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贷款危机

2024-09-24

次级贷款危机(精选10篇)

次级贷款危机 篇1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按照被证券化资产种类的不同,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MBS)和资产支持的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ABS)。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美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也让美国和全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一场灾难。

一、资产证券化在美国的兴起与发展

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美国公众,由于经济的萧条,难以解决住房问题。为此美国政府设立了一些机构,如联邦住宅贷款银行,是由各州联邦储备银行组成管理及融通的储蓄机构,其宗旨在于帮助受经济大萧条影响的住宅拥有者取得购房基金。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在取得财政部拨款后,贷给资金需求者,如储贷机构。其后,美国国会依据全国住宅法,于1934年成立联邦住宅管理局,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承做机构保险机制,降低不动产抵押承贷机构必须承受借款人因无法偿还本息所面临倒闭风险的冲击。

美国国会在1944年通过公职人员重新调整法,授予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开办类似提供抵押贷款保险的业务,提供融资保证,方便了退伍军人顺利取得购房贷款。其后,美国于1968年成立政府国民抵押协会,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购房服务,并借以提升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同时,美国开始收购有抵押的资产,成为了担保人并且发行证券。房贷转手证券之类相继出现,其目的在于为确保承做该房贷创始人,在有保留权益因而仍拥有该房贷群组一部分权利的情况下,能维持部分该房贷的承做标准。但是这种传统房贷并未受到美国联邦政府的承保或保证。实际上,以传统房贷作为担保,且未受美国政府保证的转手证券是在1977年首次发行的。由于这些民间担保的转手证券并无其他的保证,因此,该证券的信用须由民间的信用评级机构来评估。资产证券化发展至此,已渐由政府参与并主导的发展,转变成全面由民间主导的商业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各种类型的债券性质的证券化开始仿照一些先前的市场模式,将这些新贷款组合起来,发行资产担保证券;在此同时,商业房贷也被组合起来,发行商业房贷担保证券,标的物也转变成各种其他金融的无形资产。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资产所有人通过这种方式将特定资产对应的风险和收益转移出去,由购买这些证券的投资者承担资产对应的风险和收益,实现了风险向金融市场转移和分散。正是由于美国拥有发达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这就为不吸收存款的专业性抵押贷款机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因为抵押贷款机构可以将全部抵押贷款以证券化或非证券化的方式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而只赚取出售过程中的折扣收益和出售后的服务收益,借助二级市场抵押贷款机构可以迅速回笼资金以支持进一步的贷款扩张。在这一模式下,抵押贷款机构的放贷能力明显提高,除了放贷规模扩大以外,放贷的对象也得到了扩展。二级市场的方便融资功能,使许多抵押贷款机构在繁荣时期过度授信,美国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从2000年的810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7 320亿美元,7年间的增长超过9倍。

二、资产证券化与美国次贷危机

由于优质抵押贷款可以得到美国政府性机构提供担保,可以获得比较高的信用评级,同时,其收益率显著高于同风险评级的国债或公司债,因此,以优质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获得广大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也在情理之中。但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很难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无法达到美国大型投资机构如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政府基金等投资条件。为此,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又进行了大胆的金融创新,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产品———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

债务抵押担保证券是指一种新兴的投资组合,以抵押债务信用为基础,基于各种资产证券化技术,对债券、贷款等资产进行结构重组,重新分割投资回报和风险,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要的创新性衍生证券产品。CDO的资产组合不同于传统的ABS,传统的ABS资产组合中的资产是同质的,而CDO的资产组合则是包括ABS、MBS、垃圾债券、新兴市场债券、银行贷款等固定收益资产的分散组合。正是通过CDO这种产品的创新,把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与其他类证券汇集构成资产池,按照MBS、ABS的信用增强模式,一部分CDO优先级证券被评为AAA级,由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持有,而CDO次级证券,则由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对冲基金持有。这样,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经过CDO产品的包装,低信用评级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2006年,CDO一共吸收了1 500亿美元的MBS,其中大部分是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至此,一条完整的产品链条形成了,在低利率和房价上升阶段,链条上的所有人都能获益。但如果这条链条最原始的次级抵押借款人出现还款问题,则整个链条都会产生问题。美国自2005年4季度起,房价上涨速度开始明显下降,到2007年3月房价停止上涨,随后出现明显的下跌,这也直接导致自2005年起,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开始上升,2007年第2季度,美国抵押贷款违约率达5.12%,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达14.82%。这样,在房地产价格下降和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及CDO出现了大幅度的缩水,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开始向以此为基础发行的证券持有人扩散。

由于MBS、CDO、ABCP等证券化产品及CDS等信用产品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美国房贷市场证券化的高速发展,约80%—90%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被证券化,也使得美国房贷市场参与主体的业务发生转变。对于许多放贷公司而言,证券化的发展使其盈利模式由原来的存贷款利差转变为赚取出售房贷的手续费及服务费,业务重点也从注重房贷品质转为如何扩大房贷数量。在这种情形下,房贷公司开始推出大量创新产品,扩大次级房贷市场的规模。同时,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放贷公司逐渐放宽信贷标准,不再要求借款人提供所有证明。这些潜在因素加速了次级房贷市场的恶化。因此,CDO等证券化产品的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三、结论

资产证券化的存在,不仅有负面的影响,也有正面的意义。因为正是资产证券化改变了人们对风险的认识状态,让风险由存量化变成了流量化,赋予了金融创新的重要意义。资产证券化正是通过风险定价和转移技术实现了风险配置的功能,成为金融功能从资源配置到风险配置转型的有力工具。

但是资产证券化在开放的金融体系中会加速风险和危机的传播和扩散,而这显然有可能加大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从而有可能使局部性金融危机或个案性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如何控制风险,掌握尺度,加强危机预警,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是势在必行。对于我国而言,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监管不松懈。如今央行和银监会都要求商业银行加强风险控制,从根本上把基础产品风险控制好。金融创新并非是一剂毒药,适当的发展一定能收效良好。另外,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要透明,尽可能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减少,这样就能最终减少广大投资者和所有人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臧慧萍.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历史演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曹红辉.美国次贷危机考察报告[R],2008.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0810/53212.html.

[3]王东.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与影响[J].当代经济,2008,(9).

次级贷款危机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对支持经济增长、服务企业和个人的金融需求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竞争力还不强,特别是金融结构还不理想,直接融资比重过低,银行业“一业独大”,证券、保险业发展相对不足。金融市场的宽度和深度在很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多层次经济主体的创业与投资需求。这一状况如果继续下去,不仅不利于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而且不利于金融稳定。这一状况必须从多方面大力鼓励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市场创新,才能切实加以改变。

一是金融创新要依托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人类在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近八百年的时间内,科技进步基本停滞,经济也基本上没有增长。但从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几次大规模的科技进步,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按实际值计算的全球人均收入在19世纪增长了20%,在20世纪增长了90%。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以信息处理为主的金融业而言,更是极大的促进。这一趋势已经并且还将深刻影响金融业的发展进程,对于金融产品创新、金融风险管理甚至金融行为的改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国金融业也要紧紧跟上科技创新的步伐,依托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切实转变增长方式。

二是要改革监管制度,优化金融创新的外部环境。金融创新固然源于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其自身规律,但外部环境对金融创新的影响也十分重要。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政府在推动金融创新方面的作用更为关键。回顾我国金融创新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处于开放初期,由于人才、技术、管理的不足,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曾走过一些弯路,发生过一些局部金融风险,客观上束缚了我们创新的思想和步伐。由于缺乏实践基础,又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一个新规则的出台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始终不得出台。今后对那些在国际范围内较为成熟的产品,对那些具有较强风险控制能力的机构投资者,不一定采取先建规则再实践的“正面清单”做法,可采取先实践后完善规则的“负面清单”的做法,也就是说未经法律明确禁止的业务品种,均可以开发。

三是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定位。一是注意区分产品的使用对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居民个人。机构投资者一般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和风险控制能力,因此定位于机构投资者的产品创新可先行一步。面向个人的金融产品在准入方面应更为谨慎,在信息披露和监管方面的要求应更为严格。很多产品在开发顺序上都可以先机构、后个人,个人也可通过机构间接投资。即使是个人客户,其资产和风险控制能力现在也有很大差异,有些产品可针对个人,但要设置较高的起点,主要针对所谓的“高端客户”,但对于投资门槛较低、面向普通个人的产品,在推出时就应比较慎重。二是注意区分产品的风险特点。对于包括衍生产品在内的对定价和风险控制能力要求较高的结构复杂的产品,推出时应比较谨慎,但对于一般性国际上已运行多年的成熟产品,比如企业债券等,就应更为大胆地积极推进。三是要注意区分金融产品背后的法律性质。长期以来,由于银行主导我国金融服务,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一种错觉,好像只要是在银行柜台买到的金融产品,都是与存款一样要保证兑付的,客户可以不承担风险。事实上,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大量的金融产品在形式上可能通过银行柜台出售,但实质上其背后的法律性质很多已不是债务类的存款产品,而是应由客户自担风险的委托、信托类的产品,或是物权类的股票等产品。搞清金融产品的法律性质,不仅有助于分清买卖双方(金融机构和客户)的权利和义务,而且有助于依照其法律性质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实施更为有效的功能监管。

四是要找准金融创新的重点。面对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我们不可能齐头并进,全盘吸收,而是要在尊重市场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把握金融创新的顺序和重点。就总体而言,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创新的重点应围绕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服务于企业直接融资需求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展开。其中的一个重点是企业(公司)债券市场。要通过培养大批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多层次的债券市场,增加企业债券的投资主体和交易的流动性。要在规范的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基础上,逐步创造条件以核准制取代目前的行政审批制。另一个重点是多层次的股票市场。我国现阶段的股份公司数量太少,能发股票的股份公司数量更少,发了股票能够流通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一状况既与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阶段有关,而且可能也与公司制度有关。我作过一个比较,我国设立股份公司的出资门槛是1000万人民币,欧洲国家一般是10-50万美元,我国台湾除汽车制造等少数资本密集行业外,一般是300万台币,相当于70万人民币。股份公司设立的门槛过高,自然能发股票融资的公司就少,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就不能通过发股票直接融资。并且现在的股票市场只有交易所这样的场内市场,缺乏多层次的场外市场,即使发了股票也没有流动性。类似股票市场、公司债券市场的问题还有不少,这些都是最基础的金融市场,应该成为我国金融创新的重点。

五是金融创新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在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中,商业银行占了85%以上。在我国商业银行主导融资媒介的状况下,如果不想办法发挥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主动性,金融结构的优化就会比较慢,并使风险逐步累积。为此要在政策上鼓励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直接融资产品,要使储蓄者感觉到直接融资产品在不少方面比储蓄产品更有吸引力。在监管政策上也有运作的余地。比如当我们严格按照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进行要求时,银行吸收存款再放贷必然增加其风险资产的数量,这就意味着银行要有更多的资本金。当银行没有补充充裕的资本金时,就会考虑少用存贷款产品,多运用客户自担风险的金融产品。再比如在组织结构的安排上,借助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也可将一些涉及直接金融的产品和服务以子公司的形式独立出来,比如银行以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形式提供直接融资产品就是一个例子。这样做既可发挥银行的力量去发展直接融资,也可避免风险的传递。今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将逐渐成为推动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形式。

六是要注意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国际经验表明,征信、评级、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是推动金融创新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随着我国行政审批和监管制度的改革,中介服务的作用将更为突出。为此要修改和国际会计、法律准则不相适应的标准,规范信息披露,大力发展征信和信用评级等中介服务。发展和规范中介服务,要两条腿走路。既要下大力培育国内的中介服务机构,也要以多种形式引进国外的中介服务和机构,以此尽快推动我国中介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2006年11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就要结束,外资金融机构的全面进入,既会给我们带来先进的金融产品管理技术和经验,也会给中资机构的金融创新带来更强的紧迫性。面对这一形势,我们惟有在遵循市场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抓住机遇,才能不断优化我国的金融结构,全面提升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力。在这方面,我国金融业任重而道远。

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主要存在差距:

一、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劣势

(一)国有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及管理方面的劣势

1.国有商业银行体制灵活性较差。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未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虽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有三家进行了改革,变成股份制商业银行,但仍然是由国有公司控股,所以,在经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来自许多方面的干扰,还必须兼顾银行的商业利益和国家的政策,在业务上常常被要求更多的为国家政策服务。其灵活程度与外资银行相比有很大差距。外资银行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运作基本上不受政府的干预,完全以利润为中心,十分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经济。在我国注册的外资银行大都是一些国际性的大型跨国银行,管理相当规范,完全按照国际商业惯例运作,非常有效率。

2.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及经营方式存在局限性。国有商业银行采取分业经营方式,一直局限在存、贷、汇传统业务上。在全球银行业已形成统一的综合化、全能化趋势的背景下,面临国际全能银行的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条件下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水平与外资银行相距太远,根本无法与外资银行竞争。外资银行的管理模式通常采用金融集团的形式,经营方式则多数采取混业之中的分业经营,经营范围不仅涵盖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而且还从事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既可以从事货币市场业务,也可以从事商业票据贴现和资本市场业务。经营业务非常广泛。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员工数庞大(每家银行最少15万人,最多60万人)。成本支出庞大,效率低,人均创造价值少,常常人浮于事。外资银行有很完善的激励措施及管理措施。所以,相比而言外资银行人均贡献值很高。与中国银行资产规模相当的汇丰银行只有3万多人,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人均创造利润为5万多美元。

4.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科技化程度较低,各种软硬件设施配备不够,自动化水平较低,柜面压力依然较大,银行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功能比较单一,创收能力不足,深层次的服务项目远远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外资银行的服务手段电子化水平较高,软硬件设备、支付应用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先进,网络技术在金融系统得到广泛运用,大大地降低了经营成本。

5.从资本充足率来看,截至2005年12月31日,建设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3.57%,较上年提高2.28个百分点,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也都超过8%。资本充足率的高低代表着商业银行应付金融风险能力的高低。资本金的多少,决定了银行的实力和支付、清偿能力,它不仅可以保证银行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而且可以应付偶发性的资金短缺,从而维护存款人的正当利益和公众对银行的信任。由于《巴塞尔协议》明确规定了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所以,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补充,使国有商行的资本充足率不断提高,逐渐接近外资银行的水平。外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国有商业银行偏高,花旗、汇丰控股等都超过11.5%。在国际上资本充足率对一家银行的国际活动、国际地位有很大影响,国际评级机构也把资本充足率作为银行评级的重要尺度,所以,单从这方面来说外资银行的国际竞争力要高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

(二)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能力及投资收益方面的劣势

1.在不良资产方面,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远远高于外资银行。虽然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帮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但至今还有1.17万亿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率仍为7.6%,还是高于国际不良资产率。巨额的不良资产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步履艰难,阻碍了银行的正常发展,阻碍了参与国际竞争。如果不及时处理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便会面临严重困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客户风险意识的加强,客户将会越来越关注银行的资产状况。因此,不良资产状况对商业银行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外资银行由于是完全以利润为中心,受政府干涉少,长期以来形成了非常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有着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不良资产率很低。很低的不良资产率使其可以在越来越激烈的中外银行竞争中轻装上阵,大大提高了竞争力。

2.从银行的规模实力和经营业务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明显。单纯的规模并不能构成优势,只有建立在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灵活经营机制基础上的规模才构成优势。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仍以存贷款等传统业务为主,存贷款差是其主要来源,中间业务大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品种相对较少,即使在有限的范围内,对产品的管理也不够精细,不注重效益功能,主要是从事一些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低的业务,如以代发工资为主的代收代付业务不仅占据了大量的柜面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且效益很低,而一些技术含量高、投资回报高的投资业务、资金交易业务、资产证券化、投资银行业务及理财业务等则没有得到相应发展。外资银行不但资产规模大,而且规模经济效应、安全性、流动性也相应较高。外资银行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水平,使其具有很强的国际筹资能力,筹资成本较低。近年来,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中间业务已成为外资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外资银行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开发出一系列的金融产品。仅中间业务品种目前外资银行就达到1000余种,大约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有中间业务品种的3~4倍。与之相比,在我国加入WTO前,由于金融监管的限制,外资银行对中间业务这一市场只能观望;加入WTO以后,根据市场准入原则,外资银行凭借其操作规范、管理先进的优势,加紧参与对中间业务的竞争。这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明显落后,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的出口结算业务已占我国市场份额的40%左右。我国虽有像中国银行这样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但并未体现出规模经济效率,与其他跨国外资银行相比处于劣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进入我国的大型国际性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实力差距。

3.从投资收益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部分收入依然来源于风险性很高的存贷业务,而风险少、收益高的中间业务所占比例很小,投资收益率很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只有3%左右。外资银行大约有70%以上收入来源于中间业务,其存贷业务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外资银行的投资收益率远大于国有商业银行。花旗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0%左右,渣打银行为14%左右。

二、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优势

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及管理、经营能力和投资收益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劣势,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比率、市场占有率及客户群等方面却具备外资银行所没有的良好基础。

1.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比率远远高于外资银行。

从2005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分布来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占较大比例,资产比率达到55%,而外资银行仅为2%。国有商业银行雄厚的资金是外资行不能比拟的。

2.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占有率具有相当优势。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星罗棋布、覆盖全国的机构网点,有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可以说有了自己的品牌。在内地的各级银行,共有77 500家分支机构,是外资银行网点的152倍。仅中国工商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的分支机构就超过了18 000家,从数字显示,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市场领导者。入世以来,外资银行只在我国开设了511家分支机构,摩根大通的报告列出外资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7%,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为53.5%。两者相距甚远。

3.国有商业银行有庞大稳定的客户群。从客户基础来看,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根植国内,经过长期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已基本上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客户,特别是一些大型、特大型的客户,在长期合作中,已形成了互相依赖、互相支持、密切联系的关系,这种长期共存的关系,不可能在短期内被外资银行割断。再加上国家在信誉、资金上的支持,使得国有商行在人们心中拥有很高的信用度。而且国有商行的网点普及率非常高,分布非常广泛,在全国各地拥有77 500家分支机构。如此众多的网点使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很强的异地通汇能力,吸引了众多的客户,仅中国工商银行就拥有1.5亿的个人客户。外资银行进入我国时间较短,人们对外资银行的了解较少。外资银行在信誉度上就远比不上有国家支持的国有商业银行。而且由于资金、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外资银行短期内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铺设经营网点,只会更多地开展网上银行业务,这就大大限制了客户范围。

(2)从我国银行监管水平角度分析;

对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一方面,美国在住房贷款上的金融创新依然令人称道,代表着当前金融创新和发展的主流,许多前瞻性的商业银行业务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此次次级债危机充分暴露了美国在金融创新中的缺陷和漏洞,这些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并防止在以后的金融创新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的评估和预测。导致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产业周期性变化。由于经济结构完全不同,一般很难直接将美国房地产市场与国内市场联系起来。但若回到经济表现支撑金融预期这一经济金融发展机理,国内房地产业也无法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根据香港20年来的经验教训估计,由利率上升、房价波动以及偿还能力下降三大因素诱发的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可能超过18%,这部分违约贷款自然就成为未来几年内的银行坏账。银监会最近调查显示,国内部分省市的房贷不良率连续3年呈现上升趋势。国内商业银行应从此次次级债危机中吸取教训,重视房地产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信用风险。

改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理念。次级债危机直接原因在于美国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过度。当前我国住房按揭市场和一般信贷市场也存在着信用风险过度的问题。虽然我国没有典型的住房次级贷款市场,但住房按揭贷款风险敞口并不低,截至2006年末,我国个人商业房贷余额已经达到2.27万亿元,并且该业务呈加速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在当前流动性过剩和国家加大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宏观调控的背景下,许多商业银行盲目扩大信贷规模,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当作优质资产而加大开发力度。在审批过程中,由于把关不严使得许多不符合条件且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和信用水平较低的借款人获得银行信用支持,导致按揭市场积累了大量的虚假按揭。随着国内住房价格的不断飙升,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也越来越大,住房按揭贷款的“优质性”理应打折扣。可以认为,如果不全面检讨国内商业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开展模式,不改变目前商业视“住房按揭贷款为优质资产”而大上特上的形势,国内银行业迟早会面对类似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系统风险冲击。

重视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虽然美国次级债危机出现后呈扩散趋势,但迄今并没有通过杠杆效应提高整体风险倍数,主要原因是美国商业银行在住房贷款方面成熟的客户细分技术和在此基础上的结构化住房信贷产品,推迟了次级债风险向一般住房贷款市场和其他信贷以及信用衍生品市场的蔓延,这对我国银行业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讲,国内住房按揭贷款风险隐患可能比美国次级债券风险还要高。考试大网站收集因为,美国贷款公司对贷款人的信用有一套评估程序,借款人凭其信用等级(如“次级信用”)承受不同的贷款利率。但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讲,住房按揭贷款基本上不分什么信用等级,只要提交申请和一份不知真假的收入证明,信用欠佳的贷款人也能获得银行贷款。在此情况下,一旦国内房地产价格出现逆转,住房按揭贷款出现大量违约,商业银行几乎很难搞清到底哪一部分客户出了问题,如何采取补救措施。到时候,国内银行面临的危机不比现在的美国次级债危机规模小。

(3)解释何谓“次级抵押贷款”?是否属于金融创新产品;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在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但随着美国住房市场大幅降温,加上利率上升,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导致一些放贷机构遭受严重损失甚至破产。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引发了投资者对美国整个金融市场健康状况和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导致近来股市出现剧烈震荡。

属于金融创新产品。(4)解释“蝴蝶效应”,为什么会出现该效应;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蝴蝶效应也是系列科幻惊悚电影的名称,《蝴蝶效应 1》于2004年上映,续集《蝴蝶效应2》于2006年上映,《蝴蝶效应3》是一部前传性质的电影,于2009年上映。玛利亚·凯莉于2008年推出的新碟也以《蝴蝶效应》为名。

出现的原因:由于这种“诸多因素的交叉耦合作用机制”,才导致复杂系统的初值敏感性即蝴蝶效应,才导致复杂系统呈现混沌性行为。目前,非线性学及混沌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这标志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认识正在向更为深入复杂的阶段过渡与进化。从贬义的角度看,蝴蝶效应往往给人一种对未来行为不可预测的危机感,但从褒义的角度看,蝴蝶效应使我们有可能“慎之毫厘,得之千里”,从而可能“驾驭混沌”并能以小的代价换得未来的巨大“福果”。蝶效应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并不是说蝴蝶引起的飓风。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横过深谷的吊桥,常从一根细线拴个小石头开始。

举例:1998年亚洲发生的金融危机和美国曾经发生的股市风暴实际上就是经济运作中的“蝴蝶效应”;1998年太平洋上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运动引的“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混沌运动的表现形式。当我们进而考察生命现象时,既非完全周期,又非纯粹随机,它们既有“锁频”到自然界周期过程(季节、昼夜等)的一面,又保持着内在的“自治”性质。蝴蝶效应也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压倒一切的差别,好像一只蝴蝶今天在北京扇扇翅膀,可能在大气中引发一系列事件,从而导致某个月纽约一场暴风雨的发生。

(5)可以结合我国金融领域的状况深入讨论。

美国次贷危机爆,并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高度市场化的金融系统相互衔接产生了特殊的风险传导路径,即低利率环境下的快速信贷扩张,加上独特的利率结构设计使得次贷市场在房价下跌和持续加息后出现偿付危机,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动荡从一国向另一国传递的速度。在这样的国际金融环境下中国也会受到影响。关键词:次贷危机 金融市场 证券化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美国部分金融机构经营陷入困境的局面,直接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次贷危机向全球范围内扩散的速度也开始加快。为了缓解市场危机,一些国家央行通过注资、降息等手段向金融系统紧急注入流动性,一场全球范围的救赎行动正在上演。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次贷危机中风险的承担者是全球化的,所造成的损失是不确定的。次贷的证券化分布以及证券化过程中的流动性问题,使得经济金融发展中最担心的不确定性通过次贷危机集中体现出来。也正是由于上述不确定性造成了次贷损失的难以计量和对市场的巨大冲击。既然如此,那么次贷危机会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1、出口增长放缓。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经济总量上看,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升高,2006年超过1/3,2007年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仍增长了25.7%。从就业上看,外贸领域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人,其中,加工贸易领域就业近4000万人。2001年以来,在所有的对外出口中,中国对美国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21%以上,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

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消费者信心快速下滑。尽管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美国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但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从未与美国经济增长脱节。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2007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也显示,中国的出口增速较前三个季度下降了6个百分点,低于全年的平均水平。因此,次贷危机可能会对我国未来的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对出口的影响一方面会直接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会通过减少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投资需求而最终作用于整个宏观经济。

2、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性的不断增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必将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一方面,会直接加剧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会从心理层面影响经济主体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预期。以2008年年初为例,部分国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不断暴露的次贷巨亏引发了一轮全球性的股灾。1月份,全球股市有5.2万亿美元市值被蒸发,其中,发达国家市场跌幅为7.83%,新兴市场平均跌幅为12.44%,中国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持续动荡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市场的资金流向,加之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香港市场的持续动荡很可能对内地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压力。在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很可能会引起国内资产价格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3、国内金融机构遭受损失和外汇缩水。我国政府持有很多美国债券,例如两房债券,还有一些金融机构的债券,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两房债券化为。其他债券也大幅度缩水。所以外汇大幅度缩水。中国一些金融机构也持有外国债券,同时也不可避免遭到损失。国内大众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心理产生恐惧,放大了风险,股票产生大幅度下跌。

4、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全球经济的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着我国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信贷萎缩、企业获利下降等现象,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加大。另一方面,全球的房地产、股票等价格震荡加剧,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粮食、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所以,我国不但要面对美国降息的压力,而且要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都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抉择。

5、境外投资风险加大。从企业“走出去”的角度看,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可以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的是,次贷危机有助于我国金融机构绕过市场准入门槛和并购壁垒,以相对合理的成本扩大在美国的金融投资,通过收购、参股和注资等手段加快实现国际化布局,在努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不利的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货币紧缩,无疑加大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投资经营风险。而且,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入,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和离场情绪会引起更高等级的抵押支持证券的定价重估,从而危及境内金融机构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次级债危机实录 篇3

3月13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发表报告称,2006年第四季度,全美住房抵押贷款的不良率从12.56%上升到13.33%,创37年之最。

报告同时断言次级房贷市场显露危机,且即将暴发,美国股市应声下挫。道琼斯30种工业平均指数大跌242.66点,跌幅1.97%;标准普尔500股指下挫28.65点,跌幅2.04%。

3月15日,美股大跌波及全球,香港恒生指数下跌2.65%,日经225指数下跌3.08%,印度Sensex指数下跌3.01%。

3月16日,美国著名的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披露,其拖欠投资银行巨头瑞士信贷的债务账目不是9亿美元,而是14亿美元,公司股价当日下跌超过50%。

3月19日,周一,新世纪金融被证交所停牌。受此影响,美国KB Homes、Meritage Homes等同行的股价均大跌。

3月22日,美国国会参院银行委员会举行题为“房贷市场危机:原因与后果”听证会,对次级债危机持悲观态度,风波加剧。

3月27日,标准普尔披露,美国20个大城市房价1月普降,为6年来首次。随后,华尔街多家投资银行与美联储均发出预警。

4月2日,美国著名的次级债发行商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正式爆发。

5月,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宣布,受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业务冲击,第一季度,集团旗下对冲基金亏损1.5亿法郎。

6月,华尔街投资银行Bear Steams宣布,旗下两只基金因大量投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而亏损200多亿美元。

7月,美国第十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 Investment)披露,公司资金已经紧张。同月,高盛公开承认,旗下有三只基金因涉及次级债而出现亏损。

7月2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接受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对房地产市场的下滑正式发出警告,并估算危机已经造成至少500亿美元损失。

同日,标准普尔将之前仍评为顶级的抵押债券降为垃圾债券,所涉418只债券总值高达38亿美元;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Man Group也宣布将经纪业务缩减四分之一。

7月21日,伯南克接受国会听证,表示将阻止金融机构重新发放问题贷款。

7月24日,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公司全国金融(Countrywide Financial)发布业绩预报,第二季度收益同比下滑33%,每股收益从93美分降至81美分。公司股价应声下滑10%以上。受此影响,花旗、美洲银行、JP摩根大通等纷纷重发次级债危机预警。当日,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及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均大幅下挫。

7月31日,澳大利亚投资银行麦格理银行发出警告,美国次级债危机使该机构的美国收益减少25%。

8月1日,德意志银行股价下跌2%,原因是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已经波及到本国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8月3日,华尔街上演“黑色星期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81.42点至13181.91点,幅度达2.09%,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39.14点至1433.06点,幅度达2.6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趺64.73点至2511.25点,幅度达2.51%。同日,与次级债关系紧密的对冲基金巨头Bear Stearns被标准普尔降低,由原来的稳定持有(stable)下调为负面(negattve)。

8月6日,美国房产抵押投资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轰然倒下。

8月9日,法国BNP Paribas银行宣布,因涉及美国次级债市场,冻结旗下三只基金。巴黎CAC40指数跌2.29%至5618点;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跌1.82%;法兰克福DAX指数跌2.00%。

同日,欧洲央行出手干预,向市场紧急投放948亿欧元现金,以平抑危机。据悉,这是该行自“9 11”以来首次实施类似操作。

8月10日,危机继续在美国股市发作,道琼斯指数开盘lO分钟跌200多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与标准普尔500指数也跟着下跌,东京、香港、首尔、伦敦等多个交易所均受波及。8月第一周,全球股市就因美国股市大跌而蒸发市值2.1万亿美元。

同日,美联储宣布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股市失控,促进金融市场有序运转。当日连续三次注资,总额达380亿美元。据悉,这也是“9·11”之后美联储首次发布类似声明。欧洲央行当日追加注资610亿欧元。

8月14日,股市有所恢复,但美国多家银行为控制风险,提高次级抵押贷款放贷标准。同日,欧洲央行为防止危机再次蔓延,向欧元区银行系统追加注资77亿欧元。

8月15日,美国抵押贷款龙头公司全国金融的经纪业务被降级,股价应声大跌21.3%,击垮整个股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当天下跌167.45点至12861.47点,幅度达1.29%,次级债危机以来首次跌出1300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当日下跌1.3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降幅1.61%。其中房地产公司受损最重,股价平均下跌4.8%。

次级贷款危机 篇4

一、两种金融体制——银行中心型与市场中心型

金融体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银行中心型和金融市场为中心, 日本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以银行中心体制的代表, 金融中介机构在经济活动中起到主要作用, 而金融市场中心型的金融体制则常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金融体系模型, 在英美国家得到普遍实施。

两种体制各有利弊, 实际上在各国的发展历史上金融体制是经常变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日本以赶超经济建设为导向, 确立了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制, 而英美国家本着自由竞争的经济建设理念, 金融市场在经济活动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进入七八十年代, 英美两国在实施经济自由化的同时, 大力提高金融市场活性, 推出大量包括金融衍生商品在内的金融新商品, 奠定了十几年后经济的飞速发展, 而与此同时, 日本沉浸在经济进入世界第一梯次的喜悦之中, 属于金融体制改革, 继续推行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 在一系列错误的经济政策实施的大背景下, 终于酿成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长期经济低迷。

1989年11月9日, 柏林墙倒塌, 冷战结束, 大量前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转换, 市场化成为潮流。在其他发展中国家, 由于传统意义上的来自美苏的政治压力减轻, 逐步转换开发独裁型战略, 证券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世界第二位的资本主义大国日本, 此时却因为泡沫经济的崩溃开始经历“丢失的十年”, 最终, 痛定思痛的结果, 不得不放弃传统的“护送船团方式”, 放松管制, 在90年代后期推出规模庞大的“金融大爆炸”计划。自此, 盎格鲁—撒克逊式的市场主义开始横行全世界。

由于美国90年代起的成功和日本泡沫经济后的失败, 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模型被普遍认为效率低下。我国基于赶超经济建设的考虑, 曾经在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学习日本, 而后在国际经济的大背景之下而有所改变。

20世纪90年代后期, 着眼于金融体系结构的研究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其中, Corsetti etc. (1999) 提供了对外短期负债流向长期借贷, 发生期间错配的事实。过于缓慢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可能将金融风险蓄积起来, 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长期的经济萧条乃至金融危机就是明证。Hellman ect. (2000) 的理论对于1997年亚洲危机那样资金短缺型的金融危机应该是合理的, 对于日本的资金过剩型却与事实不符。虽然日本自70年代末开始实施利率自由化改革, 但是因为缺乏投资渠道, 大量金融机构才将资金投入高风险领域。杜军等 (2005) 分析了日本的金融体制和货币政策, 将金融危机做出了崭新的概念划分, 指出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资金不足的对外负债型和资金过剩型, 其共同点在于道德风险问题引起的负债链的断裂。日本在90年代后期的危机就是典型的资金过剩型危机。任景波 (2006) 提供了一个开放经济下的货币局制度模型, 强调了自由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杜军 (2005) 对日本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与金融制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分析了以银行为中心体制容易产生的累积债务问题, 提出了金融体制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我国的金融体系与传统的日本型金融体系在结构和金融监管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20世纪80年代以前, 日本的金融体系是为其“赶超型经济”服务的, 金融管制政策众多, 证券市场不够发达。80年代初, 日本由资金稀缺型国家变为资金过剩型国家, 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开始急速的扩大内源性融资规模, 银行逐渐失去优秀的大客户。传统的“护送船队方式”下, 银行不负责任地将资金投向高风险项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 日本并无真正破产的金融机构, 当某些机构发生经济危机时, 大藏省都会促使健全的金融机构将其并购。日本曾经经历资金过剩产生的泡沫经济以及其后的经济长期低迷, 在经历根本性改革后, 日本金融制度日趋完善, 金融体制也由原来传统的单纯的银行中心制向偏向银行的混业型经营发展。例如,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最近出现的波及欧美的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危机对日本影响很小, 而这背后的原因并没有被研究清楚。

在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制下,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经营存贷业务, 发挥借款人与存户之间资金融通的功能, 节约双方的信息成本以及其他相关成本。企业如果还不清贷款, 银行利益将会直接受损, 因此银行与企业成为生命共同体, 为了使信贷素质良好的借款人经营不善时可以渡过逆境, 有时会允许借款客户拖欠贷款。但是, 正因为这种贷款的软约束机制, 银行容易引起债务累计。同时, 由于银行与企业进行的都是一对一的交易, 信息难以做到公开透明, 一般被认为隐藏有较大的金融风险。

在以金融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制下, 在普通的商业银行体系之外, 投资者直接参与到金融商品的交易之中, 直接面对集资者和承受其所带来的风险。与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相比, 资金融通的效率提高, 集资者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取资金, 而投资者也可以获得较高回报。由于金融市场参与者众多, 需要投资者自己搜集信息, 因此要求集资者透露更多的信息, 从而使金融市场为中心的体制与以银行为中心的体制相比更加透明。

但是, 正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的卢布危机以及最近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表现出来的那样, 证券化将金融风险大大分散, 凌驾于普通金融商品之上的金融衍生商品 (derivatives) 利用金融工程学手段躲避金融风险, 而属于对于具体基础投资商品的评估和考察, 金融产品将信贷风险转移至金融体系以外, 最终由投资者承担。正是由于损失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金融市场的动荡幅度加大, 对实体经济造成更大影响。

二、金融风险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尤其是1998年日本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后, 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得到诟病, 盎格鲁—撒克逊型的以金融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行甚至普及。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十周年之际, 2007年爆发了美国次优抵押贷款危机。在每次金融危机之后, 各国都会总结经验教训, 加强监管, 但是世界经济始终不能避免重蹈覆辙。

一般来说, 金融所具有基本金融风险有三, 即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所谓信用风险, 是指与信行为中的风险。在欧美的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信用危机、1982年的墨西哥的累积债务危机、日本在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经历的长达15年的不良债权危机都属于这一范畴。这些危机的最大特点就是贷款活动以银行为中心, 形成了债务的集中。于是, 英美国家加大金融市场的地位, 债务证券化 (Securitization) 成为一种潮流。实际上, 证券化大的源头是“市场化”, 也就是说, “证券化”就是将金融机构的债务向市场出卖, 由间接性的金融的个别交易 (Over The Counter) 转向通过金融市场的市场交易。在2000年出版的《比较金融系统》一书中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解说和对比。该书指出, 每种金融体系应该与时俱进, 金融体系要与经济体的制度和特征相匹配。但是, 该书并没有指出国际金融市场由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制转向以市场为中心的体制这一大趋势。除了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独大而引起的经济霸权之外, 以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制逐步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的根本原因正是一系列的累积债务危机。证券化行动使得金融机构得以从信用风险之中解放。但是, 信用风险并未消失, 而是转移到市场之中。

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

美国次级贷款是相对于信用度较低人群的或是有信用污点的贷款申请者所发贷款 (Subprime Loan) 。由于贷款发放门槛较低, 因此, 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美国次级贷款问题从2007年3月初出现峥嵘以来, 不断升温, 到目前为止, 已经有了演化成金融危机的趋势。此轮危机目前还只是初露端倪, 可能对金融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金融机构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 但这一数字对于庞大的美国经济来说, 影响是有限的。但是, 由于证券化的泛滥, 可以预见有远远超过2000亿美元的损失来自全球金融市场。贷款的证券化以及金融衍生商品到底是降低了风险发生的可能, 还是在一定的程度或时机中将引发或加剧危机的产生?这些可能将成为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建设者需要考虑的下一个问题。

世界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 花旗集团2007年7-9月结算损失50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减少57%。作为美国三大证券投资公司之一的美林证券 (Merrill Lynch & Co., Inc.) 损失高达70亿美元左右。2007年4月份, 美国第二大的次级抵押贷款提供商新世纪 (New Century) 金融公司提交破产保护申请。10月19日, 恰逢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股市黑色星期一20周年, 世界范围内股市大跌。同一天, 世界先进工业国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会议召开, 并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而只是表示了对次级贷款危机的重视和担忧。所谓CDO, 就是把贷款分为不同等级的债券, 附上不同的收益率 (Coupon) 进行出卖, 赚取利差 (Spread) 。美国放贷抵押证券完全是出自转移房屋贷款风险的考虑。20世纪90年代初, 日本房市泡沫崩溃, 由于当时放贷证券化刚刚起步, 贷款集中在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当资金收不回来时, 这些贷款就成为不良债权。在房贷证券化以后, 这些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将由证券持有人负担。

不过, 在这里, 市场的前提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在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显著降低的同时, 被转移的风险却被注入市场。理论上来讲, 市场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市场每日发布大量信息, 通过证券的价格等一系列指标, 市场对市场风险可以做到合理规避。但一系列事实证明, 这样的判断是不全面的。

在传统的银行中心体制下, 与信者与受信者是一对一的固定关系。守信者有一定的违约率, 集中起来就成为与信者的不良债权。以市场为中心的金融体制下, 与信者和受信者的关系则要模糊得多。证券持有者既为债权人, 也是与信者, 债务人是受信者, 在证券的买卖过程中, 与信者和受信者的关系不具有固定性, 而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即使某一支证券存在风险, 如果能够出手, 则能够迅速躲避风险。由于市场每天都在对市场进行风险评估, 给予市场合理性假设, 就会得出市场风险低于信用风险的结论。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通过以次级按揭还款为抵押品的衍生证券把购房者偿还贷款的风险转移给了风险接力赛中的接棒者。

在“9.11”事件以及美国高科技泡沫崩溃的影响,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实施低利率政策, 随着房价的快速增长和当时超低的利率水平, 以及投资者对高收益资产的需求推动了房地产业步入繁荣期。即使次级贷款申请者信用不佳, 在房价上涨时, 放贷者可以安然地将回房屋作为抵押品, 并且坐收房屋升值的利润。在这样一种预期下, 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次级贷款市场急剧扩大。但是, 2004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进入加息周期, 之后利率迅速从1%提高到5.25%, 经济迅速放缓, 借贷成本急剧上升, 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甚至走向低迷, 部分次级抵押贷款申请者丧失了还款能力。房价下跌使得房屋抵押品贬值, 贷款者遭受损失。由于贷款人已经将信用风险“成功”转化到市场当中, 贷款人与银行中心型体制中的银行相比损失大为降低, 但市场的透明性却也在同时降低了, 而市场风险只不过从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暂时转移出去。当市场整体下滑时, 银行并不能免受池鱼之殃。市场所持证券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造成可能的损失不确定性, 而损失的不确定性正是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实质所在。从8月开始, 市场往往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所扰动, 持续几年的流动性过剩也变为流动性不足。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中央银行机构不得不向金融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日本在此次事件中似乎能够独善其身, 不仅与其独自的经济周期有关, 也与其金融体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四、结语

金融体制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相互影响的, 但充其量只是第二位的。我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是在金融体制建设方面缺乏独创性,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 以日本为样板, 最近似乎有向市场中心主义转型的迹象。但是,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事实证明了单纯的市场主义的风险所在。因此, 尽快汲取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各自的经验教训, 迅速建立一个有利于实体经济 (如制造业) 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体制框架, 是我国目前新一轮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

摘要:日本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银行中心体制的代表, 它与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的金融体系相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由于日本经济萧条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模型曾经被认为效率低下, 但是, 2007年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向我们重新提出了金融体制与金融风险的关系问题。本文将分析当今世界两种金融体系的特点, 并对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体制性原因进行探讨, 主张我国需要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金融体制。

关键词:金融体制,银行中心体制,市场中心体制,次级贷款危机

参考文献

[1]杜军, 任景波·资金过剩型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5, (4) :64-68·

[2]任景波·香港における通貨制度??カレンシ?·ボ?ド制度[J]·経済論集, (総) 171号, 2006年7月, pp51-86.

美国次级债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篇5

根源:放贷标准失去控制

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后,由于担心经济下滑,美联储开始了连续的降息历程,把利率从当年9月的3%一路降到1%,为近30年的最低水平,并维持至2004年6月。在超低利率环境里,信贷市场的增长推动了美国房价的飞速上升,房地产泡沫开始出现。根据美国房地产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tors)的估算,从2002年开始,房价就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到了泡沫最兴盛的2005年末,房价的年度增长达到了17%左右。在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次级贷款市场原有放贷标准失去控制,大量放贷机构为了逐利甚至不要求次级贷款借款人提供财务资质证明,一些贷款企业还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这就为后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埋下了隐患。

进入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大幅降温,房价下跌和利率上升使很多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无法按期还款,不少次级抵押贷款机构将因此陷入严重财务困难,甚至破产。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全面爆发,还要从美国房地产业低靡以来的最大一宗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案说起。今年4月2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Financial)申请破产保护,这种结局不仅将受到长达1年多寒冬煎熬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打人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也让前途本不明朗的美国经济罩上了一头雾水。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不无前兆。雷曼兄弟公司曾经发布一份数据报告显示,在2006年获得次级抵押贷款的美国人中,有30%可能无法及时还贷。另据美国抵押银行家协会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去年第4季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上,借款人逾期还贷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上升到了13.33%,为最近4年来的最高水平。由于次级贷款的逾期还款比例高,次级市场放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其土崩瓦解。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次级债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源于对次级抵押贷款标准的放纵,并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其过程为: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借款人增多—房地产市场空置现象加剧—贷款机构低价脱手—房价进一步下跌—借款人信用问题进一步加剧—更多的抵押品无法赎回。

对于次级贷款危机,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表示,美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消化处理。但他强调,股市的动荡并不会失控,因为美国整体经济仍保持健康运行。次级债危机可能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标志,并可能引发其他一些房地产价格涨幅很大的国家的泡沫逐步破灭。

自省:警惕3大问题

截至目前,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引起全球经济动荡,对中国金融市场影响并不太大。因为我国金融系统相对封闭,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不会立即传递到国内。至于有人担心的中国上千亿美元的海外投资(其中包括次级房贷债券产品)的损失会有多大呢?其实,相对其他国家而言,中国持有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数量非常有限。尤其是在新世纪金融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前,曾经持有这些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已相继发出声明,均已将这些债券抛售出去。所以,我们直接受到的损失很小。

但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实存在的问题,以便未雨绸缪。

放贷宽松滋生隐患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上升期,所以各大银行的很大一部分贷款收入,来源于非交易类产品中的房产抵押消费贷款。人们将房产抵押后获取的资金或用于再次置业投资,或干脆进行其他投资。一旦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逆转,银行所谓的“优良资产”很可能暴露出无法想象的风险漏洞。

不自量力盲目购房

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与美国次级债危机事发前有几分相似,随着房产价格的不断攀高,部分手中资金并不充裕的消费者急于实现买房梦,想尽一切办法,托关系、弄虚作假获取贷款,而银行为了完成放贷任务,也尽可能地大开方便之门,“一唱一和”帮助房贷借款人蒙混过关。

流动性过剩风险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最主要的挑战是流动性过剩。央行连续出台多项紧缩性货币政策,但是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和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却很像几年前的美国,日益呈现高速增长和过度繁荣状态。试想一下,如果越来越多的股市获利者转向房地产市场,加上部分海外资金推波助澜,中国房地产市场和住房抵押贷款,将聚集越来越高的风险,一旦出现群体性呆坏账,很可能引发巨大的危机。

借鉴:注意3种趋势

美国次债市场危机的爆发,使得国内银行开始重新审视自身房贷政策的管理。相信下半年,日前传闻盛广的“提高首付比例”、“限制二手房贷款”、“缩短房屋年龄对应的贷款年限”、“严格贷款人收入查核”等紧缩政策都会相继出台。

加强风险控制

目前,我国对抵押贷款并没有进行优次等级分层,所以房贷存在风险可能比想象的要大很多,只不过在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依然繁荣的情况下,并未暴露而已。为了使商业银行更好地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相信未来银行业的相关监管层会对利率市场化进程方面有一个较为明确、前瞻性的考虑。通过各种市场化手段在不同产品和服务间设置不同层次的风险隔离带,降低风险传导性和传导力度。

政策差异显现

国内银行对交易类产品像公积金、商业贷款,非交易类产品像同名转按揭、补按揭、抵押消费贷款等,在产品类型、产品服务对象、贷款期限、成数或是利率等方面政策制定上将各有不同,以往各家银行同一产品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将彻底改观,这也就为银行间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打开了空间。

贷款买房将更理性

次级贷款危机 篇6

关键词:次贷危机,原因分析,启示

一、美国次级债市场概述

美国房地产贷款系统里面分为三个层次, 即优质贷款市场、次优级的贷款市场、次级贷款市场。第一层次贷款市场面向信用额度等级较高、收入稳定可靠的优质客户, 这些客户的个人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 贷款主要是选用最为传统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按揭贷款;第二层次贷款也称“ALT-A”贷款市场, 这个市场面向信用分数在620到660之间的主流阶层, 也包括少数分数高于660的高信用度客户, 但是不能或不愿意提供收入证明的客户;而第三类贷款市场是面向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 因信用要求程度不高, 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3%, 但其利润是最高的, 所以风险也是最大的。

前些年, 在美国楼市火热的时候, 许多按揭贷款公司和投资银行为扩张业务而介入次级房贷业务。为分散美国抵押贷款机构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 美国的投资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 将同类性质的按揭贷款处理成债券形式在次级债市场出售。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安排和组合, 对其风险、收益要素进行分离和重组, 同时实施一定的信用增级, 从而将组合资产的预期现金流的收益权转换成可以出售和流通、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或收益凭证型证券。这样虽然初始资产是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 但优先级抵押贷款权证依然可以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 从而被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稳健型的机构投资者所购买。在市场繁荣时期, 信用评级机构为了承揽更多的业务, 常常通过提高信用评级的方式来讨好客户, 这意味着信用评级机构主观上降低了信用评级的标准。最终的结果是证券化产品偏高的信用评级导致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追捧, 导致金融信用风险的累积。

二、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原因分析

1. 美国刺激经济政策是主导诱因

2001年美国经济跌入了近十年来的低谷, 经济的不景气导致失业率激增, 当年的失业率创下1994年7月以来的最高纪录。新上任的小布什总统为了刺激投资和消费、防止经济衰退, 采取大幅度减免税收的做法来刺激经济, 并期望通过大力发展房地产市场来带动相关行业的复苏。为了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 美国房地产按揭市场通过放松个人信用政策, 包括对于“信贷偿还能力比较差”的人提供按揭贷款等,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超低利率政策更是为次级抵押债危机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2. 抵押贷款证券化规模的不断扩大

房价的不断上涨刺激了金融房贷机构的逐利性, 在优质抵押贷款市场接近饱和后, 房地产金融机构把目光投向了信用等级低的购房群体, 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壮大, 次级贷款规模占抵押贷款市场总规模的比率也从2001年的5.6%上升到2006年的20%。但美国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 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在房市火爆的时候, 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不必担心风险。但如果房市低迷, 利率上升, 客户们的负担将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到了极限时, 大量违约客户出现。此时, 次级债危机就产生了。

3. 市场利率的不断提高

美联储的13次降息和17次加息是促使房地产市场由热变冷的动因。2001年1月~2003年6月, 为了刺激美国经济, 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 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 过剩的流动性刺激了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持续快速攀升, 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随着房价的上涨迅速繁荣起来。然而从2004年6月以来, 美国进入了加息通道, 到2006年6月美联储第17次加息, 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 购房者的负债压力迅速上升, 直接导致美国房价下挫。由于抵押品价值的相对下降, 对于大部分困难家庭来说惟一的选择就是停止还款、放弃房产, 最终酿成抵押贷款市场危机。

4. 监管的缺失和滞后

在美国, 虽然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比较健全, 但对次级债市场的监管几乎是空白的。直到2003年底, 美国金融监管者开始关注到房贷机构放松了的贷款标准, 但是, 金融监管部门并没有及时给予干预。由于宏观经济政策鼓励通过房地产行业来拉动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加上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产生后果的忽视和对资产证券化金融手段的放纵, 导致了对次级债市场的监管的力度远远落后于次级债市场的发展。正因为对次级债市场监管的缺失使市场的不规范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 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最终引发次贷危机。

三、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启示

虽然中国和美国由于实行不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而存在巨大的差异, 但我们也发现两个国家在经济的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比如流动性过剩导致股票和房屋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虚增, 投资与投机行为盛行等。有幸的是美国的次级债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让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到次级债危机的严重后果, 对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1. 严防资产价格过度攀升的负面影响

美国次级债危机始于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不断堆积, 泡沫破灭后引发了危机的爆发。目前资产价格虚高的中国更应该从中得到启示, 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可能会积聚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市场不会永远高涨, 一旦泡沫破灭就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而且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迅速扩大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 加剧低收入群体的不公平感, 从而引发一系列尖锐的社会问题。目前, 我国以房价和股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迅猛上涨, 同时随着我国流动性过剩不断增加, 央行的货币政策不断趋紧, 这会导致资产价格的快速回调, 其背后隐藏的风险应予以高度重视。

2. 商业银行要警惕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性

首先商业银行要改变“住房按揭贷款是无风险优质资产”的观念。由于住房抵押贷款的低风险性特征, 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结构调整中更加偏好于住房抵押贷款。大量的住房抵押贷款正是导致我国近年来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 住房抵押贷款的确是优质资产, 但是一旦房地产市场持续走低, 这种优质资产很可能演化成不良贷款。随着央行多次提高存贷款的利率, 借款人的偿付压力越来越大, 当违约行为大规模出现时就会导致金融风险的积累和暴发。因而, 正确地认识和看待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对我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有积极的意义。

3. 要充分认识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为什么美国次级债危机会演变为资本市场全面危机?这是因为资产证券化的风行造成信用风险从次级债供应商传递给了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从而造就次级债供应商和次级债持有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通过证券化操作, 房地产金融机构就可以把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 最后让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买者来承担相应的违约风险。因而我们应该警惕金融创新过程中隐藏的风险。证券化既是贷款者降低风险的一种手段, 同时又增加了机构投资者面临的风险。

4. 要建立和健全个人诚信系统, 提高对风险的防范能力

美国此次次级债危机其本质就是信用的危机。在美国, 不同信用等级的人和机构享受社会资源和成本是不一样的。信用等级较高的贷款者可以享受比较优惠贷款利率, 信用等级较低的贷款者可以通过次级抵押市场来获得贷款, 但必须接受相对较高的贷款利率。这种健全的信用体系和市场化手段对不同信用资产间的风险隔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风险过滤的作用, 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各个层次贷款之间的相互传染与影响。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健全, 金融产品的开发不能与个人信用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样就不能有效区分不同的信用等级贷款者的贷款风险。所以建立健全个人诚信系统, 并在此基础上研发结构化住房信贷产品, 对我国商业银行控制风险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5. 政府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金融市场是信息高度不对称的不完全市场, 而且金融风险具有传染性和蔓延性。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政府需要完善法律和制度建设, 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提高市场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但是这种调控方式的有效性却依赖于市场投资者的理性判断。在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的时期, 由于羊群效应和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经常会出现非理性波动。此时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抑制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因而政府应当严格金融监管, 警惕实体经济中的泡沫膨胀风险, 防止出现失控局面, 从而确保我国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伍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的成因、影响及其启示[J].国际金融调研, 2007, (6)

[2]易宪容: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我国按揭市场风险[J].科学决策月刊, 2007, (9)

[3]梁福涛:警惕美国次级房贷危机[J].新财经, 2007, (5)

美国次级债危机及警示 篇7

关键词: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按揭债券风波,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 (sub-premium mortgage) ,指的是面向信用等级较低的人(信用评级低于620分的个人)发放的房屋贷款。通常利率要比普通贷款高,属于高风险高利润的业务。在美国,信用是申请贷款的先决条件。依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从而形成“优惠级”和“次级”这样两个层次的市场。信用低的人达不到申请“优惠级”贷款的条件,就只能在“次级”贷款市场中寻求贷款。

2007年3月13日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濒临破产,4月2日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地产业低迷时期最大的一宗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案。自此,美国次级按揭债券风波一浪高过一浪地冲击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市场。

2007年6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旗下两只基金, 传出因涉足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出现亏损的消息。2007年7月10日标普和穆迪两家信用评级机构分别下调了612种和399种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等级。信贷危机使大量企业和基金被迫暂停发债。2007年8月7日美国第十大贷款公司A m e r i c a n H o m e Mortgage Investment申请破产保护。2007年8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宣布暂停旗下三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的交易。2007年8月9日-13日为了防止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发严重的金融市场动荡,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等向市场注入资金。2007年10月24日,美林公司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美林在次级贷款以及抵押债券等业务上形成了高达79亿美元的巨额亏损,造成公司第三季度整体亏损高达22.4亿美元,是美林6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也为其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季度亏损,创下美林93年历史上最为糟糕的业绩。2008年1月15日, 美国最大银行花旗集团公布,受累于近1 8 0亿美元的次贷相关资产冲减,该行在去年第四季度巨亏98.3亿美元,为花旗有史以来最大的季度亏损,也超过了此前市场最悲观的预期。

美国次级债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自2006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在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这就为后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的情况下,次级抵押贷款的放贷机构和借款人都乐观地认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进行抵押再融资就可以了。但事实证明,一旦住房市场降温,借款人很难把房子卖出,就算卖出,房价也可能会跌到不够偿还贷款的地步。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据莱曼兄弟公司2007年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06年获得次级抵押贷款的美国人中,有30%可能无法及时还贷,美国全国有大约220万人可能因为无力还贷失去住房。

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运作模式主要是:信用较低的人抵押房产,从次级放贷机构获得抵押贷款;放贷机构再将房屋抵押的债权出售给投资银行,用所得收益进行再贷款;投资银行则再将这些债权重新包装成债券在资本市场发行,获取高额回报。如果没有大银行的支持,抵押贷款机构将难以为继。由于金融机构全球化运作程度加深,各种形式的资产证券化操作已经将次贷市场的风险传播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美国次按揭占整个按揭贷款的比重低,而且贷款对象是有信用评级,健全的个人征信系统,次级债危机的影响还如此严重,说明住房按揭的风险之大。

1992年,中国建设银行发放了我国第一笔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此后,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逐渐成为人们购房融资的主要方式,其业务规模在我国快速扩大。1996年以后,我国连续降息,银行利率一度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大大刺激了对利率敏感的个人住房贷款的迅猛增长。1998年以后,我国个人住房贷款迅速上升。2001年末比1997年末增加了5400多亿元,增长了约33倍。到2002年末,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8258亿元。在这期间还有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住房市场购买主体从集团转为个人,个人成为购房的主力,成为推动我国住房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根据上海银监局提供的数据,2003年末,我国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11779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比上年增加了3521亿元,增长了近43%,随后连年增加,2004年末达到15922亿元,环比增长4143亿元,增长了35%。此后,2005年末达到18430亿元,环比增长2508亿元,增长了16%;2006年末达到22506亿元,环比增长了4076亿元,增长了22%。截至2007年6月末,全国金融机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比2006年末增加了3214亿元,半年间就超过了2005年全年的环比增幅,比去年全年的环比增幅只少862亿元。

目前,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坏账大都控制在2%以下,从短期来看,这几乎可以说是当前商业银行资产类别中质量最高、盈利最有保证的贷款品种之一,也是商业银行效益的重要增长点,其对银行业的盈利和风险状况将产生深刻影响。但是,个人住房商业贷款的迅速膨胀,不仅使房地产业陷入严重依赖信贷的局面,也使银行风险过于集中到房地产业运行中。如果房价出现波动,房地产市场风险就随时会蔓延到金融领域。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上升周期,房价上涨较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发展得非常快。从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来看,房价的快速上涨往往会掩盖大量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我国国内有9 1%的购房者通过银行贷款来实现购房。我国银监会组最近的调查显示,国内部分省市的房贷不良率连续3年呈现上升趋势。上海银监会的统计表明,截至2006年9月末,中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8亿元,不良贷款率达0.86%。2007年3月末,上海中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23.67亿元,比年初增加4.02亿元;不良贷款率0.95%,比年初上升0.1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均高于年初水平。2 0 0 7年2月末个人住房贷款违约10193笔,比年初增长17.65%,违约有增加的迹象。

与美国不同,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主要由银行提供,由此引发的房贷风险难于化解,国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进程相对缓慢。所谓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就是把金融机构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转化为抵押贷款证券,然后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出售这些证券给市场投资者,以融通资金,并使住房贷款风险由投资者承担。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 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调整房地产市场发展规模及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政策, 特别是银发[2007]359号文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 以及银发[2007]452号文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加强了对银行房地产信贷征信的管理。

我国应充分重视此次美国次级债的警示作用,应关注以下几点:

1、重视房贷风险,提高应对房贷风险的能力和风险控制,提高个人房贷资产质量。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监管,加强房贷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防止风险贷款产生;完善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系统。

2、现代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有助于分散金融体系的风险,需要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加快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进程。

3、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础是良好的信用体系。因此要不断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维护好信用体系。

4、应继续实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加强利率、汇率等本外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 完善和创新政策工具, 适当加大政策调控力度, 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参考文献

[1]、中人民银行网站.

[2]、中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的若干思考 篇8

一、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市场分析

1. 产生背景。

一是银行业务经营重心发生转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随着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 企业开始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从而取代了以往利用银行部门进行间接融资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 金融自由化的热浪打破了银行业的准入门槛, 更多形式的中介机构应运而生, 银行靠传统、而且日趋标准化的面向企业的信贷业务已经无法保证自己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于是, 这就迫使银行业降低传统的对公信贷业务比重, 把新的业务增长点转向了差异化很大的零售业务。

二是风险管理技术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带动了金融工程学科的迅速发展, 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设计原理的全新构筑和标准化的应用, 大大增强了金融机构管理风险的能力, 使得金融机构能够通过适当地介入“高收益高风险”的次级按揭贷款业务, 来优化以往“低收益低风险”的信贷组合。各贷款机构风险评估认为:由于美国经济景气恢复, 目前不能满足规范的信贷条件的学生和移民等属于未来潜在的优质客户。这对要在竞争日趋残酷的信贷市场上保持生存能力的金融机构而言, 是提高自身效益的良机。

2. 运营模式。

美国次级住房按揭贷款作为银行业在业务转型和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开展的新业务品种, 其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监管能力和运营模式如下:

采用风险—收益风险管理模式。根据经纪商提供的资信审核报告, 运用数据软件, 对所有次级按揭住房贷款申请人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 然后根据风险的大小来设定贷款的差异化价格和支付方式, 比如, 次级按揭住房贷款的利率水平会根据对方的资信水准、首付能力而发生变化。但总体要高于普通住房按揭贷款利率的五倍以上, 这就是所谓“风险的溢价”。

制定了灵活多样还款方式。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个人暂时性的流动性短缺所造成的支付障碍问题, 贷款机构制定了多种还贷方式, 如:在前两年为客户提供较为优惠的固定利息, 第三年开始才按照市场的浮动利率支付;允许客户将利息支付不足的部分计入未来需要偿还的本金中一并支付;可以选择在一定时期内只支付利率而后期才开始支付本金。

监管部门不断强化监管。由于无法监控这一特殊群体的信贷行为, 监管部门主要监管贷款公司的财务状况。而且, 在这一业务的实践中, 美国监管当局不断修正监管方式, 比如, 设置利率上限, 立法取缔“提前支付受到惩罚”的这种贷款机构主导的风险管理模式。同时, 也积极促进问题贷款机构的破产和被并购的处理过程等。

3. 次级贷款存在的问题。

从风险管理理念、监管能力和运营模式等来看, 这种特殊贷款体制本身没有太大问题, 主要是贷款机构在开展业务时, 市场研判失误、过度竞争导致客户选择不当和定价过低, 从而使贷款规模过度扩张, 发生系统性风险。

一是对房贷市场研判失误。自2001年起, 美国经济以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至2004年, 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近五年的新高, 为4.2%。由于经济增长向好预期, 加上2001—2004年, 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不断升温, 住房市场的持续繁荣, 使得放款机构和借款者都认为, 如果出现还贷困难, 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者进行抵押再融资就可以了。但事实上, 由于美联储连续加息, 从2006年中期开始, 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 房地产价格出现下滑, 2007年5月, 美国成屋待售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超过400万套。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形势逆转, 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 即使能卖出, 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

二是贷款机构审贷不严格。在流动性过剩和竞争激烈的时代, 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 贷款机构资信审查的动力会大大削弱, 只顾极力推广这些产品, 大量贷款公司甚至不要求次级贷款借款人提供包括税收表格在内的财务资质证明。做房屋价值评估时, 放贷机构也更多依赖机械的计算机程序而不是评估师的结论。在这样有意草率中, 过去两年, 随着美联储17次加息, 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出现降温迹象, 但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并未因此而停住脚步。

另外, 经纪商为了多挣佣金, 利用家访、电话、邮寄资料、电子邮件、互联网弹出广告等各种方式, 通过种种欺诈手段, 包括故意隐瞒信息、提供虚假信息、怂恿甚至代替消费者虚报收入等等, 诱骗消费者上钩, 使弱势群体中最弱势的贫穷、教育程度低下、高龄、单身母亲、少数族裔、新移民等成为贷款客户, 为危机发生埋下隐患。

三是过度竞争使收益不能覆盖风险。1997年开始, 传统的商业银行为了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 再次重整旗鼓进入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市场, 他们以自己优越的信息处理能力、较高的风险准备金和富有竞争力的低息贷款条件, “占有”了这一市场中“较为优质的客户”, 大大降低了信用风险。相反, 一些专业次级按揭贷款机构, 因为失去了这批“优质客户”, 扩张组合战略受到了很大冲击, 结果在残酷的竞争面前, 只能选择捡剩下来的高风险客户, 而这些劣质客户因为没有潜在收入的来源, 在相对高利息成本的压力下也铤而走险, 去追涨高风险、高收益的房地产板块, 结果失败比例大幅增加。尽管如此, 这一市场的准入在过去的几年中从来没有停止过, 主要是因为一些劣质的贷款机构滥用资产证券化的工具来降低融资成本, 并采取低息战略与优质金融机构进行恶性竞争, 结果, 整个市场的定价机制受到扭曲。

四是监管手段无法适应“风险定价”的贷款管理模式。对于通过合理的风险定价来提供贷款服务的这一新模式, 监管部门缺乏很好的事前监管方法。因为没有抵押资产, 没有连带保证, 无法信息公开, 所以, 监管部门只能通过事后的贷款机构财务状况的好坏来加以判断, 并由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 敦促破产清理、积极促进并购等, 但是往往这类贷款机构都在积极介入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因此, 财务状况也很难及时反映出他们当前贷款的质量, 当发生资金链断裂时已为时过晚。

二、次级贷款证券化风险分析

1. 次级贷款证券化动机。

次级贷款证券化是将同类性质 (比如信用等级、流动性水准等) 的按揭贷款集中起来打包成债券, 经评级机构评估后出售给一级市场中的承销商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的过程。为提高信用供给能力, 分散事后巨额风险和改善整体流动性, 次级按揭贷款机构普遍利用资产证券化工具发行次级债券。到次级债危机爆发时, 美国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次级债的发行比例占了整个次级住房按揭贷款的六成以上。

2. 次级贷款证券化的流程。

在美国, 为使标的资产的市场和衍生品的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得衍生证券的定价水平能够公正地反映标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资产证券化过程设立了多方金融机构参与机制。其流程是:首先, 次级按揭贷款机构或其信托公司根据标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状态设计出次级债, 次级债的定价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 如果次级债价格和红利事先设计有误, 比如, 对楼市价格和利率水平判的走势判断错误, 那么, 事后贷款机构所获得的实际收益就根本无法负担支付给次级债持有者的本金和利息的回报。其次, 社会中介机构评级公司对债券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 其评估结果会影响到这一类证券化的资产在一级市场的销售价格和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 次级债的发行人为了提高债券的信用等级, 向投资者承诺某些“赎回条款“, 即意味着一旦不测事件发生, 贷款机构会按照事先的承诺, 赎回投资者所持有的次级债, 这为次级债的高评级和申购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最后, 经评级机构评估后将次级债批发销售给一级市场承销商。由于次级债的高收益、高评级, 又得到信用强化条件 (赎回协议) 的保障, 所以, 尤其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阶段, 次级债作为资产组合优化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不仅被美国广大的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 而且甚至被风险厌恶型的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外国的中央银行所青睐。

3. 次级贷款证券化存在的风险。

从次级贷款证券化流程看, 信用评级环节和赎回协议是次级贷款证券化的关键风险点所在。

资产评级机构不能客观进行信用及其产品的评级, 是产生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全球投资者正是由于信赖穆迪、标普、惠誉等知名评级机构对次级抵押债券的高质量信用评级, 才放心大规模购买此类证券。但事实表明, 这些机构所认定的与美国国债同等级别的3A级证券, 在一夜之间却变成了烫手山芋, 甚至到目前为止也无法确认其真实价值。实际上, 穆迪、标普、惠誉等评级机构自始至终都是美国次贷市场的参与者、推动者, 甚至直接受益者。数据显示, 与传统的公司债评级业务相比较, 评定同等价值的次级债券, 评级公司所得到的费用是前者的2倍, 仅穆迪公司在2002年至2006年间评定此类证券的收入就高达30亿美元。受利益驱使、信息不对称、技术制约等因素影响, 穆迪、标普、惠誉等知名评级公司不能客观地对次级抵押贷款证券风险作出评价, 使得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以证券化方式进入资本市场。

贷款机构不能足额赎回次级债, 是产生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当楼市价格下降、利率上升和违约客户占比达到一定水平时, 贷款机构就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次级债赎回的流动性风险。为了确保不会出现受到不测事件影响而被迫倒闭的最坏结局, 次级按揭贷款机构应该留有充分的拨备资金来对付不测。事实上, 一些小型的贷款机构本来融资成本就相对较高, 再加上这一市场竞争激烈, 很难做到这一点。在次级债危机中所出现的相关机构的连续破产就是一大批贷款机构无法承担对投资者资金的赎回行为所致。

三、对次级债的若干反思

尽管美国次级房贷风波未殃及我国, 但我国金融业面临与美国次级发生时相同的市场环境, 即向个人业务转型、向投资业务转型、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和跨国投资, 目前我国住房按揭贷款规模已居亚洲首位, 楼市投机气氛很浓, 具有借鉴作用。

1. 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的重要性。

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于金融机构 (贷款机构和经纪商) 为了逐利而不惜降低借贷标准, 由于房价的不断上涨而忽视了住房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 也就是贷款人自身的偿付能力。贷款公司和银行为了营销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 包括所谓的“零首付”贷款等。从现在的情况来看, 这些行为都是不审慎的, 选择合适的交易对象是防范风险的关键;同时, 对经济增长及房价增长预期过于乐观, 没有考虑经济衰退、房地产行业发生不利变化对债务人还款能力的影响, 其承担的风险远远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2. 对房贷业务发展有借鉴意义。

目前, 我国房地产处于上升周期, 房价上涨较快,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发展得非常快。从总量来看, 美国的住房按揭市场发展50多年, 其住房贷款余额也不过在3万亿左右, 但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刚发展不到十年, 截至2006年末, 个人商业房贷余额已经达到2.27万亿元。国家会计学院研究报告指出:对照我国香港20年的经验, 利率上升、房价波动以及贷款人偿还能力下降等三大因素诱发的房贷违约率可能超过18%。据此估算, 即使仅有15%的住房抵押贷款客户不能正常还贷, 整个银行体系也会直接增加3000多亿元左右的坏账。2007年以来, 商业性购房贷款中的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呈逐月加快趋势, 6月末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比1月末和第一季度末分别提高4.8个和4.6个百分点。从美国次级债风波的经验来看, 房价的快速上涨往往会掩盖大量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银行一定要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各类金融风险, 不能放松借贷标准, 严格“三查”, 严防假按揭和虚假贷款。同时, 在房价不断上升的环境下, 银行要高度关注贷款抵押物的价格风险, 不能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居民的住房按揭贷款是“优质资产”。

3. 强化住房抵押贷款基础管理工作。

按照银监会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指引, 个人按揭贷款的贷款额是个人每月按揭贷款还款额不得超过个人家庭月可支配收入的50%。但实际上, 国内居民及住房投资者在办理住房按揭贷款时, 他们或是从律师事务所或从单位开出假的工资收入证明 (有很多情况下银行放款人会明确告诉贷款者作假) 。试想, 用假的收入证明、假的工资证明等虚假的文件到银行进入按揭贷款, 那么这些人的信用有多少就十分令人质疑。可以说, 如果以美国的个人信用评级标准, 中国不少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者不仅没有信用, 甚至是负信用。为此, 应当在银行体系内加快做好基础性管理工作, 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进行分层, 便于做到对症下药。

4. 加快金融市场研究与创新。

我国住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程度低, 信用贷款的风险基本聚集在银行体系内。如果房价一直上涨, 那么这些潜在风险并不会暴露出来, 但如果房价出现向下逆转的趋势, 这些聚集在银行的风险就会爆发出来。在这方面我国要借鉴美国在信贷市场方面的结构性技术和对客户进行细化等技术, 通过各种市场化手段在不同产品和服务间设置不同层次的风险隔离带, 降低风险传导性或降低传导力度。同时, 应加快贷款证券化研究, 细化客户风险状况, 设置风险敞口, 优化客户结构。但要避免金融创新的风险机制过于简单化, 夸大标准化的“风险定价”能力, 仅仅依靠专业软件管理风险。

5. 必须认真考虑如何更好地防范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

这次美国的次级债危机警示我们, 在我国金融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 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不容忽视。这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深化改革, 改进风险管理能力, 提高综合竞争力。同时, 我国金融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但是“走出去”一定要注意审慎经营, 不能盲目地搞粗放型扩张。

6. 尽快健全我国金融市场体系。

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篇9

1. 次级债危机背景

次级债危机是指银行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房贷。前几年, 美国楼市火热的时候, 大部分按揭公司或银行为扩张业务, 介入次级房贷业务, 而银行便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率收益。由于近几年美国楼市形势不佳、利率不断升高, 也为次级房贷借款人按时还款造成了困难, 次级房贷大比例地转化为坏账。2007年3月13日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濒临破产, 4月2日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 成为美国地产业低迷时期最大的一宗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案。6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旗下两只基金, 传出因涉足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出现亏损的消息。8月7日美国第十大贷款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 Investment申请破产保护。从去年11月起, 全美起码有80多家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宣布停业, 其中十余家已经宣布破产。8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宣布暂停旗下三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的交易。8月9日~8月13日为了防止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发严重的金融市场动荡, 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等向市场注入资金。

2. 次级债危机的渊源

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根源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市场, 该市场的兴起有着长久的渊源。1980年《储蓄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Deregulation and Monetary Control Act) 取消了之前美联储所规定的利率上限。1982年公布的《可选择按揭贷款交易平价法案》 (Alternative Mortgage Transactions Parity Act of 1982) 正式允许适用允许浮动利率抵押贷款和大额尾付金贷款 (Balloon Loan) 。1986年的《税收改革法》 (the Tax Reform Act of 1986) 限制了有限合伙的减税优惠, 大大削弱了合伙企业通过产生账面亏损为其投资者进行税收抵扣的能力, 并取消了房地产的加速折旧记账方式, 放松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准入标准, 从而使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不仅可以拥有房地产, 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经营管理房地产。这几部法案共同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理想的法律平台。九零年代后, 美国借由“新经济”的名义创造了其资本市场十年的辉煌。但好景不长, 2000年, 纳斯达克的新技术股市泡沫破裂, 随后道琼斯只说和标准普尔等主流市场的泡沫也随之破裂。在这样的危急情况下, 美联储迅速将基准利率降至1%, 此举造成的后果是将资本焦点从股票市场转移到了房地产市场上, 也就造成了次级贷款的普遍发放。2000年美国拥有独立住房的居民仅仅占到了其总人口的一半左右。而早期的房屋抵押贷款主要是向信誉良好的居民发放的, 虽然拥有良好信誉的居民占到了人口的带多数, 但是其中有买房意愿的人数毕竟有限。为了吸引更多的潜在的贷款客户, 以进一步推动房价的持续上涨, 自2004年后美国金融机构便不约而同地开始大量发放次级贷款。相比于2003年底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共3000亿美元的总额, 在2006年其数值已经大步迈向了2万亿美元。而在2006年的统计中, 采用次贷购房的用户高达总新增购房人数的40%, 同时, 拥有独立住房的居民也升至64%。

“9.11”事件之后, 美元利率开始逐渐地下降, 开始让美元的可靠性受到了威胁, 其主要表现之一便是其对欧元汇率的明显下滑。相比之下, 自2005年开始, 欧洲与日本经济开始有了较为显著的复苏趋势, 连带而起的便是其货币相对美元的升值趋势。这便让美国倍添压力, 为了维持住美元的强势货币地位, 美国从2004年6月开始便对美元利率进行约20次的加息。加息固然能保持美元的坚挺, 但是同时对美国国内的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不利影响。在2005年美联储第11次加息后, 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直接表现为房价上涨显著放缓, 新房开工率下降, 以及代售房屋的比重直线上升。而次级债问题的产生便是在这个时候, 由于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多数次级贷款负债人失去还本付息能力, 从而进一步地令放贷金融机构由于无法收回贷款而面临资金问题, 由此被迫倒闭或处于倒闭边缘。

3. 次级债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总结

从客观来看, 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是此次次级债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主要分为最优贷款市场 (Prime Market) 、“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 (Subprime Market) 三个层次。次级贷款市场面向信用分数低于620分的借款人, 无需提供任何偿还能力证明, 往往采用“先低后高”的还款方式, 主要实行首付低于1 5%或月供超过收入55%的浮动利率按揭贷款。这就说明, 美国次级贷款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房价持续上涨, 凭借抵押物剩余价值大于贷款本息规避市场风险, 并不依赖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保障市场存续。正因如此,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房价不断攀升, 次级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目前全美抵押贷款规模约10万亿美元, 而次级抵押贷款就达1.5万亿美元左右, 已经具备了形成危机的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

除了客观的制度隐患之外, 美国银行在次级债中屡次降低房贷标准是其主观策略上的最大错误。2001年1月3日在美国经济初显衰退现象时,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下调为6%。此后, 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 最终在2003年6月将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在住房贷款市场上, 放松的银根导致抵押贷款利率的持续下降。30年固定抵押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为2003年的5.8%;1年可调息抵押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7.0%下降到2003年的3.8%。

另外, 部分的房贷标准借由金融创新的形式被间接降低了。这主要是由于宽松的金融环境为可调息抵押贷款、只付利息贷款等多种高风险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一些贷款企收甚至推出零首付, 零文件的贷款方式, 贷款人甚至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2004年底, 可调息抵押贷款和只付利息贷款之和覆盖了近2/3的贷款总量, 超过了以往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主体地位。2006年新增次级抵押贷款中, 90%左右是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其中三分之二左右为2+28混合利率产品, 即偿还期限30年, 头两年以明显低于市场利率的固定利率计息, 第三年利率开始浮动, 并采用基准利率加风险溢价的形式。这意味着几年后借款者的还款压力会骤然上升。

二、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1. 对宏观调控必须采取强硬措施

美国监管机构受到的最大指责是没有及时采取必要的手段预防此次危机的发生, 早在2003年底, 监管机构就已经注意到了住房抵押贷款审核条件的过于宽松, 但直到2005年12月, 监管机构才提出要制定有关“指引”来控制不负责任的放贷, 2006年9月这个“指引”才最终完成, 而直到2007年3月监管机构才同意将这个“指引”延伸到次级债的监管。即使这个“指引”能及时完成, 也对金融机构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银监会和央行等都明确表达了对房贷等信贷风险的警示, 要求商业银行提高房贷首付比例。虽然今后的紧缩措施和成效尚难以预见和判断, 但至少当前中国对资产价格过快增长所采取的强势态度要比美国当局的暧昧态度更值得肯定。一是, 连续提升利率遏制资产泡沫。二是, 通过放大汇率浮动空间控制资产价格泡沫的积累。

2. 注意提高个人房贷资产质量, 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监管, 防止风险贷款产生。

对消费信贷操作风险的管理必须是在银行整体操作风险管理完整的大框架下进行的, 然后才是根据消费信贷的特点, 考虑在消费信贷上操作风险管理要点, 而不能孤立的从消费信贷这个单一的业务条线来思考;加强已放贷款的监督管理。完善个人信贷法律;加强对失信、违约的惩处。从法律上保障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利益。

具体来说, 应当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 改变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 以及银行和客户间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状况, 减少各种恶意欺诈行为, 加强已放贷款的监督管理;完善个人信贷法律, 加强对失信、违约的惩处, 从法律上保障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的利益;规范抵押贷款放贷市场, 防止恶性竞争导致抵押贷款质量下降。

3. 加快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程, 分散市场风险

目前, 我国的各大商业银行还没有实现资产证券化, 所有按揭贷款都存放在商业银行, 也意味着所有风险都集中于商业银行。一旦银行遭遇风险, 将对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相关上下游产业带来致命打击。对此, 我国应推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避免所有风险都集中在商业银行。以证券化为代表的二级市场能够推动金融机构的专业化与规模化发展,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银行的盈利模式, 帮助金融机构突破资本的瓶颈, 分离存贷款业务, 使其可以凭借较少的资本控制大量的盈利性资产, 从而推动专业化贷款公司的诞生。当然, 在推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中, 也要加强监管, 注意规避由此产生的风险。

4. 对金融创新应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

金融创新的其中一个结果便是金融衍生产品, 它能分散风险, 却不能消灭风险, 在分散单一机构风险的同时也把局部风险裂变成全局性风险, 把个别市场风险演化成系统性风险。所以, 虽然单一机构风险可能得以分散, 但是在整个金融系统内部风险还依旧存在。次级债在分散银行信贷风险的同时, 也把按揭风险向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领域扩散。当银行成功将现有次级贷款风险分散后, 它会主动寻求更多次级贷款风险, 其结果只能是金融系统总体风险不断增加。当总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市场会自发拒绝局部风险的扩散。在次级债危机发生后, 某些美国投资银行发行的股权收购债券认购倍数极低, 这些银行将不得不自己购买这些债券。

摘要: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映了美国国内放贷市场的一系列问题, 并对其国内市场以及全球市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回顾了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的背景和渊源,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另外, 鉴于美国此次的次级债危机, 本文也总结了其对中国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次级债危机,信贷,启示

参考文献

[1]王静林琦: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财经科学》.2008 (2)

[2]Economist:“Tax Reform:Overhauling the old jalopy”, Economist, Aug.4th, 2007, p109

次级贷款危机 篇10

一、危机爆发成因

(一)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本次金融危机的表象是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引发的, 次贷危机导致全球众多国家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损失惨重、资不抵债而破产倒闭, 进而引发金融体系流动性不足, 导致金融危机出现。

1、何为“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 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始现2006年春季, 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2008年随房地美、房利美国有化、雷曼兄弟破产、全球最大保险公司AIG被政府接管而彻底爆发。

2、“次级债”-“次贷危机”爆发点。

首先:因次级贷款是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自次贷业务出现就埋下了风险。

其次:华尔街投行的奖励机制, 刺激了人性的贪婪, 以致忽视风险, 热衷投机, 设计了非常复杂的金融衍生品, 几十倍的放大风险, 加重了危害程度及深度;

再次:美联邦监督者的放松监管和对经营者的纵容, 在危机爆发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经济的周期性使贷款者出现负资产, 无偿还能力致使违约者大幅增长, 导致金融机构无法正常运转, 引发金融危机的爆发。

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过于复杂的衍生产品、金融监管的失控以及经济的周期性使美国债务不断扩大, 以致美国的经济变得非常脆弱, 也使外国投资者失去了信心, 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泛滥;基于美国金融大国地位, 其金融产品及衍生品的世界范围流通, 导致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演变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3、“次贷危机”重创金融市场引发金融危机。

首先是次贷危机导致担保机构、投资银行破产、倒闭 (事实上五大投行的破产及转型已证明此点) ;

其次是客户违约造成信贷危机;

第三是银行间互不信任导致拆借利率高企, 进一步恶化信贷危机, 部分中小银行破产;

第四是由房贷到车贷、由按揭贷款到信用卡, 信贷危机继续扩散;

第五是企业债出现偿付危机, 垃圾债券引发信用危机继续恶化;

最后是长期贷款出现问题, 大型商业银行出现危机。

(二) 虚拟经济破裂-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美国网络泡沫破裂后, 伊拉克战争使美国宏观经济陷入困境。格林斯潘监管的美联储通过低利率、降低税率、金融创新—转按揭贷款等手段, 实现美国低储蓄、超前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进而制造了一个更大的房地产泡沫托住了网络经济泡沫, 保持了暂时的虚假繁荣。随美国拟制通货膨胀采取加息等调控措施以及商品的周期性等市场规律多重作用下, 导致房地产泡沫破裂进而引发与之相关的虚拟经济-金融产品及金融衍生品的价值回归, 演变成为难以遏制的金融危机。

事实上, 自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美元停止与黄金挂钩, 脱离了与黄金挂钩的美元便成了美国操控世界经济的一种工具, 低储蓄、高消费造就了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和超前消费, 造就了美元的虚假繁荣。巨额国债、滥发纸币使美元大幅贬值, 造成了以美元定价的原油、黄金价格等大宗商品高企, 加之美国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和国债政策, 严重威胁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以美元为外汇储备国家的经济利益。为拟制全球性通货膨胀, 世界各国不得不采取加息、提高准备金率等形式拟制货币流动性及物价上涨的压力。多重外力刺破房地产的泡沫引发了与之相关虚拟经济的破灭, 次贷危机爆发, 加上对次贷危机的估计不足, 错过了最佳的拯救时机, 以致于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二、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冷思考

截至2008年9月底, 中国外汇储备高达1.9056万亿美元, 居世界第一位, 同时中国持有美国证券高达9 2 2 0亿美元 (其中国债5460亿美元、两房债券高达3760亿美元) , 美国债券达到了外汇储备的48.38%。在这一背景下, 美国发生金融危机, 期待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独善其身是不现实的, 我们有必要深刻反思本次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体系带来的启示, 并需科学评判外汇储备政策, 如何为国内庞大的外汇储备寻找安全的出路, 避免损失。

本次危机在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方面、房贷市场发展方面、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方面给我们带来不少启示。

(一) 在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方面

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言, 要正确地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我们需要金融创新为经济服务, 但更需要加强金融监管, 保证金融安全;

1、 金融创新是必须的,监管是必要 的。总体而言,以国有控股金融机构为主 体,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 监会等监管机构分业监管的中国金融体 系是比较健全、有效的。但在中国加入 W T O ,金融市场已逐步开放的环境下, 应清楚的看到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深度和联动效应,在金融创新 产品的应用和推广方面一定要客观认识、 辩证分析,监管当局需与时俱进,稳妥的 处理好监管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积 极引导金融机构设计科学、合理的金融 产品,另一方面也要建立规范、经济的监 管体系,防范金融创新风险。

2、金融创新要坚持“谨慎经营”原 则。金融创新一定要建立在实体经济稳 固的基础上,坚持“谨慎经营”的原则, 在产品设计与合约执行过程中,合理评 估产品的潜在风险与投资回报,防患于 未然。

3、 科学设计信贷产品,防范金融风 险。金融机构必须审慎经营,改进风险 管理,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科学设计 信贷产品,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综合竞 争力;在实际操作中,恪守原则,防范或 杜绝风险。

4、把握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影响与冲击。

(1) 关注宏观经济运行, 高度关注经济周期波动对金融产品的影响。

(2) 防范宏观调控对行业的影响。

5、建立基于长期稳健的奖励制度, 从制度上规避急功近利的高风险投资设计和操作。

6、适应金融全球一体化, 积极参与到国际金融监管体系。

(二) 房贷市场发展与控制方面

基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和美国次贷风波爆发前的美国房地产市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我们必须建立足够的反应机制和监控体系, 防止“中国式次贷危机”。

1、国内房贷市场的现状及风险

(1) 经济连续多年稳定增长, 一致看好房地产市场。

(2) 房贷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1) 存在贷款首付比例较低及虚假信用, 存在大量投机性借贷;

(2) 超支付能力贷款不断增加, 超出居民支付能力的贷款将面临风险;

(3) 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房地产非理性投资得到拟制, 资金链条趋紧。

(4) 超出居民购买能力的房价在飞涨后存在下跌趋势, 尤其进入2008年后, 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 房价下跌将增加房贷违约的风险。

2、房贷市场的应对措施

(1) 宏观调控的时机与力度要科学, 风险防范要及时。

调控政策一方面保证房地产市场稳步发展, 避免大起大落, 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各方利益, 建立和谐社会。

(2) 房贷机构应始终坚持风险控制, 不能因噎废食。

基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 房贷机构应坚持风险控制导向, 高度关注个人房地产贷款风险, 加强信用系统建设,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第一、严格执行人行购房首付政策, 杜绝零首付现象;

第二、严格贷前信用审核, 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

第三、调整贷款结构, 分散经营风险;

第四、提高贷款质量, 增强运营能力, 保证充足的资本金和自由资金比率, 增强抗风险能力。

(三)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我们需要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 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 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相协调, 绝不能因为虚拟经济出现的问题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1、适度发展虚拟经济原则。在适度 的原则下大力发展和完善国内的虚拟经 济,尽快推出融资融券、金融期货、股指 期货等金融产品和建立健全监控制度, 增加容纳国外资本的渠道,避免国外资 本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通过虚拟经济市 场的调控和发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2、平衡、稳定和协调虚拟经济与实 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 间的平衡与稳定关系,主要靠虚拟经济 的稳定来维持,靠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为 基础。

(1) 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虚拟经济系统中各方行为;

(2) 规范完善资本市场, 减少政策干预,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通过市场手段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3) 建立高效、严谨、操作简便的监管体系,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严厉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行为, 创造一个规范的虚拟经济交易环境;

(4) 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和预警机制, 避免虚拟经济价格的暴涨暴跌。

3、在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定和实施 中充分考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 配套。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与 发展,要求政府在制定宏观政策时要坚 持适度、合理发展虚拟经济的原则,通过 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起到积极的 推动作用。

用、转移银行信用的问题。同时应重视贷款担保管理, 以有效降低关联企业风险。对有可能通过关联交易或关联资金占用将企业有效资产转归个人所有的民营企业等借款人, 可要求企业的所有者或经营者除提供本机构要求的担保外, 再追加个人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以尽可能地消除风险隐患。

随 着 我 国 市 场 经 济 制 度 的 不 断 建 立,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愈趋成 熟,金融制度的逐步健全,银行的风险 识别能力和防范风险的意识逐步提高, 集团关联客户风险的有效管理和防控体 系将日益完善。

摘要:一场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蔓延, 中国作为美元外汇储备大国, 在这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中应该如何面对, 反思本次危机的成因, 在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房贷市场发展与控制、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三个方面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

上一篇:数控高速加工刀具选用下一篇:机构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