合作组织、特许经营组织”等形式。

任何人都应当尊重这样的事实:没有人可以简单地假设他能接管别人的工作, 而且比别人做得更好、成本更低。在纵向一体化决策中, 自以为是肯定会碰壁, 我们必须尊重其他类型组织的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 在产业链上的关联企业要学会价值分享, “渐变一体化”则是强调产业链条各合作伙伴的价值创造及分享, 同时包括战略联盟缔结及资本化运作, 包括不断地“内引外联”、“内外兼并”。

4 我国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思考

我国的汽车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遵循“两条腿走路”、“五点思路”, “八大策略”。

4.1 两条腿走路

即“商业模式与盈利方式”、“科技与金融”, 中国位于汽车产业链条上中下游的各级各类企业必须根据市场变化, 结合企业实际确立合适自身的商业模式与盈利方式。同时, 中国的车企要学会充分运用科技和金融的杠杆进行企业管理、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同时利用资本杠杆进行全球化的运营管理。

4.2 五点思路

4.2.1 摆正政府角色,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市场化过程, 是汽车业依其自身内在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是国内外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经过相当长时间不断分化、组合、进入、退出, 相互整合市场资源的优化过程。国内外发展较为成熟的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 汽车产业链应是行业自身发展、市场运行规律以及企业自主决策、权衡和选择的结果, 政府不应包办太多, 不宜统得过严过死。我国过去在发展汽车工业方面经常犯的错误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汽车业的过度行政干预, 汽车产业链是由企业依据市场机制形成的, 因此, 要促进汽车产业链健康持续地发展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遵从市场运行机制, 而不宜按各种意志来操控。

4.2.2 加快国企转制, 推动产业发展

我国汽车工业企业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 体制落后, 机制不活, 必须转制。汽车产业链发展与国有企业转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推动汽车产业链发展, 吸引大量的民营、外资汽车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来投资兴业, 可以推动汽车产业资源整合的步伐, 加快国有企业民营化、市场化速度, 使企业改制速度加快, 产生激活产业的“鲶鱼效应”。而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转制, 转变政府职能, 鼓励发展国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相互结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为国企卸除社会包袱, 增强国有企业的吸引力, 吸收民营、外资前来收购、兼并、参股、控股, 从而实现汽车产业优化重组。

4.2.3 以核心链带动产业发展

从汽车产业链的形成机理来看, 以产业链上游整车企业和零部件系统集成供应商为核心带动中下游汽车产业发展, 推进各层次企业实施技术创新, 促进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实行专业化生产, 是汽车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应以核心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为主导, 以推进技术创新为动力, 大力发展产业相关业务模块, 向上带动部件和零件企业发展, 向中向下带动汽车销售、汽车消费和汽车文化的发展。成功发展的汽车产业链都是以产业链条的某一主力板块或主要的几个关联业务板块为主导, 带动整个产业链共同发展。同时各主力或主要关联业务模块中又是以一家或几家大的企业为龙头, 带动其他中小型企业共同发展的。

大的业务模块以及大汽车企业在产业链的形成中都发挥“发动机”、“领头羊”的作用, 往往起到“确立一个点, 形成一个面”的产业辐射和凝聚作用。在完善的汽车产业链条中, 各业务模块都有自身独立的运行机制, 不论是主力板块还是辅助板块都有各自的核心优势。同时, 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有各自的核心竞争能力, 从而形成以主力板块为核心、大型企业为主导, 主辅业务板块或大中小共生共存和共荣共辱的合作网络结构:这个结构呈现金字塔形状, 主力板块是塔尖、大企业是塔尖, 而塔基则是各辅助业务模块或是众多拱卫在大企业周围的中小型企业。

汽车产业链条中的大企业特别是大型整车企业应努力培育核心竞争能力, 强化与产业链条中其他企业的网络关系能力, 应成立产业链的信息中心、管理中心。针对当前汽车业装配业务附加值低, 产业利润更多分布于设计、营销和服务等价值链环节的特点, 产业链条中处于上游的大企业应集中资源重点做好产品研发、品牌建设、汽车金融和售后服务等工作。而位于产业中下游的中小企业应突出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优势, 力争做专做精、做强做大, 形成核心竞争力, 开拓产业链协作网内企业和协作网外企业多极配套市场, 开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4.2.4 关联产业的良性互动

汽车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与相关产业和有关社会机构的支持密不可分。汽车产业链与相关产业的关系是互动的, 即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这些产业反过来又会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一个区域内, 汽车产业链通常与其他产业链条同生共长, 共同发展。资料显示, 各条产业链发展成熟的国家一般会在一定区域内存在若干个产业链群, 这些产业链群一起构成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例如, 1999年英国有154个产业集群, 分布在12个区域, 平均每个区域有8~l8个左右的不同产业集群, 并且汽车工业集群与其他相关集群相伴相生。因此, 我国发展汽车产业链应坚持系统思维, 应积极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以产业集群促产业集群。另外, 按照“科教兴国”、“人才兴业”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 应建立完善的科学研究、教育培训、中介服务、咨询服务、法律服务体系。建立科学的技术创新机制, 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和咨询机构的智力资源, 使产、学、研紧密结合,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产品附加值。汽车产业链发展还应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为目标, 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提高产业链关联区域的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

4.2.5 汽车产业链顺应全球化趋势

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全球化特征, 汽车产业全球化具体体现为投资全球化、采购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市场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汽车业已成为全球产业, 而推动汽车产业全球化的是汽车跨国公司。美国、日本、欧洲三强地区中的各大汽车跨国公司以扩大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和输出国内资本为动机, 在具有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实行全球布局。目前, 汽车工业经过充分整合, 已形成了所谓“6+3”的新寡头垄断产业格局。零部件工业也在不断地进行兼并重组, 企业数目越来越少, 规模越来越大, 形成了一批巨型零部件跨国公司, 如德尔福、博世、天合等。大型跨国公司成为左右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方向的主导力量。与此相应, 我国近年来的汽车工业发展明显具有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进行区域合理化布局的特征。与汽车产业全球化相伴的是跨国整车企业的全球生产、采购和销售, 而零部件企业则实行全球配套, 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跨国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海外扩张和布点往往是同步和互动的, 利用这一点可以有效地发展我国的汽车产业链。国际汽车工业巨头在我国的各汽车工业中心城市驻足后, 大量的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将采取尾随战略进驻中国, 嵌入客户的全球供应链, 实施就近配套。反之, 这又会优化当地产业发展环境, 吸引其他整车企业进入, 从而使某一地区的汽车工业形成自我组织、自我优化的良性发展态势, 推进产业链扩大规模和升级换代。

4.3 八大策略

(1) 精细化切入。可以先由易处入手, 做精做细做尖, 然后不断扩大优势;也可以从难处着眼, 攻克制约企业发展最核心、最关键的难关, 抢占制高点, 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做强做大企业。

(2) 专业化开发。无论是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还是产品及服务的设计, 都讲究专业专注、专心, 精耕细作、有所聚焦。

(3) 最优化整合。整合产业链上中下游资源, 以及产业内外的关联资源, 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资产增值、资本运营。

(4) 最大化营销。面对全球市场或国内市场进行最大化的市场营销, 扩大企业规模, 从而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增强企业的影响力。

(5) 链条化运营。即实施“产、供、销”一条龙策略, 以及“销售、维修、租赁、置换、金融、汽车文化”等一站式服务。连点成线、线面结合、线状编织、圆形滚动、一体多维。

(6) 价值化体验。注重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并构筑企业与消费者交互设计的价值链条。

(7) 区隔化创新。讲究与同业、同行的区隔, 讲究产品差异、服务差异、渠道差异等。

(8) 最大化收益。最小或最优的投入创造最大的最丰厚的市场回报。

5 结语

我国汽车产业链即将面临更多的战略规划、资源整合、流程改造或再造、关系治理、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以及全产业链资本运作、全球市场开拓等课题, 而体现产业战略规划的“纵向一体化”问题, 主要是创建编织产业链, 确保产业的完整性, 以及产业链中各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后劲;“刚性一体化”则是确保纵向一体化战略规划落地实施的关键, 其动机很明显, 借鸡下蛋, 多快好省地发展全产业链, 降低高投入、低产出的风险, 同时, 还能测试商业模式、盈利方式, 快速、最大化地覆盖市场。而坚持遵循“二腿走路”、“五点思路”, “八大策略”是我国的汽车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黄本新, 刘会福.汽车营销实务[J].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工程机械行业产业链发展情况分析 篇5

上月底,被视为数控机床产业发展“风向标”和“晴雨表”的第五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在北京举行,一批高精国产高档数控机床亮相,吸引了不少泉州机械界人士的关注。记者了解到,泉州是工程机械行业最大的“四轮一带”生产基地,以价格和种类齐全的优势囊括行业后市场极高的份额,但近年来,由于整个行业面临新的挑战,业界正在探讨突破瓶颈之路。

行业地位“四轮一带”生产基地

“四轮一带”是履带式行走工程机械的配套部件,包括支重轮、驱动轮、拖带轮、导向轮和行走履带等。

上个世纪80年代,泉州鲤城生产的汽车轮胎螺丝等紧固件,以及齿轮、冲压件、底盘等一系列零配件,畅销全国各地,产销量在全国汽配行业中名列前茅,巨大的市场空间让泉州一大批人开始在全国各地做起了这方面的供销生意。一位泉州机械配件供销人员告诉记者:“那时,在全国各地,一不小心就会在同一辆公交车上遇到泉州的同行。”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建设,矿山大量开采,这支供销大军中的不少人看到了工程机械配件领域的巨大商机。泉州市泉海机械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卫东便是其中的一个。他于1996年在泉州引进工程机械“四轮一带”的生产链,目前其生产的托带轮、支重轮、导向轮及引导轮销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打响了泉州产区的名号。

作为泉州首批生产“四轮一带”企业的泉州奇星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锦龙说:“泉州自古以来的经商传统和丰富的海外人力资源及其所带来的资金、信息、网络等诸多优势,为泉州工程机械产业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泉州机械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推动泉州企业朝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区域化的块状经济格局。”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泉州工程机械配件领域涌现出奇星、泉海、长江、盛德、江新、恒通等一批实力雄厚的生产厂家,是国内生产履带式吊车、履带式装卸机、挖掘机、推土机“四轮一带”等底盘易损件的主要生产供应基地。泉州的工程机械配件领域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2004年10月鲤城区被中国重型汽车配件联合会授予“中国汽车工程机械配件产业基地”。

市场地位全球隐性冠军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融入国际大循环,为产品出口打开了便利之门。工程机械配件产品出口要比工程机械整机产品出口难度小一些,配件产品只要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质量过硬、可靠性强、价格合理,大批出口的难度不大。

在这种形势下,拥有强大生产力的泉州工程机械产业异军突起。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的一份调查报告评价说,凭借企业敏锐的嗅觉和侨乡独有的资源,泉州这一行业成为全球工程机械后市场的隐性冠军,并已经走出国门,垄断东南亚市场,远销欧洲、北美。

后市场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汽车公司提出,原意是指:1美元的汽车被销售,就会产生8美元的相关服务市场,包括汽车的配件供应、汽车改装、维修保养、精品美容和车载电器等。简言之,后市场是指产品销售后,围绕着产品使用过程的各种服务需求所带来的市场空间。

分管企业的鲤城区常泰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易文腾指出:“在业界,泉州的‘四轮一带’在全球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仅常泰街道办事处,就有65家生产‘四轮一带’的企业,形成铸造、锻造、机加工、热处理等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奇星、泉海、长江、盛德江新等知名企业。”他认为,泉州是工程机械行业最大的“四轮一带”生产基地,以价格和种类齐全的优势囊括整个行业后市场近80%%的份额。

一位专家分析,挖掘整机销售一直是中国工程机械代理商的主要盈利模式,随着整机销售利润越来越少,代理商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趋势。近年来,用户对维修服务、配件供应、租赁及二手设备等后市场服务的需求日渐强烈,使很多代理商开始聚焦于服务,并努力向“服务运营商”转变。

调查显示,工程机械整机销售在代理商整体销售额中所占比重相对过大,有59%的代理商整机销售额所占比重超过70%,依靠销售服务创造利润的工程机械代理商还是少数。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后市场所产生的利润与相对的前市场比较,比例大约是7∶3。在美国,后市场服务业被誉为“黄金产业”;在欧洲,后市场也是制造产业获利的主要来源。

面临挑战成本增加产品趋同

“四轮一带”是钢材消耗的大户,作为全球重要的工程机械配件制造基地,泉州出口这类产品主要是以物美价廉著称,但近来国内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一优势。同时,石油价格高企、土地资源供应趋紧、材料价格上扬、美元贬值,以及可预期的CPI高位运行等,均对机械行业的生产、经营、出口创汇等带来影响。

近日,美国经济学家预测,受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今年欧洲的工程机械行业增长可能会减慢。泉州江新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含涂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行业面临着成本增加、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利润空间缩小,技改投入低,产品趋同化,内在质量难以提升。”

陈含涂分析,发达国家主要工程机械制造公司均实施了CIMS管理系统,这对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据称,近期卡特彼勒、日立、小松等国际工程机械制造商已筹划在中国建立相应体系,完善和加强零配件销售,建立挖掘机大修工厂,通过设备翻新、以旧换新来带动二手机的销售,从而在挖掘机械销售增长的过渡期保持企业获利的增长。这样的环境要求企业超越“成本优势”的境界,将目光投向买方价值的大幅提升上,从而摆脱价格战的陷阱,开创优秀的、持久的品牌。同时,通过价值创新,企业可以避免常规“差异化”战略下的高成本、高投入与高定价,从而实现买方与企业的双赢。

专家分析,中国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存在的另一问题是技术创新水平不高,极大地制约了全行业的发展,因此下一步整个行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在保证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

发展探索产业链上下延伸

尽管面临的挑战很多,但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和快速发展,依然给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成长机遇。

专家认为,国内的市场需求仍极具发展潜力,至少还有1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阶段。据分析,首先,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完成,水电、风电、核电、铁路、公路、港口、油田等建设投资仍保持上升趋势;

其次,中国城市化建设方兴未艾,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广阔;第三,新农村建设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第四,现代物流行业发展对起重搬运机械和叉车市场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说工程机械产业是朝阳产业,那么工程机械配件领域则是其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目前,配件领域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企业除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更应把眼光转向国际市场,积极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蒋锦龙认为,为了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泉州产区必须进行产业链竞争。

他说,要么从拓展上游产业链着手,从钢材着手;要么开拓下游的整机生产。两年前,奇星已着手拓展上游产业,近两年计划发展挖掘机整机生产。

为寻找突破瓶颈之路,蒋卫东参加了中国数控展。他看到了一批高精、大重型和超重型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如沈阳机床集团的五轴五联动高速数控机床、专门用于大型叶片精加工的高档数控磨床、高架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新产品。受到启迪,他对产业发展有了新想法。

蒋卫东介绍说:“机床一直被视为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而数控系统则是数控机床和数控装备的‘大脑’。多年来,由于我国数控软硬件研究开发的基础薄弱,技术积累少,研发队伍的实力较弱,研发的投入力度不够,国产数控系统在性能与功能上与国外的差距较大。从这一届的机床展来看,国产数控系统的性能、功能和可靠性已大幅提高,与国外的差距不断缩小。”

蒋卫东分析称,泉州机械工业从家庭小作坊发展而来,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可以选择把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位泉州机械业的资深人士认为,泉州的机械产业正在迈向装备制造业的新征途。一些境外大型装备制造业巨头相继有意进入泉州,助推产业基地的集约化建设,并且由于地缘优势,泉州可重点承接台湾机械装备工业产业转移。

产业链发展 篇6

[摘要] 随着我国經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产业得到的迅速的发展,但是它在我国仍然是个幼稚产业,存在很多不足。本文依据产业发展理论,分析了体育产业在投资、需求、制度等多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且对今后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政策提出了建议,其立意及分析旨在为我国建设与发展体育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产业 需求 投资

体育不只是消费,体育同时也是一项产业。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体育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甚至是支柱产业。美国体育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的总产值就超过600亿美元,超过石油化学工业(533亿)、汽车业(531亿),占GNP的1.3%,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第22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体育产值超过3000亿美元,增长率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国体育产业1997年的增加值为156.37亿元,1998年为183.56亿元。按这一趋势,2010年我国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可望从1998年的0.2%增至0.3%。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成为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次良机。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体育产业化起步晚,力量薄弱,体制不健全,因此为加速我国体育产业高效发展,研究分析目前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显得尤为必要。

一、研究方法

1.理论基础

(1)体育产业理论。从广义上讲,体育消费从根本上决定了体育产业,有什么样的体育消费就有什么样的体育市场,而体育市场的主客体就构成了体育产业,所以体育产业是向社会提供各类体育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求的行业,分为主体产业和附属产业两部分,主体就是竞技表演;附属产业包含制造业和服务业两部分,制造业制造的是职业俱乐部、体育场馆设施、体育用品、食品医药、体育彩票、书刊音像等,服务业即代理中介、技术培训、医疗保健和科研咨询等。

(2)产业发展理论。产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一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任何一个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需要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供给,需要市场需求的拉动,同时也需要国家宏观环境的支持和引导。体育产业也不例外,本文正是基于以上几个方面来探索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

2.文献资料调研

针对本文涉及的内容,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体育统计年鉴》以及《国际统计年鉴》中获取了主要研究指标信息。

3.比较研究法

对中国和体育产业发达国家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的指标进行横向对比,运用产业发展的相关经济学理论,找出我国目前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

二、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体育投资状况

体育既然是一个产业,就该把它当作一个产业来进行商业化运作,需要有投资人、职业经营者、赢利模式和产品。作为体育产业的经营人,要把体育主体、附属、软件、硬件加上周围资源整合起来进行系统的经营运作才能吸引资金得到回报。但是这样的体系在我国任何一项体育项目中都没能尽如人意地实现。

政府对体育投入不足,体育支出在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很低。体育产业的发展,既有自身的特点,也要遵循经济的一般规律。我国体育产业正处在起步阶段,需要较大规模的提高。但是,从国家整个经济环境考察,面对的困难是缺乏投资能力,储蓄与投资不能有意义地联结,现有资源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200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为59028.19亿元,其中投资于体育的为125.45亿元,占总投资的0.2%,而发达国家的体育经费及与体育相关的资金都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瑞士体育娱乐方面的政府投资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已经达到4.3%。如果把人口因素、体育设施基础因素考虑进去,与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比较起来,我国政府在体育产业方面的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的结构不合理,在群众体育投入与竞技体育投入之间、奥运项目投入与非奥运项目投入之间、高水平运动队投入与后备人才培养投入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构失衡问题。这与长期以来实施的体育举国机制相关,用有限的资金集中培养优秀的运动员,以期取得比赛成绩,但是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群众体育的支撑,没有大众的消费需求的拉动,体育产业不可能得到快速的发展。

资金来源单一化。目前国内体育产业的投资主要是内资,2004年内资占总投资的94%。而在内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占98.8%的资金来源,而集体和民营资金仅仅只有1.2%。而有关资料显示,欧洲发达国家的私人体育投资一般都高于公共体育投资(国家体育投资和地方体育投资),有的甚至数倍于后者,如瑞士的私人投资为公共投资的16.7倍,西班牙为6.2倍,英国为5.3倍,意大利、德国和瑞典等也都在3倍以上。资金来源的单一化一方面使得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缺乏资金,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体育产业缺乏竞争,这两个因素都是一个产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

2.城市化水平

各国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同样发展体育产业、培育体育市场、刺激体育消费都需要城市化提供人口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来支持。中上等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达到75%,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为46%,而我国2003年城市化率为40.5%。城市化水平低下抑制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使体育消费品,尤其是体育服务消费品供给不足;而广大农民收入不高,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缺位,预期支出增加,致使体育消费难以启动。城市化水平低下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抑制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使体育消费品,尤其是体育服务消费品供给不足;第二,广大农民收入不高,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缺位,预期支出增加,致使体育消费难以启动;第三:城乡二元经济使得城乡差距过大,农村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天然地对体育消费需求不足。

3.体育企业市场化水平

企业是一项产业的主体,它的市场化水平、经营水平直接决定着该产业能否健康发展。我国体育市场化的时间非常短,如果从1994年足球市场化算起也仅12年的时间,所以整体产业化水平比较低,市场机制在体育产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难以贯通,市场配置各类体育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发挥,政企不分、行业垄断、限制经营的现象普遍存在,福利型、事业型单位过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组建的公司化实体太少。现有的体育经营实体,尤其是健身娱乐实体和竞赛表演实体经营内容单一,经营方式落后,服务品牌、服务营销意识薄弱,所有这些因素直接限制了最终的体育产品消费,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壮大。

4.居民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从根本上决定了体育产业。根据马斯洛在《人类动机论》的需求层次理论,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或基本满足有助于高层次动机的出现。最低层的需要是生理需要,依次向上是安全、爱和归属、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将其分类三类: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体育消费从本质上讲属于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

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家庭生活水平,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叫赤贫,50%~59%叫勉强度日;40%~49%叫小康;20%~39%叫富裕状态;20%以下叫极其富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伟认为第三产业、服务业,包括体育消费支出的真正活跃至少要到富裕状态的时期。也就是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体育消费才可能在消费需求当中明显的活跃起来。表1是今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刚刚达到小康,城镇居民刚刚越过小康达到富裕,并且居民在医疗、养老、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预期支出较高,边际储蓄率高,所以从我国目前收入水平看,给体育产业的支持不是很充分。

另外再看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它是国际通行的衡量一国或地区收入差距的标准,数值介于0到1之间。一般来说,超过0.4就到了贫富不均的警戒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由于收入较多地集中在高收入阶层,加之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必然从整体上影响到居民体育消费的增长,不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

5.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体育体制正由原来单纯依靠国家和行政手段办体育的高度集中的体育机制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运用经济规律和产业化管理手段的体育体制转变。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既得利益者不肯放弃原有体制,抵制较强,因此体制和职能转变缓慢。比如现在开展的较好的CBA联赛,名义上是俱乐部制,但是实际的权力仍然控制在政府的职能部门中,而没有做到真正市场化。

另外我国目前缺乏以产业化运作方式为主的体育管理人才,对体育产业的管理应从过去行政为主发展为经济管理为主的方式,体育管理人才不仅是各种体育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体育活动的经营者,既要懂得体育规律,又要懂得市场经济规律。而我国从事体育管理的很多是从优秀的运动员转变过来的,对经济、管理了解不多,这也这也严重影响了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支持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根据美国学者钱纳里的理论,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的后期,第二产业贡献率达到61.8%,但这个增长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得到的,今后我国将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而体育产业又是第三产业的重要一块,在美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在第三产业中仅次于商业银行和证券市场。为此在今后的发展必须注意:

1.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资,体育设施不足,质量不高是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鼓励民间资本、外资等进入体育产业领域,一方面可以解决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该产业领域的良性竞争,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2.开展群众体育,刺激消费

产业的发展最终还是依赖于需求因素,开展群众体育,拉动体育消费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最好方式,特别是对广大的农村居民,有效开展农村体育,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

3.规范体育企业

企业是体育产品的供给者,它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体育产业起步晚,改革不到位,致使体育企业市场意识不强,因而体育企业切实树立服务营销意识,努力在体育服务营销方面加强创新,是我国体育产业壮大的前提条件。

4.积极培养体育产业人才,加強体育产业立法

体育经营人才的缺位使得很多体育产业项目无法开发,而只能停留在单一的低级的产业层次上,所以得积极培养高级体育产业人才。另外,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已出现了急需解决的法律问题,如职业体育俱乐部的产权、体育场馆的租赁、体育经纪人的管理、体育社会指导员的资格认定等问题,需要有相应的体育产业法规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淇主编:北京奥运经济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迈克尔.利兹,彼得.冯.阿尔门著:体育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4]陈剑主编:2004北京奥运经济报告[M].北京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4]鲍明晓著: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5]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体育产业现状 趋势与对策[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6]刘明海: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5年9月第26卷第5期(总第156 期)

淮安盐化工产业链发展探讨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盐化工产业突飞猛进, 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盐化工生产大国。盐化工产业不仅提供了“三酸两碱”中的烧碱、纯碱和盐酸, 而且可向下游延伸生产PVC (聚氯乙烯) 、甲烷氯化物、环氧丙烷、TDI (甲苯二异氰酸酯) 、MDI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等多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 以及众多的精细专用化学品, 是带动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原材料。目前, 我国盐化工产业链正在步入一个新的调整和发展期, 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 锁定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的路线, 将为盐化工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1 淮安盐化工现状

淮安市岩盐资源十分丰富, 盐化工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近年来, 淮安市依托资源优势, 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 已形成了由盐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农用化工、日用化工、橡胶制品等门类组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特色的工业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初具规模, 2009年淮安市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0.4亿元, 预计2010年, 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全市已形成180万吨原油加工、15万吨烧碱、35万吨纯碱、1000万套轮胎、270万吨元明粉、300万吨精制盐、26万吨硝酸的生产能力。

“十一五”期间, 淮安共实施盐化工项目308个, 总投资450亿元, 一大批盐化工新材料及化工中间体项目落户淮安, 其生产工艺水平国际领先。现有包括实联化工 (江苏) 有限公司、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江苏银珠化工集团公司、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在内的规模以上盐化工企业168家, 其中, 重点企业12家。目前, 拥有世界第一规模的乙烯利装置, 邻氯苯胺生产规模世界第一, 六氯环戊二烯生产规模世界第二, 硝基甲苯生产能力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低硫低芳烃特种溶剂油装置国内规模最大, 元明粉生产能力位居华东第一。“十二五”期间, 淮安盐化工产业将立足于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形成以盐化工新材料为主导、传统盐产业为支撑、盐产业充分延伸和拓展, 总量全国前列、装备全国领先、产品全国知名的新型特色盐化工产业体系, 全力打造“中国新盐都”。到“十二五”末, 盐化工及相关产业销售额规划超过1000亿元。

2 淮安盐化工产业链探讨

淮安的盐化工产业目前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竞争激烈、环境约束、产业配套等方面的问题, 为此必须延伸产业链、实行差别化发展、完善产业配套, 这样才能促进淮安盐化工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盐化工产业链最关键的莫过于氯气下游产品的开发利用。目前, 除了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以外, 淮安盐化工大型企业如实联化工、井神盐化、华尔润化工等, 主要集中在氯化钠及纯碱的生产、使用上, 其附加值并不高。笔者认为, 淮安盐化工未来的发展重点应当在现有基础上着眼于高耗氯产品及氯气下游产品的开发上, 比如:无机耗氯产品;主要包括盐酸、氯化钡、氯磺酸、漂粉精、次氯酸钠、三氯化铁、三氯化铝等。有机耗氯产品;主要包括PVC、ECH (环氧氯丙烷) 、光气系列产品、MDI、三氯乙烯、氯化聚氯乙烯 (CPVC) 、氯化聚丙烯 (CPP) 、高纯氯乙酸、氯代异氰尿酸、甲基异丁基酮 (MIBK) 、1.4-丁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乙二醇、氯乙烷及含氯农药产品等, 形成完整的盐化工产业链。可以说, 用好氯气资源, 是盐化工产业链的关键所在, 也是盐化工产业的成败所在。

国内盐化工产业链比较成功的是河北沧州临港化工园区, 它依托沿海丰富的盐资源, 已基本形成了以炼油为龙头, 以PVC、TDI、CPL (己内酰胺) 为骨干产品的石油化工产业链框架, 以及高档染料、农药中间体、香精香料、黏合剂、添加剂等新型化工材料近百种产品的精细化工生产能力;以煤制气中心为龙头, 以甲醇、醋酸、合成氨、化肥等为骨干产品的煤化工产业链框架;以金牛化工20万吨离子膜烧碱为龙头的氯碱化工产业链框架。

又比如山东东营华泰化工集团形成的盐矿开采、热电联产、盐化工、精细化工、有机化工、纸业化工于一体的产业链, 属于“盐化—农化—精细化工”盐化工模式。以上都值得淮安盐化工产业链发展借鉴。

3 结语

综上所述, 做好淮安盐化工产业链, 要在目前基础上, 努力形成以氯碱深加工为发展方向, 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为重要支撑的上下游一体化多种系列并重的产业格局, 进一步推动盐化工和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的有机结合, 提高盐化工产业的附加值。另外, 淮安不仅要制造出大量的盐化工产品, 而且还要建立发展盐化工产业的研发机构, 培育盐化工产业的人才队伍, 掌握盐化工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淮安的盐矿资源, 实现千亿元产业的目标, 为淮安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正能量。

参考文献

[1]2011-2012年淮安盐化工园区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中国行业咨询网 (www.china-consulting.cn) [1]2011-2012年淮安盐化工园区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中国行业咨询网 (www.china-consulting.cn)

粘胶纤维产业链发展趋势探讨 篇8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2014年我国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1.1 经济增长仍将下滑

1) 传统投资三大泡沫制约了政府不能再靠政府刺激。一是传统制造业高能耗、高污染、高负债, 产能严重过剩;二是政府债务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迅速膨胀;三是房地产泡沫与日俱增, 个别已经破裂。2) 今年经济工作主要是去产能、去杠杆、去泡沫, 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政府将不会再进行大规模直接投资。

1.2 系统性金融风险突出

1) 流动性风险和财务风险。经济差、融资大, 背后负债高。2) 资本外流风险。人民币贬值汇率风险, 导致国际热钱流出。

1.3 后期中国经济的两种可能走势

1) 世界经济相对平衡, 国内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成功:中国经济短期继续下滑, 中期在中速平台企稳, 长期危机。2) 美国经济相对好转, 国内经济继续下滑:中国经济短期继续下滑, 美元升值, 资金外流, 国内危机促发。

综上, 无论中国经济是以上那种走势, 中国经济短期都将继续下滑。

2 中国纺织工业经济运行概况和形势展望

2.1 纺织工业经济运行概况

1) 销售、利润、生产增速下降。2014年一季度, 纺织工业销售1.43万亿元, 增长8.14%, 增速下降5个百分点;利润667亿元, 增长10.94%, 增速下降2.53个百分点。各类产品产量增长速度继续下降:棉纱836万吨, 增长6.32%, 增速下降4.4个百分点;布产量150亿米, 增长2.2%, 增速下降1.46个百分点;化纤971万吨, 增长4.79%, 增速下降0.74个百分点, 其中人造纤维103万吨, 增长4.44%, 增速大幅下降6.86个百分点;服装61.4亿件, 增长3.04%, 与上年比增速回升2个百分点。

2) 出口形势较为严峻, 内需仍不旺盛。2014年一季度纺织服装出口598.8亿美元, 增长0.49%, 增速大幅下跌15个百分点;美国出口增长缓慢, 一季度对美国出口增长1.63%, 增速下降8个百分点;1~3月美国服装零售市场621.8亿美元, 增长0.83%, 比上年下降2.36个百分点。欧盟市场整体需求略有改善, 一季度出口欧盟113.7亿美元, 增长10.01%, 增速提高4个百分点;日本市场需求继续下降, 一季度对日本出口58.26亿美元, 下降7.03%。服装零售额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低三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内需仍显不足。

2.2 纺织工业经济形势展望

1) 国际国内市场正在弱势复苏。从国际市场看, 2014年美国经济将有更为明显的复苏, 欧盟、日本也在慢慢恢复之中, 这都为整个国际市场带来希望。从内需市场来看, 2013年最终消费下降, 服装生产出现几乎零增长或负增长, 使全产业链出现积压。当然, 从长远看,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人口的消费将会有所提高, 如何把农村纺织品服装做活、做好, 是我们全行业应该关注的一个重点。

2) 棉花种植面积下降, 目标价格公布。中国自2011年棉花开始收储, 2012年种棉面积7255万亩, 减少301万亩, 减幅4%, 2013年棉花协会报告全国植棉意向下降6.8%, 种植面积7000万亩;2014年, 棉花协会预测种植面积将继续下降, 预计种植面积6160万亩, 下降12.6%。

最近, 国家公布棉花目标价格19800元 / 吨, 但国际需求没有大幅恢复, 内需增长乏力, 近1200万吨国储棉有待消化, 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 新疆种植积极性较高, 但内地种棉农民因没补贴, 积极性不高。到今年新棉上市, 市场价格如果能稳定在16500元 /吨, 按目标价格对比, 国家补贴3300元 / 吨, 新疆棉花产量如果达到450万吨, 国家补贴将达到150亿元。

3 国内外粘胶产业链现状和发展趋势

3.1 粘胶产业链现状

1) 浆粕现状。据不完全统计, 国外溶解浆生产企业约27家, 2013年产能约546万吨。主要供应粘胶纤维, 醋酸纤维, 溶剂法纤维素纤维, 铜氨纤维, 制药以及食品工业用到的微晶纤维素, 玻璃纸等产品生产。预计可供中国商品量约210万吨。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溶解浆生产厂约40佘家, 包括木浆、棉浆、竹浆。2013年可形成产能约460佘万吨。其中木浆生产约有9家企业的11个工厂, 产能约230万吨 (含纸改浆) , 预计可供商品量约134万吨 (其中晨鸣现有10万吨, 新增产能搁置;东光棉浆厂改建纸改浆) ;棉浆生产厂约27家, 产能200万吨 (含竹棉纸混浆) , 其中大部分已停产或减产, 预计可供商品量约80万吨;竹溶解浆生产厂约有4家, 产能30万吨;预计可供商品量约10万吨;合计可提供浆粕数量约220佘万吨。

由于国内原料、资源及生产工艺、环保等原因, 国内浆粕企业基本全面亏损, 其产量和质量尚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粘胶长期发展需求。国际浆粕在价格、质量、品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有效补充, 对我国粘胶纤维产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2) 粘胶纤维现状。世界粘胶纤维生产商主要为兰精、博拉、台丽荣等公司和中国大陆企业, 2012年产量约为402万吨 (长丝37万吨、短纤维365万吨, 其中含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产量) , 预计2013年产量有所增加, 约在450万吨左右。

国内目前粘胶纤维长丝生产企业10家2013年产能20.4万吨, 2013年产量20.1万吨;短纤维生产企业有30家, 产能370万吨, 2013年产量301万吨 (其中吉林化纤产量含吉藁化纤产量) 长丝稳定发展, 重点在质量、品种和市场推广, 原料大部分进口, 产品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013年出口比例在40%以上。短纤维规模快速、多样化发展, 逐步向质量、品种转变, 接近国际水平。

3) 人纤原料进口情况。2013年, 主要人纤原料共计进口201.46万吨, 同比增加11.45%。其中进口量最大的仍是人纤木浆, 进口180.38万吨, 同比增加14.23%, 占主要人纤原料进口总量的89.54%;棉短绒进口15.56万吨, 同比减少8.67%, 占总进口量的7.72%, 其他纤维素浆进口量减少了4.55%, 人纤棉浆下降14.97%。

4) 粘胶短纤行业运行格局。一是国内粘胶短纤的流向:整体来看, 江苏地区粘胶消耗排名第一, 其次为浙江地区, 福建地区在近两年增速明显, 而山东和河南地区相对稳定。二是粘胶短纤下游应用结构:粘胶短纤96%用于纱线生产, 其中, 70%用于人棉纱生产, 剩余30%用于生产混纺纱, 而混纺纱中粘胶占比在30%左右;粘胶短纤4%用于无纺布、毛纺生产。三是粘胶短纤下游企业工艺结构:传统的环锭纺依然是市场的主流产品, 而今环锭纺改造的赛络纺和紧赛纺占比紧随其后, 达到80%左右, 涡流纺今年发展迅速, 而且2014年不少厂家有扩产计划。四是粘胶短纤与主要纺织原料消耗比和价差:2013年中国三大纺织原料消耗比:棉花45.5% (棉花含再生与进口) , 涤短27.8%, 粘短14.5%, 其他12.2%。2011年3月棉花与涤短差价历史最高17095元/ 吨, 棉花与粘短差价历史最高6520元 / 吨;2014年5月份棉花与涤短差价9095元/吨, 棉花与粘短差价4520元 /吨。

5) 浆粕反倾销对粘胶纤维行业的影响。总体来说, 浆粕反倾销导致浆粕价格大幅回落, 进口数量持续增加, 国内浆粕生产企业全面亏损。

一是对国内浆粕行业影响:1-3月, 人纤用木浆进口总量为52.65万吨, 同比增加30.96%。从分国别或地区进口看, 南非、加拿大、巴西、美国是主要进口来源地, 其中南非进口10.76万吨, 占进口总量的20.43%, 同比增加257.32%, 一跃成为排名首位的进口国;加拿大、巴西、美国分别进口7.4、6.7和6.6万吨, 占进口总量的14.04%、12.72%和12.53%, 同比分别减少7.6%、增加0.84%和减少36.18%。

但产生的供给空间国内溶解浆生产企业没有能力参与竞争, 部分木浆、竹浆企业已转产或停产;棉浆生产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的企业数量大幅下降, 部分转产精制棉及其他产品。

从成本价格看, 国内溶解木浆生产企业亏损问题没得到解决, 不能维持正常生产, 从进口木浆价格走势看, 2014年进口木浆价格持续走低, 目前采购价格折人民币约6300元 / 吨左右, 而国内木浆生产成本在7500元 / 吨左右, 产品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使用浆粕量大的粘胶短纤维目前价格在12000元 / 吨左右, 生产企业大面积亏损, 完全不能承受高价格原料。

二是对下游相关行业影响:1) 反倾销措施打破了现有粘胶纤维产业和浆粕产业的供需平衡, 产业面临原料短缺的困境。a.浆粕国内缺口大, 进口浆粕是粘胶纤维原料供应平衡的重要保障。b.国内浆粕分别受限于原料、环保和生产模式等因素, 总量增长空间有限。特别是国内木浆生产模式多数依赖进口木片, 生产成本高且木片来源不稳定, 国产木浆质量有待提高。2) 反倾销措施将提高粘胶纤维企业生产成本, 加剧企业经营困境, 严重威胁粘胶纤维产业的发展并削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 粘胶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 是棉花的最佳替代产品, 反倾销措施将进一步削弱粘胶及其纺织产品竞争力。4) 反倾销措施不利于粘胶纤维行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阻碍企业实现国际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3.2 粘胶产业链发展趋势

1)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及全球货币剌激政策的且行且远, 粘胶短纤类原料产品的金融属性正在淡化, 后期的行情大起大落概率下降, 更多地回归到商品本身属性, 行情振荡幅度或回到2007年以前, 市场处于振荡筑底阶段, 预计年内难现反转趋势。2) 随着行业效益的逐渐下行, 粘胶短纤投资增速明显回落。从运行负荷、库存及下游需求等情况来看, 粘胶行业运行质量明显好于其它产要化纤行业, 但受宏观资金要素的影响, 粘胶短纤行业利润反而要差, 后期或有修复。3) 从近几年纱线产量及其它原料消耗看, 粘胶短纤对棉花的替代正在逐步加强, 坯布和终端服装“非棉化”趋势明显。从长远来看, 如果粘胶短纤企业的运作从原料渗透到下游终端, 类似于消费品的运作或许能带来新的转机。4) 人棉坯布进口较少, 出口主导型地位未改, 但因出口地域集中, 泰国市场一枝独秀, 对国内市场整体支撑力受限, 短期内供需矛盾仍难化解。

摘要:本文从经济增速、系统风险及中国经济走势判断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走势, 系统阐述了中国纺织工业当前经济运行概况和发展形势, 最终从浆粕现状、粘胶纤维现状、人纤原料进口情况、粘胶短纤行业运行格局及浆粕反倾销对粘胶纤维行业的影响五个微观层面分析了粘胶纤维产业的现状, 提出了粘胶纤维产业链市场处于振荡筑底阶段、粘胶短纤行业利润降低、从原料渗透到下游终端或许能带来新的转机, 但短期内供需矛盾仍难化解。

我国3D电视产业链发展研究 篇9

目前, 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模式正发生着重大变革, 4C (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 融合的不断推进将促进数字电视产业从单纯整机生产向上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从产品制造向内容服务、运营服务和生产服务等领域渗透。产业集群正加速从成本导向型向创新驱动型升级, 生产与服务融合、软件与硬件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 在这种趋势引导下, 3D电视产业也同样面临着产业升级。

随着彩电步入平板时代以来, 往往谁掌握了面板技术或面板资源, 谁就能掌控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 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面板资源的控制权决定着电视终端产业发展的主导权。然而, 随着3D电视的兴起, 原有的电视终端产业链被迅速拉长, 以面板资源为关键环节的竞争正在让位于3D电视全产业链的竞争。单纯终端生产在3D电视产业竞争中的地位将逐渐降低, 取而代之的将是涵盖3D内容制作、传输、存储、播放及显示设备等在内的整条产业链的竞争。如何完善3D电视产业链, 保证3D电视产业从单一产品核心技术研发转向产业链各环节系统融合推进发展就成为了3D电视产业和谐竞争发展的关键目标。

尽管明确了3D电视产业链优化整合发展的目标, 但是由于我国3D电视产业起步较晚, 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一个较为合理和互相匹配的产业链环境仍存在很多困难, 如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核心配套器件缺失、企业普遍利润微薄、技术能力积累不足等问题, 这就使得当前我国3D电视产业仍然较难适应全球3D核心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因此, 找出我国3D产业链发展问题的关键, 给出相应的问题解决建议是本报告的研究重点。

2 3D电视产业链整体架构分析

3D电视产业是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并随着各类相关技术的交叉和融合不断衍生、发展。3D电视全产业的发展正在将提供传统2D影音服务的媒介形态——广播电视及其所依托的整个产业链全面提升和优化, 升级为具有高品质、高可观性的新一代广播电视产业。

尽管整个3D电视产业链面临着升级和优化, 但从结构上仍然延续着“内容制播与发布-网络传输-用户终端”的价值链结构, 如图1所示。

其中, 内容制作处于产业链上游, 在以“内容为王”的广电行业中维系着整个3D电视产业的命脉。然而长期以来, 3D内容制作一直是国内3D电视产业发展的短板。3D内容制作技术手段复杂、制作设备成本高、有效技术积累不足、相关技术人员匮乏等因素长期困扰着国内3D内容制作企业及电视台。如何有效整合现有技术资源、积累3D制作经验、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制作质量是目前3D内容制作环节亟待解决的问题。整个内容生产环节涉及技术设备较多, 包括3D摄像机、云台、监视器、非编系统、3D后期制作系统等众多设备, 随着后续3D设备的更新为3D上游设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网络传输处于产业链中游, 作为内容到用户之间的传送纽带, 是整个产业链升级最为活跃的环节。纵观我国广播电视发展, 已经形成涵盖有线、无线、卫星多元化立体传输覆盖体系, 这是3D电视传输最坚实的基础。随着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和创新, IPTV、互联网电视等新兴多媒体业态的出现为3D电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以IPTV、互联网电视平台为基础开展3D电视点播服务既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又为3D电视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增值空间。

接收终端处于产业链下游, 是与用户最贴近的环节, 为用户带来最直观的使用体验。接收终端一直是3D电视发展最为积极的环节, 在我国3D电视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创新和推动作用。随着广播电视融合化发展, 3D电视接收终端已经由最为普遍的3D电视机、3D机顶盒向涵盖3D手机、3D笔记本、3D平板电脑在内的融合型终端演进, 功能的融合、业务的融合以及产品设计的融合将在未来3D电视终端的发展方面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由此可见, 整个3D电视产业链的构建全面依托于传统广播电视产业链, 且由于自身的特点及与新媒体的融合模式又区别于传统的2D影音产业, 带动着广播电视产业的整体升级和发展。

3 3D电视产业链各环节剖析

完整的3D电视产业链由于涉及采、编、播、传、接收等诸多环节, 因此结构比较复杂, 一般包括内容提供商、内容服务商、网络运营商、增值服务提供商、系统设备提供商、广告商、终端厂商、用户等环节。其中内容提供商、内容服务商、网络运营商、系统设备提供商和用户是3D电视产业链中的五个关键环节。以下分析3D电视产业链的具体构成。如图2所示。

3.1内容提供商

内容提供商的主要任务是为内容服务商的集成运营平台生产丰富多彩、满足用户收视需求的3D电视内容, 涉及3D节目的拍摄、制作、编辑等诸多环节。中国的3D电视以主流广电媒体为内容集成播控主体, 从诞生之时就高度重视3D电视节目内容的质量, 始终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3D电视节目为目标, 因此, 这就对3D内容提供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容提供商生产的3D节目内容, 不仅要注重数量, 更要注重质量, 在保证满足3D内容服务商基本需求量的同时, 更要考虑到用户的收视习惯及舒适度。鉴于目前3D电视技术发展仍不成熟, 尚未形成明确的3D节目制作标准, 内容提供商需要在丰富3D内容制作手段上下功夫, 不断提高节目制作技术水平, 降低制作成本, 实现数量与质量的双保障。

目前, 3D内容提供商主要通过内容服务商购买内容版权以及内容附加增值点获取利益。随着未来国内更多3D频道的开播以及3D内容在IPTV、互联网等视听新媒体上的应用推广, 内容提供商还将从更多的业务模式 (如PPV、各种内容包) 中获取更多的收益。因此, 除了在节目生产上做功夫, 内容提供商更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丰富自我保护手段, 这对于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树立行业规范、打造健康的3D电视产业价值链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3.2内容服务商

内容服务商是3D电视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不仅要负责3D节目的制作、编辑和播出控制, 也负责节目内容的合作、生产厂商的协调管理以及对用户需求做出响应, 具体包括对内容来源主体的合法资质进行认证、对节目内容进行编辑、对节目播出进行发布和监看、对播出内容和信号进行上下线、对用户收看节目进行开通、对产品进行计费认证等。内容服务商面向最终用户提供全方位内容服务, 包括以直播、点播、下载等形式播出的3D视音频节目服务、互动服务、增值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

无论是传统媒体, 还是以IPTV、互联网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 内容服务环节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媒介, 还承担媒体职责, 是重要的宣传阵地。目前, 国内内容服务商的运营平台系统向上对接播控平台系统, 形成对节目内容的两级管理架构, 共同完成节目内容端到端的管理。这一运营模式既保证了3D内容提供商的合法权益, 也解决了传统媒体电视与新媒体的舆论安全问题。

3.3网络运营商

网络运营商负责3D电视业务的有线、无线提供和宽带接入。目前, 国内3D电视传输网络有有线、地面、卫星及电信网等几种。中国的宽带接入网络主要由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和部分独立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提供。其中, 有线电视网络主要由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独立运营, 而公共互联网络主要由电信运营商运营, 其他网络运营商以互联网穿透或对等连接的方式与互联网骨干网相连接。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和其他网络运营商, 是3D电视服务产业链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网络的带宽、服务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指标客观上制约着3D电视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成本。

目前, 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电信和其他网络运营商在3D电视服务中并不直接参与服务和收费, 而是通过提供基本的带宽接入服务, 以及采取宽带接入提速或服务捆绑打包的形式, 提供间接的网络承载和支持服务。

3.4系统设备提供商

系统设备提供商是3D电视产业链中技术系统和设备的提供者, 虽然不直接参与3D电视运营的收益分配, 却是3D电视产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3D电视采用新的制作技术和传输格式, 将拉动内容拍摄、制作以及网络传输行业基础网络设备、系统、终端、软件方面的投入, 对中国相关设备商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3D电视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 将进一步推动国内设备及系统制造商边际成本降低, 提振整个软件、通信设备行业的研发能力和运营维护能力。

对于3D电视终端制造商而言, 具备3D功能的电视机、机顶盒及其他形态的终端是3D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厂家在生产LCD、LED或等离子技术的高清电视机的同时, 通过增加3D处理器以及其他支持3D功能的硬件, 支持3D音视频播放功能, 实现3D电视服务。同时, 芯片制造业、软件业、外围零部件和配件以及家电零售业共同围绕终端设备研发和生产, 形成新的产业链协作模式,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5用户

3D电视的最终消费者是用户, 因此用户是3D电视产业链中另一关键环节。3D电视作为文化产业领域的全新项目, 对中国的高清3D产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其区别于传统2D电视的逼真画面享受必将让普通用户收益最大化。随着3D技术的成熟、三网融合的推进以及新型消费电子的突飞猛进, 3D化、高清化、融合化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 裸眼3D、超高清3D的发展将满足用户更高一级的娱乐需求。技术的革新与用户高质量的3D需求, 又反过来整体拉升3D电视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增值, 这种双向作用将持续推动中国新阶段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发展。

4 3D电视产业价值分析

首先, 3D电视能够重塑电视在家庭娱乐中的价值。自从进入千家万户之后, 电视机在过去数十年时间里一直是家庭娱乐的中心, 而随着多样化信息终端 (PC、手机、平板电脑等) 的迅速发展, 传统电视提供的视音频服务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尤其是年轻一代, 他们希望通过多样化终端更快捷地享受个性化生活, 这样家庭成员开始在电视与其他终端之间做出选择, 客厅开始逐渐退出了家庭娱乐的中心地位, 家人在一起“分享”电视节目的机会越来越少。3D电视的出现, 将3D视频影像与传统2D电视有机结合, 给予家庭成员在其它终端上感受不到的视觉体验, 让家庭娱乐重新由书房回归客厅, 让家庭成员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家庭的温馨, 找回一家人看电视的乐趣。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3D电视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娱乐方式, 还将改变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方式以及用户的生活方式。3D电视机或3D机顶盒作为未来数字家庭的娱乐终端, 也是综合性服务平台, 其产业规模将远远超越当前电视的产业规模。

其次, 3D电视服务有助于推动中国宽带接入网络的应用普及和整体升级。目前普通的2D视频对接入带宽的需求有限, 面对1Mbps以上的带宽没有明显的需求。因此, 用户对于宽带接入业务的需求相对饱和, 每用户平均收入和用户包月量难以提高。由于3D电视特殊的传输格式以及高质量高清3D对于带宽的传输要求, 3D电视的普及将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 从而提升宽带接入服务市场的规模, 促进各类宽带接入网络发展, 其中包括电信运营商ADSL的升级和光纤到户 (FTTH) 网络, 以及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建设。

再次, 3D电视的普及将带动电影电视制作产业的发展。目前, 电影电视制作产业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 各种类型、各种题材、不同制作成本的电影电视充斥着市场, 造成了当前的混乱局面。3D电视的制作需要有一定投资规模、一定技术能力的公司参与, 这有助于提高3D内容制作的质量, 提高国内电影电视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促进电影电视内容制作整个行业的发展。

最后, 3D电视能有效发挥打击盗版的作用。从用户体验来说, 3D电视的体验可以做到和播放3D DVD片源效果一样, 甚至更好。这样的用户体验, 对于网络运营商带宽服务的提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要体现为ARPU值 (单一用户营收平均值) 的提高和对带宽要求的提升。可以想象, 在合理收费的基础上, 3D电视将对知识产权保护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 由于3D电视服务平台对内容提供商保持公平开放的态度, 凡是拥有运营能力的内容提供商都可以参与进来。众多的内容提供商可以充分分享3D电视产业潜在的市场, 促进市场的充分竞争, 进而推动内容提供商和3D电视产业共赢发展。

会展旅游产业链发展策略探析 篇10

1 会展旅游产业链的内涵

1.1 会展旅游概念的界定

从语法角度讲, 会展旅游属于偏正短语, 会展是用来修饰或解释旅游的定语。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会展旅游属于会展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后的一种旅游产品形式。不能把会展业理解为会展旅游, 同样也不能把会展业说成是会展旅游的简称[1]。在这里, 会展是会议、展览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 一般地, 会展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 由多个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定期或不定期, 制度或非制度的集体性的物质、文化交流交易活动[2]。而旅游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旅游业是为国内外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互有关的行

民营快递行业存在的价格定价随意性大, 导致民营快递行业的价格体系混乱, 并直接导致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规范价格, 或实行浮动价格联盟体系, 要优于自行定价。目前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 国内快递行业中, 民营企业的价格已经开始渐渐趋于统一。从申通、圆通、全一等几家规模较大且较规范的民营快递企业定价表上, 不难发现, 规范价格即保证了自身的盈利, 也确保了市场的有机发展。2.2长期策略

从长期策略看, 需要明确民营快递公司的整体发展方向。开发新服务产品策略、资本积累、形成成熟的产业联盟并与国际速递巨头进行抗衡、企业文化积淀策略。

(1) 开发增值新产品策略。从长期看, 传统市场蛋糕的份额有限。因此, 如果需要在快递市场继续立足, 必须推陈出新, 开发新的服务产品。传统的速递模式是将货物或包裹由A地送达B地, 或实现货物的门到门服务。然而, 市场需求不止于此。可以看到, 随着电子商务的成熟化, 更多的快递业务不仅限于递送, 还将有现金费用结算、货物运输保险、限时递送等特殊需求。

(2) 资本积累形成成熟的产业联盟。民营快递企业目前的规模都很小, 要生存就要不断壮大, 不断地发展自身, 但是资本规模的不足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民营快递企业可以通过组合上市、战略联盟、出售部分股权或银行贷款等方式来拓展融资渠道, 进一步发展与壮大自己的实力, 通过对资金的积累扩大企业的规模。民营业。旅游关联到旅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他各种事物, 它构成一个综合性概念。狭义的旅游业是由与旅游活动相关程度最为密切的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和旅游饭店业三个部门所组成的行业。综合来看, 国外的研究一般认为会展旅游就是“MICE”, 即会议 (Meeting) 、展览 (Exhibition) 、奖励旅游 (Incentive) 、综合性会展 (Convention) 、节事 (Event) [3]。国内一般将会展旅游定义为:通过各种类型的会议、展览、博览会、交易会、体育运动会和节庆活动的开展而形成的各种旅游现象和关系的总和[4]。会展旅游不仅具有会展的商务功能, 而且具备旅游的休闲功能, 是联系会展业和旅游业的桥梁和纽带。

1.2 会展旅游产业链的内涵

会展旅游产业链是以会展业和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链。通过对会展旅游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 会展业和旅游产业所涉及到的具体行业相互交错, 紧密联系。这种联系成为会展业和旅游产业对接的纽带。虽然这种对接不同于西方旅游业主动参与会展业的“互动”模式, 而来源于旅游业对会展业的被动接受的“外推模式”, 但是不管主动也好, 被动也罢, 会展旅游产业链的形成, 意味着产业链各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环节的优化, 如交通、住宿、餐饮等环节, 以及产业链内企业共生体可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获得协同优势。

因此, 会展旅游产业链的实质是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和产业分速递行业应该树立竞合的观点, 与同行之间应结成战略联盟, 既竞争又合作, 通过类似于经济共同体的模式, 以规模化的集团模式对抗来自于外来竞争者的挑战。

(3) 企业文化积淀策略。从目前情况来看, 民营快递公司尚未形成鲜明的企业文化。在一般公众的心目中, 民营快递行业远未纳入质优产业范畴。除了前面所提到的缺陷外, 企业文化底蕴稀薄也是民营快递企业的一大弊端。从长期来看, 加强团队建设, 强调企业价值观, 设定企业愿景和目标都是凝聚企业人气的重要手段。

3结语

中国的民营企业在默默积蓄力量并迅速崛起。而民营快递是我国服务经济发展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线。民营快递企业要发展, 必须首先设定近期和远期的发展战略, 要走品牌之路, 对内主要通过对企业资源的整合完善管理体制、加快网络建设并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对外则通过壮大企业的规模, 走差异化战略并树立竞合观念, 加强各方面、各领域的合作来实现品牌化。

参考文献

[1]孙妍.快递协会在京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网站, http://

[2]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工而形成的, 以会展业和旅游业为支撑, 以产业融合、优势互补为目的, 以消费者的消费路径为纽带而形成的价值链。

2 会展旅游产业链的构成要素分析

产业链构成要素分析是确定产业链上战略环节的基本前提。在会展旅游产业上, 会展为参与各方提供了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 旅游为参与者提供了食、住、行、游、购、娱的服务。故会展旅游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2.1 参展厂商

参展厂商属于会展旅游产业链上的上游环节, 主要指参展会展的企业事业单位、团体及个体。参展厂商是会展产品的动力层次, 正是有了市场的需求和参展厂商的参与, 才会产生会产旅游产业链的其他要素。同时, 参展厂商也是会展旅游产业链上的消费者, 其在提供会展产品的同时也存在营销、住宿、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需求。

2.2 会展组织者

在成熟的会展系统中, 会展组织者主要指专营会展业务的结构和部门, 即会展公司和一些行业协会。会展组织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特定的参展厂商发生业务关系, 有特定的服务对象;二是创造出服务的产品——会展, 即提供展示环境和信息。会展组织者是整个会展系统的中枢, 它的经营能力直接决定了会展的性质、特点和形式, 而且决定会展的最终效果和整个会展旅游产业链的质量。

2.3 消费者

消费者就是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或使用者, 包括商务消费者和一般消费者, 商务消费者以参加会展交流活动为主, 一般消费者主要目的为参观、游览、休闲等活动。在商品经济活跃发展的条件下, 消费者数量是很难确定的。整个在会展旅游产业链中, 消费者是整个链条的关键环节, 始终贯穿于从参观展会到旅游休闲的各个环节。失去了消费者的参与, 会展活动失去了目的, 也就无法完成以后的旅游环节。所以, 消费者是会展旅游产业链的起点和终点。

2.4 旅游经营者

旅游经营者主要指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专业服务的组织或个人, 主要指旅行社、景区、及其他为游客提供旅游产业服务的组织或个人。一般而言, 旅游活动由“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构成, 其中“游”和“娱”是核心内容, “吃、住、行”是必要条件, “购”是附带行为。由于旅游经营者的参与, 使会展业向纵深延伸, 与旅游业对接, 从而保证了会展旅游产业链的完整性。

3 基于要素构成的会展旅游产业链发展策略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组成会展旅游产业链的若干要素中, 参展企业、会展组织者、旅游经营者一般都属于市场化的企业, 而这些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在于它们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是否能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支持。所以, 会展旅游产业链发展的核心在于从政府、产业、企业等层面来保证消费者获得满意的会展产品和旅游服务。

3.1 政府层面:优化发展环境, 规范发展秩序

消费者不仅是具体会展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者, 同时也是会展旅游所在地环境的感受者。具体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好坏, 影响了消费者对某个企业的价值评估, 而会展旅游环境的优劣则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一个城市印象的基本判断。目前, 我国除了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少数城市外, 其他地方的产业发展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尤其产业发展软环境。因此, 政府相关部门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会展旅游城市的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 提高会展旅游人员的素质, 提升会展理念和经验, 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形象。同时,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 给游客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3.2 企业层面:明确企业定位, 核心企业主导

产业链上的企业按照在产业链上所处地位和发挥作用的不同, 可以分为核心企业和一般企业。其中, 核心企业对于协调产业链网络中不同节点企业的行为, 挖掘产业链潜力并实现集成优势起着重要的作用[6]。一般认为, 企业之间形成产业链后, 将有利于将单个企业的优势转化为一个区域和产业的整体优势, 形成区域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可以是单一企业, 也可以是有若干企业组成的企业战略联盟。会展旅游市场竞争的充分性决定了会展旅游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一般是以市场竞争为主导、以政府协调为辅助而形成, 往往是一个或几个会展业或旅游业的大型企业或集团公司作为旗舰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资金、人才、服务质量、品牌等优势脱颖而出, 具备了影响整个产业链构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3.3 产业层面:加快产业融合, 实现优势共享

产业融合的目的在于降低产业进入壁垒, 实现产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产业融合加快了企业在某一空间上的集聚, 为产业链的形成提供了空间基础。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使不同的企业加强了联系, 这样产业链内的会展与旅游企业就会自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 使原来的断链、短链得到续接和延伸, 优化了原来的产业链结构, 同时可以借助产业链内的网络关系为不同企业之间在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方面的共享创造条件。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会展旅游产业链的概念, 指出会展旅游与会展旅游产业链的区别。同时, 结合会展旅游产业链的构成要素, 分析了发展我国会展旅游产业链的策略。

关键词:会展旅游,会展旅游产业链,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王云龙.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比较:兼论会展旅游概念的界定[J].旅游学刊, 2003, 18 (5) :47~51.

[2]王书翠.会展业概览[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 (3) .

[3]保健云, 徐梅.会展经济[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2) .

[4]王保伦.会展旅游[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 (8) .

[5]王保伦, 王蕊.会展旅游产业链的本质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5) :76~80.

城市电视台产业链发展策略研究 篇11

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城市电视台在谋求自己产业链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徐州电视台和日照电视台为例,探讨城市电视台在发展产业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上下游产品的链接不明晰。下游立体开发的各产品经营比较分散,下游链条上个各链点之间的联系不大,基本各自为政,没有协调与整合,不能形成一条完善高效的产业链,各链点的盈利不能实现最大化。

(2)准入门槛低。由于城市电视台的产业链在发展初期,急于寻找发展下游产业,因此在选择投放客户时,难免会出现其投放客户的品牌、实力、服务与上游产品不是十分的相符。这样就会由于企业的权威性不高使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进而影响城市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3)缺少与其他城市电视台的合作共赢。虽然大多城市电视台都依托本土优势纷纷发展自己的产业链使其不断发展完善壮大,但毕竟城市电视台受地域限制,覆盖率有限,要想使产业链发展的更为壮大可尝试多与其他跟自己实力、情况相似的城市电视台合作,寻求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互利共赢。

2、打造城市电视台产业链的必然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央视和省级电视台开始借鉴外国先进的媒介传播理论,走频道专业化、品牌化道路,不断寻找、打造自己的定位和品牌,但也正因为此,节目的精致加上央视和省级电视上星的优势,使得本来无论在节目资源、覆盖率以及受众率都不占优势的城市电视台的发展更举步维艰,给城市电视台打造自己完善高效的产业链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目前,城市电视台创收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广告。然而,2011年10月11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这对于刚刚完成2012年广告招标的众多电视台、广告主、代理商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电视剧更是城市电视台广告创收的主要来源,随着“限广令”的颁布和实施,城市电视台必须迅速找到除广告收入之外,更适合其发展和生存的创收之路。因此,城市电视台在加强广告经营的同时,还必须围绕电视主业开展多种经营拓展其他经营收入,化解单一产业结构带来的市场风险,积极打造更为完善的产业链。

3、积极打造产业链、促进城市电视台发展的策略

3.1 立足区域文化,开发衍生产品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域文化差异较大,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着浓烈的地方情结。城市电视台与生俱来的地域个性,在与本区域受众之间建立自然而然的心理联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3.1.1 积极参与本市的文化产业,争取有一席之地

城市电视台可以根据实际制定自身的发展策略,对于城市电视台而言,最大的竞争优势莫过于“城市”二字,城市地域虽小但都是精华,可依据独特的城市文化作为突破口创办电视节目。

城市电视台可结合本土区域文化,立足地方发展特色,创办一些富有文化本土化的电视节目。按照自身区域内,文化发展的大环境和大趋势,合理安排电视节目。创办的电视栏目要增强广大受众和文化企业的参与性,加强相互之间的互动性。这样就使得大众更加了解并且渗透自己所在区域的本土文化;参与其中的企业为自己的文化品牌价值做了良好的宣传;而电视台则获得了精神和物质的双收益,不仅弘扬了区域文化,还为自己的产业化发展谋求了出路。通过这种策略,不断增强电视台自身在本土文化企业中的影响力。

3.1.2 与政府机关、服务行业联合开办相关栏目,形成再服务产业链

城市电视台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规律,积极寻求与政府机关和服务行业的联合发展。例如日照电视台的《魅力之旅》栏目,就是由日照电视台和日照旅游局联合举办的。栏目的成功开办,不仅使旅游局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而且电视台也有了产业链上的收入,广大受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更加了解日照。如此循环往复,这个产业链不断地再生循环,就形成了一条再服务产业链。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电视台——旅游局——电视受众)的联系都丝丝入扣。

3.1.3 开发相关的衍生产品,实现节目资源的二度开发利用

通过制作播出这些电视节目在本区域形成一定的社会效益,并根据这些电视节目内容和实际情况将其授权,与相关企业联合出版相关节目图书,光盘等出版物以及和节目形象相关联的产品等实现其经济效益。形成多种创收模式。例如婚恋类栏目则可延伸出婚礼庆典、婚纱影楼、酒楼、礼仪服务、蜜月旅行等,与之建立起长期的服务关系。

3.2联姻其他城市电视台,跨区域深度合作

3.2.1借鉴省级卫视联姻的模式

省级卫视联姻、合作正成为中国电视未来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同样的,城市电视台也可以借鉴省级卫视联姻的模式来发展自己的产业链。城市电视台之间联合可弥补资源短缺、覆盖面积小,受众少的问题。不同区域电视台合作应遵循媒体运作的基本规律,依据自身内容的定位和品牌的深度打造,注意地方特色,寻找差异和个性,资源互补,联合图强,给双方带来真正实质性的利益,形成一个循环互动的良性发展态势。

3.2.2 联手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的节目

城市电视台联手打造富有各自地域特色的娱乐、经济等节目,这样既可以最大化地节约成本,也能充分利用发挥各家的长处来体现城市间的个性特征,同时,丰富的节目源,也能提高收视率。以娱乐类节目为例,可利用多家城市电视台媒体的宣传炒作功能,联合音乐制作公司、音像出版公司,参与炒作发行,成立自己的音像店,同时组织举办歌迷影迷见面会、音乐演唱会等商业活动。在促进了多城之间不同区域文化交流的同时,也扩展了自身的盈利模式,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丰收。

3.3 与其他新媒体优化组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几年,新兴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对国内媒介大有“跑马圈地”之势,使本来就处于多重压力之下,竞争力上处于弱势的城市电视台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城市电视台与其受新兴媒体的挤压,不如与新兴媒体技术联合,变压力为推力,促进城市电视台电视产业加快与新媒体产业的共融和渗透,以谋求新的发展机遇。

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也给城市电视台产业指出了今后电视业的发展方向。以“日照网”为例,日照网在其运营过程中,缔造了一条全新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的上游是内容生产环节,中游是内容集成环节,二次加工的内容来自日照电视台下各个频道的新闻资讯、视频片段等素材,同时包括各种广告;产业链的下游是发布渠道,互联网担当了一个网络运营商的角色。整条产业链向下游延伸,资讯发布平台的多样化确保了日照电视台能覆盖更多受众,从而带来更大的商机。其他的城市电视台,可以从日照电视台“日照网”的运营中借鉴和吸取经验,根据自身区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与新媒体组合的方式,来实现产业链的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电视台经历了由事业化向产业化的转变,这是国家政策的驱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面对来自业内、业外以及国际传媒对电视传媒市场的激烈争夺,城市电视台只有完善自身产业链发展策略,从而提高城市电视台资源利用效率、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能力和竞争优势。

考文献

[1]赵莹.传媒产业链与市场竞争力[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

[2]于彦花.城市电视台的本土化现状及发展研究[D].日照:曲阜师范大学,2010.

产业链视域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篇12

一、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发展意义

(一) 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 以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为目标的产业。具体的文化产业包括涵盖十分广泛的内容, 例如文学出版、影音广播、新闻娱乐、摄影舞蹈、戏剧音乐等, 都是文化产业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界文化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逐渐呈一体化趋势。在东西方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中, 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向中国输出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方式, 向中国传达其本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然而,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与欧美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 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就决定了东方价值观念与西方价值观念之间的差异和矛盾。而文化产业又依托在经济产业而存在,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在此大背景下, 中国应该充分弘扬本国的传统文化, 将传统文化与经济产业相结合, 真正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产业, 以此来抵御来自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此外, 文化产业也是满足国内人民精神需求的重要形式。

(二) 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一个民族灵魂。中国在发展五千年, 经历过无数的风雨坎坷。在近代, 自1840年, 先后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等, 这些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极大的屈辱, 极大的伤害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然而, 在面对如此多坎坷之时, 始终有一批仁人志士能够抛洒热血, 带领我国人民克服困难, 走向辉煌。文化, 作为引领一个民族不断前行的动力, 能够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 中国大力开展文化产业, 不仅能够提升综合国力, 更能够提升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 更好的抵御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化侵略。

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传统文化继承不足, 文化产品创新能力薄弱

我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念, 是长期形成的。因此,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中, 必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 我国的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 这就导致许多国民, 自小学时代起, 就开始重点学习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 繁重的课业占据着学生的时间, 这就直接导致了为数众多的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于是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十分薄弱。例如, 《孔子》这部影片, 主要是讲述我国古代圣人孔子的一生, 以及其行为准则。然而, 这部影片自问世以来, 好评甚少。由此可以看出, 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中国, 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此外, 我国影视行业对于文化产品的创新能力十分缺乏, 相对于美国强大的创新能力而言, 中国的许多影视导演, 只能不断的翻拍经典, 例如金庸的《笑傲江湖》、《神雕侠侣》, 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被许多导演无数次的翻拍, 且质量较差。此种现状, 直接反映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态较差, 文化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二) 来自国外文化产品的冲击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融合, 西方的许多文化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国内市场中重要的消费产品。例如, 韩剧、日剧、美剧等影视产品, 已经成为我国人民追逐的对象。如韩国《来自星星的你》, 这部电视剧的题材十分陈旧, 如同其他为数众多的韩剧一样, 无任何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然而, 在剧中, 俊男美女让人耳目一新, 进而引起中国大量妇女的追逐热捧, 由此, 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 韩国文化对于中国的文化, 已经产生十分严重的冲击。第二, 中国普通国民的文化层次与品位, 已经到了一个低点。与此同时, 中国文化产业呈百花齐放的状态, 然而, 所谓的百花齐放, 其实是充斥着无数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主题缺乏、价值观念缺乏、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品的主要问题。仍以我国影视为例, 最近播出的《匆匆那年》、《一个人的武林》等, 这些电影的剧情十分老套, 且其蕴含的精神内涵, 十分模糊淡漠。由此看来, 我国的文化产业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问题。

三、合理化建议

(一) 调整文化产业结构

我国文化产业兴起的时间尚短, 因此, 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 我国的文化产业结构十分不规范, 文化产业仍然以传统文化为主, 创新的比重较低。因此, 面对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不规范的情况, 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 应该充分调整文化产业结构。第一, 减少传统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 充分提高新时代创新产品的比重。第二, 在文化产业结构中, 增加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等新兴产业的数量, 并将之不断的完善和规范, 使其成为文化产业中十分规范的产业链条。

(二)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要想进一步对东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完善, 就必须充分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只有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 才能够保证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继承。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融的背景下, 只有具备本民族特色的健康文化, 才能够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目前中国的文化产品种类单一, 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多, 然而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 这就导致许多文化产品被粗制滥造, 很难占据文化产业市场。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大力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 鼓励文化产业集约化, 进而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此外, 要求我国从事文化产业的工作者, 具备高度的创新意识, 将创新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理念。以影视行业为例, 要求影视导演充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 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不断推陈出新, 创作出真正的好的作品。以美国《阿凡达》为例, 美国建国200多年, 其文化产业之所以高度发达, 就是由于美国的影视导演十分注重时代元素的使用, 而《阿凡达》极大的体现了美国发达的科学技术、高度的文化创新。我国应该将传统文化进行改良, 将时代元素加入传统文化之中, 进而糅合成时代的文化作品。

(三) 改革文化产品外贸体制, 积极引进西方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最终都走出国门, 面向世界。因此, 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 所面临的是世界市场。而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 许多文化产品也走出中国, 通过产品贸易的方式走向国际。在调整我国文化产业的过程中, 我国应该不断改革和完善文化产品的外贸体制, 积极鼓励国家、个人、集体参与国际文化贸易交流, 鼓励版权贸易和电影的出口。与此同时, 我国应该积极学习欧美等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汲取其中的优秀元素。例如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成功经验等, 都是十分值得中国影视业学习的内容。

四、结语

从全球角度来看, 我国的文化产业长期落后于欧美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西方国家的文化产品充斥着我国的市场, 对我国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之下, 我国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 应该积极鼓励国民继承传统文化, 倡导文化工作者进行文化产品创新, 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元素紧密结合, 进而创造出具备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 我国必须充分重视文化产业的调整和升级, 在激烈的文化产业竞争中, 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之一。而在世界文化激荡的大背景之下, 各国通过文化产业来输出本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并获取经济利益。因此, 中国的文化产业, 已经成为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文章主要研究产业链视域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内涵以及发展现状, 并分析相关问题, 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利益,产业链,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赵咏.论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比较优势与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战略[D].山东大学, 2014.

[2]张颖.文化产业发展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D].山东大学, 2012.

[3]黄贲.中国文化产业链升级研究[D].湖南大学, 2012.

上一篇:网络切换优化下一篇:授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