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放羊式”

2024-08-01

科学的“放羊式”(共8篇)

科学的“放羊式” 篇1

一提“放羊式”教学方式, 就会让人觉得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而放任自流的教学行为。

“放羊式教学”源于国外, 在五四运动后传入我国, 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一个流派。主要表现方式为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以兴趣和学习目的决定学习内容。教师只能在旁边指导, 不能横加干涉。这种学说反映在体育教学中最突出的是“分组教学法”, 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组, 让学生自己去活动, 这种单纯从学生兴趣出发, 教师放弃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体育教学, 人们亦称之为“放羊式教学”。“放羊式教学”对体育教学影响时间很长, 曾受到批判, 遭到否定。其实以《体育新课程理念》来理解并科学地有组织地运用“放羊式”体育教学模式, 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不能全盘否定:第一, 它与新课程理念中的以学生为主体, 重视激发学生兴趣的核心不谋而合;第二, 新课程理念主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从这个方面来讲是切合新课程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的, 所以要对“放羊式教学”实行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 进行扬弃式的吸收和利用。具体理由和做法如下:

一、以学生为主体, 重视教师的引导

要科学运用“放羊式教学”, 教师就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组织教法上不拘一格, 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保证常规管理和安全的前提下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锻炼, 从激发学生智慧和能力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进程, 而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容器或“练习机器”, 以“训练”和“灌输”为主, 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去安排教学, 力求教学方式多样化, 讲究灵活和实效, 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旨在面向全体学生,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使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发展。

但“放羊式教学”并不等同于传统的放任自流式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师要注重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主导作用, 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空间, 在学习目标和思维方式、练习方法上加强指导。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 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科学运用“放羊式教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调查, 了解学生学习的欲望, 了解学生对哪些教学内容感兴趣, 爱好哪些体育项目, 有哪些体育特长, 还要对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分析, 找出本学期的重难点内容, 制定出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再把内容化整为零,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 教师都要起到指导作用, 做好示范和讲解, 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加强课堂管理。更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 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 体验愉快教学的乐趣。

例如, 教学快速跑30米接变向运球20米接前滚翻、后滚翻接变向运球20米再30米终点跑返回的组合时, 教师对各类学生加以指导、启发, 发挥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特长,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满足学生的需求, 就能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材料力求认识的心理倾向, 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 它可鼓舞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 而不会产生沉重的负担感觉。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往往是直接兴趣, 有的学生对球类的兴趣比较浓厚, 有的对体操和武术的兴趣比较浓厚, 有的对田径的某些项目比较感兴趣。学生爱好的项目, 学习成绩相对较好, 因此, 体育教学从兴趣和爱好出发是必要的, 有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放羊式教学”的科学应用, 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 可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 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实践创造能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就是让学生在自我练习过程中去思考、分析、质疑解难。

总之, 在“放羊式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根据学校所具备的条件, 选择符合学生特点、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作为体育课教学内容, 让所有的“羊”都能有自己“乐”学的内容, 充分张扬每只“羊”的个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健壮成长, 在教学实践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使体育课更具有活力。

参考文献

[1]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放羊式”教学.中国体育报, 2008-12-31.

科学的“放羊式” 篇2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游戏;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24-01

案例:小班教师在组织“玩皮球”游戏。老师组织孩子们围成一圈做好,拿出一个皮球推向明明,让明明推过来;老师又把皮球推向琪琪,让琪琪再推过来。在球来回滚动中,其他孩子兴奋地用手挡球,有的孩子用脚踢球。老师开始制止孩子的犯规行为,孩子们安静下来,老师选明明当班长,让明明传球。这时,孩子们又开始抱球﹑挡球﹑踢球,老师又出面制止。反复几次,圈上的孩子有的开始说悄悄话,有的孩子开始玩拍手游戏,有的孩子开始心不在焉……疲于应付的老师只好说:“现在小朋友们开始自由活动。”孩子们高兴地跳起来,很快找到伙伴们玩各自的小游戏。老师无奈地说:“费劲的组织游戏,还不如让孩子‘放羊’效果好。”

一、为什么幼儿感觉“放羊”好

3岁左右的幼儿语言和游戏能力发展极为迅速,想象活动异常活跃,对这个时期的幼儿来讲,他们接触到的任何对象都是有生命的。他们变得特别爱说话,即使一个人玩的时候也会自言自语地边说边玩。“放羊”时,幼儿不仅可以自由的变换动作﹑姿势,还可以多次重复所感兴趣的动作来满足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对幼儿来说,游戏的目的就在于好玩。在自由活动中,他们没有刻意要达到目标,没有外在的强制性目的,也不一定追求某种结果,所以幼儿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在游戏中他们容易取得成功,即使不成功也没有“惩罚”在等待,因而幼儿总处于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所以相对于教师控制下的游戏,幼儿自然喜欢“放羊”式的自由活动多一些。

二、为什么老师认为“放羊”好

3岁左右的幼儿活泼好动,情绪性强,自制力差,特别是在游戏中更难控制自己。所以教师在组织游戏时,首先考虑的是幼儿的安全因素、教育功能,为此教师一般选择那些运动量小、相对安静的、便于控制的游戏。但往往由于外部控制较多,幼儿反而失去对游戏的兴趣。而在“放羊”时,教师们发现,幼儿在随意打闹、互相追逐中,反应能力和平衡能力得到了增强;在游戏的争执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发展;在与同伴分工、合作中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们还发现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在“放羊”时,活泼开朗的一面。孩子们玩得开心、专注、投入,而且持续时间长,教师也落得“清闲”。由此教师认为“放羊”不错。

三、“放羊”对幼儿有怎样的影响

(一)不利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放羊”使幼儿可以随心所欲的玩耍,但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积累较少,他们没有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所以在活动中他们经常按自己的意愿玩耍。若没有教师的积极引导,他们很难树立自我约束意识,从而导致行为没有目的性,坚持性差,自由散漫,这样不仅不利于幼儿积极的认识、理解并内化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准则,也不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二)不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养成。就心理发展特点来说,三岁左右孩子正处于“自我中心期”,他们往往很难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而这种心理状态时常会在自由活动中凸现出来,若教师对孩子反映出来的问题听之任之,只能放纵孩子自我为中心的行为,造成他们自我意识的膨胀。这样既不利于幼儿消极情绪的疏导,也不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建立,更不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养成。

(三)不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放羊”时,由于幼儿缺乏教师有效地指导,使得不同年龄幼儿的游戏行为和游戏水平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样带来的后果是游戏情节的停滞或缓慢发展,幼儿难以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中去,幼儿处于消极游戏状态,就不会用心去感知、观察游戏用的玩具和游戏的同伴,更不会创造地去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这也是幼儿在“放羊”时,不断变换、中断游戏玩法,攻击性行为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于是“放羊”状态不仅没有创造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而阻碍了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四、怎样组织游戏效果好

教师要正确看待自己在游戏中的作用。教师要正视自己在游戏中的作用,研究表明,教师对游戏的有效参与,可以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促进游戏的发展。同时,教师在场可以抚慰、支持、帮助幼儿,并让幼儿感到他们的游戏是有价值的活动。此外,幼儿还可以通过观察教师参与的游戏学会材料的新玩法,懂得游戏的规则,学习如何与伙伴友好共处,知道怎样让游戏活动持续的较长久,而且,教师的正面评价,可以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愉快、成功的情绪,激起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

教师要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角色定位。作为游戏的组织者,教师应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从幼儿感兴趣的角度出发来选择游戏,让游戏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使游戏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如,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玩皮球”游戏:先用猜谜语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猜出后,玩“找一找”游戏,幼儿从不同的地方找到皮球后自由玩球,教师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去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玩法,促进游戏的不断深入。如,踢球、拍球、运球、推球等,而不是指手画脚安排幼儿按教师的意愿游戏,控制游戏的形式和进程。教师对游戏的控制是一种隐形的控制。而不是显性的,是以不干涉幼儿游戏的进行为前提的。

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想象、探索、表现、创造的空间。幼儿游戏时的快乐氛围,是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游戏的结果,是游戏 “假想”特点在游戏中的体现。教师不能因为是游戏就随意去破坏这种氛围,否则会使游戏索然无味。如,当幼儿把球当做自己的“宝宝”抱在怀里游戏时,教师应和幼儿一起呵护他的“宝宝”,与他的“宝宝”一起玩耍。而不能从幼儿手中拿过球去教幼儿怎样拍球。

总之,幼儿在游戏中想象、探索、表现、创造的时候,也是幼儿自主性极大提高和体现的时候,是游戏的功能正在实现的时候,所以教师应给予尊重、鼓励,只有教师用幼儿的眼光看待游戏,用幼儿的心态参与游戏,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理解游戏,才能体会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谈放羊式的作文教学 篇3

一、以目标训练为主,开辟写作源

一个有经验的牧羊人,总是先替羊儿找一块丰美的绿草地,让它们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吃草。作文也是一样,必须先从内容入手,实现从动机走向目标的要求。

首先,在完成新教材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应着重加强对学生的目标作文训练,解决“作文无话可说”的困难。新教材语文每单元都有训练目标,在教学课文之前,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本单元训练目标,知道本单元课文是围绕什么目的所设 (即学习本单元课文后应该有什么收获),然后在学习课例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每一篇课文是怎样围绕这个训练目标写的,并学习人家的写作方法;与此同时,让学生从自读课文中找出这类文章,并写出读书笔记 (读后所感、所悟),继而从课外读物中找出这类文章的精彩片段、优美词句等,积累到“作文备用集锦录”上,等到上作文课时,让学生每人拿出自己的读书笔记、集锦录浏览、略读,确定写作素材。这样一来,学生开辟的“写作源”越来越丰富,学与写的能力也相得益彰,达到了作文训练的目的。

二、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拓宽写作思路

学生个性不同,写作水平各异,怎样使他们人人都得以发挥特长、提高写作水平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作文教学中的“要我写”现象,拓宽写作思路,让学生自由表达 (不是“自流式”的随心所欲),使学生根据训练目标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自主定体裁 (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不限),定内容、定中心、定字数。喜欢写景物的,那就以景抒情;喜欢写人的,那就以人颂德;喜欢言物的,那就以物明志。总之,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以什么形式写,就以什么形式写,只要语言流畅生动、中心突出、段落分明,就算是一篇好作文。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写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写明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心中自然大悦,也就不以作文为难了。诚然,要达到如此境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非易事,因此,在平日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训练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这就要求老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让日记成为学生自由表达的乐园,即便有时候实在无话可说,也不妨在日记中写上一句“今天实在无话可记了”,这也算一篇日记呀,学生记什么事不重要,重要的是养成天天记事的好习惯,从小形成喜欢写东西的好品格,那写作文也就主动积极了。

三、见好就收,及时反馈,修订写作初稿

羊儿们吃饱以后回到圈里,歇息之余还要进行反刍运动,将吃到肚里的草翻来覆去地咀嚼、回味。写作亦是如此,学生把作文初稿完成后,教师应该见好就收,对学生的作文初稿进行及时的反馈、修订。

教师在评价时,对学生文章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找出作文中存在的缺点。如:有的学生作文中心不突出,东家长西家短地拉了一大篇,却看不出到底写了什么;有的学生语句东拼西凑,不通顺的地方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学生只会依照“作文选”依样画葫芦,张冠李戴地乱写一气,作文没有真实感。诸如此类,全是作文中存在的弊端,需要老师、同学及时批改,进行信息反馈 (提倡学生相互批作文),这样的反馈,于老师而言,可以直接分析学生作文的不足,并指导修改方法,于学生而言,不仅可以相互切磋作文技巧,还可以从侧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可谓一举两得。最后,写作者还需要进行自我修改,确定文稿,将自己的作文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这样,整个写作过程才可以告一段落了。

“放羊式”体育教学浅见 篇4

在传统教学中, 体育老师将学生集合, 然后发放器材, “一个哨子两只球, 老师学生都自由”, 把“羊”放出去, 任由其吃“草”, 至于怎样吃“草”, 能否吃好、吃饱, 均不是考虑内容, 铃声一响, 下课了事。由于“放羊式”教学无计划, 课堂无目标, 学生就像草原上的羊群在草原上漫无边际地追随自己喜欢的水草地;由于“放羊式”教学漫无目的, 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因此体育课也像昔日水草茂盛的草场严重荒漠化了。

不难看出, 传统的“放羊式”体育教学处于一个极端。教师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 而不加以引导, 没有教学任务, 没有教学目标, 更谈不上教学重难点,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教师也给忽略了, 那就是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对“放羊式”体育教学的认知和理解

记得曾经有位教育专家讲述过一个故事:蒙古大草原上的牧民牧羊时, 常常把羊群赶到水草丰美的地方, 然后将羊放掉, 让羊群自由自在地吃草。试想如果牧民不选择放羊点, 随便找个地方让羊自己找草吃, 那养出的羊群还会那样膘肥体壮吗?这个事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我不禁联想到了“放羊式”教学, 如何来重新诠释“放羊式”教学?

“放羊式”教学给了学生很多自由的空间, 但这里所说的自由并不等同于放任, 也不等于无组织。传统的“放羊”是一种无序的、没有目的的一种放纵, “羊”不知道怎样去找到草源, 也不知道什么草营养丰富。这里所说的“放羊”, 是“牧民”应该给“羊群”找到“茂盛的草源”, 或以教给他们找到“草源”的方法为前提。

我认为“放羊式”体育教学方法应是以人为本, 服务于学生, 把追求质量放在第一位, 把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宗旨, 集放、养、长、收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教学方法。

放:不是指体育教师放手不管, 任其自流, 而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根据教学任务,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大胆探索、实践、创新, 努力完成教学目标。

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所技术动作的的概念和结构, 并能独立完成技术动作, 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对所完成的技术动作有成就感。

长:教师通过教学, 让学生学有所长, 学以致用, 真正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爱上体育课。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在人生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灿烂天空。

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做到收放自如, 具有很好的驾驭课堂能力;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 通过自主练习, 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独立完成动作, 从而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新课标下的“放羊式”体育教学应该走向何方

在体育新课标下, 新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我们必须真正理解和认识体育教学的发展规律, 才能真正运用好这种教学方法。只有了解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才能真正了解新课标下的“放羊式”体育教学的思想内涵。在新课标的指引下, 我认为, 体育课堂可以实行牧民“圈羊式”的放牧, 圈好“草料场”, 让“羊”有选择地吃草, 这样一年四季都能让“羊”有草吃, 而且吃饱、吃好。下面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1. 创新教学形式, 给草“包装包装”, 加点味道。草还是原来的草, 但却更能吸引羊的眼球。一些传统体育项目, 不必完全否定, 只要把技术部分淡化, 让形式简单化, 使学习内容更贴近生活区, 形式更新颖, 学生乐意接受, 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得到明显增强。

2. 挖掘现有的体育器材, 注重器材的创新。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器材来完成健身娱乐, 如用空矿泉水瓶装泥沙, 与实心球一起, 制成自制“保龄球”, 等等。

3. 注重体育在生活中的还原性,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尽量贴近生活。

4. 教师可依据本地方特色灵活选择教学内容, 并根据学生的特点、特长选择评价学生的方式。

5. 增强教师自身素质。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 吊起“羊”的胃口。教师们在各种场合的出色表演 (如太极拳、健美操、街舞等) , 都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四、结语

牧民们说得好:冬放洼, 夏放梁, 春秋两季放淖旁。春放一条鞭, 秋放漫天星, 冬放顶风走, 夏放雷雨归。这是长期以来牧民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总结出的放羊经验, 更确切地说是科学的放羊方法。如果我们能够把科学放羊方法科学合理地移植到体育教学领域中, 在教学过程中, 给学生多一点的自由空间, 合理地加以引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 培养其创新能力, 张扬其个性, 增强其体质, 就不能不说是“放羊式”教学对体育教学理作出的一大贡献, 也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一种促进。

摘要:体育课上学生放任自由, “一个哨子两只球, 老师学生都自由”, 是传统体育课的真实写照。本文对这种体育教学方式作了探讨。

科学的“放羊式” 篇5

一、“放羊式体育教学”的现象

“放羊式体育教学”主要有如下现象:

上课铃响后, 学生们来到操场, 等了几分钟后仍然没有教师来上课。此时学生们有的拿着自备的器材去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 有的回教室去学习, 有的回寝室去洗衣服或休息, 还有的看一看、转一转, 等待下课的到来。

雨天 (或大风、雪天) , 学生们静坐了几分钟后仍然没有教师到教室上室内课, 于是议论纷纷。有的说要去喊教师上课, 有的说不要去找, 有的讲话、聊天, 有的看书、做作业, 有的干脆到外面去玩一下, 欣赏风景。

准备活动完毕, 教师宣布自由活动并一走了之, 学生自由活动, 或准备活动完毕, 教师发放体育器材, 并叮嘱体育委员负责收拾体育器材, 教师走后, 学生争抢器材或自由活动;快到下课的时间, 教师来到操场看一看, 找学生了解情况。若有安全隐患或不安全事件发生, 则迅速调查处理有关问题。若平安无事, 则放心离去。

教师漫步来到操场, 看到部分学生满头大汗, 深知自己迟到了十几分钟或二十几分钟, 也不好意思去参与交流, 于是在一旁观察到下课时才离去;明知自己迟到理亏, 既不向学生讲明原因或道歉, 也不参与学生交流活动中, 只是在一旁静观几分钟后, 扬长而去。另外个别领导或教师为了贪图安逸, 迷恋于网络、棋牌而将体育课上为自由课。

二、“放羊式体育教学”的结果

“放羊式体育教学”结果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极少数学生积极投入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 并与同伴相互交流探讨, 从而使自己的某项技术得到巩固与提高, 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这是正面效应;另一种是负面效应。由于“放羊式体育课”的积累, 造成学生组织纪律涣散, 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无法系统学习, 有关技术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与训练, 导致学生既没有学好有关理论知识, 也没有学习、掌握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有关技术, 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三、“放羊式体育教学”产生的原因

领导不上课是“放羊式体育教学”原因之一。作为学校的行政领导, 工作繁忙, 会议杂事与教学。任务繁忙因而无论公事、私事外出, 调课或安排他人代课的现象时常出现。这样无形中也就多了一节自习课 (室内课) 或自由课 (室外课) 。更有甚者, 有的干部依靠“官系”, 经常性地上自由课。

教师不能胜任常规体育课教学是原因之二, 无论是体育学院的毕业生还是短期培训或临时培训的体育教师, 不可避免总会有几个不能胜任常规课的教学。教师对专业技术没有掌握, 于是表现在课堂上不知道要教什么?怎样教?对于虚心者来说, 多多请教同行指导, 虚心听取意见, 不断改进。与之相反的则不闻不问, 反而认为“放羊式体育教学”更轻松、更愉快。

教师不能尽职尽责或不愿意尽职尽责是原因之三, 有的体育教师认为工作量太重, 忙得不可开交, 有时带病坚持工作。为了舒缓一口气, 有时不得不上一节“放羊式体育教学”课, 这就是不能尽职尽责的原因造成的。如果一个认真负责的体育教师看到有的领导所带的课经常出现自习课或自由课, 或者看到本校的教师 (或外校教师) 经常出现自习课或自由课。另外还有的教师认为体育课教学无论教得多么认真、多么好也是枉然。因为只有中考、高考和竞赛有成绩时领导才承认, 同事才认同。故此, 在体育课教学中“放羊”是家常饭。

上课铃声响过, 体育教师哨声已响, 出现学生在打篮球、打乒乓球, 还有的在踢足球, 更为严重的是, 有的学生在教室不出来, 有的往寝室、厕所、商店等地走去。已站好队的学生便向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活动, 以上少数学生的行为和语言, 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心愿, 自由课好, 并迫切地希望成为现实, 这就是学生造成自由课的原因。此时如果教师思想懈怠, 工作消极, 便顺水推舟, “放羊式的教学”便会立即出现。

农村体育课堂教学几乎是被领导、教师们遗忘的角落。他们认为, 只要课堂无安全事故, 有学生在活动就行, 至于说操场有哪几个班的学生?还有哪一位教师没有到?或者说这几个班的学生分别学习什么内容?教师是否在认真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效果怎样?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无人问津。只有认真负责的教研组长才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追究, 当追究到某责任人时, 有的虚心接受并改正, 有的则不以为然, 我行我素。事实上, 没有任何一项可行性的制度对体育课具有约束力或奖惩。对体育的考核及奖励制度只用于中考、高考成绩和体育竞赛成绩。除此之外, 领导是不关心或不够关心的。因此, 体育课是制度以外的, 容易被领导忽视, 上好课是体育教师的日常性工作, 是靠体育教师的良知去践行的。

四、“放羊式体育教学”的解决对策

1. 加强个人业务学习, 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个人业务学习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认真阅读有关教材、书刊杂志。具体说来就是:重新阅读所任学段的教材及与学段内容相关的教材, 学习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知识, 购买或订阅书、报、杂志, 从中汲取营养, 巩固与提高已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从而为教育教学工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第二要注意鉴赏、甄别与升华相结合。在《中国学校体育》等相关报刊中学习专家们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思想后, 能鉴赏有关报刊中的佳作, 甄别自己与同行之间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行为, 纠正错误, 积累经验。若将经验经过加工处理后再实践, 进行再加工处理。如此反复, 就可成为具有可推广、可供借鉴与运用的财富, 这一过程可谓是升华阶段, 也是达到了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的过程。

2. 加强教学教研活动, 制订课堂常规制度

在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时, 应研究讨论常规课课堂教学制度或要求, 最好是在讨论后再综合成文, 也可直接依据学校教导处、教研室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时布置的要求而宣布, 以此作为常规课教学要求, 进而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正规化,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同行们相互监督执行, 更有利于教研组长随时看课、督查。

3. 淡化名利思想, 抓好课堂教学

目前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师的待遇相对偏低, 这主要是对体育教师工作量的核算不够准确, 造成体育教师相对于对其他学科教师的收入偏低, 这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作为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 不应背着思想包袱搞教学, 更不应将这个包袱发泄在体育课教学的课堂上。反之则会造成“放羊式体育教学”盛行。要想努力抓好体育教育教学教研工作, 必须抓好课堂教学, 必须有淡化名利的思想, 真正体验什么叫无私奉献。

4. 转变学生思想, 培养学生能力

在农村中学任教, 相当于在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的难度。因为小学、初中毕业生择校相当严重, 成绩稍好一点的不惜花巨资到城里就读。再者现阶段读书就业难, 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因而农村中学的教学工作相当困难, 相当吃力。对于室外体育教学工作, 面70名~90名/班的成绩差、纪律涣散的学生, 在组织、教育、教学管理方面, 应做好如下工作:

抓终身体育教育, 学好2项~3项运动技能, 上好体育课。面对农村学校班大人多的双差 (组织纪律差、学习成绩差) 学生, 增大了体育教师的组织管理和教学工作难度。作为体育教师要教育学生面对现实, 挑战自我, 即每个学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这是基础、是前提。鼓励学生努力学好2个~3个终身体育运动项目。课堂上教师要即时示范、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有关项目的练习, 使学生乐意参与、刻苦练习, 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技能。

科学的“放羊式” 篇6

过去, 农村学校教学方式和方法单一, 活动空间太小, 很少考虑学生的创造力, 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 更没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上体育课时, 老师用5分钟时间集合学生, 训话后做一套广播体操, 然后解散, 或者是发一些体育器材给学生自由活动。

科学的“放羊式”“自练式”体育教学是一种教法设计和学习指导。在教师的帮助下, 运用放开、教、训导、收的教学途径和手段进行教学活动。

二、“放羊式”体育教学的辨析

体育学科涉及知识广、学制最长的学科。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体育教学就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放羊式”体育教学方法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通过“放羊式”体育教学的思想教育属性, 陶冶学生情操,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完美健康发展。

“放羊式”体育教学就是要把学生作为体育课堂的主人, 关爱学生, 营造教师和学生平等人和合作的新型关系, 达到人本主义思想境界。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的和谐, 是“放羊式”体育教学的根本宗旨。师生共同以主人的身份和责任感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这就是“放羊式”体育教学实践的深远意义。

三、关于“放羊式”体育教学法的运用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身参加体育锻炼, 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 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成为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新课程把学习领域分成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方面, 这里把运动参与放在第一位自有其原因。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了, 才能完成其后四大内容的教学, 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1. 增强兴趣, 积极参加

我们面对的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 他们好奇心强, 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 思维敏捷, 活泼好动, 爱上体育课, 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 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在这节课中, 学生们都兴高采烈;造成这一情况的首先就是学生自身的内动力———兴趣!其次才是教师的组织引导。

2. 学会了交流, 学会了合作

现在的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 更应该是成为师生共同开发, 动态的、发展的过程, 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这里,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内容, 组合小组。在具备共同兴趣的小组中让他们自行商量解决活动的方式方法, 让他们自己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相互间的合作。按照发现———探讨———解决———组织这样一个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这中间, 他们有发现、有交流、有创造, 同时他们也能主动找老师帮助。

3. 培养了个性, 发展了特长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现在在许多学生喜欢体育, 但不喜欢体育课。因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太格式化、太僵化了。小学高段的学生已不满足被动的形式, 更热衷开放、活泼、主动参与的锻炼。现在的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锻炼的热情和兴趣, 难以体现学生的个性。在这里, 教师打破传统模式, 让学生在一定条件下选择内容。其目的很简单, 那就是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据调查一个人一生能够坚持锻炼身体的项目也不过一二项。可见学校体育“双基”教学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特点, 让每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伴随着他们成长。

四、结语

教育教学来源于人类的活动, 就必须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 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正确理解, 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空间。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处于对那块沃土和绿洲的眷恋, 对那可爱生灵的思念, 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钟爱。本人试图将科学的放羊实践经验与体育教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一个生活的侧面, 引导启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学生可能不爱上体育课, 但不可能不热爱生活, 不可能不爱寻美丽富饶的草原, 不可能不爱那“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迷人景象。我们就是想以此为契机, 重新唤回孩子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使我们体育教学更富于生机和活力, 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宗湖主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人民体育出版社

[2].《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 (《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编委会.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9月

[3].金生著.《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浅谈农村中学“放羊式体育教学” 篇7

1 “放羊式体育教学”产生的现象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资金短缺、教学场地紧张的问题。如我们农村学校, 现在学生1300人, 有运动场地不足300m2, 最多可容纳4个班上体育课, 体育设施的的不齐全,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课的开展。器材的不足, 使我们上课倍感困难, 比如:想上球类课, 就一个篮球场, 一个田径场, 篮球我们一般是8~10个同学1个篮球, 足球我们一般是5~8个人1个球, 这样就会导致能运动的同学少, 当“看客”的很多。如果哪位老师上了球类课占有了场地, 其他班的同学就没有活动的地方。本地区其它学校情况大致类似, 长此以往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就出现了违背教育教学理念, 形成“放羊式教学”现象。“放羊式”教学的现象如下。

1.1 教师自律性差

上课铃声都响了, 老师都还没有到田径场, 学生见老师迟迟未来上课就自行解散, 拿着仅有的器材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等自由活动, 等老师到田径场看见同学们在自己玩耍的时候, 知道自己来晚了, 也不好意思参与交流, 有的教师会给同学们一些所谓的“解释”, 有的老师则一笑而过,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老师上课不在的课堂现象。

1.2 备课现象

长期以来, 某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从来不备新课, 以前的教案, 想到哪里就上哪里, 上课集合后做一下准备活动就让学生自己去玩, 老师基本撒手不管, 最典型的就是“一个哨子, 两个球, 教师学生都自由”的体育课。

1.3 学生懒惰现象

在课堂上也有很多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按老师要求完成, 经常偷懒, 这就给不爱运动的学生及一些女同学创造了不运动的“机会”, 即使有老师在, 他们也会在体育运动的时候找各种理由来请假而不愿意运动。

2 导致“放羊式体育教学”产生的原因

2.1 教师不能胜任常规体育课教学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 无论是体育专科毕业生, 还是受过相应培训和教育的体育教师, 无法胜任体育常规教学的教师也普遍存在。体育教师不能全面掌握专业的体育技能, 就不会清楚知道自己要教给学生的课堂内容, 也不会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能够虚心学习和请教, 不断提升自己, 这种“放羊式”的教学现象是可以改变的, 但是如果教师没有上进心, 仍然我行我素, 这种“放羊式”的现象将会愈演愈烈。

2.2 教师心态不平衡

很多农村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方面仍然存在较为滞后的思想认识。加上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方面的不够重视, 在体育教学目标设计方面的缺乏, 导致很多体育教师的心态失去平衡, 课前不备课、上课不认真、不负责等现象非常普遍。一些农村中学体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甚至用其他科的教师来代上体育课, 直接导致体育课堂“大放羊”。

2.3 体育老师责任感差

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 工作较为被动。不注重自身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也不注重体育教学知识的更新与积累, 直接导致中学体育缺乏一定的专业性, 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方法及手段滞后。

2.4 学校领导对体育学科重视程度不高

农村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几乎是被领导、教师们遗忘的角落。在他们认为, 只要课堂无安全事故, 有学生在活动就行, 可以说操场有哪几个班的学生, 还有哪一位老师没有到位, 或者说这几个班学习什么内容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无人问津。只有认真负责的教研组长才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追究, 当追究到某责任人时, 有的虚心接受并改正, 有的则不以为然, 依然我行我素。

3 “放羊式教学”的解决对策

3.1 体育教师应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体育教师积极、认真的对相关教学资料、体育知识、体育信息等进行收集和学习。体育教师不仅要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 还要从中总结经验, 并不断创新和加以运用;其次是, 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 不断收下错误, 改进不足, 虚心向其他优秀的同行学习, 不断提升自身的体育素养。这样才能具备教授学生的资格, 才能让学生学习好2~3项体育技能, 并最终提升农村中学体育课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3.2 放正心态, 积极抓好课堂教学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普遍存在待遇偏低的问题,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对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缺乏准确核算。农村体育教师这种待遇偏低的现象, 对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会产生一定影响。作为一名农村体育教师, 应该正视这种现象, 不应该使其成为思想包袱, 并发泄在体育课堂上, 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受到影响。体育教师应该摆正心态, 认真抓好体育课堂教学, 将农村体育教育搞上去。让上级的重视度不断提升, 这样自身的待遇问题早晚会得到公平的解决。

3.3 坚守体育课堂阵地

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师应该具备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而不能轻易的让其他课的老师给占有了, 有自己的立场, 就要做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坚守自己的岗位。体育课也是教育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一门学科, 要坚守自己的课堂阵地。

3.4 加强教学教研活动, 制订课堂常规制度

校领导来参加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时, 应研究讨论常规课堂教学制度或要求, 最好是在讨论后再综合成文, 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 教学目标明确, 遵循教学规律, 认真按照备课要求, 选择有效手段并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突出教学重点、有效分解难点。

(2) 教师在上课铃响之前, 必须到田径场 (教室门口) , 上课铃响在田径场或走进教室宣布上课, 学生致敬问好, 教师必须还礼问好。下课铃响, 宣布下课, 不得拖堂。教师上课时, 要做到服装整洁, 教态自然大方。严禁在教室内开手机接、打电话, 严禁在教室内吸烟, 严禁酒后上课, 严禁坐着授课。

(3) 课前对所用器材进行常规检查, 排除安全隐患。协调、安排好教学场地, 进入场馆上课, 按场馆管理要求实施教学。

(4) 体育教师上课时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除特殊天气外, 一律在操场上课;并做好学生考勤工作, 强调安全。

(5) 不得擅自停课、调课和代课, 因故不能上课, 应提前请假并提供相关材料、教案和考勤表等, 由教务部门另作安排。

(6) 教师在课堂上, 不准讽刺挖苦学生, 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不准撵学生出教室。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应适当进行教育, 但要尽量避免影响教学进程。

4 结论

(1) “放羊式体育教学”现象是教师上课的纪律性差, 责任心不强, 上课迟到, 课堂无新备课, 旧教案, 想到哪就上到哪, 使学生对上体育课也变得缺乏兴趣, 出现偷懒、装病现象。

(2) “放羊式教学产生的原因”在农村中学里教师不能胜任常规体育课的教育教学教学, 上课的心态不平衡, 责任感较差, 学校领导对体育学科重视程度不高, 对体育课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3) “放羊式教学”的解决对策, 我们应该提高、加强体育教师个人业务学习, 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淡化名利思想, 抓好课堂教学, 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坚守体育课堂阵地, 在管理上加强教学教研活动, 制订课堂常规制度, 领导、科任教师对体育课的转变。

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同时, 农村中学体育课的放羊式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也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主观的原因所造成的, 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各不相同, 对于学校体育的价值观、本质观、质量观、目的观的认识, 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 同时“放羊式教学”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拓展了一小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 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 这样才能把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爱好给带动起来、让学生被动上课变为主动的、喜欢上体育课, 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才能充分张扬每个学生的个性, 起到体育课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敦杰.如何安排体育课的结构[J].中国学校体育, 2000 (1) :17.

[2]唐彦博.关于“放羊式”体育教学方法的新解释[J].教学交流 (理论版) , 2010 (2) .

[3]张海静.略谈“放羊式”体育课堂教学模式[J].教师, 2008 (11) .

[4]刘丹.“放羊式”体育教学新思辩——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间舞的创新性研究之思考[EB/OL].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http://www.ruiwen.com/news/12733.htm.

[5]胡聪.互动教学法初探[J].体育教学杂志, 1999 (5) .

科学的“放羊式” 篇8

“今年9~10月发生投保学生死亡事故10起, 其他未参加保险省份的事故数据暂时不掌握。”近日, 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作组召开的案情鉴定会上, 有与会专家说, 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学生家庭的不幸, 而且增加了实习单位、职业院校的忧愁, 还对职业教育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作2012年度报告》也证实了这种现象, 指出“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根据2012年教育部推行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抽取60万例样本分析, 每10万名实习学生发生一般性伤害的约39.9人, 其中导致死亡的约3.96人。学生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贯穿于岗位实习、交通、住宿等整个实习过程。学生实习安全是摆在职业院校和实习单位面前的紧迫问题, 也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职业院校校长是学生实习安全和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要建立和完善‘实习前有专门培训、实习中有过程管理, 出险后有及时赔付’的全过程风险管控制度。”

(转载自2013年11月12日《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职业证书制度改革下一篇:绘画比较论文