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分析指导论文

2024-07-03

饮食营养分析指导论文(共7篇)

饮食营养分析指导论文 篇1

在经济水平持续上升的过程中, 人们生活水平也跟着提高。 而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 糖尿病会对患者产生一定影响, 同时该种疾病会产生多种并发症, 继而危害人们健康。 临床研究表明, 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绝对火相对的引起脂肪、 蛋白质以及糖类代谢紊乱, 致使患者体内血糖持续升高和排泄尿糖慢性代谢性疾病[1]。 有研究人员曾经指出, 糖尿病有遗传倾向。 关于糖尿病的治疗, 至今并无根治方法。 多采用饮食治疗来控制患者血糖,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最基础的治疗方法就是饮食疗法。 患者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展开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 患者饮食控制能否得当, 与病情的严重性具有直接性的关系。 临床实践表明, 护理人员在对糖尿病患者展开护理措施的过程中, 实行饮食指导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该文将该院2014 年2 月—2015 年2 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6 例为研究对象。 研究澹台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2014 年2 月—2015 年2 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6 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2 例, 女44 例, 患者年龄为30~89 岁, 平均年龄为 (59.3±2.8) 岁。 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8 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以作为对比实验进行比较。

1.2 方法

根据患者分组情况,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行饮食指导。 饮食指导实施步骤如下。

(1) 蛋白质指导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摄取蛋白质的时候, 应当与正常人的水平相近或略高于正常人摄入量。 为保证患者体内氮的平衡性, 患者摄取的蛋白质应当主要以鱼、蛋、奶、蔬菜以及肉类蛋白的形式, 同时还应保证优质蛋白不低于1/3[2]。 成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保持在1.0~1.2 g/kg。 但是如果患者合并肾脏类疾病, 就应当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每天保持在0.5~0.8 g/kg。如果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比较低, 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维持营养平衡。

(2) 脂肪指导控制。 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因此, 糖尿病患者脂肪应当控制在20%~30%, 同时预防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量摄入。 如果该类物质过度摄入, 将会降低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 与此同时, 护理人员还应当注意告知患者在日常饮食中, 预防动物油脂与动物内脏的摄入。 日常饮食应以植物油为主, 多食用蔬菜。

(3) 碳水化合物的指导控制。 通常情况下, 成人患者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在200~350 g。 在此过程中, 如果患者饮食控制得当, 可以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这样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促进葡萄糖的分解利用, 从而有效减轻肝脏的负担。 当然护理人员还应注意碳水化合物指导控制的措施, 可指引患者多食用五谷杂粮与复合碳水化合物。 与此同时, 根据身体的耐受程度, 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 可以促进糖类物质的消耗, 从而有效降低血糖、血脂。

(4) 维生素指导控制。 临床普遍认为, 糖尿病的患者主食与水果的摄入量会受到一定限制, 同时运动的缺乏, 会导致患者产生便秘。 但是维生素的合理使用可有效预防和治疗便利, 同时还可降低血清胆固醇。 基于此, 在患者治疗的时候, 护理人员应当保证维生素的供给, 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此可有效增强胃肠道的蠕动性, 预防出现便秘的情况。 在日常饮食中, 护理人员还应当限制患者钠的摄入量, 每天钠的摄入应当控制在6 g, 但是不可少于5 g。 与此同时, 还应及时补充钙、铬以及锌等矿物质。

(5) 纤维物质指导控制。 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 应当明白糖尿病患者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每天控制在20~35 g。 保持这样的摄入量, 可有效促进胃肠道的蠕动, 同时有助于食物的吸收。 与此同时, 纤维物质对降脂降糖具有一定的影响。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行t检验分析, 计数资料用n (%) 表示, 行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结果显示, 所有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效果良好, 观察组患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2 h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的产生, 主要是患者体内内分泌系统失调引起糖类代谢失衡引起的一种疾病。 关于这种疾病的治疗, 至今尚未有根治方法[3]。 饮食指导是控制糖尿病的主要方法。 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就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量。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血糖、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 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 就会引发多种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病情严重的时候, 还会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以及足、眼等部位发生病变, 对患者健康构成威胁[4]。 糖尿病患者实行饮食控制指导, 就是要在合理控制患者热能摄入量的同时, 保证患者食物搭配科学性, 以此满足患者营养需求。 患者在补充热量的时候, 需要充分结合年龄、血糖、尿糖、体质量、病情等多方面的因素。 临床表明, 脂肪占20%~30%, 蛋白质占15%~20%, 碳水化合物占55%~65%, 患者所补充的总热能, 为预防多余的热量转为血糖, 补充的热量不应超过体质量。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 该类患者需要长时间的保持饮食控制。 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护理的过程中, 不仅要保证饮食可以摄取相应的营养, 还应充分考虑患者饮食习惯, 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饮食需要。 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 患者需要长时间的药物治疗, 而这些药物会对患者内脏产生损害, 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 针对这样一种情况, 饮食控制方法就是要保证在不具有不良反应条件下,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 护理人员在对该类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控制的时候, 首先就应了解饮食控制就是为改善药物治疗引起的血脂异常, 促使血脂、血糖以及血压都能够保持在正常水平, 同时还要满足患者机体的营养需要。 患者尽可能做到少食多餐, 适当展开体育锻炼, 以此增强免疫力[5]。 针对饮食控制指导的特殊性, 护理人员应及时纠正患者饮食中的误区, 加强糖尿病的知识宣传教育, 促使患者认识到饮食治疗对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这样患者才能够自觉实施各项饮食指导措施。 与此同时, 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还可以对患者展开必要的心理疏导, 促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配合临床各项治疗与护理[6]。

综上所述, 在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 予以患者常规化护理促使的同时, 给予饮食指导, 面对控制患者血糖具有良好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侯锐.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方面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13 (28) :162-163.

[2]田敬.针对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4, 22 (23) :129-130.

[3]杨爱秋.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方面的应用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5 (1) :180-181.

[4]龚玉兰.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方面的应用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 24 (6) :81-82.

[5]曾玫.糖尿病护理中饮食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 (19) :52-53.

[6]王殿红.饮食指导卡在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15 (5) :132-133.

饮食营养分析指导论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4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单胎、头位, 临产前无剖宫产指征、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正常足月产妇1 600例, 将从规律宫缩开始接受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的816名孕产妇设为观察组, 将按传统模式护理的784名产妇设为对照组。分别观察2组产后7 d内母乳喂养率, 产后28 d内母乳喂养率, 及产后28 d内新生儿病率。2组年龄、文化程度、孕周、娩出新生儿的体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观察组从入院待产开始接受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 由一对一的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的好处, 为产妇提供营养膳食食谱, 询问日常生活习惯及饮食爱好, 取得产妇及家属的配合。随着产程的进展, 当产程进入第二产程活跃期, 责任护士动态的对产妇身体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具体情况通知家属或院部餐厅准备鸡汤、骨头汤、牛奶炖蛋等含有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食物300~450 m L。胎儿娩出后, 责任护士及时对产妇身体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个体情况给予产妇喂食, 迅速补充营养、能量, 加强体能。对照组产妇按照传统的护理方法, 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进食, 或分娩2 h后返回母婴同室休息室再开始进食。

1.2.2 观察组产妇返回母婴同室休息室后, 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根据其个体条件、身体素质、生活习惯、饮食爱好而制定出最合理、易于接受的科学膳食食谱, 指导产妇家属保质保量准备, 保证产妇的合理膳食。对照组按照传统产后饮食护理方法进行。

1.2.3 产妇返回家中, 转交社区服务中心管理, 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医院提供的食谱对观察组产妇的膳食进行指导。对照组按照传统产后饮食护理方法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早吸吮率为100%, 对照组早吸吮率为96%。2组于产后7 d随访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成功率观察组99.5%, 高于对照组的89.3%,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8.46, P<0.01) 。2组于产后28 d随访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成功率, 研究组98.5%, 高于对照组的80.1%,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7.12, P<0.01) 。

2.2 观察组发生新生儿黄疸5例, 对照组发生新生儿黄疸61例;观察组新生儿腹泻2例, 对照组新生儿腹泻18例;观察组新生儿肺炎3例, 对照组新生儿肺炎21例。观察组新生儿病率0.98%, 低于对照组的12%,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96, P<0.01) 。

3 讨论

母乳喂养是人类繁衍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已在临床领域中达成了共识。母乳是婴儿最为理想的天然食品, 因其含有婴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对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是不可替代的[1,2]。如何提高母乳喂养率成为了关键问题, 因为母乳喂养不但有利于婴儿、母亲、家庭, 更有利于国家、社会、民族。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健康成长必不可少, 婴儿素质的提高不仅可节约我国有限的医疗资源, 更可为子孙后代的健康、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打下坚实的基础[3]。而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第一位是母乳不足, 导致母乳不足有很多因素, 但最直接原因是产妇的膳食不合理;另一方面由于母乳不足导致婴儿免疫力下降, 随时受到疾病的威胁。

综上所述, 保证母亲乳汁充足十分重要, 因此首先要保证产妇的合理膳食, 充足、营养的膳食可以使产妇精神饱满, 心理健康, 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4], 降低产后抑郁症。这些因素都可以促进乳汁的分泌, 提高母乳喂养率, 降低新生儿病率, 促进母婴平安, 促进生殖健康。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是新型产科护理模式, 值得在产科领域全面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对早吸吮、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4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自然分娩的1 6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将从规律宫缩开始接受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的816例产妇设为观察组, 将按传统模式护理的784例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母乳喂养率及新生儿病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产后7 d内母乳喂养成功率 (P<0.01) , 产后28 d内母乳喂养成功率 (P<0.01) , 产后28 d内新生儿病率 (P<0.01) 。结论 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是产科护理的新型模式, 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减少新生儿病率, 促进母婴健康,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病率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07-902.

[2]刘爱东, 翟凤英, 赵丽芳.母乳喂养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 (中旬) 卫生学分册, 2004, 31 (4) :252.

[3]霍凤玲, 龙书勤.影响社区婴儿母乳喂养因素及对策[J].职业与健康, 2004, 7 (20) :142-143.

饮食营养分析指导论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常规产检孕妇112例, 排除有不良嗜好的孕妇, 按其自愿性, 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6例, 孕周16~27w, 年龄24~32 (26.7±2.5) 岁, 体重56~66 (58.4±4.2) kg。对照组56例, 孕周20~32w, 年龄25~34 (27.8±1.2) 岁, 体重54~65 (56.8±7.6) kg。两组孕妇在孕周, 年龄, 体重及营养状况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孕妇仅进行常规孕期管理检测, 不给予孕期营养指导。对于观察组孕妇:采用围产期全程营养指导的孕期管理模式。根据孕妇自身体质状况及孕周数, 由专业由临床医生, 护理人员为孕妇制定一套包括其家庭在内的营养支持方案, 包括均衡营养知识讲座, 个体化营养方案, 营养随访和定期营养状况监测。具体内容有:第一阶段:为孕妇极其家属发放健康营养知识材料, 开展均衡营养知识讲座, 让其了解孕妇各个时期的生理特点及应给予的营养支持, 即孕早期应当保证饮食清淡, 少食多餐, 保证足量碳水化合物摄取, 补充叶酸。孕终末期适量增加鱼禽瘦肉及海产品摄入, 适量增加奶类摄入, 常吃富含铁的食物, 保证每天足够的活动量等基础知识。帮其掌握良好的进食行为, 了解普遍存在的进食误区, 了解孕期易出现的健康问题并学会解决方法。第二阶段:由专业人员根据孕妇具体生理状况, 为其制定个体化均衡营养方案, 嘱其按照合理营养方案均衡饮食。并进行定期电话随访, 询问其实施情况及健康状况。第三阶段:嘱孕妇定期产检, 由专业人员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孕中期 (17~23w) 测评两次, 孕晚期 (28~40w) 测评3次。根据评估结果对孕妇制定个体化改进方案。分娩结束后, 评估胎儿健康状况, 并发放调查表, 调查孕妇对诊疗过程的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孕妇妊娠分娩期并发症数量及剖宫产率, 比较两组及胎儿健康状况以及两组孕妇对诊疗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 用±s表示计量资料, 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用t检验比较组间,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妊娠分娩期健康状况及剖宫产率比较

观察组孕妇妊娠贫血, 妊娠期糖尿病, 水肿, 胎膜早破, 产后出血发病率, 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胎儿健康状况比较

观察组胎儿畸形, 巨大儿, 早产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孕妇的诊疗满意度

观察组的诊疗满意度 (98.2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 (71.4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女性受孕后其机体为满足妊娠需要而产生了适应性变化, 而孕妇在妊娠期所需的营养, 既要支持孕妇个体的需求, 也要维持一个受精卵40w发育过程所需的营养需求[4]。所以,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是保证母婴正常发育的基础[5]。本文通过对孕妇实施孕期营养指导发现, 观察组孕妇在妊娠分娩期并发疾病数量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胎儿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诊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目前, 很多孕妇对孕期营养支持存在着认知误区, 很多女性在得知自己怀孕后, 就开始有意识的增大饭量, 担心胎儿摄取营养过少, 有些孕妇认为, 有营养的食物摄取越多越好, 还有些孕妇认为, 水果蔬菜比饭更有营养, 所以成倍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6]。针对这种现状, 对孕妇进行产前孕期营养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怀孕不同时期胚胎生长速度不同, 加之孕妇个人体质不同, 所以给予孕妇个性化体质和时间的阶段性营养支持很有必要[7]。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让孕妇走出认知误区, 食量加倍并不等于营养加倍, 这也是很多孕妇形成“肥妈不肥孩”的原因, 太多的营养摄取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积存过量的脂肪, 造成分娩困难。个体化营养指导能够保证孕妇和胎儿合理均衡的营养, 预防或治疗胎儿体重过轻或过重, 预防控制妊娠期贫血, 可防治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便秘等常见症状[8]。

综上所述, 孕期营养指导对孕妇和胎儿作用显著, 可明显改善母婴健康状况,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孕期营养指导对孕妇和胎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产检的孕妇112例, 按其自愿性, 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 对于对照组孕妇仅给予常规孕期管理, 而对观察组孕妇在常规孕期管理基础上给予合理营养指导。比较两组孕妇妊娠分娩期并发症数量及剖宫产率, 两组及胎儿健康状况及两组孕妇对诊疗过程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孕妇在妊娠分娩期并发疾病数量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胎儿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且观察组的诊疗满意度 (98.2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 (71.4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孕期营养指导对孕妇和胎儿作用显著, 可明显改善母婴健康状况,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孕期营养指导,孕妇,胎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萍, 赵玉芝.孕期营养定量分析指导临床决策支持系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 21 (2) :8-10.

[2]廖群英, 朱昭颖, 庞义坚, 等.孕期个体化饮食营养指导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28) :4388-4390.

[3]Rita J, Gustafsson, Siv, et al.The Lactobacillus flora in vagina and rectum of fertile and postmenopausal healthy Swedish women[J].BMC women’s health, 2011, 11 (1) :17.

[4]景建玲, 夏海鸥, 樊雅静, 等.钙营养指导对孕妇富钙饮食和骨健康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2, 26 (10) :896-899.

[5]王金娥.孕期个性化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2, 18 (12) :159-160.

[6]王惠英.孕期营养指导对胎儿发育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15) :217.

[7]王旭霞.DOHa D孕期营养监测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2, 3 (4) :216-218.

饮食营养分析指导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产科门诊2013年1—12月确诊GDM的孕妇13例为观察组 ,2013年1—12月份确诊为GDM的孕妇11例为对照组 , 两组孕妇均为单胎 , 孕前无糖尿病史及其它内科疾病。

1.2 诊断标准

对于收诊的孕妇在其妊娠时间到达26周左右的时候进行一项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测试 ( 简称OGTT)。OGTT试验前连续3 d正常体力活动 , 正常饮食。前1 d晚餐后禁食至少8 h至次日晨 ( 最迟不超过上午9时 ), 检查期间静坐、禁烟。空腹血糖≤5.1 mmol/L,5min内口服葡萄糖75 g加300 m L水 , 服糖后1h血糖≤10 mmol/L, 服糖后2 h≤8.5 mmol/L, 这几种数据当中只要有一项超过了正常值的话 , 我们就可以把孕妇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1.3 方法

观察组给予GDM饮食指导 , 对照组为普通日常饮食 , 无需按照饮食指导对于每天的能量和营养进行严格的控制。

1.3.1制定饮食计划采用个体化饮食指导的方法 , 按照患者的体重、身高、孕周和劳动强度等具体情况设计具体的饮食处方。1.3.2饮食指导方法妊娠早期糖尿病孕妇需要热量与孕前相同。妊娠中期以后 , 每日热量增加200 kcal。其中糖类占50%~60%,蛋白质20%~25%, 脂肪占25%~30%。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太过于控制患者的饮食 , 因为过于控制有可能导致孕妇饥饿性酮症及体内的胎儿因为营养不良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可以指导妊娠糖尿病孕妇总热量分3餐和3点 , 每餐的热量依次为早餐20%, 早点5%, 午餐30%, 午点5%, 晚餐30%, 晚点10%, 品种以五谷杂粮为主 , 外加、瘦肉、蔬菜、低糖水果 , 拒绝甜食等 , 晚点主要以蛋白质为主。另外还需要控制孕妇的体重增长 , 体内的血糖含量在用餐后1 h控制在8 mmol/L以下[4]。

2 结果

对于观察组的13例妊娠糖尿病孕妇按照医院制定的饮食指导进行控制后 , 妊娠末期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 孕产妇分娩结局及并发症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病人饮食指导 篇5

1 病人入院时

1.1 了解情况

凡糖尿病病人入院后, 营养科会收到相应的糖尿病饮食医嘱的通知, 接下来会有营养师下病房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身高、体重、简要病史、饮食习惯、糖尿病病程, 以及对饮食治疗的掌握情况。

1.2 制订饮食治疗计划

根据身高、体重及理解体重, 计算出病人住院期间每日热能需要量。结合病情确定3大营养素供给比例, 采用“食物交换份法”确定每日各种食物应进数量。

1.3 开设饮食处方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 为每位住院糖尿病病人开设1份饮食处方。处方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理想体重, 1 d总热能需要量, 1 d食物总份数, 每日谷薯类、蔬菜类、肉蛋类、豆乳类及油脂类应进食份数, 最后是餐次分配指导。

2 病人住院期间

2.1 饮食处方

将制订好的饮食处方发给病人的同时, 我科室准备了相应的饮食治疗方面的宣传单和小册子。目的在于让病人更好地了解饮食治疗方面的知识、意识及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营养师会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 进行相应讲解、指导, 如食物的热能比例, 食物间份数的交换等。

2.2 病房巡视

病人住院期间, 进食糖尿病饮食, 接受饮食处方的同时, 定期对饮食治疗情况进行病房巡视, 平均每周2次。在巡视过程中病人会向我们提出食物选择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 营养师会进行耐心的讲解, 以便使病人在住院期间能够掌握食物交换方法, 逐步达到自行合理选择食物的目的。

3 病人出院前

3.1 出院饮食处方

由于糖尿病病人出院后会继续从事不同的工作, 为了坚持饮食治疗, 在病人出院前详细询问工作性质, 以确定劳动强度, 然后重新开设一份出院后饮食处方, 以确保出院后工作过程中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

3.2 出院饮食医嘱

病人出院后由于每日食物均要由自己选择, 这对于多数病人有一定难度, 于是在病人住院期饮食指导及食物交换方法学习应用的基础上, 在病人出院前发给病人一份出院饮食医嘱包括可选择食物, 少用食物及不用食物, 并对每日食盐、食油、鸡蛋、牛乳等用量做具体规定, 对餐次分配方法和加餐方法提出几种建议等。

痛风病饮食指导及预防 篇6

1 病因病机

(1) 素体阳盛与现代医学称痛风病为"高贵病"有许多相似之处。此型病人多为肥胖、健硕之人, 其中富商占33%, 医师、律师占26%, 商界人士占20%。 (2) 脾肝失和、湿热内生、外驻关节, 内留肝腑此型病人饮食多, 不节制, 酒、海鲜等食之较多, 常有不良习惯饮食, 致脾肝失和。 (3) 六淫侵袭尤以风湿邪为甚, 邪滞于肌肤、关节、骨骼、脏腑, 滞则不通, 致使关节肿大, 结石生成, 不通则痛, 多于夜间发作。 (4) 先天性代谢缺陷性疾病多有遗传史及有家族史。 (5) 起居失常不爱运动或久站、久立, 下肢血流不畅, 尤其痛风患者夜间久坐不眠, 劳倦过度, 加重并使邪浊流驻关节、肌肉、骨骼, 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痛风发作。

2 饮食指导

(1) 应坚持低嘌呤 (或无嘌呤) 饮食: (根据嘌呤多少将食物分为三类, 第1类为含嘌呤高的食物, 每100g食物含嘌呤100~1 000 mg。如肝、肾、心、脑、胰等动物内脏;肉馅、肉汤;鲤鱼, 鲭鱼、鱼卵、小虾、蚝、沙丁鱼等;鹅, 鹧鸪, 此外还有酵母。第2类为含嘌呤中等量的食物, 每100g食物含嘌呤90~100 mg。如牛、猪及绵羊肉;菠菜, 豌豆、蘑菇、干豆类、扁豆、芦笋、花生等。第3类为含微量嘌呤的食品, 如牛奶、鸡蛋、精白面、米、糖、咖啡、可可及除第2类所列菜类以外的蔬菜及水果类。) 急性期与缓解期膳食的选择急性期:应严格限制含嘌呤高的食物, 以免外源性嘌呤的过多摄入。以牛奶, 鸡蛋为膳食中主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以精白面, 米为热量的主要来源。选含嘌呤低的蔬菜和水果, 限制脂肪量。缓解期:给予正常平衡膳食, 以维持理想体重和正常血尿酸水平。由于蛋白质摄入能加速痛风病人尿酸的合成, 每日摄入不宜超过1 g/kg。每周2 d选用牛奶、鸡蛋、精白面等含微量嘌呤的食品, 5d选用牛、猪及绵羊肉;菠菜, 豌豆、蘑菇等含中量嘌呤的食物。 (2) 多饮水:稀释尿液, 每日液体摄入总量需达2 500~3 000 ml, 使排尿量每日达2 000 ml以上, 防止结石的形成。为防止尿液浓缩, 让病人在睡前或半夜饮水。准确记录病人的饮水量和尿量。 (3) 忌饮酒, 为防止血尿酸增高, 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特别是啤酒, 因啤酒花极易诱发痛风, 故应绝对禁止。 (4) 低热量:防止超重或肥胖, 应缓慢减体重, 以免诱发痛风。蛋白质供给应尽量选用牛奶或鸡蛋, 少用肉类、鱼类和禽类。 (5) 鼓励病人选食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 既能促进排出尿酸又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以利于痛风的恢复。如蔬菜、马铃薯、甘薯、奶类、柑桔等。禁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之品;急性发病期应禁食粗粮食物。 (6) 低脂肪:脂肪具有抑制尿酸排出的作用, 应限制摄入, 每天油脂应控制在25克左右, 以植物油为主。 (7) 低盐:痛风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 应限制钠盐, 每天应限制在2-5克以内

通过对痛风患者的饮食指导, 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并掌握痛风病的知识, 建立和改善饮食结构。对饮食指导前后的痛风病患者的血尿酸, 尿尿酸变化有明显的差异 (合理饮食治疗能减少外源性嘌呤的摄入, 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 降低痛风的急性发作, 降低或减轻关节畸形及肾脏损害等并发症。

3 预防

痛风本身虽不会直接致命, 但若不加予妥善治疗, 使尿酸持续过高, 其合并症却是后果甚虞。为了预防痛风, 医师建议, 年轻人应每6个月、49岁以上者应3个月, 定期接受血中尿酸值检查, 并从生活与饮食两方面着手, 杜绝一切痛风的诱因。

(1) 不滥服成药 (2) 不喝酒, 尤其啤酒&apos;葡萄酒等发酵的酒类 (3) 不过度劳累, 保持心情愉快 (4) 维持理想体重, 不可过胖 (5) 每日适度运动利多喝水, 每日维持2000ml以上的尿量 (7) 预防痛风的饮食原则, 少吃含大量嘌呤的食物 (8) 不要吃高脂肪食物, 因为高量脂肪会抑制尿酸的排泄 (9) 忌吃过咸, 有研究指出, 钠会促进尿酸沉淀○10勿暴饮暴食或饥饿过度○11多吃碱性食物, 以促进尿酸溶解、不易沉淀○12多吃维生素BC含量丰富的食物, 可促使组织内淤积的尿酸盐溶解○13亨煮肉类食物, 先烫去血水、稍煮后, 再倒去汤汁, 重新加水煮汤或卤或红烧, 如此可去掉约50%的嘌呤○14多吃高钾质食物, 如香蕉、西兰花、西芹等。钾质可增添尿酸沉淀, 有助将尿酸排出体外。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变化及工作压力增大, 劳累等因素, 以前发病率很低的痛风病, 逐年呈现上升趋势, 目前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之一, 本文分析希望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提高依从性, 培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促进康复, 预防复发,

关键词:痛风,饮食指导,预防

参考文献

[1]郑梅.痛风症饮食治疗原则[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 (4) :490.

[2]董文琴.痛风症的饮食治疗.中国民间疗法, 2007, 15 (01) .

饮食营养分析指导论文 篇7

关键词:个体化宣教指导,糖尿病,饮食营养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其发病于与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1]。据不完全统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 我国糖尿病患病群体呈逐年递增且年轻化发展趋势[2], 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安全, 积极有效的控糖干预是稳定血糖水平、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相关研究表明, 饮食不当是影响糖尿病患者控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3], 如何有效纠正其饮食营养误区、提高控糖、稳糖效果也成为各学者探究的热点话题。该次研究以此为方向, 对124例社区常住糖尿病患者予以个体化宣教指导干预, 获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于我社区入住的124例常住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验室检查, 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根据患者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时间分为研究组 (A组, n=62) 和对照组 (B组, n=62) 两组, A组患者中男39例, 女23例;年龄35~77岁, 平均 (52.5±3.1) 岁;中位病程 (8.2±2.0) 年;糖尿病类型:Ⅰ型11例, Ⅱ型51例。B组患者中男38例, 女24例;年龄34~77岁, 平均 (52.3±3.2) 岁;中位病程 (8.1±2.1) 年;糖尿病类型:Ⅰ型12例, Ⅱ型50例。两组患者在上述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符合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者; (2) 病历资料完整者; (3) 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 (1) 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者; (2) 随访期失联或中途退出者; (3) 孕期或哺乳期妇女; (4) 合并精神疾病、意识不清、语言障碍或听力障碍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心理护理、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定期随访等常规社区护理措施;其中A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予以个体化宣教指导干预措施。比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差异, 记录其干预前后热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钙、铁、锌、蛋白质、胆固醇等膳食营养摄入变化情况, 予以生活质量调查表 (SF-36) 评估患者健康指数差异。

1.4 SF-36评估标准[5]

量表分为生理机能 (PF) 、生理职能 (RP) 、躯体疼痛 (BP) 、一般健康状况 (GH) 、精力 (VT) 、社会功能 (SF) 、情感职能 (RE) 、精神健康 (MH) 等8个维度, 此次评估以PF、RP、GH、SF等4项维度为评估依据, 每项维度均以100分为满分, 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行χ2检验, 组间比较采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指标对比情况分析

干预前, 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两组患者各时段血糖值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 其中A组降幅大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 a同干预前对比P<0.05

2.2 每日膳食营养摄入变化情况对比分析

干预前, 两组患者在每日膳食营养摄入水平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两组患者除碳水化合物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 (P>0.05) 外, 热量、脂肪、蛋白质、胆固醇等膳食营养摄入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膳食纤维、钙、铁、锌等膳食营养摄入指标则显著提高,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中A组患者各指标变化幅度大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a与干预前对比P<0.05;b与B组对比P<0.05

2.3 SF-36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干预后, A组患者PF、RP、GH、SF等健康状态评分均显著高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3.1 健康宣教

相关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是其出现饮食营养误区的关键因素之一[6]。在社区内定期开展糖尿病健康宣教讲座, 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担任主讲, 能通过讲座及发放知识册的形式使患者提高安全意识及控糖意识, 充分认识到积极干预治疗的重要性, 转变其治疗观念, 提高服药依从性, 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3.2 饮食指导

3.2.1 主食指导

当前我国国民主食摄入以米、面为主, 其在碳水化合物含量上无明显差距。宣教中应当叮嘱患者合理搭配粗细主食, 在每日确保米、面等摄入量的同时可增加红薯、玉米、高粱等杂粮的摄入量, 但需保持适度原则, 以免过多食用粗粮造成厌食、胃部不适症状, 影响营养吸收。

3.2.2脂肪摄入指导

宣教中应强调每日最佳脂肪摄入量为总热量的25%以下, 避免过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增加高血脂症发生风险;患者可通过每日控制食用油水平 (<20 m L) [7]、适量食用坚果类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等方式降低脂肪摄入量, 提高预后水平。

3.2.3 甜食摄入指导

多数患者在确诊后禁食蔗糖或含蔗糖食物, 认为只要食用无甜味的食物就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临床研究表明, 糖分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得, 并非控制甜食摄入就能有效避免血糖水平上升[8]。宣教中, 护理人员应重点强调, 在控制甜食摄入量的同时叮嘱其适量摄入点心 (甜、咸皆需控制摄入量) 、水果、以木糖醇、糖精或甜叶菊调味的食物等, 以此达到理想的控糖效果。

3.2.4 烹饪方式指导

宣教中应当叮嘱患者以蒸煮、伴、炒、闷、汆等科学烹调方式烹饪菜品, 尽可能减少食用煎炸、糖醋、烟熏等方式烹饪的菜肴。食用时注意烹饪时间, 以新鲜烹饪菜品为宜, 避免食用隔夜或隔餐食物。

综上所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定期开展个体化宣教指导活动, 通过健康宣教及饮食指导的方式有效纠正糖尿病患者饮食营养误区、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雨薇, 童南伟.2013年糖尿病重要临床进展回顾[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4, 30 (11) :950-953.

[2]徐瑜, 毕宇芳, 王卫庆, 等.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报告解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4, 30 (3) :184-186.

[3]陈林军, 蔡东联, 林宁, 等.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调查与饮食治疗效果评价[J].武警医学, 2009, 20 (2) :110-112.

[4]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1:5.

[5]何亦红, 宋亚军.临床实施糖尿病饮食宣教的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报, 2011, 18 (16) :26-28.

[6]潘学民, 赵庆瑞.个体化指导在纠正糖尿病病人饮食误区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1) :141-143.

[7]万建红, 何立环, 王殿辉, 等.院外延续宣教对糖尿病足中高危人群自护行为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4, 36 (17) :1564-1566.

上一篇:应用层流量下一篇:强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