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创新

2024-11-10

建设工程创新(精选12篇)

建设工程创新 篇1

前不久,北京市科委出台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和《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两个管理办法的一大亮点是支持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北京市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进自主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探索更加适应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和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

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近年来,各地政府均大力引导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研发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客观的说,在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领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放大经济效益等方面,依然存在薄弱环节。

因此,北京市以企业为依托组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最有效途径。

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开发中心,一个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另一个以推进成果转化为目标,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建立了更为完善的技术创新和产业体系。对于企业而言,重点实验室是负责企业研发及承担科研项目的主要科研力量,实验室平台的搭建,帮助员工快速掌握企业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将设计、研发、制造、生产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推动企业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而工程开发中心是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自我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内在需求和参与市场竞争、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必然选择。

此外,两个管理办法均特别鼓励产学研结合,这抓住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重大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管理办法的出台将促进北京市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产学研联合,培养一流的人才,形成北京市及全国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日报》

建设工程创新 篇2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现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1)综合国力, 科技力, 国际竞争的实质。

2)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自豪感。

3)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措施

1)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2)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篇3

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之举

党中央、国务院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历来高度重视。最近,中央领导同志进一步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建议》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中央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基础上作出的这一判断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跃上1000美元的台阶,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资本和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出现递减趋势,而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我国的资源,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资源、淡水资源,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我们不能继续走那条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了,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走科学发展之路。

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来看,要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也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许多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目前我国仍有70%的数控机床、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要依赖进口。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相当一部分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已成为影响我国整体竞争力的极大障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们将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如果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就难以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也难以获得有利的贸易地位。

科技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能力又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我们只有在引进先进科技成果的同时,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也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三项能力应取得突破性进展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重、牵涉面广,必须把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着力攻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当前,我国在装备制造、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等关系未来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中,原始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围绕学科发展、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重点基础科学研究;加快关键领域高技术研究,在信息、生物、海洋、纳米、新材料等战略领域超前部署,抢占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前沿高技术制高点,实现重大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点跨越。

二要增强集成创新能力。进入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时期,产业关联度日益提高,技术的相互依存度增强,单项技术的突破需要相关配套技术的创新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集成创新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集中优势力量,整合科技资源,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在信息、能源、资源、环境、农业等关键领域,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突破,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三要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一方面,继续做好消化吸收工作,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点建设项目,加强重大技术创新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加快国产化步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大装备和技术支撑。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当今世界,信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科技发展迅猛,交叉融合,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势头日益强劲,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加快做强、继续做大高技术产业。

一是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先导产业。要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特别要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软件、关键元器件等基础性核心产业,重点培育下一代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高性能计算机等增长性战略产业。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民用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形成增长极和产业链。

二是加速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要从倡导、激励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开展高技术产业化入手,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推进产业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要重点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信息、生物、农业、资源、能源、环保等战略领域,实施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培育若干千亿元规模的新兴高技术产业群体,形成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局部优势和在部分领域的主导地位。

三是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积极培育信息技术服务业,推动宽带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优化通信基础设施,构筑适应未来信息传输的通信网络。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的融合,大力发展电信增值业务。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提升邮政、金融、物流、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大力推进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

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是我们的重要职责。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建议》的要求,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搞好规划。要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时,在编制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以及能源等相关产业专项规划中,研究确定提高产业、行业、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重点、实现途径和具体政策措施,强化对创新能力建设的引导。

二是提升能力。要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散裂中子源、新一代天文望远镜、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船等若干重大科学工程,继续支持中科院加快推进知识创新工程,为基础性创新研究提供可靠的支撑条件。以现有9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332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加大对生物、水资源、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的发展,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围绕节能与新能源、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十大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在核电、先进船舶、高速轨道交通等方面组织实施十大重大装备研制,努力突破产业技术与装备的瓶颈制约。

三是创新机制。要积极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做好科技资源共享的顶层设计,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要研究制定鼓励科技投入、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创业投资机制等相关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政策和体制环境。

创新方法是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 篇4

“自主创新, 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从一定意义上讲, 谁掌握了最先进的创新方法, 谁就具有了最坚实的创新能力, 谁就掌握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导权。创新方法是以创新思维规律为基础, 通过对创新活动的实践经验进行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的创新的一些基本原理、技巧和方法。目前, 世界科学界比较通行的说法, 创新方法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总称。从人类文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历程来看, 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跨越和重要的科学发现, 都与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和工具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温家宝总理曾经明确地提出, “科学方法的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 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源泉”。首先, 科学思维的创新是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先决条件。没有科学思维作为先导, 就谈不上根本意义上的自主创新。科学思维不仅是一切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起点, 而且始终贯穿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全过程, 它在创新过程中扮演着灵魂的角色。其次, 科学方法的突破是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自主创新的链条上, 没有方法的创新, 只能是低层次的创新, 或者说不完整的创新。只有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方法和核心技术, 才能说真正具有了自主创新能力。其三, 科学工具的创新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必备手段, 一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往往离不开一流的科学工具, 二流的创新手段和工具, 往往造就不了一流的科学家, 研制不成一流的创新成果。

长期以来, 我国对创新方法的研究, 在认识上排不到位置, 在工作上得不到重视, 在投入上没有下大气力, 致使我们的创新方法研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创新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培育和引导, 大量的科技活动摆脱不了跟踪模仿的老路, 高精尖科学仪器设备严重依赖进口。应该说, 创新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了我国赶超国际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短板, 更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的软肋。

创新方法研究工作是创新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也是一项长期的科技工作任务, 因此, 应该比照国际先进国家的做法, 纳入重要科技工作议程, 超前部署, 重点推进。

一是要明确创新方法研究工作的定位。创新方法研究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 因此, 要根据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三个层面研究工作的不同特点, 明确地纳入到整个科技事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当中, 纳入到区域科技工作考评指标体系中去。

二是以项目为引导, 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创新方法的研究。首先是在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类别设置上, 要注重对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研究与创新的重点支持, 形成一个创新方法研究的稳固平台和基础。其次是在安排其他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时, 要对创新方法的研究指标提出具体的要求。

三是以科学评价为导向, 引导科研人员在开展创新工作的过程中, 在研究中重点突出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首先是在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价中, 要突出思维的创新, 方法的突破, 工具的创造, 使其作为衡量成果价值的重要标准。其次在科技奖励上, 要加大创新方法在奖励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奖励在创新方法上取得成效的科研成果。其三, 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 注重研究单位和企业自主研发科学仪器的创造和应用水平。

四是从源头抓起, 在培养人才机制上注重对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研究能力的培育。在高校的学科设计上, 要重点体现培养创新方法的内容;在选拔人才上, 突出在创新方法上有建树的创新团队和创新帅才的任用, 使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精尖研究人才脱颖而出。

建设工程创新 篇5

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一.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3)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4)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二.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一系列政策的有力实行下,我国经济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很尖锐。(1)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大,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资源为主导的,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成熟,使我国的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2)经济发展成果分配不均,致使我国贫富差距悬殊,一定程度上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影响经济增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3)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重引进而轻消化吸收和创新,造成了不断重复引进和对国外技术的持续依赖,打压了自主创新的发展。

因此我国需要通过大力推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可持续增长。

三.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

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四.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若干措施

(1)前提

全面实行“创造力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不完全的″智力教育″<因为它不鼓励想象和发散思维>,实质上就是″记忆力教育″,其特征是死记硬背、以单一的学习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学用脱节、脑手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为高分低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缺泛探究精神、难以适应社会生存的″读书人″。这种″记忆力教育″模式,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的教育模式是背道而驰的。″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教育模式的特征应该是:活学活用、以学分+技能+思维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因素评价学生的优劣、推行以用为主的学用结合、脑与手与身与五官的综合结合、鼓励发散思维及冒险精神、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主张学生的个性张扬、强调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等等。在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下,学生大多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他们敢想敢干、思维敏锐、团结合作、社会生存能力强、能独立应付和解决许多新问题。这就是″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实用创新型人材,这种培养″创新型国家所需人材的教育模式就是″创造力教育″模式。

因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有一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来承担起″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任,然而我国现行的″记忆力教育″模式,是无法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所以,要想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必须要胡锦涛发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讲话改造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尽快地通过建立″ 创造力教育″模式培养出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材来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否则,届时的″创新型国家″只能是一只大海中随风漂荡的空船而已。

当然,要想在中国这个具有数千年传统影响力的泱泱大国,改造让国人既痛恨而又无法不″崇拜″的″记忆力教育″,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果断决心;需要教育部门全体人员的直正自醒和积极行动;需要全国人民共同的正确理解和积极参与;需要全国上下关心和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们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

(2)基础

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

″创新型国家″有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国民的″创新素质″如何,因为创新的基根就是创造力,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国民的″创造力素质″如何。国民的″创新素质″包括:创造力意识、创造力人格特征、创造力知识、创造力思维、创造力技能、创造力体能、创造力运用实效等。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多数国民的创新素质尚处于低下状态,具体表现为创造力意识微弱-----缺泛主动意识、只能被动接受新生事物;创造力人格特征不足-----不敢冒险、不愿想象;创造力知识淡薄-----缺少学习创造力知识的机会;思维固化-----只习惯于逻辑思维和聚合思维;创造力技能单一-----无法满足创造的需要;创造力运用实效不佳-----企业及个人拥有的发明专利与发达国家相差太大、创造力产业的实力不显等。这样的国民″创新素质″是无法达到″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的。因此,要想完成″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想办法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来满足″创新型国家″对国民″创新素质″的要求。所以说,全面提升国民的″创造力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 ″,可以通过改造旧的教育模式、加大社会创造力培训的投入及力度、举办各类创造力活动、提高创造力者的各种待遇等途径来实现。

(3)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为之作铺垫的土壤。可眼下我国的″创造力环境″实在是不敢恭维:学校的″记忆力教育″模式;社会的剽窃、走后门、认人为亲、假冒伪劣、诚信缺失等陋习;传统文化中的不良影响——中庸之道和师道尊严;家长以我为主的独裁和溺爱;各电视媒体花样翻新而且自感良好的″智力节目″;同事间对冒尖创造者的冷嘲热讽;领导者对思维活跃者的压制;创新教育的神秘化、虚设化等等,这些现象都是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新环境″应该是这样的:在学校推广创造力教育模式;在社会倡导诚实劳动、公平竞争、大力鼓励创新、积极保护创新成果免遭非法侵害;号召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创新的东西进行″扬弃″;动员各媒体改变观念,积极宣传创新信息及刊播创新报道和节目;把创新教育通俗化、实用化。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我国国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强,人们将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傲。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是,为了保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成功,我们就必须按照创新环境的要求去做、去努力地做

好。不然的话,创新型国家这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就会因为缺泛合适的土壤而无法正常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4)关键

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创新保护和鼓励机制″是关键,经过国家和国民的共同努力,在完成前述三个基本任务之后,我们又将面临着如何才能多出创新成果和如何才能保证创新成果不受非法侵害的二个实际性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创新人员个人或集体的创新积极性问题。在我国的现实国情中,存在着诸多影响甚至是扼杀人们创新积极性的不良现象:学术文艺界的剽窃成风、产业界的假冒伪劣猖獗、知识产权的法律执行力度低下;创新成果的奖励制度不完善、不规范;创新成果的申报程序复杂、手续麻烦;创新成果的转让和产业化的难度相当的大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国创新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国创新人才缺泛、创新成果不足的严重后果。

要想保证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能够顺利完成,就必须要针对我国现实当中的不足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改进和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创新成果保护和鼓励政策、制度,并形成一种强有力的促进机制。这当中应该包括:完善知识产权法律的建设;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执行力度;大幅度提高假冒伪劣案件的违法成本;建全和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创新成果奖励政策和标准;加大对创新成果交流和产业化工作的宣传、中介的投入等等。

建立″创新成果保护和鼓励机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因为,没有良好的保护和鼓励机制,就没有国民的创新积极性,没有国民的创新积极性,就没有多数量、高质量的创新成果,没有多数量、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创新型国家″也就 ″实力空虚″了,也就″名存实亡″了。

建设工程创新 篇6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和创新能力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了良好的带动、示范效应。

一是有力地引导和支撑了我国移动通信、软件、微电子、生物制药、卫星应用、新材料等一批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壮大。

二是有力促进了TD-SCDMA、WAPI、基因药物、光伏技术、抗虫棉、大型复杂工业控制技术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培育了数百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高技术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为做强高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是有效地引导了我国大中型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有效投入,统计表明,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数量仅占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1.34%左右,但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发明专利申请、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指标均占到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50%以上,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正在成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

五是有效地推进了高技术产业特色化集聚发展,形成了北京、广州等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深圳、大连等五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石家庄、长春、深圳等1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同时,武汉与长春光电子产业、上海微电子产业、西安阎良航空产业、上海航天产业基地也得到快速发展。

六是有效地推动了产学研的结合。统计表明,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7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关系,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共建了一批大学科技园、企业技术中心和联合实验室等,有力地促进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践证明,高技术产业化和创新能力建设是加强自主创新、提升高技术产业自主发展能力的核心环节,对突破产业关键技术瓶颈,保障和促进全社会创新活动、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培育新兴产业群体,以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已达1.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7.97%;高技术产业规模和出口总额均位居世界第二位,分别达到5.3万亿元和2815亿美元,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区域的高技术产业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0%以上。预计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和出口总额分别达到6.3亿元和3500亿美元,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全球高技术产业面临新一轮高速增长期,科技创新呈加速趋势,技术升级周期不断缩短,新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不断催生新兴产业,全球高技术产业正进入更加依靠创新的发展时期,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合作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同时,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受到来自技术标准、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压力也不断增加;我国为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努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机遇和挑战,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要决策,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开展高技术产业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按照国务院批准发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将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包括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制定和完善生物、集成电路、软件、数字电视等产业政策,为高技术产业化和技术创新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把高技术产业化和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代表的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予以部署。

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将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支撑作用,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辐射作用的自主创新成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重大专项的支持力度,一是以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领域为重点,继续组织实施20个左右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支持1000项以上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二是围绕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循环经济、海洋等高技术产业化的九大领域,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适时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引导社会资源投向,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三是以发展特色高技术产业为切入点,以促进具有区域优势的高技术产业化为重点,大力推进特色产业链和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发展,择优实施一批对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支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按照“着眼长远发展、优化整体布局、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能力”的总体原则,一是集中必要资源、瞄准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战略性高技术领域以及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前沿科学领域,启动建设12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支撑多学科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30个左右设施先进、规模效益明显、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高的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在学科交叉广泛和创新日趋活跃的研究领域,建设和完善3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是加强产业基础技术研发设施的建设,新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在产业前瞻性技术、核心技术、重大装备设计试验、重要技术标准等方面,扭转产业发展对国外技术严重依赖的局面,增强我国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三是以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缓解资源匮乏、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制约,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新建50个左右国家工程中心,完善提高50个已有国家工程中心的能力,引导和促进有条件的地区,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专业性、区域性工程中心的建设。四是重点支持300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围绕国家重点工程、重大新产品研发和产业技术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关配套的研发设计支撑体系,提高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是我国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高技术产业化和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是贯彻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各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我国高技术产业化和创新能力建设一定能够得到更快发展,一定能够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建设工程创新 篇7

高等教育是众多教育形式的其中一种, 所有的教育都应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这一过程。高等教育大致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是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通过实践环节加强和巩固理论知识, 毛主席说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在实践中进行锤炼, 才能真正掌握并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创新能力作为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 也必然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所以, 创新教育的基础便是实践教育, 为了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 可以通过搭建实践平台, 举办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

能源化学工程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 应该说是十分贴近产业需求的, 对于人才的考量标准不应局限于掌握理论知识, 最主要的还是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能够及时快速地融入企业发展中。安徽是一个能源大省, 煤化工和清洁能源是淮南市的主导产业, 这就给安徽理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多维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基于我国目前高校创新教育的现状和他国成果经验的研究, 结合安徽理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状况, 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该平台由三个实践性环节构成:包括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践环节和校企产学研, 这三个环节相辅相成, 互相结合,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由校内实验室 (专业、开放) 、校外生产实习基地、以及校企产学研中心三部分共同组成的学习平台, 此平台主要面向的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 满足了学生多角度, 多层面的学习需求, 加强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 建设内容。

一是多维创新实践平台硬件建设。针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特点, 对已有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进行巩固和规范, 实现专业和企业的有机衔接;开拓新的生产实习基地, 丰富和加强学生实践环节;优化实验室资源分配和管理机制, 增加公共和专业实验室的开放数量和时间;引导和加强专业教师研究室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促进校企产学研中心的有序高效运行, 增进校企的紧密联系。二是多维创新实践平台硬件建设运作机制的建设。以校企产学研中心为桥梁, 学校和企业签署共同建设协议, 确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成立协调办公室, 实现实验室、教师研究室和企业的协调互助, 加强和完善学生实践环节, 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的了解和行业发展的认识, 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二) 建设目标。

通过多维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 利用区域优势和学科优势, 进一步加强多种形式的协作, 满足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通过多维创新实践平台的有效运作,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切实提高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通过多维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 培养新形势下的优秀本科生, 促使其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二、多维实践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

对学生的多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目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 并且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一) 对教师研究室的建设加以完善。

可以根据每个教师的专长和研究方向, 来建设尖子教师研究室, 并且对考核目标作出明确规定, 支持本科生“进团队、进课题”, 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活动, 增进教师研究室和企业的交流, 实现教研相长。

(二) 强化校内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把突破口瞄准建设综合实验室, 综合考虑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的全面配套改革, 提升实验室教师的专业水平,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完善生产实习环节。主要是巩固原有生产实习基地, 开拓新的实习基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 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针对性地选择实习教师和实习场所;强化校企产学研中心的作用, 促进学科发展。设计完善的多维实践创新平台运作机制, 满足其发展和提升的需求, 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

(三)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广大师生”的指导思想, 构建服务化的、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调动教师积极性, 保障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三、结语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多维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是立足安徽良好的能源产业背景, 紧扣产业需求, 结合学科特色提出的, 其实施将会促成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践环节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的协作和相长, 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共同获益, 切实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 也为其他相关学科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提供借鉴, 共同建设创新型国家。

参考文献

[1]陈彦广, 韩洪晶, 杨金保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2]刘巧芝.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11

[3]吴树青.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增强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

[4]涂道伍.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 篇8

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必要性

近年来, 河南省通过“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 各项事业迅速发展, 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中部地区之首, 已成为经济大省、新型工业大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但是, 河南省自主创新的总体水平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 存在创新意识不够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不高、对传统产业的带动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等问题。

建设创新型河南,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 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一方面, 河南省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水资源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人均仅为全国的四分之一。另一方面, 河南省资源利用率低, 地区GDP能耗是国内先进水平的2.1倍, 能源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建设创新型河南, 也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河南省多年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等要素支撑经济增长, 发展成本加大、优势减少、活力下降的问题已经暴露,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已势在必行。2005年8月, 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河南视察指导工作时, 明确要求河南“十一五”时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但是, 河南省科技总体水平还较低, 同实现中原崛起的目标要求、同先进省市相比都有较大差距。

建设创新型河南的条件

近年来, 河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定不移地加快工业化、城镇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 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型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2007年, 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 总量居全国第五位。目前, 全省共拥有各类科研机构794家,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7.7万人, 长期在豫工作的“两院”院士16人。在2007年1月8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河南省共有22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励, 接近大会奖励总数的1/10,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获奖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一年。这在河南科技发展史上具有突破性和跨越性意义!

“十五”期间河南省专利申请、专利授权总量分别为29093件、15199件, 比“九五”期间 (专利申请16314件、专利授权9915件) 分别增长78.3%、53.3%。长期以来河南省知识产权资源占有量偏少的局面已初步得到改善, 全省专利申请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知识产权工作正在逐渐深入到河南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目前河南省已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 全省有郑州、洛阳两个国家级和安阳、焦作等9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建设创新型河南的战略措施

1.为提高河南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环境

自主创新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社会各个方面, 没有良好的环境很难持续进行。创造良好环境, 就是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环境和文化氛围。首先要积极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金融、财政投入、政府采购、技术引进等政策, 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 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以完善的体制催生创新动力, 以健全的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还必须大力培植和建设创新文化。美国硅谷之所以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摇篮, 主要在于其崇尚竞争、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我们要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在全社会营造促进自主创新的氛围;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破除只防出错、不求出新, 只求保险、不担风险, 只循陈规、不探新路的思维定势, 倡导激励创新、鼓励冒尖、包容个性、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的创业风尚。

2.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河南人力资源丰富, 但是人才资源不足, 结构不太合理, 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尤其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短缺, 每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为15人, 大大低于全国43人的平均水平, 这是制约河南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把河南省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我们要不拘一格选人、用人, 把人才配置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和岗位;要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尤其是要加快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科技骨干和创新人才团队, 造就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 采用灵活多样的柔性人才政策, 吸引国内外一流科技人才来河南省创业;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积极推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重奖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3.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自然资源终有一天是会枯竭的, 惟有知识 (产权) 资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只有把经济大省、强省的大厦建设在知识产权资源大省、强省的基础之上, 才能保证河南闯出一条突出特色、加快发展、优化结构、增强素质、提高效益、保障后劲的新路子, 实现河南省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 然而, 河南知识产权意识十分薄弱, 运用知识产权规则的能力普遍缺乏。在政策、法规、编制、机构、信息传播平台、专利技术孵化和资金扶持等方面, 与上海、北京、广东、山东、四川等省市的差距较大。此外, 由于体制制约、人才缺乏等问题的存在, 大面积、恶性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还比较严重,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改观。

4.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并举

近几年, 河南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但总体上看, 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仅与沿海发达地区无法相比, 即使在中部地区也不占优势, 突出表现在具有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少、骨干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偏低。因此, 我们要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支撑河南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 作为支撑中原崛起的强大筋骨。要注重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促进传统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要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实现突破, 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上实现突破。要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为重点, 积极研发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开发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品,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从工业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多种实现形式。

同时,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自主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 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 为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河南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要建立完善符合省情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着力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推进科技资源在全社会的集成、开放、共享和共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科技评价和奖励机制, 完善和规范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

要完善鼓励河南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 加大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 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 制定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与产品实施政府首购政策和订购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河南, 是提高河南省区域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减少对技术、装备引进的过度依赖, 加快产业和产品升级, 获得有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科技和市场竞争中占据战略制高点, 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建设工程创新 篇9

关键词: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建设经验,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工程训练是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技术基础课程,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设置为在校的理工类学生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且意义独特的工程训练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化制造业领域对工程技术人员素质训练和培养的需求[1]。在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过程中。目前,一些高校是以仪器设备的大规模增长为主要方向,忽略了内涵建设以及创新性建设,进而导致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发展。由于与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建设保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因此,仅靠此类学校教育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能够从事创新工作的人才。

我校工程训练中心结合高校实验教学管理改革及人才培养方式的实践,提出工程训练中心系统建设的定位与创新点,即采取开放式运行机制,以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为中心,以数字化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和工程创新实践能力教学体系建设为基本点,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培养,加强工程文化、企业文化、创新创业等方面教育,形成适合我校发展特色的创新型工程训练中心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 创新型工程训练中心内涵建设

1.1 创新型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定位与创新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要紧紧围绕高校“学科能力、文化能力、人力资源能力、社会贡献能力和品牌声誉能力”五大核心竞争力[2]的构建,并结合自身情况,在本校特色专业、精品项目、优势学科等方面整体把握建设方向。按照“统筹规划、目标明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资源共享、讲求效益”的基本要求,遵循“战略前瞻性、科学先进性、开放共享性、特色可行性和可升级性”的原则, 正确处理需要和可能之间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益[3,4]。逐步形成规模结构合理、层次功能多样、开放式、高水平、高效益、现代化、标准化、学科发展协调的建设良好格局。建立教学理念先进、专业素质水平高、教学与科研兼备、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的实践实验师资队伍[5]。

1.2 工程训练中心开放式运行机制

开放式运行是从工程训练中心资源的外延性和服务性层面入手,实现高校内部实训资源的共享,并有效拓展工程实践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吸收机械、电气、计算机等不同专业地进行创新实践,为学生提供学科发展、交叉、融合的物质平台。

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在开放式运行管理方面不断总结创新,目前采取两种管理办法,一种是每周定期开放部分专业性比较强的实验室,并配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近期的工作进行指导、答疑;另一种是全天开放性实验室,实行创新班班长负责制及项目经理负责制,让学生自己管理实验室。通过这种方式,避免了指导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过于干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于参与创新实践项目组的学生,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学生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鼓励有设想、有创意、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积极参与。其次,学生必须经过工程训练中心安全管理制度、实验仪器及设备基本操作的考核,各项考核合格后,才允许操作。最后,中心实行门禁系统准入制,学生必须对实验仪器进行维护保养,使其始终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实验器件摆放有序, 环境卫生良好。

为了实现多层次实验室开放的智能高效管理,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建立实验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不同层次工程实践的全方位自助开放管理。

1.3 工程训练中心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

一流实验室不仅需要一流的硬件设施配套,而且需要一流的软环境保障。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巨大的。实验室文化具有高层主导意义,它是实验室管理中的行为准则、管理制度、价值观、人才观、职业道德、精神文明、激励和约束等要素的总和[6]。

当然,我们创新型工程训练中心同样也需要有自己特色和内涵的实验室文化,这是一种精神建设,是一面旗帜建设。对实训指导教师强调奉献,为人师表等多方面的人文关怀;为学生开辟开放式阅览区和创新设计活动场所,为师生工作、学习营造一种舒适的人文环境。尤其在我校工程训练中心机电创新班中,我们也注重实验室文化建设,班长、项目经理等班干部,他们都起到带头模范作用,都是创新班的一面旗帜。创新班的每位学生平时都要佩戴实验室进出入胸牌,每天轮流打扫卫生,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检查与保养;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创新、协作、和谐的团队精神;每位毕业生毕业时留下一点经验、留下一个期盼、留下一个梦想;鼓励创新班的毕业生回报母校,回报社会,每年邀请创新班的毕业生返回母校进行学习、工作交流等活动。让创新型实验室的精神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源远流长。

1.4 有特色的数字化工程训练中心建设

有特色的数字化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是我校创新型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有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设备,半导体激光内雕机、三维相机、激光切割雕刻机、快速成型机、激光打标机、数控精密电火花成型机、多媒体教学视频以及视频教学设备多套[7]。并配有CAXA系列软件,基本形成以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机床以及其他特种加工设备为主体,数控加工软件为核心的DNC加工系统。在以后的发展中,努力建设数字化体验中心、数字化三维装配平台等综合实训室,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装配、销售以及管理的整个过程,了解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为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做好准备。

1.5 工程创新实践能力的机电类实训 —竞赛教学体系建设

机电类专业是学校的传统学科专业,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要求机电类专业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操作技能。然而,欠缺传统机电类专业实训教学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知识系统性,导致在机电类各项科技竞赛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弱,工程基础差。参加省级、国家级各项赛事缺乏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成绩不理想,难以形成良性循环,不能对教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等。为强化机电一体化交叉学科的科技创新实践教育,中心通过丰富实训内容,并开设实训选修课程,以机电创新班为组织形式,以中心创新实训室为平台,凝练了工程综合能力创新方法,优化管理模式,中心针对机电类专业的实训教学和科技创新竞赛功能日益加强,示范效应渐显,具有我校特色工程创新实践能力的机电类实训—竞赛教学体系初步形成。

中心努力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组建的电子科技创新实验班,曾多次获得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竞赛等国家级大奖,其“能力优先、目标培养、自主学习、学传帮带”的教学模式受到好评。

2 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8]。创新型人才的构成要素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丰富的知识储备。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从创新意识教育、创新人格塑造、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四个角度开展[9]。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及能力。

2.2 合理的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不断探索对教学课程体系。为了培养不同学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出包括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特长课程、创新课程和项目研发课程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对多样性的工程训练课程建设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必修课实习的工程训练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可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实践能力[10]。

2.3 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工程文化培养

对于创新型人才,我们必须进行工程文化的培养.大型工程建设是社会存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中重大事故的发生,表面上看是工程技术问题,更深层则是人的观念、意识问题。加强工程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导向作用,不仅有助于降低事故发生,而且有助于提升工程的综合效益[11]。

在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中,采取班长和项目经理共同管理的机制。创新班由班长协调管理日常工作,不同的项目又由项目经理直接规划和实施。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进行项目方案论证、项目成本预算、试验报告分析、试验结果考核等环节。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培养学生的工程文化,强调项目的实施品质、综合效益,注重“共赢”的理念,强调以目标为导向,促进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知识的层次学生之间的融合,在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中逐渐形成具有更加包容性和系统性的工程项目团队。通过项目制的管理和工程文化的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2.4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需渗透有企业文化的精髓

企业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文化孕育企业品牌,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培养这种理念。虽然不同的企业之间有不同的企业文化, 但这些企业文化之间又有很多共性,例如,强调生存和发展,强调规章制度对员工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制约,引导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提倡企业持续性发展,培养共同的目标,体现领导者的特质等。在我校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把这些共性的企业文化融入学生的管理中,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需要。在我校工程训练中心创新性人才管理中,部分项目采取企业运行模式,包括项目的设计研发、工艺路线的制定、标准化审查、项目经理的批准、产品的制作、产品的质检、产品的试验以及项目的更改流程等,都按照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每个环节都渗透有企业文化的建设。

2.5 创业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升华

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在创新班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自信、勤奋、坚毅、诚信等品格和创新精神,不断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营销能力和决策能力。创新班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 ,而且具备一定的金融、财务、人事、市场、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我们工程训练中心不断地丰富资料室,用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创新教育升华为创业教育。

3 结束语

建设工程创新 篇10

首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纪迅致辞并讲话。他阐述了江苏省建筑业大环境、大发展、大趋势,从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迈进的大举措,传达了一系列最新信息,为江苏建筑业鼓劲,为建筑智能化行业加油。中建协智能建筑分会秘书长李翠萍在致辞中指出,智能分会要大力支持行业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本,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行业企业创新发展应该增加企业间更深层次的合作,创新实践必须坚持市场导向。行业协会应该大力引导、支持、推动企业创新,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江苏省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如何?今后总体目标、思路和重点工程是什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研设计处邵劲松专门为论坛作了报告。他特别介绍了按照《智慧江苏建设行动方案(2014-2016年)》,计划开展九大重点工程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推广工程;“智慧家居”应用工程;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管理工程;节约型城乡建设智能化工程;智慧监管综合管理工程;BIM技术应用工程;城镇运行集中管控工程;城镇管理网格化工程;城乡规划智能化工程等。南京邮电大学黄筱淑的演讲“城市综合管廊”和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李明荣的演讲“绿色智慧医院的建设”不但带来新的信息,更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院赵济安以江苏国贸酝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绿色智能建筑云运维管理平台”为例,就互联网时空下的新认知和新推进发表了演讲。华为公司的创新ICT解决方案、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楼宇智能化、深圳市东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酒店AV应用新趋势等,包括软件和硬件最新产品的介绍,为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助力。河姆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介绍的“互联网+智能建筑一—河姆渡网”,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开发创新型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 篇11

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通常是指富有创新精神、勇于追求真理的科技领军人才。主要包括在各自领域中具有精湛学术造诣或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创造重大科技成就的一流科学家、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和骨干成员、利用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的创业者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提高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和提升国际竞争地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科技制高点的关键因素。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影响力的日益增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作用日益广泛地受到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人力资本理论中提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增加脑力劳动者的比例来代替原有的生产要素。进入21世纪以后,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科技进步的作用更加凸显,科技与研发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已经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决定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高层次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已经成为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要素。从我国的发展历程看,高层次创新人才在相关领域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两弹一星”“超级水稻”的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有了钱学森、袁隆平这样世界顶尖科学家及其领导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我国首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中国芯”的成功开发和产业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有了从美国学成归来的邓中翰及其率领的创新团队;奇瑞汽车公司在强者环伺的恶劣环境中能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开拓出一条生机勃勃的发展之路,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集聚了一大批来自国内外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从现在起到2020年,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全球经济分工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关键时期,我国原有的比较优势将逐步丧失,寻找新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党中央提出,适应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必须大幅提升,届时必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依靠生产要素和投资驱动到依靠创新驱动的重大转变,把经济发展转向依靠劳动者素质和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把我国劳动力优势转化为知识、技术和品牌优势,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经济发展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依靠创新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国际人才争夺的重要目标。眼下,世界各国的人才资源状况普遍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全球性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赤字”正在成为阻碍发展的制肘。包括日本、英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与出生率下降并行,导致人才短缺;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则普遍出现大学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流失严重。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提升国际竞争能力,都在积极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争夺的焦点就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先后提出“造就21世纪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确保增强21世纪美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能动力”等一系列战略目标,并长期保持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投入和创新投入,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2007年,日本在其长期发展战略指针《创新25》中提出,“人才创新”是“创新立国”战略的重要支柱,启动了“世界顶级国际研究基地”计划,目的就是要吸引与集聚世界各国顶级水平的研究人员,形成世界一流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韩国把科技人才看做建设“科学技术强国”最重要的资源。芬兰从2005年起实施“杰出教授计划”,从世界范围内吸引顶级科学家,以提升芬兰在22个领域的研究水平。欧盟委员会于2007年10月提出以“蓝卡”计划对抗美国“绿卡”制度的议案,试图在未来20年中从亚非拉地区吸引 2000万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解决欧盟的人才短缺问题。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发已成为人才战略的核心内容。激烈的国际人才争夺战导致新兴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或潜在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境外流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海外留学生是发达国家人才争夺的主要对象。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中,中国和印度留学生数量最多。美国科学基金会对2006年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母校(本科学校)进行了调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超过任何一所美国的大学和其他国家的名牌大学,名列前两位。另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科学与工程指标2008》公布,在对2002—2005年间在美国获得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中国人进行的调查中,有90%以上的人计划留在美国,其中60%的人已经获得美国公司雇用的职位。2006年,美国移民局发放的H1—B签证中有54%是印度人,9%是中国人,而对获得H1—B签证者中具有博士学位者的出生国家进行统计,32%来自中国大陆,13%来自印度。可以看出,我国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或潜在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境外流失十分严重。

nlc202309021049

二、加紧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大课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21日在湖北调研时指出:“一个国家只是经济总量大,还不能代表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要正确认识我国创新型人才队伍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广大科技人员顽强拼搏,取得了一批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高性能计算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基因组研究等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就,拥有了一批在农业、工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造就了一批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优秀企业,全社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这些科技成就,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吴文俊、袁隆平等为代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相继产生,一大批优秀拔尖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相继涌现。创新型科技人才数量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2008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194万人年,比1997年增长142.5%。其中,科学家工程师总量达到159万人年,比1997年增长189%。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高等。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轨道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导致这些不相适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世界一流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尤为紧缺,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据科技部统计,2007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4200万人,本科以上已经赶上美国。但是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工程师只有312.9万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只有1万人左右。在158个国际一级学科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学科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我国主要学科SCI论文被引用次数国际排名进入前5名的只有材料科学、工程技术、化学、数学等少数学科。以上情况与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极不匹配。

中美两国科学技术落差至少30年。有关数据显示,2002—2006年,我国拥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112人,是美国的1/10;我国拥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200多个,是美国的1/7。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本总量约193万亿人民币,美国的人力资本总量约200万亿美元,相差7倍。

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至今与本土的中国人无缘。几年前,联合国曾经公布过一组数字,1901—2001年的100年间,全世界先后产生了476个诺贝尔奖项,其中360个被5个国家垄断了。其中,美国195个,英国68个,德国61个,法国26个,俄罗斯10个。中国人已经有一批在国外得到了这个奖项,但本土的中国人至今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我国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目前据科技部披露,截至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已经达到50%,创新型国家高达70%以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美国和日本仅为5%左右。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为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交易率也只有5%。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大多还是引进型、跟踪式的路子,原创性成果太少。反观国际知名大企业,他们大多都十分重视原创。西门子、爱立信、贝尔等国际知名大公司,在研究开发和过程设计上投入很多,并有自己的技术中心,技术人员数量多质量高。贝尔实验室有2万多员工,先后产生了7位诺贝尔奖得主。自主创新能力整体较弱,影响了我国的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

三、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需要着力破解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必须深刻理解创新的确切内涵

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从分析创新特征起步,国内外关于创新特征的研究已经有了不少成果。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明确提出创新的三种主要形式,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引进吸收消化后再创新。何为原始创新呢?国外有研究认为原始创新应具有12个特征,具体是:(1)提出原创性理念和方法;(2)从事一项以前无人做过的经验性研究工作;(3)做出别人从未做过的综合;(4)使用已知材料,但对其作出新的解释;(5)从事一项国外有人做过,但本国前无古人的工作;(6)采用某种特定的技术并将之运用于新领域;(7)对某个老问题提出新证据;(8)从事跨学科的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9)考察学科内从前无人观察过的领域;(10)用一种从未有人采用过的方式拓展知识;(11)首次把一条重大信息整理呈现出来;(12)在检验别人观念时表现出一定的原创性。

(二)必须准确把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

通过对创新一般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人格特征归纳为8个方面:一是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二是有旺盛的求知欲; 三是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四是知识面广,善于观察;五是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六是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七是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八是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石油大学郑其绪教授,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六个特征,即创新品质、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创新实践。

nlc20230902104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特征应该包括四个:首先,必须具有创新的品质。创新型人才必须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具备良好的献身精神和进取意识、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等可贵的创新品质。具备了这样一种品质,才能够有为求真知、求新知而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才能构成创新型人才的强大精神动力。其次,必须具有创新的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开拓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第三,必须具有创新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鉴别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尺度。任何创新活动都不能停留在理念上,必须付诸实践、见之行动,要在前人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的知识、技术和产品又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只有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第四,必须具有创新的成果。创新成果是检验创新型人才的唯一标准,创新型人才需要在创新实践中培养,需要通过创新成果来检验。以上四个方面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完整的创新型人才。

(三)必须重点加强创新型人才开发的几个关键环节

世界管理学泰斗彼得·德鲁克先生曾经提出创新有七大源泉:一是意外之事发生。比如非典带来了危机应急系统。二是不协调。比如争执带来的思想碰撞。三是程序需要。四是产业变化。五是人口变化。比如老龄化,老年人口增多,促进保健业兴起。六是认识变化。七是新知识。比如纳米、计算机、网络等。大师的观点为我们思考创新型人才培养开阔了思路。结合我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建议重点要在五个环节上把培养工作抓实。

第一个环节——抓好品德培养。品德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灵魂。创新型人才承载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首要的是必须具备优秀的创新品德。这种品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创新型人才要有非凡的胆识和坚强的毅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锲而不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执著奋进。第二,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困,任劳任怨,淡泊名利。第三,心胸豁达,为人诚恳,有容人、容言、容事的气度,心底无私天地宽。第四,自律性强,自律自知,自知之明。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创新品德,才能坚定不移地把创新活动进行到底。

第二个环节——抓好知识武装。知识武装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一切创新活动都要依托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无知识的创新活动。知识为创新提供原料,创新是知识的转化与整合。任何一种创新都是先把原有的知识从固定的结构中游离出来,然后在全新的组织中产生全新的系统、全新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创新依赖于原有知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原有知识都有利于创新。质量高的知识能够成为创新的养料与土壤,质量低的知识则可能成为创新的羁绊。创新型人才至少需要储备五个方面的知识:一是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二是程序性知识;三是高度精确、亲和力强的知识;四是以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五是多方面综合型的知识。

第三个环节——抓好思维训练。思维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点。思为行之先。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创新型人才要努力做到,在思维方法上求异,在思维状态上主动,在思维结构上灵活,在思维运行中综合,在思维表达上新颖。因此,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思维训练,帮助他们自觉做到思想上接受新、认识上感知新、思维上思考新,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突破从众思维、权威思维、经验思维、书本思维等常规思维瓶颈,掌握联想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方法,培养他们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敢于质疑、善于联想,提高观察力,扩展创新思维视角。

第四个环节——抓好能力提升。能力提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深刻地认识到,人的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在现代社会里,仅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难以与时俱进,无法成就大业。培根先生“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正在受到时代的质疑。对于创新型人才来说,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创新型人才要努力提升四种能力:一是存疑能力。就是对已有的“科学成果”要敢于质疑。存疑态度和求真精神是科学创新的重要基础。二是分辨能力。就是在求知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辨和评价。三是假设能力。就是在任何一个新生事物产生之前首先对它进行假设。假设的结果越多、覆盖面越广,就越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假设能力,是人们思考与创新、提高思辨水平最具活力的能力,也是所有发明创造者和科学家共同具备的能力。四是论证能力。就是运用多种方法证明自己提出的假说,使之得到认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在众多质疑者的深入研究中逐步得到认可的。

第五个环节——抓好机制完善。机制完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障。重点是完善创新型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要贯彻客观公正的原则,坚持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要把创新能力强、创新业绩突出作为衡量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标准,以激发各类创新型人才的创造热情。要研制一套以德才素质、创新实绩和群众公论为基本内容的创新型人才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为创新型人才的选拔任用提供科学依据。完善激励机制的重点是研究建立长效机制,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激励体系,实行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保障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活动得到尊重,创新进取得到鼓励,创新成果得到转化,创新价值得到回报。建立充分体现创新型人才和知识价值的分配制度,建立以政府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创新型人才奖励体系。鼓励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加大对优秀创新型人才的评选表彰力度,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实行重奖。鼓励用人单位设立创新型人才开发基金,落实人才津贴奖励。总之,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与制度环境。

(作者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人才战略专业委员会会长、研究员,广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客座研究员)

研究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创新策略 篇12

建设工程的档案资料可以对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如实的记录, 其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建设项目的提出、计划、可行性研究、调研、设计、评估、勘测、施工、竣工、后期使用等一系列的文字材料、计算资料、检测试验记录、照片、图纸、录音、录像磁带等 (1) 。将建设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好, 科学的对资料进行收录、管理、编撰及使用, 使档案资料更加完整、全面、通用及规范, 我们必须对其管理策略进行创新。

二、创新管理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档案管理, 就必需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将建设工程的质量责任制进一步强化, 并引入到档案管理的环节, 实现建设工程档案管理责任制。这就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及项目资料管理员, 必需对档案的有效性、完整性、真实性等进行负责, 有效增强其档案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 让其按规范要求进行报送及编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要加强其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编制及检查、对基层业务的开展进行指导、开展相关的业务咨询服务、开展业务培训班活动等, 使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责任制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三、创新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 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性管理工作过程, 工程项目的档案信息是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逐渐收集和形成的, 由于在整个的项目施工过程中, 程序较多, 环节复杂, 各种专业相互交叉融合, 若只依靠项目的技术管理人员及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 是难以将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做好的。因此, 相关的档案管理机构必须建立起一个科学完善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对内部的管理进行控制, 施行责任制, 对每个员工的工作范围及工作职责加以确定, 并适时的进行监督和指导, 让其时刻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同时, 为了进一步保障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进行, 档案管理部门还应该建立内部的员工工作制度, 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检查、会议制度、汇报制度、人员轮休制度等加以确定, 确保每个工作岗位的人员到位情况, 并对其当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定、总结, 并及时的做好工作交接及施工日记, 保障建设工程档案的完整性及连续性, 也便于对其进行统一的操作及管理。

四、创新服务方式

建设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其实质上也是一种服务性工作, 要将此项工作做好, 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加强与施工、建设及监理等各部门人员的交流与协作, 为施工、建设及监理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指导及咨询服务 (2) 。同时, 在服务的方式上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 这是改善建设工程档案管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工作中, 需要打破等档案归档的被动管理模式, 要求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主动的走出档案管理室, 深入工地, 到达基层,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宣传, 提高大家按规范进行编制及报送的自觉性;定期的开展相关的咨询及指导工作, 对于某些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 需要对其工程资料员进行相关的组织及培训;积极的参加项目工程的竣工验收会, 及时的发现及提出问题, 并适时的进行督促和整改等。通过不断开展个性化的服务, 使建设工程档案的业务指导更据针对性, 使建设工程档案的编制质量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五、创新工作程序

随着各种建设项目的越来越多,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强度也越来越大, 其工作程序也越来越复杂, 必须对其管理程序进行创新, 实现标准化的统一性管理, 努力实现报送接收、质量验收及业务指导等的统一化管理。具体而言, 就是要严格施工报建程序;完善工程档案的技术性交底工作;加强与安监、质监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定期的开展档案业务的检查和指导;工程竣工后准确的对项目档案进行验收等 (3) 。同时, 还需充分考虑整个档案管理的时效性, 规范管理、严格要求, 不断改善其工作质量及效率。为了保证工作程序创新的顺利实施, 档案管理部门还需不断调整对自身的标准要求, 注重自身的管理经验及能力的提升, 使建设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的协调及规范。

六、创新协作机制

建设工程的档案管理与建设单位的许多部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就需要档案管理部门协调好与各部门的关系, 同时也需要各施工、建设、监理等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及协作, 并建立起高效的协作管理机制 (4) 。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 档案管理部门需要主动对工程信息进行了解, 及时与各部门取得联系, 在进行业务指导的过程中, 不断创新服务方式, 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对具体的规范要求进行制定, 让各个部门明确建档、报送、移交等主要的工作机制及程序, 保证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空白及死角, 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为了 (下转第46页) (上接第44页) 避免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事后处理的弊端, 必须确保档案编制工作同相关建设同步进行, 对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真实的反应, 保障档案的真实性及时效性, 并达到对工程质量、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监督的效果, 在保障档案质量的同时, 也促进了建设单位、纪检监察部门、质安监部门、检察院、投资审评等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 (5) 。

七、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以运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技术已不断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发挥着极大的科学管理价值。在工程档案管理中对其加以运用, 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 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还会使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有利于档案的查询、归档、数据处理和共享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应该把各有关建设单位积极的组织起来, 建立一个项目工程档案管理的的工作网, 负责档案的编报工作, 其相关的主管部门可以随时的对档案编制工作及工程进度进行把握, 及时的发现及解决各种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并对其加以协调和解决。同时, 编报网络还可以定期发布一些经验性的交流信息, 提供互动的合作交流平台, 增强大家的交流与互动, 并接受舆论的监督和指导, 使建设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完善。

八、结束语

建设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管理过程,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建设工程不断增多的形势下, 其工作任务也在不断加重, 其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因此, 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在管理、服务、工作、协作等方面的不断创新, 更好的促进建设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 而对建设工程的档案进行管理是相关建设单位加强自身管理的关键性环节, 它与建设工程的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同时还与项目竣工之后的使用、改造及维修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必须加强对其管理。但是, 目前我国许多的建设单位其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还过于陈旧,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必须对其管理策略进行创新, 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实际经验, 具体的对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创新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注释

1[1]聂博仑.工程档案的有效管理——建设工程质量的保障[J].价值工程.2010 (27) :31-32.

2[2]陈一梅.浅析在新时期下如何加强工程档案管理工作[J].华章.2011 (05) :245-246.

3[3]常玲.浅谈工程档案的管理的方法[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S1) :90-91.

4[4]李素花.浅析如何加强水利工程项目档案的收集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2010 (09) :63-64.

上一篇:RAROC技术下一篇:道路改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