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我们的文化

2024-10-10

读懂我们的文化(精选5篇)

读懂我们的文化 篇1

据中国网消息, 6月7日, 高考语文刚结束, 著名媒体评论员王传涛先生就在中国网发表了针对今年各地高考作文的评论文章, 称读者应该透过这些高考作文题, 读懂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文章摘录如下: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在高考作文之中, 我们能够读懂“我们生活的时代”。通过对今年各地方高考作文题目的解读, 我们也不妨理一理高考作文与“我们生活的时代”的关系。先说说广东高考作文“你想生活的时代”。这可能是一部“穿越剧”, 也可能是一部“幻想剧”, 但是无论如何, 我们能够通过这样一个题目, 发现理想生活状态中的社会法则, 更能够窥视当下社会之中我们个人以及公众群体的不完美状态。或者, 对汤因比而言, “公元一世纪的新疆”充满了各种文化整合;或者对居里夫人而言, “生活在一世纪以前”意味着有更有趣的生活, 那么, 对于我们每个个体, 也都有一个“桃园世界”, 也都有对当下社会问题的种种态度。对此, 考生们不妨进行大胆的“穿越”与“幻想”。而更多的高考作文题目瞄向了当下社会的道德问题。对海南省的《随手小善会有大的回报》、浙江省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安徽省的《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北京市的《火车巡逻员的故事》、上海市的《心灵闪过的微光》和重庆市的《拯救冷库工人》等题目, 都可以有“道德建设”方面的解读。当下而言, “道德滑坡”“道德血液”是非常时髦的社会话题, 这些高考作文能够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情况, 在作文之中让行将步入大学的莘莘学子进行一些道德思考, 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读懂我们的文化 篇2

《平凡的世界》为何感人?它究竟凭借何种力量打动千万读者,激励不平凡的人生?

关键词之一:向上

《平凡的世界》为何能畅销那么多年、激励那么多人?许多专业人士并没有把它当做文学作品来解读,而是当做社会现象来剖析。其中一个因素被反复提及——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

一位研究生曾在纪念路遥的研讨会上讲述,自己早年从乡下来到城里的重点高中,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讲着不标准的普通话,在周围都是城里孩子的校园里,当时产生了很强烈的自尊心受挫感。那时看到《平凡的世界》,他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很多像他这般,怀着自尊、带着热情,但又沉默的乡下孩子。

今天喜欢这本书的90后们,不少也是“乡村青年”,他们从乡村到城市,身份、文化的落差,以及为克服落差的奋斗和自尊,与书中的主人公高度重合。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在路遥的那个时代,城乡落差更多体现在经济上;而今天,城乡落差则主要体现在文化上。如今新崛起的乡镇社会,通过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使得一部分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不比城市白领差,可是他们在文化上依然处于弱势,有一种文化自卑感。

“比如,一个城里人觉得,我虽然只是小白领,收入一般,但是我懂艺术,喜欢喝咖啡。”张颐武说,同样是西餐馆,小城市也有,但大家就觉得比不上大城市的西餐馆。这种文化自卑,让今天的乡村青年进入城市后,依然感受到了失落。

这恰恰是《平凡的世界》能够触动这批年轻人的地方。读完《平凡的世界》,看到一个农村青年如此向上,读者被激励被感动,化失落为力量,文化级差成为一道可以攻克的目标。

“所有古典戏曲、巴尔扎克的小说、琼瑶剧里,都有这一套激励人心的东西。向上,翻身,改变命运,走向通俗意义上的成功,是永恒的母题,直击人性本能,永远打动人、激励人。”张颐武说。

所以潘石屹自言,《平凡的世界》他看了7遍,每当遇到困难,他都会看一遍。路遥自己也说,他想走出大山。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基层人群向中产阶层流动,人们向上、向上,再向上流动。这是中国高速发展的整个过程,是城乡有别的普遍现实,形成了“向上”这个永恒主题。故而,不少学者认为,只要城乡二元结构存在,《平凡的世界》永远具有激励的力量。

但是张颐武说,世界开始扁平了。未来的中国,城乡间的文化差异日趋减少,这本小说或许就到了流行的末期。它特别能打动那些经济、文化尚处于弱势的群体。可是当中国城乡一体化以后;当乡镇社会该有的高端服务、文艺范儿一应俱全以后;当未来人们的观念里,小城镇已经没啥不好了以后,小说的激励作用,终会淡化。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则把“向上”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世俗的向上”,有更高的地位、更好的回报,生活幸福美满,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另一种是“超越的向上”,比如华盛顿在美国战争胜利后当回一个农民,比如功成名就的人千帆过尽放下一切,最终回归淳朴。而后者,更具有精神意义上的“超越”。

《平凡的世界》,真的就是写平凡的人们,如何平凡地向上流动。人,是平凡的。世界,也是俗世的.。

关键词之二:独立

人到中年的上海白领许秋依然记忆深刻,曾经,对着空荡荡的家,一个人边吃米粉,边听广播里播放《平凡的世界》——这是她高中生涯每天重复的画面。

许秋是那种“挂钥匙”的上海小孩,父母工作忙碌,每天中午自己回家吃饭,把爸妈前一天烧好的菜温一下,偶尔再加一点青菜,混成一碗米粉,边吃边听广播。

按理说,她的人生经历与《平凡的世界》毫无相似之处。但是,当她第一次听到《平凡的世界》时,整个人被震住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似乎在她面前敞开。小说中,那些比她年长的青年,在人生岔道口的迷茫和奋斗,深深吸引了她。

究竟是什么,让她这样一位城市少女产生了共鸣?许秋用了一个词:独立。

“我在厨房一个人烧饭,书中的主人公独自在矿山奋斗。”许秋说,这让自己感到,一个人独立地面对生活,实在不算什么。因为这世界上还有比自己生活更艰苦的人。

“这本书对我人生最大的意义在于,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是最糟的,永远有比你境遇更差的人,他们在昂扬地生活着,自己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这让还没踏入社会的高中生许秋,从此有了成熟的心态。

梁永安评论这本书为什么能跨越时代的鸿沟,也用了一个类似的词:孤独。

尽管时代背景不同,然而书中的主人公,一个人独立地面对命运,面对世界。那种力量,对今天失去集体组织和集体归宿感的现代人,反而更有感召力。个体的坚韧,个体的苦难,更能打动现代人。尤其是那种处在不被理解的孤独中,难以向人言说的状态,让当代人感同身受。

“中国人天生受不了失群的孤独感。一个人如何独自面对一切、承担一切,这种东西在西方人看来已经很适应,但在东方文化里,它永远是个问题,它让人焦虑。”梁永安说,而《平凡的世界》,恰恰为孤独的个体们,提供了一种温暖的力量,让现代的个体有了独自面对一切去奋斗的勇气。

只要心里孤独感造成的焦虑仍在,个体独立面对世界的不安仍在,这本书将会一直有共鸣,一直打动年轻人。

关键词之三:真诚

《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的真诚、厚道,让人感动与感怀。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人的道德问题和处事态度,但是梁永安认为,放在不同时代背景,真诚有不一样的分量。

在中国古代,真诚是付出,也是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熟人社会、农耕文明的价值观念。“但是现在,离开了土地,假使你想真诚地对待自然,也没有自然可以对待。”梁永安说,在陌生人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有许多无奈,需要遵循一套公共通则。客气就是冷漠,寒暄并不走心。不悦、压抑、紧张感倍增。陌生人相处,每个人面对不同的人,都戴上不同的面具。想表现真诚,反而增加了生存难度。

所以看书时,感动归感动,但感动的瞬间过后,人们会发现它很难贯穿在生活里。恰恰是真诚的稀缺,使读者面对主人公那样的德行和善良时,感到心灵被净化,激起强烈的喜欢和欣赏。

“但对当代人来说,虚拟的瞬间感动和日常生活是割裂的。”梁永安分析,路遥的书,毕竟只是书。笔下的真诚、善良,是人们潜意识里的“回味”,更像是“浪漫主义的想象”。

路遥所书写的农村社会,留恋传统,带有传统人际关系的温情。可现实是,当时的农民正处于社会巨变中,处于现代社会的雏形中。比如书中已经提到一个细节,有人要求井里面撒点消毒剂,这种现代文明对农村生活的影响,乡村生活方式的破碎,正是那个年代的现实,可惜《平凡的世界》并没有演绎那时农村社会的变化和纠结,反而给了乡村社会一道“温情脉脉的面纱”。小说从逻辑的展开上,也必然要让主人公的真诚,获得施展和回报。

这其实是一种追忆,是路遥的愿景。他认为人是善的,人性从基因里,就遗传了对真善美的渴求,持续不断的真诚,最终会感动人。

但从现代社会的实践来说,如何让浪漫的想象成为温暖的现实,如何让真诚成为陌生人的相处之道,这不是一个单纯的道德问题。它需要培育人的权利意识,培育市场的主体意识、规则意识,需要建立平等、尊重的诚信机制,需要更多脚踏实地的实践。

对浮躁的社会来说,真诚太宝贵。“读者的阅读心理,有点像巴尔扎克时代。”梁永安说,“留恋温情脉脉的一面。这恐怕也是这本书影响力的文化空间所在”。

当无数当代人,都满怀巨大的欲望,想要获得个体的发展时,整个社会仿佛蘸上了酵母,不断膨胀和发酵。然而过了这个阶段后,人们会重新留恋、挖掘出传统社会那些温暖的价值。

“所以,路遥的书、书中焕发出来的那些基本价值,不会过时,它们对未来,永远有意义。”梁永安如此评价。

关键词之四:自尊

自尊,是梁永安特别欣赏这部作品的地方。“我们一直说对别人爱护、尊重。但人类首先应该是对自己自身的灵魂、人格、价值,怀有高度的自我尊敬。”

别人给予的东西都会变化,唯有自尊,才能恒定。一个自尊的人,面对任何环境的变化时,都能始终展现一股百折不挠的力量。在梁永安看来,自尊是文明的核心。比如公共汽车上让座,不是为了要别人心怀感谢,而是自己应该让座,这是自我人格修养的体现。

《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每每为对方考虑,放弃了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这在今天的生活里,对活得十分自我、表面光鲜灿烂的现代人来说,特别有启发。

“自尊表现出的原则,是对生存价值的肯定,不仅仅是道德上的善,更是维护了一生的操守。”梁永安说,很多现代人的生活是有条件的。外在有什么条件,现代人就做什么事情。但是路遥笔下的人物不是,他具有恒定性,从中寻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位置、人格立足的原点,不为外在的条件变化所动。与其用“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这类形容词来表达,还不如说,归根到底,这是自尊人格的力量。它也恰恰是现代人极其缺少,却又内心极度渴望的东西,是一个人精神价值的支撑点。

梁永安评价这本书的社会影响:“激励个人奋斗尚在其次,它建立了一种生活方式的意志和标准,这是《平凡的世界》的意义所在。”

纪录片《路遥》的制片人吴建荣曾说:《平凡的世界》不仅是一个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小说世界,路遥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活在我们中间,而且还打开了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门,人生格局就此改变:空阔、宽容、坚硬、柔软、写实。

关键词之五:逐梦

梦想,已经成为时代语汇。然而当年,能够表现平凡人逐梦的现实作品,还真不多。

《平凡的世界》内容涉及1975年到1985年间中国城乡间的社会生活。这10年,中国社会充满了密集的历史事件。普通人的生活和心路历程究竟是什么样子,本有太多可以言说,但奇怪的是,那个时代,文学界开始了通俗与高雅之分,流行的是意识流、象征主义、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等等一般大众读不懂的东西。

张颐武说,像路遥那样,作品不概念,还用传统的笔法对社会进行深描,在当时是少数。连路遥自己,都觉得落伍了。“如果说,莫言的作品在高端文学圈和大都会里流行,那么路遥的作品,就是在基层社会流行。”

张颐武分析,那时候的文艺青年,不是今天喜欢读马尔克斯、卡夫卡的小资青年,而是那种缺乏深造机会,在群众艺术馆里受到点启蒙,时不时还会诞生一个“农民诗人”、“工人诗人”的群体。他们是那个年代路遥的拥趸,很多人并没有专业的现代主义文学修养,而只是发自内心地喜爱《平凡的世界》。

其实这种情况,放在今天依然如此。《平凡的世界》今天的读者,依然以普通的、乡镇的、三四线城市青年为主。他们可能喜欢看《泰囧》,以王宝强为榜样,激励自己。他们一方面在基层干活,另一方面又怀有梦想,希望跨越平凡世界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沟沟壑壑。

这批今天的新读者、新梦想者,是中国中产阶层的后备军。这批人的成长与梦想,与《平凡的世界》里描述的主人公的奋斗历程,有太多相似性。所以他们看《平凡的世界》时,代入感很强,几乎把自己当成了主角。

张颐武说,到了今天,大众文化是社会主流。市场经济里,文艺青年和普通青年分开了,普通青年的趣味是发自内心的,而文艺青年的趣味是靠学习培养的。《平凡的世界》恰恰就是普通青年、大众文化的那款菜,寄托了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和梦想的方式。

说完逐梦的人群,再来说逐梦本身。“逐梦不是树立一个纯净的水晶,随后去追求。而是人生有很多难以言说的美好,但现实又有许多顾虑,偏偏有一种关键性力量,让你愿意去跨越那么多顾虑。它体现的是自我净化和选择的力量。”梁永安如此解释,梦就是一种选择。在各种选择里,你其实不知道自己能得到什么,但就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你做出了选择,让你变得和别人不一样。

堂·吉诃德是人的基本精神。我们当下充满了丰满的物质,人一直埋头在物质的想象中。《平凡的世界》提供了一种来自纯粹精神世界的力量,一种选择梦想的力量。

许秋说,20多年前,当她听闻路遥逝世的消息,第一次为一个陌生人潸然泪下。路遥与许多人未曾谋面,但是他让无数读者立志要过一个有意义、不一样的人生。

“我觉得这是路遥伟大的地方,他留下了自己活过的印记,改变了那么多人,他没有白来世间走一遭。”许秋感慨。

尽管在专业评论家眼里,这部小说有种种的弱点,但是从大众得到的激励中,能看到一个中国社会在转型、变迁的阵痛里,如何一步步走向明天的奋斗精神和向上的精神。

我们怎样写《读懂列宁》 篇3

问题出现在哪里?首先,时代的主题有所转移。列宁主要生活在激烈的革命和战争的时代,他的思想和实践,富于那个时代的特征,这是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如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他的某些具体论点和主张,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或者显得有点过时了。然而,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列宁,他的理想目标远没有实现,列宁主义的思想实质,仍然具有深远意义和生命力。其次,列宁逝世之后,他的思想不仅受到敌对思潮的公开攻击,而且受到教条主义的内在扭曲。斯大林关于列宁主义的一个定义是:“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的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这个定义,曾经长期支配着人们对列宁主义的理解。它强调了列宁主义的时代性和国际意义,无疑有其正确与合理的一面。但是,几十年来的历史实践说明,它的缺陷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完全忽视了列宁主义的民族特点;第二,忽视了列宁主义的丰富内容,特别忽视了列宁后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事实上,离开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就不能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列宁主义。

《读懂列宁》一书,就是通过介绍列宁的生平,历史地评述列宁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具体揭示列宁思想的理论来源、与国际其他思潮的关系、评析有关列宁主义的争议等等,力图再现一个活生生的列宁,恢复列宁思想的全貌,对过去所理解的列宁和列宁主义,进行一番审视和反思,拂去历史的灰尘,澄清某些曲解和误解,全面把握列宁主义的思想实质。

具体说来,《读懂列宁》有针对性地着重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1.列宁思想的类型。列宁自幼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培养了反抗专制制度的个性。他的生活一直贴近人民群众,理论上始终请教于马克思。十月革命后,他对官僚政治疾恶如仇,关注社会主义民主问题。列宁的思想属于民主的类型,而不是专制的类型。2.列宁的思想历程。列宁的思想不是凝固不变,也不是直线发展的,而是包含着起伏与转变的一个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至少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转变和升华。在哲学认识上经历了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到《哲学笔记》的某些转变和升华;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经历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3.列宁思想的高峰。列宁全面丰富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下了三部著名的笔记,即八个《哲学笔记本》、《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马克思主义论国家》。在后两部笔记的基础上,列宁写成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国家与革命》两本名著,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4.列宁主义的实质。围绕列宁主义的争议,讨论对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的估价问题,全面评论了斯大林关于列宁主义的定义,说明列宁主义是时代本质与俄国民族特色的有机统一,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5.列宁主义的国际地位。从总体上看,列宁主义是适应二十世纪社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的,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国际思潮的主流。它吸收了西方人道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积极成果,它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6.列宁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本书最后涉及了列宁在国家学说和建党学说上的建树与不足。说明列宁主义遗留下有待解决的迫切问题。能否进一步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这是不能不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

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列宁和列宁主义面临激烈争议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对于有分歧或相对立的观点,不作简单的批判或否定,而是认真分析,展开讨论。作者相信,这样会更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读懂文化的“真”作文 篇4

有人说,愿做汨罗河里流淌的水滴;有人想,做南山篱下一支幽菊,因为他们散发出“文化”的清香。在这个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中,文化,是这般神秘,又这般宽阔,这般惊喜,又这般的熟悉。在这满是性灵的文化里巷,魂牵梦绕;对于烙满沧桑的文化山石,潸然泪下,犹如有幸进入过某位旷世奇才的文化素材中。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文化,这一切的一切全是文化对我的洗礼……

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如打麻将的人说我不是好赌而是宏扬国粹,我想这话在麻将馆里经常能听到。有时喝酒的人会说,我不是嗜酒,我是在传承“酒文化”。在现在的社会上,看似文化“遍地开花”,粗略一看,国民素质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但是,在这些文化之中,全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文化吗?我想不是吧!在现实的社会中有许多不是真文化,都是人们为了“修饰”的一种语气词,中国地大物博,中国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但其中有人并不尊重文化。当你一个人静下心来想一想,用心思考一下,社会的一切一切你都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你将会慢慢的感受到社会生活带给你的美好和温暖。渐渐的,你会发现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你遥望的山川中,在你哼唱着歌走过的小路上,在你追蝴蝶的草丛间,在郎朗书声的教室里,在一呼一吸中,在流云与河流中……而在扑面而来的文化中,有许多的`真文化和伪文化,对于我们,就应该多多推广真文化,对于伪文化会严禁它们,这样,我们就会有更好的社会,有更文明的天地。

有许多诗人、学者,在他们的诗词中也可以体会出对那时文化的不好而感到惋惜,从而想生活在一个无剥削、无战争、有文化的环境中,如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的《桃花源记》充分表现了作者陶渊明那时心里的所感所想,对和平社会的向往,对战争的憎恶,对一个有文化、有文明、无战争的和平社会的喜欢及无比向往。文化是由我们创造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把文化学好,如此,我们的中国会更好。大家想想,如果我们中国人全部都有文化,那么国民素质不就提高了吗?

我曾听说了这么一则新闻:美国的人民,在吃饭的时候,及便剩下了一个馒头,也不会扔掉;日本人吃饭也是如此,而且,他们到餐厅吃饭从来不会像有的中国人,大声的喊叫,也不会乱倒饭菜,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剩下什么东西。许多国家的人都会说,中国人是“最有钱的”。你听着这段新闻觉得舒服吗?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耻辱,但是,还是像这样做了。我们只有读懂了文化,才会把文化用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只有把“文化”两个字运用到最合适的位置,才会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争光。我们只有全方位的感知文化,才能把文化运用得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文化的价值。

我们读懂德鲁克了吗? 篇5

太多人关注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和论著,却鲜有人深入了解德鲁克生平和人生轨迹。读一种理论或思想,必须明白那是一个人的理论和思想;割裂了人与人的思想,不深刻地了解这个人,如何深刻地了解他的思想呢?

当然,我这里要说的是关于企业家的。我们的企业家学习和阅读德鲁克的著作,探讨和实践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理论,但常常不去了解德鲁克这个人,他们知道作为管理学之父的大师德鲁克,却不知社会生活中鲜活的大师德鲁克。

1950年,德鲁克随父亲阿道夫拜访熊彼特时,熊彼特回答阿道夫的一个问题道:“你知道吗,阿道夫,在我现在这个年龄来看,人们若只晓得我写了几部著作及发明了一些理论,我认为是不够的。如果没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你就不能说你已改变了世界。”德鲁克说他“从未忘记过那段对话”,而且这句话成为衡量他一生成就的指标。

2002年德鲁克在接受Business 2.0的采访时,当被问到“你希望将来被后人记起的是什么”时,德鲁克答道:“那就是我曾经帮助过一些人实现了他们的目标。”

德鲁克半生关注和帮助非营利性组织解决管理问题,并身体力行地致力于某些慈善事业,一方面源于他对“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的认知;另一方面更是源于他对整个世界的关怀。他长时间为非营利组织及社区团体提供无报酬服务,不仅仅是想要深深地探讨管理、经济、政治等多领域的知识,是因为他怀抱着对周围人群、社区和世界的爱和关怀—他要改变这个世界,于是他要寻求这些知识以深刻地理解世界和诊断世界的毛病。

德鲁克不仅成就了自己“大师中的大师”,更为自己此生获得了幸福。前者得力于知识,后者得力于爱。

了解德鲁克,要了解德鲁克这一生的幸福;做企业家,要明白德鲁克的管理,也要推人及己,明白企业家的幸福。

企业家的幸福是什么?德鲁克是说过的,他不仅书里说,也用自己的行动给以启迪。作为管理学者,德鲁克探讨管理真谛,著书育人、力行咨询,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身边的世界。企业家呢?

在每个企业中,管理者都是赋予企业生命、注入活力的要素。如果没有管理者的领导,“生产要素”始终只是资源,永远不会转化为产品。在竞争激烈的经济体系中,企业能否成功,是否长存,完全要视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而定,因为管理者的素质与绩效是企业惟一拥有的有效优势。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在中国的企业中,我们的企业家、管理者尤其要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企业家的素质与绩效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途。

但我要说的是,为什么德鲁克如此强调企业家的绩效?企业家的素质是在提高的,我们的企业家们读MBA、EMBA的越来越多了,系统接受管理理论的也多了,读过和理解德鲁克等大师的典籍的也多了,但是绩效呢?为什么德鲁克始终强调“成果管理”,因为他知道,成果太重要,绩效太重要—即使你目标再正确,失去了绩效,你能对身边的企业、社会、人民作出贡献吗?

企业家的幸福是什么?那就是把自己的智慧转换成促进企业成长的“生产力”,能够在素质提高的同时,将“管理”转化为“成果”,这是一个企业家的使命,也是企业家的幸福。

当前的问题是,企业家知道了“管理”,却将管理束之高阁。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被推崇备至的,它的价值正在于让“卓有成效”变得可以操作、可以学习、可以掌握。但,企业家们有谁认真地在读过之后去身体力行的?时间管理你尝试了没有?要事优先、有效决策、用人所长、重视贡献……也许你都知道,但是你有过实践吗?任何借口都会找到,但“没有成效”就是没读懂德鲁克。

德鲁克告诉你怎么做,但他的初衷是你知道了就要去做出成果。德鲁克自己“写了44本经典作品,六度获麦肯锡论文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近40篇经典文章,他宏观的思维与微观的坚持,加上成熟的心智,开阔的视野,超然的格局,并且通过他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地贡献人类社会”,他就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活教材,但读他的人学到多少?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再次寄托了德鲁克对“企业家实践”的心愿,他“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一种实践、一门学科。他并没有涉及企业家的心理和个性特征,而是探讨了他们的行动和行为”。德鲁克耗费心血,在此书破旧立新,他没有像其他探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书籍那样去赋予企业家精神神秘的光环,认为那是天赋、才干、灵感或“灵光乍现”;德鲁克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有组织—且需要加以组织—有目的的人物和系统化的工作”。事实上,他强调什么呢?他撕开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面纱,就是想使之成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工作的一部分”。可是,当我们企业家也明白“意外事件、不协调的事件、程序需要、产业和市场结构、人口统计数据、认知的变化、新知识……都是创新机遇来源”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企业仍是乏于创新活力?

也许《管理的实践》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

而当我们的企业家读到《管理:使命,责任,实务》的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的时候,是否意识到本书阐释的管理的真谛:管理使命、承担责任、勇于实践?德鲁克指出,管理重心是使工作有生产力并使员工有成就感,管理需要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为支柱。他探讨高层管理的功能、结构及任务,探讨哪些是高层管理真正应该做的工作。提出“组织规模的大小无所谓对错,只要规模适当”以及“多角化经营的四种工具和五项原则”。德鲁克尽自己的努力在创新着—他让管理变成学科,变得可以操作和使用,但企业家们意识到“使命和责任”的同时,却常常忽略了“实务”。

这是一个无奈的话题。但我们的企业家必须明白,这是大师一生著书无数的用心所在。他的书让我们获得管理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一种管理的意识,实践的意识—当管理被他变得如此清晰可见的时候,请不要辜负大师的苦心,将“管理”用起来,而非知道了却“束之高阁”。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设计下一篇:矿山地下水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