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黄牛产业链

2024-06-06

网络黄牛产业链(精选5篇)

网络黄牛产业链 篇1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养牛业历史悠久, 素有“黄牛之乡”之美誉, 是 “科尔沁黄牛”和 “中国西门塔尔牛 (草地类型群) ”的主产区。2015 年6 月末, 科左后旗黄牛存栏达70 万头, 其中能繁殖母牛35.65 万头。科左后旗近几年黄牛产业呈现出 “三增一降一提升”的喜人局面, 即黄牛存栏数逐年增加、农牧民养牛收入逐年增加、农牧民科学养殖的意识不断增强、养牛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逐年降低和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升。

1 黄牛存栏数逐年增加

2012 年6 月末, 科左后旗黄牛存栏50.97 万头, 2013 年存栏57.48 万头, 比2012 年纯增6.51 万头, 增长12.77%;2014 年6 月末达到63.35 万头, 比2013 年纯增5.87 万头, 增长10.21%;2015 年6 月末存栏70万头, 比2014 年存在6.65 万头, 增长10.49%, 比2012年纯增19.03 万头, 增长37.34%。

2 农牧民养牛收入逐年增加

2012 年, 科左后旗农牧民人均养牛纯收入为2265 元, 2013 年为3162 元, 比上年增加了39.6% ;2014 年农牧民人均养牛纯收入为3855 元, 比上年增加了21.9%。

3 农牧民科学养殖的意识不断增强

近几年通过宣传发动、 科技示范和政策引导, 农牧民科学养畜的意识不断加强。 主要表现在一是牛群结构更趋合理。 2013 年6 月末适龄母牛占牛群比例52.24%, 出栏率为27.82%;2014 年6 月末, 适龄母牛比例52.64%, 出栏率达43.49%;2015 年6 月末, 适龄母牛比例50.92%, 出栏率达39.6%, 适龄母牛占牛群半数以上。 二是棚舍和窖池建设有了发展。 到2014 年底, 全旗永久性棚舍已达386 万平方米、 窖池达135万立方米。 三是为养而种, 为牧而农的观念逐渐形成。养牛户种植玉米不再是为了卖粮, 而是为了生产青贮和微贮饲料, 生产的粮食全部转化成牛的精饲料。 全旗2013 年青贮种植面积为78.3 万亩、 种植优良牧草5.5 万亩;2014 年种植青贮83 万亩、 种植优质牧草2万亩;2015 年青贮种植面积将突破100 万亩。

4 养牛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逐年降低

草畜矛盾是困扰科左后旗养牛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自2012 年以来, 全旗从4 月1 日~7 月10 日实施季节性禁牧, 部分地区实施了全年禁牧, 逐步解决生态与畜牧业的矛盾, 草牧场得到休养生息, 植被盖度逐年提高。 2012 年全旗草原植被覆盖率为48.6%, 2013 年为51.9% , 2014 年为55.7%。

5 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 全旗养牛合作社达到727 家, 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7 个。 黄牛产业正朝着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一是巴彦淖尔、束力古台等黄牛养殖小区的设备设施达到全市一流水平, 为实现居民生活区和养殖区分离提供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二是辉山乳业15 万头奶公犊育肥基地、 科尔沁牛业万头母牛养殖基地、 余粮牧业万头母牛养殖基地等正在建设中, 这些养殖基地建成后, 将引领全旗养殖业走向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和集约化经营。 三是黄牛养殖场达到12 个, 其中1000 头以上1 个、300 头以上4 个、100头以上3 个。 博然养牛专业合作社、宏牛养殖场、亿和牧业、 明·明安养殖场和通和牧业等养殖场生产管理水平较高, 经营效益十分看好, 为黄牛深加工企业提供了优质原材料, 保障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网络黄牛产业链 篇2

30万头优质肉牛育肥工程

充分利用桦甸市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优势,依托现有的5个养牛基地乡(镇)、60个养牛基地村和46个存栏200头以上育肥牛小区等雄厚基础,以皓月和宝信公司为龙头,利用三年时间,每年培育年出栏100头育肥牛大户120户、年出栏50头育肥牛大户480户,强力推动育肥牛产业快速发展,到2011年,全市优质育肥牛年出栏达到30万头。

做大做强黄牛产品加工企业

作为桦甸本地培植起来的黄牛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宝信清真食品有限公司,2009年拟投入1亿元资金,扩大肉牛加工二期续建项目,建设年产5000吨以上生产能力的肉产品熟食加工厂和扩建容量为1500吨的冷藏库,加大牛肉副产品综合利用力度,加强牛骨、牛血、牛皮等副产品开发利用,开发具有滋补功能的系列肉制品。目前该项目正在向前健康顺利推进当中。

大力推进肉牛经济园区建设

打造以肉牛发展为主的三大牧业经济区建设。分别是江东牧业经济区、北部牧业经济区和环城牧业经济区。建设江东10万头能繁母牛养殖园区,壮大基础母牛群体,为育肥牛产业提供充足的优质牛源,到2011年,全市扶持200头以上能繁母牛养殖场25个,全市能繁母牛发展到10万头;推进养牛基地和标准化肉牛小区建设。在现有5个养牛基地乡(镇)基础上,每年增加1个养牛基地乡(镇)、18个标准化肉牛小区的建设目标,到2011年,全市达到8个养牛基地乡(镇)和100个标准化肉牛小区。同时抓好名优肉牛产品基地建设。2009年,计划完成众兴养牛专业合作社和犇腾养牛专业合作社无公害畜禽产品产地认定及产品认证工作。

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

对销售收入每年达到1亿元以上,并向财政交纳税金500万元以上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政府将给予一定奖励。对黄牛发展基地乡(镇)、基地村、标准化肉牛小区和肉牛养殖大户给予扶持及一定奖励。同时扶持饲料开发利用。到2011年,全市每年扶持新建青(黄)贮窖20000立方米,年均增23.5%。

成立黄牛发展技术服务隊,建立健全黄牛养殖小区包保制度。为肉牛养殖小区和专业大户提供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饲料开发、小区规划设计等方面的技术指导与服务。与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和优秀的黄牛生产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黄牛良种繁育技术和科学高效的饲养方法,应用到养殖小区、专业大户,推动我市黄牛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成立黄牛产业发展帮扶小组,帮助养牛户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年初组织肉牛产销订单洽谈会,帮助皓月、鸿福、宝信等企业签订肉牛销售合同5万余头,促进黄牛产业迅速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桦甸市黄牛产业发展浅析 篇3

1 草原资源利用和黄牛生产发展现状

1.1 几十年来, 桦甸市广大农民面对丰富的林下草场, 养成了进山放牧、靠山吃山的习惯。

2005年, 国家实施封山禁牧政策, 加大了对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整治力度, 给桦甸市传统的黄牛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一度使境内松花江周边乡镇黄牛存栏下降31.8%, 甚至有的农户由于没有饲料来源, 将牛全部卖掉, 严重地制约了桦甸市牧业发展工作进程。为进一步加快黄牛产业发展, 尽快扭转因封山禁牧政策造成的滑坡影响, 到2011年把桦甸市实现“打造成30万头黄牛生产大市”的目标, 为此, 我们积极探索发展黄牛产业的新思路, 经深入调查研究, 最终确认发展黄牛舍饲育肥是扭转黄牛生产滑坡, 适应封山禁牧形式下黄牛产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迫使我们步入了大力开发秸秆饲料发展黄牛产业的新阶段。

1.2 育肥牛基地发展到5个乡镇 (八道河子镇、二道甸子镇、红石镇、桦树林子乡、桦郊乡) 。

1 000头以上育肥牛小区22个, 200头以上育肥牛小区24个, 100头以上养牛大户126户, 黄牛产业产值占全市牧业总产值的42%以上, 成为全市的主导产业。

为充分解决黄牛舍饲育肥饲料难题, 目前桦甸市已建成1 000 m3以上的青 (黄) 贮窖21个, 其中8 500 m3贮窖1个, 6 500 m3贮窖2个, 全市总窖容14.9万m3。

全市共建设标准牛舍584栋, 面积23.36万m2, 大型饲料加工设备97台, 中小型饲料加工设备300台。

全市有12个乡镇 (街) , 共有耕地面积10.8万hm2, 年产农作物秸秆110万t, 目前开发利用的比例是10%。

农业人均总收入0.503万元, 其中牧业人均收入0.18万元, 占总收入的35%。

1.3 为了加大对秸秆饲料的开发力度, 2006年桦甸市政府把黄牛育肥产业列为全市四大主导产业的首位, 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文件规定:

凡新建70 m3永久性青 (黄) 贮窖奖励1 000元, 并在当年农村工作会议给予兑现, 政府的优惠政策激励了农民养牛、建窖的积极性, 使农民充分认识到圈大、牛多、钱就多的理念, 对黄牛育肥产业充满了信心。

2 黄牛育肥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分析

几年来, 由于全力在开发秸秆饲料利用、发展黄牛育肥上下功夫, 促使全市黄牛产业蓬勃发展, 牧业产值大幅度上升, 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集中表现在投大钱、多养牛、建大窖、赚大钱上。尽管如此, 全市仍有90%的秸秆没有更好的利用起来, 农民朋友常和我们说的一句话:要有多大产, 就要有多大胆, 咱们有吃不完用不尽的苞米杆, 只要你肯干, 就有挣不完的钱。

我们总结的基本经验和模式:因地制宜, 大力发展秸秆加工, 舍饲圈养黄牛育肥;全市有丰富的秸秆饲料资源有待于开发利用。本市域内年销售4.8万头育肥牛, 吉林皓月每年在桦甸市收购育肥牛3万头, 辽宁省西丰、开源及南方省市等外埠市场每年在我市收购育肥牛1.8万头。目前, 全市黄牛育肥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桦甸市目前已建成年屠宰、分割、深加工育肥牛3万头加工能力的吉林宝信稚牛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有了龙头企业的带动, 有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有力支撑, 实现桦甸市育肥牛存栏30万头的目标指日可待。

3 黄牛育肥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依托桦甸市秸秆饲料资源, 5年内可满足黄牛育肥发展的需求, 但5年后就有很多的困难需要解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市场需求继续加大, 牛源不能保证, 需加强对基础母牛的保护措施。

3.2 随着发展, 育肥牛产业上规模, 势必需要大量的用地, 国家对土地的保护政策将制约畜牧业的发展。

3.3 畜牧养殖是投资大、周转慢的产业, 资金是制约养殖发展的“瓶颈”问题, 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

4 今后一段时期本地区草原畜牧业发展重点

桦甸市继续加快黄牛产业发展进程, 实现到2011年把全市打造成全省30万头黄牛生产大县 (市) 的目标。

目前, 黄牛繁殖改良工作已远远不能满足黄牛发展的需要,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急需大力加强:一是技术人员尽快培训提高, 包括村、社级人工配种员, 掌握新的技术, 提高受胎率;二是增加配种点, 扩大辐射面;三是更新、增加设施建设;四是保护、扩大可繁母牛群;五是保证投资和扶持力度。

粗饲料开发继续加大力度, 提高科技含量, 走专业化、工业化的道路。确保粗饲料开发真正在畜牧养殖上发挥作用。

对专业技术人员全员培训, 提高服务本领, 加强对农民的专业知识的培训, 提高养殖能力。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形成高压态势,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5 对策建议

5.1 积极协调畜牧业发展用地, 加强可繁母牛群的保护和扶持力度, 保证牛源, 促进发展。

桦甸市肉牛发展的关键与难点均在于黄牛品种改良的力度与速度。一是能否培育出个体大、肉质优的架子牛是肉牛肥育与加工的关键环节, 我市肉牛发展的速度能否上规模取决于黄牛改良的速度与力度, 因此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可繁母牛的扩充, 制定地方政策, 保护杂交一代和二代母牛。积极引进外地可繁母牛, 扩充和壮大可繁母牛群。扩大黄牛冻精冷配面, 增加冷配数量, 提高冷配受胎率。二是大力推广流动冷配车的做法, 把冷配器械和冷配活动保定架送到各村乃至母牛家门口进行冷配, 方便农民, 适时配种, 增加母牛冷配数。三是要科学制定肉牛良种繁育技术路线。根据桦甸市本地黄牛体型小、生长慢、屠宰率极低的实际, 制定符合桦甸实际的肉牛良种繁育技术路线至关重要。一方面抓“级进杂交”, 到第四代再横交固定, 从根本上改良本地黄牛品种。另一方面抓好三元杂交, 用利木赞和本地黄母牛杂交, 也可以试调德国黄牛与本地黄母牛杂交, 产下杂一代母牛再和皮埃蒙特牛杂交, 其杂一代和杂二代公牛一律供育肥场肥育。这样的杂交牛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适应性好、肉质优良。出台鼓励饲养杂一、二代可繁母牛农户的政策, 调动广大农户饲养可繁母牛的积极性, 把发展肉牛产业基础打牢夯实。

5.2 保证信贷资金扶持力度, 加大贷款额度。

继续加大对畜牧业的奖励扶持政策, 充分调动农民的养殖积极性。根据十一五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配套政策, 争取财政对牧业项目的政策支持。尽力做工作, 将政府的扶持资金与信贷配套使用, 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 实施好生产基地建设, 发挥好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5.3加强优质牧草种植和推广力度。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牧草业发展, 桦甸市决定在全市推广种植优质牧草, 以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全市要把该项目纳入农户致富工程, 通过试点逐步推广。种植优质牧草的养殖场户都可享受致富工程贴息贷款等优惠扶持政策;市、乡畜牧部门要认真搞好规划, 做好引种、管理和推广。

5.4 加大对良种繁育体系的扶持和投入力度。

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 提高服务本领, 推动黄牛产业快速发展。建立配套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 培育、推广、利用优良品种提高良种化程度, 对于促进畜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及持续稳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5.5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增收的能力。

关于延边黄牛产业发展对策的探讨 篇4

1.1 资源丰富, 适于延边黄牛产业发展

延边州位于吉林省东部, 面积4.27万km2, 境内气候较为适宜, 并且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80%, 草地资源丰富, 其适宜载畜量为330万个羊单位, 草地面积100多万hm2;牲畜可食植物500多种, 年产野干草、秸秆约200万t, 为延边黄牛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来源, 非常有利于发展养牛业。延边州是延边黄牛的主产区, 现有黄牛饲养量85万头, 出栏32万头, 其中可繁母牛23万头, 延边黄牛占80%以上, 牛群结构良好, 具有延边黄牛开发的良好基础。

1.2 高新项目, 带动延边黄牛产业发展

延边州承担过《国家级延边黄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 于2008年通过国家验收。承担过《中国延边黄牛良种选育与高效快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 已列入国家和省农业产业化龙头示范和国家第一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 得到国债资金和开发银行政策性支持, 该项目每年可提供优质中国延边黄牛冻精60万剂, 胚胎5万枚, 基础母牛1 600头, 年出栏延边黄牛育肥牛3万多头, 高档育肥牛7 000头。

1.3 以加工企业为龙头, 促进延边黄牛产业化发展

以国家级、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边州畜牧开发总公司为龙头, 在全州8个县市15个乡镇建有延边黄牛繁育基地, 共带动农户1万多户, 与全州45个规模大户签有生产合同, 可固定保证供牛5万头。既解决了加工原料供应, 又建立了长期的稳定合作关系, 实现了延边黄牛的良种繁育, 胚胎移植, 科学饲养, 精深加工及牧、工、贸、产、加、销一体化, 步入了延边黄牛产业化发展轨道。

为开发利用延边黄牛品种资源, 打造延边黄牛品牌, 发展壮大延边牧业经济, 龙头企业延边州畜牧开发总公司于2006年在龙井市成立了龙井长白山犇福肉业加工厂, 并申报了《延边黄牛综合深加工项目》, 已列入第三批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支持项目, 已完成了一期工程, 于2007年5月正式生产运营。这标志着延边黄牛产业走向了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的轨道。

1.4 新品种开发, 确定了延边黄牛产业发展方向

2008年1月, 延边州畜牧业管理局、延边大学农学院和延边州畜牧开发总公司等院校单位培育完成的“延黄牛”新品种, 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 2008年2月, 国家已正式公告。这是延边几代牧业科学工作者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成果, 来之不易。同期完成的“延黄牛”肉用新品系已通过省专家审定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正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2009年3月, 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延边综合实验站在延边州成立, 确定延吉、图们、珲春为3个实验县市, 确定了延边种牛场、延边黄牛品种资源场、珲春天一牧场、龙井白金、安图万宝、汪清春阳、和龙西城、图们长安等8个延边黄牛繁育基地为示范基地。新品种、新品系的开发, 确定了延边黄牛产业以后的发展方向。

2 延边黄牛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从宏观上看

一是缺少专门肉用品种。目前, 国内肉牛品种有延黄牛、夏南牛, 但推广面还不广阔, 只能区域发展。二是育种技术支撑不足。种公牛后裔测定, 选种不准确, 未建立后裔测定群体。三是新品种选育效率低, 培育周期长, 培育新品种推广难。四是特色种资源利用不充分。

2.2 从客观上看

虽然延边黄牛饲养数量达85万头, 但由于延边黄牛养殖周期长, 相对比较效益低, 许多养殖户不愿养母牛。特别是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基础母牛流失严重, 制约了肉牛品种改良、培育工作的延续性和全州肉牛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3 从现实生产中看

一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 经营粗放, 效益低。延边是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农村农民文化水平不高, 科技素质低, 固守传统的养殖方法, 接受新技术能力相对较差。二是牛肉档次低, 加工和销售方式落伍。三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到位。

3 延边黄牛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领导, 强化行政推进

应当成立和组织领导延边黄牛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专门机构, 以协调和落实科研、教学、生产和相关政策等各项工作。恢复或成立延边黄牛育种委员会, 加强对保护规划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要定期调度, 加强督导, 实行责任追究制。

3.2 落实政策, 强化法制推进

一是国家和省里的各项强牧惠牧政策, 全面向黄牛产业倾斜, 培育园区新增生产能力, 把钱用在刀刃上。二是一切涉农政策项目向黄牛项目倾斜, 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农发项目、农机、能源、环保等项目政策, 重点安排黄牛园区建设项目。三是州、县财政要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好政策和项目的配套资金, 并根据财政状况研究制定一些具体的扶持政策。有些不利于黄牛产业发展的林业政策, 应结合延边山区实际情况, 灵活利用政策, 推进延边黄牛产业发展。

3.3 增强服务, 强化技术推进

实施与教学科研单位全面合作行动, 借助国家肉牛体系延边综合实验站科技力量, 实行校地联合, 校企联合, 充分整合人才、设施、设备资源, 搭建园区科技服务平台。尽快制定“延黄牛”生产标准规程, 推进延边州标准化生产。加强服务队伍建设, 健全基层服务机构, 提高人员服务素质, 提高服务质量, 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4 整合品牌, 强化品种保护

目前, 延边州有犇福、蓝之苑、长白弘等品牌, 企业各自发展, 既浪费资金, 又不利于产业整体发展。为避免走延边大米品牌发展误区, 政府应出面干涉参与, 统一打出富有延边特色的唯一品牌,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将延边黄牛产业做大做强。

3.5 龙头带动, 强化产业升级

延边黄牛产业发展的经济分析 篇5

1 延边黄牛产业发展现状

1.1 延边黄牛区域分布及结构状况

延边黄牛是我国著名地方良种牛之一, 也是我国宝贵的畜禽品种资源财富, 延边黄牛已被列为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延边黄牛产于东北三省东部的狭长地带, 分布于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的延吉﹑和龙﹑汪清﹑珲春及毗邻各县;黑龙江省的宁安﹑海林﹑东宁﹑林口﹑汤元﹑桦南﹑桦川﹑依兰﹑勃利﹑五常﹑尚志﹑延寿﹑通河, 辽宁省宽甸县及沿鸭绿江一带。延边黄牛成年公牛平均身高130cm以上, 体重470~500kg以上, 日增重为850g, 其屠宰率为55%, 净肉率为45%。延边黄牛体质结实, 抗寒性能良好, 适宜于林间放牧, 是寒温带的优良品种。

1.2 存栏量、出栏量及结构状况

延边黄牛生产持续发展, 产业基地形成一定规模。据表1, 延边黄牛的存栏平均增长率为3.6%;出栏平均增长率为4.9%;牛肉产量平均增长率为7.6%。到2008年底, 延边州延边黄牛饲养量达到867835万头, 存栏553908万头, 出栏313927万头, 牛肉产量达到40658万t。延边州建有55个养牛小区和规模大场、4万多个养牛户, 规模养牛户达到10403户, 500头以上的大户11个。共有13个养牛经济合作组织, 经济组织经营数量有2万多头。延边黄牛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2 延边黄牛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分散小规模生产制约产业发展

延边黄牛集约化程度相对较低, 这样的生产方式和规模不仅使很多科学的饲养技术与标准难以普及, 同时也使生产者的养殖成本因规模小而偏高。目前, 分散农户对延边黄牛的饲养依旧保持在传统方式上, 缺乏技术和收益低成为当前黄牛养殖户面临的主要问题。畜产品加工环节落后, 产业链条短, 产业化程度低也是延边黄牛产业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2.2 牛肉分割、分级标准落后, 不利于产业发展

“养牛利薄, 宰牛靠量”依然是目前延边州黄牛业的整体写照。肉牛业整体效益不高, 对牛肉质量的评价主要是参考国内的认证标准, 没有根据延边黄牛的特性建立自己的肉牛分割、分级标准, 使延边黄牛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现在屠宰加工企业对牛肉分割粗放、分级不细。

2.3 疫病多发阻碍产业发展

近几年, 延边州养牛业遭受严重疫病。据调查, 2004年延吉市三道乡有猝死症死亡的牛共37头, 死亡率达13.34%;珲春市敬信乡因爆发气肿疽病共死亡103头, 死亡率达13.73%, 因焦虫病死亡200余头, 其中外地引进牛死亡率高达70%。这严重危害养牛业发展、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

3 延边黄牛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3.1 自然资源

延边州地处北半球中温带, 受亚洲大陆和太平洋高低气压季节变化的影响, 还处于各种气团势力消长以及锋带季节移动的过渡带, 因此, 延边州气候属于中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延边州境内河网较为密集, 流域面积百万平方米以上的河流有137条, 这些河流都发源于周围山地,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5.6亿m3, 流经面积占全州的53.5%。

延边州主要草地类型有林间和林下草地, 总面积达70余万hm2, 可是目前草资源利用率仅有20%左右, 草地年产鲜草量可达600kg/667㎡以上。到目前为止全州累计建设草场围栏8.67万hm2, 人工种草和飞播牧草4.09万hm2, 改良沼泽草地0.133万hm2。近几年在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的扶持下, 延边新建设商品牧草生产基地0.267万hm2, 牧草种子繁育基地0.133万hm2, 并配备建设了牧草种子加工厂, 为延边的草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为发展延边黄牛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粗饲料资源。还有延边州的玉米总产量也逐年上升, 2007年和2008年总产量已高达45万t以上。这为发展延边黄牛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

3.2 品种资源

延边黄牛是延边各族人民经过150多年的辛勤劳动培育的结果。早在清道光年间朝鲜人就带入朝鲜耕牛与当地蒙古牛混血, 通过民间的自发选育, 逐步形成了延边黄牛, 而“延黄牛”是以延边黄牛品种资源为遗传基础, 通过导入1/4利木赞牛血液, 培育形成的高档肉牛新品种。“延黄牛”已通过国家畜禽品种资源委员会审定;延边黄牛肉用新品系获得吉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延边黄牛种质资源场升级为国家级资源场;州种公牛站通过国家验收。延边黄牛被纳入中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并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 知识产权得到了承认和有效保护。

3.3 区域经济

延边州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的东北亚金三角地区。延边的农产品在俄、朝、韩、日等国都有很大的市场, 对外贸易前景广阔, 延吉朝阳川机场是我国大型的国际性空港, 现已开通了飞往韩国首尔、日本新宿、俄罗斯等地的许多国际航班, 以及到达上海、北京、长春等国内航班;国家已经开始建设吉林到图们高速铁路, 并且长吉图高速公路已经全线贯通, “长吉图”与“环渤海”东北亚区域两个重要经济区开始了历史性的拥抱与握手, 这对促进延边州图门江区域合作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3.4 消费资源

延边朝鲜族偏爱吃牛肉, 像牛肉汤、烤牛肉、酱牛肉、牛肉面等都属于朝鲜族特色饮食。2008年延边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6%, 食品类占115.1%其中肉禽及其制品占133%, 这充分说明了延边人在肉制品上的消费能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 2008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旅客478.11万人次, 这会对延边黄牛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5 产品质量

延边黄牛具有生产高档牛肉的品质特性, 通过正确高档肉牛育肥技术生产的延边黄牛肉质细嫩多汁、鲜美可口, 风味可与韩牛、和牛相媲美, 得到了国家肉牛顶级专家教授的充分肯定。其肉品质明显优于其它品种牛, 特别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牛, 谷氨酸含量达到31.4mg/g, 而其它品种牛仅为12.74mg/g。

4 政策建议

4.1 建设高档肉牛生产基地

充分利用平原水田乡镇粮食秸秆资源, 在草地资源丰富和放牧草地充裕的山区乡镇采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方式, 重点发展繁育母牛, 鼓励饲养可繁殖母牛, 禁止宰杀有繁殖能力的母牛, 形成繁育基地, 为育肥牛提供种源, 并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升级和投资新建等有效途径, 建设优质高档育牛示范大场 (户) 为重点, 示范带动以规模和适度规模育肥户为基础的延边黄牛育肥基地。

4.2 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打破分散经营的局势, 在优势区域大力发展以养殖户为基础、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的肉牛产业化经营模式, 形成肉牛产业链各个环节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快完善产业链各环节利益连接机制, 确保母牛养殖、肉牛育肥、加工等环节合理利益。积极扶持肉牛合作社、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提高肉牛养殖组织化程度。

4.3 强化服务功能, 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畜牧业服务队伍建设, 健全基层服务机构, 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加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 强化疫病防治措施, 避免和减少疫病对养牛生产的危害。加强对养牛生产的指导与服务, 积极推广良种和繁育改良技术、粗饲料调制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等, 使养牛生产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4.4 打造品牌, 开拓国内外高端市场

建立严格的牛肉分割、分级标准, 依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分割出不同档次的牛肉, 大大提高牛肉的价值, 实现延边黄牛优质优价;在繁育、育肥和深加工等生产环节, 坚持标准, 严格执行高档牛肉生产规程和标准, 生产优质、高档、高附加值的延边黄牛肉;建设延边黄牛交易市场, 培育市场打造品牌, 并通过各层次媒体宣传推介, 使延边黄牛成功打入高端消费市场, 积极开拓以韩国、日本为主的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延边州统计局, 2009年延边统计年鉴[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0.

[2]王旭有, 延边黄牛生产有机肉牛的资源优势[J].当代生态农业, 2010 (4) :91-93.

[3]房瑞景, 延边黄牛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 (10) :51-52.

[4]曹建民、张越杰、田露, 我国肉牛产业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J].现代畜牧兽医, 2010 (3) :5-7.

上一篇:护理学专业下一篇:MM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